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5821A - 终端设备 - Google Patents

终端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5821A
CN110365821A CN201910586127.9A CN201910586127A CN110365821A CN 110365821 A CN110365821 A CN 110365821A CN 201910586127 A CN201910586127 A CN 201910586127A CN 110365821 A CN110365821 A CN 11036582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connection component
elasticity connection
hole
acoustic aper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6127.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5821B (zh
Inventor
陆阿楠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Vivo Mobile Communica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6127.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582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58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58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58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58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终端设备中,壳体具有第一通孔,驱动机构与被驱动模块相连,壳体开设有第一出声孔,被驱动模块包括模块支架、受话器和弹性连通组件,第一通孔的外侧端口在靠近第一出声孔的一侧设置有滚动导向件:弹性连通组件包括第二通孔、且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弹性连通组件可随被驱动模块的移动与滚动导向件滚动配合;当被驱动模块位于壳体之内时,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收缩状态,且弹性连通组件位于壳体与模块支架之间,弹性连通组件与壳体接触并对壳体施加压力,弹性连通组件与第一出声孔对接,第二通孔连通受话器与第一出声孔;当被驱动模块位于壳体之外时,弹性连通组件处于伸展状态。上述方案能解决目前终端设备存在发声效果较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终端设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终端设备设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终端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增大终端设备的屏幕占比,越来越多的终端设备采用升降式的摄像头,当需要拍摄时,摄像头伸出到壳体之外进行拍摄;当拍摄完成时,摄像头回缩到壳体之内,从而实现在壳体内的隐藏。此种结构的摄像头能够避免对显示屏布设区域的占用,从而使得终端设备能够配置较大面积的显示屏,最终能够增大终端设备的屏幕占比。
终端设备通常配置有受话器,为了提高接听效果,受话器通常设置在终端设备的顶端的中部,而为了提高自拍性能,升降式的摄像头最好从终端设备的顶端的中部伸出。此种情况下,设备生产厂商通常将受话器与摄像头集成为能够移动的被驱动模块上,从而使得受话器与摄像头一起伸缩移动。为了实现发声,被驱动模块的模块支架需要开设有内部出声孔,而壳体需要开设有外部出声孔,在受话器位于壳体之内的状态下,内部出声孔与外部出声孔连通,受话器发出的声音能够依次经过内部出声孔和外部出声孔,最终传输到终端设备之外。
为了确保被驱动模块的顺利移动,模块支架与壳体之间需要留有间隙,该间隙的存在会受话器的接收响度及频响的一致性存在问题,进而会导致受话器的发声效果不佳。为了解决此问题,目前通常通过提高工艺精度来减小间隙的宽度,但是存在较大的风险,间隙太小容易导致被驱动模块无法伸缩或较容易由于落灰而导致被驱动模块被卡死,而且间隙始终存在,因此对受话器的发声效果改观有限。目前的终端设备中受话器的发声效果仍然较差,进而会影响用户的使用体验。
当然,不仅仅集成有摄像头的被驱动模块存在上述问题,只要是受话器通过移动进出壳体的终端设备均存在上述问题。
发明内容
本发明公开一种终端设备,以解决目前配置有能够进出壳体的受话器的终端设备,存在发声效果较差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终端设备,包括壳体、被驱动模块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被驱动模块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被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壳体之外或回缩到所述壳体之内,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出声孔,所述被驱动模块包括模块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上的受话器和弹性连通组件,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端口在靠近所述第一出声孔的一侧设置有滚动导向件,其中:
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包括第二通孔,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可随所述被驱动模块的移动与所述滚动导向件滚动配合,以在所述伸展状态与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被驱动模块位于所述壳体之内时,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所述收缩状态,且所述弹性连通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模块支架之间,所述弹性连通组件与所述壳体接触并对所述壳体施加压力,且所述弹性连通组件与所述第一出声孔对接,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受话器与所述第一出声孔;
当所述被驱动模块位于所述壳体之外时,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所述伸展状态。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受话器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内,所述模块支架开设有第二出声孔,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第二出声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出声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在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收缩状态下,所述弹性连通组件连通所述第二出声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包括筒状移动件和弹性件,所述筒状移动件具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筒状移动件相连,且通过弹性伸缩带动所述筒状移动件移动;
所述筒状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模块支架连接,在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筒状移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弹性接触、且对所述壳体施加压力。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弹性连通组件还包括柔性垫圈,所述柔性垫圈固定在所述筒状移动件背离所述模块支架的一端的端面上,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柔性垫圈与所述壳体接触并对所述壳体施加压力。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弹性连通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上,所述导向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弹性件可沿所述导向件伸缩。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弹性件埋设在所述筒状移动件之内,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延伸至所述筒状移动件之内,且所述弹性件穿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被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装饰罩,所述第一装饰罩安装在所述筒状移动件背离所述模块支架的一端,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一装饰罩与所述第一出声孔的朝向所述模块支架一侧的端口相贴合,且所述第一装饰罩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第一出声孔的背离所述模块支架的一侧的端口安装有第二装饰罩。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壳体包括中框,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中框上。
优选的,上述终端设备中,所述被驱动模块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上。
本发明采用的技术方案能够达到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被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模块支架上的弹性连通组件,弹性连通组件能够伸缩,从而能够使得被驱动模块位于壳体之内的状态下,弹性连通组件被压缩,进而与壳体接触而对壳体施加压力,最终能够使得第二通孔连通受话器与第一出声孔,此种情况下,弹性连通组件能够缓解壳体与被驱动模块之间的间隙导致的漏音问题;当被驱动模块处于壳体之外时,弹性连通组件随着被驱动模块移动至壳体之外,从而能够与壳体实现分离。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能够解决配置能够进出壳体的受话器的终端设备,存在发声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和图2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终端设备的局部结构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和图4分别为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另一种终端设备的局部结构在不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100-壳体、110-第一出声孔、120-第一通孔、130-滚动导向件、
200-被驱动模块、210-模块支架、220-受话器、230-弹性连通组件、231-筒状移动件、2311-第二通孔、232-弹性件、233-导向件、2331-导向杆、234-柔性垫圈、240-第一装饰罩、
300-第二装饰罩。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发明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各个实施例公开的技术方案。
请参考图1-图4,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终端设备,所公开的终端设备包括壳体100、被驱动模块200和驱动机构。
壳体100为终端设备的基础构件,壳体100能够为终端设备的其它组成部分提供安装基础。壳体100开设有第一通孔120,第一通孔120与壳体100的内腔连通,从而能够供被驱动模块200进出壳体10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壳体100开设有第一出声孔110,从而供后文所述的受话器220发声。通常情况下,壳体100可以包括中框,第一通孔120可以开设在中框上,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第一通孔120的具体开设位置。
被驱动模块200相对于壳体100移动,驱动机构与被驱动模块200相连,驱动机构驱动被驱动模块200通过第一通孔120伸出壳体100之外或通过第一通孔120回缩到壳体100之内。驱动机构可以为丝杠驱动机构、液压伸缩机构、气压伸缩机构、齿轮齿条驱动机构等驱动机构,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驱动机构的具体种类。通常情况下,驱动机构至少部分位于壳体100之内。
在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通孔120的外侧端口在靠近第一出声孔110的一侧可以设置有滚动导向件130,滚动导向件130可以为轴承、转轴等,滚动导向件130能够相对于壳体100发生转动。
被驱动模块200可以集成多种功能器件,在本发明实施例中,被驱动模块200可以包括模块支架210、受话器220和弹性连通组件230,模块支架210为被驱动模块200的基础构件,受话器220和弹性连通组件230设置在模块支架210上。
具体的,模块支架210可以与驱动机构相连,从而使得驱动机构通过驱动模块支架210实现对整个被驱动模块200移动的驱动。为了实现更好的防护,受话器220可以设置在模块支架210之内。通常情况下,受话器220可以固定在模块支架210之内,当然模块支架210上需要开设相应的孔,从而使得受话器220发出的声音能够传输到被驱动模块200之外。此外,受话器220也可以设置在模块支架210的外部,只要不影响受话器220的正常工作,受话器220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设置在模块支架210上。
弹性连通组件230包括第二通孔2311。弹性连通组件230能够伸缩,弹性连通组件230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受话器220为发声器件,受话器220位于第二通孔2311的一侧。弹性连通组件230可随被驱动模块200的移动与滚动导向件130滚动配合,以在伸展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当被驱动模块200位于壳体100之内时,弹性连通组件230处于收缩状态,且弹性连通组件230位于壳体100与模块支架210之间,弹性连通组件230与壳体100接触并对壳体100施加压力,且弹性连通组件230与第一出声孔110对接,第二通孔2311连通受话器220与第一出声孔110。此种情况下,受话器220发出的声音会通过弹性连通组件230的第二通孔2311和第一出声孔110而传导至壳体100之外,最终实现受话器220的正常工作。上述状态下,弹性连通组件230被压缩在模块支架210与壳体100之间。
当被驱动模块200位于壳体100之外时,弹性连通组件230处于伸展状态。在此种情况下,弹性连通组件230可以与壳体100接触,也可以与壳体100不接触。优选的,在弹性连通组件230与壳体100不接触的情况下,弹性连通组件230随被驱动模块200伸出到壳体100之外,弹性连通组件230不会受到壳体100的干涉,进而处于伸展状态。
在具体的操作过程中,弹性连通组件230随被驱动模块200的移动从而与滚动导向件130滚动配合,当被驱动模块200需要伸出壳体100之外或回缩到壳体100之内,驱动机构驱动被驱动模块200移动,此过程中弹性连通组件230会通过滚动导向件130实现滚动配合,从而能够逐渐使得弹性连通组件230处于壳体100压缩的状态直至弹性连通组件230完全处于收缩状态。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对现有的终端设备的结构进行了改进,使得被驱动模块200包括设置在模块支架210上的弹性连通组件230,弹性连通组件230能够伸缩,从而能够使得被驱动模块200位于壳体100之内的状态下,弹性连通组件230被压缩,进而与壳体100接触而对壳体100施加压力,最终能够使得第二通孔2311连通受话器220与第一出声孔110,此种情况下,弹性连通组件230能够缓解壳体100与被驱动模块200之间的间隙导致的漏音问题;当被驱动模块200处于壳体100之外时,弹性连通组件230随着被驱动模块200移动至壳体100之外,从而能够与壳体100实现分离。可见,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能够解决配置能够进出壳体100的受话器220的终端设备,存在发声效果较差的问题。
如上文所述,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受话器220可以设置在模块支架210内,模块支架210可以开设有第二出声孔,受话器220位于第二出声孔的一端,第二出声孔的另一端与第二通孔2311相连通,在弹性连通组件230处于收缩状态下,弹性连通组件230连通第二出声孔与第一出声孔110,最终使得受话器220、第二出声孔、第二通孔2311和第一出声孔110依次连通。
弹性连通组件230的结构有多种,只要能够通过伸缩改变自身的状态,使得在被驱动模块200处于壳体100之内时,弹性连通组件230可以收缩,进而连通受话器220与壳体100的第一出声孔110即可,最终实现封堵壳体100与被驱动模块200之间的缝隙,从而避免缝隙对受话器220发声的影响。例如,弹性连通组件230可以为弹性波纹管。
当然,弹性连通组件230还可以采用其它结构。请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弹性连通组件230可以包括筒状移动件231和弹性件232,筒状移动件231具有上文所述的第二通孔2311,弹性件232与筒状移动件231相连、且通过弹性伸缩带动所述筒状移动件231移动。弹性件232驱动筒状移动件231移动,从而实现弹性连通组件230在伸展状态与收缩状态之间切换。筒状移动件231的一端与模块支架210连接,在弹性连通组件230处于收缩状态下,筒状移动件231的另一端与壳体100弹性接触、且对壳体100施加压力。
筒状移动件231的第二通孔2311实现受话器220与第一出声孔110之间的连通。为了与滚动导向件130形成良好的滚动配合,筒状移动件231通常具有一定强度和硬度的构件,通过滚动过程受到的压力发生移动,从而适应壳体100内的空间。例如,筒状移动件231为高分子硬质筒状件,当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筒状移动件231的具体种类。
为了使得弹性连通组件230处于收缩状态时衔接效果更好,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弹性连通组件230还可以包括柔性垫圈234,柔性垫圈234固定在筒状移动件231背离模块支架210的一端的端面上,在收缩状态下,柔性垫圈234与壳体100接触并对壳体100施加压力,柔性垫圈234在对壳体100施加的压力的同时,自身会发生变形,从而能够提高对接的密封性。具体的,柔性垫圈234可以为橡胶垫圈,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柔性垫圈234的具体材质。
由于柔性垫圈234与壳体100之间会发生较紧的接触配合,为了防止柔性垫圈234在移动过程中被刮翻,柔性垫圈234与筒状移动件231可以采用强力胶粘接固定,或者,柔性垫圈234可以通过螺纹连接件固定在筒状移动件231的端面上。
当然,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筒状移动件231的端面上位于柔性垫圈234内外两侧的位置均可以设置支撑结构。
弹性件232的结构可以有多种,例如,弹性件232可以为弹簧、弹性折弯片等,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弹性件232的具体种类。
如上文所述,在弹性件232的作用下,筒状移动件231能够移动,为了使得筒状移动件231的移动更加稳定,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弹性连通组件230还可以包括导向件233,导向件233可移动地设置在模块支架210上,导向件233的移动方向与弹性件232的伸缩方向一致,弹性件232沿导向件233伸缩,从而提高弹性件232伸缩的精确度,从而能够提高筒状移动件231的移动精度。
为了提高结构的紧凑性,弹性件232可以埋设在筒状移动件231之内,导向件233可以包括导向杆2331,导向杆2331延伸至筒状移动件231之内,从而对弹性件232的伸缩实施导向。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弹性件232可以穿设在导向杆2331上,从而能够提高导向效果。
在较为优选的方案中,被驱动模块200还可以包括第一装饰罩240,第一装饰罩240安装在筒状移动件231背离模块支架210的一端。在收缩状态下,第一装饰罩240与第一出声孔110朝向模块支架210一侧的端口相贴合,第一装饰罩240连通第二通孔2311与第一出声孔110。第一装饰罩240还能够起到辅助装饰的作用。第一装饰罩240在不影响出声的前提下,还能够防止异物通过第一出声孔110而进入到壳体100之内。
为了提高外观性能,在更为优选的方案中,第一出声孔110背离模块支架210的一侧的端口可以安装有第二装饰罩300,第二装饰罩300通常可以通过卡接、粘接等固定方式固定在壳体100上。与此同时,第二装饰罩300在不影响声音传出的情况下,还能够避免较大体积的异物从第一出声孔110落入到壳体100之内。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的终端设备中,被驱动模块200还可以包括摄像头,闪光灯和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者,摄像头、闪光灯和指纹识别模组中的至少一者设置在模块支架210上。当然,被驱动模块200还可以包括其它功能器件,本发明实施例不限制被驱动模块200的具体结构。
本发明上文实施例中重点描述的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不同,各个实施例之间不同的优化特征只要不矛盾,均可以组合形成更优的实施例,考虑到行文简洁,在此则不再赘述。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实施例而已,并不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权利要求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被驱动模块和驱动机构,所述壳体具有第一通孔,所述驱动机构与所述被驱动模块相连,所述驱动机构驱动所述被驱动模块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伸出所述壳体之外或回缩到所述壳体之内,所述壳体开设有第一出声孔,所述被驱动模块包括模块支架以及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上的受话器和弹性连通组件,所述第一通孔的外侧端口在靠近所述第一出声孔的一侧设置有滚动导向件,其中:
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包括第二通孔,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第二通孔的一侧,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具有伸展状态和收缩状态,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可随所述被驱动模块的移动与所述滚动导向件滚动配合,以在所述伸展状态与所述收缩状态之间切换;
当所述被驱动模块位于所述壳体之内时,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所述收缩状态,且所述弹性连通组件位于所述壳体与所述模块支架之间,所述弹性连通组件与所述壳体接触并对所述壳体施加压力,且所述弹性连通组件与所述第一出声孔对接,所述第二通孔连通所述受话器与所述第一出声孔;
当所述被驱动模块位于所述壳体之外时,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所述伸展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内,所述模块支架开设有第二出声孔,所述受话器位于所述第二出声孔的一端,所述第二出声孔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通孔相连通;在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收缩状态下,所述弹性连通组件连通所述第二出声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包括筒状移动件和弹性件,所述筒状移动件具有所述第二通孔,所述弹性件与所述筒状移动件相连,且通过弹性伸缩带动所述筒状移动件移动;
所述筒状移动件的一端与所述模块支架连接,在所述弹性连通组件处于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筒状移动件的另一端与所述壳体弹性接触、且对所述壳体施加压力。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通组件还包括柔性垫圈,所述柔性垫圈固定在所述筒状移动件背离所述模块支架的一端的端面上,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柔性垫圈与所述壳体接触并对所述壳体施加压力。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连通组件还包括导向件,所述导向件可移动地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上,所述导向件的移动方向与所述弹性件的伸缩方向一致,所述弹性件可沿所述导向件伸缩。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弹性件埋设在所述筒状移动件之内,所述导向件包括导向杆,所述导向杆延伸至所述筒状移动件之内,且所述弹性件穿设在所述导向杆上。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模块还包括第一装饰罩,所述第一装饰罩安装在所述筒状移动件背离所述模块支架的一端,在所述收缩状态下,所述第一装饰罩与所述第一出声孔的朝向所述模块支架一侧的端口相贴合,且所述第一装饰罩连通所述第二通孔与所述第一出声孔。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声孔的背离所述模块支架的一侧的端口安装有第二装饰罩。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包括中框,所述第一通孔开设在所述中框上。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终端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被驱动模块还包括摄像头,所述摄像头设置在所述模块支架上。
CN201910586127.9A 2019-07-01 2019-07-01 终端设备 Active CN11036582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6127.9A CN110365821B (zh) 2019-07-01 2019-07-01 终端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6127.9A CN110365821B (zh) 2019-07-01 2019-07-01 终端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5821A true CN110365821A (zh) 2019-10-22
CN110365821B CN110365821B (zh) 2020-09-25

Family

ID=6821793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6127.9A Active CN110365821B (zh) 2019-07-01 2019-07-01 终端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5821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399A (zh) * 2020-10-28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9018A1 (en) * 2003-09-01 2005-03-03 Benq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60128441A1 (en) * 2004-12-09 2006-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peaker
JP2009038430A (ja) * 2007-07-31 2009-02-19 Panasonic Corp 携帯端末
US20090067148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receiver
CN201523400U (zh) * 2009-02-06 2010-07-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扬声器装置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JP2014216841A (ja) * 2013-04-25 2014-1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CN207968571U (zh) * 2018-02-09 2018-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08989500A (zh) * 2018-07-27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模组、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9451120A (zh) * 2018-10-15 2019-03-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N110324448A (zh) * 2018-03-31 2019-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0)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050049018A1 (en) * 2003-09-01 2005-03-03 Benq Corpo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060128441A1 (en) * 2004-12-09 2006-06-15 Lg Electronics Inc. Mobile terminal having speaker
JP2009038430A (ja) * 2007-07-31 2009-02-19 Panasonic Corp 携帯端末
US20090067148A1 (en) * 2007-09-11 2009-03-12 Chi Mei Communication Systems, Inc.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detachable receiver
CN201523400U (zh) * 2009-02-06 2010-07-07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具有扬声器装置的便携式通信终端
JP2014216841A (ja) * 2013-04-25 2014-11-17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携帯端末
CN207968571U (zh) * 2018-02-09 2018-10-12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N110324448A (zh) * 2018-03-31 2019-10-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989500A (zh) * 2018-07-27 2018-12-1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驱动模组、终端及控制方法
CN109451120A (zh) * 2018-10-15 2019-03-08 歌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设备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1399A (zh) * 2020-10-28 2021-01-29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发声模组、电子设备及其控制方法和控制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5821B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430301A (zh) 终端设备
CN208128304U (zh) 一种移动终端
WO2020151354A1 (zh) 基于柔性屏应用的抽拉式展缩机构
CN109218480A (zh) 终端设备
CN110365821A (zh) 终端设备
CN110166598A (zh) 终端设备
CN110191207B (zh) 一种具有展开式柔性屏的智能终端主机及堆叠智能终端
CN209586923U (zh) 扭簧可变阻尼转轴
CN110248065A (zh) 摄像头模组、移动终端及移动终端的控制方法
CN204862024U (zh) 一种抽屉滑轨的缓冲装置
CN208546694U (zh) 一种自动开合机构
CN207460264U (zh) 手机
CN110072179A (zh) 一种用于人工耳蜗声音处理器外耳道口麦克风的固定装置
CN209218146U (zh) 一种可分类拨号的电信服务电话
CN208783065U (zh) 一种音箱的升降装置和音箱
CN205622860U (zh) 一种扬声器模组
CN208479688U (zh) 一种移动终端
CN208981946U (zh) 一种快速卷帘门板组合结构
CN206520549U (zh) 一种带防噪功能的可拆卸式后视镜折转销轴
CN206542555U (zh) 一种高音质耳机膜片
CN110984751A (zh) 一种汽车背门的弹起式缓冲结构
CN215850684U (zh) 声控电动天窗
CN105100313A (zh) 一种具有微投影模组的柔性屏移动终端
CN216774944U (zh) 一种具有减震功能的蓝牙音箱
CN103763654A (zh) 咪杆伸缩耳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