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300509A - 一种散热装置 - Google Patents

一种散热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300509A
CN110300509A CN201910582502.2A CN201910582502A CN110300509A CN 110300509 A CN110300509 A CN 110300509A CN 201910582502 A CN201910582502 A CN 201910582502A CN 110300509 A CN110300509 A CN 110300509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heat dissipation
fission
seperated
radiator
channel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82502.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杨旭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enovo Beijing Ltd
Original Assignee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enovo Beijing Ltd filed Critical Lenovo Beijing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82502.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3005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30050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300509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218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using a liquid coolant without phase change in electronic enclosures
    • H05K7/20272Accessories for moving fluid, for expanding fluid, for connecting fluid conduits, for distributing fluid, for removing gas or for preventing leakage, e.g. pumps, tanks or manifolds
    • HELECTRICITY
    • H05ELECTRIC TECHNIQUE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 H05KPRINTED CIRCUITS; CASINGS OR CONSTRUCTIONAL DETAILS OF ELECTRIC APPARATUS; MANUFACTURE OF ASSEMBLAGES OF ELECTRICAL COMPONENTS
    • H05K7/00Constructional details common to different types of electric apparatus
    • H05K7/20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 H05K7/20709Modifications to facilitate cooling, ventilating, or heating for server racks or cabinets; for data centers, e.g. 19-inch computer racks
    • H05K7/20763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 H05K7/20772Liquid cooling without phase change within server blades for removing heat from heat sourc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icroelectronics & Electronic Packaging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Hardware Design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oling Or The Like Of Electrical Apparatu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散热装置,能够通过导流冷却液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由多个散热分体组装而成,所述散热分体具有一个或多个通道,所述冷却液经由所述通道流经所述散热分体,通过改变所述散热分体的组装数量,能够使所述散热装置具有不同的散热能力。上述的散热装置,通过改变散热分体的组装数量,就能够满足不同发热器件的散热要求,无需再针对不同的发热器件专门定制不同的散热装置,令服务器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限制均得到了降低。

Description

一种散热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散热装置。
背景技术
当前服务器行业中水冷散热方式日渐兴盛,水冷散热方式具体是在服务器内部热源芯片上放置水冷散热器,目前的水冷散热器需要针对每个机种的散热需求定制,以对CPU进行散热的水冷散热器为例,当CPU功耗不同时,需要匹配不同型号的水冷散热器,因此就需要定制多种水冷散热器,导致生产成本增加,生产限制增大。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其通过模块化组装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服务器机种,无需专门定制,令服务器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限制均得到了降低。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散热装置,能够通过导流冷却液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由多个散热分体组装而成,所述散热分体具有一个或多个通道,所述冷却液经由所述通道流经所述散热分体,通过改变所述散热分体的组装数量,能够使所述散热装置具有不同的散热能力。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分体通过层叠设置实现组装。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所述散热分体包括位于层叠结构顶部的顶部散热分体、位于所述层叠结构底部的底部散热分体以及位于所述顶部散热分体和所述底部散热分体之间的多个中间散热分体。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全部所述散热分体内的所述通道连通形成完整通道,所述完整通道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同一所述散热分体上。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全部所述散热分体内的所述通道连通形成完整通道,所述完整通道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不同的所述散热分体上。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设置在同一所述散热分体内的所述通道,包括作为所述完整通道不同组成部分的多个分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分通道的连通通道。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每个所述散热分体的所述通道的端口,开设在所述散热分体的贴合面上,所述贴合面为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散热分体相互接触的表面。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不同所述散热分体的所述通道的连通部位均设置有密封圈。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层叠设置的所述散热分体通过穿过全部所述散热分体的螺栓实现连接,或者,每个所述散热分体上均设置有卡扣,相邻设置的所述散热分体之间通过所述卡扣卡接。
优选的,上述散热装置中,全部所述散热分体中任意两者的结构和尺寸相互适配并能够拆装。
本申请提供的散热装置,为能够通过导流冷却液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的一种液冷散热器,该散热装置由多个散热分体组装而成,散热分体内开设有一个或多个通道,冷却液通过流经此通道实现在散热分体内的流动,并在流动的同时实现与发热器件的换热,同时散热分体的组装数量可以改变,当散热装置由不同数量的散热分体组装而成时,就能够使得组装成的散热装置具有不同的散热能力,从而可以适用于不同的发热器件。上述的散热装置,通过改变散热分体的组装数量,就能够满足不同发热器件的散热要求,无需再针对不同的发热器件专门定制不同的散热装置,令服务器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限制均得到了降低。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分解图;
图2为散热装置的装配图;
图3为散热装置的剖视图;
图4为中间散热分体的剖视图。
以上图1-图4中:
1-散热分体,2-通道,3-进口,4-出口,5-端口,6-贴合面,7-密封圈,8-螺栓,9-通孔;
101-顶部散热分体,102-底部散热分体,103-中间散热分体,201-分通道,202-连通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其通过模块化组装能够广泛适用于多种不同的服务器机种,无需专门定制,令服务器的生产成本和生产限制均得到了降低。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如图1-图4所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散热装置,其能够通过导流冷却液对服务器中的发热器件进行散热,散热装置在设置时与发热器件接触,该散热装置包括多个散热分体1,并由这些散热分体1组装而成,同时,散热装置在进行组装时,可以根据不同种类、型号的发热器件改变散热分体1的组装数量,从而得到具有不同数量散热分体1的散热装置,进而令散热装置具有不同的散热能力,以使其能够与需要散热的发热器件匹配。其中,每个散热分体1内都具有一个或多个通道2,冷却液通过流经此通道2实现在散热分体1内的流动,并在流动的同时实现与发热器件的换热。
上述结构的散热装置,令其由多个模块化的散热分体1组装而成,而组装不同数量的散热分体1,就能够得到高度、体积和散热能力不同的散热装置,从而使其可以与不同机种的服务器进行适配并满足服务器的散热要求,即,在制造散热装置时,本申请通过模块化组装的方式,代替现有技术中专门定制的方式,能够使得服务器的生产成本得到大幅降低,生产限制也被消除。
在本实施例中,如图1-图3所示,优选散热分体1通过层叠设置实现组装。在组装的散热分体1的数量可以任意改变的前提下,散热分体1组装的方式有多种选择,例如将多个散热分体1层叠设置,或者,将多个散热分体1平铺设置(即铺设在同一平面内)。而本实施例中,为了更好的与服务器适配,优选将多个散热分体1层叠设置,通过该散热分体1的组装数量,能够改变组装成的散热装置的高度,从而令其与不同型号的服务器适配。
如图1-图3所示,在层叠组装散热分体1的前提下,本实施例优选散热分体1包括位于层叠结构顶部的顶部散热分体101、位于层叠结构底部的底部散热分体102,以及位于顶部散热分体101和底部散热分体102之间的多个中间散热分体103。本申请中的散热分体1,为了更好的实现不同数量的模块化组装,优选令其外形结构和外形尺寸均相同,例如全部散热分体1可以设置成尺寸相同的长方体型结构,如图1-图4所示。而上述顶部散热分体101、底部散热分体102和中间散热分体103这三种散热分体1的区别则在于其内部通道2的排布方式不同,从而使得上述三种散热分体1专门用于设置在层叠结构的不同部位,例如:如图3所示,设置在整个层叠结构最底部的底部散热分体102,通过令其内部具有互不连通的两个通道2,而使底部散热分体102专门用于冷却液的导入和导出;如图3所示,设置在整个层叠结构最顶部的顶部散热分体101,通过令其内部具有改变冷却液流动方向的折弯通道2,而使顶部散热分体101专门用于设置在冷却液流通路径的端部,以实现冷却液的反向回流;如图3所示,设置在顶部散热分体101和底部散热分体102之间的中间散热分体103,通过令其内部至少具有两个平行设置的通道2(即后续内容中提到的分通道201),而使多个层叠的中间散热分体103专门用于连通底部散热分体102和顶部散热分体101内的通道2,并最终拼接成冷却液的U型流通通道(即后续内容中的完整通道2)。
此外,在能够保证散热装置对发热器件正常散热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散热分体1也可以仅包括顶部散热分体101、底部散热分体102和中间散热分体103中的两种甚至一种。
在本实施例中,全部散热分体1内的通道2连通形成了用于将冷却液导入到散热装置中并将冷却液从散热装置中导出的完整通道,此完整通道的设置方式也可以有多种:
当完整通道具有一个进口3和一个出口4时,可以将进口3和出口4设置在同一散热分体1上,例如将进口3和出口4都设置在底部散热分体102上,如图1-图3所示(具体参见图3中的虚线和箭头),冷却液从底部进入到底部散热分体102后,向上流入到中间散热分体103中,并最终上流到顶部散热分体101内,之后在通过顶部散热分体101内的通道2时发生转向而向下流动,向下流动的冷却液经过中间散热分体103后再次进入到底部散热分体102中,并最终从出口4流出;或者,可以将进口3和出口4设置在不同的散热分体1上,例如将进口3设置在底部散热分体102上,出口4设置在顶部散热分体101上(此种设置方式图中未示出),冷却液从底部进入到底部散热分体102后,再向上流入到中间散热分体103中,并最终上流到顶部散热分体101内,之后从设置在顶部散热分体101上的出口4中流出;
当完整通道具的进口3和/或出口4具有多个时,则可以将多个进口3和/或多个出口4分别设置在顶部散热分体101、底部散热分体102和中间散热分体103中的任一者、任两者或三者上,从而使冷却液具有多个并联的流通支路。
优选的,设置在同一散热分体1内的通道2,包括作为完整通道不同组成部分的多个分通道201,以及连通分通道201的连通通道202,如图4所示,通过增设连通通道202,能够使得冷却液的U型流通通道2由串联结构变为并联结构,本实施例中优选该种通道结构设置在中间散热分体103上。在每个中间散热分体103上,分通道201优选设置为两个,一者用于将冷却液从底部散热分体102导流到顶部散热分体101,另一者用于将冷却液从顶部散热分体101导流至底部散热分体102,如图3和图4所示,即两个分通道201分别位于U型结构的开口两侧,从而保证冷却液能够正常流通并流经每个散热分体1。而增设连通通道202后,使其连通U型结构的开口两侧,则能使得冷却液具有更多的流通路径,并且还能够使冷却液更加充分的在每个中间散热分体103中流动,从而可以显著的提升散热装置的散热效果,所以将其作为本实施例的优选结构。
如图1、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还优选每个散热分体1的通道2的端口5,均开设在散热分体1的贴合面6上,该贴合面6为相邻设置的两个散热分体1相互接触的表面。在层叠组装散热分体1时,相邻设置的两个散热分体1的贴合面6会相互贴合,而将通道2的端口5开设在贴合面6上,则能够在组装散热分体1的同时就实现了通道2的连通,不仅无需再专门进行通道2的连通操作,而且也无需再设置过渡管道来实现连通,不仅能够使散热装置的组装操作更加简单、方便的实现,而且也简化了散热装置的结构,降低了散热装置的成本。
在上述基础之上,本实施例进一步优选不同散热分体1的通道2的连通部位均设置有密封圈7,即在相邻设置的两个散热分体1的贴合面6之间设置密封圈7,如图1和图3所示,以保证不同散热分体1的通道2之间的密封连通,避免冷却液从连通部位泄漏,从而提高散热装置的工作可靠性。
本实施例中,层叠设置的散热分体1的连接,可以通过多种方式实现,在一种优选结构中,可以采用穿过全部散热分体1的螺栓8实现层叠设置的散热分体1的连接和对齐,即在每个散热分体1上都开设通孔9,当散热分体1层叠并对齐时,全部散热分体1上的通孔9均对正,此时令具有足够长度的螺栓8穿过全部的通孔9,就能够实现对全部散热分体1的定位,而螺栓8对散热分体1的连接、锁紧,则可以通过在螺栓8上拧紧螺母实现,也可以将散热分体1上的通孔9设置为螺纹孔,令其通过与螺栓8螺纹连接而实现对散热分体1的固定。
此外,除了上述的优选结构,还可以采用其他结构实现全部散热分体1的连接、固定,例如在每个散热分体1上均设置有卡扣,相邻设置的两个散热分体1之间通过两个卡扣的卡接而实现连接和对齐,全部散热分体1依次卡接就能够实现整个散热装置的组装、成型。
进一步的,优选全部散热分体1中任意两者的结构和尺寸相互适配并能够拆装。本申请中,每个散热分体1之间的结构和尺寸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但需要保证任意两个散热分体1的结构能够相互适配并且能够相互拆装,其中,适配例如为:当散热分体1的结构和尺寸均相同时,如前述内容,任意两个散热分体1之间能够相互层叠设置并固定连接;当散热分体1的结构和尺寸不同时,任意两个散热分体1之间具有匹配的阶梯面、凹槽和凸块、轴和孔等结构,且两个阶梯面之间、凹槽和凸块之间、轴和孔之间能够实现拆装。如此设置,能够实现散热分体1之间的任意组装(类似于乐高的拼接),令散热装置能够具有更多的结构和尺寸,从而可以与更多机种的服务器配合,提高了散热装置的广泛适用性。
另外,本实施例还优选通道2内设置有调节阀(图中未示出),该调节阀能够调节自身开度,通过调节调节阀的开度,就能够控制通道2的通断以及冷却液在通道2内的流量,从而可以更加灵活的控制散热装置对发热器件的散热效果,令本实施例提供的散热装置的工作性能更加突出。
本说明书中对各部分结构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部分的结构重点说明的都是与现有结构的不同之处,散热装置的整体及部分结构可通过组合上述多个部分的结构而得到。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10)

1.一种散热装置,能够通过导流冷却液对发热器件进行散热,所述散热装置由多个散热分体组装而成,所述散热分体具有一个或多个通道,所述冷却液经由所述通道流经所述散热分体,通过改变所述散热分体的组装数量,能够使所述散热装置具有不同的散热能力。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分体通过层叠设置实现组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所述散热分体包括位于层叠结构顶部的顶部散热分体、位于所述层叠结构底部的底部散热分体以及位于所述顶部散热分体和所述底部散热分体之间的多个中间散热分体。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全部所述散热分体内的所述通道连通形成完整通道,所述完整通道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同一所述散热分体上。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全部所述散热分体内的所述通道连通形成完整通道,所述完整通道的进口和出口设置在不同的所述散热分体上。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设置在同一所述散热分体内的所述通道,包括作为所述完整通道不同组成部分的多个分通道,以及连通所述分通道的连通通道。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每个所述散热分体的所述通道的端口,开设在所述散热分体的贴合面上,所述贴合面为相邻设置的两个所述散热分体相互接触的表面。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不同所述散热分体的所述通道的连通部位均设置有密封圈。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散热装置,层叠设置的所述散热分体通过穿过全部所述散热分体的螺栓实现连接,或者,每个所述散热分体上均设置有卡扣,相邻设置的所述散热分体之间通过所述卡扣卡接。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散热装置,全部所述散热分体中任意两者的结构和尺寸相互适配并能够拆装。
CN201910582502.2A 2019-06-29 2019-06-29 一种散热装置 Pending CN110300509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2502.2A CN110300509A (zh) 2019-06-29 2019-06-29 一种散热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82502.2A CN110300509A (zh) 2019-06-29 2019-06-29 一种散热装置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300509A true CN110300509A (zh) 2019-10-01

Family

ID=680295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82502.2A Pending CN110300509A (zh) 2019-06-29 2019-06-29 一种散热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300509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1750A (zh) * 2020-01-20 2021-07-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8559A (ja) * 1985-11-06 1987-05-19 Internatl Rectifier Corp Japan Ltd 半導体装置用水冷フイン
US5181167A (en) * 1991-12-02 1993-01-19 Sun Microsystems, Inc. Stacking heatpipe for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nic packaging
JPH06275749A (ja) * 1993-03-18 1994-09-30 Hitachi Ltd 沸騰冷却装置
US6152215A (en) * 1998-12-23 2000-11-28 Sundstrand Corporation High intensity cooler
CN101218672A (zh) * 2005-07-13 2008-07-09 埃托特克德国有限公司 微结构化的冷却器及其使用
CN202855726U (zh) * 2012-09-21 2013-04-03 上海大学 棱柱阵列微通道散热器三维堆叠封装
CN105071638A (zh) * 2015-08-14 2015-11-18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gct的两电平功率模块
CN105909370A (zh) * 2015-02-23 2016-08-31 摩丁制造公司 用于使用液体冷却剂冷却压缩空气流的热交换器
CN106449558A (zh) * 2016-09-10 2017-02-22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排结构
CN206146244U (zh) * 2015-06-12 2017-05-03 谢彦君 波形翅片式换热器
CN106783766A (zh) * 2017-03-02 2017-05-3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度的igbt功率模组
CN107481983A (zh) * 2017-09-14 2017-12-15 苏州中航天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功率管封装外壳、制作方法及冷却系统
US20180098459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ld plate device for a two-phase cooling system
CN108022893A (zh) * 2017-11-13 2018-05-1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三维堆叠高性能微冷却装置
CN208270917U (zh) * 2018-05-28 2018-12-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器
CN109387096A (zh) * 2018-11-12 2019-02-26 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 积层式水冷散热器
JP2019067104A (ja) * 2017-09-29 2019-04-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Patent Citations (1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S62108559A (ja) * 1985-11-06 1987-05-19 Internatl Rectifier Corp Japan Ltd 半導体装置用水冷フイン
US5181167A (en) * 1991-12-02 1993-01-19 Sun Microsystems, Inc. Stacking heatpipe for three dimensional electronic packaging
JPH06275749A (ja) * 1993-03-18 1994-09-30 Hitachi Ltd 沸騰冷却装置
US6152215A (en) * 1998-12-23 2000-11-28 Sundstrand Corporation High intensity cooler
CN101218672A (zh) * 2005-07-13 2008-07-09 埃托特克德国有限公司 微结构化的冷却器及其使用
CN202855726U (zh) * 2012-09-21 2013-04-03 上海大学 棱柱阵列微通道散热器三维堆叠封装
CN105909370A (zh) * 2015-02-23 2016-08-31 摩丁制造公司 用于使用液体冷却剂冷却压缩空气流的热交换器
CN206146244U (zh) * 2015-06-12 2017-05-03 谢彦君 波形翅片式换热器
CN105071638A (zh) * 2015-08-14 2015-11-18 南车株洲电力机车研究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igct的两电平功率模块
CN106449558A (zh) * 2016-09-10 2017-02-22 奇鋐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水冷排结构
US20180098459A1 (en) * 2016-09-30 2018-04-05 International Business Machines Corporation Cold plate device for a two-phase cooling system
CN106783766A (zh) * 2017-03-02 2017-05-31 中国第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高集成度的igbt功率模组
CN107481983A (zh) * 2017-09-14 2017-12-15 苏州中航天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微波功率管封装外壳、制作方法及冷却系统
JP2019067104A (ja) * 2017-09-29 2019-04-25 富士通株式会社 情報処理装置
CN108022893A (zh) * 2017-11-13 2018-05-11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公司西安航空计算技术研究所 一种三维堆叠高性能微冷却装置
CN208270917U (zh) * 2018-05-28 2018-12-21 中强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液冷式散热器
CN109387096A (zh) * 2018-11-12 2019-02-26 东莞运宏模具有限公司 积层式水冷散热器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3141750A (zh) * 2020-01-20 2021-07-20 北京新能源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模块化散热装置以及具有其的车辆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0876751B1 (ko) 히트 싱크 및 이를 이용한 냉각 유닛
WO2016138692A1 (zh) 一种功率器件的并联冷却结构及其应用的电机控制器
CN103137573A (zh) 功率模块封装
CN111653529B (zh) 一种液冷散热器及通信设备
CN110300509A (zh) 一种散热装置
CN106151982A (zh) 一种大功率led液冷散热系统
JP2013235967A (ja) 積層型熱交換器
CN205081111U (zh) 微通道散热器冷却多芯片系统装置
CN109862763A (zh) 一种海水直通型散热器模块
CN212629071U (zh) 冷板
JP6662242B2 (ja) 半導体装置
CN219203216U (zh) 一种电堆用的气体分配板
CN115377030A (zh) 一种液冷板及电子计算设备
CN110993576B (zh) 一种散热装置及通信设备
CN109890186A (zh) 一种具有对称拓扑结构的冷却器流路及双散热面液冷板
CN106870112A (zh) 发动机散热器
CN212113699U (zh) 散热器及功率模块
CN208227558U (zh) 散热器及其散热单元
CN211719742U (zh) 液冷系统及动力电池系统
CN208738226U (zh) 一种水冷散热器及计算设备
CN221447156U (zh) 一种铲齿液冷板、液冷散热组、液冷散热装置及液冷散热服务器
CN209675457U (zh) 新能源汽车电池包散热结构
CN206135191U (zh) 可扩型双面高效光纤激光器冷却系统
JPH05235221A (ja) 半導体スタック
CN206757518U (zh) 一种cpu水冷头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1001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