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2853B -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2853B
CN110272853B CN201910676270.7A CN201910676270A CN110272853B CN 110272853 B CN110272853 B CN 110272853B CN 201910676270 A CN201910676270 A CN 201910676270A CN 110272853 B CN110272853 B CN 11027285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5ssk
microbial
ssk
black
slud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7627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72853A (zh
Inventor
吕健
李璐璐
张炜文
梁元妹
高伟豪
黄振航
郑宗奇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Wuse Spac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Wuse Spac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Wuse Spac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Wuse Space Time Ecological Environmental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676270.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285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285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285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7285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285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4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microorganisms used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4Fungi;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16Yeasts;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NMICROORGANISMS OR ENZYMES;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PAGATING, PRESERVING, OR MAINTAINING MICROORGANISMS;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CULTURE MEDIA
    • C12N1/00Microorganisms, e.g. protozoa;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opagating, maintaining or preserving microorganisms or compositions thereof; Processes of preparing or isolating a composition containing a microorganism;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C12N1/20Bacteria; Culture media therefor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ATECHNOLOGIES FOR ADAPTATION TO CLIMATE CHANGE
    • Y02A20/00Water conservation; Efficient water supply; Efficient water use
    • Y02A20/40Protecting water resources
    • Y02A20/402River restoration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Tropical Medicine & Parasitology (AREA)
  • Mycology (AREA)
  • Virology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Medicinal Chemistr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Botan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Hydrology & Water Resources (AREA)
  • Environmental & Geolog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ter Supply & Treatment (AREA)
  • Micro-Organisms Or Cultivation Processes Thereof (AREA)
  • Purification Treatments By Anaerobic Or Anaerobic And Aerobic Bacteria Or Animal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一、从黑臭污水里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原位微生物,配制出“5SSK‑EP”微生物产品;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制出的“5SSK‑EP”微生物产品与起着生物化学反应催化剂作用的“5SSK‑EP”工具酶一起投放于污染水体;步骤三、以黑臭污水以及淤泥为营养,以原址的自然环境为培育地,以“5SSK‑EP”工具酶激发繁殖速度,极快适应环境的微生物急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组团迅速降解淤泥。该微生物培养方法无需在完全无菌中进行,并能培养出高效降污的微生物产品,培养出来的微生物菌剂具体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工程与黑臭河道生态治理工程。

Description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保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中,通常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有固态法和液态法两种。其中,固态法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一般为:选取试管菌种,然后利用试管进行扩培菌种,并依次进行配料,装瓶,灭菌,接种,培养得到三角瓶菌种,然后利用三角瓶依次进行配料,蒸料,冷却,接种,装盒,培养,干燥,分离,即得到菌粉。另外,液态法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为:选取试管菌种,然后利用试管进行扩培菌种,并依次进行配料,装瓶,灭菌,接种,摇瓶培养得到三角瓶菌种,然后利用三角瓶依次进行种子罐配料,灭菌,冷却,接种和培菌。
然而,现有技术中的固态法和液态法两种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其全过程均需要在完全无菌中进行,否则产品中的原菌种比例会降低。
因此,基于现有技术的微生物菌剂的生产工艺存在的缺陷,亟需对其进行改进。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该微生物培养方法无需在完全无菌中进行,并能培养出高效降污的微生物产品。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提供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黑臭污水里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原位微生物,配制出“5SSK-EP”微生物产品;
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制出的“5SSK-EP”微生物产品与起着生物化学反应催化剂作用的“5SSK-EP”工具酶一起投放于污染水体;
步骤三、以黑臭污水以及淤泥为营养,以原址的自然环境为培育地,以“5SSK-EP”工具酶激发繁殖速度,极快适应环境的微生物急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组团迅速降解淤泥;
其中,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的菌种类别包括EM菌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所述“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作用于底泥中的黑淤泥和黑包膜,投放后的6~9个月内,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的厚度为30cm~40cm;投放后的12~15个月内,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底泥的厚度为35cm~65cm。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43%、PGPR菌占22%、酵母菌占15%、光合细菌占10%、放线菌占5%。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41%、PGPR菌占22%、酵母菌占15%、光合细菌占15%、放线菌占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16%、PGPR菌占23%、酵母菌占14%、光合细菌占45%、放线菌占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16%、PGPR菌占23%、酵母菌占14%、光合细菌占45%、放线菌占2%。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5SSK-BE”工具酶的多种酶类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酶组成:30%蛋白酶、28%淀粉酶、16%果胶酶、14%纤维素酶、7%木聚糖酶、5%β-葡聚糖酶。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
其中,光合菌群(好氧型和厌氧型),如光合细菌和蓝藻类。它以土壤接受的光和热为能源,将土壤中的硫氢和碳氢化合物中的氢分离出来,变有害物质为无害物质,并以植物根部的分泌物、土壤中的有机物、有害气体(硫化氢等)及二氧化碳、氮等为基质,合成糖类、氨基酸类、维生素类、氮素化合物、抗病毒物质和生理活性物质等,是肥沃土壤和促进动植物生长的主要力量。
其中,乳酸菌群(厌氧型),以嗜酸乳杆菌为主导。它靠摄取光合细菌、酵母菌产生的糖类形成乳酸。乳酸具有很强的杀菌能力,能有效抑制有害微生物的活动和有机物的急剧腐败分解。乳酸菌能够分解在常态下不易分解的木质素和纤维素,并使有机物发酵分解。
其中,酵母菌群(兼性厌氧型),它利用植物根部产生的分泌物、光合菌合成的氨基酸、糖类及其它有机物质产生发酵力,合成促进根系生长及细胞分裂的活性化物质。酵母菌对于促进其它有效微生物(如乳酸菌、放线菌)增殖所需要的基质(食物)提供重要的给养保障。
其中,PGPR是指生存在植物根圈范围中,对植物生长有促进或对病原菌有拮抗作用的有益的细菌统称。其作用机理为A.分泌植物促生物质;B.改善植物根际的营养环境;C.对作物病害的生物控制作用;D.对污染物的降解。
其中,“5SSK-BE”工具酶可快速激活已投放在水体中的“5SSK-EP”微生物产品的活性,提高对脲酶、脱氢酶、磷酸酶和纤维素酶等微生物酶活性,以促进水体中有机物、氮磷和芳烃类物质的转化和降解。
本发明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有益效果在于:
(1)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通过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的微生物组团后,经过适度的调整,将微生物组团重新放置于原址繁殖,降解原址淤泥,用于净化黑臭水体,使得原址的微生物会更利用于适应原址的恶劣条件,更有效,更快速地降解淤泥,并能够根据不同技术工艺,搭配不同的微生物产品组成,更针对性地降解淤泥。
(2)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无需在完全无菌中进行,并能培养出高效降污的微生物产品,培养出来的微生物菌剂具体用于地表水生态修复工程与黑臭河道生态治理工程。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发明所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以解释本发明,并不用于限定本发明。
实施例1。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黑臭污水里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原位微生物,配制出“5SSK-EP”微生物产品;
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制出的“5SSK-EP”微生物产品与起着生物化学反应催化剂作用的“5SSK-EP”工具酶一起投放于污染水体;
步骤三、以黑臭污水以及淤泥为营养,以原址的自然环境为培育地,以“5SSK-EP”工具酶激发繁殖速度,极快适应环境的微生物急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组团迅速降解淤泥;
其中,“5SSK-EP”微生物产品的菌种类别包括EM菌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其中,“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
其中,“5SSK-EP”微生物产品作用于底泥中的黑淤泥和黑包膜,投放后的6~9个月内,“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的厚度为30cm~40cm;投放后的12~15个月内,“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底泥的厚度为35cm~65cm。
本实施例中,“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43%、PGPR菌占22%、酵母菌占15%、光合细菌占10%、放线菌占5%,该“5SSK-EP”微生物产品用于污染源网格化生物干预降污除臭工艺(厌氧过程)。
其中,“5SSK-BE”工具酶的多种酶类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酶组成:30%蛋白酶、28%淀粉酶、16%果胶酶、14%纤维素酶、7%木聚糖酶、5%β-葡聚糖酶。
其中,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
实施例2。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黑臭污水里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原位微生物,配制出“5SSK-EP”微生物产品;
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制出的“5SSK-EP”微生物产品与起着生物化学反应催化剂作用的“5SSK-EP”工具酶一起投放于污染水体;
步骤三、以黑臭污水以及淤泥为营养,以原址的自然环境为培育地,以“5SSK-EP”工具酶激发繁殖速度,极快适应环境的微生物急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组团迅速降解淤泥;
其中,“5SSK-EP”微生物产品的菌种类别包括EM菌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其中,“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
其中,“5SSK-EP”微生物产品作用于底泥中的黑淤泥和黑包膜,投放后的6~9个月内,“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的厚度为30cm~40cm;投放后的12~15个月内,“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底泥的厚度为35cm~65cm。
本实施例中,“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41%、PGPR菌占22%、酵母菌占15%、光合细菌占15%、放线菌占2%,该“5SSK-EP”微生物产品用于暗渠和沟渠生物清淤去黑除臭工艺(厌氧过程)。
其中,“5SSK-BE”工具酶的多种酶类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酶组成:30%蛋白酶、28%淀粉酶、16%果胶酶、14%纤维素酶、7%木聚糖酶、5%β-葡聚糖酶。
其中,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
实施例3。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黑臭污水里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原位微生物,配制出“5SSK-EP”微生物产品;
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制出的“5SSK-EP”微生物产品与起着生物化学反应催化剂作用的“5SSK-EP”工具酶一起投放于污染水体;
步骤三、以黑臭污水以及淤泥为营养,以原址的自然环境为培育地,以“5SSK-EP”工具酶激发繁殖速度,极快适应环境的微生物急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组团迅速降解淤泥;
其中,“5SSK-EP”微生物产品的菌种类别包括EM菌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其中,“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
其中,“5SSK-EP”微生物产品作用于底泥中的黑淤泥和黑包膜,投放后的6~9个月内,“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的厚度为30cm~40cm;投放后的12~15个月内,“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底泥的厚度为35cm~65cm。
本实施例中,“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16%、PGPR菌占23%、酵母菌占14%、光合细菌占45%、放线菌占2%,该“5SSK-EP”微生物产品用于黑臭河道原位生物生态综合干预污水水质提升工艺(好氧过程)。
其中,“5SSK-BE”工具酶的多种酶类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酶组成:30%蛋白酶、28%淀粉酶、16%果胶酶、14%纤维素酶、7%木聚糖酶、5%β-葡聚糖酶。
其中,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
实施例4。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黑臭污水里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原位微生物,配制出“5SSK-EP”微生物产品;
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制出的“5SSK-EP”微生物产品与起着生物化学反应催化剂作用的“5SSK-EP”工具酶一起投放于污染水体;
步骤三、以黑臭污水以及淤泥为营养,以原址的自然环境为培育地,以“5SSK-EP”工具酶激发繁殖速度,极快适应环境的微生物急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组团迅速降解淤泥;
其中,“5SSK-EP”微生物产品的菌种类别包括EM菌和植物根际促生细菌。
其中,“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
其中,“5SSK-EP”微生物产品作用于底泥中的黑淤泥和黑包膜,投放后的6~9个月内,“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的厚度为30cm~40cm;投放后的12~15个月内,“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底泥的厚度为35cm~65cm。
本实施例中,“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16%、PGPR菌占23%、酵母菌占14%、光合细菌占45%、放线菌占2%,该“5SSK-EP”微生物产品用于明渠异位一体化污水处理器+微生物干预水质提升工艺(兼氧过程)。
其中,“5SSK-BE”工具酶的多种酶类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酶组成:30%蛋白酶、28%淀粉酶、16%果胶酶、14%纤维素酶、7%木聚糖酶、5%β-葡聚糖酶。
其中,EM菌是以光合细菌、乳酸菌、酵母菌和放线菌为主的10个属80余个微生物复合而成的一种微生活菌制剂。
试验案例:
地点:某城区内河。
本流域跨越半个城区,河道大部分在城区水泥地下,由管网连接,只有小部分流段裸露在路面。
利用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通过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的微生物组团后,经过适度的调整,将微生物组团重新放置于原址繁殖。以黑臭污水以及淤泥为营养,以原址的自然环境为培育地,微生物产品大量繁殖,迅速降解淤泥。
试验结果:投放“5SSK-EP”微生物产品后,1个月内河床的微生物大量繁殖,河床淤泥厚度降低10cm,淤泥由粘稠状变至颗粒状,NH3-N的平均去除率可达到73.7%。
对比案例:
地点:于丹阳访仙镇的新河。
复合微生物菌剂由江苏东南生物科技有限公司和丹阳市环境生态修复生物技术中心提供,无毒无副作用。在河段投放复合微生物菌剂,在投加菌剂河段下游设置透水坝。
新河自实施复合微生物菌剂修复工程48d以来,丰收桥和窦庄桥两处的,NH3-N去除率分别达到70.68%和69.79%。
分析说明:
1)本发明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更着重大规模培养微生物的同时降解河底淤泥,所以在测量水体氨氮的同时测量河底厚度。其他实验或工艺,例如对比案例,着重水体营养物质降解,所以暂时找寻不到相关微生物治理降低河床淤泥数据。
2)本发明着重大规模培养微生物的同时降解河底淤泥,工艺有促进微生物生长的“5SSK-EP”工具酶,使得大量微生物组团加快降解速度。
3)原址微生物对原位污染源有更好的针对性。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发明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Claims (4)

1.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它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一、从黑臭污水里提纯、催化、激活、复壮、培育原址原位微生物,配制出“5SSK-EP”微生物产品;
步骤二、将步骤一配制出的“5SSK-EP”微生物产品与起着生物化学反应催化剂作用的“5SSK-EP”工具酶一起投放于污染水体;
步骤三、以黑臭污水以及淤泥为营养,以原址的自然环境为培育地,以“5SSK-EP”工具酶激发繁殖速度,极快适应环境的微生物急速繁殖,大量的微生物组团迅速降解淤泥;
所述“5SSK-BE”工具酶是由多种酶类,并结合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天然成分的蛋白质及无机营养物合成的生物复合酶;
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43%、PGPR菌占22%、酵母菌占15%、光合细菌占10%、放线菌占5%;
所述“5SSK-BE”工具酶的多种酶类是由以下质量百分数的酶组成:30%蛋白酶、28%淀粉酶、16%果胶酶、14%纤维素酶、7%木聚糖酶、5%β-葡聚糖酶。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作用于底泥中的黑淤泥和黑包膜,投放后的6~9个月内,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的厚度为30cm~40cm;投放后的12~15个月内,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降解黑包膜底泥的厚度为35cm~65c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41%、PGPR菌占22%、酵母菌占15%、光合细菌占15%、放线菌占2%。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5SSK-EP”微生物产品含有以下质量百分比的菌种:乳酸菌占16%、PGPR菌占23%、酵母菌占14%、光合细菌占45%、放线菌占2%。
CN201910676270.7A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Active CN11027285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6270.7A CN110272853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76270.7A CN110272853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2853A CN110272853A (zh) 2019-09-24
CN110272853B true CN110272853B (zh) 2020-12-01

Family

ID=67965249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76270.7A Active CN110272853B (zh) 2019-07-25 2019-07-25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285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564665B (zh) * 2019-09-26 2021-04-09 长沙洁洁环保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一种污水处理用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应用
CN110776225A (zh) * 2019-11-18 2020-02-11 深圳市承亿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生物酵素原位降解河道底於泥的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1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89555C (zh) * 2001-08-13 2005-02-16 宗绪成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及其生产方法
CN101306867B (zh) * 2008-07-11 2010-09-08 福州晨翔环保工程有限公司 生物酶高效净水剂
CN101591131B (zh) * 2009-05-21 2011-11-30 东莞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湖泊底泥的处理方法
CN101607783B (zh) * 2009-07-09 2011-08-17 东莞圣源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河流底泥的处理方法
CN102206006A (zh) * 2010-03-30 2011-10-05 隆润新技术发展有限公司 生物复合酶处理城市粪便污水新技术
CN102010109B (zh) * 2010-10-29 2012-09-19 孙祥章 生物酶催化在剩余污泥处理处置中的应用
CN102050523B (zh) * 2010-12-29 2012-07-04 赵亚勋 一种微生物对黑臭河道处理及原位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2351321B (zh) * 2011-09-06 2013-02-27 佛山市合璟节能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减量处理生活污泥用复合生物酶制剂及生产、使用方法
CN103723837A (zh) * 2013-12-04 2014-04-16 刘军亮 一种应用复合微生物技术进行污染水体生态修复的方法
CN104030855A (zh) * 2014-07-07 2014-09-10 江苏天成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接力发酵根际促生菌型新型生物有机肥的生产工艺
CN104591403B (zh) * 2015-01-13 2015-10-07 丹阳市尚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湖泊河道生态修复剂
CN105923961B (zh) * 2016-05-16 2018-09-11 中国科学院南京地理与湖泊研究所 一种城市黑臭河道底泥修复治理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CN106986515A (zh) * 2017-05-26 2017-07-28 南京必蓝环境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河床底泥原位改性方法
CN107176694A (zh) * 2017-06-26 2017-09-19 中国市政工程中南设计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一种综合治理河涌黑臭的方法
CN107400649B (zh) * 2017-08-29 2020-09-15 安徽瑞驰兰德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合微生物组合菌剂,其制备方法及应用、一种黑臭河道的污泥治理方法
CN108441444B (zh) * 2018-03-22 2020-09-25 中电建生态环境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CN109052654A (zh) * 2018-04-13 2018-12-21 北京天诚众合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一种用于改善城市黑臭水的方法
CN110255810A (zh) * 2019-05-31 2019-09-20 广东五色时空生态环境科技有限公司 黑臭河道原位生物生态综合干预污水水质提升工艺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2853A (zh) 2019-09-2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8441444B (zh) 一种适用于黑臭水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菌剂
CN102888345B (zh) 一种处理工业污水的生物菌剂及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2815792A (zh) 一种用于城乡污染河道水体修复的微生物-酶复合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02199568B (zh) 用于污泥堆肥的发酵剂的制备方法
CN110272853B (zh) 一种微生物培养方法
CN107099298A (zh) 一种能原位转化治理镉污染耕地的微生物菌剂的施用方法
CN113461446A (zh) 一种生物土壤修复肥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01215532B (zh) 一种巨大芽孢杆菌及其在酵素菌中的应用和应用方法
CN106927576B (zh) 一种提高污水中氮类污染物去除效果的方法
CN105969697B (zh) 一种用于秸秆堆肥的复配菌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CN110668896A (zh) 一种利用玉米淀粉厂活性污泥制备有机肥的方法
CN110922246A (zh) 一种诱导水生植物根系快速发育的制剂及其在黑臭水体生态修复中的应用
CN114717222A (zh) 活性生物材料、制备方法及应用
CN115216415B (zh) 一种菌剂及其在制备肥料中的应用
CN110129233B (zh) 一种用于制备笼养鸡发酵床垫料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107106A (zh) 一种复合微生物菌剂的研究开发
CN111534463A (zh) 一种用于河道治理的复合微生物制剂
CN110803947A (zh) 一种利用沼液生产高效冲施肥的制作方法
CN103773713A (zh) 具有高生物膜挂膜效率的微生物制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7844716B (zh) 一种提高堆肥有机质转化的微生物菌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3831167B (zh) 一种利用沼液制备的微生物生根剂及其制备方法
CN114230019B (zh) 一种益生型活性污泥在污水处理上的应用
CN115386508B (zh) 一种地衣芽孢杆菌及其应用
CN110540301A (zh) 暗渠和沟渠生物清淤去黑除臭工艺
CN110499256B (zh) 一种降解有机酸臭物的草酸青霉及其放大培养方法和应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