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40634A -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40634A
CN110340634A CN201910681684.9A CN201910681684A CN110340634A CN 110340634 A CN110340634 A CN 110340634A CN 201910681684 A CN201910681684 A CN 201910681684A CN 110340634 A CN110340634 A CN 1103406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unit
antenna
base station
processing scheme
mod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81684.9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高浩哲
耿金洋
魏艳伟
郑彩霞
曾文友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Dongguan City Everbright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Dongguan City Everbright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Dongguan City Everbright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Dongguan City Everbright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81684.9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40634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406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40634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19/00Machines for simply fitting together or separating metal parts or objects, or metal and non-metal parts, whether or not involving some deformation; Tools or devices therefor so far as not provided for in other classe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3MACHINE TOOLS; 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B23PMETAL-WORKING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COMBINED OPERATIONS; UNIVERSAL MACHINE TOOLS
    • B23P21/00Machines for assembling a multiplicity of different parts to compose units, with or without preceding or subsequent working of such parts, e.g. with programme control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13/00Controls for manipulator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25HAND TOOLS; PORTABLE POWER-DRIVEN TOOLS; MANIPULATORS
    • B25JMANIPULATORS; CHAMBERS PROVIDED WITH MANIPULATION DEVICES
    • B25J9/00Programme-controlled manipulators
    • B25J9/16Programme controls
    • B25J9/1679Programme controls characterised by the tasks executed
    • B25J9/1687Assembly, peg and hole, palletising, straight line, weaving pattern mov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Robotics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包括: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是否相同;若相同,则调取所述预存模型,根据所述预存模型对应的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若不相同,则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本发明设计合理巧妙,通过分析或者直接调取得到加工方案,使装配系统与装配生产线智能和协调地配合运行,保证装配过程的整体化、规范化和合理化,提高装配效率,缩短装配周期,降低人工成本,确保批量生产中产品的一致性,产品质量高,失误率低,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Description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基站天线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无线通信行业的不断发展,基站天线的市场需求量也随之增多,因此,也对基站天线的装配工艺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目前,基站天线的装配工艺大部分采用人工流水线的装配方式,装配过程中的每项工序都由固定的工人完成,并按照工序的流程指定给若干工人完成,但是此装配方式完全依靠于人工操作和控制,难以满足产品装配的一致性,且人工成本高,组装效率低下,操作失误率高,无法满足大规模装配需要;此外,还有采用机械化流水线的装配方式,通过工人控制装配生产线中多个装配的机械手以减少人工成本,但此装配方式没有采用装配系统统一规范地控制机械手运行,未合理地制定加工方案,难以协调机械手的工作任务和保证生产线的整体性,装配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还公开了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
本发明为实现上述目的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包括:
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调取所述预存模型,根据所述预存模型对应的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中若所述3D动态模型与所述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不相同,则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中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进一步包括:
识别和评估所述3D动态模型的外部特征,其中所述外部特征包括装配位置、孔位规格、孔位数量,以及待焊接部位的材质、结构和焊接性能;
根据所述外部特征,制定并存储所述加工方案,其中所述加工方案包括装配位置、螺钉规格,以及焊接工艺。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中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发送模拟操作指令,以使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进行模拟装配操作;
接收所述装配生产线反馈的模拟操作结果;
根据所述模拟操作结果,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是否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
若是,则发送装配加工指令,以使所述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中若所述装配生产线不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则告警;所述告警包括再次获取所述3D动态模型或者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者判断是否继续使用所述加工方案。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中若发送提示信息,则获取由所述操作者反馈的应答结果,判断所述应答结果是否为是;
若是,则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
若否,则显示程序编辑提示,接收并存储由操作者输入所述加工方案的执行程序后,再次发送所述模拟操作指令。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中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进一步包括:
向成像装置发送模型获取请求,以使所述成像装置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扫描;
获取所述成像装置反馈的扫描结果;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建立并存储所述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是否相同;
调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所述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相同时,调取所述预存模型和所述预存模型对应的加工方案;
方案分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所述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不相同时,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
装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其中所述方案分析单元包括:
特征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和评估所述3D动态模型的外部特征;
制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识别单元识别的所述外部特征,制定所述加工方案。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其中所述装配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模拟操作指令,以使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进行模拟装配操作;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装配生产线反馈的模拟操作结果;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模拟操作结果,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是否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
第一告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时,告知第二发送单元以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装配加工指令,以使所述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告警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不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时,告警;
第二告知单元,用于当所述告警单元告警时,告知所述获取单元以再次获取所述3D动态模型,或者告知应答单元以发送提示信息;
应答单元,用于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者判断是否继续使用所述加工方案,并获取反馈的应答结果;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应答单元获取的所述应答结果是否为是;
第三告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应答结果为是时,告知所述第二发送单元以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
编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应答结果为否时,显示程序编辑提示,接收由操作者输入所述加工方案的执行程序;
第四告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编辑单元输入所述执行程序后,告知所述第一发送单元以发送所述模拟操作指令。
上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其中所述获取单元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成像装置发送模型获取请求,以使所述成像装置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扫描;
成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成像装置反馈的扫描结果;
建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扫描结果,建立所述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配置执行上述任一项的方法。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本发明设计合理巧妙,根据识别产品的外部特征,智能地分析得出加工方案,或者直接调取模型库中的预存模型及其加工方案,操作快速便捷,保证装配过程的整体化、规范化和合理化,使装配系统与装配生产线智能和协调地配合运行,有效地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装配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确保在批量生产中产品的一致性,产品质量高,操作失误率低,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实施例1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中实施例2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中实施例3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中实施例4的装配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中实施例5的装配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中实施例6的装配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中实施例7的装配系统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方法作进一步说明,以使本发明技术方案更易于理解、掌握,而非对本发明进行限制。
实施例1:参见图1,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包括:
步骤S1,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步骤S2,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执行步骤S3,调取所述预存模型,并执行步骤S4,根据所述预存模型对应的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若不相同,则执行步骤S5,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并执行步骤S4,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其中,所述模型库用于存储所述预存模型和其对应的加工方案,以及存储所述3D动态模型和其对应的加工方案;所述预存模型包括预设的3D动态模型和上一次获取的所述3D动态模型。
进一步地,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包括:
向成像装置发送模型获取请求,以使所述成像装置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扫描,其中,所述成像装置为红外线高清摄像头;
获取所述成像装置反馈的扫描结果;
根据所述扫描结果,建立并存储所述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本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配置执行上述的方法。
实施例2:参见图2,本实施例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步骤S5,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进一步包括:
步骤S51,识别和评估所述3D动态模型的外部特征;
步骤S52,根据所述外部特征,制定并存储所述加工方案;
其中,所述外部特征包括所述基站天线的装配位置、孔位规格、孔位数量,以及待焊接部位的材质、结构和焊接性能,还有所述基站天线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所述加工方案包括装配位置、螺钉规格和焊接工艺;所述焊接工艺至少包括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
实施例3:参见图3,本实施例在实施例2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在步骤S4: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步骤S41,发送模拟操作指令,以使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进行模拟装配操作;
步骤S42,接收所述装配生产线反馈的模拟操作结果;
步骤S43,根据所述模拟操作结果,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是否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即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是否能根据所述加工方案作出装配动作;
若是,则执行步骤S44,发送装配加工指令,以使所述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若否,则执行步骤S45,告警。
其中,所述告警包括发出告警信号,以及再次获取所述3D动态模型或者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者判断是否继续使用所述加工方案;其中,所述告警信号包括视觉信号、听觉信号、触觉信号、嗅觉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所述告警信号包括光信号、声信号、振动信号、电信号、磁信号、气味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实施例4:参见图4,本实施例在实施例3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若所述装配生产线不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则发出告警声音,并再次获取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新的加工方案,发送模拟操作指令以使所述装配生产线根据该加工方案进行模拟装配操作;或者若所述装配生产线不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则执行步骤S451,发出告警声音,并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者判断是否继续使用所述加工方案,即所述加工方案由操作者根据实际加工情况判断是否能被执行。
进一步地,若执行步骤S451,发送提示信息,则执行步骤S452,获取由所述操作者反馈的应答结果,并执行步骤S453,判断所述应答结果是否为是;
若是,则执行步骤S44,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以使所述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若否,则执行步骤S454,显示程序编辑提示,并执行步骤S455,接收并存储由操作者输入所述加工方案的执行程序后,再次执行步骤S41,发送所述模拟操作指令,即所述执行程序由操作者根据实际加工情况调整或编写。
实施例5:参见图5,本实施例提供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1,用于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第一判断单元2,用于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是否相同;
调取单元3,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所述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相同时,调取所述预存模型和所述预存模型对应的加工方案;
方案分析单元5,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2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所述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不相同时,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
装配单元4,用于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其中,所述模型库用于存储所述预存模型和其对应的加工方案,以及存储所述3D动态模型和其对应的加工方案;所述预存模型包括预设的3D动态模型和上一次获取的所述3D动态模型。
进一步地,所述获取单元1包括:
第三发送单元,用于向成像装置发送模型获取请求,以使所述成像装置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扫描;其中,所述成像装置为红外线高清摄像头;
成像获取单元,用于获取所述成像装置反馈的扫描结果;
建模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扫描结果,建立所述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实施例6:参见图6,本实施例在实施例5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所述方案分析单元5包括:
特征识别单元51,用于识别和评估所述3D动态模型的外部特征;
制定单元52,用于根据所述特征识别单元51识别的所述外部特征,制定所述加工方案。
其中,所述外部特征包括所述基站天线的装配位置、孔位规格、孔位数量,以及待焊接部位的材质、结构和焊接性能,还有所述基站天线的长度、宽度和高度;所述加工方案包括装配位置、螺钉规格和焊接工艺;所述焊接工艺至少包括熔化焊、压力焊和钎焊。
实施例7:参见图7,本实施例在实施例6的基础上作进一步改进,主要改进之处在于:所述装配单元4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401,用于发送模拟操作指令,以使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进行模拟装配操作;
接收单元402,用于接收所述装配生产线反馈的模拟操作结果;
第二判断单元403,用于根据所述模拟操作结果,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是否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
第一告知单元404,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403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时,告知第二发送单元405以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
第二发送单元405,用于发送装配加工指令,以使所述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告警单元406,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403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不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时,告警;
第二告知单元407,用于当所述告警单元406告警时,告知所述获取单元1以再次获取所述3D动态模型,或者告知应答单元408以发送提示信息;
应答单元408,用于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者判断是否继续使用所述加工方案,并获取反馈的应答结果;
第三判断单元409,用于判断所述应答单元408获取的所述应答结果是否为是;
第三告知单元410,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409判断所述应答结果为是时,告知所述第二发送单元405以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
编辑单元411,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409判断所述应答结果为否时,显示程序编辑提示,接收由操作者输入所述加工方案的执行程序;
第四告知单元412,用于当所述编辑单元411输入所述执行程序后,告知所述第一发送单元401以发送所述模拟操作指令。
其中,所述告警单元包括发出告警信号,所述告警信号包括视觉信号、听觉信号、触觉信号、嗅觉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具体的,所述告警信号包括光信号、声信号、振动信号、电信号、磁信号、气味信号中的一种或多种。
本发明设计合理巧妙,根据识别产品的外部特征,智能地分析得出加工方案,或者直接调取模型库中的预存模型及其加工方案,操作快速便捷,保证装配过程的整体化、规范化和合理化,使装配系统与装配生产线智能和协调地配合运行,有效地提高了装配效率,缩短装配周期,降低了人工成本,确保在批量生产中产品的一致性,产品质量高,操作失误率低,满足大规模的生产需求。
应理解,在本发明的各种实施例中,上述各过程的序号的大小并不意味着执行顺序的先后,各过程的执行顺序应以其功能和内在逻辑确定,而不应对本发明实施例的实施过程构成任何限定。
还应理解,在本发明实施例中,术语“和/或”仅仅是一种描述关联对象的关联关系,表示可以存在三种关系。例如,A和/或B,可以表示:单独存在A,同时存在A和B,单独存在B这三种情况。另外,本文中字符“/”,一般表示前后关联对象是一种“或”的关系。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能够以电子硬件、计算机软件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现,为了清楚地说明硬件和软件的可互换性,在上述说明中已经按照功能一般性地描述了各示例的组成及步骤。这些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软件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来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发明的范围。
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了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上述描述的系统、装置和单元的具体工作过程,可以参考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对应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外,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也可以是电的,机械的或其它的形式连接。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发明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发明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是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以是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以上所述,仅是本发明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对本发明作任何形式上的限制。任何熟悉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范围情况下,都可利用上述揭示的技术手段和技术内容对本发明技术方案做出许多可能的变动和修饰,或修改为等同变化的等效实施例。故凡是未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内容,依据本发明之形状、构造及原理所作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是否相同;
若相同,则调取所述预存模型,根据所述预存模型对应的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3D动态模型与所述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不相同,则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并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进一步包括:
识别和评估所述3D动态模型的外部特征,其中所述外部特征包括装配位置、孔位规格、孔位数量,以及待焊接部位的材质、结构和焊接性能;
根据所述外部特征,制定并存储所述加工方案,其中所述加工方案包括装配位置、螺钉规格,以及焊接工艺。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之前,所述方法进一步包括:
发送模拟操作指令,以使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进行模拟装配操作;
接收所述装配生产线反馈的模拟操作结果;
根据所述模拟操作结果,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是否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
若是,则发送装配加工指令,以使所述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所述装配生产线不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则告警;所述告警包括再次获取所述3D动态模型或者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者判断是否继续使用所述加工方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其特征在于,若发送提示信息,则获取由所述操作者反馈的应答结果,判断所述应答结果是否为是;
若是,则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
若否,则显示程序编辑提示,接收并存储由操作者输入所述加工方案的执行程序后,再次发送所述模拟操作指令。
7.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
获取单元,用于获取待装配基站天线的3D动态模型;
第一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是否相同;
调取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所述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相同时,调取所述预存模型和所述预存模型对应的加工方案;
方案分析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一判断单元判断所述3D动态模型与所述模型库中至少一个预存模型不相同时,根据所述3D动态模型分析得出加工方案;
装配单元,用于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所述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案分析单元包括:
特征识别单元,用于识别和评估所述3D动态模型的外部特征;
制定单元,用于根据所述特征识别单元识别的所述外部特征,制定所述加工方案。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基站天线的装配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装配单元包括:
第一发送单元,用于发送模拟操作指令,以使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进行模拟装配操作;
接收单元,用于接收所述装配生产线反馈的模拟操作结果;
第二判断单元,用于根据所述模拟操作结果,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是否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
第一告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时,告知第二发送单元以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
第二发送单元,用于发送装配加工指令,以使所述装配生产线根据所述加工方案对基站天线进行装配。
告警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二判断单元判断所述装配生产线不能执行所述加工方案时,告警;
第二告知单元,用于当所述告警单元告警时,告知所述获取单元以再次获取所述3D动态模型,或者告知应答单元以发送提示信息;
应答单元,用于发送提示信息以提示操作者判断是否继续使用所述加工方案,并获取反馈的应答结果;
第三判断单元,用于判断所述应答单元获取的所述应答结果是否为是;
第三告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应答结果为是时,告知所述第二发送单元以发送所述装配加工指令;
编辑单元,用于当所述第三判断单元判断所述应答结果为否时,显示程序编辑提示,接收由操作者输入所述加工方案的执行程序;
第四告知单元,用于当所述编辑单元输入所述执行程序后,告知所述第一发送单元以发送所述模拟操作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有程序,所述程序被配置执行如权利要求1-6任一项的方法。
CN201910681684.9A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Pending CN110340634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1684.9A CN110340634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81684.9A CN110340634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40634A true CN110340634A (zh) 2019-10-18

Family

ID=6818026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81684.9A Pending CN110340634A (zh) 2019-07-26 2019-07-26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40634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498A (zh) * 2013-09-09 2014-02-19 上海宝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断路器装配生产线的建模方法
EP2913726A2 (en) * 2014-02-27 2015-09-02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and machine procedure simulation
CN106056121A (zh) * 2016-05-27 2016-10-26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sift图像特征匹配的卫星装配工件快速识别方法
CN106446319A (zh) * 2016-06-29 2017-02-22 内蒙古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可视化工艺设计方法
CN106444692A (zh) * 2015-08-06 2017-02-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维修协助方法及系统
CN106503358A (zh) * 2016-11-02 2017-03-1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零部件装配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145384A (zh) * 2018-07-24 2019-01-04 内蒙古第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焊三维工艺设计系统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593498A (zh) * 2013-09-09 2014-02-19 上海宝临电气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真空断路器装配生产线的建模方法
EP2913726A2 (en) * 2014-02-27 2015-09-02 Rockwell Automation Technologies, Inc. Industrial automation equipment and machine procedure simulation
CN106444692A (zh) * 2015-08-06 2017-02-22 北汽福田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车辆维修协助方法及系统
CN106056121A (zh) * 2016-05-27 2016-10-26 河北工业大学 基于sift图像特征匹配的卫星装配工件快速识别方法
CN106446319A (zh) * 2016-06-29 2017-02-22 内蒙古第机械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可视化工艺设计方法
CN106503358A (zh) * 2016-11-02 2017-03-15 北京汽车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零部件装配检测方法及系统
CN109145384A (zh) * 2018-07-24 2019-01-04 内蒙古第机械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焊三维工艺设计系统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317959B2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modeling and/or executing software applications, especially MES applications
CN106530405B (zh) 基于虚拟现实技术的汽车生产线实时漫游系统
US7165226B2 (en) Multiple coupled browsers for an industrial workbench
WO2019123861A1 (ja)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及び作業支援プログラム
KR101816770B1 (ko) Bim 기반 철도 시설물 관리 시스템
CN108431705A (zh) 使用i/o抽象的现场设备配置的过程工厂中的配置
CN109246390A (zh) 基于三维虚拟仿真与视频监控联动的设备故障定位方法
JPH05242174A (ja) Cadシステムにおけるチーム形式の設計方法
Kühnle et al. Foundations & principles of distributed manufacturing
CN110943991A (zh) 变电站巡检与生产管理业务联动系统及方法
Smith Using multiple genetic operators to reduce premature convergence in genetic assembly planning
DE60219570T2 (de) Simulationsvorrichtung
CN109765867A (zh) 生产控制及车身制造系统
CN109408209A (zh) 任务执行方法和装置
CN113900638A (zh) 可视化触发器配置方法及存储介质
JP6543430B1 (ja) 作業支援システム、作業支援サーバ、作業状況判定装置、作業者用デバイス及び作業対象機器
CN115668126A (zh) 图形化编程方法和处理器、终端
CN110340634A (zh) 一种基站天线的装配方法及系统
Manns et al. Automated DHM modeling for integrated alpha-numeric and geometric assembly planning
CN107390662A (zh) 基于监控对象模型的工业监控方法及装置
CN110083406A (zh) 基于文本二维表格的状态机定义方法及其系统
CN101262370B (zh) 容灾演练的方法、装置和服务器
CN107391710B (zh) 机器操作监督系统及服务器
KR101134823B1 (ko) Cae 해석 진척 관리 시스템
CN113254440A (zh) 自定义编辑课程虚拟仿真系统实现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Humen Huaide community wo 52300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Hengkeng Factory No. 6

Applicant after: Dongguan Zhenliang Precision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Humen Huaide community wo 523000 Guangdong city of Dongguan province Hengkeng Factory No. 6

Applicant before: Dongguan City Everbright Hardware Technology Co. 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