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8534A -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8534A
CN110288534A CN201910579218.XA CN201910579218A CN110288534A CN 110288534 A CN110288534 A CN 110288534A CN 201910579218 A CN201910579218 A CN 201910579218A CN 110288534 A CN110288534 A CN 11028853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arget
picture
image
target object
picture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79218.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8534B (zh
Inventor
杜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79218.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853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853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853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853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853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TIMAGE DATA PROCESSING OR GENERATION, IN GENERAL
    • G06T3/00Geometric image transformations in the plane of the image
    • G06T3/60Rotation of whole images or parts thereof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VIMAGE OR VIDEO RECOGNITION OR UNDERSTANDING
    • G06V20/0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 G06V20/20Scenes; Scene-specific elements in augmented reality scene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ultimedia (AREA)
  • Studio Devices (AREA)
  • Processing Or Creating Imag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识别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当获取作用于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目标物体在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将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参考图像内容。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在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实现获取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Description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显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用户可以使用手机、平板电脑等电子设备拍出各种风格的照片或者视频图像等,例如,拍生活照、风景照、婚纱照以及各类美颜照片或视频等,极大满足了用户的生活乐趣。然而在现有的拍照技术中,智能终端所拍摄的图像的显示角度较为单一。
发明内容
鉴于上述问题,本申请提出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以改善上述问题。
第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为所述目标物体以所述基准视角为起点转动目标旋转角度后对应的图像内容,其中,所述目标旋转角度为与所述视角切换操作对应的角度;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第二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装置,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第三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上述的方法。
第四方面,本申请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运行时执行上述的方法。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继而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在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然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在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实现获取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一实施例提出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目标图像在视角切换操作下的一显示示例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目标图像在视角切换操作下的另一显示示例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目标图像在视角切换操作下的又一显示示例图。
图5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目标图像在视角切换操作下的再一显示示例图。
图6示出了本申请另一实施例提出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7示出了本申请又一实施例提出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8示出了本申请再一实施例提出的图像处理方法的方法流程图。
图9示出了图8中的步骤S410的方法流程图。
图10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出的图像处理装置的结构框图。
图11示出了本申请的用于执行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的结构框图。
图12是本申请实施例的用于保存或者携带实现根据本申请实施例的图像处理方法的程序代码的存储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随着智能终端技术的发展,智能终端设备的配置和性能不断提升,使得其拍照性能越来越好。作为一种方式,相机拍摄系统可以通过拍摄多张照片的方式,来进行防抖等照片效果优化。也可以通过拍摄多张普通视角照片来合成更广视角的广角照片,从而实现超广角拍摄。也可以根据第一视角下拍摄的一张图像以及空间信息获取第二视角下的图像。
然而,发明人发现,在智能终端所拍摄的照片中,照片通常都是静态的,且照片呈现的视角是由拍摄时的相机的视角决定的。目前手机等智能终端无法通过两张或多张不同视角下的图像获取单个物体在某一场景背景下的多种视角下的图像,也无法通过拍摄两张或多张照片来生产任意角度的动态照片。
针对上述问题,发明人经过长时间的研究并提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继而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在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然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实现了在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实现获取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下面将结合附图具体描述本申请的各实施例。
请参阅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110: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
其中,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目标场景可以是任一生活中的场景,例如,家居场景,户外场景,购物场景,拍摄场景,以及动画场景等,在此不一一例举。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将用户当前所选择的拍摄场景作为目标场景,例如,若用户选择了户外场景进行拍摄,那么目标场景即为户外场景。
可以理解的是,随着终端技术的发展以及相机拍摄性能的提升,用户不再满足于简单的拍摄,而是希望通过拍摄获取更多的物体图像信息。例如,可以通过VR、AR以及MR等技术实现三维看房,给人们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用户足不出户便可以实时查看海量房源信息。然而,现有的看房场景中,若想要查看某一物体的各个视角的图像信息时,物体的背景信息也会同时跟着旋转,使得用户无法真正脱离于物体所处的场景来查看该物体的各个视角的图像信息。因而,为了满足用户特殊的查看需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可以实现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在用户对某一选定的目标场景进行拍摄的过程中,为了选取得到更高质量的场景图片以及为了后期合成需求,可以从不同的视角对目标场景进行拍摄,从而可以获取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
可以理解的是,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中,由于拍摄方向的不同,以及拍摄角度的差异,使得从每一视角下所拍摄获取的图片包括的图像内容可能不同。例如,在一个雨后的下午,太阳从云层中浮现了出来,这时候形成的晚霞另用户感叹不已,纷纷拿起手机拍照,而当从不同方向拍摄时,所拍摄到的图像内容或多或少会存在差异,即便是同一个人在相同的位置拍摄两张图片时,所拍摄的两张图片包括的图像内容也会有所区别。而对于用户来说,总是希望能选出一幅取景最好,拍摄质量最佳的图片。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其中,目标图像指的是包括用户所需的图像内容的图像,例如,目标图像可以是平面图片,也可以是物体的立体图像。
其中,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的方式有很多种。
具体的,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对所述多张图片进行处理,继而可以将得到的对应的成像视角下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其中,该成像视角包括多张图片对应的视角及以外的视角。通过对多张图片进行处理可以获取满足用户需求的目标图像。例如,可以将包括用户所需图像内容的多张图片进行合成,从而得到包括用户所需图像内容的合成的目标图像。而作为另一种方式,可以直接将用户从多张图片中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例如,在一些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可以将包括图像内容最多的某一图片或者用户选定的图片作为目标图片,也可以将通过图像合成的方式将多张图片的图像内容进行合成,得到包含较多图像内容的目标图像。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目标图像包括物体在任一视角下的图像内容。可选的,通过多张图片合成目标图片的过程中,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对目标图像的缺损内容进行补偿,并且在补偿之前,可以将多张图片之间的重复图像内容进行去除。具体可以参见后续实施例中的描述。
步骤S120: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其中,目标图像中可以仅包括一个物体,也可以包括多个物体。可选的,若目标图像仅包括一个物体,那么可以直接将该物体确定为目标物体。而若目标图像包括多个物体,那么可以对目标图像中的多个物体进行识别,进而得到目标物体。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检测目标图像中的高频分量与低频分量的分布情况来检测目标图像中包括的各个物体的轮廓,再通过检测用户操作的作用区域,识别各个物体中的哪一物体为目标物体。其中,识别目标物体的方式本申请不作限定,任何可行的识别方式均可。
通过识别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以便于后续可以通过触控该目标物体进行滑动,从而以实现对该目标物体的不同视角下的图像进行查看,提升趣味性。
步骤S130: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
其中,作为一种方式,基础视角可以理解为目标物体在目标图像中当前所呈现出的视角。例如,某一物体,用户当前所看到的为其正面图像,那么该物体的基础视角即为该物体的正面视角。其中,值得注意的是,该物体的正面可以是常规意义上的正面,也可以是特定指定的正面,甚至正面可以是相对而言的正面,在此不作限定。
而作为另一种方式,基础视角可以理解为相机的拍摄视角。可选的,相机的拍摄视角可以是预先设定的,也可以是实时变化的(例如,用户可以输入或调整相机的拍摄视角)。那么在利用相机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后,目标物体的图像对应的拍摄视角即为目标物体的基础视角。
可选的,参考图像内容为目标物体以基准视角为起点转动目标旋转角度后对应的图像内容。其中,目标旋转角度为与视角切换操作对应的角度。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旋转角度可以是预先设定的固定旋转角度,例如,电子设备可以设定目标物体图像的视角角度的切换按钮,预先设定的固定旋转角度分别可以为5°、10°或是12°等,具体数值不作限定。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目标旋转角度可以是用户实际转动的角度。具体的,当用户触控目标物体的图像进行转动的过程中,转动后的角度相对于基础视角所变化的角度即可以视为目标旋转角度。其中,在转动过程中的转动方向不受限制,可以是将目标物体的图像进行顺时针转动、或者是逆时针转动,或者是向左右上下等位置方向进行转动等。
可以理解的是,在用户对目标场景下的目标物体的图像进行查看的过程中,为了增强用户趣味使用体验,以及满足某些特定用户的特殊查看需求,本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可以实时检测作用于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作为一种方式,在当获取到作用于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可以以目标物体在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
下面将结合附图2、图4和图5对上述内容进行示例性的说明。
请参阅图2,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99中,显示有包括目标物体200的图片以及物体210的图片的目标图像(实际实现时目标图像可以包括更多的物体图像,且每一图像的具体内容不受限制,在此仅作为示例)。其中,用户通过触控目标物体200,便可以使目标物体200的图像以方向201或者方向202的方式进行视角切换,或者是以不同于方向201以及方向202的方式进行视角切换,例如可以是上下翻转的方式切换目标物体200的视角等,在此不作限定。在这种方式下,电子设备可以将目标物体200在未开始视角切换前的视角记录为基础视角,而将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切换到的视角对应的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内容作为参考图像内容。
进一步的,如图4所示,在电子设备的显示界面99中,显示有包括立体场景下的目标物体200以及物体210的目标图像。其中,类似的,用户通过触控目标物体200,便可以使目标物体200的图像以方向201或者方向202的方式进行视角切换,或者是以不同于方向201以及方向202的方式进行视角切换。例如可以是上下翻转的方式切换目标物体200的视角等,在此不作限定。相应的,在这种方式下,电子设备可以将目标物体200在未开始视角切换前的视角记录为基础视角,而将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在进行视角切换过程中的任一视角对应的图像内容作为参考图像内容。需要说明的是,与图2所示的获取的目标物体的参考图像内容所不相同的是,图4所示的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后的参考图像内容可以是一个切换后的视角对应的图像内容,也可以是一个切换的视角范围对应的图像内容集合。
例如,在图4所示的目标物体在进行视角切换,并且由图4所述的视角转变为图5所示的目标物体200的视角时,目标物体200的参考图像内容可以是图5所示所呈现出来的目标物体200的图像,也可以是目标物体200由图4转动至图5的过程中所切换的视角范围中的任一视角所对应的图像内容。其中,目标物体200由图4的视角切换为图5所示的视角时,目标物体的转动方向不受限制,可选的,可以是如图4或图5所示的方向201或者方向202,也可以是其他方向,在此不作限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对目标物体200的图像进行视角切换的过程中,转动的仅是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内容,而物体210的图像视角则不会变化,始终保持在同一个界面。
通过获取作用于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再以目标物体在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可以实现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提升图片查看的趣味性与灵活性。
步骤S140: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作为一种方式,在获取了上述的参考内容之后,可以将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可以获取在固定视角下仅旋转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
具体的,电子设备可以基于前述的目标图像的各个视角下的图像内容,将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分别替换为目标物体的每一视角下对应的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可以得到相同场景下,仅旋转了目标物体的图像的视角的图像内容,且不同的视角可以对应不同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具体的,若目标物体的图像为平面图像,那么可以分别显示目标物体的基础视角以及最终视角所对应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若目标物体的图像为立体图像,那么可以分别显示目标物体的任一视角所对应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值得注意的是,在这过程之中,目标物体所处场景之中的其他物体的图像的视角不便,且所显示的图像内容也不会改变。
例如,以上述示例为例,若目标物体的图像为平面图像,那么当目标物体200由图2所示的视角切换为图3所示的视角时,目标物体200所显示的图像内容将会由“A”变化为“A、B”,其中,“A、B”仅用于说明,不代表实际内容,实际图像内容可以是任意图案或文字等。可选的,当目标物体200的视角进行切换后,所显示的内容也将变化,即可以理解为由原来展示的目标物体200的一个面的内容变化为展示目标物体的两个面的内容,需要说明的是,这里的目标物体的面的多少仅是为了说明目标物体的不同视角下的图像内容的变化。
可选的,若目标物体的图像为立体图像时,如图4和图5所示,当目标物体200的视角由图4所示的基础视角切换为图5所示的视角时,电子设备将会把与图5所示的视角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到图4所示的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内容处,从而得到如图5所示的视角下的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在目标物体200由图4的视角切换为图5的视角的过程中,图5所示的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内容可以是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的过程中的任一视角对应的图像内容。例如,假设目标物体200由图4的视角切换到图5的视角时,转动了50°,那么在这50°范围内的任意角度对应的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内容均可以显示为图5所示的目标物体200的图像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通过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继而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在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然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在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实现获取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210:提取所述多张图片中的物体特征。
其中,物体特征可以包括物体的形状、尺寸以及大小等外形特征。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存储包括多个物体类别的物体识别算法,每一个物体类别对应存储有其图像内容以及图像特征。作为一种方式,电子设备可以通过特征点提取获取多张图片中的物体特征。
需要说明的是,由于拍摄视角的差异,不同的图片所包括的物体的特征可以不同,同一物体的物体特征可能部分存在于不同的图片之中。那么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先将具有相似或相同物体特征的图片进行识别,以便于获取物体的主要特征,继而再对其余的图片的物体特征进行识别与提取,并且将不同于该主要特征的物体特征中各不相同的物体特征拼接于所述主要特征,从而得到多张图片中的物体特征。
步骤S220:根据所述物体特征识别物体类型。
在获取了多张图片中的物体特征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这些物体特征对物体的物体类型进行识别。可选的,该物体的物体类型可以存在于上述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物体类别之中,也可以是该物体类别所包括的物体以外的其他物体。
可选的,若该物体是上述多个物体类别之中的某一种,那么,可以直接基于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物体类别的图像内容对物体的物体类型进行识别。而若该物体是上述多个物体类别以外的其他物体类型,那么,电子设备可以基于设定的算法对该物体的物体类型进行模拟,使得到与该物体相似或相近的物体类型。
步骤S230:根据所述物体类型基于预设的算法对所述物体进行图像内容补偿,得到目标图像。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若该物体是上述多个物体类别之中的某一种,那么,可以直接基于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物体类别的图像内容对该物体的图像内容进行补齐。在这种情况下,数据库中可以预先存储各个物体类别的物体的各个视角下的图像内容,电子设备在获取到多张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多张目标图片后,可以将这多张目标图片与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图片的图像内容进行匹配,从而根据匹配的结果对该物体进行图像内容补齐。具体的,若数据库中存储了该物体的各个表面的图像,而电子设备所获取到的多张目标图片仅包括了少于数据库中存储的该物体的各个表面的图像,那么电子设备将按照数据库中所存储的和该物体类似的物体的各个表面的图像对该物体进行图像内容补偿,使其得到完整的目标图像。
其中,本实施例中,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多张图片可以理解为图片的拍摄时间处于相同时间段内;以及图片的成像区域位于目标视场角范围内或图片的畸变程度小于设定阈值。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从不同视角下获取的包括目标物体以及目标物体的背景内容的图片,每张图片包括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可以不同,每张图片所包括的背景内容也会有所差异,即不同图片包括的目标物体以及场景背景的内容之间存在相同的区域,也存在不同的区域,那么为了提高不同视角下的图片合成的视觉效果以及图片的准确度,本实施例将会从多张图片中获取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图片,将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图片作为目标图片。
作为一种方式,本实施例中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图片可以是拍摄时间处于相同时间段内的图片。可选的,若将一张早上拍摄的图片和一张晚上拍摄的图片进行合成,由于环境光、色彩明暗程度以及光强等因素的影响,会使得最终合成图片存在合成缝隙,极大地影响所合成图片的美观度。那么为了改善这种现象,本实施例中可以对所拍摄的多张图片按照拍摄时段进行分组,将处于相同时段内的多张图片作为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多张目标图片,其中,具体将哪个时段的多张图片作为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多张目标图片,可以根据用户对合成图片的需求进行时段选择,在此不作限定。
作为另一种方式,本实施例中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图片可以是成像区域位于目标视场角范围内的图片。其中,目标视场角范围可以是用户最想要关注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部分对应的视场角范围,也可以是任意其他设定的视场角范围,可选的,在目标视场角范围内,可以以最优的视角拍摄目标物体。可选的,对于一些目标物体,因其形状不均匀或者是存在比较零散的部分,那么在这种情况下,为了对目标物体的主体部分的增强显示,可以将所拍摄的目标物体的零散部分图像内容的图片进行舍弃,而仅保留成像区域位于目标视场角范围内的图片。
作为又一种方式,电子设备可以实时检测在目标物体的不同视角下所拍摄的多张图片的畸变程度,其中畸变可以包括镜头畸变、透视畸变、枕形畸变以及桶形畸变等,作为一种方式,电子设备可以预先存储畸变检测算法,实时对所拍摄的图片是否存在畸变进行检测,可选的,若存在,那么可以继续计算这些畸变的程度,即可以理解为畸变的图像内容占图片的整体图像内容的比例,那么,为了便于提高后续合成图片的准确度,本实施例中将选取畸变程度小于设定阈值的图片作为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图片。可选的,设定阈值可以为10%,5%,2%,1%等等,具体数值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设定。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选取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多张图片的方式即可以单独实施选取,也可以是两两组合进行选取,设置是多种并行选取。可以理解的是,在相同时间内,选取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选取规则越多,那么所选取获得的多张目标图片的质量将会越高。
可选的,目标质量条件可以是所拍摄的多张目标图片的清晰度。可以理解的是,由于不同用户拍摄时的主观误差以及拍摄时天气的影响,都将会造成图片的清晰度不均衡问题,例如,若用户拍摄时不能很好的对焦或者是不会寻找合适的拍摄角度,以及拍摄时受风的影响,所拍摄物体处于摆动或晃动状态,那么将会影响所拍摄的图片的清晰度,那么作为一种方式,为了提升多张目标图片最终的合成图片质量,本实施例可以选取清晰度在某一水平范围内的多张图片,或者说将不同层次清晰度的图片进行分组,以将相同组别内的清晰度的多张图片进行合成。
可选的,也可以根据天气选取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多张目标图片。例如,将同是晴天拍摄的多张图片进行合成,或者是将同为雨天拍摄的多行图片进行合成。需要说明的是,随着科技的发展,现在流行用一些特效来表现一些生活元素。那么,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中,也可以将天气不同的情况下所拍摄多张图片作为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多张目标图片,那么在这种情况下,所拍摄的多张图片的拍摄时段可以一致或者清晰度可以一致。可选的,也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选取,在此不作限定。
可选的,对于电子设备而言,目标质量条件还可以是所拍摄图片的帧率。可以理解的是,随着拍摄角度的不同,以及拍摄距离的调整,拍摄出来的多张图片的帧率会有所差别。在这种情况下,如果将帧率差距较大的图片进行合成,将会因为画面数据分布不均匀等原因使得最终合成图片看起来存在马赛克、卡顿等现象,极大的影响合成图片的画面感,降低用户体验。那么,为了改善这一现象,本实施例可以由电子设备自动筛选出帧率较为接近的多张图片进行合成,或者说,可以将帧率较为接近的多张图片作为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多张目标图片。
可选的,目标质量条件也可以是图片包括的目标物体以及场景背景的图像内容的特征点数量达到预设数量。作为一种方式,可以从拍摄的多张图片中分别获取包括目标物体的图片,然后将这些包括目标物体的图片进行特征点匹配,以获取到包括的目标物体的特征点数量较为集中的图片,或者说获取到包括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的图像区域匹配的图片。进一步的,可以获取所述得到的图片中的场景背景内容,将这些图片中的场景内容进行特征点匹配,以获取到包括的目标物体以及场景背景的特征点数量较为集中或者是图像匹配区域较大的多张目标图片。
可选的,若电子设备所获取到的多张图片包括多个该物体的局部图像,例如,获取到的目标图片分别包括一个目标物体A的3个表面的图像和目标物体B的4个表面的图像,而数据库中存储了物体A与物体B的图像内容,且数据库中存储的物体A的图像内容与目标物体A的图像内容匹配度(相似度,因两种图像不是完全对等,所以称为相似)较高,而物体B的图像内容与目标物体B的图像内容匹配度较高。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将判断目标物体A的体积与目标物体B的体积,其中,可以是判断总体积的大小,也可以的判断平均体积,其中,平均体积可以理解为总体积与当前目标物体所包括表面数量的比值,可选的,电子设备将优先(也可以是仅仅)对体积较大的目标物体的图像进行图像内容补齐。通过对目标物体的图像与数据库中所存储的物体图像进行匹配度判断,可以提升图片的合成速度与合成图片的质量。
在一个具体的应用场景中,电子设备在对多张目标图片进行合成的过程中,可以对多张目标图片的视角进行判断,以便于加速匹配出数据库中存储的与多张目标图片的不同视角对应的视角的物体图像。例如,假设一个魔方,包括六面(或者更多)视角的图像,而实际拍摄的满足目标质量条件的图片可以有很多张(不限定于是6张),而数据库中预先存储有魔方的6面视角的图像,那么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多张目标图片的视角去查询数据库中存储的与所述视角匹配的视角图片,可选的,若搜索到魔方包括较多与所述视角匹配的视角图片,那么电子设备将会按照数据库中预先存储的魔方的各个视角的图片对岁拍摄的魔方的图像内容进行补齐。其中,假设所拍摄的魔方的物体图像缺少几个视角,但此时,若所拍摄的魔方的不同视角的图片与数据库中存储的魔方的各个视角的图片的匹配度能达到预设阈值(例如,60%,70%等,再次仅作为示例,不作为限定),那么将会按照该方式进行补齐。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而若目标物体不是上述多个物体类别之中的某一种,那么,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根据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的色彩、纹理以及形状特征等模拟出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进而实现对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的缺损部分进行补齐,从而得到目标图像。在这种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获取所拍摄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的色彩、纹理或是形状大小等图像特征,然后获取该目标物体的特征点,然后基于该特征点从数据库中搜索出与该目标物体的特征点匹配的大致物体图像,其中,与该目标物体的特征点大致匹配的大致物体图像可以是一个,也可以是多个。然后电子设备可以基于预设的算法将目标物体的图像的色彩、纹理等图像特征与所述大致物体图像的图像特征进行比较,进而模拟出目标物体图像所缺损部分的目标物体图像。可选的,也可以根据比较结果将最为相近的大致目标物体图像的色彩或纹理等图像特征用于填充目标物体图像所缺损部分的目标物体图像。
可选的,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获取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的色彩、纹理等图像特征,然后基于预设的算法分析出这些色彩或是纹理的变化规则,然后基于该变化规则对目标物体图像的所缺损部分进行图像内容补齐。可选的,电子设备也可以基于目标物体的形状特征对目标物体图像的所缺损部分进行图像内容补齐。
具体的,若电子设备检测到目标物体为规则形状的目标物体,那么可以按照前述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的色彩、纹理等的变化规则对目标物体图像的所缺损部分进行图像内容补齐。而若目标物体为不规则形状的目标物体,那么可以根据目标物体的多张目标图片的视角,用不同颜色的图案对目标物体图像的所缺损部分进行图像内容补齐。例如,对于包括多个相同视角的图像的边缘的缺损部分用鲜明的颜色进行补齐,以增强对该位置出的图像内容的显示,而对于包括较少相同视角的图像边缘的缺损部分用较为暗淡的颜色进行补齐。
步骤S240: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步骤S250: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
步骤S260: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通过物体特征识别物体类型,然后基于预设的算法对目标物体进行图像内容补偿,进而在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实现获取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310:获取所述多张图片的视差。
其中,本实施例中的视差可以理解为拍摄目标物体的视场角。可选的,不同的视角下拍摄的目标物体的图片,所形成的视场角可以相同,也可以不同。可选的,若在与目标物体的距离为圆弧的位置上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那么从不同视角下拍摄目标物体所形成的视场角可以相同。可选的,若在与目标物体的不同距离(可以是电子设备离目标物体的远近)对应的位置处对目标物体进行拍摄,那么从不同视角下拍摄目标物体所形成的视场角可以不同。
作为一种方式,该视场角可以是预先设定的拍摄视角,在这种方式下,通过移动电子设备的位置,便可以实现拍摄目标物体在不同视角下的多张图片。作为另一种方式,随着电子设备配置的提升,也可以是电子设备端输入所需的视场角,从而可以将所输入的视场角作为所拍摄的目标图片的视差。
步骤S320:基于所述多张图片的不同的所述视差获取所述物体的待进行图像内容补偿的部分的角度信息。
作为一种方式,可以根据多张目标图片之间的视差未重叠的区域确定目标物体的待进行内容补偿的部分的角度信息。
步骤S330:基于所述角度信息匹配对应的图像内容,得到目标图像。
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不断变换相机的拍摄位置,拍摄得出目标物体的不同视角下的多张目标图片。可以理解的是,在拍摄的过程中,即可以形成多张目标图片的图像之间的视差,那么通过这些视差,可以将拍摄过程中未完整拍摄到的目标物体的图像内容进行补齐。
其中,与角度信息匹配的对应的图像内容可以根据与不同图片之间的视差所对应的图像内容进行确定,即将与视差对应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与所述角度信息匹配对应的图像内容。
步骤S340: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步骤S350: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
步骤S360: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通过多张图片的不同的视差获取物体的待进行图像内容补偿的部分的角度信息,再基于所述角度信息匹配对应的图像内容,得到目标图像,继而在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实现获取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步骤S410:将从所述多张图片中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可选的,对于所拍摄的多张图片,不同图片所包括的图像内容是不同的,在这种情况下,用户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或需求选择相应的图片进行图像内容查看。具体的,可以将用户从多张图片中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作为一种方式,如图9所示,步骤S410可以包括:
步骤S411:获取所述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
其中,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多种方式获取用户所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例如,作为一种方式,可以将图片的图像内容存储在一配置文件中,将该配置文件存储于电子设备的apk文件中,当电子设备检测到某一图片被选中的时候,可以通过读取该配置文件获取被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
而作为另一种方式,可以为图片的选中状态配置某一变量,该变量用于标识图片是否被用户选中。例如,该变量值为“1”表示该图片被用户选中,该变量值为“0”则表示该图片未被用户选中。那么,可选的,若电子设备识别到该变量值为1,那么可以将与该变量值为“1”对应的图片作为选中图片,进而从数据库中获取该图片的图片内容。
步骤S412:检测所述图像内容是否包括预设的图像内容。
可以理解的是,对于某些监控场景下拍摄得到的监控录像,由于拍摄范围有限且拍摄光线的影响,通常不能很好的分析出案犯的逃离方向。那么作为一种方式,若是可以通过所拍摄的图像中目标物体的图像特征分析出有效的案犯逃离信息,那么将有助于提升成功抓捕案犯的可能。那么作为一种方式,在某些情况下,本实施例可以仅获取包括预设图像内容的图像。
其中,预设的图像内容可以包括包含姿态信息的图像内容。例如,人体姿态,动物行走姿态等。可选的,电子设备可以获取所述图像内容的特征点,然后基于这些特征点通过预设的算法分析出图像内容的变化趋势或者是变化规律,以便于可以根据这些变化趋势或变化规律分析出可靠的目标物体的动作变化,进而实现智能追捕等智能安防应用。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的图像内容不作限定,可以根据场景的不同进行变化。例如,对于大自然场景,可能“花”和“蝴蝶”等物体会被作为预设图像内容。
步骤S413:若包括,将包括所述预设的图像内容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可选的,若包括,那么可以直接将包括预设的图像内容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可选的,对于一些用户,在选择目标图像的过程中,因喜欢的图像较多而犹豫不决时,可以直接将用户从多张图片中最后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以便于可以让用户灵活的选择目标图像。例如,在用户选择了某一图像作为目标图像之后,若检测到用户又选择了其他图像,那么电子设备可以将用户最后选中的图像识别为目标图像。
步骤S414:若不包括,舍弃所述图像内容。
可选的,若所述图像内容不包括预设的图像内容,那么可以直接舍弃该图像内容,以便于减少不相关图像的存储空间,提升电子设备的图像处理效率。
步骤S420: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步骤S430: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
步骤S440: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实现了获取包括预设的图像内容的目标图像,继而在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实现获取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请参阅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装置500,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500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510,用于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
作为一种方式,第一获取模块510具体可以用于对所述多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成像视角下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所述成像视角包括所述多张图片对应的视角及以外的视角。
在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510可以提取所述多张图片中的物体特征;根据所述物体特征识别物体类型;根据所述物体类型基于预设的算法对所述物体进行图像内容补偿,得到目标图像。
在另一种实现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510可以获取所述多张图片的视差;基于所述多张图片的不同的所述视差获取所述物体的待进行图像内容补偿的部分的角度信息;基于所述角度信息匹配对应的图像内容,得到目标图像。
作为另一种方式,第一获取模块510具体可以用于将从所述多张图片中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可选的,第一获取模块510可以获取所述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检测所述图像内容是否包括预设的图像内容;若包括,将包括所述预设的图像内容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而若不包括,那么将舍弃该图像。
可选的,在这种方式中,第一获取模块510也可以将从所述多张图片中最后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识别模块520,用于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第二获取模块530,用于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
处理模块540,用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中装置实施例与前述方法实施例是相互对应的,装置实施例中具体的原理可以参见前述方法实施例中的内容,此处不再赘述。
下面将结合图11对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进行说明。
请参阅图11,基于上述的图像处理方法、装置,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的另一种可以执行前述图像处理方法的电子设备100。电子设备100包括相互耦合的一个或多个(图中仅示出一个)处理器102、存储器104、网络模块106、处理模块108、摄像头110以及支持基于目标物体的图像进行多种视角显示的屏幕112。其中,该存储器104中存储有可以执行前述实施例中内容的程序,而处理器102可以执行该存储器104中存储的程序,存储器104包括前述实施例中所描述的装置500。
其中,处理器102可以包括一个或者多个处理核。处理器102利用各种接口和线路连接整个电子设备200内的各个部分,通过运行或执行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指令、程序、代码集或指令集,以及调用存储在存储器104内的数据,执行电子设备200的各种功能和处理数据。可选地,处理器102可以采用数字信号处理(Digital Signal Processing,DSP)、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可编程逻辑阵列(ProgrammableLogic Array,PLA)中的至少一种硬件形式来实现。处理器102可集成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 Unit,CPU)、视频图像处理器(Graphics Processing Unit,GPU)和调制解调器等中的一种或几种的组合。其中,CPU主要处理操作系统、用户界面和应用程序等;GPU用于负责显示内容的渲染和绘制;调制解调器用于处理无线通信。可以理解的是,上述调制解调器也可以不集成到处理器102中,单独通过一块通信芯片进行实现。
存储器104可以包括随机存储器(Random Access Memory,RAM),也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ead-Only Memory)。存储器104可用于存储指令、程序、代码、代码集或指令集。存储器104可包括存储程序区和存储数据区,其中,存储程序区可存储用于实现操作系统的指令、用于实现至少一个功能的指令(比如触控功能、声音播放功能、视频图像播放功能等)、用于实现上述各个方法实施例的指令等。存储数据区还可以存储电子设备100在使用中所创建的数据(比如电话本、音视频数据、聊天记录数据)等。
所述网络模块106用于接收以及发送电磁波,实现电磁波与电信号的相互转换,从而与通讯网络或者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例如和音频播放设备进行通讯。所述网络模块106可包括各种现有的用于执行这些功能的电路元件,例如,天线、射频收发器、数字信号处理器、加密/解密芯片、用户身份模块(SIM)卡、存储器等等。所述网络模块106可与各种网络如互联网、企业内部网、无线网络进行通讯或者通过无线网络与其他设备进行通讯。上述的无线网络可包括蜂窝式电话网、无线局域网或者城域网。例如,网络模块106可以与基站进行信息交互。
该图像处理模块108可以用于对摄像头110所拍摄的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处理,或者对网络模块106从网络请求的数据进行处理,以便传输到屏幕112进行显示。具体的,图像处理模块108可以为GPU、专用的DSP、FPGA、ASIC芯片等。
摄像头110用于采集电子设备100所拍摄的视频图像数据,包括照片、视频等。摄像头110将采集到的视频图像数据发送给处理器102,以便于处理器102对视频图像数据进行处理。
请参考图12,其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结构框图。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0中存储有程序代码,所述程序代码可被处理器调用执行上述方法实施例中所描述的方法。
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0可以是诸如闪存、E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PROM、硬盘或者ROM之类的电子存储器。可选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500包括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介质(non-transitory computer-readable storage medium)。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600具有执行上述方法中的任何方法步骤的程序代码610的存储空间。这些程序代码可以从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读出或者写入到这一个或者多个计算机程序产品中。程序代码610可以例如以适当形式进行压缩。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通过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继而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在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然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通过上述方式实现了在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的情况下,将所述目标图像中目标物体进行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从而实现获取在固定视角下获得仅旋转部分目标物体而不旋转整个场景的图片,增强了趣味性使用体验。
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申请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驱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申请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图像处理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方法包括:
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
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所述参考图像内容为所述目标物体以所述基准视角为起点转动目标旋转角度后对应的图像内容,其中,所述目标旋转角度为与所述视角切换操作对应的角度;
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
对所述多张图片进行处理,得到对应的成像视角下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所述成像视角包括所述多张图片对应的视角及以外的视角。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张图片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提取所述多张图片中的物体特征;
根据所述物体特征识别物体类型;
根据所述物体类型基于预设的算法对所述物体进行图像内容补偿,得到目标图像。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所述多张图片进行处理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多张图片的视差;
基于所述多张图片的不同的所述视差获取所述物体的待进行图像内容补偿的部分的角度信息;
基于所述角度信息匹配对应的图像内容,得到目标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
将从所述多张图片中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从所述多张图片中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
获取所述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
检测所述图像内容是否包括预设的图像内容;
若包括,将包括所述预设的图像内容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将从所述多张图片中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的步骤包括:
将从所述多张图片中最后选中的图片的图像内容作为目标图像。
8.一种图像处理的装置,其特征在于,运行于电子设备,所述装置包括:
第一获取模块,用于基于在目标场景的不同视角下拍摄的多张图片获取目标图像;
识别模块,用于识别所述目标图像中的目标物体;
第二获取模块,用于当获取作用于所述目标物体的视角切换操作后,以所述目标物体在所述目标图像中的视角为基准视角,获取参考图像内容;
处理模块,用于将所述目标图像中,所述目标物体进行所述视角切换操作之前对应的图像内容替换为所述参考图像内容。
9.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一个或多个处理器以及存储器;
一个或多个程序被存储在所述存储器中并被配置为由所述一个或多个处理器执行,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配置用于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存储有程序代码,其中,在所述程序代码被处理器运行时执行权利要求1-7任一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79218.XA 2019-06-28 2019-06-28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8853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9218.XA CN110288534B (zh) 2019-06-28 2019-06-28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79218.XA CN110288534B (zh) 2019-06-28 2019-06-28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8534A true CN110288534A (zh) 2019-09-27
CN110288534B CN110288534B (zh) 2024-01-16

Family

ID=68019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79218.XA Active CN110288534B (zh) 2019-06-28 2019-06-28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8534B (zh)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955792A (zh) * 2019-12-13 2020-04-03 云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片的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009024A (zh) * 2019-12-09 2020-04-14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2529947A (zh) * 2020-12-07 2021-03-19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标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835521A (zh) * 2021-09-02 2021-12-24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场景视角的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WO2022156703A1 (zh) * 2021-01-22 2022-07-2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5082324A (zh) * 2022-07-27 2022-09-20 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局部旋转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841A (zh) * 2008-08-13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视频通讯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257909A (zh) * 2015-06-16 2016-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CN108259921A (zh) * 2018-02-08 2018-07-06 哈尔滨市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切换的多角度直播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08961183A (zh) * 2018-06-27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WO2019120016A1 (zh) * 2017-12-20 2019-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651841A (zh) * 2008-08-13 2010-02-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立体视频通讯的实现方法、系统和设备
CN106257909A (zh) * 2015-06-16 2016-12-28 Lg电子株式会社 移动终端及其控制方法
WO2019120016A1 (zh) * 2017-12-20 2019-06-2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CN108259921A (zh) * 2018-02-08 2018-07-06 哈尔滨市舍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场景切换的多角度直播系统及切换方法
CN108961183A (zh) * 2018-06-27 2018-12-07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图像处理方法、终端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丁莹等: "基于图像配准的动态场景运动目标检测算法", 《长春理工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 *

Cited By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009024A (zh) * 2019-12-09 2020-04-14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1009024B (zh) * 2019-12-09 2024-03-26 咪咕视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成动态图像的方法、电子设备和存储介质
CN110955792A (zh) * 2019-12-13 2020-04-03 云粒智慧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图片的搜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529947A (zh) * 2020-12-07 2021-03-19 北京市商汤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标定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2156703A1 (zh) * 2021-01-22 2022-07-28 维沃移动通信(杭州)有限公司 一种图像显示方法、装置及电子设备
CN113835521A (zh) * 2021-09-02 2021-12-24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场景视角的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3835521B (zh) * 2021-09-02 2022-11-25 北京城市网邻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场景视角的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可读介质
CN115082324A (zh) * 2022-07-27 2022-09-20 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局部旋转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CN115082324B (zh) * 2022-07-27 2022-11-01 四川赛狄信息技术股份公司 一种视频图像局部旋转处理方法、系统、终端及介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8534B (zh) 2024-01-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8534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10266952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US10867430B2 (en) Method and system of 3D reconstruction with volume-based filtering for image processing
CN107079141B (zh) 用于三维视频的图像拼接
CN107993216B (zh) 一种图像融合方法及其设备、存储介质、终端
CN105654471B (zh) 应用于互联网视频直播的增强现实ar系统及方法
US9554123B2 (en) Cooperative photography
Matsuyama et al. 3D video and its applications
CN110300264B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EP2428036B1 (en)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the autonomous production of videos from multi-sensored data
CN104898832B (zh) 一种基于智能终端的3d实时眼镜试戴方法
CN107852533A (zh) 三维内容生成装置及其三维内容生成方法
JP6355746B2 (ja) デバイスのための画像編集技法
CN110634177A (zh) 一种物体建模运动方法、装置与设备
CN104780308A (zh)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06851104A (zh) 一种根据用户视角进行拍摄的方法及装置
US10084959B1 (en) Color adjustment of stitched panoramic video
CN108848389B (zh) 一种全景视频处理方法及播放系统
CN102761768A (zh) 一种实现立体成像的方法及装置
CN107623819B (zh) 一种拍照的方法及移动终端和相关介质产品
CN110266955A (zh) 图像处理方法、装置、电子设备以及存储介质
CN105247567A (zh) 图像重新聚焦
CN109948525A (zh) 拍照处理方法、装置、移动终端以及存储介质
Schenkel et al. Natural scenes datasets for exploration in 6DOF navigation
KR101791917B1 (ko) 일반 영상을 가상 현실 영상으로 자동 변환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이용한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