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1730A - 智能总装车 - Google Patents

智能总装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1730A
CN110341730A CN201910662350.7A CN201910662350A CN110341730A CN 110341730 A CN110341730 A CN 110341730A CN 201910662350 A CN201910662350 A CN 201910662350A CN 110341730 A CN110341730 A CN 11034173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ar body
inner ring
intelligence
total entrucking
entruck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6235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俞崇喜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Haining Jin Ha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Haining Jin Ha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Haining Jin Ha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filed Critical Haining Jin Hao Mechanical And Electrical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6235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173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173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73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CLOCOMOTIVES; MOTOR RAILCARS
    • B61C17/00Arrangement or disposition of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Use of control gear and control syste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00Wagons or vans
    • B61D3/04Wagons or vans with movable floors, e.g. rotatable or floors which can be raised or lowered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3/00Wagons or vans
    • B61D3/16Wagons or vans adapted for carrying special load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DBODY DETAILS OR KINDS OF RAILWAY VEHICLES
    • B61D45/00Means or devices for securing or supporting the cargo, including protection against shock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61RAILWAYS
    • B61FRAIL VEHICLE SUSPENSIONS, e.g. UNDERFRAMES, BOGIES OR ARRANGEMENTS OF WHEEL AXLES; RAIL VEHICLES FOR USE ON TRACKS OF DIFFERENT WIDTH; PREVENTING DERAILING OF RAIL VEHICLES; WHEEL GUARD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FOR RAIL VEHICLES
    • B61F19/00Wheel guards; Bumpers; Obstruction removers or the like
    • B61F19/04Bumpers or like collision guard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Transportation (AREA)
  • Automation & Control Theory (AREA)
  • Toy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智能总装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载物板、内环和导环,其中,所述导环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内环与所述导环相配合,使得所述内环可水平旋转;所述载物板设置在所述内环上;所述车体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载物板位置的锁定装置。通过上述技术方案,使得载物板可相对于车体转动,因此,在一个方向完成对物料的如装配、雕刻、标记等作业后,无需搬动物料,通过可转动载物板即可实现对物料作业角度的调整,由此避免了对物料造成磕碰、划伤以及零部件移位等伤害,并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并且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灵活性好。

Description

智能总装车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机辅助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智能总装车。
背景技术
在对需组装的产品进行装配时,由于产品的零配件众多,因此需要将由上游工序组装后的半成品运输到下游工序,以便于执行相应的操作。
为了提高装配效率,部分生产车间会选择在车间中设置传送带,并在传送带两侧设置相应的工位以对零配件进行组装,由此通过一边组装一边传输来提高装配效率。但这样一来,就对整条组装线的生产节拍一致性要求较高,并且一旦某道工序出现故障,极易导致停线,影响了产品的生产效率和交付时间。当然,也有部分生产车间会选用周转车将上游工序的半成品运输到下游工序,在此过程中,首先需要在上游工序组装完成后,将设备搬运到周转车上,然后在下游工序开始前将半成品移送到相应的工位上,劳动强度较大,且步骤繁杂,并极易对产品造成磕碰、划伤以及零部件移位等伤害,由此增加了后续工作量,增加了生产成本,降低了工作效率。
有鉴于此,针对使用周转车工作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需提出一种更为合理的方案,以对现有技术中周转车的结构进行改进,从而满足生产需求。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智能总装车,以解决现有技术中装配效率低且劳动强度大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总装车,包括车体,所述车体上设有载物板、内环和导环,其中,所述导环固定在所述车体上,所述内环与所述导环相配合,使得所述内环可水平旋转;所述载物板设置在所述内环上;所述车体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载物板位置的锁定装置。
可选地,所述内环和所述导环中的一者上设有导槽,所述内环和所述导环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导槽相配合的凸台;或者,所述导环和所述内环上分别设有沟槽,两个沟槽之间设有滚珠,以使所述内环可相对于所述导环转动。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包括限位件和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件相连,所述载物板上设有多个供所述限位件插入的盲孔。
可选地,所述锁定装置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上的导向座,所述导向座中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可沿所述通孔移动。
可选地,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销和设置在两个限位销之间的轴承,所述轴承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销上,且所述轴承的顶面凸出于所述限位销的顶面。
可选地,所述智能总装车还包括蓄电池,所述蓄电池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中,且所述车体中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蓄电池位置的止挡结构。
可选地,所述止挡结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在蓄电池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有插孔,所述车体中还设有可伸入或者移出所述插孔的伸缩件。
可选地,所述车体的侧壁设有通风结构。
可选地,所述车体的边缘设有防护装置。
可选地,所述车体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车体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一对主动轮和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转动的驱动器;主动轮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的底部,所述驱动器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主动轮相连。
可选地,所述车体的底部设有被动轮,所述被动轮相对于所述主动轮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车体还设有障碍物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和速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受控端。
可选地,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为距离传感器,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的移动路线上的前方和后方。
可选地,所述速度检测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
同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
1)由于载物板可相对于车体转动,因此,在一个方向完成对物料的如装配、雕刻、标记等作业后,无需搬动物料,通过可转动载物板即可实现对物料作业角度的调整,由此避免了对物料造成磕碰、划伤以及零部件移位等伤害,并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
2)通过设置锁定装置,可以在将载物板转动至合适位置后,通过锁定装置来限定载物板的位置,从而避免物料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晃动,进而保证作业位置的准确性,由此提高生产效率。
3)由于设置了导向座,可以使限位件沿着导向座通孔的轴线方向移动,从而准确地插入盲孔中。
4)在车体的边缘设有防护装置,可以避免该智能总装车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进而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
5)通过设置被动轮,可以使得主动轮在移动时能够带动被动轮一起移动,由此提高移动过程的平稳性。并且被动轮相对于所述主动轮对称设置,可以提高主动轮和被动轮受力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车体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从而将物料安全地输送至预定位置。
6)通过在车体上设置障碍物检测装置、加速度传感器和控制器,可以实时识别智能总装车在移动方向上的障碍物信息,控制器根据识别到的障碍物信息控制移动装置产生减速、加速、停止、启动等相应的动作,提高了智能总装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本发明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在随后的具体实施方式部分予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在附图中:
图1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总装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图;
图2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总装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
图3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总装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主视图;
图4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总装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侧视图;
图5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总装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立体图,其中,为了展示内部结构,去除了部分车体;
图6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锁定装置处于锁定状态;
图7是图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其中,锁定装置处于解锁状态;
图8是本发明提供的智能总装车在一种具体实施方式中的俯视图,其中,为了展示内部结构,去除了部分车体。
附图标记说明
1-车体,21-转盘,22-导盘,31-主动轮,32-被动轮,33-环形槽,34-驱动器,4-锁定装置,41-限位销,42-轴承,43-导向座,5-通风结构,6-防护装置,7-蓄电池,8-止挡件。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阐述。在此需要说明的是,对于这些实施例方式的说明用于帮助理解本发明,但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限定。本文公开的特定结构和功能细节仅用于描述本发明的示例实施例。然而,可用很多备选的形式来体现本发明,并且不应当理解为本发明限制在本文阐述的实施例中。
应当理解,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本文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B,同时存在A和B三种情况,本文中术语“/和”是描述另一种关联对象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两种关系,例如,A/和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单独存在A和B两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关系。
应当理解,在本发明的描述中,术语“上”、“竖直”、“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或者是本领域技术人员惯常理解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
应当理解,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连接”、“相连”或“耦合”时,它可以与另一个单元直相连接或耦合,或中间单元可以存在。相対地,当将单元称作与另一个单元“直接相连”或“直接耦合”时,不存在中间单元。应当以类似方式来解释用于描述单元之间的关系的其他单词(例如,“在……之间”对“直接在……之间”,“相邻”对“直接相邻”等等)。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还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设置”、“安装”、“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智能总装车,用于物料的加工及周转,可适用于生产车间、物料车间等场合,图1至图8示出了其中一种具体实施方式。
参阅图1至图8所示,该智能总装车包括车体1,所述车体1上设有载物板、内环和导环,其中,所述导环固定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内环与所述导环相配合,使得所述内环可水平旋转;所述载物板设置在所述内环上。这样,使载物板可相对于车体1转动;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载物板位置的锁定装置4。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在一个方向完成对物料的如装配、雕刻、标记等作业后,无需搬动物料,通过可转动载物板即可实现对物料作业角度的调整,由此避免了对物料造成磕碰、划伤以及零部件移位等伤害,并降低了劳动强度,节约了人力,提高了整体生产效率。通过锁定装置4限定载物板的位置,可以避免物料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晃动,进而保证作业位置的准确性,由此提高生产效率。
在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内环和导环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相配合。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内环和所述导环中的一者上设有导槽,所述内环和所述导环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导槽相配合的凸台,由此使得内环可相对于导环转动。例如,可以导环的内壁设置凹槽,在内环的外侧边缘设置与凹槽相配合的凸台。当然,也可以是在导环的顶部设置凹槽,在内环的底部设置于该凹槽相配合的凸台,这样,均能使得内环可相对于导环转动。对于凹槽和凸台的具体设置位置,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在此不做限制。
作为另一种选择,所述导环和所述内环上可以分别设有沟槽,两个沟槽之间设有滚珠,以使所述内环可相对于所述导环转动。其中,内环可以设置在导环的内侧,也可以设置在导环的顶部,对此本发明亦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提供的具体实施方式中,锁定装置4可以以任意合适的方式配置。
作为一种选择,如图1至图8所示,所述锁定装置4包括限位件41和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41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件41相连,所述载物板上设有多个供所述限位件41插入的盲孔。这样,可以通过驱动机构的动作使限位件41插入盲孔中,从而限定载物板的位置,避免载物板在作业过程中产生晃动而影响作业位置的准确性。
在本发明中,驱动机构为电磁驱动器。此外,该驱动机构还可以为气缸、液压缸或者直线模组等任意合适的驱动装置,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锁定装置4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的导向座42,所述导向座42中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41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可沿所述通孔移动。这样,使得限位件41能够沿着通孔的轴线方向移动,并准确地插入盲孔中。
在本公开提供的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销41和设置在两个限位销41之间的轴承42,所述轴承4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销41上,且所述轴承42的顶面凸出于所述限位销41的顶面。这样,通过轴承与载物板底部的滑动接触,不仅可以减少载物板的磨损,可以引导限位件地插入盲孔中。
如图5和图8所示,还可以在车体1内设置蓄电池7,从而为电机提供电源。所述蓄电池7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1中,且所述车体1中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蓄电池7位置的止挡结构,从而防止蓄电池7移动。
作为一种选择,所述止挡结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在蓄电池7的两侧;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有插孔,所述车体1中还设有可伸入或者移出所述插孔的伸缩件。这样一来,既能防止蓄电池7从车体1中脱出,又能避免蓄电池朝两侧移动,从而提高了蓄电池限位的可靠性。在本发明中,设有三对限位件,当然,还可以设置两对、四对等任意合适数量的限位件,本公开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中,如图1至图5所示,所述车体1的侧壁设有通风结构5,从而及时散热。
如图1和图2所示,所述车体1的边缘设有防护装置6,从而避免该智能总装车与其它物体发生碰撞,进而起到安全防护的作用。作为一种选择,该防护装置6为缓冲垫,以减少冲击。当然,该防护装置6还可以是泡沫垫、棉布等任意合适的部件,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中,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车体1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一对主动轮31和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31转动的驱动器34;所述主动轮3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底部,所述驱动器34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主动轮31相连。这样,可以带动车体1和放置在车体1上的物料移动,由此降低了劳动强度,并缩短了物料的周转时间。在本发明中,驱动器34为电机。
如图5和图8所示,本发明设有两对主动轮31。当然,还可以设置一对、三对等任意合适数量的主动轮31,具体可根据实际需求而定,本发明在此不做限制。
如图5和图8所示,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被动轮32,由此使得主动轮31在移动时能够带动被动轮32一起移动。所述被动轮32相对于所述主动轮31对称设置,可以提高主动轮和被动轮受力的均匀性,进而提高车体1在移动过程中的平稳性,从而将物料安全地输送至预定位置。
在一些地面设有轨道的环境中,还可以在主动轮31和从动轮上设置与该轨道相配合的环形槽33,从而使得该环形槽33可沿着轨道快速移动,从而提高周转效率。
在本发明中,所述车体1还设有障碍物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和速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受控端。由此可以使控制器根据智能总装车在移动方向上的障碍物信息和移动装置的移动速度,控制移动装置产生相应的减速、加速、停止、启动等动作,提高了智能总装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和智能性。
作为一种选择,障碍物检测装置为距离传感器,且该距离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于所述车体1的移动路线上的前方和后方。这样就能对前方和后方的障碍物距离信息进行有效识别,从而保证智能总装车在行驶过程中的安全性。
当然,该距离传感器还可以设置为例如四个、五个、八个等任意合适的数量。另外,还可以在此基础上增设位移传感器,以提高障碍物信息的精确度,具体可视实际需求而定,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在本发明中,距离传感器为型号为TOF10120的激光测距传感器。对于其具体型号和规格,可根据实际需求灵活设置。所述控制器为PLC(Programmable Logic Controller)可编程逻辑控制器,具体地,选用型号为214-2BD23-0XB0的可编程逻辑控制器。
在本公开中,所述速度检测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当然,速度检测装置还可以为其它任意合适且用于检测移动速度的元件,具体根据实际需求而定,对此不做限制。
需要说明的是,障碍物检测装置和加速度传感器可以是与控制器进行有线连接,也可以根据蓝牙、无线数传模块与控制器进行无线连接,本发明对此不做限制。
以上结合附图详细描述了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但是,本发明并不限于上述实施方式中的具体细节,在本发明的技术构思范围内,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多种简单变型,这些简单变型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另外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发明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此外,本发明的各种不同的实施方式之间也可以进行任意组合,只要其不违背本发明的思想,其同样应当视为本发明所公开的内容。

Claims (14)

1.一种智能总装车,包括车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设有载物板、内环和导环,其中,所述导环固定在所述车体(1)上,所述内环与所述导环相配合,使得所述内环可水平旋转;所述载物板设置在所述内环上;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载物板位置的锁定装置(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环和所述导环中的一者上设有导槽,所述内环和所述导环中的另一者上设有与所述导槽相配合的凸台;
或者,所述导环和所述内环上分别设有沟槽,两个沟槽之间设有滚珠,以使所述内环可相对于所述导环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4)包括限位件和用于驱动所述限位件移动的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输出端与所述限位件相连,所述载物板上设有多个供所述限位件插入的盲孔。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锁定装置(4)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车体(1)上的导向座(43),所述导向座(43)中设有通孔,所述限位件设置在所述通孔中,并可沿所述通孔移动。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限位件包括两个限位销(41)和设置在两个限位销(41)之间的轴承(42),所述轴承(42)可转动地设置在所述限位销(41)上,且所述轴承(42)的顶面凸出于所述限位销(41)的顶面。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智能总装车还包括蓄电池(7),所述蓄电池(7)可滑动地设置在所述车体(1)中,且所述车体(1)中设有用于限定所述蓄电池(7)位置的止挡结构。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止挡结构包括至少一对相对设置的限位件,所述限位件分别设置在蓄电池(7)的两侧;
所述蓄电池的顶部设有插孔,所述车体(1)中还设有可伸入或者移出所述插孔的伸缩件。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侧壁设有通风结构(5)。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边缘设有防护装置(6)。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上还设有用于驱动所述车体(1)移动的移动装置,所述移动装置包括至少一对主动轮(31)和用于驱动所述主动轮(31)转动的驱动器(34);
主动轮(31)对称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底部,所述驱动器(34)的输出端通过传动结构与所述主动轮(31)相连。
11.根据权利要求10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的底部设有被动轮(32),所述被动轮(32)相对于所述主动轮(31)对称设置。
12.根据权利要求10或11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1)还设有障碍物检测装置、速度检测装置和控制器,其中,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和速度检测装置的输出端分别通信连接所述控制器的输入端,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通信连接所述移动装置的受控端。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障碍物检测装置为距离传感器,且所述距离传感器的数量为两个,并分别设置在所述车体(1)的移动路线上的前方和后方。
14.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智能总装车,其特征在于,所述速度检测装置为加速度传感器。
CN201910662350.7A 2019-07-22 2019-07-22 智能总装车 Pending CN11034173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2350.7A CN110341730A (zh) 2019-07-22 2019-07-22 智能总装车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62350.7A CN110341730A (zh) 2019-07-22 2019-07-22 智能总装车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730A true CN110341730A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7966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62350.7A Pending CN110341730A (zh) 2019-07-22 2019-07-22 智能总装车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173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6666A (zh) * 2020-11-04 2021-02-02 海宁金豪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智能控制系统的流水线总装平台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2692A (zh) * 2017-06-19 2018-02-09 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无人搬运车
CN108100556A (zh) * 2017-12-29 2018-06-01 北京欣奕华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仓储机器人
CN208120679U (zh) * 2018-03-21 2018-11-20 云南昆岭薄膜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轨智能自动旋转多功能agv运输装置
CN210258401U (zh) * 2019-07-22 2020-04-07 海宁金豪机电有限公司 智能总装车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672692A (zh) * 2017-06-19 2018-02-09 广东美的智能机器人有限公司 无人搬运车
CN108100556A (zh) * 2017-12-29 2018-06-01 北京欣奕华科技有限公司 物流仓储机器人
CN208120679U (zh) * 2018-03-21 2018-11-20 云南昆岭薄膜工业有限公司 一种无轨智能自动旋转多功能agv运输装置
CN210258401U (zh) * 2019-07-22 2020-04-07 海宁金豪机电有限公司 智能总装车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296666A (zh) * 2020-11-04 2021-02-02 海宁金豪机电有限公司 一种带智能控制系统的流水线总装平台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90291016A1 (en) Transformable toy car
US9908426B2 (en) Vehicle and mobile body system
EP1441271B1 (en) Position information recognition apparatus for cleaning robot
CN206489449U (zh) 一种带有自动充电桩的物流搬运agv
CN110341730A (zh) 智能总装车
CN103201695A (zh) 自主车辆、附属挂车和自主运输系统
KR102033326B1 (ko) 사용자 주행 제어와 자율주행 기반으로 주행하며 중앙 제어와 관리자 제어에 의해 주행 안전성을 확보한 전기자동차 충전용 전동 카트
JP5650391B2 (ja) コンベア装置及び搬送装置
KR20210084392A (ko) 이동로봇과 이동로봇의 제어방법
US11204083B2 (en) Ball screw device and electric power steering device
WO2010058498A1 (ja) 自律移動装置
CN210258401U (zh) 智能总装车
US20210072761A1 (en) Electric cart
CN105883314B (zh) 自动搬运车以及自动搬运车的连结方法
CN206141657U (zh) 一种紧凑型的智能移动工具
KR20210149656A (ko) 이동 로봇 및 이를 포함한 운반 로봇
CN106004691A (zh) 一种车载保险箱
CN201131085Y (zh) 移动存储装置
JP2022085692A (ja) 移動体、搬送装置、部品実装システム及び移動体用の軸継手
CN213355740U (zh) 一种纵横车子车
CN213555348U (zh) 一种玩具小车
CN217893990U (zh) 可快速且稳定地换向与顶货并采用模组化设计的自走车
CN105883315B (zh) 自动搬运车以及自动搬运车用的连结构件
US20220184514A1 (en) Track device and running body
JP2006268652A (ja) 自律走行体システム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