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21290B - 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21290B
CN110321290B CN201910582418.0A CN201910582418A CN110321290B CN 110321290 B CN110321290 B CN 110321290B CN 201910582418 A CN201910582418 A CN 201910582418A CN 110321290 B CN110321290 B CN 110321290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formation
environment
test environment
subsystem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2418.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21290A (zh
Inventor
王欣
朱红燕
孔冰
覃文丰
朱楚廷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Bank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Bank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Bank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Bank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2418.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21290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2129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1290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21290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21290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FELECTRIC DIGITAL DATA PROCESSING
    • G06F11/00Error detection; Error correction; Monitoring
    • G06F11/36Preventing errors by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G06F11/3664Environments for testing or debugging software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P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THE PRODUCTION OR PROCESSING OF GOODS
    • Y02P90/00Enabling technologies with a potential contribution to greenhouse gas [GHG] emissions mitigation
    • Y02P90/30Computing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manufacturing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Debugging And Monitoring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方法包括:在接收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根据所述环境架构信息、所述子系统分配信息和所述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所述部署人员端基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本发明能够解决现有的测试环境构建过程中构建效率较低的问题。

Description

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金融科技(Fintech)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越来越多的技术(大数据、分布式、区块链Blockchain、人工智能等)应用在金融领域,传统金融业正在逐步向金融科技(Fintech)转变,但由于金融行业的安全性、实时性要求,也对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测试环境(Testing environment)是指为了完成软件测试工作所必需的计算机硬件、软件、网络设备、历史数据的总称。经过良好规划和管理的测试环境,可以尽可能的减少环境的变动对测试工作的不利影响,并可以对测试工作的效率和质量的提高产生积极的作用。目前,在构建测试环境时,通常是人工进行构建,而测试环境的构建步骤较多,包括创建环境基础架构、申请环境资源、资源购买与交付和资源分配与交付等,各个步骤分散在不同的平台中,缺乏各平台(系统)的依赖关系,构建效率较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旨在解决现有的测试环境构建过程中构建效率较低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所述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
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环境架构信息、所述子系统分配信息和所述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所述部署人员端基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
可选地,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包括子系统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和实例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基于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
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所述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
根据所述环境资源信息生成对应的资源采购请求,将所述资源采购请求发送至预设商户端,并接收所述预设商户端基于所述采购请求返回的采购资源信息。
可选地,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包括历史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编号和历史数据中心节点DCN编号,所述环境架构信息包括IDC编号和DCN编号,所述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基于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的步骤包括:
依次将第一预设序列中的第一对象与所述历史IDC编号的第一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所述第一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对象作为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
依次将第二预设序列中的第二对象与所述历史IDC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所述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二目标对象,并将所述第二目标对象作为所述IDC编号的第二元素;
从所述历史DCN编号中获取以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开头的历史DCN编号,记为目标历史DCN编号,并依次将第三预设序列中的第三对象与所述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以得到与所述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三目标对象;
根据所述逻辑区域信息确定所述DCN编号的目标数量,并从所述第三目标对象中获取目标数量的第四目标对象,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二元素,并以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一元素、以预设数值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三元素。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所述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所述实例信息统计得到各逻辑区域下的子系统的数量及对应的实例数量,分别记为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各逻辑区域下需分配的服务器数量,记为第三数量,并为各子系统的实例分配对应的服务器,得到初始分配信息;
根据所述子系统信息和第一预设映射关系查询各子系统对应的应用域,根据查询结果和所述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不同应用域的子系统,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同一子系统的多个实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三数量确定服务器数量,并根据所述服务器数量、预设服务器种类和预设数据库数量生成环境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和所述初始分配信息,得到子系统分配信息。
可选地,所述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子系统信息和第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各子系统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
基于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检测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是否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
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则执行步骤: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至少存在一个不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则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发送至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以提示申请人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填写有误。
可选地,所述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还包括:
在测试环境构建完成后,定期获取所述测试环境的回收时间和当前时间;
根据所述回收时间和所述当前时间计算得到剩余有效时间,并检测所述剩余有效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
若检测到所述剩余有效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生成对应的到期告警信息,并发送至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
在接收到所述申请端基于所述到期告警信息返回的延期请求时,获取所述延期请求中携带的延期时间,并将所述回收时间更新为所述延期时间。
可选地,所述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已达到所述回收时间;
若检测到所述当前时间已达到所述回收时间,生成对应的回收提醒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申请端;
在接收到所述申请端基于所述回收提醒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时,停止所述测试环境中服务器上的应用,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放入回收池中;
在监测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资源移出请求时,清理所述回收池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回收所述测试环境的环境架构信息。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构建装置,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任务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架构信息、所述子系统分配信息和所述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所述部署人员端基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构建设备,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测试环境构建程序,所述测试环境构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步骤。
此外,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测试环境构建程序,所述测试环境构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在接收到该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该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基于该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该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可根据环境架构信息、子系统分配信息和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部署人员端基于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自动生成环境架构信息和环境资源信息,进而自动创建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进行测试环境构建任务的分配,本发明对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将测试环境的搭建集成到一个平台中,实现了一站式构建和分配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可有效减少线下沟通对接,节省了线下沟通时间和沟通成本,提高了测试环境的构建效率。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测试环境构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本发明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参照图1,图1为本发明实施例方案涉及的硬件运行环境的设备结构示意图。
本发明实施例测试环境构建设备可以是智能手机,也可以是PC(PersonalComputer,个人计算机)、平板电脑、便携计算机等终端设备。
如图1所示,该测试环境构建设备可以包括:处理器1001,例如CPU,通信总线1002,用户接口1003,网络接口1004,存储器1005。其中,通信总线1002用于实现这些组件之间的连接通信。用户接口1003可以包括显示屏(Display)、输入单元比如键盘(Keyboard),可选用户接口1003还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网络接口1004可选的可以包括标准的有线接口、无线接口(如Wi-Fi接口)。存储器1005可以是高速RAM存储器,也可以是稳定的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磁盘存储器。存储器1005可选的还可以是独立于前述处理器1001的存储装置。
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图1中示出的测试环境构建设备结构并不构成对测试环境构建设备的限定,可以包括比图示更多或更少的部件,或者组合某些部件,或者不同的部件布置。
如图1所示,作为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的存储器1005中可以包括操作系统、网络通信模块、用户接口模块以及测试环境构建程序。
在图1所示的终端中,网络接口1004主要用于连接后台服务器,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通信;用户接口1003主要用于连接客户端,与客户端进行数据通信;而处理器1001可以用于调用存储器1005中存储的测试环境构建程序,并执行以下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各个步骤。
基于上述硬件结构,提出本发明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各实施例。
本发明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
参照图2,图2为本发明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第一实施例的流程示意图。
在本实施例中,该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包括:
步骤S10,在接收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
本实施例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是由测试环境构建设备实现的,该设备以服务器为例进行说明。在本实施例中,申请人可通过申请端(如PC、智能手机等)中的软件或App(Application,应用程序)选择测试环境创建选项,进而填写相关的信息,如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申请人信息、测试环境的有效时间等,在填写完成后,即可触发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此时,服务器在接收到该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该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其中,环境部署子系统请求中包括子系统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和实例信息,子系统信息包括子系统名称和子系统数量,逻辑区域信息即为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实例信息包括各子系统在各逻辑区域中的实例个数。其中,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可如下表1所示。
表1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
步骤S20,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在获取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之后,基于该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该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其中,该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包括子系统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和实例信息,子系统信息包括子系统名称和子系统数量,逻辑区域信息即为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实例信息包括各子系统在各逻辑区域中的实例个数,环境架构信息包括IDC(InternetData Center,互联网数据中心)编号和DCN(Data Center Node,数据中心节点)编号,环境资源信息包括服务器数量、服务器种类和数据库数量等,子系统分配信息包括各逻辑区域内的子系统的实例所对应的服务器分配信息,即哪些实例部署在同一服务器上,采购资源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的IP(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信息、数据库的IP信息、服务器的基本信息(如型号、内存等)和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具体的,可先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然后基于历史环境架构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再基于子系统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最后,根据环境资源信息生成对应的资源采购请求,将资源采购请求发送至预设商户端,并接收预设商户端基于采购请求返回的采购资源信息。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照下述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30,根据所述环境架构信息、所述子系统分配信息和所述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所述部署人员端基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
在得到环境架构信息、子系统分配信息和采购资源信息之后,可根据环境架构信息、子系统分配信息和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部署人员端基于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具体的,可先根据环境架构信息中的DCN编号、子系统分配信息和采购资源信息中的服务器IP信息,对各子系统上各实例与DCN编号、服务器IP信息之间进行关联,得到对应的关联关系,然后通过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配置管理数据库)接口查询各子系统对应的部署人员信息,同时,通过查询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信息,确定子系统是否需要创建对应的子数据库,若需要,则生成对应的用户名和密码,以供部署人员基于该用户名和密码登录子系统对应的子数据库,然后,根据关联关系、部署人员信息和子数据库的用户和密码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进而将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部署人员端基于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在确定得到关联关系之后,还可以根据各子系统上各实例与DCN编号、服务器IP信息之间的关联关系,生成对应的应用实例信息,并写入CMDB,以便于后续部署人员调用该应用实例信息,进而构建测试环境。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具体应用过程中,还可以先直接根据子系统分配信息和查询到的部署人员信息形成一个初始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其中,该初始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中,未对各子系统上各实例与DCN编号、服务器IP信息进行关联,只是包括各逻辑区域内的子系统的实例所对应的服务器分配信息,即哪些实例部署在同一服务器上,及各子系统对应的部署人员。在生成初始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之后,可以先发送至申请端,以供申请人确认资源分配、部署人员是否符合预期,在接收到申请端返回的确认信息之后,即可先根据环境架构信息中的DCN编号、子系统分配信息和采购资源信息中的服务器IP信息,对各子系统上各实例与DCN编号、服务器IP信息之间进行关联,得到对应的关联关系,进而执行后续步骤。当然,若接收到申请端返回的更改信息,则根据更改信息对目标信息进行更改,进而基于更改后的目标信息执行上述过程。例如,若更改了某些子系统对应的部署人员信息时,则对部署人员信息进行更新,得到更新后的部署人员信息,进而在生成关联关系之后,根据关联关系、更新后的部署人员信息和子数据库的用户和密码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进而基于更新后的部署人员信息将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部署人员端基于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在接收到该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该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基于该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该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可根据环境架构信息、子系统分配信息和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部署人员端基于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通过上述方式,本发明可自动生成环境架构信息和环境资源信息,进而自动创建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进行测试环境构建任务的分配,本发明实施例对线下资源进行整合,将测试环境的搭建集成到一个平台中,实现了一站式构建和分配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可有效减少线下沟通对接,节省了线下沟通时间和沟通成本,提高了测试环境的构建效率。
进一步地,在上述第一实施例中,步骤S20包括:
步骤a1,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基于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
先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然后基于历史环境架构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其中,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包括历史IDC编号和历史DCN编号,环境架构信息包括IDC编号和DCN编号。
具体的,步骤a1包括:
步骤a11,依次将第一预设序列中的第一对象与所述历史IDC编号的第一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所述第一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对象作为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
步骤a12,依次将第二预设序列中的第二对象与所述历史IDC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所述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二目标对象,并将所述第二目标对象作为所述IDC编号的第二元素;
其中,IDC编号包括2个字符,分别称为IDC编号的第一元素和第二元素,对于IDC编号的获取过程如下:先依次将第一预设序列中的第一对象与历史IDC编号的第一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该第一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一目标对象,进而将第一目标对象作为IDC编号的第一元素,其中,第一预设序列可设为A~Z,可按从A到Z的顺序依次与历史IDC编号的第一历史元素(即历史IDC编号的第一个字符)进行比对,即先查找是否存在以A作为第一位的历史IDC编号,若存在,则继续查找是否存在以B作为第一位的历史IDC编号,直至查找得到与该第一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即找到第一个没被占用的字符,以作为测试环境的IDC编号的第一个字符。然后,依次将第二预设序列中的第二对象与历史IDC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二目标对象,并将第二目标对象作为IDC编号的第二元素。其中,第二预设序列可设为0~9,A~Z,具体的第二元素的确认方法与上述第一元素的确认方法相似,可参照上述实施例。
步骤a13,从所述历史DCN编号中获取以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开头的历史DCN编号,记为目标历史DCN编号,并依次将第三预设序列中的第三对象与所述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以得到与所述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三目标对象;
步骤a14,根据所述逻辑区域信息确定所述DCN编号的目标数量,并从所述第三目标对象中获取目标数量的第四目标对象,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二元素,并以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一元素、以预设数值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三元素。
DCN编号包括3个字符,分别称为DCN编号的第一元素、第二元素和第三元素,对于DCN编号的获取过程如下:先从历史DCN编号中获取以IDC编号的第一元素开头的历史DCN编号,记为目标历史DCN编号,并依次将第三预设序列中的第三对象与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以得到与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三目标对象。其中,第三预设序列可设为1~9,A~Z(其中除去英文字母O和I),可按序列的顺序(即从1到9,再从A到Z(除O和I)的顺序)依次与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即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个字符)进行比对,例如,当得到IDC编号为G2时,先从历史DCN编号中获取以G开头的历史DCN编号,得到目标历史DCN编号,然后从1到9,再从A到Z(除O和I)的顺序依次与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位进行比对,例如若目标历史DCN编号包括G11、G21和G41,可得到第三目标对象为3、5、6、7……。然后,根据逻辑区域信息确定DCN编号的目标数量,DCN编号的目标数量即为逻辑区域的种类数量,例如上表1中,逻辑区域的种类包括DCN1和DCN2,2种,对应的,DCN编号的目标数量也为2。然后,从第三目标对象中获取目标数量的第四目标对象,作为DCN编号的第二元素,具体的,可按顺序依次获取,得到第四目标对象3和5,进而以IDC编号的第一元素作为DCN编号的第一元素、以预设数值作为DCN编号的第三元素。其中,预设数值可设为1或其他字符,可具体设定。若预设数值为1,对应的,可得到DCN编号为G31和G51。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先确定DCN编号的目标数量,然后再依次将第三预设序列中的第三对象与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目标数量的与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三目标对象,进而以得到的目标数量的第三目标对象作为DCN编号的第二元素(即第二个字符)。
此外,需要说明的是,当测试环境较多时,可能存在第三目标元素的数量小于目标数量的情况,即无空位可新增或空位不够的情况,例如,上述例中,若得到的第三目标对象只有3,而DCN编号的目标数量为2时,则只得到一个DCN编号G31,此时,可以预先设定一个数值(如7),然后从历史DCN编号中获取以该预先设定的数值开头的历史DCN编号,记为目标历史DCN编号,进而继续执行后续步骤,执行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此处不再赘述。例如,若目标历史DCN编号包括711、721、731、741和751,可得到新的DCN编号为761,即最终得到DCN编号为G31和761。
还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预设序列、第二预设序列和第三预设序列仅作举例,不作为对本发明的限制,在具体实施例中,可以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设置。在生成环境架构信息(IDC编号和DCN编号)后,还可以将该环境架构信息发送至PAMO(Project andArchitecture Management Officer,项目与架构管理官)对应的终端,以使得PAMO通过在PACE+(测试管理平台,管理测试环境、测试资源、测试过程,提供测试活动所需的工具)查看环境申请信息,进而确认自动生成的环境架构信息是否正确,若测试环境有特殊的架构需求,PAMO可以在PACE+页面手工修改生成的环境基础信息(手动选择选项进行修改)。PAMO点击确认通过后,可自动将环境架构信息写入CMDB(Configuration Management Database,配置管理数据库,用来存储IT架构中的各种设备资产、应用架构的配置项),以便于后续测试环境的构建。
步骤a2,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所述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
然后,基于子系统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其中,环境资源信息包括服务器数量、服务器种类和数据库数量等,子系统分配信息包括各逻辑区域内的子系统的实例所对应的服务器分配信息,即哪些实例部署在同一服务器上。
具体的,步骤a2包括:
步骤a21,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所述实例信息统计得到各逻辑区域下的子系统的数量及对应的实例数量,分别记为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
对于服务器上子系统的分配策略包括:1)一个实例大约需占用2G内存;2)一台服务器不可跨DCN编号;3)一台服务器不可跨应用域;4)一台服务器不能部署重复实例。根据分配策略的第2)点,可分别对各逻辑区域进行统计分配。具体的,先基于子系统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和实例信息统计得到各逻辑区域下的子系统的数量及对应的实例数量,为便于后续说明,可将各逻辑区域下的子系统的数量记为第一数量,将各逻辑区域下的实例数量记为第二数量。例如,上述表1中,可统计得到逻辑区域DCN1下的子系统包括子系统A、C和D,即子系统数量为3个,对应的实例数量为4个;可统计得到逻辑区域DCN2下的子系统包括子系统A和B,即子系统数量为2个,对应的实例数量为2个,即第一数量为DCN1下3个,DCN2下2个;第二数量为DCN1下4个,DCN2下2个。
步骤a22,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各逻辑区域下需分配的服务器数量,记为第三数量,并为各子系统的实例分配对应的服务器,得到初始分配信息;
然后,根据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确定各逻辑区域下需分配的服务器数量,记为第三数量,并为各子系统的实例分配对应的服务器,得到初始分配信息。根据分配策略的第1)点,一个实例大约需占用2G内存,而一般服务器的内存为4G,即一个服务器上最多可部署2个实例,对应的,根据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的较大值来确定各逻辑区域下需分配的服务器数量,记为第三数量,例如根据上述例中的统计结果,可确定逻辑区域DCN1下需分配的服务器数量为4/2=2,DCN2下需分配的服务器数量为2/2=1,即第三数量为DCN1下2个服务器,DCN2下1个服务器。进而为各子系统的实例分配对应的服务器,得到初始分配信息,对应的,初始分配信息为DCN1下分配2台服务器,记为服务器1和服务器2,DCN2下分配1台服务器,记为服务器3,初始分配信息可以如下表2所示。
表2初始分配信息
步骤a23,根据所述子系统信息和第一预设映射关系查询各子系统对应的应用域,根据查询结果和所述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不同应用域的子系统,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同一子系统的多个实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进而,根据分配策略的第3)点和第4)点,需进一步考虑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不同应用域的子系统和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同一子系统的多个实例的情况。具体的,可根据子系统信息和第一预设映射关系查询各子系统对应的应用域,并根据查询结果和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不同应用域的子系统,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同时,根据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同一子系统的多个实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其中,第一预设映射关系包括子系统与所属应用域之间的映射关系,例如,若子系统A和C所属的应用域为应用域a,而子系统B和D所属的应用域为应用域b,根据该查询结果和上述表1的初步分配信息可检测到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不同应用域的子系统的情况,也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同一子系统的2个实例的情况。
步骤a24,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三数量确定服务器数量,并根据所述服务器数量、预设服务器种类和预设数据库数量生成环境资源信息;
步骤a25,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和所述初始分配信息,得到子系统分配信息。
在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之后,根据第一检测结果和第二检测结果和第三数量确定服务器数量,进而根据服务器数量、预设服务器种类和预设数据库数量生成环境资源信息,同时,根据第一检测结果、第二检测结果和初始分配信息,得到子系统分配信息。
其中,对于服务器数量的确定,若第一检测结果中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不同应用域的子系统的情况,则先考虑是否可在各逻辑区域内进行重新分配,以将属于同一应用域的子系统分配至同一服务器上,若不可,则直接新增对应数量的服务器;若第二检测结果中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同一子系统的多个实例的情况,也可以先考虑是否可在各逻辑区域内进行重新分配,以将属于同一子系统下的多个实例分配至不同服务器上,若不可,则直接新增对应数量的服务器。例如,上述表2中,可对DCN1下子系统的实例进行重新分配,分配至不同服务器上,而子系统D对应的应用域以同一逻辑区域下的其他子系统所属的应用域均不相同,则可新增一服务器,如下表3。而对于DCN2下,由于子系统A和B所属的应用域不同,可新增一服务器,如下表3,最终得到服务器数量为5。子系统分配信息如下表3所示。
此外,预设服务器种类和预设数据库数量,是工作人员预先设定的,可根据实际情况,每隔一段时间进行重新设定。
表3子系统分配信息
其中,需要说明的是,步骤a24和a25的执行顺序不分先后。
步骤a3,根据所述环境资源信息生成对应的资源采购请求,将所述资源采购请求发送至预设商户端,并接收所述预设商户端基于所述采购请求返回的采购资源信息。
在得到环境资源信息之后,可对服务器和数据库进行采购,其中,服务器可以为传统的服务器,也可以为云服务器。具体的,可根据环境资源信息(包括服务器数量、服务器种类和数据库数量等)生成对应的资源采购请求,然后将该资源采购请求发送至预设商户端,进而接收预设商户端基于该采购请求返回的采购资源信息。其中,该采购资源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服务器的IP(Internet Protocol Address,互联网协议地址)信息、数据库的IP信息、服务器的基本信息(如型号、内存等)和数据库的基本信息。
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由于在实际应用过程中,采购需要管理层进行审批后方可进行。因此,在上述步骤a3之前,可先根据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生成对应的ITSM(ITService Management,IT服务管理)审批,并将该ITSM审批发送至对应的审批端,以使得审批人员进行审批,当接收到审批端返回的审批通过的消息时,即可执行步骤a3。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接收到采购资源信息之后,还可以自动对服务器进行初始化操作,如创建用户、部署监控代理agent、初始化系统参数等,从而便于后续部署人员可直接在经初始化操作的服务器上进行部署。当然,在具体实施例中,也可以在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完成后,再对服务器执行自动初始化操作,或由部署人员人工进行初始化操作。
进一步地,基于图2所示的第一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第二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20之前,该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还包括:
步骤A,根据所述子系统信息和第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各子系统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
在本实施例中,在接收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之后,可初步检测该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是否存在错误,具体的,可根据该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中的子系统信息和第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各子系统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其中,第二预设映射关系包括子系统与可部署逻辑区域的映射关系,一个子系统可对应一个或多个逻辑区域,例如,子系统A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为DCN1、DCN2和DCN3,子系统B的可部署逻辑区域为逻辑区域为DCN2。
步骤B,基于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检测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是否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
然后,基于逻辑区域信息检测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是否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其中,逻辑区域信息包括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
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则执行步骤S20: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例如,在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中,子系统A对应的逻辑区域为DCN1和DCN2,子系统B对应的逻辑区域为DCN2,而子系统A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为DCN1、DCN2和DCN3,子系统B的可部署逻辑区域为逻辑区域为DCN2,则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初步判断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无误,此时,基于该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进而执行后续步骤,具体的执行过程可参照上述第一实施例,此处不再赘述。
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至少存在一个不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则执行步骤C: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发送至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以提示申请人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填写有误。
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至少存在一个不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即检测到至少有一个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不在其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例如,在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中,子系统A对应的逻辑区域为DCN1,子系统B对应的逻辑区域为DCN1,而子系统A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为DCN1、DCN2和DCN3,子系统B的可部署逻辑区域为逻辑区域为DCN2,此时,子系统A对应的逻辑区域在其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而子系统B对应的逻辑区域不在其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即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至少存在一个不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说明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存在错误,此时,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发送至与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以提示申请人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填写有误。
通过上述方式,通过初步检测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是否存在错误,并在检测到错误时,及时提醒申请人,从而可及时修改错误,可进一步在整体上提高测试环境的构建效率。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一实施例和第二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在步骤S30之后,该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还包括:
步骤D,在测试环境构建完成后,定期获取所述测试环境的回收时间和当前时间;
在本实施例中,在测试环境构建完成后,可定期获取测试环境的回收时间和当前时间,其中,定期可设定为每天一次,如可每天的十点获取测试环境的回收时间和当前时间,回收时间可根据测试环境的有效时间(申请人可在申请构建测试环境时填写,即该有效时间可从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获取到,例如可设为1年)和创建时间(即测试环境构建成功的时间)来确定得到,例如,有效时间为1年,创建时间为2019年2月1日时,可确定回收时间为2020年2月1日。
步骤E,根据所述回收时间和所述当前时间计算得到剩余有效时间,并检测所述剩余有效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
然后,根据回收时间和当前时间计算得到剩余有效时间,并检测剩余有效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其中,预设时间范围可设为1~30天,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
步骤F,若检测到所述剩余有效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生成对应的到期告警信息,并发送至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
步骤G,在接收到所述申请端基于所述到期告警信息返回的延期请求时,获取所述延期请求中携带的延期时间,并将所述回收时间更新为所述延期时间。
若检测到剩余有效时间在预设时间范围内,则生成对应的到期告警信息,并发送至与该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以及时提醒申请人该测试坏境快要到期。申请人在接收到到期告警信息时,可选择是否进行延期,若选择延期,可填写具体的延期时间,进而触发延期请求,此时,服务器在接收到该申请端基于该到期告警信息返回的延期请求时,获取该延期请求中携带的延期时间,并将回收时间更新为延期时间。
本实施例通过定期检测测试环境的剩余有效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以判断测试环境是否快过期,以及时提醒申请人,同时,还可便于申请人进行延期,可提升申请人的使用体验。
进一步地,基于上述第三实施例,提出本发明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第三实施例。
在本实施例中,该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还包括:
步骤H,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已达到所述回收时间;
步骤I,若检测到所述当前时间已达到所述回收时间,生成对应的回收提醒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申请端;
在本实施例中,在获取到回收时间和当前时间之后,还可以检测当前时间是否已达到回收时间,若检测到当前时间已达到回收时间,即当天已到回收时间时,则生成对应的回收提醒信息,并发送至申请端,以告知申请人当天已到回收时间。
步骤J,在接收到所述申请端基于所述回收提醒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时,停止所述测试环境中服务器上的应用,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放入回收池中;
申请人在看到该回收提醒信息时,可确认收到,进而可通过申请端发送确认信息至服务器,此时,服务器在接收到申请端基于该回收提醒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时,则可以开始走回收流程,具体的,停止测试环境中服务器上的应用,并将测试环境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放入回收池中。
步骤K,在监测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资源移出请求时,清理所述回收池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回收所述测试环境的环境架构信息。
在监测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资源移出请求时,则说明暂时不需要这些资源,此时,可清理回收池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回收测试环境的环境架构信息,即退掉服务器和数据库,避免资源浪费,并回收测试环境的IDC编号和DCN编号,以避免已被回收的测试环境的IDC编号和DCN编号,占用字符,不便于后续生成IDC编号和DCN编号。其中,预设时间可设为1个月,当然,也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此处不作具体限定。此外,若在预设时间内接收到资源移出请求时,则根据该资源移出请求将回收池的资源(即服务器和数据库)移出来,重新使用。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测试环境构建装置。
参照图3,图3为本发明测试环境构建装置第一实施例的功能模块示意图。
如图3所示,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10,用于在接收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
信息生成模块20,用于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任务分配模块30,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架构信息、所述子系统分配信息和所述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所述部署人员端基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
进一步地,所述信息生成模块20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包括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基于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包括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所述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
信息接收单元,包括根据所述环境资源信息生成对应的资源采购请求,将所述资源采购请求发送至预设商户端,并接收所述预设商户端基于所述采购请求返回的采购资源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包括历史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编号和历史数据中心节点DCN编号,所述环境架构信息包括IDC编号和DCN编号,所述第一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依次将第一预设序列中的第一对象与所述历史IDC编号的第一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所述第一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对象作为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
依次将第二预设序列中的第二对象与所述历史IDC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所述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二目标对象,并将所述第二目标对象作为所述IDC编号的第二元素;
从所述历史DCN编号中获取以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开头的历史DCN编号,记为目标历史DCN编号,并依次将第三预设序列中的第三对象与所述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以得到与所述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三目标对象;
根据所述逻辑区域信息确定所述DCN编号的目标数量,并从所述第三目标对象中获取目标数量的第四目标对象,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二元素,并以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一元素、以预设数值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三元素。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生成单元具体用于:
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所述实例信息统计得到各逻辑区域下的子系统的数量及对应的实例数量,分别记为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各逻辑区域下需分配的服务器数量,记为第三数量,并为各子系统的实例分配对应的服务器,得到初始分配信息;
根据所述子系统信息和第一预设映射关系查询各子系统对应的应用域,根据查询结果和所述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不同应用域的子系统,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同一子系统的多个实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三数量确定服务器数量,并根据所述服务器数量、预设服务器种类和预设数据库数量生成环境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和所述初始分配信息,得到子系统分配信息。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装置还包括:
区域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子系统信息和第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各子系统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
第一检测模块,用于基于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检测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是否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
所述信息生成模块20,具体用于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则执行步骤: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第一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至少存在一个不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则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发送至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以提示申请人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填写有误。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装置还包括: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在测试环境构建完成后,定期获取所述测试环境的回收时间和当前时间;
第二检测模块,用于根据所述回收时间和所述当前时间计算得到剩余有效时间,并检测所述剩余有效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
第二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剩余有效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生成对应的到期告警信息,并发送至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
时间更新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申请端基于所述到期告警信息返回的延期请求时,获取所述延期请求中携带的延期时间,并将所述回收时间更新为所述延期时间。
进一步地,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装置还包括:
第三检测模块,用于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已达到所述回收时间;
第三发送模块,用于若检测到所述当前时间已达到所述回收时间,生成对应的回收提醒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申请端;
资源回收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申请端基于所述回收提醒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时,停止所述测试环境中服务器上的应用,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放入回收池中;
资源清理模块,用于在监测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资源移出请求时,清理所述回收池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回收所述测试环境的环境架构信息。
其中,上述测试环境构建装置中各个模块的功能实现与上述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实施例中各步骤相对应,其功能和实现过程在此处不再一一赘述。
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测试环境构建程序,所述测试环境构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以上任一项实施例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步骤。
本发明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具体实施例与上述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各实施例基本相同,在此不作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该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系统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上述本发明实施例序号仅仅为了描述,不代表实施例的优劣。
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上述实施例方法可借助软件加必需的通用硬件平台的方式来实现,当然也可以通过硬件,但很多情况下前者是更佳的实施方式。基于这样的理解,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如上所述的一个存储介质(如ROM/RAM、磁碟、光盘)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终端设备(可以是手机,计算机,服务器,空调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发明各个实施例所述的方法。
以上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Claims (9)

1.一种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
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环境架构信息、所述子系统分配信息和所述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所述部署人员端基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
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包括子系统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和实例信息,所述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的步骤包括:
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基于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
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所述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
根据所述环境资源信息生成对应的资源采购请求,将所述资源采购请求发送至预设商户端,并接收所述预设商户端基于所述采购请求返回的采购资源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包括历史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编号和历史数据中心节点DCN编号,所述环境架构信息包括IDC编号和DCN编号,所述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基于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的步骤包括:
依次将第一预设序列中的第一对象与所述历史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编号的第一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所述第一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一目标对象,并将所述第一目标对象作为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
依次将第二预设序列中的第二对象与所述历史互联网数据中心IDC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直至得到与所述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二目标对象,并将所述第二目标对象作为所述IDC编号的第二元素;
从所述历史数据中心节点DCN编号中获取以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开头的历史DCN编号,记为目标历史DCN编号,并依次将第三预设序列中的第三对象与所述目标历史DCN编号的第二历史元素进行比对,以得到与所述第二历史元素不同的第三目标对象;
根据所述逻辑区域信息确定所述DCN编号的目标数量,并从所述第三目标对象中获取目标数量的第四目标对象,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二元素,并以所述IDC编号的第一元素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一元素、以预设数值作为所述DCN编号的第三元素。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所述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的步骤包括:
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所述实例信息统计得到各逻辑区域下的子系统的数量及对应的实例数量,分别记为第一数量和第二数量;
根据所述第一数量和所述第二数量确定各逻辑区域下需分配的服务器数量,记为第三数量,并为各子系统的实例分配对应的服务器,得到初始分配信息;
根据所述子系统信息和第一预设映射关系查询各子系统对应的应用域,根据查询结果和所述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不同应用域的子系统,得到第一检测结果,并根据所述初始分配信息检测是否存在同一服务器上分配有同一子系统的多个实例,得到第二检测结果;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和所述第三数量确定服务器数量,并根据所述服务器数量、预设服务器种类和预设数据库数量生成环境资源信息;
根据所述第一检测结果、所述第二检测结果和所述初始分配信息,得到子系统分配信息。
4.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根据所述子系统信息和第二预设映射关系确定各子系统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
基于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检测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是否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
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均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则执行步骤: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若检测到各子系统对应的逻辑区域至少存在一个不在对应的可部署逻辑区域内,则生成对应的提示信息,并发送至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以提示申请人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填写有误。
5.如权利要求1至3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还包括:
在测试环境构建完成后,定期获取所述测试环境的回收时间和当前时间;
根据所述回收时间和所述当前时间计算得到剩余有效时间,并检测所述剩余有效时间是否在预设时间范围内;
若检测到所述剩余有效时间在所述预设时间范围内,则生成对应的到期告警信息,并发送至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对应的申请端;
在接收到所述申请端基于所述到期告警信息返回的延期请求时,获取所述延期请求中携带的延期时间,并将所述回收时间更新为所述延期时间。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还包括:
检测所述当前时间是否已达到所述回收时间;
若检测到所述当前时间已达到所述回收时间,生成对应的回收提醒信息,并发送至所述申请端;
在接收到所述申请端基于所述回收提醒信息返回的确认信息时,停止所述测试环境中服务器上的应用,并将所述测试环境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放入回收池中;
在监测到预设时间内未接收到资源移出请求时,清理所述回收池中的服务器和数据库,并回收所述测试环境的环境架构信息。
7.一种测试环境构建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时,获取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请求中携带的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
信息生成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并获取与所述环境资源信息对应的采购资源信息;
任务分配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环境架构信息、所述子系统分配信息和所述采购资源信息创建对应的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并将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分配至对应的部署人员端,以使得所述部署人员端基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任务构建测试环境;
所述环境部署子系统清单包括子系统信息、逻辑区域信息和实例信息,所述信息生成模块包括:
第一生成单元,包括获取历史构建的测试环境的历史环境架构信息,基于所述历史环境架构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和第一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架构信息;
第二生成单元,包括基于所述子系统信息、所述逻辑区域信息、所述实例信息和第二预设规则生成对应的环境资源信息和子系统分配信息;
信息接收单元,包括根据所述环境资源信息生成对应的资源采购请求,将所述资源采购请求发送至预设商户端,并接收所述预设商户端基于所述采购请求返回的采购资源信息。
8.一种测试环境构建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测试环境构建设备包括:存储器、处理器及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上并可在所述处理器上运行的测试环境构建程序,所述测试环境构建程序被所述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步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存储有测试环境构建程序,所述测试环境构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1至6中任一项所述的测试环境构建方法的步骤。
CN201910582418.0A 2019-06-27 2019-06-27 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321290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2418.0A CN110321290B (zh) 2019-06-27 2019-06-27 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2418.0A CN110321290B (zh) 2019-06-27 2019-06-27 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1290A CN110321290A (zh) 2019-10-11
CN110321290B true CN110321290B (zh) 2023-07-18

Family

ID=68121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2418.0A Active CN110321290B (zh) 2019-06-27 2019-06-27 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21290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93977B (zh) * 2023-09-08 2024-01-16 中国空气动力研究与发展中心计算空气动力研究所 分布式仿真测试环境自动部署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705A (zh) * 2012-03-31 2012-09-1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计算机集群的系统环境进行升级的系统及方法
CN106101176A (zh) * 2016-05-27 2016-11-09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的融媒体云生产发布系统与方法
CN108763090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环境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34855A (zh) * 2018-12-04 2019-04-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自动化测试环境智能匹配方法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662705A (zh) * 2012-03-31 2012-09-12 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对计算机集群的系统环境进行升级的系统及方法
CN106101176A (zh) * 2016-05-27 2016-11-09 成都索贝数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化的融媒体云生产发布系统与方法
CN108763090A (zh) * 2018-05-31 2018-11-06 上海陆家嘴国际金融资产交易市场股份有限公司 测试环境部署方法、装置、计算机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09634855A (zh) * 2018-12-04 2019-04-16 郑州云海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云计算的自动化测试环境智能匹配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21290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20140358605A1 (en)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crowdsourcing a task
CN108876306A (zh) 一种在线审批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US20130219227A1 (en) Multi-Entity Test Case Execution Workflow
US9026557B2 (en) Schema mapping based on data views and database tables
CN109726987B (zh) 事件汇报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US10379850B2 (en) Software project estimation
CN105184463A (zh) 专利产品会员管理系统
CN103377101A (zh) 一种测试系统和测试方法
CN110321290B (zh) 测试环境构建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991981A (zh) 一种研发云平台应用方法
CN114091914A (zh) 工单处理方法及装置
CN114819688A (zh) 工单分派方法、设备、存储介质及装置
CN113076112A (zh) 数据库部署的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6483546B (zh) 分布式训练任务调度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396314A (zh) 任务分配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EP4062598A1 (en) Recovery maturity index (rmi) - based control of disaster recovery
US20140355043A1 (en) Print production management
CN104735134B (zh) 一种用于提供计算服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851173A (zh) 报表生成方法及装置
CN104992289A (zh) 利用辅导套件进行商事管理的实现方法和系统
CN114066573A (zh) 订单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设备
WO2020055230A1 (en) System and method for performing vulnerability assessment of a computer network
CN113537574B (zh) 业务处理时效的推送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计算机设备
US20110251867A1 (en) Method and system for integrated operations and service support
CN109697599B (zh) 一种驱动流程的系统及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