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5791A - 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5791A
CN110305791A CN201910480150.XA CN201910480150A CN110305791A CN 110305791 A CN110305791 A CN 110305791A CN 201910480150 A CN201910480150 A CN 201910480150A CN 110305791 A CN110305791 A CN 11030579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train
plant
drought
female
cultur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80150.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王飞
张文旭
雷自强
王佳
张红瑞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ENGZHOU YONGFENG BIOLOGICAL FERTILIZER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ENGZHOU YONGFENG BIOLOGICAL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ENGZHOU YONGFENG BIOLOGICAL FERTILIZER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ENGZHOU YONGFENG BIOLOGICAL FERTILIZER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80150.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5791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579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5791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0/00Cultivation of turf, lawn or the like; Apparatus or method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A01G22/40Fabaceae, e.g. beans or pe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7/00Botany in general
    • A01G7/06Treatment of growing trees or plants, e.g. for preventing decay of wood, for tingeing flowers or wood, for prolonging the life of plant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5FERTILISERS; MANUFACTURE THEREOF
    • C05FORGANIC FERTILISERS NOT COVERED BY SUBCLASSES C05B, C05C, e.g. FERTILISERS FROM WASTE OR REFUSE
    • C05F11/00Other organic fertilisers
    • C05F11/08Organic fertilisers containing added bacterial cultures, mycelia or the lik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otany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Forests & Forestry (AREA)
  • Ecolog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菌种培育方法包括:于空气温度为30~55℃时截取选种植株的部分根部以及部分根部的根际处的土壤得到第一母菌种;于空气温度为‑5~‑10℃时截取同一株选种植株的部分根部及根际处的土壤得到第二母菌种;培养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种。母种包括于高温环境和低温环境生存的菌类,再于接近于选种植株能承受的最恶劣的环境中培养,得到的菌种能够在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下存活。将的该菌种接种至植株根部,能够快速增加植株的生物量,有利于移栽或者种植的植株快速存活;增加抗旱能力以及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Description

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 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微生物领域,具体而言,涉及一种菌种培育方法、微 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荒漠化防治大家都使用草方格、固定流动沙丘、栽种 防风林植树造林等方式,现有技术中,在沙漠、隔壁等环境下移植的 植物例如梭梭在刚移植的时期抗旱能力较弱,生长较慢。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 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其旨在改善现有的移植的植 物在干旱环境下抗旱能力较弱的问题。
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一种菌种培育方法,菌种培育方法包括:
于空气温度为30~55℃时截取选种植株的部分根部以及部分根 部的根际处的土壤得到第一母菌种;
于空气温度为-5~-10℃时截取同一株选种植株的其余部分根部 的至少一部分根部以及至少一部分根部的根际处的土壤得到第二母 菌种;
于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的条件下培养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 种。
母种包括寄生于土壤和寄生于根部的菌种,且同时兼具于高温环 境和低温环境生存的菌类,再于接近于选种植株能承受的最恶劣的环 境中培养,得到的菌种能够在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下存活。
如果将该菌种接种至植株根部,能够快速增加植株的生物量,有 利于移栽或者种植的植株快速存活;使植株在高温低含水的环境下也 能快速生长,增加抗旱能力以及提高植株的成活率。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于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的 条件下培养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种的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阶段:将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种共同置于具有预设温度和 预设含水量的培养环境培养,分多次加入1~9wt‰的红糖水培养 15~35天,然后进行第二阶段培养;
第二阶段:加入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培养15~35天得 到产物;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的含水量为预设含水量的 2~5倍。
第三阶段:对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重复第二阶段的培养,然后进 行孢子化。
培养的第一阶段,多次加入1~9wt‰的红糖水营养液进行培养 15~35天,使菌种在具有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的培养环境中存活、 生长,然后采用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进行第二阶段和第三 阶段培养,在第二、三阶段培养的过程中,菌种繁殖;菌类生长壮硕, 然后孢子化。
通过上述培养得到的孢子生命力旺盛,接种之后很快繁殖,能够 很快使植物根部的有机质、酸碱度、盐度、微生物宏基因组序等达到 适宜植物生长的水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 菌肥内的有机质大于等于0.1%。
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内的有机质大于等于0.1%,有利于菌种的快 速生长,在一定程度下缩短培养周期。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对所述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 进行所述第三阶段培养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基因序列增加倍数;以及
当增加倍数小于5时,将所述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置于复合基质 中培养5~10天再进行所述第三阶段培养;所述复合基质包括全水溶 微生物菌肥和豆粕微生物菌肥。
当基因序列倍数小于5时,再采用复合基质进行培养。采用复合 基质进行培养能够使基因序列增加倍数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1~2倍。 以达到基因序列增加倍数大于等于5。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选种植株选自梭梭、红柳、 三芒草、盐角草或者骆驼刺。
梭梭、红柳、三芒草、盐角草或者骆驼刺具有抗干旱、耐高温的 特性,在梭梭、红柳、三芒草、盐角草或者骆驼刺的根系处选取母菌 种,母菌种能在干旱、高温条件下生存,母菌种培养后得到的菌种能 够在干旱、高温条件下繁衍。
在本申请第一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预设含水量为0.1~5%。
本申请第二方面提供一种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包括基肥和通 过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菌种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
上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和基肥构成的肥料有利于 植物存活和快速生长。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一种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耐旱植物的种植 方法包括将本申请第一方面提供的菌种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接 种于耐旱植物的根部。
本申请第三方面的一些实施例中,耐旱植物包括梭梭、红柳、三 芒草、盐角草或者骆驼刺。
接种可以采用菌种与基肥混合得到肥料,然后对耐旱植物进行施 肥的手段实现。上述菌种接种于耐旱植物的根部有利于耐旱植物快速 适应干旱、高温环境,移栽后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存活率,提高植物的 抗旱能力。
本申请第四方面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 本申请第三方面提供的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种植植物。
采用上述的种植方法种植植物,能提高植物在沙漠、戈壁等环境 下的抗旱能力,加快生态的修复速度。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申请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 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实施例中未注明 具体条件者,按照常规条件或制造商建议的条件进行。所用试剂或仪 器未注明生产厂商者,均为可以通过市售购买获得的常规产品。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的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 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进行具体说明。
一种菌种培育方法,菌种培育方法包括:于空气温度为30~55℃ 时截取选种植株的部分根部以及部分根部的根际处的土壤得到第一 母菌种。
于空气温度为-5~-10℃时截取同一株选种植株的其余部分根部 的至少一部分根部以及至少一部分根部的根际处的土壤得到第二母 菌种。
于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的条件下培养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 种。
进一步地,当空气温度达到一天中最高温度(30~55℃)时,例 如夏季的正午时刻,截取选种植株的部分根部和该根部根际处的土壤 得到第一母菌种。
在同一天,当空气温度达到一天中最低温度(-5~-10℃)时,例 如夏季的午夜时刻,截取同一植株的一部分根部和该根部根际处的土 壤得到第二母菌种。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根部根际处是指与根部很 接近的位置,进一步的可以为以被截取的部分根部周围2cm范围内 的土壤。
于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的条件下培养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 种。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预设温度是指与选种植株所在生长环境中 空气的温度,进一步地,该预设温度随植株所在生长环境空气的温度 的变化而变化,例如,选种植株所在生长环境中空气的温度随时间的 变化曲线为第一线性,相应地,预设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曲线也为第一 线性。例如,T时刻选种植株所在生长环境中空气的温度为C;则T 时刻的预设温度为C。
预设含水量是指与选种植株所在生长环境中的空气的含水量接 近的含水量,例如,T时刻选种植株所在生长环境中空气的含水量为 B%(B大于0小于100),T时刻预设含水量在B±5%范围内。在本 申请的实施例中,在高温(30~55℃)下截取部分根部和土壤,在低 温(-5~-10℃)下截取部分根部和土壤,将两者作为母种在预设温度 和预设含水量条件下进行培养得到菌种。
母种包括寄生于土壤和寄生于根部的菌种,且同时兼具于高温环 境和低温环境生存的菌类,再于接近于选种植株能承受的最恶劣的环 境中培养,得到的菌种能够在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下存活;如果将 的该菌种接种至植株根部,能够快速增加植株的生物量,有利于移栽 或者种植的植株快速存活;植株在高温低含水的环境下也能快速生 长,增加成活率。
发明人为了证明通过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菌种培育方法得到的 菌种能够有利于植株的生长,做了如下实验:对上述的第一母菌种、 第二母菌种中的根部进行理化性质分析。
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菌种培育方法得到的菌种接种在同一植 株的根部,2天后,对接种后的根部进行理化性质分析;最终发现上 述两个理化性质分析结果很接近。进一步地,理化性质主要包括有机 质含量、空隙大小、酸碱度、盐度、微生物宏基因组序、水分、砂粒 粉粒及黏粒的多少、团聚体大小、硅钙氧化物成分、钙离子含量、钠 离子含量、腐殖质含量、钾离子含量等。也证明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 的菌种培育方法得到的菌种能够使植株的根系快速处于较佳的生长 环境。
在本申请的实施例中,选种植株选自梭梭、红柳、三芒草、盐角 草或者骆驼刺。
梭梭、红柳、三芒草、盐角草或者骆驼刺具有抗干旱、耐高温的 特性,在梭梭、红柳、三芒草、盐角草或者骆驼刺的根系处选取母菌 种,母菌种能在干旱、高温条件下生存,母菌种培养后得到的菌种能 够在干旱、高温条件下繁衍。
进一步地,选种植株可以为高度高于0.5米的红柳;或者,植株 的高度高于0.5米且在年降水量-10~45毫米的环境下生长的三芒草; 或者,植株高度高于0.2米的梭梭;或者,植株高度高于0.2米的盐 角草。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选种植株也可以为其 他植物,例如生长于戈壁或者沙漠的植物。
进一步地,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培养第一母菌种、第二母 菌种的步骤具体包括:
第一阶段:将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种共同置于具有预设温度和 预设含水量的培养环境培养,分多次加入1~9wt‰的红糖水培养 15~35天,然后进行第二阶段培养。
第二阶段:加入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培养15~35天得 到产物;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的含水量为预设含水量的 2~5倍。
第三阶段:对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重复第二阶段的培养。
培养的第一阶段,多次加入1~9wt‰的红糖水营养液进行培养 15~35天,使菌种在具有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的培养环境中存活、 生长,然后采用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进行第二阶段培养, 在第二阶段培养的过程中,菌种繁殖;菌类生长壮硕,然后孢子化。
通过上述培养得到的孢子生命力旺盛,接种之后很快繁殖,能够 很快使植物根部的有机质、酸碱度、盐度、微生物宏基因组序等达到 适宜植物生长的水平,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内的有机质大于或等于0.1%。 进一步地,有机质大于等于0.1%且小于10%。
在一些实施例中,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内的有机质大于或等于 0.1%,有利于菌种的快速生长,在一定程度下缩短培养周期。
检测所述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基因序列增加倍数。
当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基因序列增加倍数大于或等于5时,对第 二阶段得到的产物进行第三阶段培养。
当增加倍数小于5时,将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置于复合基质中培 养5~10天;复合基质包括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和豆粕微生物菌肥。
当基因序列倍数小于5时,再采用复合基质进行培养。采用复合 基质进行培养能够使基因序列增加倍数在之前的基础上增加1~2倍。 以达到基因序列增加倍数大于或等于5。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全水溶微生物菌肥采用郑州永丰生物 肥业有限公司的“老中医全水溶复合微生物碳肥”。豆粕微生物菌肥采 用郑州永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的豆粕微生物菌肥。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申请的其他实施例中,第一母菌种和第二母 菌种的培养也可以采用其他培养方式以及其他培养液。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微生物肥料,微生物肥料包括通过上述的菌种 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和基肥。
承上所述,上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能够使植物的根 系在较快的时间内达到一个生命力旺盛的状态,相应地,上述的菌种 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和基肥构成的肥料有利于植物的存活以及 快速生长。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包 括将上述菌种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接种于耐旱植物的根部。
进一步地,接种可以采用菌种与基肥混合得到肥料,然后对耐旱 植物进行施肥的手段实现。上述菌种接种于耐旱植物的根部有利于耐 旱植物快速适应干旱、高温环境,移栽后能较大程度地提高存活率, 提高植物的抗旱能力。
在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中,耐旱植物包括梭梭、红柳、三芒草、 盐角草或者骆驼刺。
在其他实施例中,耐旱植物可以为其他生长于戈壁滩或者沙漠的 植物,例如胡杨等。
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上述的 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种植植物。
采用上述的种植方法种植植物,能提高植物在沙漠、戈壁等环境 下的抗旱能力,加快生态的修复速度。
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申请的特征和性能作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实施例1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菌种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夏天最高气温(45℃)时截取植株的一支根及根际土壤得到第 一母菌种;
在同一天最低气温(-10℃)时截取同一植株的一支根及根际土 壤得到第二母菌种;对该作物的根部理化性质界定。该植物为2.5米 高的红柳。
第一阶段:将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种放在与沙漠温度湿度条件 相同(温度为45℃、湿度为1%)的培养箱内培育,分五次加入含量 9wt‰的红糖液培育15天。
第二阶段:增加水分,加入混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载体(沙 土内的有机值1%),温度为45℃,湿度是第一阶段湿度的2倍,培 育15天。
检测基因序列增加倍速,基因序列增加倍速为5倍,重复第二阶 段的培养步骤培养20天;然后休眠和孢子化得到菌种。
将本实施例提供的菌种培育方法得到的菌种接种到上述截取母 菌种的植株根部,发现植物存活状况良好。对植物进行生物量以及的 根部理化性质进行界定。接种本实施例提供的菌种,植株成活率达到 90.35%。不接种本实施例提供的菌种的对照组成活率3.5%。原有植 株10天增加高度0.8厘米,对照植株没有明显变化。
实施例2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菌种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夏天最高气温(55℃)时截取植株的一支根及根际土壤得到第 一母菌种;
在同一天最低气温(-6℃)时截取同一植株的一支根及根际土壤 得到第二母菌种。该植物为0.6米高的梭梭。
第一阶段:将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种放在与沙漠温度湿度条件 相同(温度为55℃、湿度为0.8%)的培养箱内培育,分五次加入含 量8wt‰的红糖液培育20天。
第二阶段:增加水分,加入混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载体(沙 土内的有机值为0.5%),温度为55℃,湿度是第一阶段湿度的2倍, 培育20天。
检测基因序列增加倍速,基因序列增加倍速为6倍,重复第二阶 段的培养步骤培养20天;然后休眠和孢子化得到菌种。
实施例3
本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菌种培育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
在夏天最高气温(55℃)时截取植株的一支根及根际土壤得到第 一母菌种;
在同一天最低气温(-6℃)时截取同一植株的一支根及根际土壤 得到第二母菌种。该植物为0.6米高的梭梭。
第一阶段:将第一母菌种、第二母菌种放在与沙漠温度湿度条件 相同(温度为55℃、湿度为0.8%)的培养箱内培育,分五次加入含 量8wt‰的红糖液培育20天。
第二阶段:增加水分,加入混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载体(沙 土内的有机值为0.5%),温度为55℃,湿度是第一阶段湿度的2倍, 培育20天。
检测基因序列增加倍速,基因序列增加倍速为4倍,将第二阶段 得到的产物置于复合基质中培养5天;复合基质包括质量比为1:1的 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和豆粕微生物菌肥。基因序列增加倍速达到6倍。
重复第二阶段的培养步骤培养30天;然后休眠和孢子化得到菌 种。
实施例4
本实施例提供二种微生物肥料(分别命名为微肥1、微肥2),微 肥1为:豆粕微生物菌肥和豆粕中草药微生物碳肥为基肥和实施例1 制得的菌种。豆粕微生物菌肥和豆粕中草药微生物碳肥为基肥均购于 郑州永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
微肥2为: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和实施例1制得的菌种。全水溶微 生物菌肥采用郑州永丰生物肥业有限公司的“老中医全水溶复合微生 物碳肥”。
试验例
分别对实施例4提供的微肥1和微肥2设计了五个因素的正交试 验;分别为植物种类、土层厚度、高分子种类和添加高分子量以及微 肥。本试验例的土壤取自于戈壁滩土。
植物种类分别为空白(A1)、百脉根(A2)、小冠花(A3)、高 丹草(A4)和箭舌婉豆(A5)。
土层厚度设5个水平,分别为空白(B1)、30厘米(B2)、60厘 米(B3)、100厘米(B4)和150厘米(B5)。
高分子种类分别为:质量比为1:1:1:1的鱼粉、黄腐酸、果 胶和菌草粉纤维(水斑竹杆晒干粉碎后的粉末)(C1);质量比为1: 1:1:1的黄腐酸、果胶、菌草粉纤维和柠檬酸(C2);质量比为1:1的菌草粉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3);质量比为1:1:1:1:1 的鱼粉、黄腐酸、果胶、菌草粉纤维和羧甲基纤维素钠(C4);质量 比为1:1:1的黄腐酸、果胶和菌草粉纤维(C5)。
高分子添加量设5个水平,分别为空白(D1)、3kg/亩(D2)、 5kg/亩(D3)、10kg/亩(D4)和20kg/亩(D5)。
微肥1添加量设5个水平,分别为0(E1)、40kg/亩(E2)、60kg/ 亩(E3)、80kg/亩(E4)、100kg/亩(E5)。
微肥2添加量设5个水平,分别为0(F1)、10kg/亩(F2)、20kg/ 亩(F3)、30kg/亩(F4)、40kg/亩(F5)。
正交实验的因素和水平设计见表1、表2、表3。检测植物生长 的萌芽率、植物耗水量、植物长势、土壤表面结皮程度、生物质、植 株高度等相关数据。
表1加微肥1的试验因素与水平
表2加微肥2(大熬合)试验因素与水平
表3 25因素5水平正交L25(55)试验设计
萌芽率相关数据见表4-表7。
表4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萌发率
R平方=0.994(调整的R平方=0.966)
表5群组的平均值
表6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萌发率
R平方=0.955(调整的R平方=0.727)
表7群组的平均值
根据表4-表7可知,植物种类(P<0.05),则不同植物种类的萌 发率之间差异性显著,其它因素的萌发率之间差异不显著(P>0.05); 结合表4和5可知,紫云英(A4)的萌发率均值最小,则紫云英不 适宜在该土壤条件下种植,而对于添加微肥的两种情况,由表即可看 出,微肥1的最佳添加量为0(E1),微肥2的最佳添加量为20kg/ 亩(E3)。因此,小冠花在土层厚度为6方/亩并添加了20kg/亩的C4 (A3B3C4D5E1,加微肥1)的条件下,萌发率较高,则微肥1对植 物的萌发率没有影响;而箭舌豌豆-高丹草间种在土层厚度为6方/亩 并添加了10kg/亩C2和20kg/亩微肥2(A5B3C2D4E3,加微肥2) 的条件下萌发率较高。
耗水量的相关数据见表8-表10。
表8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耗水量
R平方=0.810(调整的R平方=0.140)
表9主旨间效果检定
a.R平方=0.869(调整的R平方=0.216)
表10群组的平均值
根据表8-表10可知,P>0.05,所以各因素对耗水量的影响差异 不显著,再根据表8和表9综合分析得:耗水量较少的植物为小冠花 (A3),且当加微肥1和2的添加量均为0kg/亩时,耗水量较少。因 此,小冠花在土层厚度为15方/亩并添加了20kg/亩C1,添加微肥2 的量为0kg/亩(A3B5C1D5E1,加微肥2时的耗水量较少;箭舌豌豆 -高丹草在土层厚度为3方/亩并添加了5kg/亩C4和0kg/亩的微肥1 的条件下耗水量较少(A5B2C4D3E1,加微肥1。因而,添加微肥1 和微肥2会导致土壤的耗水量增加。
长势的相关数据如表11-表14所示。
表11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长势
a.R平方=0.958(调整的R平方=0.747)
表12群组的平均值
表13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长势
a.R平方=0.816(调整的R平方=0.105)
表14群组的平均值
根据表11-表14可知,箭舌豌豆和高丹草间种的长势最好,加了微肥1 的情况下,植物种类依然差异性显著(P<0.05);加了微肥2的条件下,差 异性均不显著(P>0.05)。再结合表3可知,当土层厚度为6方/亩(B3,加 微肥1)和3方/亩(B2,加微肥2)时,植物的长势较佳;当高分子C3、加微 肥1和C3、加微肥2时,植物的长势较佳;高分子的添加量分别为3kg/亩 (D2,加微肥1)和3kg/亩(D2,加微肥2)时,植物长势较佳;而微肥1 和微肥2的添加量为100kg/亩(E5)和10kg/亩(E2)时,对植物的长势有利。 因而,箭舌豌豆-高丹草在6方/亩的土层厚度并添加3kg/亩的C3和100kg/ 亩的微肥1和3方/亩的土层厚度并添加3kg/亩C3和10kg/亩的微肥2的条 件下长势较佳,即微肥1和微肥2能够影响植物的长势,不同植物的长势 最佳的条件组合分别是A5B3C3D2E5(加微肥1)和A5B2C3D2E2(加微肥 2)。
对土壤表面的结皮程度进行观察,并对观察结果进行等级划分,再对结果 进行统计分析,土壤表面结皮程度的相关数据见表15-表18。
表15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结皮
a.R平方=0.892(调整的R平方=0.350)
表16群组的平均值
表17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结皮
a.R平方=0.918(调整的R平方=0.508)
表18群组的平均值
根据表15-表18可得,P>0.05,则植物种类、土层厚度、高分子种类、 高分子添加量及微肥的添加等因素对土壤表面结皮程度的影响差异不显 著。对表15-表18综合分析可得:加入微肥1时,箭舌豌豆-高丹草(A5)间 种对土壤表面的结皮程度较有利,加入微肥2后,百脉根(A2)的种植较为 有利;高分子种类分别为C5(加微肥1)和C4(微肥2)时,土壤表面的结 皮程度较好;高分子添加量分别为20kg/亩(D5,加微肥1)、3kg/亩(D2, 加微肥2)时,对土壤表面的结皮程度有利;微肥1的添加量为0kg/亩(E1) 时,对结皮程度有利,即微肥1的添加对土壤表面的结皮程度有不利影响, 而微肥2的添加程度为40kg/亩(E5)时,土壤表面的结皮程度较好,则微肥 2的添加量对土壤表面结皮程度具有有利的影响。因而,箭舌豌豆-高丹草在 土层厚度为15方/亩并添加20kg/亩的C5和0kg/亩的微肥1的条件下土壤表面 的结皮程度较佳,而百脉根在土层厚度为15方/亩并添加3kg/亩的C4和40kg/ 亩的微肥2的条件下,土壤表面结皮程度较佳。即土壤表面结皮程度较佳的 组合可表示为A5B5C5D2(不加微肥)、A5B5C5D5E1(加微肥1)、 A2B5C4D2E5(加微肥2)。
对植物的地上部分进行称量统计,结果见表19-表22。
表19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干重
R平方=0.901(调整的R平方=0.406)
表20子集平均值(微肥1)
表21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干重
a.R平方=0.823(调整的R平方=0.062)
表22子集平均值(微肥2)
由表19-表22可知,微肥1和微肥2对植物生物质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0.05)。由表5-1可知,E4的均值最大,则微肥1(中草药,豆粕)的施用 量为80kg/亩的时候,对植物的生物质含量最有利;由表5-2可知,微肥2的 施用量为0kg/亩的时候,子集平均值最大,即微肥2(大熬合)的施用对植 物的干物质没有影响。
对植物的植株高度进行测量,测量结果如表23-表26所示。
表23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高度
a.R平方=0.979(调整的R平方=0.876)
表24子集平均值(微肥1)
植株高度
Duncana,b
表25主旨间效果检定
因变数:高度
a.R平方=0.845(调整的R平方=0.069)
表26子集平均值(微肥2)
植株高度
Duncana,b
根据表23-表26可以看出,微肥1和微肥2对植株高度的影响差异不显著 (P>0.05),再根据表6-1和表6-2得出,微肥1的施加量为60kg/亩(E3)时, 对植株高度具有有利影响,而微肥2的施加量为0kg/亩(E1)时,子集的均 值最大,因而,微肥2对植株高度没有影响。
根据以上的分析结果,对有利的条件组合进行汇总见表27。
表27正交实验中有利条件组合汇总
对比以上的结果,可以看出:小冠花和箭舌豌豆-高丹草间种适 宜在土层厚度为3-15方/亩的沙漠土壤中种植,并且添加微肥1对土 壤的萌发率和耗水量以及植物的生物质含量和植株高度都具有有利 影响,但微肥1对植物的萌发率、耗水量和土壤表面的结皮程度均有 不利影响,因而微肥1适宜于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进行施用;而添加 微肥2除了对耗水量有不利影响之外,对植物的生物质含量和植株的 高度没有影响,但对植物的萌发率、长势和土壤结皮程度均有有利影 响,因而,在植物种植之时和生长过程中均可施用。
综上可知,实施例3提供的微肥1和微肥2对植物的萌发率、长 势和土壤结皮程度均有有利影响。有利于植物的生长。
以上所述仅为本申请的优选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申请, 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申请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 申请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 包含在本申请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10)

1.一种菌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菌种培育方法包括:
于空气温度为30~55℃时截取选种植株的部分根部以及所述部分根部的根际处的土壤得到第一母菌种;
于空气温度为-5~-10℃时截取同一株所述选种植株的其余部分根部的至少一部分根部以及所述至少一部分根部的根际处的土壤得到第二母菌种;
于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的条件下培养所述第一母菌种和所述第二母菌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于预设温度和预设含水量的条件下培养所述第一母菌种和所述第二母菌种的步骤包括:
第一阶段:将所述第一母菌种、所述第二母菌种共同置于具有所述预设温度和所述预设含水量的培养环境培养,分多次加入1~9wt‰的红糖水培养15~35天,然后进行第二阶段培养;
第二阶段:加入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并培养15~35天得到产物;所述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的含水量为所述预设含水量的2~5倍;
第三阶段:对所述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重复所述第二阶段的培养,然后进行孢子化。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混合有糖蜜的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内的有机质大于或等于0.1%。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进行所述第三阶段培养的步骤之前还包括:
检测所述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基因序列增加倍数;以及
当增加倍数小于5时,将所述第二阶段得到的产物置于复合基质中培养5~10天再进行所述第三阶段培养;所述复合基质包括全水溶微生物菌肥和豆粕微生物菌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选种植株选自梭梭、红柳、三芒草、盐角草或者骆驼刺。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预设含水量为0.1~5%。
7.一种微生物肥料,其特征在于,所述微生物肥料包括基肥和通过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
8.一种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包括将权利要求1-6任一项所述的菌种培育方法培育得到的菌种接种于耐旱植物的根部。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耐旱植物包括梭梭、红柳、三芒草、盐角草或者骆驼刺。
10.一种生态修复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生态修复的方法包括采用权利要求8或9所述的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种植植物。
CN201910480150.XA 2019-06-04 2019-06-04 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 Pending CN110305791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150.XA CN110305791A (zh) 2019-06-04 2019-06-04 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80150.XA CN110305791A (zh) 2019-06-04 2019-06-04 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5791A true CN110305791A (zh) 2019-10-08

Family

ID=680750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80150.XA Pending CN110305791A (zh) 2019-06-04 2019-06-04 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5791A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0020A (zh) * 2014-11-12 2015-04-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 新疆沙漠桑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技术
CN109302954A (zh) * 2018-11-22 2019-02-05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利用南荻及生物炭原位修复黄三角盐碱地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09536389A (zh) * 2018-12-21 2019-03-29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一种分离于极端干旱沙漠环境的木霉菌菌株、培养方法、使用方法、秸秆定植方法及应用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4480020A (zh) * 2014-11-12 2015-04-01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和田蚕桑科学研究所 新疆沙漠桑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技术
CN109302954A (zh) * 2018-11-22 2019-02-05 中国科学院青岛生物能源与过程研究所 利用南荻及生物炭原位修复黄三角盐碱地生态系统的方法
CN109536389A (zh) * 2018-12-21 2019-03-29 宁夏农林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宁夏植物病虫害防治重点实验室) 一种分离于极端干旱沙漠环境的木霉菌菌株、培养方法、使用方法、秸秆定植方法及应用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李惠茹: "旱生植物梭梭根际可培养细菌多样性分析", 《中国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农业科技辑》 *
王珊珊: "胡杨林地土壤中促进植物耐旱生长", 《中国优秀硕士学位论文全文数据库(电子期刊)农业科技辑》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507409B (zh) 抗病、抗线虫育苗基质及其生产方法
CN106967652B (zh) 一株促进箭筈豌豆生长的根瘤菌及其应用
CN103168668A (zh) 一种利用农业废弃物制备瓜果类蔬菜育苗基质
CN101904270B (zh) 茶树菇的袋料高产栽培方法
CN106987541A (zh) 一株具有抗逆、促生性能的高效苜蓿根瘤菌及其应用
CN103828618A (zh) 一种利用丛枝菌根真菌提高小麦生长和抗旱能力的方法
CN109097303B (zh) 多粘类芽孢杆菌及其芽孢悬浮液、微生物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2613054A (zh) 一种提高烟草抗寒、抗病能力的方法
CN106495933A (zh) 一种黄瓜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1125339A (zh) 容器育苗介导菜田土壤修复法
CN109055274B (zh) 一株锦鸡儿根瘤菌及其发酵培养方法与应用
CN107512971A (zh) 一种以菌渣和生物质炭为原料的水稻基质
CN102174429A (zh) 一株高效固氮的紫云英根瘤菌及其培养方法与它的用途
CN109463221A (zh) 筛选耐旱甘蓝型油菜品种的方法
CN105801190A (zh) 一种以污泥堆肥为肥源的棉花育苗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08083908A (zh) 一种含有生物炭的微生物菌肥及其制作方法
CN109574720B (zh) 一种促进杨树快速生长的方法
CN108841761B (zh) 促进三叶草生长和/或提高三叶草产量的方法及其所用菌剂
CN116814496A (zh) 一种高效溶磷且促进植物生长的细菌及其应用
CN108949635B (zh) 胶冻样芽孢杆菌、微生物菌肥、其制备方法及其应用
CN103704106A (zh) 一种用于辣椒育苗栽培的醋糟生物活性基质及其制备方法
CN114395485B (zh) 一种具有促进石斛茎粗的胶膜菌菌株tp-2和应用
CN109912349A (zh) 致密质植物纤维材料制造成的生物基质的制备方法
CN110305791A (zh) 菌种培育方法、微生物肥料、耐旱植物的种植方法、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6083227B (zh) 一种含辣木的食用菌培养基及其用途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