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7263A - 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 - Google Patents

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7263A
CN110337263A CN201880012369.0A CN201880012369A CN110337263A CN 110337263 A CN110337263 A CN 110337263A CN 201880012369 A CN201880012369 A CN 201880012369A CN 110337263 A CN110337263 A CN 110337263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ion
connector
sphygmomanometer
canister portion
connection canis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2369.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筑田克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Terumo Corp
Original Assignee
Terumo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Terumo Corp filed Critical Terumo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33726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7263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BDIAGNOSIS; SURGERY; IDENTIFICATION
    • A61B5/00Measuring for diagnostic purposes; Identification of persons
    • A61B5/02Detecting, measuring or record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Combined pulse/heart-rate/blood pressure determination; Evaluating a cardiovascular condition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e.g. using combinations of techniques provided for in this group with electrocardiography or electroauscultation; Heart catheters for measuring blood pressure
    • A61B5/021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 A61B5/022Measuring pressure in heart or blood vessels by applying pressure to close blood vessels, e.g. against the skin; Ophthalmodynamometer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Vascular Medicine (AREA)
  • Card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Physiology (AREA)
  • Biophysics (AREA)
  • Pathology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Ophthalmology & Optome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Medical Informatics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Surgery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Measuring Pulse, Heart Rate, Blood Pressure Or Blood Flow (AREA)

Abstract

血压计(10)具备袖带部(12)和血压计主体(14)。连接器部件(20)具有:第一和第二连接筒部(28a、28b),它们彼此外径相同;和支承部(30),其对第一和第二连接筒部(28a、28b)进行支承。血压计主体(14)具有连接器安装部(42)。在连接器部件(20)和连接器安装部(42)中的一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64),用于防止连接器部件(20)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于连接器安装部(42)。

Description

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
背景技术
以往,所谓的双袖式的血压计是公知的,其具备:袖带部(所谓的袖),其设置有用于对动脉阻血的阻血用气囊、和用于检测动脉跳动(脉搏)的检测用气囊;和血压计主体,其与该袖带部连接,并基于阻血用气囊内的空气的压力变动和检测用气囊内的空气的压力变动来测定血压(例如,日本特开2013-192878号公报)。袖带部具有分别连接于上述两个气囊的两根空气管。在两根空气管的各端部设置有能够装卸于血压计主体的连接器。
然而,在ISO中以防止误连接为目的,新制定了连接器尺寸标准(ISO80369-5)。在ISO的新标准中,关于血压计的将袖带部的空气管与血压计主体连接的连接器,规定袖带部侧为阳型连接器,血压计主体侧为阴型连接器,并且分别规定有阳型连接器的外径和阴型连接器的内径。
双袖式的血压计具有两根空气管,因此在应用了ISO的新标准的情况下,需要将袖带部的两根空气管(两个阳型连接器)与血压计主体的两个阴型连接器连接。在该情况下,期望连接简便和能够防止误连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考虑了这样的课题所作出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能够简便且正确地将设置于袖带部的相同外径的两个阳型连接器与设置于血压计主体的两个阴型连接器连接的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的血压计具备:袖带部,其具有第一气囊、第二气囊、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的第一空气管、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的第二空气管、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空气管和所述第二空气管的连接器部件;和血压计主体,其具有能够供所述连接器部件装卸的连接器安装部,所述血压计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部件具有:彼此外径相同的第一连接筒部和第二连接筒部、以及对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进行支承的支承部,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具有:能够供所述第一连接筒部插入的第一连接孔部、和能够供所述第二连接筒部插入的第二连接孔部,在所述连接器部件和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中的一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用于防止所述连接器部件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
根据具备有上述结构的血压计,连接器部件具有用于对第一连接筒部和第二连接筒部共同支承的支承部,因此用户通过把持支承部,从而能够将连接器部件简便地连接于连接器安装部。另外,在用户欲将连接器部件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于连接器安装部的情况下,通过设置于连接器部件或者连接器安装部的突起来阻止连接器部件的连接。根据该结构,能够防止连接器部件的误连接。
优选为,所述至少一个突起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
根据该结构,突起阻止连接器部件向连接器安装部移动,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误连接。
优选为,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突起沿所述血压计主体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配置而得到的多个突起。
根据该结构,欲以错误的方向连接连接器部件时作用于突起的负担减轻,因此能够防止突起的破损。
优选为,在所述连接器部件和所述连接器安装部中的另一方设置有能够供所述至少一个突起插入的槽。
根据该结构,容易确保连接器部件和连接器安装部中不设置防止误连接用的突起的一方的刚性。
优选为,所述连接器部件具有:支承基部,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和卡合臂,其从所述支承基部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卡合,所述槽设置于所述支承基部。
根据该结构,即便是在支承部设置槽的情况下,也不在卡合臂设置槽而在支承基部设置槽,因此容易确保卡合臂的刚性,容易获得所希望的连接强度。
优选为,所述连接器部件具有:支承基部,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卡合臂,其从所述支承基部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卡合;以及加强肋,其连接于所述支承基部和所述卡合臂。
根据该结构,由于实现卡合臂的刚性的提高,因此容易获得所希望的连接强度。
优选为,所述支承部具有:支承基部,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和一对卡合臂,它们从所述支承基部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卡合,优选为,所述一对卡合臂在所述第一连接筒部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筒部分离的方向上相互分离并且对置。
根据该结构,能够紧凑地构成连接器部件。另外,在为了将接器部件连接于连接器安装部,用户把持了连接器部件时,用户的手指难以与第一连接筒部和第二连接筒部接触。
优选为,所述支承部具有:支承基部,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和一对卡合臂,它们从所述支承基部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卡合,优选为,所述一对卡合臂在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从所述支承基部突出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突出。
根据该结构,一对卡合臂适度变长,因此在用户为了将连接器部件相对于连接器安装部装卸而把持连接器部件时,容易把持一对卡合臂。
优选为,所述支承部具有:支承基部,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和一对卡合臂,它们从所述支承基部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卡合,所述支承部整体形成为U字状,优选为,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具有安装槽,该安装槽相对于所述血压计主体的壳体的外表面凹陷并且能够供所述支承部安装,优选为,所述安装槽是具有前端槽部和一对侧槽部的U字状的槽,所述前端槽部在所述壳体的前端部沿所述壳体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容纳所述支承基部,所述一对侧槽部从所述前端槽部的两端向所述壳体的基端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容纳所述一对卡合臂。
根据该结构,在将连接器部件连接到连接器安装部的状态下,由于连接器部件插入于安装槽,因此能够减少连接器部件的外表面与壳体的外表面的高低差,抑制连接器部件意外地从连接器安装部脱落。
另外,本发明的袖带部,能够装卸于血压计主体,该血压计主体具有设置有第一连接孔部和第二连接孔部的连接器安装部,所述袖带部的特征在于,具备:第一气囊;第二气囊;第一空气管,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第二空气管,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以及连接器部件,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空气管和所述第二空气管,能够装卸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所述连接器部件具有:彼此外径相同的第一连接筒部和第二连接筒部、以及对所述第一连接筒部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共同地进行支承的支承部,所述第一连接筒部能够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部,所述第二连接筒部能够插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部,在所述连接器部件设置有突起或槽,用于防止所述连接器部件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
另外,本发明的血压计主体,具有能够供连接器部件装卸的连接器安装部,该连接器部件固定于分别与袖带部的第一气囊和第二气囊连接的第一空气管和第二空气管,所述血压计主体的特征在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具有:第一连接孔部,其能够供设置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一连接筒部插入;第二连接孔部,其能够供设置于所述连接器部件的第二连接筒部插入;以及突起或槽,它们用于防止所述连接器部件以错误的方向安装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
根据本发明的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能够简便且正确地将设置于袖带部的相同外径的两个阳型连接器与设置于血压计主体的两个阴型连接器连接。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血压计的整体简略图。
图2是血压计的立体图(非连接时)。
图3是血压计的立体图(连接时)。
图4是连接器部件的立体图。
图5是血压计主体的立体图。
图6是血压计主体的主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针对本发明的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列举优选的实施方式,一边参照添付的附图一边进行说明。
图1所示的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0具备:袖带部12,其具有构成为能够卷绕于被测定者的臂部的袖带主体16;和血压计主体14,其能够供袖带部12装卸。在医疗机构中,对于袖带部12而言,根据被测定者的臂围的尺寸的大小,准备袖带主体16的长度不同的多个尺寸变化以便能够将适当尺寸的袖带部12与血压计主体14连接,根据需要从血压计主体14取下袖带部12,而连接适当尺寸的袖带部12。另外,袖带部12是消耗品,在使用了规定期间后废弃。此时,将旧的袖带部12从血压计主体14取下,将新的袖带部12与血压计主体14连接。通过在将适当的袖带部12连接到血压计主体14的状态下使用血压计10,从而提高血压计10的测定结果的可靠性。
袖带部12具备:带状的袖带主体16、一端部连接于袖带主体16的管部18、与管部18的另一端部连接的连接器部件20。袖带主体16具有:长方形状的袖覆盖部22、配置并固定于袖覆盖部22内的阻血用气囊24a(第一气囊)以及检测用气囊24b(第二气囊)。袖覆盖部22由外布22a和内布22b构成,且内布22b的外周缘部与外布22a的外周缘部例如通过缝制而相互固定,从而形成为袋状。
阻血用气囊24a和检测用气囊24b配置在外布22a与内布22b之间。阻血用气囊24a是用于对被测定者的上臂阻血的气囊。对于阻血用气囊24a而言,通过从血压计主体14供给空气,从而对上臂的动脉进行加压而阻血。
检测用气囊24b是用于检测脉搏的气囊,能够收容的空气容量比阻血用气囊24a小。检测用气囊24b在袖覆盖部22内配置于与阻血用气囊24a重叠的位置。在使阻血用气囊24a的内压上升到最高血压以上而将血管暂时压闭后,使内压缓缓下降并使内压成为最高血压以下,若血管开始张开则脉搏急剧增大且在平均血压附近成为最大。然后若使压力下降,则脉搏的振幅逐渐减小,若成为最低血压以下,则振幅曲线出现拐点。检测用气囊24b可以设置多个。
管部18具有第一空气管18a和第二空气管18b。第一空气管18a与第二空气管18b并排设置。第一空气管18a的一端部与阻血用气囊24a连接。第二空气管18b的一端部与检测用气囊24b连接。第一空气管18a和第二空气管18b例如是由弹性体材料等构成的可挠性的管。
第一空气管18a用于对阻血用气囊24a进行空气的供气排气。第二空气管18b是用于对检测用气囊24b进行空气的供气排气的管,且形成为比第一空气管18a直径小。第一空气管18a和第二空气管18b的各另一端部连接(固定)于连接器部件20。管部18与连接器部件20的连接强度,大于连接器部件20与后述的连接器安装部42的连接强度。由此,即便是在连接器部件20连接到连接器安装部42的状态下误将管部18强行拉动的情况,也防止管部18从连接器部件20分离。
如图1和图2所示,袖带部12的连接器部件20具有:彼此外径相同的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以及对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共同地支承的支承部30。第一连接筒部28a构成阳型连接器,并且能够插入(嵌合)到构成设置于血压计主体14的后述的阴型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孔部56a(参照图6)。在第一连接筒部28a的突出端设置有开口28a1。第二连接筒部28b构成阳型连接器,并且能够插入(嵌合)到构成设置于血压计主体14的后述的阴型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孔部56b(参照图6)。在第二连接筒部28b的突出端设置有开口28b1。
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构成为直线状,并且相互平行地并排配置。第一连接筒部28a与第二连接筒部28b以在左右方向上相互隔开间隔的方式配置。在第一连接筒部28a连接有第一空气管18a的另一端部。在第二连接筒部28b连接有第二空气管18b的另一端部。第一连接筒部28a与第二连接筒部28b的长度相同。第一连接筒部28a与第二连接筒部28b的内径和外径相同。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由硬质树脂构成。
连接器部件20的支承部30具有:支承基部32,其突出设置有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和一对卡合臂34,它们从支承基部32延伸并且能够与后述的连接器安装部42卡合,支承部30整体形成为U字状。支承基部32对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进行保持。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从支承基部32突出的突出长度彼此相同。支承部30作为独立于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的部件构成。另外,支承部30、第一连接筒部28a以及第二连接筒部28b也可以是通过注塑成型等而一体成型的一个部件。
如图4所示,在支承基部32设置有槽38,该槽38能够供设置于血压计主体14的连接器安装部42的后述的突起64(参照图5)插入。槽38沿着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的延伸方向(连接器部件20的连接方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多个槽38在第一连接筒部28a与第二连接筒部28b分离的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
如图2和图4所示,支承基部32具有在第一连接筒部28a与第二连接筒部28b分离的方向上相互位于相反侧的端面32a、32b(上表面和下表面)。如图4所示,多个槽38设置于一个端面32b(下表面)。在本实施方式中,槽38是两个。在支承基部32的左右两端部(第一连接筒部28a与第二连接筒部28b分离的方向的两端部)设置有两个槽38。
连接器部件20的一对卡合臂34构成为能够弹性变形。具体而言,一对卡合臂34从支承基部32的左右两端部分别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弯曲,向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突出的方向延伸。因此,一对卡合臂34能够沿左右方向弹性变形。一对卡合臂34向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从支承基部32突出的方向相对于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突出。一对卡合臂34沿着第一连接筒部28a与第二连接筒部28b分离的方向分离。在一对卡合臂34之间配置有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在各卡合臂34的前端部设置有向左右外侧突出的卡合爪34a。
支承部30还具有与支承基部32和一对卡合臂34连接的一对加强肋36。一个加强肋36与支承基部32的左右方向的一个端面32c和一个卡合臂34的根基侧连接。另一个加强肋36与支承基部32的左右方向的另一端面32d和另一个卡合臂34的根基侧连接。支承基部32、一对卡合臂34以及一对加强肋36通过注塑成型等而一体成型。
在支承部30固定有保护管40。保护管40覆盖第一空气管18a和第二空气管18b的另一端部(连接器部件20侧的端部)。通过设置有保护管40,能够防止对第一空气管18a和第二空气管18b的各另一端部作用因扭转、弯折、拉动、部件接触等引起的较大的冲击、载荷,从而防止该各另一端部的损伤(损坏等)。
如图2所示,血压计主体14具备能够供连接器部件20装卸的连接器安装部42。具体而言,血压计主体14具备:硬质的壳体44、设置于壳体44的上表面的显示部46、设置于壳体44的操作开关部48(电源开关等)、以及与壳体44连接的送气球50。送气球50由具有伸缩性的材料(橡胶材料、弹性体材料等)构成,以便医护人员能够通过加压操作来输送内部的空气。
详细结构虽未图示,但在壳体44内收纳有压力传感器、控制部(处理器)、存储器、阀、扬声器、电池等。在使用血压计10时,通过上述压力传感器,经由阻血用气囊24a和第一空气管18a来检测压力的变动,并经由检测用气囊24b和第二空气管18b检测脉搏。连接器安装部42设置于壳体44的前端部。因此在将第一空气管18a与第二空气管18b错误地连接的情况下,血压计10无法获得测定值。
如图5和图6所示,血压计主体14的连接器安装部42具有:安装槽54,其相对于壳体44的外表面44a凹陷并且能够供支承部30安装;第一连接孔部56a,其能够供第一连接筒部28a插入;以及第二连接孔部56b,其能够供第二连接筒部28b插入。第一连接筒部28a需要与第一连接孔部56a连接,第二连接筒部28b需要与第二连接孔部56b连接。安装槽54是具有前端槽部54a和一对侧槽部54b的U字状的槽,该前端槽部54a在壳体44的前端部沿壳体44的宽度方向(左右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容纳支承基部32,该一对侧槽部54b从前端槽部54a的两端向壳体44的基端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容纳连接器部件20的一对卡合臂34(图2)。
在侧槽部54b的基端部设置有能够供连接器部件20的一对卡合爪34a插入的一对凹部60。在壳体44的内表面设置有向凹部60内突出的一对被卡合凸部62。连接器部件20的一对卡合爪34a(图2)能够卡合于一对被卡合凸部62。
第一连接孔部56a和第二连接孔部56b分别是构成阴型连接器的孔部,设置于安装槽54的底部。具体而言,第一连接孔部56a和第二连接孔部56b在前端槽部54a的底部开口。第一连接孔部56a与第二连接孔部56b在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且相互平行地设置。第一连接孔部56a的内径与第二连接孔部56b的内径彼此相同。
在连接器安装部42设置有突起64,用于防止连接器部件20以错误的方向安装于连接器安装部42(在第一连接孔部56a插入第二连接筒部28b,在第二连接孔部56b插入第一连接筒部28a)。突起64设置于安装槽54(前端槽部54a)的下部。突起64配置于比第一连接孔部56a和第二连接孔部56b靠下方的位置。突起64从安装槽54的底部向前端方向突出,并且从安装槽54的下壁54c向上方突出。突起64沿着连接器部件20的安装方向(第一连接孔部56a以及第二连接孔部56b的轴向)延伸。在本实施方式中,设置有多个突起64。多个突起64沿血压计主体14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也可以是仅设置一个突起64。
上述的槽38和突起64也可以各设置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突起64设置于连接器安装部42,槽38设置于连接器部件20,但也可以将突起64与槽38的配置颠倒。即,突起64设置于连接器部件20,槽38设置于连接器安装部42。
在上述那样构成的血压计10的使用中,如图3所示,袖带部12的连接器部件20连接(安装)于血压计主体14的连接器安装部42。此时,连接器部件20的一对卡合臂34由用户把持。伴随连接器部件20向连接器安装部42的连接,构成阳型连接器的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图2)分别插入(嵌合)于构成阴型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孔部56a和第二连接孔部56b(图5)。另外,伴随该连接,连接器部件20的U字状的支承部30插入于U字状的安装槽54。此时,设置于一对卡合臂34的卡合爪34a插入至凹部60(图5),并且一对卡合臂34向内侧弹性变形。而且,若一对卡合爪34a越过被卡合凸部62(图6),则与该被卡合凸部62卡合。由此,完成连接器部件20向连接器安装部42的连接。
为了将连接器部件20从连接器安装部42取下,由用户将一对卡合臂34朝向内侧按压。由此一对卡合臂34向内侧弹性变形。然后,在该状态下,通过拉动连接器部件20,从而使连接器部件20从连接器安装部42脱离。
在该情况下,本实施方式的血压计10发挥以下效果。
根据具备上述结构的血压计10,连接器部件20具有对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共同地支承的支承部30,因此医护人员等用户通过把持支承部30,从而能够将连接器部件20简便地与连接器安装部42连接。
另外,在用户欲将连接器部件20以错误的方向(在图2中,相对于血压计主体14将连接器部件20的上下颠倒后的方向)与连接器安装部42连接的情况下,通过突起64阻止连接器部件20的连接。由此能够防止以错误的方向进行的连接。即,在将连接器部件20以错误的方向向连接器安装部42靠近时,由于突起64与对象部件(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连接器部件20的支承基部32)碰撞,因此阻止将连接器部件20进一步向连接器安装部42插入。因此,用户能够立即注意到欲将连接器部件20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从而迅速地改为以正确的方向进行的连接。
突起64设置于连接器安装部42。根据该结构,突起64阻止连接器部件20向连接器安装部42的移动,因此能够良好地防止误连接。
如图5所示,多个突起64沿血压计主体14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地配置。根据该结构,分散欲以错误的方向连接连接器部件20时作用于突起64的负担,因此能够防止突起64的破损。
在血压计10中设置有能够供突起64插入的槽38(图4)。根据该结构,容易确保连接器部件20和连接器安装部42中不设置防止误连接用的突起64的一方(在本实施方式中为连接器部件20)的刚性。
如图2所示,支承部30具有:支承基部32,其突出设置有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和卡合臂34,其从支承基部32延伸并且能够与连接器安装部42卡合。槽38(图4)设置于支承基部32。根据该结构,即便是在支承部30设置槽38的情况下,也不在卡合臂34设置槽38而是在支承基部32设置槽38,因此能够确保卡合臂34的刚性,容易获得所希望的连接强度。
支承部30具有与支承基部32和卡合臂34连接的加强肋36。根据该结构,由于实现卡合臂34的刚性的提高,因此容易获得所希望的连接强度。
一对卡合臂34在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分离的方向上相互分离并且对置。根据该结构,能够紧凑地构成连接器部件20。另外,在用户为了将连接器部件20与连接器安装部42连接而把持连接器部件20时,用户的手指难以与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接触。
一对卡合臂34以包围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的方式,向与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从支承基部32突出的方向相同的方向突出。根据该结构,一对卡合臂34适度变长,因此在用户为了将连接器部件20相对于连接器安装部42装卸而把持连接器部件20时,容易把持一对卡合臂34。
如图2所示,支承部30具有支承基部32和一对卡合臂34,并且整体形成为U字状。连接器安装部42具有安装槽54,该安装槽54相对于血压计主体14的壳体44的外表面44a凹陷并且能够供支承部30安装。而且,安装槽54是具有前端槽部54a和一对侧槽部54b的U字状的槽,该前端槽部54a在壳体44的前端部沿壳体44的宽度方向延伸,该一对侧槽部54b从前端槽部54a的两端向壳体44的基端方向延伸。根据该结构,如图3所示,在将连接器部件20连接到连接器安装部42状态下,由于连接器部件20插入到安装槽54,因此能够减少连接器部件20的外表面与壳体44的外表面的高低差,抑制连接器部件20意外地从连接器安装部42脱落。
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的实施方式,在不脱离本发明的主旨的范围内,能够进行各种改变。

Claims (11)

1.一种血压计(10),具备:
袖带部(12),其具有第一气囊(24a)、第二气囊(24b)、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24a)的第一空气管(18a)、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24b)的第二空气管(18b)、以及连接于所述第一空气管(18a)和所述第二空气管(18b)的连接器部件(20);和
血压计主体(14),其具有能够供所述连接器部件(20)装卸的连接器安装部(42),
所述血压计(10)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部件(20)具有:彼此外径相同的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以及对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进行支承的支承部(30),
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具有:能够供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插入的第一连接孔部(56a)、和能够供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插入的第二连接孔部(56b),
在所述连接器部件(20)和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中的一方设置有至少一个突起(64),用于防止所述连接器部件(20)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至少一个突起(64)设置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血压计(10),其特征在于,
具有所述至少一个突起(64)沿所述血压计主体(14)的宽度方向隔开间隔配置而得到的多个突起(64)。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的任一项所述的血压计(10),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连接器部件(20)和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中的另一方设置有能够供所述至少一个突起(64)插入的槽(38)。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血压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部件(20)具有:
支承基部(32),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和
卡合臂(34),其从所述支承基部(32)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卡合,
所述槽(38)设置于所述支承基部(32)。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部件(20)具有:
支承基部(32),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
卡合臂(34),其从所述支承基部(32)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卡合;以及
加强肋(36),其连接于所述支承基部(32)和所述卡合臂(34)。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30)具有:
支承基部(32),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和
一对卡合臂(34),它们从所述支承基部(32)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卡合,
所述一对卡合臂(34)在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以及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分离的方向上相互分离并且对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30)具有:
支承基部(32),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和
一对卡合臂(34),它们从所述支承基部(32)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卡合,
所述一对卡合臂(34)在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从所述支承基部(32)突出的方向上相对于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突出。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血压计(10),其特征在于,
所述支承部(30)具有:
支承基部(32),其突出设置有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和
一对卡合臂(34),它们从所述支承基部(32)延伸并且能够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卡合,
所述支承部(30)整体形成为U字状,
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具有安装槽(54),该安装槽(54)相对于所述血压计主体(14)的壳体(44)的外表面凹陷并且能够供所述支承部(30)安装,
所述安装槽(54)是具有前端槽部(54a)和一对侧槽部(54b)的U字状的槽,所述前端槽部(54a)在所述壳体(44)的前端部沿所述壳体(44)的宽度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容纳所述支承基部(32),所述一对侧槽部(54b)从所述前端槽部(54a)的两端向所述壳体(44)的基端方向延伸并且能够容纳所述一对卡合臂(34)。
10.一种袖带部(12),能够装卸于血压计主体(14),该血压计主体(14)具有设置有第一连接孔部(56a)和第二连接孔部(56b)的连接器安装部(42),所述袖带部(12)的特征在于,具备:
第一气囊(24a);
第二气囊(24b);
第一空气管(18a),其连接于所述第一气囊(24a);
第二空气管(18b),其连接于所述第二气囊(24b);以及
连接器部件(20),其连接于所述第一空气管(18a)和所述第二空气管(18b),能够装卸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
所述连接器部件(20)具有:彼此外径相同的第一连接筒部(28a)和第二连接筒部(28b)、以及对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和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共同地进行支承的支承部(30),
所述第一连接筒部(28a)能够插入于所述第一连接孔部(56a),
所述第二连接筒部(28b)能够插入于所述第二连接孔部(56b),
在所述连接器部件(20)设置有突起(64)或槽(38),用于防止所述连接器部件(20)以错误的方向连接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
11.一种血压计主体(14),具有能够供连接器部件(20)装卸的连接器安装部(42),该连接器部件(20)固定于分别与袖带部(12)的第一气囊(24a)和第二气囊(24b)连接的第一空气管(18a)和第二空气管(18b),所述血压计主体(14)的特征在于,
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具有:
第一连接孔部(56a),其能够供设置于所述连接器部件(20)的第一连接筒部(28a)插入;
第二连接孔部(56b),其能够供设置于所述连接器部件(20)的第二连接筒部(28b)插入;以及
突起(64)或槽(38),它们用于防止所述连接器部件(20)以错误的方向安装于所述连接器安装部(42)。
CN201880012369.0A 2017-03-15 2018-02-26 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 Pending CN110337263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49444 2017-03-15
JP2017049444 2017-03-15
PCT/JP2018/006911 WO2018168413A1 (ja) 2017-03-15 2018-02-26 血圧計、腕帯部及び血圧計本体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7263A true CN110337263A (zh) 2019-10-15

Family

ID=635230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12369.0A Pending CN110337263A (zh) 2017-03-15 2018-02-26 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7015829B2 (zh)
CN (1) CN110337263A (zh)
WO (1) WO2018168413A1 (zh)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5245952A (ja) * 2004-03-08 2005-09-15 Terumo Corp 血圧計
CN1705446A (zh) * 2002-10-28 2005-12-07 保罗·詹姆帕沃洛 带有防儿童操作带扣的座带
CN1947611A (zh) * 2005-10-12 2007-04-18 白南日 带扣
CN101194771A (zh) * 2006-12-08 2008-06-11 林佩娟 旁开扣
CN201097473Y (zh) * 2007-10-19 2008-08-06 安天德百电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的结构
CN201664300U (zh) * 2010-03-19 2010-12-08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血压计
CN101991409A (zh) * 2009-08-19 2011-03-30 迈瑞Ds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血压测量设备及血压测量方法
CN102271752A (zh) * 2009-01-06 2011-12-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小孔径医疗导管的气动连接器
JP2012061109A (ja) * 2010-09-15 2012-03-29 Terumo Corp 血圧計
JP2013227987A (ja) * 2012-04-24 2013-11-07 Tigers Polymer Corp コネクタ部材接続構造
CN204393539U (zh) * 2015-01-26 2015-06-17 颜英全 一种强力插扣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54181586U (zh) * 1978-06-09 1979-12-22
JP2013192878A (ja) * 2012-03-22 2013-09-30 Terumo Corp 血圧計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705446A (zh) * 2002-10-28 2005-12-07 保罗·詹姆帕沃洛 带有防儿童操作带扣的座带
JP2005245952A (ja) * 2004-03-08 2005-09-15 Terumo Corp 血圧計
CN1947611A (zh) * 2005-10-12 2007-04-18 白南日 带扣
CN101194771A (zh) * 2006-12-08 2008-06-11 林佩娟 旁开扣
CN201097473Y (zh) * 2007-10-19 2008-08-06 安天德百电股份有限公司 扣具的结构
CN102271752A (zh) * 2009-01-06 2011-12-07 皇家飞利浦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小孔径医疗导管的气动连接器
CN101991409A (zh) * 2009-08-19 2011-03-30 迈瑞Ds美国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血压测量设备及血压测量方法
CN201664300U (zh) * 2010-03-19 2010-12-08 天津九安医疗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血压计
JP2012061109A (ja) * 2010-09-15 2012-03-29 Terumo Corp 血圧計
JP2013227987A (ja) * 2012-04-24 2013-11-07 Tigers Polymer Corp コネクタ部材接続構造
CN204393539U (zh) * 2015-01-26 2015-06-17 颜英全 一种强力插扣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WO2018168413A1 (ja) 2020-01-16
JP7015829B2 (ja) 2022-02-03
WO2018168413A1 (ja) 2018-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090120445A1 (en) Indicator for cuffed medical device
TW200800100A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ing device
CN101184434B (zh) 血压计
JP2017510426A (ja) 針抜けによるフローの自動停止のためのシステムおよび方法
CN110325114B (zh) 生物信息获取装置
CN216060518U (zh) 医疗设备及医疗辅助装置
KR20080084863A (ko) 혈압 측정 장치
US8657754B2 (en) Sphygmomanometer
CN111526786A (zh) 血压测量装置
CN111526783B (zh) 血压测量装置
US20120215119A1 (en) Electronic sphygmomanometer
CN110337263A (zh) 血压计、袖带部以及血压计主体
CN102770065B (zh) 血压信息测定装置用袖带及具有该袖带的血压信息测定装置
KR101990383B1 (ko) 심전도가 측정가능한 혈압 측정 장치
JP5536597B2 (ja) 血圧計
CN111511278B (zh) 血压测量装置
US20210127996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and cuff unit
CN104870031B (zh) 医疗注射系统中的压力感测
CN103126664B (zh) 活体信息检测装置
US20200345250A1 (en) Blood pressure measurement device
CN209019117U (zh) 可穿戴清理装置及护理机
JP2006300866A (ja) 電子体温計
US20120130259A1 (en) Blood pressure meter
US20070135719A1 (en) Controlled range blood pressure cuff
CN211862789U (zh) 一种无创血压计用手臂套袖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