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7579A - 标记搭载用单元 - Google Patents

标记搭载用单元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7579A
CN110337579A CN201880014324.7A CN201880014324A CN110337579A CN 110337579 A CN110337579 A CN 110337579A CN 201880014324 A CN201880014324 A CN 201880014324A CN 110337579 A CN110337579 A CN 11033757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ubstrate
label
protrusion
hole
upper substrat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Withdrawn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432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福田康幸
佐佐木遼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nplas Corp
Original Assignee
Enplas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Enplas Corp filed Critical Enplas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3757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579A/zh
Withdrawn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27/00Optical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provided for by any of the groups G02B1/00 - G02B26/00, G02B30/00
    • G02B27/32Fiducial marks and measuring scales within the optical system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14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distance or clearance between spaced objects or spaced apertur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26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angles or tapers; for testing the alignment of axe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70Determining position or orientation of objects or camera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two or more coordinate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BMEASURING LENGTH, THICKNESS OR SIMILAR LINEAR DIMENSIONS; MEASURING ANGLES; MEASURING AREAS; MEASURING IRREGULARITIES OF SURFACES OR CONTOURS
    • G01B11/00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 G01B11/02Measuring arrangements characterised by the use of optical techniques for measuring length, width or thicknes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CMEASURING DISTANCES, LEVELS OR BEARINGS; SURVEYING; NAVIGATION; GYROSCOPIC INSTRUMENTS; PHOTOGRAMMETRY OR VIDEOGRAMMETRY
    • G01C15/00Surveying instruments or accessories not provided for in groups G01C1/00 - G01C13/00
    • G01C15/02Means for marking measuring points
    • GPHYSICS
    • G02OPTICS
    • G02BOPTICAL EL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 G02B3/00Simple or compound lenses
    • G02B3/0006Arrays
    • G02B3/0037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 G02B3/005Arrays characterized by the distribution or form of lenses arranged along a single direction only, e.g. lenticular sheets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tics & Photonics (AREA)
  • Length Measuring Devices By Optical Mean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可提供一种作为用于搭载例如RAS标记等标记的单元,可高精度地检测检测基准部的标记搭载用单元。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特征在于,包含:下基板和上基板,其为一种在所述下基板之上层叠有所述上基板的层叠体,所述下基板具有作为检测基准部的凸部,所述上基板在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插入在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中,所述上基板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相对透光率为99%以下。

Description

标记搭载用单元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标记搭载用单元。
背景技术
在增强现实(Augmented Reality,下文中也称作“AR”)及机器人等领域中,为了识别物体的位置及姿势等,而使用所谓的视觉标记。作为所述标记例如通常有AR标记。并且,作为所述标记的其他例,例如已知在黑色条纹图案之上配置有柱状透镜的标记(专利文献1)。所述标记通常被称作旋转角度(Rotation Angle Scale,RAS)标记。当通过相机等检测机器检测所述标记上呈现的图像时,依赖于所述相机相对于所述标记的视觉角度,所述图像的浓淡式样会出现变化。由此,通过检测所述标记的浓淡式样来判断所述标记的旋转角度。
所述视觉标记通常配置在基板上,并在所述基板上设置有成为所述相机检测区域标志的多个检测基准部,并且所述基板作为标记单元使用。将所述标记单元的一例示于图7。图7为搭载有RAS标记的标记单元5的概略图,图7(A)为上表面图,图7(B)为V-V方向的截面图。
标记单元5包含上表面为黑色的下基板41、上表面为白色的中间基板42、透明的上基板40、RAS标记43,在下基板41之上配置有中间基板42,在中间基板42之上配置有上基板40和RAS标记43。中间基板42和上基板40分别在彼此对应的位置上具有圆形贯通孔,并通过露出下基板41的黑色上表面而形成圆形的检测基准部412。并且,在上基板40中,相邻的检测基准部412之间配置有RAS标记43。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特开2012-145559号公报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课题
关于标记单元5,虽然作为检测RAS标记43的图像431的前提,高精度检测检测基准部412是重要的,但是具有检测精度不充分的问题。
于是,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搭载例如RAS标记等标记,并可高精度检测所述检测基准部的标记搭载用单元。
解决课题的方法
为了达成所述目的,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包含:
下基板和上基板,
其为一种在所述下基板之上,层叠有所述上基板的层叠体,
所述下基板具有作为检测基准部的凸部,
所述上基板在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
所述下基板的凸部插入在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中,
所述上基板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相对透光率为99%以下。
发明的效果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如上所述,在所述上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通过将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相对透过率设定成如上所述,而可高精度检测所述检测基准部。
附图说明
图1(A)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一例的俯视图,图1(B)为图1(A)的I-I方向视标记搭载用单元的截面图。
图2为示出实施方式1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变形例的俯视图。
图3为示出实施方式2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一例的截面图。
图4为示出实施方式3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一例的截面图。
图5(A)为示出实施方式4的标记单元一例的俯视图,图5(B)为图5(A)的II-II方向视标记单元的截面图,图5(C)为示出实施方式4的标记单元变形例的俯视图,图5(D)为图5(C)的III-III方向视标记单元的截面图。
图6(A)为示出实施方式5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一例的俯视图,图6(B)为图6(A)的IV-IV方向视标记单元的截面图。
图7(A)为示出现有标记单元一例的俯视图,图7(B)为图7(A)的V-V方向视标记单元的截面图。
图8为示出参照标记单元一例的截面图。
图9(A)为以指定角度拍摄的实施例及比较例的各标记单元的照片(原始图像),图9(B)为将图9(A)的照片二值化处理的图像。
具体实施方式
本发明的发明人针对图7所示的现有标记单元5,深入研究了检测基准部412的检测精度不充分的问题。其结果是想到,在标记单元5中,在将上基板40的表面作为基准的情况下,由于具有检测基准部412的下基板41的表面相对于所述基准处于非常低的位置,会对检测精度产生影响。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发现了如图8所示,在下基板11上设置凸部412,并将凸部412的上表面412a作为所述检测基准部,将下基板11的凸部412插入上基板40的贯通孔中的形态。根据该形态的标记单元6,例如上基板40的上表面成为标记43的上表面。由此,标记43的上表面(上基板40的上表面)和检测基准部412a(凸部412的上表面)处于更加接近的位置。于是,从相机等检测机器到标记43的距离和从检测机器到检测基准部412a的距离变得更加接近,由此,检测机器的所述标记的检测条件和所述检测基准部的检测条件更加接近。因此,结果是,改善旋转轴的轴偏差,并可提高所述检测基准部的检测精度。
但是,在所述标记搭载用单元中,即使在所述下基板设置所述凸部,也可期待进一步提高检测精度。于是,本发明的发明人进行了进一步研究。其结果是获得以下发现。即标记单元6中的检测基准部412a的检测中,首先,标记单元6被拍摄,其次,该原始图像被二值化处理,也就是说,将实际颜色置换为多阶灰度(例如,128阶灰度、256阶灰度等)的白与黑的图像处理,并基于经过该图像处理的二值化图像,解析检测基准部412a。但是,在标记单元6中,检测基准部412a为下基板11的凸部412的表面,并具有根据检测机器的检测角度由凸部412产生阴影的情况。并且,在原始图像中拍摄有阴影的情况下,若进行多阶灰度图像处理,则在二值化图像中,阴影部分和检测基准部412a成为一体并显示为黑色。此时,在二值化图像中,检测基准部412a与实际相异,例如会出现检测基准部412a的形状扭曲、大小变大、中心偏移的现象。于是,基于与实际的检测基准部412a相异的二值化图像进行解析,结果有可能降低检测精度。基于该发现,本发明的发明人找出将所述上基板的相对透光率设定为上述条件的方案。根据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抑制由所述下基板的凸部造成的阴影的出现,并由此防止二值化图像中的形状扭曲或中心偏移,结果可提高检测基准部的检测精度。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上基板为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被粗糙化的透明基板。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上基板为在两面中,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被粗糙化的透明基板。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上基板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相对透光率为30%以下。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上基板为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在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具有白色膜的透明基板。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上基板为在两面中,在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具有白色膜的透明基板。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上表面为黑色。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层叠体进一步具有中间基板,所述下基板、所述中间基板及所述上基板以该顺序层叠,所述中间基板为在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的基板,所述下基板的凸部插入在所述中间基板的贯通孔及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中。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层叠体进一步具有中间基板,所述下基板、所述中间基板及所述上基板以该顺序层叠,所述中间基板为在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且在所述贯通孔周围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筒部的基板,所述上基板中的所述贯通孔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及所述中间基板的筒部,所述下基板的凸部插入在所述中间基板筒部内的贯通孔中,所述中间基板的筒部插入在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中。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例如,所述中间基板为上表面为白色的基板。
接着,对本发明进行具体说明。本发明不限于以下的例子。下文中,在所述标记搭载用单元的所述层叠体中,将所述下基板侧称作下方,将所述上基板侧称作上方。
本发明的下基板具有作为检测基准部的凸部。所述凸部的平面(例如,所述凸部的平面方向中的截面,具体例为凸部的上表面)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举例圆形、多边形等。所述圆形例如为正圆、椭圆等,优选正圆。所述多边形例如为三角形、四边形等多边形,所述四边形例如为正方形、长方形等。所述凸部的平面大小不受特别限制,在圆形的情况下,其直径例如为1至25mm,在圆形以外的情况下,其面积例如可例示从所述圆形的直径条件求出的面积。
所述凸部的形状例如其截面为与所述上表面相同的柱状,并例如为圆柱状、棱柱状等。所述凸部的高度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0.4至10mm。
在所述下基板中,所述检测基准部的数量及位置不受特别限制,当在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上搭载标记时,例如所述检测基准部的形成数量及位置只要适合成为所述相机要检测的区域的标记即可。
所述下基板的颜色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当从所述层叠体的上表面侧看过去时,其凸部的上表面为能够与其周围辨别的颜色。所述下基板例如可以是仅所述凸部的上表面为能够与其周围辨别的颜色,也可以是整个凸部为能够与其周围辨别的颜色。所述颜色例如为黑色。所述下基板例如可举例黑色树脂制成的基板。所述黑色树脂例如可在透明树脂中添加黑色着色剂而调制。所述着色剂例如可举例母料、干颜料等。所述透明树脂可举例聚碳酸酯(PC)、丙烯酸系树脂(例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等。
本发明中的上基板如上所述,只要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相对透光率为99%以下即可。
所述相对透光率的上限例如为99%以下、98%以下、80%以下、30%以下。其下限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为1%以上、5%以上、10%以上,并且,实际上不透光也可(相对透光率0%)。
在所述上基板中,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的可以是任一表面。即可以是所述上基板例如所述下方的下表面和所述上方的上表面两面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也可以是任一个表面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在这里“表面的相对透光率”为从任一个表面侧照射光时的相对透光率。
在本发明中,“相对透光率”意为在将波长550nm处的下述基准样本的测量透光率设为100%时,波长550nm处的所述上基板的测量透光率的相对值(%)。所述基准样本是一种厚度为0.8mm、其两表面平滑(镜面)的聚碳酸酯板(产品名:Iupilon S-3000R,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
所述相对透光率的计算方法例如如下。首先,在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和积分球之间配置样本(所述基准样本或所述上基板),波长扫描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同时向所述样本照射,并以所述积分球中的检测器检测接收的各波长的光量。在被检测的光中,将波长550nm处的光的透光率作为测量透光率而求出。然后,将所述基准样本的波长550nm处的测量透光率设为100%,并求出所述上基板的波长550nm处的测量透光率相对于此的相对值,并将其作为所述上基板的相对透光率。在所述上基板的光量的检测中,单独使用所述上基板。并且,所述上基板只要至少一个表面的、基于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被检测的光量计算的相对透光率满足所述条件即可。
所述基板只要在任一个表面中,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即可。所述上基板中的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的区域X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在所述层叠体的上表面中,将从所述检测基准部的中心到外周的距离设为相对值1的情况下,从所述检测基准部的中心到所述区域X的外周的距离X的相对值例如为1.2,2,5。作为具体例,例如在所述检测基准部为圆形,其半径为0.5至12.5mm的情况下,从所述检测基准部的中心到所述区域X的外周的距离为0.6至62.5mm。所述上基板例如可在任一表面中,除了搭载标记的区域以外,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
所述上基板只要指定的区域X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即可,示出所述相对透光率的所述区域X的形态不受特别限制。
所述基板例如可为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的树脂制成的基板,并且,也可由不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的树脂制成的基板制作。作为前者的基板,例如可举例丙烯腈-丁二烯-苯乙烯共聚物合成树脂(ABS)、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PET)、聚苯乙烯(PS)等树脂制成的基板。作为后者的基板,例如可使用透明基板,所述透明基板可不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所述透明基板例如可举例聚碳酸酯(PC)、丙烯酸系树脂(如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等透明树脂制成的基板。
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情况下,例如可通过对所述透明基板原来具有的透光率进行降低所述相对透光率的处理来获得所述上基板。所述透明基板例如可通过对希望的区域进行粗糙化处理,而获得具有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的被粗糙化的区域X的上基板。所述粗糙化处理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举例喷砂加工、放电加工、蚀刻加工、激光加工等。
并且,所述透明基板例如可通过在希望的区域中形成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的膜而获得具有满足所述相对透光率的膜的上基板。所述膜例如可举例印刷膜、涂膜、密封膜等。所述印刷膜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举例丝网印刷、丝印、凸版印刷、凹版印刷、胶版印刷等。所述涂膜的形成方法例如可举例藉由喷涂形成的涂层等。所述密封膜例如可使用具有粘合层的膜,通过所述粘合层将膜层叠在所述透明基板的所述希望的区域上,而获得所述上基板。所述膜例如可举例树脂制成的膜、纸等,所述粘合层例如可举例双面胶带。
所述膜的颜色不受特别限制,优选与所述下基板凸部的上表面对比差异大的颜色。在所述下基板凸部上表面的颜色为黑色的情况下,所述下基板的所述膜的颜色例如优选白色。
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例如为与所述下基板的凸部实质相同的形状,且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的孔面积例如与所述下基板凸部的平面(例如,平面方向中的截面,具体地,所述凸部的上表面)面积实质相同。
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只要所述层叠体中的所述上基板满足指定的区域中的所述相对透光率即可,其层叠形态不受特别限制。下文中,虽然例示所述层叠体的形态,但本发明不限于此。
[实施方式1]
实施方式1为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的例子。在图1中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一例,示出以双层基板构成的例子。图1(A)为标记搭载用单元1的俯视图,图1(B)为图1(A)的I-I方向视标记搭载用单元1的截面图。
如图1(A)及(B)所示,标记搭载用单元1包含下基板11和上基板10,其为一种在下基板11之上层叠有上基板10的层叠体。下基板11在四角具有圆柱状的凸部112,凸部112的上表面成为检测基准部112a。上基板10在对应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位置上具有圆形贯通孔102。上基板10例如在圆形贯通孔102之间具有标记配置区域101。以虚线包围的标记配置区域101为作为例如RAS标记等标记的区域,上基板10中的标记配置区域101的上表面例如兼作所述标记的上表面。
在标记搭载用单元1中,所述标记的搭载方法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在所述标记为RAS标记等的情况下,可通过在上基板10的下表面、且对应标记配置区域101的区域中形成黑色条纹图案等被检测部,而将上基板10中的标记配置区域101作为RAS标记等标记。在本发明中,“标记配置”可以是对所述标记搭载用单元设置物理上独立的标记的形式,也包含通过对构成所述标记搭载用单元的构件的指定的区域付与RAS标记等标记功能而将所述区域作为标记的形式的意思。
在本发明中,“凸部插入到贯通孔中”意指所述贯通孔和所述凸部的位置关系,例如不限于分别准备具有所述贯通孔的上基板和具有所述凸部的下基板,并通过向上基板的贯通孔中插入下基板的凸部而形成的状态,也可以是对一个基板紧贴另一个基板的成型材料并成型的状态。
在标记搭载用单元1中,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上基板10的上表面的位置关系不受特别限制。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例如可为相对于上基板10的上表面平齐的位置,也可为低于或高于上基板10的上表面的位置。在前者的情况下,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上基板10的上表面之间可以说没有高度差,在后者的情况下,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上基板10的上表面之间可以说有高度差。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上基板10的上表面的高度差不受特别限制。在标记搭载用单元1的整体中,在将上基板10的下表面作为基准,将到上基板10的上表面为止的高度作为1的情况下,从所述基准到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的高度的相对值例如为0.8至1.2。
在下基板11中,检测基准部112a(凸部112)的数量及位置不受特别限制,当在标记搭载用单元1上搭载标记(未图示)时,例如检测基准部112a的形成数量及位置只要合适成为所述相机要检测的区域的标记即可。在图1的标记搭载用单元1中,检测基准部112a为4个,检测基准部112a的位置例如为标记配置区域101的长边方向的两端部附近。
在本发明中,检测基准部112a的数量及位置不限于该例。将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中的检测基准部112a的其他例示于图2的俯视图中。如图2所示,标记搭载用单元1例如可对1个标记配置区域101具有4个检测基准部112a。
在上基板10中,搭载有所述标记的标记配置区域101的形状、数量及位置不受特别限制,可根据标记搭载用单元1上搭载的标记的形状、数量及位置适当决定。
[实施方式2]
实施方式2为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的其他例。在图3中作为本实施方式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的一例示出以三层基板构成的例子。图3为标记搭载用单元2的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没有特别指明则援用实施方式1的记载。
如图3所示,标记搭载用单元2包含下基板11、上基板10、中间基板20,其为一种在下基板11之上隔着中间基板20层叠有上基板10的层叠体。中间基板20和上基板10同样在对应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位置上具有圆形贯通孔201。在所述层叠体中,下基板11的凸部112插入在中间基板20的圆形贯通孔201及上基板10的圆形贯通孔102中。
下基板11的凸部112和中间基板20的贯通孔201例如优选前者的形状和后者的形状为实质相同的形状,且前者的平面(例如,平面方向中的截面,具体例为上表面112a)面积和后者的贯通孔201的孔面积实质相同。“面积实质相同”是指例如凸部112的平面面积相对于贯通孔201的孔面积为0.8至1倍的范围。
中间基板20在对应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201。贯通孔201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和凸部112的形状相同的形状,作为具体例可举例圆形,多边形等。
在中间基板20中,贯通孔201的数量及位置不受特别限制,由于对应下基板11中的凸部112,因此可援用所述实施方式1中的凸部112的记载。
在标记搭载用单元2中,中间基板20例如为反射基板。中间基板20例如其上表面为白色,并且,中间基板20的整体也可为白色。
[实施方式3]
实施方式3为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的其他例,并为中间基板具有筒部的形态。在图4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的一例。图4为标记搭载用单元2的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没有特别指明则援用实施方式1及2的记载。
如图4所示,标记搭载用单元2包含下基板11、中间基板20,其为一种在中间基板20之上进一步层叠上基板10的层叠体。中间基板20在对应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位置上具有圆形贯通孔201,并在贯通孔201周围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筒部202。上基板10在对应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位置上具有圆形贯通孔。在所述层叠体中,下基板11的凸部112插入在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中的圆形贯通孔201中。并且,在所述层叠体中,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插入在上基板10的贯通孔中。
在标记搭载用单元2中,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上基板10的上表面的位置关系不受特别限制。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例如可为相对于上基板10的上表面平齐的位置,也可为低于或高于上基板10的上表面的位置。在前者的情况下,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上基板10的上表面之间可以说没有高度差,在后者的情况下,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上基板10的上表面之间可以说有高度差。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上基板10的上表面的高度差不受特别限制。在标记搭载用单元2的整体中,在将中间基板20的下表面作为基准,将到上基板10的上表面为止的高度作为1的情况下,从所述基准到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的高度的相对值例如为0.8至1.2。
在标记搭载用单元2中,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的位置关系不受特别限制。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例如可为相对于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平齐的位置,也可为低于或高于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的位置。在前者的情况下,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之间可以说没有高度差,在后者的情况下,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之间可以说有高度差。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和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的高度差不受特别限制。在标记搭载用单元2的整体中,在将中间基板20的下表面作为基准,将到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为止的高度作为1的情况下,从所述基准到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的高度的相对值例如为0.8至1.2。
下基板11的凸部112和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内部例如优选前者的形状和后者的形状为实质相同的形状,且前者的平面(例如,凸部112的平面方向中的截面,具体例为上表面112a)面积和后者的内部空间的平面(例如,为筒部202的内部空间在平面方向中的截面)面积实质相同。“面积实质相同”是指例如凸部112的平面面积相对于筒部202的内部空间的平面面积为0.8至1倍。
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和上基板10的贯通孔的内部例如优选前者的形状和后者的形状为实质相同的形状,且以前者(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外周包围的平面面积和后者的内部空间的平面(例如,为上基板10的贯通孔的内部空间的平面方向中的截面)面积实质相同。“面积实质相同”是指例如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平面面积相对于上基板10的贯通孔的内部空间的平面面积为0.8至1倍
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形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其内部为和凸部112的形状相同的形状。筒部202的形状例如可举例中空的圆筒状,中空的多边筒状等。筒部202的内壁例如可相对于平面方向垂直,也可为锥面。在后者的情况下,所述锥面可举例从上往下扩大的形状。
在标记搭载用单元2中,中间基板20例如为反射基板。中间基板20例如其上表面为白色,并且,中间基板20的整体也可为白色。
[实施方式4]
实施方式4为进一步具有标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的例子。本实施方式由于具备所述标记,因此也称作标记单元的例子。在图5中示出本实施方式的标记单元的一例。图5(A)及(B)为在图3的标记搭载用单元2上搭载标记33的标记单元3的概略图,图5(A)为标记单元3的俯视图,图5(B)为图5(A)的II-II方向视标记单元3的截面图。在本实施方式中如没有特别指明则援用实施方式1至3的记载。
如图5(A)及(B)所示,标记单元3在图3的标记搭载用单元2中,在中间基板20之上、且上基板10的标记配置区域101中配置有标记33。就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及本发明的标记单元而言,所述检测基准部的结构为特征,被搭载的标记的种类不受任何限制。在本实施方式中,虽然例示了使用柱状透镜的所谓RAS标记,但是不限于此,也可为其他的二维图案代码等。所述二维图案代码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举例AR标记、QR标记等。所述AR标记例如可举例ARToolKit、ARTag、CyberCode、ARToolKitPlus等。
并且,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及本发明的标记单元如上所述,所述检测基准部的结构为特征,被搭载的标记的位置不受任何限制。例如,在图5(A)中,在中心部搭载所述标记的情况下,例如上基板10可在对应的区域具有所述标记配置区域,并在所述标记配置区域中搭载标记。
就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及本发明的标记单元而言,例如所述上基板的所述标记配置区域的上表面兼作所述标记的上表面。在所述标记例如为RAS标记等的情况下,以在作为所述上基板的下表面并对应所述标记配置区域的区域中形成所述标记的被检测部(例如,可检测的条纹图案、圆点图案等)的状态,如上所述配置所述上基板和所述下基板和任意的所述中间基板。由此,所述上基板相对于所述标记配置区域的位置成为本发明的标记单元中的所述标记。另外,不限于此,例如也可在所述上基板中,所述标记配置区域为贯通孔,并在所述标记搭载用单元中,在所述下基板之上或任意的中间基板之上、且对应所述标记配置区域的位置上配置另外制作的标记。此时,所述标记的上表面例如优选为与作为所述检测基准部的所述凸部的上表面相同高度的位置。
在下文中说明示于图5的标记33的一例。另外,在本发明中,标记不限于下文中的说明。
标记33包含具有多个透镜单元的透镜主体,所述多个透镜单元在平面方向中连续配置。将所述多个透镜单元配置的方向称作配置方向或宽度方向,将在平面方向中相对于所述配置方向垂直的方向称作长度方向。
所述透镜主体中的所述透镜单元例如可举例柱面透镜。所述透镜主体例如为透光性构件。所述透光性构件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举例树脂及玻璃等。所述树脂例如可举例聚碳酸酯、聚甲基丙烯酸甲酯(PMMA)等丙烯酸系树脂、环烯烃聚合物(COP)、环烯烃共聚物(COC)等。
就所述透镜主体而言,一个表面侧具有聚光部,聚光部具有聚光功能,另一个表面侧具有多个被检测部。所述被检测部例如为沿着所述透镜主体的所述长度方向延伸的线,并在所述透镜主体的另一个表面侧由多条线形成条纹图案。所述多个被检测部例如作为可光学检测的图像被投影在所述透镜主体的上表面侧,并可光学检测。
所述被检测部只要可光学检测即可,例如可举例着色膜。所述着色膜的颜色不受特别限制,例如为黑色。所述着色膜例如可为涂膜,并由涂料形成。所述涂料不受特别限制,例如可为液体涂料、也可为粉末涂料。所述涂料例如可通过涂布及/或固化而形成所述涂膜。所述涂布方法例如可举例喷涂、丝网印刷等。所述固化方法例如可举例所述液体涂料的干燥、所述涂料中的固化成分(例如,自由基聚合性化合物等)的固化、所述粉末涂料的烘烤等。
由所述被检测部形成的图案不受任何限制。在所述图案例如为所述条纹图案的情况下,形成条纹图案的颜色的浓度例如可相同,也可有浓淡。
在将标记33例如放置在白色物体之上的情况下,从标记33的所述透镜主体的上表面入射的光当中,到达所述被检测部的光被所述被检测部(例如,黑色的着色膜)吸收,除此之外的光透过所述透镜主体,并在所述物体的表面反射。由此,在所述透镜主体的上表面中,所述被检测部的图像(例如,黑色线)被投影在白色背景上。于是,在标记单元3中,配置有标记33的中间基板20由于起到反射板的作用,因此例如在标记33的被检测部形成为黑色的情况下,位于标记33之下的中间基板20优选上表面为白色。
在图5(A)及(B)中虽然示出了在图3的标记搭载用单元2上搭载标记33的标记单元3的例子,但不限于此。在图5(C)及(D)中示出在图4的标记搭载用单元2上搭载标记33的标记单元3的截面图。如图5(C)及(D)所述,标记单元3在图4的标记搭载用单元2中,可在中间基板20之上、且在上基板10的标记配置区域101中配置标记33。并且,虽然未图示,但例如在图1的标记搭载用单元1中,也可在下基板11之上、且在上基板10的标记配置区域101中配置标记33。
[实施方式5]
实施方式5作为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的其他例,和所述实施方式3同样示出以三层基板构成的标记搭载用单元的变形例。图6为本实施方式的标记搭载用单元4的概略图,图6(A)为俯视图,图6(B)为(A)的IV-IV方向视的截面图。
所述实施方式3中的标记搭载用单元2如图4所示,为在其上表面侧中,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的整个周围被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包围,并且上表面200a的整个周围被上基板10包围的形态。对此,本实施方式中的标记搭载用单元4为在其上表面侧中,虽然下基板11的凸部112的上表面112a的整个周围被中间基板20的筒部202的上表面200a包围,但是上表面200a的整个周围没有被上基板10包围的形态。
标记搭载用单元2中的凸部112的上表面的检测基准部112a的检测通常通过凸部112和包围其整个周围的基板(图6中的中间基板20)之间的边缘的检测而进行。由此,在以三层基板构成的情况下,例如没必要使包围凸部112的整个周围的基板(中间基板20)的整个周围进一步被其他基板(上基板10)包围。
实施例
[实施例1]
制作示于图5(C)及(D)的由3层层叠体形成的标记单元,并确认二值化处理中的阴影的影响。在所述标记单元中,检测基准部之间的标记设为RAS标记。
作为比较例A的上基板,使用了厚度0.8mm的表面平滑的聚碳酸酯板(产品名:Iupilon S-3000R,三菱工程塑料株式会社)(上基板A)。另外,作为实施例B至E的上基板,使用了示于下述表1的基板。各实施例的上基板通过对所述比较例中使用的上基板A实施示于下述表1的表面处理而制作。粗糙化处理通过放电加工处理来进行,涂白处理通过使用高耐候性的白色涂料(颜料)的涂布处理来进行。
[表1]
然后,关于所述各上基板计算相对透光率。首先,在分光光度计的光源和积分球之间配置样本(所述比较例的上基板A及所述实施例B至E的上基板),波长扫描可见光区域的光的同时向所述样本照射,并以所述积分球中的检测器检测接收的各波长的光量。在被检测的光中,将波长550nm处的光的透光率作为测量透光率而求出。然后,将所述比较例的上基板A的波长550nm处的测量透光率设为100%,并求出所述实施例B至E的各上基板的波长550nm处的测量透光率相对于此的相对值,并将其作为所述实施例B至E的各上基板的相对透光率。在所述上基板的光量的检测中,单独使用所述上基板,可见光区域的光照射在经过表面处理的表面。将所述比较例的上基板A及各实施例B至E的各上基板的相对透光率的计算结果示于所述表1中。
将所述标记单元的上表面和所述上表面的法线之间的角度设为0°,并在倾斜+30°的角度设置相机。然后,通过所述相机拍摄所述各标记单元的照片(原始图像)。从该原始图像进一步获得二值化图像。将这些结果示于图9。图9(A)为以所述倾斜角度拍摄的各标记单元的原始图像,图9(B)为各标记单元的所述原始图像的二值化图像。
比较例A如图9(A)所示,由于下基板的凸部和覆盖凸部的中间基板的筒部而出现阴影,并在原始图像中,通过上基板确认了所述阴影。然后,如图9(B)所示,在二值化图像中,不仅将圆形检测基准部而且将阴影部分变换为黑色,并确认了两者成为一体的圆形。若基于该二值化图像,则与真正的检测基准部相比,显示的检测基准部由于被解析为较大、形状也变形、其中心也偏移,因此结果可知对分析精度产生影响。与此相对地,实施例B至E在图9(A)的原始图像中,相对于比较例A更抑制阴影的出现,其结果是在图9(B)的二值化图像中,与真正的检测基准部相比,显示的检测基准部的大小、形状、中心的变化被抑制。具体地,实施例B及C如图9(B)所示,虽然在检测基准部的周围看见阴影引起的黑色区域,但是在由检测基准部产生的黑色区域和由阴影产生的黑色区域之间确认了白色线。由于两者被白色线分开,因此与比较例A不同,可以说能够抑制阴影的影响。并且,如图9(B)所示,实施例D及E几乎不能确认由阴影产生的黑色区域。由此,可知根据各实施例可抑制阴影的影响,并提高分析精度。
产业利用可能性
综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如上所述,通过在所述上基板的至少一个表面上,将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相对透光率设置成如上所述,而可高精度检测所述检测基准部。
本申请主张以2017年3月1日申请的日本申请特愿2017-037956为基础的优先权,其公开的全部内容纳于此。
附图标记说明
1、2、4 标记搭载用单元
3、5、6 标记单元
10、40 上基板
11、41 下基板
20、42 中间基板
101、401 标记配置区域
112 凸部
202 筒部
33、43 标记
331、431 图像

Claims (10)

1.一种标记搭载用单元,其特征在于,包含:
下基板和上基板,
其为一种在所述下基板之上,层叠有所述上基板的层叠体,
所述下基板具有作为检测基准部的凸部,
所述上基板在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
所述下基板的凸部插入在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中,
所述上基板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相对透光率为99%以下。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所述上基板为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被粗糙化的透明基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所述上基板为在两面中,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被粗糙化的透明基板。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所述上基板在至少一个表面上,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的相对透光率为30%以下。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所述上基板为在至少一个表面上,在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具有白色膜的透明基板。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所述上基板为在两面中,在至少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周围具有白色膜的透明基板。
7.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一项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上表面为黑色。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任一项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
所述层叠体进一步具有中间基板,
所述下基板、所述中间基板及所述上基板以该顺序层叠,
所述中间基板为在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的基板,
所述下基板的凸部插入在所述中间基板的贯通孔及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中。
9.根据权利要求1至8任一项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
所述层叠体进一步具有中间基板,
所述下基板、所述中间基板及所述上基板以该顺序层叠,
所述中间基板为在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的位置上具有贯通孔,且在所述贯通孔周围具有向上方突出的筒部的基板,
所述上基板中的所述贯通孔对应所述下基板的凸部及所述中间基板的筒部,
所述下基板的凸部插入在所述中间基板的筒部内的贯通孔中,
所述中间基板的筒部插入在所述上基板的贯通孔中。
10.根据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标记搭载用单元,其中,所述中间基板为上表面为白色的基板。
CN201880014324.7A 2017-03-01 2018-02-15 标记搭载用单元 Withdrawn CN110337579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7956 2017-03-01
JP2017037956A JP6749267B2 (ja) 2017-03-01 2017-03-01 マーカ搭載用ユニット
PCT/JP2018/005333 WO2018159312A1 (ja) 2017-03-01 2018-02-15 マーカ搭載用ユニット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7579A true CN110337579A (zh) 2019-10-15

Family

ID=6336997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4324.7A Withdrawn CN110337579A (zh) 2017-03-01 2018-02-15 标记搭载用单元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20200011655A1 (zh)
JP (1) JP6749267B2 (zh)
CN (1) CN110337579A (zh)
WO (1) WO2018159312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6591A (zh) * 2020-02-06 2022-09-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标记、标记的制造方法以及检测对象物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4350287A1 (de) * 2022-10-04 2024-04-10 Manfred Mödder Markierungsvorrichtung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312521A (ja) * 1992-05-13 1993-11-22 Nec Corp ターゲットマーク
JP2001267202A (ja) * 2000-03-15 2001-09-28 Matsushita Electric Ind Co Ltd 重ね合わせ測定マーク及びその測定方法と重ね合わせ測定マークを有する半導体装置
JP4565248B2 (ja) * 2001-01-30 2010-10-20 株式会社ニコン 位置検出装置およびその調整方法
WO2016024555A1 (ja) * 2014-08-12 2016-02-18 国立研究開発法人産業技術総合研究所 マーカとマーカを用いた姿勢推定方法
CN106154765B (zh) * 2015-04-23 2018-12-21 中芯国际集成电路制造(上海)有限公司 套刻测量装置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5066591A (zh) * 2020-02-06 2022-09-16 大日本印刷株式会社 标记、标记的制造方法以及检测对象物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18146236A (ja) 2018-09-20
WO2018159312A1 (ja) 2018-09-07
US20200011655A1 (en) 2020-01-09
JP6749267B2 (ja) 2020-09-02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37579A (zh) 标记搭载用单元
EP3640581A1 (en) Marker unit
KR20180102027A (ko) 장식 부재 및 장식 부재의 제조 방법
CN110520688A (zh) 标记单元
EP4098969A1 (en) Mark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marker, and detection target
US11256897B2 (en) Fingerprint identification device and manufacturing method thereof, and light guide component
EP3424671A1 (en) Marker
US10684454B2 (en) Marker suppressing aberration
CN110192078A (zh) 标记安装单元
US20190293841A1 (en) Marker
US10591647B2 (en) Marker, method for manufacturing same, and optical component
CN110168308A (zh) 标记搭载用单元及其制造方法
US20200088913A1 (en) Marker
US20190369301A1 (en) Marker
US20190299700A1 (en) Security element with a metallized structured surface
CN110177994A (zh) 标记安装单元
JP2021071448A (ja) マーカ搭載ユニット
US20200056884A1 (en) Marker unit
EP3470771A1 (en) Marker
JP2021089264A (ja) マーカ
US20190302319A1 (en) Marker and marker set
CN112577717A (zh) 实现光栅焦距检测的方法及装置、光栅焦距检测仪
JPWO2018030063A1 (ja) マーカ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WW01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withdraw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