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4470A -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4470A
CN110324470A CN201810278594.0A CN201810278594A CN110324470A CN 110324470 A CN110324470 A CN 110324470A CN 201810278594 A CN201810278594 A CN 201810278594A CN 110324470 A CN110324470 A CN 11032447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ould group
channel
electronic device
transaudient channel
receiv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78594.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4470B (zh
Inventor
贾玉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78594.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7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447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7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447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447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04M1/0264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for a camera module assembl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 H04M1/035Improving the acoustic characteristics by means of 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he housing, e.g. ribs, walls, resonating chambers or caviti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翻转模组、受话器和转动件;翻转模组活动连接装置主体,翻转模组包括翻转座及收容于翻转座内的摄像头模组,受话器及转动件收容于翻转座内,受话器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将音频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装置主体设有受话孔,转动件包括第一传声通道及第二传声通道,当翻转模组相较于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第一传声通道对接受话孔,声音信号经由第一传声通道及受话孔输出;当翻转模组相较于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第二传声通道对接受话孔,声音信号经由第二传声通道及受话孔输出,其中,第一位置与第二位置不同。本申请能够提高受话器的出音效果。

Description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大屏占比的电子装置具有很好的视觉体验,在保证大屏幕的同时还具有很好的机身紧凑性和便携性,越来越受到用户的青睐。尤其是全面屏,更是受到用户的追捧。为了实现全面屏,通常将摄像头模组设置在电子装置的后盖上,摄像头模组可相对于后盖翻转,且一般会将摄像头模组和受话器模组集成在一个转动件上,以提升电子装置的空间利用率,然而,将受话器模组设置在转动件上,当受话器模组随着转动件运动时,会影响到受话器模组的出声效果,用户体验降低。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翻转模组、受话器和转动件;所述翻转模组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翻转模组包括翻转座及收容于所述翻转座内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受话器及所述转动件收容于所述翻转座内,所述受话器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受话孔,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传声通道及第二传声通道,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通过在转动件上设置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装置设置有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当转动件在翻转模组内转动时,可以保证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声音信号的良好传输,有助于提高受话器的出音效果。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翻转模组、受话器、转动件和控制器;所述翻转模组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翻转模组包括翻转座及收容于所述翻转座内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受话器及所述转动件收容于所述翻转座内,所述受话器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受话孔,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传声通道及第二传声通道,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
所述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翻转模组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转动至第一位置;
所述翻转模组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转动至第二位置。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AA剖视图。
图3是图2中的区域B的放大视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摄像头模组和受话器之间设置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7是图6中区域D的放大视图。
图8是图7的E向视图。
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翻转模组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
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翻转模组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
图10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1(a)是图10中在第一传声通道和受话孔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1(b)是图10中在第二传声通道和受话孔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12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3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的结构示意图。
图14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15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一并参照图1、图2和图3,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一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中的电子装置的AA剖视图。图3是图2中的区域B的放大视图。所述电子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翻转模组20、受话器30和转动件40。所述翻转模组20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0,所述翻转模组20包括翻转座21及收容于所述翻转座21内的摄像头模组22。所述受话器30及所述转动件40收容于所述翻转座21内,所述受话器30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所述装置主体10设有受话孔50,所述转动件40包括第一传声通道41及第二传声通道42。当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对接所述受话孔50,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及所述受话孔50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对接所述受话孔50,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及所述受话孔50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
可选的,所述电子装置1可以是任何具备通信和存储功能的装置。例如:平板电脑、手机、电子阅读器、遥控器、个人计算机(Personal Computer,PC)、笔记本电脑、车载装置、网络电视、可穿戴设备等具有网络功能的智能装置。
需要特别说明的是,所述电子装置1可以为全面屏手机,且全面屏手机具有旋转式摄像头,旋转式摄像头活动连接于装置主体,旋转式摄像头与装置主体之间通过转动轴连接,旋转式摄像头可通过转动轴相较于装置主体180度旋转,从而实现将旋转式摄像头伸出全面屏之外。具体结合本实施例,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可以是旋转式摄像头的两个极限状态,第一位置为旋转式摄像头收容于装置主体内的状态,第二位置为旋转式摄像头经过第一位置逆时针旋转180度的状态,此时旋转式摄像头伸出装置主体之外。
其中,受话器30也叫听筒,英文为Receiver,是一种在将音频电信号转换成声音信号的电声器件,广泛用于移动电话、固定电话及助听器等通信终端设备中,实现音频(语音、音乐)播放。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座21包括功能器件210,所述功能器件包括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闪光灯模组、送话器模组、指纹识别模组或者摄像头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通过在转动件上设置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装置设置有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当转动件在翻转模组内转动时,可以保证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声音信号的良好传输,有助于提高受话器的出音效果。
请参照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一中摄像头模组和受话器之间设置隔离件的结构示意图。可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摄像头模组22和所述受话器30之间设置有隔离件2230,所述隔离件2230用于隔离所述摄像头模组22和所述受话器30之间的信号干扰。
具体的,由于摄像头模组22和受话器30在工作的时候,都有电信号参与,二者之间的电信号会产生相互的干扰,会影响到摄像头模组22和受话器30的性能。因此,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摄像头模组22和受话器30之间设置隔离件2230,所述隔离件2230用于隔离所述摄像头模组22和所述受话器30之间的电信号干扰,从而可以更好的保证摄像头模组22和受话器30的性能,提高电子装置的综合性能。
请参照图5,图5是本申请实施例二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实施例二中的电子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一种仅仅示意出来了装置主体10,翻转模组20,翻转座21,摄像头模组22,受话器30,转动件40,第一传声通道41,第二传声通道42和受话孔50。在实施例二中还示意出了所述电子装置中的其他元器件的结构。所述装置主体10包括显示模组11及盖合所述显示模组11的壳体12,所述显示模组11包括侧边11a,所述壳体12包括背板121及连接所述背板121与所述侧边11a的边框122。所述壳体12具有凹槽123,所述凹槽123设于所述背板121且所述凹槽123延伸至所述边框122,所述凹槽123用于收容所述翻转模组20,所述受话孔50设置于所述显示模组11上。
其中,显示模组11用于显示图像或者是文字等信息,所述显示模组11可以为仅仅具有显示功能的模组,也可以是集成有显示及触控功能的模组。壳体12可以为电子装置1的后盖,构成所述电子装置1的部分外观面,一方面对电子装置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起到装饰效果,使得电子装置1更加美观。背板12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玻璃,还可以为金属。
请一并参阅图6、图7和图8,图6是本申请实施例三提供的一种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中区域D的放大视图。图8是图7的E向视图。实施例三中的电子装置的结构与实施例一中的电子装置的结构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实施例一种仅仅示意出来了装置主体10,翻转模组20,翻转座21,摄像头模组22,受话器30,转动件40,第一传声通道41,第二传声通道42和受话孔50。在实施例三中还示意出了所述电子装置中的其他元器件的结构。所述装置主体10包括显示模组11及盖合所述显示模组11的壳体12,所述显示模组11包括侧边11a,所述壳体12包括背板121及连接所述背板121与所述侧边11a的边框122。所述壳体12具有凹槽123,所述凹槽123设于所述背板121且所述凹槽123延伸至所述边框122,所述凹槽123用于收容所述翻转模组20,所述受话孔50设置于所述边框122上。
其中,显示模组11用于显示图像或者是文字等信息,所述显示模组11可以为仅仅具有显示功能的模组,也可以是集成有显示及触控功能的模组。壳体12可以为电子装置1的后盖,构成所述电子装置1的部分外观面,一方面对电子装置1内部的电子元器件起到保护作用,另一方面,起到装饰效果,使得电子装置1更加美观。背板121的材质可以为塑料,也可以为玻璃,还可以为金属。
可选的,所述显示模组11具有显示区11A,在所述翻转座21收容于所述凹槽123内时,所述显示区11A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摄像头模组22和所述受话器30。
具体的,当所述翻转座21收容于所述凹槽123内时,所述显示区11A可以完全覆盖摄像头模组22和受话器30,可以使得电子装置1的布局更加紧凑,从而节省空间,有助于轻薄化设计;当所述翻转座21从所述凹槽123内翻转出来时,所述显示区11A至少可以部分覆盖摄像头模组22和受话器30,使得摄像头模组22可以伸出显示区11A的覆盖区之外,从而实现摄像头模组22的拍照功能。
可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凹槽123包括第一边123a、第二边123b及第三边123c。所述第一边123a及所述第二边123b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123c连接所述第一边123a及所述第二边123b,所述第一边123a、所述第二边123b和所述第三边123c均位于所述边框122上,所述受话孔50的开口设置于所述边框122,且位于所述凹槽123的第三边123c与所述显示模组11之间。
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受话孔50的开口设置于所述边框122,且位于所述凹槽123的第三边123c与所述显示模组11之间,可以使得受话孔50更加邻近显示模组11的位置,而电子装置在进行通信时,用户习惯性的将显示模组11靠近耳朵,因此,在遵循用户习惯的前提下,可以使得用户听的更加清楚,提高用户体验,且体现出人性化设计。且进一步地,可以避免在显示模组11上开孔,有助于增加电子装置1的显示区域的占比,甚至实现全面屏。
可以理解的,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受话孔50的开口设置也可以位于第一边123a、第二边123b和显示模组11形成的区域内,本申请对受话孔50的开口设置不做限定,在具体使用过程中,可以做适应性调整。
请参阅图9(a)和图9(b),图9(a)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翻转模组位于第一位置的示意图,图9(b)是本申请实施例三中的翻转模组位于第二位置的示意图。具体的,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翻转模组20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20a和第二表面20b,当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20a相较于所述第二表面20b邻近所述显示模组11设置。当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20b相较于所述第一表面20a邻近所述显示模组11设置。
结合具体应用场景,当用户在正常使用的过程中,不需要进行摄像头模组拍照时,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一位置,此时,翻转模组20收容于所述装置主体10内,这时,所述第一表面20a相较于所述第二表面20b邻近所述显示模组11设置。当用户进行拍照时,需要将摄像头模组从装置主体10内翻转出来,以使得摄像头模组的摄像头伸出显示模组11之外,完成正常的拍照功能,此时,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二位置,所述第二表面20b相较于所述第一表面20a邻近所述显示模组11设置。
请参阅图10,图10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所述受话器30包括出声口31,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和411第二通道412,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通道421和第四通道422,所述第一通道411和所述第三通道421分别与所述受话器30的出声口31相对接。所述第一通道411与所述第三通道421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通道412和所述第四通道422的延伸方向相反。
具体的,电子装置包括两个传声通道,分别是第一传声通道41和第二传声通道42,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和411第二通道412,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通道421和第四通道422,所述第一通道411和所述第三通道421分别与所述受话器30的出声口31相对接,此时,第一通道411和第三通道421分别与出声口31对接时,优选为密封对接,一方面,防止声音信号泄露,引起损耗,另一方面,也可以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所述第一通道411与所述第三通道421的延伸方向相同,可以使得第一通道411与第三通道421之间的排列更加规整,有利用合理的利用空间,提高空间利用率,有利用电子装置的轻薄化设计。所述第二通道412和所述第四通道422的延伸方向相反,可以使得第二通道412和第四通道422与翻转模组20的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相适应。
可选的,当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通道412与所述受话孔50相对接;当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通道422与所述受话孔50相对接。
请一并参阅图8、图11(a)和图11(b),图11(a)是图10中在第一传声通道和受话孔之间设置第一密封层的结构示意图,图11(b)是图10中在第二传声通道和受话孔之间设置第二密封层的结构示意图。所述第二通道412和所述受话孔5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层61,所述第一密封层61用于使得所述第二通道412与所述受话孔50形成密封对接。所述第四通道422和所述受话孔5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层62,所述第二密封层62用于使得所述第四通道422与所述受话孔50形成密封对接。
具体的,由于受话器30与受话孔50之间的传声通道是为了将声音输出,因此,在将声音输出的过程中,就需要考虑声音的泄露,在所述第二通道412和所述受话孔50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层61,所述第四通道422和所述受话孔50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层62,一方面,可以防止声音在传输过程中产生泄露,减少声音的损耗,从而提高声音的传输效率,可以提高用户体验。另一方面,第一密封层61和第二密封层62可以对电子装置起到防水防尘的效果,有助于提高电子装置的使用寿命。
请参阅图12,图12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二种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受话器30包括第一出声口32和第二出声口33,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与所述第一出声口32相对接,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与所述第二出声口33相对接,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的延伸方向形成预设角度α。
可选的,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出声口32和第二出声口33位于所述受话器30相对的两端,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的延伸方向形成预设角度α,预设角度α的范围可以是(0,180°),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的延伸方向可以根据电子装置内部的具体结构进行适应性调整,使得电子装置内部的结构布局更加灵活,通过合理的布局电子装置的内部结构,可以提高电子装置的空间利用率,有助于电子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具体的,请一并参阅图12和图13,图13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的延伸方向形成180度。
可以理解的,在一较佳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的延伸方向形成180度。此时,第一传声通道41和第二传声通道42位于所述受话器30相对的两端,受话器30位于第一传声通道41和第二传声通道42之间,可以使得第一传声通道41和第二传声通道42的传输路径变短,从而可以提高声音的传输效率,减少声音的损耗。此外,由于第一传声通道41和第二传声通道42的传输路径变短,从而可以节省电子装置内部结构的空间,避免第一传声通道41和第二传声通道42占用较多的空间,有助于电子装置的轻薄化设计。
请参阅图14,图14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第三种受话器的结构示意图。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受话器30包括第三出声口34和第四出声口35,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与所述第三出声口34相对接,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与所述第四出声口35相对接。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和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均沿曲线延伸,且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的第一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邻近所述受话器30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的第二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邻近所述受话器30的一侧。
可选的,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出声口34和第四出声口35位于受话器30的一侧,且第三出声口34和第四出声口35相邻设置,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与所述第三出声口34相对接,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与所述第四出声口35相对接。由于本申请中,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和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均沿曲线延伸,且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的第一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邻近所述受话器30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的第二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邻近所述受话器30的一侧,因此,可以减少声音与第一传声通道41和第二传声通道42之间由于反射造成的衰减,提高声音的传输效率,从而提升电子装置的声学性能,给用户更好的体验。
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通过在转动件上设置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由于本技术方案中的电子装置设置有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当转动件在翻转模组内转动时,可以保证第一传声通道和第二传声通道之间的切换,从而实现声音信号的良好传输,有助于提高受话器的出音效果。
本申请还提了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下面结合前述任意实施例介绍的电子装置对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进行介绍。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申请一较佳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所述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装置1,所述电子装置1包括装置主体10、翻转模组20、受话器30、转动件40和控制器60;所述翻转模组20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10,所述翻转模组20包括翻转座21及收容于所述翻转座21内的摄像头模组22,所述受话器30及所述转动件40收容于所述翻转座21内,所述受话器30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所述装置主体10设有受话孔50,所述转动件40包括第一传声通道41及第二传声通道42,当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对接所述受话孔50,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41及所述受话孔50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20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10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对接所述受话孔50,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42及所述受话孔50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包括但不限于步骤S100、S200和S300,关于S100、S200和S300的详细描述如下。
S100:所述控制器60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
可选的,所述控制器60可以为单片机,也可以为可编程逻辑控制器(ProgrammableLogic Controller,PLC),还可以为其他类型的控制器。
其中,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可以为脉冲信号,也可以为电平信号。脉冲信号一般是周期信号,电平信号一般是非周期性的。脉冲信号包括矩形波、锯齿波、尖脉冲、阶梯波。
S200:所述翻转模组20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转动至第一位置。
S300:所述翻转模组20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转动至第二位置。
具体的,在一种可选的实施方式中,翻转模组20上设置有旋转电机和转轴,旋转电机的输出轴与转轴固定连接,当旋转电机转动时,输出轴与与转轴形成同步的转动。旋转电机通过控制器来控制运动,当旋转电机接收到第一控制信号时,旋转电机的输出轴开始转动,从而带动转轴转动,转轴与翻转模组20固定连接,从而使得翻转模组20绕着转轴做旋转运动,进而使得翻转模组20运动至第一位置。同样,当旋转电机接收到第二控制信号时,可以控制翻转模组20运动至第二位置。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申请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翻转模组、受话器和转动件;所述翻转模组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翻转模组包括翻转座及收容于所述翻转座内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受话器及所述转动件收容于所述翻转座内,所述受话器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受话孔,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传声通道及第二传声通道,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主体包括显示模组及盖合所述显示模组的壳体,所述显示模组包括侧边,所述壳体包括背板及连接所述背板与所述侧边的边框,所述壳体具有凹槽,所述凹槽设于所述背板且所述凹槽延伸至所述边框,所述凹槽用于收容所述翻转模组,所述受话孔设置于所述边框上。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模组具有显示区,在所述翻转座收容于所述凹槽内时,所述显示区至少部分覆盖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受话器。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凹槽包括第一边、第二边及第三边,所述第一边及所述第二边相对设置,所述第三边连接所述第一边及所述第二边,所述第一边、所述第二边和所述第三边均位于所述边框上,所述受话孔的开口设置于所述边框,且位于所述凹槽的第三边与所述显示模组之间。
5.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模组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表面和第二表面,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二表面邻近所述显示模组设置;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表面相较于所述第一表面邻近所述显示模组设置。
6.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包括出声口,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包括依次连接的第三通道和第四通道,所述第一通道和所述第三通道分别与所述受话器的出声口相对接,所述第一通道与所述第三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同,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第四通道的延伸方向相反。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受话孔相对接;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受话孔相对接。
8.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通道和所述受话孔之间设置有第一密封层,所述第一密封层用于使得所述第二通道与所述受话孔形成密封对接;所述第四通道和所述受话孔之间设置有第二密封层,所述第二密封层用于使得所述第四通道与所述受话孔形成密封对接。
9.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包括第一出声口和第二出声口,所述第一传声通道与所述第一出声口相对接,所述第二传声通道与所述第二出声口相对接,所述第一传声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的延伸方向形成预设角度。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的延伸方向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的延伸方向形成180度。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受话器包括第三出声口和第四出声口,所述第一传声通道与所述第三出声口相对接,所述第二传声通道与所述第四出声口相对接,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和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均沿曲线延伸,且所述第一传声通道的第一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一传声通道邻近所述受话器的一侧,所述第二传声通道的第二曲率中心位于所述第二传声通道邻近所述受话器的一侧。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受话器之间设置有隔离件,所述隔离件用于隔离所述摄像头模组和所述受话器之间的信号干扰。
1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翻转座包括功能器件,所述功能器件包括虹膜识别模组、人脸识别模组、闪光灯模组、送话器模组、指纹识别模组或者摄像头模组中的至少一种。
14.一种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装置主体、翻转模组、受话器、转动件和控制器;所述翻转模组活动连接所述装置主体,所述翻转模组包括翻转座及收容于所述翻转座内的摄像头模组,所述受话器及所述转动件收容于所述翻转座内,所述受话器用于接收音频电信号,并将所述音频电信号转化为声音信号,所述装置主体设有受话孔,所述转动件包括第一传声通道及第二传声通道,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一位置时,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一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当所述翻转模组相较于所述装置主体处于第二位置时,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对接所述受话孔,所述声音信号经由所述第二传声通道及所述受话孔输出,其中,所述第一位置与所述第二位置不同;
所述控制器用于产生第一控制信号及第二控制信号,
所述翻转模组接收第一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一控制信号转动至第一位置;
所述翻转模组接收第二控制信号,并根据所述第二控制信号转动至第二位置。
CN201810278594.0A 2018-03-31 2018-03-31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32447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8594.0A CN110324470B (zh) 2018-03-31 2018-03-31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78594.0A CN110324470B (zh) 2018-03-31 2018-03-31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470A true CN110324470A (zh) 2019-10-11
CN110324470B CN110324470B (zh) 2021-03-09

Family

ID=6811193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78594.0A Active CN110324470B (zh) 2018-03-31 2018-03-31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4470B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438A (zh) * 2020-01-22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立体声输出的方法及终端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10284315A1 (en) * 2010-05-18 2011-11-24 Litovsky Roman N Reconfigurable loudspeaker enclosure
US20120033029A1 (en) * 1999-12-14 2012-02-09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rotatable axial flip unit and dual lens arrangement
CN202872883U (zh) * 2012-11-26 2013-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窄边框手机
CN106302875A (zh) * 2016-08-04 2017-01-0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20033029A1 (en) * 1999-12-14 2012-02-09 Nec Corporation Portable terminal with rotatable axial flip unit and dual lens arrangement
US20110284315A1 (en) * 2010-05-18 2011-11-24 Litovsky Roman N Reconfigurable loudspeaker enclosure
CN202872883U (zh) * 2012-11-26 2013-04-10 广东欧珀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窄边框手机
CN106302875A (zh) * 2016-08-04 2017-01-04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移动终端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294438A (zh) * 2020-01-22 2020-06-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实现立体声输出的方法及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4470B (zh) 2021-03-0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4247453B (zh) 移动电话
CN1157915C (zh) 具有增强的灵敏度的耳塞式传声器
CN106027713A (zh) 移动电话、声音输出装置、收听系统和收听设备
CN206237474U (zh) 一种移动终端支架
CN109462800A (zh) 一种具有双声道的电子设备
US20200366774A1 (en) Electronic device and control method thereof
JP2004214946A (ja) 折り畳み式携帯情報機器
CN206490819U (zh) 一种声管道、扬声器总成和双侧出声手机
CN207382508U (zh) 麦克风封装结构及耳机
CN105848039B (zh) 耳机
CN105979126A (zh) 一种拍摄装置及拍摄控制方法
CN112422721B (zh) 电子设备以及音频输出方法
CN109922276A (zh) 360°全景会议系统
CN109068221A (zh) 一种蓝牙耳机的降噪方法
CN108366324A (zh) 发声器组件及电子设备
CN110121048A (zh) 一种会议一体机的控制方法及控制系统和会议一体机
CN209057356U (zh) 一种具有双声道的电子设备
KR20200030960A (ko) 접이식 멀티미디어 단말기
CN110324470A (zh) 电子装置及电子装置的控制方法
CN108848236A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装置
CN108777757A (zh) 基于全面屏设备的对称双侧上翻转双摄像头结构
CN1261494A (zh) 用于翻盖式蜂窝电话的声管
KR20050117087A (ko) 휴대용 통신 장치
CN109218869B (zh) 一种麦克风
WO2022041483A1 (zh) 一种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Address after: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after: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Address before: Changan town in Guangdong province Dongguan 523860 usha Beach Road No. 18

Applicant befor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Ltd.

CB02 Change of applicant inform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