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5625A -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5625A
CN110345625A CN201910733935.3A CN201910733935A CN110345625A CN 110345625 A CN110345625 A CN 110345625A CN 201910733935 A CN201910733935 A CN 201910733935A CN 110345625 A CN110345625 A CN 1103456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lieve heat
temperature
target area
air conditioner
heat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33935.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5625B (zh
Inventor
杜顺开
姬安生
李丰
刘奇伟
翟富兴
谢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idea Group Co Ltd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idea Group Co Ltd, Guangdong Midea Refrigeration Equi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Midea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733935.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56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56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56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56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56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00Room units for air-conditioning, e.g. separate or self-contained units or units receiving primary air from a central station
    • F24F1/0007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 F24F1/0011Indoor units, e.g. fan coil units characterised by air outlet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1/00Control or safety arrangements
    • F24F11/70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 F24F11/72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 F24F11/79Control systems characterised by their outputs; Constructional details thereof for controlling the supply of treated air, e.g. its pressure for controlling the direction of the supplied ai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081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for guiding air around a curv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13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using more than one tilting member, e.g. with several pivoting blades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B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RELATED TO BUILDINGS, e.g. HOUSING, HOUSE APPLIANCES OR RELATED END-USER APPLICATIONS
    • Y02B30/00Energy efficient heating, ventilation or air conditioning [HVAC]
    • Y02B30/70Efficient control or regulation technologies, e.g. for control of refrigerant flow, motor or heat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 Conditioning Control Devi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空调器,包括:空调出风口;散风组件,设于空调出风口处,散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风组,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旋叶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散风组件电连接,并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通过在空调出风口位置设置一个包含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散风组件,并控制散风组按照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避免了散风组件运行在整体控制下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满足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

Description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空调器控制技术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空调器、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空调器运行在制冷模式下,冷风在导风板的控制下吹入室内环境,相关技术方案中,空调器存在上下风的风向控制程序,但是上下风的控制仍然会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的情况,而在导风板上设置用于导风的微孔虽然能够满足无冷风直吹的需求,但是微孔出风只适合在环境温度达到用户设定的温度后的控制阶段,不能满足制冷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旨在至少解决现有技术或相关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之一。
为此,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
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在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有鉴于此,根据本发明的第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包括:空调出风口;散风组件,设于空调出风口处,散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风组,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旋叶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控制装置与散风组件电连接,并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通过在空调出风口位置设置一个包含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散风组件,并控制散风组按照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避免了散风组件运行在整体控制下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满足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
具体地,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旋叶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通过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来实现对每个散风组的控制。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个测温装置,测温装置配置为对与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进行测温,并将检测的目标区域的温度反馈给控制装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设置有至少两个测温装置,用于对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进行温度采集,并将检测得到的温度反馈至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采集得到的温度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状态,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并将接收的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无风感指令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或物体检测模块,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检测的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物体的位置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空调器还包括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的指令接收模块,其中,指令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根据无风感指令所确定的目标区域选取对应的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并对目标区域选取对应的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的控制;或者空调器设置有物体检测模块,物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物体的位置确定目标区域,进而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通过控制散风组的运行模式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还包括:至少两个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
在该技术方案中,至少两个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通过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以实现相对散风组的左右无风感制冷的控制。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接收目标区域的温度;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在该技术方案中,由于将散风组件的单一控制变成至少两个散风组的分别控制过程,因此,通过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避免了散风组件运行在整体控制下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满足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
具体地,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旋叶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通过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来实现对每个散风组的控制。
另外,本发明提供的上述技术方案中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可以具有如下附加技术特征:
在上述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散风组,以及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之前,需要确定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散风组以及与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散风组,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进而实现对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控制,进而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的控制,降低制冷过程对目标区域的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调低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转速或调节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转速为预设值。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即当前目标区域的温度已经临近指定温度,此时调低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转速,以降低第一散风组的风量,进而减小冷风的风速,以实现无风感制冷,或者调节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转速为预设值,在旋叶的转速为预设值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转动所产生的风量小,对目标区域的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影响较低,以实现无风感制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还包括: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当前的旋转方向转动。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即当前目标区域的温度已经临近指定温度,通过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当前的旋转方向转动,不再更改旋叶的转动方向,减少旋转方向切换过程中的指令交换,进而降低空调器的功耗。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减少穿过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气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确定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即当前目标区域的温度远低于指定温度,即当前空调器的制冷能力大于制冷需求,此时,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减少穿过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气流量,在降低制冷量的同时,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同时通过降低风速,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幅值确定第一目标转速;控制第一散风组按照第一目标转速运行;其中,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一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来确定第一散风组的目标转速,以使第一散风组按照第一目标转速进行转动,由于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一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在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度较低时,转速越高,以使当前环境的空气流动加快,而当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度较高时,转速越低,降低空气流动对无风感制冷的影响。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一目标转速成反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的温度大于指定温度,控制第二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增大穿过第二散风组的旋叶的气流量。
在该技术方案中,当判定目标区域的温度大于指定温度,即当前环境需要快速制冷,此时,通过控制第二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增大穿过第二散风组的旋叶的气流量,以加快空气流动,进而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幅值确定第二目标转速;控制第二散风组按照第二目标转速运行;其中,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二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
在该技术方案中,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二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故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幅值越大,风机转速越低,以降低在制冷过程中第二散风组对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实现无风感制冷的效果。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二目标转速成反比。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5℃;第二温度阈值大于1.5℃。
在上述任一技术方案中,进一步地,在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根据制冷模式指令运行制冷模式;根据无风感指令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以及根据无风感制冷模式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技术方案中,用户可以通过向空调器发出制冷模式指令后再次发出无风感指令,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控制,将无风感制冷模式作为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便用户可以快速选择。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该技术方案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故具有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本发明的附加方面和优点将在下面的描述中部分给出,部分将从下面的描述中变得明显,或通过本发明的实践了解到。
附图说明
本发明的上述和/或附加的方面和优点从结合下面附图对实施例的描述中将变得明显和容易理解,其中:
图1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处于未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空调器运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发明中散风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5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空调器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图6示出了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7示出了本发明的另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8示出了本发明的再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9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0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1示出了本发明的又一实施例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其中,图1至图5中的附图标记与部件名称之间的对应关系为:
1空调器,12空调出风口,14散风组件,142旋叶,16导风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方面、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的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他方式来实施,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
在本发明第一方面的实施例中,如图1、图2和图3所示,图1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空调器处于未工作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本发明中的空调器运行状态下的结构示意图,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空调器1,包括:空调出风口12;散风组件14,设于空调出风口12处,散风组件14包括至少两个散风组,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142,旋叶142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未示出),控制装置与散风组件14电连接,并以调节旋叶14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本发明提出的空调器1,通过在空调出风口12位置设置一个包含至少两个散风组的散风组件14,并控制散风组按照不同的运行模式运行,避免了散风组件14运行在整体控制下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满足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
具体地,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142,旋叶142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控制装置通过调节旋叶142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来实现对每个散风组的控制。如靠近用户的散风组停止转动,远离用户的散风组转动,利用远离用户的散风组转动以确保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通过控制靠近用户的散风组停止转动以实现无风感的制冷控制。
如图2所示,散风组件14一部分或全部伸出空调出风口12,位于出风口外部的散风组件14可以对出风口的气流进行整流,散风组件14与导风板16拼合限定出腔体,腔体的一部分或全部位于空调出风口12的外侧,且腔体与空调出风口12连通,空调器1的风机在转动过程中,通过空调出风口12向当前环境注入冷空气。
可选地,导风板16上设有适于供气流穿过的通孔。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1还包括:至少两个测温装置,测温装置配置为对与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进行测温,并将检测的目标区域的温度反馈给控制装置。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1设置有至少两个测温装置,用于对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进行温度采集,并将检测得到的温度反馈至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采集得到的温度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状态,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可选地,至少两个测温装置可以集中设置在相同位置,如空调器1的外壳,也可以分散设置,如设置在散风组件14的两侧。
可选地,至少两个测温装置可以是用于接收温度的温度接收装置,温度接收装置可以与当前环境中的其他测温装置进行通讯,将接收到的温度发送至控制装置进行处理,以实现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空调器1还包括:指令接收模块,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并将接收的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无风感指令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或物体检测模块,与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检测的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控制装置,使控制装置根据物体的位置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1还包括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的指令接收模块,其中,指令接收模块将接收到的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便控制装置根据无风感指令所确定的目标区域选取对应的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并对目标区域选取对应的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控制,进而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的控制;或者空调器1设置有物体检测模块,物体检测模块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控制装置,以使控制装置根据物体的位置确定目标区域,进而确定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和非目标区域对应的散风组,通过控制散风组的运行模式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可选地,指令接收模块可以是空调器1与遥控装置(遥控器)通讯的模块相同,可选地,指令接收模块是红外线接收模块、蓝牙模块。
可选地,指令接收模块可以是空调器1用于与无线接入点进行通讯的模块,如应用Wi-Fi(Wi-Fi联盟创建的基于IEEE 802.11标准的无线局域网技术)技术通讯的模块,也可以是应用(GSM,Global System of Mobile communication,全球移动通讯系统)技术通讯的模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至少两个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
在该实施例中,至少两个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通过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以实现相对散风组的左右无风感制冷的控制。
图4和图5示出了空调器1的整体示意图。
如图5所示,散风组件14被划分成至少两个散风组(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
在本发明的第二方面的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提出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适用于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102,接收目标区域的温度;
S104,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在该实施例中,由于将散风组件的单一控制变成至少两个散风组的分别控制过程,因此,通过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分别控制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避免了散风组件运行在整体控制下存在冷风直接吹向用户等情况的出现,同时满足当前环境的制冷需求。
具体地,每个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旋叶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通过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来实现对每个散风组的控制。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S202,接收目标区域的温度;
S204,确定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散风组;
S206,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之前,需要确定与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散风组以及与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散风组,进而可以通过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进而实现对目标区域和非目标区域的控制,进而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的控制,降低制冷过程对目标区域的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影响。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调低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转速或调节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转速为预设值。
在该实施例中,当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即当前目标区域的温度已经临近指定温度,此时调低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转速,以降低第一散风组的风量,进而减小冷风的风速,以实现无风感制冷,或者调节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转速为预设值,在旋叶的转速为预设值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转动所产生的风量小,对目标区域的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影响较低,以实现无风感制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还包括: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当前的旋转方向转动。
在该实施例中,当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时,即当前目标区域的温度已经临近指定温度,通过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当前的旋转方向转动,不再更改旋叶的转动方向,减少旋转方向切换过程中的指令交换,进而降低空调器的功耗。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指定温度与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减少穿过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气流量。
在该实施例中,当确定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一温度阈值,即当前目标区域的温度远低于指定温度,即当前空调器的制冷能力大于制冷需求,此时,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减少穿过第一散风组的旋叶的气流量,在降低制冷量的同时,以降低空调器的能耗,同时通过降低风速,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302,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幅值确定第一目标转速;
S304,控制第一散风组按照第一目标转速运行;其中,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一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来确定第一散风组的目标转速,以使第一散风组按照第一目标转速进行转动,由于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一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因此,在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度较低时,转速越高,以使当前环境的空气流动加快,而当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度较高时,转速越低,降低空气流动对无风感制冷的影响。
其中,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一目标转速成反比。
可选地,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升高变化的幅值确定第一目标转速,Z1=100%-F1/a,其中,Z1为第一目标转速,F1为目标区域的温度升高变化的幅值,a为常数,取值范围为[1,10],优选为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确定目标区域的温度大于指定温度,控制第二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增大穿过第二散风组的旋叶的气流量。
在该实施例中,当判定目标区域的温度大于指定温度,即当前环境需要快速制冷,此时,通过控制第二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增大穿过第二散风组的旋叶的气流量,以加快空气流动,进而实现温度的快速调节。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S402,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幅值确定第二目标转速;
S404,控制第二散风组按照第二目标转速运行;其中,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二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
在该实施例中,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二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故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幅值越大,风机转速越低,以降低在制冷过程中第二散风组对空气流动所产生的影响,以实现无风感制冷的效果。
其中,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第二目标转速成反比。
可选地,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下降变化的幅值确定第二目标转速,Z2=100%-F1/b,其中,Z2为第二目标转速,F2为目标区域的温度下降变化的幅值,b为常数,取值范围为[1,10],优选为2。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5℃;第二温度阈值大于1.5℃。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0所示,在根据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S502,根据制冷模式指令运行制冷模式;
S504,根据无风感指令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
S506,根据无风感制冷模式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在该实施例中,用户可以通过向空调器发出制冷模式指令后再次发出无风感指令,以实现目标区域的无风感制冷控制,将无风感制冷模式作为空调器的运行模式,以便用户可以快速选择。
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图5所示,空调器的控制方案包括:
S602,开启制冷模式;
S604,接收左侧无风感指令,进入左侧无风感模式,并执行S608;
S606,根据用户的位置信息,进入左侧无风感模式,并执行S608;
S608,运行左侧无风感模式;
S610,判断房间左侧温度与舒适温度的关系;
S612,确定舒适温度与房间左侧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第一散风组静止或微弱运转;
S614,确定舒适温度与房间左侧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第一散风组反转;
S616,确定房间左侧温度大于舒适温度,控制第一散风组正转,并执行S620;
S618,根据房间左侧温度的上升幅值控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转速,并重复执行S610;
S620,根据房间左侧温度的下降幅值控制第二散风组的旋叶转速,并重复执行S610。
在该实施例中,空调器按照制冷模式运行且接收左右无风感模式指令后,空调器进入如图2所示的状态,按照用户选择的左无风感模式(以左无风感模式为例)运行,此时,第一散风组不转动,第二散风组微风转动,此时判断房间左侧温度与舒适温度的关系,若房间左侧温度与舒适温度的关系小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第一散风组静止或微风转动;若房间左侧温度与舒适温度的关系小于第二温度阈值,控制第一散风组反转,降低第一散风组的制冷量,此时,第一散风组的旋叶转速按照第一目标转速转动,Z1=100%-F1/a,其中,Z1为第一目标转速,F1为目标区域的温度升高变化的幅值,a为常数,取值范围为[1,10],优选为5,再次判断房间左侧温度与舒适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应动作;若房间左侧温度大于舒适温度,第一散风组正向微风转动,第二散风组正向以最高风速转动,此时第二散风组的旋叶转速按照第二目标转速转动,Z2=100%-F1/b,其中,Z2为第二目标转速,F2为目标区域的温度下降变化的幅值,b为常数,取值范围为[1,10],优选为2。再次判断房间左侧温度与舒适温度的关系,进行相应动作,直至第一散风组不转动,第二散风组微风转动。
其中,第一散风组和第二散风组微风转动的范围[1%额定转速-20%额定转速];舒适温度为指定温度,可以根据用户需求进行设置。
在本发明的第三方面的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在该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任一项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故具有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全部有益技术效果,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多个”则指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术语“上”、“下”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术语“连接”、“安装”、“固定”等均应做广义理解,例如,“连接”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具体实施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包含于本发明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发明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一定指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实例。而且,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7)

1.一种空调器,其特征在于,包括:
空调出风口;
散风组件,设于所述空调出风口处,所述散风组件包括至少两个散风组,每个所述散风组包括一个或多个旋叶,所述旋叶配置为供气流穿过,并适于使穿过的气流扩散流动以及适于旋转以驱动气流流动;
控制装置,所述控制装置与所述散风组件电连接,并以调节所述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所述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测温装置,所述测温装置配置为对与所述散风组对应设置的目标区域的温度进行测温,并将检测的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指令接收模块,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接收无风感指令,并将接收的所述无风感指令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无风感指令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所述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所述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所述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或
物体检测模块,与所述控制装置电连接,用于检测物体的位置,并将检测的所述物体的位置反馈给所述控制装置,使所述控制装置根据所述物体的位置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所述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所述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所述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至少两个所述散风组之间横向排列设置。
5.一种空调器的控制方法,适用于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包括:
接收目标区域的温度;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所述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所述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与所述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一散风组以及非目标区域对应的第二散风组,以及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散风组和所述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散风组和所述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指定温度与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一温度阈值,调低所述第一散风组的所述旋叶的转速或调节所述第一散风组的所述旋叶的转速为预设值。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散风组和所述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还包括:
确定所述指定温度与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第一散风组的所述旋叶沿当前的旋转方向转动。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散风组和所述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指定温度与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的差值小于或等于第二温度阈值且大于第一温度阈值,控制所述第一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一方向转动,以减少穿过所述第一散风组的所述旋叶的气流量。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幅值确定第一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第一散风组按照所述第一目标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所述第一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所述第一目标转速成反比。
12.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控制所述第一散风组和所述第二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的步骤,具体包括:
确定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大于所述指定温度,控制所述第二散风组的旋叶沿第二方向转动,以增大穿过所述第二散风组的所述旋叶的气流量。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还包括:
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的幅值确定第二目标转速;
控制所述第二散风组按照所述第二目标转速运行;
其中,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所述第二目标转速呈负相关关系。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变化幅值与所述第二目标转速成反比。
15.根据权利要求9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温度阈值大于或等于0℃且小于或等于1.5℃;
所述第二温度阈值大于1.5℃。
16.根据权利要求5至14中的任一项所述的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目标区域的温度与指定温度的比较结果,以调节旋叶的转速和旋转方向的方式对至少两个所述散风组的运行模式进行分别控制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制冷模式指令运行制冷模式;
根据无风感指令运行无风感制冷模式,以及根据所述无风感制冷模式所指示的目标区域,控制与所述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所述散风组和与非目标区域相对应的所述散风组中的一者或多者的运行模式。
17.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5至16中任一项所述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的步骤。
CN201910733935.3A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456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3935.3A CN110345625B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33935.3A CN110345625B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5625A true CN110345625A (zh) 2019-10-18
CN110345625B CN110345625B (zh) 2023-06-16

Family

ID=6818441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33935.3A Active CN110345625B (zh) 2019-08-09 2019-08-09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562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91156A4 (en) * 2020-09-28 2024-02-07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LOOR MOUNTED AIR DIFFUSION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0738A (zh) * 2005-08-24 2006-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风空调和自然风的实现方法
JP2009186136A (ja) * 2008-02-08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KR101707617B1 (ko) * 2015-09-30 2017-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206919343U (zh) * 2016-10-19 2018-01-23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防凝露引流器
CN207146852U (zh) * 2017-08-21 2018-03-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挡风板、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422426U (zh) * 2017-09-30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US20180172305A1 (en) * 2016-12-21 2018-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108489026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534229A (zh) * 2016-08-31 2018-09-1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
CN108759002A (zh) * 2018-04-27 2018-11-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0457A (zh) * 2018-04-27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42716A (zh) * 2018-10-15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空调导风控制方法
CN109612062A (zh) * 2018-11-27 2019-04-12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869809A (zh) * 2019-01-31 2019-06-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湿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463452U (zh) * 2019-08-09 2020-05-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Patent Citations (1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800738A (zh) * 2005-08-24 2006-07-12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自然风空调和自然风的实现方法
JP2009186136A (ja) * 2008-02-08 2009-08-20 Panasonic Corp 空気調和機
KR101707617B1 (ko) * 2015-09-30 2017-02-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공기 조화기 및 그 제어 방법
CN108534229A (zh) * 2016-08-31 2018-09-14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落地式空调器室内机
CN206919343U (zh) * 2016-10-19 2018-01-23 深圳沃海森科技有限公司 防凝露引流器
US20180172305A1 (en) * 2016-12-21 2018-06-21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Air conditioner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CN207146852U (zh) * 2017-08-21 2018-03-2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挡风板、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7422426U (zh) * 2017-09-30 2018-05-29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108489026A (zh) * 2018-03-09 2018-09-04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759002A (zh) * 2018-04-27 2018-11-06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8800457A (zh) * 2018-04-27 2018-11-13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空调器和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09442716A (zh) * 2018-10-15 2019-03-0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导风板组件、空调室内机、空调器和空调导风控制方法
CN109612062A (zh) * 2018-11-27 2019-04-12 海信家电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109869809A (zh) * 2019-01-31 2019-06-1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的除湿方法、装置、空调器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210463452U (zh) * 2019-08-09 2020-05-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191156A4 (en) * 2020-09-28 2024-02-07 Gd Midea Air Conditioning Equipment Co Ltd FLOOR MOUNTED AIR DIFFUSION DEVICE AND AIR CONDITIONER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5625B (zh) 2023-06-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WO2021036405A1 (zh) 室内机、空调器及空调器控制的方法
US20130048267A1 (en) Ventilation and air-condition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the same
CN108592328A (zh) 空调器出风温度的控制方法以及空调器
CN107270499B (zh) 一种列车可调节送风控制方法
CN103375882A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电路以及包含用于控制空调器的程序指令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19565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5928065A (zh) 一种空调恒温除湿方法及恒温除湿空调器
CN103375848A (zh) 空调器
JP2013209006A (ja) 車両用空調装置
JP2000179924A (ja) 天井埋込形の室内機
CN110319567B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204963026U (zh) 空调室外机
CN110345625A (zh) 空调器、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存储介质
CN105318453B (zh) 室外机化霜装置及空调器
CN105115064A (zh) 空调室外机及其散热控制方法
JP2019120434A (ja) 空気調和機およびその制御方法
CN104930597B (zh) 一种空调器装置及应用该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1479112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03737B (zh)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1503738B (zh) 空调设备和运行控制方法、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4688628A (zh) 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控制装置和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20281B (zh) 用于空调器的控制方法
EP3674114A1 (en) A system and a method for mixing air for a vehicle hvac component
US20200149767A1 (en) Air conditioning system and method
CN210463452U (zh) 空调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