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204787116U -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 Google Patents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204787116U
CN204787116U CN201520471760.0U CN201520471760U CN204787116U CN 204787116 U CN204787116 U CN 204787116U CN 201520471760 U CN201520471760 U CN 201520471760U CN 204787116 U CN204787116 U CN 204787116U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air port
damper
damper blade
cold
wind ga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520471760.0U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庄炜茜
田利伟
郭旭晖
郭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filed Critical China Railway Siyuan Survey and Design Group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520471760.0U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204787116U/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204787116U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204787116U/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Landscapes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包括风口框架、散流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散流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均安装于所述风口框架内,散流风口进风侧设有调节进风量的第一调节风门,所述双层百叶风口进风侧设有第二调节风门;还包括手动驱动第一调节风门与第二调节风门切换启闭的驱动机构。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散流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通过驱动机构实现第一调节风门与第二调节风门切换启闭,从而实现散流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开合错开以获得两种送风方式,可有效提高使用者的热舒适性。

Description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属于通风空调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空气调节区的气流组织对空调区形成均匀而稳定的温湿度、气流速度和洁净度有着重要意义。影响空调区内气流组织的主要因素有送风口的型式、安装位置和送风射流参数等。目前建筑空调系统送风口型式多样,常用的风口形式包括双层百叶风口、散流器、喷射式送风口、条形风口、旋流送风口等。
现有的空调送风口在夏季和冬季采用同一风口送风,运行过程则根据送风温度的不同,通过改变送风量来改变送风速度从而满足人员活动区的舒适性。这种空调送风系统风管末端设计简单,但会造成夏季送风风速偏高,而冬季送风则动力不足无法克服热浮力的影响,很难送至人员活动区;尤其是对于高大空间,热空气浮于空间上部,此时则需要加大通风空调系统的供热能力,缓慢提高整个空间的温度,从而造成能源的极大浪费。
因此有必要设计一种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以克服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缺陷,提供了一种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可实现在夏季和冬季采用不同的送风方式,获得良好的室内气流组织和热舒适性。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包括风口框架、散流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所述散流风口和所述双层百叶风口均安装于所述风口框架内,所述散流风口进风侧设有调节进风量的第一调节风门,所述第一调节风门包括相邻之间可旋转以开合所述散流风口的多个第一调节阀叶片,所述双层百叶风口进风侧设有第二调节风门,所述第二调节风门包括相邻之间可旋转以开合所述双层百叶风口的多个第二调节阀叶片;所述调节式风口还包括手动驱动所述第一调节风门与所述第二调节风门动作以控制所述散流风口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开合错开的驱动机构。
进一步地,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呈对开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呈对开式。
进一步地,每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通过一连杆转动设于所述风口框架内,每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通过一连杆转动设于所述风口框架内,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固连有传动齿轮,各所述传动齿轮依次啮合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手动驱动机构包括一调节拨片,所述调节拨片与其中一个传动齿轮的转轴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双层百叶风口嵌设于所述散流风口中心。
进一步地,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对应的各所述连杆上同轴穿设有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以及一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且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之间。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与和其同轴的第一调节阀叶片相垂直。
进一步地,所述散流风口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的面积之比为3:2或2:1或3:1或4:1。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通过设置散流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通过自动驱动机构实现第一调节风门与第二调节风门切换启闭,从而实现散流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开合错开以获得两种送风方式。在冬季采用双层百叶风口送热风,送风气流为垂直气流,且风速得以提高,可抵消热浮力对送风的影响,将热空气直接送至人员活动区,保证人员活动区的舒适度要求。在夏季采用散流风口送冷风,散流风口将出风方向分成多向流动,形成均匀的气流组织,通过冷空气自身的下沉作用可达到人员活动区域,避免冷风直接吹至人体。因此,本实用新型提供的送风口可有效提高使用者的热舒适性。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口的结构主视图;
图2为第一调节风门开启、第二调节风门关闭时送风口的结构后视图;
图3为第一调节风门关闭、第二调节风门开启时送风口的结构后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口的结构侧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送风口的另一侧的结构侧视图;
图6为第一调节风门开启、第二调节风门关闭时送风口的结构侧视图;
图7为第一调节风门关闭、第二调节风门开启时送风口的结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包括风口框架1、散流风口2和双层百叶风口3,所述散流风口2和所述双层百叶风口3均安装于所述风口框架1内。散流风口2与双层百叶风口3的面积之和应与风口框架1的面积相同,从而二者嵌装于该风口框架1内,一般地,该风口框架1为矩形框架。散流风口2与双层百叶风口3的相对安装位置可根据实际使用需要进行确定,如可采取双层百叶风口3设于风口框架1中间,其长度(或宽度)与散流风口2的长度(或宽度)以及矩形框架的长度(或宽度)相同,双层百叶风口3的两侧为两组散流风口2;本实施例中,优选为将所述双层百叶风口3嵌设于所述散流风口2中心,即散流风口2环绕双层百叶风口3,如图1所示。散流风口2环绕双层百叶风口3可使得散流风口2向四周吹风,气流组织更均匀;进一步地,所述散流风口2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3的面积之比为3:2或2:1或3:1或4:1,根据实际送风需求情况进行确定。
如图2-图7,为达到在夏季和冬季采用不同的送风方式的目的,采取如下结构:
所述散流风口2进风侧设有调节进风量的第一调节风门,所述第一调节风门包括相邻之间可旋转以开合所述散流风口2的多个第一调节阀叶片5,所述双层百叶风口3进风侧设有调节进风量的第二调节风门,所述第二调节风门包括相邻之间可旋转以开合所述双层百叶风口3的多个第二调节阀叶片6。所述自调节温控送风口还包括驱动所述第一调节风门与所述第二调节风门切换启闭的驱动机构。其中,每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5通过一连杆4转动设于所述风口框架1内,每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6通过一连杆4转动设于所述风口框架1内。即连杆4带动相应的第一调节阀叶片5或第二调节阀叶片6相对于风口框架1转动,多个第一调节阀叶片5转动过程中,可相互拼合使得第一调节风门关闭,从而关闭散流风口2,或相对转动而相互远离从而打开第一调节风门,即打开散流风口2;第二调节风门及双层百叶风口3的启闭方式相同。通过驱动机构驱动第一调节风门和第二调节风门切换启闭,从而实现散流风口2与双层百叶风口3切换启闭。
如图2-图7,各第一调节阀叶片5与各第二调节阀叶片6的相互结构关系可以采取如下结构:
(1)各第一调节阀叶片5可设置为相互平行,各第二调节阀叶片6也可设置为相互平行。这种情况下,各调节阀叶片可分别控制,如每个调节阀叶片设置一拨片8,通过分别调节各拨片8来实现各调节阀叶片的转动角度,以相互拼合或相互离开。也可各第一调节阀叶片5通过连锁机构(如借鉴百叶窗的启闭模式)实现同时转动,由于转动的角度相同,且各自相互平行,因此可在转动某一角度时,各第一调节阀叶片5处于同一平面(如水平面)内;各第二调节阀叶片6也采取连锁控制。或者,第一调节阀叶片5与第二调节阀叶片6为相互垂直形式,且与水平面成45°夹角,所有调节阀叶片通过一连锁机构连锁控制,实现同时转动,当各调节阀叶片均转动45°时,各第一调节阀叶片5或各第二调节阀叶片6成水平面拼合,同时各第二调节阀叶片6或各第一调节阀叶片5均转动至竖直位置,从而实现第一调节风门和第二调节风门的启闭切换。
当然,各第一调节阀叶片5和各第二调节阀叶片6也可不平行,通过分别单独控制每个调节阀叶片的旋转,也可达到上述状态。
(2)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5呈对开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6呈对开式。对于这种结构,可设置各连杆4的一端固连有传动齿轮7,各所述传动齿轮7依次啮合连接,通过传动齿轮7的传动带动相应调节阀叶片的转动;由于传动齿轮7的啮合传动,对开式调节阀叶片可同步转动,相邻之间的调节阀叶片呈相对靠近拼合或相对远离打开的形式。
另外,对于双层百叶风口3嵌设于散流风口2中心的方案,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3对应的各所述连杆4上同轴穿设有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5以及一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6,且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6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5之间。如图2-图3,即各连杆4平行处于同一平面内,由于散流风口2包围双层百叶风口3,因此第二调节阀叶片6组周围也被第一调节阀叶片5包围;每个穿过第二调节阀叶片6的连杆4,其也穿过沿其长度方向所设有的第一调节阀叶片5。对于这种结构,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6与相邻的第一调节阀叶片5优选为互相垂直,第一调节阀叶片5和第二调节阀叶片6均与水平面成45°角。
对于上述对开式第一调节阀叶片5和对开式第二调节阀叶片6的结构,所述的驱动机构可以为手动驱动,也可以为自动驱动。
(1)手动驱动机构。如图5,可设置一手动拨片8,该手动拨片8与其中一个传动齿轮7的转轴连接,通过手动拨动该手动拨片8驱动其中一个传动齿轮7转动,进而驱动其他各传动齿轮7转动。也可以采用蜗轮蜗杆结构,即设置一蜗杆或齿条,其与其中一个传动齿轮7啮合,通过手动转动该蜗杆或手动推动该齿条来实现传动齿轮7的转动。
(2)自动驱动机构(结构未图示)。所述自动驱动机构包括感温包和齿轮杆,该感温包设于自调节温控送风口的进风处;具体地,所述风口框架1连接有送风管,该感温包即设于送风管的出风口处,可感应送风温度。所述感温包包括壳体,所述壳体一端开口且通过活塞滑动密封,所述壳体内填满有感温液体;所述齿轮杆一端与所述活塞连接,另一端设有齿条,所述齿条与其中一个传动齿轮7啮合。该壳体设有感温腔和活动腔,活塞设置在该活动腔内且沿活动腔滑动,感温腔与活动腔连通,活塞密封的腔体部分即包括感温腔和部分活动腔,该腔体部分内填满有感温液体。通过感温液体的热胀冷缩带动活塞沿活动腔往复运动,带动齿轮杆往复运动,从而驱动传动齿轮7转动,实现第一调节风门和第二调节风门的启闭切换,实现散流风口2与双层百叶风口3的开合错开。
进一步地,所述壳体内靠近开口端设有向内凸出的台阶;所述活塞远离所述齿轮杆的一端连接有伸缩管,所述伸缩管另一端与所述台阶连接。设置伸缩管,可缓冲感温液体的热胀冷缩施力,使得活塞平稳运行。另外还设有对所述齿轮杆导向的导向杆,所述齿轮杆上平行于所述齿条设有导向槽,所述导向杆一端固定于所述风口框架1上,另一端滑设于所述导向槽内;通过设置导向杆和导向槽,可对齿轮杆的往复运动进行导向,避免齿条与传动齿轮7啮合传动的过程中晃动,提高其运行稳定性。
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实用新型,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8)

1.一种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其特征在于:包括风口框架、散流风口和双层百叶风口,所述散流风口和所述双层百叶风口均安装于所述风口框架内,所述散流风口进风侧设有调节进风量的第一调节风门,所述第一调节风门包括相邻之间可旋转以开合所述散流风口的多个第一调节阀叶片,所述双层百叶风口进风侧设有第二调节风门,所述第二调节风门包括相邻之间可旋转以开合所述双层百叶风口的多个第二调节阀叶片;所述调节式风口还包括手动驱动所述第一调节风门与所述第二调节风门动作以控制所述散流风口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开合错开的驱动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其特征在于:相邻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呈对开式,相邻两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呈对开式。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其特征在于:每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通过一连杆转动设于所述风口框架内,每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通过一连杆转动设于所述风口框架内,各所述连杆的一端均固连有传动齿轮,各所述传动齿轮依次啮合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机构包括一调节拨片,所述调节拨片与其中一个传动齿轮的转轴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3或4所述的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嵌设于所述散流风口中心。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其特征在于: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对应的各所述连杆上同轴穿设有其中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以及一个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且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位于两个所述第一调节阀叶片之间。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调节阀叶片与和其同轴的第一调节阀叶片相垂直。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其特征在于:所述散流风口与所述双层百叶风口的面积之比为3:2或2:1或3:1或4:1。
CN201520471760.0U 2015-07-03 2015-07-03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Active CN204787116U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1760.0U CN2047871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520471760.0U CN2047871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4787116U true CN204787116U (zh) 2015-11-18

Family

ID=5452715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520471760.0U Active CN204787116U (zh) 2015-07-03 2015-07-03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204787116U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65680A (zh) * 2017-02-27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室外机出风罩以及空调室外机
CN107869782A (zh) * 2016-09-22 2018-04-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WO2023187325A1 (en) * 2022-03-28 2023-10-05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A fan assembly

Cited B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7869782A (zh) * 2016-09-22 2018-04-03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空调
CN106765680A (zh) * 2017-02-27 2017-05-31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室外机出风罩以及空调室外机
CN106765680B (zh) * 2017-02-27 2022-05-17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室外机出风罩以及空调室外机
WO2023187325A1 (en) * 2022-03-28 2023-10-05 Dyson Technology Limited A fan assembly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6018823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207584882U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206037245U (zh) 空调器及其空调室内机
CN204787116U (zh) 冷热风一体化调节式风口
CN107314452A (zh) 壁挂式室内机及空调器
US20190072295A1 (en) Air-guiding structure and air conditioner
CN104118444A (zh) 轨道车辆调节风量装置
CN105066391A (zh) 可旋转导风柱、出风口切换结构及风管机
CN207279809U (zh) 空调室内机
CN107525131B (zh) 壁挂式空调室内机
CN105387520A (zh) 空调器
CN204987400U (zh) 一种中央空调扇叶
CN11076263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以及控制方法
CN109340916A (zh) 空调器
CN106247584A (zh) 出风面板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3968513A (zh) 一种基于床位的局部送风系统
CN205037527U (zh) 一种中央空调扇叶结构
CN207214389U (zh) 一种适用于分体空调器送风的滑动式导流板装置
WO2019042289A1 (zh) 空调室内机
CN203083095U (zh) 空调器
CN203349387U (zh) 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CN209325921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830385U (zh) 无动力变流向自调节温控送风口
CN107449127A (zh) 空调室内机的导风板组件
CN203958155U (zh) 轨道车辆调节风量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C14 Grant of patent or utility model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