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11656B -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 Google Patents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11656B
CN110311656B CN201910592610.8A CN201910592610A CN110311656B CN 110311656 B CN110311656 B CN 110311656B CN 201910592610 A CN201910592610 A CN 201910592610A CN 110311656 B CN110311656 B CN 11031165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ube
pmos tube
nmos tube
nmos
pmo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2610.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11656A (zh
Inventor
张曼
时光
郭仲杰
李婷
徐晚成
张先娆
吴龙胜
李海松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Xia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Original Assignee
Xia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Xia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filed Critical Xian Microelectronics Technology Institute
Priority to CN201910592610.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1165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1165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65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1165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1165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1Details
    • H03K3/012Modifications of generator to improve response time or to decrease power consumption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1Details
    • H03K3/013Modifications of generator to prevent operation by noise or interference
    • HELECTRICITY
    • H03ELECTRONIC CIRCUITRY
    • H03KPULSE TECHNIQUE
    • H03K3/00Circuits for generating electric pulses; Monostable, bistable or multistable circuits
    • H03K3/02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 H03K3/353Generators characterised by the type of circuit or by the means used for producing pulses by the use, as active elements, of field-effect transistors with internal or external positive feedback
    • H03K3/356Bistable circuits
    • H03K3/3562Bistable circuits of the master-slave type

Landscapes

  • Electronic Switch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时钟信号输入电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和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连接;SEU监测电路分别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分别与数据信号输入端D、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分别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输出电路连接;输出电路与第一输出端Q及第二输出端QN连接。

Description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属于D触发器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背景技术
在宇宙空间环境中,集成电路很容易受到高能电离粒子辐射效应的影响。当高能粒子轰击器件内部敏感节点时,会引起逻辑电路输出从1到0或从0到1的翻转,电路功能紊乱,但器件本身并没有损坏,这称之为单粒子翻转(SEU)。在辐照环境下,数字电路如触发器、锁存器、RAM很容易发生SEU,因此需要进行抗单粒子翻转加固设计。触发器的加固设计目前采用三模冗余(TMR)技术,基于C单元的加固方法,双互锁存储单元(Dual interlockedstorage cell,DICE)结构等,但以上电路可靠性的提高是以牺牲面积,功耗和速度为代价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提供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解决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的可靠性和速度问题,可广泛应用于高可靠性、高速集成电路芯片中。
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包括时钟信号输入电路、SEU监测电路、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和输出电路;
D触发器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四个输入端分别为时钟信号输入端C、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数据信号输入端D,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Q和第二输出端QN;
时钟信号输入电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和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连接,能够产生一个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逻辑状态相反和相同的输出信号CN、CP;
SEU监测电路分别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连接;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分别与数据信号输入端D、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连接;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分别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输出电路连接;
输出电路与第一输出端Q及第二输出端QN连接。
具体的,时钟信号输入电路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入端为时钟信号输入端C,两个输出端分别为CN和CP;
时钟信号输入电路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及第二NMOS管;
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的衬底接地;
第一PMOS管的栅极Pg1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端C,源极Ps1接电源,漏极Pd1分别连接第一NMOS管的漏极Nd1、第二PMOS管的栅极Pg2、第二NMOS管的栅极Ng2及输出端CN;第一NMOS管的栅极Ng1连接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C,源极Ns1接地;第二PMOS管的源极Ps2接电源,漏极Pd2分别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Nd2及输出端CP;第二NMOS管的源极Ns2接地。
具体的,SEU监测电路监测D触发器内敏感节点输入端A1、B1、A2、B2,当监测到敏感节点A1和敏感节点B1在很皮秒级时间内逻辑状态相同时,或敏感节点A2和敏感节点B2在皮秒级时间内逻辑状态相同时,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发生SEU;当监测到敏感节点A1和敏感节点B1逻辑状态相反,且敏感节点A2和敏感节点B2逻辑状态相反时,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未发生SEU。
进一步的,SEU监测电路有四个输入端和四个输出端,四个敏感节点输入端分别为A1,B1,A2和B2,四个输出端分别为S1,S1N,S2和S2N;
SEU监测电路包括两个同或门和两个反相器组成;
第一同或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端A1及B1,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S1;
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接输出端S1N;
第二同或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端A2和B2,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S2;
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接输出端S2N。
具体的,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包括第一主锁存器和第一MOS电容;当SEU监测电路监测到SEU时,第一MOS电容的开关S1N闭合,电阻R1上的开关S1断开,将RC滤波结构引入第一主锁存器中,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工作在辐射加固模式;
当SEU监测电路未监测到SEU时,第一MOS电容的开关S1N断开,电阻R1上的开关S1闭合,第一主锁存器中无RC滤波结构,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工作在正常模式。
进一步的,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包括九个输入和三个输出端,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输入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P连接,第三个和第四个输入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N连接,第五个输入端与数据信号输入端D连接,第六个输入端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连接,第七个输入端与置位信号输入端SN连接,第八个输入端与SEU监测电路的输出端S1连接,第九个输入端与SEU监测电路的输出端S1N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为A1、B1、D1;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包括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电阻R1、开关S1及开关S1N;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构成第一主锁存器;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构成第一MOS电容;
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的衬底接地;
第三PMOS管的栅极Pg3连接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D,源极Ps3接电源,漏极Pd3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Ps4;第四PMOS管的栅极Pg4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P,漏极Pd4分别连接第三NMOS管的漏极Nd3、第五PMOS管的栅极Pg5、第六NMOS管的栅极Ng6、第九PMOS管的漏极Pd9、第八NMOS管的漏极Nd8及SEU监测电路的输入端A1;第三NMOS管的栅极Ng3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N,源极Ns3分别连接第四NMOS管的漏极Nd4;第四NMOS管的栅极Ng4连接数据信号输入端D,源极Ns4接地;第五PMOS管的源极Ps5接电源,漏极Pd5分别连接第六PMOS管的漏极Pd6及第七PMOS管的源极Ps7;第六PMOS管的栅极Pg6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Ps6接电源;第七PMOS管的栅极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漏极Pd7分别连接第五NMOS管的漏极Nd5、第七NMOS管的漏极Nd7、电阻R1的正端、开关S1的一端及SEU监测电路的输入端B1;第五NMOS管的栅极Ng5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Ns5连接第六NMOS管的漏极Nd6;第六NMOS管的源极Ns6接地;第七NMOS管的栅极Ng7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源极Ns7接地;第八PMOS管的栅极Pg8连接电阻R1的负端,源极Ps8接电源,漏极Pd8连接第九PMOS管的源极Ps9;第九PMOS管的栅极Pg9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N;第八NMOS管的栅极Ng8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P,源极Ns8连接第九NMOS管的漏极Nd9;第九NMOS管的栅极Ng9连接电阻R1的负端,源极Ns9接地;开关S1另一端接电阻R1负端、开关S1N的一端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的输出端D1;开关S1N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PMOS管的栅极Pg10,第十一PMOS管的栅极Pg11、第十NMOS管的栅极Ng10及第十一NMOS管的栅极Ng11;第十PMOS管的源极Ps10接电源,漏极Pd10接电源;第十一PMOS管的源极Ps11接电源,漏极Pd11接电源;第十NMOS管的源极Ns10接地,漏极Nd10接地;第十一NMOS管的源极Ns11接地,漏极Nd11接地。
具体的,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包括九个输入和三个输出端,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输入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P连接,第三个和第四个输入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N连接,第五个所述输入端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的输出端D1连接,第六个输入端与复位据信号输入端R连接,第七个输入端与置位信号输入端SN连接,第八个输入端与SEU监测电路的输出端S2连接,第九个输入端与SEU监测电路的输出端S2N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为A2、B2、D2;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包括第十二PMOS管、第十三PMOS管、第十四PMOS管、第十五PMOS管、第十六PMOS管、第十七PMOS管、第十八PMOS管、第十九PMOS管、第二十PMOS管、第十二NMOS管、第十三NMOS管、第十四NMOS管、第十五NMOS管、第十六NMOS管、第十七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十九NMOS管、第二十NMOS管、电阻R2、开关S2及开关S2N;
第十二PMOS管、第十三PMOS管、第十四PMOS管、第十五PMOS管、第十六PMOS管、第十七PMOS管、第十八PMOS管、第十九PMOS管、第二十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第十二NMOS管、第十三NMOS管、第十四NMOS管、第十五NMOS管、第十六NMOS管、第十七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二十NMOS管的衬底接地;
第十二PMOS管的栅极Pg12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的输出端D1,源极Ps12接电源,漏极Pd12连接第十三PMOS管的源极Ps13;第十三PMOS管的栅极Pg13连接CN,漏极Pd13分别连接第十二NMOS管的漏极Nd12、第十四PMOS管的栅极Pg14、第十五NMOS管的栅极Ng15、第十八PMOS管的漏极Pd18、第十七NMOS管的漏极Nd17及SEU监测电路的输入端A2;第十二NMOS管的栅极Ng12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P,源极Ns12连接第十三NMOS管的漏极Nd13;第十三NMOS管的栅极Ng13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的输出端D1,源极Ns13接地;第十四PMOS管的源极Ps14接电源,漏极Pd14分别连接第十五PMOS管的漏极Pd15、第十六PMOS管的源极Ps16;第十五PMOS管的栅极Pg15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Ps15接电源;第十六PMOS管的栅极Pg16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漏极Pd16分别连接第十四NMOS管的漏极Nd14、第十六NMOS管的漏极Nd16、电阻R2的正端、开关S2的一端及SEU监测电路的输入端B2;第十四NMOS管的栅极Ng14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Ns14连接第十五NMOS管的漏极Nd15;第十五NMOS管的源极Ns15接地;第十六NMOS管的栅极Ng16连接复位信号的输入端R,源极Ns16接地;第十七PMOS管的栅极Pg17连接电阻R2的负端,源极Ps17接电源,漏极Pd17连接第十八PMOS管的源极Ps18;第十八PMOS管的栅极Pg18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P;第十七NMOS管的栅极Ng17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输出端CN,源极Ns17连接第十八NMOS管的漏极Nd18;第十八NMOS管的栅极Ng18连接电阻R2的负端,源极Ns18接地;开关S2另一端接电阻R2负端、开关S2N的一端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的输出端D2;开关S2N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九PMOS管的栅极Pg19,第二十PMOS管的栅极Pg20,第十九NMOS管的栅极Ng19及第二十NMOS管的栅极Ng20;第十九PMOS管的源极Ps19接电源,漏极Pd19接电源;第二十PMOS管的源极Ps20接电源,漏极Pd20接电源;第十九NMOS管的源极Ns19接地,漏极Nd19接地;第二十NMOS管的源极Ns20接地,漏极Nd20接地。
具体的,输出电路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入端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的输出端D2,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Q和第二输出端QN;
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十一PMOS管、第二十二PMOS管、第二十三PMOS管、第二十四PMOS管、第二十五PMOS管、第二十一NMOS管、第二十二NMOS管、第二十三NMOS管、第二十四NMOS管和第二十五NMOS管;
第二十一PMOS管、第二十二PMOS管、第二十三PMOS管、第二十四PMOS管、第二十五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第二十一NMOS管、第二十二NMOS管、第二十三NMOS管、第二十四NMOS管和第二十五NMOS管的衬底接地;
第二十一PMOS管的栅极Pg21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的输出端D2,源极Ps21接电源,漏极Pd21分别连接第二十一NMOS管的漏极Nd21、第二十二PMOS管的栅极Pg22及第二十二NMOS管的栅极Ng22;第二十一NMOS管的栅极Ng21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的输出端D2,源极Ns21接地;第二十二PMOS管的源极Ps22接电源,漏极Pd22分别连接第二十二NMOS管的漏极Nd22及第一输出端Q;第二十二NMOS管的源极Ns22接地;
第二十三PMOS管的栅极Pg23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的输出端D2,源极Ps23接电源,漏极Pd23分别连接第二十三NMOS管的漏极Nd23、第二十四PMOS管的栅极Pg24及第二十四NMOS管的栅极Ng24;第二十三NMOS管的栅极Ng23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的输出端D2,源极Ns23接地;第二十四PMOS管的源极Ps24接电源,漏极Pd24分别连接第二十四NMOS管的漏极Nd24、第二十五PMOS管的栅极Pg25及第二十五NMOS管的栅极Ng25;第二十四个NMOS管的源极Ns24接地;第二十五个PMOS管的源极Ps25接电源,漏极Pd25分别连接第二十五NMOS管的漏极Nd25及第二输出端QN;第二十五NMOS管的源极Ns25接地。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至少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通过SEU监测电路判断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是否发生单粒子翻转,若监测到SEU则自动引入RC滤波结构将触发器配置为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若未监测到SEU则将触发器配置为常用的可复位和置位主从D触发器,可实现单粒子翻转监测和电路抗辐射加固于一体,且能根据监测结果选择不同类型D触发器,使其可以广泛应用于高速无辐照环境和空间环境。
进一步的,时钟信号输入电路产生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的时钟信号及其反信号,作为电路中带控制信号的反相器的控制信号。
进一步的,SEU监测电路用于监测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中敏感节点,并根据敏感节点的逻辑值判断该D触发器是否发生单粒子翻转。
进一步的,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型的主锁存器通过SEU监测电路判断异步复位置位主锁存器是否发生单粒子翻转,若监测到SEU则自动引入RC滤波结构将该主锁存器配置为抗单粒子翻转主锁存器,若未监测到SEU则将该主锁存器配置为常用主锁存器。
进一步的,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通过SEU监测电路判断异步复位置位从锁存器是否发生单粒子翻转,若监测到SEU则自动引入RC滤波结构将该从锁存器配置为抗单粒子翻转从锁存器,若未监测到SEU则将该从锁存器配置为常用从锁存器。
进一步的,输出电路则缓冲输出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输入信号及其反信号。
综上所述,本发明具有良好的单粒子加固能力,工作方式灵活,可广泛应用于高可靠性、高速集成电路芯片中。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中时钟信号输入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发明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中SEU监测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中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发明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中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发明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中输出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发明D触发器B1节点监测到SEU的仿真波形;
图8为通用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在B1节点监测到SEU的仿真波形;
图9为本发明D触发器在电路中敏感节点没有监测到SEU的仿真波形。
其中:1.时钟信号输入电路;2.SEU监测电路;3.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4.可控电阻-电容滤波器结构的从锁存器;5.输出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在本发明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一体地连接;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通过SEU监测电路判断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是否发生单粒子翻转,若监测到SEU则自动引入RC滤波结构将触发器配置为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若未监测到SEU则将触发器配置为常用的可复位和置位主从D触发器。
请参阅图1,本发明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包括: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SEU监测电路2、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和输出电路5;
D触发器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四个输入端分别为时钟信号输入端C、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数据信号输入端D,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Q和第二输出端QN。其中,时钟信号输入端C输入的时钟信号为CLK,复位信号输入端R输入的复位信号为RESET,置位信号输入端SN输入的置位信号为SETN,数据信号输入端D输入的数据为DIN。
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连接;SEU监测电路2分别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分别与数据信号输入端D、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分别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输出电路5连接;输出电路5与第一输出端Q及第二输出端QN连接。
请参阅图2,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具体包括:
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入端为时钟信号输入端C,两个输出端分别为CN和CP。
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及第二NMOS管。
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VDD,第一NMOS管、所述第二NMOS管的衬底接地GND。
第一PMOS管的栅极Pg1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端C,源极Ps1接电源VDD,漏极Pd1分别连接第一NMOS管的漏极Nd1、第二PMOS管的栅极Pg2、第二NMOS管的栅极Ng2及CN;第一NMOS管的栅极Ng1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端C,源极Ns1接地GND;第二PMOS管的源极Ps2接电源VDD,漏极Pd2分别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Nd2及CP;第二NMOS管的源极Ns2接地GND。
该电路结构可产生一个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逻辑状态相反和相同的输出信号CN、CP。
请参阅图3,SEU监测电路2具体包括:
四个输入端和四个输出端,四个输入端分别为A1,B1,A2和B2,四个输出端分别为S1,S1N,S2和S2N。
SEU监测电路2包括两个同或门和两个反相器。
第一同或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A1及B1,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和S1;
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接S1N;
第二同或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A2和B2,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和S2;
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接S2N。
SEU监测电路2监测D触发器内部敏感节点A1、B1、A2、B2,当监测到敏感节点A1和敏感节点B1在很短时间内逻辑状态相同时,或敏感节点A2和敏感节点B2在很短时间内逻辑状态相同时,则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发生SEU;当监测到敏感节点A1和敏感节点B1逻辑状态相反,且敏感节点A2和敏感节点B2逻辑状态相反时,则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未发生SEU。
请参阅图4,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具体包括:
九个输入端和三个输出端,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输入端分别与CP连接,第三个和第四个输入端分别与CN连接,第五个输入端与数据信号输入端D连接,第六个输入端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连接,第七个输入端与置位信号输入端SN连接,第八个输入端与S1连接,第九个输入端与S1N连接;三个输出端分别为A1、B1、D1。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包括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电阻R1、开关S1及开关S1N。
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VDD,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的衬底接地GND。
第三PMOS管的栅极Pg3连接数据信号输入端D,源极Ps3接电源VDD,漏极Pd3连接第四PMOS管的源极Ps4;第四PMOS管的栅极Pg4连接CP,漏极Pd4分别连接第三NMOS管的漏极Nd3、第五PMOS管的栅极Pg5、第六NMOS管的栅极Ng6、第九PMOS管的漏极Pd9、第八NMOS管的漏极Nd8及A1;第三NMOS管的栅极Ng3连接CN,源极Ns3分别连接第四NMOS管的漏极Nd4;第四NMOS管的栅极Ng4连接数据信号输入端D,源极Ns4接地GND;第五PMOS管的源极Ps5接电源VDD,漏极Pd5分别连接第六PMOS管的漏极Pd6及第七PMOS管的源极Ps7;第六PMOS管的栅极Pg6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Ps6接电源VDD;第七PMOS管的栅极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漏极Pd7分别连接第五NMOS管的漏极Nd5、第七NMOS管的漏极Nd7、电阻R1的正端、开关S1的一端及B1;第五NMOS管的栅极Ng5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Ns5连接第六NMOS管的漏极Nd6;第六NMOS管的源极Ns6接地GND;第七NMOS管的栅极Ng7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源极Ns7接地GND;第八PMOS管的栅极Pg8连接电阻R1的负端,源极Ps8接电源VDD,漏极Pd8连接第九PMOS管的源极Ps9;第九PMOS管的栅极Pg9连接CN;第八NMOS管的栅极Ng8连接CP,源极Ns8连接第九NMOS管的漏极Nd9;第九NMOS管的栅极Ng9连接R1的负端,源极Ns9接地GND;开关S1另一端接R1负端、开关S1N的一端及D1;开关S1N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PMOS管的栅极Pg10,第十一PMOS管的栅极Pg11,第十NMOS管的栅极Ng10及第十一NMOS管的栅极Ng11;第十PMOS管的源极Ps10接电源VDD,漏极Pd10接电源VDD;第十一PMOS管的源极Ps11接电源VDD,漏极Pd11接电源VDD;第十NMOS管的源极Ns10接地GND,漏极Nd10接地GND;第十一NMOS管的源极Ns11接地GND,漏极Nd11接地GND。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中,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构成第一主锁存器;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构成第一MOS电容;
当SEU监测电路2监测到SEU时,电阻R1上的开关S1断开,第一MOS电容的开关S1N闭合,将RC滤波结构引入到第一主锁存器中,即可滤除掉高能粒子对敏感节点的影响,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工作在辐射加固模式;
当SEU监测电路2未监测到SEU时,电阻R1上的开关S1闭合,第一MOS电容的开关S1N断开,第一主锁存器中无RC滤波结构,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工作在正常模式。
请参阅图5,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具体包括:
九个输入端和三个输出端,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输入端分别与CP连接,第三个和第四个输入端分别与CN连接,第五个输入端与数据信号输入端D1连接,第六个输入端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连接,第七个输入端与置位信号输入端SN连接,第八个输入端与S2连接,第九个输入端与S2N连接;三个输出端分别为A2、B2、D2。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包括第十二PMOS管、第十三PMOS管、第十四PMOS管、第十五PMOS管、第十六PMOS管、第十七PMOS管、第十八PMOS管、第十九PMOS管、第二十PMOS管、第十二NMOS管、第十三NMOS管、第十四NMOS管、第十五NMOS管、第十六NMOS管、第十七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十九NMOS管、第二十NMOS管、电阻R2、开关S2及开关S2N。
第十二PMOS管、第十三PMOS管、第十四PMOS管、第十五PMOS管、第十六PMOS管、第十七PMOS管、第十八PMOS管、第十九PMOS管、第二十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VDD,第十二NMOS管、第十三NMOS管、第十四NMOS管、第十五NMOS管、第十六NMOS管、第十七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二十NMOS管的衬底接地GND。
第十二PMOS管的栅极Pg12连接D1,源极Ps12接电源VDD,漏极Pd12连接第十三PMOS管的源极Ps13;第十三PMOS管的栅极Pg13连接CN,漏极Pd13分别连接第十二NMOS管的漏极Nd12、第十四PMOS管的栅极Pg14、第十五NMOS管的栅极Ng15、第十八PMOS管的漏极Pd18、第十七NMOS管的漏极Nd17及A2;第十二NMOS管的栅极Ng12连接CP,源极Ns12连接第十三NMOS管的漏极Nd13;第十三NMOS管的栅极Ng13连接D1,源极Ns13接地GND;第十四PMOS管的源极Ps14接电源VDD,漏极Pd14分别连接第十五PMOS管的漏极Pd15、第十六PMOS管的源极Ps16;第十五PMOS管的栅极Pg15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Ps15接电源;第十六PMOS管的栅极Pg16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漏极Pd16分别连接第十四NMOS管的漏极Nd14、第十六NMOS管的漏极Nd16、电阻R2的正端、开关S2的一端及B2;第十四NMOS管的栅极Ng14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Ns14连接第十五NMOS管的漏极Nd15;第十五NMOS管的源极Ns14接地GND;第十六NMOS管的栅极连接复位信号的输入端R,源极接地GND;第十七PMOS管的栅极Pg17连接电阻R2的负端,源极Ps17接电源VDD,漏极Pd17连接第十八PMOS管的源极Ps18;第十八PMOS管的栅极Pg18连接CP;第十七NMOS管的栅极Ng17连接CN,源极Ns17连接第十八NMOS管的漏极Nd18;第十八NMOS管的栅极Ng18连接R2的负端,源极Ns18接地GND;开关S2另一端接R2负端、开关S2N的一端及D2;开关S2N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九PMOS管的栅极Pg19,第二十PMOS管的栅极Pg20,第十九NMOS管的栅极Ng19及第二十NMOS管的栅极Ng20;第十九PMOS管的源极Ps19接电源VDD,漏极Pd19接电源VDD;第二十PMOS管的源极Ps20接电源VDD,漏极Pd20接电源VDD;第十九NMOS管的源极Ns19接地GND,漏极Nd19接地GND;第二十NMOS管的源极Ns20接地GND,漏极Nd20接地GND。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的工作原理基本相同,在此不再赘述。
请参阅图6,输出电路5具体包括:
一个输入和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入端连接D2,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Q和第二输出端QN。
输出电路包括第二十一PMOS管、第二十二PMOS管、第二十三PMOS管、第二十四PMOS管、第二十五PMOS管、第二十一NMOS管、第二十二NMOS管、第二十三NMOS管、第二十四NMOS管和第二十五NMOS管。
第二十一PMOS管、第二十二PMOS管、第二十三PMOS管、第二十四PMOS管、第二十五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VDD,第二十一NMOS管、第二十二NMOS管、第二十三NMOS管、第二十四NMOS管、第二十五NMOS管的衬底接地GND。
第二十一PMOS管的栅极Pg21连接D2,源极Ps21接电源VDD,漏极Pd21分别连接第二十一NMOS管的漏极Nd21、第二十二PMOS管的栅极Pg22及第二十二NMOS管的栅极Ng22;第二十一NMOS管的栅极Ng21连接D2,源极Ns21接地GND;第二十二PMOS管的源极Ps22接电源VDD,漏极Pd22分别连接第二十二NMOS管的漏极Nd22及第一输出端Q;第二十二NMOS管的源极Ns22接地GND;
第二十三PMOS管的栅极Pg23连接D2,源极Ps23接电源VDD,漏极Pd23分别连接第二十三NMOS管的漏极Nd23、第二十四PMOS管的栅极Pg24及第二十四NMOS管的栅极Ng24;第二十三NMOS管的栅极Ng23连接D2,源极Ns23接地GND;第二十四PMOS管的源极Ps24接电源VDD,漏极Pd24分别连接第二十四NMOS管的漏极Nd24、第二十五PMOS管的栅极Pg25及第二十五NMOS管的栅极Ng25;第二十四个NMOS管的源极Ns24接地GND;第二十五个PMOS管的源极Ps25接电源VDD,漏极Pd25分别连接第二十五NMOS管的漏极Nd25及第二输出端QN;第二十五NMOS管的源极Ns25接地GND。
该输出电路完成对输出缓冲,输出相位相反的信号。
请参阅图7,给出了在本发明D触发器B1节点监测到SEU的仿真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由于RC低通滤波结构的引入,保证了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输出端并没有发生错误翻转,为了对比起见,给出了通用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在B1节点监测到SEU的仿真波形,如图8所示,由于通用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无抗辐照加固结构,粒子轰击后,引起触发器输出端Q的输出波形发生错误翻转。请查阅图9,给出了在本发明D触发器在电路中敏感节点没有监测到SEU的仿真波形,从图中可以看出触发器输出正常,且没有启动RC滤波结构。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加固结构,相较于现有技术,本发明通过SEU监测电路判断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是否发生单粒子翻转,若监测到SEU则自动引入RC滤波结构将触发器配置为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若未监测到SEU则将触发器配置为常用的可复位和置位主从D触发器。
以上内容仅为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思想,不能以此限定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凡是按照本发明提出的技术思想,在技术方案基础上所做的任何改动,均落入本发明权利要求书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6)

1.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包括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SEU监测电路(2)、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和输出电路(5);
D触发器有四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四个输入端分别为时钟信号输入端C、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数据信号输入端D,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Q和第二输出端QN;
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和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连接,能够产生一个与时钟信号输入端C逻辑状态相反和相同的输出信号CN、CP;
SEU监测电路(2)分别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连接;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分别与数据信号输入端D、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连接;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分别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置位信号输入端SN及输出电路(5)连接;
输出电路(5)与第一输出端Q及第二输出端QN连接;
SEU监测电路(2)监测D触发器内敏感节点输入端A1、B1、A2、B2,当监测到敏感节点A1和敏感节点B1在很皮秒级时间内逻辑状态相同时,或敏感节点A2和敏感节点B2在皮秒级时间内逻辑状态相同时,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发生SEU;当监测到敏感节点A1和敏感节点B1逻辑状态相反,且敏感节点A2和敏感节点B2逻辑状态相反时,异步复位置位D触发器未发生SEU;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包括第一主锁存器和第一MOS电容;当SEU监测电路(2)监测到SEU时,第一MOS电容的开关S1N闭合,将RC滤波结构引入第一主锁存器中,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工作在辐射加固模式;
当SEU监测电路(2)未监测到SEU时,第一MOS电容的开关S1N断开,第一主锁存器中无RC滤波结构,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工作在正常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有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入端为时钟信号输入端C,两个输出端分别为CN和CP;
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包括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第一NMOS管及第二NMOS管;
第一PMOS管、第二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第一NMOS管、第二NMOS管的衬底接地;
第一PMOS管的栅极Pg1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端C,源极Ps1接电源,漏极Pd1分别连接第一NMOS管的漏极Nd1、第二PMOS管的栅极Pg2、第二NMOS管的栅极Ng2及输出端CN;第一NMOS管的栅极Ng1连接所述时钟信号输入端C,源极Ns1接地;第二PMOS管的源极Ps2接电源,漏极Pd2分别连接第二NMOS管的漏极Nd2及输出端CP;第二NMOS管的源极Ns2接地。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SEU监测电路(2)有四个输入端和四个输出端,四个敏感节点输入端分别为A1,B1,A2和B2,四个输出端分别为S1,S1N,S2和S2N;
SEU监测电路(2)包括两个同或门和两个反相器组成;
第一同或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端A1及B1,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一反相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S1;
第一反相器的输出端接输出端S1N;
第二同或门的两个输入端分别连接输入端A2和B2,输出端分别连接第二反相器的输入端及输出端S2;
第二反相器的输出端接输出端S2N。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包括九个输入和三个输出端,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输入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P连接,第三个和第四个输入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N连接,第五个输入端与数据信号输入端D连接,第六个输入端与复位信号输入端R连接,第七个输入端与置位信号输入端SN连接,第八个输入端与SEU监测电路(2)的输出端S1连接,第九个输入端与SEU监测电路(2)的输出端S1N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为A1、B1、D1;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包括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电阻R1、开关S1及开关S1N;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构成第一主锁存器;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构成第一MOS电容;
第三PMOS管、第四PMOS管、第五PMOS管、第六PMOS管、第七PMOS管、第八PMOS管、第九PMOS管、第十PMOS管、第十一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第三NMOS管、第四NMOS管、第五NMOS管、第六NMOS管、第七NMOS管、第八NMOS管、第九NMOS管、第十NMOS管、第十一NMOS管的衬底接地;
第三PMOS管的栅极Pg3连接所述数据信号输入端D,源极Ps3接电源,漏极Pd3连接所述第四PMOS管的源极Ps4;第四PMOS管的栅极Pg4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P,漏极Pd4分别连接第三NMOS管的漏极Nd3、第五PMOS管的栅极Pg5、第六NMOS管的栅极Ng6、第九PMOS管的漏极Pd9、第八NMOS管的漏极Nd8及SEU监测电路(2)的输入端A1;第三NMOS管的栅极Ng3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N,源极Ns3分别连接第四NMOS管的漏极Nd4;第四NMOS管的栅极Ng4连接数据信号输入端D,源极Ns4接地;第五PMOS管的源极Ps5接电源,漏极Pd5分别连接第六PMOS管的漏极Pd6及第七PMOS管的源极Ps7;第六PMOS管的栅极Pg6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Ps6接电源;第七PMOS管的栅极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漏极Pd7分别连接第五NMOS管的漏极Nd5、第七NMOS管的漏极Nd7、电阻R1的正端、开关S1的一端及SEU监测电路(2)的输入端B1;第五NMOS管的栅极Ng5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Ns5连接第六NMOS管的漏极Nd6;第六NMOS管的源极Ns6接地;第七NMOS管的栅极Ng7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源极Ns7接地;第八PMOS管的栅极Pg8连接电阻R1的负端,源极Ps8接电源,漏极Pd8连接第九PMOS管的源极Ps9;第九PMOS管的栅极Pg9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N;第八NMOS管的栅极Ng8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P,源极Ns8连接第九NMOS管的漏极Nd9;第九NMOS管的栅极Ng9连接电阻R1的负端,源极Ns9接地;开关S1另一端接电阻R1负端、开关S1N的一端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的输出端D1;开关S1N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PMOS管的栅极Pg10,第十一PMOS管的栅极Pg11、第十NMOS管的栅极Ng10及第十一NMOS管的栅极Ng11;第十PMOS管的源极Ps10接电源,漏极Pd10接电源;第十一PMOS管的源极Ps11接电源,漏极Pd11接电源;第十NMOS管的源极Ns10接地,漏极Nd10接地;第十一NMOS管的源极Ns11接地,漏极Nd11接地。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包括九个输入和三个输出端,其中,第一个和第二个输入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P连接,第三个和第四个输入端分别与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N连接,第五个所述输入端与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的输出端D1连接,第六个输入端与复位据信号输入端R连接,第七个输入端与置位信号输入端SN连接,第八个输入端与SEU监测电路(2)的输出端S2连接,第九个输入端与SEU监测电路(2)的输出端S2N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的三个输出端分别为A2、B2、D2;
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包括第十二PMOS管、第十三PMOS管、第十四PMOS管、第十五PMOS管、第十六PMOS管、第十七PMOS管、第十八PMOS管、第十九PMOS管、第二十PMOS管、第十二NMOS管、第十三NMOS管、第十四NMOS管、第十五NMOS管、第十六NMOS管、第十七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十九NMOS管、第二十NMOS管、电阻R2、开关S2及开关S2N;
第十二PMOS管、第十三PMOS管、第十四PMOS管、第十五PMOS管、第十六PMOS管、第十七PMOS管、第十八PMOS管、第十九PMOS管、第二十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第十二NMOS管、第十三NMOS管、第十四NMOS管、第十五NMOS管、第十六NMOS管、第十七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十八NMOS管、第二十NMOS管的衬底接地;
第十二PMOS管的栅极Pg12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的输出端D1,源极Ps12接电源,漏极Pd12连接第十三PMOS管的源极Ps13;第十三PMOS管的栅极Pg13连接CN,漏极Pd13分别连接第十二NMOS管的漏极Nd12、第十四PMOS管的栅极Pg14、第十五NMOS管的栅极Ng15、第十八PMOS管的漏极Pd18、第十七NMOS管的漏极Nd17及SEU监测电路(2)的输入端A2;第十二NMOS管的栅极Ng12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P,源极Ns12连接第十三NMOS管的漏极Nd13;第十三NMOS管的栅极Ng13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主锁存器(3)的输出端D1,源极Ns13接地;第十四PMOS管的源极Ps14接电源,漏极Pd14分别连接第十五PMOS管的漏极Pd15、第十六PMOS管的源极Ps16;第十五PMOS管的栅极Pg15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Ps15接电源;第十六PMOS管的栅极Pg16连接复位信号输入端R,漏极Pd16分别连接第十四NMOS管的漏极Nd14、第十六NMOS管的漏极Nd16、电阻R2的正端、开关S2的一端及SEU监测电路(2)的输入端B2;第十四NMOS管的栅极Ng14连接置位信号输入端SN,源极Ns14连接第十五NMOS管的漏极Nd15;第十五NMOS管的源极Ns15接地;第十六NMOS管的栅极Ng16连接复位信号的输入端R,源极Ns16接地;第十七PMOS管的栅极Pg17连接电阻R2的负端,源极Ps17接电源,漏极Pd17连接第十八PMOS管的源极Ps18;第十八PMOS管的栅极Pg18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P;第十七NMOS管的栅极Ng17连接时钟信号输入电路(1)的输出端CN,源极Ns17连接第十八NMOS管的漏极Nd18;第十八NMOS管的栅极Ng18连接电阻R2的负端,源极Ns18接地;开关S2另一端接电阻R2负端、开关S2N的一端及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的输出端D2;开关S2N的另一端分别连接第十九PMOS管的栅极Pg19,第二十PMOS管的栅极Pg20,第十九NMOS管的栅极Ng19及第二十NMOS管的栅极Ng20;第十九PMOS管的源极Ps19接电源,漏极Pd19接电源;第二十PMOS管的源极Ps20接电源,漏极Pd20接电源;第十九NMOS管的源极Ns19接地,漏极Nd19接地;第二十NMOS管的源极Ns20接地,漏极Nd20接地。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其特征在于,输出电路(5)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两个输出端,一个输入端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的输出端D2,两个输出端分别为第一输出端Q和第二输出端QN;
输出电路(5)包括第二十一PMOS管、第二十二PMOS管、第二十三PMOS管、第二十四PMOS管、第二十五PMOS管、第二十一NMOS管、第二十二NMOS管、第二十三NMOS管、第二十四NMOS管和第二十五NMOS管;
第二十一PMOS管、第二十二PMOS管、第二十三PMOS管、第二十四PMOS管、第二十五PMOS管的衬底接电源,第二十一NMOS管、第二十二NMOS管、第二十三NMOS管、第二十四NMOS管和第二十五NMOS管的衬底接地;
第二十一PMOS管的栅极Pg21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的输出端D2,源极Ps21接电源,漏极Pd21分别连接第二十一NMOS管的漏极Nd21、第二十二PMOS管的栅极Pg22及第二十二NMOS管的栅极Ng22;第二十一NMOS管的栅极Ng21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的输出端D2,源极Ns21接地;第二十二PMOS管的源极Ps22接电源,漏极Pd22分别连接第二十二NMOS管的漏极Nd22及第一输出端Q;第二十二NMOS管的源极Ns22接地;
第二十三PMOS管的栅极Pg23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的输出端D2,源极Ps23接电源,漏极Pd23分别连接第二十三NMOS管的漏极Nd23、第二十四PMOS管的栅极Pg24及第二十四NMOS管的栅极Ng24;第二十三NMOS管的栅极Ng23连接可控电阻-电容滤波结构的从锁存器(4)的输出端D2,源极Ns23接地;第二十四PMOS管的源极Ps24接电源,漏极Pd24分别连接第二十四NMOS管的漏极Nd24、第二十五PMOS管的栅极Pg25及第二十五NMOS管的栅极Ng25;第二十四个NMOS管的源极Ns24接地;第二十五个PMOS管的源极Ps25接电源,漏极Pd25分别连接第二十五NMOS管的漏极Nd25及第二输出端QN;第二十五NMOS管的源极Ns25接地。
CN201910592610.8A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Active CN11031165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2610.8A CN110311656B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2610.8A CN110311656B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656A CN110311656A (zh) 2019-10-08
CN110311656B true CN110311656B (zh) 2023-01-31

Family

ID=6807809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2610.8A Active CN110311656B (zh) 2019-07-03 2019-07-03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1165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599A (zh) * 2011-10-21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抗单粒子翻转可置位和复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02394602A (zh) * 2011-10-21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可置位和复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02394595A (zh) * 2011-10-21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抗单粒子翻转的可置位和复位d触发器
JP2013201770A (ja) * 2013-05-24 2013-10-03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シングルイベント耐性のラッチ回路
CN105634454A (zh) * 2016-02-26 2016-06-01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宇航用sram型fpga的单粒子加固的上电复位电路
CN105790734A (zh) * 2016-03-31 2016-07-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带自纠检错的抗单粒子翻转的三模冗余d触发器
CN106788341A (zh) * 2017-01-12 2017-05-31 深圳大学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d触发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838899B2 (en) * 2002-12-30 2005-01-04 Actel Corporation Apparatus and method of error detection and correction in a radiation-hardened static random access memory 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394599A (zh) * 2011-10-21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抗单粒子翻转可置位和复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02394602A (zh) * 2011-10-21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可置位和复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02394595A (zh) * 2011-10-21 2012-03-28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抗单粒子翻转的可置位和复位d触发器
JP2013201770A (ja) * 2013-05-24 2013-10-03 Japan Aerospace Exploration Agency シングルイベント耐性のラッチ回路
CN105634454A (zh) * 2016-02-26 2016-06-01 北京时代民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宇航用sram型fpga的单粒子加固的上电复位电路
CN105790734A (zh) * 2016-03-31 2016-07-20 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大学 带自纠检错的抗单粒子翻转的三模冗余d触发器
CN106788341A (zh) * 2017-01-12 2017-05-31 深圳大学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d触发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一种单粒子翻转机制及其解决方法;王亮等;《信息与电子工程》;20120625(第03期);全文 *
改进DICE结构的D触发器抗SEU设计;孙敬等;《电子与封装》;20160820(第08期);全文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11656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190833B (zh)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自检测自恢复同步复位d触发器
CN106505976B (zh)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d触发器
CN102394595B (zh) 抗单粒子翻转的可置位和复位d触发器
CN102361442B (zh) 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复位d触发器
CN102394602B (zh)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可置位和复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02394598B (zh) 抗单粒子翻转的可同步复位d触发器
CN110311660B (zh)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d触发器
CN106788340A (zh)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同步置位d触发器
CN105790734A (zh) 带自纠检错的抗单粒子翻转的三模冗余d触发器
CN106788380B (zh)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置位d触发器
CN106712743B (zh)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同步复位d触发器
CN103825582B (zh) 抗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瞬态的d触发器
CN102394597B (zh) 抗单粒子翻转的d触发器
CN102361440B (zh) 抗单粒子翻转可同步复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10311656B (zh) 一种自适应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和置位d触发器
CN102361441B (zh) 抗单粒子翻转可置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02361443B (zh) 抗单粒子翻转可复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02394596B (zh) 抗单粒子翻转的可置位d触发器
CN103825579A (zh) 抗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瞬态的可复位d触发器
CN108418578B (zh) 一种抗单粒子加固的分频器电路
CN102394599B (zh) 抗单粒子翻转可置位和复位的扫描结构d触发器
CN106059540B (zh) D触发器
CN106788341B (zh) 一种抗单粒子翻转的异步复位d触发器
CN103825581A (zh) 抗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瞬态的可置位d触发器
CN103825584A (zh) 抗单粒子翻转和单粒子瞬态的可置位和复位d触发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