CN110367195B -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7195B
CN110367195B CN201910782533.2A CN201910782533A CN110367195B CN 110367195 B CN110367195 B CN 110367195B CN 201910782533 A CN201910782533 A CN 201910782533A CN 110367195 B CN110367195 B CN 11036719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vestock
feeding
time
set time
inges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82533.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7195A (zh
Inventor
周兴付
任继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Beijing Etag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Beijing Eta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Beijing Etag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Beijing Etag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82533.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719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719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719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719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719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2Breeding vertebrat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Feeding And Watering For Cattle Raising And Animal Husbandry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位于喂料槽处进食的禽畜的标识;确定标识对应的禽畜信息,禽畜信息包括禽畜当日已进行的采食时长;判断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如果第一判断结果表示采食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长,则限制投料量;判断采食时长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第二设定时长小于第一设定时长;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采食时长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则加大投料量。本发明能够较好的消除同一批次出生的禽畜在后期喂养期间个体大小的差距。

Description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禽畜饲养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在养殖领域,为了便于管理,通常同一批次的禽畜的出栏时间是一致的,但往往存在禽畜个体大小差距过大的情况,这很难满足对个体大小有要求的收购者。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能够较好的消除同一批次出生的禽畜在后期喂养期间个体大小的差距。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方案: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包括:
获取位于喂料槽处进食的禽畜的标识;
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禽畜信息,所述禽畜信息包括所述禽畜当日已进行的采食时长;
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采食时长超过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则限制投料量;
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如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采食时长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则加大投料量。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当前所述禽畜的采食时长进行记录,并更新所述禽畜对应的禽畜信息中的当日已进行采食时长。
可选的,在所述获取位于喂料槽处进食的禽畜的标识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喂料槽中是否有剩余饲料;
如果否,则执行获取位于喂料槽处进食的禽畜的标识步骤。
可选的,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环境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NH3浓度以及PM10浓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禽畜的标准采食量;
根据所述标准采食量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和所述第二设定时长。
可选的,
在所述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禽畜信息之后,在所述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白天;
如果是,则执行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步骤;
如果否,则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如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采食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则以第一设定比例加大投料量;
如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采食时长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则以第二所述设定比例加大投料量,所述第二设定比例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比例。
可选的,所述标识佩戴于所述禽畜上。
可选的,所述标识包括RFID标签和/或二维码。
可选的,用于识别所述标识的标识识别器安装于所述喂料槽附近。
可选的,所述环境信息与标准采食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人为预先设定的。
可选的,用于检测所述喂料槽中是否有剩余饲料的传感器为料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喂料槽中。
根据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例,本发明公开了以下技术效果:本发明提供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采用禽畜个体的采食时长来表征其采食量,对于采食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长的禽畜,通过限制对其的投料量来相对减少其进食量,对于采食时长小于第二时长的禽畜,通过加大对其的投料量来相对增加其进食量,这样使得各禽畜的采食总量能够尽可能的接近,避免了由于采食量差异过大而引起的个体的大小差异。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能够较好的消除同一批次出生的禽畜在后期喂养期间个体大小的差距。
由于禽畜的采食位置有限,每次能够进行采食的禽畜的数量就会有所限制,以猪只为例,个体较强的猪只可能会占有优势,弱者可能在采食高峰时段采不到食,长此以往,便会出现个体差异。
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101:获取位于喂料槽处进食的禽畜的标识;该喂料槽可以设计为仅能够容纳一只禽畜进行采食,也可以设计为能够同时容纳多个禽畜进行采食;
步骤102:确定标识对应的禽畜信息,禽畜信息包括禽畜当日已进行的采食时长;其中,禽畜当日已进行的采食时长可以为:从当前时刻向前推24小时与当前时刻之间这一时间段内该禽畜的总采食时长;
步骤103:判断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得到第一判断结果;如果有多个禽畜在同时进行采食,那么,判断采食时长最小的禽畜的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步骤104:如果第一判断结果表示采食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长,则限制投料量,避免一些个体食入量过多;这里所述的限制投料量指相对于标准投料量(也可以成为应投料量)适当较少投放量;
步骤105:判断采食时长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二判断结果,第二设定时长小于第一设定时长;如果有多个禽畜在同时进行采食,那么,判断采食时长最小的禽畜的采食时长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二判断结果;
步骤106:如果第二判断结果表示采食时长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则加大投料量,为一些采食量少的个体提供更多的饲料。这里所述的加大投料量指相对于标准投料量(也可以成为应投料量)适当增加投放量。
其中,禽畜信息还可以包括禽畜每次采食的起始时间。
在实施例中,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还包括:对各禽畜每次的采食时长进行记录,并更新该禽畜对应的禽畜信息中的当日已进行采食时长,其中,采食时长的确定方法为:从检测到个体标识到检测不到个体标识时的总时长,即为个体的采食时长。
在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1之前,还包括:
确定喂料槽中是否有剩余饲料,如果有剩余饲料,则不投放饲料,如果喂料槽中没有剩余饲料或者当剩余饲料被吃完,则执行步骤101以及步骤101之后的步骤。
在另一实施例中,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还包括:
获取环境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信息,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NH3浓度以及PM10浓度等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环境信息确定禽畜的标准采食量;
根据标准采食量确定第一设定时长和第二设定时长,具体可以为:根据标准采食量确定标准采食时长,可以以标准采食时长的80%作为第一设定时长,可以以标准采食时长的50%作为第二设定时长。
根据标准采食量还可以确定标准投料量,二者原则上相等。
在该实施例中,环境信息与标准采食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人为预先设定的,比如设定的温度、湿度、CO2浓度、NH3浓度以及PM10浓度,对应某一预设的标准采食量,当上述环境中的任一因素发生变化时,则对应另一预设的标准采食量,也就是说,不同的环境因素对应有预设的不同的标准采食量。在另一实施例中,也可以为,有一最适的环境条件对应的最适标准采食量,当上述因素中的任一因素超出其自身最适值的20%时,则在最适标准采食量的基础上降低采食量以作为标准采食量。
在又一实施例中,在步骤102之后,在步骤103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白天;
如果是,则执行步骤103以及步骤103之后的步骤;
如果否,则判断采食时长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三判断结果;如果有多个禽畜在同时进行采食,那么,判断采食时长最小的禽畜的采食时长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如果第三判断结果表示采食时长不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则以第一设定比例加大投料量,第一设定比例可以为10%;
如果第三判断结果表示采食时长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则以第二设定比例加大投料量,第二设定比例大于第一设定比例,第二设定比例可以为20%。
在上述实施例中,禽畜的标识可以佩戴于禽畜上,以猪只为例,标识可以是佩戴于耳朵上的耳标。
在上述实施例中,标识可以是RFID标签,也可以是二维码等。用于识别标识的标识识别器安装于喂料槽附近或者喂料槽上。标识识别器可以是与标识相对应的RFID识别器,也可以是二维码扫描装置。
在上述实施例中,用于检测喂料槽中是否有剩余饲料的传感器为料位传感器,安装于喂料槽中。
以猪只为例,每一头猪每天的有效采食时间会得到记录,当采食时间长(表示进食量多)的猪只再来采食时,会适当限制投料;当采食时间短(表示进食量少)或未采食的猪只再来采食时,会适当增加投料量。再根据猪只的采食习惯及生长环境的因素,夜晚采食的猪只相对增加投料量,当环境温度升高时食欲减弱可适当减少投料量。这样可以保证每头猪只每天的采食量基本一致,有效控制整栏猪只的匀度。
以猪只的喂养为例,MCU通过料位传感器检测料盘中是否有料,如果有料,就不投料,此时如有个体采食则记录个体的采食信息(每个个体的采食时长及采食的起始时间);如果没料MCU根据如图2所述的方法执行投料与否。参与MCU运行处理的数据有:群体当天的应采食总量、群体当天的已采食总量、当前采食的个体数量、有效采食个体当天的已采食量,当前的环境参数及此时刻的时间点(判断白天或黑夜)等。MCU的处理方法是统计每头猪当天的采食量,如果当前有猪采食且处于白天则正常投料,如果此猪只快要采食足量则相对减少投料量;如果当前有猪采食且处于黑夜则相对增加投料量,如果此猪只相对较弱并且当天已采食量较低则双倍加大投料量。以便有效控制整体的生长匀度。
MCU通过发送投料命令给电机,使其执行投料动作,单次的投料量是一定的,通过控制投料次数控制投料量,并统计当天的已投料量等保存在存储器中。存储器还记录有个体的采食信息(每个个体的有效采食时长及采食的起始时间),MCU计算个体当前的采食量。
本发明提供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根据禽畜个体的采食时长确定其采食量,对于采食时长超过第一设定时长的禽畜,通过限制对其的投料量来相对减少其进食量,对于采食时长小于第二时长的禽畜,通过加大对其的投料量来相对增加其进食量,这样使得各禽畜的采食总量能够尽可能的接近,避免了由于采食量差异过大而引起的个体的大小差异。
本说明书中各个实施例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部分互相参见即可。
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发明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发明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位于喂料槽处进食的禽畜的标识;
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禽畜信息,所述禽畜信息包括所述禽畜当日已进行的采食时长;
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得到第一判断结果;
如果所述第一判断结果表示所述采食时长超过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则限制投料量;
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小于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二判断结果,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小于所述第一设定时长;
如果所述第二判断结果表示所述采食时长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则加大投料量;
其中,在所述确定所述标识对应的禽畜信息之后,在所述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之前,还包括:
判断当前时间是否处于白天;
如果是,则执行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超过第一设定时长步骤;
如果否,则判断所述采食时长是否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得到第三判断结果;
如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采食时长不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则以第一设定比例加大投料量;
如果所述第三判断结果表示所述采食时长小于所述第二设定时长,则以第二设定比例加大投料量,所述第二设定比例大于所述第一设定比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对当前所述禽畜的采食时长进行记录,并更新所述禽畜对应的禽畜信息中的当日已进行采食时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位于喂料槽处进食的禽畜的标识之前,还包括:
确定所述喂料槽中是否有剩余饲料;
如果否,则执行获取位于喂料槽处进食的禽畜的标识步骤。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环境传感器采集到的环境信息,所述环境信息包括:温度、湿度、CO2浓度、NH3浓度以及PM10浓度中的一种或多种;
根据所述环境信息确定禽畜的标准采食量;
根据所述标准采食量确定所述第一设定时长和所述第二设定时长。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佩戴于所述禽畜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标识包括RFID标签和/或二维码。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识别所述标识的标识识别器安装于所述喂料槽附近。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环境信息与标准采食量之间的对应关系为人为预先设定的。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检测所述喂料槽中是否有剩余饲料的传感器为料位传感器,安装于所述喂料槽中。
CN201910782533.2A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6719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2533.2A CN110367195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82533.2A CN110367195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7195A CN110367195A (zh) 2019-10-25
CN110367195B true CN110367195B (zh) 2021-05-25

Family

ID=682603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82533.2A Active CN110367195B (zh) 2019-08-23 2019-08-23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7195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85574U (zh) * 2011-06-07 2011-12-28 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猪自动采食系统用检测子系统
CN107182909A (zh) * 2017-05-08 2017-09-22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猪只饲喂方法、服务器、饲喂器及系统
CN107307213A (zh) * 2017-08-11 2017-11-03 江门市环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狐尾藻饲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Family Cites Familie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102006047575B4 (de) * 2006-10-09 2017-08-17 Hanns Ullstein jun. Transponder-Fütterung für Tiere
CN202406785U (zh) * 2011-10-31 2012-09-05 重庆理工大学 一种猪生长性能检测系统及猪自动饲喂控制系统
CN103065222B (zh) * 2012-12-28 2015-10-21 广西慧云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动物进食量的管理方法
CN103651164B (zh) * 2013-12-26 2015-10-21 广东东江畜牧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喂猪装置和智能喂猪方法
CN204697701U (zh) * 2015-01-04 2015-10-14 安徽泾县三百里农业循环经济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野猪喂食装置
CN107750998A (zh) * 2017-10-16 2018-03-06 深圳市艾特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机器人的喂食方法、系统、可读存储介质及智能设备
CN108037717B (zh) * 2017-12-07 2021-02-09 北京探感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智能养猪场监控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2085574U (zh) * 2011-06-07 2011-12-28 成都大帝汉克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猪自动采食系统用检测子系统
CN107182909A (zh) * 2017-05-08 2017-09-22 北京农业信息技术研究中心 一种猪只饲喂方法、服务器、饲喂器及系统
CN107307213A (zh) * 2017-08-11 2017-11-03 江门市环粤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绿狐尾藻饲料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7195A (zh) 2019-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roxall et al. Diving patterns in relation to diet of gentoo and macaroni penguins at South Georgia
CN111954465B (zh) 自动投饵支援装置、自动投饵支援方法、以及记录介质
Nasirahmadi et al. Using automated image analysis in pig behavioural research: Assessment of the influence of enrichment substrate provision on lying behaviour
JP5514721B2 (ja) 搾乳動物の発情行動を検出するための方法
Takahashi et al. Krill-feeding behaviour in a chinstrap penguin compared to fish-eating in Magellanic penguins: a pilot study.
CN103065222A (zh) 一种动物进食量的管理方法
WO2003097876A8 (en) Method for improving efficiencies in livestock production
CN108229351A (zh) 一种动物养殖方法、动物养殖装置及电子设备
WO2020031050A1 (en) A system and a device for health and fertility management of one or more milch animals
Hoskins et al. Influence of intrinsic variation on foraging behaviour of adult female Australian fur seals
CN110367195B (zh) 一种禽畜喂食均匀度控制方法
Howie et al. Short-term feeding behaviour has a similar structure in broilers, turkeys and ducks
CN112116986A (zh) 宠物饮食确定方法及系统、存储介质
Howie et al. A novel flexible method to split feeding behaviour into bouts
CN116030378A (zh) 宠物投喂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367141B (zh) 一种投料时间控制方法及系统
Näslund et al. Autumn food restriction reduces smoltification rate, but not over‐winter survival, in juvenile brown trout Salmo trutta
CN117825643A (zh) 食物处理方法和食物处理系统
Simon Evaluation of marking European silver eels with visible implant elastomer tags and alcian blue
CN113966723B (zh) 一种智能精准鱼饵投食系统
CN114724067A (zh) 一种养殖场饲料监控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206726283U (zh) 家畜进食统计智能分析及管理系统
Kapun et al. Activity analysis to detect lameness in pigs with a UHF-RFID system
Gomes et al. Social network positions of common waxbills are resilient to prolonged absence and to manipulation of ornamental plumage
JP2004350598A (ja) 豚用耳標及び家畜個体識別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