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7397A -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7397A
CN110317397A CN201910528097.6A CN201910528097A CN110317397A CN 110317397 A CN110317397 A CN 110317397A CN 201910528097 A CN201910528097 A CN 201910528097A CN 110317397 A CN110317397 A CN 1103173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lastics
resistance
stress
weight
added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28097.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宋懂强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antong Zhanpeng Plast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Nantong Zhanpe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antong Zhanpeng Plast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Nantong Zhanpeng Plast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28097.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73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73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73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3/00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 C08L23/02Compositions of 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unsaturated aliphatic hydrocarbons having only one carbon-to-carbon double bond; Compositions of derivatives of such polymers not modified by chemical after-treatment
    • C08L23/10Homopolymers or copolymers of propene
    • C08L23/12Polypropen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KUse of inorganic or non-macromolecular 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00Use of inorganic substances as compounding ingredients
    • C08K3/30Sulfur-, selenium- or tellurium-containing compounds
    • C08K2003/3009Sulfid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03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08L2205/035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three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containing four or more polymers in a blen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8ORGANIC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THEIR PREPARATION OR CHEMICAL WORKING-UP; COMPOSITIONS BASED THEREON
    • C08L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 C08L2205/00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 C08L2205/14Polymer mixtures characterised by other features containing polymeric additives characterised by shape
    • C08L2205/16Fibres; Fibril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Polymers & Plastic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Processes Of Treating Macromolecular Substances (AREA)
  • Compositions Of Macromolecular Compounds (AREA)

Abstract

本案公开了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聚丙烯70~80重量份;偏氟醚橡胶12~14重量份;聚甲醛树脂5~8重量份;钛酸钾晶须3~5重量份;相容剂2~4重量份;抗菌剂3~6重量份;抗应力剂1~5重量份;抗氧剂0.5~1重量份。本发明利用各类高分子树脂的优势,将其结合后进行取长补短,提高了PP塑料的抗应力发白性能,改善了抗菌性能;通过加入偏氟醚橡胶提高PP塑料的耐高温、耐酸碱、机械性能;通过加入聚甲醛树脂提高PP的力学性能,并改善耐溶剂性和可加工性;钛酸钾晶须改善PP塑料的机械强度、耐高温性能和稳定性。

Description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材料,特别是涉及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聚丙烯PP是五大类通用塑料之一,由于其原料来源丰富、价格便宜、易于加工成型、产品综合性能优良,因此用途非常广泛,已成为通用树脂中发展最快的品种,广泛应用于汽车内外饰件、电子和家用电器产品中。尽管聚丙烯有众多优点,但是,聚丙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但是,聚丙烯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如没有很好的达到刚韧性平衡,高模量的聚丙烯往往不能同时达到高冲击,高冲击的聚丙烯也不能同时达到高模量;同时有些部件还要求材料具有良好的耐应力发白、应力开裂性能。
聚丙烯PP制品在注塑过程中,容易在顶出部位受力比较集中,在受力部位产生银纹,银纹区域产生的大量微小内部裂纹,这些裂纹引起折光变化,表现为发白,即出现顶白现象,导致制品外观不合格;有些聚丙烯制品在使用过程中,有些特殊结构如卡脚等容易受力而产生应力发白、开裂的情况,并且聚丙烯制品抗菌性能不佳。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不足之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备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
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概述如下: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所述相容剂包括60~65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5~40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所述抗菌剂包括65~70wt%硬脂酸胍和30~35wt%2-甲基-3(2H)-异噻唑酮。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所述抗应力剂包括25~30wt%氧化硼、30~35wt%二硫化钼和36~42wt%氮化锆。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所述抗氧剂包括42~45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5~58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还包括3~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醚。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还包括2~4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还包括0.5~1重量份的甲壳素纤维。
优选的是,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中,所述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22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其中,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5~10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本发明利用各类高分子树脂的优势,将其结合后进行取长补短,提高了PP塑料的抗应力发白性能,改善了抗菌性能;通过加入偏氟醚橡胶提高PP塑料的耐高温、耐酸碱、机械性能;通过加入聚甲醛树脂提高PP的力学性能,并改善耐溶剂性和可加工性;钛酸钾晶须改善PP塑料的机械强度、耐高温性能和稳定性;通过加入聚乙二醇醚改善PP材料的脆性,提高PP的柔性,使得PP塑料在受外力时无内部裂纹产生,从而提高PP的抗应力性能;通过加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进一步提高PP的拉伸强度和耐高温性能;通过加入甲壳素纤维进一步提高PP的抗菌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本发明提供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聚丙烯,等规结构含量约为95%,其余为无规或间规聚丙烯。工业产品以等规物为主要成分。聚丙烯也包括丙烯与少量乙烯的共聚物在内。通常为半透明无色固体,无臭无毒,由于结构规整而高度结晶化,故熔点可高达167℃,耐热、耐腐蚀;偏氟醚橡胶提高PP塑料的耐高温、耐酸碱、机械性能;聚甲醛树脂提高PP的力学性能,如强度、模量、耐磨性、韧性、耐疲劳性和抗蠕变性,并改善电绝缘性、耐溶剂性和可加工性;钛酸钾晶须改善PP塑料的机械强度、耐高温性能和稳定性。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相容剂包括60~65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5~40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协同作为相容剂,增加聚丙烯和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的相容性,使三种聚合物间粘接力增大,形成稳定的结构,使分散相和连续相均匀,从而进一步改善PP的抗应力发白性能。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抗菌剂包括65~70wt%硬脂酸胍和30~35wt%2-甲基-3(2H)-异噻唑酮。硬脂酸胍和2-甲基-3(2H)-异噻唑酮协同作为抗菌剂,对病原微生物有杀死作用或抑制生长作用。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抗应力剂包括25~30wt%氧化硼、30~35wt%二硫化钼和36~42wt%氮化锆。氧化硼、二硫化钼和氮化锆协同作为抗应力剂,使得PP具有良好的耐折叠和抗应力发白特性。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抗氧剂包括42~45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5~58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2,5-二巯基-1,3,4-噻二唑复合具有很好的协和效应,因为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具有很好的抗氧化性能,2,5-二巯基-1,3,4-噻二唑和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协同作用,从而提高PP材料的抗氧化性能。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3~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醚。通过加入聚乙二醇醚改善PP材料的脆性,提高PP的柔性,使得PP塑料在受外力时无内部裂纹产生,从而提高PP的抗应力性能。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2~4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通过加入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进一步提高PP的拉伸强度和耐高温性能。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还包括0.5~1重量份的甲壳素纤维。通过加入甲壳素纤维进一步提高PP的抗菌性能。
作为本案又一实施例,其中,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2200。若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小于2000g/mol,则会降低PP的抗应力性能;若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大于2200g/mol,则会降低其在PP体系中的相容性,从而影响了PP的分散均匀度和流动性。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5~10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下面列出具体的实施例和对比例:
实施例1: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0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40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包括65wt%硬脂酸胍和35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包括25wt%氧化硼、33wt%二硫化钼和42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2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8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5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实施例2: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2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8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包括68wt%硬脂酸胍和32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包括27wt%氧化硼、33wt%二硫化钼和40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4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6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1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8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实施例3: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5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5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包括70wt%硬脂酸胍和30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包括30wt%氧化硼、34wt%二硫化钼和36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5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5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2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对比例1: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0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40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包括65wt%硬脂酸胍和35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包括25wt%氧化硼、33wt%二硫化钼和42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2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8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5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对比例2: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0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40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包括65wt%硬脂酸胍和35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包括25wt%氧化硼、33wt%二硫化钼和42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2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8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5分钟;
2)将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对比例3: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为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抗菌剂包括68wt%硬脂酸胍和32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包括27wt%氧化硼、33wt%二硫化钼和40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4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6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1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8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对比例4: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2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8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为硬脂酸胍;抗应力剂包括27wt%氧化硼、33wt%二硫化钼和40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4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6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1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8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对比例5: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5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5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包括70wt%硬脂酸胍和30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为氧化硼;抗氧剂包括45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5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2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对比例6: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5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5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包括70wt%硬脂酸胍和30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包括30wt%氧化硼、34wt%二硫化钼和36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5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5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2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对比例7: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相容剂包括65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5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抗菌剂包括70wt%硬脂酸胍和30wt%2-甲基-3(2H)-异噻唑酮;抗应力剂包括30wt%氧化硼、34wt%二硫化钼和36wt%氮化锆;抗氧剂包括45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5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200。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性能测试方法:
1)抗应力发白测试:
室温条件下,将上述制得的实施例1~3及对比例1~7的改性PP塑料各制备成10块100mm×100mm×3mm的塑料板,将重500g直径为50mm的钢球从300mm高度跌落到塑料板上进行测试,然后记录发白区的直径,计算其平均值,测试数据见表1。
2)弯折次数
室温条件下,将上述制得的实施例1~3及对比例1~7的改性PP塑料各制备成10块50mm×5mm×0.8mm的塑料条,手工反复弯折,计量弯折次数,计算其平均值,测试数据见表3。
下表是实施例1~3和对比例1~7的性能测试结果:
表一
由表1中的测试数据可知,实施例1~实施3与对比例1~7相比,抗应力发白性能较好,抗菌性能较佳,因此可以更好的应用于对材料要求高拉伸强度的汽车内外饰件、电子和家用电器产品等领域。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

Claims (10)

1.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主要由以下重量份的材料组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相容剂包括60~65wt%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和35~40wt%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菌剂包括65~70wt%硬脂酸胍和30~35wt%2-甲基-3(2H)-异噻唑酮。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应力剂包括25~30wt%氧化硼、30~35wt%二硫化钼和36~42wt%氮化锆。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抗氧剂包括42~45wt%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和55~58wt%2,5-二巯基-1,3,4-噻二唑。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3~5重量份的聚乙二醇醚。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2~4重量份的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还包括0.5~1重量份的甲壳素纤维。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其特征在于,所述聚乙二醇醚烯的数均分子量为2000~2200。
10.根据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的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
1)将聚丙烯、偏氟醚橡胶、聚甲醛树脂、马来酸酐接枝聚异戊二烯、三(3-(三甲氧基甲硅烷基)丙基)异氰酸酯、硬脂酸胍、2-甲基-3(2H)-异噻唑酮、氧化硼、二硫化钼、氮化锆、二月桂基-3,3'-硫代二丙酸酯、2,5-二巯基-1,3,4-噻二唑、聚乙二醇醚加入第一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5~10分钟;
2)将钛酸钾晶须、聚对苯二甲酰对苯二胺纤维、甲壳素纤维加入第二混合搅拌机中进行混合,时间为10分钟;
3)将步骤1)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主喂,将步骤2)所得混合物加入双螺杆挤出机侧喂,共混造粒即可。
CN201910528097.6A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Pending CN1103173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8097.6A CN110317397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28097.6A CN110317397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7397A true CN110317397A (zh) 2019-10-11

Family

ID=68119793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28097.6A Pending CN110317397A (zh) 2019-06-18 2019-06-18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7397A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4502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常州威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发白助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13912900A (zh) * 2021-10-20 2022-01-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泡沫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16015A (zh) * 2023-06-27 2023-09-08 上海青济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5728A (zh) * 2015-04-17 2015-06-24 宁波高新区卓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抗应力发白pp塑料
CN109161096A (zh) * 2018-07-17 2019-01-08 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应力发白聚丙烯材料及制备方法

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725728A (zh) * 2015-04-17 2015-06-24 宁波高新区卓尔化工科技有限公司 抗应力发白pp塑料
CN109161096A (zh) * 2018-07-17 2019-01-08 苏州润佳工程塑料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抗应力发白聚丙烯材料及制备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吴培熙等: "《聚合物共混改性》", 31 August 2017, 中国轻工业出版社 *
王文广等: "《塑料配方设计》", 31 July 2004,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陈仪本等: "《工业杀菌剂》", 31 May 2001, 化学工业出版社 *
黄伯云: "《中国战略性新兴产业-新材料 工程塑料》", 31 December 2017, 中国铁道出版社 *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724502A (zh) * 2020-12-31 2021-04-30 常州威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发白助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12724502B (zh) * 2020-12-31 2021-09-07 常州威材新材料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抗发白助剂及其应用方法
CN113912900A (zh) * 2021-10-20 2022-01-11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泡沫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912900B (zh) * 2021-10-20 2022-12-27 浙江理工大学 一种泡沫孔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6716015A (zh) * 2023-06-27 2023-09-08 上海青济新材料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集装箱、环氧防腐涂料及其制备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317397A (zh) 一种抗菌抗应力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1089038B (zh) 一种抗菌聚丙烯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216101C (zh) 增韧增强聚对苯二甲酸丁二醇酯纳米复合材料制备方法
CN104610736B (zh) 高透明度、抗低温开裂尼龙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2796355A (zh) 一种抗菌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KR100196682B1 (ko) 폴리아세탈 수지조성물
CN110204829A (zh) 一种高拉伸强度的pp塑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2996859A (zh) 树脂组合物
CN111171443A (zh) 一种水泵专用聚丙烯增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3222512B2 (ja) 炭素繊維用サイジング剤
CN104845289B (zh) 一种高性能碳纤维增强聚合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A1069636A (en) Thermoplastic nylon-phenoxy resin reinforced molding compositions
CN112961343A (zh) 一种戊二胺磷酸胍盐齐聚物、其制备方法及由其制得的抗菌聚合物
JPH02242844A (ja) 樹脂組成物
CN116694055A (zh) 一种阻燃pc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1349326A (zh) 一种柔软环保型仿生鱼饵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33695B (zh) 抗菌抗病毒母粒、ab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JPH03239754A (ja) 繊維強化樹脂組成物
CN114685965A (zh) 一种全降解硬质聚乳酸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13121978A (zh) 一种高流动耐水解电镀pc/abs合金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US3576782A (en) Reinforcing fiber-containing injection moldable, thermoplastic resinous dry blend composition and process of preparing
CN113881202B (zh) 一种用于新能源汽车电池的高韧性低收缩耐电解液pbt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09280357A (zh) 一种阻燃抗菌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CN113789026B (zh) 一种具有持久抗菌性的hips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15558203B (zh) 一种玻纤增强的软触感树脂组合物及其制备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1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