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60987B -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60987B
CN110360987B CN201910618485.3A CN201910618485A CN110360987B CN 110360987 B CN110360987 B CN 110360987B CN 201910618485 A CN201910618485 A CN 201910618485A CN 110360987 B CN110360987 B CN 11036098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robe
couplant
connecting rod
telescopic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848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60987A (zh
Inventor
康军
赵洪元
李克忠
蒋雪松
王志强
刘明秦
康子易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Daqing Oilfiel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Daqing Oilfiel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Daqing Oilfiel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Bureau
Priority to CN20191061848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6098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6098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098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6098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6098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9/00Measuring inclination, e.g. by clinometers, by level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21Constructional featu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Investigating Or Analyzing Materials By The Use Of Ultrasonic Wav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其中,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包括: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一侧分别与伸缩机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与超声波检测仪连接;所述伸缩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距离;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在相同一侧。以解决传统测量剖面斜度方式测量费时、费力,测量结果不准确以及耦合效果差的问题。

Description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测量领域,具体说是一种探头及应用其的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检测技术是常用的无损检测技术之一,无损检测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快,超声波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速度快、对人无害的特点,广泛应用于压力容器、输油管线、机械零件等领域的质量检测环节。
传统测量钢管剖面斜度方法:吊坠法,钢管平放地面,将吊坠一端线绳固定在钢管剖面上方,吊坠垂过于钢管下方管壁,用卡尺测量吊坠线绳与钢管下端管壁之间距离。沿钢管上端更换吊坠上端位置,重复测量,找出最大值,最大值不能大于设定值,如设定值为1.6mm,大于设定值认为不合格,需要重新切削钢管。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以解决传统测量剖面斜度方式测量费时、费力,测量结果不准确以及耦合效果差的问题。
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包括:
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一侧分别与伸缩机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与超声波检测仪连接;
所述伸缩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在相同一侧。
优选地,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可伸缩连接部、第一连杆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可伸缩连接部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上。
优选地,可伸缩连接部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具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连杆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可伸缩连接部螺纹连接。
优选地,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分别通过第一支杆和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分别为第一滚动滑轮和第二滚动滑轮;以及/或
所述第一滚动滑轮以及所述第二滚动滑轮为万向滑轮。
优选地,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为相同的结构,包括:探头主体、耦合剂容纳机构和连接部;
所述探头主体的一端具有所述连接部,所述探头主体的一端具有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
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探头主体;
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用于容纳耦合剂;
其中,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均称为探头。
优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限位螺母;
所述探头的一端通过所述限位螺母进行固定。
优选地,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包括:外壳;
所述外壳具有探头安装孔,所述探头的另一端密封安装在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内;
所述外壳上还具有耦合剂进出孔,所述耦合剂通过所述耦合剂进出孔进入所述外壳内或者从所述外壳内排出;以及/或
所述耦合剂进出孔与耦合剂进出孔塞子配合连接,可以控制所述耦合剂是否从所述外壳内流出。
优选地,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还包括:导管和活塞;
所述外壳的内侧与所述探头安装孔的外侧形成活塞容纳空间,所述活塞容纳空间的上侧为所述耦合剂进出孔,所述活塞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活塞容纳空间的内侧接触,所述活塞的上侧具有所述导管,所述导管与所述外壳的内侧连通;
所述耦合剂依次通过所述耦合剂进出孔和所述导管进入所述外壳内,所述外壳内的耦合剂推动所述活塞在所述活塞容纳空间向上运动。
优选地,所述探头,还包括:施力机构;
所述施力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接触,所述施力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探头主体的一侧端面接触;
所述施力机构,用于对所述探头施力,让所述探头与被测表面充分接触。
第二方面,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方法,包括:
如上述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将平板固定贴在具有斜度的剖面上;
调节可伸缩连接部,以适应待测管道内外径的大小;
将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放置在所述具有斜度的剖面上侧的平板上;
对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施力,并转动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向所述平板发送脉冲信号,所述超声波检测仪接收所述平板反射的脉冲信号。
本发明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以解决传统测量剖面斜度方式测量费时、费力,测量结果不准确以及耦合效果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通过以下参考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的描述,本发明的上述以及其它目的、特征和优点更为清楚,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的一种探头及应用其的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一种探头及应用其的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的工作状态示意图。
图中,1-第一探头,2-限位螺母,3-垫片,4-弹簧5-进水口及出水口塞子,6-导管,7-活塞,8-橡胶密封圈,9-水,10-外壳,11-耦合剂进出孔, 12-第一连杆,13-可伸缩连接部,14-支杆,15-第一滚动滑轮,16-探头连接导线,17-超声波检测仪,18-具有斜度的剖面,19-平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基于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描述,但是值得说明的是,本发明并不限于这些实施例。在下文对本发明的细节描述中,详尽描述了一些特定的细节部分。然而,对于没有详尽描述的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可以完全理解本发明。
此外,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所提供的附图只是为了说明本发明的目的、特征和优点,附图并不是实际按照比例绘制的。
同时,除非上下文明确要求,否则整个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包括”、“包含”等类似词语应当解释为包含的含义而不是排他或穷举的含义;也就是说,是“包含但不限于”的含义。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探头的结构示意图。如图1所示,探头,包括:探头主体1、耦合剂容纳机构和连接部;探头主体1的一端具有连接部,探头主体1的一端具有耦合剂容纳机构;探头主体1通过连接部第一连杆11和第二连杆(图2中)连接,耦合剂容纳机构用于容纳耦合剂。具体地说,耦合剂可为水9,探头优选超声波检测探头。
超声波检测探头也称为超声换能器探头,主要由压电晶片、保护膜、阻尼块、电缆线、外壳等组成。压电晶片作为探头的核心元件,主要用于发射和接收超声波。压电晶片的振动频率也是探头的工作频率,通常应进行电路匹配,使得其在工作时处在共振状态下,以得到高效率。探头可进一步选择超声波探头,压电晶体采用石英材料。保护膜采用软保护膜方式,保护膜用于保护压电晶片和电极,防止其磨损或损坏,对压电晶片起到保护作用。阻尼块位于压电晶片背部,用于阻止晶片的惯性振动以及吸收辐射声能,以减小信号干扰。阻尼块能够加强探头晶片的振动阻尼,以减少其振动时间,即能够尽快使晶片停止振动回到静止,便于对回波信号的接收。
在图1中,连接部,包括:限位螺母2;连接杆11上就有连接孔,探头的一端穿过连接孔后,利用限位螺母2进行固定。具体地说,第一连杆11(图2中)的一端具有外螺纹,限位螺母2具有内螺纹,连接杆11第一连杆11(图2中)的一端与限位螺母2螺纹连接。
在图1中,耦合剂容纳机构,包括:外壳10;外壳10具有探头安装孔,探头的另一端分别密封安装在自己的耦合剂容纳机构内;外壳10上还具有耦合剂进出孔11,耦合剂通过耦合剂进出孔11进入外壳10内或者从外壳10内排出;以及/或耦合剂进出孔11与耦合剂进出孔塞子配合连接,可以控制耦合剂是否从外壳10内流出。具体地说,当耦合剂进出孔塞子从耦合剂进出孔11上取下后,耦合剂可从外壳10内流出或者向外壳10内加入耦合剂。
在图1中,外壳10具有探头安装孔,探头的另一端分别密封安装在耦合剂容纳机构内,具体地说,探头安装孔具有橡胶密封圈8,橡胶密封圈8防止10内的耦合剂从外壳10内泄漏。
在图1中,耦合剂容纳机构,还包括:导管6和活塞7;外壳10的内侧与探头安装孔的外侧形成活塞容纳空间,活塞容纳空间的上侧为耦合剂进出孔11,活塞7的外侧边缘与活塞容纳空间的内侧接触,活塞7的上侧具有导管6,导管6与外壳10的内侧连通;耦合剂依次通过耦合剂进出孔11和导管6进入外壳10内,外壳10内的耦合剂推动活塞7在活塞容纳空间向上运动,当导管6从耦合剂进出孔11出来,利用进水口及出水口塞子5堵住导管6的上端。
在图1中,探头,还包括:施力机构;施力机构的一端与连接部的一侧接触,施力机构的另一端与探头主体1的一侧端面接触;施力机构,用于对探头施力,让探头与被测表面充分接触。施力机构可为弹性件,具体地说,施力机构可为弹簧4。
在图1中,具体地说,弹簧4的一端与限位螺母2的一侧接触,弹簧4的另一端与探头主体1的一侧端面接触。限位螺母2的一侧与弹簧4的一端之间具有垫片3。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如图2所示,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包括:上述一种探头;探头,包括: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的一侧分别与伸缩机构的两端连接,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连接;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与超声波检测仪连接;伸缩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距离;其中,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在伸缩机构的一侧。具体地说,超声波检测仪,包括:第一超声波检测仪17和第二超声波检测仪;第一探头1和第二探头的输出端,分别与第一超声波检测仪17和第二超声波检测仪连接。
其中,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在伸缩机构的一侧,应结合说明书的附图2进行理解,一侧是指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的测量端在一侧,也就是说,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在相同一侧。
在图2中,伸缩机构,包括:可伸缩连接部13、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可伸缩连接部13的两端连接;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部安装在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上。具体地说,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分别具有连接孔,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的一端分别穿过连接孔,然后用图1中的限位螺母2进行固定。具体地说,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都为空心轴,探头连接导线16分别与超声波检测仪连接。也就是说,第一探头1和第二探头的输出端,分别通过探头连接导线16与第一超声波检测仪17和第二超声波检测仪连接。
在图2中,可伸缩连接部13具有内螺纹,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具有外螺纹;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的一端与可伸缩连接部13螺纹连接。
在图2中,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分别通过第一支杆14和第二支杆与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连接;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分别为第一滚动滑轮15和第二滚动滑轮,以及/或第一滚动滑轮15以及第二滚动滑轮为万向滑轮。具体地说,第一支杆14的两端分别与第一探头的外壳10外侧和第一滚动滑轮15焊接,第二支杆的两端分别与第二探头的外壳外侧和第二滚动滑轮焊接。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方法,包括:如上述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将平板19固定贴在具有斜度的剖面18上;调节可伸缩连接部13,以适应待测管道内外径的大小;将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放置在所述具有斜度的剖面18上侧的平板19上;对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施力,并转动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旋转角度为180度。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向所述平板19发送脉冲信号,所述超声波检测仪接收所述平板19反射的脉冲信号。
具体地说,检测时,将待测管道纵切面及其周围表面清洁干净,将平板19(可选用3毫米厚平整钢板试件)固定贴在具有斜度的剖面18上(即,管道纵切面),检测人员首先通过耦合剂进出孔11往外壳10里注水9,在注水过程中将外壳10内的空气排除干净,使得水全部充满金属的外壳10,确保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可以自由滑动。
检测人员手持本装置,调节可伸缩连接部13,以适应待测管道内外径的大小,以便将本装置的第一滚动滑轮15和第二滚动滑轮对准待测管道的纵切面。对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施力,也就是说,对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施加一定的压力,给两个弹簧4一定的预制力使其处于半伸缩状态。
准备完毕后,检测人员慢慢转动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以及可伸缩连接部13,使得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各自旋转180度,第一探头将接收到波形信号,通过探头连接导线16传递给超声波检测仪17通道一,超声波检测仪17显示出稳定的波形即完成此部分检测。第二探头将接收到波形信号,通过另一探头连接导线16传递给超声波检测仪17通道二,超声波检测仪17显示出稳定的波形即完成此部分检测。经过超声波检测仪17信号数据处理提供检测结果完成全部检测。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为表达本发明的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同等替换、改进等,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7)

1.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一侧分别与伸缩机构的两端连接,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另一侧分别与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连接;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与超声波检测仪连接;
所述伸缩机构,用于调整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的距离;
其中,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在相同一侧;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分别通过第一支杆(14)和第二支杆与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连接;所述第一导向机构和所述第二导向机构分别为第一滚动滑轮(15)和第二滚动滑轮;所述第一滚动滑轮(15)以及所述第二滚动滑轮为万向滑轮;
所述伸缩机构,包括:可伸缩连接部(13)、第一连杆(12)和第二连杆;
所述第一连杆(12)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与所述可伸缩连接部(13)的两端连接;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分别通过各自的连接部安装在所述第一连杆(12)和所述第二连杆上;
调节所述可伸缩连接部(13)以适应待测管道内外径的大小;将第一导向机构和第二导向机构放置在具有斜度的剖面(18)上侧的平板(19)上;对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施力,转动所述第一连杆(12)和所述第二连杆以及所述可伸缩连接部(13),使得第一探头和第二探头各自旋转180度;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向所述平板(19)发送脉冲信号,所述超声波检测仪接收所述平板(19)反射的脉冲信号。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可伸缩连接部(13)具有内螺纹,所述第一连杆(12)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分别具有外螺纹;
所述第一连杆(12)和所述第二连杆的一端与所述可伸缩连接部(13)螺纹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2任一项所述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为相同的结构,包括:探头主体(1)、耦合剂容纳机构和连接部;
所述探头主体(1)的一端具有所述连接部,所述探头主体(1)的一端具有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
所述连接部,用于连接所述探头主体(1);
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用于容纳耦合剂;
其中,所述第一探头和所述第二探头均称为探头。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部,包括:限位螺母(2);
所述探头的一端通过所述限位螺母(2)进行固定。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包括:外壳(10);
所述外壳(10)具有探头安装孔,所述探头的另一端密封安装在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内;
所述外壳(10)上还具有耦合剂进出孔(11),所述耦合剂通过所述耦合剂进出孔(11)进入所述外壳(10)内或者从所述外壳(10)内排出;以及/或
所述耦合剂进出孔(11)与耦合剂进出孔塞子配合连接,可以控制所述耦合剂是否从所述外壳(10)内流出。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耦合剂容纳机构,还包括:导管(6)和活塞(7);
所述外壳(10)的内侧与所述探头安装孔的外侧形成活塞容纳空间,所述活塞容纳空间的上侧为所述耦合剂进出孔(11),所述活塞(7)的外侧边缘与所述活塞容纳空间的内侧接触,所述活塞(7)的上侧具有所述导管(6),所述导管(6)与所述外壳(10)的内侧连通;
所述耦合剂依次通过所述耦合剂进出孔(11)和所述导管(6)进入所述外壳(10)内,所述外壳(10)内的耦合剂推动所述活塞(7)在所述活塞容纳空间向上运动。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探头,还包括:施力机构;
所述施力机构的一端与所述连接部的一侧接触,所述施力机构的另一端与所述探头主体(1)的一侧端面接触;
所述施力机构,用于对所述探头施力,让所述探头与被测表面充分接触。
CN201910618485.3A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Active CN11036098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8485.3A CN110360987B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8485.3A CN110360987B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0987A CN110360987A (zh) 2019-10-22
CN110360987B true CN110360987B (zh) 2021-09-07

Family

ID=6821842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8485.3A Active CN110360987B (zh) 2019-07-10 2019-07-10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60987B (zh)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8099A1 (de) * 1988-03-11 1989-09-21 Ulrich Dr Opara Verfahren zum beruehrungslosen messen der neigung einer oberflaeche mittels ultraschall
JPH09178479A (ja) * 1995-12-27 1997-07-11 Suzuki Motor Corp 傾斜角測定装置
CN205038240U (zh) * 2015-09-25 2016-02-1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示波器探头
CN109323680A (zh) * 2017-01-03 2019-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管道坡口角度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117281A (ja) * 2002-09-27 2004-04-15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傾斜角度測定装置
CN108917715A (zh) * 2018-05-30 2018-11-30 重庆沐信润喆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无线通信的坡度测量装置
CN208333445U (zh) * 2018-07-16 2019-01-04 钦州学院 一种简易坡度测定仪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808099A1 (de) * 1988-03-11 1989-09-21 Ulrich Dr Opara Verfahren zum beruehrungslosen messen der neigung einer oberflaeche mittels ultraschall
JPH09178479A (ja) * 1995-12-27 1997-07-11 Suzuki Motor Corp 傾斜角測定装置
CN205038240U (zh) * 2015-09-25 2016-02-17 昆山龙腾光电有限公司 一种示波器探头
CN109323680A (zh) * 2017-01-03 2019-02-12 中华人民共和国南通出入境检验检疫局 管道坡口角度测量装置的使用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60987A (zh) 2019-10-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0633451B1 (en) A method for the ultrasonic inspection of pipe and tubing and a transducer assembly for use therewith
Pinnington et al. Externally applied sensor for axisymmetric waves in a fluid filled pipe
US5460046A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ultrasonic pipeline inspection
US9322689B2 (en) Chordal gas flow meter with transducers installed outside the pressure boundary, and method
US3741003A (en) Ultrasonic inspection apparatus
CN102803908B (zh) 不停止流体流过测量仪器的换能器频率调节
CN105738028A (zh) 一种非介入式管道内流体压力测量方法
CN105043312A (zh) 一种压力管道内检测用球形密布式探头超声测厚装置
CN108152374A (zh) 一种对不锈钢小径管焊缝进行相控阵检测的方法
US4475376A (en) Apparatus for testing ultrasonic transducers
CN110360987B (zh) 一种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KR101915769B1 (ko) 비파괴 내부 회전 검사 시스템용 보조 장치
CN210570629U (zh) 一种探头及应用其的双探头管道剖面斜度的检测装置
EP2416150B1 (en) Ultrasound flaw detection device for pipe ends
KR101041385B1 (ko) 콘크리트 검사용 초음파 탐촉장치
CN111811707B (zh) 一种基于磁流体耦合的旋转构件超声测试装置及测试方法
CN212179840U (zh) 一种超声波测厚仪
CN110360967A (zh) 一种管道剖面椭圆度检测装置和检测方法
CN212722729U (zh) 一种用于曲面构件超声检测的柔性耦合装置
Huang et al. Acoustic investigation of high-sensitivity spherical leak detector for liquid-filled pipelines
KR100270724B1 (ko) 음향 에너지 주파수 감쇠를 이용하여 파손된 핵연료봉을 탐지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KR101908598B1 (ko) 자력 탈부착 구조가 구비된 비파괴 내부 회전 검사 시스템용 보조 장치
CN204902794U (zh) 一种压力管道内检测用球形密布式探头超声测厚装置
CN207232095U (zh) 一种压力可调的超声探头扫查装置
CN106403857A (zh) 一种软性材料专用的超声波测厚仪及其测量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Inventor after: Kang Jun

Inventor after: Zhao Hongyuan

Inventor after: Li Kezhong

Inventor after: Jiang Xuesong

Inventor after: Wang Zhiqiang

Inventor after: Liu Mingqin

Inventor after: Kang Ziyi

Inventor before: Kang Jun

Inventor before: Li Kezhong

Inventor before: Jiang Xuesong

Inventor before: Wang Zhiqiang

Inventor before: Liu Mingqin

Inventor before: Kang Ziyi

CB03 Change of inventor or designer inform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11208

Address after: 163453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City Ranghulu District Central Plains Road No. 99

Patentee after: 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Co.,Ltd.

Patentee after: CHINA NATIONAL PETROLEUM Corp.

Patentee after: DAQING OILFIELD CONSTRUC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163453 Heilongjiang Province, Daqing City Ranghulu District Central Street No. 263

Patentee before: DAQING PETROLEUM ADMINISTRATION Co.,Ltd.

Patentee before: Daqing Oilfield Construction Group Co., 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