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91341A - 风向变更机构 - Google Patents

风向变更机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91341A
CN110291341A CN201780053628.XA CN201780053628A CN110291341A CN 110291341 A CN110291341 A CN 110291341A CN 201780053628 A CN201780053628 A CN 201780053628A CN 110291341 A CN110291341 A CN 11029134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direction
installation axle
component
direction change
ax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5362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91341B (zh
Inventor
小塩豪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rp Corp
Original Assignee
Sharp Corp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rp Corp filed Critical Sharp Corp
Publication of CN11029134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34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9134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9134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20Casings or cove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 Air Filters, Heat-Exchange Apparatuses, And Housings Of Air-Conditioning Uni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风向变更机构(101),具备:风向变更构件(110);及主体侧的构件(120),其用于将风向变更构件(110)支承为可转动。风向变更构件(110)包含:右端的安装轴(113)、左端的安装轴(115)、设置于右端的安装轴(113)与左端的安装轴(115)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安装轴(119)、及风向变更面板(111)。主体侧的构件(120)包含:右侧构件(121),其供右端的安装轴(113)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该安装轴(113)的右轴承部(121X);左侧构件(122),其供左端的安装轴(115)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该安装轴(115)的左轴承部(122X);及一个或多个中间构件(126),其形成有用于夹持并保持一个或多个中间的安装轴(119)的凹部(126X)。

Description

风向变更机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的一个方式涉及一种空气调节机等的空气的吹出口附近的风向变更机构的技术。
背景技术
一直以来,针对空气调节机等的空气的吹出口附近的风向变更机构提出了各种技术。例如,日本特开2002-71206号公报(专利文献1)公开了一种上下风向调节板的装拆装置。根据专利文献1,以支承轴在插入于上下风向调节板的侧板以及中板的支承轴通孔的同时可动的方式,将在一端部形成有支承轴且另一端部形成有把手部的可动轴片固定于上下风向调节板。
此外,日本特开2016-75458号公报(专利文献2)公开了一种空气调节机。根据专利文献2,在利用两侧部和大致中央的三点支承装配于吹出口的上下风向变更叶片时,设置于上下风向变更叶片或者吹出口的任意的左右两侧部的轴中的、一方的轴的轴承构件相对于上下叶片滑动自如,并且将设置于大致中央部的轴的长度设为比两侧部的轴的长度长。由此,在将大致中央的轴嵌合于大致中央的轴承孔并临时保持上下风向变更叶片的状态下能够实施向两侧部的轴的轴承孔的嵌合操作,能够简单地实施装拆。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02-71206号公报
专利文献2:日本特开2016-75458号公报
发明内容
本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谋求一种能够将风向变更面板容易地装拆于空气调节机主体的机构。
解决问题的手段
根据本发明的某方式,提供一种风向变更机构。风向变更机构包括:风向变更构件;及主体侧的构件,其用于将风向变更构件支承为可转动。风向变更构件包括:右端的安装轴;左端的安装轴;一个或多个中间安装轴,其设置于右端的安装轴与左端的安装轴之间;及风向变更面板。主体侧的构件包括:右侧构件,其供右端的安装轴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该安装轴的右轴承部;左侧构件,其供左端的安装轴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该安装轴的左轴承部;及一个或多个中间构件,其形成有用于夹持并保持一个或多个中间安装轴的凹部。
发明效果
如以上所述,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式,能够提供一种能够将风向变更面板容易地装拆于空气调节机主体的机构。
附图说明
图1为利用第一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封闭吹出口102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机1的室内机30的立体图和主视图。
图2为使第一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下降(敞开)并将吹出口102敞开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机1的室内机30的立体图和主视图。
图3为第一实施方式的排水盘120的右下方立体图和左下方立体图。
图4为第一实施方式的中间构件126的侧视图。
图5为第一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右上方立体图和左上方立体图。
图6为第一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俯视图。
图7为表示将第一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中间安装轴119嵌入中间构件126的凹部126X的状态的左立体图。
图8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的滑动构件116附近的放大立体图。
图9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侧面剖视图。
图10为表示第一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向排水盘120的安装过程的图像。
图11为第二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B的俯视图。
图12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构件116的附近的第一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13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构件116的附近的第二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14为表示第三实施方式的滑动构件116的附近的第三放大侧面剖视图。
图15为第四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D的俯视图。
图16为表示第四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D的中间安装轴119D附近的左立体图。
图17为表示将第四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D的中间安装轴119D嵌入中间构件126的凹部126X的状态的左立体图。
图18为第五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E的俯视图。
图19为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一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俯视图。
图20为第六实施方式的排水盘120的右下方立体图和左下方立体图。
图21为第六实施方式的第二风向变更构件110E的俯视图。
图22为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一排水盘120F的右下方立体图。
图23为第八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F的右上方立体图。
图24为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二排水盘120F的左下方立体图。
图25为第八实施方式的第三排水盘120F的右下方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在以下的说明中,对相同部件标注相同附图标记。它们的名称以及功能也是相同的。因而,不重复它们的详细的说明。
<第一实施方式>
<空气调节机1的整体结构>
首先,对搭载本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机构101的空气调节机1的整体结构和动作概要进行说明。另外,图1的(A)为利用本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封闭吹出口102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机1的室内机30的右下方立体图,(B)为该室内机30的主视图。图2的(A)为使本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下降(敞开)且将吹出口102敞开的状态下的空气调节机1的室内机30的右下方立体图,(B)为该室内机30的主视图。
此外,以下,朝向图1(B)的纸面而将右方向称作各构件的右方向,朝向该纸面而将左方向称作各构件的左方向,朝向该纸面而将上方向称作各构件的上方向,朝向该纸面而将下方向称作各构件的下方向,朝向该纸面而将进深方向称作各构件的后方向,朝向该纸面而将近前方向称作各构件的前方向。另外,关于风向变更构件110,使用水平的状态的方向进行说明。
对于本实施方式的空气调节机1,在空气调节运转的停止中,如图1的(A)以及(B)所示,利用风向变更构件110封闭吹出口102。另一方面,在空气调节运转中,如图2的(A)以及(B)所示,使利用其热泵系统冷却的空气或者加温的空气通过风向变更机构101向室内吹出。或者,空气调节机1不使热泵系统动作而实施送风运转。
<风向变更机构101的整体结构>
以下,参照图3至图9对本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机构101进行说明。风向变更机构101主要由图3所示的室内机30的主体侧的排水盘120和图5所示的风向变更构件110构成。
首先,参照图2和图3,排水盘120包含右侧构件121、左侧构件122、及中间框架125。在右侧构件121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右端部的右轴承部121X。左侧构件122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左端部的左轴承部122X。在中间框架125安装有具有弹性的中间构件126。中间构件126例如由聚丙烯等树脂构成。并且,中间构件126如后述那样保持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中间部分。
更详细而言,参照图3和图4,在中间构件126的前部形成有凹部(切口)126X。并且如后述那样,在凹部126X夹入有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中间的安装轴。
接着,参照图5和图6,对于本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构件110,在风向变更面板111的右端部竖立设置有右支承构件112。并且,在右支承构件112的右侧(右侧面)形成有右安装轴113。
同样地,在风向变更面板111的左端部,经由滑动构件116竖立设置有左支承构件114。在左支承构件114的左侧(左侧面)形成有左安装轴115。
风向变更构件110在风向变更面板111的中间部形成有中间支承构件117。并且,在中间支承构件117的左侧(左侧面)形成有中间安装轴119。如图7所示,中间安装轴119被中间构件126的凹部126X夹持并被保持为可转动。更详细而言,优选中间构件126与中间安装轴119中的任意一方由柔韧性大的材料构成,另一方由柔韧性小的材料构成。
另外,关于中间构件126,凹部126X的下侧为了牢固地接受中间安装轴119而由较硬的构件构成。并且,凹部126X的上侧由柔韧性高的构件构成,优选构成为弯曲而易于夹入中间安装轴119。
参照图8和图9,风向变更面板111在面板主体1111的上侧(封闭风向变更构件时与吹出口对置的一侧)设置有绝热构件1112。在绝热构件1112的上表面粘贴树脂制的装饰面板1113。通过粘贴该树脂制的装饰面板1113,从而具有外观性的提高、清扫性的提高等效果。另外,也可以替代树脂制的装饰面板,而粘贴不锈钢等金属制、玻璃(强化玻璃)的装饰面板。另外,也可以不粘贴这样的装饰面板。
参照图5、6、8、9,在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左侧后部设置有滑动构件116。滑动构件116主要由滑动主体1161、手指按压部1162、用于提高滑动主体1161、手指按压部1162、及支承构件114的强度的加强肋1163及1163构成。滑动构件116构成为,通过面板主体1111的引导部1111X、1111Y沿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左右方向可滑动。
在滑动构件116的下方,在面板主体1111的上表面配置绝热材料1114。能够利用绝热材料1114降低滑动构件116向表面的凝露的可能性。另外,绝热材料1114的厚度比绝热构件1112薄。并且,在绝热材料1114的上表面、即绝热材料1114与滑动主体1161之间,粘贴有树脂片1115。通过粘贴该树脂片1115,滑动构件116直接在以绝热目的粘贴的绝热材料1114上滑动,从而能够保护绝热材料1114免受损伤。此外,滑动构件116易于滑动,因此能够提高滑动性。另外,也可以替代该树脂片1115,而粘贴不锈钢等金属制片材、玻璃片材(强化玻璃)。另外,也可以不粘贴树脂片1115,也可以不粘贴绝热材料1114。
<风向变更构件110向排水盘120的安装方法>
接着,参照图10,对风向变更构件110向排水盘120的安装方法进行说明。首先,使滑动构件116向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右方向、即“移除”用的位置滑动。
并且,参照图10的(A),将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右安装轴113插入至排水盘120的右轴承部121X。接着,参照图10的(B),将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中间安装轴119夹入排水盘120的中间构件126的凹部126X。在该状态下,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左安装轴115位于与排水盘120的左轴承部122X相互面对的位置。
并且,如图10的(C)所示,通过使滑动构件116向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左方向、即“安装”用的位置滑动,将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左安装轴115插入至排水盘120的左轴承部122X。此时,风向变更构件110也向左侧移动,但在中间支承构件117的左侧面与中间构件126的右侧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间隔比右支承构件112的右安装轴113的长度短,因此即使风向变更构件110向左移动,中间支承构件117的左侧面也通过与中间构件126的右侧面抵接来限制风向变更构件110的移动,因此右安装轴113从排水盘120的右轴承部121X脱离、或中间安装轴119从凹部126X脱离的可能性降低。如此,风向变更构件110以沿上下方向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排水盘120。
如以上所述,关于本实施方式的风向变更机构101,降低使风向变更构件110弯曲的程度、或者不用使其弯曲且还不用增大滑动距离,而能够将风向变更构件110安装于排水盘120。此外,在即使在使左侧的滑动构件116滑动的情况下,中间支承构件117与中间构件126抵接,因此能够利用反作用力降低其他轴从轴承部脱离的可能性。也就是说,只有两只手的用户能够相比以往简单地将风向变更构件110安装于排水盘120。此外,在风向变更构件110安装有绝热构件1112,因此即使仅从单侧吹出冷风,另一侧的面也不易凝露。
<第二实施方式>
在第一实施方式中,在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左端部配置有滑动构件116,但如图11所示,也可以在风向变更构件110B的右端部配置滑动构件116B。在该情况下,在中间支承构件118的右侧(右侧面)形成有中间安装轴119B。
并且,在将风向变更构件110B安装于排水盘120时,与图10的(A)同样地,将风向变更构件110B的左安装轴113B插入至排水盘120的左轴承部122X。接着,将风向变更构件110B的中间安装轴119B夹入排水盘120的中间的凹部126X。在该状态下,风向变更构件110B的右安装轴115B位于与排水盘120的右轴承部121X相互面对的位置。
并且,通过使滑动构件116B向风向变更构件110B的右方向滑动,将风向变更构件110B的右安装轴115B插入至排水盘120的右轴承部121X。由此,风向变更构件110B以沿上下方向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排水盘120。
在本实施方式中,即使在按住右侧的滑动构件116B的手指按压部1162向右方向滑动的情况下,虽然有时风向变更构件110也会向右侧移动,但由于在中间支承构件118的右侧面与中间构件126的左侧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间隔比左安装轴113B的长度短,因此即使风向变更构件110向右移动,也会通过中间支承构件118的右侧面与中间构件126的左侧面抵接来限制风向变更构件110的移动,因此左安装轴113B从排水盘120的左轴承部122X脱离、或中间安装轴119B从凹部126X脱离的可能性降低。
<第三实施方式>
如图8、图12以及图13所示,优选风向变更构件110在侧面透视时,滑动构件116的高度比绝热构件1112(或者装饰面板1113)的高度低。更详细而言,优选在侧面透视时,滑动构件116的加强肋1163的大部分(例如一半以上或者2/3以上)的高度比绝热构件1112(或者装饰面板1113)的高度低。换言之,优选滑动构件116的加强肋1163的大部分(例如一半以上或者2/3以上)处于比绝热构件1112(或者装饰面板1113)的表面低的位置。
或者,优选风向变更构件110在侧面透视时,引导部1111X、1111Y的高度比绝热构件1112(或者装饰面板1113)的高度低。换言之,优选引导部1111X、1111Y处于比绝热构件1112(或者装饰面板1113)低的位置。
另外,如图14所示,优选在侧面透视时,滑动构件116的手指按压部1162与支承构件114以外的所有部分的高度比绝热构件1112的高度低。换言之,优选滑动构件116的手指按压部1162与支承构件114以外的所有部分处于比绝热构件1112(或者装饰面板1113)低的位置。
由此,滑动构件116不易妨碍从吹出口102吹出空气。
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另外,绝热材料1114的厚度形成为比绝热构件1112薄。树脂片1115的厚度与装饰面板1113大致相同的。如此,由于设置有绝热材料1114,因此还可获得即使仅从单侧吹出冷风,另一侧的面也不易凝露的效果。另外,也可以替代该树脂片1115,而粘贴不锈钢等金属制片材、玻璃片材(强化玻璃)。另外,也可以不粘贴树脂片,也可以不粘贴绝热材料。
<第四实施方式>
在第一至第三实施方式中,在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中间部形成有一个中间支承构件117(118),在中间支承构件117(118)的左侧(左侧面)或右侧(右侧面)形成有中间安装轴119(119B)。
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5以及图16所示,在风向变更构件110D的中间部形成有两个中间支承构件117、118。并且,在两个中间支承构件117、118之间形成有中间安装轴119D。在该情况下,还如图17所示,中间安装轴119D被中间构件126的凹部126X夹持并保持。
由此,能够提高风向变更构件110D的中间部分的强度。
<第五实施方式>
在第一至第四实施方式中,在风向变更构件110(110B)的左端部或右端部配置滑动构件116(116B)。然而,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18所示,在风向变更构件110E的左右两端设置有滑动构件。
更详细而言,在风向变更构件110E的右端部经由滑动构件116B形成有右支承构件114B。在右支承构件114B的右侧(右侧面)形成有右安装轴115B。在风向变更构件110E的左端部经由滑动构件116形成有左支承构件114。在左支承构件114的左侧(左侧面)形成有左安装轴115。
并且,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风向变更构件110的中间部形成有两个中间支承构件117、118。并且,在两个中间支承构件117、118之间形成有中间安装轴119B。如图17所示,中间安装轴119B被中间构件126的凹部126X夹持并保持。如此,风向变更构件110以沿上下方向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排水盘120。
由此,首先在通过使中间安装轴119B卡定于中间构件126的凹部126X从而按住右侧的滑动构件116B的手指按压部1162向右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有时风向变更构件110也会向右侧移动,但由于在中间支承构件118的右侧面与中间构件126的左侧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间隔比左安装轴115的长度短,因此即使风向变更构件110向右移动,也能通过中间支承构件118的右侧面与中间构件126的左侧面抵接来限制风向变更构件110的移动,因此左安装轴115从排水盘120的左轴承部122X脱离、或中间安装轴119B从凹部126X脱离的可能性降低。
同样地,即使在按住左侧的滑动构件116的手指按压部1162向左方向滑动的情况下,有时风向变更构件110也会向左侧移动,但由于在中间支承构件117的左侧面与中间构件126的右侧面之间形成的间隙的间隔比右安装轴115B的长度短,因此也能通过中间支承构件117的左侧面与中间构件126的右侧面抵接来限制风向变更构件110的移动,因此右安装轴115B从排水盘120的右轴承部121X脱离、或中间安装轴119从凹部126X脱离的可能性降低。
<第六实施方式>
在第一至第五实施方式中,在右安装轴113与左安装轴115之间设置有一个中间支承构件117、中间安装轴119。然而,如图19所示,也可以在右安装轴113与左安装轴115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支承构件117、117…、中间安装轴119、119…。在该情况下,当然,如图20所示,还在排水盘120侧、右侧构件121与左侧构件122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中间安装轴119、119…的多个中间框架125、125…。
此外,同样地,如图21所示,也可以在右安装轴115B与左安装轴115之间设置有多个中间支承构件117、118、117、118…、中间安装轴119B、119B…。在该情况下,当然,如图20所示,还在排水盘120侧、右侧构件121与左侧构件122之间设置有用于保持中间安装轴119、119…的多个中间框架125、125…。
<第七实施方式>
在所述的第一至第六实施方式中,支承中间的安装轴119(119B)的构件117、118构成为,在安装轴113、115滑动时与中间构件126接触。然而,为了防止滑动时的风向变更面板111的移动,并不限于这样的方式。
例如,除支承中间的安装轴119(119B)的构件117、118以外,也可以在风向变更构件110设置与中间构件126接触的构件(移动制限构件)。而且,该接触构件也可以构成为,与中间构件126不同的、排水盘120侧的其他构件接触。
<第八实施方式>
在第一至第七实施方式中,形成有风向变更构件110~110E的中部轴119(119B),在排水盘120的中部形成有用于保持安装轴119的凹部126X。然而,也可以安装轴113、115、119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于排水盘120侧,轴承部121X、122X、凹部126X的一部分或全部设置于风向变更构件110侧。
例如,如图22所示,也可以在排水盘120F的左右中间部设置有中间支承构件128,在该中间支承构件128形成有安装轴129。在该情况下,如图23所示,在风向变更构件110F的中间部形成有中间支承构件117F,在该中间支承构件117F形成有用于夹入安装轴129的凹部117X。
另外,关于中间支承构件117F,凹部117X的上侧为了牢固地接受中间安装轴129而由较硬的构件构成。并且,凹部117X的下侧由柔韧性高的构件构成,优选构成为通过弯曲而易于夹入中间安装轴129。
在该情况下,在图10的(B)中,利用风向变更构件110F的支承构件117F的凹部117X夹入排水盘120F的中间安装轴129。在该状态下,风向变更构件110F的左安装轴115位于与排水盘120F的左轴承部122X相互面对的位置。
并且,如图10的(C)所示,通过使滑动构件116向风向变更构件110F的左方向滑动,将风向变更构件110F的左安装轴115插入至排水盘120F的左轴承部122X。由此,风向变更构件110F以沿上下方向可转动的方式安装于排水盘120F。
另外,如图22以及图23所示,优选在通过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左侧后部的滑动构件116向左滑动而将安装轴115插入至轴承部122X的情况下,从排水盘120的中间支承构件128向右侧竖立设置有安装轴129。相反,优选在通过风向变更构件110的右侧后部的滑动构件116向右滑动而将安装轴113插入至轴承部121X的情况下,如图24所示,从中间支承构件128B向左侧竖立设置有安装轴129B。
另外,如图25所示,也可以构成为,利用两个中间支承构件128X、128Y支承排水盘120F侧的中间安装轴129X的两侧。
此外,与第六实施方式同样地,也可以在排水盘120F侧设置有多个中间框架125(125X、125Y)、中间支承构件128(128X、128Y)、及中间安装轴129X的组合,在风向变更构件110F的中间部设置有多个中间支承构件117F、117F…。
<第九实施方式>
在第一至第八实施方式中,使用分体型空气调节机的室内机进行了说明,但能够应用于天花板埋入型空气调节机、天花板悬挂型空气调节机、一体型空气调节机、窗安装型空气调节机、空气净化器、加湿器、循环器、送风机、释放离子等带电粒子、臭氧等的送风机等风向变更机构。
<总结>
在所述的第一至第九实施方式中,提供一种风向变更机构101。风向变更机构101具备:风向变更构件110;及主体侧的构件120,其用于将风向变更构件110支承为可转动。风向变更构件110包含:右端的安装轴113、左端的安装轴115、设置于右端的安装轴113与左端的安装轴115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的安装轴119、及风向变更面板111。主体侧的构件120包含:右侧构件121,其供右端的安装轴113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该安装轴113的右轴承部121X;左侧构件122,其供左端的安装轴115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该安装轴115的左轴承部122X;及一个或多个中间构件126,其形成有用于夹持并保持一个或多个中间的安装轴119的凹部126X。
优选为,右端的安装轴113以及左端的安装轴115中的至少一方的安装轴115被支承为,相对于风向变更面板111能够沿左右方向滑动。在使任意的安装轴115向对应的轴承部122X滑动时,从风向变更面板111竖立设置的构件117构成为与主体侧的构件120的一部分抵接。
优选为,右端的安装轴113被支承为,相对于风向变更面板111沿左右方向可滑动。左端的安装轴115被支承为,相对于风向变更面板111沿左右方向可滑动。一个或多个中间的安装轴119中的至少一个两端部经由支承构件117、118而相对于风向变更面板111固定。
优选为,风向变更面板111包含绝热构件1112。用于滑动的构件116的高度比绝热构件1112的高度低。
优选为,在用于滑动的构件116的风向变更面板111侧配置绝热材料1114。
优选为,一个或多个中间的安装轴119与一个或多个中间构件126中的一方的柔韧性比另一方高。
根据本发明的不同的方式,提供一种风向变更机构101。风向变更机构101具备:风向变更构件110F;及主体侧的构件120F,其将风向变更构件110F支承为可转动。风向变更构件110F包含:右端的安装轴113、左端的安装轴115、形成有凹部117X的一个或多个中间支承构件117、及风向变更面板111。主体侧的构件120F包含:右侧构件121,其供右端的安装轴113插入并形成有枢轴支承安装轴113的右轴承部121X;左侧构件122,其供左端的安装轴115插入并形成有枢轴支承安装轴115的左轴承部122X;及一个或多个中间的安装轴129,其被凹部117X夹持。
此次公开的实施方式的所有点为例示且应认为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本发明的范围通过权利要求书示出而不是所述的说明,并意图在于包含与保护范围均等的意思以及范围内的所有变更。
附图标记说明
1:空气调节机
30:室内机
101:风向变更机构
102:吹出口
110:风向变更构件
111:风向变更面板
112:右支承构件
113:右安装轴
113B:左安装轴
114:左支承构件
114B:右支承构件
115:左安装轴
115B:右安装轴
116:滑动构件
117:中间支承构件
117X:凹部
118:中间支承构件
119:中间安装轴
120:排水盘
121:右侧构件
121X:右轴承部
122:左侧构件
122X:左轴承部
125:中间框架
126:中间构件
126X:凹部
128:中间支承构件
129:中间安装轴
1111:面板主体
1111X:引导部
1112:绝热构件
1114:绝热材料
1115:树脂片
1161:滑动主体
1162:手指按压部
1163:加强肋

Claims (7)

1.一种风向变更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风向变更构件,所述风向变更构件包括右端的安装轴、左端的安装轴、设置于所述右端的安装轴与所述左端的安装轴之间的一个或多个中间安装轴、及风向变更面板;及
主体侧的构件,用于将所述风向变更构件支承为可转动,
所述主体侧的构件包含:
右侧构件,其供所述右端的安装轴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该安装轴的右轴承部;
左侧构件,其供所述左端的安装轴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该安装轴的左轴承部;及
一个或多个中间构件,其形成有用于夹持并保持所述一个或多个中间安装轴的凹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风向变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端的安装轴以及所述左端的安装轴中的至少一方的安装轴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风向变更面板沿左右方向滑动,并且
被构成为在使所述任意的安装轴朝向对应的轴承部滑动时,从所述风向变更面板竖立设置的构件与所述主体侧的构件的一部分抵接。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风向变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右端的安装轴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风向变更面板沿左右方向滑动,
所述左端的安装轴被支承为能够相对于所述风向变更面板沿左右方向滑动,
所述一个或多个中间安装轴中的至少一个两端部经由支承构件相对于所述风向变更面板固定。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风向变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风向变更面板包含绝热构件,
用于所述滑动的构件的高度比所述绝热构件的高度低。
5.根据权利要求2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变更机构,其特征在于,
在用于所述滑动的构件的所述风向变更面板侧配置绝热材料。
6.根据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风向变更机构,其特征在于,
所述一个或多个中间安装轴与所述一个或多个中间构件中的一方的柔韧性比另一方高。
7.一种风向变更机构,其特征在于,具备:
风向变更构件,所述风向变更构件包含右端的安装轴、左端的安装轴、形成有凹部的一个或多个中间构件、风向变更面板;及
主体侧的构件,其将所述风向变更构件支承为可转动,
所述主体侧的构件包含:
右侧构件,其供所述右端的安装轴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所述安装轴的右轴承部;
左侧构件,其供所述左端的安装轴插入并形成有用于枢轴支承所述安装轴的左轴承部;及
一个或多个中间安装轴,其被所述凹部夹持。
CN201780053628.XA 2017-02-21 2017-07-03 风向变更机构 Active CN11029134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7-030123 2017-02-21
JP2017030123 2017-02-21
PCT/JP2017/024323 WO2018154805A1 (ja) 2017-02-21 2017-07-03 風向き変更機構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341A true CN110291341A (zh) 2019-09-27
CN110291341B CN110291341B (zh) 2021-10-12

Family

ID=632525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53628.XA Active CN110291341B (zh) 2017-02-21 2017-07-03 风向变更机构

Country Status (3)

Country Link
JP (1) JP6864073B2 (zh)
CN (1) CN110291341B (zh)
WO (1) WO2018154805A1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7967A (zh) * 2019-10-31 2022-08-05 松下设备空调马来西亚公司 具有可拆卸叶片的空调单元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319767B2 (ja) 2018-09-14 2023-08-02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風向き変更部材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3254A (ja) * 1992-01-23 1993-08-1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可変装置
JPH11270896A (ja) * 1998-03-24 1999-10-05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2071206A (ja) * 2000-08-29 2002-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上下風向調整板の着脱装置
CN102384565A (zh) * 2011-10-24 2012-03-21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的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挂机
CN203453228U (zh) * 2013-08-01 2014-02-26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条、滑销及导风条滑销装置
CN203928155U (zh) * 2014-06-18 2014-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4438465U (zh) * 2014-12-18 2015-07-0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导风板的安装结构、导风板及空调器
CN104864492A (zh) * 2014-02-20 2015-08-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室内机

Family Cites Familie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4293887A (ja) * 2003-03-26 2004-10-21 Sharp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5180912A (ja) * 2005-03-16 2005-07-07 Daikin Ind Ltd 空気調和装置
JP2016075478A (ja) * 2014-10-02 2016-05-12 Ntn株式会社 鉄道車両用軸受異常検知装置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H05203254A (ja) * 1992-01-23 1993-08-10 Matsushita Refrig Co Ltd 空気調和機の風向可変装置
JPH11270896A (ja) * 1998-03-24 1999-10-05 Toshiba Corp 空気調和機
JP2002071206A (ja) * 2000-08-29 2002-03-08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上下風向調整板の着脱装置
CN102384565A (zh) * 2011-10-24 2012-03-21 合肥海尔空调器有限公司 空调挂机的导风板、及具有该导风板的空调挂机
CN203453228U (zh) * 2013-08-01 2014-02-26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一种导风条、滑销及导风条滑销装置
CN104864492A (zh) * 2014-02-20 2015-08-26 大金工业株式会社 空调机室内机
CN203928155U (zh) * 2014-06-18 2014-11-05 广东美的制冷设备有限公司 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204438465U (zh) * 2014-12-18 2015-07-01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导风板的安装结构、导风板及空调器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4867967A (zh) * 2019-10-31 2022-08-05 松下设备空调马来西亚公司 具有可拆卸叶片的空调单元
CN114867967B (zh) * 2019-10-31 2024-03-01 松下设备空调马来西亚公司 具有可拆卸叶片的空调单元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91341B (zh) 2021-10-12
WO2018154805A1 (ja) 2018-08-30
JPWO2018154805A1 (ja) 2019-12-12
JP6864073B2 (ja) 2021-04-21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63834B1 (ko) 진공단열체 및 냉장고
US8789392B2 (en) Apparatus for shaping glass and methods
US11448419B2 (en) Air conditioner
CN110291341A (zh) 风向变更机构
KR102187381B1 (ko) 이동식 에어컨 덕트설치용 창문밀봉구조체
JP3400785B2 (ja) ウィンドシールドを有する化学天びん
US20100050694A1 (en) Bending of glass by heated or cooled form
JP6662595B2 (ja) 放射冷却パネル及び空調システム
US20190374047A1 (en) Damper device set, and cold- and/or freeze-storage showcase
CN105008808B (zh) Hvac 室内机及其制造方法
KR101790729B1 (ko) 자동문용 단열프레임
EP2775226B1 (en) Indoor unit of air-conditioner
JP2008302058A (ja) グリルユニット及びこれを備えた加熱調理器
GR1003854B (el) Εσωτερικη μοναδα χωριστου τυπου κλιματιστικου μηχανηματος
JP4794576B2 (ja) 陳列ユニットのペインを持ち上げるための上部構造
AU2016346047A1 (en) Air conditioner
SI1757767T1 (sl) Kotni nosilec
PL2000760T3 (pl) Drzwi lodówki domowej
CN210197467U (zh) 空气调节器用组合风口
ATE417173T1 (de) Schwenklager für ein schwingflügelfenster
JP2005198552A (ja) オーブン
CN205778374U (zh) 一种安装在门扇上的密封装置
ITMI20001345A1 (it) Mezzi di aguida per ante scorrevoli.
JP3186939U (ja) 室内用ドアパネル
JP3101448U (ja) 看板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