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7491B -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 Google Patents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7491B
CN110307491B CN201910582261.1A CN201910582261A CN110307491B CN 110307491 B CN110307491 B CN 110307491B CN 201910582261 A CN201910582261 A CN 201910582261A CN 110307491 B CN110307491 B CN 11030749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diffuser
entering
light source
exterio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226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307491A (zh
Inventor
王剑虹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226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7491B/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74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749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30749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749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S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SYSTEMS THEREOF; VEHICLE LIGHT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VEHICLE EXTERIORS
    • F21S8/00Lighting devices intended for fixed installation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33/0004Personal or domestic articles
    • F21V33/0052Audio or video equipment, e.g. televisions, telephones, cameras or computers; Remote control devices therefo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1LIGHTING
    • F21VFUNCTIONAL FEATURES OR DETAILS OF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STRUCTURAL COMBINATIONS OF LIGHTING DEVICES WITH OTHER ARTICL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F21V2200/00Use of light guides, e.g. fibre optic devices, in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Planar Illumination Modules (AREA)
  • Non-Portable Lighting Devices Or Systems Thereof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灯光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光源、导光构件及外观件。导光构件包括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第一导光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入光部和第一出光部。第一入光部相对第一出光部靠近光源,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经第一入光部进入到第一导光件,从第一出光部出射并传导至外观件。第二导光件包括相连的第二入光部和第二出光部。第二入光部相对第二出光部靠近光源。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经第二入光部进入到第二导光件,从第二出光部出射并传导至外观件。由于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后均匀地出射至外观件,从而使得外观件的亮度保持一致,使得灯光组件的亮度保持一致。

Description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智能手机等的电子装置在人们生活中占据着越来越重要的地位。当电子装置接收到新信息时,电子装置往往通过闪烁的指示灯来提示用户。然而,目前电子装置中的指示灯在不同位置的亮度不同。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一种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光源、导光构件及外观件。所述导光构件包括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所述第一导光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入光部和第一出光部。所述第一入光部相对所述第一出光部靠近所述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一入光部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从所述第一出光部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所述第二导光件包括相连的第二入光部和第二出光部。所述第二入光部相对所述第二出光部靠近所述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二入光部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从所述第二出光部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由于所述导光构件包括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和所述第二导光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使得所述光源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和所述第二导光件后均匀地出射至所述外观件,从而使得所述外观件的亮度保持一致,使得所述灯光组件的亮度保持一致。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子装置。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及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光源、导光构件、及外观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光源发光或熄灭,光源发光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构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所述处理器可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光源发光或熄灭,以直观地提醒用户。进一步地,所述电子装置中处理器控制所述光源发光时,所述灯光组件的亮度保持一致。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第九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第十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图13为处理器控制灯光组件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申请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申请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请一并参阅图1,图1为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所述灯光组件10用于为电子装置提供照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但不仅限于智能手机、互联网设备(mobile internet device,MID)、电子书、便携式播放站(Play Station Portable,PSP)或个人数字助理(Personal Digital Assistant,PDA) 等具有照明功能的电子装置。下面对本申请所提供的灯光组件10进行详细描述。
所述灯光组件10包括间隔设置的光源11、导光构件12及外观件13。所述导光构件12包括第一导光件121和第二导光件122。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包括相连的第一入光部1211和第一出光部1212。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相对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光源11,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从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所述第二导光件122包括相连的第二入光部1221和第二出光部1222。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相对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光源11。所述光源11 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从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由于所述导光构件12包括第一导光件121和第二导光件122,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121 和所述第二导光件122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使得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和所述第二导光件122后均匀地出射至所述外观件13,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一致,使得所述灯光组件10的亮度保持一致。
具体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包括相连的第一入光部1211和第一出光部 1212。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相对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光源11。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然后在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内部反射和扩散之后,再均匀地从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 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相应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包括相连的第二入光部1221和第二出光部1222,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相对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 靠近所述光源11。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然后在所述第二导光件122内部反射和扩散之后,再均匀地从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出射并传到至所述外观件13。由于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121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所述第二导光件122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避免了在相关技术中,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经过一个导光件内部反射和扩散,而一个导光件内部发射和扩散的路径过长而导致导光件出射的光源11不够均匀,即,相关技术中,靠近导光件中入光部的部分的光线强度比远离导光件中入光部的部分的光线强度大。
可以理解地,所述光源1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LED)等的具有发光功能的电子器件,所述光源11用于向外界发出光线。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可以为但不限于为导光板(Light-Guide-Plate,LGP)等的能够引导光线的散射方向的光学器件。所述外观件13用于将光源11发出的光线透出外界。
进一步地,请再次参阅图1,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自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 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自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侧朝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方向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自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使得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后沿着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弯折的方向传导;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自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侧朝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方向弯折延伸而成,使得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后沿着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方向传导。使得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沿着第一出光部1212传导的方向与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沿着第二出光部1222传导的方向相反,使得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均匀地从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和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出射至所述外观件13,避免了所述光线发出的光线沿着同一个方向传导而使得光线过于集中。
请一并参阅图2,图2为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与本申请第一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 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第一入光面12111,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第二入光面12211,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贴合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且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和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中线123和所述光源出光面111的中线112重合。所述第一入光贴合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使得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和第二入光部1221之间无缝隙。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 和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中线123和所述光源出光面111的中线112重合,使得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进入到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量和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进入到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量相同,使得从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出射的光线的量与从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出射的光线的量相同,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均匀地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和第二导光件122,从而使得光源 11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和所述第二导光件122后均匀地出射。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和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中线123指的是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和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形成的整体的中线,且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和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关于所述中线123对称设置。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第一出光面12121,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从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第一出光面12121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第二出光面12221,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从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第二出光面12221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
可选地,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与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之间的夹角a为90°,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与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之间的夹角b为90°。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与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之间的夹角a为90°,使得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偏转90°后进入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第二入光部1221后沿着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部 1212的方向偏转90°后进入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使得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沿着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传导的方向,与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沿着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传导的方向相反,且关于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和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中线123对称。
请一并参阅图3,图3为本申请第三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与本申请第二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 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得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端面的横截面积最大,即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第一入光面12111的横截面积最大,增大了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进入到所述第一入光面12111的量;相应地,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 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得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 1222的端面的横截面积最大,即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第二入光面12211的横截面积最大,增大了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进入到所述第二入光面12211 的量。从而提高了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和所述第二导光件122的量,提高了所述光源11的利用率。可以理解地,所述光源11 的利用率指的是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以及第二导光件122的光线占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的百分比。
可选地,请再次参阅图3,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 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反射件12112,所述第一反射件12112用于将进入到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部分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出光部 1212。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反射件12212,所述第二反射件12212用于将进入到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由于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反射件12112,使得进入到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部分的光线能够传导至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由于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反射件12212,使得进入到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的光线能够传导至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提高了所述光源11的利用率。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得进入到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 1212的部分的光线往往无法传导至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由于所述第一入光部 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部分设置有第一反射件12112,所述第一反射件12112能够改变所述进入到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 的部分的光线的传导路径,使得进入到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部分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相应地,所述第二入光部 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使得进入到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的光线往往无法传导至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由于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设置有第二反射件12212,所述第二反射件12212能够改变所述进入到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的光线的传导路径,使得进入到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部分的光线反射至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
请一并参阅图4,图4为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可以结合前面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三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光组件10还包括扩散件14,所述扩散件14设置在所述导光构件12与所述外观件13之间,所述第一入光部 121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所述扩散件14能够将进入其内部的光线均匀地传导出去,由于在所述导光构件12 与所述外观件13之间设置有扩散件14,且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使得所述一出光部在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的部分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扩散件14后均匀地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使得所述二出光部在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的部分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扩散件14后均匀地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以使得所述灯光组件10的亮度保持一致。
在相关技术中,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的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光部 1211进入到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的光线再从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出射。而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的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光部 1211进入到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集中在所述第一入光部 1211和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连接处,即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部分出射光线的强度,比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部分出射光线的强度大。相应地,所述光源11发出的部分光线经过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 的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进入到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的光线再从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出射。而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 的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进入到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集中在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和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连接处,即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部分出射光线的强度,比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部分出射光线的强度大。
可以理解地,所述扩散件14可以由但不限于由丙烯酸树脂形成的具有将光线均匀分散作用的透明材料组成,所述扩散件14用于将进入其内部的光线均匀地传导出去。由于在所述导光构件12与所述外观件13之间设置有扩散件14,且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使得所述一出光部在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的部分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扩散件14后均匀地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使得所述二出光部在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的部分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扩散件14后均匀地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
请一并参阅图5,图5为本申请第五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与本申请第四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 基本相同,不同之处在于,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由于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14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14内;使得所述一出光部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扩散件14后均匀地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使得所述二出光部出射的光线经所述扩散件14后均匀地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
请一并参阅图6,图6为本申请第六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可以结合前面描述的第四实施方式至第五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扩散件14贴附在所述外观件13 靠近所述导光构件12的表面上。所述扩散件14能够将进入其内部的光线均匀地传导出去,由于所述扩散件14贴附在所述外观件13靠近所述导光构件12的表面上,使得经所述扩散件14作用后的光线能够直接进入所述外观件13,从而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保持一致。
请一并参阅图7,图7为本申请第七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可以结合前面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六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光组件10还包括第一反光件 15及第二反光件16。所述第一反光件15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光件16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侧。由于在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侧设置有第一反光件15,所述第一反光件15能够将从第一出光部 1212内沿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方向出射的光线重新反射回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提高了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对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相应地,由于在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侧设置有所述第二反光件16,所述第二反光件16能够将从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内沿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方向出射的光线重新反射回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提高了所述第二导光件122对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对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指的是经过所述第一导光件121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的光线占进入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的光线的百分比。所述第二导光件122对所述光源11发出的光线的利用率指的是经过所述第二导光件122 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的光线占进入所述第二导光件122的光线的百分比。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反光件15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弱于所述第一反光件15背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第二反光件16邻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端的反光效果弱于所述第二反光件16背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由于所述第一反光件15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弱于所述第一反光件15背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使得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的光线更加均匀,使得所述外观件 13的亮度保持一致;由于所述第二反光件16邻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端的反光效果弱于所述第二反光件16背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使得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的光线更加均匀,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保持一致,使得所述灯光组件10的亮度保持一致。
可以理解地,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的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进入到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再从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出射。而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的光线从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进入到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集中在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和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连接处,即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光线的强度,比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光线的强度大。由于所述第一反光件 15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弱于所述第一反光件15 背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使得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 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的光线更加均匀,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保持均匀。相应地,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的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进入到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再从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出射。而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122的光线从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进入到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过程中,往往容易集中在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和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连接处,即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光线的强度,比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光线的强度大。由于所述第二反光件16邻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弱于所述第二反光件16背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使得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的光线更加均匀,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保持一致,使得所述灯光组件10的亮度保持一致。
请一并参阅图8,图8为本申请第八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可以结合前面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七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外观件13包括相连的第一外观部131和第二外观部132,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外观部 132的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及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沿垂直于所述外观件13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由于所述第一外观部131 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外观部132的透光率,且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及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沿垂直于所述外观件13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第一外观部131,使得透过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的光线与透过所述第二外观部132的光线保持一致,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保持一致。可以理解地,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的透光率指的是透过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的光线与进入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的光线的百分比。所述第二外观部132的透光率指的是透过所述第二外观部132的光线与进入所述第二外观部132的光线与的百分比。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光线的强度,比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光线的强度大;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光线的强度,比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光线的强度大,则进入到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的光线的强度大于进入到所述第二外观部132 的光线的强度。由于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外观部132的透光率,使得透过所述第一外观部131的光线的强度与透过所述第二外观部132 的光线的强度保持一致,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保持一致,其中,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及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沿垂直于所述外观件13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第一外观部131。
请一并参阅图9,图9为本申请第九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可以合前面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八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光组件10还包括遮光层17,所述遮光层17贴附在所述外观件13靠近所述导光构件12的表面,所述遮光层17 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171和第二部分172,所述第一部分171的透光效果低于所述第二部分172的透光效果,其中,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及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 沿垂直于所述外观件13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第一部分171。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光线的强度,比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光线的强度大;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光线的强度,比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光线的强度大,则进入到所述第一部分171的光线的强度大于进入到所述第二部分172的光线的强度。由于所述第一部分171的透光效果低于所述第二部分 172的透光效果,使得透过所述第一部分171的光线的强度与透过所述第二部分 172的光线的强度保持一致,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保持一致,使得所述灯光组件10的亮度保持一致。
请一并参阅图10,图10为本申请第十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的俯视结构示意图。本实施方式提供的灯光组件10可以结合前面描述的第一实施方式至第九实施方式中的任意一个,在本实施方式中,所述灯光组件10还包括第一缓冲件18和第二缓冲件19,所述第一缓冲件18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表面,所述第二缓冲件19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表面,所述第一缓冲件18越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 的缓冲效果越强,所述第二缓冲件19越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缓冲效果越强。由于所述第一缓冲件18能够缓冲外界传导至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的作用力,且所述第一缓冲件18越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缓冲效果越强,避免了外界的作用力损坏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由于所述第二缓冲件19能够缓冲外界传导至所述第二导光件122的作用力,且所述第二缓冲件19越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缓冲效果越强,避免了外界的作用力损坏所述第二导光件122。可以理解地,所述灯光组件10受到外界的作用时,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越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部分受到外界的作用越大,由于所述第一缓冲件18 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表面,且所述第一缓冲件18越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1211的缓冲效果越强,提高了所述第一缓冲件 18对所述第一出光部1212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外界的作用力损坏所述第一导光件121。相应地,所述灯光组件10受到外界的作用时,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越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部分受到外界的作用越大,由于所述第二缓冲件19 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表面,且所述第二缓冲件19越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1221的缓冲效果越强,提高了所述第二缓冲件 19对所述第二出光部1222的缓冲作用,避免了外界的作用力损坏所述第二导光件122。
请一并参阅图11至图12,图11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12为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装置的电路结构示意图。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20 及所述灯光组件10,所述灯光组件10包括间隔设置的光源11、导光构件12、及外观件13,所述处理器20与所述光源11电连接,所述处理器20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光源11发光或熄灭,光源11发光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构件12传导至所述外观件13。由于所述灯光组件10中的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一致,使得所述电子装置1中处理器20控制所述光源11 发光时,使得所述外观件13的亮度一致,使得所述灯光组件10的亮度保持一致。避免了现有技术中,光源11发光时,灯光组件10不同的位置的亮度不同。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20可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光源11发光或熄灭,以直观地提醒用户。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20用于识别预设事件的状态,当所述预设事件开启时,所述处理器20发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11按照第一预设规律发光。当所述预设事件完成时,所述处理器20发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11按照第二预设规律发光,其中,所述第一规律不同于所述第二预设规律。由于所述控制信号控制光源11针对所述预设事情的不同状态来按照不同规律来发光,从而可以直观地让用户获知预设事件的状态。
具体的,所述处理器20控制所述灯光组件10的方法描述如下。请一并参阅图13,图13为处理器控制灯光组件的方法流程图。所述方法包括但不仅限于包括S100、S110、S210,S100、S110、S210详细介绍如下。
S100、识别预设事件的状态;
S110、当所述预设事件开启时,所述处理器20发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11按照第一预设规律发光;
S210、当所述预设事件完成时,所述处理器20发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11按照第二预设规律发光。
举例而言,所述电子装置1具有无线交易功能,当所述电子装置1与其他电子装置开启无线交易时,所述电子装置1中的处理器20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光源11按照第一预设规律发光,从而提醒用户当前电子装置1与其他电子装置开启无线交易。当所述电子装置1与其他电子装置完成无线交易时,所述电子装置1中的处理器20发出控制信号以控制所述光源11安装第二预设规律发光,从而提醒用户当前电子装置1与其他电子装置已完成无线交易。
进一步地,所述处理器20识别预设语音指令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11按照预设规律发光。由于所述处理器20能够识别预设语音指令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11按照预设规律发光,从而可以直观地提示用户获知电子装置1的位置。举例而言,用户忘记所述电子装置1的具体位置时,向所述电子装置1发出预设语音指令。当所述处理器20识别所述预设语音指令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11按照预设规律发光,使得用户可以直观地通过电子装置1中光源11发出的光线来获知电子装置1的位置。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4)

1.一种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光源、导光构件及外观件,所述导光构件包括第一导光件和第二导光件;
所述第一导光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入光部和第一出光部,所述第一入光部相对所述第一出光部靠近所述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一入光部进入到所述第一导光件,从所述第一出光部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
所述第二导光件包括相连的第二入光部和第二出光部,所述第二入光部相对所述第二出光部靠近所述光源,所述光源发出的部分光线经所述第二入光部进入到所述第二导光件,从所述第二出光部出射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
所述灯光组件还包括遮光层,所述遮光层贴附在所述外观件靠近所述导光构件的表面,所述遮光层包括相连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的透光效果低于所述第二部分的透光效果,其中,所述第一入光部及所述第二入光部沿垂直于所述外观件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第一部分。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部自所述第一入光部的一侧弯折延伸而成,所述第二出光部自所述第二入光部的一侧朝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部的方向弯折延伸而成。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部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一出光部的第一入光面,所述第二入光部设置有背离所述第二出光部的第二入光面,所述第一入光部贴合所述第二入光部,且所述第一入光部和所述第二入光部的中线和光源出光面的中线重合。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入光部远离所述第一出光部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所述第二入光部远离所述第二出光部的部分的横截面积逐渐增大。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还包括扩散件,所述扩散件设置在所述导光构件与所述外观件之间,所述第一入光部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内,所述第二入光部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内。
6.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出光部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内,所述第二出光部沿垂直于所述扩散件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扩散件内。
7.如权利要求5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扩散件贴附在所述外观件靠近所述导光构件的表面上。
8.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还包括第一反光件及第二反光件,所述第一反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部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反光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部靠近所述第二入光部的一侧。
9.如权利要求8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反光件邻近所述第一入光部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弱于所述第一反光件背离所述第一入光部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第二反光件邻近所述第二入光部的一端的反光效果弱于所述第二反光件背离所述第二入光部的一端对光线的反光效果。
10.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外观件包括相连的第一外观部和第二外观部,所述第一外观部的透光率小于所述第二外观部的透光率,其中,所述第一入光部及所述第二入光部沿垂直于所述外观件方向上的投影落入到所述第一外观部。
11.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灯光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灯光组件还包括第一缓冲件和第二缓冲件,所述第一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一出光部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的表面,所述第二缓冲件设置在所述第二出光部靠近所述第一入光部的表面,所述第一缓冲件越远离所述第一入光部的缓冲效果越强,所述第二缓冲件越远离所述第二入光部的缓冲效果越强。
12.一种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装置包括处理器及权利要求1-11项任意一项所述的灯光组件,所述灯光组件包括间隔设置的光源、导光构件及外观件,所述处理器与所述光源电连接,所述处理器用于发出控制信号,所述控制信号用于控制所述光源发光或熄灭,光源发光时发出的光线经过所述导光构件传导至所述外观件。
13.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用于识别预设事件的状态,当所述预设事件开启时,所述处理器发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按照第一预设规律发光;当所述预设事件完成时,所述处理器发出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按照第二预设规律发光,其中,所述第一预设规律不同于所述第二预设规律。
14.如权利要求12所述的电子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识别预设语音指令时,所述控制信号控制所述光源按照预设规律发光。
CN201910582261.1A 2019-06-30 2019-06-30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Active CN110307491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2261.1A CN110307491B (zh) 2019-06-30 2019-06-30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2261.1A CN110307491B (zh) 2019-06-30 2019-06-30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7491A CN110307491A (zh) 2019-10-08
CN110307491B true CN110307491B (zh) 2021-10-19

Family

ID=68078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2261.1A Active CN110307491B (zh) 2019-06-30 2019-06-30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7491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915583A (zh) * 2020-07-09 2022-01-11 深圳市绎立锐光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照明装置及车辆用灯具
CN112526666B (zh) * 2020-12-14 2023-04-07 闪耀现实(无锡)科技有限公司 增强现实设备及其导光结构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5105A (zh) * 2009-08-10 2010-01-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柱及具有该导光柱的移动通信终端
CN201655179U (zh) * 2010-01-26 2010-11-2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器的指示装置以及采用该指示装置的电器
CN103791319A (zh) * 2012-10-29 2014-05-1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晕光效果的发光装置
JP2015207476A (ja) * 2014-04-22 2015-11-1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Led信号灯
CN110463345A (zh) * 2017-04-07 2019-11-15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光学系统以及包括光学系统的感应灶具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25105A (zh) * 2009-08-10 2010-01-13 青岛海信移动通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导光柱及具有该导光柱的移动通信终端
CN201655179U (zh) * 2010-01-26 2010-11-24 青岛海信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用于电器的指示装置以及采用该指示装置的电器
CN103791319A (zh) * 2012-10-29 2014-05-14 纬创资通股份有限公司 具有晕光效果的发光装置
JP2015207476A (ja) * 2014-04-22 2015-11-19 スタンレー電気株式会社 Led信号灯
CN110463345A (zh) * 2017-04-07 2019-11-15 伊莱克斯家用电器股份公司 光学系统以及包括光学系统的感应灶具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7491A (zh) 2019-10-0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7760975B2 (en) Shared light pipe for message indicator and light sensor
CN110307491B (zh) 灯光组件及电子装置
CN102954415A (zh) 照明设备
EP3228924B1 (en) Vehicle lamp
CN109618025B (zh) 一种电子设备
JP3994190B2 (ja) バックライト
JP2009099604A (ja) 光制御部材、光束制御部材、発光装置及び照明装置
WO2013182003A1 (zh) 导光装置、发光设备、电子设备和按键
JP2021061184A (ja) 導光レンズ、レンズ結合体及び車両用灯具
KR100782565B1 (ko) 광도파관을 적용한 휴대 단말기용 플래시 모듈
US20140092628A1 (en) Illumination device
CN113847583A (zh) 发光模组以及电子设备
TW201344107A (zh) 照明裝置與應用此照明裝置之隱蔽式照明模組
JP2007094213A (ja) 光送信装置
CA2553355C (en) Shared light pipe for a message indicator and light sensor
CN214041791U (zh) 侧发光平板灯
JP2004271871A (ja) 導光板,面光源装置及び液晶表示装置
JP2009182678A (ja) 携帯端末
US8622581B2 (en) Light guiding pole and illumination assembly using same
JP2017216107A (ja) 導光板装置及び窓照明装置
CN218237213U (zh) 一种灯具
CN219674021U (zh) 光导装置、照明和/或信号指示装置以及机动车辆
TWM458604U (zh) 觸控手機按鍵導光結構
EP3885649B1 (en) Circular light-guiding structure and light-guiding device
KR101085189B1 (ko) 엘이디모듈 투광장치 및 이를 구비한 엘이디모듈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