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9943B -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9943B
CN110299943B CN201910511933.XA CN201910511933A CN110299943B CN 110299943 B CN110299943 B CN 110299943B CN 201910511933 A CN201910511933 A CN 201910511933A CN 110299943 B CN110299943 B CN 11029994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module
determining
electronic equipmen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1933.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9943A (zh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1933.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9994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9994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994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994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994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BTRANSMISSION
    • H04B10/00Transmission systems employing electromagnetic waves other than radio-waves, e.g. infrared, visible or ultraviolet light, or employing corpuscular radiation, e.g. quantum communication
    • H04B10/11Arrangements specific to free-space transmission, i.e. transmission through air or vacuum
    • H04B10/114Indoor or close-range type systems
    • H04B10/116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Optical Communication System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控制可见光通信模组以目标工作参数传输待传输数据,如此,可根据环境参数对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可见光通信时,环境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可见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Description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可见光通信(Visible Light Communication,VLC)技术,是利用荧光灯或发光二极管等发出的肉眼看不到的高速明暗闪烁信号来传输信息的。目前,在通过可见光进行通信的过程中,环境因素会对光通信产生影响,例如,当用户携带电子设备进行移动的过程中,周围的环境变化会造成环境光的不断变化,可对电子设备的可见光的发射造成影响,从而降低可见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提高可见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
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
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
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检测单元、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第三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一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电子设备可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控制可见光通信模组以目标工作参数传输待传输数据,如此,可根据环境参数对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可见光通信时,环境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可见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车载设备、无线耳机、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device)等等,电子设备例如可以为智能手机、平板电脑、耳机盒等等。为方便描述,上面提到的设备统称为电子设备。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包括控制电路和输入-输出电路,输入输出电路与控制电路连接。
其中,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该存储和处理电路中的存储电路可以是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可用于运行电子设备中的软件,例如播放来电提示响铃应用程序、播放短消息提示响铃应用程序、播放闹钟提示响铃应用程序、播放媒体文件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播放来电提示响铃、播放短消息提示响铃、播放闹钟提示响铃、播放媒体文件、进行语音电话呼叫以及电子设备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其中,输入-输出电路可用于使电子设备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允许电子设备将数据从电子设备输出至外部设备。
输入-输出电路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传感器可以包括可见光通信模组,环境传感器,还可以包括距离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红外接近传感器,超声波传感器,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重力传感器,和其它传感器等。输入-输出电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音频组件,音频组件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音频组件还可以包括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其中,如图1B所示,为一种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结构示意图,可见光通信模组可集成设置于显示屏上方,或者集成设置于摄像头模组内。具体地,可见光通信模组可包括至少一个可见光发送模块和至少一个可见光接收模块,其中,至少一个可见光发送模块和至少一个可见光接收模块可分布排列于可见光通信模组中,具体的排列方式在此不作限定。
输入-输出电路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屏。显示屏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电子墨水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屏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屏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屏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输入-输出电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通信电路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举例来说,通信电路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和天线,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和天线等。
输入-输出电路还可以进一步包括其它输入-输出单元。输入-输出单元可以包括按钮,操纵杆,点击轮,滚动轮,触摸板,小键盘,键盘,照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其它状态指示器等。
其中,电子设备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未图示),电池用于给电子设备提供电能。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C,图1C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上述图1A所描述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该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可包括如下步骤:
101、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
其中,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目标应用可为电子设备中任意一个应用,目标应用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社交应用、视频应用、地图导航应用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待传输数据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视频、音频、图像等等,在此不作限定,电子设备与外围设备可通过可见光通信模组进行通信,外围设备可理解为另一个电子设备,具体地,电子设备可获取需要发送到外围设备的目标应用对应的待传输数据。
102、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
其中,上述环境参数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环境亮度、环境色温、湿度、温度、地理位置、磁场、环境背景、光源数量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实现中,电子设备可以设置有环境传感器,基于环境传感器可以采集环境参数,环境传感器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环境光传感器、色温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定位传感器和图像传感器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目标环境参数可为电子设备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到的当前环境下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
可选地,上述步骤102,在电子设备包括距离传感器时,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可包括以下步骤:
21、以所述电子设备为中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22、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以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为对可见光通信的干扰程度最小的距离;
23、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
24、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
25、若所述电子设备未被遮挡,则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
26、根据预设的环境光强度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其中,所述发射参数包括:发射方向、发射功率、发射位置;
27、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参数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
其中,第一预设空间距离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由于在可见光通信中,光是沿直线传播的,当电子设备被不同的物体所遮挡时,会影响电子设备可见光通信的通信质量,甚至可能会造成无法进行可见光通信,从而,可预设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且该第一预设空间距离可以理解为对可见光通信的干扰程度最小的距离,具体地,该电子设备在进行可见光通信时,第一预设空间距离内的其他物体会对可见光的通信质量造成干扰,当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大于该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以后,其他物体对电子设备的可见光通信的干扰程度逐渐变小。
此外,电子设备可建立以该电子设备为中心的三维空间坐标系,如此,可获取该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距离电子设备第一预设空间距离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物体,该目标物体可为第一预设空间距离内的任意一个物体,然后,电子设备可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具体地,可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中每个目标物体的坐标,得到至少一个坐标,获取电子设备的坐标,根据上述坐标,确定每一个目标物体到电子设备的空间距离,得到至少一个距离,根据上述至少一个距离以及至少一个坐标,确定上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
进一步地,上述发射参数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发射方向、发射功率、发射位置、发射周期、发射频率,在此不作限定;电子设备可确定其是否被遮挡,若确定被遮挡,则会影响到可见光通信的信号传输,对电子设备发射可见光信号造成干扰,因此,需要确定该电子设备未被遮挡,电子设备可根据上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其是否被遮挡,若未被遮挡,由于可见光通信模组是通过发射可见光进行通信的,而在可见光通信过程中,容易受到环境光的影响,因此,可根据环境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又由于,当电子设备未被遮挡时,未被遮挡的位置不同,当目标物体较大时,未被遮挡区域可能也会由于目标物体的遮挡造成为被遮挡区域对应的环境光强度有所变化,因此,当通过可见光通信时,可根据环境光强度对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发射参数进行调整,具体地,电子设备可预设环境光强度与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电子设备在获取环境光强度以后,可根据上述映射关系确定上述环境光强度对应的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例如,可根据环境光强度,确定目标发射参数中的发射位置、发射方向等参数,最后,根据环境传感器获取该目标发射参数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又例如,可根据上述目标发射参数中的发射方向,确定该发射方向对应的磁场、环境光光源数量等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如此,可有效减少目标物体对电子设备的遮挡所造成的对可见光通信的影响。
可选地,上述步骤24,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可包括以下步骤:
241、获取所述目标物体i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得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所述目标物体i为所述至少一个物体中的任一物体;
242、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的均值;
243、若所述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未被所述目标物体i遮挡;
244、若所述均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被所述目标物体i被遮挡。
其中,由于上述至少一个目标物体离电子设备越近,则电子设备被遮挡的可能性越大,因此,电子设备可预设第二预设阈值,该第二预设阈值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第二预设阈值可理解为目标物体距离电子设备的距离处于第二预设阈值内,则电子设备被目标物体遮挡的可能性越大,具体地,当有电子设备周围存在至少一个目标物体时,电子设备可在上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获取目标物体i与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上述目标物体i为上述一个物体中的任一物体,则可得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计算上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的均值,若该均值小于第二预设阈值,则可确定电子设备被目标物体i被遮挡,反之,则确定电子设备未被遮挡。
可选地,上述步骤25,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光强度,可包括以下步骤:
251、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和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未被遮挡区域;
252、根据所述未被遮挡区域,确定发射所述可见光的至少一个发射位置;
253、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发射位置对应的环境光强度,得到至少一个环境光强度;
254、选取所述至少一个环境光强度中最小的环境光强度为目标环境光强度。
其中,电子设备可针对可见光通信模组预设多个发射位置,上述多个发射位置均用来发射可见光,在确认电子设备未被遮挡后,可确定未被遮挡的区域,根据未被遮挡区域,确定至少一个发射位置,由于发射位置的不同,环境中的环境光的强度不同,而环境光强度对可见光信号传输的影响较大,因此,可通过环境传感器确定上述至少一个发射位置对应的环境光的强度,环境光强度越小,对可见光通信的影响越小,因此,可选取最小的环境光强度为目标环境光强度,如此,电子设备可根据预设的环境光强度与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该目标发射参数可包括以下至少一项:发射方向、发射功率、发射位置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103、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
其中,电子设备中可预设环境参数与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上述工作参数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工作频率、工作功率、可见光的工作波段、可见光的种类、可见光的工作波长、工作时间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工作参数可理解为可见光通信模组工作时的配置参数,不同的环境参数对应的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工作参数不同,例如,当环境参数中的环境光强度较大时,可增大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工作功率,或者,增大可见光工作波段范围等等,如此,可减少环境因素对可见光通信的影响。
104、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其中,上述目标工作参数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工作频率、工作功率、可见光的工作波段、可见光的种类、可见光的工作波长、工作时间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具体地,电子设备可将可见光通信模组调整至目标工作参数对应的具体参数,可将上述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方式进行处理以后,得到待传输数据对应的光信号数据,并以上述目标工作参数发送该光信号数据。
在一种可能的示例中,上述步骤104,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可包括如下步骤:
41、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目标待传输数据;
42、对所述目标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调制处理,得到调制后的目标光信号;
43、将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并以所述发射参数发射所述目标光信号。
其中,上述待传输数据可包括以下任一种:视频、音频、图像等等,在此不作限定,当需要传输上述待传输数据时,可将上述待传输数据转换为光信号,通过可见光通信模组发送出去,具体地,可对待传输数据进行滤波和归一化等预处理,可有效地滤除了噪声,得到预处理后的目标待传输数据,再对目标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方法进行调制处理,预设方式可为用户自行设置或者系统默认,得到调制以后的目标光信号,最后,将可见光通信模组调整为目标工作参数,并以上述发射参数发送上述目标光信号,如此,可实现可见光的通信,将上述待传输数据传输到外围设备中。
上述调制处理的方式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脉宽调制、占空比调制、相位调制、频率调制、幅度调制等等,在此不作限定。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电子设备可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控制可见光通信模组以目标工作参数传输待传输数据,如此,可根据环境参数对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可见光通信时,环境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可见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与上述一致地,图2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该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201、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
202、以所述电子设备为中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203、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以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物体。
204、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
205、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
206、若所述电子设备未被遮挡,则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光强度。
207、根据预设的环境光强度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
208、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参数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
209、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
210、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其中,上述步骤201-步骤210的具体描述可以参照图1C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相应描述,在此不再赘述。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上述方法包括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以电子设备为中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根据距离传感器,获取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距离电子设备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以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物体,获取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与电子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根据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若电子设备未被遮挡,则通过环境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光强度,根据预设的环境光强度与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间的映射关系,确定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根据环境传感器,确定目标发射参数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控制可见光通信模组以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如此,可通过判断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若未被遮挡,则可根据环境光强度确定电子设备的目标发送参数,根据目标发送参数,得到目标环境参数,从而,可减少可见光通信时环境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可见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请参阅图3,图3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如图所示,该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环境传感器、可见光通信模组,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
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
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
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可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控制可见光通信模组以目标工作参数传输待传输数据,如此,可根据环境参数对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可见光通信时,环境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可见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距离传感器时,所述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以所述电子设备为中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以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为对可见光通信的干扰程度最小的距离;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
若所述电子设备未被遮挡,则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光强度;
根据预设的环境光强度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其中,所述发射参数包括:发射方向、发射功率、发射位置;
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参数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方面,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获取所述目标物体i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得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所述目标物体i为所述至少一个物体中的任一物体;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的均值;
若所述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未被所述目标物体i遮挡;
若所述均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被所述目标物体i被遮挡。
在一个可能的实施例中,在所述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光强度方面,上述程序还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和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未被遮挡区域;
根据所述未被遮挡区域,确定发射所述可见光的至少一个发射位置;
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发射位置对应的环境光强度,得到至少一个环境光强度;
选取所述至少一个环境光强度中最小的环境光强度为目标环境光强度。
在一个可能的示例中,在所述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方面,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以下步骤的指令: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目标待传输数据;
对所述目标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调制处理,得到调制后的目标光信号;
将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并以所述发射参数发射所述目标光信号。
上述主要从方法侧执行过程的角度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方案进行了介绍。可以理解的是,电子设备为了实现上述功能,其包含了执行各个功能相应的硬件结构和/或软件模块。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很容易意识到,结合本文中所提供的实施例描述的各示例的单元及算法步骤,本申请能够以硬件或硬件和计算机软件的结合形式来实现。某个功能究竟以硬件还是计算机软件驱动硬件的方式来执行,取决于技术方案的特定应用和设计约束条件。专业技术人员可以对每个特定的应用使用不同方法来实现所描述的功能,但是这种实现不应认为超出本申请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上述方法示例对电子设备进行功能单元的划分,例如,可以对应各个功能划分各个功能单元,也可以将两个或两个以上的功能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对单元的划分是示意性的,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
请参阅图4,图4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应用于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所述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包括获取单元401、检测单元402、确定单元403和控制单元404,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401,用于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
所述检测单元402,用于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
所述确定单元403,用于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
所述控制单元404,用于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可选地,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距离传感器时,在所述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方面,所述检测单元402具体用于:
以所述电子设备为中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以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为对可见光通信的干扰程度最大的距离;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
若所述电子设备未被遮挡,则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
根据预设的环境光强度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其中,所述发射参数包括:发射方向、发射功率、发射位置;
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参数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
可选地,在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方面,所述检测单元402具体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物体i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得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所述目标物体i为所述至少一个物体中的任一物体;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的均值;
若所述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未被所述目标物体i遮挡;
若所述均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被所述目标物体i被遮挡。
可选地,在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方面,所述控制单元404具体用于: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目标待传输数据;
对所述目标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调制处理,得到调制后的目标光信号;
将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并以所述发射参数发射所述目标光信号。
可以看出,本申请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上述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可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通过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控制可见光通信模组以目标工作参数传输待传输数据,如此,可根据环境参数对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进行调整,从而,减少可见光通信时,环境因素对信号传输的影响,提高可见光通信的传输效率。
需要注意的是,本申请实施例所描述的电子设备是以功能单元的形式呈现。这里所使用的术语“单元”应当理解为尽可能最宽的含义,用于实现各个“单元”所描述功能的对象例如可以是集成电路ASIC,单个电路,用于执行一个或多个软件或固件程序的处理器(共享的、专用的或芯片组)和存储器,组合逻辑电路,和/或提供实现上述功能的其他合适的组件。
其中,获取单元401、检测单元402、确定单元403和控制单元404可以是控制电路或处理器。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所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何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所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
所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程序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ROM、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
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
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
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距离传感器时,所述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包括:
以所述电子设备为中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以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为对可见光通信的干扰程度最小的距离;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
若所述电子设备未被遮挡,则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光强度;
根据预设的环境光强度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其中,所述发射参数包括:发射方向、发射功率、发射位置;
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参数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包括:
获取所述目标物体i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得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所述目标物体i为所述至少一个物体中的任一物体;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的均值;
若所述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未被所述目标物体i遮挡;
若所述均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被所述目标物体i被遮挡。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光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和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未被遮挡区域;
根据所述未被遮挡区域,确定发射所述可见光的至少一个发射位置;
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发射位置对应的环境光强度,得到至少一个环境光强度;
选取所述至少一个环境光强度中最小的环境光强度为目标环境光强度。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目标环境光强度,包括: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和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的未被遮挡区域;
根据所述未被遮挡区域,确定发射所述可见光的至少一个发射位置;
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所述至少一个发射位置对应的环境光强度,得到至少一个环境光强度;
选取所述至少一个环境光强度中最小的环境光强度为目标环境光强度。
5.根据权利要求1至4任一项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包括:
将所述待传输数据进行预处理,得到预处理后的目标待传输数据;
对所述目标待传输数据按照预设方式进行调制处理,得到调制后的目标光信号;
将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调整为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并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发射所述目标光信号。
6.一种数据传输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所述装置包括:获取单元、检测单元、确定单元和控制单元,其中,
所述获取单元,用于获取目标应用的待传输数据;
所述检测单元,用于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
所述确定单元,用于根据预设的环境参数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对应的工作参数之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目标环境参数对应的目标工作参数;
所述控制单元,用于控制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以所述目标工作参数传输所述待传输数据;
其中,在所述电子设备包括距离传感器时,在所述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检测目标环境参数方面,所述检测单元具体用于:
以所述电子设备为中心,建立三维空间坐标系;
根据所述距离传感器,获取所述三维空间坐标系中距离所述电子设备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以内的至少一个目标物体,其中,所述第一预设空间距离为对可见光通信的干扰程度最大的距离;
获取所述至少一个目标物体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位置关系,得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
若所述电子设备未被遮挡,则通过所述环境传感器获取环境光强度;
根据预设的环境光强度与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可见光的发射参数间的映射关系,确定所述可见光通信模组的目标发射参数,其中,所述发射参数包括:发射方向、发射功率、发射位置;
根据所述环境传感器,确定所述目标发射参数对应的环境参数为目标环境参数。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根据所述至少一个位置关系,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被遮挡方面,所述检测单元具体还用于:
获取所述目标物体i与所述电子设备之间的距离,得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所述目标物体i为所述至少一个物体中的任一物体;
根据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确定所述至少一个空间距离的均值;
若所述均值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未被所述目标物体i遮挡;
若所述均值小于所述第二预设阈值,则确定所述电子设备被所述目标物体i被遮挡。
8.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环境传感器和可见光通信模组,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9.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1-5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11933.XA 2019-06-13 2019-06-13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029994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1933.XA CN110299943B (zh) 2019-06-13 2019-06-13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1933.XA CN110299943B (zh) 2019-06-13 2019-06-13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9943A CN110299943A (zh) 2019-10-01
CN110299943B true CN110299943B (zh) 2020-09-11

Family

ID=680279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1933.XA Active CN110299943B (zh) 2019-06-13 2019-06-13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9994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365410B (zh) * 2019-08-07 2021-06-08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可见光通信的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系统
CN113138709B (zh) * 2019-10-09 2023-04-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页面展示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0768718B (zh) * 2019-10-29 2021-05-1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紫外光通信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2748394B (zh) * 2019-10-30 2023-10-10 厦门立达信数字教育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输出模式生成方法、传感器系统及传感器设备
CN113992267B (zh) * 2020-07-10 2023-02-2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660648B (zh) * 2021-08-13 2024-04-0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多媒体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389700A (zh) * 2021-12-31 2022-04-22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一种电子设备
CN115694643B (zh) * 2022-10-27 2024-05-03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信号的传输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6866883B (zh) * 2023-09-05 2023-11-24 中国兵器装备集团兵器装备研究所 一种提高数据传输时效性的方法和系统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812A (zh) * 2013-09-16 2014-0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可见光的手机近场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6357331A (zh) * 2015-07-16 2017-01-25 北京全电智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强感知的可见光通信方法与系统
CN107231247A (zh) * 2016-03-24 2017-10-03 阔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智能手机的led向其他设备传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9558034B (zh) * 2018-11-08 2020-11-03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防止终端误触的方法及装置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490812A (zh) * 2013-09-16 2014-01-01 北京航空航天大学 基于可见光的手机近场通信系统及方法
CN106357331A (zh) * 2015-07-16 2017-01-25 北京全电智领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光强感知的可见光通信方法与系统
CN107231247A (zh) * 2016-03-24 2017-10-03 阔展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用智能手机的led向其他设备传送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9943A (zh) 2019-10-0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99943B (zh) 数据传输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436685B (zh) 显示装置、自发光的显示面板及手势识别方法
US11011131B2 (en) Off-screen control method determining signal intensity calibration value for filmed display screen
CN107943345B (zh)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CN109274833B (zh) 电磁干扰的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6303023B (zh) 屏幕状态调节方法及装置
CN107942306B (zh) 接近传感器的校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和电子设备
US20210250104A1 (en) Method for Electromagnetic Interference Control, Electronic Device, and Storage Medium
CN109348055B (zh) 显示控制方法、显示控制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9240551B (zh) 使用手势控制电子装置的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2559651B1 (ko) 전자기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관련 제품
CN108683444B (zh) 数据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777741B (zh) 天线切换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WO2018120240A1 (zh) 一种调整电磁波辐射参数的装置、方法以及存储介质
CN109474743B (zh) 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4501119B (zh) 互动显示方法、装置、电子设备、系统及存储介质
CN113360005B (zh) 色偏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9144455B (zh) 显示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278028B (zh) 信息传输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312179B (zh) 背光亮度调节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3407423A (zh) 信号强度显示方法和信号强度显示装置
CN109561642B (zh) 电磁干扰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683800B (zh) 移动终端、位置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797927A (zh) 无线充电控制方法及充电设备
CN110231624B (zh)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