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7678A - 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7678A
CN110277678A CN201910198704.7A CN201910198704A CN110277678A CN 110277678 A CN110277678 A CN 110277678A CN 201910198704 A CN201910198704 A CN 201910198704A CN 110277678 A CN110277678 A CN 11027767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tact
terminal
supporting slice
pressing supporting
receiving portion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198704.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7678B (zh
Inventor
小椋由幸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Iriso Electronics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7767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767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767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767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22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 H01R13/24Contacts for co-operating by abutting resilient; resiliently-mounted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50Fixed connections
    • H01R12/51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55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 H01R12/57Fixed connections for rigid printed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haracterised by the terminals surface mounting terminal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71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 H01R12/712Coupling devices for rigid printing circuits or like structures co-operating with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or with a coupling device exclusively provided on the surface of the printed circuit
    • H01R12/716Coupling device provided on the PCB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2/00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e.g. printed circuit boards [PCB],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e.g. terminal strips, terminal blocks; Coupl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Terminals specially adapted for contact with, or insertion into, printed circuits, flat or ribbon cables, or like generally planar structures
    • H01R12/70Coupling devices
    • H01R12/91Coupling devices allowing relative movement between coupling parts, e.g. floating or self aligning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46Bases; Cases
    • H01R13/502Bases; Cases composed of different pieces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62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or for holding them in engagement
    • H01R13/629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 H01R13/631Additional means for facilitating engagement or disengagement of coupling parts, e.g. aligning or guiding means, levers, gas pressure electrical locking indicators, manufacturing tolerances for engagement only
    • HELECTRICITY
    • H01ELECTRIC ELEMENTS
    • H01RELECTRICALLY-CONDUCTIVE CONNECTIONS; STRUCTURAL ASSOCIATIONS OF A PLURALITY OF MUTUALLY-INSULATED ELECTRICAL CONNECTING ELEMENTS; COUPLING DEVICES; CURRENT COLLECTORS
    • H01R13/00Details of coupling devices of the kinds covered by groups H01R12/70 or H01R24/00 - H01R33/00
    • H01R13/02Contact members
    • H01R13/10Sockets for co-operation with pins or blades
    • H01R13/11Resilient sockets
    • H01R13/112Resilient sockets forked sockets having two legs

Landscapes

  • Coupling Device And Connection With Printed Circuit (AREA)
  • Details Of Connecting Devices For Male And Female Coupling (AREA)

Abstract

一种连接器,即使将端子的接触片对连接对象物的接触压力设定得高,端子和外壳也难以变形。所述连接器具备:具有插入销端子的嵌合室的外壳、和在嵌合室的室内与销端子导通接触的端子,端子具有:固定于外壳的固定基部;接触片,其从固定基部伸长并与插入于嵌合室的销端子按压接触;以及从固定基部伸长的右按压支承片和左按压支承片,右按压支承片和左按压支承片具有在嵌合室的室内位于与接触片相对的位置并在销端子的向嵌合室的插入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排列配置的右接触承受部和左接触承受部。通过由多个接触承受部承受销端子的按压接触,从而能够分散按压力,由此,能够防止接触片以及右接触承受部和左接触承受部的变形。

Description

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如下构造的连接器:端子具有与连接对象物接触的接触部,并且使接触部固定于外壳。
背景技术
作为在电子设备中使用的连接器,已知有如下的连接器构造:端子具有与连接对象物接触的接触部,并且使接触部固定于外壳(作为一例,参照专利文献1)。在这样的以往的连接器中,在端子形成有以夹持连接对象物的方式在与连接对象物的插入方向交叉的方向上相对的第1接触片和第2接触片,该第1接触片和第2接触片通过U字状的连结部连结。而且,第2接触片形成为悬臂梁状的弹簧片,并将所插入的连接对象物按压于第1接触片。
现有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165066,图10、图18
发明内容
发明要解决的问题
然而,若为了确保端子与连接对象物的接触稳定性而将第1接触片和第2接触片对连接对象物的接触压力设定得高,则将第1接触片与第2接触片之间连结的连结片有可能以打开的方式变形,而连接变得不稳定。另外,当第1接触片和第2接触片产生的接触压力作为按压力长时间作用于外壳时,外壳有可能因该按压力而变形。尤其是在高温环境下使用的情况和因大电流的导通而外壳的温度上升了的情况下,外壳的变形会变得更显著。
本发明是以以上那样的以往技术为背景而做出的。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即使将端子的接触片对连接对象物的接触压力设定得高,端子和/或外壳也难以变形的连接器。
用于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
为了达成上述目的的本发明构成为具有以下的特征。
即,本发明涉及连接器,该连接器具备:具有插入连接对象物的嵌合室的外壳、和在所述嵌合室的室内与所述连接对象物导通接触的端子,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所述端子具有: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固定基部;接触片,该接触片从所述固定基部伸长并与插入于所述嵌合室的所述连接对象物按压接触;以及从所述固定基部伸长的第1按压支承片和第2按压支承片,所述第1按压支承片和所述第2按压支承片具有第1接触承受部和第2接触承受部,所述第1接触承受部和第2接触承受部在所述嵌合室的室内位于与所述接触片相对的位置,并在所述连接对象物的向所述嵌合室的插入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排列配置。
根据本发明,能够通过第1接触承受部和第2接触承受部支承受到来自接触片的按压接触的连接对象物。像这样通过由多个接触承受部承受连接对象物的按压接触,从而能够分散按压力。由此,能够防止接触片以及第1接触承受部和第2接触承受部的变形。
能够构成为,所述第1按压支承片和所述第2按压支承片从所述固定基部呈悬臂状地伸长,并且遍及全长地不固定于所述外壳。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1按压支承片和第2按压支承片不固定于外壳,因此第1按压支承片及第2按压支承片受到的按压力不会向外壳传递,或者即使传递也只有极小的力。因此,即使将接触片对连接对象物的接触压力设定得高,按压力也难以作用于外壳,外壳难以变形。由此,若为本发明的连接器,则即使将接触片对连接对象物的接触压力设定得更高,也能够使外壳难以变形。
能够构成为,所述第1按压支承片具有第1连结片,该第1连结片从所述固定基部伸长,并从插入于所述嵌合室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第1侧面绕过而与所述第1接触承受部相连,所述第2按压支承片具有第2连结片,该第2连结片从所述固定基部伸长,并从插入于所述嵌合室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第2侧面绕过而与所述第2接触承受部相连。
根据本发明,由于第1按压支承片的第1连结片从连接对象物的第1侧面绕过、第2按压支承片的第2连结片从连接对象物的与第1侧面不同的第2侧面绕过,因此,第1接触承受部及第2接触承受部能够在取得了平衡的状态下有效地分散它们承受的高的按压力地进行支承。由此,若为本发明的连接器,则能够在确保由更高的接触压力实现的端子与连接对象物的稳定的导通接触的同时,防止端子和/或外壳的变形。而且,由于是使第1按压支承片和第2按压支承片分别从连接对象物的第1侧面和第2侧面绕过的构造,因此能够将第1连结片和第2连结片配置于嵌合室的内壁与插入于嵌合室的连接对象物之间的间隙空间,因此,通过有效地利用极小的间隙空间,从而能够抑制连接器的大型化。
能够构成为,所述固定基部形成为平板状,并具有位于所述嵌合室的插入口侧的前板缘和从所述前板缘向所述嵌合室的里侧伸长的左板缘及右板缘,所述接触片从所述前板缘伸长,一对所述按压支承片分别从所述左板缘和右板缘伸长。
根据本发明,由于一对按压支承片分别从左板缘和右板缘伸长,因此,能够在左右取得了平衡的状态下有效地分散第1接触承受部和第2接触承受部承受的高的按压力地进行支承。
发明的效果
根据本发明的连接器,即使将接触片对连接对象物的接触压力设定得更高,第1按压支承片和第2按压支承片也能够有效地分散并承受受到该接触片的接触压力的连接对象物的按压力。由此,根据本发明,能够在确保由更高的接触压力实现的端子与连接对象物的稳定的导通接触的同时,防止端子和/或外壳的变形。
附图说明
图1是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包括正面、右侧面、俯视面的外观立体图。
图2是图1的连接器的主视图。
图3是图1的连接器包括正面、右侧面、底面的外观立体图。
图4是图2的IV-IV线剖视图。
图5是图2的V-V线剖视图。
图6是图1的VI-VI线剖视图。
图7是端子的包括正面、右侧面、俯视面的外观立体图。
图8是图7的端子的主视图。
图9是图7的端子的仰视图。
图10是图7的端子的俯视图。
图11是图7的端子的左侧面图。
附图标记说明
1 连接器(连接器)
2 外壳
3 端子
4 固定外壳(第1外壳)
5 可动外壳(第2外壳)
6 顶壁
7 侧壁
8 底壁
9 收纳部
9a 可动间隙
10 抵接突部(第1抵接部)
11 抵接部侧面
12 前侧抵接部
13 后侧抵接部
14 下侧抵接部
15 立板(第1移动限制部)
16 移动限制面
17 嵌合位置确认窗
18 抵接前面部(第1移动限制部)
19 端子固定部
20 固定部件安装部
21 上面壁
22 横壁
23 下面壁
24 隔壁
25 嵌合室
26 插入口
27 诱导倾斜面
28 抵接凹部(第2抵接部)
29 抵接凹部侧面
30 前侧抵接凹部
31 后侧抵接凹部
32 抵接凹部底面
33 移动限制突片(第2移动限制部)
34 突片后部
35 移动限制抵接部(第2移动限制部)
36 中央基板抵接部(基板抵接部)
37 外侧基板抵接部(基板抵接部)
38 引导壁
39 引导槽
40 固定基部用槽
41 基板连接部
42 连结部
43 接触部
44 固定外壳用固定部
45 可动弹簧部
46 固定外壳用压入突起
47 固定基部
48 接触片
49 右按压支承片(第1按压支承片)
50 左按压支承片(第2按压支承片)
51 前板缘
52 右板缘
53 左板缘
54 可动外壳用压入突起
55 前接触部
56 后接触部
57 前弹性臂
58 前触点
59 接触面部
60 后弹性臂
61 后触点
62 右延伸部(第1延伸部)
63 右连结片(第1连结片)
64 右接触承受部(第1接触承受部)
65 左延伸部(第2延伸部)
66 左连结片(第2连结片)
67 左接触承受部(第2接触承受部)
68 第1连结片部
69 第1折曲部
70 伸长部
71 第2折曲部
72 第2连结片部
73 连结弯曲片部
74 接触承受面部
75 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
I 插入线
P 基板
T 销端子
w1 右延伸部62(和左延伸部65)的宽度
w2 连结弯曲片部73的宽度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一边参照附图一边对作为本发明的“连接器”的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1进行说明。以下的实施方式中所示的连接器1是安装于基板P、且将作为“连接对象物”的销端子T(参照图1)导通连接于基板电路的连接器。此外,关于销端子T,在本实施方式中例示了矩形线端子,但连接对象物并不限定于此。
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所记载的“第1”、“第2”这样的用语是为了区别发明的不同的构成要素而使用的,不是为了表示特定的顺序和优劣等而使用的。在本说明书、权利要求书中,为了方便,如图1等所示,将连接器1的长边方向(宽度方向、左右方向)设为X方向、将短边方向(深度方向、前后方向)设为Y方向、将高度方向(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地进行说明。并且,将连接器1的高度方向上的基板P(参照图4~图6)侧设为“下侧”、将连接器1侧设为“上侧”地进行说明。然而,这些并不限定连接器1的嵌合方向和/或向基板P的安装的方法。
连接器1
如图1所示,连接器1具备外壳2和端子3。该连接器1构成为,能够使销端子T从外壳2的Y方向上的前面侧沿着基板P的表面进行插拔。并且,连接器1构成为,使端子3与所插入的销端子T导通接触。如图1所示,连接器1沿着X方向(左右)具有两个端子3,但端子3既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三个以上。
外壳2
外壳2载置于基板P。外壳2具备作为“第1外壳”的固定外壳4和作为“第2外壳”的可动外壳5。可动外壳5配置为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壳4移动。
固定外壳4
固定外壳4是由电绝缘性的树脂形成的成形体,形成为沿着Y方向(前后)中空的空间贯通的方筒状。固定外壳4具有:沿着基板P伸长的顶壁6、从顶壁6朝向基板P而伸长的左右侧壁7、7、以及沿着基板P在左右侧壁7、7之间伸长的底壁8。并且,在上述的顶壁6、左右侧壁7、7以及底壁8的内侧形成有作为配置可动外壳5的收纳空间的收纳部9。
底壁8形成于固定外壳4的后侧的区域。另一方面,在固定外壳4的前侧的区域没有形成底壁8,收纳部9与基板P相面对。
顶壁6在X方向上的中央且在Y方向上的前端具有作为“第1抵接部”的抵接突部10。抵接突部10具有以销端子T的插拔方向为长边的凸形状。抵接突部10为以固定外壳4的X方向为板厚方向、从顶壁6朝向基板P突出的平板状。抵接突部10在X方向上的两侧具有作为沿着Y-Z平面的长方形状的板面的抵接部侧面11、11。而且,抵接突部10在Y方向上的前后端分别具有均作为沿着X-Z平面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的前侧抵接部12和后侧抵接部13。并且,抵接突部10在Z方向上的下端具有作为沿着X-Y平面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的下侧抵接部14。
在顶壁6的X方向上的中央且在Y方向上的后端形成有作为对可动外壳5进行限制的“第1移动限制部”的立板15。立板15为以固定外壳4的X(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沿着Y-Z平面将顶壁6与底壁8连结的平板状,并且形成为在Y方向上比在X方向上长。并且,立板15在Y方向上的前端具有作为沿着X-Z平面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的移动限制面16。该移动限制面16具有承受在Y方向上移位的可动外壳5的抵接并使该移位停止的功能。
顶壁6在X方向上的中央且在Y方向上的后侧具有在Z方向上贯通的嵌合位置确认窗17。嵌合位置确认窗17形成为在俯视下呈长方形状,其后端与立板15的移动限制面16为同一平面。
底壁8在Y方向上的前端的X方向上的两外侧具有作为对可动外壳5进行限制的“第1移动限制部”的抵接前面部18、18。抵接前面部18、18为沿着X-Z平面在X方向上伸长的长方形状的平面。
底壁8具有端子固定部19、19。端子固定部19、19从底壁8的后端沿着Y方向形成为槽状。由于连接器1具有两个端子3,因此端子固定部19、19隔着立板15在X方向上的左右各设置有一个。
在左右侧壁7、7,在X方向上的各外侧形成有固定部件安装部20、20。固定部件安装部20、20分别设置于左右侧壁7、7的Y方向上的前端。固定部件安装部20、20从各自的上端沿着Z方向形成为槽状。
可动外壳5
如图1~图6所示,可动外壳5是由电绝缘性的树脂形成的成形体,形成为沿着Y方向中空的空间贯通的方筒状。可动外壳5具有:沿着基板P伸长的上面壁21、从上面壁21朝向基板P伸长的左右横壁22、22、以及沿着基板P在左右横壁22、22之间伸长的下面壁23。并且,上述的上面壁21、左右横壁22、22以及下面壁23形成为比固定外壳4的收纳部9小一圈,在与收纳部9之间形成有在X-Y-Z方向上扩展的可动间隙9a。因此,可动外壳5能够在收纳部9的内部在X-Y-Z方向上移位(参照图1~图6)。
可动外壳5在X方向上的中央具有隔壁24。隔壁24为以X方向(可动外壳5的宽度方向)为板厚方向、沿着Y-Z平面将上面壁21与下面壁23连结的平板状,并且形成为在Y方向上比在X方向上长。隔壁24将由上面壁21、左右横壁22、22以及下面壁23围成的箱状的可动外壳5的内部在X方向(端子3的排列方向)上分隔成多个空间,并具有使相邻地安装于可动外壳5的端子3彼此绝缘的功能。可动外壳5能够通过这样的在Y方向和Z方向上将可动外壳5的内部空间隔开的大的隔壁24提高刚性,并构成为使端子3可靠地压入固定。
由上面壁21、左右横壁22、22以及下面壁23与隔壁24围成且在Y方向上贯通的多个内部空间各自以支承端子3(后述的固定基部用槽40、40)的方式发挥功能,并且作为端子3与插入的销端子T导通连接的嵌合室25发挥功能。以与该嵌合室25连通的方式在可动外壳5的前表面形成有销端子T的插入口26。在插入口26形成有漏斗状的诱导倾斜面27。诱导倾斜面27能够进行引导,以使得在嵌合连接时,即使销端子T从插入口26的中心在X-Z方向上位置偏移,也能够使销端子T顺畅地插入嵌合室25。
上面壁21在X方向上的中央从Y方向上的中央到前侧地具有作为“第2抵接部”的抵接凹部28。抵接凹部28具有容纳抵接突部10的凸形状的凹形状。抵接凹部28是从上面壁21的上端沿着Z方向呈四棱柱状地切缺的凹部,与固定外壳4的抵接突部10对应地设置。连接器1构成为,通过该抵接凹部28与抵接突部10抵接,从而限制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的移位。抵接凹部28在X方向上的两侧具有作为沿着Y-Z平面的长方形状的板面的抵接凹部侧面29、29。而且,抵接凹部28在Y方向上的前后端分别具有均作为沿着X-Z平面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的前侧抵接凹部30和后侧抵接凹部31。并且,抵接凹部28在Z方向上的下端具有作为沿着X-Y平面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的抵接凹部底面32。
通过形成于可动外壳5的上面壁21的抵接凹部28与形成于固定外壳4的顶壁6的抵接突部10抵接,从而能够限制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的移位。因此,与使限制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的移位的构造从固定外壳4的侧壁7和可动外壳5的横壁22突出地设置的以往技术相比,能够使连接器1小型。
构成为抵接突部10与抵接凹部28之间的距离在X方向(左右)和Z方向(上下)上比在Y方向(前后)上大。即,左右两侧的抵接部侧面11、11与抵接凹部侧面29、29彼此的距离以及下侧抵接部14与抵接凹部底面32的距离比前侧抵接部12与前侧抵接凹部30之间的距离以及后侧抵接部13与后侧抵接凹部31之间的距离大。因此构成为,在X方向和Z方向上,与在Y方向上相比,即使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移位大,抵接突部10与抵接凹部28也难以抵接,或者不抵接。
在此,也可以构成为,X方向上的抵接突部10与抵接凹部28之间的距离比固定外壳4的侧壁7、7与可动外壳5的横壁22,22彼此之间的距离大。通过将连接器1设为这样的构成,从而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的X方向上的移位在侧壁7、7与横壁22、22之间被限制,而抵接突部10不会与抵接凹部28抵接。
与假设使抵接突部10和抵接凹部28以X方向为长边的情况相比,这样的抵接突部10和抵接凹部28的构成能够使可动外壳5在X方向(宽度方向)上小型。并且,抵接突部10不会在作为与其他方向相比强度弱的板厚方向的X方向上与抵接凹部28较强地抵接。因此,能够使可动外壳5小型,并且防止因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的X方向上的移位造成的抵接突部10和/或抵接凹部28的破损。
此外,抵接凹部28形成于将相邻的嵌合室25彼此隔开的隔壁24。隔壁24是将具有被挖空的中空部的多个壁组合而形成的。因此,能够将没有配置嵌合连接的销端子T的隔壁24作为配置抵接凹部28的部位有效利用。并且,根据这样的抵接突部10和抵接凹部28的构成,不需要重新设置用于在可动外壳5设置抵接凹部28的部位。因此,与假设在侧壁7、7和/或横壁22、22限制可动外壳5的移位的情况相比,能够使连接器1在X方向上小型。
而且,图1、5、6所示那样的形成于固定外壳4的凸形状的抵接突部10与形成于可动外壳5的凹形状的抵接凹部28的凹凸关系也可以相反地构成。
在上面壁21的X方向上的中央且在Y方向上的后端形成有作为“第2移动限制部”的移动限制突片33。移动限制突片33为从上面壁21的后端沿着X-Y平面在Y方向上突出的平板状,并且是俯视下在X方向上比在Y方向上长的长方形状。移动限制突片33在Y方向上的后端具有作为沿着X-Z平面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的突片后部34。突片后部34构成为,在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向Y方向上的后侧移位时,与固定外壳4的立板15的移动限制面16抵接。
横壁22、22在Z方向上的下侧的Y方向上的后端具有作为“第2移动限制部”的移动限制抵接部35、35。移动限制抵接部35、35分别为在横壁22、22的后端沿着X-Z平面在Z方向上伸长的长方形状的平面。移动限制抵接部35、35构成为,在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向Y方向上的后侧移位时,分别与固定外壳4的底壁8的抵接前面部18、18抵接。
在此,在将销端子T插入连接器1时,需要使端子3弹性变形。因此,将销端子T插入连接器1的插入力和从连接器1将销端子T拔去的拔去力会使使端子3弹性变形的量额外地变大。与此相对应地,连接器1能够构成为,抵接凹部28仅在销端子T的拔去方向上与抵接突部10抵接。
因此,关于连接器1,使销端子T的拔去方向上的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的可动间隙比销端子T的拔去方向上的抵接凹部28相对于抵接突部10的可动间隙小。更具体而言,关于连接器1,使销端子T的拔去方向上的固定外壳4与可动外壳5之间的相对壁间的间隙比销端子T的拔去方向上的抵接凹部28相对于抵接突部10的可动间隙小。除此之外,关于连接器1,使前侧抵接部12与前侧抵接凹部30之间的距离比移动限制面16与突片后部34的距离以及抵接前面部18、18与移动限制抵接部35、35的距离大。
通过时连接器1像这样构成,从而在可动外壳5向Y方向上的后侧移位时,上述的其他部位先于前侧抵接部12和前侧抵接凹部30抵接。即,在被施加比拔去力大的插入力的销端子T的向连接器1的插入时,抵接突部10不与抵接凹部28抵接。因此,不需要为了对抵接突部10和/或抵接凹部28赋予耐受插入力的强度而使抵接突部10和/或抵接凹部28在X方向(板厚方向)上变厚。
与假设与插入力相对应地使抵接突部10和/或抵接凹部28在X方向上变厚的情况相比,这样的抵接突部10和抵接凹部28的构成能够使可动外壳5在X方向(宽度方向)上小型。并且,插入力根本不施加于抵接突部10和/或抵接凹部28,因此,能够使这样的可动外壳5小型,并且防止以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的移位为起因的抵接突部10和/或抵接凹部28的破损。
此外,在将销端子T插入连接器1时,可动外壳5在抵接突部10与抵接凹部28抵接的情况下在上述的四个部位与固定外壳4抵接、在抵接突部10不与抵接凹部28抵接的情况下在三个部位与固定外壳4抵接。因此,连接器1构成为,在将销端子T插入连接器1时,施加于固定外壳4的力被分散到三个部位乃至四个部位。这样,关于连接器1,通过使销端子T的插入力分散到固定外壳4的多个部位的构成,从而难以使固定外壳4破损。另一方面,不需要在固定外壳4设置例如厚的后部抵接部,从而能够使连接器1在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上小型。
在下面壁23的X方向上的中央且在Y方向上的后端形成有作为“基板抵接部”的中央基板抵接部36。中央基板抵接部36是从下面壁23的下端沿着Z平面突出、俯视下在Y方向上比在X方向上长的突起。中央基板抵接部36构成为,在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向接近基板P的方向(下侧)移位大时与基板P抵接。
在横壁22、22的Y方向上的中央的前侧分别形成有作为“基板抵接部”的外侧基板抵接部37、37。外侧基板抵接部37、37分别是从横壁22、22的下端沿着Z平面突出、俯视下在Y方向上比在X方向上长的突起。外侧基板抵接部37、37构成为,在可动外壳5相对于固定外壳4向接近基板P的方向(下侧)移位大时均与基板P抵接。
如上所述,在固定外壳4的前侧的区域没有形成底壁8,收纳部9被固定外壳4的顶壁6、侧壁7、7、仅形成于固定外壳4的后侧的区域的底壁8(后壁)以及立板15从四个方向包围,并与基板P相面对。可动外壳5配置于这样的收纳部9。因此,可动外壳5的下面壁23与基板P相对。这样,在配置有可动外壳5的收纳部9的区域,在固定外壳4没有底壁8,能够不考虑与可动外壳5的可动间隙地将可动外壳5靠近基板P地配置,因此能够使连接器1薄型化。
可动外壳5构成为,在相对于固定外壳4向Z方向上的下侧移位大时,在上述的中央基板抵接部36和外侧基板抵接部37、37这三个部位与基板P抵接。这样,连接器1构成为,并非由固定外壳4而是由基板P限制可动外壳5的向Z方向上的下侧的移位。因此,与在与固定外壳4之间限制可动外壳5的向Z方向的下侧的移位相比,连接器1能够确保可动外壳5的能够向下方向的移位的距离更长,并且能够使连接器1的构成在Z方向上小型。
针对各嵌合室25,在横壁22和隔壁24分别形成有沿着X方向向互相接近的方向突出的引导壁38、38。引导壁38、38从插入口26侧沿着Y方向伸长,并具有防止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在X方向上抖动的功能。在此,若定义经过准确地插入到嵌合室25的销端子T的X方向上的中心而沿着插入方向伸长的插入线I,则引导壁38、38具有将欲相对于插入线I向X方向倾斜地插入的销端子T矫正为沿着插入线I的功能。引导壁38、38,在Z方向上的下侧在Y方向上的前侧的区域分别形成,在Z方向上的上侧在Y方向上的从前侧到中央的区域分别形成。
如图1所示,可动外壳5形成有引导槽39、39。引导槽39、39从横壁22和隔壁24的各自的Z方向上的下端的Y方向上的后端沿着Y方向形成为槽状。引导槽39、39的下表面与下面壁23形成于同一平面。引导槽39、39具有如下功能:在将端子3安装于可动外壳5时,将欲相对于插入线I倾斜地插入的端子3矫正为沿着插入线I。
可动外壳5具有固定基部用槽40、40。固定基部用槽40、40在横壁22和隔壁24的Z方向上的上端设置于Y方向上的后端。固定基部用槽40、40从可动外壳5的后端沿着Y方向形成为槽状。固定基部用槽40、40具有将端子3固定于可动外壳5的功能。
端子3
端子3是作为导电性金属片的导电体。如图7等所示,端子3具有基板连接部41、连结部42、以及接触部43。关于端子3,通过将作为材料的平板状的导电性金属片冲压加工为细长的板状之后进行弯曲加工,从而形成为每个部位具有不同的功能的单一部件。端子3以在其大部分中X方向(连接器1的宽度方向)为板宽方向、Z方向(连接器1的高度方向)为板厚方向的方式安装于外壳2。并且,端子3沿着X方向并列配置(参照图1~图3以及图6)。
基板连接部41是将端子3与基板P的电路导通连接、在包括端子3的一端的位置固定于基板P的部位。基板连接部41的一端侧在端子3安装于连接器1的状态下,从固定外壳4的Z方向上的下侧的背面朝向Y方向上的里侧突出(参照图3~图5)。基板连接部41具有沿着基板P的长方形状的平面。并且,主要是基板连接部41的下侧的板面与基板P的上侧的表面构成为焊接部(日文:はんだ付け部),端子3固定于基板P(参照图3~图5)。
连结部42是将基板连接部41与接触部43连结的部位。连结部42具有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和作为“可动部”的可动弹簧部45。
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是将端子3固定于固定外壳4的部位。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与基板连接部41的另一端连结,并沿着Y方向向前方伸长。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形成为在俯视下呈倒U字状。在基板连接部41与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之间,端子3在侧视下弯曲成S字状,从而吸收基板P与端子固定部19、19之间的Z方向上的高低差。
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与端子3的Y方向上的前后的部位相比,在X方向(板宽方向)上更宽地形成。由此,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难以变形,并且相对于Y方向(前后)的轴旋转的方向上的载荷容易被分散。而且,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形成为,与X方向上的中央相比,在两外侧在Y方向上更长。由此,主要相对于X方向(左右)的轴旋转的方向上的载荷容易被分散。
在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的板宽方向(X方向)上的两侧缘分别形成有朝向板宽方向(X方向)的外方突出的固定外壳用压入突起46、46。通过使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的固定外壳用压入突起46、46压入于在固定外壳4设置的端子固定部19、19并卡住,从而端子3固定于固定外壳4(参照图4和图7)。
可动弹簧部45具有将可动外壳5支承为能够相对于固定外壳4在三维方向上移位的浮动(英文:floating)功能。如图7和图11所示,可动弹簧部45设置于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与接触部43之间。并且,可动弹簧部45具有主要在Y方向上伸长的多个弹簧片部和将相邻的弹簧片部连结的多个U字状的折回部,并形成为在侧视下呈“2”字状。
可动弹簧部45的板宽比基板连接部41、和/或固定外壳用固定部44、接触部43等端子3的其他部分的板宽窄。因此,可动弹簧部45能够发挥作为用于弹性支承可动外壳5的向三维方向的移位的弹簧的柔软性。
可动弹簧部45通过使主要在Y方向上伸长的多个弹簧片部并列配置来确保弹簧长度。这样,可动弹簧部45通过具有并列配置的多个弹簧片部,从而能够柔软地支承尤其在Z方向上移位的可动外壳5,并且能够提高作为弹簧的耐久性。可动弹簧部45也可以具有更多这样的弹簧片部,例如也可以具有五个。由此,能够更柔软地支承尤其在Z方向上移位的可动外壳5,并且进一步提高作为弹簧的耐久性。
接触部43是收纳于可动外壳5的嵌合室25并与销端子T导通连接的部位。如图7~图11所示,接触部43具有固定基部47、接触片48、作为“第1按压支承片”的右按压支承片49、以及作为“第2按压支承片”的左按压支承片50。并且,接触部43构成为,由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承受接触片48按压接触的销端子T而将该销端子T夹持。
固定基部47是用于将接触片48固定于可动外壳5的部位。固定基部47为平板状,从可动弹簧部45在Y方向上伸长。固定基部47在Y方向上的前端具有前板缘51,从Y方向上的前端朝向后侧,在X方向上的右端具有右板缘52、在X方向上的左端具有左板缘53。在前板缘51连结有向Y方向上的前方伸长的接触片48。在右板缘52连结有向Z方向上的下方伸长的右按压支承片49。在左板缘53连结有向Z方向上的下方伸长的左按压支承片50。
这样,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相对于固定基部47分别以不同的位置为起点伸长。因此,当接触片48与销端子T按压接触时,其按压力由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分散并承受。因此,即使提高接触片48对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也能够防止端子3的意料之外的变形。
而且,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相对于固定基部47以X方向上的两侧为起点分别伸长。因此,当接触片48与销端子T按压接触时,其按压力能够由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在取得了平衡的状态下有效地分散并承受。因此,即使提高接触片48对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也能够进一步防止端子3的意料之外的变形。
在固定基部47的右板缘52以及左板缘53的Y方向上的后方的X方向上的两侧缘分别形成有朝向X方向的外方突出的可动外壳用压入突起54、54。通过使固定基部47的可动外壳用压入突起54、54压入于在可动外壳5设置的固定基部用槽40、40并卡住,从而接触片48固定于可动外壳5(参照图4和图7)。
固定基部47能够使接触片48固定于可动外壳5即可。因此,例如连接器1也可以为如下构成:在固定基部47设置凹部、在可动外壳5设置卡合于该凹部的压入突起。而且,也可以为如下构成:可动外壳用压入突起54的突出方向也可以为板厚方向,与此对应地在可动外壳5的嵌合室25设置在上下方向上凹陷的凹部。
接触片48具有前接触部55和后接触部56。
前接触部55具有两个前弹性臂57、57和前触点58。两个前弹性臂57、57从固定基部47在X方向(板宽方向)的两外侧分别朝向Y方向上的前方平行地伸长,并在顶端附近具有朝向板宽方向(X方向)的中央而分别折曲并结合成一个的结合部。并且,前弹性臂57、57为如下形状:随着从固定基部47侧向顶端前进而在Z方向上向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侧靠近的形状(参照图11)。
前触点58从结合成一个的前弹性臂57的顶端的结合部进一步向Y方向上的前方伸长(参照图7和图10)。前触点58形成为朝向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侧突出的山形折曲形状(参照图11)。前触点58被前弹性臂57支承为能够移位,并构成为从Z方向上的上方朝向下方与销端子T按压接触。
前触点58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呈筋(英文:bead)状突出了一段的接触面部59。这样一来,不管销端子T的插入的状态如何都更容易恒定地保持前触点58的接触压力。而且,前触点58也能够使接触面部59变更为平坦的形状而不是呈筋状地突出。由于接触面部59平坦,从而更容易形成前触点58。前触点58位于X方向上的中央,即位于插入线I的Z方向上的上方。因此,能够由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在X方向上的左右均等地分散支承来自前触点58的接触压力。
后接触部56也具有从Z方向上的上方朝向下方与销端子T按压接触的功能。与前接触部55同样,后接触部56形成为从固定基部47向Y方向上的前方伸长。即,后接触部56具有在X方向(板宽方向)上位于两个前弹性臂57、57之间的后弹性臂60和被后弹性臂60支承为能够移位的山形折曲形状的后触点61。前弹性臂57、57在比后接触部56的顶端靠前方的位置结合成一个。因此,后接触部56在俯视下位于由固定基部47和两个前弹性臂57、57围成的区域的内侧(参照图10)。并且,后接触部56在侧视下位于前弹性臂57与后述的左接触承受部67之间的区域(参照图11)。
后触点61也位于X方向上的中央,即位于插入线I的Z方向上的上方。因此,能够由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在X方向上的左右均等地分散支承来自后触点61的接触压力。
接触片48为前接触部55和后接触部56从共同的固定基部47作为弹簧片并列地伸长的构造,是尤其容易使后弹性臂60形成得长的构成。因此,相对于销端子T的移位而前弹性臂57和后弹性臂60双方柔软地追随移位,由此能够维持前触点58和后触点61与销端子T的良好的接触状态。而且,由于前触点58和后触点61双方由辊面(并非导电性金属片的切断面的折曲面)形成,从而销端子T的插入阻力小并能够提高相对于反复的插拔的耐久性。
在连接器1中,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在以销端子T的插入线I为界的作为“第1侧”的右侧和作为“第2侧”的左侧排列配置。
在此,也考虑使“第1按压支承片”与“第2按压支承片”在固定基部47的左右的单侧例如右侧分别连结的构成。然而,在这样的构成中,固定基部47会在Y方向上变长,若要避免该情况,则“第1延伸部”和“第2延伸部”在Y方向上宽度会变小。因此,在这样的构成中,无法避免固定基部47的大型化和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的意料之外的变形。
与此相对,在连接器1中,左按压支承片50与右按压支承片49分别配置于左右两侧。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固定基部47在Y方向上变长和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不得不设为宽度小。并且,根据这样的连接器1,能够防止固定基部47的大型化和受到了按压力的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的意料之外的变形等。
而且,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以插入线I为界在X方向(左右)上为对称形状。由于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为对称形状,从而能够防止由接触片48产生的按压力集中于右按压支承片49和及按压支承片50中的任一方。因此,通过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为对称形状的构成,从而能够设为即使将对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设定得高,也更难以变形的连接器1。
右按压支承片49具有作为“第1延伸部”的右延伸部62、作为“第1连结片”的右连结片63、以及作为“第1接触承受部”的右接触承受部64。同样地,左按压支承片50具有作为“第2延伸部”的左延伸部65、作为“第2连结片”的左连结片66、以及作为“第2接触承受部”的左接触承受部67。右接触承受部64以及左接触承受部67与接触片48在嵌合室25的室内位于平板状的板面彼此相对的位置。并且,右接触承受部64与左接触承受部67即在销端子T的向嵌合室25的插入方向的交叉方向(X方向)上排列配置。右连结片63经由固定基部47将接触片48与右接触承受部64相连,左连结片66经由固定基部47将接触片48与左接触承受部67相连。
由于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为对称形状,因此,在此针对在左右具有相同的构成和效果的部位,仅对右按压支承片49进行说明。
右延伸部62是将右板缘52与右连结片63连结的部位。右延伸部62在主视下形成为内角为90°的圆弧状以将沿着X-Y平面伸长的固定基部47与沿着Y-Z平面伸长的右连结片63连结。
右连结片63将右延伸部62与右接触承受部64连结。右连结片63从固定基部47伸长,并从插入于嵌合室25的销端子T的右侧面绕过而与右接触承受部64相连。同样地,左连结片66从固定基部47伸长,并从销端子T的左侧面绕过而与左接触承受部67相连。
右接触承受部64和左接触承受部67能够在取得了平衡的状态下有效地分散它们受到的高的按压力地进行支承。由此,连接器1能够确保由更高的接触压力实现的端子3与销端子T的稳定的导通接触,并且能够防止端子3和/或外壳2的变形。而且,由于是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分别从销端子T的右侧面和左侧面绕过的构造,从而能够将右连结片63和左连结片66配置于嵌合室25的内壁与插入于嵌合室25的销端子T之间的间隙空间,通过有效地利用极小的间隙空间,能够抑制连接器1的大型化。
如图7所示,右连结片63从右延伸部62侧起具有第1连结片部68、第1折曲部69、伸长部70、第2折曲部71、第2连结片部72、以及连结弯曲片部73。第1连结片部68从右延伸部62朝向Z方向上的下方的第1折曲部69伸长。第1折曲部69连结于第1连结片部68和伸长部70。伸长部70沿着Y方向伸长。第2折曲部71连结于伸长部70和第2连结片部72。第2连结片部72从第2折曲部71朝向Z方向上的下方的右接触承受部64伸长。
并且,连结弯曲片部73是将第2连结片部72与右接触承受部64连结的部位。连结弯曲片部73在主视下形成为内角为90°的圆弧状以将沿着Y-Z平面伸长的第2连结片部72与沿着X-Y平面伸长的右接触承受部64连结。
右连结片63具有在Y方向上具有充分的长度地伸长的伸长部70。由此,如图7所示,连结弯曲片部73比右延伸部62位于Y方向上的前侧(组装时的端子3相对于可动外壳5的插入方向的里侧)。
在这样构成的右连结片63中,例如与连结弯曲片部73和右延伸部62在Y方向的交叉方向(Z方向)上相邻地配置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减短从连结弯曲片部73向Y方向上的前侧伸长的右接触承受部64的长度。即,通过使伸长部70在Y方向上较长地伸长,从而使连结弯曲片部73在Y方向上位于前侧,而相对于右延伸部62离开。由此,在右接触承受部64中,减短了从连结弯曲片部73在Y方向上伸长的顶端部的长度。即,右接触承受部64的顶端部具有与Y方向上的前触点58对应的长度。因此,该顶端部难以在Z方向上变形,由此能够抑制接触压力减小。
而且,在本实施方式的右连结片63中,与右延伸部62相对于连结弯曲片部73在Y方向上处于前侧或相同位置的构成的情况相比,能够使接触片48的前接触部55和后接触部56在Y方向上加长。因此,能够分散作用于接触片48的应力。
在此,将右延伸部62(和左延伸部65)的Y(前后)方向上的长度设为右延伸部62(和左延伸部65)的宽度w1、将连结弯曲片部73的Y方向上的长度设为连结弯曲片部73的宽度w2。与右延伸部62和第1连结片部68相比,右接触承受部64受到的按压力容易施加于第2连结片部72和连结弯曲片部73。因此,第2连结片部72与第1连结片部68相比Z方向上的长度短,连结弯曲片部73的宽度w2比右延伸部62的宽度w1粗。由此,连结弯曲片部73侧的截面二次矩比右延伸部62侧的大,能够抑制受到了按压力的右接触承受部64相对于右连结片63打开那样的变形。并且,右接触承受部64受到的按压力不会偏向右延伸部62侧和连结弯曲片部73侧中的某一侧而是同样地施加而有效地分散。
右连结片63形成为在侧视下呈Z字状。并且,在具有第1折曲部69和第2折曲部71的构成中,与将右延伸部62与右接触承受部64之间连结成一直线形状的情况相比,能够防止在右接触承受部64受到载荷时向作为连结端部的连结弯曲片部73和/或右延伸部62的应力集中。因此,能够防止右连结片63的变形。这样,右连结片63通过Z字状的构成防止右接触承受部64的任意方向的变形,从而能够实现右接触承受部64与销端子T的稳定的导通连接。
而且,右连结片63形成为,在Y方向上观察时,与右延伸部62相比,连结弯曲片部73位于远离可动弹簧部45的折曲部的位置。即,通过形成为在侧视下呈Z字状,从而能够在右接触承受部64的Y方向上的后方设置在对右延伸部62进行弯曲加工时插入夹具的空间,并且能够使可动弹簧部45进一步向Y方向上的前方伸长而确保弹簧长度。然而,连结弯曲片部73也可构成为,朝向Y方向上的后方伸长,并与第1连结片部68直接连结。即,能够构成为,右接触承受部64侧的第1连结片部68的端部以及伸长部70的侧面与连结弯曲片部73直接连结。这样一来,连结弯曲片部73的宽度w2进一步变大,从而右接触承受部64更难以相对于右连结片63变形。
右接触承受部64从连结弯曲片部73呈悬臂梁状地伸长。位于与接触片48相对的位置的右接触承受部64形成为平板状。右接触承受部64在与前接触部55和后接触部56相对的面具有接触承受面部74。接触承受面部74形成为,朝向前接触部55和后接触部56的突起沿着Y方向(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呈筋状地伸长。由于接触承受面部74是与销端子T接触的部分,从而至少前触点58与后触点61的触点之间距离更充分地形成得长。由于接触承受面部74在Y方向上充分地形成得长,从而能够进一步提高右接触承受部64的刚性。
右接触承受部64也可以形成为,朝向前触点58和后触点61而从右接触承受部64的表面突出了一段的突出面部。这样一来,不管销端子T的插入的程度如何,都容易恒定地保持前触点58和后触点61的接触压力。而且,右接触承受部64也能够使接触承受面部74变更为平坦的形状而不是呈筋状地突出。由于接触承受面部74平坦,从而更容易形成右接触承受部64。
如图7~图11所示,右接触承受部64在Y方向上的前侧(顶端侧)具有对可动外壳5进行限制的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75。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75在右接触承受部64的X方向上的右缘(板宽方向上的外侧)朝向X方向上的右方(板宽方向上的外方)突出。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75具有确保右接触承受部64的X方向上的长度(板宽)来提高刚性的功能。而且,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75具有如下功能:在端子3安装于可动外壳5时,通过卡入可动外壳5的引导槽39并朝向Y方向上的前方滑动,从而使欲相对于插入线I倾斜地插入的端子3矫正为沿着插入线I。因此,连接器1通过具有引导槽39和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75,从而能够使端子3准确地安装于可动外壳5。
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75不具有像固定基部47的可动外壳用压入突起54、54那样与引导槽39、39咬合的构成,而且,形成为Z方向上的长度(板厚)比引导槽39的短(薄)。具有这样的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75的右接触承受部64不固定于可动外壳5。因此,右接触承受部64所受到的按压力不向可动外壳5传递,或者即使传递也只有极小的力。因此,即使将接触片48对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设定得高,高的按压力也不作用于可动外壳5,可动外壳5难以变形。由此,即使将接触片48对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设定得更高,连接器1也难以变形。
右按压支承片49从固定基部47呈悬臂状地伸长,并且遍及全长地不固定于可动外壳5。由此,右接触承受部64在嵌合室25的内部为浮起的状态,不与可动外壳5的下面壁23相接。即,右接触承受部64隔着间隙与下面壁23相对。这对于端子插入方向限制板75也同样,因此,右接触承受部64不与可动外壳5接触。因此,右接触承受部64所受到的按压力不向可动外壳5传递。因此,即使将接触片48对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设定得高,按压力也不会施加于可动外壳5,从而可动外壳5不变形。由此,即使将接触片48对销端子T的接触压力设定得更高,连接器1也不变形。
左按压支承片50也同样具有以上那样的右按压支承片49具有的功能。并且,通过将右按压支承片49与左按压支承片50在销端子T的插入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排列配置,从而能够在取得了平衡的状态下有效地分散高的按压力。由此,连接器1能够确保由更高的接触压力实现的端子3与销端子T的稳定的导通接触,并且能够防止端子3和/或外壳2的变形。
而且,如图8所示,形成为接触片48的X方向上的宽度至少伸长至覆盖右接触承受部64和左接触承受部67各自的筋状的接触承受面部74的两外侧的位置。这样一来,假设即使销端子T变倾斜,接触片48也能够限制过度的倾斜姿势,并且能够更可靠地由右按压支承片49和左按压支承片50在X方向上的左右均等地分散支承来自接触片48的接触压力。
变形例
在本实施方式中,右延伸部62和左延伸部65在Y方向上的相同位置从固定基部47伸长。然而,也能够构成为,右延伸部62和左延伸部65在Y方向上分前后地从固定基部47伸长。不过,在这样的情况下,优选构成为右延伸部62与左延伸部65在Y方向上至少一部分重叠。这样一来,能够防止固定基部47在Y方向上变长和右延伸部62与左延伸部65不得不设为宽度小。并且,根据这样的连接器1,能够防止固定基部47的大型化和受到了按压力的接触承受部的意料以外的变形等。

Claims (4)

1.一种连接器,具备:
外壳,该外壳具有插入连接对象物的嵌合室;和
端子,该端子在所述嵌合室的室内与所述连接对象物导通接触,所述连接器的特征在于,
所述端子具有:
固定于所述外壳的固定基部;
接触片,该接触片从所述固定基部伸长并与插入于所述嵌合室的所述连接对象物按压接触;以及
从所述固定基部伸长的第1按压支承片和第2按压支承片,
所述第1按压支承片和所述第2按压支承片具有第1接触承受部和第2接触承受部,所述第1接触承受部和第2接触承受部在所述嵌合室的室内位于与所述接触片相对的位置,并在所述连接对象物的向所述嵌合室的插入方向的交叉方向上排列配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
所述第1按压支承片和所述第2按压支承片从所述固定基部呈悬臂状地伸长,并且遍及全长地不固定于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
所述第1按压支承片具有第1连结片,该第1连结片从所述固定基部伸长,并从插入于所述嵌合室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第1侧面绕过而与所述第1接触承受部相连,
所述第2按压支承片具有第2连结片,该第2连结片从所述固定基部伸长,并从插入于所述嵌合室的所述连接对象物的第2侧面绕过而与所述第2接触承受部相连。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连接器,
所述固定基部形成为平板状,并具有:
位于所述嵌合室的插入口侧的前板缘;和
从所述前板缘向所述嵌合室的里侧伸长的左板缘及右板缘,
所述接触片从所述前板缘伸长,
一对所述按压支承片分别从所述左板缘和右板缘伸长。
CN201910198704.7A 2018-03-15 2019-03-15 连接器 Active CN110277678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JP2018048293A JP7107708B2 (ja) 2018-03-15 2018-03-15 コネクタ
JP2018-048293 2018-03-15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7678A true CN110277678A (zh) 2019-09-24
CN110277678B CN110277678B (zh) 2022-11-18

Family

ID=6576689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198704.7A Active CN110277678B (zh) 2018-03-15 2019-03-15 连接器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686273B2 (zh)
EP (1) EP3540862B1 (zh)
JP (1) JP7107708B2 (zh)
CN (1) CN110277678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7154782B2 (ja) * 2018-03-15 2022-10-18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可動コネクタ
JP7206170B2 (ja) * 2019-09-02 2023-01-17 京セラ株式会社 ソケット及び電子機器
JP7321878B2 (ja) * 2019-10-15 2023-08-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7393980B2 (ja) * 2020-03-05 2023-12-07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回路基板用電気コネクタおよび回路基板付電気コネクタ
JP2022103927A (ja) * 2020-12-28 2022-07-08 ヒロセ電機株式会社 相手端子の挿入時の位置ずれを許容することができるコネクタ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5886A (en) * 1986-06-27 1987-08-11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plug header
US4894027A (en) * 1989-02-23 1990-01-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Lamp socket terminal
TW385092U (en) * 1998-12-28 2000-03-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1572359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复合悬臂梁结构
CN201699182U (zh) * 2010-01-09 2011-01-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3109421A (zh) * 2010-08-17 2013-05-15 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 母电端子
CN103633471A (zh) * 2012-08-22 2014-03-1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JP2014146459A (ja) * 2013-01-28 2014-08-1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雌端子
JP2014232576A (ja) * 2013-05-28 2014-12-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多接点型雌端子
CN104347982A (zh) * 2013-08-09 2015-02-1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EP3246998A1 (en) * 2016-05-20 2017-11-22 INARCA S.p.A. Female terminal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Family Cites Familie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142891A (en) * 1961-04-18 1964-08-04 Elco Corp Method of forming rigid contact tails
US3823392A (en) * 1972-09-05 1974-07-09 Heyman Mfg Co Female contact blade
US4458971A (en) 1982-06-14 1984-07-10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tab receptacle and connector
US4592611A (en) 1984-09-27 1986-06-03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connector intended for use in confined areas
US5997347A (en) * 1996-06-03 1999-12-07 Ekstrom Industries, Inc. Watthour meter socket adapter with snap-on jaw contacts
BRPI0600008A (pt) 2006-01-03 2007-10-02 Tyco Electronics Brasil Ltda terminal para conector e conector
JP5743213B2 (ja) 2011-11-17 2015-07-01 住鉱テック株式会社 フラットケーブル用雌型端子
JP5356621B1 (ja) 2013-02-26 2013-12-04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JP5606588B1 (ja) * 2013-05-20 2014-10-15 イリソ電子工業株式会社 コネクタ

Patent Citations (1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4685886A (en) * 1986-06-27 1987-08-11 Amp Incorporated Electrical plug header
US4894027A (en) * 1989-02-23 1990-01-16 General Motors Corporation Lamp socket terminal
TW385092U (en) * 1998-12-28 2000-03-11 Hon Hai Prec Ind Co Ltd Electrical connectors
CN101572359A (zh) * 2008-04-30 2009-11-04 凡甲电子(苏州)有限公司 电源连接器及其端子复合悬臂梁结构
CN201699182U (zh) * 2010-01-09 2011-01-05 富士康(昆山)电脑接插件有限公司 电连接器及其导电端子
CN103109421A (zh) * 2010-08-17 2013-05-15 富加宜汽车控股公司 母电端子
CN103633471A (zh) * 2012-08-22 2014-03-12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JP2014146459A (ja) * 2013-01-28 2014-08-14 Auto Network Gijutsu Kenkyusho:Kk 雌端子
JP2014232576A (ja) * 2013-05-28 2014-12-11 株式会社オートネットワーク技術研究所 多接点型雌端子
CN104347982A (zh) * 2013-08-09 2015-02-11 广濑电机株式会社 扁平导体用电连接器
EP3246998A1 (en) * 2016-05-20 2017-11-22 INARCA S.p.A. Female terminal for electrical connections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40862B1 (en) 2022-03-02
JP7107708B2 (ja) 2022-07-27
EP3540862A1 (en) 2019-09-18
CN110277678B (zh) 2022-11-18
JP2019160697A (ja) 2019-09-19
US10686273B2 (en) 2020-06-16
US20190288429A1 (en) 2019-09-1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77678A (zh) 连接器
CN110277689A (zh) 可动连接器
CN109802252B (zh) 可动连接器
US9705229B2 (en) Connector assembly
US10243288B2 (en) Female-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male-type electrical connector, and electrical connector assembly utilizing same
US20080305695A1 (en) Electric connector
US8021187B2 (en) Electric connector
JP6415666B1 (ja) コネクタ
CN109921248A (zh) 电连接器
US11362461B2 (en) Connector having movable housings respectively holding one ends of terminals
JP2013098025A (ja) コネクタ
CN112600002A (zh) 电连接器
KR102499444B1 (ko) 전기 커넥터
US4505528A (en) Low insertion force connection arrangement
CN106058577B (zh) 连接器组件
JP7001632B2 (ja) コネクタおよび端子
CN113519094B (zh) 端子、连接器以及连接器构成体
EP3047498B1 (en) Active electrical component
JP2019003833A (ja) 電気コネクタ
EP1575133B1 (en) A connector with a thinner design
US6394832B1 (en) Extension plug-in unit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