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51774B -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51774B
CN110351774B CN201810297261.2A CN201810297261A CN110351774B CN 110351774 B CN110351774 B CN 110351774B CN 201810297261 A CN201810297261 A CN 201810297261A CN 110351774 B CN110351774 B CN 11035177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rol information
data
information
receiving
indica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97261.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51774A (zh
Inventor
陈艺戬
鲁照华
朱伏生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TE Corp
Original Assignee
ZTE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TE Corp filed Critical ZTE Corp
Priority to CN201810297261.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74B/zh
Priority to EP19781051.8A priority patent/EP3780718A4/en
Priority to PCT/CN2019/081326 priority patent/WO2019192537A1/zh
Priority to US17/044,103 priority patent/US11671212B2/en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7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7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5177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5177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1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using bitmap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23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characterised by the signalling
    • H04L1/0025Transmission of mode-switching ind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29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receiver en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4Error contro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18Negotia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正确接收两级控制信息中各控制信息时,通信两端不能正常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方法中包括一种传输方法,在该传输方法中,终端通过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在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并通过该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通过这种方法即使终端没有从基站侧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终端仍然可以采用预设控制信息替代第二控制信息,与对控制信息结合确定数据信道,从而使得数据传输继续,提升数据传输效率,保证终端侧用户体验。

Description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信领域,尤其涉及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一方面,现有技术中常采用两级控制信道进行控制信息发送:发送端采用第一控制信道L1承载第一控制信息,采用第一传输配置第一控制信道L1;同时发送端采用第二控制信道L2承载第二控制信息,采用第二传输配置第二控制信道L2。第一控制信道L1上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道L2上传输的第二控制信息用于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但第二控制信道L2一般不如第一控制信道L1鲁棒,传输错误的概率会更高一些。因此,尽管第一控制信道L1的BLER(块差错率)低于第二控制信道L2的,第一控制信息更容易被正确接收,但是因为第二控制信息可能不能被正确接收,因此,这会拖累整体的数据传输效率。
另一方面,由于一个第一控制信息与不同的第二控制信息进行组合后,可以确定出不同的传输块的传输配置,因此,发送端可以将通过发送一个第一控制信息和多个不同的第二控制信息从而指示接收端通过这多个传输块上接收自己发送的数据。不过,发送端并不了解接收端对这些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也不知道接收端对自己发送的数据的接收情况,因为现有技术中并未为传输场景提出对应的反馈机制。
发明内容
针对第一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上行接收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在存在两级控制信息,且其中一个控制信息无法被正确接收时,通信两端不能正常进行数据传输,影响数据传输效率的问题;针对第二方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及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以解决发送端发送了一个第一控制信息,两个第二控制信息时,无法了解接收端对控制信息、数据接收情况的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根据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用于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可选地,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包括以下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情况一: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但没有正确检测到第二控制信息;
情况二: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
可选地,预设控制信息包括与基站预先约定的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从高层接收到的第二预设控制信息;
针对情况一,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包括: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针对情况二,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包括: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
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通过传输配置参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
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可选地,预设控制信息包括与基站预先约定的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从高层接收到的第二预设控制信息;
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包括:
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在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可选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时,
在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之前,还包括:通过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信道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后,对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校验,并确定数据接收结果校验失败;
或,
在通过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校验,若数据接收结果校验失败,则通过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信道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
或,
在通过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时,还包括通过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信道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信息接收结果包括对于基站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在第二信道上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包括对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
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用于共同指示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
可选地,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根据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
方式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第二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第一控制指示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第二控制指示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数据接收指示根据对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确定;
方式二:指示信息包括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控制指示根据信息接收结果确定;数据接收指示根据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方式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和信息数据指示,第一控制指示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信息数据指示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可选地,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二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从方式一、方式二以及方式三中选择一种以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或,
根据基站发送的反馈方式指示信息从方式一、方式二以及方式三中选择一种以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可选地,信息接收结果还包括对于基站在第三信道上发送的第三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还包括对第二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用于共同指示第二传输块的传输配置。
可选地,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或,
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反馈原则一包括:通过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
反馈原则二包括:通过与第一传输块对应的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通过与第二传输块对应的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
可选地,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确定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情况,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接收成功,则指示信息中包括对应于传输块的成功标识,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无法成功接收,则指示信息中包括对应于传输块的失败标识。
可选地,信息接收结果包括对应于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三控制信息的第三信息接收结果,其中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成功;数据接收结果包括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
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确定此次下行接收中第一信息接收结果、第二信息接收结果、第三信息接收结果、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第二数据接收结果的状态组合;
根据预设的状态组合同指示信息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此次下行接收的状态组合相匹配的目标指示信息。
可选地,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确定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用于表征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的指示信息,并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用于表征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的指示信息;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接收成功,则对应的指示信息中包括成功标识,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无法成功接收,则对应的指示信息中包括失败标识。
可选地,信息接收结果包括对应于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三控制信息的第三信息接收结果,其中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成功;数据接收结果包括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
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在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确定不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确定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在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确定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在第三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确定不向基站反馈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在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可选地,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之前,还包括:
获取第二控制信息和/或第三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确定采用反馈原则一还是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或,
根据基站发送的反馈原则指示信息确定采用反馈原则一还是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可选地,特征信息包括信息内容和/或传输信道类型。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传输装置,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
信道确定模块,用于在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用于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接收装置,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并通过传输配置参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反馈策略确定装置,包括:
结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信息接收结果包括对于基站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在第二信道上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包括对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用于共同指示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通信总线;
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传输程序,以实现如上任一项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或,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反馈策略确定程序,以实现如上任一项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基站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通信总线;
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上行接收程序,以实现如上任一项的上行接收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存储介质,存储介质存储有传输程序、上行接收程序、反馈策略确定反馈程序三个中的至少一个,传输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项的传输方法的步骤;上行接收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项的传输方法的步骤;下行接收反馈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上任一项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方法及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针对现有技术中无法正确接收两级控制信息中各控制信息时,通信两端不能正常进行数据传输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方法,终端通过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在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并通过该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终端没有正确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终端可以采用预设控制信息替代第二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结合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实现数据传输。另外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方法,基站在向终端发送了第一控制信息后,可以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以及预设控制信息对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接收,以确保在终端未能获得第二控制信息时,基站也能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从而保证与基站之间的数据传输得以继续,提升数据传输效率。针对现有技术中发送端发送了一个第一控制信息,两个第二控制信息时,无法了解接收端对控制信息、数据接收情况的问题,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终端先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然后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根据该策略进行的反馈可以使得基站获知终端侧的控制信息接收情况、数据接收情况,提升了基站对传输情况的了解情况,便于基站为后续传输确定有效的传输策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本发明其他特征和相应的有益效果在说明书的后面部分进行阐述说明,且应当理解,至少部分有益效果从本发明说明书中的记载变的显而易见。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一中提供的传输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2为本发明实施例二中提供的上行接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3为本发明实施例三中提供的基站与终端间进行数据传输的一种交互图;
图4为本发明实施例四中提供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图5为本发明实施例六中提供的传输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实施例七中提供的上行接收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实施例八中提供的反馈策略确定装置的一种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提供的终端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发明实施例九中提供的基站的一种硬件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下面通过具体实施方式结合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本发明实施例中提供的通信方法包括传输方法、上行接收方法以及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对应地,通信装置也包括传输装置、上行接收装置以及反馈策略确定装置。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对通信方法及装置进行仔细介绍:
实施例一: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采用两级控制信息指示数据信道传输配置时,如果其中一个控制信息无法被正确接收,则通信两端不能正常进行数据传输,影响数据传输效率的问题。本实施例先提供一种传输方法,该传输方法可以应用于终端。下面请参见图1提供的传输方法的流程图:
S102:通过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
第一控制信息可以用于对数据信道的部分传输配置进行指示,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需要两个传输配置信息来指示时,终端仅接收到一个控制信息是无法正确确定该数据信道的。假定确定一个数据信道需要A、B、C、D四个传输配置项,可以理解的是,A、B、C、D四个传输配置项中有任意一个配置项的配置值发生变化,则确定来的数据信道就会有所不同。第一控制信息中仅包括A、B两个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A1和B1,不同配置值的传输配置项C、D与第一控制信息进行组合,可以确定不同的数据信道。因此终端即使正确检测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得到针对传输配置项A和B的配置值A1和B1,也是无法得到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息内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控制信息是否存在的存在指示。第二控制信息可以对第一控制信息中未指示的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进行指示,也即对数据信道的剩余部分的传输配置进行指示。所以,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可以联合指示一个数据信息。终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后,若经过解析确定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存在指示,则说明基站有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否则的话,则说明基站并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也即第二控制信息并不存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第二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PMI(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预编码矩阵指示)信息、传输层数、MCS(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调制与编码策略)信息以及传输波束等几种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S104:在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结合前述介绍可知,终端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基站本身就并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在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存在指示,因此,终端不可能从基站侧接收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
第二,基站有发送过第二控制信息,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针对第二控制信息的存在指示,只不过终端没有正确检测到第二控制信息,因此,终端也未能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由于终端需要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确定第二控制信息是否存在,因此,即使基站发送了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但是终端也会先接收第一控制信息,然后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指示去接收第二控制信息,所以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过程可以存在时序,也可以说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会影响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过程:如果第一控制信息都不能被终端正确接收,则终端也基本上不可能正确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可见,保证在第一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被正确接收非常重要。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当中,对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通常会比传输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的传输配置更好,BLER等参数更好,整体鲁棒性更优。
在终端未能从基站侧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统传输方案当中,终端不能与基站继续数据传输,不过在本实施例中,终端预先存储了预设控制信息,该预设控制信息可以对第一控制信息中未指示的其他传输配置项进行指示。因此,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联合可以确定数据信道。例如,第一控制信息中对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项A和B的配置值进行了指示,则预设控制信息可以对剩余的传输配置项C和D的配置值进行指示,假定预设控制信息对传输配置项C和D的指示分别是C1和D1,则终端可以根据A1、B1以及C1和D1确定一个数据信道,与基站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由终端与基站预先约定确定,例如有对应的管理人员分别在终端侧和基站侧输入设置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第二预设控制信息可以由基站配置生成后,通过高层传输给终端。这里所说的高层是指物理层之上的层,例如可以是在OSI(OpenSystem Interconnect,开放式系统互联)参考模型或TCP/IP(Transmission ControlProtocol/Internet Protocol,传输控制协议/网际协议)五层模型中高于物理层的层。
在预设控制信息中仅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在预设控制信息中仅包括第二预设控制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当预设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时,终端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当预设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中是否包括存在指示来选择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一个。例如,当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存在指示时,终端选择第一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共同确定数据信道,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存在指示时,终端选择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共同确定数据信道。相较于前述随机选择两个中的任意一个来确定数据信道的做法,这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预设控制信息的方案,由于选择方式存在一定的原则,因此在基站也了解这种原则的时候,基站可以在未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即有较大的几率知道应当选择哪个数据信道才能与终端配合实现数据传输,避免了多次尝试,有利于提升两端的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在不同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因为传输的数据业务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第一控制信息所具有的特点也不同,例如第一控制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在这种情况,用于与第一控制信息相互配合的预设控制信息内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为了避免针对每次数据传输配置单独约定或传输预设控制信息,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侧可以预先存储一个统一控制信息,在该统一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较多的用于指示数据信道传输配置的传输配置项,甚至可以包括所有传输配置项,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当中,终端侧预先存储的统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A、B、C、D四个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A1、B1、C1、D1。在终端仅从基站获取到第一控制信息时,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中已包含的传输配置项,选择性地从统一控制信息中提取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传输配置项构成预设控制信息,例如,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A2和C5时,终端可以提取出B1与D1构成预设控制信息。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A1和D3时,终端可以提取出B1与C1构成预设控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时候,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联合所确定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与第一控制信息同预设控制信息集合所确定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换言之,第二控制信息内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与预设控制信息中对应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S106:根据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在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之后,可以采用该数据信道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在基站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终端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确定基站是否有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同时,基站也自然了解自己并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因此,二者可以直接按照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进行数据传输。而且,如果终端和基站预先约定过,在第二控制信息不存在时选择哪一个预设控制信息来确定数据信道,则二者可以直接确定同一数据信道完成数据传输,避免了二者选择预设控制信息不一致,导致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前述“数据传输”包括上行数据传输与下行数据传输,在基站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若终端作为数据发送端,其可以按照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也可以采用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从而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当然,基站也可以预先假定终端接收到了第二控制信息,先按照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进行数据接收,如数据接收失败,则进一步按照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进行数据接收。当然基站也可以先按照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进行数据接收,在失败之后再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接收。
若终端作为数据接收端,则终端可以先向基站反馈自己对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然后,让基站根据反馈消息进行数据发送,或者基站在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发送,另一方面也在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发送,这样终端总能通过其中一个接收到数据。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方法,终端在不能从基站侧获取到用于对数据信道部分传输配置进行指示的第二控制信息时,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预设控制信息来与第一控制信息联合确定一个数据信道,与基站基于该数据信道继续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因为第二控制信息无法获取而被迫耽搁的情况,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这也避免了终端业务受到影响的问题,保证了终端侧的用户体验。
实施例二: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方法,该上行接收方法可以应用于基站,用于基站在向终端发送控制信息指示终端进行数据发送后,对终端发送的数据进行接收,请参见图2示出的上行接收方法的一种流程图:
S202:通过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
基站通过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对数据信道的部分传输配置进行指示。数据信道的另外部分传输配置可以通过其他控制信息进行指示。在本实施例中,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数据信道剩余部分传输配置的第二控制信息,也可以不向终端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在基站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基站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存在指示,通过该存在指示向终端指示自己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的,因此第二控制信息存在。另外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还可以对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进行指示,使得终端在确定第二控制信息存在时,到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上检测接收第二控制信息。如果基站不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则不需要再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存在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之后,就可以确定基站并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因此第二控制信息并不存在。
S204: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并通过传输配置参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
在基站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后,基站可以采用该第一控制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以便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当然,该数据信道只有在终端没能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才有可能会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如果终端有从基站侧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则终端将会联合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从而确定一个数据信道,并利用该数据信道向基站发送数据。
终端不能从基站侧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大致包括两种,这在实施例一种已经有介绍过,主要是基站本身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和基站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但终端侧未能成功接收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
所以,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基站可以单独仅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的联合指示确定数据信道,例如在基站没有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所以,终端必定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来确定数据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示例当中,基站既可以采用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道,也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数据信道。这种方案适用于基站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也即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存在指示的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还是有可能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的。在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在确定数据信道的时候,可以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例如,基站既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确定一个数据信道(假定为数据信道M),也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道确定一个数据信道(假定为数据信道N),同时在数据信道M和数据信道N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基站先采用其中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数据,在数据接收结果不能通过校验时,再采用另一个数据信道接收数据。例如,由于基站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的,因此,基站可以优先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联合确定数据信道,不过这要求终端侧对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成功率较高,例如至少大于50%,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终端采用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可能性才会大于其采用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可能性。反之,如果终端侧对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成功率较低,例如小于50%,则终端更有可能采用第一控制信息联合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因此,基站可以对终端侧对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进行统计,从而确定优先选择哪一种方式确定数据信道,从而避免选择了不匹配的控制信息,导致数据接收失败,浪费传输时间与传输资源的情况。
在实施例一中已经介绍过预设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基站侧所使用的预设控制信息与终端侧使用的预设控制信息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预设控制信息也同样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或第二预设控制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分别用于传输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均为物理层信道,而预设控制信息通常不是基站通过物理层传输给终端的。因此,终端可以通过获取第二控制信息以外的渠道获取预设控制信息。
在预设控制信息中仅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时,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在预设控制信息中仅包括第二预设控制信息时,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当预设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时,基站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当预设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时,基站可以根据自己是否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来选择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一个。例如,当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时,基站选择第一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共同确定数据信道,当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时,基站选择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共同确定数据信道。相较于前述随机选择两个中的任意一个来确定数据信道的做法,这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预设控制信息的方案,由于选择方式存在一定的原则,因此在终端也了解这种原则的时候,终端可以在未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即有较大的几率知道应当选择哪个数据信道才能与基站配合实现数据传输,避免了多次尝试,有利于提升两端的数据传输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在传输数据传输方案当中,基站也有可能仅向终端发送一个控制信息指示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但这与本实施例中基站仅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不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方案有所不同:因为在传统数据传输方案当中,当基站仅发送一个控制信息给终端时,是属于单级控制信息传输方案,因此在该传输信息中应当会包含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全部传输配置项。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息中并不会包含可以确定一个数据信道的全部传输配置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接收方法,基站在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数据信道的第一控制信息之后,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预设控制信息来与第一控制信息联合确定一个数据信道,与终端基于该数据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终端不能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两端无法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进程被搁置,影响数据传输效率,影响系统吞吐量和终端侧用户体验的问题。
实施例三:
本实施例将结合具体示例对基站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传输方案进行介绍,从而进一步对前述实施例中传输方法和上行接收方法进行说明,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发明实施例的优点与细节更加清楚,请参见图3:
假定确定一个数据信道需要A、B、C、D、E以及F六个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基站现在需要通过向终端发送控制信息调度终端进行上行数据传输,基站发送了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传输配置项A、B的配置值A3、B3。
S302:基站采用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并采用第二控制信道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有向终端侧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因此,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存在指示。另外,第一控制信息中还可以包括数据信道的部分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A3、B3,以及用于指示第二控制信道资源位置的信息等。第二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PMI信息、传输层数、MCS信息以及传输波束中的一种或多种。
S304: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确定第二控制信息是否存在。
当终端通过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后,可以根据其中所携带的存在指示确定第二控制信息存在,因此终端可以进入S306,到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上接收第二控制信息。在本实施例另一些示例当中,如果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存在第二控制信息的存在指示,则终端可以直接执行S308。
S306:终端在第二控制信道上接收第二控制信息。
在本实施例中,假定终端在第二控制信道上接收第二控制信息时,接收失败了。
S308: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
由于终端未能成功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因此,终端只能根据预设的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数据信道,在这里预设控制信息相当于第二控制信息的替代信息。
假定终端与基站预先约定,如果基站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但终端未能接收到时,采用第二预设控制信息同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数据信道;当基站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时,采用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同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数据信道。因此,在终端接收第二控制信息失败后,终端可以采用第二预设控制信息联合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在本实施例中,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中应当包括用于对传输配置项C、D、E以及F的配置值,例如C2、D2、E6以及F1。所以,终端最后可以根据A3、B3与C2、D2、E6以及F1确定一个数据信道。
应当理解的是,如果终端接收到了基站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则终端可以直接按照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
S310:终端采用该数据信道向基站发送数据,同时基站在该数据信道上接收数据。
终端确定数据信道之后,可以采用该数据信道向基站发送数据。对应地,基站也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同样的数据信道,并在该数据信道上接收数据。应当理解的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基站自身向终端发送过第二控制信息,因此基站在没有得到终端侧反馈信息的时候,通常不能准确知道是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还是采用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因此基站可以先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接收。然后对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校验,若检验不能通过,则再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由于基站与终端预先约定过,如果基站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但终端未能接收到时,采用第二预设控制信息同第一控制信息来确定数据信道,因此,在这里基站采用第二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确定数据信道接收数据。或者,基站先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接收数据,在数据接收结果校验失败时,再利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接收数据。当然,基站也可以在利用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确定的传输配置参数接收数据时,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的传输配置参数接收数据,这样,基站能够采用最短的时间实现数据的正确接收,提升数据接收效率。
本实施例提供的数据传输方案,终端和基站预先通过预定的方式或者基站通过高于物理层的层向终端侧发送预设控制信息,这样使得终端在不能从基站侧获取到用于对数据信道部分传输配置进行指示的第二控制信息时,可以采用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联合确定一个数据信道,继续向基站侧发送数据,有效避免了数据传输业务被耽搁,影响传输效率,降低用户体验的问题。
实施例四:
针对现有技术中,发送端向接收端发送了一个第一控制信息,两个第二控制信息指示接收端接收数据时,无法了解接收端对控制信息、数据接收情况的问题,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由于发送控制信息指示接收端进行数据接收的通常是基站,因此本实施例中以发送端为基站,接收端为终端的情况进行介绍,因此本实施例提供给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通常适用于终端,请参见图4:
S402:获取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接收结果是指终端对基站所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在一些示例当中,基站会通过第一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通过第二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因此信息接收结果也就对应的包含对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第一控制信息属于一级控制信息,其可以包含是否存在二级控制信息的指示,以及在二级控制信息存在时,指示二级控制信息个数的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属于二级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可以联合指示,或者说共同指示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
在一些示例当中,基站还会通过第三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三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类似,也属于二级控制信息,因此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表征二级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同时其中还指示存在两个二级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可以用于共同指示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三控制信息共同指示第二传输块的传输配置。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传输块与第二传输块可以是属于不同的数据信道的不同传输块,也可以是属于同一数据信道的不同传输块。所以,在这些示例当中,信息接收结果包括针对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针对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以及针对第三控制信息的第三信息接收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可以是控制信道也可以是数据信道。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第一信道为控制信道,二第二信道和第三信道可以为数据信道。
本实施例中所谓数据接收结果是指终端对基站发送的数据的检测接收结果,如果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仅包括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也即仅存在第一传输块时,数据接收结果就是终端对在第一传输块上传输的数据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当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还包括第三控制信息时,数据接收结果包括终端对在第一传输块上传输的数据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以及终端对在第二传输块上传输的数据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
本实施例中将终端对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以及第三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统称为信息接收结果,信息接收结果中包括对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对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以及对第三控制信息的第三信息接收结果。将终端在第一传输块、第二传输块上的数据接收结果统称为数据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中包括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应当理解的是,信息接收结果将会对数据接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信息接收结果内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终端无法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确定针对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所以第一数据接收结果自然不可能成功。所以,终端获取信息接收结果与数据接收结果,并不一定要求终端一定要完整执行控制信息的接收和数据的接收。
同样地,由于第一控制信息中通常包括用于指示二级控制信息是否存在的存在指示,也可能包括用于指示二级控制信息数据的信息,因此,如果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则终端基本不太可能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更不可能从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上接收到数据,因此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是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接收成功的情况的,也即假定第一信息接收结果始终为成功。
S404: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当终端获取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后,终端可以根据该信息接收结果与数据接收结果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在本实施例中,终端确定的反馈策略可能是向基站发送信息进行反馈,也有可能是通过不向基站发送信息的方式进行反馈,因为,发送信息和不发送信息属于不同的反馈状态,基站也可以根据终端未发送反馈信息确定终端的接收状态。
下面针对基站仅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时,终端确定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的几种方式进行介绍:
方式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第二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第一控制指示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第二控制指示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数据接收指示根据对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确定。
简单来说,方式一是针对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和数据接收结果进行独立反馈。当然这里的独立反馈并不意味着针对各接收结果的反馈是以独立的消息发送的。只是说明在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中,包含分别用于对各接收情况进行指示的标识信息。所以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
例如,假定以“0”作为成功标识,以“1”作为失败标识,如果终端正确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则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中,第一控制指示为“0”;如果第二控制信息接收失败,则第二控制指示为“1”,当然,通常在此种情况下,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也为失败,因此,数据接收指示也为“1”。应当明白的是,在该示例当中,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以及数据接收结果均采用“0”作为成功标识,采用“1”作为失败标识,但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这三者的成功标识与失败标识有所不同,例如,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以“0”和“1”分别作为成功标识与失败标识,但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分别采用“a”和“b”作为成功标识和失败标识,而数据接收结果则分别采用“m”和“n”作为成功标识和失败标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同样是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为成功,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以及数据接收结果均为失败,则指示信息的内容已于前述示例中不同:在本示例中,指示信息包含“0”、“b”和“n”三个标识。
方式二:指示信息包括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控制指示根据信息接收结果确定;数据接收指示根据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在本反馈方式当中,终端将通过控制指示向基站进行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指示:如果针对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均为成功,也即信息接收结果均为成功,则控制指示包括成功标识,否则,控制指示可能包括失败标识,或者也可能是不进行反馈。也就是说,只要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中存在一个的接收结果为失败,则指示信息中的控制指示不会包括成功标识。对于数据接收指示,则根据数据接收结果确定,如果对在第一传输块上传输的数据接收成功,则数据接收指示包括成功标识,否则包括失败指示。
方式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和信息数据指示,第一控制指示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信息数据指示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在这种确定反馈的方案中,终端将对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进行独立反馈,让基站可以明确自己对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将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以及第一传输块上的数据接收情况作为一个整体向基站进行反馈。例如,当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为失败,则第一控制指示包括失败标识,否则,第一控制指示包括成功标识。由于将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与数据接收情况联合反馈,因此,只有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终端发送信息数据指示才会包括成功标识,否则都不会包含成功标识。这就意味着,只有当终端成功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并且数据接收结果也为成功时,终端才会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信息数据指示。
在基站仅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时,终端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来决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确定究竟采用以上三种方式中的哪一种来确定反馈策略。可选地,终端先获取第二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特征信息确定选择的方式。这里的特征信息包括信息内容和/或传输信道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可以根据基站的指示决定采用何种方式确定反馈策略,例如基站可以向终端发送反馈方式指示信息,当终端接收到该反馈方式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反馈方式指示信息确定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方式,然后依照该反馈方式确定反馈策略。
下面针对基站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以及第三控制信息时终端确定反馈策略的方案进行介绍。这里先介绍两种反馈原则:
反馈原则一:终端通过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
在这种反馈原则下,基站仅为终端分配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对两个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例如基站分配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PUCCH(Physicaluplink control channel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用以反馈。所以,终端需要将可以反映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的信息接收结果、第一传输块的数据接收结果的信息,以及反映第一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的信息接收结果以及第二传输块的数据接收结果的信息一起通过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反馈给基站。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分别对应于两个传输块的信息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需要通过同一资源向基站反馈,因此,在该反馈原则下,不能出现仅对对应于一个传输块的信息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进行反馈,而不反馈另一传输块对应的信息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的情形。
反馈原则二:终端通过与第一传输块对应的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通过与第二传输块对应的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
在这种反馈原则下,每一个二级控制信息对应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或者说每一个传输块对应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因此,对每个传输块对应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时,所采用的资源是独立的,可以出现对其中一个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另一个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不进行反馈的情形。
由于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反馈原则,因此,终端在针对下行接收确定反馈策略时,可以基于其中任意一种反馈原则确定对应的反馈策略。所以,终端可以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或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可以根据二级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确定是采用反馈原则一还是反馈原则二来确定反馈策略。在本实施例中,二级控制信息包括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因此,终端可以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中任意一个的特征信息决定如何选择。可选地,终端可以基于第二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的信息内容、传输信道类型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如果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是在PDSCH(PhysicalDownlink Shared Channel,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区域传输的,则终端可以选择根据反馈原则二来确定反馈策略;而如果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是在CORESET(控制资源集)区域传输的,则终端可以选择根据反馈原则一来确定反馈策略。简单来说,基站在对控制信息进行划分传输时,不同的划分原则、传输方式等因素会影响到终端对反馈原则的选取。
在上述示例当中,介绍了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二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决定反馈原则方案,但在本实施例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可以通过反馈原则指示信息向终端指示反馈原则的选择,这样,当终端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反馈原则指示信息后,就可以从反馈原则一与反馈原则二中选择出对应的一个,然后根据反馈原则确定对应的反馈策略。
下面对终端选择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反馈策略的方案进行介绍:
方案一:
终端可以确定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存在需要对两个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因此,在指示信息中包括两个标识位,其中一个对应于第一传输块,另一个对应于第二传输块。
如果对应于某个传输块的控制信息未成功接收,则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案一当中,如果对应于某个传输块的二级控制信息未成功接收,则对应于该传输块的数据接收结果必定也会失败。在本实施例中,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接收成功,则指示信息中包括成功标识,否则,指示信息中包括失败标识。也就是说,在本方案当中并不区分最终数据接收失败是因为二级控制信息接收失败,还是在第一控制信息和二级控制信息均接收成功的情况下,数据接收失败。只要数据接收失败,则统一视为失败。
假定在本实施例中以“0”作为成功标志,以“1”作为失败标志,且指示信息中包括“XY”两个标志信息,其中,X对应于第一传输块,Y对应于第二传输块,则在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成功,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第三接收结果为成功,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也为失败的情况下,指示信息为“11”。
方案二:
在终端中预先存储了状态组合同指示信息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指示信息“000”对应于信息接收结果均为成功,且数据接收结果也均为成功的状态组合;指示信息“001”对应于信息接收结果均为成功,但数据接收结果中第一数据接收结果成功,第二数据接收结果失败的状态组合……。所以,在方案二中,终端可以先确定此次下行接收中第一信息接收结果、第二信息接收结果、第三信息接收结果、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第二数据接收结果的状态组合;然后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与此次下行接收的状态组合相匹配的目标指示信息。
通常在采用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两个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时,终端仅会使用2个bit,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即使假定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接收结果为成功,也依旧存在9种情况,请参见表1,其示出了各种状态组合:
表1
Figure BDA0001618919460000261
其中,“Y”表示对应的接收结果成功,“N”表示对应的接收结果成功,“-”表示在传输块对应的二级控制信息接收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未尝试进行数据接收解调,当然“-”可以视作接收结果失败的一种情况,“-”也可以采用“N”替换。
所以,为了让表1中所示出的9中状态均有对应的指示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采用3bit,3位二进制可以表示8中情况,再加上终端不向基站进行反馈的情形,一共可以表示9中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在前述介绍当中,“000”对应的是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均为成功的状态,“001”对应于信息接收结果均为成功,但数据接收结果中第一数据接收结果成功,第二数据接收结果失败的状态……在本实施例的其他示例中也可以采用别的指示信息来对应这些状态,只要一种指示信息对应一种下行接收状态即可。
下面对终端选择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反馈策略的方案进行介绍:
方案三:
在方案三当中,终端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用于表征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的指示信息,并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用于表征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的指示信息。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接收成功,则对应的指示信息中包括成功标识,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无法成功接收,则对应的指示信息中包括失败标识。
同方案一类似,本方案中终端也不区分最终数据接收失败是因为二级控制信息接收失败,还是在第一控制信息和二级控制信息均接收成功的情况下,数据接收失败。只要数据接收失败,则统一视为失败。和方案一不同的是,方案一中会将采用2bit携带两个分别对应于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的标识信息,但本实施例中,在一个指示信息中,仅会采用1bit携带对应于一个传输块的标识信息。例如,假定第一传输块对应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则在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指示信息中携带一个失败标识。假定第二传输块对应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则在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指示信息中携带一个成功标识。
方案四:
在本方案当中,如果某个传输块对应的二级控制信息接收失败,最终导致该传输块对应的数据接收结果失败,则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认为控制信息接收失败,因此,结合传统反馈策略(在传统反馈策略中,如果未能接收到控制信息,则终端不向基站反馈,如果控制信息接收成功,但数据接收结果失败,则终端向基站反馈NACK消息;如果控制信息接收成功,且数据接收结果成功,则终端向基站反馈ACK信息),在控制信息未能成功接收时,是不基站进行反馈的。
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某个传输块,如果该传输块对应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则终端确定不向基站反馈该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只有在该传输块对应的数据接收结果也为成功时,终端才会确定通过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而在该传输块对应的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终端将会确定通过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例如,在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终端确定不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终端确定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在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终端确定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在第三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终端确定不向基站反馈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终端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在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终端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终端先获取对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以及第三控制信息的信息接收结果,以及在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上的数据接收结果;然后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根据该策略进行的反馈可以使得基站获知终端侧的控制信息接收情况、数据接收情况,提升了基站对传输情况的了解情况,便于基站为后续传输确定有效的传输策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反馈原则,终端与基站之间可以支持按照这两种反馈原则确定反馈策略,终端还可以根据基站对控制信息划分传输等特征信息确定反馈原则的选择,提升了反馈灵活性。
实施例五:
本实施例将结合具体示例对实施例四中提供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进行介绍:
首先,针对反馈原则一下的方案一,本实施例中在一个PUCCH资源中采用2bit对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这里假定采用“0”作为失败标识,采用“1”作为成功标识,则表2示出了在方案一中,终端在各种接收状态组合下向基站反馈的指示信息:
表2
Figure BDA0001618919460000291
其中,当指示信息内容为“Null”,表示指示信息为空,即终端不向基站进行反馈。根据表2可以看出,对于基站而言,方案一不能让基站准确区分情况类别B1和A3,不能准确区分情况类别C1和A2,同时也不能让基站区分情况类别A4、B2、C2以及D。
造成上述不能区分情况的主要原因是终端在确定反馈策略的时候,并没有区分是传输块对应的二级控制信息未正确接收检测,还是由于二级控制信息正确接收,但对应的数据接收结果失败的情况,因此,导致基站不能确定二级控制信息的接收成功率。
对于方案二,终端在一个PUCCH资源中采用3bit对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值得一提的是,在该方案中,“0”和“1”并不是分别作为成功标识和失败标识存在。请参见表3示出的方案二中,终端在各种接收状态组合下向基站反馈的指示信息:
表3
Figure BDA0001618919460000292
Figure BDA0001618919460000301
若终端选择采用两个PUCCH资源分别对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其中第一PUCCH资源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用于反馈第一指示信息,而第二PUCCH资源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用于反馈第二指示信息,并且“0”作为失败标识,采用“1”作为成功标识,则表3示出了在方案三中,终端在各种接收状态组合下向基站反馈的第一指示信息和第二指示信息:
表4
Figure BDA0001618919460000302
在方案三当中,基站采用第一PUCCH资源接收到第一指示信息,采用第二PUCCH资源接收到第二指示信息后,需要将两个指示信息联合起来才能确定终端针对此次下行传输的接收状态。当然,即使在这种情况下,基站还是不能准确区分情况类别B1和A3,不能准确区分情况类别C1和A2,以及区分情况类别A4、B2、C2以及D。因为,终端在确定指示信息的时候,仍旧没有区分是传输块对应的二级控制信息未正确接收检测的情况,和二级控制信息正确接收,但对应的数据接收结果失败的情况。
在方案四中,终端依旧选择采用两个PUCCH资源分别对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其中第一PUCCH资源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用于反馈第一指示信息,而第二PUCCH资源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用于反馈第二指示信息,而且继续采用“0”作为失败标识,采用“1”作为成功标识。
不过,在方案四当中,当某个传输块对应的二级控制信息未能正确接收时,终端将认为该传输块对应的整体控制信息未能成功接收,因此,不向基站进行反馈,基于上述介绍,可以得出在方案四下,各接收状态下,终端向基站反馈的指示信息,请参见表5:
表5
Figure BDA0001618919460000311
表5中“Null”表示对应指示信息为空,即终端不向基站进行反馈。在方案四当中,基站采用第一PUCCH资源对第一指示信息进行接收,采用第二PUCCH资源对第二指示信息进行接收后,需要将两个指示信息的接收情况以及接收到的指示信息的内容联合起来才能确定终端针对此次下行传输的接收状态。不过在该方案当中,基站可以准确了解区分终端此次下行接收过程中各信息接收结果以及各数据接收结果。
本实施例提供针对实施例四种提供的各反馈策略确定方案,提供的更细节的说明。而且,所提供的方案二和方案四中,终端根据确定的反馈策略进行反馈(包括不反馈),能够在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成功时,使基站有效了解第二信息接收结果、第三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从而根据终端的下行接收情况及时对下行传输策略进行维护调整。
实施例六: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传输装置,请参见图5,传输装置50包括信息接收模块502、信道确定模块504和数据传输模块506,其中,信息接收模块502用于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信息接收模块502可能还用于接收第二控制信息。信道确定模块504用于在信息接收模块502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数据传输模块506用于根据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进行数据传输。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联合指示一个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联合指示一个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第一控制信息可以用于对数据信道的部分传输配置进行指示,应当理解的是,当一个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需要两个传输配置信息来指示时,信息接收模块502仅接收到一个控制信息时,信道确定模块504是无法正确确定该数据信道的。假定确定一个数据信道需要A、B、C、D四个传输配置项,可以理解的是,A、B、C、D四个传输配置项中有任意一个配置项的配置值发生变化,则信道确定模块504确定来的数据信道就会有所不同。第一控制信息中仅包括A、B两个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A1和B1,不同配置值的传输配置项C、D与第一控制信息进行组合,可以确定不同的数据信道。因此即使信息接收模块502正确检测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得到针对传输配置项A和B的配置值A1和B1,信道确定模块504也是无法得到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息内可以包括用于指示第二控制信息是否存在的存在指示。第二控制信息可以对第一控制信息中未指示的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进行指示,也即对数据信道的剩余部分的传输配置进行指示。所以,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可以联合指示一个数据信息。信息接收模块502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后,若经过解析确定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存在指示,则说明基站有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否则的话,则说明基站并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也即第二控制信息并不存在。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第二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PMI信息、传输层数、MCS信息以及传输波束等几种信息中的至少一种。
结合前述介绍可知,信息接收模块502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可能是以下两种情况中的任意一种:
第一,基站本身就并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例如在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存在指示,因此,信息接收模块502不可能从基站侧接收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
第二,基站有发送过第二控制信息,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针对第二控制信息的存在指示,只不过信息接收模块502没有正确检测到第二控制信息,因此,信息接收模块502也未能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由于信道确定模块504需要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确定第二控制信息是否存在,因此,即使基站发送了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但是信息接收模块502也会先接收第一控制信息,然后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指示去接收第二控制信息,所以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过程可以存在时序,也可以说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会影响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过程:如果第一控制信息都不能被终端正确接收,则信息接收模块502也基本上不可能正确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可见,保证在第一控制信道上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被正确接收非常重要。
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当中,对第一控制信息进行传输的第一控制信息的传输配置通常会比传输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的传输配置更好,BLER等参数更好,整体鲁棒性更优。
在信息接收模块502未能从基站侧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传统传输方案当中,传输装置50不能与基站继续数据传输,不过在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50预先存储了预设控制信息,该预设控制信息可以对第一控制信息中未指示的其他传输配置项进行指示。因此,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联合可以确定数据信道。例如,第一控制信息中对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项A和B的配置值进行了指示,则预设控制信息可以对剩余的传输配置项C和D的配置值进行指示,假定预设控制信息对传输配置项C和D的指示分别是C1和D1,则传输装置50的数据传输模块506可以根据A1、B1以及C1和D1确定一个数据信道,与基站继续进行数据传输。
在本实施例中,预设控制信息可以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其中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由终端与基站预先约定确定,例如有对应的管理人员分别在终端侧和基站侧输入设置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第二预设控制信息可以由基站配置生成后,通过高层传输给终端。这里所说的高层是指物理层之上的层,例如可以是在OSI参考模型或TCP/IP五层模型中高于物理层的层。
在预设控制信息中仅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时,信道确定模块504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在预设控制信息中仅包括第二预设控制信息时,信道确定模块504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当预设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时,信道确定模块504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当预设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时,信道确定模块504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中是否包括存在指示来选择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一个。例如,当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存在指示时,信道确定模块504选择第一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共同确定数据信道,当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存在指示时,信道确定模块504选择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共同确定数据信道。相较于前述随机选择两个中的任意一个来确定数据信道的做法,这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预设控制信息的方案,由于选择方式存在一定的原则,因此在基站也了解这种原则的时候,基站可以在未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即有较大的几率知道应当选择哪个数据信道才能与终端配合实现数据传输,避免了多次尝试,有利于提升两端的数据传输效率。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在不同的数据传输过程中,因为传输的数据业务有不同的特点,因此,第一控制信息所具有的特点也不同,例如第一控制信息中所包含的内容不同,在这种情况,用于与第一控制信息相互配合的预设控制信息内的内容也会有所不同。为了避免针对每次数据传输配置单独约定或传输预设控制信息,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终端侧可以预先存储一个统一控制信息,在该统一控制信息中可以包括较多的用于指示数据信道传输配置的传输配置项,甚至可以包括所有传输配置项,例如在本实施例的一种示例当中,传输装置50侧预先存储的统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A、B、C、D四个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A1、B1、C1、D1。在信息接收模块502仅从基站获取到第一控制信息时,信道确定模块504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中已包含的传输配置项,选择性地从统一控制信息中提取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的传输配置项构成预设控制信息,例如,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A2和C5时,信道确定模块504可以提取出B1与D1构成预设控制信息。在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A1和D3时,信道确定模块504可以提取出B1与C1构成预设控制信息。
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时候,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联合所确定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与第一控制信息同预设控制信息集合所确定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换言之,第二控制信息内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与预设控制信息中对应传输配置项的配置值可以不同也可以相同。
在信道确定模块504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之后,数据传输模块506可以采用该数据信道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在基站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信息接收模块502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确定基站是否有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同时,基站也自然了解自己并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因此,二者可以直接按照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进行数据传输。而且,如果传输装置50和基站预先约定过,在第二控制信息不存在时选择哪一个预设控制信息来确定数据信道,则二者可以直接确定同一数据信道完成数据传输,避免了二者选择预设控制信息不一致,导致数据传输失败的情况发生。
应当理解的是,前述“数据传输”包括上行数据传输与下行数据传输,在基站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若传输装置50作为数据发送端,数据传输模块506可以按照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向基站发送数据。基站也可以采用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从而接收数据传输模块506发送的数据。当然,基站也可以预先假定信息接收模块502接收到了第二控制信息,先按照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进行数据接收,如数据接收失败,则进一步按照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进行数据接收。当然基站也可以先按照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进行数据接收,在失败之后再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接收。
若传输装置50作为数据接收端,则传输装置50可以先向基站反馈自己对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然后,让基站根据反馈消息进行数据发送,或者基站在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发送,另一方面也在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的数据信道上进行数据发送,这样传输装置50总能通过其中一个接收到数据。
本实施例中提供的传输装置50可用于实现实施例一至三中介绍的任意一种传输方法,实现传输方法的具体细节等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传输装置50可以部署在终端上,其中信息接收模块502、数据传输模块506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的通信装置和处理器共同实现,而信道确定模块504的功能则可以通过终端的处理器来实现。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传输装置,在不能从基站侧获取到用于对数据信道部分传输配置进行指示的第二控制信息时,传输装置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预设控制信息来与第一控制信息联合确定一个数据信道,与基站基于该数据信道继续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数据传输过程因为第二控制信息无法获取而被迫耽搁的情况,提升了数据传输效率;这也避免了用户业务受到影响的问题,保证了用户体验。
实施例七: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上行接收装置,请参见图6,上行接收装置60包括信息发送模块602、数据接收模块604。其中,信息发送模块602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数据接收模块604用于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并通过传输配置参数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
信息发送模块602通过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可以对数据信道的部分传输配置进行指示。数据信道的另外部分传输配置可以通过其他控制信息进行指示。在本实施例中,信息发送模块602可以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数据信道剩余部分传输配置的第二控制信息,也可以不向终端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在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基信息发送模块602可以在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存在指示,通过该存在指示向终端指示自己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的,因此第二控制信息存在。另外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信息发送模块602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还可以对用于承载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控制信道进行指示,使得终端在确定第二控制信息存在时,到对应的第二控制信道上检测接收第二控制信息。如果信息发送模块602不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则不需要再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存在指示,在这种情况下,当终端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之后,就可以确定信息发送模块602并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因此第二控制信息并不存在。
在信息发送模块602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后,数据接收模块604可以采用该第一控制信息与预先存储的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以便接收终端发送的数据。当然,该数据信道只有在终端没能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才有可能会接收到终端发送的数据。因为在通常情况下,如果终端有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则终端将会联合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从而确定一个数据信道,并利用该数据信道发送数据。
终端不能从上行接收装置60侧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大致包括两种,这在实施例一种已经有介绍过,主要是上行接收装置60本身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和上行接收装置60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但终端侧未能成功接收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
所以,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中,数据接收模块604可以单独仅根据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的联合指示确定数据信道,例如在信息发送模块602没有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下,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终端侧无论如何都不可能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所以,终端必定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息来确定数据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另一些示例当中,数据接收模块604既可以采用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终端之间的数据信道,也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指示确定数据信道。这种方案适用于信息发送模块602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也即第一控制信息中携带存在指示的情况,因为在这种情况下,终端还是有可能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的。在一些示例当中,数据接收模块604在确定数据信道的时候,可以将上述两种方式结合起来:
例如,数据接收模块604既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确定一个数据信道(假定为数据信道M),也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预设控制信道确定一个数据信道(假定为数据信道N),同时在数据信道M和数据信道N上进行数据接收。或者数据接收模块604先采用其中一个数据信息接收数据,在数据接收结果不能通过校验时,再采用另一个数据信道接收数据。例如,由于信息发送模块602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的,因此,数据接收模块604可以优先采用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联合确定数据信道,不过这要求终端侧对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成功率较高,例如至少大于50%,因为只有在这种情况下终端采用第二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可能性才会大于其采用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可能性。反之,如果终端侧对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成功率较低,例如小于50%,则终端更有可能采用第一控制信息联合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因此,数据接收模块604可以对终端侧对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进行统计,从而确定优先选择哪一种方式确定数据信道,从而避免选择了不匹配的控制信息,导致数据接收失败,浪费传输时间与传输资源的情况。
在实施例一中已经介绍过预设控制信息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本实施例中上行接收装置60侧所使用的预设控制信息与终端侧使用的预设控制信息相同,因此,本实施例中预设控制信息也同样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或第二预设控制信息。在本实施例中,分别用于传输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一控制信道和第二控制信道均为物理层信道,而预设控制信息通常不是基站通过物理层传输给终端的。因此,终端可以通过获取第二控制信息以外的渠道获取预设控制信息。
在预设控制信息中仅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时,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在预设控制信息中仅包括第二预设控制信息时,基站可以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当预设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时,基站可以随机选择其中一个同第一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当预设控制信息中同时包括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第二预设控制信息时,数据接收模块604可以根据自己是否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来选择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一个。例如,当未发送第二控制信息时,数据接收模块604选择第一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共同确定数据信道,当发送了第二控制信息时,数据接收模块604选择第二预设控制信息与第一控制信息共同确定数据信道。相较于前述随机选择两个中的任意一个来确定数据信道的做法,这种根据不同情况选择不同预设控制信息的方案,由于选择方式存在一定的原则,因此在终端也了解这种原则的时候,终端可以在未进行数据传输之前即有较大的几率知道应当选择哪个数据信道才能与数据接收模块604配合实现数据传输,避免了多次尝试,有利于提升两端的数据传输效率。
应当理解的是,在传输数据传输方案当中,上行接收装置60也有可能仅向终端发送一个控制信息指示终端进行数据传输,但这与本实施例中上行接收装置60仅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不发送第二控制信息的方案有所不同:因为在传统数据传输方案当中,当上行接收装置60仅发送一个控制信息给终端时,是属于单级控制信息传输方案,因此在该传输信息中应当会包含用于确定数据信道的全部传输配置项。但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信息中并不会包含可以确定一个数据信道的全部传输配置项。
本实施例提供的上行接装置,用于实现实施例一至三中介绍的任意一种上行接收方法,实现上行接收方法的具体细节等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上行接收装置60可以部署在基站上,其中信息发送模块602和数据接收模块604的功能可以通过基站的通信装置和处理器共同实现。
本实施例中,上行接收装置在向终端发送用于指示数据信道的第一控制信息之后,可以根据预先确定的预设控制信息来与第一控制信息联合确定一个数据信道,与终端基于该数据信道进行数据传输,避免了终端不能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两端无法进行数据传输,传输进程被搁置,影响数据传输效率,影响系统吞吐量和终端侧用户体验的问题。
实施例八: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反馈策略确定装置,请参见图7,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包括结果获取模块702、策略确定模块704,其中,结果获取模块702用于获取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其中,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用于共同指示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策略确定模块704用于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在本实施例中,信息接收结果是指终端对基站所发送的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在一些示例当中,基站会通过第一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通过第二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二控制信息,因此信息接收结果也就对应的包含对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和对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第一控制信息属于一级控制信息,其可以包含是否存在二级控制信息的指示,以及在二级控制信息存在时,指示二级控制信息个数的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属于二级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可以联合指示,或者说共同指示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
在一些示例当中,基站还会通过第三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三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类似,也属于二级控制信息,因此第一控制信息中包含表征二级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同时其中还指示存在两个二级控制信息。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可以用于共同指示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三控制信息共同指示第二传输块的传输配置。应当理解的是,第一传输块与第二传输块可以是属于不同的数据信道的不同传输块,也可以是属于同一数据信道的不同传输块。所以,在这些示例当中,信息接收结果包括针对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针对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以及针对第三控制信息的第三信息接收结果。
在本实施例中,第一信道、第二信道、第三信道可以是控制信道也可以是数据信道。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第一信道为控制信道,二第二信道和第三信道可以为数据信道。
本实施例中所谓数据接收结果是指终端对基站发送的数据的检测接收结果,如果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仅包括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也即仅存在第一传输块时,数据接收结果就是终端对在第一传输块上传输的数据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当基站发送的控制信息还包括第三控制信息时,数据接收结果包括终端对在第一传输块上传输的数据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以及终端对在第二传输块上传输的数据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
本实施例中将终端对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以及第三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统称为信息接收结果,信息接收结果中包括对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对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以及对第三控制信息的第三信息接收结果。将终端在第一传输块、第二传输块上的数据接收结果统称为数据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中包括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应当理解的是,信息接收结果将会对数据接收结果产生一定的影响。如果信息接收结果内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终端无法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确定针对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所以第一数据接收结果自然不可能成功。所以,终端获取信息接收结果与数据接收结果,并不一定要求终端一定要完整执行控制信息的接收和数据的接收。
同样地,由于第一控制信息中通常包括用于指示二级控制信息是否存在的存在指示,也可能包括用于指示二级控制信息数据的信息,因此,如果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则终端基本不太可能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更不可能从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上接收到数据,因此本实施例中提出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是基于第一控制信息接收成功的情况的,也即假定第一信息接收结果始终为成功。
当结果获取模块702获取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后,策略确定模块704可以根据该信息接收结果与数据接收结果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在本实施例中,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的反馈策略可能是向基站发送信息进行反馈,也有可能是通过不向基站发送信息的方式进行反馈,因为,发送信息和不发送信息属于不同的反馈状态,基站也可以根据策略确定模块704未发送反馈信息确定终端的接收状态。
下面针对基站仅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时,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的几种方式进行介绍:
方式一: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第二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第一控制指示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第二控制指示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数据接收指示根据对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确定。
简单来说,方式一是针对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和数据接收结果进行独立反馈。当然这里的独立反馈并不意味着针对各接收结果的反馈是以独立的消息发送的。只是说明在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中,包含分别用于对各接收情况进行指示的标识信息。所以指示信息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两个或三个。
例如,假定以“0”作为成功标识,以“1”作为失败标识,如果终端正确接收到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则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中,第一控制指示为“0”;如果第二控制信息接收失败,则第二控制指示为“1”,当然,通常在此种情况下,终端的数据接收结果也为失败,因此,数据接收指示也为“1”。应当明白的是,在该示例当中,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以及数据接收结果均采用“0”作为成功标识,采用“1”作为失败标识,但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这三者的成功标识与失败标识有所不同,例如,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以“0”和“1”分别作为成功标识与失败标识,但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分别采用“a”和“b”作为成功标识和失败标识,而数据接收结果则分别采用“m”和“n”作为成功标识和失败标识。在这种情况下,即使同样是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为成功,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以及数据接收结果均为失败,则指示信息的内容已于前述示例中不同:在本示例中,指示信息包含“0”、“b”和“n”三个标识。
方式二:指示信息包括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控制指示根据信息接收结果确定;数据接收指示根据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在本反馈方式当中,策略确定模块704将通过控制指示向基站进行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指示:如果针对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均为成功,也即信息接收结果均为成功,则控制指示包括成功标识,否则,控制指示可能包括失败标识,或者也可能是不进行反馈。也就是说,只要第一控制信息和第二控制信息中存在一个的接收结果为失败,则指示信息中的控制指示不会包括成功标识。对于数据接收指示,则根据数据接收结果确定,如果对在第一传输块上传输的数据接收成功,则数据接收指示包括成功标识,否则包括失败指示。
方式三: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和信息数据指示,第一控制指示根据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信息数据指示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在这种确定反馈的方案中,策略确定模块704将对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进行独立反馈,让基站可以明确自己对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将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以及第一传输块上的数据接收情况作为一个整体向基站进行反馈。例如,当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为失败,则第一控制指示包括失败标识,否则,第一控制指示包括成功标识。由于将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情况与数据接收情况联合反馈,因此,只有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策略确定模块704发送信息数据指示才会包括成功标识,否则都不会包含成功标识。这就意味着,只有当终端成功接收到第二控制信息,并且数据接收结果也为成功时,策略确定模块704才会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信息数据指示。
在基站仅发送第一控制信息与第二控制信息时,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可根据第二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来决定采用以下两种方式确定究竟采用以上三种方式中的哪一种来确定反馈策略。可选地,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先获取第二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然后根据特征信息确定选择的方式。这里的特征信息包括信息内容和/或传输信道类型。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可以根据基站的指示决定采用何种方式确定反馈策略,例如基站可以向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发送反馈方式指示信息,当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接收到该反馈方式指示信息后,可以根据该反馈方式指示信息确定基站所指定的反馈方式,然后依照该反馈方式确定反馈策略。
下面针对基站发送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以及第三控制信息时反馈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反馈策略的方案进行介绍。这里先介绍两种反馈原则:
反馈原则一:策略确定模块704通过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
在这种反馈原则下,基站仅为终端分配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对两个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例如基站分配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PUCCH资源用以反馈。所以,策略确定模块704需要将可以反映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的信息接收结果、第一传输块的数据接收结果的信息,以及反映第一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的信息接收结果以及第二传输块的数据接收结果的信息一起通过该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反馈给基站。
应当理解的是,由于分别对应于两个传输块的信息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需要通过同一资源向基站反馈,因此,在该反馈原则下,不能出现仅对对应于一个传输块的信息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进行反馈,而不反馈另一传输块对应的信息接收结果、数据接收结果的情形。
反馈原则二:策略确定模块704通过与第一传输块对应的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通过与第二传输块对应的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
在这种反馈原则下,每一个二级控制信息对应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或者说每一个传输块对应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因此,对每个传输块对应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时,所采用的资源是独立的,可以出现对其中一个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另一个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不进行反馈的情形。
由于本实施例中提供了两种反馈原则,因此,策略确定模块704在针对下行接收确定反馈策略时,可以基于其中任意一种反馈原则确定对应的反馈策略。所以,策略确定模块704可以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或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在本实施例的一些示例当中,策略确定模块704可以根据二级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确定是采用反馈原则一还是反馈原则二来确定反馈策略。如果二级控制信息包括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则策略确定模块704可以根据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中任意一个的特征信息决定如何选择。可选地,策略确定模块704可以基于第二控制信息/第三控制信息的信息内容、传输信道类型中的至少一个。例如,如果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是在PDSCH区域传输的,则终端可以选择根据反馈原则二来确定反馈策略;而如果第二控制信息和第三控制信息是在CORESET区域传输的,则策略确定模块704可以选择根据反馈原则一来确定反馈策略。简单来说,基站在对控制信息进行划分传输时,不同的划分原则、传输方式等因素会影响到终端对反馈原则的选取。
在上述示例当中,介绍了终端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或第二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决定反馈原则方案,但在本实施例一些示例当中,基站可以通过反馈原则指示信息向策略确定模块704指示反馈原则的选择,这样,当策略确定模块704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反馈原则指示信息后,就可以从反馈原则一与反馈原则二中选择出对应的一个,然后根据反馈原则确定对应的反馈策略。
下面对策略确定模块704选择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反馈策略的方案进行介绍:
方案一:
策略确定模块704可以确定通过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的指示信息,指示信息用于表征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存在需要对两个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进行反馈,因此,在指示信息中包括两个标识位,其中一个对应于第一传输块,另一个对应于第二传输块。
如果对应于某个传输块的控制信息未成功接收,则值得注意的是,在方案一当中,如果对应于某个传输块的二级控制信息未成功接收,则对应于该传输块的数据接收结果必定也会失败。在本实施例中,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接收成功,则指示信息中包括成功标识,否则,指示信息中包括失败标识。也就是说,在本方案当中并不区分最终数据接收失败是因为二级控制信息接收失败,还是在第一控制信息和二级控制信息均接收成功的情况下,数据接收失败。只要数据接收失败,则统一视为失败。
假定在本实施例中以“0”作为成功标志,以“1”作为失败标志,且指示信息中包括“XY”两个标志信息,其中,X对应于第一传输块,Y对应于第二传输块,则在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成功,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第三接收结果为成功,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也为失败的情况下,指示信息为“11”。
方案二:
在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中预先存储了状态组合同指示信息间的对应关系,例如指示信息“000”对应于信息接收结果均为成功,且数据接收结果也均为成功的状态组合;指示信息“001”对应于信息接收结果均为成功,但数据接收结果中第一数据接收结果成功,第二数据接收结果失败的状态组合……。所以,在方案二中,策略确定模块704可以先确定此次下行接收中第一信息接收结果、第二信息接收结果、第三信息接收结果、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第二数据接收结果的状态组合;然后根据该对应关系确定与此次下行接收的状态组合相匹配的目标指示信息。
通常在采用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两个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时,终端仅会使用2个bit,但是在本实施例中,由于即使假定第一控制信息对应的第一接收结果为成功,也依旧存在9种情况,请参见表1,其示出了各种状态组合。其中,“Y”表示对应的接收结果成功,“N”表示对应的接收结果成功,“-”表示在传输块对应的二级控制信息接收失败的情况下,终端未尝试进行数据接收解调,当然“-”可以视作接收结果失败的一种情况,“-”也可以采用“N”替换。
所以,为了让表1中所示出的9中状态均有对应的指示信息,因此,在本实施例中,指示信息可以采用3bit,3位二进制可以表示8中情况,再加上终端不向基站进行反馈的情形,一共可以表示9中情况。
应当理解的是,在前述介绍当中,“000”对应的是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均为成功的状态,“001”对应于信息接收结果均为成功,但数据接收结果中第一数据接收结果成功,第二数据接收结果失败的状态……在本实施例的其他示例中也可以采用别的指示信息来对应这些状态,只要一种指示信息对应一种下行接收状态即可。
下面对策略确定模块704选择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反馈策略的方案进行介绍:
方案三:
在方案三当中,策略确定模块704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用于表征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的指示信息,并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用于表征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的指示信息。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接收成功,则对应的指示信息中包括成功标识,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无法成功接收,则对应的指示信息中包括失败标识。
同方案一类似,本方案中策略确定模块704也不区分最终数据接收失败是因为二级控制信息接收失败,还是在第一控制信息和二级控制信息均接收成功的情况下,数据接收失败。只要数据接收失败,则统一视为失败。和方案一不同的是,方案一中策略确定模块704会将采用2bit携带两个分别对应于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的标识信息,但本实施例中,在一个指示信息中,策略确定模块704仅会采用1bit携带对应于一个传输块的标识信息。例如,假定第一传输块对应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则在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指示信息中携带一个失败标识。假定第二传输块对应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则在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上发送的指示信息中携带一个成功标识。
方案四:
在本方案当中,如果某个传输块对应的二级控制信息接收失败,最终导致该传输块对应的数据接收结果失败,则在这种情况下,策略确定模块704认为控制信息接收失败,因此,结合传统反馈策略(在传统反馈策略中,如果未能接收到控制信息,则终端不向基站反馈,如果控制信息接收成功,但数据接收结果失败,则终端向基站反馈NACK消息;如果控制信息接收成功,且数据接收结果成功,则终端向基站反馈ACK信息),在控制信息未能成功接收时,是不基站进行反馈的。
因此本实施例中,对于某个传输块,如果该传输块对应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则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不向基站反馈该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只有在该传输块对应的数据接收结果也为成功时,策略确定模块704才会确定通过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而在该传输块对应的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策略确定模块704将会确定通过对应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例如,在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不向基站反馈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在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在第三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不向基站反馈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在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策略确定模块704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用于实现实施例四或五中介绍的任意一种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实现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的具体细节等请参见前述实施例的介绍这里不再赘述。在本实施例中,反馈策略确定装置70可以部署在终端上,其中结果获取模块702、策略确定模块704的功能可以通过终端的处理器实现。
本实施例提供的反馈策略确定装置,反馈策略确定装置先获取对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第二控制信息以及第三控制信息的信息接收结果,以及在第一传输块和第二传输块上的数据接收结果;然后根据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根据该策略进行的反馈可以使得基站获知终端侧的控制信息接收情况、数据接收情况,提升了基站对传输情况的了解情况,便于基站为后续传输确定有效的传输策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更进一步地,本实施例提供了两种反馈原则,反馈策略确定装置与基站之间可以支持按照这两种反馈原则确定反馈策略,反馈策略确定装置还可以根据基站对控制信息划分传输等特征信息确定反馈原则的选择,提升了反馈灵活性。
实施例九:
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存储介质,该存储介质中可以存储有一个或多个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读取、编译并执行的计算机程序,在本实施例中,该存储介质可以存储传输程序、上行接收程序、反馈策略确定程序三个中的至少一个,其中传输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一至三中介绍的任意一种传输方法。上行接收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一至三中介绍的任意一种上行接收方法。反馈策略确定程序可供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实现前述实施例四或五中介绍的任意一种反馈策略确定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终端,图8提供一种终端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终端8包括第一处理器81、第一存储器82以及用于连接第一处理器81与第一存储器82的第一通信总线83,其中第一存储器82可以为前述存储有传输程序的存储介质。第一处理器81可以读取第一存储器82中存储的传输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实施例一至三中介绍的任意一种传输方法;或者,第一存储器82可以为前述存储有反馈策略确定程序的存储介质。第一处理器81可以读取第一存储器82中存储的反馈策略确定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实施例四或五中介绍的任意一种反馈策略确定方法;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基站,请参见图9示出的基站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基站9包括第二处理器91、第二存储器92以及用于连接第二处理器91与第二存储器92的第二通信总线93,其中第二存储器92可以为前述存储有上行接收程序的存储介质。第二处理器91可以读取第二存储器92中存储的上行接收程序,进行编译并执行实现实施例一至三中介绍的任意一种上行接收方法。
本实施例提供传输装置、上行接收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在没有从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并通过该数据信道与基站进行数据传输;在这种情况下,即使终端没有正确接收到基站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终端可以采用预设控制信息替代第二控制信息,与对控制信息联合确定数据信道进行数据传输。
本实施例提供反馈策略确定装置、终端及存储介质,可以使得基站获知终端侧的控制信息接收情况、数据接收情况,提升了基站对传输情况的了解情况,便于基站为后续传输确定有效的传输策略,保证数据传输效率。
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明白的是,本发明各实施例中提供的传输方法、上行接收方法、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及对应的装置及基站、终端、存储介质,不仅可以应用于5G通信系统,也可以应用于未来任何一个通信系统中。
显然,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应该明白,上述本发明实施例的各模块或各步骤可以用通用的计算装置来实现,它们可以集中在单个的计算装置上,或者分布在多个计算装置所组成的网络上,可选地,它们可以用计算装置可执行的程序代码来实现,从而,可以将它们存储在计算机存储介质(ROM/RAM、磁碟、光盘)中由计算装置来执行,并且在某些情况下,可以以不同于此处的顺序执行所示出或描述的步骤,或者将它们分别制作成各个集成电路模块,或者将它们中的多个模块或步骤制作成单个集成电路模块来实现。所以,本发明不限制于任何特定的硬件和软件结合。
以上内容是结合具体的实施方式对本发明实施例所作的进一步详细说明,不能认定本发明的具体实施只局限于这些说明。对于本发明所属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简单推演或替换,都应当视为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21)

1.一种传输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
在没有从所述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预设控制信息用于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没有从所述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的情况包括以下两种中的任意一种:
情况一: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但没有正确检测到所述第二控制信息;
情况二: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传输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控制信息包括与所述基站预先约定的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从高层接收到的第二预设控制信息;
针对所述情况一,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针对所述情况二,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包括: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4.一种上行接收方法,包括:
通过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
通过第二控制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通过所述传输配置参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预设控制信息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所述预设控制信息包括与基站预先约定的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从高层接收到的第二预设控制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包括: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上行接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时,
在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之前,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信道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后,对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校验,并确定所述数据接收结果校验失败;
或,
在所述通过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之后,还包括对数据接收结果进行校验,若所述数据接收结果校验失败,则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信道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
在所述通过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时,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所指示的数据信道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
6.一种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包括:
获取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包括对于基站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在第二信道上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所述数据接收结果包括对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
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共同指示所述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根据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
方式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第二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所述第一控制指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控制指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接收指示根据对所述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确定;
方式二: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所述控制指示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接收指示根据所述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方式三: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和信息数据指示,所述第一控制指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所述信息数据指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和所述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从所述方式一、方式二以及方式三中选择一种以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根据基站发送的反馈方式指示信息从所述方式一、方式二以及方式三中选择一种以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8.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结果还包括对于所述基站在第三信道上发送的第三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所述数据接收结果还包括对第二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三控制信息用于共同指示所述第二传输块的传输配置。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所述反馈原则一包括:通过一个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第一传输块和所述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
所述反馈原则二包括:通过与所述第一传输块对应的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通过与所述第二传输块对应的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确定通过所述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的指示信息,所述指示信息用于表征所述第一传输块和所述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情况,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接收成功,则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对应于所述传输块的成功标识,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无法成功接收,则所述指示信息中包括对应于所述传输块的失败标识。
11.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包括对应于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三控制信息的第三信息接收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成功;所述数据接收结果包括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一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确定此次下行接收中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结果、第二信息接收结果、第三信息接收结果、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第二数据接收结果的状态组合;
根据预设的状态组合同指示信息间的对应关系确定与此次下行接收的状态组合相匹配的目标指示信息。
12.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确定通过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用于表征所述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的指示信息,并确定通过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用于表征所述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的指示信息;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接收成功,则对应的指示信息中包括成功标识,若某个传输块上数据无法成功接收,则对应的指示信息中包括失败标识。
13.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包括对应于第一控制信息的第一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二控制信息的第二信息接收结果、对应于第三控制信息的第三信息接收结果,其中所述第一信息接收结果为成功;所述数据接收结果包括对应于第一传输块的第一数据接收结果,和对应于第二传输块的第二数据接收结果;
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基于采用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
在所述第二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确定不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第一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所述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确定通过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一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确定通过所述第一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在所述第三信息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确定不向所述基站反馈所述第二传输块对应的下行接收状态;否则,在所述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成功时,确定通过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包括成功标识的指示信息,在所述第二数据接收结果为失败时,确定通过所述第二上行链路控制信道资源向所述基站反馈包括失败标识的指示信息。
14.如权利要求9-13任一项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之前,还包括:
获取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和/或所述第三控制信息的特征信息;根据特征信息确定采用所述反馈原则一还是所述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根据基站发送的反馈原则指示信息确定采用所述反馈原则一还是所述反馈原则二确定针对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
15.如权利要求14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信息包括信息内容和/或传输信道类型。
16.一种传输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接收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信道接收基站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
信道确定模块,用于在没有从所述基站获取到第二控制信息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预设控制信息用于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数据传输模块,用于根据所述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进行数据传输。
17.一种上行接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信息发送模块,用于通过第一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第一控制信息;
所述信息发送模块,还用于通过第二控制信道向所述终端发送第二控制信息;
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并通过所述传输配置参数接收所述终端发送的数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预设控制信息联合指示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
所述预设控制信息包括与基站预先约定的第一预设控制信息,和从高层接收到的第二预设控制信息;
所述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包括: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在所述第一控制信息中不包括用于指示所述第二控制信息存在的存在指示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一预设控制信息确定与所述终端进行数据传输的数据信道的传输配置参数。
18.一种反馈策略确定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结果获取模块,用于获取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包括对于基站在第一信道上发送的第一控制信息、在第二信道上发送的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所述数据接收结果包括对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所述第一控制信息和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用于共同指示所述第一传输块的传输配置;
策略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所述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和数据接收结果确定下行接收状态的反馈策略包括根据以下几种方式中的任意一种确定用于反馈的指示信息:
方式一: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第二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所述第一控制指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所述第二控制指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接收指示根据对所述第一传输块上数据的接收结果确定;
方式二:所述指示信息包括控制指示和数据接收指示,所述控制指示根据所述信息接收结果确定;所述数据接收指示根据所述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方式三:所述指示信息包括第一控制指示和信息数据指示,所述第一控制指示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确定;所述信息数据指示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息的接收结果和所述数据接收结果确定。
19.一种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终端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一存储器及第一通信总线;
所述第一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一处理器和第一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传输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或,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一存储器中存储的反馈策略确定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的步骤。
20.一种基站,其特征在于,所述基站包括第二处理器、第二存储器及第二通信总线;
所述第二通信总线用于实现第二处理器和第二存储器之间的连接通信;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执行第二存储器中存储的上行接收程序,以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接收方法的步骤。
21.一种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存储介质存储有传输程序、上行接收程序、反馈策略确定反馈程序三个中的至少一个,所述传输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传输方法的步骤;所述上行接收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4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上行接收方法的步骤;所述反馈策略确定反馈程序可被一个或者多个处理器执行,以实现如权利要求6至15中任一项所述的反馈策略确定方法的步骤。
CN201810297261.2A 2018-04-04 2018-04-04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5177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4)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7261.2A CN110351774B (zh) 2018-04-04 2018-04-04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EP19781051.8A EP3780718A4 (en) 2018-04-04 2019-04-03 COMMUNICATION METHOD AND DEVICE,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STORAGE MEDIUM
PCT/CN2019/081326 WO2019192537A1 (zh) 2018-04-04 2019-04-03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US17/044,103 US11671212B2 (en) 2018-04-04 2019-04-03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plink receiving method and apparatus, and feedback strategy determinat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97261.2A CN110351774B (zh) 2018-04-04 2018-04-04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51774A CN110351774A (zh) 2019-10-18
CN110351774B true CN110351774B (zh) 2022-07-15

Family

ID=6809997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97261.2A Active CN110351774B (zh) 2018-04-04 2018-04-04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1671212B2 (zh)
EP (1) EP3780718A4 (zh)
CN (1) CN110351774B (zh)
WO (1) WO2019192537A1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5594A1 (zh) * 2015-03-16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7076362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contained air interface partitions
CN107241801A (zh) * 2016-03-29 201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3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340676B2 (en) * 2009-06-25 2012-12-25 Motorola Mobility Llc Control and data signaling in heterogeneous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CN102685898B (zh) * 2011-03-16 2014-10-22 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多载波hspa传输方法、系统、基站和用户设备
KR101598523B1 (ko) * 2012-01-13 2016-02-2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하향링크 제어 신호 수신 방법 및 사용자기기와, 하향링크 제어 신호 전송 방법 및 기지국
CN103248450B (zh) 2012-02-07 2017-02-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和装置
US10021677B2 (en) * 2014-10-31 2018-07-1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age PDCCH with DCI flag and DCI format size indicator
US20170251465A1 (en) * 2015-03-09 2017-08-3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educing reference signals when communicating multiple sub-subframes between a base station and a wireless terminal
KR20170112897A (ko) * 2016-03-31 201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채널 상태 정보 보고 모드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US10757690B2 (en) * 2016-11-03 2020-08-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rol information piggyback in shared channel
CN115884403A (zh) * 2017-01-06 2023-03-3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US20190372743A1 (en) * 2017-01-12 2019-12-05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012221B2 (en) * 2017-03-08 2021-05-1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radio signa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3057380C (en) * 2017-03-20 2022-12-13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Control signaling transmission method, base station and terminal
US20200100219A1 (en) * 2017-03-21 2020-03-26 Ntt Docomo, Inc. User terminal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EP3602889A1 (en) * 2017-03-24 2020-02-05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s of retransmission in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without explicit harq feedback
US10574309B2 (en) * 2017-04-14 2020-02-25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techniq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10420089B2 (en) * 2017-08-10 2019-09-17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Adaptive two-stag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for code block group based fifth generation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systems
CN112134668B (zh) * 2018-02-09 2021-08-13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传输控制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US11438106B2 (en) * 2018-03-20 2022-09-06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HARQ-ACK signal and device therefor
WO2020039482A1 (ja) * 2018-08-20 2020-02-27 株式会社Nttドコモ ユーザ端末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US11690072B2 (en) * 2020-04-08 2023-06-27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figuration of piggy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resource
US11665705B2 (en) * 2020-04-20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wo-stage piggy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US11695519B2 (en) * 2020-04-21 2023-07-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beam piggy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659569B2 (en) * 2020-04-29 2023-05-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ate matching for piggy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930483B2 (en) * 2020-04-29 2024-03-12 Qualcomm Incorporated Scrambling methods for piggyback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968681B2 (en) * 2020-04-30 2024-04-23 Qualcomm Incorporated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piggy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665706B2 (en) * 2020-05-05 2023-05-30 Qualcomm Incorporated Layer mapping methods for piggyback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US11405909B2 (en) * 2020-05-06 2022-08-02 Qualcomm Incorporat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piggyback in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encoding
US11683815B2 (en) * 2020-05-15 2023-06-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Piggyback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DCI) scheduling limit
US11533729B2 (en) * 2020-09-16 2022-12-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port block size determination for downlink transmissions including multiplexed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WO2022109146A1 (en) * 2020-11-20 2022-05-27 Ipla Holdings Inc. Pdcch enhancements for reduced capability new radio devices
US20220248446A1 (en) * 2021-02-02 2022-08-04 Qualcomm Incorporated Skipping semi persistent scheduling (sps) or configured grant 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 (cg pusch) occasions
US11617181B2 (en) * 2021-02-08 2023-03-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Multi-stage downlink grant for multiple PDSCH
US11653361B2 (en) * 2021-03-31 2023-05-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Feedback techniques for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n a physical downlink shared channel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16145594A1 (zh) * 2015-03-16 2016-09-2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基站和用户设备
WO2017076362A1 (en) * 2015-11-06 2017-05-11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self-contained air interface partitions
CN107241801A (zh) * 2016-03-29 2017-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控制信息的传输方法及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R1-1608676 Discussion on Control Channel Design for NR;ZTE, ZTE Micro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bis》;20161001;第2-4节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WO2019192537A1 (zh) 2019-10-10
CN110351774A (zh) 2019-10-18
EP3780718A1 (en) 2021-02-17
US20210385028A1 (en) 2021-12-09
US11671212B2 (en) 2023-06-06
EP3780718A4 (en) 2022-04-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451981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feeding back data receiving status
US20220330258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signaling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node and storage medium
JP7025829B2 (ja) フィードバックを使用した通信のための通信デバイス、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03238289B (zh) 用于群集内设备到设备重传的方法和装置
US9043666B2 (en) Method for efficient control signaling of two codeword to one codeword transmission
US8934393B2 (en) Local selection of retransmitting device in cooperative cluster to enhance cellular multicast
US9450742B2 (en)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ACK in TDD system
CN101958777B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发送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WO2009022790A1 (en) Method of transmitting data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05765894A (zh) 用于混合自动重复请求传输的方法、装置和用户设备
CN108702191B (zh) 用于波束赋形传输的方法和装置
CN104737486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方法和装置
US20100180170A1 (en) Method for retransmitting packets in mimo system
WO2012022105A1 (zh) 正确错误应答消息在物理上行控制信道上的发送方法及终端
CN101299655B (zh) 通信信息发送方法与装置
CN103944688A (zh) 一种反馈信息的处理方法、设备及系统
CN110351774B (zh) 通信方法、装置、终端、基站及存储介质
JP6635835B2 (ja) データ再送方法および装置
CN106301703B (zh) Harq发送、接收方法、装置及节点
WO2020200452A1 (en) Network communications with feedback
WO2015184725A1 (zh) 数据传输块发送、接收方法及装置
EP2114029A1 (en) Method of and device for transmission of data in a communication network
CN112311481B (zh) 一种天线校正方法、基站及存储介质
EP2675096A1 (en)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cknowledgement/negative acknowledgement and terminal for implementing the same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