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3409A - 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363409A CN110363409A CN201910571907.6A CN201910571907A CN110363409A CN 110363409 A CN110363409 A CN 110363409A CN 201910571907 A CN201910571907 A CN 201910571907A CN 110363409 A CN110363409 A CN 110363409A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am
- output
- effective time
- coefficient
- per capita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Pending
Links
Classifications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8/00—Arrangements for software engineering
- G06F8/20—Software design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2—Skill-based matching of a person or a group to a task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1—Scheduling, planning or task assignment for a person or group
- G06Q10/063118—Staff planning in a project environment
-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Q—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CT]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SYSTEMS OR METHODS SPECIALLY ADAPTED FOR ADMINISTRATIVE, COMMERCIAL, FINANCIAL, MANAGERIAL OR SUPERVISORY PURPOS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G06Q10/00—Administration; Management
- G06Q10/06—Resources, workflows, human or project management;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planning; Enterprise or organisation modelling
- G06Q10/063—Operations research, analysis or management
- G06Q10/0631—Resource planning, allocation, distributing or scheduling for enterprises or organisations
- G06Q10/06315—Needs-based resource requirements planning or analysis
Landscapes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Human Resources & Organization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trategic Management (AREA)
- Entrepreneurship & Innovation (AREA)
- Econom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ducational Administration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velopment Economics (AREA)
- Game Theory and Decision Science (AREA)
- Marketing (AREA)
- Operations Research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Tourism & Hospitality (AREA)
- General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oftware Systems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该方法包括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团队的产出能力;及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和系统。本发明中通过计算机基于参数进行产出能力评价进而更有效的配置开发人员,从而摆脱了行业中通过管理人员人为印象或经验进行判断配置的主观性,使用这样的产品,能够大大降低对管理人员岗位的需求,节约了公司成本。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互联网技术和生活水平的飞速发展,软件开发在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和提升人们生活水平方面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软件开发是根据用户要求建造出软件系统或者系统中的软件部分的过程,是一项包括需求捕捉、需求分析、设计、实现和测试的系统工程。
通常,在软件研发过程中,不同的研发团队负责不同项目的软件产品研发工作。由于不同的研发团队的人员配置和员工能力等情况不同,所以不同的研发团队具有不同的产出能力(吞吐率)。
然而,目前现有技术中并没有对研发产出能力进行实时获取并客观评估的方法或设备。
发明内容
一般地,实际中需要对某一研发团队的产出能力进行持续获取,以获得对该团队产出能力持续性的判断,从而对团队产出趋势进行预测。有时还需要对不同的研发团队的产出能力进行分析比较,以判断是否需要进行员工能力的提升或不同团队人员的重新配置,从而协调不同团队之间的产出能力,优化软件开发的整体过程,提升软件开发效率。
在进行软件开发时,为了获得不同团队的产出能力,需要参考若干指标进行判断,然后进行数据的汇总及总结分析。这种传统的处理方式通常受参考指标的限制,很那获得准确可靠的评价结果,且只适用于规模小的团队及需求数少的项目,并不能满足日益庞大的团队及项目的管理需求。同时,这种处理方式一般是基于软件研发中某个阶段后的数据总结,并不能实时地、直观地获取各个研发团队的产出能力。特别地,对于开发周期比较长的项目,这种传统处理方式的滞后性将严重影响软件开发效率的提升。因此,需要提供一种研发团队产出能力的实时获取方法、装置及系统,能够实时、直观、准确地获取各个研发团队的产出能力,并根据产出能力对团员人员进行配置。
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之一,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
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包括:
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团队的产出能力;及
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可选地,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包括:
采集团队中每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及
基于每人的工作时间信息计算团队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总有效工作时间。
进一步可选地,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包括上班打卡时间、下班打卡时间、加班施加和请假时间;
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计算有效工作时间,其中,有效工作时间=下班打卡时间-上班打卡时间+加班时间-请假时间。
可选地,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包括:
采集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及
基于产出需求量信息获得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总产出需求量。
进一步可选地,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包括:
计算并定义总产出需求量与总有效工作时间的商为产出系数。
可选地,
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还包括:
基于总有效工作时间计算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还包括:
基于总产出需求量计算团队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包括:
对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人均产出需求量进行加权求和,其中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对应第一权重,人均产出需求量对应第二权重;及
定义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人均产出需求量的加权和为产出系数。
可选地,
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还包括:
基于总有效工作时间计算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还包括:
基于总产出需求量计算团队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包括:
获取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其中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为公司人均产出需求量;
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第一差值为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与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差值,第二差值为人均产出需求量与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的差值;
对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加权求和,其中第一差值对应第一权重,第二差值对应第二权重;及
定义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加权和为产出系数。
可选地,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包括:
根据标准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产出需求量计算标准产出系数;及
判断产出系数与标准产出系数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判断结果发出配置请求。
可选地,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还包括:
设置标准产出系数的浮动区间,浮动区间包括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
判断产出系数与标准产出系数的大小关系包括:
分别判断产出系数与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的大小关系;
根据判断结果发出配置请求包括:
当产出系数大于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一配置请求,第一配置请求用于请求调出高水平人员,高水平人员为经公司认定的人员;
当产出系数小于下限阈值时,发出第二配置请求,第二配置请求用于调入高水平人员;及
当产出系数大于下限阈值且大于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三配置请求,第三配置请求用于保持团队的人员配置。
可选地,在办公自动化(OA)管理系统中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可选地,该方法还包括:
根据产出系数绘制产出系数曲线图,曲线图至少包括一个团队的多个产出系数信息;及
显示产出系数曲线图。
进一步可选地,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包括:
根据显示的产出系数曲线图判断团队的产出趋势;及
根据产出趋势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团队的产出能力;及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可选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
采集团队中每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及
基于每人的工作时间信息计算团队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总有效工作时间。
进一步可选地,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包括上班打卡时间、下班打卡时间、加班施加和请假时间;
计算单元还用于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计算有效工作时间,其中,有效工作时间=下班打卡时间-上班打卡时间+加班时间-请假时间。
可选地,第二信息获取单元还用于:
采集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及
基于产出需求量信息获得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总产出需求量。
进一步可选地,计算单元还用于:
计算并定义总产出需求量与总有效工作时间的商为产出系数。
可选地,计算单元还用于:
基于总有效工作时间计算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基于总产出需求量计算团队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对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人均产出需求量进行加权求和,其中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对应第一权重,人均产出需求量对应第二权重;
定义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人均产出需求量的加权和为产出系数。
可选地,计算单元还用于:
基于总有效工作时间计算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基于总产出需求量计算团队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获取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其中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为公司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第一差值为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与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差值,第二差值为人均产出需求量与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的差值;
对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加权求和,其中第一差值对应第一权重,第二差值对应第二权重;
定义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加权和为产出系数。
可选地,配置单元还用于:
根据标准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产出需求量计算标准产出系数;及
判断产出系数与标准产出系数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判断结果发出配置请求。
进一步可选地,配置单元还用于:
设置标准产出系数的浮动区间,浮动区间包括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
分别判断产出系数与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的大小关系;
当产出系数大于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一配置请求,第一配置请求用于请求调出高水平人员,高水平人员为经公司认定的人员;
当产出系数小于下限阈值时,发出第二配置请求,第二配置请求用于调入高水平人员;及
当产出系数大于下限阈值且大于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三配置请求,第三配置请求用于保持团队的人员配置。
可选地,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在OA管理系统中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可选地,装置还包括:
绘制单元,用于根据产出系数绘制产出系数曲线图,曲线图至少包括一个团队的多个产出系数信息;及
显示单元,用于显示产出系数曲线图。
进一步可选地,配置单元还用于:
根据显示的产出系数曲线图判断团队的产出趋势;及
根据产出趋势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第三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又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通信;
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团队的产出能力;及
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第四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系统,包括:OA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和显示终端,其中
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为上述任一项的装置,用来采集OA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并在显示终端进行数据显示。
第五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包括显示器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和系统,通过计算机基于参数进行产出能力评价进而更有效的配置开发人员,从而摆脱了行业中通过管理人员人为印象或经验进行判断配置的主观性,使用这样的产品,能够大大降低对管理人员岗位的需求,节约了公司成本。
进一步地,通过在OA管理系统中采集研发团队中每人的工作时间信息,以及在项目管理系统中采集研发团队交付的需求数量信息,能够实时获得研发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人均产出需求量,从而获取用于表征研发团队产出能力的产出系数,进一步将该产出系数绘制为产出系数曲线图并显示,方便地判断研发团队产出能力的判断趋势,准确直观地比较各个研发团队的产出能力,从而可以根据产出系数曲线图及相关数据制定研发策略,以协调不同团队之间的产出能力,优化软件开发的过程,提升软件整体开发效率。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的方法步骤图。
图2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步骤S100中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的方法步骤图。
图3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步骤S300中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的方法步骤图。
图4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步骤S500中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的方法步骤图。
图5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步骤S500中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的方法步骤图。
图6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步骤700中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的方法步骤图。
图7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步骤700中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的方法步骤图。
图8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9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另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0示出本发明实施例中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系统的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下面结合优选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说明。附图中相似的部件以相同的附图标记进行表示。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下面所具体描述的内容是说明性的而非限制性的,不应以此限制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它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它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本发明中提供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包括: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团队的产出能力;及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计算机基于参数进行产出能力评价进而更有效的配置开发人员,从而摆脱了行业中通过管理人员人为印象或经验进行判断配置的主观性,使用这样的产品,能够大大降低对管理人员岗位的需求,节约了公司成本。
下面以研发团队为例结合具体实施例进行说明
如图1所示,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00: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步骤S300: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步骤S500: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团队的产出能力;及
步骤S700: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具体地
本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步骤S100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包括:
步骤S102:采集团队中每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及
步骤S104:基于每人的工作时间信息计算团队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总有效工作时间。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研发团队一般由多人组成,而研发团队中的每人在整个研发周期内具有不同的工作时间。为了获得某研发团队的准确的产出能力,需要考虑研发团队中每人的有效工作时间,即采集研发团队中每人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为了获取及时准确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可以直接从OA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采集相关信息。OA管理系统也就是办公自动化系统,其主要利用技术的手段提高办公的效率,进而实现办公的自动化处理。当今,以运用网络和计算机为特点的现代化OA管理系统,能够解决企业的日常管理规范化、增加企业的可控性、提高企业运转的效率的基本问题。尤其地,保证了企业各数据信息的沟通与传递,是企业提高整体运转能力不可缺少的软件工具。
本实施例中,OA管理系统可以为打卡机。打卡机能够准确地记录研发团队中每人的打卡时间,通过打卡时间可以确定有效工作时间。一般地,打开时间包括上班打卡时间和下班打卡时间。特殊情况下,打卡时间还包括加班时间和请假时间。打卡机对工作时间的记录一般是以周期性时间为单位,比如一天、一周或者一个月。应理解的是,个人有效工作时间还会受其他条件影响,如出差、开会及其他活动等,应根据实际情况进行确定和调整,在此并不限定。
基于此,本实施例中,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包括上班打卡时间、下班打卡时间、加班施加和请假时间。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计算有效工作时间的公式如下:
有效工作时间=下班打卡时间-上班打卡时间+加班时间-请假时间。
OA管理系统作为数据收集终端,用于采集工作时间信息,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仅通过端口网络的连接和数据传递而无需额外增加设备即可获取研发团队的工作时间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300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包括:
步骤S302:采集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及
步骤S304:基于产出需求量信息获得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总产出需求量。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知,研发团队的研发项目具有不同的研发周期,而且一个研发项目往往对应多个需求个数。为了获得某研发团队的准确的产出能力,需要考虑研发项目的难度和复杂度,即需要获取研发团队交付的需求个数。
对于研发工作,一般通过项目管理系统进行项目管理。项目管理系统是项目的管理者应用专门管理项目的系统软件,在有限的资源约束下,运用系统的观点、方法和理论,对项目涉及的全部工作进行有效地管理。它从项目的投资决策开始到项目结束的全过程进行计划、组织、指挥、协调、控制和评价,以实现项目的目标。
为了获取及时准确的项目信息(研发团队交付的需求个数),可以直接从项目管理系统的数据接口采集相关信息。目前,项目管理系统各式各样,如JIRA项目管理系统、Manage项目管理系统和禅道项目管理系统等。本发明实施例中采用JIRA项目管理系统。JIRA是Atlassian公司出品的项目与事务跟踪工具,被广泛应用于缺陷跟踪、客户服务、需求收集、流程审批、任务跟踪、项目跟踪和敏捷管理等工作领域。
JIRA项目管理系统作为数据收集终端,用于采集需求数量信息,能够保证数据信息的准确性与及时性,仅通过端口网络的连接和数据传递而无需额外增加设备即可获取研发团队的交付的需求数量信息。
本实施例中,步骤S500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团队的产出能力。
为了将研发团队的产出能力数据化和可视化,可用产出系数来表示研发团队的产出能力。具体地,产出系数的计算方式可以有多种,本发明实施例中仅以几种常见的计算方式为例进行说明:
示例1:产出系数=总产出需求量/总有效工作时间
在本示例中,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2:计算并定义总产出需求量与总有效工作时间的商为产出系数。
应理解的是,在同等条件下,产出需求量越高,而有效工作时间越少,表示产出能力越强。因此,可以用人均产出需求量与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比值作为产出系数。
例如,以第一预定时间为一天为例,假设研发团队中个人有效工作时间为T,则研发团队的总有效工作时间为其中,个人有效工作时间T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个人有效工作时间T=下班打卡时间T1-上班打卡时间T2+加班时间T3-请假时间T4,即T=T1-T2+T3-T4。以第二预定时间为一周为例,假设研发团队的总需求数量为P。
因此,按照该种计算方式,产出系数R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说明的是,本发明中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预定时间是基于实际数据采集的情况进行设定,其并不影响产出系数的表征结果。应理解的是,也可以对第一预定时间和第二预定时间进行归一化处理,或者将产出系数乘以某一非零倍数,在此并不限定。
示例2,产出系数=人均产出需求量/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在本示例中,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2:计算并定义人均产出需求量与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商为产出系数。
例如,以第一预定时间为一天为例,假设研发团队的人员总数为M,个人有效工作时间为T,则研发团队的总有效工作时间为研发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其中,个人有效工作时间T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个人有效工作时间T=下班打卡时间T1-上班打卡时间T2+加班时间T3-请假时间T4,即T=T1-T2+T3-T4。以第二预定时间为一周为例,假设研发团队的总需求数量为P,则研发团队的人均需求数量
因此,按照该种计算方式,产出系数R的计算公式如下:
应理解的是,在团队人员总数固定的情况下,人均产出需求量与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比值与总产出需求量与总有效工作时间的比值相同。在团队人员总数不固定的情况下(实际上,一个项目周期中,团队人员有调整是较常见的情况),人均产出需求量与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比值更能体现研发团队的实际产出效率。
示例3:产出系数=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第一权重+人均产出需求量×第二权重
在本示例中,如图4所示,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2:基于总有效工作时间计算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步骤S504:基于总产出需求量计算团队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步骤S506:对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人均产出需求量进行加权求和,其中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对应第一权重,人均产出需求量对应第二权重;及
步骤S508:定义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人均产出需求量的加权和为产出系数。
在示例1和示例2中,产出系数更多地表征产出效率。而实际项目研发过程中,有效工作时间在某种程度上同样能够表示研发团队的持续产出能力。因此,在该示例3中,产出系数被表示为对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与人均产出需求量加权求和的形式。应理解的是,可以根据不同的研发项目及不同公司的评价标准,对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人均产出需求量对应的权重进行设定,在此不做限定。
例如,假设研发团队的人员总数为M,研发团队的总需求数量为P,个人有效工作时间为T,则研发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研发团队的人均需求数量
其中,个人有效工作时间T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个人有效工作时间T=下班打卡时间T1-上班打卡时间T2+加班时间T3-请假时间T4,即T=T1-T2+T3-T4。
令,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对应的权重为W1,人均产出需求量对应的权重为W2,则按照该第二种计算方式,产出系数R的计算公式如下:
本实施例中,例如第一权重W1为30%,第二权重W2为70%。
在团队人员总数固定的情况下,人均产出需求量与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加权值求和与总产出需求量与总有效工作时间的加权值求和呈正比例相关(即相差一个倍数M);在团队人员总数不固定的情况下(实际上,一个项目周期中,团队人员有调整是较常见的情况),人均产出需求量与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加权值求和更能体现研发团队的实际产出效率。
关于第一预定时间与第二预定时间的说明与上述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示例4:产出系数=(实际人均有效工作时间-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第一权重+(实际人均产出需求量-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第二权重
在本示例中,如图5所示,步骤S500包括:
步骤S501:基于总有效工作时间计算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步骤S502:基于总产出需求量计算团队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步骤S503:获取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其中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为公司人均产出需求量;
步骤S504: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第一差值为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与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差值,第二差值为人均产出需求量与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的差值;
步骤S505:对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进行加权求和,其中第一差值对应第一权重,第二差值对应第二权重;及
步骤S506:定义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的加权和为产出系数。
实际中,在进行研发团队产出能力判断时,更多的需要用该待判断的研发团队的产出能力与标准值来进行比较,从而得出对该研发团队的更直观的评价结果。一般地,可以设定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为公司人均产出需求量。
例如,假设研发团队的人员总数为M,研发团队的总需求数量为P,个人有效工作时间为T,则研发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研发团队的人均需求数量其中,个人有效工作时间T可以采用下式进行计算:个人有效工作时间T=下班打卡时间T1-上班打卡时间T2+加班时间T3-请假时间T4,即T=T1-T2+T3-T4。
假设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为全公司人均产出需求量。
令,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对应的权重为W1,人均产出需求量对应的权重为W2,则按照该第二种计算方式,产出系数R的计算公式如下:
同样地,在团队人员总数固定的情况下,人均产出需求量与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加权值求和与总产出需求量与总有效工作时间的加权值求和呈正比例相关(即相差一个倍数M);在团队人员总数不固定的情况下(实际上,一个项目周期中,团队人员有调整是较常见的情况),人均产出需求量与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加权值求和更能体现研发团队的实际产出效率。
应说明的是,关于产出系数的计算并不限于本发明实施例的举例,只要能够满足表征研发团队产出能力的方法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步骤S700: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步骤S700包括:
步骤S702:根据标准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产出需求量计算标准产出系数;及
步骤S704:判断产出系数与标准产出系数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判断结果发出配置请求。
应理解的是,产出能力(吞吐率)是对研发团队研发能力的重要判断标准。若一个团队的吞吐率远高于平均值(对应标准产出系数),需要查看是否该团队的人员都是高级或者资深开发工程师。若吞吐率远低于平均值,需要关注员工能力和员工配置是否合理。因此,需要根据产出能力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在一个优选实施例中,可以预先设置标准产出系数的浮动区间,浮动区间包括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
在判断产出系数与标准产出系数的大小关系时,需要分别判断产出系数与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的大小关系。具体地,
(1)当产出系数大于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一配置请求,第一配置请求用于请求调出高水平人员,高水平人员为经公司认定的人员;
(2)当产出系数小于下限阈值时,发出第二配置请求,第二配置请求用于调入高水平人员;及
(3)当产出系数大于下限阈值且大于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三配置请求,第三配置请求用于保持团队的人员配置。
这样,通过设置浮动区间,能够自动判断何时发出配置请求。特别地,当产出系数稍稍大于或稍稍小于标准产出系数时,由于有浮动区间的存在,不会发出配置请求,保证了在满足条件下人员配置的稳定性。可以理解的是,浮动区间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置,如对人员稳定性要求较高时,可以设置较大的浮动区间;如对产出效率要求较高时,可以设置较小的浮动区间,本发明不做限定。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步骤S700还包括:
步骤S702:根据产出系数绘制产出系数曲线图,曲线图至少包括一个团队的多个产出系数信息;及
步骤S704:显示产出系数曲线图。
产出系数曲线,能够让管理者更加直观、方便地了解团队的产出能力,方便第一时间做出判断,同时能够满足同一团队对自己历史时期的产出系数的总结,也能满足不同团队之间产出系数的比较,更能方便各个团队与标准产出能力的比较。
具体地,在上述步骤S500的基础上,通过绘制产出系数曲线,能够形成图形化的报表。
更进一步地,上述步骤S500的示例3和示例4的区别在于:示例3中需要单独计算并显示标准产出系数,而示例4中,由于计算差值时已考虑到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因此,可以认为坐标轴的横轴即为标准产出系数。这样,横坐标轴以上部分代表产出能力强,横坐标轴以下部分代表产出能力弱,且其产出系数曲线距离横坐标轴的距离能够直观地表示出该团队产出能力与标准产出能力的差距,方便管理者进行判断。
可以理解的是,考虑到团队产出能力的稳定性,根据显示的产出系数曲线图判断团队的产出趋势也可以作为团队人员配置的标准之一。
如图8所示,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00,用于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200,用于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计算单元300,用于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团队的产出能力;及
配置单元400,用于根据产出系数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具体地,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息获取单元100还用于:
采集团队中每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及
基于每人的工作时间信息计算团队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总有效工作时间。
应理解的是,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可以包括上班打卡时间、下班打卡时间、加班施加和请假时间。计算单元300还用于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计算有效工作时间,其中,有效工作时间=下班打卡时间-上班打卡时间+加班时间-请假时间。关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的获取前文已详尽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二信息获取单元200还用于:
采集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及
基于产出需求量信息获得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总产出需求量。
本发明实施例中,计算单元300基于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团队的产出系数的方式如前文介绍,在此不再赘述。
配置单元400还用于:
根据标准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产出需求量计算标准产出系数;及
判断产出系数与标准产出系数的大小关系,并根据判断结果发出配置请求。
进一步,配置单元400还用于:
设置标准产出系数的浮动区间,浮动区间包括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
分别判断产出系数与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的大小关系;
当产出系数大于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一配置请求,第一配置请求用于请求调出高水平人员,高水平人员为经公司认定的人员;
当产出系数小于下限阈值时,发出第二配置请求,第二配置请求用于调入高水平人员;及
当产出系数大于下限阈值且大于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三配置请求,第三配置请求用于保持团队的人员配置。
可以理解的是,本发明实施例中,第一信息获取单元在OA管理系统中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第二信息获取单元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获取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该装置还包括:
绘制单元500,用于根据产出系数绘制产出系数曲线图,曲线图至少包括一个团队的多个产出系数信息;及
显示单元600,用于显示产出系数曲线图。
在该实施例中,配置单元400还用于:
根据显示的产出系数曲线图判断团队的产出趋势;及
根据产出趋势对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应说明的是,该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用于实现前述实施例中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的各个步骤,具体实现方式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该装置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及存储在存储器上并可在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处理器和存储器通过总线完成通信;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上述方法的各个步骤。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系统,如图10所示,包括:OA管理系统、项目管理系统、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和显示终端,其中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为上述任一项的装置,用来采集OA管理系统和项目管理系统中的信息,并在显示终端进行数据显示。
本发明的又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指令当被包括显示器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电子设备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记忆体(Read-Only Memory,ROM)或随机存储记忆体(Random Access Memory,RAM)等。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运行在电子设备中的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上,所述计算机程序在运行时,可实现如上述方法实施例的流程。
本领域内的技术人员应明白,本申请的实施例可提供为方法、装置、或计算机程序产品。因此,本申请可采用完全硬件实施例、完全软件实施例、或结合软件和硬件方面的实施例的形式。而且,本申请可采用在一个或多个其中包含有计算机可用程序代码的计算机可用存储介质上实施的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
本申请是参照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法、装置、和计算机程序产品的流程图和/或方框图来描述的。应理解可由计算机程序指令实现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每一流程和/或方框、以及流程图和/或方框图中的流程和/或方框的结合。可提供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到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嵌入式处理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以产生一个机器,使得通过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产生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系统。
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存储在能引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以特定方式工作的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使得存储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指令装置的制造品,该指令装置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装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设备上,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以产生计算机实现的处理,从而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设备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现在流程图一个流程或多个流程和/或方框图一个方框或多个方框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尽管在此结合各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发明之权利范围,在实施例要求保护的本发明的过程中,本领域技术人员通过查看所述附图、公开内容、以及所附权利要求书,可理解并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发明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发明所涵盖的范围。在权利要求中,“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组成部分或步骤,“一”或“一个”不排除多个的情况。单个处理器或其他单元可以实现权利要求中列举的若干项功能。互不相同的从属权利要求记载了某些措辞,但这并不表示这些措辞不能组合起来产生良好的效果。计算机程序可以存储/分布在合适的介质中,例如:光存储介质或固态介质,与其他硬件一起提供或作为硬件的一部分,也可以采用其他分布方式,如通过Internet(因特网)或其他有线或无线系统。
显然,本发明的上述实施例仅仅是为清楚地说明本发明所作的举例,而并非是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限定,对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上述说明的基础上还可以做出其它不同形式的变化或变动,这里无法对所有的实施方式予以穷举,凡是属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所引伸出的显而易见的变化或变动仍处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列。
Claims (15)
1.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获取所述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基于所述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所述团队的产出系数,所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所述团队的产出能力;及
根据所述产出系数对所述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包括:
采集所述团队中每人在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及
基于所述每人的工作时间信息计算所述团队在所述第一预定时间内的总有效工作时间。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包括上班打卡时间、下班打卡时间、加班施加和请假时间;
基于所述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计算有效工作时间,其中,有效工作时间=下班打卡时间-上班打卡时间+加班时间-请假时间。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取所述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包括:
采集所述团队在第二预定时间内的产出需求量信息;及
基于所述产出需求量信息获得所述团队在所述第二预定时间内的总产出需求量。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所述团队的产出系数包括:
计算并定义所述总产出需求量与所述总有效工作时间的商为所述产出系数。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还包括:
基于所述总有效工作时间计算所述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所述获取所述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还包括:
基于所述总产出需求量计算所述团队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所述计算所述团队的产出系数包括:
对所述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所述人均产出需求量进行加权求和,其中
所述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对应第一权重,所述人均产出需求量对应第二权重;及
定义所述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所述人均产出需求量的加权和为所述产出系数。
7.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还包括:
基于所述总有效工作时间计算所述团队的人均有效工作时间;
所述获取所述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还包括:
基于所述总产出需求量计算所述团队的人均产出需求量;
所述计算所述团队的产出系数包括:
获取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其中所述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为8小时/天,所述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为公司人均产出需求量;
计算第一差值和第二差值,所述第一差值为所述人均有效工作时间与所述标准人均有效工作时间的差值,所述第二差值为所述人均产出需求量与所述标准人均产出需求量的差值;
对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进行加权求和,其中所述第一差值对应所述第一权重,所述第二差值对应所述第二权重;及
定义所述第一差值和所述第二差值的加权和为所述产出系数。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产出系数对所述团队进行人员配置包括:
根据标准有效工作时间和标准产出需求量计算标准产出系数;及
判断所述产出系数与所述标准产出系数的大小关系,并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发出配置请求。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产出系数对所述团队进行人员配置还包括:
设置所述标准产出系数的浮动区间,所述浮动区间包括上限阈值和下限阈值;
所述判断所述产出系数与所述标准产出系数的大小关系包括:
分别判断所述产出系数与所述上限阈值和所述下限阈值的大小关系;
所述根据所述判断结果发出配置请求包括:
当所述产出系数大于所述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一配置请求,所述第一配置请求用于请求调出高水平人员,所述高水平人员为经公司认定的人员;
当所述产出系数小于所述下限阈值时,发出第二配置请求,所述第二配置请求用于调入所述高水平人员;及
当所述产出系数大于所述下限阈值且大于所述上限阈值时,发出第三配置请求,所述第三配置请求用于保持所述团队的人员配置。
10.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在办公自动化(OA)管理系统中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在项目管理系统中获取所述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11.根据权利要求1-9中任一项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产出系数绘制产出系数曲线图,所述曲线图至少包括一个团队的多个所述产出系数信息;及
显示所述产出系数曲线图。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产出系数对所述团队进行人员配置包括:
根据所述显示的产出系数曲线图判断所述团队的产出趋势;及
根据所述产出趋势对所述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13.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第二信息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计算单元,用于基于所述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所述团队的产出系数,所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所述团队的产出能力;及
配置单元,用于根据所述产出系数对所述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14.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总线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计算机程序,其中,
所述处理器和所述存储器通过所述总线完成通信;
所述处理器被配置为执行以下操作:
获取团队的有效工作时间信息;
获取所述团队的产出需求量信息;
基于所述有效工作时间信息和所述产出需求量信息计算所述团队的产出系数,所述产出系数用于表示所述团队的产出能力;及
根据所述产出系数对所述团队进行人员配置。
15.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计算机程序包括指令,所述指令当被包括显示器和一个或多个应用程序的电子设备执行时使所述电子设备执行根据权利要求1-12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1907.6A CN110363409A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71907.6A CN110363409A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363409A true CN110363409A (zh) | 2019-10-22 |
Family
ID=6821720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71907.6A Pending CN110363409A (zh) | 2019-06-28 | 2019-06-28 | 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363409A (zh)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61400A (zh) * | 2020-07-22 | 2020-10-30 | 何丽娟 | 一种企业测评系统 |
CN113673891A (zh) * | 2021-08-26 | 2021-11-19 |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用于迭代交付模式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
CN114662845A (zh) * | 2022-01-27 | 2022-06-24 | 浙江玖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烟草管理人员培养系统及方法 |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23536A (ja) * | 2001-11-21 | 2003-08-08 | Asahi Tsushin Kk | 班別作業仕分け方法および班別作業仕分けプログラム |
CN106611298A (zh) * | 2016-07-25 | 2017-05-03 | 李平 | 一种基于排队论模型的医院人力资源量化配置方法 |
CN108846564A (zh) * | 2018-05-31 | 2018-11-20 |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服务器、排期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
CN109039670A (zh) * | 2017-06-09 | 2018-12-18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团队配置方法、团队配置方案的分享方法及装置 |
-
2019
- 2019-06-28 CN CN201910571907.6A patent/CN110363409A/zh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4)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2003223536A (ja) * | 2001-11-21 | 2003-08-08 | Asahi Tsushin Kk | 班別作業仕分け方法および班別作業仕分けプログラム |
CN106611298A (zh) * | 2016-07-25 | 2017-05-03 | 李平 | 一种基于排队论模型的医院人力资源量化配置方法 |
CN109039670A (zh) * | 2017-06-09 | 2018-12-18 | 钉钉控股(开曼)有限公司 | 团队配置方法、团队配置方案的分享方法及装置 |
CN108846564A (zh) * | 2018-05-31 | 2018-11-20 | 康键信息技术(深圳)有限公司 | 服务器、排期的方法及存储介质 |
Cited By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11861400A (zh) * | 2020-07-22 | 2020-10-30 | 何丽娟 | 一种企业测评系统 |
CN113673891A (zh) * | 2021-08-26 | 2021-11-19 | 国网电子商务有限公司 | 用于迭代交付模式的规划方法及装置 |
CN114662845A (zh) * | 2022-01-27 | 2022-06-24 | 浙江玖重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烟草管理人员培养系统及方法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US7280977B2 (en) | System and model for performance value based collaborative relationships | |
US20140058801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To Measure, Aggregate And Analyze Exact Effort And Time Productivity | |
CN110363409A (zh) | 一种基于产出能力的团队人员配置方法、装置及系统 | |
Kansala | Integrating risk assessment with cost estimation | |
CN114037311B (zh) | 一种信息系统工程监理项目风险评估方法 | |
Khosrowshahi et al. | A decision support model for construction cash flow management | |
Ong et al. | Integrated earned value Gantt chart (EV-Gantt) tool for project portfolio planning and monitoring optimization | |
Sing et al. | Dynamic modeling of workforce planning for infrastructure projects | |
CN102521685A (zh) | 一种电子监察系统 | |
Kunc | System dynamics: A behavioral modeling method | |
WO2015029073A2 (en) | A system and method to measure, aggregate and analyze exact effort and time productivity | |
CN110023986A (zh) | 按需服务提供系统以及按需服务提供方法 | |
CN108493946A (zh) | 基于用户用电分析的电能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 | |
CN110298639A (zh) | 一种干部管理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 | |
TWI811925B (zh) | 產能配置的規劃方法以及規劃裝置 | |
CN109635996A (zh) | 房价走势前瞻模型构建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
Kamal et al. | BIM-based repair and maintenance for hospital work order management | |
US20090210296A1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oviding a normalized correlated real-time employee appraisal | |
Sun et al. | Study on third-party logistics service provider selection evaluation indices system based on analytic network process with BOCR | |
Weitzel et al. | Network effects and diffusion theory: Network analysis in economics | |
JP2003288476A (ja) | 生産ラインの統合ライン能力評価・管理運用システム、および、その統合ライン能力評価・管理運用方法 | |
Wang et al. | Fuzzy multiple-goal programming for analysing outsourcing cost-effectiveness in hi-tech manufacturing | |
Low et al. | A model measurement system for collaborative supply chain partners | |
Wang et al. | Efficiency assessment an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ospitals by data envelopment analysis | |
Hatefi et al. | Comparative review on the tools and techniques for assessment and selection of the project risk response actions (RRA)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
TA01 |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0126 Address after: 100144 room A-1151, floor 2, building 3, yard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cluster registration) Applicant after: Beijing jiehui Technology Co.,Ltd. Address before: 100144 12th floor, building 16, xishanhui (Shijingshan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ark), 30 Shixing street, Shijingshan District, Beijing Applicant before: Beijing Bank-Enterprise Integration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Ltd.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
RJ01 |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2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