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85404A - 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 Google Patents

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85404A
CN110285404A CN201910614392.3A CN201910614392A CN110285404A CN 110285404 A CN110285404 A CN 110285404A CN 201910614392 A CN201910614392 A CN 201910614392A CN 110285404 A CN110285404 A CN 110285404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boiler
thickness
bed
primary air
air flow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14392.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85404B (zh
Inventor
庞金石
施志学
杨虹
王琳琳
李治儒
杜付
高占胜
高超
曲波
武振剑
赵国明
杨忠全
万发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Weiliya (harbin) Thermoelectric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Weiliya (harbin) Therm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Weiliya (harbin) Thermoelectric Co Ltd filed Critical Weiliya (harbin) Thermoelectric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14392.3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85404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85404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5404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85404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85404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2STEAM GENERATION
    • F22BMETHODS OF STEAM GENERATION; STEAM BOILERS
    • F22B35/00Control systems for steam boilers
    • F22B35/18Applications of computers to steam boiler control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3COMBUSTION APPARATUS; COMBUSTION PROCESSES
    • F23N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COMBUSTION
    • F23N1/00Regulating fuel supply
    • F23N1/02Regulating fuel supply conjointly with air supply
    • F23N1/022Regulating fuel supply conjointly with air supply using electronic mean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Fluidized-Bed Combustion And Resonant Combustion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保持炉膛出口负压不变,逐渐增大一次风机直至风机最大出力,由DCS:集中分散控制系统自动取点记录一次风量F1与风室压力值Pfslt,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空板阻力曲线F1‑‑Pfslt,并在DCS系统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空板阻力曲线。循环流化床锅炉煤种适应强,但锅炉的磨损造成了寿命低、使用率不高。究其磨损的机理,跟物料浓度、炉膛风速有极其密切关系。本发明从锅炉控制角度出发,通过冷态试验确定最低一次风量,选择合适的料层厚度,建立一种通过计算机自动控制来减缓锅炉炉膛磨损的策略。

Description

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背景技术
循环流化床锅炉具有煤种适应性强、燃烧效率高、污染物排放低和负荷调节性能好等优点,是目前推广应用的炉型之一。但是,由于炉内有大量的床料及循环物料,煤在流化状态下低温循环燃烧,造成烟气中含有大量的飞灰颗粒,这些灰粒高速冲刷水冷壁管、对流受热面等部位,使其壁面受到剧烈磨损,发生局部的严重破坏,甚至导致停炉事故。
因此,了解飞灰磨损规律,找出主要磨损部位及原因,选择合理的防磨措施,进行合理的技术改造,保持锅炉最佳方式运行,使磨损损害减少到最小程度,无论从安全或经济上都是非常必要和及时的。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能够自动控制一次风量、控制实际料层厚度,减缓水冷壁磨损,安全经济运行、节约能源。本发明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1)、根据锅炉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即:保持炉膛出口负压不变,逐渐增大一次风机直至风机最大出力,由DCS:集中分散控制系统自动取点记录一次风量F1与风室压力值Pfslt,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空板阻力曲线F1--Pfslt,并在DCS系统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空板阻力曲线:
2)、在锅炉冷态状态下,即:锅炉还没有点火启动升温的状态;向炉膛里上床料,测量并记录床料的真实厚度Tcllt,做流化试验,并记录下能够保证流化状态的最低一次风量Fmin及此风量所对应的风室压力Pfs,并查找该风量对应的空板阻力值Pfslt
床料厚度Tcl、风室压力Pfs、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Plt有如下对应关系:
当k=1时,Tcl=k(Pfs-Plt)/1000*100 公式1
3)、采用步骤1)中记录的床料的真实厚度Tcllt、流化状态下的最低一次风量Fmin、此风量所对应的风室压力Pfs及此风量对应的空板阻力值Plt,修正公式1中的k值;K:在锅炉启动前的冷态状态下风室压力与冷态布风板阻力差值,设定为1KPa对应100mm床料厚度,即K=1,随着锅炉启动后,待有压火时机,打开炉门检查料层实际厚度,对应运行中热态时的风室压力与冷态布风板阻力差值,以确定将1Kpa对应多少料层厚度,即为K值得修正。
4)、绘制Pfs-Pfslt与Tcl的对应曲线,并在DCS:集中分散控制系统;系统中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该曲线,在锅炉热态时,即:锅炉点火启动运行后;在压火前通过公式1计算出床料厚度的热态理论值Trtll,压火后打开炉膛人孔门确认料床实际厚度值Trtsj,实际厚度值与热态理论值Trtll对比,压火:流化床锅炉切断燃料,停止风机,将锅炉短时间内停止运行,再次修订公式1中的系数k,重新绘制Pfs-Pfslt与Tcl对应曲线,并在DCS系统中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该曲线;
5)、自动运行中,输入需要保持的料层厚度设定值Tlcsd,DCS系统自动对应出相应的风室压力值作为PID-进程控制符设定值Pfssd,通过计算机逻辑控制冷渣器自动启、停止、增减转数Nlzj,实现对风室压力Prt,即料层厚度Tlc的自动控制,当Pfs大于Pfssd时,冷渣机转数增加;当Pfs小于Pfssd时,冷渣机转数减少;
6)、冷态流化试验,在料床达到流化状态时所需要的最小一次风量Fmin,为最低流化风量,运行时一次风量F1rt不能低于该风量,一次风在锅炉正常运行时,在保证不低于该风量时,根据床温Tcw升速率的含义cw,自动增减一次风机频率f1rt,即当床温升速率kcw上升大于3℃/min,相应增加一次风量,即加大一次风机频率f1rt,减少给煤量Nml,将升速率kcw控制在上下不超过1摄氏度的范围内,在故障时,床温Tcw急剧升高,即升速率kcw超过10%,自动记录此时的总给煤量Nmlgz,一次风机频率f1rt自动增加,如果升速率kcw大于5%,且持续上升,床温Tcw达到945摄氏度,计算机自动停止一台给煤机,升速率kcw有所下降,但升速率kcw仍不低于3摄氏度每分钟,床温Tcw达到950摄氏度,停止两台给煤机,此时床温升速率kcw低于3摄氏度每分钟,且还在下降,一次风机频率f1rt停止增加,升速率kcw低于1时,启动给煤机,给煤量Nml自动下降至故障前总煤量Nmlgz的2/3,床温Tcw低于950摄氏度时,一次风量F1rt自动跟踪至该煤量Nml所对应的风量,继续重复上述正常运行时风量跟踪升速率的状态方法直到实现炉床温度稳定安全目的;综合步骤1)-步骤5)炉膛床料厚度的自动控制,实现锅炉受热面降低磨损,安全稳定运行。
符号注释:
F1:一次风量
Pfslt: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风量
Tcllt:流化试验时床料的真实厚度
Fmin:最低流化一次风量
Pfs:风室压力
Tcl:床料厚度
Trtll:热态下床料厚度理论值
Trtsj:热态下床料实际厚度
Tlcsd:热态运行时床料厚度设定值
Pfssd:热态运行时,风室压力设定值
Nlzj:冷渣机转数
Tcw:床料温度
kcw:床温升速率
f1rt:一次风机频率
Nml:正常运行时给煤量
Nmlgz:故障状态下,床温急剧升高时的总给煤量。
本发明工作原理:
首先,通过锅炉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得出一次风量和风室压力互相对应的数据,即一定的风量,对应一定的风室压力,得出布风板的阻力;然后在炉膛布风板上添加床料,添加至点火需要的床料厚度,并记录该厚度值,在此厚度下做最低流化试验,得出最低流化风量,和最低流化风量所对应的风室压力,对照布风板阻力实验时的风量与风室压力值,作为实际料层厚度的计算数据;在有机会进行锅炉压火操作时,打开炉门查看料层厚度,这就是锅炉运行时的真实料层厚度,然后对冷态实验的计算数据进行系数修改,使其更贴近于实际运行的真实值,通过计算机逻辑,控制冷渣器自动启动、停止、调节转数;冷态实验时记录的最低流化风量,对应运行时床温变化率、给煤量、氧量,通过计算机自动调节风量、给煤量,实现锅炉床温安全稳定,料层厚度维持在最佳合理厚度,风量在负荷实际需要的范围内,实现锅炉受热面降低磨损,安全、经济、稳定运行。
本发明技术效果:
根据飞灰磨损规律,我们通过对锅炉启动前的冷态试验(空板阻力试验、最低流化风量试验等)数据的采集,通过逻辑自动控制一次风量保证不低于最低流化风量和炉床不超温的情况下,将风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自动控制调整冷渣器的转数和启停,从而保持合理的料床厚度(即合理的风室压力或料层差压)。从而达到锅炉的安全经济、高效、稳定的运行。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磨损的因素与物料浓度、物料流速、炉膛压力、粒径、煤质等有关。所以在运行中,炉床料层的厚度、一次风量的大小等都对受热面的磨损有影响。料层厚,物料浓度相对就大;一次风量大,流速必然加快。而磨损与物料流速的三次方成正比,若在其他因素变化不大的情况下,气、固两种物质的运动速度是产生磨损的关键所在,流速大磨损明显加剧。相反,磨损就会相对减轻。严格的控制多余送风量入炉,维持合理的过量空气系数,不仅是一个降低风速、减少磨损的单一问题,也是一个确保安全经济运行、节约能源的问题。
在锅炉煤质稳定情况下,一次风量和料层厚度有明显的控制意义,控制得当,应可以减缓水冷壁磨损;但由于锅炉炉前煤的煤质多变、负荷调整等多方面因素影响,按单一煤质所定的一次风量和料层厚度并不适合复杂的多变工况;故最终没有进行实践应用。自动控制一次风量、控制实际料层厚度,减缓水冷壁磨损。
附图说明:
图1:布风板试验流程图
图2:料层厚度与风室压力对应关系确定及流程图
图3:料层厚度调节流程图
图4:一次风机、给煤机自动调解流程
具体实施方式:
1)、根据锅炉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即:保持炉膛出口负压不变,逐渐增大一次风机直至风机最大出力,由DCS系统自动取点记录一次风量F1与风室压力值Pfslt,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空板阻力曲线F1--Pfslt,并在DCS系统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空板阻力曲线,如图1所示;
2)、在锅炉冷态状态下,即:锅炉还没有点火启动升温的状态;向炉膛里上床料,测量并记录床料的真实厚度Tcllt,做流化试验,并记录下能够保证流化状态的最低一次风量Fmin及此风量所对应的风室压力Pfs,并查找该风量对应的空板阻力值Pfslt
床料厚度Tcl、风室压力Pfs、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Plt有如下对应关系:
当k=1时,Tcl=k(Pfs-Plt)/1000*100 公式1
3)、用1)中记录的床料的真实厚度Tcllt、流化状态下的最低一次风量Fmin、此风量所对应的风室压力Pfs及此风量对应的空板阻力值Plt,修正公式1中的k值;K:在锅炉启动前的冷态状态下风室压力与冷态布风板阻力差值,设定为1KPa对应100mm床料厚度,即K=1,随着锅炉启动后,待有压火时机,打开炉门检查料层实际厚度,对应运行中热态时的风室压力与冷态布风板阻力差值,以确定将1Kpa对应多少料层厚度,即为K值得修正;
4)、绘制Pfs-Pfslt与Tcl的对应曲线,并在DCS:集中分散控制系统;系统中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该曲线,在锅炉热态时,即:锅炉点火启动运行后;在压火前;压火:流化床锅炉切断燃料,停止风机,将锅炉短时间内停止运行;通过公式1计算出床料厚度的热态理论值Trtll,压火后打开炉膛人孔门确认料床实际厚度值Trtsj,实际厚度值与热态理论值Trtll对比,再次修订公式1中的系数k,重新绘制Pfs-Pfslt与Tcl对应曲线,并在DCS系统中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该曲线,如图2所示;
5)、自动运行中,输入需要保持的料层厚度设定值Tlcsd,DCS系统自动对应出相应的风室压力值作为PID-进程控制符设定值Pfssd,通过计算机逻辑控制冷渣器自动启、停止、增减转数Nlzj,实现对风室压力Prt,即料层厚度Tlc的自动控制,当Pfs大于Pfssd时,冷渣机转数增加;当Pfs小于Pfssd时,冷渣机转数减少;如图3所示;
6)、冷态流化试验,在料床达到流化状态时所需要的最小一次风量Fmin,为最低流化风量,运行时一次风量F1rt不能低于该风量,一次风在锅炉正常运行时,在保证不低于该风量时,根据床温Tcw升速率kcw,自动增减一次风机频率f1rt,即当床温升速率kcw上升大于3℃/min,相应增加一次风量,即加大一次风机频率f1rt,减少给煤量Nml,将升速率kcw控制在上下不超过1摄氏度的范围内,在故障时,床温Tcw急剧升高,即升速率kcw超过10%,自动记录此时的总给煤量Nmlgz,一次风机频率f1rt自动增加,如果升速率kcw大于5%,且持续上升,床温Tcw达到945摄氏度,计算机自动停止一台给煤机,升速率kcw有所下降,但升速率kcw仍不低于3摄氏度每分钟,床温Tcw达到950摄氏度,停止两台给煤机,此时床温升速率kcw低于3摄氏度每分钟,且还在下降,一次风机频率f1rt停止增加,升速率kcw低于1时,启动给煤机,给煤量Nml自动下降至故障前总煤量Nmlgz的2/3,床温Tcw低于950摄氏度时,一次风量F1rt自动跟踪至该煤量Nml所对应的风量,继续重复上述正常运行时风量跟踪升速率的状态方法直到实现炉床温度稳定安全目的;综合1)-5)炉膛床料厚度的自动控制,实现锅炉受热面降低磨损,安全稳定运行。如图4所示
通过对锅炉启动前的冷态试验(空板阻力试验、最低流化风量试验等)数据的采集,通过逻辑自动控制一次风量保证不低于最低流化风量和炉床不超温的情况下,将风量控制在合理范围内,同时自动控制调整冷渣器的转数和启停,从而保持合理的料床厚度(即合理的风室压力或料层差压)。符号注释:
F1:一次风量
Pfslt: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风量
Tcllt:流化试验时床料的真实厚度
Fmin:最低流化一次风量
Pfs:风室压力
Tcl:床料厚度
Trtll:热态下床料厚度理论值
Trtsj:热态下床料实际厚度
Tlcsd:热态运行时床料厚度设定值
Pfssd:热态运行时,风室压力设定值
Nlzj:冷渣机转数
Tcw:床料温度
kcw:床温升速率
f1rt:一次风机频率
Nml:正常运行时给煤量
Nmlgz:故障状态下,床温急剧升高时的总给煤量。

Claims (1)

1.一种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其特征是:
1)、根据锅炉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即:保持炉膛出口负压不变,逐渐增大一次风机直至风机最大出力,由DCS:集中分散控制系统自动取点记录一次风量F1与风室压力值Pfslt,根据实验所得的数据,绘制空板阻力曲线F1--Pfslt,并在DCS系统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空板阻力曲线:
2)、在锅炉冷态状态下,即:锅炉还没有点火启动升温的状态;向炉膛里上床料,测量并记录床料的真实厚度Tcllt,做流化试验,并记录下能够保证流化状态的最低一次风量Fmin及此风量所对应的风室压力Pfs,并查找该风量对应的空板阻力值Pfslt
床料厚度Tcl、风室压力Pfs、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Plt有如下对应关系:
当k=1时,Tcl=k(Pfs-Plt)/1000*100 公式1
3)、采用步骤1)中记录的床料的真实厚度Tcllt、流化状态下的最低一次风量Fmin、此风量所对应的风室压力Pfs及此风量对应的空板阻力值Plt,修正公式1中的k值;K:在锅炉启动前的冷态状态下风室压力与冷态布风板阻力差值,设定为1KPa对应100mm床料厚度,即K=1,随着锅炉启动后,待有压火时机,打开炉门检查料层实际厚度,对应运行中热态时的风室压力与冷态布风板阻力差值,以确定将1Kpa对应多少料层厚度,即为K值得修正;
4)、绘制Pfs-Pfslt与Tcl的对应曲线,并在DCS:集中分散控制系统;系统中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该曲线,在锅炉热态时,即:锅炉点火启动运行后;在压火前通过公式1计算出床料厚度的热态理论值Trtll,压火后打开炉膛人孔门确认料床实际厚度值Trtsj,实际厚度值与热态理论值Trtll对比,压火:流化床锅炉切断燃料,停止风机,将锅炉短时间内停止运行,再次修订公式1中的系数k,重新绘制Pfs-Pfslt与Tcl对应曲线,并在DCS系统中用数据的对应关系模拟该曲线;
5)、自动运行中,输入需要保持的料层厚度设定值Tlcsd,DCS系统自动对应出相应的风室压力值作为PID-进程控制符设定值Pfssd,通过计算机逻辑控制冷渣器自动启、停止、增减转数Nlzj,实现对风室压力Prt,即料层厚度Tlc的自动控制,当Pfs大于Pfssd时,冷渣机转数增加;当Pfs小于Pfssd时,冷渣机转数减少;
6)、冷态流化试验,在料床达到流化状态时所需要的最小一次风量Fmin,为最低流化风量,运行时一次风量F1rt不能低于该风量,一次风在锅炉正常运行时,在保证不低于该风量时,根据床温Tcw升速率的含义cw,自动增减一次风机频率f1rt,即当床温升速率kcw上升大于3℃/min,相应增加一次风量,即加大一次风机频率f1rt,减少给煤量Nml,将升速率kcw控制在上下不超过1摄氏度的范围内,在故障时,床温Tcw急剧升高,即升速率kcw超过10%,自动记录此时的总给煤量Nmlgz,一次风机频率f1rt自动增加,如果升速率kcw大于5%,且持续上升,床温Tcw达到945摄氏度,计算机自动停止一台给煤机,升速率kcw有所下降,但升速率kcw仍不低于3摄氏度每分钟,床温Tcw达到950摄氏度,停止两台给煤机,此时床温升速率kcw低于3摄氏度每分钟,且还在下降,一次风机频率f1rt停止增加,升速率kcw低于1时,启动给煤机,给煤量Nml自动下降至故障前总煤量Nmlgz的2/3,床温Tcw低于950摄氏度时,一次风量F1rt自动跟踪至该煤量Nml所对应的风量,继续重复上述正常运行时风量跟踪升速率的状态方法直到实现炉床温度稳定安全目的;综合步骤1)-步骤5)炉膛床料厚度的自动控制,实现锅炉受热面降低磨损,安全稳定运行;
符号注释:
F1:一次风量
Pfslt:冷态布风板阻力实验风量
Tcllt:流化试验时床料的真实厚度
Fmin:最低流化一次风量
Pfs:风室压力
Tcl:床料厚度
Trtll:热态下床料厚度理论值
Trtsj:热态下床料实际厚度
Tlcsd:热态运行时床料厚度设定值
Pfssd:热态运行时,风室压力设定值
Nlzj:冷渣机转数
Tcw:床料温度
kcw:床温升速率
f1rt:一次风机频率
Nml:正常运行时给煤量
Nmlgz:故障状态下,床温急剧升高时的总给煤量。
CN201910614392.3A 2019-07-09 2019-07-09 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Active CN110285404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4392.3A CN110285404B (zh) 2019-07-09 2019-07-09 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14392.3A CN110285404B (zh) 2019-07-09 2019-07-09 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5404A true CN110285404A (zh) 2019-09-27
CN110285404B CN110285404B (zh) 2020-08-14

Family

ID=6802101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14392.3A Active CN110285404B (zh) 2019-07-09 2019-07-09 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85404B (zh)

Cited B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876A (zh) * 2020-12-31 2021-05-25 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汽轮发电机孤网启动运行的方法
CN113031552A (zh) * 2021-03-09 2021-06-25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炉后环保设备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060801A (zh) * 2021-11-05 2022-02-18 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受热面的防磨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9582A (zh) * 2008-07-18 2008-12-24 东南大学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与诊断方法
CN102980178A (zh) * 2011-09-05 2013-03-2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气膜防磨装置、方法及锅炉
CN103017329A (zh) * 2012-12-21 2013-04-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异速循环流化床热风炉系统及方法
CN104154530A (zh) * 2014-08-21 2014-11-19 刘学冰 双流态洁净燃烧锅炉及双流态洁净燃烧工艺

Patent Citations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1329582A (zh) * 2008-07-18 2008-12-24 东南大学 循环流化床锅炉燃烧优化与诊断方法
CN102980178A (zh) * 2011-09-05 2013-03-20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循环流化床锅炉水冷壁气膜防磨装置、方法及锅炉
CN103017329A (zh) * 2012-12-21 2013-04-03 哈尔滨工业大学 异速循环流化床热风炉系统及方法
CN104154530A (zh) * 2014-08-21 2014-11-19 刘学冰 双流态洁净燃烧锅炉及双流态洁净燃烧工艺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832876A (zh) * 2020-12-31 2021-05-25 威立雅(哈尔滨)热电有限公司 通过自动控制系统进行汽轮发电机孤网启动运行的方法
CN113031552A (zh) * 2021-03-09 2021-06-25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炉后环保设备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3031552B (zh) * 2021-03-09 2022-10-25 浙江菲达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炉后环保设备协同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14060801A (zh) * 2021-11-05 2022-02-18 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受热面的防磨方法及装置
CN114060801B (zh) * 2021-11-05 2023-09-29 国家能源集团内蒙古电力有限公司 循环流化床锅炉的炉内受热面的防磨方法及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85404B (zh) 2020-08-1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85404A (zh) 通过计算机控制降低锅炉炉膛磨损的方法
JP3230564U (ja) 炉煙不活性化に基づく石炭ミル出口温度制御システム
CN101749730B (zh) 一种燃煤热载体炉高精度温度调节燃烧控制方法
CN111520737A (zh) 基于炉烟惰化的磨煤机出口温度控制方法和系统
CN103423750B (zh) 一种垃圾焚烧炉的燃烧控制方法
CN103438686B (zh) 一次风冷却器回热系统以及控制方法
CN101021318B (zh) 一种解决中小型循环流化床锅炉结焦问题的方法
CN107084404A (zh) 一种火电厂基于燃烧优化控制的精确配风方法
CN104848248A (zh) 煤气混烧锅炉风门挡板开度的控制方法
CN101776280B (zh) 一种燃气锅炉用三气混烧调量方法
CN103776051B (zh) 一种瓦斯气燃烧控制方法
CN106326562B (zh) 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蓄能量化方法
CN102353042A (zh) 循环灰量的调节方法、分离器和燃烧系统
CN106705034A (zh) 一种超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方法
CN106958833B (zh) 一种生物质悬浮燃烧炉自动控制方法
CN201145277Y (zh) 一种低热值燃气燃烧器
CN113108308B (zh) 针对低负荷停磨后对冲燃烧锅炉壁温的调整方法
CN104806995A (zh) 一种用于煤质多变情况下优化锅炉运行的方法
CN107166428A (zh) 一种基于烟气再循环的层燃锅炉烟气含氧量控制系统
CN106524141A (zh) 一种亚临界循环流化床锅炉机组快速变负荷控制方法
Slim et al. The combustion behaviour of forced-draught industrial burners when fired within the EASEE-gas range of Wobbe Index
Zemann et al. Application of a model based control strategy at a fixed bed biomass district heating plant
Shen et al. Design of Boiler Steam Temperature Control System
CN201688429U (zh) 用于正转燃煤链条锅炉的分段的给煤装置
CN212961550U (zh) 可调节箱式锅炉传热结构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