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72820A -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 Google Patents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72820A
CN110272820A CN201810204441.1A CN201810204441A CN110272820A CN 110272820 A CN110272820 A CN 110272820A CN 201810204441 A CN201810204441 A CN 201810204441A CN 110272820 A CN110272820 A CN 110272820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inner casing
shell
nucleic acid
detection device
sampl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204441.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唐国林
傅琢明
李正大
袁娜娜
张思敏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SHEN AX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SHEN AX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SHEN AX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SHEN AXECOM TECHNOLOGY DEVELOPMENT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810204441.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72820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72820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72820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BPERFORMING OPERATIONS; TRANSPORTING
    • B01PHYSICAL OR CHEMICAL PROCESSES OR APPARATUS IN GENERAL
    • B01LCHEMICAL OR PHYSICAL LABORATORY APPARATUS FOR GENERAL USE
    • B01L7/00Heating or cooling apparatus; Heat insulating device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12BIOCHEMISTRY; BEER; SPIRITS; WINE; VINEGAR; MICROBIOLOGY; ENZYMOLOGY; MUTATION OR GENETIC ENGINEERING
    • C12Q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OR TEST PAPER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CONDITION-RESPONSIVE CONTROL IN MICROBIOLOGICAL OR ENZYMOLOGICAL PROCESSES
    • C12Q1/00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 C12Q1/68Measuring or testing processes involving enzymes, nucleic acids or microorganisms; Compositions therefor; Processes of preparing such compositions involving nucleic acids
    • C12Q1/6844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reactions

Landscapes

  • Chemical & Material Sciences (AREA)
  • Organic Chemist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hemical Kinetics & Catalysis (AREA)
  • Zoology (AREA)
  • Wood Science & Technology (AREA)
  • Proteomics, Peptides & Aminoacid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physics (AREA)
  • Biochemistry (AREA)
  • Microbiology (AREA)
  • Molecular Biology (AREA)
  • Biotechnology (AREA)
  • Analytical Chemistry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Immunology (AREA)
  • Bioinformatics & Cheminformatics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tics & Genomics (AREA)
  • Clinical Laboratory Science (AREA)
  • Apparatus Associated With Microorganisms And Enzym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该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内壳,收容于外壳内,内壳设有能够供装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管进入内壳的样品孔;振动组件,收容于外壳内,振动组件能够使内壳振动,以使反应管中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均匀;及悬挂组件,收容于外壳内,悬挂组件包括支撑件及弹性杆,支撑件与外壳固接,弹性杆连接支撑件与内壳,以使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间隙。该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设计合理,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的混合效果较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Description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物器械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背景技术
环介导等温扩增法(Loop-mediated isothermal amplification,LAMP)是一种新型的核酸扩增方法,主要是指针对靶基因的6个区域设计4种特异引物,在链置换DNA聚合酶(Bst DNA polymerase)的作用下,恒温条件下进行扩增,短时间即可实现10^9~10^10倍的核酸扩增,具有特异性强、灵敏度高、检测成本低和操作步骤简单等特点。同时,由于环介导等温扩增反应不需要PCR仪和昂贵的试剂,已广泛应用于分子生物学检测领域,尤其是对多种病原体的快速检测的应用广泛。
随着LAMP技术的广泛应用,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也应运而生。现有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仅通过振动马达的振动而使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的混合,混合效果较差,使得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未能充分反应,进而影响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该检测装置设计合理,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的混合效果较好,检测结果的准确性较高。
一种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包括:
外壳;
内壳,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设有能够供装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管进入所述内壳的样品孔;
振动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振动组件能够使所述内壳振动,以使所述反应管中的所述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均匀;及
悬挂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支撑件及弹性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壳固接,所述弹性杆连接所述支撑件及所述内壳,且使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间隙。
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包括外壳、内壳、振动组件及悬挂组件,内壳收容于外壳内,且内壳设有样品孔,装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管能够穿设样品孔而收容于内壳中,振动组件收容于外壳,且能够振动内壳以使反应管中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均匀,悬挂组件收容于外壳内,悬挂组件包括支撑件及弹性杆,支撑件与外壳固接,弹性件连接支撑件与内壳,以使内壳与外壳之间形成间隙,进而使得内壳悬空。当振动组件使内壳振动时,由于内壳悬空且在弹性杆的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内壳的摆动幅度更大,以使收容于内壳中的反应管内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的更均匀,进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此外,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的结构合理,操作简单。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悬挂组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悬挂组件间隔收容于所述外壳。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支撑件开设凹槽,所述弹性杆固定地收容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杆固接,以使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间隙。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内壳及所述弹性杆中的一个设有卡合件,所述内壳及所述弹性杆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卡合件相匹配的卡合槽,所述卡合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中,以使所述弹性杆与所述内壳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收容于所述内壳中,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反应管加热,以使所述待测样品能够进行扩增反应。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件、保温套、发热件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件固定地收容于所述内壳中,所述导热件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口与所述样品孔相对,以使所述反应管穿设所述样品孔后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保温套套设于所述导热件,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导热件连接,以使所述导热件能够将所述发热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反应管,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发热件电连接。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光电转换组件,所述光电转换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内壳连接,所述光电转换组件用于收集所述反应管中的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扩增反应过程中发出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光电转换组件包括光纤、光电传感器及光电控制器,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设所述内壳且与所述样品孔相对应,以使所述光纤能够接收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扩增过程中发出的光信号,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能够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光电控制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光电控制器能够提供恒流的光源且放大所述电信号。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动电机及振动控制器,所述振动电机能够振动所述内壳以使所述待测样品与所述反应试剂混合均匀,所述振动控制器与所述振动电机电连接,以监测所述振动电机。
上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在检测海生动物疫病中的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一实施方式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所示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1所示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省略外壳与主控组件后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所示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的爆炸图;
图5为图4所示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的另一角度的爆炸图;
图6为图1所示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发明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发明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发明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发明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如图1~4所示,一实施方式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包括外壳100、内壳200、加热组件、光电转换组件400、振动组件500、主控组件、电路板700及悬挂组件800。外壳100为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的框架。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外壳100大致为立方体形,且竖直设置。外壳100设有相对的底部和顶部。外壳100的底部设有安装面(图未示)。外壳100间隔设有电接口(图未示)和USB接口(图未示)。
请一并参阅图5,内壳200收容于外壳100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内壳200大致为立方体形,且固定于外壳100的安装面上。内壳200包括第一内壳210与第二内壳220,第一内壳210与第二内壳220相对且固接,进而共同形成内壳200的收容腔230。进一步地,第二内壳220靠近外壳100的安装面设置,第一内壳210与第二内壳220远离外壳100的安装面的一侧固接。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内壳210大致为长方体形。第一内壳210具有依次连接的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及第三表面213,第一表面211与第三表面213相对设置,第二表面212与第二内壳220相对。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一表面211、第二表面212及第三表面213的延伸方向均与第一壳体210的延伸方向平行。
第一内壳210开设有能够供装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管进入内壳200的样品孔214,装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管能够穿设样品孔214而收容于内壳20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样品孔214开设于第二表面212,样品孔214由第一内壳210靠近第二内壳220的方向延伸,且样品孔214与收容腔230相通。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样品孔214为八个,八个样品孔214间隔开设于第二表面212,且八个样品孔214的间隔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一表面211向靠近第三表面213的延伸方向。
第一内壳210设有相对的入光孔215与出光孔216,且入光孔215与出光孔216间隔设置于样品孔214的两侧。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入光孔215开设于第一表面211,且与收容腔230相通。入光孔215由第一表面211向靠近第三表面213的方向延伸,入光孔215的延伸方向与样品孔214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垂直。
进一步地,出光孔216开设于第三表面213,并与入光孔215相对,且与收容腔230、入光孔215均相通。出光孔216由第三表面213向靠近第一表面211的方向延伸,且出光孔216的延伸方向与样品孔214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垂直。由于入光孔215与出光孔216相对,且入光孔215与出光孔216的延伸方向均与样品孔214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垂直,使得从入光孔215射入的光线能够依次穿射插设于样品孔214的反应管与出光孔216。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入光孔215为八个,八个入光孔215间隔开设于第一表面211,且八个入光孔215的间隔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一表面211向靠近第三表面213的延伸方向。相应地,出光孔216为八个,八个出光孔216间隔开设于第三表面213,且八个出光孔216的间隔排列方向垂直于第一表面211向靠近第三表面213的延伸方向。进一步地,八个入光孔215分别与八个出光孔216相对,且八个入光孔215与八个出光孔216的延伸方向均分别与八个样品孔214的延伸方向相交且垂直。
第一内壳210的外表面设有卡合件217。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卡合件217大致为条状,卡合件217的一端与第一内壳210的外表面固接,且卡合件217设置于第一内壳210靠近第二内壳220的一侧。卡合件217的另一端设有凹槽218,凹槽218由卡合件217的另一端向靠近卡合件217的一端的方向凹陷形成。进一步地,卡合件217共有四个,四个卡合件217间隔且大致均匀分布于第一内壳210的外表面,且四个卡合件217大致围成方形。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第二内壳220大致为立方体形,第二内壳220与第一内壳210相对且螺接,进而共同形成内壳200的收容腔230。当然,需要说明的是,第二内壳220与第一内壳210的固接方式不限于螺接,第二内壳220与第一内壳210也可以为一体成型结构。
加热组件收容于内壳200内,加热组件用于对反应管加热,以使待测样品能够进行扩增反应。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件310、保温套320、发热件330及温度传感器34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导热件310大致为条形,且为金属材质。导热件310收容于收容腔230中,且与第二内壳220螺接。
导热件310远离第二内壳220的一侧设有收容槽311,收容槽311的延伸方向与样品孔214的延伸方向平行,且收容槽311的槽口与样品孔214相对,以使反应管穿设样品孔214后收容于收容槽311中。导热件310设有通孔312,通孔312与收容槽311相通,且通孔312与入光孔215、出光孔216均相对且相通,以使入光孔215进入的光线能够依次穿射反应管与出光孔216。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收容槽311共有八个,八个收容槽311间隔设于导热件310远离第二内壳220的一侧,八个收容槽311的延伸方向分别与八个样品孔214的延伸方向平行,且八个收容槽311的槽口与八个样品孔214相对,以使八个反应管能够分别经八个样品孔214而收容于八个收容槽311中。进一步地,通孔312为八个,八个通孔312分别与八个收容槽311相通,且八个通孔312分别与八个入光孔215、八个出光孔216均相对且相通。
导热件310靠近第二内壳220的一侧设有凹槽,导热件310的凹槽由导热件310靠近第二内壳220的一侧向靠近第一内壳210的一侧凹陷形成,导热件310的凹槽与第二内壳220的内壁配合形成收容腔。
保温套320用于防止导热件310的热量消散。保温套320套设于导热件310。在图示实施方式中,保温套320大致为条形。保温套320设有通孔321,通孔321贯穿保温套320,且通孔321的延伸方向与收容槽311的延伸方向平行,且通孔321的槽口与收容槽311的槽口相对,保温套320套设于导热件310,导热件310部分收容于收容槽321中,以使反应管能够依次穿设样品孔214与通孔322后收容于收容槽311中。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通孔321为八个,八个通孔322分别与八个收容槽311相对且相通。
保温套320设有通孔323,通孔323与收容槽321相通,且通孔323与通孔312、入光孔215、出光孔216均相对且相通,以使入光孔215进入的光线能够依次穿射反应管与出光孔216。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通孔323为八个,八个通孔323分别与八个通孔312、八个入光孔215、八个出光孔216均相对且相通。
发热件330能够与导热件310抵接,以使导热件310能够将发热件330的热量传递至反应管。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发热件330为加热膜,发热件330收容于导热件310的凹槽与第二内壳220的内壁形成的收容腔,且发热件330能够与导热件310抵接。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发热件330不限于为加热膜,也可以为加热管。
温度传感器340与发热件330、主控组件均电连接,温度传感器340能够感受发热件330的温度,并将感受的温度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并传送至主控组件。
光电转换组件400收容于外壳100内且与内壳200固接,光电转换组件400用于收集反应管中的待测样品进行扩增反应过程中发出的光信号,并将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光电转换组件400包括光纤410、光纤固定件420、光电传感器430及光电控制器440。光纤410的一端穿设内壳200且与样品孔214相对,以使光纤410能够接收待测样品进行扩增反应过程中发出的光信号。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光纤410大致为U型,光纤410的一端穿设出光孔216并与样品孔214相对。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光纤410共有八个,八个光纤410的一端分别穿设八个出光孔216而与八个样品孔214相对应,以使八个光纤410能够分别接收八个反应管中待测样品进行扩增过程中发出的光信号。
光纤固定件420与光纤410的另一端固接。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光纤固定件420大致为条状,八个光纤410的另一端均间隔插设于光纤固定件420的一侧。
光电传感器430与光纤410的另一端电连接。光电传感器430能够将光纤输出的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光电传感器430为RGB传感器,光电传感器430的一侧与光纤固定件420远离光纤410的一侧固接,且与光纤410的另一端电连接,以使光电传感器430与光纤410固接,且使光纤410套设于第二内壳220。进一步地,光电传感器430共有八个,八个光电传感器430间隔设置且均与光纤固定件420远离光纤410的一侧固接,八个光电传感器430分别与八个光纤410的另一端电连接,且使八个光纤410间隔套设于第二内壳220。
光电控制器440与主控组件、光电传感器310均电连接,光电控制器440能够提供恒流的光源且放大电信号。光电控制器440包括固接且电连接的光源441与控制板442。光源441为发光二极管。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光源441穿设入光孔215且部分收容于内壳200,光源441与通孔323、通孔312均相对。进一步地,光源441共有八个,八个光源441分别穿设八个入光孔215且部分收容于内壳200,八个光源441分别与八个通孔323、八个通孔312均相对。
控制板442能够提供恒流的光源且放大电信号。控制板442的一侧与光源441固接且电连接,且光源441固定于控制板442靠近第一内壳210的一端,以使控制板442能够恒流光源441。进一步地,控制板442靠近光源441的一侧与光电传感器430远离光纤410的一侧固接且电连接,且光电传感器430与控制板442靠近第二内壳220的一端固接,以使控制板442能够放大光电传感器430转换的电信号。
在图示实施方式中,通过将控制板442、光源411及光电传感器430电连接,且将光电传感器430设置为RGB传感器,以RGB颜色识别方式来检测待测样品在扩增过程中的变化,使得能够在同一波长下测定不同种类的样品,适用性更好,精确度更高。
振动组件500收容于外壳100内,振动组件500能够使内壳200振动,以使反应管中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均匀。振动组件500包括振动电机510、固定件520及振动控制器(图未标)。振动电机510与内壳200固接,振动电机510能够振动内壳200以使反应管中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均匀。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振动电机510固定于第二内壳220的外周面,且振动电机510能够带动内壳200沿第一方向摆动,第一方向垂直于第一表面211向靠近或远离第二表面212的方向摆动。
固定件520用于将振动电机510与内壳200固接。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固定件520设有收容腔522,且固定件520为可拆卸结构。振动电机510固定地收容于收容腔522中,固定件520的外周面与第一内壳120的外侧固接,以使振动电机510与内壳200固接,进而使得振动电机510能够振动内壳200。振动控制器与振动电机510电连接,以使振动控制器监测振动电机510的转速和振动时间。
主控组件与加热组件、光电转换组件400及振动组件500均电连接,主控组件用于控制加热组件、光电转换组件400及振动组件500,且采集并处理信号,进而通过控制加热组件、光电转换组件400及振动组件500而控制扩增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及振动频率等参数。
请一并参阅图6,主控组件包括主控制板610、通信模块620、显示件630、充放电控制模块640及电源650。主控制板610固定地收容于外壳100内,且与温度传感器340、光电控制器440及振动电机510均电连接。主控制板610内部预先装有操作系统,通过运行该操作系统以使主控制板610与温度传感器340、光电控制器440及振动电机510之间进行信号交换,采集并处理信号,进而控制扩增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及振动频率等参数。通信模块620设置于主控制板610上,且与主控制板610电连接,以使检测装置10能够与移动终端进行数据交互。
显示件630固定于外壳100的外侧,且与主控制板610电连接。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显示件630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显示件630固定于外壳100的外侧,能够通过触控显示件630以设置核酸扩增的程序,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振动频率等。同时,显示件630能够显示通过主控制板610收集的信号绘制出的待测样品的扩增曲线。
充放电控制模块640与主控制板610电连接,以给检测装置10充电。具体地,充放电控制模块640与外壳100的电接口电连接,通过经电连接将充放电控制模块64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给检测装置10通电。
电源650以给检测装置10提供电量。电源650与充放电控制模块640电连接,以便于通过充放电控制模块640给检测装置10提供电量。电源650为干电池或蓄电池。当电源650为蓄电池时,可以通过将充放电控制模块640与外部电源电连接以给电源650充电。
电路板700收容于外壳100内。在图示实施方式中,电路板700固定于第二内壳220远离第一内壳210的一侧。温度传感器340及振动控制器均设置于电路板700,且与电路板700电连接。电路板700与主控组件电连接,以使加热组件及振动组件500电连接。
悬挂组件800收容于外壳100内。悬挂组件800包括支撑件810及弹性杆820。支撑件810与外壳100固接。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支撑件810大致为U型,支撑件810包括连接部811及分别自连接部811的两端向连接部811的同侧弯折延伸的两个支臂813。连接部811竖直固定于外壳100的安装面,且两个支臂813中的一个固定于外壳100的安装面,以使支撑件810能够稳定地固定于外壳100。
连接部811远离支臂813的一侧设有通孔815,通孔815由连接部811向远离外壳100的安装面一侧的方向延伸。可以设置固定杆,将固定杆的一端穿设通孔815并与连接部811固接,固定杆的另一端与外壳100的安装面固接,进而支撑件810固定于外壳100内。当然,需要说明的是,也可将支撑件810直接固定于外壳100的安装面。
弹性杆820与支撑件810、内壳200均固接,以使内壳200与外壳100之间形成间隙,进而使内壳200悬空。当振动组件500使内壳200振动时,由于内壳200悬空且在弹性杆820的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内壳200的摆动幅度更大,以使收容于内壳200中的反应管内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的更均匀,进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
进一步地,弹性杆820固定地收容于支撑件810中。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弹性杆820为橡胶杆,且弹性杆820的两端分别与两个支臂813固接,以使弹性杆820与支撑件810形成通孔。当然,需要说明的是,弹性杆820不限于橡胶杆,弹性杆820也可以为其他材质,例如可以为硅胶。
进一步地,弹性杆820的中部设有卡合槽821。在图示实施方式中,卡合槽821为环形槽。卡合件217与卡合槽821卡合,且凹槽218的槽底与卡合槽821的槽壁抵接,以使内壳200与弹性杆820固接,同时使内壳200与外壳100的安装面存在间隙,进而使内壳200悬空。当振动组件500使内壳200振动时,由于弹性杆820与支撑件810形成通孔,使得内壳200能够更大幅度的摆动,进而使收容于内壳200中的反应管内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的更均匀,进一步提高检测结果的准确性。
悬挂组件800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悬挂组件800间隔收容于外壳100,至少两个悬挂组件800的弹性杆820与内壳200均固接,以使内壳200与外壳100之间形成间隙。在图示实施方式中,悬挂组件800共有四个,相应地,支撑件810与弹性杆820均为四个,四个支撑件810间隔设置于外壳100的安装面,且四个支撑件810大致围成方形。四个的弹性杆820分别固定地收容于四个支撑件810中,四个卡合件217与四个卡合槽821卡合,且四个凹槽218的槽底与四个卡合槽821的槽壁抵接,以使内壳200与四个弹性杆820均固接,同时使内壳200与外壳100的安装面存在间隙,进而使内壳200悬空。通过设置四个支撑件810与四个弹性杆820,能够使内壳200与悬挂组件800能够更加稳定地连接。
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的使用过程如下:
接通与外部电源或电源650而开启检测装置10。通过触控显示件630启动主控制板610中的操作系统设置反应时间、反应温度、振动起始时间和停止时间、数据采集时间间隔等反应参数。
将含有待测样品和反应试剂的反应管插入样品孔214中,启动预先设置好的操作系统,进而待测样品中的核酸扩增。主控制板610每隔一定时间收到一组信号,在显示件630上通过主控制板610对收集到的信号进处理,并绘制出扩增曲线。
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至少具有如下优点:
(1)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包括外壳100、内壳200、振动组件500及悬挂组件800,内壳200收容于外壳100内,且内壳200设有样品孔214,装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管能够穿设样品孔214而收容于内壳200中,振动组件500收容于外壳100且能够振动内壳200,以使反应管中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均匀,悬挂组件800收容于外壳100内,悬挂组件800包括支撑件810及弹性杆820,支撑件810与外壳100固接,弹性件820与支撑件810、内壳200均固接,以使内壳200与外壳100之间形成间隙,进而使得内壳200悬空。当振动组件500使内壳200振动时,由于内壳200悬空且在弹性杆820的弹性力的共同作用下,内壳200的摆动幅度更大,以使收容于内壳200中的反应管内的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的更均匀,进而使得检测结果更加准确。此外,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的结构合理,操作简单;
(2)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件310、保温套320、发热件330及温度传感器340,发热件330能够发出热量,导热件310能够将发热件发出的热量传递至含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管,保温套320能够维持反应管的温度,温度传感器340能够感受发热件330的温度,并将感受的温度转换成可用输出信号并传送至主控组件,通过设置加热组件能够保证待测样品在等温下进行环介导核酸扩增;
(3)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包括光电转换组件400,光电转换组件400包括光纤410、光纤固定件420、光电传感器430及光电控制器440,光纤410能够传递待测样品扩增过程中产生的光信号,光电传感器430将该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进而经光电控制器440传递至主控组件,以检测待测样品;
(4)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的主控组件包括主控制板610及显示件630。主控制板610能够控制扩增反应的温度、反应时间及振动频率等参数。显示件630为具有触控功能的显示屏,能够通过触控显示件630以设置核酸扩增的程序,包括反应温度、反应时间及振动频率等。同时,显示件630能够通过主控制板610收集的信号绘制出待测样品的扩增曲线。通过设置主控组件,无需外接PC机即可完成核酸扩增检测,便于携带。
可以理解,样品孔214、入光孔215、出光孔216、通孔312、通孔322与通孔323的数量均不限于为八个,也可以均为一个,还可以均为九个,只要保证反应管插设一个样品孔214,光线能够经一个入光孔215依次穿射反应管及一个出光孔216即可。相应地,光纤410、光电传感器430与光源441的数量也不限于八个,只要保证一个光源441穿射反应管后经一个光纤410而传送至光电传感器430即可。
可以理解,卡合件217与卡合槽821的位置不限于上述位置,卡合件217也可以设置于弹性杆820上,相应地,卡合槽821也可以开设于内壳200上,只要保证卡合件217与卡合槽821卡合,以使内壳200与弹性杆820连接即可。
可以理解,振动电机510带动内壳200摆动的方向不限于第一方向,振动电机510也能够带动内壳200沿第一表面211向靠近或远离第二表面212的方向摆动。
可以理解,电路板700可以省略,此时,温度传感器340及振动控制器均可以设置于主控制板610上,且直接与主控制板610电连接。
可以理解,悬挂组件800不限于四个,也可以为两个,还可以三个。可以理解,一个悬挂组件800中包括至少一个支撑件810与至少一个弹性杆820,只要保证内壳200与弹性杆820固接时,能够使内壳200悬空即可。
此外,本实施方式还提供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在检测海生动物疫病中的应用。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海生动物为虾或鱼。
在其中一个实施方式中,海生动物疫病为白斑症病毒病。
通过上述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10能够诊断海生动物的疫病,准确性高,操作简单,有利于海生动物的养殖。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因此,本发明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外壳;
内壳,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内壳设有能够供装有待测样品的反应管进入所述内壳的样品孔;
振动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振动组件能够使所述内壳振动,以使所述反应管中的所述待测样品与反应试剂混合均匀;及
悬挂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所述悬挂组件包括支撑件及弹性杆,所述支撑件与所述外壳固接,所述弹性杆连接所述支撑件及所述内壳,且使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间隙。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悬挂组件为至少两个,至少两个所述悬挂组件间隔收容于所述外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件开设凹槽,所述弹性杆固定地收容于所述凹槽中,所述内壳与所述弹性杆固接,以使所述内壳与所述外壳之间形成间隙。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壳及所述弹性杆中的一个设有卡合件,所述内壳及所述弹性杆中的另一个设有与所述卡合件相匹配的卡合槽,所述卡合件卡合于所述卡合槽中,以使所述弹性杆与所述内壳连接。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加热组件,所述加热组件收容于所述内壳中,所述加热组件用于对所述反应管加热,以使所述待测样品能够进行扩增反应。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加热组件包括导热件、保温套、发热件及温度传感器,所述导热件固定地收容于所述内壳中,所述导热件设有收容槽,所述收容槽的槽口与所述样品孔相对,以使所述反应管穿设所述样品孔后至少部分收容于所述收容槽中,所述保温套套设于所述导热件,所述发热件与所述导热件连接,以使所述导热件能够将所述发热件的热量传递至所述反应管,所述温度传感器与所述发热件电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光电转换组件,所述光电转换组件收容于所述外壳内且与所述内壳连接,所述光电转换组件用于收集所述反应管中的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扩增反应过程中发出的光信号,并将所述光信号转变成电信号。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光电转换组件包括光纤、光电传感器及光电控制器,所述光纤的一端穿设所述内壳且与所述样品孔相对应,以使所述光纤能够接收所述待测样品进行扩增过程中发出的光信号,所述光电传感器与所述光纤的另一端电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能够将所述光信号转换成电信号,所述光电控制器与所述光电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光电控制器能够提供恒流的光源且放大所述电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振动组件包括振动电机及振动控制器,所述振动电机能够振动所述内壳以使所述待测样品与所述反应试剂混合均匀,所述振动控制器与所述振动电机电连接,以监测所述振动电机。
10.权利要求1~9任一项所述的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在检测海生动物疫病中的应用。
CN201810204441.1A 2018-03-13 2018-03-13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Pending CN110272820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4441.1A CN110272820A (zh) 2018-03-13 2018-03-13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204441.1A CN110272820A (zh) 2018-03-13 2018-03-13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72820A true CN110272820A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5820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204441.1A Pending CN110272820A (zh) 2018-03-13 2018-03-13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72820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7006A1 (en) * 2020-11-17 2022-05-27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pid detection of covid-19 and other pathogens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8993B1 (en) * 2003-01-27 2007-03-13 Harold W How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nant-vibratory mixing
CN101824486A (zh) * 2009-12-30 2010-09-08 华东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核酸快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CN103045469A (zh) * 2013-01-17 2013-04-17 复旦大学 多通道环介导核酸等温扩增定量检测器
US9096892B1 (en) * 2011-02-04 2015-08-04 K2 Biomicrosystems, LLC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apparatus
CN105802848A (zh) * 2014-11-27 2016-07-27 江苏奇天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反应实时检测装置
CN106000198A (zh) * 2016-05-16 2016-10-12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三自由度共振系统的声波混合装置
CN106582402A (zh) * 2017-01-23 2017-04-26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三自由度共振混合装置
CN106916743A (zh) * 2017-03-19 2017-07-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体化核酸提取与扩增检测系统
CN106943936A (zh) * 2017-05-11 2017-07-14 浙江班萘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材料加工用混料装置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88993B1 (en) * 2003-01-27 2007-03-13 Harold W Howe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resonant-vibratory mixing
CN101824486A (zh) * 2009-12-30 2010-09-08 华东医学生物技术研究所 一种核酸快速检测方法及其装置
US9096892B1 (en) * 2011-02-04 2015-08-04 K2 Biomicrosystems, LLC Nucleic acid amplification and monitoring apparatus
CN103045469A (zh) * 2013-01-17 2013-04-17 复旦大学 多通道环介导核酸等温扩增定量检测器
CN105802848A (zh) * 2014-11-27 2016-07-27 江苏奇天基因生物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反应实时检测装置
CN106000198A (zh) * 2016-05-16 2016-10-12 湖北航鹏化学动力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基于三自由度共振系统的声波混合装置
CN106582402A (zh) * 2017-01-23 2017-04-26 西安近代化学研究所 三自由度共振混合装置
CN106916743A (zh) * 2017-03-19 2017-07-04 北京化工大学 一体化核酸提取与扩增检测系统
CN106943936A (zh) * 2017-05-11 2017-07-14 浙江班萘特复合材料有限公司 一种新材料加工用混料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史喜菊等: "环介导恒温扩增技术在动物病原检测中的应用", 《动物医学进展》 *
同济大学: "《起重运输机械及混凝土制品机械》", 31 July 1982, 北京: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WO2022107006A1 (en) * 2020-11-17 2022-05-27 Khalifa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rapid detection of covid-19 and other pathogens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US11667963B2 (en) Analytic device
CN101932927B (zh) 用于进行和监测化学反应的集成装置及其操作方法
CN109337793B (zh) 一种全自动核酸提取检测系统
CA2702549C (en) A hand held micro pcr device comprising micro-chip made of low temperature co-fired ceramic layers and a use thereof in polymerase chain reaction assays
CN205874440U (zh) 核糖核酸链式聚合扩增反应检测装置
CN109082422B (zh) 一种全自动pcr核酸提取检测装置
CN105802848A (zh) 一种重组酶介导等温核酸扩增反应实时检测装置
CN106010961B (zh) 高通量环介导等温扩增鉴定食源性病原体装置及检测方法
CN106680250A (zh) 用于聚合酶链式反应的检测机构及聚合酶链式反应装置
CN107043697A (zh) 一种多通道芯片恒温扩增核酸检测仪器
CN104321442A (zh) 具有多类处理模块的装置
CN110272820A (zh) 环介导等温核酸扩增检测装置及其应用
CN115703991A (zh) 微型扩增仪
JPH09289886A (ja) 細胞膜電位検出装置
WO2017184187A1 (en) Multimode microfluidic data routing
CN112011455A (zh) 一种用于实时荧光定量pcr仪的温场与光路双通道检测装置
CN117123285A (zh) 一种精确控温的离心微流控芯片
CN115181657A (zh) 一种原位监测核酸扩增过程的装置及方法
WO2003092893A1 (en) Integrated device for carrying out a genetic investigation and relative examining and reading equipment
CN209745989U (zh) 一种定性/定量生物芯片检测装置
CA3091171A1 (en) Method for determining an analyte, and analysis system
SE534685C2 (sv) Gassensorarrangemang för kretskort
CN110100166A (zh) 用于测试样品的分析系统及方法
EP2600974A1 (en) Systems, devices and methods for monitoring and detection of chemical reactions
RU219829U1 (ru) Анализатор одноразового микрофлюидного картриджа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24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