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1155A -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 Google Patents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1155A
CN110341155A CN201910710403.8A CN201910710403A CN110341155A CN 110341155 A CN110341155 A CN 110341155A CN 201910710403 A CN201910710403 A CN 201910710403A CN 110341155 A CN110341155 A CN 11034115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ell
piston
plate
cylinder body
ho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71040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41155B (zh
Inventor
邹苏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ianjin Kangshengte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ndividual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dividual filed Critical Individual
Priority to CN20191071040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115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115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15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4115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115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26Moulds
    • B29C45/33Moulds having transversely, e.g. radially, movable mould parts
    • B29C45/332Mountings or guides therefor; Drives therefor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40Removing or ejecting moulded articles
    • B29C45/4005Ejector constructions; Ejector operating mechanism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9WORKING OF PLASTICS; WORKING OF SUBSTANCES IN A PLASTIC STATE IN GENERAL
    • B29CSHAPING OR JOINING OF PLASTICS; SHAPING OF MATERIAL IN A PLASTIC STATE,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FTER-TREATMENT OF THE SHAPED PRODUCTS, e.g. REPAIRING
    • B29C45/00Injection moulding, i.e. forcing the required volume of moulding material through a nozzle into a closed mould; Apparatus therefor
    • B29C45/17Component parts, details or accessories; Auxiliary operations
    • B29C45/84Safety devic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anufacturing & Machinery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Fluid-Damping Devices (AREA)
  • Pistons, Piston Rings, And Cylind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它包括缸体、A壳、推板、阻尼器、喇叭、锥塞B、锥塞A等,其中通过A壳上设置伸缩杆A、锥塞A、伸缩杆B、锥塞B、A插板、B插板和气动报警式喇叭,可是使A壳内的结构实现不出现设备故障能自动冒气来使得C活塞及顶杆复位,而在出现设备故障时能及时排出缸体内的超高压气体,防止缸体内持续的超高压对缸体上方结构的持续推动而产生机械损坏,保证设备完好性。利用报警式喇叭的持续报警,可以让人更容易发觉设备出现故障,即使在噪音环境中也能有效分辨报警声。本发明的C活塞的往复运动只需要充气装置而不需要抽气装置便能实现,从而降低成本。

Description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模具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背景技术
目前在流体压力推出成品的型模技术领域,注入原材料、产品的成型及推出一般采用定时器、控制器、及执行机构对整个生产过程进行自动化控制,故在生产过程中,操作者只需要将原材料注入模具体即可,剩余生产过程均由自动化控制的设备完成,但是在生产过程中,不免出现设备损坏,电路故障、模具老化等问题,而生产过程中完全自动化,在没有专人看护设备时,操作者不易发觉设备在生产过程中出现的异常,如果设备异常问题得不到快速的解决,就会导致整个生产过程瘫痪,降低工作效率,甚至导致设备零部件大量发热产生不可逆的损坏。情况严重很有可能造成火灾等重大事故。
针对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有解决该问题的方案,比如专利号为“CN 106393785B”的“气压顶出式成型模具”。该专利采用以下方法实现:通过空心钢球与金属触片碰撞发出的有规律的声响来进行判断设备是否工作正常,而且成型工件的顶出采用了充气装置和抽气装置完成。但是该专利有以下问题:第一,在生产过程中本来就伴有机械噪音,值班人员不容易在有噪音的情况下还能分辨出钢球与金属触片碰撞发出的声音是否规律,从而难以分辨设备是否工作正常;第二,成型工件的顶出还采用了抽气装置来完成,抽气装置的布置导致结构冗杂,成本较高,维修复杂;第三,通过钢球与金属触片碰撞发出的声音的间隔时长来判断设备是否正常还有这样的弊端,由于人的听觉疲劳很容易导致间隔时长的判断不准确,很有可能导致难以发现设备故障。
综上,所以需要设计一种气压式顶出模具,以保证在只使用充气装置的时候就能完成成型工件的顶出和回位,同时还要保证设备出现故障时能报警。
本发明设计一种气压式顶出模具解决如上问题。
本发明设计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术语“内”、“下”、“上”等指示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或者是该发明产品使用时惯常摆放的方位或者位置关系,仅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发明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或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发明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等仅用于区分描述,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A壳、喇叭、伸缩杆A、锥塞A、转杆、螺纹环、A支板、B支板、A滑块、B滑块、阻尼器、推板、推台、顶杆、横板、C活塞、L型板、A插板、B插板、伸缩杆B、A活塞、锥塞B、喇叭、C弹簧,其中底座上装有顶部具有气孔A的缸体;缸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另一侧装有A壳;与缸体相连的A壳板面上开有与缸体相相通的锥孔A和E孔;A壳远离缸体的一侧装有与A壳相通的气动式报警喇叭,且还开有D孔;A壳顶面两端处的板面上分别开有与E孔相通的B插槽和与D孔相通的A插槽;具有圆孔的A活塞滑动安装在A壳内;A活塞一侧装有U型板D,另一侧装有内部具有圆槽的U型板C;内部具有A弹簧的伸缩杆A一端装在U型板D上,另一端装有与锥孔A配合的锥塞A;转杆一端具有转盘,另一端具有推盘,转杆上具有一段螺纹段;推盘旋转于U型板C的圆槽中,转杆远离推盘的一端穿出U型板C且穿过A壳远离缸体的一侧,转盘位于A壳外侧;转杆不具有螺纹段的部分与A壳之间滑动密封;与螺纹段螺纹配合的螺纹环通过支架装在底座上;A壳顶部开有锥孔B,锥孔B始终位于A活塞与缸体之间。
具有A滑槽的A支板和具有B滑槽的B支板对称装在底座上;B支板的顶部高于A支板的顶部;推板具有凸台的一端铰接有B滑块,另一端固装有A滑块;A滑块滑动于A滑槽,B滑块滑动于B滑槽;顶杆的下端固装有C活塞,顶端固装有推台;C活塞滑动安装在缸体中;推台一端与推板底部铰接且铰接点靠近凸台。
竖直滑动于底座上方的L型板下端固装有U型板B;U型板B的一端固装有具有C孔的A插板,另一端固装有U型板A;密封滑动于A插槽的A插板与D孔配合;U型板A的一端固装有平板,另一端固装有B插板;密封滑动于B插槽的B插板与E孔配合;内部具有F弹簧的伸缩杆B的一端装有与锥孔B配合的锥塞B,另一端与平板中部固接;两个C弹簧一端对称装在平板底面两侧,另一端与A壳顶面固连。
缸体上方装有与顶杆连接的阻尼器;在顶杆移动相等距离下,阻尼器使得顶杆上移时间快于顶杆下移时间;固装在顶杆上的横板与L型板的水平段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它还包括保护机构,保护机构由B壳、方管、B弹簧、B活塞、B卡块、A卡块组成,其中B壳固装在A壳靠近缸体处的侧面上;方管一端与B壳相通,另一端与缸体连通;B壳内滑动安装有B活塞;B活塞一侧装有供其复位的B弹簧,另一侧装有B卡块;一端具有斜面的B卡块穿过B壳且进入A壳;与B卡块配合的A卡块装在伸缩杆A的内杆上;上述锥塞A远离伸缩杆A的圆面面积大于B活塞与B弹簧所连接的面的面积,这样的设计在于,保证锥塞A向远离缸体运动时,A卡块能突破B卡块的阻碍。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缸体与A壳相连的内壁上开有与锥孔A相通的B孔,缸体与A壳相连的内壁上开有与E孔相通的A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A活塞与A壳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上述B活塞与B壳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上述C活塞与缸体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上述B弹簧的一端装在B壳内壁上,另一端与B活塞远离B卡块的一侧连接。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A弹簧的一端与伸缩杆A的外杆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A的内杆远离锥塞A的一端连接;上述伸缩杆B位于两个C弹簧之间,两个C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上述F弹簧一端与伸缩杆B外杆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B内杆远离锥塞B的一端固连。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A支板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柱装在底座上,A支板中的A滑槽贯通于A支板的顶部;上述B支板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柱装在底座上,B支板中的B滑槽未贯通于A支板的顶部;B支板的顶部为斜面,斜面是为了保证成型工件顺利沿着斜面滑入到溜板上;推板的上表面到凸台上表面的距离大于B支板顶端到B滑槽顶槽面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设计在于保证推板在围绕推板与B滑块的铰接点摆动时,推板上的成型工件能顺利地从推板上滑落到溜板上而不会造成运动干涉。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B支板顶部远离B滑槽的一侧装有溜板;溜板与B支板顶部的斜面共面。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A支板的下部固装有梯形导轨;L型板竖直段具有梯形导块,梯形导块滑动安装于梯形导轨中。梯形导轨和梯形导块配合的设计在于,保证L型板平稳的竖直滑动,且还能防止L型板无法从梯形导轨中脱离。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阻尼器包括阻尼壳、隔板、E活塞、E弹簧、单向阀A、单向阀B、D活塞、L型杆,其中阻尼壳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板装在缸体顶部;阻尼壳中装有隔板,隔板将阻尼壳的内部分为E空间和D空间;隔板顶部装有单向阀A和单向阀B;E活塞密封滑动于E空间中,E弹簧的一端与E活塞底面连接,另一端与E空间底面连接;L型杆的一端与顶杆固连,另一端装有D活塞;D活塞密封滑动于D空间中;D活塞上方处的D空间中注满有阻尼油,E活塞上方处的E空间中注满有阻尼油;单向阀A的孔径大于单向阀B的孔径;单向阀B只允许E空间中的阻尼油进入到D空间中,单向阀A只允许D空间中的阻尼油进入到E空间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进气管与充气装置连接;上述A活塞始终高于进气管以及A孔、B孔、方管的位置。
本发明中所有密封均采用现有技术。
本发明中,转杆上的螺纹段和螺纹环的螺纹采用自锁螺纹,保证转杆不调节时,B活塞不动。本发明中充气装置以及控制充气装置的控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中充气装置充气的频率与模具工作频率一致。
本发明的喇叭采用现有市场上所卖的气动式警报喇叭即可。
相比较于现有技术中的模具顶出技术,比如专利号为“CN 106393785 B”的“气压顶出式成型模具”的技术,本发明通过A壳上设置伸缩杆A、锥塞A、伸缩杆B、锥塞B、A插板、B插板和气动报警式喇叭,可是使A壳内的结构实现不出现设备故障能自动冒气来使得C活塞及顶杆复位,而在出现设备故障时能及时排出缸体内的超高压气体,防止缸体内持续的超高压对缸体上方结构的持续推动而产生机械损坏,保证设备完好性。利用报警式喇叭的持续报警,可以让人更容易发觉设备出现故障,即使在噪音环境中也能有效分辨报警声。本发明的C活塞的往复运动只需要充气装置而不需要抽气装置便能实现,从而降低成本。本发明中推盘、转杆、螺纹环、转盘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工件的重量来调节气压报警阈值,保证工件在被顶出时不会报警。
附图说明
图1是整体布局示意图。
图2是推板以及A滑块的安装示意图。
图3是缸体上所装结构以及剖面示意图。
图4是阻尼器和L型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5是阻尼器的剖面示意图。
图6是L型板的安装以及剖面示意图。
图7是A插板和B插板的安装示意图。
图8是A活塞的安装剖面示意图。
图9是A壳上所安装结构图。
图10是图9的剖面(一)示意图。
图11是图9的剖面(二)示意图。
图12是图9的剖面(三)示意图。
图13是转杆结构以及U型板C的剖面示意图。
图14是B卡块和A卡块相配合的剖面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推板;2、推台;3、A支板;4、B支板;5、立柱;6、底座;7、顶杆;8、缸体;9、溜板;10、阻尼器;12、立板;13、A滑槽;14、B滑槽;15、A滑块;16、B滑块;17、凸台;18、进气管;19、气孔A;20、U型板A;21、U型板B;22、A壳;23、圆槽;24、C活塞;25、A孔;26、B孔;27、横板;28、L型板;29、梯形导轨;30、L型杆;31、D活塞;32、单向阀A;33、单向阀B;34、E活塞;35、E弹簧;36、梯形导块;37、C孔;38、A插板;39、B插板;40、平板;41、A插槽;42、B插槽;43、锥孔A;44、D孔;45、锥孔B;46、E孔;47、A活塞;48、B壳;49、方管;50、支架;51、转盘;52、螺纹环;53、转杆;54、U型板C;55、推盘;56、U型板D;57、A弹簧;58、伸缩杆A;59、锥塞A;60、喇叭;61、C弹簧;62、D弹簧;63、伸缩杆B;64、锥塞B;65、F弹簧;66、B弹簧;67、螺纹段;68、A卡块;69、B卡块;70、B活塞;71、阻尼壳;72、隔板;73、E空间;74、D空间。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将参照附图来描述本发明;但是应该理解,这些描述只是示例性的,而并非要限制本公开的范围。此外,在以下说明中,省略了对公知结构和技术的描述,以避免不必要地混淆本公开的概念。在此使用的所有术语(包括技术和科学术语)具有本领域技术人员通常所理解的含义,除非另外定义。应注意,这里使用的术语应解释为具有与本说明书的上下文相一致的含义,而不应以理想化或过于刻板的方式来解释。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它包括缸体8、A壳22、喇叭60、伸缩杆A58、锥塞A59、转杆53、螺纹环52、A支板3、B支板4、A滑块15、B滑块16、阻尼器10、推板1、推台2、顶杆7、横板27、C活塞24、L型板28、A插板38、B插板39、伸缩杆B63、A活塞47、锥塞B64、喇叭60、C弹簧61,如图3、4所示,其中底座6上装有顶部具有气孔A19的缸体8;缸体8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18,另一侧装有A壳22;如图8所示,与缸体8相连的A壳22板面上开有与缸体8相相通的锥孔A43和E孔46;如图8、11所示,A壳22远离缸体8的一侧装有与A壳22相通的气动式报警喇叭60,且还开有D孔44;如图8所示,A壳22顶面两端处的板面上分别开有与E孔46相通的B插槽42和与D孔44相通的A插槽41;具有圆孔的A活塞47滑动安装在A壳22内;如图10所示,A活塞47一侧装有U型板D56,另一侧装有内部具有圆槽23的U型板C54;内部具有A弹簧57的伸缩杆A58一端装在U型板D56上,另一端装有与锥孔A43配合的锥塞A59;如图13所示,转杆53一端具有转盘51,另一端具有推盘55,转杆53上具有一段螺纹段67;如图12、13所示,推盘55旋转于U型板C54的圆槽23中,转杆53远离推盘55的一端穿出U型板C54且穿过A壳22远离缸体8的一侧,转盘51位于A壳22外侧;转杆53不具有螺纹段67的部分与A壳22之间滑动密封;如图10所示,与螺纹段67螺纹配合的螺纹环52通过支架50装在底座6上;如图8所示,A壳22顶部开有锥孔B45,锥孔B45始终位于A活塞47与缸体8之间。
如图1、2所示,具有A滑槽13的A支板3和具有B滑槽14的B支板4对称装在底座6上;B支板4的顶部高于A支板3的顶部;推板1具有凸台17的一端铰接有B滑块16,另一端固装有A滑块15;A滑块15滑动于A滑槽13,B滑块16滑动于B滑槽14;如图1、3所示,顶杆7的下端固装有C活塞24,顶端固装有推台2;C活塞24滑动安装在缸体8中;推台2一端与推板1底部铰接且铰接点靠近凸台17。
如图1、6所示,竖直滑动于底座6上方的L型板28下端固装有U型板B21;如图7所示,U型板B21的一端固装有具有C孔37的A插板38,另一端固装有U型板A20;如图9、11所示,密封滑动于A插槽41的A插板38与D孔44配合;如图7所示,U型板A20的一端固装有平板40,另一端固装有B插板39;如图9、11所示,密封滑动于B插槽42的B插板39与E孔46配合;内部具有F弹簧65的伸缩杆B63的一端装有与锥孔B45配合的锥塞B64,另一端与平板40中部固接;两个C弹簧61一端对称装在平板40底面两侧,另一端与A壳22顶面固连。
如图1所示,缸体8上方装有与顶杆7连接的阻尼器10;在顶杆7移动相等距离下,阻尼器10使得顶杆7上移时间快于顶杆7下移时间;如图1、4所示,固装在顶杆7上的横板27与L型板28的水平段配合。
如图12、14所示,它还包括保护机构,保护机构由B壳48、方管49、B弹簧66、B活塞70、B卡块69、A卡块68组成,如图12、14所示,其中B壳48固装在A壳22靠近缸体8处的侧面上;方管49一端与B壳48相通,另一端与缸体8连通;B壳48内滑动安装有B活塞70;B活塞70一侧装有供其复位的B弹簧66,另一侧装有B卡块69;一端具有斜面的B卡块69穿过B壳48且进入A壳22;与B卡块69配合的A卡块68装在伸缩杆A58的内杆上;上述锥塞A59远离伸缩杆A58的圆面面积大于B活塞70与B弹簧66所连接的面的面积,这样的设计在于,保证锥塞A59向远离缸体8运动时,A卡块68能突破B卡块69的阻碍。
如图3所示,上述缸体8与A壳22相连的内壁上开有与锥孔A43相通的B孔26,缸体8与A壳22相连的内壁上开有与E孔46相通的A孔25。
上述A活塞47与A壳22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上述B活塞70与B壳48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上述C活塞24与缸体8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如图14所示,上述B弹簧66的一端装在B壳48内壁上,另一端与B活塞70远离B卡块69的一侧连接。
如图10、12所示,上述A弹簧57的一端与伸缩杆A58的外杆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A58的内杆远离锥塞A59的一端连接;如图10、11所示,上述伸缩杆B63位于两个C弹簧61之间,两个C弹簧61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上述F弹簧65一端与伸缩杆B63外杆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B63内杆远离锥塞B64的一端固连。
如图1、2所示,上述A支板3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柱5装在底座6上,A支板3中的A滑槽13贯通于A支板3的顶部;上述B支板4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柱5装在底座6上,B支板4中的B滑槽14未贯通于A支板3的顶部;B支板4的顶部为斜面,斜面是为了保证成型工件顺利沿着斜面滑入到溜板9上;推板1的上表面到凸台17上表面的距离大于B支板4顶端到B滑槽14顶槽面之间的距离,这样的设计在于保证推板1在围绕推板1与B滑块16的铰接点摆动时,推板1上的成型工件能顺利地从推板1上滑落到溜板9上而不会造成运动干涉。
如图1、2所示,上述B支板4顶部远离B滑槽14的一侧装有溜板9;溜板9与B支板4顶部的斜面共面。
如图1所示,上述A支板3的下部固装有梯形导轨29;如图6所示,L型板28竖直段具有梯形导块36,梯形导块36滑动安装于梯形导轨29中。梯形导轨29和梯形导块36配合的设计在于,保证L型板28平稳的竖直滑动,且还能防止L型板28无法从梯形导轨29中脱离。
如图4、5所示,上述阻尼器10包括阻尼壳71、隔板72、E活塞34、E弹簧35、单向阀A32、单向阀B33、D活塞31、L型杆30,如图4、5所示,其中阻尼壳71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板12装在缸体8顶部;阻尼壳71中装有隔板72,隔板72将阻尼壳71的内部分为E空间73和D空间74;隔板72顶部装有单向阀A32和单向阀B33;E活塞34密封滑动于E空间73中,E弹簧35的一端与E活塞34底面连接,另一端与E空间73底面连接;L型杆30的一端与顶杆7固连,另一端装有D活塞31;D活塞31密封滑动于D空间74中;D活塞31上方处的D空间74中注满有阻尼油,E活塞34上方处的E空间73中注满有阻尼油;单向阀A32的孔径大于单向阀B33的孔径;单向阀B33只允许E空间73中的阻尼油进入到D空间74中,单向阀A32只允许D空间74中的阻尼油进入到E空间73中。
上述进气管18与充气装置连接;上述A活塞47始终高于进气管18以及A孔25、B孔26、方管49的位置。
本发明中,转杆53上的螺纹段67和螺纹环52的螺纹采用自锁螺纹,保证转杆53不调节时,B活塞70不动。本发明中充气装置以及控制充气装置的控制模块均为现有技术。本发明中充气装置充气的频率与模具工作频率一致。
本发明中阻尼器10的工作原理:当顶杆7经L型杆30带动D活塞31向上移动时,D活塞31将D空间74内的阻尼油经单向阀A32流入到E空间73内,E空间73内的阻尼油体积增大,那么E活塞34向下移动,E弹簧35被压缩;当顶杆7停止向上移动后,在E弹簧35的复位作用下,E活塞34上移将E空间73内的阻尼油经单向阀B33流入到D空间74内,D空间74内的阻尼油体积逐渐增大且恢复到初始状态,那么D活塞31向下移动,D活塞31带动L型杆30的下移速度直接控制了顶杆7的下移速度。由于单向阀A32的孔径大于单向阀B33的孔径,进而能实现在D活塞31移动同样距离的情况下,上移的D活塞31移动时间小于下移的D活塞31移动时间,以满足顶杆7在实现移动同样距离的情况下,上移的顶杆7移动时间小于下移的顶杆7移动时间,从而满足本发明正常运行时所需要的时间差。
本发明中推盘55、U型板C54、转杆53、螺纹段67、螺纹环52、转盘51的设计是为了调节气压报警阈值,具体气压报警阈值调节如下:通过旋转转盘51带动转杆53,在螺纹环52和螺纹段67的螺纹配合作用下,转杆53带动推盘55使U型板C54向靠近缸体8的方向移动,那么伸缩杆A58被压缩,A弹簧57压缩量增大,从而锥塞A59阻碍气压推力的值增大,进而气压报警阈值增大;反之,当气压报警阈值需要减小时,反向旋转转盘51,使U型板C54向远离缸体8的方向移动,那么伸缩杆A58被压缩的量变小,A弹簧57压缩量变小,从而锥塞A59阻碍气压推力的值变小,进而气压报警阈值变小。调节气压报警阈值目的在于:在本发明正常运作过程中,A活塞47受到的气压推力的最大值受到气压报警阈值的限制,C活塞24受到的气压推力的最大值直接决定了被顶的成型工件的重量大小,也就是说工件越重C活塞24所需要的气压推力越大,反之,工件越轻C活塞24所需要的气压推力越小。总之,操作人员可以根据不同成型工件的重量调节气压报警阈值。
本发明中保护机构的工作原理:在初始状态下,A卡块68位于距离缸体8最近的位置,B壳48内的B弹簧66处于自然状态,B活塞70未处于B壳48靠近A壳22的顶端,B卡块69的位置不会对A卡块68沿着伸缩杆A58轴线方向往复移动造成任何的接触。在C活塞24正常上移工作过程中,缸体8内的气体同时从方管49进入B壳48,使B壳48内气压升高,在压力作用下,气体推动B活塞70上的B卡块69向伸缩杆A58方向移动,直到B活塞70卡在B壳48顶端时,B卡块69的斜面和A卡块68对应,A卡块68位于B卡块69和锥塞A59之间,B弹簧66被拉伸。当C活塞24无法继续上移,导致缸体8内的气压越来越大,直到气体对锥塞A59产生的推力大于A弹簧57对锥塞A59的推力;A壳22上的锥塞A59被顶起,锥孔A43打开,A弹簧57继续被压缩,伸缩杆A58上的A卡块68挤压并越过顶端带有斜面B卡块69,B卡块69向B弹簧66的方向运动;当A卡块68越过B卡块69后,在气压作用下B卡块69移动至限制A卡块68的位置,B卡块69限制A卡块68向缸体8移动复位,从而保证锥塞A59不再堵住锥孔A43。缸体8内的气体从锥孔A43进入A壳22内,气体沿着A活塞47上的圆孔、D孔44从气动报警式喇叭60喷出,气动喇叭60报警。当值班人员听到报警声后,关闭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停止供气,缸体8内气压不断降低至大气压,B壳48内被拉伸的B弹簧66拉动B活塞70及B卡块69复位至初始状态,B卡块69对A卡块68不进行限制,A壳22内的被压缩的伸缩杆A58在A弹簧57的复位作用下推动锥塞A59重新密封锥孔A43,A卡块68回到距离缸体8最近的初始位置。
保护机构的作用在于:在超过阈值后,缸体8内气压的推力顶开锥塞A59时,B卡块69能将A卡块68限位,锥塞A59暂时无法复位堵住锥孔A43,使得缸体8内的气压瞬间下降不会一直处于超高气压状态,从而达到避免缸体8上方结构不会一直受到超高气压推动而产生机械损坏;另外,B卡块69对A卡块68的限位可以使得锥孔A43不被堵住,所以缸体8内的气体可以从锥孔A43、B活塞70的圆孔、D孔44吹动气动喇叭60持续有效的报警。
本发明的工作流程:在初始缸体8未充气的状态下,A滑块15和B滑块16分别位于A滑槽13和B滑槽14的底部,推板1处于水平状态,在阻尼器10的限制下推台2上表面与推板1下表面贴合,横板27位于L型板28的水平段下方且未发生接触配合;B插板39将E孔46密封堵住,A插板38上的C孔37与D孔44正好相对应;C弹簧61处于预拉伸状态,F弹簧65处于预压缩状态,伸缩杆B63处于预压缩状态,锥塞B64将锥孔B45密封堵住;伸缩杆A58处于压缩状态,A弹簧57处于预压缩状态,锥塞A59将锥孔A43密封堵住;缸体8内的C活塞24的位置处于最低状态,且仍高于A孔25、B孔26、进气管18的高度;
在正常工作状态,当模具合模后,合模后的模具正好位于推板1上;当合模后的工件注塑完成后,模具分模,工件脱离后位于推板1上;此时控制模块控制充气装置充气,气体从进气管18进入缸体8。随着进入缸体8的气体越来越多,缸体8内的气压越来越大,缸体8内产生的气压推力突破C活塞24的阻碍后,C活塞24平稳上升;C活塞24上升的过程中,缸体8内气压对锥塞A59的推力小于A弹簧57对锥塞A59的推力。期间,在阻尼器10的作用下,顶杆7很容易上移且基本不受阻碍。
C活塞24经过顶杆7推动推台2上移,推台2推动推板1向上移动;随着缸体8内气压的增加,顶杆7向上的推力克服推板1及推板1上工件的重力继续竖直向上移动,期间缸体8内气压对锥塞A59的推力小于A弹簧57对锥塞A59的推力。推板1带动A滑块15和B滑块16同时向上滑动;随后当C活塞24继续上移,推台2推动推板1使得A滑块15从A滑槽13顶部脱离时,B滑块16依然位于B滑槽14中且未到顶部;推板1继续上移,B滑块16位于B滑槽14顶部而无法继续上移,那么在C活塞24经顶杆7、推台2带动推板1继续上移的情况下,推板1围绕推板1与B滑块16铰接的点向上摆动,推台2上表面与推板1的下表面逐渐脱离贴合。当推板1摆动到与溜板9平行的位置时,此时推板1的倾斜足以使工件沿着推板1滑到溜板9,工件从溜板9滑到工件的收集箱。工件的收集箱根据实际需求放置。当推板1摆动到与溜板9平行的位置时,横板27顶住L型板28的水平段,随着推台2推动推板1的继续上摆,期间顶杆7经横板27带动L型板28向上移动一段距离,L型板28经U型板B21、U型板A20带动平板40和B插板39向上移动,L型板28经U型板B21带动A插板38向上移动,等A插板38上的C孔37与D孔44不再对应且A插板38封堵D孔44后,B插板39再将E孔46打开而不再封堵;平板40的上移首先使得伸缩杆B63恢复为自然状态,B弹簧66恢复为自然状态,然后平板40的继续上移,使得伸缩杆B63带动锥塞B64上移而不在封堵锥孔B45,整个期间C弹簧61继续被拉伸;当E孔46不再被B插板39封堵且锥塞B64不在封堵锥孔B45后,此时,控制模块控制充气装置停止供气。
缸体8内的气体通过A孔25、E孔46进入A壳22,然后再经锥孔B45冒出;随着缸体8内气体压力不断下降,在C弹簧61的拉动下,平板40经U型板A20、U型板B21拉动L型板28向下移动,L型板28水平段经横板27拉动顶杆7下移,不过顶杆7以及顶杆7上方的结构在自重下也能下移;此时,在阻尼器10的阻尼作用下,顶杆7向下移动的速度慢,从而L型板28与顶杆7的下移同步,L型板28下移使得B插板39下移一段距离后开始封堵E孔46;在E孔46未被B插板39完全封堵之前,缸体8内的高压气体已经快速冒出,使得缸体8内的气压基本为大气压。当B插板39完全将E孔46封堵后,平板40的下移也使得伸缩杆B63重新压缩为初始状态,B弹簧66重新被压缩,锥塞B64重新将锥孔B45封堵;A插板38也回位至初始状态,C孔37与D孔44重新相对应。接下来,顶杆7以及顶杆7上方的结构在自重下继续下移,横板27脱离与L型板28水平段的接触,直到横板27以及C活塞24恢复到初始状态的位置;顶杆7经推台2拉动推板1向下摆动直到与推台2贴合后,推台2拉动推板1下移复位,A滑块15重新摆进A滑槽13中;最后,A滑块15和B滑块16下移到初始位置。
成型工件的往复顶出重复上述过程即可。
当设备运行出现故障,导致模具无法正常合模开模时,很有可能模具依然位于推板1上,进而造成推板1无法被推动的情况。此时若充气装置的气体持续进入缸体8,而C活塞24无法上移,导致缸体8内的气压越来越大,直到气体对锥塞A59产生的推力大于A弹簧57对锥塞A59的推力;A壳22上的锥塞A59被顶起,锥孔A43打开,A弹簧57被压缩;缸体8内的气体从B孔26、锥孔A43进入A壳22内,气体沿着A活塞47上的圆孔、D孔44和A插板38上的C孔37经气动报警式喇叭60喷出,气动喇叭60报警;期间A壳22内气压不足以顶开锥塞B64。当值班人员听到报警声后,关闭充气装置,充气装置停止供气,缸体8内气压不断降低至大气压。
综上所述,本发明的主要有益效果是:通过A壳上设置伸缩杆A、锥塞A、伸缩杆B、锥塞B、A插板、B插板和气动报警式喇叭,可是使A壳内的结构实现不出现设备故障能自动冒气来使得C活塞及顶杆复位,而在出现设备故障时能及时排出缸体内的超高压气体,防止缸体内持续的超高压对缸体上方结构的持续推动而产生机械损坏,保证设备完好性。利用报警式喇叭的持续报警,可以让人更容易发觉设备出现故障,即使在噪音环境中也能有效分辨报警声。本发明的C活塞的往复运动只需要充气装置而不需要抽气装置便能实现,从而降低成本。本发明中推盘、转杆、螺纹环、转盘的设计可以根据不同工件的重量来调节气压报警阈值,保证工件在被顶出时不会报警。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使用效果。

Claims (10)

1.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它包括缸体、A壳、喇叭、伸缩杆A、锥塞A、转杆、螺纹环、A支板、B支板、A滑块、B滑块、阻尼器、推板、推台、顶杆、横板、C活塞、L型板、A插板、B插板、伸缩杆B、A活塞、锥塞B、喇叭、C弹簧,其中底座上装有顶部具有气孔A的缸体;缸体的一侧连通有进气管,另一侧装有A壳;与缸体相连的A壳板面上开有与缸体相相通的锥孔A和E孔;A壳远离缸体的一侧装有与A壳相通的气动式报警喇叭,且还开有D孔;A壳顶面两端处的板面上分别开有与E孔相通的B插槽和与D孔相通的A插槽;具有圆孔的A活塞滑动安装在A壳内;A活塞一侧装有U型板D,另一侧装有内部具有圆槽的U型板C;内部具有A弹簧的伸缩杆A一端装在U型板D上,另一端装有与锥孔A配合的锥塞A;转杆一端具有转盘,另一端具有推盘,转杆上具有一段螺纹段;推盘旋转于U型板C的圆槽中,转杆远离推盘的一端穿出U型板C且穿过A壳远离缸体的一侧,转盘位于A壳外侧;转杆不具有螺纹段的部分与A壳之间滑动密封;与螺纹段螺纹配合的螺纹环通过支架装在底座上;A壳顶部开有锥孔B,锥孔B始终位于A活塞与缸体之间;
具有A滑槽的A支板和具有B滑槽的B支板对称装在底座上;B支板的顶部高于A支板的顶部;推板具有凸台的一端铰接有B滑块,另一端固装有A滑块;A滑块滑动于A滑槽,B滑块滑动于B滑槽;顶杆的下端固装有C活塞,顶端固装有推台;C活塞滑动安装在缸体中;推台一端与推板底部铰接且铰接点靠近凸台;
竖直滑动于底座上方的L型板下端固装有U型板B;U型板B的一端固装有具有C孔的A插板,另一端固装有U型板A;密封滑动于A插槽的A插板与D孔配合;U型板A的一端固装有平板,另一端固装有B插板;密封滑动于B插槽的B插板与E孔配合;内部具有F弹簧的伸缩杆B的一端装有与锥孔B配合的锥塞B,另一端与平板中部固接;两个C弹簧一端对称装在平板底面两侧,另一端与A壳顶面固连;
缸体上方装有与顶杆连接的阻尼器;在顶杆移动相等距离下,阻尼器使得顶杆上移时间快于顶杆下移时间;固装在顶杆上的横板与L型板的水平段配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它还包括保护机构,保护机构由B壳、方管、B弹簧、B活塞、B卡块、A卡块组成,其中B壳固装在A壳靠近缸体处的侧面上;方管一端与B壳相通,另一端与缸体连通;B壳内滑动安装有B活塞;B活塞一侧装有供其复位的B弹簧,另一侧装有B卡块;一端具有斜面的B卡块穿过B壳且进入A壳;与B卡块配合的A卡块装在伸缩杆A的内杆上;上述锥塞A远离伸缩杆A的圆面面积大于B活塞与B弹簧所连接的面的面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缸体与A壳相连的内壁上开有与锥孔A相通的B孔,缸体与A壳相连的内壁上开有与E孔相通的A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A活塞与A壳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上述B活塞与B壳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上述C活塞与缸体内壁为密封滑动配合;上述B弹簧的一端装在B壳内壁上,另一端与B活塞远离B卡块的一侧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A弹簧的一端与伸缩杆A的外杆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A的内杆远离锥塞A的一端连接;上述伸缩杆B位于两个C弹簧之间,两个C弹簧始终处于拉伸状态;上述F弹簧一端与伸缩杆B外杆的内壁连接,另一端与伸缩杆B内杆远离锥塞B的一端固连。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A支板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柱装在底座上,A支板中的A滑槽贯通于A支板的顶部;上述B支板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柱装在底座上,B支板中的B滑槽未贯通于A支板的顶部;B支板的顶部为斜面;推板的上表面到凸台上表面的距离大于B支板顶端到B滑槽顶槽面之间的距离。
7.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B支板顶部远离B滑槽的一侧装有溜板;溜板与B支板顶部的斜面共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或6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A支板的下部固装有梯形导轨;L型板竖直段具有梯形导块,梯形导块滑动安装于梯形导轨中。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阻尼器包括阻尼壳、隔板、E活塞、E弹簧、单向阀A、单向阀B、D活塞、L型杆,其中阻尼壳通过两个对称分布的立板装在缸体顶部;阻尼壳中装有隔板,隔板将阻尼壳的内部分为E空间和D空间;隔板顶部装有单向阀A和单向阀B;E活塞密封滑动于E空间中,E弹簧的一端与E活塞底面连接,另一端与E空间底面连接;L型杆的一端与顶杆固连,另一端装有D活塞;D活塞密封滑动于D空间中;D活塞上方处的D空间中注满有阻尼油,E活塞上方处的E空间中注满有阻尼油;单向阀A的孔径大于单向阀B的孔径;单向阀B只允许E空间中的阻尼油进入到D空间中,单向阀A只允许D空间中的阻尼油进入到E空间中。
10.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其特征在于:上述进气管与充气装置连接;上述A活塞始终高于进气管以及A孔、B孔、方管的位置。
CN201910710403.8A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Active CN11034115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0403.8A CN110341155B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710403.8A CN110341155B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155A true CN110341155A (zh) 2019-10-18
CN110341155B CN110341155B (zh) 2021-06-22

Family

ID=6818378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710403.8A Active CN110341155B (zh) 2019-08-02 2019-08-02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1155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043A (zh) * 2023-05-15 2023-08-11 广州迪雅圣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于高音组件的漏气检测装置及方法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4400A (ja) * 1997-03-03 1998-09-14 Aida Eng Ltd 油圧ダイクッションの圧力上昇防止装置
CN101579941A (zh) * 2008-05-17 2009-11-18 孙艳妮 压力机超载监控报警装置
CN203592713U (zh) * 2013-10-11 2014-05-14 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气压机压装过程中的过压或欠压检测装置
CN107559044A (zh) * 2017-08-18 2018-01-09 张涛 风门气动闭锁报警装置
CN208646133U (zh) * 2018-04-20 2019-03-26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一种锻造压力机的过载保护装置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10244400A (ja) * 1997-03-03 1998-09-14 Aida Eng Ltd 油圧ダイクッションの圧力上昇防止装置
CN101579941A (zh) * 2008-05-17 2009-11-18 孙艳妮 压力机超载监控报警装置
CN203592713U (zh) * 2013-10-11 2014-05-14 重庆万力联兴实业(集团)有限公司 气压机压装过程中的过压或欠压检测装置
CN107559044A (zh) * 2017-08-18 2018-01-09 张涛 风门气动闭锁报警装置
CN208646133U (zh) * 2018-04-20 2019-03-26 绍兴文理学院元培学院 一种锻造压力机的过载保护装置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577043A (zh) * 2023-05-15 2023-08-11 广州迪雅圣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于高音组件的漏气检测装置及方法
CN116577043B (zh) * 2023-05-15 2023-12-29 广州迪雅圣发电器有限公司 一种适配于高音组件的漏气检测装置及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1155B (zh) 2021-06-2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7343750U (zh) 一种便于滑块脱模的铝合金压铸模具结构
CN113309743B (zh) 基于油田石化的液压蓄能器充气装置及其充气方法
CN110341155A (zh) 一种能报警的气压式顶出模具
CN110341154A (zh) 一种气压式顶出模具
CN208054822U (zh) 轮胎举升机
CN103386488A (zh) 粉末烧结零件整形模架芯棒调整装置
CN116984461B (zh) 一种用于免耕播种机壳体的冲压装置及方法
CN204220947U (zh) 一种立式射砂机
CN208758454U (zh) 安全型高效筛孔冲压机
CN104627101B (zh) 汽车防撞装置
CN106945339B (zh) 一种压力机干式离合器制动器的冷却系统
CN2842159Y (zh) 阀控式储气装置
CN115414772A (zh) 一种新型vcm压缩工艺装置
CN216782556U (zh) 一种模组的顶针结构
CN202708279U (zh) 用于消防器材的瓶头阀
CN207577145U (zh) 一种挤压机压余框的开门结构
CN206680365U (zh) 拉边机操控装置及系统
CN108262582B (zh) 一种汽车零部件制造用工装
CN211031901U (zh) 汉语言文学调节式教学板
CN107138317B (zh) 一种除尘喷雾机
CN112944094B (zh) 一种制冷机房集中排气装置
CN213331517U (zh) 一种涡旋空气压缩机
CN217538745U (zh) 一种煤矿用巷道临时支护装置
CN219903506U (zh) 一种伺服压力机用缓冲台
CN108188286A (zh) 一种加热盘预铆接的工装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403

Address after: No. 2 Qincheng Road, Yangliuqing Town, Xiqing District, Tianjin, 300100

Patentee after: TIANJIN KANGSHENGTE ELECTRONICS Co.,Ltd.

Address before: 321203 No.46 Xishu village, Liucheng she Town, Wuyi County, Jinhua City, Zhejiang Province

Patentee before: Zou Su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