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6245A -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 Google Patents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6245A
CN110366245A CN201810254010.6A CN201810254010A CN110366245A CN 110366245 A CN110366245 A CN 110366245A CN 201810254010 A CN201810254010 A CN 201810254010A CN 110366245 A CN110366245 A CN 11036624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ime
uplink
region
frequency domain
determin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5401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6245B (zh
Inventor
陈晓航
鲁智
潘学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Priority to CN20181025401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45B/zh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JP2020552034A priority patent/JP7053874B2/ja
Priority to PCT/CN2019/077649 priority patent/WO2019184688A1/zh
Priority to US17/040,831 priority patent/US11483825B2/en
Priority to KR1020207029788A priority patent/KR102557454B1/ko
Priority to EP19776580.3A priority patent/EP3780809A4/en
Publication of CN110366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6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6245B/zh
Priority to US17/895,896 priority patent/US11647490B2/en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78Timing of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1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up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the network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该方法和设备,可以使终端设备明确需要取消的上行传输的具体时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

Description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取消(cancel)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5G新空口(New Radio,NR)的业务场景常包括:增强移动宽带(Enhance MobileBroadband,eMBB)和高可靠超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Link,URLLC)。当eMBB业务和URLLC业务需要复用传输资源(以下简称资源,包括:时域资源和频域资源中的至少一种)时,通常存在两种方式。一种是半静态资源分配,具体是将eMBB业务传输和URLLC业务传输分配在不同的资源上。这种情况下,相当于给URLLC业务预留出一部分资源。由于URLLC业务的离散和不确定性,给URLLC业务预留资源,会造成资源的浪费,导致资源利用率低下。另一种方式是动态复用,eMBB业务传输和URLLC业务传输共享同一资源,由网络设备动态调度eMBB业务传输和URLLC业务传输复用该资源。
由于URLLC业务有超低时延的要求,因此网络设备有可能会将URLLC业务传输调度到已分配给eMBB业务传输的资源上。又由于URLLC业务有超高可靠性的要求,因此需要降低eMBB业务的传输对URLLC业务传输的影响和干扰。网络设备常通过向传输eMBB业务的终端设备发送上行传输(Uplink,UL)取消指示信令(Cancellation Indication,CI),取消或中断终端设备已经进行的上行eMBB业务,以实现这一目的。
目前,终端设备设备在接收到CI时,对需要取消上行传输的具体资源并不明确,亟待确定。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以确定出需要取消上行传输的具体资源。
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
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
第二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
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终端设备,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第一方面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并根据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确定出目标时间区域,进而暂停或取消在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传输。因此,可以使终端设备明确需要取消的上行传输的具体时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中记载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一种示意性流程图。
图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10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11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12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13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另一种示意性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一种原理示意图。
图15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又一种示意性流程图。
图16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结构示意图。
图17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18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600的又一结构示意图。
图19是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900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应理解,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可以应用于各种通信系统,例如:全球移动通讯(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GSM)系统、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Multiple Access,CDMA)系统、宽带码分多址(Wideband Code Division MultipleAccess,WCDMA)系统、通用分组无线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GPRS)、长期演进(Long Term Evolution,LTE)系统、LTE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系统、LTE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通用移动通信系统(Universal MobileTelecommunication System,UMTS)或全球互联微波接入(Worldwide Interoperabilityfor Microwave Access,WiMAX)通信系统、5G系统,或者说新空口(New Radio,NR)系统。
终端设备(User Equipment,UE),也可称之为移动终端(Mobile Terminal)、移动终端设备等,可以经无线接入网(例如,Radio Access Network,RAN)与一个或多个核心网进行通信,终端设备可以是移动终端,如移动电话(或称为“蜂窝”电话)和具有移动终端的计算机,例如,可以是便携式、袖珍式、手持式、计算机内置的或者车载的移动装置,它们与无线接入网交换语言和/或数据。
网络设备是一种部署在无线接入网设中用于为终端设备提供取消上行传输的功能的装置,所述网络设备可以为基站,所述基站可以是GSM或CDMA中的基站(BaseTransceiver Station,BTS),也可以是WCDMA中的基站(NodeB),还可以是LTE中的演进型基站(evolutional Node B,eNB或e-NodeB)及5G基站(gNB)。
需要说明的是,在描述具体实施例时,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申请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下面先结合附图1至15,对应用于终端设备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进行说明。
图1示出了根据本申请一个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应用于终端设备。如图1所示,该方法可以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101、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Uplink Cancellation Indication,ULCI)时,确定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
参考时间区域(reference time region)可以是预先设定的用于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参考时域资源。参考时间区域通常由第一起始时刻和总长度来确定,下文会结合具体的实施例对确定第一起始时刻和总长度的方式进行说明。
在步骤101中,具体可以基于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接收时刻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起始时刻。更为具体的,可以将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一个时隙或第一个符号,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时刻。
UL CI的接收时刻可以是接收携带所述UL CI的下行控制信道(PDCCH)的时隙(slot),或者UL CI的接收时刻可以是UE接收携带所述UL CI的PDCCH的最后一个时间符号(symbol),以下简称符号。
其中,预设时间间隔可以基于下列方式中的一种来确定:第一种方式,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含的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的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第二种方式,基于用于配置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的高层信令(例如,无线资源控制(RadioResource Control,RRC)),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或第三种方式,基于第一预设值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等等。
对于第一种方式而言,UE可以基于UL CI中指示的时延(offset)来确定上述预设时间间隔,该时延也可以等于K3,K3是相对于UL CI的接收时刻的时长,K3的单位可以是时隙(slot)或符号(symbol)。K3的具体长度与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有关。可以预先由网络设备通过RRC在UE中配置一个K3集合,并在UL CI中指示K3的实际取值。
可选地,如果UL CI是发送给一组UE的,UL CI中指示的K3的长度需要保证收到该UL CI的各UE均有足够的取消时间(cancellation time),该取消时间可以理解为是UE取消上行传输的处理时间。
并且,在第一种方式中,可以将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K3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boundary)或第一个符号,确定为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具体来说,在给定的SCS下,第一起始时刻可以是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K3时隙或符号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boundary)。
例如,假设UL CI指示K3=1个时隙,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1结束的时刻作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1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又如,假设UL CI指示K3=7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的符号i(i为一个时隙内符号的编号,i<7,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1结束的时刻作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1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再如,假设UL CI指示K3=14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的符号i(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2结束的时刻作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2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或者,在给定的SCS下,第一起始时刻可以是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K3时隙或符号之后的第一个符号。
例如,假设UL CI指示K3=7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的符号i(i<7,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的符号i再加7个符号之后的第一个符号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的符号i+7个符号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再如,假设UL CI指示K3=14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的符号i(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1的符号i之后的第一个符号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1的符号i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又如,假设UL CI指示K3=14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Y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符号i(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1的符号i之后的第一个符号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1的符号i之后开始的Y个符号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对于第二种方式而言,UE可以基于高层信令(例如RRC)配置的参考时延(reference offset)来确定上述预设时间间隔,该参考时延也可以是相对于UL CI的接收时刻的时长,参考时延的单位可以是时隙(slot)或符号(symbol)。参考时延的具体长度与子载波间隔(subcarrier spacing,SCS)有关。
可选地,如果UL CI是发送给一组UE的,则高层信令(例如RRC)配置的参考时延的长度需要保证收到该UL CI的各UE均有足够的取消时间,该取消时间可以理解为是取消上行传输的处理时间。
进一步地,网络设备可以选择将UL CI发送给一组处理能力相同的UE,例如发送给一组最小取消时间长度相同,以及上行定时提前(timing advance,TA)的值相同的UE,这样高层信令可以向该组中的各UE配置相同的参考时延,这对网络设备来说更为简单易行。如果网络设备将UL CI发送给一组处理能力不同的UE(例如TA不同的一组UE),则网络设备在向该组中的各UE配置参考时延时,需要考虑该组UE中TA的值最大的UE也有足够的取消时间。
下面对TA进行简要的介绍。在小区内,由于不同UE所处的位置可能不同,距离基站的距离也可能各不相同。因此,基站与UE之间的信号会经历不同的传输时延。为了保证基站在接收来自不同UE的上行信号时保持定时是对齐的,UE需要在发送上行信号时,基于下行定时增加一个偏移,该偏移值即为TA值,通常由基站来配置。基站通过TA可以控制不同UE的上行传输提前量。对于距离基站较近的UE,传输时延较小,可配置较小的TA;对于距离基站较远的UE,所经历的传输时延较大,需要配置较大的TA。
在第二种方式中,可以将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参考时延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或第一个符号,确定为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具体来说,在给定的SCS下,可以将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参考时延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确定为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例如,假设RRC配置的参考时延为1个时隙,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1结束的时刻作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1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又如,假设RRC配置的参考时延为7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的符号i(i<7,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1结束的时刻作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1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再如,假设RRC配置的参考时延为14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的符号i(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2结束的时刻作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2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或者,在给定的SCS下,第一起始时刻可以是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参考时延之后的第一个符号。
例如,假设RRC配置的参考时延为7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的符号i(i<7,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的符号i再加7个符号之后的第一个符号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的符号i再加7个符号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再如,假设RRC配置的参考时延为14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UE在时隙n的符号i(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1的符号i之后的第一个符号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1的符号i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又如,假设RRC配置的参考时延为14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Y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符号i(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1的符号i之后的第一个符号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1的符号i之后开始的Y个符号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对于第三种方式而言,UE可以基于设定的最小取消时间(minimum cancellationtime)确定上述预设时间间隔,也即第一预设值可以为最小取消时间。最小取消时间,可以理解为是UE能够取消上行传输所需的最短处理时间,它的大小与UE的能力和SCS有关,一般而言,UE的能力越强,最小取消时间越短,反之,最小取消时间越长。最小取消时间的单位为时隙或符号。
最小取消时间既可以是协议预定的,也可以是网络设备给UE配置的。一般情况下,最小取消时间中不包括TA。
当第一预设值为最小取消时间时,第三种方式具体可以包括:根据上行定时提前的值和所述最小取消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更为具体的,可以将上行定时提前的值和所述最小取消时间的和(minimum cancellation time+TA),确定为上述预设时间间隔。并且,可以将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最小取消时间+TA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或第一个符号,确定为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在上述确定预设时间间隔的第三种方式中,TA值可以是UE专有的TA值(UE-specific TA);TA值也可以是UE所在用户组(UE group)中所有UE的TA值中的最大值,且该最大值可以通过RRC的配置得到;TA值还可以是一个设定的参考TA(reference TA)值,例如可配置的最大的TA值。
具体来说,在给定的SCS下,可以将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最小取消时间+TA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确定为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例如,假设最小取消时间等于10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TA为4个符号,最小取消时间+TA=14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符号i=7(i=7~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2结束的时刻作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2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
或者,在给定的SCS下,可以将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最小取消时间+TA之后的第一个符号,确定为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例如,假设最小取消时间等于10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X个时隙,TA为4个符号,最小取消时间+TA=14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符号i(i=0~13)接收到UL CI,则UE可以将时隙n+m的符号j之后的第一个符号作为第一起始时刻,相应的,将时隙n+m的符号j之后开始的X个时隙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其中,m=floor((i+最小取消时间+TA)/14),j=mod(i+最小取消时间+TA,14),函数floor()表示向下取整,函数mod()表示取余数。
或者,在给定的SCS下,当TA具体为group-specific TA(UE组专属TA)时,可以将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最小取消时间+UE组专属TA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或第一个符号,确定为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具体而言,当多个UE配置了检测同一个UL CI时,TA可以为网络设备配置的UE组专属TA,且该UE组专属TA能够使同一个UE组内所有的UE具备足够的取消时间(cancellationtime)。例如,UE组专属TA可以为该UE组内所有UE的TA值中的最大值。
或者,在给定的SCS下,当TA具体为参考TA(reference TA)时,可以将从UL CI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最小取消时间+参考TA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或第一个符号,确定为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具体而言,当多个UE配置了检测同一个UL CI时,TA可以为网络设备配置的参考TA,且该参考TA能够使同一个UE组内所有的UE具备足够的取消时间(cancellation time)。例如,参考TA可以为可配置的TA值中的最大值。
步骤102、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
目标时间区域,可以理解为是欲取消上行传输的时间区域,目标时间区域通常位于步骤101中所述的参考时间区域之内。
可选地,在步骤102中确定出目标时间区域之后,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暂停或取消在所述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传输。当然,在实际应用中,如果UL CI的接收时刻与目标时间区域之间没有足够的取消时间(cancellationtime),则UE可以忽略该UL CI,一般情况下,取消时间=最小取消时间+TA,TA为UE当前由网络指示或配置的TA。
下面对步骤102的可能的几种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2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相应的,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包括: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示例性地,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可以基于下列方式中的一种来确定:
基于用于配置所述总长度的高层信令(例如RRC),确定所述总长度。总长度L的单位可以是时隙或符号,L的取值与上行(Uplink,UL)带宽部分(bandwidth part,BWP)的数值配置(numerology)有关,如果总长度L的单位为时隙,则L的取值可以是1、2、4、5等,如果总长度L的单位为符号,L的取值可以为7、14、28符号等。
或者,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检测周期(monitoring periodicity)确定所述总长度。如果UL CI的检测周期为X个时隙或Y个符号,那么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也可以为X个时隙或Y个符号。UL CI的检测周期的取值可以是7个符号、1个时隙、2个时隙,等等。
或者,基于第二预设值确定所述总长度,也即参考时间区域的长度可以是固定值,例如1个时隙。
更为具体的,在步骤102中,可以将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开始经过所述总长度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也即将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例如,假设已知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第一起始时刻)和总长度,且UL CI中不包括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起始时刻信息和目标长度信息,也即UL CI不指示参考时间区域内的cancelled slot/symbol(s),则UE可以将参考时间区域确定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传输。
具体如图2所示,假设UE根据UL CI的指示确定出K3=1个时隙,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1个时隙,UE在时隙n接收到UL CI(图2中的12),则UE可以确定出第一起始时刻t1为从时隙n开始经过K3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起始时刻(边界),参考时间区域为时隙n+1(图2中的21),UE可以取消在参考时间区域21(时隙n+1)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
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预先在UE中配置(configured)一个如下表1所示的K3集合,UL CI指示该表中的一个编号(index),UE通过编号查询表1就可以确定出具体的K3值。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通过UL CI指示K3时,要考虑UE的能力。
表1
UL CI中的比特区域(Bit-field in UL CI) K3的值/时隙
00 0
01 1
10 2
11 3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附图中,K2eMBB表示eMBB业务传输占用的时域资源,附图标记1表示下行(Downlink,DL),附图标记2表示上行(Uplink,UL),附图标记11表示用于调度eMBB传输上行调度信令(UL grant for eMBB),附图标记12表示UL CI,附图标记21表示参考时间区域,附图标记22所指的方框中的填充图样表示eMBB业务传输,附图标记23所指的方框中的填充图样表示取消上行传输的eMBB业务,附图标记24所指的方框中的填充图样表示URLLC业务传输,附图标记25表示一个符号,为节约篇幅,下文直接引用相应的附图标记,不再重复描述其含义。
再如图3所示,假设UE根据UL CI的指示确定出K3=14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Y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符号i(i=0~13)接收到UL CI(图3中的12),则UE可以确定出第一起始时刻t1为从时隙n开始经过K3之后的第一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为时隙n+1的符号i开始的Y个符号(图3中的21),UE可以取消在参考时间区域21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3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在具体实现时,网络设备可以通过RRC信令预先在UE中配置(configured)一个如下表2所示的K3集合,UL CI指示该表中的一个编号(index),UE通过编号查询表2就可以确定出具体的K3值。需要说明的是,网络设备通过UL CI指示K3时,要考虑UE的能力。
表2
UL CI中的比特区域(Bit-field in UL CI) K3的值/符号
00 时延1
01 时延2
10 时延3
11 时延4
在第二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2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相应的,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包括: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并且,UL CI中包括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的目标起始时刻信息,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第二起始时刻。第二起始时刻是相对于第一起始时刻而言的,通常情况下,第二起始时刻晚于或等于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相应的,上述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具体可以包括: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结束时刻;将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开始至所述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例如,假设已知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第一起始时刻)和总长度,UL CI对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第二起始时刻)做出进一步地指示,也即UL CI指示参考时间区域内的cancelled slot/symbol(s),则UE可以从第二起始时刻开始至参考时间区域的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传输。
具体而言,UL CI可以用一个比特区域(bit-field)指示第二起始时刻(startingsymbol),该比特区域的大小(Bit-field size)可以为:Bit-field size=ceil(log2(Nsymbol*X/Nbundle_size)),其中,公式ceil()表示返回大于或等于括号内数值的最小整数(上取整),X表示参考时间区域的总时隙数,Nsymbo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数;Nbundle_size表示子区域的大小(或者符号组合的大小(symbol bundle size)),也可以称为子区域的符号数,Nbundle_size可以理解为是子区域的粒度,下文会对子区域(或者符号组合)进行单独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如图4所示,假设UE根据UL CI的指示确定出K3=1个时隙,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1个时隙(X=1),UE在时隙n接收到UL CI(图4中的12),则UE可以确定出第一起始时刻t1为从时隙n开始经过K3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参考时间区域为时隙n+1(图4中的2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5个符号(startingsymbol为5),UL CI中用于指示t1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 size=ceil(log2(Nsymbol)),子区域的粒度为1个符号。则UE可以将时隙n+1中的符号5至符号13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在时隙n+1中的符号5至符号13之间的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4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再如图5所示,假设UE根据UL CI的指示确定出K3=1个时隙,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1个时隙(X=1),UE在时隙n接收到UL CI(图5中的12),则UE可以确定出第一起始时刻t1为从时隙n开始经过K3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参考时间区域为时隙n+1(图5中的2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4个符号(starting symbol为4),UL CI中用于指示t1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 size=ceil(log2(Nsymbol/2)),子区域的粒度为2个符号。则UE可以将时隙n+1中的符号4至符号13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在时隙n+1中的符号4至符号13之间的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5中填充图样为23的部分)。
再如图6所示,假设UE根据最小取消时间(tmin=10个符号)和TA(2个符号)确定出预设时间间隔为12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1个时隙(X=1),UE在时隙n的第1个符号接收到UL CI(图6中的12),则UE可以确定出第一起始时刻t1为从时隙n的第1个符号开始经过12个符号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参考时间区域为时隙n+1(图6中的2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4个符号(starting symbol为4),UL CI中用于指示t1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 size=ceil(log2(Nsymbol/2)),子区域的粒度为2个符号。则UE可以将时隙n+1中的符号4至符号13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在时隙n+1中的符号4至符号13之间的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6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再如图7所示,假设UE根据最小取消时间(tmin=10个符号)和TA(2个符号)确定出预设时间间隔为12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Y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第1个符号接收到UL CI(图7中的12),则UE可以确定出第一起始时刻t1为从时隙n的第1个符号开始经过12个符号之后的第1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为第一起始时刻t1开始的Y个符号(图7中的2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5个符号(startingsymbol为5),UL CI中用于指示t1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 size=ceil(log2(Y/2)),子区域的粒度为2个符号。则UE可以将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5个符号至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Y个符号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在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7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在第三种实施方式中,在步骤102之前,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确定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相应的,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包括: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并且,UL CI中包括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的目标起始时刻信息和目标长度信息(cancelled slot/symbol),则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第二起始时刻;基于所述目标长度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长度。第二起始时刻是相对于第一起始时刻而言的,通常情况下,第二起始时刻晚于或等于上述第一起始时刻。
相应的,上述步骤102具体可以包括:将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开始经过所述目标长度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并暂停或取消在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通常情况下,依照该方式确定的目标时间区域位于上述参考时间区域内。
具体而言,UL CI可以用一个比特区域(bit-field)指示第二起始时刻和目标长度(start and length indicator,SLIV),目标长度不超过参考区域的总长度,该比特区域的大小(Bit-field size)可以为:Bit-field size=ceil(log2(Nsymbol*X/Nbundle_size)*(Nsymbol*X/Nbundle_size+1)/2),其中,X表示参考时间区域的总时隙数,Nsymbol表示一个时隙内的符号数;Nbundle_size表示子区域的大小(或者符号组合的大小(symbol bundle size)),也可以称为子区域的符号数,Nbundle_size可以理解为是子区域的粒度,下文会对子区域(或者符号组合)进行单独说明,此处暂不赘述。
如图8所示,假设UE根据UL CI的指示确定出K3=1个时隙,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1个时隙(X=1),UE在时隙n接收到UL CI(图8中的12),UE将从时隙n开始经过K3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t1,将时隙n+1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图8中的2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5个符号(startingsymbol为5),目标长度T为3个符号,UL CI中用于指示t1和T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ceil(log2(Nsymbol*(Nsymbol+1)/2)),子区域的粒度为1个符号。则UE可以将时隙n+1中的符号5至符号8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在时隙n+1中的符号5至符号8之间的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8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再如图9所示,假设UE根据UL CI的指示确定出K3=1个时隙,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1个时隙(X=1),UE在时隙n接收到UL CI(图9中的12),UE将从时隙n开始经过K3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t1,将时隙n+1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图9中的2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4个符号(starting symbol为4),目标长度T为5个符号,UL CI中用于指示t1和T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ceil(log2(Nsymbol/2*(Nsymbol+1)/2)),子区域的粒度为2个符号。则UE可以将时隙n+1中的符号4至符号9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在时隙n+1中的符号4至符号9之间的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9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再如图10所示,假设UE根据最小取消时间(tmin=10个符号)和TA(TA=2个符号)确定出预设时间间隔为12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1个时隙(X=1),UE在时隙n的第1个符号接收到UL CI(图10中的12),则UE可以确定出第一起始时刻t1为从时隙n的第1个符号开始经过12个符号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参考时间区域为时隙n+1(图10中的2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4个符号(startingsymbol为4),目标长度T为5个符号,UL CI中用于指示t1和T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ceil(log2(Nsymbol/2*(Nsymbol+1)/2)),子区域的粒度为2个符号。则UE可以将时隙n+1中的符号4至符号9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在时隙n+1中的符号4至符号9之间的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10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再如图11所示,假设UE根据最小取消时间(tmin=10个符号)和TA(TA=2个符号)确定出预设时间间隔为12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Y个符号,UE在时隙n的第1个符号接收到UL CI(图11中的12),则UE可以确定出第一起始时刻t1为从时隙n的第1个符号开始经过12个符号之后的第一个符号,参考时间区域为第一起始时刻t1开始的Y个符号(图11中的2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第二起始时刻t2为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5个符号(starting symbol为4),目标长度T为6(duration=6)个符号,UL CI中用于指示t1和T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ceil(log2(Y/2*(Y+1)/2)),子区域的粒度为2个符号,公式ceil()表示返回大于或等于括号内数值的最小整数。则UE可以将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5个符号至第一起始时刻t1之后的第11个符号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该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11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可以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并根据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确定出目标时间区域,进而暂停或取消在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传输。因此,可以使终端设备明确需要取消的上行传输的具体时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
在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中,取消上行传输资源的方法可以包括: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UL CI)时,根据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指示的时延(offset),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时隙;根据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指示的要取消上行传输的起始符号,以及所述取消上行传输的时隙,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也即,不设定参考时间区域(或者说隐含设定参考时间区域),UL CI中指示时延和实际要取消的时隙或符号(cancelledslot/symbol(s))。
其中,根据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指示的时延(offset),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时隙,包括:将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所述时延之后的第一个符号所在的时隙,确定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隙。
具体而言,可以预先通过RRC在UE中配置一个K3时延的集合(见上文中的表1),ULCI指示具体的K3值,UE根据UL CI的接收时刻和K3确定要取消的符号所在的时隙,然后从所指示的起始符号开始,取消该时隙上的上行传输。
具体如图12所示,假设UE在时隙n的符号i接收到UL CI(图12中的12),且UL CI指示了K3的具体值,UE根据UL CI的接收时刻和K3确定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隙为时隙n+1。并且,假设UL CI进一步指示要取消上行传输的起始符号为4(starting symbol为4),则可以将时隙n+1中的符号4至时隙n+1的最后一个符号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目标时间区域,并取消在时隙n+1中的符号4至时隙n+1的最后一个之间的时间区域上的上行eMBB业务传输(图12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
再比如,假设UL CI中用一个比特区域(Bit-field)指示相对于UL CI的接收时刻的要取消上行传输的符号(cancelled symbol(s))中的起始符号(starting symbol),且网络设备预先通过RRC配置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 size=ceil(log2(max_total_symbol_num/Nbundle_size)),其中,Nbundle_size表示符号组合的大小(symbol bundle size),由RRC配置UL CI能指示的最远的起始符号,该配置也决定了比特区域的大小;max_total_symbol_num,表示RRC隐式配置或默认的参考时间区域的总符号数。UE接收到UL CI之后,根据比特区域中的指示确定要取消上行传输的起始符号所在的时隙,然后从所示指示的起始符号开始,取消该时隙上的上行传输。
又比如,假设UL CI中用一个比特区域(Bit-field)指示相对于UL CI的接收时刻的要取消上行传输的符号(cancelled symbol(s))中的起始符号(starting symbol)和目标长度(duration),也即UL CI指示SLIV,且网络设备预先通过RRC配置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为:Bit-field size=ceil(log2(max_total_symbol_num/Nbundle_size)*(max_total_symbol_num/Nbundle_size)+1)/2),其中,Nbundle_size表示符号组合的大小(symbol bundlesize),由RRC配置UL CI能指示的最远的起始符号,该配置也决定了比特区域的大小。UE接收到UL CI之后,根据UL CI的比特区域中所指示的SLIV确定要取消上行传输的起始符号和目标长度,然后从所示指示的起始符号开始,取消在目标长度的时域资源上的上行传输。
下面对上文中述及的子区域(或者符号组合)进行说明。
可选地,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相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基于用于划分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高层信令(例如RRC),将所述参考时间区域划分为预设长度的多个子区域,或者将一个时隙划分为预设长度的多个子区域,以减小UL CI中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从而节省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预设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时间符号;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包括的子区域中的起始子区域,所述目标长度信息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包括的子区域的数量。
举例来说,假设一个时隙有14个符号,当子区域的大小等于1个符号时,UL CI需要4个比特(能指示0~15)才能实现对时隙中所有符号的指示;当子区域的大小等于2个符号时(2个符号的组合),该时隙包括7个子区域,UL CI需要3个比特(能指示0~7)就能实现对该时隙中所有子区域的指示,因此,对时隙中或参考时间区域中的符号进行组合,可以减少UL CI中的比特区域的大小,能够节省UL CI占用的传输资源。
在具体实现时,子区域的大小(或符号组合的大小)可以由网络设备通过RRC进行配置。
可选地,如图13所示,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相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3、若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括频域指示信息,根据所述频域指示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
上述UL CI中可以包括有频域指示信息,当然也可以不包括(频域指示信息),终端设备在接收UL CI之前,通常是可以确定(如高层信令配置或协议规定的)UL CI中是否包括有频域指示信息。
上述频域指示信息,可以是用来指示待暂停或待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该处提到的目标频域资源,可以为一确定的参考频域区域(Reference Frequencyregion);也可以是上述参考频域区域中的一个或多个频带子集。
上述参考频域区域,可以是根据来自于网络设备的高层信令确定得到;或者是在协议中约定。在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参考频域区域默认为终端设备当前激活的上行BWP;在另一种具体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所述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频域带宽,该处配置的频域带宽,可以是上述当前激活的上行BWP,也可以是当前激活的上行BWP中的部分带宽。
步骤104、根据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和所述目标频域资源,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
当然,在确定出目标频域资源之后,终端设备还可以暂停或取消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从而实现了URLLC业务的低时延和高可靠性要求。
上述提到,UL CI中的频域指示信息可以用来指示参考频域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频带子集,即目标频域资源,其中,这些频带子集可以是对参考频域区域进行分段得到,例如,参考频域区域的带宽为400MHz-500MHz,被分为10个相等的频带子集,第一个频带子集为400MHz-410MHz;第二个频带子集为410MHz-420MHz;……;第十个频带子集为490MHz-500MHz。
每个频带子集的大小、或者是频带子集的数量,均可以是根据自于网络设备的高层信令确定。每个频带子集的大小、或者是频带子集的数量,反映了频域资源指示的粒度。
对于UL CI中的频域指示信息指示一个或多个频带子集的方式,可以有如下几种实施方式:
实施方式一,采用位图指示的方式指示频带子集。
例如,参考频域区域被分割为M(M为大于1的正整数)个频带子集,这样,UL CI中的指示信息可以具体为M比特的位图,根据上述位图来指示出一个或多个频带子集,即目标频域资源。当M=1时,UL CI中可以不包括频域指示信息(后续介绍)。
该处的M比特的位图可以用来指示参考频域区域的单个频带子集;或,可以用来指示参考频域区域的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或,可以用来指示参考频域区域的多个不连续的频带子集。
利用位图指示的方式,配置方便,指示方式灵活,可以按照灵活地指示一个或多个频带子集。
实施方式二,采用单个索引指示的方式指示频带子集,例如,参考频域区域被分割为M(M为大于1的正整数)个频带子集,每一个频带子集均配置有索引,这样,UL CI中的指示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频带子集的索引。当M=1时,UL CI中可以不包括频域指示信息(后续介绍)。
该实施方式可以用来指示所述参考频域区域的单个频带子集,对于每一个频带子集,UL CI中可以包括有ceil(log2M)比特的频域指示信息,公式ceil()表示返回大于或等于括号内数值的最小整数。
实施方式三,采用索引和连续的频带子集的数量的方式指示频带子集,例如,参考频域区域被分割为M(M为大于1的正整数)个频带子集,每一个频带子集均配置有索引,这样,UL CI中的频域指示信息可以具体用于指示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中的起始频带子集的索引和所述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的数量,此时,目标频域资源为上述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
该实施方式中,UL CI中可以包括有比特的频域指示信息,分别用来指示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中的起始频带子集的索引和所述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的数量。
采用实施方式三的指示方法,因频域指示信息的数据量较小,能够节约信令开销。
例如,如图14所示,假设UE在时隙n接收到UL CI(图14中的12),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为2个时隙,且UL CI指示了K3=1个时隙,UE将从时隙n开始经过K3之后的第一个时隙的边界确定为第一起始时刻t1,将时隙n+1和时隙n+2确定为参考时间区域,以及,UL CI指示的子区域的粒度为2个符号。并且,参考频域资源(Reference frequency region)为ULBWP,参考频域资源分为4个频带子集,UL CI用2比特指示具体要取消的频带子集,作为目标频域资源。以及,UL CI进一步指示要取消上行传输的起始符号为5(starting symbol为5),UL指示要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为第一个频带子集;则UE确定可以取消的频域资源为,在时隙n+1的第5个符号至时隙n+2的第14个符号上,与目标频域资源重叠的频域资源(图14中填充图样为附图标记23所指的部分)。在图14中t表示时间,f表示频率。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可确定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
可选地,如图15所示,本发明任一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取消上相传输的方法还可以包括:
步骤105、若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不包括所述频域指示信息,将参考频域区域确定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
步骤106、根据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和所述目标频域资源,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频域带宽,或,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终端设备基于协议确定的频域带宽。
具体地,该处的参考频域区域可以是当前激活的上行BWP;也可以是当前激活的上行BWP中的部分带宽。
终端设备在接收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可以直接将参考频域区域确定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
将参考频域区域确定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之后,还可以暂停或取消在所述目标频域资源上的上行传输。
同样的,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终端设备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可确定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
以上结合图1至图15详细描述了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下面将结合图16至图18详细描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终端设备。
图16示出了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6所示,终端设备600包括:第一确定模块601和第二确定模块602。
第一确定模块601,用于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
可选地,所述第一确定模块601具体用于: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接收时刻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起始时刻。
可选地,终端设备600还包括:预设时间间隔确定模块,用于基于下列方式中的一种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含的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的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基于用于配置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的高层信令,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或基于第一预设值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可选地,所述第一预设值为预设的最小取消时间,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确定模块,具体用于:
根据上行定时提前的值和所述最小取消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可选地,第一确定模块601,具体用于:将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一个时隙或第一个符号,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时刻。
第二确定模块602,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
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终端设备600还包括:总长度确定模块,用于确定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相应的,上述第二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可选地,所述总长度确定模块,具体用于:基于下列方式中的一种确定所述总长度:基于用于配置所述总长度的高层信令,确定所述总长度;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检测周期确定所述总长度;或基于第二预设值确定所述总长度。
可选地,上述第二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将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开始经过所述总长度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在另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的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终端设备600还包括:第一时刻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第二起始时刻。相应的,上述第二确定模块602,具体用于: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结束时刻;将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开始至所述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在又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的目标起始时刻信息和目标长度信息,终端设备600还包括:
第二时刻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第二起始时刻;
目标长度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目标长度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长度;
目标时间区域确定模块,用于将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开始经过所述目标长度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600,还可以包括:第一取消模块,用于暂停或取消在所述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并根据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确定出目标时间区域,进而暂停或取消在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传输。因此,可以使终端设备明确需要取消的上行传输的具体时域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
可选地,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600,还可以包括:子区域划分模块,用于基于用于划分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高层信令,将所述参考时间区域划分为预设长度的多个子区域,以减小UL CI中的比特区域的大小,从而节省传输资源。
其中,所述预设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时间符号;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包括的子区域中的起始子区域,所述目标长度信息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包括的子区域的数量。
可选地,如图17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600,还可以包括:
第三确定模块603,用于在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括频域指示信息时,根据所述频域指示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
第四确定模块604,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和所述目标频域资源,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
可选地,所述频域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频域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频带子集,其中,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频域带宽,或,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终端设备基于协议确定的频域带宽。
可选地,所述参考频域区域包括当前激活的上行BWP。
可选地,所述频域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的单个频带子集;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的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中的、起始频带子集和所述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的数量;或,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的多个不连续的频带子集。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
可选地,如图18所示,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600,还可以包括:
第五确定模块605,用于在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不包括所述频域指示信息时,将参考频域区域确定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
第六确定模块606,用于根据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和所述目标频域资源,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频域带宽,或,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终端设备基于协议确定的频域带宽。
可选地,所述参考频域区域包括当前激活的上行带宽部分BWP。
通过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终端设备,可以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提高了系统的资源调度效率。
可选地,在图13或图15所示的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终端设备600,还可以包括:第二取消模块,用于暂停或取消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
上述图16至图18所示的终端设备,可以用于实现上述图1、图13、图15所示的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各个实施例,相关之处请参考上述方法实施例。
图19是本发明另一个实施例的终端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19所示的终端设备900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901、存储器902、至少一个网络接口904和用户接口903。终端设备900中的各个组件通过总线系统905耦合在一起。可理解,总线系统905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总线系统905除包括数据总线之外,还包括电源总线、控制总线和状态信号总线。但是为了清楚说明起见,在图9中将各种总线都标为总线系统905。
其中,用户接口903可以包括显示器、键盘或者点击设备(例如,鼠标,轨迹球(trackball)、触感板或者触摸屏等。
可以理解,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存储器902可以是易失性存储器或非易失性存储器,或可包括易失性和非易失性存储器两者。其中,非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可编程只读存储器(Programmable ROM,PROM)、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rasable P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lectrically EP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以是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其用作外部高速缓存。通过示例性但不是限制性说明,许多形式的RAM可用,例如静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tatic RAM,SRAM)、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ynamic RAM,DRAM)、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ronous DRAM,SDRAM)、双倍数据速率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Double DataRateSDRAM,DDRSDRAM)、增强型同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Enhanced SDRAM,ESDRAM)、同步连接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Synchlink DRAM,SLDRAM)和直接内存总线随机存取存储器(DirectRambus RAM,DRRAM)。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系统和方法的存储器902旨在包括但不限于这些和任意其它适合类型的存储器。
在一些实施方式中,存储器902存储了如下的元素,可执行模块或者数据结构,或者他们的子集,或者他们的扩展集:操作系统9021和应用程序9022。
其中,操作系统9021,包含各种系统程序,例如框架层、核心库层、驱动层等,用于实现各种基础业务以及处理基于硬件的任务。应用程序9022,包含各种应用程序,例如媒体播放器(MediaPlayer)、浏览器(Browser)等,用于实现各种应用业务。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法的程序可以包含在应用程序9022中。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终端设备900还包括:存储在存储器902上并可在处理器901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01执行时实现上述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揭示的方法可以应用于处理器901中,或者由处理器901实现。处理器901可能是一种集成电路芯片,具有信号的处理能力。在实现过程中,上述方法的各步骤可以通过处理器901中的硬件的集成逻辑电路或者软件形式的指令完成。上述的处理器901可以是通用处理器、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 Processor,DSP)、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现成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者其他可编程逻辑器件、分立门或者晶体管逻辑器件、分立硬件组件。可以实现或者执行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公开的各方法、步骤及逻辑框图。通用处理器可以是微处理器或者该处理器也可以是任何常规的处理器等。结合本发明实施例所公开的方法的步骤可以直接体现为硬件译码处理器执行完成,或者用译码处理器中的硬件及软件模块组合执行完成。软件模块可以位于随机存储器,闪存、只读存储器,可编程只读存储器或者电可擦写可编程存储器、寄存器等本领域成熟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位于存储器902,处理器901读取存储器902中的信息,结合其硬件完成上述方法的步骤。具体地,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901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实施例的各步骤。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描述的这些实施例可以用硬件、软件、固件、中间件、微码或其组合来实现。对于硬件实现,处理单元可以实现在一个或多个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 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s,ASIC)、数字信号处理器(Digital SignalProcessing,DSP)、数字信号处理设备(DSP Device,DSPD)、可编程逻辑设备(ProgrammableLogic Device,PLD)、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通用处理器、控制器、微控制器、微处理器、用于执行本发明所述功能的其它电子单元或其组合中。
对于软件实现,可通过执行本发明实施例所述功能的模块(例如过程、函数等)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所述的技术。软件代码可存储在存储器中并通过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在处理器中或在处理器外部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实施例的各个过程,且能达到相同的技术效果,为避免重复,这里不再赘述。其中,所述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如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Memory,简称RAM)、磁碟或者光盘等。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包括指令的计算机程序产品,当计算机运行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所述指令时,所述计算机执行上述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具体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运行于上述网络设备上。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或者计算机软件和电子硬件的结合来实现。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
所述功能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申请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所述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22)

1.一种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终端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
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第一起始时刻,包括:
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接收时刻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起始时刻。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下列方式中的一种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含的用于指示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的信息,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基于用于配置所述预设时间间隔的高层信令,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或
基于第一预设值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为预设的最小取消时间,以及
所述基于第一预设值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具体包括:
根据上行定时提前的值和所述最小取消时间,确定所述预设时间间隔。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接收时刻和预设时间间隔,确定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包括:
将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接收时刻开始经过所述预设时间间隔之后的第一个时隙或第一个符号,确定为所述第一起始时刻。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确定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具体包括:
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确定参考时间区域的总长度,包括:
基于下列方式中的一种确定所述总长度:
基于用于配置所述总长度的高层信令,确定所述总长度;
基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的检测周期确定所述总长度;或
基于第二预设值确定所述总长度。
8.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包括:
将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开始经过所述总长度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9.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的目标起始时刻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第二起始时刻;
其中,所述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包括:
基于所述总长度和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结束时刻;
将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开始至所述结束时刻之间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10.根据权利要求6或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括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的目标起始时刻信息和目标长度信息,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和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第二起始时刻;
基于所述目标长度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长度;
将从所述第二起始时刻开始经过所述目标长度的时间区域,确定为所述目标时间区域。
11.根据权利要求9或10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基于用于划分所述参考时间区域的高层信令,将所述参考时间区域划分为预设长度的多个子区域;
其中,所述预设长度大于或等于一个时间符号;所述目标起始时刻信息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包括的子区域中的起始子区域,所述目标长度信息用于指示取消上行传输的时域资源中包括的子区域的数量。
12.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暂停或取消在所述目标时间区域上的上行传输。
13.根据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包括频域指示信息,根据所述频域指示信息,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和所述目标频域资源,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域指示信息用于指示参考频域区域的一个或多个频带子集,其中,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频域带宽,或,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终端设备基于协议确定的频域带宽。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包括当前激活的上行带宽部分BWP。
16.如权利要求14或1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频域指示信息用于指示下述至少一种: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的单个频带子集;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的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中的、起始频带子集和所述多个连续的频带子集的数量;或,
所述参考频域区域的多个不连续的频带子集。
17.如权利要求1-11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若所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中不包括所述频域指示信息,将参考频域区域确定为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频域资源;
根据所述目标时间区域和所述目标频域资源,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频资源;
其中,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网络设备通过高层信令配置的频域带宽,或,所述参考频域区域为终端设备基于协议确定的频域带宽。
18.如权利要求17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参考频域区域包括当前激活的上行带宽部分BWP。
19.如权利要求13至18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暂停或取消在所述目标时频资源上的上行传输。
20.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确定模块,用于在接收到上行传输取消指令时,确定第一起始时刻,所述第一起始时刻为参考时间区域的起始时刻;
第二确定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第一起始时刻,确定取消上行传输的目标时间区域。
2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该终端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22.一种计算机可读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介质上存储有无线通信程序,所述无线通信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19任一项所述的方法的步骤。
CN201810254010.6A 2018-03-26 2018-03-26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Active CN110366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7)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4010.6A CN110366245B (zh) 2018-03-26 2018-03-26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CT/CN2019/077649 WO2019184688A1 (zh) 2018-03-26 2019-03-11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US17/040,831 US11483825B2 (en) 2018-03-26 2019-03-11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nce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KR1020207029788A KR102557454B1 (ko) 2018-03-26 2019-03-11 업링크 전송 취소 방법 및 기기
JP2020552034A JP7053874B2 (ja) 2018-03-26 2019-03-11 上り伝送取り消し方法及び機器
EP19776580.3A EP3780809A4 (en) 2018-03-26 2019-03-11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NCELING AN UPLINK TRANSMISSION
US17/895,896 US11647490B2 (en) 2018-03-26 2022-08-25 Method and device for cance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54010.6A CN110366245B (zh) 2018-03-26 2018-03-26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6245A true CN110366245A (zh) 2019-10-22
CN110366245B CN110366245B (zh) 2021-11-02

Family

ID=6806093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54010.6A Active CN110366245B (zh) 2018-03-26 2018-03-26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2) US11483825B2 (zh)
EP (1) EP3780809A4 (zh)
JP (1) JP7053874B2 (zh)
KR (1) KR102557454B1 (zh)
CN (1) CN110366245B (zh)
WO (1) WO2019184688A1 (zh)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1109463A1 (en) * 2020-05-15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CN113114434A (zh) * 2020-01-10 2021-07-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Urllc业务上行取消指示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3452495A (zh) * 2019-10-24 2021-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取消传输资源指示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1195832A1 (en) * 2020-03-30 2021-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for uplink cancellation indication
CN113498207A (zh) * 2020-04-08 2021-10-12 苹果公司 用于同时ul取消和ul ci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CN113973388A (zh) * 2020-07-22 2022-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取消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016382A1 (en) * 2020-07-21 2022-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dimension for uplink cancellation indication
WO2022027533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36625T3 (es) 2018-01-13 2023-03-21 Wilus Inst Standards & Tech Inc Dispositivo que utiliza el multiplexado de canales en la comunicación inalámbrica
CN111818657B (zh) * 2019-07-04 2022-06-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上行发送丢弃方法、上行发送丢弃配置方法及相关设备
US11632774B2 (en) * 2019-10-04 2023-04-18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cancellation timeline for user equipment with mixed processing capabilities
CN114731688A (zh) 2019-10-07 2022-07-08 韦勒斯标准与技术协会公司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取消上行链路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系统
CN112654078B (zh) * 2019-10-12 2022-10-1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上行传输控制方法及终端
EP3958629A4 (en) * 2019-11-07 2022-06-29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for configur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 cancellation indication information, network apparatus, and terminal apparatus
JP7177950B2 (ja) 2019-12-31 2022-11-24 中興通訊股▲ふん▼有限公司 取消を示す情報を判定する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US11665732B2 (en) 2020-02-14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Uplink transmission interruption
US11490414B2 (en) 2020-02-14 2022-11-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intra-user equipment and inter-user equipment cancelation of overlapping communications
US11582739B2 (en) 2020-02-27 2023-02-14 Qualcomm Incorporated Determining time domain resources for uplink cancellation
WO2022027290A1 (en) 2020-08-05 2022-02-10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node directed uplink (ul) cancellation and channel access in unlicensed bands
US20230156783A1 (en) * 2020-08-05 2023-05-18 Apple Inc. Techniques for Channel Access by a User Device with Uplink (UL) Cancellation in Unlicensed Bands
WO2022154612A1 (ko) * 2021-01-15 2022-07-21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수행하는 방법, 사용자기기, 프로세싱 장치, 저장 매체 및 컴퓨터 프로그램, 그리고 상향링크 전송을 수신하는 방법 및 기지국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5674A (zh) * 2016-04-01 201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18019085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existence of grant-based and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channel
WO2018026991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reliable low latency and other ser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Family Cites Families (2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04032528A2 (en) * 2002-09-30 2004-04-15 Interdigital Technology Corporation Reference transport channel on/off status detection and reselection
US8839362B2 (en) * 2006-07-31 2014-09-16 Motorola Mobility Ll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anaging transmit power for device-to-device communication
EP3926874B1 (en) * 2007-02-14 2023-08-16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Method and system for recovering from drx timing de-synchronization in lte-active
EP2654368B1 (en) * 2008-03-21 2014-08-20 BlackBerry Limited Configuring a long drx cycle in a lte (e-utra) mobile communications network
KR101822688B1 (ko) * 2010-08-13 2018-03-08 인터디지탈 패튼 홀딩스, 인크 장치 내 간섭 완화
US8862188B2 (en) * 2011-09-29 2014-10-14 Nokia Corporation Flexible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scheme based on likelihood of scheduling
EP2826316B1 (en) * 2012-03-16 2017-07-19 Nokia Technologies Oy Update of timing advance without starting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activity timer
US10542554B2 (en) * 2015-09-25 2020-01-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Terminal and communication method to provide communication services
KR20170112945A (ko) * 2016-04-01 201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기 간 통신과 셀룰라 통신의 공존 방법 및 장치
ES2907565T3 (es) 2016-05-12 2022-04-25 Nokia Technologies Oy Método y aparato para pausar la transmis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durante un intervalo de tiempo de transmisión
US10856174B2 (en) * 2017-03-16 2020-12-01 Ofinno, Llc Buffer status report control
US10863380B2 (en) * 2017-03-16 2020-12-08 Ofinno, Llc Buffer status reporting procedure in a wireless device and wireless network
US10349380B2 (en) * 2017-03-17 2019-07-09 Ofinno, Llc Radio access network area information
US10873911B2 (en) * 2017-03-23 2020-12-22 Ofinno, LCC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adjustment
US10419162B2 (en) * 2017-11-27 2019-09-17 Nokia Technologies Oy Dynamic scheduling based QCL association for tracking reference signal
CN110149716B (zh) * 2018-02-14 2023-1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通信方法和通信装置
CN110149736A (zh) 2019-04-24 2019-08-20 王惠 一种复合型电热片
US20220361142A1 (en) * 2019-06-17 2022-11-10 Lg Electronics Inc. Positioning method and device using sidelink rtt in nr v2x
US11127108B2 (en) * 2019-12-11 2021-09-21 Intel Corporation Sparse matrix optimization mechanism
US11595848B2 (en) * 2020-04-03 2023-02-28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of data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046504A1 (en) * 2020-08-06 2022-02-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witching satellites in fixed radio cel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295674A (zh) * 2016-04-01 2017-10-24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资源分配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设备
WO2018019085A1 (en) * 2016-07-29 2018-02-0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existence of grant-based and grant-free uplink transmissions in a channel
WO2018026991A1 (en) * 2016-08-04 2018-02-0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existence of reliable low latency and other services in a wireless network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Remaining issues on group common PDCCH", 《3GPP TSG RAN WG1 #92 R1-1802208》 *
SAMSUNG: "Multiplexing of UL Transmissions with Different Reliability Requirement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2 R1-1802002》 *
VIVO: "Multiplexing data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durations",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AH 1801 R1-1800205》 *
VIVO: "Remaining issues on multiplexing data with different transmission", 《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91 R1-1719798》 *

Cited By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452495A (zh) * 2019-10-24 2021-09-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取消传输资源指示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452495B (zh) * 2019-10-24 2022-08-16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配置取消传输资源指示信息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3114434A (zh) * 2020-01-10 2021-07-13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Urllc业务上行取消指示传输方法及系统
WO2021195832A1 (en) * 2020-03-30 2021-10-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ystem information for uplink cancellation indication
CN113498207A (zh) * 2020-04-08 2021-10-12 苹果公司 用于同时ul取消和ul ci监测的系统和方法
WO2021109463A1 (en) * 2020-05-15 2021-06-10 Zte Corporatio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WO2022016382A1 (en) * 2020-07-21 2022-01-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Spatial dimension for uplink cancellation indication
CN113973388A (zh) * 2020-07-22 2022-01-25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取消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017358A1 (zh) * 2020-07-22 2022-01-27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取消传输的方法、终端及网络侧设备
WO2022027533A1 (en) * 2020-08-07 2022-02-10 Zte Corporation Method and system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780809A4 (en) 2021-05-19
JP7053874B2 (ja) 2022-04-12
US11647490B2 (en) 2023-05-09
US20210022134A1 (en) 2021-01-21
WO2019184688A1 (zh) 2019-10-03
US20220408435A1 (en) 2022-12-22
KR102557454B1 (ko) 2023-07-18
EP3780809A1 (en) 2021-02-17
CN110366245B (zh) 2021-11-02
KR20200131890A (ko) 2020-11-24
JP2021519021A (ja) 2021-08-05
US11483825B2 (en) 2022-10-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66245A (zh)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设备
CN110366246A (zh) 取消上行传输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KR102610565B1 (ko) 견고한 시분할 멀티플렉스 패턴들을 위한 시스템들 및 방법들
JP7195144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情報の伝送方法及び装置
CN109391422A (zh) 一种反馈码本确定的方法及终端设备、网络设备
JP6416893B2 (ja) Pucchリソース割り当ておよび使用
US11265870B2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indicative of cancelation
CN110034885A (zh) 一种上行控制信息发送的方法和设备
CN109495227A (zh) 一种控制资源集的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N103944701A (zh) 一种tdd-fdd联合系统中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20200045733A1 (en) Uplink Scheduling For NR-U
CN108811098A (zh) 确定时隙格式的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US11678310B2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transmission resources, terminal device and network device
CN108811074A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装置
WO2017101799A1 (zh) 信息的传输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0324856A (zh) 确定定时关系的方法和设备
CN103929816A (zh) 一种tdd-fdd联合系统中的用户和系统设备及方法
US20210297291A1 (en) Srs transmission method, access network device, and terminal device
JP7288902B2 (ja) データ伝送方法、端末装置及びネットワーク装置
WO2021093125A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determining information indicative of cancelation
CN108702260A (zh) 反馈信息的发送、接收方法、终端设备及接入网设备
CN110034899A (zh) 信号检测的方法和装置
CN107947909A (zh) 资源映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介质
WO2023284485A1 (zh) 信号传输方法及装置
CN108886768A (zh) 传输数据的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