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31790A -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 - Google Patents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31790A
CN110331790A CN201910619660.0A CN201910619660A CN110331790A CN 110331790 A CN110331790 A CN 110331790A CN 201910619660 A CN201910619660 A CN 201910619660A CN 110331790 A CN110331790 A CN 11033179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te
fixed strip
gear
fixed
stri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96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31790B (zh
Inventor
李明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Elephant Decoration Group Co.,Ltd.
Original Assignee
Wenzhou City 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nzhou City A Construction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nzhou City A Construction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96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317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317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17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317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317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62Exterior insulation of exterior wall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62Exterior insulation of exterior walls
    • E04B1/7645Exterior insulation of exterior walls with ventilation means for the insulation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BGENERAL BUILDING CONSTRUCTIONS; WALLS, e.g. PARTITIONS; ROOFS; FLOORS; CEILINGS; 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OF BUILDINGS
    • E04B1/00Constructions in general; Structures which are not restricted either to walls, e.g. partitions, or floors or ceilings or roofs
    • E04B1/62Insulation or other protection; Elements or use of specified material therefor
    • E04B1/7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 E04B1/76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 E04B1/7654Heat, sound or noise insulation, absorption, or reflection; Other building methods affording favourable thermal or acoustical conditions, e.g. accumulating of heat within walls specifically with respect to heat only comprising an insulating layer, disposed between two longitudinal supporting elements, e.g. to insulate ceiling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3Exclusively-fluid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5/00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 F24F5/0007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 F24F5/0035Air-conditioning systems or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F24F1/00 or F24F3/00, e.g. using solar heat or combined with household units such as an oven or water heater cool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use in air-conditioning using evaporation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30/00Adapting or protecting infrastructure or their operation
    • Y02A30/2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 Y02A30/244Structural elements or technologies for improving thermal insulation using natural or recycled building materials, e.g. straw, wool, clay or used tir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ousing For Livestock And Bird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保温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它包括围墙、墙体、肋片、过渡层、隔辐射层、把手、浮动板、第二弧形条、第三齿轮,其中工作人员可以通过人工调节伸缩保温机构的厚度来实现伸缩保温机构的不同隔热保温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来自身调节不同状态,使雨水可以从第二孔流出冲刷肋片来对墙体降温,也可以使滑动挡板在不挡住排风口B的情况下,使肋片与过渡层之间的空气产生流动,进而对墙体降温;另外排水机构的设计起到了防止第一孔和第二孔被泥土堵住的作用,使浮动板可以正常的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Description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保温墙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
背景技术
目前传统的保温墙绝大部分都是在墙体的外侧加上一层隔热保温材料,虽然传统的保温墙的确可以起到一定的隔热保温作用,但是传统的保温墙无法做到根据外界的天气状况来对保温墙的保温进行一定的调节,为了使传统的保温墙可以实现根据外界的天气状况来进行一定的保温调节,甚至在天气炎热的情况下还能进行一定的降温调节,所以就需要设计一种可以调节内部保温层的保温墙。
本发明设计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解决如上问题。
发明内容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上述缺陷,本发明公开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它是采用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围墙、墙体、肋片、第一固定条、过渡层、隔辐射层、第一弧形条、滑动挡板、浮动板、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条、第三固定条、肋杆孔、肋杆、矩形槽、第二弧形条、弧形卡槽、浮动杆、第一孔、第二孔、进风口A、排风口A、进风口B、排风口B、滑动槽、排水机构、排水板、第一排水孔、弧形钢丝绳通道、堵板槽、第一固定块,其中排水板安装在墙体的两侧墙面上;围墙安装在排水板上;肋片安装在墙体侧面上;肋片侧面依次均匀安装有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竖直安装;第一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的上端的侧面上均开有一个矩形槽;第二固定条的上端的两侧面对称地开有两个矩形槽;第二固定条上的一个矩形槽与第一固定条上的矩形槽相对应,另一个矩形槽与第三固定条上的矩形槽相对应;每一矩形槽中安装有一个第二弧形条。
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和第三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浮动板安装在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且位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的矩形槽位置处;浮动板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条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条相接触;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条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固定条上;第二固定条位于浮动板的下侧;浮动板中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一孔,浮动板的下板面上均匀地安装有多个浮动杆;浮动板的两端板面上均开有一个弧形卡槽;第二固定板中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二孔;每一个浮动杆插入到相应的第二孔中;每一个第二弧形条与相应的弧形卡槽相配合;浮动板滑动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以上下排列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且位于第二固定板的下侧;伸缩保温机构与肋片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不超过2厘米;伸缩保温机构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条相配合,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条相配合。
过渡层安装在由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上;隔辐射层安装在过渡层上;过渡层的上侧均匀地开有四个排风口B;排风口B的两侧壁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滑动槽;过渡层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B。
由两个滑动槽和排风口B组成了一个滑动通道;滑动挡板安装在滑动通道中;第一弧形条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上侧的滑动槽的槽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挡板上;滑动挡板通过第一弧形条滑动于滑动通道中。
过渡层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B;隔辐射层的上侧均匀地开有四个排风口A;隔辐射层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A;每一个进风口A与相应的进风口B相通;每一个排风口A与相应的排风口B相通。
排水板中间开有第一排水孔;第一排水孔的内圆面上开有堵板槽;第一排水孔的内圆面到排水板的下板面之间开有弧形钢丝绳通道;隔辐射层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排水机构通过第一固定块安装在隔辐射层上。
上述排水机构包括堵板、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卷钢丝绳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四固定板、第八齿轮、第四轴、旋转开关、排水管环套、钢丝绳、堵板弹簧、第二排水孔、轴套、涡卷弹簧、第五固定板、第二固定块、卷钢丝绳槽,其中第一排水管通过第一固定块安装在隔辐射层上;第一排水管的上端插入到第一排水孔中;第一排水管的上端位于堵板槽的下侧;第一排水管下端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二排水孔;堵板安装在堵板槽中;堵板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堵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堵板槽的槽面上;排水管环套安装在第一排水管的外圆面上;排水管环套位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二排水孔之间且靠近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管安装在排水管环套的外圆面上;第四轴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开关,另一端安装有第八齿轮;第四轴的外圆面上安装有轴套;轴套位于旋转开关与第八齿轮之间;轴套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未连接轴套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的内圆面相连接;旋转开关位于第一排水管具有第二排水孔的端口处;第八齿轮伸出第一排水管;涡卷弹簧的一端安装在第四轴的外圆面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块安装在第一排水管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位于旋转开关与轴套之间;第四固定板安装在隔辐射层的下侧;第七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上;第六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上;第六齿轮的一端具有锥齿;卷钢丝绳轮通过轴安装在隔辐射层的下侧;卷钢丝绳轮的外圆面上开有卷钢丝绳槽;卷钢丝绳槽与弧形钢丝绳通道处于同一平面内;卷钢丝绳轮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七齿轮分别与第八齿轮和第六齿轮相啮合;第六齿轮上的锥齿与卷钢丝绳轮的锥齿相啮合;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卷钢丝绳槽的槽面上,另一端穿过弧形钢丝绳通道与堵板相连接。
浮动板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上述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是由记忆金属制成。
伸缩保温机构安装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排风口B和进风口B之间。
当第一排水管中未流入水时,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
上述旋转开关与第一排水管内圆面的配合需满足旋转开关不旋转水无法通过。
上述排水板的上板面低于建筑物的顶面、肋片和过渡层的上端面。
第二排水孔在1h~3h内将水位为第二排水的高度的水从第一排水管中排出。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滑动挡板的宽度大于排风口B的宽度。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的变形温度在5摄氏度到10摄氏度之间,小于5摄氏度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弯曲;大于10摄氏度后,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拉直。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内部中空且中空部分加有保温材料。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所述的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和第三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它还包括把手、第一固定板、第一齿轮、把手轴、第一轴、第二齿轮、第一轴孔A、第一轴孔B、第三齿轮,其中浮动板中开有第一轴孔A;第二固定板中开有一个第一轴孔B;围墙连接有第二固定条的墙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相对于第二固定条对称;两个第一固定板上所安装的机构相同;对于任意一个第一固定板;把手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有把手;第一齿轮安装在把手轴的外圆面上,第一齿轮位于把手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第一轴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第一轴孔A、第一轴孔B和两个伸缩保温机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两个第三齿轮安装在第一轴的外圆面上,两个第三齿轮分别位于相应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中;第三齿轮的一端具有锥齿。
对于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伸缩保温机构,它包括伸缩机构、第一板、伸缩板、第二板、第一轴孔B、第一轴孔C,其中第二板安装在过渡层上;第二板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条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条相连接;伸缩板的一侧安装在第二板上,另一侧安装有第一板;第一板通过伸缩板滑动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伸缩板中开有第一轴孔C和第一轴孔D;伸缩机构位于伸缩保温机构中;伸缩机构分别与第一板和第二板相配合;第一轴孔A 、第一轴孔B、第一轴孔C和第一轴孔D同轴。
第一轴穿过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之间上下排列安装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且穿过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中各自的第一轴孔C和第一轴孔D;第一轴上下分布的两个第三齿轮分别与上下分布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中各自的伸缩机构相配合。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伸缩机构包括锥齿、第三轴、第一环、第一固定环套、导条、第四齿轮、第二环套、第二固定环套、第二环、第三固定环套、第五齿轮、第三轴、第三固定板、第一环槽、第二环槽、第三轴孔、导条槽,其中第三轴通过两个第三固定板安装在第二板上;两个第三固定板位于第一轴的两侧;第五齿轮安装在第三轴的外圆面上;第五齿轮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五齿轮上的锥齿与相应的第三齿轮上的锥齿相啮合;第一固定环套安装在第一板上;第一固定环套中开有第一环槽;第三固定环套安装在第二板上;第三固定环套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轴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第一环,另一端具有螺纹;第二轴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条;第二轴具有螺纹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三固定环套中;第二轴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固定环套中;第一环位于第一环槽中;第二固定环套安装在第二板上;第三固定环套位于第二固定环套中;第二固定环套连接有第二板的面上开有第二环槽;第二环套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环,另一端安装有第四齿轮;第二环位于第二环槽中;第四齿轮中间位置开有第三轴孔;第三轴孔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条槽;第四齿轮嵌套在第三轴的外圆面上;两个导条分别位于两个导条槽中。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第一板、伸缩板和第二板所组成的空间中加有保温材料。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墙体的侧面均匀地开有多个肋杆孔;肋片侧面均匀地安装有多个肋杆;肋杆插入到肋杆孔。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作为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上下排列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替换方案为伸缩保温机构的数量根据建筑的高低,按需调节。
作为本技术的进一步改进,上述钢丝绳与弧形钢丝绳通道之间涂有润滑材料。
本发明中肋片通过肋杆安装在墙体上,那么肋片被固定,另外肋杆的作用有助于墙体的导热。
第二弧形条与相应的弧形卡槽相配合;浮动板开有多个第一孔;第二固定板开有多个第二孔;浮动板上的浮动杆插入到第二孔中;浮动板滑动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的作用是:一方面,当外界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第二弧形条在该温度下弯曲,进而第二弧形条对浮动板产生限位作用,这样当遇到下雨天时,从第一孔中流入到雨水不容易从第二孔中流出,从而不会对肋片产生降温效果;另一方面,当外界温度大于10摄氏度时,第二弧形条在该温度下拉直,进而第二弧形条对浮动板不再限位,当遇到下雨天时,雨水从第一孔中流入到第二固定板上,当雨水积累到一定量时,在水的浮力下,浮动板浮起,浮动杆从第二孔中脱离,此时雨水可从第二孔中流出,流出的水冲刷肋片可减低肋片的温度,这样可以对墙体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每一个进风口A与相应的进风口B相通;每一个排风口A与相应的排风口B相通的作用是利用烟囱效应,空气可以经进风口A和进风口B进入到伸缩保温机构与肋片之间的空隙中,然后再从排风口A和排风口B中排出,这样流动的空气可以对肋片产生一定的降温效果。
由两个滑动槽和排风口B组成了一个滑动通道;滑动挡板安装在滑动通道中;第一弧形条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上侧的滑动槽的槽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挡板上;滑动挡板通过第一弧形条滑动于滑动通道中的作用是:一方面,当外界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第一弧形条在该温度下弯曲,进而滑动档板将排风口B堵住,空气无法从排风口B中排出,伸缩保温机构与肋片之间的空隙中空气不会产出流动,进而无法对肋片产生降温效果;另一方面,当外界温度大于10摄氏度时,第一弧形条在该温度下拉直,进而滑动档板无法将排风口B堵住,那么空气可以经进风口A和进风口B进入到伸缩保温机构与肋片之间的空隙中,然后再从排风口A和排风口B中排出,这样流动的空气可以对肋片产生一定的降温效果。
把手轴的一端安装有把手,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第一齿轮安装在把手轴的外圆面上;第一轴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三齿轮安装在第一轴的外圆面上,第一齿轮与第二齿轮相啮合;那么工作人员通过摆动把手可以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可以经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一轴可以带动第三齿轮旋转。
第三轴通过两个第三固定板安装在第二板上,第五齿轮安装在第三轴上,那么第五齿轮被固定;第三齿轮上的锥齿与第五齿轮上的锥齿相啮合,那么第三齿轮可以带动第五齿轮旋转;第二环套的一端安装有第四齿轮,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环,第二环位于第二环槽中,那么第二环可以在第二环槽中滑动旋转,第四齿轮被固定且第四齿轮可以围绕第二环的轴线旋转;第三齿轮与第四齿轮相啮合,那么第三齿轮可以带动第四齿轮旋转;第三轴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条,第四齿轮嵌套在第三轴的外圆面上,两个导条位于导条槽中,那么第四齿轮可以带动第三轴旋转且不影响第三轴的轴向移动;第一固定环套安装在第一板上,第一固定环套中开有第一环槽,第三轴上安装有第一环,第一环位于第一环槽中,那么第一环可以在第一环槽中滑动旋转,第三轴的轴向移动可以通过第一环带动第一固定环套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板移动;第三固定环套安装在第一板上,第三轴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三固定环套中,那么第三轴的旋转可以在螺纹配合下轴线移动。
在伸缩保温机构中,第一板、伸缩板和第二板所组成的空间中加有保温材料,那么保温材料可以使伸缩保温机构起到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第二板安装在过渡层上,第二板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条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条相连接;那么第二板被固定;伸缩板的一侧安装在第二板上,另一侧安装有第一板;第一板通过伸缩板滑动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那么第一板的滑动可以使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空隙产生变化,进而改变保温材料的疏密程度,增加了保温材料中的空气量,从而调节伸缩保温机构的隔热保温效果。
本发明中堵板安装在堵板槽中,堵板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堵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堵板槽的槽面上,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卷钢丝绳槽的槽面上,另一端安装在堵板上,那么卷钢丝绳轮可以通过缠绕钢丝绳来拉动堵板,进而堵板可以将第一排水孔堵住,使雨水无法进入到第一排水管中。
第四轴上安装有轴套,轴套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安装有三个第五固定板,第四轴通过三个第五固定板安装在第一排水管中,那么第四轴被固定,且第四轴可以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第四轴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开关,另一端安装有第八齿轮,那么当雨水流入第一排水管且冲刷旋转开关时,旋转开关在雨水的冲击下可以带动第四轴,第四轴再带动第八齿轮旋转;涡卷弹簧的一端安装在第四轴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块安装在第一排水管中,那么旋转开关受到雨水冲击带动第四轴旋转,涡卷弹簧可以将第四轴的旋转能量储存,当旋转开关不再受到雨水冲击时,涡卷弹簧可以释放旋转能量,从而带动第四轴反转。
第一排水管的一端附近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二排水孔的作用是:当钢丝绳被缠绕到最大程度,旋转开关不再旋转时,雨水将不能通过旋转开关而流出第一排水管,堵板完全堵住第一排水孔,雨水不再流入第一排水管中,而在堵板未堵住第一排水孔之前的雨水由于未及时从旋转开关中流出而滞留在第一排水管中,那么第二排水孔可以将滞留的雨水排出;排水管环套安装在第一排水管的外圆面上,第二排水管安装在排水管环套的外圆面上,那么从第二排水孔中流出的雨水可以被第二排水管引流出去,防止雨水从各个方向的第二排水孔流出后胡乱喷射。
第七齿轮分别与第八齿轮和第六齿轮相啮合;第六齿轮上的锥齿与卷钢丝绳轮的锥齿相啮合;那么第八齿轮可以经第七齿轮、第六齿轮带动卷钢丝绳轮旋转,进而卷钢丝绳轮可以缠绕钢丝绳。
上述排水板的上板面低于建筑物的顶面、肋片和过渡层的上端面的作用是:当遇到下雨天时,雨水可以先从第一排水管中排出一些,这样房顶上的泥土刚开始就可以被雨水冲刷到第一排水管中,进而防止了房顶上的泥土刚开始就随着雨水从浮动板的第一孔中流入,避免了持续随着雨水流入的泥土将第一孔堵住,甚至滞留在雨水中的泥土可以将第二固定板中第二孔给堵塞,使浮动板中雨水的浮力下无法上浮;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带有泥土的雨水弄脏肋片,使肋片的传热效果降低。
当处于天气炎热的季节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摆动把手来调节伸缩保温机构的厚度,进而调节伸缩保温机构的隔热保温效果。当需要将伸缩保温机构的厚度减小时,可以通过摆动把手来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经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一轴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经第五齿轮、第四齿轮带动第三轴的旋转;第三轴的旋转在与第三固定环套的螺纹配合下使第三轴向第三固定环套的方向旋转轴向移动;第三轴经第一固定环套带动第一板向第二板的方向移动,伸缩板被压缩,进而使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间隙减小,伸缩保温机构的隔热保温效果也随着降低,这样有助于墙体的散热。
当处于天气寒冷的季节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摆动把手来调节伸缩保温机构的厚度,进而调节伸缩保温机构的隔热保温效果。当需要将伸缩保温机构的厚度增大时,可以通过摆动把手来带动第一齿轮旋转,第一齿轮经第二齿轮带动第一轴旋转,第一轴带动第三齿轮旋转;第三齿轮经第五齿轮、第四齿轮带动第三轴的旋转;第三轴的旋转在与第三固定环套的螺纹配合下使第三轴向背离第三固定环套的方向旋转轴向移动;第三轴经第一固定环套带动第一板向背离第二板的方向移动,伸缩板被展开,进而使第一板与第二板之间的间隙增大,伸缩保温机构的隔热保温效果也随着增大,这样有助于墙体的保温。
不同的地区的风沙程度不同决定了建筑物上面滞留的泥土量不一样,冲刷干净所需要的雨量也不同;对于某一地区,泥土冲刷干净所需要的雨量为Q1;钢丝绳松弛状态决定了旋转开关的旋转圈数,进而决定了在堵板堵住第一排水孔之前,流过旋转开关的水量为Q2;设计中根据地区不同设置不同的钢丝绳松弛量,使得Q2等于1.2倍Q1,那么能够达到防止带有泥土的雨水弄脏肋片和将第二固定板中第二孔堵塞。
当雨水未进入到第一排水管中时,旋转开关不旋转,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
当遇到下雨天,雨水进入到第一排水管中时,旋转开关开始带动第四轴旋转,第四轴带动第八齿轮旋转,第八齿轮可以经第七齿轮、第六齿轮带动卷钢丝绳轮旋转,卷钢丝绳轮开始缠绕钢丝绳;随着雨水的持续流入到第一排水管中,卷钢丝绳轮持续地缠绕钢丝绳,钢丝绳在卷钢丝绳轮缠绕下拉动堵板向背离堵板弹簧的方向移动;堵板弹簧被拉伸;当钢丝绳被缠绕到最大程度,涡卷弹簧储存最大的旋转能量,旋转开关不再旋转时,堵板完全堵住第一排水孔,雨水不再流入第一排水管中,第一排水管中滞留的雨水开始从第二排水孔中缓慢排出。
当堵板完全堵住第一排水孔,雨水不再流入第一排水管中,雨水开始慢慢积累;当雨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水位超过肋片的高度时,同时第一排水管中滞留的雨水还没有完全从第二排水孔中排出;此时排水板上积累雨水可以流入到肋片与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第三固定条和过渡层所组成的空间中,进而对肋片产生一定的降温效果。
当第一排水管中滞留的雨水从第二排水孔排完后,涡卷弹簧开始快速释放旋转能量,第四轴快速反转,第四轴带动第八齿轮快速反转,第八齿轮经第七齿轮、第六齿轮带动卷钢丝绳轮快速反转,卷钢丝绳轮开始快速释放原先缠绕的钢丝绳;此时钢丝绳不再对堵板有拉动作用,那么堵板在堵板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恢复到未被拉动位置,堵板不再将第一排水孔堵住,雨水可以再次流入到第一排水管中;当雨水再次流入到第一排水管中后,重复上述雨水冲刷旋转开关旋转的过程。因为第二排水孔在1h~3h内将水位为第二排水的高度的水从第一排水管中排出,所以上述重复周期为1h~3h之间。
当停止下雨后,在涡卷弹簧和堵板弹簧的复位作用下,排水机构恢复到未被雨水冲刷的状态。
相对于传统的保温墙技术,本发明可以通过人工调节伸缩保温机构的厚度来实现伸缩保温机构的不同隔热保温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来自身调节不同状态,使雨水可以从第二孔流出冲刷肋片来对墙体降温,也可以使滑动挡板在不挡住排风口B的情况下,使肋片与过渡层之间的空气产生流动,进而对墙体降温;另外排水机构的设计起到了防止第一孔和第二孔被泥土堵住的作用,使浮动板可以正常的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保温层机构(—)示意图。
图2是保温层机构透视示意图。
图3是保温层机构(二)示意图。
图4是保温层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5是保温层机构剖面(—)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6是保温层机构剖面(二)示意图。
图7是保温层机构剖面(二)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8是保温层机构剖面(三)示意图。
图9是保温层机构剖面(三)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0是保温层机构剖面(四)示意图。
图11是保温层机构剖面(四)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2是墙体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排水板结构透视示意图。
图14是排水板剖面示意图。
图15是肋片结构示意图。
图16是第一固定条透视示意图。
图17是第一固定条局部放大示意图。
图18是第一固定条上的第一弧形条安装示意图。
图19是第二固定条局部放大透视示意图。
图20是第二固定条上的第一弧形条安装示意图。
图21是浮动板安装示意图。
图22是浮动板剖面示意图。
图23是第二固定板透视示意图。
图24是伸缩保温机构示意图。
图25是隔辐射层安装示意图。
图26是隔辐射层结构示意图。
图27是过渡层结构示意图。
图28是过渡层结构剖面示意图。
图29是第二弧形条安装示意图。
图30是第一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31是第一轴上所安装齿轮分布示意图。
图32是伸缩保温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33是伸缩保温机构剖面正视示意图。
图34是伸缩机构示意图。
图35是伸缩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36是第五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37是第一固定环套剖面示意图。
图38是第二固定环套结构示意图。
图39是第四齿轮安装示意图。
图40是第四齿轮结构示意图。
图41是导条安装示意图。
图42是排水机构示意图。
图43是排水机构剖面示意图。
图44是堵板结构示意图。
图45是第一排水管透视示意图。
图46是第二排水管示意图。
图47是第七齿轮与第八齿轮啮合示意图。
图48是涡卷弹簧安装示意图。
图49是卷钢丝绳轮与第六齿轮啮合示意图。
图中标号名称:1、围墙;2、墙体;3、肋片;4、第一固定条;5、过渡层;6、隔辐射层;7、第一板;8、伸缩板;9、第二板;10、伸缩机构;11、第一弧形条;12、滑动挡板;13、把手;14、第一固定板;15、第一齿轮;16、把手轴;17、第一轴;18、第二齿轮;19、浮动板;20、第二固定板;21、第二固定条;22、第三固定条;23、肋杆孔;24、肋杆;25、伸缩保温机构;26、矩形槽;27、第二弧形条;28、弧形卡槽;29、浮动杆;30、第一孔;31、第一轴孔A;32、第二孔;33、进风口A;34、排风口A;35、进风口B;36、排风口B;37、滑动槽;38、第三齿轮;39、锥齿;40、第二轴;41、第一环;42、第一固定环套;43、导条;44、第四齿轮;45、第二环套;46、第二固定环套;47、第二环;48、第三固定环套;49、第五齿轮;50、第三轴;51、第三固定板;52、第一环槽;53、第二环槽;54、第二轴孔;55、导条槽;56、第一轴孔B;57、第一轴孔C;58、第一轴孔D;60、排水机构;61、排水板;62、第一排水孔;63、弧形钢丝绳通道;64、堵板槽;65、堵板;66、第一排水管;67、第一固定块;68、第二排水管;69、卷钢丝绳轮;70、第六齿轮;71、第七齿轮;72、第四固定板;73、第八齿轮;74、第四轴;75、旋转开关;76、排水管环套;77、钢丝绳;78、堵板弹簧;79、第二排水孔;80、轴套;81、涡卷弹簧;82、第五固定板;83、第二固定块;84、卷钢丝绳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它包括围墙1、墙体2、肋片3、第一固定条4、过渡层5、隔辐射层6、第一弧形条11、滑动挡板12、浮动板19、第二固定板20、第二固定条21、第三固定条22、肋杆孔23、肋杆24、矩形槽26、第二弧形条27、弧形卡槽28、浮动杆29、第一孔30、第二孔32、进风口A33、排风口A34、进风口B35、排风口B36、滑动槽37、排水机构60、排水板61、第一排水孔62、弧形钢丝绳通道63、堵板槽64、第一固定块67,如图1、2、3、4、12所示,其中排水板61安装在墙体2的两侧墙面上;围墙1安装在排水板61上;如图1、4、15所示,肋片3安装在墙体2侧面上;肋片3侧面依次均匀安装有第一固定条4、第二固定条21和第三固定条22;第一固定条4、第二固定条21和第三固定条22竖直安装;如图16、17所示,第一固定条4和第三固定条22的上端的侧面上均开有一个矩形槽26;如图16、19所示,第二固定条21的上端的两侧面对称地开有两个矩形槽26;第二固定条21上的一个矩形槽26与第一固定条4上的矩形槽26相对应,另一个矩形槽26与第三固定条22上的矩形槽26相对应;如图18、20所示,每一矩形槽26中安装有一个第二弧形条27。
如图2、8、10所示,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和第三固定条22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如图10、11、21所示,浮动板19安装在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且位于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的矩形槽26位置处;浮动板19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条4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条21相接触;第二固定板20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条4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固定条21上;第二固定条21位于浮动板19的下侧;如图22所示,浮动板19中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一孔30,浮动板19的下板面上均匀地安装有多个浮动杆29;浮动板19的两端板面上均开有一个弧形卡槽28;如图23所示,第二固定板20中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二孔32;如图21所示,每一个浮动杆29插入到相应的第二孔32中;如图9所示,每一个第二弧形条27与相应的弧形卡槽28相配合;浮动板19滑动于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如图8、10所示,两个伸缩保温机构25以上下排列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且位于第二固定板20的下侧;如图4所示,伸缩保温机构25与肋片3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不超过2厘米;如图10所示,伸缩保温机构25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条4相配合,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条21相配合。
如图4、6、25所示,过渡层5安装在由第一固定条4、第二固定条21和第三固定条22上;隔辐射层6安装在过渡层5上;如图27、28所示,过渡层5的上侧均匀地开有四个排风口B36;排风口B36的两侧壁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滑动槽37;过渡层5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B35。
如图7、27所示,由两个滑动槽37和排风口B36组成了一个滑动通道;滑动挡板12安装在滑动通道中;如图7、29所示,第一弧形条11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上侧的滑动槽37的槽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挡板12上;滑动挡板12通过第一弧形条11滑动于滑动通道中。
如图27所示,过渡层5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B35;如图26所示,隔辐射层6的上侧均匀地开有四个排风口A34;隔辐射层6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A33;如图25所示,每一个进风口A33与相应的进风口B35相通;每一个排风口A34与相应的排风口B36相通。
如图13、14所示,排水板61中间开有第一排水孔62;第一排水孔62的内圆面上开有堵板槽64;第一排水孔62的内圆面到排水板61的下板面之间开有弧形钢丝绳通道63;如图1所示,隔辐射层6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块67;排水机构60通过第一固定块67安装在隔辐射层6上。
如图42所示,上述排水机构60包括堵板65、第一排水管66、第二排水管68、卷钢丝绳轮69、第六齿轮70、第七齿轮71、第四固定板72、第八齿轮73、第四轴74、旋转开关75、排水管环套76、钢丝绳77、堵板弹簧78、第二排水孔79、轴套80、涡卷弹簧81、第五固定板82、第二固定块83、卷钢丝绳槽84,如图1所示,其中第一排水管66通过第一固定块67安装在隔辐射层6上;如图43所示,第一排水管66的上端插入到第一排水孔62中;第一排水管66的上端位于堵板槽64的下侧;如图45所示,第一排水管66下端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二排水孔79;如图43、44所示,堵板65安装在堵板槽64中;堵板弹簧78的一端安装在堵板65上,另一端安装在堵板槽64的槽面上;如图43、46所示,排水管环套76安装在第一排水管66的外圆面上;排水管环套76位于第一固定块67与第二排水孔79之间且靠近第二排水孔79;第二排水管68安装在排水管环套76的外圆面上;如图43、47、48所示,第四轴74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开关75,另一端安装有第八齿轮73;第四轴74的外圆面上安装有轴套80;轴套80位于旋转开关75与第八齿轮73之间;轴套80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第五固定板82;第五固定板82未连接轴套80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66的内圆面相连接;旋转开关75位于第一排水管66具有第二排水孔79的端口处;第八齿轮73伸出第一排水管66;涡卷弹簧81的一端安装在第四轴74的外圆面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块83安装在第一排水管66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81位于旋转开关75与轴套80之间;如图1、43、49所示,第四固定板72安装在隔辐射层6的下侧;第七齿轮71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72上;第六齿轮70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72上;第六齿轮70的一端具有锥齿39;卷钢丝绳轮69通过轴安装在隔辐射层6的下侧;卷钢丝绳轮69的外圆面上开有卷钢丝绳槽84;卷钢丝绳槽84与弧形钢丝绳通道63处于同一平面内;卷钢丝绳轮69的一端具有锥齿39;第七齿轮71分别与第八齿轮73和第六齿轮70相啮合;第六齿轮70上的锥齿39与卷钢丝绳轮69的锥齿39相啮合;钢丝绳77的一端安装在卷钢丝绳槽84的槽面上,另一端穿过弧形钢丝绳通道63与堵板65相连接。
如图21所示,浮动板19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如图18、20所示,上述第一弧形条11和第二弧形条27是由记忆金属制成。
如图2、6、10所示,伸缩保温机构25安装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排风口B36和进风口B35之间。
如图43所示,当第一排水管66中未流入水时,钢丝绳77处于松弛状态。
如图43所示,上述旋转开关75与第一排水管66内圆面的配合需满足旋转开关75不旋转水无法通过。
如图3、4所示,上述排水板61的上板面低于建筑物的顶面、肋片3和过渡层5的上端面。
如图45所示,第二排水孔79在1h~3h内将水位为第二排水的高度的水从第一排水管66中排出。
如图28、29所示,上述滑动挡板12的宽度大于排风口B36的宽度。
如图18、20所示,上述第一弧形条11和第二弧形条27的变形温度在5摄氏度到10摄氏度之间,小于5摄氏度第一弧形条11和第二弧形条27弯曲; 大于10摄氏度后,第一弧形条11和第二弧形条27拉直。
如图16所示,上述第一固定条4、第二固定条21和第三固定条22内部中空且中空部分加有保温材料。
如图3、4、6、7所示,上述所述的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和第三固定条22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它还包括把手13、第一固定板14、第一齿轮15、把手轴16、第一轴17、第二齿轮18、第一轴孔A31、第一轴孔B56、第三齿轮38,如图22所示,其中浮动板19中开有第一轴孔A31;如图23所示,第二固定板20中开有一个第一轴孔B56;如图3、4、6、7所示,围墙1连接有第二固定条21的墙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板14;两个第一固定板14相对于第二固定条21对称;两个第一固定板14上所安装的机构相同;对于任意一个第一固定板14;如图7、30所示,把手轴16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4上,另一端安装有把手13;第一齿轮15安装在把手轴16的外圆面上,第一齿轮15位于把手13与第一固定板14之间;如图10、31所示,第一轴17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14、第一轴孔A31、第一轴孔B56和两个伸缩保温机构25,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18;第二齿轮18与第一齿轮15相啮合;两个第三齿轮38安装在第一轴17的外圆面上,两个第三齿轮38分别位于相应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25中;如图36所示,第三齿轮38的一端具有锥齿39。
如图10、24所示,对于第一固定条4和第二固定条21之间所安装的伸缩保温机构25,它包括伸缩机构10、第一板7、伸缩板8、第二板9、第一轴孔B56、第一轴孔C57,如图5、10、24所示,其中第二板9安装在过渡层5上;第二板9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条4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条21相连接;伸缩板8的一侧安装在第二板9上,另一侧安装有第一板7;第一板7通过伸缩板8滑动于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如图32、33所示,伸缩板8中开有第一轴孔C57和第一轴孔D58;伸缩机构10位于伸缩保温机构25中;伸缩机构10分别与第一板7和第二板9相配合;如图26、27、33所示,第一轴孔A31 、第一轴孔B56、第一轴孔C57和第一轴孔D58同轴。
如图10所示,第一轴17穿过第一固定条4和第二固定条21之间上下排列安装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25,且穿过两个伸缩保温机构25中各自的第一轴孔C57和第一轴孔D58;第一轴17上下分布的两个第三齿轮38分别与上下分布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25中各自的伸缩机构10相配合。
如图34所示,上述伸缩机构10包括锥齿39、第三轴50、第一环41、第一固定环套42、导条43、第四齿轮44、第二环套45、第二固定环套46、第二环47、第三固定环套48、第五齿轮49、第三轴50、第三固定板51、第一环槽52、第二环槽53、第三轴50孔、导条槽55,如图33、36所示,其中第三轴50通过两个第三固定板51安装在第二板9上;两个第三固定板51位于第一轴17的两侧;第五齿轮49安装在第三轴50的外圆面上;第五齿轮49的一端具有锥齿39;第五齿轮49上的锥齿39与相应的第三齿轮38上的锥齿39相啮合;如图5、37所示,第一固定环套42安装在第一板7上;第一固定环套42中开有第一环槽52;如图5、35所示,第三固定环套48安装在第二板9上;第三固定环套48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如图35、41所示,第二轴40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第一环41,另一端具有螺纹;第二轴40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条43;第二轴40具有螺纹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三固定环套48中;第二轴40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固定环套42中;如图35、38所示,第一环41位于第一环槽52中;第二固定环套46安装在第二板9上;第三固定环套48位于第二固定环套46中;第二固定环套46连接有第二板9的面上开有第二环槽53;如图35、39所示,第二环套45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环47,另一端安装有第四齿轮44;第二环47位于第二环槽53中;如图40所示,第四齿轮44中间位置开有第三轴50孔;第三轴50孔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条槽55;如图35所示,第四齿轮44嵌套在第三轴50的外圆面上;两个导条43分别位于两个导条槽55中。
如图24所示,上述第一板7、伸缩板8和第二板9所组成的空间中加有保温材料。
如图12、13所示,上述墙体2的侧面均匀地开有多个肋杆孔23;肋片3侧面均匀地安装有多个肋杆24;肋杆24插入到肋杆孔23。
如图10所示,上述作为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所安装的上下排列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25替换方案为伸缩保温机构25的数量根据建筑的高低,按需调节。
如图43所示,上述钢丝绳77与弧形钢丝绳通道63之间涂有润滑材料。
如图3、15所示,本发明中肋片3通过肋杆24安装在墙体2上,那么肋片3被固定,另外肋杆24的作用有助于墙体2的导热。
如图9、22、23所示,第二弧形条27与相应的弧形卡槽28相配合;浮动板19开有多个第一孔30;第二固定板20开有多个第二孔32;浮动板19上的浮动杆29插入到第二孔32中;浮动板19滑动于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的作用是:一方面,当外界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第二弧形条27在该温度下弯曲,进而第二弧形条27对浮动板19产生限位作用,这样当遇到下雨天时,从第一孔30中流入到雨水不容易从第二孔32中流出,从而不会对肋片3产生降温效果;另一方面,当外界温度大于10摄氏度时,第二弧形条27在该温度下拉直,进而第二弧形条27对浮动板19不再限位,当遇到下雨天时,雨水从第一孔30中流入到第二固定板20上,当雨水积累到一定量时,在水的浮力下,浮动板19浮起,浮动杆29从第二孔32中脱离,此时雨水可从第二孔32中流出,流出的水冲刷肋片3可减低肋片3的温度,这样可以对墙体2起到一定的降温效果。
如图25、26、27所示,每一个进风口A33与相应的进风口B35相通;每一个排风口A34与相应的排风口B36相通的作用是利用烟囱效应,空气可以经进风口A33和进风口B35进入到伸缩保温机构25与肋片3之间的空隙中,然后再从排风口A34和排风口B36中排出,这样流动的空气可以对肋片3产生一定的降温效果。
如图28、29所示,由两个滑动槽37和排风口B36组成了一个滑动通道;滑动挡板12安装在滑动通道中;第一弧形条11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上侧的滑动槽37的槽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挡板12上;滑动挡板12通过第一弧形条11滑动于滑动通道中的作用是:一方面,当外界温度低于5摄氏度时,第一弧形条11在该温度下弯曲,进而滑动档板将排风口B36堵住,空气无法从排风口B36中排出,伸缩保温机构25与肋片3之间的空隙中空气不会产出流动,进而无法对肋片3产生降温效果;另一方面,当外界温度大于10摄氏度时,第一弧形条11在该温度下拉直,进而滑动档板无法将排风口B36堵住,那么空气可以经进风口A33和进风口B35进入到伸缩保温机构25与肋片3之间的空隙中,然后再从排风口A34和排风口B36中排出,这样流动的空气可以对肋片3产生一定的降温效果。
如图7所示,把手轴16的一端安装有把手13,另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14上;第一齿轮15安装在把手轴16的外圆面上;第一轴17的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18;第三齿轮38安装在第一轴17的外圆面上,第一齿轮15与第二齿轮18相啮合;那么工作人员通过摆动把手13可以带动第一齿轮15旋转;第一齿轮15可以经第二齿轮18带动第一轴17旋转,第一轴17可以带动第三齿轮38旋转。
如图36所示,第三轴50通过两个第三固定板51安装在第二板9上,第五齿轮49安装在第三轴50上,那么第五齿轮49被固定;第三齿轮38上的锥齿39与第五齿轮49上的锥齿39相啮合,那么第三齿轮38可以带动第五齿轮49旋转;如图35所示,第二环套45的一端安装有第四齿轮44,另一端安装有第二环47,第二环47位于第二环槽53中,那么第二环47可以在第二环槽53中滑动旋转,第四齿轮44被固定且第四齿轮44可以围绕第二环47的轴线旋转;第三齿轮38与第四齿轮44相啮合,那么第三齿轮38可以带动第四齿轮44旋转;第三轴50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条43,第四齿轮44嵌套在第三轴50的外圆面上,两个导条43位于导条槽55中,那么第四齿轮44可以带动第三轴50旋转且不影响第三轴50的轴向移动;第一固定环套42安装在第一板7上,第一固定环套42中开有第一环槽52,第三轴50上安装有第一环41,第一环41位于第一环槽52中,那么第一环41可以在第一环槽52中滑动旋转,第三轴50的轴向移动可以通过第一环41带动第一固定环套42移动,进而带动第一板7移动;第三固定环套48安装在第一板7上,第三轴50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的方式安装在第三固定环套48中,那么第三轴50的旋转可以在螺纹配合下轴线移动。
如图24所示,在伸缩保温机构25中,第一板7、伸缩板8和第二板9所组成的空间中加有保温材料,那么保温材料可以使伸缩保温机构25起到较好的隔热保温效果;第二板9安装在过渡层5上,第二板9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条4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条21相连接;那么第二板9被固定;伸缩板8的一侧安装在第二板9上,另一侧安装有第一板7;第一板7通过伸缩板8滑动于第一固定条4与第二固定条21之间,那么第一板7的滑动可以使第一板7与第二板9之间的空隙产生变化,进而改变保温材料的疏密程度,增加了保温材料中的空气量,从而调节伸缩保温机构25的隔热保温效果。
如图43所示,本发明中堵板65安装在堵板槽64中,堵板弹簧78的一端安装在堵板65上,另一端安装在堵板槽64的槽面上,钢丝绳77的一端安装在卷钢丝绳槽84的槽面上,另一端安装在堵板65上,那么卷钢丝绳轮69可以通过缠绕钢丝绳77来拉动堵板65,进而堵板65可以将第一排水孔62堵住,使雨水无法进入到第一排水管66中。
如图43、48所示,第四轴74上安装有轴套80,轴套80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安装有三个第五固定板82,第四轴74通过三个第五固定板82安装在第一排水管66中,那么第四轴74被固定,且第四轴74可以围绕自己的轴线旋转;第四轴74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开关75,另一端安装有第八齿轮73,那么当雨水流入第一排水管66且冲刷旋转开关75时,旋转开关75在雨水的冲击下可以带动第四轴74,第四轴74再带动第八齿轮73旋转;涡卷弹簧81的一端安装在第四轴74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块83安装在第一排水管66中,那么旋转开关75受到雨水冲击带动第四轴74旋转,涡卷弹簧81可以将第四轴74的旋转能量储存,当旋转开关75不再受到雨水冲击时,涡卷弹簧81可以释放旋转能量,从而带动第四轴74反转。
如图43、45所示,第一排水管66的一端附近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二排水孔79的作用是:当钢丝绳77被缠绕到最大程度,旋转开关75不再旋转时,雨水将不能通过旋转开关75而流出第一排水管66,堵板65完全堵住第一排水孔62,雨水不再流入第一排水管66中,而在堵板65未堵住第一排水孔62之前的雨水由于未及时从旋转开关75中流出而滞留在第一排水管66中,那么第二排水孔79可以将滞留的雨水排出;排水管环套76安装在第一排水管66的外圆面上,第二排水管68安装在排水管环套76的外圆面上,那么从第二排水孔79中流出的雨水可以被第二排水管68引流出去,防止雨水从各个方向的第二排水孔79流出后胡乱喷射。
如图47所示,第七齿轮71分别与第八齿轮73和第六齿轮70相啮合;第六齿轮70上的锥齿39与卷钢丝绳轮69的锥齿39相啮合;那么第八齿轮73可以经第七齿轮71、第六齿轮70带动卷钢丝绳轮69旋转,进而卷钢丝绳轮69可以缠绕钢丝绳77。
如图3、4所示,上述排水板61的上板面低于建筑物的顶面、肋片3和过渡层5的上端面的作用是:当遇到下雨天时,雨水可以先从第一排水管66中排出一些,这样房顶上的泥土刚开始就可以被雨水冲刷到第一排水管66中,进而防止了房顶上的泥土刚开始就随着雨水从浮动板19的第一孔30中流入,避免了持续随着雨水流入的泥土将第一孔30堵住,甚至滞留在雨水中的泥土可以将第二固定板20中第二孔32给堵塞,使浮动板19中雨水的浮力下无法上浮;另一方面可以防止带有泥土的雨水弄脏肋片3,使肋片3的传热效果降低。
具体实施方式:当处于天气炎热的季节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摆动把手13来调节伸缩保温机构25的厚度,进而调节伸缩保温机构25的隔热保温效果。当需要将伸缩保温机构25的厚度减小时,可以通过摆动把手13来带动第一齿轮15旋转,第一齿轮15经第二齿轮18带动第一轴17旋转,第一轴17带动第三齿轮38旋转;第三齿轮38经第五齿轮49、第四齿轮44带动第三轴50的旋转;第三轴50的旋转在与第三固定环套48的螺纹配合下使第三轴50向第三固定环套48的方向旋转轴向移动;第三轴50经第一固定环套42带动第一板7向第二板9的方向移动,伸缩板8被压缩,进而使第一板7与第二板9之间的间隙减小,伸缩保温机构25的隔热保温效果也随着降低,这样有助于墙体2的散热。
当处于天气寒冷的季节时,工作人员可以通过摆动把手13来调节伸缩保温机构25的厚度,进而调节伸缩保温机构25的隔热保温效果。当需要将伸缩保温机构25的厚度增大时,可以通过摆动把手13来带动第一齿轮15旋转,第一齿轮15经第二齿轮18带动第一轴17旋转,第一轴17带动第三齿轮38旋转;第三齿轮38经第五齿轮49、第四齿轮44带动第三轴50的旋转;第三轴50的旋转在与第三固定环套48的螺纹配合下使第三轴50向背离第三固定环套48的方向旋转轴向移动;第三轴50经第一固定环套42带动第一板7向背离第二板9的方向移动,伸缩板8被展开,进而使第一板7与第二板9之间的间隙增大,伸缩保温机构25的隔热保温效果也随着增大,这样有助于墙体2的保温。
不同的地区的风沙程度不同决定了建筑物上面滞留的泥土量不一样,冲刷干净所需要的雨量也不同;对于某一地区,泥土冲刷干净所需要的雨量为Q1;钢丝绳77松弛状态决定了旋转开关75的旋转圈数,进而决定了在堵板65堵住第一排水孔62之前,流过旋转开关75的水量为Q2;设计中根据地区不同设置不同的钢丝绳77松弛量,使得Q2等于1.2倍Q1,那么能够达到防止带有泥土的雨水弄脏肋片3和将第二固定板20中第二孔32堵塞。
当雨水未进入到第一排水管66中时,旋转开关75不旋转,钢丝绳77处于松弛状态。
当遇到下雨天,雨水进入到第一排水管66中时,旋转开关75开始带动第四轴74旋转,第四轴74带动第八齿轮73旋转,第八齿轮73可以经第七齿轮71、第六齿轮70带动卷钢丝绳轮69旋转,卷钢丝绳轮69开始缠绕钢丝绳77;随着雨水的持续流入到第一排水管66中,卷钢丝绳轮69持续地缠绕钢丝绳77,钢丝绳77在卷钢丝绳轮69缠绕下拉动堵板65向背离堵板弹簧78的方向移动;堵板弹簧78被拉伸;当钢丝绳77被缠绕到最大程度,涡卷弹簧81储存最大的旋转能量,旋转开关75不再旋转时,堵板65完全堵住第一排水孔62,雨水不再流入第一排水管66中,第一排水管66中滞留的雨水开始从第二排水孔79中缓慢排出。
当堵板65完全堵住第一排水孔62,雨水不再流入第一排水管66中,雨水开始慢慢积累;当雨水积累到一定程度,水位超过肋片3的高度时,同时第一排水管66中滞留的雨水还没有完全从第二排水孔79中排出;此时排水板61上积累雨水可以流入到肋片3与第一固定条4、第二固定条21、第三固定条22和过渡层5所组成的空间中,进而对肋片3产生一定的降温效果。
当第一排水管66中滞留的雨水从第二排水孔79排完后,涡卷弹簧81开始快速释放旋转能量,第四轴74快速反转,第四轴74带动第八齿轮73快速反转,第八齿轮73经第七齿轮71、第六齿轮70带动卷钢丝绳轮69快速反转,卷钢丝绳轮69开始快速释放原先缠绕的钢丝绳77;此时钢丝绳77不再对堵板65有拉动作用,那么堵板65在堵板弹簧78的复位作用下恢复到未被拉动位置,堵板65不再将第一排水孔62堵住,雨水可以再次流入到第一排水管66中;当雨水再次流入到第一排水管66中后,重复上述雨水冲刷旋转开关75旋转的过程。因为第二排水孔79在1h~3h内将水位为第二排水的高度的水从第一排水管66中排出,所以上述重复周期为1h~3h之间。
当停止下雨后,在涡卷弹簧81和堵板弹簧78的复位作用下,排水机构60恢复到未被雨水冲刷的状态。
综上所述,本发明可以通过人工调节伸缩保温机构25的厚度来实现伸缩保温机构25的不同隔热保温效果,同时还可以利用第一弧形条11和第二弧形条27对外界温度的变化来自身调节不同状态,使雨水可以从第二孔32流出冲刷肋片3来对墙体2降温,也可以使滑动挡板12在不挡住排风口B36的情况下,使肋片3与过渡层5之间的空气产生流动,进而对墙体2降温;另外排水机构60的设计起到了防止第一孔30和第二孔32被泥土堵住的作用,使浮动板19可以正常的工作;本发明结构简单,具有较好的实用效果。

Claims (6)

1.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其特征在于:它包括围墙、墙体、肋片、第一固定条、过渡层、隔辐射层、第一弧形条、滑动挡板、浮动板、第二固定板、第二固定条、第三固定条、肋杆孔、肋杆、矩形槽、第二弧形条、弧形卡槽、浮动杆、第一孔、第二孔、进风口A、排风口A、进风口B、排风口B、滑动槽、排水机构、排水板、第一排水孔、弧形钢丝绳通道、堵板槽、第一固定块,其中排水板安装在墙体的两侧墙面上;围墙安装在排水板上;肋片安装在墙体侧面上;肋片侧面依次均匀安装有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竖直安装;第一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的上端的侧面上均开有一个矩形槽;第二固定条的上端的两侧面对称地开有两个矩形槽;第二固定条上的一个矩形槽与第一固定条上的矩形槽相对应,另一个矩形槽与第三固定条上的矩形槽相对应;每一矩形槽中安装有一个第二弧形条;
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和第三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浮动板安装在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且位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的矩形槽位置处;浮动板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条相接触,另一端与第二固定条相接触;第二固定板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条上,另一端安装在第二固定条上;第二固定条位于浮动板的下侧;浮动板中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一孔,浮动板的下板面上均匀地安装有多个浮动杆;浮动板的两端板面上均开有一个弧形卡槽;第二固定板中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二孔;每一个浮动杆插入到相应的第二孔中;每一个第二弧形条与相应的弧形卡槽相配合;浮动板滑动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以上下排列的方式安装在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且位于第二固定板的下侧;伸缩保温机构与肋片之间具有间隙;间隙不超过2厘米;伸缩保温机构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条相配合,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条相配合;
过渡层安装在由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上;隔辐射层安装在过渡层上;过渡层的上侧均匀地开有四个排风口B;排风口B的两侧壁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滑动槽;过渡层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B;
由两个滑动槽和排风口B组成了一个滑动通道;滑动挡板安装在滑动通道中;第一弧形条的一端安装在位于上侧的滑动槽的槽面上,另一端安装在滑动挡板上;滑动挡板通过第一弧形条滑动于滑动通道中;
过渡层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B;隔辐射层的上侧均匀地开有四个排风口A;隔辐射层的下侧均匀地开有四个进风口A;每一个进风口A与相应的进风口B相通;每一个排风口A与相应的排风口B相通;
排水板中间开有第一排水孔;第一排水孔的内圆面上开有堵板槽;第一排水孔的内圆面到排水板的下板面之间开有弧形钢丝绳通道;隔辐射层上安装有第一固定块;排水机构通过第一固定块安装在隔辐射层上;
上述排水机构包括堵板、第一排水管、第二排水管、卷钢丝绳轮、第六齿轮、第七齿轮、第四固定板、第八齿轮、第四轴、旋转开关、排水管环套、钢丝绳、堵板弹簧、第二排水孔、轴套、涡卷弹簧、第五固定板、第二固定块、卷钢丝绳槽,其中第一排水管通过第一固定块安装在隔辐射层上;第一排水管的上端插入到第一排水孔中;第一排水管的上端位于堵板槽的下侧;第一排水管下端的外圆面上均匀地开有多个第二排水孔;堵板安装在堵板槽中;堵板弹簧的一端安装在堵板上,另一端安装在堵板槽的槽面上;排水管环套安装在第一排水管的外圆面上;排水管环套位于第一固定块与第二排水孔之间且靠近第二排水孔;第二排水管安装在排水管环套的外圆面上;第四轴的一端安装有旋转开关,另一端安装有第八齿轮;第四轴的外圆面上安装有轴套;轴套位于旋转开关与第八齿轮之间;轴套的外圆面上周向均匀地安装有三个第五固定板;第五固定板未连接轴套的一端与第一排水管的内圆面相连接;旋转开关位于第一排水管具有第二排水孔的端口处;第八齿轮伸出第一排水管;涡卷弹簧的一端安装在第四轴的外圆面上,另一端通过第二固定块安装在第一排水管的内圆面上;涡卷弹簧位于旋转开关与轴套之间;第四固定板安装在隔辐射层的下侧;第七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上;第六齿轮通过轴安装在第四固定板上;第六齿轮的一端具有锥齿;卷钢丝绳轮通过轴安装在隔辐射层的下侧;卷钢丝绳轮的外圆面上开有卷钢丝绳槽;卷钢丝绳槽与弧形钢丝绳通道处于同一平面内;卷钢丝绳轮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七齿轮分别与第八齿轮和第六齿轮相啮合;第六齿轮上的锥齿与卷钢丝绳轮的锥齿相啮合;钢丝绳的一端安装在卷钢丝绳槽的槽面上,另一端穿过弧形钢丝绳通道与堵板相连接;
浮动板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
上述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是由记忆金属制成;
伸缩保温机构安装位置在竖直方向上位于排风口B和进风口B之间;
当第一排水管中未流入水时,钢丝绳处于松弛状态;
上述旋转开关与第一排水管内圆面的配合需满足旋转开关不旋转水无法通过;
上述排水板的上板面低于建筑物的顶面、肋片和过渡层的上端面;
第二排水孔在1h~3h内将水位为第二排水的高度的水从第一排水管中排出;
上述滑动挡板的宽度大于排风口B的宽度;
上述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的变形温度在5摄氏度到10摄氏度之间,小于5摄氏度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弯曲;大于10摄氏度后,第一弧形条和第二弧形条拉直;
上述第一固定条、第二固定条和第三固定条内部中空且中空部分加有保温材料;
上述钢丝绳与弧形钢丝绳通道之间涂有润滑材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所述的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和第三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相同;对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结构,它还包括把手、第一固定板、第一齿轮、把手轴、第一轴、第二齿轮、第一轴孔A、第一轴孔B、第三齿轮,其中浮动板中开有第一轴孔A;第二固定板中开有一个第一轴孔B;围墙连接有第二固定条的墙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第一固定板;两个第一固定板相对于第二固定条对称;两个第一固定板上所安装的机构相同;对于任意一个第一固定板;把手轴的一端安装在第一固定板上,另一端安装有把手;第一齿轮安装在把手轴的外圆面上,第一齿轮位于把手与第一固定板之间;第一轴一端穿过第一固定板、第一轴孔A、第一轴孔B和两个伸缩保温机构,另一端安装有第二齿轮;第二齿轮与第一齿轮相啮合;两个第三齿轮安装在第一轴的外圆面上,两个第三齿轮分别位于相应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中;第三齿轮的一端具有锥齿;
对于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伸缩保温机构,它包括伸缩机构、第一板、伸缩板、第二板、第一轴孔B、第一轴孔C,其中第二板安装在过渡层上;第二板的一侧与第一固定条相连接,另一侧与第二固定条相连接;伸缩板的一侧安装在第二板上,另一侧安装有第一板;第一板通过伸缩板滑动于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伸缩板中开有第一轴孔C和第一轴孔D;伸缩机构位于伸缩保温机构中;伸缩机构分别与第一板和第二板相配合;第一轴孔A 、第一轴孔B、第一轴孔C和第一轴孔D同轴;
第一轴穿过第一固定条和第二固定条之间上下排列安装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且穿过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中各自的第一轴孔C和第一轴孔D;第一轴上下分布的两个第三齿轮分别与上下分布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中各自的伸缩机构相配合。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伸缩机构包括锥齿、第三轴、第一环、第一固定环套、导条、第四齿轮、第二环套、第二固定环套、第二环、第三固定环套、第五齿轮、第三轴、第三固定板、第一环槽、第二环槽、第三轴孔、导条槽,其中第三轴通过两个第三固定板安装在第二板上;两个第三固定板位于第一轴的两侧;第五齿轮安装在第三轴的外圆面上;第五齿轮的一端具有锥齿;第五齿轮上的锥齿与相应的第三齿轮上的锥齿相啮合;第一固定环套安装在第一板上;第一固定环套中开有第一环槽;第三固定环套安装在第二板上;第三固定环套的内圆面上具有螺纹;第二轴的一端的外圆面上安装有第一环,另一端具有螺纹;第二轴的外圆面上对称地安装有两个导条;第二轴具有螺纹的一端通过螺纹配合方式安装在第三固定环套中;第二轴的另一端位于第一固定环套中;第一环位于第一环槽中;第二固定环套安装在第二板上;第三固定环套位于第二固定环套中;第二固定环套连接有第二板的面上开有第二环槽;第二环套的一端安装有第二环,另一端安装有第四齿轮;第二环位于第二环槽中;第四齿轮中间位置开有第三轴孔;第三轴孔的内圆面上对称地开有两个导条槽;第四齿轮嵌套在第三轴的外圆面上;两个导条分别位于两个导条槽中。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第一板、伸缩板和第二板所组成的空间中加有保温材料。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墙体的侧面均匀地开有多个肋杆孔;肋片侧面均匀地安装有多个肋杆;肋杆插入到肋杆孔。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其特征在于:上述作为第一固定条与第二固定条之间所安装的上下排列的两个伸缩保温机构替换方案为伸缩保温机构的数量根据建筑的高低,按需调节。
CN201910619660.0A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 Active CN1103317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9660.0A CN110331790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711418589.7A CN108331182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使用的保温层机构
CN201910619660.0A CN110331790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

Related Parent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18589.7A Division CN108331182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使用的保温层机构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31790A true CN110331790A (zh) 2019-10-15
CN110331790B CN110331790B (zh) 2020-12-01

Family

ID=6292452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18589.7A Active CN108331182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使用的保温层机构
CN201910619660.0A Active CN110331790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用的保温层机构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11418589.7A Active CN108331182B (zh) 2017-12-25 2017-12-25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使用的保温层机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108331182B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1187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广东中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外墙绿色节能施工方法
CN115897846A (zh) * 2022-12-21 2023-04-04 淄博市城乡规划发展中心(淄博市城乡规划展览馆) 一种节能型保温墙体结构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541599B (zh) * 2022-02-21 2023-06-27 山东联海建筑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装配式建筑外挂墙板排水结构
CN116254932A (zh) * 2023-02-28 2023-06-13 杭州东科建筑科技有限公司 气凝胶毡外墙保温系统及其施工方法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7865A1 (fr) * 1996-01-30 1997-08-06 Boissie, Chantal Caisson et système isolant et de drainage de sol
CN101823805A (zh) * 2009-03-03 2010-09-08 赵艳平 污水分流处理设备
JP2010242500A (ja) * 2010-06-29 2010-10-28 Tsuzuki Co Ltd 建築物の外断熱工法における支持ボルトの補強工法及び補強金具
CN202850233U (zh) * 2012-09-21 2013-04-03 左洪运 一种可拆卸的墙体保温安装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3530884A1 (de) * 1984-10-19 1986-04-30 Kaufmann, Ralph A.H., 5000 Köln Klimawand
CN101004282A (zh) * 2006-01-19 2007-07-25 杜洲 嵌入式自动室内新风循环增补系统
CN102155058B (zh) * 2011-01-25 2012-07-18 吕云于 保温墙体及节能保温房屋
CN104290617A (zh) * 2014-09-30 2015-01-21 东南大学 一种基于双金属片和记忆合金效应的支撑点温变调节式座椅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0787865A1 (fr) * 1996-01-30 1997-08-06 Boissie, Chantal Caisson et système isolant et de drainage de sol
CN101823805A (zh) * 2009-03-03 2010-09-08 赵艳平 污水分流处理设备
JP2010242500A (ja) * 2010-06-29 2010-10-28 Tsuzuki Co Ltd 建築物の外断熱工法における支持ボルトの補強工法及び補強金具
CN202850233U (zh) * 2012-09-21 2013-04-03 左洪运 一种可拆卸的墙体保温安装系统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031187A (zh) * 2020-08-31 2020-12-04 广东中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外墙绿色节能施工方法
CN112031187B (zh) * 2020-08-31 2021-10-22 广东中博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一种建筑外墙绿色节能施工方法
CN115897846A (zh) * 2022-12-21 2023-04-04 淄博市城乡规划发展中心(淄博市城乡规划展览馆) 一种节能型保温墙体结构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8331182A (zh) 2018-07-27
CN110331790B (zh) 2020-12-01
CN108331182B (zh) 2019-07-2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331182B (zh) 一种防泥堵塞的建筑外墙使用的保温层机构
EP3099981B1 (en) Adiabatic refrigerant condenser controls system
AT412818B (de) Heiz- und warmwasserbereitungsanlage und verfahren zum betrieb einer solchen anlage
CN107641947A (zh) 热泵换热系统、热泵洗干一体机或干衣机、自动清洗方法
CN205978947U (zh) 一种用于室外水管的防冻转角接头
CN107905578A (zh) 带降温装置的钢构厂房结构
CN206448753U (zh) 一种具有防雨功能的遮阳窗
CN116488013A (zh) 一种风电变电站变压器防护设备
CN108457388B (zh) 一种建筑外墙使用的保温层机构
CN207331832U (zh) 一种新型地下水调节冷暖的节能建筑
CN105971069B (zh) 一种防冻消火栓
CN212957782U (zh) 一种房体结构
CN107386715A (zh) 一种彩钢车棚
CN108049578A (zh) 种植式节能楼顶
CN207268152U (zh) 一种折叠式窗户雨挡
DE69733009T2 (de) Energiemanagementsystem zum Übersachen und Verteilen von thermischer Energie mit Wärmetauschern
CN108278009A (zh) 一种用于凉亭建筑的防晒防雨装置
CN215411346U (zh) 一种凝结水疏水器结构
CN207778632U (zh) 空调室外机遮阳装置
CN208113520U (zh) 一种适用于南方种植的新型大棚结构
CN207538742U (zh) 制冷进风窗
CN106040904B (zh) 一种管翅式换热器的生产方法及管翅式换热器
CN218912016U (zh) 房屋建筑工程保温防水结构
CN107605378A (zh) 制冷进风窗
RU2708292C1 (ru) Вихревой водосто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1113

Address after: No.13, Niya lane, Wuma street,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Applicant after: Chen Zhizui

Address before: Cangnan Wenzhou Lingxi County of Zhejiang province 325899 city of Zhenjiang Bay Road, Jincheng building room 505

Applicant before: WENZHOU YIDU CONSTRUCTION Co.,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5

Assignee: ZHEJIANG HONGAN CONSTRUCTION Co.,Ltd.

Assignor: Chen Zhizui

Contract record no.: X2021330000056

Denomination of invention: The utility model relates to an insulating layer mechanism for building external wall to prevent mud blockage

Granted publication date: 20201201

License type: Common License

Record date: 20210706

E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cordation of patent licensing contrac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21213

Address after: No. 16, Zhongc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Park, Lanling County, Linyi, Shandong 277700

Patentee after: Linyi Wilson New Materials Co.,Ltd.

Address before: No.13, Niya lane, Wuma street, Lucheng District, Wenzhou City, Zhejiang Province, 325000

Patentee before: Chen Zhizui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824

Address after: Room 607, 6th Floor, Office Building, No. 568 Hehua Road, Dongtundu Street, Furong District, Changsha City, Hunan Province, 410000

Patentee after: Elephant Decoration Group Co.,Ltd.

Address before: No. 16, Zhongcai Electronic Information Science Park, Lanling County, Linyi, Shandong 277700

Patentee before: Linyi Wilson New Materials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