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1624B -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 Google Patents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1624B
CN110231624B CN201910493660.0A CN201910493660A CN110231624B CN 110231624 B CN110231624 B CN 110231624B CN 201910493660 A CN201910493660 A CN 201910493660A CN 110231624 B CN110231624 B CN 110231624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mage
matrix
gray
pixel points
valu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93660.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1624A (zh
Inventor
张海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493660.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162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162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162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162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162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3/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e.g. radar systems; Analogous systems using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waves whose nature or wavelength is irrelevant or unspecified
    • G01S13/88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3/89Radar or analogous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15/00Systems using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acoustic waves, e.g. sonar systems
    • G01S15/88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 G01S15/89Sonar systems specially adapted for specific applications for mapping or imaging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0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 G01S7/41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3/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PHYSICS
    • G01MEASURING; TESTING
    • G01SRADIO DIRECTION-FINDING; RADIO NAVIGATION; DETERMINING DISTANCE OR VELOCITY BY USE OF RADIO WAVES; LOCATING OR PRESENCE-DETECTING BY USE OF THE REFLECTION OR RERADIATION OF RADIO WAVES; ANALOGOUS ARRANGEMENTS USING OTHER WAVES
    • G01S7/00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 G01S7/52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 G01S7/539Details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s G01S13/00, G01S15/00, G01S17/00 of systems according to group G01S15/00 using analysis of echo signal for target characterisation; Target signature; Target cross-s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7/00Image analysis
    • G06T7/0002Inspection of images, e.g. flaw detection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2207/00Indexing scheme for image analysis or image enhancement
    • G06T2207/10Image acquisition modality
    • G06T2207/10132Ultrasound image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Remote Sensing (AREA)
  • Radar, Positioning & Navigation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Acoustics & Sound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应用于电子设备,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通过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二图像;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Description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如手机、平板电脑等等)的大量普及应用,电子设备能够支持的应用越来越多,功能越来越强大,电子设备向着多样化、个性化的方向发展,成为用户生活中不可缺少的电子用品。
在现有技术中,人们生活的环境中,对于一些特定的环境,需要对肉眼无法看到的物体进行检测,现有的设备无法实现对肉眼无法看到的物体进行检测,降低了用户的体验度。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能够通过电子设备检测物品,提高了用户的体验度。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所述处理器,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第二方面,提供一种物体的检测方法,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通过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
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二图像;
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第三方面,提供一种物体的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
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成像单元,用于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比对单元,用于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
提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第四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处理器、存储器、通信接口以及一个或多个程序,其中,上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上述存储器中,并且被配置由上述处理器执行,上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的步骤的指令。
第五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中,上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
第六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其中,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第二方面中所描述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
可以看出,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位置发射无线波,然后依据该无线波的反射波形成第一图片,同理,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以得到第二图像,然后依据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比对来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从而确定电子设备的提示策略。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C是本申请的矩阵示意图;
图2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危险物品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2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活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3A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3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体的检测装置的功能单元组成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技术领域的人员更好地理解本申请方案,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及上述附图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不同对象,而不是用于描述特定顺序。此外,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它们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没有限定于已列出的步骤或单元,而是可选地还包括没有列出的步骤或单元,或可选地还包括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他步骤或单元。
在本文中提及“实施例”意味着,结合实施例描述的特定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包含在本申请的至少一个实施例中。在说明书中的各个位置出现该短语并不一定均是指相同的实施例,也不是与其它实施例互斥的独立的或备选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显式地和隐式地理解的是,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可以与其它实施例相结合。
本申请实施例所涉及到的电子设备可以包括各种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手持设备(例如智能手机或平板电脑)、智能穿戴设备(例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具有无线通信功能的穿戴设备)、计算设备或连接到无线调制解调器的其他处理设备,以及各种形式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终端设备(terminal device)等等。
下面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详细介绍。
请参阅图1A,图1A是本申请实施例公开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10,以及与所述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连接的传感器170,传感器170具体可以包括: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或发射无线信号;其中: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控制电路,该控制电路可以包括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该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可以存储器,例如硬盘驱动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闪存或用于形成固态驱动器的其它电子可编程只读存储器等),易失性存储器(例如静态或动态随机存取存储器等)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存储和处理电路110中的处理电路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100的运转。该处理电路可以基于一个或多个微处理器,微控制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基带处理器,功率管理单元,音频编解码器芯片,专用集成电路,显示驱动器集成电路等来实现。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可用于运行电子设备100中的软件,例如互联网浏览应用程序,互联网协议语音(Voice over Internet Protocol,VOIP)电话呼叫应用程序,电子邮件应用程序,媒体播放应用程序,操作系统功能等。这些软件可以用于执行一些控制操作,例如,基于照相机的图像采集,基于环境光传感器的环境光测量,基于接近传感器的接近传感器测量,基于诸如发光二极管的状态指示灯等状态指示器实现的信息显示功能,基于触摸传感器的触摸事件检测,与在多个(例如分层的)显示屏上显示信息相关联的功能,与执行无线通信功能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产生音频信号相关联的操作,与收集和处理按钮按压事件数据相关联的控制操作,以及电子设备100中的其它功能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100可以包括输入-输出电路150。输入-输出电路150可用于使电子设备100实现数据的输入和输出,即允许电子设备100从外部设备接收数据和也允许电子设备100将数据从电子设备100输出至外部设备。输入-输出电路150可以进一步包括传感器170。传感器170静脉识别模组,还可以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基于光和电容的接近传感器,指纹识别模组,、触摸传感器(例如,基于光触摸传感器和/或电容式触摸传感器,其中,触摸传感器可以是触控显示屏的一部分,也可以作为一个触摸传感器结构独立使用),加速度传感器,摄像头,和其它传感器等,摄像头可以为前置摄像头或者后置摄像头,指纹识别模组可集成于显示屏下方,用于采集指纹图像,指纹识别模组可以为以下至少一种:光学指纹识别模组、或者超声波指纹识别模组等等,在此不作限定。上述前置摄像头可以设置前面显示屏的下方,上述后置摄像头可以设置在后面显示屏的下方。当然上述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也可以不和显示屏集成设置,当然在实际应用中,上述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还可以为升降结构,本申请具体实施方式并不限制上述前置摄像头或后置摄像头的具体结构。
输入-输出电路150还可以包括一个或多个显示屏,当为多个显示屏时,例如2个显示屏时,一个显示屏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前面,另一个显示屏可以设置在电子设备的后面,例如显示屏130。显示屏130可以包括液晶显示屏,有机发光二极管显示屏,电子墨水显示屏,等离子显示屏,使用其它显示技术的显示屏中一种或者几种的组合。显示屏130可以包括触摸传感器阵列(即,显示屏130可以是触控显示屏)。触摸传感器可以是由透明的触摸传感器电极(例如氧化铟锡(ITO)电极)阵列形成的电容式触摸传感器,或者可以是使用其它触摸技术形成的触摸传感器,例如音波触控,压敏触摸,电阻触摸,光学触摸等,本申请实施例不作限制。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包括音频组件140。音频组件140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音频输入和输出功能。电子设备100中的音频组件140可以包括扬声器,麦克风,蜂鸣器,音调发生器以及其它用于产生和检测声音的组件。
通信电路120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与外部设备通信的能力。通信电路120可以包括模拟和数字输入-输出接口电路,和基于射频信号和/或光信号的无线通信电路。通信电路12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射频收发器电路、功率放大器电路、低噪声放大器、开关、滤波器和天线。举例来说,通信电路120中的无线通信电路可以包括用于通过发射和接收近场耦合电磁信号来支持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NFC)的电路。例如,通信电路120可以包括近场通信天线和近场通信收发器。通信电路120还可以包括蜂窝电话收发器和天线,无线局域网收发器电路和天线等。上述通信电路120还可以为5G阵列天线。
上述无线收发器可以用于为电子设备100提供发射无线波的能力,该无线波可以为无线电波、无线声波或无线光波等等。本申请并不限制上述无线波的具体表现形式。
电子设备100还可以进一步包括电池,电力管理电路和其它输入-输出单元160。输入-输出单元160可以包括按钮,操纵杆,点击轮,滚动轮,触摸板,小键盘,键盘,照相机,发光二极管和其它状态指示器等。
用户可以通过输入-输出电路150输入命令来控制电子设备100的操作,并且可以使用输入-输出电路150的输出数据以实现接收来自电子设备100的状态信息和其它输出。
基于上述图1A所描述的电子设备,可以用于实现如下功能: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还用于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M,该M即为活跃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
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计算差值矩阵的元素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活跃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确定最大值处理的窗口尺寸,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一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三矩阵,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二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四矩阵,计算第三矩阵与第四矩阵的差值得到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W,该W即为活跃度。
在一种可选的方案中,存储和处理电路110,具体用于当所述活跃度小于设定阈值时,发出音频提示信息,当所述活跃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发出振动提示信息。
请参阅图1B,图1B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物体的检测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如图所示,应用于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上述物体的检测方法包括:
步骤S101、电子设备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通过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上述无线波包括但不限于:超声波、电磁波、光波等等。
步骤S102、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
上述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可以采用现有的成像技术,例如,如果该无线波为超声波时,可以采用超声波成像原理来实现成像,本申请并不限制上述第一图像的具体成像方式。当然对于不同的无线波的种类,其也成像的原理也可能不同。
步骤S103、电子设备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二图像。
步骤S104、电子设备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上述步骤S104中的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的方案具体可以包括:
如该活跃度超过设定阈值,电子设备发出振动提示,如果该活跃度小于设定阈值,电子设备发出音频提示等等。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位置发射无线波,然后依据该无线波的反射波形成第一图片,同理,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以得到第二图像,然后依据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比对来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从而确定电子设备的提示策略。
上述提示策略包括但不限于:震动、音频或视频等提示。
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具体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M,该M即为活跃度。
上述第一图像的灰度值矩阵如图1C所示,对于上述场景,比较适应对活的物体的检测,例如鱼群在水里的检测。其实现的场景如下,对于钓鱼爱好者,其可能采用很多的方式来几种鱼群,从而使得钓鱼比较容易,这样能够提高产量。但是对于水下鱼群的多少用户通过肉眼是无法看到的,那么如何来判断水下鱼群的数量,即活跃度即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对于无线波,其具有一定的穿透成像的特点,依据这个特点,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是,在同一位置,在不同时刻获取二张无线波的反射图像,由于位置相同,并且采集图像的设备也相同,那么可以忽略由于位置变化而出现图像差异的因素,那么对于钓鱼的场景,对于鱼群来说,其是不会因为用户的原因而影响其移动,在水里鱼群基本都是属于移动状态,那么通过二张无线波的图像进行比对确定该二个图像之间的活跃度即能够确定鱼群的多少,如果鱼群很多,其差异必然很大,如果鱼很少,例如没有鱼,由于水下均为无法移动的物体,那么其检测的图像必然没有差异。基于这样的特点,本申请人实现对活的物体的活跃度进行检测,从而实现对用户的提示。
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具体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计算差值矩阵的元素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活跃度。
可选的,上述电子设备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具体可以包括:
电子设备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确定最大值处理的窗口尺寸,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一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三矩阵(即保留窗口尺寸内的灰度值最大值),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二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四矩阵,计算第三矩阵与第四矩阵的差值得到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W,该W即为活跃度。
其基于的原理为,对于一定范围内的鱼的活动要减少其对活跃度的影响,即在一个特定的区域内,鱼在该特定区域游动,这样本申请人提取二个图像这个区域的灰度值的最大值即能够减少鱼在特定的区域游动产生的影响,从而更能够体现其他的鱼在时间段内其他鱼游入,越多的鱼游入,则表示其活跃度越高。
当然本申请的技术方案也可以检测其他的物体,例如危险物品,具体的方案如下:
参阅图2A,图2A提供了一种危险物品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执行,该方法如图2A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A、电子设备通过5G阵列天线,定时发送信号;
步骤S202A、电子设备通过阵列天线接收到发出去的信号反馈频率,检测周围不同的物体;
步骤S203A、电子设备结合阵列天线接收多点接收判断物品的具体形态,当符合危险物品时终端进行震动或者语音提示。
上述方法在步骤S203之后还可以包括:通过电子设备发出的无线波(例如雷达扫描信息),检测到危险物品所处的位置,比如刀,枪的形状大小,并把此危险品大小,方位,距离显示在电子设备上,并发出震动,声音等警告信息通知电子设备用户远离危险品所处的位置,提高用户安全。
如图2A所示的技术方案能够通过图像实现对危险物品的检测,在确定危险物品时,实现危险物品的提示,从而提高用户的安全性。
参阅图2B,图2B提供了一种活体的检测方法,该方法由如图1A所示的电子设备执行,该方法如图2B所示,包括如下步骤:
步骤S201B、电子设备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通过无线收发器发射超声波;
步骤S202B、电子设备接收第一时刻的超声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超声图像;
步骤S203B、电子设备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接收第二时刻的超声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二超声图像。
步骤S204B、电子设备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计算差值矩阵的元素平均值。
步骤S205B、电子设备确定该平均值大于设定阈值时,发出振动提示。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位置发射无线波,然后依据该无线波的反射波形成第一超声图像,同理,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以得到第二超声图像,然后依据第一超声图像以及第二超声图像比对来确定物体的活跃度,这样即能够知道鱼的多少,从而实现为用户提醒钓鱼的提示,提高钓鱼的成功率,提高体验度。
参阅图3A,图3A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301和处理器302,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所述处理器,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本申请提供的技术方案在第一位置发射无线波,然后依据该无线波的反射波形成第一图片,同理,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以得到第二图像,然后依据第一图像以及第二图像比对来确定物体的活跃度,从而确定电子设备的提示策略。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M,该M即为活跃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计算差值矩阵的元素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活跃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确定最大值处理的窗口尺寸,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一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三矩阵,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二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四矩阵,计算第三矩阵与第四矩阵的差值得到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W,该W即为活跃度。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活跃度小于设定阈值时,发出音频提示信息,当所述活跃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发出振动提示信息。
参阅图3B,图3B提供了一种物体的检测装置,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303,所述装置包括:
无线收发器303,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
控制单元304,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成像单元305,用于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比对单元306,用于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
提示单元307,用于依据所述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可选的,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M,该M即为活跃度。
可选的,比对单元306,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计算差值矩阵的元素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活跃度。
可选的,比对单元306,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确定最大值处理的窗口尺寸,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一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三矩阵,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二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四矩阵,计算第三矩阵与第四矩阵的差值得到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W,该W即为活跃度。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中,该计算机存储介质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该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程序产品,上述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存储了计算机程序的非瞬时性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述计算机程序可操作来使计算机执行如上述方法实施例中记载的任一方法的部分或全部步骤。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可以为一个软件安装包,上述计算机包括电子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前述的各方法实施例,为了简单描述,故将其都表述为一系列的动作组合,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知悉,本申请并不受所描述的动作顺序的限制,因为依据本申请,某些步骤可以采用其他顺序或者同时进行。其次,本领域技术人员也应该知悉,说明书中所描述的实施例均属于优选实施例,所涉及的动作和模块并不一定是本申请所必须的。
在上述实施例中,对各个实施例的描述都各有侧重,某个实施例中没有详述的部分,可以参见其他实施例的相关描述。
在本申请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可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上述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系统,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或其它的形式。
上述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网络单元上。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另外,在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
上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申请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现有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计算机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台计算机设备(可为个人计算机、服务器或者网络设备等)执行本申请各个实施例上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器包括:U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Only Memory)、随机存取存储器(RAM,Random Access Memory)、移动硬盘、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上述实施例的各种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步骤是可以通过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该程序可以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存储器可以包括:闪存盘、只读存储器(英文:Read-Only Memory,简称:ROM)、随机存取器(英文:Random Access Memory,简称:RAM)、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的方法及其核心思想;同时,对于本领域的一般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10)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和处理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所述无线波包括电磁波;其中,
所述处理器,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包括: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确定最大值处理的窗口尺寸,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一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三矩阵,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二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四矩阵,计算第三矩阵与第四矩阵的差值得到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W,该W即为物体的活跃度;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M,该M即为活跃度。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计算差值矩阵的元素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活跃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
所述处理器,具体用于当所述活跃度小于设定阈值时,发出音频提示信息,当所述活跃度大于设定阈值时,发出振动提示信息。
5.一种物体的检测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所述无线波包括电磁波;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通过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
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二图像;
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包括: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确定最大值处理的窗口尺寸,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一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三矩阵,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二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四矩阵,计算第三矩阵与第四矩阵的差值得到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W,该W即为物体的活跃度;
依据该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具体包括:
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一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M,该M即为活跃度。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具体包括:
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计算第一灰度值矩阵与第二灰度值矩阵的差值矩阵,计算差值矩阵的元素平均值,该平均值即为活跃度。
8.一种物体的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无线收发器,所述装置包括: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发射或接收无线波,所述无线波包括电磁波;
控制单元,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一时刻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用于接收第一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成像单元,用于依据该反射波形成第一图像;
所述控制单元,还用于在第一位置的第二时刻再次控制所述无线收发器发射无线波;
所述无线收发器,还用于接收第二时刻的无线波的反射波;
比对单元,用于将第一图像与第二图像进行比对确定物体的活跃度,包括:获取第一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依据该灰度值以及像素点的位置生成第一图像的第一灰度值矩阵,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元素值为像素点的灰度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列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列数值,该第一灰度值矩阵的行值为像素点在第一图像的行数值,获取第二图像的所有像素点的灰度值,生成第二图像的第二灰度值矩阵;确定最大值处理的窗口尺寸,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一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三矩阵,以该窗口尺寸对该第二灰度值矩阵执行最大值操作得到第四矩阵,计算第三矩阵与第四矩阵的差值得到差值矩阵,获取差值矩阵中元素值大于第二阈值的元素值的数量W,该W即为活跃度;
提示单元,用于依据所述物体的活跃度确定提示策略。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存储器,所述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并且被配置由所述处理器执行,所述程序包括用于执行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中的步骤的指令。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存储用于电子数据交换的计算机程序,其中,所述计算机程序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权利要求5-7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493660.0A 2019-06-06 2019-06-06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Active CN11023162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3660.0A CN110231624B (zh) 2019-06-06 2019-06-06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93660.0A CN110231624B (zh) 2019-06-06 2019-06-06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1624A CN110231624A (zh) 2019-09-13
CN110231624B true CN110231624B (zh) 2021-08-10

Family

ID=67859435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93660.0A Active CN110231624B (zh) 2019-06-06 2019-06-06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1624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684456B (zh) * 2020-12-22 2024-05-17 安徽配隆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无人机超声立体成像模型系统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9043A (zh) * 2008-09-05 2009-02-04 清华大学 一种声学摄像机系统中声场重建平面的确定方法
CN102722982A (zh) * 2012-03-30 2012-10-10 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基于背景与帧间差分算法的车流及其运动状态检测方法
CN103745230A (zh) * 2014-01-14 2014-04-23 四川大学 一种自适应群体异常行为分析方法
CN103778418A (zh) * 2014-01-28 2014-05-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图像监测系统的山火图像识别方法
CN105242268A (zh) * 2015-10-09 2016-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近程全息雷达自动聚焦成像方法
CN106443593A (zh) * 2016-09-13 2017-02-22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大气海洋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相参雷达慢扫增强的自适应溢油信息提取方法
CN107610028A (zh) * 2017-09-08 2018-01-19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无线云传感网的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
CN108346160A (zh) * 2017-12-22 2018-07-31 湖南源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差图背景差法和Meanshift结合的多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9028236A (zh) * 2018-09-29 2018-12-1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油烟状况的抽油烟机
CN109085570A (zh) * 2018-06-10 2018-12-25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数据融合的车辆检测跟踪算法
CN109239709A (zh) * 2018-08-02 2019-01-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无人船的局部环境地图自主构建方法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59043A (zh) * 2008-09-05 2009-02-04 清华大学 一种声学摄像机系统中声场重建平面的确定方法
CN102722982A (zh) * 2012-03-30 2012-10-10 上海市金山区青少年活动中心 基于背景与帧间差分算法的车流及其运动状态检测方法
CN103745230A (zh) * 2014-01-14 2014-04-23 四川大学 一种自适应群体异常行为分析方法
CN103778418A (zh) * 2014-01-28 2014-05-07 华南理工大学 一种输电线路杆塔图像监测系统的山火图像识别方法
CN105242268A (zh) * 2015-10-09 2016-01-13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研究所 近程全息雷达自动聚焦成像方法
CN106443593A (zh) * 2016-09-13 2017-02-22 中船重工鹏力(南京)大气海洋信息系统有限公司 基于相参雷达慢扫增强的自适应溢油信息提取方法
CN107610028A (zh) * 2017-09-08 2018-01-19 广西民族师范学院 一种基于无线云传感网的大气污染物在线监测系统
CN108346160A (zh) * 2017-12-22 2018-07-31 湖南源信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视差图背景差法和Meanshift结合的多运动目标跟踪方法
CN109085570A (zh) * 2018-06-10 2018-12-25 南京理工大学 基于数据融合的车辆检测跟踪算法
CN109239709A (zh) * 2018-08-02 2019-01-18 哈尔滨工程大学 一种无人船的局部环境地图自主构建方法
CN109028236A (zh) * 2018-09-29 2018-12-18 佛山市云米电器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自动识别油烟状况的抽油烟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1624A (zh) 2019-09-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9906406B2 (en) Alerting method and mobile terminal
CN110286738B (zh) 指纹采集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920059B (zh) 消息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08900231B (zh) 动态天线调整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712555B (zh) 一种发送报警信息的方法及装置
CN107317918B (zh) 参数设置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2559651B1 (ko) 전자기 간섭 제어 방법 및 관련 제품
CN108833683B (zh) 动态天线调整实现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519503B (zh) 一种扫描图像的获取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1522613B (zh) 截屏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837328B (zh) 一种显示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7330867B (zh) 图像合成方法、装置、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和计算机设备
CN110381200B (zh) 灭屏控制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0221882A (zh) 显示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CN109343811B (zh) 一种显示调整方法及终端设备
CN108810261B (zh) 通话中天线切换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1131607A (zh) 一种信息共享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231624B (zh) 物体的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8307075B (zh) 一种来电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112114879A (zh) 终端唤醒方法、终端和存储介质
CN110221696B (zh) 眼球追踪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264184B (zh) 支付控制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10740214B (zh) 一种提示方法、终端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CN110378266B (zh) 指纹识别方法及相关设备
CN112989878A (zh) 瞳孔检测方法及相关产品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