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9059B -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 Google Patents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9059B
CN110319059B CN201810303943.XA CN201810303943A CN110319059B CN 110319059 B CN110319059 B CN 110319059B CN 201810303943 A CN201810303943 A CN 201810303943A CN 110319059 B CN110319059 B CN 1103190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guide vane
adjacent
air
frame body
adjacent guid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0394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9059A (zh
Inventor
温莹莹
梁梓彦
张小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Panasonic Ecology Systems Guangdong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30394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90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90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90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90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90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4POSITIVE - DISPLACEMENT MACHINES FOR LIQUIDS; PUMPS FOR LIQUIDS OR ELASTIC FLUIDS
    • F04DNON-POSITIVE-DISPLACEMENT PUMPS
    • F04D29/00Details, component parts, or accessories
    • F04D29/40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 F04D29/42Casings; Connections of working fluid for radial or helico-centrifugal pumps
    • F04D29/44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 F04D29/46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 F04D29/462Fluid-guiding means, e.g. diffusers adjustable especially adapted for elastic fluid pump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HFLUID HEATERS, e.g. WATER OR AIR HEATERS, HAVING HEAT-GENERATING MEANS, e.g. HEAT PUMPS, IN GENERAL
    • F24H9/00Details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该送风装置包括:形成出风口的框体,控制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的导风部,其中,导风部包括:邻接形成框体的一边的第一邻接导流片,与,邻接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的第二邻接导流片,其中,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在连接框体的一边至框体的另一边的方向上往同一方向摆动,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本公开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在实现左右摆动的同时,使风吹得更远,暖风效果更佳。

Description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技术领域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国实用新型201320474846.X公开一种出风口结构。图1为现有技术出风口结构的示意图。如图1所示,该出风口结构包括:出风口10,设置在出风口上游侧的多片的导风百叶20。根据导风百叶的左右摆动,实现向左或向右吹风。
但是,由于导风百叶短,即使实现了向左或向右吹风,风也只能到达机体附近的地方。特别是当冬天,需要开启空调的取暖模式或将该导风百叶搭载在浴室的浴霸时,只要人离机体稍远,热风就无法达到,使得人体舒适感下降。
公开内容
(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课题,本公开提供一种在实现左右摆动的同时,使风吹得更远,暖风效果更佳的送风装置。
(二)技术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包括:形成出风口的框体,控制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的导风部,其中,导风部包括:邻接形成框体的一边的第一邻接导流片,与,邻接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的第二邻接导流片,其中,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在连接框体的一边至框体的另一边的方向上往同一方向摆动,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不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一致。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包括:在摆动中作为转动驱动的轴的转动轴,和,位于转动轴的上游侧的上游导流片,和,位于转动轴的下游侧的下游导流片。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构成上游导流片的平面与构成下游导流片的平面位于不同的平面。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与出风口垂直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与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平行。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导风部还包括:使第一邻接导流片和与第二邻接导流片同时运动的动作单元。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动作单元包括:连接第一邻接导流片上游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上游导流片的连杆,和,通过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的连接使连杆运动的把手。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和第二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之间的距离比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比连杆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短。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设有中间导流片,中间导流片与第一邻接导流片往相同方向摆动,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第二邻接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小。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中央导流片具有多片,在中间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靠近框体的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相对框体的一边的中间导流片更靠近框体的另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
在本公开的一些实施例中,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相邻接的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
根据本公开的另一个方面,还提供了一种取暖换气扇,包括,形成外廓设有进风口的外框架,和,设置在送风装置,和,引导空气从进风口到送风装置的鼓风机,和,设置在送风装置的上游侧的加热器。
(三)有益效果
从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公开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中之一或其中的一部分:
(1)将导风部设置为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左侧摆动后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侧端部更靠近左侧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从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往左摆动的同时第二邻接导流片跟随第一邻接导流片往左边方向摆动。这时,相对于导流片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的摆动往左边摆动的幅度比第一邻接导流片往左边摆动的摆动幅度更大。
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不平行,而且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两者之间的距离越靠近出风口处就越短,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当空气在相同时间经过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的面积越小,吹出的风集中性就越好,空气的流动速度就越快。使得在离取暖换气扇更远的地方也能够有较大的风速,吹向浴室左边的范围更大,热风传导性能更佳,暖房效果也得到提高。用户不用太特意靠近机体的左边,也能在出风口的左边感受到从出风口吹出的暖风。
(2)将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设置在位于比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相邻接的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
当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时,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上游侧端部更靠近框体的一边侧,也就是左边时。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比框体更长。这样,当空气从框体的一边和第一邻接导流片之间吹出时,顺着框体的一边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就会在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遇到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的方向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后,被迫与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的方向吹出的空气一起继续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引导的方向,也就是往左边吹出。从而确保左边导风范围,抑制风量损失。风向更偏向左边,左边热风覆盖的范围更大。
(3)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右侧摆动后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侧端部更靠近右侧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小。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从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往右摆动的同时第二邻接导流片跟随第一邻接导流片往右边方向摆动。这时,相对于导流片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的摆动往右边摆动的幅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往右边摆动的摆动幅度更大。
同样,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不平行,而且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两者之间的距离越靠近出风口处就越短,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当空气在相同时间经过第一邻接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的面积越小,吹出的风集中性就越好,空气的流动速度就越快。使得在离取暖换气扇更远的地方也能够有较大的风速,吹向浴室右边的范围更大,热风传导性能更佳,暖房效果也得到提高。用户不用太特意靠近机体的右边,也能在出风口的右边感受到从出风口吹出的暖风。
(4)将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设置在位于比与第二邻接导流片相邻接的框体的另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
当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时,也就是说,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上游侧端部更靠近框体的另一边侧,也就是右边时。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框体的另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也就是说,第二邻接导流片比框体更长。这样,当空气从框体的另一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吹出时,顺着框体的另一边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就会在框体的另一边的下游侧端部,遇到顺着第二邻接导流片的方向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后,被迫与顺着第二邻接导流片的方向吹出的空气一起继续顺着第二邻接导流片引导的方向,也就是往右边吹出。从而确保右边导风范围,抑制风量损失。风向更偏向右边,右边热风覆盖的范围更大。
(5)当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和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一致时,左右两侧的覆盖范围相同。
(6)为了进一步提高风的集中性,在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设有中间导流片,通过连杆将中间导流片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第二邻接导流片连接在一起,并且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第二邻接导流片往相同方向摆动。
(7)将中间导流片与第一邻接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一样都包括上游导流片、转动轴、下游导流片,且在导风部没有向左或右摆动的状态下,将中间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设置成与出风口所在的片面垂直,而将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设置在以转动轴为轴心相对于中间导流片往左偏移一定角度,将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设置在以转动轴为轴心相对于中间导流片往右偏移与第一邻接导流片相同的角度。在这一状态下,当第一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到中间导流片的转动轴的距离等于第二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到中间导流片的转动轴的距离时,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连接的点和中间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连接的点和中间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
这样,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左侧摆动后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就会比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而第二邻接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会比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小。也就是说,当导流片往框体的左侧摆动时,越靠近框体的左侧的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就越大。这样,不仅第一邻接导流片与中间导流片之间能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而且中间导流片与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也能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进一步风的集中性,使得在离取暖换气扇更远的地方也能够有较大的风速,暖房效果更佳。
(8)根据出风口的大小,在第一邻接片和第二邻接片之间设置多片中间导流片,且靠近框体的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相对框体的一边的中间导流片更靠近框体的另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时,中间导流片与中间导流片之间也能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这样,就能提高吹出的风集中性,使得暖房效果更佳。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出风口结构的示意图。
图2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送风装置的立体图。
图3、图4和图5分别为图2所示送风装置在E-E横截面中,导风部的导流片分别位于中间状态、朝向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朝向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的示意图。
图6为模拟空气经过本公开实施例的送风装置与经过背景技术的出风口结构后的流体对比示意图。
图7为图2所示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结构的示意图。
图8为图2所示送风装置中动作单元的示意图。
图9为搭载有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取暖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现有技术]
10-出风口; 20-导风百叶;
[本公开实施例]
A-送风装置;
100-框体;
110-框体的一边; 120-框体的另一边;
131-出风口;141-筋;
200-导风部;
210-导流片;
211-第一邻接导流片; 212-第二邻接导流片;
213-中央导流片;
α1-第一邻接导流片 211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
α2-第二邻接导流片 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
β1-第二邻接导流片 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
β2-第一邻接导流片 211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
γ1-框体的一边 110的筋141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
γ2-框体的另一边 120的筋141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
H1-第一邻接导流片 211的上游导流片b与连杆
221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 212的上游导流片b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
H2-第一邻接导流片 211的转动轴a与第二邻接导流片
212的转动轴a之间的距离;
a-转动轴; b-上游导流片;
c-下游导流片;
220-动作单元;
221-连杆; 222-把手;
B-外框架;
C-加热器。
D-鼓风机;
310-马达;
320-扇叶;
330-蜗牛壳。
具体实施方式
本公开提供一种在实现左右摆动的同时,使风吹得更远,暖风效果更佳的送风装置。
为使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具体实施例,并参照附图,对本公开进一步详细说明。
在本公开的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送风装置。图2为根据本公开实施例送风装置的立体图。如图2所示,本实施例送风装置A包括:框体100和导风部200。
框体100,呈环状,由两对相向的边组成,包括:框体的一边110和与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120。框体可以是多于或少于四条边组成的形状,也可以是椭圆形等。
在本实施例中,框体的一边110和框体的另一边120指的是俯视导风部时,设置在框体左边的边和设置在右边的边。
出风口131,为了将从进风口吸入的空气排出的开口。由框体的边围绕形成。
导风部200,位于出风口的上游侧,控制从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
筋141,设置在框体的一边110和框体的另一边120上,从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和框体的另一边的下游侧端部往外周方向扩大延伸而成。筋的下游侧端部比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更位于下游侧。
图3、图4和图5分别为图2所示送风装置在E-E横截面中,导风部的导流片分别位于中间状态、朝向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朝向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图5,导风部200包括:导流片210和动作单元220。
导流片210,包括: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中央导流片213。在连接框体的一边110和与所述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120的方向上摆动。
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呈板形状,与框体的一边110邻接,控制靠近框体的一边的风的风向。
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呈板形状,与框体的另一边120邻接,控制靠近框体的另一边的风的风向。
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相对向设置,在框体的一边110与框体的另一边120之间往返,并向同一方向摆动。
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摆动幅度不一样。
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α1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α2的角度大,如图4所示。
相反,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β1的角度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β2的角度大,如图5所示。
上文所述的夹角,指的是两条直线(或两个面,或直线和面)相交所形成的最小正角(0-90度)。
中央导流片213,多片,呈板形状,设置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之间。该中央导流片213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摆动方向一致。
图7为图2所示送风装置中导流片结构的示意图。请参照图2、图7,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和中央导流片213分别都包括:转动轴a,上游导流片b,下游导流片c。
转动轴a,在摆动中作为转动驱动的轴,设置在上游导流片b和下游导流片c之间的棒状结构。本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距离等于第二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到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距离。
上游导流片b,位于转动轴a的上游侧,与连杆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的长度与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的长度相等。
下游导流片c,位于转动轴a的下游侧,本实施例中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导流片的长度与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导流片的长度相等。
上游导流片的平面与构成下游导流片的平面有位于相同平面的,也有位于不同的平面的。
图8为图2所示送风装置中动作单元的示意图。请参照图8,动作单元220,使连接在连杆上的导流片同时摆动。动作单元220包括:连杆221,把手222。
连杆221,呈条状,将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中央导流片213连接在一起。
把手222,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转动轴连接,通过把手222的移动而使导流片移动。
除了把手222外,还可以是步进电机等使连杆221运动的动力源。
进一步地,图9为搭载有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取暖换气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8所示,搭载有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取暖换气扇包括:外框架B,鼓风机D,送风装置A,加热器C。
外框架B,呈中空长方体形状,具有进风口311。
进风口311,为了吸入室内的空气而设的开口。进风口设置在室内侧,例如,取暖换气扇设置在窗户时,进风口311设置在正面。
鼓风机D,包括马达310、扇叶320和蜗牛壳330。马达310,通电后,驱动回转轴转动。扇叶320,与回转轴连接,通过马达310的回转轴的转动而驱动空气流的生成。蜗牛壳330,内藏扇叶320和马达310。蜗牛壳330由于扇叶的转动而生成风流。加热器C,设置在鼓风机的下游侧,将通过鼓风机后的空气加热。
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A设置在鼓风机D的下游侧,但是除了安装在鼓风机的下游侧外,也可以安装在蜗牛壳330内。
上述是对送风装置和取暖换气扇的构成进行说明。
下文会根据取暖换气扇的运行进行说明。
现有技术中,取暖换气扇启动时,室内的空气从进风口311进入,经过设置在外框架的鼓风机后,被带到加热器C处,再经过加热后排出。由于一般的取暖换气扇,特别是安装在浴室的窗户的取暖换气扇。由于一般的窗户都离淋浴区有一定的距离,所以加热后的空气无法吹到淋浴区,因此,不仅暖房效果较差,而且不能及时为用户提供热风,使得用户舒适感下降。
以下,对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进行详细的说明。
当空气从进风口311进入,经鼓风机吹出后,进入送风装置时,就会经过设置在鼓风机下游侧的导风部,在导风部200的引导下,再从出风口131吹出。
当空气经过导风部200时,就会随着导流片在框体的一边110与框体的另一边120之间的往返摆动,
吹向框体的一边110,或者吹向框体的另一边120,或者是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方向吹出。
为了方便解说,下文会以俯视导风部200的方向,也就是图3-图5所示方向,将框体的一边110定义为左边,将框体的另一边120定义为右边。也就是说,空气会随着导流片的左右摆动,向左边,或者右边,或者正对出风口吹出。
请参照图4,当客户想让风往出风口的左边吹出时,只要将把手222往左边摆动,就能使得流经导风部200后的空气吹向出风口的左边。同样,当客户想让风往出风口的右边吹出时,只要将把手222往右边摆动即可。
为了使热风的范围增大,本实施例将导风部200设置为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往左侧摆动后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端部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侧端部更靠近左侧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α1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α2的角度大。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从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往左摆动的同时第二邻接导流片212跟随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往左边方向摆动。这时,相对于导流片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摆动往左边摆动的幅度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往左边摆动的摆动幅度更大。
图6为模拟空气经过本公开实施例的送风装置与经过背景技术的出风口结构后的流体对比示意图。图6中,(引为模拟空气经过本公开实施例的送风装置的出风口结构后的流体示意图;(b)为模拟空气经过背景技术的出风口结构后的流体示意图。如图2和图6所示,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不平行,而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两者之间的距离越靠近出风口处就越短,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当空气在相同时间经过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之间的面积越小,吹出的风集中性就越好,空气的流动速度就越快。使得在离取暖换气扇更远的地方也能够有较大的风速,吹向浴室左边的范围更大,热风传导性能更佳,暖房效果也得到提高。用户不用太特意靠近机体的左边,也能在出风口的左边感受到从出风口吹出的暖风。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风往左吹的集中性,以及增大左边热风的覆盖范围,本实施例将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端部设置在位于比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相邻接的框体的一边110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
当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110侧摆动时,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上游侧端部更靠近框体的一边110侧,也就是左边时。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框体的一边110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比框体更长。这样,当空气从框体的一边110和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之间吹出时,顺着框体的一边110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就会在框体的一边110的下游侧端部,遇到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方向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后,被迫与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方向吹出的空气一起继续顺着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引导的方向,也就是往左边吹出。从而确保左边导风范围,抑制风量损失。风向更偏向左边,左边热风覆盖的范围更大。
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在框体的一边110上设置往框体100的外周方向扩大延伸的筋141,当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往框体的一边110侧摆动后的状态下,该筋141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也就是说,筋141从框体100的外周方向上延伸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的位置。
如图4所示,位于框体的一边110的筋141和出风口13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γ1,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和出风口13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α1,当夹角γ1大于夹角α1时,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框体的一边110之间的距离越靠近出风口131处就越短,同样,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提高暖房效果。
同理,请参照图5,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往右侧摆动后的状态下,也就是说,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端部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侧端部更靠近右侧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β1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β2的角度小。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从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往右摆动的同时第二邻接导流片212跟随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往右边方向摆动。这时,相对于导流片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摆动往右边摆动的幅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往右边摆动的摆动幅度更大。
同样,在这样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不平行,而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两者之间的距离越靠近出风口处就越短,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当空气在相同时间经过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之间的面积越小,吹出的风集中性就越好,空气的流动速度就越快。使得在离取暖换气扇更远的地方也能够有较大的风速,吹向浴室右边的范围更大,热风传导性能更佳,暖房效果也得到提高。用户不用太特意靠近机体的右边,也能在出风口的右边感受到从出风口吹出的暖风。
另外,为了进一步提高风往右吹的集中性,以及增大右边热风的覆盖范围,本实施例将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设置在位于比与第二邻接导流片相邻接的框体的另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
当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侧120摆动时,也就是说,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比上游侧端部更靠近框体的另一边侧,也就是右边时。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框体的另一边120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也就是说,第二邻接导流片212比框体更长。这样,当空气从框体的另一边120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之间吹出时,顺着框体的另一边120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就会在框体的另一边的下游侧端部,遇到顺着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方向吹出的那部分空气后,被迫与顺着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方向吹出的空气一起继续顺着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引导的方向,也就是往右边吹出。从而确保右边导风范围,抑制风量损失。风向更偏向右边,右边热风覆盖的范围更大。
本实施例的送风装置,在框体的另一边120上设置往框体100的外周方向扩大延伸的筋141,当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120侧摆动后的状态下,该筋141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也就是说,筋141从框体100的外周方向上延伸比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下游侧的位置。
如图5所示,位于框体的另一边120的筋141和出风口13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为γ2,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和出风口131所在的平面的夹角β2,当夹角γ1大于夹角β2时,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与框体的另一边120之间的距离越靠近出风口131处就越短,同样,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提高暖房效果。再者,当在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110侧摆动的状态,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α1,和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往框体的另一边120侧摆动的状态,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β2一致时,左右两侧的覆盖范围相同。
另外,进一步,为了使导风部200的下游侧无论在向左摆动,还是向右摆动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都能分别与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不同。本实施例的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分别包括上游导流片b、转动轴a、下游导流片c,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b都与连杆221连接在一起。
当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向框体的一边110,也就是左边摆动时,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以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转动轴a为中心向右转动。由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b是用连杆221连接在一起的,而连杆221长度是一定的,也就是说,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往右转动的同时,连杆221也随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往右移动,带动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n也往右移动,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与连杆221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b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H1是不变。在这一过程中,连杆并非与出风口平行往右移动,而是往出风口方向倾斜的同时往右移动。
当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与连杆221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b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H1等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转动轴a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转动轴a之间的距离H2时,第一邻接导流片211摆动的角度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摆动的角度相同,才能使得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就不能保持不变。
所以,本实施例将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设置成与连杆221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b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H1和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转动轴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转动轴之间的距离H2不相等。也就是说,当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垂直时,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就不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垂直。这样,不但能确保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H1保持不变的,而又能实现第一邻接导流片211摆动的角度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摆动的角度不相同。
当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H1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转动轴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转动轴之间的距离H2长时,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往左侧摆动后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α1的角度比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α2的角度大。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往右侧摆动后的状态下,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β2的角度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β1的角度大。
请参考图3,为了进一步提高风的集中性,本实施例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之间设有中间导流片213,通过连杆221将中间导流片213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第二邻接导流片212连接在一起,并且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往相同方向摆动。
进一步,本实施例将中间导流片213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一样都包括上游导流片b、转动轴a、下游导流片c,且在导风部200没有向左或右摆动的状态下,将中间导流片213的上游导流片b设置成与出风口131所在的片面垂直,而将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设置在以转动轴a为轴心相对于中间导流片213往左偏移一定角度,将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设置在以转动轴a为轴心相对于中间导流片213往右偏移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相同的角度。在这一状态下,当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转动轴到中间导流片的转动轴的距离等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转动轴到中间导流片的转动轴的距离时,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和中间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等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和中间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连杆221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
这样,请参考图4,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侧往左侧摆动后的状态下,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α1的角度就会比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α2的角度会比中间导流片213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小。也就是说,当导流片往框体的左侧摆动时,越靠近框体的左侧的导流片与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就越大。这样,不仅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中间导流片213之间能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而且中间导流片213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之间也能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进一步风的集中性,使得在离取暖换气扇更远的地方也能够有较大的风速,暖房效果更佳。
同理,根据出风口的大小,在第一邻接导流片211和第二邻接导流片212之间设置多片中间导流片,且靠近框体的一边110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相对框体的一边110的中间导流片更靠近框体的另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时,中间导流片与中间导流片之间也能形成一个渐渐变窄的出风空间。这样,就能提高吹出的风集中性,使得暖房效果更佳。
本实施例不仅仅只是实现了导风部200向左摆动,或向右摆动时,第一邻接导流片211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分别与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不同,而且在导风部200不往左或右摆动的情况下,能引导风垂直于出风口所在平面吹出。请参照图3,由于空气的流动方向,是随着导流片的下游侧的引导方向而流动的。所以在空气可以垂直吹出出风口的状态下,中间导流片的下游导流片构成的平面与中间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构成的片面相同,都垂直于出风口所在的平面。且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导流片c、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下游导流片c都与中间导流片213的下游导流片c平行。也就是说,这时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所在的平面与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导流片所在的平面位于不同的平面,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所在的平面与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下游导流片所在的平面位于不同的平面。但只要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下游导流片c、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下游导流片c都垂直于出风口131所在的平面。这样,尽管第一邻接导流片211的上游导流片b、第二邻接导流片212的上游导流片b在这时不与出风口131垂直,风也会顺着平行的下游导流片c往垂直于出风口131所在平面的方向吹出。既能实现不等角度的联动,又能实现空气正对出风口吹出。至此,已经结合附图对本公开实施例进行了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附图或说明书正文中,未绘示或描述的实现方式,均为所属技术领域中普通技术人员所知的形式,并未进行详细说明。此外,上述对各元件和方法的定义并不仅限于实施例中提到的各种具体结构、形状或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对其进行简单地更改或替换。
依据以上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对本公开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有了清楚的认识。
综上所述,本公开提供一种在实现左右摆动的同时,使风吹得更远,暖风效果更佳的送风装置,具有较好的实用性和推广应用价值。
还需要说明的是,实施例中提到的方向用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等,仅是参考附图的方向,并非用来限制本公开的保护范围。贯穿附图,相同的元素由相同或相近的附图标记来表示。在可能导致对本公开的理解造成混淆时,将省略常规结构或构造。
并且图中各部件的形状和尺寸不反映真实大小和比例,而仅示意本公开实施例的内容。另外,在权利要求中,不应将位于括号之间的任何参考符号构造成对权利要求的限制。
再者,单词“包含”不排除存在未列在权利要求中的元件或步骤。位于元件之前的单词“一”或“一个”不排除存在多个这样的元件。
说明书与权利要求中所使用的序数例如“第一”、“第二”、“第三”等的用词,以修饰相应的元件,其本身并不意味着该元件有任何的序数,也不代表某一元件与另一元件的顺序、或是制造方法上的顺序,该些序数的使用仅用来使具有某命名的一元件得以和另一具有相同命名的元件能做出清楚区分。
类似地,应当理解,为了精简本公开并帮助理解各个公开方面中的一个或多个,在上面对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的描述中,本公开的各个特征有时被一起分组到单个实施例、图、或者对其的描述中。然而,并不应将该公开的方法解释成反映如下意图:即所要求保护的本公开要求比在每个权利要求中所明确记载的特征更多的特征。更确切地说,如下面的权利要求书所反映的那样,公开方面在于少于前面公开的单个实施例的所有特征。因此,遵循具体实施方式的权利要求书由此明确地并入该具体实施方式,其中每个权利要求本身都作为本公开的单独实施例。
以上所述的具体实施例,对本公开的目的、技术方案和有益效果进行了进一步详细说明,所应理解的是,以上所述仅为本公开的具体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公开,凡在本公开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做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公开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送风装置,包括:
形成出风口的框体,
控制从所述出风口吹出的风的风向的导风部,
其特征在于,
所述导风部包括:
邻接形成所述框体的一边的第一邻接导流片,
与,邻接所述框体的一边相对向的框体的另一边的第二邻接导流片,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之间设有中间导流片,
其中,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中间导流片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在连接所述框体的一边至所述框体的另一边的方向上往同一方向摆动,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
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
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所述中间导流片和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
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和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所述中间导流片和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
和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另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与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一致。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包括:
在所述摆动中作为转动驱动的轴的转动轴,
和,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上游侧的上游导流片,
和,位于所述转动轴的下游侧的下游导流片。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构成所述上游导流片的平面与构成所述下游导流片的平面位于不同的平面。
6.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与所述出风口垂直的状态下,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与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平行。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还包括:
使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和与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同时运动的动作单元。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动作单元包括:
连接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上游导流片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上游导流片的连杆,
和,通过与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连接使所述连杆运动的把手。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和第二邻接导流片的转动轴之间的距离比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比所述连杆连接的点和所述第二邻接导流片的上游导流片与所述连杆连接的点之间的距离短。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中间 导流片具有多片,
在所述中间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靠近所述框体的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比相对所述框体的一边的中间导流片更靠近所述框体的另一边的中间导流片和构成所述出风口的平面的夹角的角度大。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送风装置,其特征在于,
在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往所述框体的一边侧摆动的状态,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的下游侧端部位于比与所述第一邻接导流片相邻接的所述框体的一边的下游侧端部更下游侧处。
12.一种取暖换气扇,其特征在于,包括,
形成外廓设有进风口的外框架,
和,设置在权利要求1至11中任一项所述送风装置,
和,引导空气从所述进风口到所述送风装置的鼓风机,
和,设置在所述送风装置的上游侧的加热器。
CN201810303943.XA 2018-03-30 2018-03-30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Active CN1103190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3943.XA CN110319059B (zh) 2018-03-30 2018-03-30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303943.XA CN110319059B (zh) 2018-03-30 2018-03-30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9059A CN110319059A (zh) 2019-10-11
CN110319059B true CN110319059B (zh) 2022-04-22

Family

ID=68112560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303943.XA Active CN110319059B (zh) 2018-03-30 2018-03-30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9059B (zh)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3240A (ja) * 1993-12-10 1995-10-03 Carrier Corp 空気掃引機構
CN2537917Y (zh) * 2002-03-29 2003-02-26 春兰(集团)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口框架闭合紧密的结构
CN102980284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206361894U (zh) * 2016-12-23 2017-07-28 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 立式广角送风空调器及其中的出风口结构和导风叶片结构
CN107246717A (zh) * 2017-06-30 2017-10-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
CN107477831A (zh) * 2017-08-08 2017-12-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口导风结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7253240A (ja) * 1993-12-10 1995-10-03 Carrier Corp 空気掃引機構
CN2537917Y (zh) * 2002-03-29 2003-02-26 春兰(集团)公司 空调器室内机出风口框架闭合紧密的结构
CN102980284A (zh) * 2011-09-02 2013-03-20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空气调节机
CN206361894U (zh) * 2016-12-23 2017-07-28 上海三菱电机·上菱空调机电器有限公司 立式广角送风空调器及其中的出风口结构和导风叶片结构
CN107246717A (zh) * 2017-06-30 2017-10-13 青岛海尔空调器有限总公司 一种空调及其导风装置
CN107477831A (zh) * 2017-08-08 2017-12-15 宁波奥克斯电气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送风口导风结构、空调器及其控制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9059A (zh) 2019-10-1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333503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207584883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758488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588207A (zh) 挂壁式空调室内机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WO2017140205A1 (zh) 空调设备出风结构及空调设备
CN207081083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818055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6403231A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室内机
CN2072798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10107957A (zh)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WO2019024821A1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9945470A (zh) 一种空调蜗壳及空调器
CN110319059B (zh)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WO2019042289A1 (zh) 空调室内机
CN207279801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9558509U (zh) 转筒组件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787116U (zh)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CN208779561U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器
CN205191735U (zh) 空调室内机
CN208073830U (zh) 送风装置及应用其的取暖换气扇
CN211876179U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08920228U (zh) 可控制引风量和风向的空调室内机及空调器
CN209026947U (zh) 室内机及空调机组
JP2013057457A (ja) 空気調和機
CN205747424U (zh) 空调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REG Reference to a national code

Ref country code: HK

Ref legal event code: DE

Ref document number: 40008430

Country of ref document: HK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