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4377A -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 Google Patents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4377A
CN110274377A CN201810332099.3A CN201810332099A CN110274377A CN 110274377 A CN110274377 A CN 110274377A CN 201810332099 A CN201810332099 A CN 201810332099A CN 110274377 A CN110274377 A CN 1102743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ind guide
guide strip
aeration structure
connector
arc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332099.3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朱惠兰
王伟平
谢晓伟
邓安哲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Chigo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Chigo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Chigo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Chigo Air Conditioning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743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43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4HEATING; RANGES; VENTILATING
    • F24F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0Details common to, or for air-conditioning, air-humidification, ventilation or use of air currents for screening
    • F24F13/08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 F24F13/10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 F24F13/14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 F24F13/142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 F24F2013/1446Air-flow control members, e.g. louvres, grilles, flaps or guide plates movable, e.g. dampers built up of tilting members, e.g. louvre characterised by actuating means with gearing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Combustion & Propulsion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ir-Flow Control Member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其中通风结构包括壳体、导风部和驱动传动机构;壳体包括开设有通风口的弧形面板;导风部设置在通风口处,导风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可转动的多个第一导风条;驱动传动机构包括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和连接部,连接部将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与多个第一导风条当中的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传动连接;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在驱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使得导风部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且当导风部处于闭合状态时,多个第一导风条的外侧面相接,形成弧形的封闭曲面。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结构利用单层导风条即可将通风口封闭。此外,由于仅设置一组导风条,可仅使用一套驱动传动机构,结构简洁、美观,成本低。

Description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通风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背景技术
现有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外观造型越来越多变,尤其近年流行起圆形外观的落地式空调室内机。
在现有的圆形落地式空调室内机中,为达到出风口全封闭的外观效果,一般采用设置两层导风条的方式(如图8、图9所示)。其中,内层布置有小导风条6,其用于正常运行时的摆风;外层再布置有大导风条7,其在正常运行时一般不会摆动,而仅在开关机时运动,大导风条7仅用于封闭外观。如果要为该空调室内机提供立体风的功能,则还需要增加第三层导风条。平稳带动小导风条6需要上下各设置一个动力输出装置,带动大导风条7也至少需要一个动力输出装置;因此总共至少需要3个动力输出装置才能实现现有的圆形出风外观的正常运转。
可见,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结构工艺繁杂,成本高昂。
发明内容
本发明实施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以解决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口结构复杂、成本高昂的问题。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发明实施例提供一种通风结构,包括壳体、导风部和驱动传动机构;所述壳体包括开设有通风口的弧形面板;所述导风部设置在所述通风口处,所述导风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可转动的多个第一导风条;所述驱动传动机构包括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和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将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与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当中的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传动连接;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在所述驱动传动机构的驱动下转动,使得所述导风部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且当所述导风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的外侧面相接,形成弧形的封闭曲面。
可选地,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条沿所述通风口的弧形边沿排布。
可选地,所述连接部包括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所述第一连接件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与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转动连接。
可选地,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与所述第二连接件之间的各连接点分布于第一弧线上,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的各自转轴分布于第二弧线上,第一弧线的弧心和第二弧线的弧心均位于所述弧形面板的弧心轴上。
可选地,所述导风部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风口侧端的第二导风条,当所述导风部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导风条与第一导风条的外侧面相接,形成弧形的封闭曲面。
可选地,与所述第二导风条相邻的第一导风条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第二导风条方向弯曲的凹陷结构,用于使该第一导风条转动时避开第二导风条的干扰。
可选地,所述第一连接件为连杆,所述第二连接件为具有弧形外边缘的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的外边缘布置多个连接耳,每一所述连接耳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条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的第二安装孔。
可选地,所述导风部还包括与各个所述第一导风条转动连接的弧形连接件。
可选地,所述弧形连接件通过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与所述壳体连接;或者,在所述通风口处,与所述弧形面板的弧心轴平行地设置有立柱,所述弧形连接件通过所述立柱与所述壳体连接。
可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面板的第一端的第一固定架,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上。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导风条呈镜像对称地分布在所述通风口处,所述驱动传动机构为两个,所述两个驱动传动机构分别与一组第一导风条对应,所述两组第一导风条的转动方向相对。
可选地,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铰接,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的另一端与固定在靠近所述弧形面板的第二端的第二固定架铰接。
可选地,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可选地,在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根据本发明实施例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如前所述的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用于排出经过空调室内机处理的空气。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通风结构,通过在通风口处设置导风部和驱动传动机构,导风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且可转动的一组第一导风条,使得利用驱动传动机构可以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条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导风部的打开和闭合,并且在导风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实现扫风功能。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一组导风条实现了通风结构的弧形全封闭的效果。此外,由于仅设置一组导风条,可以仅使用一个配套的驱动传动机构,而不是如现有的为至少两组导风条分别配设驱动传动机构。相比于现有结构中至少两组导风条的设置方式,结构更为简洁、美观,成本低,并且外观效果佳。
相应地,具有前述通风结构的空调室内机也能够实现类似的一组导风条弧形封闭的效果,结构简单、成本降低并且外形美观。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结构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2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结构的分解示例性示意图;
图3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结构在打开状态下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4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结构在闭合状态下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5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风部在打开状态下的横截面示例性示意图;
图6是图5中A部分放大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7是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导风部在闭合状态下的横截面示例性示意图;
图8是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在打开状态下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9是现有的空调室内机出风口在闭合状态下的示例性示意图。
图中的附图标记含义如下:
1、壳体;11、弧形面板;111、通风口;12、第一固定架;13、第二固定架;2、导风部;21、第一导风条;211、凹陷结构;22、第二导风条;23、弧形连接件;24、立柱;3、驱动传动机构;31、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2、连接部;321、第一连接件;322、第二连接件;323、连接耳;4、第一弧线;5、第二弧线;6、小导风条;7、大导风条。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本发明实施例的示例性实施例。
实施例一
结合参考图1和图2,本发明实施例一提供一种通风结构。该通风结构包括壳体1、导风部2和驱动传动机构3;壳体1包括开设有通风口111的弧形面板11;导风部2设置在通风口111处,导风部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可转动的多个第一导风条21;驱动传动机构3包括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和连接部32,连接部32将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与多个第一导风条21当中的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21传动连接;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21在驱动传动机构3的驱动下转动,使得导风部2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且当导风部2处于闭合状态时,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外侧面相接,形成弧形的封闭曲面。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通风结构,通过在通风口111处设置导风部2和驱动传动机构3,导风部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且可转动的一组第一导风条21,使得利用驱动传动机构3可以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导风部2的打开和闭合,并且在导风部2处于打开状态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实现扫风功能。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一组导风条实现了对通风口111的弧形全封闭的效果。此外,由于仅设置一组第一导风条21,可以仅使用一套与之配套的驱动传动机构3,而不是如现有的使用至少两组导风条分别配设驱动机构。相比于现有结构中至少设置两组导风条的设置方式,结构更为简洁,美观,成本更低,并且外观效果佳。
具体来说,壳体1的弧形面板11是指横截面呈弧形的面板,弧形面板11具有美观的外形,并且与其他形状相比,弧形形状占用的空间更小,也不易磕伤到用户。通风口111开设在弧形面板11上,该通风口111用于通风,即,该通风口111可用以进风或出风,进出风的温度此处不作明确限定。
壳体1可还包括固定连接在弧形面板11的第一端(即弧形面板11的上端)的第一固定架12。参考图1,当壳体1处于如图1所示的状态时,朝上的方向定义为上,朝下的方向定义为下。第一固定架12即设置在弧形面板11的上端部并与其所连接位置处的弧形面板11的弧形形状相适应的板状结构,第一固定架12可以起到增强弧形面板11的结构强度的目的。
结合参考图1和图2,设置在通风口111处的导风部2用以对经过通风口111处的进出风进行导向。其中,导风部2包括有多个第一导风条21,多个第一导风条21彼此之间相互并列地设置。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导风条21是沿着弧形面板11的轴向方向设置的,换句话说,多个第一导风条21与弧形面板11的弧心轴是相互平行的。此外,多个第一导风条21是沿着通风口111的弧形边沿排布的,换句话说,多个第一导风条21是等高地设置在通风口111处。在本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导风条21可沿着导风条自身的竖直轴线转动进而起到导风的作用。需要说明的是,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设置方式并不限于此。
此外,结合参考图3和图4,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风条21,其本身是具有一定宽度的,当第一导风条21转动时,能够使得导风部2处于打开状态或者闭合状态。当导风部2处于打开状态时,空气可经过导风部2进出,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导风的目的;当导风部2处于闭合状态时,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外侧面依次相接,进而形成与弧形面板11的形状相适应的弧形外侧面,这样一来,就实现了封闭通风口111的目的。换而言之,本发明实施例仅使用了一组第一导风条21就同时起到了导风、封闭通风口111的目的,此外,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通风结构还具有结构简单、美观等诸多优点。
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一端与第一固定架12铰接,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另一端与固定在靠近弧形面板11的第二端(即弧形面板11的下端)的第二固定架13铰接。当然,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两端也可通过其他方式分别与第一固定架12、第二固定架13连接。
如图2所示,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架12和第二固定架13铰接,这样就相当于为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两端提供了支撑,进而可以实现多个第一导风条21灵活转动的目的。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导风部2还包括与各个第一导风条21转动连接的弧形连接件23;弧形连接件23通过多个第一导风条21与壳体1连接;或者,在通风口111处,与弧形面板11的弧心轴平行地设置有立柱24,弧形连接件23通过立柱24与壳体1连接。
结合参考图1和图2,设置弧形连接件23的目的在于保证多个第一导风条21可同步转动,此外,弧形连接件23还可以提高多个第一导风条21转动的稳定性。具体地,弧形连接件23上可设置多个与第一导风条21连接的凸出结构,在该凸出结构上开设有孔,相应的,在第一导风条21上设置有可穿过该孔的卡接结构,通过该卡接结构与长孔的配合进而就能够实现第一导风条21可相对于弧形连接件23转动的目的。此外,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弧形连接件23可以连接在第一导风条21上居中的位置,这样一来,就避免了弧形连接件23对第一导风条21的两端铰接转动的影响。在这种实施例中,弧形连接件23通过第一导风条21与壳体1连接。当然,弧形连接件23也可以连接在第一导风条21的其他不影响第一导风条21转动的位置处。
在优选的实施例中,在通风口111中间位置处还设置有立柱24,设置立柱24的一方面目的在于提高通风口111的结构强度,另一方面目的在于还可通过该立柱24将弧形连接件23连接到壳体1上,以进一步提高弧形连接件23与壳体1的连接强度。在这种实施例中,立柱24与第一导风条21相互平行地设置。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在通风口111的其他位置处设置立柱24,只要不影响第一导风条21的转动即可。
在一种可替换的实施例中,多个第一导风条21被分为两组,两组第一导风条21呈镜像对称地分布在通风口111处,相应的,驱动传动机构3为两个,两个驱动传动机构3分别与一组第一导风条21对应,两组第一导风条21的转动方向相对。
结合参考图1和图5,两组第一导风条21以立柱24作为径向轴对称地设置在通风口111的两侧,这样可以起到均匀导风的目的,此外,对称结构的设置还具有美观大方的优点。每组驱动传动机构3分别与一组第一导风条21连接以驱动该组第一导风条21。在这种实施例中,两组第一导风条21的转动方向相反。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两组第一导风条21的转动方向也可以为相同的转向。或者,可根据壳体1的外径尺寸灵活地选择设置一组或者两组第一导风条21。
在一种可选的实施例中,导风部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通风口111侧端的第二导风条22,当导风部2处于闭合状态时,第二导风条22与第一导风条21的外侧面相接,形成弧形的封闭曲面。
如图5所示,第二导风条22位于通风口111的侧端,其作用是当导风部2闭合时,与第一导风条21共同形成弧形的封闭曲面。相应的,第二导风条22的两端分别与第一固定架12和第二固定架13铰接,这样就可以实现多个第一导风条21可灵活转动的目的。此外,第二导风条22与第一导风条21也平行。需要说明的是,如图6所示,为了避免与第二导风条22相邻的第一导风条21在转动时与第二导风条22发生干涉,在与第二导风条22相邻的第一导风条上设置有向远离第二导风条22方向弯曲的凹陷结构211,该凹陷结构211的形状与第二导风条22端部的运动轨迹相适应。
如前所述,由于在本实施例中的第一导风条可以被分为两组,相应的,第二导风条22也为两组,两组第二导风条22对称地设置在通风口111的侧端。相应的,第二导风条22同样可转动地连接在弧形连接件23上,进而实现提高第二导风条22转动稳定性的目的。
参考图2,驱动转动机构包括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以及连接部32,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用以为第一导风条的转动提供动力;连接部32用以将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与第一导风条21中的部分第一导风条21连接并使得该部分第一导风条21可转动。其中,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安装在前述的第一固定架12的外表面上,这样可以有效地节省壳体1内部的空间,进而可以在壳体1内部设置压缩机、冷凝器等设备。
在本实施例中,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这种类型的电机具有精度高、转动平稳等优点。当然,在其他的一些实施例中,也可使用其他驱动件来代替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结合参考图1、图5和图7,连接部32包括第一连接件321和第二连接件322。第一连接件321为连杆,该连杆具有相互交错设置的两端,其中一端与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连接,另一端可转动地连接在第二连接件322上。
第二连接件322为具有弧形外边缘的连接架,在优选的实施例中,第二连接件322连接在第一导风条21上靠近第一固定架12的位置处。具体地,在连接架的外边缘布置多个连接耳323,每一连接耳323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导风条21的第一安装孔,相应的,在第一导风条21上朝向第一固定架12的一端还设置有能够穿过该第一安装孔的凸起结构。在连接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第一连接件321的第二安装孔,第一连接件321的另一端直接穿设在该第二安装孔内。
这样一来,当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带动第一连接件321转动时,第二连接件322即可带动第二连接件322摆动,当第二连接件322摆动时,即可带动部分第一导风条转动实现导风的目的。此外,由于第一导风条之间是通过弧形连接件23相互连接的,因此,第二连接件322只需连接部32分第一导风条即可实现带动全部第一导风条转动的目的,进而可有效地节约成本,此外还具有结构简单、维护方便等优点。
进一步地,在连接架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进而可以减小第二连接件322的整体重量。
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至多仅需要两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来带动第一导风条21的转动。因此,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21与第二连接件322之间的各连接点分布于第一弧线4上,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的各自转轴分布于第二弧线5上,第一弧线4的弧心和第二弧线5的弧心均位于弧形面板11的弧心轴上。
具体来说,多个第一导风条21与第二连接件322的各个连接点的连线为第一弧线4,该第一弧线4具有第一弧心;多个第一导风条21与第一固定架12、第二固定架13的各个连接点的连线为第二弧线5,该第二弧线5具有第二弧心;第一弧心、第二弧心与弧形面板11的弧心三点共线。这样一来,由此设计的联动结构就不会出现各个部件之间转动不同心的问题,避免了转动不畅、卡死等问题的出现,进而能够有效地实现一个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带动多个第一导风条21转动的目的。
实施例二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一种空调室内机,包括如实施例一的通风结构,通风结构用于排出经过空调室内机处理的空气。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室内机上设置如实施例一中的通风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驱动导风条转动的电机的使用数量,可以大大减少空调室内机的成本投入、简化了空调室内机的结构。
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本发明实施例所提出的通风结构,通过在通风口处设置导风部和驱动传动机构,导风部包括相互平行设置且可转动的一组第一导风条,使得利用驱动传动机构可以控制多个第一导风条的同步转动,从而实现导风部的打开和闭合,并且在导风部处于打开状态的基础上还可以进一步实现扫风功能。由此,本发明实施例利用两组导风条实现了对通风口的弧形全封闭的效果。此外,由于仅设置一组第一导风条,可以仅使用一套与之配套的驱动传动机构,而不是如现有的使用至少两组导风条分别配设驱动机构。相比于现有结构中至少设置两组导风条的设置方式,结构更为简洁,美观,成本更低,降低了装配的难度,缩短了生产周期,并且外观效果佳。
本发明实施例二提供的空调室内机,通过在室内机上设置如实施例一中的通风结构,能够有效地减少驱动导风条转动的电机的使用数量,可以大大减少空调室内机的成本投入、简化了空调室内机的结构。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但发明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发明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Claims (15)

1.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壳体(1)、导风部(2)和驱动传动机构(3);
所述壳体(1)包括开设有通风口(111)的弧形面板(11);
所述导风部(2)设置在所述通风口(111)处,所述导风部(2)包括相互平行设置并且可转动的多个第一导风条(21);
所述驱动传动机构(3)包括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和连接部(32),所述连接部(32)将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与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21)当中的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21)传动连接;
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21)在所述驱动传动机构(3)的驱动下转动,使得所述导风部(2)处于打开状态或闭合状态,且当所述导风部(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外侧面相接,形成弧形的封闭曲面。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多个所述第一导风条(21)沿所述通风口(111)的弧形边沿排布。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部(32)包括第一连接件(321)和第二连接件(322),所述第一连接件(321)的一端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传动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21)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22)转动连接,所述第二连接件(322)与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21)转动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21)与所述第二连接件(322)之间的各连接点分布于第一弧线(4)上,所述至少部分第一导风条(21)的各自转轴分布于第二弧线(5)上,第一弧线(4)的弧心和第二弧线(5)的弧心均位于所述弧形面板(11)的弧心轴上。
5.如权利要求1至4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2)还包括固定设置在所述通风口(111)侧端的第二导风条(22),当所述导风部(2)处于闭合状态时,所述第二导风条(22)与第一导风条(21)的外侧面相接,形成弧形的封闭曲面。
6.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与所述第二导风条(22)相邻的第一导风条(21)上设置有向远离所述第二导风条(22)方向弯曲的凹陷结构(211),用于使该第一导风条(21)转动时避开第二导风条(22)的干扰。
7.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连接件(321)为连杆,所述第二连接件(322)为具有弧形外边缘的连接架,在所述连接架的外边缘布置多个连接耳(323),每一所述连接耳(323)上均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导风条(21)的第一安装孔;所述连接架上还设置有用于连接所述第一连接件(321)的第二安装孔。
8.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导风部(2)还包括与各个所述第一导风条(21)转动连接的弧形连接件(23)。
9.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弧形连接件(23)通过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21)与所述壳体(1)连接;或者,
在所述通风口(111)处,与所述弧形面板(11)的弧心轴平行地设置有立柱(24),所述弧形连接件(23)通过所述立柱(24)与所述壳体(1)连接。
10.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还包括固定连接在所述弧形面板(11)的第一端的第一固定架(12),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安装在所述第一固定架(12)上。
11.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21)分为两组,两组所述第一导风条(21)呈镜像对称地分布在所述通风口(111)处,所述驱动传动机构(3)为两个,所述两个驱动传动机构(3)分别与一组第一导风条(21)对应,所述两组第一导风条(21)的转动方向相对。
12.如权利要求10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一端与所述第一固定架(12)铰接,所述多个第一导风条(21)的另一端与固定在靠近所述弧形面板(11)的第二端的第二固定架(13)铰接。
13.如权利要求1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旋转动力输出装置(31)为步进电机或伺服电机。
14.如权利要求7所述的一种通风结构,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连接架上设置有多个减重孔。
15.一种空调室内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4中任一项所述的通风结构,所述通风结构用于排出经过空调室内机处理的空气。
CN201810332099.3A 2018-03-16 2018-04-13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Pending CN110274377A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2)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20687 2018-03-16
CN2018102206878 2018-03-16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4377A true CN110274377A (zh) 2019-09-24

Family

ID=65295935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1355.7U Active CN208504687U (zh) 2018-03-16 2018-04-13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201810332099.3A Pending CN110274377A (zh) 2018-03-16 2018-04-13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20531355.7U Active CN208504687U (zh) 2018-03-16 2018-04-13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2) CN208504687U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8504687U (zh) * 2018-03-16 2019-02-15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35167A (ko) * 2002-10-18 2004-04-2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벤트의 작동구조
CN203857639U (zh) * 2014-03-31 2014-10-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风道结构及立式空调器
CN204176864U (zh) * 2014-09-26 2015-02-2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5372791U (zh) * 2016-01-20 2016-07-06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6545984A (zh) * 2016-10-19 2017-03-2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面板组件和立式空调
CN106593762A (zh) * 2017-01-24 2017-04-26 薛建武 一种用于风能发电机设备的动力装置
CN107367041A (zh) * 2016-09-18 2017-1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208504687U (zh) * 2018-03-16 2019-02-15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Patent Citation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KR20040035167A (ko) * 2002-10-18 2004-04-29 현대모비스 주식회사 에어벤트의 작동구조
CN203857639U (zh) * 2014-03-31 2014-10-01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风道结构及立式空调器
CN204176864U (zh) * 2014-09-26 2015-02-25 美的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空调器
CN205372791U (zh) * 2016-01-20 2016-07-06 芜湖美智空调设备有限公司 分体落地式空调室内机和空调器
CN107367041A (zh) * 2016-09-18 2017-11-21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出风结构及空调器
CN106545984A (zh) * 2016-10-19 2017-03-29 Tcl空调器(中山)有限公司 空调面板组件和立式空调
CN106593762A (zh) * 2017-01-24 2017-04-26 薛建武 一种用于风能发电机设备的动力装置
CN208504687U (zh) * 2018-03-16 2019-02-15 广东志高空调有限公司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208504687U (zh) 2019-02-1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020874B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KR101609082B1 (ko) 공기조화기의 실내기
CN102486336B (zh) 立式空调器
CN202209760U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2944054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CN105042694B (zh) 出风框、壳体和贯流空调柜机
CN102937325A (zh) 具有导风板的空调室内机
CN106287973B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1672639U (zh) 立式空调及其旋转闭合门结构
CN202254159U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
KR20140053338A (ko) 에어 컨디셔너
CN106352519A (zh) 一种面板驱动装置
CN106225083A (zh) 空调柜机和空调柜机的出风控制方法
CN208504687U (zh) 通风结构及空调室内机
CN106382679A (zh) 一种空调室内机的移动门组件及空调室内机
CN102997390A (zh) 空调器的导风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5823189A (zh) 一种扫风支架以及空调器
CN107339747A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4555233U (zh) 导风装置及具有其的空调器室内机
CN207334906U (zh) 空调室内机和具有其的空调器
CN209181230U (zh) 门体驱动装置以及空调器
CN103939985A (zh) 空调器室内机
CN103776146B (zh) 面板运动机构及具有其的空调器
CN100400970C (zh) 一种柜式空调器
CN203857547U (zh) 空调器室内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