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9355A - 一种存取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存取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9355A
CN110349355A CN201910725916.6A CN201910725916A CN110349355A CN 110349355 A CN110349355 A CN 110349355A CN 201910725916 A CN201910725916 A CN 201910725916A CN 110349355 A CN110349355 A CN 1103493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ser
article
operation room
storage
storing par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25916.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黄云
喻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engdu Sant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engdu Sant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engdu Sant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engdu Santai Intelligent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25916.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935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93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935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00174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 G07C9/00896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 G07C9/00912Electronically operated locks; Circuits therefor; Nonmechanical keys therefor, e.g. passive or active electrical keys or other data carriers without mechanical key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uses for safes, strong-rooms, vaults or the like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of the pass holder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3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32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 G07C9/3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no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in combination with an identity check using biometric data, e.g. fingerprints, iris scans or voice recogni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FCOIN-FREED OR LIKE APPARATUS
    • G07F17/0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 G07F17/10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 G07F17/12Coin-freed apparatus for hiring articles; Coin-freed facilities or services for means for safe-keeping of property, left temporarily, e.g. by fastening the property comprising lockable containers, e.g. for accepting clothes to be cleaned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uman Computer Interaction (AREA)
  • Lock And Its Accessori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适用于物品存取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存取系统,具有储物区和操作区,所述的储物区包括了n个存储区域:存储区1……存储区n,其中,n≥2,所述n个存储区域分别用于存储对应的存储物品1……存储物品n,所述的储物区中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的操作区具有m个使用者操作间:使用者操作间1……使用者操作间m,其中m≥1,为进入使用者操作间的使用者分配了相应的权限,每个权限只能使移动装置将物品存放在对应的存储区,也只能使移动装置在对应的存储区提取相应的物品。本发明将不同存储业务的存储集中在同一个储物区,使多种存储区域共用一个储物区,大大地缩减了建设的成本,使用者只需在操作间进行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移动装置相应地执行存放动作和提取动作,就能实现物品存放或物品提取,提高了物品存取的安全性和便捷性。

Description

一种存取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物品存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金融机构的存取系统。
背景技术
传统的银行中,针对物品的保管主要采用的是人工方式,一是效率低,二是缺乏安全性,具体地:
传统的保管箱业务,是银行为客户提供的贵重物品存保管的金融保障服务,但是传统的保管箱业务,并不能实现自动存取以及并不能实现保管与查看地点分离,因此,客户需要查看保管箱内的被保管物品时,一般都需要工作人员或者主管工作人员进行陪同,保管箱的安全性与私密性均不够高,且不能实现全天候自动存取,且操作手续繁多,操作和管理均不方便;
尾箱为给柜员和管理员分配专用的用于存放重控物证的,当前银行营业网点对重控物证的管理采用押运处理的方式,涉及人员多,交接环节多,效率低,而且不能很好的控制重控物证是否入库的风险;
抵押品箱存在如下弊端:抵押品交接过程繁琐以及效率低下问题;实物保管全人工化处理,也存在安全风险;高净值实物保管粗放化,存在极大的收藏不当引起物品遗漏及丢失的风险;实物保管存在实物与信息脱离的情况。为保障账物统一,需要经常盘库及清点,有较大的盘库工作量;押运寄库模式不便于押品及时保管及返还,资料查找时间长,客户体验差,工作效率低,严重影响网点人力利用率。
值得注意的是,目前也出现了一些具有自动保管功能的系统,如CN104484914A中,公开了一种智能全自动保管箱系统,通过门禁控制,密码验证,指纹识别,专用钥匙等种保密方式进行系统安全的管理,极大地提高保管箱系统的安全级别;在CN206187793U中,公开了一种金融机构的抵押品提取系统,将自动化技术、通信技术和银行业务结合,能够自动完成抵押品出库和入库环节,定位准确,运行迅速,能及时有效的进行抵押品的提取,节省了抵押品存取的时间,提高了工作效率以及用户满意度。
但当前的存储系统中仅仅只能存储一种类型的物品,要么只能存储保管箱,要么只能存储尾箱或者抵押品箱。
然而银行通常至少有三种物品需要存储和提取,且存储和提取的比例较高,具体为至少包括保管箱、尾箱、抵押品箱。
由于保管箱专用于客户使用,尾箱和抵押品箱专用于银行工作人员,如果在银行单独建设存取系统,将造成巨大的建设成本,因此,目前急需将三种物品的存取,集成到一起,以降低银行的建设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存取系统,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存储系统仅仅只能存储一种类型的物品的技术问题。
本发明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存取系统,具有储物区和操作区,所述的储物区包括了n个用于存储不同物品的存储区域,所述的操作区具有m个使用者操作间,其中,m≥1,n≥2,所述的储物区中设置有移动装置,系统为进入使用者操作间的使用者分配了相应的权限,每个权限只能使移动装置将物品存放在对应的存储区或者在对应的存储区提取相应的物品。
当存储区域的数量与使用者操作间的数量相同时,也即每个存储区域对应一个特定的使用者操作间时,使用者分别在某个使用者操作间中进行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时,移动装置只能根据该使用者操作间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在该存储区和对应特定的使用者操作间执行存放动作和提取动作,以实现物品的存放和提取。
所述储物区至少具有以下三个存储区:保管箱区、尾箱库区、抵押品库区,所述的操作区至少具有以下三个使用者操作间:看物间、尾箱操作间和抵押品操作间。
此外,储物区周边设置有防护库壁,使储物区与操作区及其他区域物理隔离。
本发明相对于现有技术的技术效果是:本发明的存取系统,将至少包括保管箱、尾箱、抵押品箱的存储集中在一个储物区,使三种存储区域共用一个储物区,大大地缩减了银行的建设成本,使用者只需在操作间进行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移动装置相应地执行存放动作和提取动作,就能实现物品存放或物品提取。
该存取系统私密性高、操作方便、管理方便、安全可靠,能适用于如金融行业、公安、医院等对物品存储及交互流程及环境安全性要求较高的场景。
此外,储物区周边设置的防护库壁,使储物区与操作区及其他区域物理隔离,实现了人库分离、保障安全等特点。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所描述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存取系统整体布局图;
图2是控制框架图;
图3是另一控制框架图;
图4是使用者操作间示意图;
图5是另一存取系统整体布局图;
图6是另一存取系统整体布局图;
图7是看物间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详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发明,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为了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
实施例1
如图1所示,该存取系统,具有储物区100和操作区200,储物区100的周边设置有防护库壁(未图示),所述的储物区包括了n个存储区域:存储区1、存储区2、存储区3、存储区4······存储区n,其中,n≥2,所述n个存储区域分别用于存储对应的物品,其中,所述的存储区1用于存储物品1,存储区n用于存储物品n。
所述的储物区中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可以为机器人或者其他可以用于运输物品的装置。
所述的操作区包括了m个使用者操作间:使用者操作间1、使用者操作间2、使用者操作间3、使用者操作间4······使用者操作间m,其中m≥1,所述m个使用者操作间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权限,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使用者才能进入。
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用于物品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由于某一物品的存取人数较多(属于常规存取业务),因此需要为办理这一业务的使用者设置多个使用者操作间,因此,该种情况下,使用者操作间的数量大于存储区数量时,即m大于n时,此时,某些使用者操作间将共用一个存储区,类似地,当m小于n,此时,某些存储区将共用一个使用者操作间,为进入使用者操作间的使用者分配了相应的权限,每个权限只能将物品存放在对应的存储区,也只能在对应的存储区提取相应的物品。
所述的存取系统,共用了一个储物和移动装置,实现一套系统共用相同硬件的目的,使银行的建设成本大大缩减。
为了更好地说明使用者操作间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是如何控制移动装置的移动的,在如图2所示中进行了详细展示,具体地:在使用者操作间1、使用者操作间2、使用者操作间3、使用者操作间4······使用者操作间m进行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后,将对应地生成输入信号1、输入信号2、输入信号3、输入信号4······输入信号m,输入信号1、输入信号2、输入信号3、输入信号4······输入信号m被控制器接收并处理后,对应地生成输出信号1、输出信号2、输出信号3、输出信号4······输出信号m,输出信号1、输出信号2、输出信号3、输出信号4······输出信号m分别控制移动装置在对应的区域运动。
除了采用上述控制方式外,还可采用如图3所示的控制方式,具体地:在使用者操作间1、使用者操作间2、使用者操作间3、使用者操作间4······使用者操作间m进行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将对应地生成输入信号1、输入信号2、输入信号3、输入信号4······输入信号m,输入信号1、输入信号2、输入信号3、输入信号4······输入信号m分别被控制器1、控制器2、控制器3、控制器4······控制器m接收并处理后,对应地生成输出信号1、输出信号2、输出信号3、输出信号4······输出信号m,输出信号1、输出信号2、输出信号3、输出信号4······输出信号m分别控制移动装置在对应的区域运动。
如上所述,控制系统可采用分布式控制模式,具有独立的控制模块,也可采用集中式控制模式,使其具有共同的控制模块。另外,控制系统中,通过EtherCAT利用无线通讯模块进行控制与通讯。
进一步地,使用者操作间中均具有操作终端和出物口,所述的操作终端用于验证使用者的身份和供使用者进行存取操作;所述的出物口用于承接物品,具体地,在存放操作中,所述的出物口用于承接使用者放置的物品,以使移动装置能够将物品从出物口转移到对应的储物区,在提取操作中,在移动装置将物品从对应的储物区转移到出物口时,所述的出物口用于承接移动装置放置的物品。
以其中一个使用者操作间为例,如图4所示,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上具有门禁,需要使用者通过以下第一次身份认证方式之一或者组合才能进入:银行卡、身份证、人脸识别、指纹、动态二维码、掌静脉等认证方式;使用者操作间内还有操作终端和出物口,所述的操作终端需要使用者进行第二次身份认证才能进入系统,为了保证安全性,第二次身份认证方同样可以设置为以下方式之一或者组合:银行卡、身份证、人脸识别、指纹、动态二维码、掌静脉等认证方式,其中,第一次身份认证和第二次身份认证的方式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所述的出物口的背后是储物区,出物口也可以位于储物区的其他位置,比如左侧或右侧,出物口中设置了称重装置,用于监控保管箱内的物品重量,进一步地,出物口还设置了防夹手装置,如光栅等,当使用者的手未离开出物口时,禁止储物区的移动装置在出物口移动保管箱,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进一步地,有的使用者操作间可以不用设置门禁,设置了门禁的使用者操作间,其第一次身份认证方式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不同。同样地,使用者操作间的第二次身份认证方式也可以设置为相同,也可以设置为不同。
每个存储区可以具有多种尺寸的箱格,分别用于存储对应类型的对应尺寸大小的物品。
物品在存储前,物品上粘贴了条形码,所属条形码记录了物品的属性,如物品存储的日期、物品名称、存储的网点等,移动装置上设置了条形码扫描仪,用于识别物品上的条形码,以判断物品是否为匹配的物品;每个条形码具有全球唯一性。
进一步地,物品上也可以粘贴二维码,移动装置相应地设置了二维码扫描仪;每个二维码具有全球唯一性。
由于某些物品在存储时,需要监控物品是否被打开过,因此,物品的锁上设置了一次性标签等可以验证是否被开启过的防开启装置。
实施例2
如图5所示,当m=n时,该存取系统,具有储物区400和操作区300,储物区400周边设置有防护库壁(未图示),所述的储物区包括了n个存储区域:存储区1、存储区2、存储区3、存储区4······存储区n,其中,n≥2,所述n个存储区域分别用于存储对应的物品,其中,所述的存储区1用于存储物品1,存储区n用于存储物品n。
所述的储物区中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可以为机器人或者其他可以用于运输物品的装置。
所述的操作区包括了n个使用者操作间:使用者操作间1、使用者操作间2、使用者操作间3、使用者操作间4······使用者操作间n,所述n个使用者操作间分别设置了不同的权限,只有具有相应权限的使用者才能进入。
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用于物品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具体地,在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1只能进行物品1的存放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将物品1存放于存储区1,在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1只能进行物品的提取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提取存放于存储区1的物品1;类似地,在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n只能进行物品n的存放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将物品n存放于存储区n,在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n只能进行物品的提取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提取存放于存储区n的物品n;
实施例3
如图6所示,该存取系统,具有储物区600和操作区500,储物区600周边设置有防护库壁(未图示),所述的储物区包括了三个存储区域:保管箱区601、尾箱库区602、抵押品库区603,所述的三个存储区域分别用于存储对应的物品,其中,所述的保险箱区201用于存储保管箱,保管箱中保存了银行中高端客户及企业客户的贵重物品;所述的尾箱库区602用于存储尾箱,尾箱中保存了重控物证,该重控物证分为两类:柜员常用凭证(常用重空凭证、现金,柜员印章等);非常用重空凭证;所述的抵押品库区603用于存储抵押品箱,抵押品箱中保存了抵押品。
所述的储物区中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可以为机器人或者其他可以用于运输物品的装置。
储物区外侧具有看物间501、尾箱操作间502和抵押品操作间503,所述的看物间501用于保管箱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所述的尾箱操作间502用于尾箱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所述的抵押品操作间503用于抵押品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
具体地,在所述的看物间501进行的存放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将保管箱存放于保管箱区601,在所述的看物间501进行的提取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提取存放于保管箱区601的保管箱;在所述的尾箱操作间502进行的存放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将尾箱存放于尾箱库区602,在所述的尾箱操作间502进行的提取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提取存放于尾箱库区602的尾箱;在所述的抵押品操作间503进行的存放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将抵押品存放于抵押品库区603,在所述的抵押品操作间503进行的提取操作,所述的移动装置只能提取存放于抵押品库区603的抵押品;
所述的存取系统,共用了一个储物和移动装置,实现一套系统共用相同硬件的目的,使银行的建设成本大大缩减。
进一步地,看物间501、尾箱操作间502和抵押品操作间503中均具有操作终端和出物口,所述的操作终端用于验证使用者的身份和供使用者进行存取操作;所述的出物口用于承接物品,具体地,在存放操作中,所述的出物口用于承接使用者放置的物品,以使移动装置能够将物品从出物口转移到对应的储物区,在提取操作中,在移动装置将物品从对应的储物区转移到出物口时,所述的出物口用于承接移动装置放置的物品。
以看物间为例,如图7所示,所述的看物间上具有门禁,需要使用者通过以下第一次身份认证方式之一或者组合才能进入:银行卡、身份证、人脸识别、指纹、动态二维码、掌静脉等认证方式;看物间内还有操作终端和出物口,所述的操作终端需要使用者进行第二次身份认证才能进入系统,为了保证安全性,第二身份认证方同样可以设置为以下方式之一或者组合:银行卡、身份证、人脸识别、指纹、动态二维码、掌静脉等认证方式,其中,第一次身份认证和第二次身份认证的方式可以相同或者不同;所述的出物口的背后是储物区,出物口也可以位于储物区的其他位置,比如左侧或右侧,出物口中设置了称重装置,用于监控保管箱内的物品重量;进一步地,出物口还设置了防夹手装置,如光栅等,当使用者的手未离开出物口时,禁止储物区的移动装置在出物口移动保管箱,以保证使用者的安全。
在实际运营时,看物间专用于办理了保管箱业务的客户进入,但当存在异常情况时,如使用者的钥匙丢失(该钥匙用于打开或关闭保管箱)或者其他异常时,即使使用者进入看物间,进行相应的操作后,从出物口取出了保管箱,但使用者也无法打开保管箱。因此,在出现异常情况时,也需要工作人员在看物间进行开箱操作;
而尾箱操作间和抵押品操作间专门针对银行工作人员,设置在银行的工作区域,进入银行工作区域的工作人员必然是经过了银行现有的身份验证系统的,尾箱操作间、抵押品操作间与看物间存在着物理隔绝,因此,尾箱操作间和抵押品操作间上可以不设置门禁。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1)

1.一种存取系统,具有储物区和操作区,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储物区包括了n个存储区域:存储区1·····存储区n,其中,n≥2,所述n个存储区域分别用于存储对应的存储物品1·····存储物品n,所述的储物区中设置有移动装置,所述的操作区具有m个使用者操作间:使用者操作间1·····使用者操作间m,其中m≥1,为进入使用者操作间的使用者分配了相应的权限,每个权限只能使移动装置将物品存放在对应的存储区,也只能使移动装置在对应的存储区提取相应的物品。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当m=n时,使用者分别在使用者操作间1·····使用者操作间n中进行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移动装置根据使用者操作间1·····使用者操作间n的存放操作和提取操作只能在对应的存储区和使用者操作间执行存放动作和提取动作,以实现物品的存放和提取。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区至少具有以下三个存储区中的两个:保管箱区、尾箱库区和抵押品库区,和/或所述的操作区具有以下三个使用者操作间中的两个:看物间、尾箱操作间和抵押品操作间。
4.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中均具有操作终端和出物口,所述的操作终端用于验证使用者的身份和供使用者进行存取操作;所述的出物口用于承接及交互物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使用者操作间上具有身份验证模块,需要使用者通过身份认证方式才能进入,和/或所述操作终端需要使用者进行身份认证才能进入系统。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身份认证方式为以下认证方式之一或者组合:银行卡、身份证、人脸识别、指纹、动态二维码、掌静脉。
7.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出物口位于所述储物区的背后和/或左侧和/或右侧,出物口中设置了称重装置,用于监控保管箱内的物品重量。
8.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存取系统,其中,所述出物口还设置了防夹手装置。
9.如权利要求1-3之一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物品在存储前,物品上粘贴了识别码和/或可以验证是否被开启过的防开启装置,该识别码具有全球唯一性。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识别码为条形码或者二维码或RFID。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存取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储物区的周围设置有防护库壁。
CN201910725916.6A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存取系统 Pending CN11034935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5916.6A CN110349355A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存取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25916.6A CN110349355A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存取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9355A true CN110349355A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8417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25916.6A Pending CN110349355A (zh) 2019-08-07 2019-08-07 一种存取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9355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0579A (zh) * 2019-11-28 2020-03-2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凭证的提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643A (zh) * 2012-03-02 2012-07-25 无锡普智联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自动立体仓储系统
CN104314414A (zh) * 2014-10-10 2015-01-28 广州优利康沛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保管箱智能看物间
CN105006073A (zh) * 2015-07-03 2015-10-28 霍智勇 智能物品管理柜及物品领用管理系统
CN105604438A (zh) * 2015-12-28 2016-05-25 宁波朝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保管箱互通互联系统
CN210072811U (zh) * 2019-08-07 2020-02-14 成都三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存取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02643A (zh) * 2012-03-02 2012-07-25 无锡普智联科高新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高密度自动立体仓储系统
CN104314414A (zh) * 2014-10-10 2015-01-28 广州优利康沛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保管箱智能看物间
CN105006073A (zh) * 2015-07-03 2015-10-28 霍智勇 智能物品管理柜及物品领用管理系统
CN105604438A (zh) * 2015-12-28 2016-05-25 宁波朝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全自动保管箱互通互联系统
CN210072811U (zh) * 2019-08-07 2020-02-14 成都三泰智能设备有限公司 一种存取系统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30579A (zh) * 2019-11-28 2020-03-27 中国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凭证的提取方法、装置及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JP6911154B2 (ja) アクセス制御方法及び装置、システム、電子デバイス、プログラムならびに媒体
CN105975948B (zh) 用于人脸识别的云服务平台架构
ES2581231T3 (es) Método y sistema de gestión de entidad que usa dispositivos inalámbricos
CN106228292A (zh) 重要物品保管系统、方法及设备
CN208521345U (zh) 一种人脸识别保密柜和智能保密系统
CN104637184A (zh) 基于人脸识别的医疗储物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3714626A (zh) 多密码预警式可异卡控制银行卡
TW201528028A (zh) 身份驗證之裝置和方法
CN101968872A (zh) 一种金融安全交易方法
CN107491472A (zh) 一种基于生命周期的大数据平台敏感数据安全共享系统和方法
EP1892686A1 (en) Use management system
CN102413106A (zh) 安全处理广告商数据的方法和系统
US9311631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smart deposit retrieval
CN105931363A (zh) 钱箱、储存装置、储存系统及工作方法
CN110349355A (zh) 一种存取系统
CN210072811U (zh) 一种存取系统
KR100449751B1 (ko) 상수도 운영 및 관리 시스템
CN205541091U (zh) 钱箱、储存装置及储存系统
CN203102343U (zh) 一种多芯片ic卡
CN107293023A (zh) 一种智能社区出入管理门禁系统
KR102215663B1 (ko) 도서관 자료 비대면 제공 장치
CN101482996A (zh) 一种金融终端、金融系统及金融系统的实现方法
CN208444397U (zh) 一种atm或crs用外置智能盒
CN103679936A (zh) 带异卡控制功能的银行卡
ITVR20070064A1 (it) Dispositivo per la gestione di piccole cassette per il deposito di valori e beni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