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905A -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 Google Patents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905A
CN110268905A CN201910655816.0A CN201910655816A CN110268905A CN 110268905 A CN110268905 A CN 110268905A CN 201910655816 A CN201910655816 A CN 201910655816A CN 110268905 A CN110268905 A CN 11026890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ities
belt
forest
group
forest bel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5816.0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方创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Original Assignee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filed Critical Institute of Geographic Sciences and Natural Resources of CAS
Priority to CN201910655816.0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8905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890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905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17/00Cultivation of hops, vines, fruit trees, or like trees
    • A01G17/005Cultivation method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GHORTICULTURE; CULTIVATION OF VEGETABLES, FLOWERS, RICE, FRUIT, VINES, HOPS OR SEAWEED; FORESTRY; WATERING
    • A01G22/00Cultivation of specific crops or plant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包括设置在环城公路外围或城市与乡村交接处的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作为内部主体骨架的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以及设置在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与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交汇处的林带分层结构,相邻城市之间的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相连接,所述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与主风向的夹角小于30°。本发明的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是以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作为外围骨架,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作为内部主体骨架,将独立存在的城市绿地、水系、广场等开敞空间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城市绿网系统,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能够调控气流,加快水、气、绿等之间的空气热交换,最终优化城市的风热环境。

Description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治理、园林建设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背景技术
近年来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的规模逐渐扩大、数量也逐渐增多,同时还出现了一批特大型城市群。随着城市的发展社大,城市中的大气污染、水源污染、热岛效应、噪声污染等各种环境问题也日益突显,严重影响了城市居民的身心健康和日常工作生活,同时也制约了我国城市现代化建设。
城市绿地系统即绿网系统作为城市环境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调控气流影响着城市的风环境,其对气流的调控作用表现在形成城市风道及防风屏障两个方面。一个科学合理、经济高效的绿网体系是保证城市生产、生活有序健康运转的基础,而目前大多城市绿地的设置往往随着城市建设进行零散分布、缺乏一个有序合理的系统设置,很难达到其绿网系统应有的功能。
因此,构建一个有机联系城市内外自然环境、有效改善城市内部空气和温度环境,防御外界风沙侵袭,维护城市生态平衡、美好城市景观环境的城市绿网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针对上述问题,提出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以将城市外围和内部的各个绿地组成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调控气流,加快水、气、绿等之间的空气热交换,最终优化城市的风热环境。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包括设置在环城公路外围或城市与乡村交接处的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作为内部主体骨架的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以及设置在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与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交汇处的林带分层结构,相邻城市之间的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相连接,所述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与主风向的夹角小于30°,所述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减速导流林带、涡旋净化林带、密集防护景观林带,所述涡旋净化林带与密集防护景观林带之间设有灌草间隔区,所述生态通风廊道结构包括设置在主干道上的城市主干道绿化带、设置在与主干道相交的次干道上的次级道路绿化带、城市大中型绿地和水系滨岸绿化带,所述林带分层结构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护功能带、第二防护功能带、导流功能带,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与第二防护功能带以及第二防护功能带与导流功能带之间设有稳定缓冲区。
优选地,所述减速导流林带为纯乔木林带,所述减速导流林带的株行距沿顺风方向逐渐缩短,所述减速导流林带下种植有乡土地被植物,所述涡旋净化林带包括按照圆环种植的乔木、种植在圆环中心的大冠幅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相邻两个圆环之间相隔1~2个树冠的距离,相邻两排圆环呈品字形排列且间距为2~4倍平均冠幅,所述密集防护景观林带包括相邻两排呈品字形排列种植的多排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
优选地,所述圆环直径为成年树冠冠幅的4~5倍,所述涡旋净化林带的宽度设置为3~5排圆环;所述涡旋净化林带中的灌木高度为1.0~1.6m,所述涡旋净化林带中的草本地被植物的高度小于0.2m。
优选地,所述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包括设置在主干道两侧的路侧绿化带以及设置在主干道中间的路中绿化带,所述路侧绿化带为间隔种植的阔叶乔木与针叶乔木,所述路中绿化带的宽度为主干道路面宽度的1/8~1/4,所述次级道路绿化带在次干道入口靠近主风向来风方向一侧种植有大冠幅的大型乔木,所述大型乔木的对侧种植有小冠幅乔木或低矮草灌,所述次级道路绿化带的长度为次干道长度的1/10。
优选地,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的中间为绿地,四周设置为通透状态并种植草灌植物,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在与通风廊道相连接的位置设置为向通风廊道方向凸出的形态,凸出的城市大中型绿地部分的两侧种植有乔木且中间设置为低矮灌草植物,所述水系滨岸绿化带为沿水系两侧且与水岸线垂直设置的道路绿化带,所述道路绿化带从入口处向道路内部设置过渡带,所述过渡带的植物种植高度逐渐增大,植物种植密度逐渐提高。
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与第二防护功能带均包括相邻两排呈品字形排列种植的多排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与第二防护功能带靠近城市外围一侧均为高大乔木,靠近城市一侧均为乔木灌木混交林,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中多排乔木为5~8行,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中多排乔木为3~5行,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的平均树高大于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的平均树高,所述稳定缓冲区种植有灌草植物,所述导流功能带在通风廊道入口处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导流功能带为纯乔木林带,所述减速导流林带下种植有乡土地被植物。
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发明的优点是:
本发明的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是以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作为外围骨架,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作为内部主体骨架,将独立存在的城市绿地、水系、广场等开敞空间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城市绿网系统,该系统将城市外围和内部的各个绿地组成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调控气流,加快水、气、绿等之间的空气热交换,优化城市的风热环境,一方面能够形成城市风道,另一方面又能够作为城市外围的防风屏障,可以达到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起到降温、增湿、降尘的作用。
附图说明
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
图1为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示意图;
图2为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示意图;
图3为城市主干道绿化带示意图;
图4为次级道路绿化带示意图;
图5为城市大中型绿地示意图;
图6为林带分层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如图1~图6所示,其中示出了本发明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
具体地,所述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包括设置在环城公路外围或城市与乡村交接处的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作为内部主体骨架的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以及设置在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与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交汇处的林带分层结构3,相邻城市之间的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相连接,所述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与主风向的夹角小于30°,所述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减速导流林带4、涡旋净化林带5、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与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之间设有灌草间隔区6,所述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包括设置在主干道10上的城市主干道绿化带、设置在与主干道相交的次干道11上的次级道路绿化带、城市大中型绿地和水系滨岸绿化带,所述林带分层结构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护功能带14、第二防护功能带15、导流功能带17,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以及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与导流功能带17之间设有稳定缓冲区16。
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包括设置在环城公路外围或城市与乡村交接处的防护林带,相邻城市之间的防护林带相连接。一般而言,有环城公路的城市防护林带设置于环城公路外围,无环城公路的城市,设置于城市与乡村交接处。优选地,所述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走向与主害风向夹角为60~90度,以保证较佳的防护效果。
如图2所示,所述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减速导流林带4、涡旋净化林带5、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与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之间设有灌草间隔区6,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为纯乔木林带,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的株行距沿顺风方向逐渐缩短,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下种植有乡土地被植物,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包括按照圆环种植的乔木、种植在圆环中心的大冠幅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相邻两个圆环之间相隔1~2个树冠的距离,相邻两排圆环呈品字形排列且间距为2~4倍平均冠幅,所述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包括相邻两排呈品字形排列种植的多排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
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为纯乔木林带,树种选用高大、树冠较小的乔木。靠近城市外围的方向一侧选用耐风沙、耐贫瘠的速生林树种如速生杨、泓森槐等。一方面速生树种可在贫瘠地区迅速建成防护林体系,另一方面,在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后期养护中也可迅速更新。靠近城市一侧设置为落叶松等树种组成的明亮针叶林和白杨等阔叶林混交林。针叶树和阔叶树种间隔种植,树种至少3种以上。多种树种针阔混交林不仅可以使不同树种在不同季节环境下防护能力及其涵养水源、保持水土等综合能力进行互补,还可通过一些树种的固氮能力提升整体林带的生长状态,另外还可提高林带生物多样性。
优选地,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靠近城市外围方向的株行距为4~6m×5~7m,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靠近城市方向的株行距为2~3m×2~3m。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宽度可根据该地区风害程度进行设置,一般优选宽度为5~8行。优选地,乔木树龄及胸径应基本一致,所述纯乔木林带中乔木成林后平均树高大于20m。林下种植有乡土地被植物,所述乡土地被植物高度小于0.2m
如图1所示,涡旋净化林带5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优选地,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中乔木为数量比例为4:6的常绿阔叶林和落叶阔叶混交林,成林后树高为10~15m。乔木种植按照环形种植,即若干棵树围绕成一个圆环,圆环直径为成年树冠冠幅的4~5倍,圆环圆心种植1~2棵冠幅较大的乔木。
相邻两个圆环之间相隔1~2个树冠的距离。林带宽度设置为3~5排圆环。相邻两排圆环呈品字形排列,间距2~4倍平均冠幅。圆环内部林隙及林下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灌木高度为1.0~1.6m,为耐阴树种;地被植物高度小于0.2m。涡旋净化林带5主要功能为大幅度降低风速和对来风进行一级净化,滞留和清除大部分沙尘。
所述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包括乔木、灌木和草本地被植物。植物配置注重景观效果。所述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中乔木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以及落叶阔叶混交林,形成紧密的林带结构。所述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中乔木种植株行距为1.5~2m×2~3m,相邻两排乔木呈品字形排列。所述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中,靠近城市外围的方向一侧为小乔木和灌木混交林;靠近城市一侧为高大乔木,使气流抬升,在林带背面形成静风区,从而在背面的公路形成一个气流稳定的区域,保护行车安全。乔木林下及林隙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灌木高度为1.0~1.6m,地被植物高度小于0.2m;所述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的宽度为15~30m。
进一步,减速导流林带4与涡旋净化林带5之间不设间隙,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与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之间设有灌草间隔区6,所述灌草间隔区6的宽度设置为8~15m,该部分种植植物以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
更进一步,环城公路设置于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内侧,该层林带对侧公路另一侧可设置与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对称的公路防护林带。优选地,所述公路防护林带靠近环城公路一侧为高大乔木,靠近城市一侧为小乔木和灌木混交林,林下及林隙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与景观林相同。公路上产生的汽车尾气可在通过公路防护林带时,形成抬升气流穿越林冠再下降,使空气得到净化。
当害风吹来,首先经过减速导流林带,风从下到上分为三部分,一部分风通过林带下层的树干区,对风向进行导流,使风速稳定、平衡,中层气流经过冠幅较小的树冠区,受到树冠碰撞,风速较下层减小,越靠近上层风速受到影响越小,上层部分的风平行越过林带上缘,上层气流与中层气流冲击碰撞,动能受到削弱,风速也受到影响略微减小。
当风扩散至减速导流林带背风处,中层和下层气流被稳定导入涡旋净化林带,大股气流顺着林带的植物种植环移动形成涡旋,并同时形成无数大小不一、强度不等、方向不同的小股乱流,使风的动能被大量消耗,风速被极大降低。由于该条林带与减速导流林带的高度差,上层气流在该林带下降,与林带上方水平气流融合摩擦,并进入树冠层,在此过程中受到树干枝叶的拦阻和摩擦,对气流中的沙尘、灰霾进行净化。
当风通过涡旋净化林带后形成的经过一个空旷间隙,此时风速已得到极大削弱,并得到滞尘净化。空旷间隙使一部分上层气流在此下沉,形成乱流区,与中下层气流混合进入密集防护景观林带,风速得到进一步削弱,空气质量进一步提升。气流随着植被高度的提高逐渐爬升,而后在该林带背风面产生湍流,风速明显减弱,保障公路行车安全,还可阻隔噪音、阻滞尘沙、提升空气质量。
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通过设置不同功能和结构的林带,使得来风逐步有序地通过各个功能林带,最终达到导流风向、消减风速、滞尘净化的目的,其不仅可在有限的空间达到较好的防护效果,还可对城市热流运动导致的循环风起到净化、降温作用,从而达到缓解城市热岛效应的效果。
进一步,所述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包括设置在主干道10上的城市主干道绿化带、设置在与主干道相交的次干道11上的次级道路绿化带、城市大中型绿地和水系滨岸绿化带。
如图3所示,所述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包括设置在主干道10两侧的路侧绿化带8以及设置在主干道10中间的路中绿化带9,所述路侧绿化带8为间隔种植的阔叶乔木与针叶乔木,所述路中绿化带9的宽度为主干道10路面宽度的1/8~1/4,所述次级道路绿化带在次干道11入口靠近主风向来风方向一侧种植有大冠幅的大型乔木12,所述大型乔木12的对侧种植有小冠幅乔木13或低矮草灌,所述次级道路绿化带的长度为次干道11长度的1/10,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的中间为绿地14,四周设置为通透状态并种植草灌植物,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在与通风廊道13相连接的位置设置为向通风廊道13方向凸出的形态,凸出的城市大中型绿地部分的两侧种植有乔木且中间设置为低矮灌草植物,所述水系滨岸绿化带为沿水系两侧且与水岸线垂直设置的道路绿化带,所述道路绿化带从入口处向道路内部设置过渡带,所述过渡带的植物种植高度逐渐增大,植物种植密度逐渐提高。
城市主干道一般作为主要风道及其重要的延申和辅助发挥城市通风作用。由于较大的风速通风时间太过强烈且不稳定,反而不利于廊道周边区域的通风、驱霾和降温效果,稳定、平衡的气流更有利于实现以上功能。因此在城市主干道绿化带的设置中应通过适当增加下垫面粗糙度等方式降低强风风速,以促进风速稳定,保证通风效果。
如图3所示,所述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包括设置在主干道10两侧的路侧绿化带8以及设置在主干道10中间的路中绿化带9。优选地,所述城市主干道绿化带的宽度为30~40m。路侧绿化带8设置为乔木为主,尽量选择常绿树种,以保持四季的通风效果,乔木设置为阔叶乔木与针叶乔木间隔种植,阔叶乔木选择成年树冠较大的品种,高度为8~12米,针叶乔木选择树冠较小、高大的树种,高度为10~18米。所述阔叶乔木与针叶乔木的株距均设置为阔叶乔木冠幅的0.8~1.5倍。
所述城市主干道绿化带一方面可增强下垫面粗糙度,起到辅助减小风速的作用,由对气流进行梳理,使其更加稳定规律,另一方面达到遮荫效果且可增强城市生物多样性。由于所述城市主干道绿化带特定高度及特定宽度的设置,既可以改善强风的通风效果,又不影响中速风的通风效果。
如图3所示,在一年中强风比例较高的区域,还可增加路中绿化带9,路中绿化带9选择以灌木和草本植物为主,可种植少量低矮乔木。所述路中绿化带9宽度以路面宽度的1/8~1/4为宜。
如图4所示,次干道11指与主干道10相交的较窄的次道路及其支路,宽度为14~24m。次干道11的风源来自于主干道10,因此风速和风力均受到削弱,在交叉路口尤其是垂直交叉路口的拐角处常常形成气流死角,影响通风效果。
以主风向为依据,次级道路绿化带在道路入口靠近主风向来风方向一侧设置大型乔木12,要求冠幅大、荫蔽性好,株距为0.5~1倍相邻树种的冠幅,所述大型乔木12的对侧以冠幅较小、高大乔木为主,或仅设置低矮草灌。所述次级道路绿化带的长度为次干道11长度的1/10,总长度在10~50m。
次级道路绿化带通过借助来风方向一侧的气流死角在一定程度上缩小气流入口,使入口形成“狭管效应”,进入次干道11的风速提高,气压减小,从而加速了次干道11的通风效率。
城市大中型绿地作为城市生态冷源和清洁空气的来源,对城市发挥着重要的通风降温作用。然而大多数绿地的设置并未考虑到其通风降温效果。
如图5所示,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的中间为绿地14,四周设置为通透状态并种植草灌植物。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地四周应设置为通透状态,无实体围墙等遮挡结构,四周绿化应以草地或者不高的灌木为主,四周不能设置密集的林带等阻挡新鲜空气的流通的结构。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在与通风廊道13相连接的位置设置为向通风廊道13方向凸出的形态,在绿化种植中,凸出的城市大中型绿地部分两侧设置为乔木,中间设置为低矮灌草植物。优选地,凸出的城市大中型绿地部分中植物种类设置为沿着凸出方向高度逐渐降低的植物品种,且种植密度逐渐减小,从而形成一个空气导流带,协助清洁、恒温的新鲜空气通过通风廊道13输送至城市其他地区。
对于与建筑群如住宅区、商业区相邻的绿地,应尽量提高边缘线长度。优选地,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的边缘设置为锯齿状或波浪状,以提高与区域的接触面积,使该区域便于形成流动的气流,提高通风降温功能,其植物高度与密度设置同上。
城市水系可包括河道、湖泊、海洋等,城市水系一方面可以作为通风廊道加速空气流动,另一方面因其与城市其他区域相比较低的温度,作为生态冷源可产生从水系吹向陆地的水陆风。
进一步,所述水系滨岸绿化带为沿水系两侧且与水岸线垂直设置的道路绿化带,便于水陆风的流动。所述道路绿化带从入口处向道路内部设置过渡带,所述过渡带的植物种植高度逐渐增大,植物种植密度逐渐提高。所述过渡带的长度为10~30m,过渡带之后为植物遵循常规绿化带设置。
本发明的生态通风廊道结构通过对城市主干道绿化带、次级道路绿化带、城市大中型绿地和水系滨岸绿化带种常见城市绿化带的形态、植物种类选择、乔灌草搭配、植物配置等进行多种形式的特异化设置,最终达到强化城市生态廊道功能,有效缓解城市热岛效应,有助于城市空气流动和污染扩散的效果。
更进一步,如图6所示,所述林带分层结构3包括设置在防护林带与通风廊道交汇处的林带分层结构,相邻城市之间的防护林带相连接,所述林带分层结构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护功能带14、第二防护功能带15、导流功能带17,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以及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与导流功能带17之间设有稳定缓冲区3,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均包括相邻两排呈品字形排列种植的多排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靠近城市外围一侧均为高大乔木,靠近城市一侧均为乔木灌木混交林,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中多排乔木为5~8行,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中多排乔木为3~5行,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的平均树高大于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15的平均树高,所述稳定缓冲区3种植有灌草植物,所述导流功能带17在通风廊道入口处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导流功能带17为纯乔木林带,所述导流功能带4下种植有乡土地被植物。
本发明所述林带分层结构设置于城市外围。所述林带走向与主害风向夹角60~90度。在防护林带与通风廊道交汇处,设置兼具通风和防护功能的林带分层结构,沿着风向依次为第一防护功能带14、第二防护功能带15、导流功能带17,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以及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与导流功能带17之间设有稳定缓冲区3。
具体地,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包括相邻两排呈品字形排列种植的多排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优选地,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中多排乔木为针叶林、常绿阔叶林以及落叶阔叶混交林,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中乔木种植株行距为1.5~2m×2~3m,相邻两排树木呈品字形排列,可设置5~8行;乔木林下及林隙种植灌木和地被植物,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中的灌木高度为1.0~1.6m,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中的草本地被植物的高度小于0.2m。
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与第一防护功能带14结构相同,主要不同之处在于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中多排乔木为3~5行,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的平均树高大于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15的平均树高。
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之间,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与导流功能带17之间为稳定缓冲区3。该部分种植植物以低矮灌木和地被植物为主。优选地,优选地,所述稳定缓冲区宽度为前一功能林带平均树高的5~10倍。
进一步,该导流功能带17为纯乔木林带,树种选用高大、树冠较小的乔木,乔木为间隔设置的针叶林和阔叶林混交林。乔木树龄及胸径应基本一致,成林后树高应达到15~25m。林下种植有乡土地被植物,地被植物高度小于0.2m。导流功能带17株行距为4~5m×4~5m,带宽度可根据该地区最大风速进行设置,一般设置大于8行。所述导流功能带17设置为在通风廊道入口处先缩小后扩大的喇叭口状,开口于城市通风廊道入口。
林带分层结构在城市外围防护林带与城市通风廊道交汇处设置不同功能带,在保证防护功能的基础上,更大地提升其城市通风效果。来风依次经过第一和第二防护功能区后,大部分风沙和灰霾已被吸附和净化,气流在背风侧减速缓冲区下沉后减速,但风速很快恢复,进入导流功能带的风速损失不大,但气流稳定且空气质量较好。在经过导流功能带的喇叭口后,风速稳定中得到提升,有利于持久通风。
本发明的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是以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作为外围骨架,生态通风廊道结构作为内部主体骨架,将独立存在的城市绿地、水系、广场等开敞空间形成点、线、面为一体的城市绿网系统,该系统将城市外围和内部的各个绿地组成部分连接成为一个有机整体,调控气流,加快水、气、绿等之间的空气热交换,优化城市的风热环境,一方面能够形成城市风道,另一方面又能够作为城市外围的防风屏障,可以达到改善城市局地小气候,起到降温、增湿、降尘的作用。
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所属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依然可以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进行修改或者对部分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其均应涵盖在本发明请求保护的技术方案范围当中。

Claims (6)

1.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包括设置在环城公路外围或城市与乡村交接处的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作为内部主体骨架的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以及设置在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与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交汇处的林带分层结构(3),相邻城市之间的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相连接,所述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与主风向的夹角小于30°,所述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1)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减速导流林带(4)、涡旋净化林带(5)、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与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之间设有灌草间隔区(6),所述生态通风廊道结构(2)包括设置在主干道(10)上的城市主干道绿化带、设置在与主干道相交的次干道(11)上的次级道路绿化带、城市大中型绿地和水系滨岸绿化带,所述林带分层结构(3)包括沿着风向依次设置的第一防护功能带(14)、第二防护功能带(15)、导流功能带(17),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以及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与导流功能带(17)之间设有稳定缓冲区(16)。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为纯乔木林带,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的株行距沿顺风方向逐渐缩短,所述减速导流林带(4)下种植有乡土地被植物,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包括按照圆环种植的乔木、种植在圆环中心的大冠幅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相邻两个圆环之间相隔1~2个树冠的距离,相邻两排圆环呈品字形排列且间距为2~4倍平均冠幅,所述密集防护景观林带(7)包括相邻两排呈品字形排列种植的多排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圆环直径为成年树冠冠幅的4~5倍,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的宽度设置为3~5排圆环;所述涡旋净化林带(2)中的灌木高度为1.0~1.6m,所述涡旋净化林带(5)中的草本地被植物的高度小于0.2m。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主干道绿化带包括设置在主干道(10)两侧的路侧绿化带(8)以及设置在主干道(10)中间的路中绿化带(9),所述路侧绿化带(8)为间隔种植的阔叶乔木与针叶乔木,所述路中绿化带(9)的宽度为主干道(10)路面宽度的1/8~1/4,所述次级道路绿化带在次干道(11)入口靠近主风向来风方向一侧种植有大冠幅的大型乔木(12),所述大型乔木(12)的对侧种植有小冠幅乔木(13)或低矮草灌,所述次级道路绿化带的长度为次干道(11)长度的1/10。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的中间为绿地(14),四周设置为通透状态并种植草灌植物,所述城市大中型绿地在与通风廊道(13)相连接的位置设置为向通风廊道(13)方向凸出的形态,凸出的城市大中型绿地部分的两侧种植有乔木且中间设置为低矮灌草植物,所述水系滨岸绿化带为沿水系两侧且与水岸线垂直设置的道路绿化带,所述道路绿化带从入口处向道路内部设置过渡带,所述过渡带的植物种植高度逐渐增大,植物种植密度逐渐提高。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均包括相邻两排呈品字形排列种植的多排乔木、种植在乔木林隙内的灌木以及种植在林下的草本地被植物,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与第二防护功能带(15)靠近城市外围一侧均为高大乔木,靠近城市一侧均为乔木灌木混交林,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中多排乔木为5~8行,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15)中多排乔木为3~5行,所述第一防护功能带(14)的平均树高大于所述第二防护功能带(15)的平均树高,所述稳定缓冲区(16)种植有灌草植物,所述导流功能带(17)在通风廊道入口处设置为喇叭口状,所述导流功能带(17)为纯乔木林带,所述减速导流林带(17)下种植有乡土地被植物。
CN201910655816.0A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Pending CN110268905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5816.0A CN110268905A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5816.0A CN110268905A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905A true CN110268905A (zh) 2019-09-24

Family

ID=679648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5816.0A Pending CN110268905A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8905A (zh)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2159A (zh) * 2020-07-21 2020-10-23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热地区降温导风型植物群落及其构建方法
CN114885736A (zh) * 2022-06-01 2022-08-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风热环境调控系统及方法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9746A (ja) * 2004-11-04 2006-05-25 Misawa Homes Co Ltd まちづくり計画地の立地環境把握と緑化方法。
JP2006266043A (ja) * 2005-03-25 2006-10-05 Nisshoku Corp 周辺植物導入用の植生マットおよび法面保護工法
JP2007104972A (ja) * 2005-10-14 2007-04-26 Misawa Homes Co Ltd 微気候を考慮したまちづくりの緑化方法。
CN101078205A (zh) * 2007-07-20 2007-11-28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库滨带生态防护系统
GB0814673D0 (en) * 2007-08-21 2008-09-17 Robinson Nicholas P Climate processor
RU2012120837A (ru) * 2012-05-21 2013-12-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оронеж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имени В.В. Докучае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наук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полезащитной лесной полосы
CN104594288A (zh) * 2014-12-08 2015-05-06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太湖堤岸种植生态修复工艺
CN107231913A (zh) * 2017-06-14 2017-10-1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风沙综合防治方法
CN211353351U (zh) * 2019-07-19 2020-08-2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Patent Citations (9)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JP2006129746A (ja) * 2004-11-04 2006-05-25 Misawa Homes Co Ltd まちづくり計画地の立地環境把握と緑化方法。
JP2006266043A (ja) * 2005-03-25 2006-10-05 Nisshoku Corp 周辺植物導入用の植生マットおよび法面保護工法
JP2007104972A (ja) * 2005-10-14 2007-04-26 Misawa Homes Co Ltd 微気候を考慮したまちづくりの緑化方法。
CN101078205A (zh) * 2007-07-20 2007-11-28 北京市水利科学研究所 库滨带生态防护系统
GB0814673D0 (en) * 2007-08-21 2008-09-17 Robinson Nicholas P Climate processor
RU2012120837A (ru) * 2012-05-21 2013-12-10 Государственное научное учреждение Воронежский научно-исследовательский институт сельского хозяйства имени В.В. Докучаева Российской академии сельскохозяйственных наук Способ создания полезащитной лесной полосы
CN104594288A (zh) * 2014-12-08 2015-05-06 江苏龙腾工程设计有限公司 一种新型的太湖堤岸种植生态修复工艺
CN107231913A (zh) * 2017-06-14 2017-10-10 中国科学院寒区旱区环境与工程研究所 风沙综合防治方法
CN211353351U (zh) * 2019-07-19 2020-08-28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刘晓光: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优化", 南京林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 pages 16 - 19 *
刘海猛;方创琳;毛汉英;石培基;: "基于复杂性科学的绿洲城镇化演进理论探讨", 地理研究, no. 02, pages 242 - 255 *
周亮;: "城市园林绿地系统的景观生态建设初探", 中华民居(下旬刊), no. 03, pages 23 - 24 *

Cited By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802159A (zh) * 2020-07-21 2020-10-23 广州普邦园林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湿热地区降温导风型植物群落及其构建方法
CN114885736A (zh) * 2022-06-01 2022-08-12 南京林业大学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城市风热环境调控系统及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906B (zh) 一种城市群外围生态防护林带结构
Priya et al. A review of the impact of the green landscape interventions on the urban microclimate of tropical areas
CN110268905A (zh)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CN111754132A (zh) 一种生态用地占补平衡计算与应用方法
CN210928887U (zh) 一种城市群内部通风廊道的绿化带系统
CN110249892A (zh) 一种兼具防护与通风效果的城市群环城生态林带结构
Adxamjon et al. THE PLACE AND IMPORTANCE OF GUJUM IN THE CLIMATIC CONDITIONS AND LANDSCAPE OF KHOREZM
CN211353351U (zh) 一种城市群生态绿网系统
Jumaah et al. Role of green spaces and their impact on climate design and ecosystem efficiency
CN110249893A (zh) 一种城市群内部生态廊道的绿化带系统
CN210928886U (zh) 一种城市群外围防护林带结构
CN210928885U (zh) 一种兼具防护与通风效果的城市群环城生态林带结构
Giyasov System of greening of urban spaces and its role in optimization of the micro-and bioclimate environment
Prasad et al. Morphological characteristics of tree shelterbelts and their impact on wind regimes, air temperature and soil quality
Zhang et al. Study on the protection and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scenic resources-a case study of Qingxiushan scenic spot in Nanning city
Asaduzzaman et al. Tree species selection for street planting in the Central Business District of Rajshahi
Ljubojević et al. Rooftop fruit growing as a nature based solution to mitigate the climate change
CN115568369B (zh) 用于减少植源性污染的植物群落
Shen et al. The Impact of Tree-Planting Location on the Microclimate and Thermal Comfort of the Micro-Public Space.
Yue et al. Analysis of the functional manifestation of plant landscape management on urban roads
Ramyar et al. Windcatcher: A Passive Adaptive System for the New Climate
Li et al. Study on the Changes of Plant Ecological Communities and Environmental Factors in Cold Cities
Tamar Comparing Environmental Conservation Efforts: Abkhazia’s Ecological Activism, Georgia’s National Forest Plantation Initiative and Pakistan’s Ten Billion Trees Tsunami Program
Chen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of Urban Forestry in Guangdong’s Urbanization
Deng et al. Application of Ilex Plants in Urban Greening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