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786B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68786B CN110268786B CN201880010513.7A CN201880010513A CN110268786B CN 110268786 B CN110268786 B CN 110268786B CN 201880010513 A CN201880010513 A CN 201880010513A CN 110268786 B CN110268786 B CN 110268786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terminal
- information
- data
- uplink
- base station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46
- 230000010267 cellular communication Effects 0.000 title description 6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110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4
- 238000005516 enginee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7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abstract description 3
- 230000005540 biologic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00
- 238000012544 monito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3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8
- 238000013468 resource allo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7
- 101000741965 Homo sapiens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Proteins 0.000 description 16
- 102100038659 Inactive tyrosine-protein kinase PRAG1 Human genes 0.000 description 16
- 208000037918 transfusion-transmitted disease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3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1
- 230000008054 signal transmis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0
- 230000002776 aggreg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04220 aggreg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8
- 238000010295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7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9000000872 buff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6
- 230000001413 cellular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6
- 238000013507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6
- 239000000969 carrier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5
- 230000001419 dependent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9000000470 constituent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4
- 125000004122 cyclic group Chemical group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13461 desig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10363 phase shif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41000760358 Enodes Specie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901 benefi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8859 change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12937 correc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3
- 230000007774 longterm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3
- 238000001514 detection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9826 distribu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977 dual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0694 effects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4927 fus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36541 health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6872 improvemen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11159 matrix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09467 redu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9000002699 waste material Substances 0.000 description 2
- RDUORFDQRFHYBF-UHFFFAOYSA-N 6-methoxy-1-methyl-2,3,4,9-tetrahydro-1h-pyrido[3,4-b]indole Chemical compound CC1NCCC2=C1NC1=CC=C(OC)C=C12 RDUORFDQRFHYBF-UHFFFAOYSA-N 0.000 description 1
- 206010042135 Stomatitis necrotising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491 arra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139 buffer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3506 data mapping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1161 development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4519 manufacturing process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01000008585 noma Disease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03860 storag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360 synchronised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67—Arrangements specially adapted for the transmitter end
- H04L1/1896—ARQ related signa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3—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 H04W72/232—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in the downlink direction of a wireless link, i.e. towards a terminal the control data signalling from the physical layer, e.g. DCI signal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8—Automatic repetition systems, e.g. Van Duuren systems
- H04L1/1812—Hybrid protocols;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04L5/0055—Physical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ACK/NACK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4—Indication of how sub-channels of the path are allocated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6/00—Synchronisation arrangement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46—Resources in time domain, e.g. slots or frames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20—Control channels or signalling for resource managemen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将IoT技术与5G通信系统相结合以支持比4G系统更高的数据传送速率的通信技术及其系统。本公开可以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应用于智能服务(例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零售、安全和与安全相关的服务等)。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平稳地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装置。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内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以及用于在通信系统中有效提供服务的方法和设备。更具体地,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在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商业化以来不断增加的无线数据业务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5G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因此,5G通信系统或预5G通信系统被称为超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系统。
为了实现高数据发送速率,正在考虑在毫米波(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现5G通信系统。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讨论关于波束形成、大规模MIMO、全尺寸MIMO(Full-Dimensional 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形成和大规模天线的技术,以便减轻毫米波频带中的传播路径损耗并增加传播发送距离。
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为了改进系统网络,已经开发了诸如演进的小小区、高级小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Cloud Radio Access Network,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evice-to-Device,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ordinatedMulti-Points,CoMP)和接收干扰消除的技术。
此外,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了高级编码调制(Advanced Coding Modulation,ACM)方案,诸如混合FSK和QAM调制(Hybrid FSK And QAM Modulation,FQAM)和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liding Window Superposition Coding,SWSC),以及高级接入技术,诸如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Carrier,FBMC)、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Access,NOMA)和稀疏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 Access,SCMA)。
同时,互联网已经从人类在其中生成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本的连接网络发展到包含诸如对象的分布式组件在其中交换和处理信息的物联网(Internet-of-Things,IoT)网络。万物联网(Internet-of-Everything,IoE)技术已经出现,其中大数据处理技术通过与云服务器等的连接与IoT技术相结合。为了实现IoT,需要诸如感测技术、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的技术因素,并且最近已经对用于对象之间的连接的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achine-to-Machine,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TC)等技术进行了研究。在IoT环境中,通过收集和分析由连接的对象生成的数据,可以提供为人们的生活创造新价值的智能互联网技术(InternetTechnology,IT)服务。IoT可以通过传统信息技术(Information Technology,IT)和各种行业的融合应用于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或高科技医疗服务的领域。
因此,进行了对IoT网络应用5G通信的各种尝试。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到机器(M2M)通信和机器类型通信(MTC)的技术(5G通信技术)通过诸如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的技术来实现。云RAN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可能是5G技术和IoT技术融合的示例。
需要一种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其中可以在如上所述的通信系统中向用户提供多个服务,并且可以根据服务的特性在相同的时间间隔内提供各个服务,以便向用户提供多个服务。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方法和设备,其中,当终端要通过一个上行链路发送时隙或通过一个或多个上行链路发送时隙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上行链路数据时,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时隙位置、控制信息和数据信息被有效地发送/接收,使得基站和终端之间或终端和另一终端之间的通信可以被有效地提供。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使用终端公共控制信道或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向终端指示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的开始符号和结束符号(或部分)的方法和设备。
此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用于同时提供不同类型的(或相同类型的)服务的方法和设备,其中,当特定类型的服务影响(在无线通信环境中,干扰)另一类型的服务或相同类型的服务时,相应的信息被配置为控制信息,并且从基站传送到终端。
问题的解决方案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终端的方法包括: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基站接收指示在其中调度信息将被监控的至少一个时间间隔的信息;以及在由该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时间间隔中接收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发送/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基站接收指示在其中调度信息将被监控的至少一个时间间隔的信息,并且被配置为在由该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时间间隔中接收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方法包括: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指示在其中调度信息将被监控的至少一个时间间隔的信息;以及在由该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时间间隔中向终端发送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基站包括:发送/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指示在其中调度信息将被监控的至少一个时间间隔的信息,并且被配置为在由该信息指示的至少一个时间间隔中向终端发送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调度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终端的方法包括:通过控制信道从基站接收用于调度时隙中的发送或接收的控制信息;识别由控制信息指示的第一符号和基于时隙的格式确定的第二符号;以及在由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确定的间隔内根据控制信息向基站发送数据/从基站接收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发送/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信道从基站接收用于调度时隙中的发送或接收的控制信息,被配置为识别由控制信息指示的第一符号和基于时隙的格式确定的第二符号,并且被配置为在由第一符号和第二符号确定的间隔内根据控制信息向基站发送数据/从基站接收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方法包括:通过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用于调度时隙中的发送或接收的控制信息;以及在由控制信息指示的第一符号和基于时隙的格式确定的第二符号确定的间隔内根据控制信息向终端发送数据/从终端接收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基站包括:发送/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通过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用于调度时隙中的发送或接收的控制信息,并且被配置为在由控制信息指示的第一符号和基于时隙的格式确定的第二符号确定的间隔内根据控制信息向终端发送数据/从终端接收数据。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终端的方法包括:从基站接收指示重发码块(retransmitted code block)是否要被组合和处理的指示符;以及基于该指示符解码重发码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终端包括:发送/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从基站接收指示重发码块是否要被组合和处理的指示符,并且被配置为基于该指示符解码重发码块。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方法包括:向终端发送指示重发码块是否要被组合和处理的指示符;以及从终端接收基于该指示符解码重发码块的结果。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根据实施例的基站包括:发送/接收单元,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以及控制单元,被配置为向终端发送指示重发码块是否要被组合和处理的指示符,并且被配置为从终端接收基于该指示符解码重发码块的结果。
发明的有益效果
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当终端要通过一个上行链路发送时隙或通过一个以上的上行链路发送时隙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上行链路数据时,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和数据被有效地发送/接收,使得时频(frequency-time)和空间资源以及发送功率中的至少一个可以被有效地使用。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将添加到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比特和添加到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比特最小化,其中,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用于向多个终端指示公共信息,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用于向终端调度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使得上行链路/下行链路数据的开始符号和结束符号(或间隔)可以被指示给终端,并且终端可以通过该信息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接收下行链路数据。
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方法,其中可以在通信系统中使用不同类型的服务来有效地发送数据,数据发送可以在不同类型的服务之间共存,从而满足根据相应服务的要求,并且可以减少发送时间的延迟,或者可以有效地使用时频和空间资源中的至少一个。
附图说明
图1a示出了时频域的基本结构,该时频域是在LTE系统或与其类似的系统中的下行链路中发送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域。
图1b示出了将5G中考虑的服务复用到一个系统中并发送该服务的示例。
图1c和图1d示出了应用本公开的通信系统的实施例。
图1e示出了将由本公开解决的情况。
图1f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
图1g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调度方法。
图1h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其中调度信息被配置为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或TTI的信号的情况。
图1i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的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的调度信息。
图2a示出了LTE系统中时频域的基本结构。
图2b示出了在一个系统中复用和发送5G服务的示例。
图2c示出了应用本公开的通信系统的第(2-1)实施例。
图2d示出了本公开中的第(2-1)实施例。
图2e示出了关于本公开中的第(2-1)实施例的基站过程和终端过程。
图2f示出了本公开中的第(2-2)实施例。
图2g示出了关于本公开中的第(2-2)实施例的基站过程和终端过程。
图2h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基站设备。
图2i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终端设备。
图3a示出了LTE或LTE-A系统的下行链路时频域发送结构。
图3b示出了LTE或LTE-A系统的上行链路时频域发送结构。
图3c示出了通信系统中与时频资源相关的eMBB、URLLC和mMTC的数据段分配。
图3d示出了通信系统中与时频资源相关的eMBB、URLLC和mMTC的数据段分配。
图3e示出了控制和数据信息传送。
图3f是根据第(3-1)实施例的由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的框图。
图3g是根据第(3-2)实施例的由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的框图。
图3h示出了根据第(3-3)实施例的由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3ia和图3ib是根据第(3-3)实施例的由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的框图。
图3j示出了根据第(3-4)实施例的由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3ka和图3kb是根据第(3-4)实施例的由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的框图。
图3l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图3m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时,将省略对本领域众所周知并且与本公开没有直接关联的技术内容的描述。这样省略不必要的描述是为了防止混淆本公开的主要思想,并且更清楚地传递主要思想。
出于同样的原因,在附图中,一些元素可能被夸大、省略或示意性示出。此外,每个元素的大小并不完全反映实际大小。在附图中,相同或相应的元素具有相同的附图标记。
通过参考下面结合附图详细描述的实施例,本公开的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它们的方式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下面阐述的实施例,而是可以以各种不同的形式实施。提供以下实施例仅是为了完全公开本公开,并告知本领域技术人员本公开的范围,并且本公开仅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在整个说明书中,相同或相似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或相似的元素。
这里,应当理解,流程图图示的每个块以及流程图图示中的块的组合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指令实施。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可以被提供给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以产生机器,使得经由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的处理器执行的指令创建用于实施(多个)流程图块中指定的功能的装置。这些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其可以指导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以特定方式运行,使得存储在计算机可用或计算机可读存储器中的指令产生包括实施(多个)流程图块中指定的功能的指令装置的制品。计算机程序指令也可以被加载到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数据处理装置上,以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一系列操作步骤,从而产生计算机实施的过程,使得在计算机或其他可编程装置上执行的指令提供用于实施(多个)流程图块中指定的功能的步骤。
并且流程图图示的每个块可以表示代码的模块、段或部分,其包括用于实施(多个)指定逻辑功能的一个或多个可执行指令。还应当注意,在一些替代实施方式中,块中标注的功能可能不按顺序发生。例如,取决于所涉及的功能,连续示出的两个块实际上可以基本上同时执行,或者这些块有时可以以相反的顺序执行。
如本文所使用的,“单元”指执行预定功能的软件元素或硬件元素,诸如现场可编程门阵列(Field Programmable Gate Array,FPGA)或专用集成电路(ApplicationSpecific Integrated Circuit,ASIC)。然而,“单元”并不总是有局限于软件或硬件的含义。“单元”可以被构造成存储在可寻址存储介质中或者执行一个或多个处理器。因此,“单元”包括例如软件元素、面向对象的软件元素、类元素或任务元素、过程(process)、功能、属性、过程(procedure)、子程序、程序代码段、驱动器、固件、微码、电路、数据、数据库、数据结构、表、数组和参数。由“单元”提供的元素和功能可以被组合成更少数量的元素、“单元”、或“模块”,或者被分成更多数量的元素、“单元”、或“模块”。此外,元素和“单元”可以被实施为在设备或安全多媒体卡内再现一个或多个CPU。此外,在实施例中,“单元”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第一实施例>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超越初始阶段提供的基于语音的服务发展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该系统根据通信标准(诸如,例如3GPP的高速分组接入(High-Speed Packet Access,HSPA)、长期演进(Long-Term Evolution,LTE)或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volvedUniversal Terrestrial Radio Access,E-UTRA)、高级LTE(LTE-advanced,LTE-A)、3GPP2的高速率分组数据(High-Rate Packet Data,HRPD)、超移动宽带(Ultra-MobileBroadband,UMB)、IEEE的802.16e等)提供高速和高质量的分组数据服务。此外,5G或新无线电(New Radio,NR)的通信标准正在被开发为5G无线通信系统。
在这种包括5G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可以被提供增强型移动宽带(EnhancedMobile Broadband,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assive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mMTC)和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Ultra-Reliable And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URLLC)当中的至少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期间提供给相同的终端。在下面描述的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eMBB可以是旨在高速发送大容量数据的服务,mMTC可以是旨在最小化终端功率和连接多个终端的服务,URLLC可以是旨在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服务,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还可以假设在下面描述的本公开的所有实施例中,URLLC服务发送时间比eMBB服务发送时间和mMTC服务发送时间短,但是公开不限于此。上述三种服务可以是诸如LTE系统或后LTE5G/NR(新无线电或下一代无线电)系统的系统中的主要场景。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结合于此的已知功能或配置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下面将描述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并且可以根据用户、运营商的意图或习惯而不同。因此,术语的定义应该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如本文所使用的,“基站”是指配置用于控制终端的一部分或全部的信息并执行资源分配的实体,并且可以是eNode B、Node B、基站(Base Station,BS)、无线接入单元、基站控制器、发送和接收单元(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Unit,TRP)或网络上的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终端可以包括能够执行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User Equipment,UE)、移动台(Mobile Station,MS)、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计算机或多媒体系统。
在本公开中,“下行链路(downlink,DL)”指的是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无线发送路径,“上行链路(uplink,UL)”指的是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的无线通信路径。尽管下文将参考示例性LTE或LTE-A系统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也适用于具有相似技术背景或信道类型的其他通信系统。例如,作为后LTE-A开发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新无线电(NR))可以属于该技术。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认为实质上偏离了本公开的范围的部分修改而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
作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代表性示例,LTE系统对下行链路(DL)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rthogonal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OFDM)方案,对上行链路(UL)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ingle Carrier 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 Access,SC-FDMA)方案。“上行链路”是指终端(或用户设备(UE)或移动台(MS))通过其向基站(BS)(或eNodeB)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下行链路”是指基站通过其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在上述多址方案中,以防止资源重叠的方式分配和操作用于承载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即建立用户之间的正交性,以便识别每个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当在初始发送时解码失败时,LTE系统采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ybrid AutomaticRepeat reQuest,HARQ)方案,该方案在物理层中重发相应的数据。根据HARQ方案,当接收器未能准确解码数据时,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指示解码失败的信息(否定确认(NegativeAcknowledgement,NACK)),使得发送器可以在物理层中重发相应的数据。接收器将由发送器重发的数据与先前解码失败的数据相结合,从而改进数据接收性能。此外,当接收器准确解码数据时,接收器可以向发送器发送指示成功解码的信息(确认(Acknowledgement,ACK)),使得发送器可以发送新数据。
图1a示出了时频域的基本结构,该时频域是在LTE系统的下行链路中发送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域。
在图1a中,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时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OFDM符号,Nsymb个OFDM符号1a-102构成一个时隙1a-106,两个时隙构成一个子帧1a-105。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并且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0ms。无线电帧1a-114是包括十个子帧的时域单元。频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整个系统发送带宽的带宽包括总共NBW个子载波1a-104。
在时频域中,基本资源单元是资源元素(Resource Element,RE)1a-112,其可以由OFDM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来表示。资源块(Resource Block,RB)(或物理资源块(Physical Resource Block,PRB))1a-108由时域中的Nsymb个连续OFDM符号1a-102和频域中的NRB个连续子载波1a-110定义。因此,一个RB 1a-108包括Nsymb x NRB个RE 1a-112。一般地,数据的最小发送单元是RB单元。在LTE系统中,一般地,Nsymb=7,NRB=12,并且NBW和NRB与系统发送频带的带宽成比例。数据速率的增加与为终端调度的RB数量成比例。LTE系统定义并操作六个发送带宽。在基于频率单独操作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FDD系统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发送带宽和上行链路发送带宽可以彼此不同。信道带宽表示对应于系统发送带宽的RF带宽。下面提供的表1指示了在LTE系统中定义的系统发送带宽和信道带宽之间的关联。例如,在信道带宽为10MHz的LTE系统的情况下,发送带宽包括50个RB。
[表1]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子帧内的初始N个OFDM符号内发送。一般地,N={1,2,3}。因此,可以基于要在当前子帧中发送的控制信息的量来为每个子帧改变N的值。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在其上发送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控制信道发送间隔指示符、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调度信息、HARQ ACK/NACK信号等。
在LTE系统中,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调度信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从基站发送到终端。“上行链路(UL)”是指终端通过其向基站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下行链路(DL)”是指基站通过其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DCI以各种格式定义,使得基于以下定义来应用和采用DCI格式:该定义是指示关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上行链路(UL)授权)还是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下行链路(DL)授权)、该定义是否指示具有小控制信息大小的紧凑DCI、是否应用使用多个天线的空间复用,以及该定义是否指示用于功率控制的DCI。例如,对应于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控制信息(DL授权)的DCI格式1被配置为至少包括以下多条控制信息。
-资源分配类型0/1标志:指示资源分配方案是类型0还是类型1。类型0应用位图方案,并以资源块组(Resource Block Group,RBG)为单位分配资源。在LTE系统中,调度的基本单元是由时域和频域资源表示的资源块(RB),并且RBG包括多个RB,且在类型0方案中用作调度的基本单元。
-资源块分配:指示分配给数据发送的RB。所表示的资源根据系统带宽和资源分配方案来确定。
-调制和编码方案(Modulation and coding scheme,MCS):指示用于数据发送的调制方案和传输块的大小,传输块是要发送的数据。
-HARQ进程号:指示HARQ的进程号。
-新数据指示符:指示HARQ初始发送或重发。
-冗余版本:指示HARQ的冗余版本。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 Uplink Control Channel,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Transmit Power Control,TPC)命令:指示关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PUCCH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DCI经历信道编码和调制过程,并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hysicalDownlink Control Channel,PDCCH)或通过增强型PDCCH(Enhanced PDCCH,EPDCCH)发送,PDCCH是下行链路物理控制信道。
一般地,DCI是独立于每个终端进行信道编码的,然后通过每个独立配置的PDCCH进行发送。在时域中,PDCCH在控制信道发送间隔期间被映射和发送。PDCCH的频域映射位置由每个终端的标识符(Identifier,ID)确定,并且跨整个系统发送频带分布。
下行链路数据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Downlink SharedChannel,PDSCH)发送,该信道是专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物理信道。PDSCH在控制信道发送间隔之后发送,并且调度信息(诸如频域中的特定映射位置和调制方案)指示通过PDCCH发送的DCI。
通过使用构成DCI的控制信息当中包括五个比特的MCS,基站通知终端应用于要用于发送的PDSCH的调制方案和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传输块大小(Transport Block Size,TBS))。TBS对应于在将用于纠错的信道编码应用于要由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块(TB))之前的大小。
LTE系统支持的调制方案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uadrature Phase Shift Keying,QPSK)、16正交幅度调制(Quadrature Amplitude Modulation,QAM)和64QAM,并且其调制阶数(Qm)分别对应于2、4和6。也就是说,在QPSK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2比特;在16QAM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4比特;在64QAM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6比特。
与LTE Rel-8相比,3GPP LTE Rel-10采用了带宽扩展技术,以支持更大的数据发送量。与扩展带宽并在一个频带中发送数据的LTE Rel-8终端相比,被称为“带宽扩展”或“载波聚合(Carrier Aggregation,CA)”的技术可以增加与扩展的带宽成比例的数据发送量。频带中的每一个被称为分量载波(Component Carrier,CC),并且对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中的每一个,LTE Rel-8终端需要具有一个CC。此外,下行链路CC和通过SIB-2与其连接的上行链路CC统称为小区。下行链路CC和上行链路CC之间的SIB-2连接(connectivity)作为系统信号或上层信号发送。支持CA的终端可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多个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在Rel-10下,当基站难以向特定小区中的特定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时,基站可以在另一服务小区中发送PDCCH,并且可以将载波指示符字段(CarrierIndicator Field,CIF)配置为通知对应的PDCCH指示另一服务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hysical Uplink Shared Channel,PUSCH)的字段。CIF可以被配置用于支持CA的终端。已经确定了CIF,使得可以将三个比特添加到特定服务小区中的PDCCH信息,以便指示另一服务小区,只有当执行跨载波调度时才包括CIF,并且当不包括CIF时不执行跨载波调度。当CIF包括在下行链路分配信息(DL分配)中时,CIF指示要在其中发送由DL分配调度的PDSCH的服务小区;并且当CIF包括在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UL授权)中时,CIF被定义为指示要在其中发送由UL授权调度的PUSCH的服务小区。
如上所述,在LTE-10中,载波聚合(CA)被定义为带宽扩展技术,使得可以为终端配置多个服务小区。为了基站的数据调度,终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向基站发送关于多个服务小区的信道信息。基站为每个载波调度数据并发送该数据,并且终端发送关于针对每个载波发送的数据的A/N反馈。LTE Rel-10被设计成发送最多21比特的A/N反馈,并且当A/N反馈发送和信道信息发送在一个子帧中重叠时,发送A/N反馈,并丢弃信道信息。LTE Rel-11被设计成使得一个小区的信道信息与A/N反馈复用在一起,使得通过使用PUCCH格式3的发送资源,通过PUCCH格式3发送一个小区最多22比特的A/N反馈和信道信息。
LTE-13假设其中配置了最多32个服务小区的场景,并且建立了这样的概念,其中不仅在许可频带中的频带,而且在未许可频带中的频带都用于将服务小区的数量扩展到最多32个。此外,考虑到许可频带的数量有限的事实,如在LTE频率的情况下,在诸如5GHz频带的未许可频带中提供LTE服务已经完成,并且被称为许可辅助接入(Licensed AssistedAccess,LAA)。LAA在LTE中应用载波聚合技术,并支持将作为许可频带的LTE小区作为主小区(Primary Cell,PCell)进行操作,将作为未许可频带的LAA小区作为辅小区(SecondaryCell,SCell)进行操作。因此,如在LTE的情况下,发生在作为SCell的LAA小区中的反馈只需要在PCell中发送,并且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自由地应用于LAA小区。除非说明书中另有规定,否则在本文使用的“LTE”包括LTE的所有高级技术,例如LTE-A和LAA。
同时,作为后LTE通信系统的新无线电接入技术(NR),即第五代无线蜂窝通信系统(在下文中,称为5G)需要能够自由地适应用户、服务提供商等的各种要求,并且能够相应地提供满足这些各种要求的服务。
因此,5G可以被定义为用于满足针对各种面向5G的服务所选择的要求的技术,这些要求包括诸如20Gbps的最大终端发送速率、500km/h的最大终端速度、0.5ms的最大时延和1,000,000终端/km2的终端接入密度,与各种面向5G的服务相关,诸如增强型移动宽带(在下文中,称为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在下文中,称为mMTC)、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在下文中,称为URLLC)。
例如,为了在5G中提供eMBB,一个基站需要能够在下行链路中提供20Gbps的最大终端发送速率,并且在上行链路中提供10Gbps的最大终端发送速率。同时,终端实际经历的平均发送速率需要增加。为了满足该要求,有必要改进发送/接收技术,包括进一步改进的多输入多输出发送技术。
同时,mMTC在5G中被考虑用于支持诸如物联网(IoT)的应用服务。为了有效地提供IoT,mMTC需要满足诸如支持小区中的大规模终端接入、终端覆盖改进、改进的电池时间和终端成本降低的要求。在一个小区中需要支持大量终端(例如,1,000,000终端/km2),以便根据IoT将这些终端附接到各种传感器和设备,以提供通信功能。此外,mMTC需要覆盖范围大于eMBB提供的覆盖范围,因为由于其服务特性,终端很可能位于覆盖空洞中,诸如小区覆盖失败的建筑物地下室。由于mMTC很可能由便宜的终端配置,并且由于难以频繁更换终端的电池,因此需要非常长的电池寿命。
最后,在URLLC的情况下,需要提供用于特定目的的基于蜂窝的无线通信,特别是提供与用于机器人或机械的远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飞行器、远程健康控制和紧急通知的服务相关的超低时延和超高可靠性的通信。例如,URLLC要求最大时延小于0.5ms,并且要求提供等于或小于10-5的分组错误率(packet error ratio)。因此,URLLC具有这样的设计要求,即其提供比5G服务(诸如eMBB)的发送时间间隔(Transmit Time Interval,TTI)更小的发送时间间隔,并且在频带中分配大的资源。
上述第五代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考虑的服务需要作为单个框架来提供。也就是说,为了有效的资源管理和控制,各个服务优选地被集成到单个系统中,被控制和发送,而不是被独立操作。
图1b示出了将5G中考虑的服务复用到一个系统中并发送该服务的示例。
在图1b中,5G使用的时频资源1b-01可以包括频率轴1b-02和时间轴1b-03。图1b示出了示例,其中,在一个框架内,5G通过5G基站操作eMBB1b-05、mMTC 1b-06和URLLC 1b-07。作为在5G中可以额外考虑的服务,也可以考虑用于提供基于蜂窝的广播服务的增强型移动广播/多播服务(Enhanced Mobile Broadcast/Multicast Service,eMBMS)1b-08。5G中考虑的服务,诸如eMBB 1b-05、mMTC 1b-06、URLLC 1b-07和eMBMS 1b-08,可以在5G操作的一个系统频率带宽内通过时分复用(Time-Division Multiplexing,TDM)或频分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FDM)进行复用和发送,也可以考虑空分复用。在eMBB1b-05的情况下,为了提供上述增加的数据发送速率,优选在特定的任意时间占用和发送最大频率带宽。因此,eMBB 1b-05的服务优选地在系统发送带宽1b-01内与其他服务一起经受TDM并且被发送,但是eMBB 1b-05的服务同样优选地按照其他服务的要求在系统发送带宽内与其他服务一起经受FDM,并且被发送。
在mMTC 1b-06的情况下,与其他服务不同,需要增加的发送间隔来确保宽覆盖,并且可以通过在发送间隔内重复发送相同的分组来确保覆盖。同时,为了降低终端的复杂性和价格,终端可以接收的发送带宽是有限的。鉴于这种要求,mMTC 1b-06优选地在5G的系统发送带宽1b-01内与其他服务一起经受TDM并且被发送。
为了满足服务所需的超时延要求,与其他服务相比,URLLC 1b-07优选地具有短的发送时间间隔(TTI)。同时,就频率而言,URLLC 1b-07优选地具有大带宽,因为低编码率对于满足超时延要求是必要的。鉴于URLLC 1b-07的这种要求,URLLC 1b-07优选地在5G的发送系统带宽1b-01内与其他服务一起经受TDM。
上述各个服务可以具有不同的发送/接收技术和发送/接收参数,以满足各个服务所需的要求。例如,根据各个服务要求,各个服务可以具有不同的数理(numerology)。如本文所使用的,数理包括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正交频分多址(Orthogonal FrequencyDivision Multiple Access,OFDMA)的通信系统中的循环前缀(Cyclic Prefix,CP)的长度、子载波间隔、OFDM符号的长度和TTI的长度。作为服务之间具有不同数理的示例,eMBMS1b-08的CP长度可能比其他服务的CP长度更长。由于eMBMS 1b-08发送基于广播的上层业务,因此eMBMS 1b-08可以在所有小区中发送相同的数据。从终端的视角来看,如果在多个小区中接收到的信号在CP长度内到达,则终端可以接收并解码所有信号,并且因此可以获得单频网络(Single Frequency Network,SFN)分集增益;因此,其优点在于,即使位于小区边界的终端也可以无覆盖限制地接收广播信息。然而,当CP长度比与在5G中提供eMBMS相关的其他服务的CP长度更长时,CP开销生成浪费,因此需要比其他服务的OFDM符号长度更长的OFDM符号长度,并且还需要比其他服务的子载波间隔更窄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在5G中的服务之间使用不同数理的另一示例,URLLC可能需要比其他服务的TTI更小的TTI,因此可能需要更短的OFDM符号长度,并且还可能需要更大的子载波间隔。
上面已经描述了满足5G中的各种要求的各种服务的必要性,以及关于正在考虑的代表性服务的要求。
5G被认为工作的频率范围从几GHz到几十GHz;在低频(几GHz)频带,频分双工(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FDD)优于时分双工(Time Division Duplex,TDD);并且在高频(几十GHz)频带,TDD被认为比FDD更合适。然而,与使用单独的频率进行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发送并无缝提供上行链路/下行链路发送资源的FDD不同,TDD需要通过单个频率支持上行链路发送和下行链路发送两者,并且取决于时间,只支持上行链路资源或下行链路资源。假设TDD需要URLLC上行链路发送或下行链路发送,直到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资源出现的时延使得难以满足URLLC所需的超时延要求。因此,在TDD的情况下,需要一种根据URLLC的数据是上行链路还是下行链路来动态改变子帧上行链路或下行链路的方法,以便满足URLLC的超时延要求。
同时,存在这样的要求,即,即使用于5G阶段2或超5G的服务和技术后来根据5G以5G操作频率复用,也需要在不存在与先前5G技术的操作后向兼容性的任何问题的情况下提供用于5G阶段2或超5G的这种服务和技术。这种要求被称为前向兼容性,并且在初始5G设计期间就需要考虑满足前向兼容性的技术。由于在初始LTE标准化阶段,前向兼容性被认为不够,因此在LTE框架内提供新的服务可能会受到限制。例如,在应用于LTE release-13的增强型机器类型通信(enhanced Machine-Type Communication,eMTC)的情况下,为了通过减小终端的复杂性来降低终端价格,通信只能以对应于1.4MGz的频率进行,而不管服务小区提供的系统带宽如何。因此,支持eMTC的终端不能接收通过现有系统发送带宽的整个频带发送的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从而带来在发送PDCCH的时间间隔内不能接收信号的限制。因此,需要设计5G通信系统,使得在5G通信系统之后考虑的服务能够在与5G系统有效共存的同时操作。为了5G通信系统中的前向兼容性,有必要能够自由分配和发送资源,使得将来要考虑的服务能够在5G通信系统支持的时频资源域中自由发送。因此,需要一种用于自由分配时频资源的方法,使得在5G通信系统中能够支持前向兼容性。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这里,应当注意,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成元素。此外,将省略对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不清楚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此外,尽管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针对LTE和5G系统,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只要在基本上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稍作修改,本公开的主要要点也可以应用于具有类似技术背景和信道类型的任何其他通信系统。
以下描述涉及其中5G小区以独立类型操作的5G通信系统,或者其中5G小区通过双连接(dual connectivity)或载波聚合与其他独立5G小区相结合并且以非独立类型操作的5G通信系统。
图1c和图1d示出了应用本公开的通信系统的实施例。本公开中提出的方案都适用于图1c的系统和图1d的系统。
参考图1c,图1c的上图(图1c(a))示出了其中5G小区1c-02在网络中的单个基站1c-01内以独立类型操作的情况。终端1c-04是具有5G发送/接收模块的5G能力终端(5G-capable terminal)。终端1c-04通过在5G独立小区1c-01中发送的同步信号获取同步,接收系统信息,然后尝试随机接入5G基站1c-01。在完成与5G基站1c-01的RRC连接之后,终端1c-04通过5G小区1c-02发送/接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5G小区1c-02的双工类型没有限制。在图1c的上图的系统中,5G小区可以具有多个服务小区。
接下来,图1c的下图(图1c(b))示出了其中安装用于增加数据发送量的5G独立基站1c-11和5G非独立基站1c-12的情况。终端1c-14是5G能力终端,其具有5G发送/接收模块,用于在多个基站中执行5G通信。终端1c-14通过在5G独立小区1c-11中发送的同步信号获取同步,接收系统信息,然后尝试随机接入5G独立基站1c-11。在完成与5G独立基站1c-11的RRC连接之后,终端1c-14额外配置5G非独立小区1c-15,并通过5G独立基站1c-11或5G非独立基站1c-12发送/接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5G独立基站1c-11或5G非独立基站1c-12的双工类型没有限制,并且假设5G独立基站1c-11和5G非独立基站1c-12通过理想回程网络或非理想回程网络连接。因此,当提供理想回程网络1c-13时,快速基站间X2通信1c-13是可能的。在图1c的下图所示的系统中,5G小区可以具有多个服务小区。
接下来,参考图1d,图1d的上图(图1d(a))示出了其中在网络中单个基站1d-01内共存的LTE小区1d-02和5G小区1d-03的情况。终端1d-04可以是具有LTE发送/接收模块的LTE能力终端、具有5G发送/接收模块的5G能力终端、以及具有LTE发送/接收模块和5G发送/接收模块两者的终端。终端1d-04通过在LTE小区1d-02或5G小区1d-03中发送的同步信号获取同步,接收系统信息,然后通过LTE小区1d-02或5G小区1d-03与基站1d-01发送/接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LTE小区1d-02或5G小区1d-03的双工类型没有限制。当LTE小区是PCell时,上行链路控制发送通过LTE小区1d-02发送,并且当5G小区是PCell时,上行链路控制发送通过5G小区1d-03发送。在图1d的上图的系统中,LTE小区和5G小区可以具有多个服务小区,并且可以支持总共32个服务小区。假设网络中的基站1d-01具有LTE发送/接收模块(系统)和5G发送/接收模块(系统)两者,并且基站1d-01可以实时控制和操作LTE系统和5G系统。例如,当时间资源被划分成使得LTE系统和5G系统在不同时间操作时,可以动态地选择向LTE系统和5G系统分配时间资源。通过从LTE小区1d-02或5G小区1d-03接收指示由LTE小区和5G小区单独操作的资源(例如,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天线资源或空间资源)的分配的信号,终端1d-04可以知道哪些资源用于从LTE小区1d-02和5G小区1d-03接收数据。
图1d的下图(图1d(b))示出了其中用于宽覆盖的LTE宏基站1d-11和用于增加数据发送量的5G小基站1d-12安装在网络中的情况。终端1d-14可以是具有LTE发送/接收模块的LTE能力终端、具有5G发送/接收模块的5G能力模块、以及具有LTE发送/接收模块和5G发送/接收模块两者的终端。终端1d-14通过从LTE基站1d-11或5G基站1d-12发送的同步信号获取同步,接收系统信息,然后通过LTE基站1d-11和5G基站1d-12发送/接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LTE宏基站1d-11或5G小基站1d-12的双工类型没有限制。当LTE小区是PCell时,上行链路控制发送通过LTE小区1d-11发送,并且当5G小区是PCell时,上行链路控制发送通过5G小区1d-12发送。假设LTE基站1d-11和5G基站1d-12具有理想回程网络或非理想回程网络。因此,当提供理想回程网络1d-13时,快速基站间X2通信1d-13是可能的,使得即使上行链路发送仅被发送到LTE基站1d-11,5G基站1d-12也可以通过X2通信1d-13实时地从LTE基站1d-11接收相关控制信息。在图1d的下图的系统中,LTE小区和5G小区可以具有多个服务小区,并且可以支持总共32个服务小区。基站1d-11或1d-12可以实时控制和操作LTE系统和5G系统。例如,当基站1d-11划分时间资源并在不同时间操作LTE系统和5G系统时,可以动态地选择对LTE系统和5G系统的时间资源分配,并通过X2向另一基站1d-12发送相应的信号。通过从LTE基站1d-11或5G基站1d-12接收指示由LTE小区和5G小区单独操作的资源(例如,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天线资源或空间资源)的分配的信号,终端1d-14可以知道哪些资源被用于从LTE小区1d-11和5G小区1d-12发送/接收数据。
同时,当LTE基站1d-11和5G基站1d-12具有非理想回程网络1d-13时,快速基站间X2通信1d-13是不可能的。因此,基站1d-11或1d-12可以半静态地操作LTE系统和5G系统。例如,当基站1d-11划分时间资源并在不同时间操作LTE系统和5G系统时,可以通过选择对LTE系统和5G系统的时间资源分配来划分用于LTE系统和5G系统的资源并预先通过X2向另一基站1d-12发送相应的信号。通过从LTE基站1d-11或5G基站1d-12接收指示由LTE小区和5G小区单独操作的资源(例如,时间资源、频率资源、天线资源或空间资源)的分配的信号,终端1d-14可以知道哪些资源用于从LTE小区1d-11和5G小区1d-12发送/接收数据。
诸如传统LTE或LTE-A系统中的“物理信道”和“信号”的术语可以用来描述实施例中提出的方法和设备。然而,本公开的内容还适用于除了LTE和LTE-A系统之外的无线通信系统。
此外,本公开中提出的技术不仅适用于FDD和TDD系统,还适用于新型双工模式(例如,LTE帧结构类型3)。
如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上层信令”或“上层信号”指的是信号传送方法,其中基站通过使用物理层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将信号传送到终端,或者终端通过使用物理层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将信号传送到基站,并且表示基站和终端之间通过RRC信令、PDCP信令或MAC控制元素(MAC control element,MAC CE)中的至少一种方法进行信号传送。
[实施例1-1]
网络或基站(在下文中,称为基站)可以通过关于每个子帧、时隙、微时隙或TTI(在下文中,称为时隙)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关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信息和关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信息当中的至少一条控制信息。也就是说,终端可以监控是否存在关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信息或关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调度信息,该调度信息是通过关于每个子帧或每个时隙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给终端的;并且当终端成功接收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给终端的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上行链路调度配置信息时,终端可以根据接收到的调度配置信息接收下行链路数据,或者可以向基站发送上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的上行链路信号。
更具体地,终端可以在整个频带中或在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控时域和频域(在下文中,称为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控域)中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该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控域是预先定义的,或者是关于每个子帧、每个时隙、每个微时隙或每个TTI(在下文中,称为时隙),通过经由上层信号、PBCH、SIB、或下行链路控制信道从基站发送的组公共控制信道或UE特定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的信令/信道配置的。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控频域可以通过上层信号来配置,并且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控时域可以通过组公共控制信道或UE特定控制信道的特定字段的配置值来配置;例如,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控时域可以由控制字段指示符(Control Field Indicator,CFI)值来配置。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监控时域对于每个时隙可以改变。
基站可以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配置由终端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使得监控周期(cycle)、间隔或时间点(在下文中,称为时间点)长于每个时隙,从而最小化终端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所消耗的功率。基站可以通过组公共控制信道或UE特定控制信道中的至少一个,为终端配置关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监控时间点,该组公共控制信道或UE特定控制信道通过上层信号或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当基站已经为终端配置了关于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通过上层信号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监控时间点时,终端可以在通过上层信号的配置(RRC配置或RRC重新配置)完成之前,或者在终端向基站发送上层信号配置完成消息或ACK/NACK信息之前,立即对关于在每个时隙中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进行监控。
现在将参考图1e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图1e示出了将由本公开解决的情况。尽管将参考时隙1e-01描述包括图1e在内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时隙1e-01可以是子帧或TTI。
基站可以配置终端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使得终端监控通过在其中执行下行链路发送的所有时隙1e-02、1e-03、1e-04、1e-05、1e-06、1e-07和1e-08中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e-09、1e-10、1e-11、1e-12、1e-13、1e-14和1e-15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替代地,基站可以配置终端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通过经由上层信号、SIB或组公共控制信道向终端发送从特定参考时隙的周期(TPDCCH)值1e-17和偏移(ΔPDCCH)值1e-16中的至少一个值,使得仅在特定时隙1e-03和1e-07中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e-10和1e-14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替代地,基站可以通过上层信号向终端发送基于一帧或一帧以上的长度的比特串,以便配置时间点1e-03、1e-05和1e-07,用于在一帧或一帧以上的长度内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终端可以配置时间点,在该时间点,通过由比特串配置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被参考一帧或一帧以上的长度重复地或周期性地监控。
当基站通过使用周期或比特串来配置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到终端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时,所配置的监控时间点可以仅应用于通过UE特定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并且可以不应用于通过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终端监控通过关于每个时隙的组公共控制信道从基站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还可以不同地配置监控通过UE特定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和监控通过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换句话说,可以通过单独的字段不同地配置关于监控通过UE特定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的比特串值或周期值和偏移值中的至少一个值,以及关于监控通过组公共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的比特串值或周期值和偏移值中的至少一个值。
如在由上述实施例提出的方法中,假设基站通过使用从特定参考时隙的周期(TPDCCH)值1e-17和偏移(ΔPDCCH)值1e-16中的至少一个、比特串或时隙索引集合{1f-03,1f-07}的至少一种方法,将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通过上层信号、SIB或组公共控制信道传送到终端,以便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使得仅在特定时隙1f-03和1f-07中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1f-10和1f-14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终端然后不在其中不监控调度信息的时隙1f-02、1f-04、1f-05、1f-06和1f-08中接收调度信息,并且基站可能因此不能在其中不监控调度信息的时隙1f-02、1f-04、1f-05、1f-06和1f-08中为终端配置或调度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或下行链路数据接收。因此,当基站配置至少一个时隙作为如上所述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时,不仅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被监控的时间点1f-03处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1f-20,而且在其中调度信息不被监控的时隙1f-02、1f-04、1f-05、1f-06和1f-08中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1f-21、1f-22和1f-23,也需要在为终端配置来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1f-03和1f-07处被额外地传送。因此,当基站配置至少一个时隙作为如上所述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时,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需要包括关于终端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或下行链路数据接收操作的时间的信息,例如,关于用于执行上行链路数据发送或下行链路数据接收的时隙索引的信息。
换句话说,当基站已经为终端配置至少一个时隙作为如上所述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时,终端需要接收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比当基站没有额外配置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时终端需要接收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至少大了用以传送在调度信息不被监控的时隙1f-02、1f-04、1f-05、1f-06和1f-08中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1f-21、1f-22和1f-23的所包括的时隙索引信息的大小、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因此,当基站已经为终端配置至少一个时隙作为如上所述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时,假设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比当基站没有额外配置监控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时终端需要接收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至少大了时隙索引信息的大小、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调度信息的比特数,则基站需要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如在本公开和实施例中所使用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是指配置时隙索引信息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所需的比特数。
终端可以将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添加到关于配置监控从基站通过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到终端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的信息中。换句话说,基站可以通过由基站发送的配置信息来额外通知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串大小N,以配置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诸如从特定参考时隙的周期(TPDCCH)值1e-17和偏移(ΔPDCCH)值1f-16中的至少一个值、比特串或关于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索引集合{1f-03,1f-07}的信息。如果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被额外地传送到关于如上所述配置监控发送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的信息,则终端在接收到配置信息之后,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增加了配置中包括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
作为另一方法,终端可以通过基站发送给终端的组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如果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通过组公共下行链路控制信道发送,则终端在接收到配置信息之后,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增加了配置中包括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
作为另一方法,终端可以被配置为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而无需通过额外信息发送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如果基站通过从特定参考时隙的周期(TPDCCH)值1f-17和偏移(ΔPDCCH)值1f-16中的至少一个值向终端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则可以使用配置的周期(TPDCCH)值1f-17,使得终端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而无需通过额外信息发送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换句话说,终端可以参考作为由基站配置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的周期(TPDCCH)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例如,当配置的周期(TPDCCH)值1f-17被配置为由2的指数乘积表示的值之一时,终端可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是周期(TPDCCH)值1f-17或log2(周期(TPDCCH)值1f-17),而无需通过额外信息发送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如果配置的周期(TPDCCH)值1f-17被配置为正常整数值之一而不是由2的指数乘积表示的值,则终端可以通过对log2(周期(TPDCCH)值1f-17)值进行上舍入(或向上取整或┌log2(周期(TPDCCH)值1f-17)┐)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而无需通过额外信息发送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还可以进行定义,使得终端通过对关于接收到的周期值的log2(周期(TPDCCH)值1f-17)值进行下舍入(或└log2(周期(TPDCCH)值1f-17)┘)或对log2(周期(TPDCCH)值1f-17)值进行四舍五入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
作为另一方法,终端可以发送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而无需通过额外信息发送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将参考图1g进行更详细的描述。尽管在参考图1g的描述中将假设基站通过比特串为终端配置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但是这不仅适用于使用比特串的情况,还适用于通知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索引集合{1g-20,1g-22,1g-24,1g-26}的情况。如果基站通过参考特定长度1g-01(例如,一帧或一帧以上的长度)的比特串1g-11将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发送到终端,则可以参考时隙1g-20、1g-22、1g-24和1g-26之间的距离当中的最大距离1g-03或被配置为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串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使得终端可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而无需由基站发送关于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的额外信息。换句话说,终端可以参考时隙1g-20、1g-22、1g-24和1g-26之间的距离当中的最大距离(DPDCCH 1g-03)或被配置为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串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并且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执行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被添加到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中。终端可以通过对log2(距离(DPDCCH)值1f-03)值进行上舍入(或向上取整或┌log2(距离(DPDCCH)值)┐)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还可以进行定义,使得终端通过对关于接收到的周期值的log2(距离(DPDCCH)值)值进行下舍入(或└log2(距离(DPDCCH)值)┘)或通过对log2(距离(DPDCCH)值)值进行四舍五入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
终端可以参考时隙1g-20、1g-22、1g-24和1g-26之间的距离当中的最小距离(DPDCCH1g-05)或被配置为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串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并且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执行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被添加到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中。终端可以通过对log2(距离(DPDCCH)值1f-03)值进行上舍入(或向上取整或┌log2(距离(DPDCCH)值)┐)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还可以进行定义,使得终端通过对关于接收到的周期值的log2(距离(DPDCCH)值)值进行下舍入(或└log2(距离(DPDCCH)值)┘)或通过对log2(距离(DPDCCH)值)值进行四舍五入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
终端可以参考时隙1g-20、1g-22、1g-24和1g-26之间的各个距离或被配置为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串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并且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执行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被添加到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中。也就是说,终端可以参考时隙1g-22和1g-24之间的距离(DPDCCH)值1g-05或被配置为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串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并且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1g-22执行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被添加到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中。在时隙1g-24中,终端可以参考时隙1g-24和1g-26之间的距离值1g-07或被配置为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串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并且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1g-24执行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被添加到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中。终端可以通过对log2(距离(DPDCCH)值1f-03)值进行上舍入(或向上取整或┌log2(距离(DPDCCH)值)┐)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还可以进行定义,使得终端通过对关于接收到的周期值的log2(距离(DPDCCH)值)值进行下舍入(或└log2(距离(DPDCCH)值)┘)或通过对log2(距离(DPDCCH)值)值进行四舍五入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
终端可以通过在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或TTI中用时隙或TTI单元表达连续调度时间信息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所确定的值。例如,当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包括两个比特时,终端可以确定这两个比特中的00指示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例如,时隙n),01指示与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相邻的时隙(时隙n+1),10指示与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相距两个时隙的时隙(时隙n+2),并且11指示与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相距三个时隙的时隙(n+3)。基站可以通过上层信号为终端配置由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指示的实际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替代地,基站可以通过基于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的偏移信息来配置由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指示的实际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例如,当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包括两个比特时,基站可以为终端确定两个比特中的00指示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例如,时隙n),01指示在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旁边第二个的时隙(时隙n+2),10指示与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相距三个时隙的时隙(时隙n+3),并且11指示与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相距五个时隙的时隙(n+5)。基站配置的实际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仅仅是一个示例,不以任何方式进行限制。基站可以在没有任何配置的情况下固定和使用由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指示的实际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中的至少一条信息。例如,当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包括两个比特时,基站和终端可以假设两个比特中的00总是指示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例如,时隙n),使得由通过上层信号发送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指示的实际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或者由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指示的实际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在基于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排除偏移信息中的一条信息之后发送,从而最小化不必要信息的发送。
[实施例1-2]
与实施例1-1提出的方法(其中一条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N个时隙)或TT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数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相比,实施例1-2针对用于更有效地发送实施例1-1提出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和由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调度的时隙数(N)的方法。
如果基站通过使用从特定参考时隙的周期(TPDCCH)值和偏移(ΔPDCCH)值中的至少一个、比特串或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索引集合的方法将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发送到终端,终端可以通过使用实施例1-1中提出的方法中的至少一种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并且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监控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增加了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如果终端可以被配置成使得一条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能够从基站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N个时隙,Nslot)或TT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数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则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或比特数增加了指示添加到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的额外调度时隙数信息所需的比特数(例如,┌log2(Nslot)值┐)。
通过既考虑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还考虑指示被调度时隙数信息所需的比特数,可以最小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的增加。
在以下描述中将参考图1h。如果基站已经将终端配置为监控一个或多个时隙或TTI(n和n+6)中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者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大于终端的最小调度单元或其最小发送单元,并且如果一条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N个时隙,Nslot)或TT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数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则可以通过既考虑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还考虑指示调度时隙数信息所需的比特数来最小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的增加。Nslot的最大值可以被配置为等于或小于可以包括在由基站配置或预先定义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周期(TPDCCH)中的时隙或TTI的数量,或者被配置为等于或小于可以包括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之间的距离(DPDCCH)中的时隙或TTI的数量。此外,一个或多个调度时隙不能超过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或时隙。换句话说,Nslot值可以从基站发送,同时被额外地包括在被配置为使得一条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或TT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数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配置信息中;替代地,在不添加配置信息的情况下,Nslot值可以基于可以包括在用于配置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的配置信息中所包括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周期(TPDCCH)中的时隙数或者可以包括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之间的距离(DPDCCH)中的时隙数来确定。图1h示出了其中Nslot的最大数量等于可以包括在配置或定义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周期(TPDCCH)1h-01中的时隙数。在图1h中,总共有21种情况,其中基站可以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周期内执行对终端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并且需要5个比特来从21种情况中选择一种。因此,如果如本公开提出的那样将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和调度时隙数信息一起考虑,则与单独考虑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和调度时隙数信息的情况相比,可以最小化添加到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的增加。
如图1h所示,终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发送时间和发送时隙数,或者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接收时间和接收时隙数,可以基于以下等式通过使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用于开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的时隙或TTI,或者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时隙或TTI,Tstart,1h-08)和调度时隙1h-09的数量或其长度,并且通过使用由以下等式1计算出的RIV值来确定:
[等式1]
否则,RIV=TPDCCH(Nslot-Tstart-1)+TPDCCH-1-Tstart
如果终端可以在从接收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的特定时间Tmin1h-11之后开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或者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则可以根据时间1h-11来确定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和调度时隙数信息。时间1h-11可以由终端的能力来定义,并且基站在接收到终端关于时间1h-11的能力之后,可以根据时间1h-11来配置终端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如果考虑时间1h-11,则并且上面的等式1可以改变为以下等式2:
[等式2]
否则,RIV=(TPDCCH-Tmin)(Nslot-Tstart-1)+(TPDCCH-Tmin)-1-Tstart
终端可以确定传送如图1h中可以从基站调度的所有情况的数量所需的比特数,并且可以通过假设所确定的比特数来确定所监控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如果基站向终端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用于开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的时隙或TTI,或者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时隙或TTI,Tstart)和可以通过使用以下等式调度的时隙数(Nslot),则发送调度信息所需的比特数可以被确定为
[实施例1-3]
与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提出的方法(其中一条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N个时隙)或TT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数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相比,实施例1-3针对用于配置实施例1-1和实施例1-2提出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和由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根据发送上行/下行调度信息的时隙中的控制信道发送域信息来调度的时隙数(N)的方法。
如果基站通过使用从特定参考时隙的周期(TPDCCH)值和偏移(ΔPDCCH)值中的至少一个、比特串或用于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索引集合的方法将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发送到终端,终端可以通过使用实施例1-1中提出的至少一种方法来确定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其比特数,并且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监控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增加了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如果终端可以被配置成使得一条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可以从基站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N个时隙,Nslot)或TT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数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则终端可以在配置的监控时间点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该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大小或比特数增加了指示添加到所确定的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的额外调度时隙数信息所需的比特数(例如,┌log2(Nslot)值┐)。
通过既考虑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还考虑指示调度时隙数信息所需的比特数,可以最小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的增加。
在以下描述中将参考图1h。如果基站已经将终端配置为监控一个或多个时隙或TTI(n和n+6)中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或者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大于终端的最小调度单元或其最小发送单元,并且如果一条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可以被配置为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N个时隙,Nslot)或TT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数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则可以通过既考虑时隙索引信息或调度时间信息的大小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的比特数还考虑指示调度时隙数信息所需的比特数来最小化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的增加。Nslot的最大值可以被配置为等于或小于可以包括在由基站配置或预先定义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周期(TPDCCH)中的时隙或TTI的数量,或者被配置为等于或小于可以包括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之间的距离(DPDCCH)中的时隙或TTI的数量。此外,一个或多个调度时隙不能超过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或时隙。换句话说,Nslot值可以从基站发送,同时被额外地包括在被配置为使得一条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接收关于一个或多个时隙或TT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数据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配置信息中;替代地,在不添加配置信息的情况下,Nslot值可以基于可以包括在用于配置监控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的配置信息中所包括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周期(TPDCCH)中的时隙数或者可以包括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之间的距离(DPDCCH)中的时隙数来确定。图1h示出了其中Nslot的最大数量等于可以包括在配置或定义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周期(TPDCCH)1h-01中的时隙数。在图1h中,总共有21种情况,其中基站可以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监控时间点周期内执行对终端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并且需要5个比特来从21种情况中选择一种。因此,如果如本公开提出的那样将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和调度时隙数信息一起考虑,则与单独考虑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和调度时隙数信息的情况相比,可以最小化添加到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的增加。
如图1h所示,终端的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发送时间和发送时隙数,或者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接收时间和接收时隙数,可以基于以下等式3通过使用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用于开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的时隙或TTI,或者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时隙或TTI,Tstart,1h-08)和调度时隙1h-09的数量或其长度,并且通过使用由以下等式3计算出的RIV值来确定:
[等式3]
否则,RIV=TPDCCH(Nslot-Tstart-1)+TPDCCH-1-Tstart
如果终端可以在从接收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间点的特定时间Tmin1h-11之后开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或者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则可以根据时间1h-11来确定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和调度时隙数信息。时间1h-11可以由终端的能力来定义,并且基站在接收到终端关于时间1h-11的能力之后,可以根据时间1h-11来配置终端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如果考虑时间1h-11,则并且上面的等式3可以改变为以下等式4:
[等式4]
否则,RIV=(TPDCCH-Tmin)(Nslot-Tstart-1)+(TPDCCH-Tmin)-1-Tstart
如果在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用于发送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符号数等于包括在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的符号数,换句话说,如果确认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的符号都用于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则基站可以为终端配置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用于开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的时隙或TTI,或者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时隙或TTI,Tstart)和可以调度的时隙数Nslot或者可调度情况的数量改变为如图1i。因此,在实施例3中,终端可以确定在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用于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符号数,并且如果确认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的符号都用于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则终端可以确定传送除如图1i中不可能进行调度的情况之外的调度情况的数量所需的比特数。如果基站向终端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用于开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的时隙或TTI,或者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时隙或TTI,Tstart)和可以通过使用以下等式5调度的时隙数(Nslot),则发送调度信息所需的比特数可以被确定为
[等式5]
否则,RIV=(TPDCCH-1)(Nslot-Tstart-1)+(TPDCCH-1)-1-Tstart
如果终端确定在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用于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符号数,并且如果确认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的所有符号都没有用于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则终端可以确定传送如图1h中可以进行调度的调度情况的数量所需的比特数,并且可以通过假设所确定的比特数来确定所监控的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比特数。如果基站向终端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时间信息(用于开始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的时隙或TTI,或者用于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或数据信号的时隙或TTI,Tstart)和可以通过使用以下等式6调度的时隙数(Nslot),则发送调度信息所需的比特数可以被确定为
[等式6]
否则,RIV=TPDCCH(Nslot-Tstart-1)+TPDCCH-1-Tstart
终端可以通过接收发送用于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符号数的信道,诸如PCFICH,或者通过使用包括在组公共控制信道或UE特定控制信道中的CFI值,来确定在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用于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符号数(控制字段指示符(CFI))。发送上行/下行链路调度信息的时隙n或TTI n中的CFI值可以预先定义或通过上层信号配置。
<第二实施例>
本公开涉及无线通信系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方法和设备,其中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共存于一个载波频率或多个载波频率中,并且能够在不同通信系统当中的至少一个通信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的终端向每个通信系统发送数据/从每个通信系统接收数据。
一般地,开发移动通信系统来提供语音服务,同时保证用户的移动性。无线通信系统已经逐渐将其服务范围从语音扩展到数据服务,并且近年来已经发展到能够提供高速数据服务的程度。然而,由于资源不足,并且用户在当前提供服务的移动通信系统中要求更快的服务,因此需要更发达的移动通信系统。
为了满足这些需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rd Generation PartnershipProject,3GPP)正在进行长期演进(LTE)的标准化,作为正在开发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之一。LTE是一种以高达约100Mbps的发送速率实施基于分组的高速通信的技术。为此,讨论了几种方法,包括通过简化网络架构来减少位于通信路径上的节点数量的方法、使无线协议最接近无线信道的方法等。
当在初始发送解码失败时,LTE系统采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方案,该方案在物理层中重发相应的数据。根据HARQ方案,当接收器未能准确解码数据时,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指示解码失败的信息(否定确认(NACK)),使得发送器可以在物理层中重发相应的数据。接收器将发送器重发的数据与先前解码失败的数据相结合,从而改进数据接收性能。此外,当接收器准确解码数据时,接收器可以向发送器发送指示成功解码的信息(确认(Acknowledgement,ACK)),使得发送器可以发送新数据。
图2a示出了时频域的基本结构,该时频域是在LTE系统的下行链路中发送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域。
在图2a中,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时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OFDM符号,Nsymb个OFDM符号2a-02构成一个时隙2a-06,两个时隙构成一个子帧2a-05。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0ms。无线电帧2a-14是包括十个子帧的时域单元。频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整个系统发送带宽的带宽包括总共NBW个子载波2a-04。
在时频域中,基本资源单元是资源元素(RE)2a-12,其可以由OFDM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来表示。资源块(RB)(或物理资源块(PRB))2a-08由时域中的Nsymb个连续OFDM符号2a-02和频域中的NRB个连续子载波2a-10定义。因此,一个RB 2a-08包括Nsymb x NRB个RE 2a-12。一般地,数据的最小发送单元是RB单元。在LTE系统中,一般地,Nsymb=7,NRB=12,并且NBW和NRB与系统发送频带的带宽成比例。数据速率的增加与为终端调度的RB数量成比例。LTE系统定义并操作六个发送带宽。在基于频率单独操作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FDD系统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发送带宽和上行链路发送带宽可以彼此不同。信道带宽表示对应于系统发送带宽的RF带宽。下面提供的表2指示了在LTE系统中定义的系统发送带宽和信道带宽之间的关联。例如,在信道带宽为10MHz的LTE系统的情况下,发送带宽包括50个RB。
[表2]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在子帧内的初始N个OFDM符号内发送。一般地,N={1,2,3}。因此,可以基于要在当前子帧中发送的控制信息的量来为每个子帧改变N的值。控制信息包括指示在其上发送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控制信道发送间隔指示符、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调度信息、HARQ ACK/NACK信号等。
在LTE系统中,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调度信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DCI)从基站发送到终端。“上行链路(UL)”是指终端通过其向基站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下行链路(DL)”是指基站通过其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DCI以各种格式定义,使得基于以下定义来应用和采用DCI格式:该定义是指示关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上行链路(UL)授权)还是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下行链路(DL)授权)、该定义是否指示具有小控制信息大小的紧凑DCI、是否应用使用多个天线的空间复用,以及该定义是否指示用于功率控制的DCI。例如,对应于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控制信息(DL授权)的DCI格式1被配置为至少包括以下多条控制信息。
-资源分配类型0/1标志:指示资源分配方案是类型0还是类型1。类型0应用位图方案,并以资源块组(RBG)为单位分配资源。在LTE系统中,调度的基本单元是由时域和频域资源表示的资源块(RB),并且RBG包括多个RB,且在类型0方案中用作调度的基本单元。
-资源块分配:指示分配给数据发送的RB。所表示的资源根据系统带宽和资源分配方案来确定。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指示用于数据发送的调制方案和传输块的大小,传输块是要发送的数据。
-HARQ进程号:指示HARQ的进程号。
-新数据指示符:指示HARQ初始发送或重发。
-冗余版本:指示HARQ的冗余版本。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指示关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PUCCH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DCI经历信道编码和调制过程,并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通过增强型PDCCH(EPDCCH)发送,PDCCH是下行链路物理控制信道。
一般地,DCI是独立于每个终端进行信道编码的,然后通过每个独立配置的PDCCH进行发送。在时域中,PDCCH在控制信道发送间隔期间被映射和发送。PDCCH的频域映射位置由每个终端的标识符(ID)确定,并且跨整个系统发送频带分布。
下行链路数据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该信道是专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物理信道。PDSCH在控制信道发送间隔之后发送,并且调度信息(诸如频域中的特定映射位置和调制方案)指示通过PDCCH发送的DCI。
通过使用构成DCI的控制信息当中包括五个比特的MCS,基站通知终端应用于要用于发送的PDSCH的调制方案和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传输块大小(TBS))。TBS对应于在将用于纠错的信道编码应用于要由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块(TB))之前的大小。
LTE系统支持的调制方案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16正交幅度调制(QAM)和64QAM,并且其调制阶数(Qm)分别对应于2、4和6。也就是说,在QPSK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2比特;在16QAM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4比特;在64QAM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6比特。
与LTE Rel-8相比,3GPP LTE Rel-10采用了带宽扩展技术,以支持更大的数据发送量。与扩展带宽并在一个频带中发送数据的LTE Rel-8终端相比,被称为“带宽扩展”或“载波聚合(CA)”的技术可以增加与扩展的带宽成比例的数据发送量。频带中的每一个被称为分量载波(CC),并且对于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发送中的每一个,LTE Rel-8终端需要具有一个CC。此外,下行链路CC和通过SIB-2与其连接的上行链路CC统称为小区。下行链路CC和上行链路CC之间的SIB-2连接作为系统信号或上层信号发送。支持CA的终端可以接收下行链路数据,并且可以通过多个服务小区发送上行链路数据。
在Rel-10下,当基站难以向特定服务小区中的特定终端发送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时,基站可以在另一服务小区中发送PDCCH,并且可以将载波指示符字段(CIF)配置为通知对应的PDCCH指示另一服务小区的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的字段。CIF可以被配置用于支持CA的终端。已经确定了CIF,使得可以将三个比特添加到特定服务小区中的PDCCH信息,以便指示另一服务小区,只有当执行跨载波调度时才包括CIF,并且当不包括CIF时不执行跨载波调度。当CIF包括在下行链路分配信息(DL分配)中时,CIF指示要在其中发送由DL分配调度的PDSCH的服务小区;并且当CIF包括在上行链路资源分配信息(UL授权)中时,CIF被定义为指示要在其中发送由UL授权调度的PUSCH的服务小区。
如上所述,在LTE-10中,载波聚合(CA)被定义为带宽扩展技术,使得可以为终端配置多个服务小区。为了基站的数据调度,终端周期性或非周期性地向基站发送关于多个服务小区的信道信息。基站为每个载波调度数据并发送该数据,并且终端发送关于针对每个载波发送的数据的A/N反馈。LTE Rel-10被设计成发送最多21比特的A/N反馈,并且当A/N反馈发送和信道信息发送在一个子帧中重叠时,发送A/N反馈,并丢弃信道信息。LTE Rel-11被设计成使得一个小区的信道信息与A/N反馈复用在一起,使得通过使用PUCCH格式3的发送资源,通过PUCCH格式3发送一个小区最多22比特的A/N反馈和信道信息。
LTE-13假设其中配置了最多32个服务小区的场景,并且建立了这样的概念,其中不仅在许可频带中的频带,而且在未许可频带中的频带都用于将服务小区的数量扩展到最多32个。此外,考虑到许可频带的数量有限的事实,如在LTE频率的情况下,在诸如5GHz频带的未许可频带中提供LTE服务已经完成,并且被称为许可辅助接入(LAA)。LAA在LTE中应用载波聚合技术,并支持将作为许可频带的LTE小区作为PCell进行操作,将作为未许可频带的LAA小区作为SCell进行操作。因此,如在LTE的情况下,发生在作为SCell的LAA小区中的反馈只需要在PCell中发送,并且下行链路子帧和上行链路子帧可以自由地应用于LAA小区。除非说明书中另有规定,否则在本文使用的“LTE”包括LTE的所有高级技术,例如LTE-A和LAA。
同时,作为后LTE通信系统的第五代无线蜂窝通信系统(在下文中,称为5G或NR)需要能够自由地适应用户、服务提供商等的各种要求,并且能够相应地提供满足这些各种要求的服务。
因此,5G可以被定义为用于满足针对各种面向5G的服务所选择的要求的技术,这些要求包括诸如20Gbps的最大终端发送速率、500km/h的最大终端速度、0.5ms的最大时延和1,000,000终端/km2的终端接入密度,与各种面向5G的服务相关,诸如增强型移动宽带(在下文中,称为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在下文中,称为mMTC)、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在下文中,称为URLLC)。
例如,为了在5G中提供eMBB,一个基站需要能够在下行链路中提供20Gbps的最大终端发送速率,并且在上行链路中提供10Gbps的最大终端发送速率。同时,终端实际经历的平均发送速率需要增加。为了满足这样的要求,有必要改进发送/接收技术,包括进一步改进的多输入多输出发送技术。
同时,mMTC在5G中被考虑用于支持诸如物联网(IoT)的应用服务。为了有效地提供IoT,mMTC需要满足诸如支持小区中的大规模终端接入、终端覆盖改进、改进的电池时间和终端成本降低的要求。在一个小区中需要支持大量终端(例如,1,000,000终端/km2),以便根据IoT将这些终端附接到各种传感器和设备,以提供通信功能。此外,mMTC需要覆盖范围大于eMBB提供的覆盖范围,因为由于服务特性,终端很可能位于覆盖空洞中,诸如小区覆盖失败的建筑物地下室。由于mMTC很可能由便宜的终端配置,并且由于难以频繁更换终端的电池,因此需要非常长的电池寿命。
最后,在URLLC的情况下,需要提供用于特定目的的基于蜂窝的无线通信,特别是提供与用于机器人或机械的远程控制、工业自动化、无人驾驶飞行器、远程健康控制和紧急通知的服务相关的超低时延和超高可靠性的通信。例如,URLLC要求最大时延小于0.5ms,并且提供等于或小于10-5的分组错误率。因此,URLLC具有这样的设计要求,即其提供小于5G服务(诸如eMBB)的发送时间间隔(TTI)的发送时间间隔,并且在频带中分配大的资源。
上述第五代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考虑的服务需要作为单个框架来提供。也就是说,为了有效的资源管理和控制,各个服务优选地被集成到单个系统中,被控制和发送,而不是被独立操作。
图2b示出了将5G中考虑的服务复用到一个系统中并发送该服务的示例。
在图2b中,5G使用的时频资源2b-01可以包括频率轴2b-02和时间轴2b-03。图2b示出了一个示例,其中,在一个框架内,5G操作eMBB 2b-05、mMTC 2b-06和URLLC 2b-07。作为在5G中可以额外考虑的服务,也可以考虑用于提供基于蜂窝的广播服务的增强型移动广播/多播服务(eMBMS)2b-08。5G中考虑的服务,诸如eMBB 2b-05、mMTC 2b-06、URLLC 2b-07和eMBMS 2b-08,可以在5G操作的一个系统频率带宽内通过时分复用(TDM)或频分复用(FDM)进行复用和发送,也可以考虑空分复用。在eMBB 2b-05的情况下,为了提供上述增加的数据发送速率,优选在特定的任意时间占用和发送最大频率带宽。因此,eMBB 2b-05的服务优选地与其他服务一起经受TDM,并且在系统发送带宽2b-01内发送,但是eMBB 2b-05的服务同样优选地按照其他服务的要求在系统发送带宽内与其他服务一起经受FDM,并且被发送。
在mMTC 2b-06的情况下,与其他服务不同,需要增加的发送间隔来确保宽覆盖,并且可以通过在发送间隔内重复发送相同的分组来确保覆盖。同时,为了降低终端的复杂性和价格,终端可以接收的发送带宽是有限的。鉴于这种要求,mMTC 2b-06优选地在5G的系统发送带宽2b-01内与其他服务一起经受TDM并且被发送。
为了满足服务所需的超时延要求,与其他服务相比,URLLC 2b-07优选地具有短的发送时间间隔(TTI)。同时,就频率而言,URLLC 1b-07优选地具有大带宽,因为低编码率对于满足超时延要求是必要的。鉴于URLLC 2b-07的这种要求,URLLC 2b-07优选地在5G的发送系统带宽2b-01内与其他服务一起经受TDM。
上述各个服务可以具有不同的发送/接收技术和发送/接收参数,以满足各个服务所需的要求。例如,根据各个服务要求,各个服务可以具有不同的数理。如本文所使用的,数理包括基于正交频分复用(OFDM)或正交频分多址(OFDMA)的通信系统中的循环前缀(CP)的长度、子载波间隔、OFDM符号的长度和TTI的长度。作为服务之间具有不同数理的示例,eMBMS 2b-08的CP长度可能比其他服务的CP长度更长。由于eMBMS发送基于广播的上层业务,因此eMBMS可以在所有小区中发送相同的数据。从终端的视角来看,如果在多个小区中接收到的信号在CP长度内到达,则终端可以接收并解码所有信号,并且因此可以获得单频网络(SFN)分集增益;因此,其优点在于,即使位于小区边界的终端也可以无覆盖限制地接收广播信息。然而,当CP长度比与在5G中提供eMBMS相关的其他服务的CP长度更长时,CP开销生成浪费,因此需要比其他服务的OFDM符号长度更长的OFDM符号长度,并且还需要比其他服务的子载波间隔更窄的子载波间隔。
作为在5G中的服务之间使用不同数理的另一示例,URLLC可能需要比其他服务的TTI更小的TTI,因此可能需要更短的OFDM符号长度,并且还可能需要更大的子载波间隔。
同时,5G中的一个TTI可以被定义为一个时隙,并且可以包括14个OFDM符号或7个OFDM符号。因此,在子载波间隔为15KHz的情况下,一个时隙具有1ms或0.5ms的长度。此外,在5G中,为了紧急发送和在未许可频带中发送,一个TTI可以被定义为一个微时隙或子时隙,并且一个微时隙可以具有OFDM符号,其数量范围从1到((该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1)。例如,如果一个时隙的长度对应于14个OFDM符号,则一个微时隙的长度可以从1-13个OFDM符号中确定。时隙或微时隙的长度可以由标准定义,或者可以通过上层信号或系统信息发送并由终端接收。
时隙或微时隙可以被定义为具有各种发送格式,并且可以具有分类如下的格式:
-仅DL时隙(DL only slot)或全DL时隙(full-DL slot):仅DL时隙仅包括DL间隔,并且仅支持DL发送。
-以DL为中心的时隙(DL-centric slot):以DL为中心的时隙包括DL间隔、GP和UL间隔,并且D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大于U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
-以UL为中心的时隙(UL-centric slot):以UL为中心的时隙包括DL间隔、GP和UL间隔,并且D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小于U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
-仅UL时隙(UL only slot)或全UL时隙(full-UL slot):仅UL时隙仅包括UL间隔,并且仅支持UL发送。
虽然上面仅对时隙格式进行了分类,但微时隙也可以以相同的方式进行分类。也就是说,微时隙可以分为仅DL微时隙、以DL为中心的微时隙、以UL为中心的微时隙和仅UL微时隙。
根据时隙或微时隙的格式,UL/DL数据的发送开始符号和结束符号可以变化。本公开提供了一种方案,其中,为了通过终端的时隙或微时隙向基站发送UL/DL数据/从基站接收UL/DL数据,数据的开始符号和结束符号(或间隔)被指示给终端,并且终端接收这些值,从而通过时隙或微时隙发送/接收数据。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优选实施例。这里,应当注意,在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组成元素。此外,将省略对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不清楚的已知功能和配置的详细描述。
此外,尽管以下对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将针对LTE和5G系统,但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在基本上不脱离本公开的范围的情况下,本公开的主要要点也可以稍作修改地应用于具有类似技术背景和信道类型的任何其他通信系统。
在下文中,将描述用于在5G小区中执行数据发送/接收的5G系统。
图2c示出了应用本公开的通信系统的第一实施例。附图示出了5G系统操作的类型,并且本公开提出的方案适用于图2c的系统。
参考图2c,图2c(a)示出了其中5G小区2c-02由网络中的一个基站2c-01操作的情况。终端2c-03是具有5G发送/接收模块的5G能力终端。终端2c-03通过在5G小区2c-02中发送的同步信号获取同步,接收系统信息,并通过5G小区2c-02向基站2c-01发送数据/从基站2c-01接收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对5G小区2c-02的双工类型没有限制。如果5G小区是PCell,则上行链路控制发送通过5G小区2c-02发送。在5c的系统中,5G小区可以包括多个服务小区,并且可以支持总共32个服务小区。假设网络中的基站2c-01具有5G发送/接收模块(系统),并且基站2c-01可以实时控制和操作5G系统。
接下来,将描述基站2c-01配置5G资源以及在用于5G的资源中向5G能力终端2c-03发送数据/从5G能力终端2c-03接收数据的过程。
在图2c(b)的步骤2c-11中,基站2c-01向5G能力终端2c-03发送用于5G的同步、系统信息和上层配置信息。结合用于5G的同步信号,可以为使用不同数理的eMBB、mMTC或URLLC发送单独的同步信号,并且也可以通过使用单个数理来发送特定5G资源共有的同步信号。结合系统信息,可以使用单个数理来发送特定5G资源共有的系统信号,并且可以为使用不同数理的eMBB、mMTC或URLLC发送单独的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和上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时隙或微时隙是否将用于发送/接收数据的配置信息,并且可以包括时隙或微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和数理。当为终端配置DL公共控制信道接收时,系统信息和上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关于DL公共控制信道接收的配置信息。
在步骤2c-12中,基站2c-01在5G资源中向5G能力终端2c-03发送/从5G能力终端2c-03接收用于5G服务的数据。
接下来,将描述5G能力终端2c-03从基站2c-01接收5G资源配置并在5G资源中发送/接收数据的过程。
在图2c(b)的步骤2c-21中,5G能力终端2c-03从基站2c-01发送的用于5G的同步信号中获取同步,并且接收基站2c-01发送的系统信息和上层配置信息。结合用于5G的同步信号,可以为使用不同数理的eMBB、mMTC或URLLC发送单独的同步信号,并且也可以通过使用单个数理来发送特定5G资源共有的同步信号。结合系统信息,可以使用单个数理来发送特定5G资源共有的系统信号,并且可以为使用不同数理的eMBB、mMTC或URLLC发送单独的系统信息。系统信息和上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关于时隙或微时隙是否将用于发送/接收数据的配置信息,并且可以包括时隙或微时隙的OFDM符号的数量和数理。当为终端配置DL公共控制信道接收时,系统信息和上层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关于DL公共控制信道接收的配置信息。
在步骤2c-22中,5G能力终端2c-03在5G资源中向基站2c-01发送/从基站2c-01接收用于5G服务的数据。
以下描述涉及一种方案,其中,当图2c的5G系统通过使用时隙或微时隙操作时,终端被告知UL/DL数据的时间符号位置,该时间符号位置可以根据发送格式而变化,并且终端基于该位置发送/接收数据。
图2d示出了本公开中的第(2-1)实施例。
应当注意,尽管将参考图2d描述其中终端确定DL数据的开始符号位置和结束符号位置(或间隔长度)并且基于时隙接收DL数据信道的方案,但是本公开也适用于其中终端确定DL数据的开始符号位置和结束符号位置(或间隔长度)并且基于微时隙接收DL数据信道的情况。
在图2d中,2d-01指的是DL控制信道,并且可以是终端公共控制信道或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包括可以向终端公共指示的多条信息,诸如关于时隙或微时隙格式的信息。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包括多条终端特定信息,诸如关于用于UL/DL数据调度的数据发送频率的位置的信息。
在图2d中,2d-02表示DL数据信道,并且该数据信道包括DL数据和发送/接收DL数据所需的RS。
在图2d中,2d-03表示在时隙内可以进行DL发送的时域和频域。
在图2d中,2d-04表示在时隙内可以进行UL发送的时域和频域。
在图2d中,2d-05表示在时隙内将RF从DL改变到UL所需的时域和频域。
首先,将描述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在时隙间隔2d-06的仅DL时隙2d-11中,需要向终端指示DL数据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示出了在图2d的仅DL时隙2d-11中发送DL控制信道2d-01和DL数据信道2d-02的时域和频域,并且在时域或频域,DL数据信道2d-02可以与调度DL数据的DL控制信道2d-01复用。因此,终端需要知道DL数据2d-02开始的OFDM符号位置和DL数据2d-02结束的OFDM符号位置(或间隔长度)。
接下来,将描述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在时隙间隔2d-06的以DL为中心的时隙2d-21中,需要向终端指示DL数据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示出了在图2d的以DL为中心的时隙2d-21中发送DL控制信道2d-01和DL数据信道2d-02的时域和频域,并且在时域或频域中,DL数据信道2d-02可以与调度DL数据的DL控制信道2d-01复用。此外,以DL为中心的时隙21-21的结束部分包括GP 2d-05和UL发送间隔2d-04,并且DL数据信道2d-02不能在该间隔中发送。因此,终端需要知道DL数据2d-02开始的OFDM符号位置和DL数据2d-02结束的OFDM符号位置(或间隔长度)。
本公开的第(2-1)实施例结合上述情况提出的两种方案如下:
1)将描述应用于其中终端总是接收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情况,或者应用于其中终端接收使能对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的上层信号配置并且然后检测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情况的方法。DL数据开始的OFDM符号2d-12和2d-22由调度D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指示。终端从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X比特字段接收关于DL数据从仅DL时隙2d-11的哪个OFDM符号被定位的信息。从指示时隙格式的终端公共控制信道估计DL数据结束的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2d-13和2d-23。时隙格式包括关于时隙具有什么格式、D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GP的OFDM符号的数量以及U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信息。例如,确定在具有包括14个OFDM符号的DL间隔的仅DL时隙的情况下,DL数据在第14个OFDM符号处结束。例如,确定在具有包括十个OFDM符号的DL间隔、包括一个OFDM符号的GP以及包括三个OFDM符号的UL间隔的以DL为中心的时隙的情况下,DL数据在第10个OFDM符号处结束。因此,终端确定DL数据被发送直到终端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DL间隔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其中仅在一个时隙中调度DL数据的情况,但是以下方案可以应用于其中调度DL数据在多个时隙中发送的情况,或者半持久调度的情况。
-根据第一方案,从调度第一D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X比特字段接收的DL数据开始OFDM符号,以及从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时隙格式确定的结束OFDM符号,也通过后续时隙被应用于DL数据接收。因此,终端通过在多个时隙中应用相同的DL数据开始OFDM符号和相同的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来接收DL数据。
-根据第二方案,从调度第一D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X比特字段接收的DL数据开始OFDM符号也通过后续时隙被应用于DL数据接收,并且如果终端公共控制信道通知关于后续信道的时隙格式,则从各个时隙格式确定的结束OFDM符号分别被应用于后续时隙。因此,终端通过在多个时隙中应用相同的DL数据开始OFDM符号和对于各个时隙不同的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来接收DL数据。
2)将描述一种应用于其中终端接收指示终端不检测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上层信号配置,并且因此不检测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情况的方法。DL数据开始的OFDM符号2d-12和2d-22由调度D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指示。终端从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X比特字段接收关于DL数据从仅DL时隙2d-11的哪个OFDM符号被定位的信息。DL数据结束的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2d-13和2d-23从指示时隙格式的终端特定信道估计。时隙格式包括关于时隙具有什么格式、D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GP的OFDM符号的数量以及U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信息。例如,确定在仅DL时隙具有包括14个OFDM符号的DL间隔的情况下,DL数据在第14个OFDM符号处结束。例如,确定在以DL为中心的时隙具有包括十个OFDM符号的DL间隔、包括一个OFDM符号的GP以及包括三个OFDM符号的UL间隔的情况下,DL数据在第10个OFDM符号处结束。因此,终端确定DL数据被发送直到终端特定控制信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DL间隔的最后一个OFDM符号。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其中仅在一个时隙中调度DL数据的情况,但是以下方案可以应用于其中调度DL数据在多个时隙中发送的情况,或者半持久调度的情况。
-根据第一方案,从调度第一D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X比特字段接收的DL数据开始OFDM符号,以及从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时隙格式确定的结束OFDM符号,也通过后续时隙被应用于DL数据接收。因此,终端通过在多个时隙中应用相同的DL数据开始OFDM符号和相同的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来接收DL数据。
-根据第二方案,从调度第一D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X比特字段接收的DL数据开始OFDM符号也通过后续时隙被应用于DL数据接收,并且如果终端特定控制信道通知关于后续信道的时隙格式,则从各个时隙格式确定的结束OFDM符号分别被应用于后续时隙。因此,终端通过在多个时隙中应用相同的DL数据开始OFDM符号和对于各个时隙不同的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来接收DL数据。
图2e示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第(2-1)实施例的基站过程和终端过程。
首先,将描述基站过程。
在步骤2e-11中,基站向终端发送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配置信息。
在步骤2e-12中,根据时隙格式和DL数据信道调度,基站向终端发送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包括关于D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的信息,如参考图2d所示。
接下来,将描述终端过程。
在步骤2e-21中,终端从基站接收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配置信息。
在步骤2e-22中,终端从基站接收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并从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确定D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当特定终端被配置为不接收终端公共控制信道时,该特定终端仅接收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并确定D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包括关于D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的信息,如参考图2d所示。
图2f示出了本公开中的第(2-2)实施例。
应当注意,尽管将参考图2f描述其中终端确定UL数据的开始符号位置和结束符号位置(或间隔长度)并基于时隙发送UL数据信道的方案,但是本公开也适用于其中终端确定DL数据的开始符号位置和结束符号位置(或间隔长度)并基于微时隙发送UL数据信道的情况。
在图2f中,2f-01指的是DL控制信道,并且可以是终端公共控制信道或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包括可以向终端公共指示的多条信息,诸如关于时隙或微时隙格式的信息。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包括多条终端特定信息,诸如关于用于UL/DL数据调度的数据发送频率的位置的信息。
在图2f中,2f-02表示UL数据信道,并且该数据信道包括UL数据和发送/接收UL数据所需的RS。
在图2f中,2f-03表示UL控制信道,并且该控制信道包括UL控制信息和发送/接收UL控制信息所需的RS。
在图2f中,2f-04表示在时隙内可以进行DL发送的时域和频域。
在图2f中,2f-05表示在时隙内可以进行UL发送的时域和频域。
在图2f中,2f-06表示在时隙内将RF从DL改变到UL所需的时域和频域。
首先,将描述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在时隙间隔2f-07的以UL为中心的时隙2f-21中,需要向终端指示DL数据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示出了在图2f的以UL为中心的时隙2f-11中发送DL控制信道2f-01、UL数据信道2f-02和UL控制信道2f-03的时域和频域。UL数据信道2f-02可以在UL间隔2f-05中开始发送,并且由于不能知道其他终端的UL控制信道2f-03的时域和频域,基站需要向一个终端通知终端可以在其中发送UL数据信道2f-02的一个时隙的UL间隔2f-05内的OFDM符号的范围,从而避免与其他终端的UL控制信道2f-03的时域和频域冲突。因此,终端需要知道UL数据2f-02开始的OFDM符号位置和UL数据2f-02结束的OFDM符号位置(或间隔长度)。
接下来,将描述这样一种情况,其中,在时隙间隔2f-07的仅UL时隙2f-21中,需要向终端指示UL数据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示出了其中在图2f的仅UL时隙2f-21中发送UL数据信道2f-02和UL控制信道2f-03的时域和频域。UL数据信道2f-02可以从UL间隔2f-05的第一OFDM符号开始发送,并且由于不能知道其他终端的UL控制信道2f-03的时域和频域,基站需要向一个终端通知终端可以在其中发送UL数据信道2f-02的一个时隙的UL间隔2f-05内的OFDM符号的范围,从而避免与其他终端的UL控制信道2f-03的时域和频域冲突。尽管图中未示出,但是由于终端的探测参考信号(Sounding ReferenceSignal,SRS)发送时域和频域,还需要向一个终端通知可用于发送UL数据信道2f-02的OFDM符号。因此,终端需要知道UL数据2f-02开始的OFDM符号位置和UL数据2f-02结束的OFDM符号位置(或间隔长度)。
由本公开的第(2-2)实施例结合上述情况提出的两种方案如下:
1)将描述应用于其中终端总是接收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情况,或者应用于其中终端接收使能对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检测的上层信号配置并且然后检测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情况的方法。从指示时隙格式的终端公共控制信道估计UL数据开始的OFDM符号2f-12和2f-22。时隙格式包括关于时隙具有什么格式、D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GP的OFDM符号的数量以及U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信息。例如,确定在具有包括14个OFDM符号的UL间隔的仅UL时隙的情况下,在第一OFDM符号处发送UL数据。例如,确定在具有包括三个OFDM符号的DL间隔、包括一个OFDM符号的GP以及包括十个OFDM符号的UL间隔的以UL为中心的时隙的情况下,在第五个OFDM符号处发送UL数据。因此,终端确定从由终端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UL间隔的开始OFDM符号处发送UL数据。UL数据结束的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2f-13和2f-23由调度U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指示。终端从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Y比特字段接收关于可以发送UL数据的以UL为中心的时隙2f-11或仅UL时隙2f-21的OFDM符号的范围的信息。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其中仅在一个时隙中调度UL数据的情况,但是以下方案可以应用于其中调度UL数据在多个时隙中发送的情况,或者半持久调度的情况。
-根据第一方案,从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时隙格式确定的开始OFDM符号和从调度第一U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Y比特字段接收的UL数据的结束OFDM符号也通过后续时隙应用于UL数据发送。因此,终端通过在多个时隙中应用相同的UL数据开始OFDM符号和相同的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来发送UL数据。
-根据第二方案,如果终端公共控制信道通知关于后续信道的时隙格式,则从各个时隙格式确定的开始OFDM符号分别被应用于后续时隙,并且从调度第一U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Y比特字段接收的UL数据结束OFDM符号也通过后续时隙被应用于UL数据发送。因此,终端通过在多个时隙中应用对于各个时隙不同的开始OFDM符号和相同的UL数据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来发送UL数据。
2)将描述一种应用于其中终端接收指示终端不检测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上层信号配置,并且因此不检测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情况的方法。从指示时隙格式的终端公共控制信道估计UL数据开始的OFDM符号2f-12和2f-22。时隙格式包括关于时隙具有什么格式、D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GP的OFDM符号的数量以及UL间隔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信息。例如,确定在具有包括14个OFDM符号的UL间隔的仅UL时隙的情况下,在第一OFDM符号处发送UL数据。例如,确定在具有包括三个OFDM符号的DL间隔、包括一个OFDM符号的GP以及包括十个OFDM符号的UL间隔的以UL为中心的时隙的情况下,在第五个OFDM符号处发送UL数据。因此,终端确定从由终端公共控制信道指示的时隙格式的UL间隔的第一OFDM符号发送UL数据。UL数据结束的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2f-13和2f-23由调度U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指示。终端从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Y比特字段接收关于其中可以发送UL数据的以UL为中心的时隙2f-11或仅UL时隙2f-21的OFDM符号的范围的信息。
尽管上面已经描述了其中仅在一个时隙中调度UL数据的情况,但是以下方案可以应用于其中调度UL数据在多个时隙中发送的情况,或者半持久调度的情况。
-根据第一方案,从终端公共控制信道的时隙格式确定的开始OFDM符号和从调度第一U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Y比特字段接收的UL数据的结束OFDM符号也通过后续时隙应用于UL数据发送。因此,终端通过在多个时隙中应用相同的UL数据开始OFDM符号和相同的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来发送UL数据。
-根据第二方案,如果终端公共控制信道通知关于后续时隙的时隙格式,则从各个时隙格式确定的开始OFDM符号分别被应用于后续时隙,并且从调度第一UL数据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的Y比特字段接收的UL数据结束OFDM符号也通过后续时隙被应用于UL数据发送。因此,终端通过在多个时隙中应用对于各个时隙不同的开始OFDM符号和相同的UL数据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来发送UL数据。
图2g示出了关于本公开的第(2-2)实施例的基站过程和终端过程。
首先,将描述基站过程。
在步骤2g-11中,基站向终端发送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配置信息。
在步骤2g-12中,根据时隙格式和UL数据信道调度,基站向终端发送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包括关于U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的信息,如参考图2f所示。
接下来,将描述终端过程。
在步骤2g-21中,终端从基站接收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配置信息。
在步骤2g-22中,终端从基站接收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并从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确定U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当特定终端被配置为不接收终端公共控制信道时,该特定终端仅接收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并确定U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终端公共控制信道和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包括关于U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和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的信息,如参考图2f所示。
参考图2d和图2f描述的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可以通过一比特标志来调度DL数据,或者可以调度UL数据。如果一比特标志指示0,则终端特定控制信道调度DL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特定位置的X比特字段指示D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并且终端可以接收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并且可以从特定位置的X比特字段确定DL数据信道的开始OFDM符号。如果一比特标志指示1,则终端特定控制信道调度UL数据;在这种情况下,特定位置的Y比特字段指示UL数据信道的结束OFDM符号(或间隔长度);并且终端可以接收终端特定控制信道,并且可以从特定位置的Y比特字段确定UL数据信道的结束OFDM符号。终端可以确定X比特字段和Y比特字段具有相同的位置和相同的比特数,并且可以相应地接收相同的位置和相同的比特数。
接下来,图2h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基站设备。
控制器2h-01根据本公开的图2e和图2g中示出的基站过程以及本公开的图2d和图2f中示出的用于发送/接收UL/DL数据的方法来控制UL/DL数据发送/接收资源,通过5G控制信息发送设备2h-05向终端发送该资源,并且通过调度器2h-03调度5G数据,以便通过5G数据发送/接收设备2h-07向5G终端发送5G数据/从5G终端接收5G数据。
接下来,图2i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的终端设备。
根据本公开的图2e和图2g中示出的终端过程以及本公开的图2d和图2f中示出的用于发送/接收UL/DL数据的方法,该终端过程通过5G控制信息接收设备2i-05从基站接收UL/DL数据发送/接收资源位置,并且控制器2i-01通过5G数据发送/接收设备2i-06向5G基站发送/从5G基站接收已经被调度在接收到的资源位置的5G数据。
<第三实施例>
无线通信系统已经超越初始阶段提供的基于语音的服务发展到宽带无线通信系统,该宽带无线通信系统提供符合通信标准(诸如,3GPP的高速分组接入(HSPA)、长期演进(LTE)或演进的通用陆地无线电接入(E-UTRA)、高级LTE(LTE-A)、3GPP2的高速率分组数据(HRPD)、超移动宽带(UMB)、IEEE的802.16e等)的高速和高质量的分组数据服务。此外,5G或新无线电(NR)的通信标准正在被开发为5G无线通信系统。
在这种包括5G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终端可以被提供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MTC)和超可靠和低时延通信(URLLC)当中的至少一种服务。这种服务可以在相同的时间间隔期间提供给相同的终端。在该实施例中,eMBB可以是旨在高速发送大容量数据的服务,mMTC可以是旨在最小化终端功率和连接多个终端的服务,URLLC可以是旨在高可靠性和低时延的服务,但是本公开不限于此。上述三种服务可以是诸如LTE系统或后LTE 5G/NR(新无线电或下一代无线电)系统的系统中的主要场景。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用于eMBB和URLLC之间共存或mMTC和URLLC之间共存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当基站已经为终端在特定发送时间间隔(TTI)内调度了对应于eMBB服务的数据,并且如果发生了需要在TTI中发送URLLC数据的情况,则eMBB数据的一部分可以不在已经用于调度和发送eMBB数据的频带内发送,并且所生成的URLLC数据可以在该频带内发送。已为其调度eMBB的终端和已为其调度URLLC的终端可以是相同的终端或不同的终端。在这种情况下,已经被调度和发送的eMBB数据的一部分可能无法被发送,并且eMBB数据被损坏的可能性相应增加。因此,在这种情况下,需要确定用于处理由已经为其调度eMBB的终端或已经为其调度URLLC的终端接收的信号的方法,以及用于接收该信号的方法。因此,在该实施例中,将描述不同种类的服务之间共存的方法,其中,当通过共享全部或部分频带来调度关于eMBB的信息和关于URLLC的信息时、当同时调度关于mMTC的信息和关于URLLC的信息时、当同时调度关于mMTC的信息和关于eMBB的信息时、或者当同时调度关于eMBB的信息、关于URLLC的信息和关于mMTC的信息时,可以发送关于各个服务的信息。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在本公开的以下描述中,当结合于此的已知功能或配置可能使本公开的主题相当不清楚时,将省略对其的详细描述。下面将描述的术语是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而定义的术语,并且可以根据用户、运营商的意图或习惯而不同。因此,术语的定义应该基于整个说明书的内容。如本文所使用的,“基站”是指执行终端资源分配的实体,并且可以是gNode B、eNode B、Node B、基站(BS)、无线接入单元、基站控制器、发送和接收单元(TRP)或网络上的节点中的至少一个。终端可以包括能够执行通信功能的用户设备(UE)、移动台(MS)、蜂窝电话、智能电话、计算机或多媒体系统。在本公开中,“下行链路(DL)”是指基站向终端发送的信号的无线发送路径,“上行链路(UL)”是指终端向基站发送的信号的无线通信路径。尽管下文将参考示例性LTE或LTE-A系统来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但是本公开的实施例也适用于具有相似技术背景或信道类型的其他通信系统。例如,作为后LTE-A开发的第五代移动通信技术(5G新无线电(NR))可以属于该技术。此外,本公开的实施例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不认为实质上偏离了本公开的范围的部分修改应用于其他通信系统。
作为宽带无线通信系统的代表性示例,LTE系统对下行链路(DL)采用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对上行链路(UL)采用单载波频分多址(SC-FDMA)方案。“上行链路”是指终端(或用户设备(UE)或移动台(MS))通过其向基站(BS)(或eNodeB)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并且“下行链路”是指基站通过其向终端发送数据或控制信号的无线链路。在上述多址方案中,以防止资源重叠的方式分配和操作用于承载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时频资源,即建立用户之间的正交性,以便识别每个用户的数据或控制信息。
当在初始发送解码失败时,LTE系统采用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方案,该方案在物理层中重发相应的数据。根据HARQ方案,当接收器未能准确解码数据时,接收器向发送器发送指示解码失败的信息(否定确认(NACK)),使得发送器可以在物理层中重发相应的数据。接收器将发送器重发的数据与先前解码失败的数据相结合,从而改进数据接收性能。此外,当接收器准确解码数据时,接收器可以向发送器发送指示成功解码的信息(确认(ACK)),使得发送器可以发送新数据。
图3a示出了时频域的基本结构,该时频域是在LTE系统或与其类似的系统的下行链路中发送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域。
参考图3a,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时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OFDM符号,Nsymb个OFDM符号3a02构成一个时隙3a06,两个时隙构成一个子帧3a05。每个时隙的长度为0.5ms,每个子帧的长度为1.0ms。无线电帧3a14是包括十个子帧的时域单元。频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整个系统发送带宽的带宽包括总共NBW个子载波3a04。然而,这些特定的数值可以可变地应用。
在时频域中,基本资源单元是资源元素(RE)3a12,其可以由OFDM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来表示。资源块(RB)(或物理资源块(PRB))3a08由时域中的Nsymb个连续OFDM符号3a02和频域中的NRB个连续子载波3a10定义。因此,一个时隙中的一个RB 3a08可以包括Nsymbx NRB个RE 3a12。一般地,数据的最小频域分配单元是RB单元,并且在LTE系统中,一般地,Nsymb=7,NRB=12,并且NBW和NRB可以与系统发送频带的带宽成比例。数据速率的增加与为终端调度的RB数量成比例。LTE系统可以定义和操作六个发送带宽。在基于频率单独操作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FDD系统的情况下,下行链路发送带宽和上行链路发送带宽可以彼此不同。信道带宽表示对应于系统发送带宽的RF带宽。下面提供的表3指示了在LTE系统中定义的系统发送带宽和信道带宽之间的关联。例如,在信道带宽为10MHz的LTE系统的情况下,发送带宽可以包括50个RB。
[表3]
下行链路控制信息可以在子帧内的初始N个OFDM符号内发送。在该实施例中,一般地,N={1,2,3}。因此,可以根据要在当前子帧中发送的控制信息的量来为每个子帧可变地应用N的值。发送的控制信息可以包括指示在其上发送控制信息的OFDM符号的数量的控制信道发送间隔指示符、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调度信息、以及HARQ ACK/NACK信号。
在LTE系统中,与下行链路数据或上行链路数据相关联的调度信息经由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从基站发送到终端。DCI根据各种格式定义,并且可以根据每个格式指示:使用关于上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上行链路(UL)授权)还是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信息(下行链路(DL)授权)、是否使用具有小控制信息大小的紧凑DCI、是否应用使用多个天线的空间复用,以及是否使用用于功率控制的DCI。例如,对应于关于下行链路数据的调度控制信息(DL授权)的DCI格式1可以至少包括以下多条控制信息。
-资源分配类型0/1标志:指示资源分配方案是类型0还是类型1。类型0应用位图方案,并以资源块组(RBG)为单位分配资源。在LTE系统中,调度的基本单元是由时域和频域资源表示的RB,并且RBG包括多个RB,且在类型0方案中用作调度的基本单元。类型1用于在RGB内分配特定RB。
-资源块分配:指示分配给数据发送的RB。所表示的资源根据系统带宽和资源分配方案来确定。
-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指示用于数据发送的调制方案和传输块(TB)的大小,传输块是要发送的数据。
-HARQ进程号:指示HARQ的进程号。
-新数据指示符:指示HARQ初始发送或重发。
-冗余版本:指示HARQ的冗余版本。
-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TPC)命令:指示关于PUCCH的发送功率控制命令,PUCCH是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DCI可以经历信道编码和调制过程,并且可以通过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或控制信息,它们在下文中可以互换使用)或通过增强型PDCCH(EPDCCH)(或增强型控制信息,它们在下文中可以互换使用)发送,PDCCH是下行链路物理控制信道。
一般地,DCI独立于每个终端由特定无线电网络临时标识符(Radio NetworkTemporary Identifier,RNTI)(或终端标识符)进行加扰,向其添加循环冗余校验(CyclicRedundancy Check,CRC),DCI被信道编码,然后DCI被配置为每个独立的PDCCH并发送。在时域中,PDCCH在控制信道发送间隔期间被映射和发送。PDCCH的频域映射位置由每个终端的标识符(ID)确定,并且可以跨整个系统发送频带分布和发送。
下行链路数据可以通过物理下行链路共享信道(PDSCH)发送,该信道是专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物理信道。PDSCH可以在控制信道发送间隔之后发送,并且调度信息(诸如频域中的特定映射位置和调制方案)基于通过PDCCH发送的DCI来确定。
通过使用构成DCI的控制信息当中的MCS,基站通知终端应用于要用于发送的PDSCH的调制方案和要发送的数据的大小(传输块大小(TBS))。在实施例中,MCS可以包括五个比特或更多或更少的比特。TBS对应于在将用于纠错的信道编码应用于要由基站发送的数据(传输块(TB))之前的大小。
LTE系统支持的调制方案包括正交相移键控(QPSK)、16正交幅度调制(QAM)和64QAM,并且其调制阶数(Qm)分别对应于2、4和6。也就是说,在QPSK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2比特;在16QAM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4比特;以及在64QAM调制的情况下,每符号可以发送6比特。根据系统修改,也可以使用256QAM或更高的调制方案。
图3b示出了时频域的基本结构,该时频域是在LTE系统的上行链路中发送数据或控制信道的无线电资源域。
参考图3b,横轴表示时域,纵轴表示频域。时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SC-FDMA符号3b02,并且NsymbUL个SC-FDMA符号可以构成一个时隙3b06。两个时隙构成一个子帧3b05。频域中的最小发送单元是子载波,并且整个系统发送带宽3b04包括总共NBW个子载波。NBW可以具有与系统发送频带成比例的值。
在时频域中,基本资源单元是资源元素(RE)3b12,其可以由SC-FDMA符号索引和子载波索引来表示。资源块对(RB对)3b08可以由时域中的NsymbUL个连续SC-FDMA符号和频域中的NscRB个连续子载波来定义。因此,一个RB包括NsymbUL x NscRB个RE。一般地,数据或控制信息的最小发送单元是RB单元。在PUCCH的情况下,其被映射到对应于一个RB的频域,并且在一个子帧期间被发送。
在LTE系统中,可以定义PUCCH或PUSCH的定时关系,该PUCCH或PUSCH是用于传送HARQ ACK/NACK的上行链路物理信道,并且该PUCCH或PUSCH对应于作为用于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物理信道的PDSCH或包括半持久调度释放(SPS释放)的PDCCH/EPDCCH。例如,在根据频分双工(FDD)操作的LTE系统中,对应于在第(n-4)子帧中发送的PDSCH或者包括SPS释放的PDCCH/EPDCCH的HARQ ACK/NACK可以在第n子帧中通过PUCCH或PUSCH发送。
LTE系统中的下行链路HARQ采用异步HARQ类型,其中数据重发时间点不是固定的。也就是说,当基站响应于初始发送的数据从终端接收到HARQ NACK的反馈时,基站通过调度操作自由地确定重发数据发送时间点。在缓冲作为解码HARQ操作的接收数据的结果而被确定为错误的数据之后,终端可以执行与下一重发数据的组合。
如果终端在子帧n中接收到包括从基站发送的下行链路数据的PDSCH,则终端在子帧n+k中通过PUCCH或PUSCH向基站发送包括下行链路数据的HARQ ACK或NACK的上行链路控制信息。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LTE系统的FDD或时分双工(TDD)及其子帧配置来不同地定义k。例如,在FDD LTE系统的情况下,k被固定为4。在TDD LTE系统的情况下,k可以根据子帧配置和子帧数而变化。此外,当数据通过多个载波发送时,k的值可以根据每个载波的TDD配置而不同地应用。
在LTE系统中,不同于下行链路HARQ,上行链路HARQ采用同步HARQ类型,其中数据发送时间点是固定的。也就是说,作为用于上行链路数据发送的物理信道的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作为其之前的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PDCCH、以及作为用于发送下行链路HARQ ACK/NACK的物理信道并且对应于PUSCH的物理混合指示信道(Physical HybridIndicator Channel,PHICH)的上行/下行链路定时关系可以根据以下规则来发送/接收。
如果终端在子帧n中接收到包括从基站发送的上行链路调度控制信息的PDCCH或用于发送下行链路HARQ ACK/NACK的PHICH,则终端在子帧n+k中通过PUSCH发送对应于控制信息的上行链路数据。在这种情况下,可以根据LTE的系统的FDD或时分双工(TDD)及其子帧配置来不同地定义k。例如,在FDD LTE系统的情况下,k可以被固定为4。在TDD LTE系统的情况下,k可以根据子帧配置和子帧数而变化。此外,当数据通过多个载波发送时,k的值可以根据每个载波的TDD配置而不同地应用。
此外,如果终端在子帧i中从基站接收到包括关于下行链路HARQ ACK/NACK的信息的PHICH,则PHICH对应于终端在子帧i-k中发送的PUSCH。在这种情况下,k可以根据LTE的系统的FDD或TDD及其配置来不同地定义。例如,在FDD LTE系统的情况下,k被固定为4。在TDDLTE系统的情况下,k可以根据子帧配置和子帧数而变化。此外,当数据通过多个载波发送时,k的值可以根据每个载波的TDD配置而不同地应用。
[表4]
上面的表4列举了在遵循3GPP TS 36.213由C-RNTI配置的条件下(由C-RNTI配置的PDCCH和PDSCH),根据各个发送模式可以支持的DCI格式类型。终端根据预先配置的发送模式假设相应的DCI格式存在于控制空间间隔中,然后执行搜索和解码。例如,如果向终端指示发送模式8,则终端在公共搜索空间和UE特定搜索空间中搜索DCI格式1A,并且仅在UE特定搜索空间中搜索DCI格式2B。
以上对无线通信系统的描述是参考LTE系统进行的,并且本公开的内容不限于LTE系统,并且也适用于各种无线通信系统,诸如NR和5G。此外,当在实施例中应用于不同的无线通信系统时,k的值可以改变,并且也可以应用于使用对应于FDD的调制类型的系统。
图3c和图3d示出了与时频资源相关的在5G或NR系统中考虑的服务eMBB、URLLC和mMTC的数据段分配。
参考图3c和图3d,示出了各个系统中用于信息发送的频率和时间资源的分配类型。
首先,图3c示出了在整个系统频带3c00中用于eMBB、URLLC和MMTC的数据分配。如果在eMBB 3c01和mMTC 3c09被分配在特定频带中并发送时,URLLC数据3c03、3c05和3c07被生成并需要被发送,则URLLC数据3c03、3c05和3c07可以在清空已经分配了eMBB 3c01和mMTC 3c09的部分之后或者在不发送已经分配了eMBB 3c01和mMTC 3c09的部分的情况下被发送。由于服务当中的URLLC需要具有减少的时延,所以URLLC数据3c03、3c005和3c07可以被分配给已经分配了eMBB的资源3c01的一部分,然后被发送。显然,如果URLLC被额外分配给已经分配了eMBB的资源并且然后被发送,则eMBB数据可能不会在重叠的时频资源中被发送,并且eMBB数据发送性能可能相应地降低。也就是说,在上述情况下,URLLC分配可能会导致eMBB数据发送失败。
在图3d中,整个系统频带3d00可以被划分并用于在各个子频带3d02、3d04和3d06中发送服务和数据。可以预先确定关于子频带配置的信息,并且可以通过上层信令将该信息从基站发送到终端。替代地,结合关于子频带的信息,基站或网络节点可以任意划分并向终端提供服务,而不发送任何单独的子频带配置信息。在图3d中,子频带3d02用于发送eMBB数据,子频带3d04用于发送URLLC数据,并且子频带3d06用于发送mMTC。
在整个实施例中,用于URLLC发送的发送时间间隔(TTI)的长度可以小于用于发送eMBB或mMTC的TTI的长度。此外,对关于URLLC的信息的响应可以比在eMBB或mMTC的情况下发送得更快,并且信息可以相应地以低时延来发送/接收。
在下文中描述的eMBB服务将被称为第一类型服务,并且eMBB的数据将被称为第一类型数据。第一类型服务或第一类型数据不限于eMBB,并且也可以对应于要求高速数据发送或进行宽带发送的情况。此外,URLLC服务将被称为第二类型服务,并且URLLC的数据将被称为第二类型数据。第二类型服务或第二类型数据不限于URLLC,并且也可以对应于要求低时延或要求高可靠性发送的情况,或者对应于要求低时延和高可靠性两者的不同系统。此外,mMTC服务将被称为第三类型服务,并且mMTC的数据将被称为第三类型数据。第三类型服务或第三类型数据不限于mMTC,并且也可以对应于要求低速、宽覆盖范围或低功率的情况。此外,在实施例的描述中,第一服务可以被理解为包括第三类型服务或者不包括第三类型服务。
用于发送三种服务或数据的各个类型的物理层信道可以具有不同的结构。例如,TTI的长度、频率资源分配单元、控制信道结构和数据映射方法中的至少一个可以不同。
虽然上面已经描述了三种服务和三种数据,但是可以存在更多种类的服务和与之对应的数据,并且本公开的内容也适用于这种情况。
传统的LTE或LTE-A系统中的术语“物理信道”和“信号”可用于描述实施例中提出的方法和设备。然而,本公开的内容也适用于除了LTE和LTE-A系统之外的无线通信系统。
如上所述,实施例定义了用于发送第一、第二和第三类型服务或数据的终端和基站的发送/接收操作,并且提出了一种用于操作在同一系统中一起接收不同类型的服务或数据调度的终端的详细方法。如本文所使用的,“第一、第二和第三类型终端”分别指接收第一、第二和第三类型服务或数据调度的终端。在实施例中,第一、第二和第三类型终端可以是相同的终端或不同的终端。
在以下实施例中,上行链路调度授权信号和下行链路数据信号中的至少一个将被称为第一信号。此外,在本公开中,关于上行链路调度授权的上行链路数据信号和关于下行链路数据信号的HARQ ACK/NACK中的至少一个在下文中将被称为第二信号。在实施例中,在从基站发送到终端的信号当中,期望来自终端的响应的信号可以是第一信号,并且对应于第一信号的终端的响应信号可以是第二信号。此外,在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服务类型可以是eMBB、URLLC和mMTC中的至少一个,并且第二信号也可以对应于这些服务中的至少一个。
在以下实施例中,第一信号的TTI长度可以指示第一信号被发送的时间长度,作为与第一信号发送相关的时间值。此外,在本公开中,第二信号的TTI长度可以指示第二信号被发送的时间长度,作为与第二信号发送相关的时间值,并且第三信号的TTI长度可以指示第三信号被发送的时间长度,作为与第三信号发送相关的时间值。此外,在本公开中,第二信号发送定时对应于关于终端何时发送第二信号以及基站何时接收第二信号的信息,并且可以被称为第二信号发送/接收定时。
本公开的内容适用于FDD和TDD系统。
如本文所使用的,上层信令是一种信号传送方法,其中基站通过使用物理层的下行链路数据信道将信号传送到终端,或者终端通过使用物理层的上行链路数据信道将信号传送到基站,并且也可以被称为RRC信令、PDCP信令或MAC控制元素(MAC CE)。
本公开的内容适用于FDD和TDD系统。
图3e示出了控制和数据信息传送。
图3ea和图3eb示出了其中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TB)分别在第N传输间隔3e06和第(N+1)传输间隔3e14中通过下行链路发送的情况。第N传输间隔3e06包括控制区域3e02和数据区域3a16,并且控制区域3e02预先向终端提供关于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调制和编码方案(MCS)、混合ARQ(HARQ)进程号、资源块(RB)分配以及相应数据区域3e16的开始位置(符号或时隙或微时隙)和结束位置(符号或时隙或半时隙)的全部或部分信息。在第N传输间隔3e06中,根据情况,控制区域3e02和数据区域3e16可以具有相同的频率资源、不同的频率资源或部分相同的频率资源。其中N为1的情况对应于其中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被初始发送的情况,并且其中N大于2的情况指示其中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被重发的情况。第(N+1)传输间隔3e14指示其中在第N传输间隔3e06中已经发送的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被再次发送的情况。这种重发的情况可以对应于其中在第N传输间隔3e06中已经从终端传送到基站的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未被接收到的情况。第(N+1)传输间隔3e14包括控制区域3e10和数据区域3e12。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分别位于第N传输间隔3e06中的数据区域3e04和第(N+1)传输间隔3e14中的数据区域3e12中。可能存在这样的情况,其中不同于第一服务类型的第二服务类型的传输块发生在第N传输间隔3e06中,并且已经分配了第一服务类型的先前调度的传输块的数据区域3e04的一部分被用于第二服务类型的传输块。因此,已经被分配给第N传输间隔3e04的数据区域3e04的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可以被用于第二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资源区域3e16部分中断(broken)。也就是说,当终端接收到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时,对构成相应传输块的码块(Code Block,CB)的解码可能部分失败。
例如,第一服务类型可以是eMBB或mMTC,第二服务类型可以是URLLC。当终端解码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一些码块失败时,终端向基站报告对包括相应码块的传输块的解码已经失败。在第(N+1)传输间隔3e14中,在第N传输间隔3e06中已经发送失败的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被再次发送。此外,关于第(N+1)传输间隔3e14的数据区域3e12是重发传输块还是第(N+1)传输间隔3e14的控制区域3e10中的新传输块的信息被包括在控制区域3e10的DCI中并被传送到终端。在LTE中,被称为新数据指示符(New Data Indicator,NDI)的比特信息在其上提供信息。如果终端参考NDI确认重发,则在先前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传输块的预解码值(或原始数据)和在当前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传输块的预解码值(或原始数据)被HARQ组合,从而执行解码。这是为了增加成功解码的概率。然而,在其中第二服务类型的传输块占据已经为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分配的数据区域的一部分的情况下,不执行HARQ组合。这是因为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几个任意码块中的一些或全部可以被解释为被第二服务类型的传输块替换。因此,如果终端在确定第(N+1)次发送是第N次发送的重发之后进行HARQ组合,则具有不同条信息的码块可能结束被组合。因此,在这种情况下,解码优选地仅由在第(N+1)传输间隔中发送的相同码块来执行,而不对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码块进行HARQ组合,这些码块已经被第二服务类型的传输块损坏。例如,如果在第N传输间隔中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第i码块被第二服务类型的传输块损坏,则在第(N+1)传输间隔中重发的第i码块被单独解码,而不对在第(N+1)传输间隔中已经再次发送的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第i码块与在第N传输间隔中已经被损坏的第i码块进行HARQ组合。因此,DCI需要包括用于额外确定是否执行HARQ组合的信息。
在本公开中,这种信息被称为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或HARQ组合指示符)。例如,如果DCI中指示重发的HARQ组合指示符为0,则终端认为不执行先前传输间隔的传输块和当前传输间隔的传输块的组合。相反,如果DCI中指示重发的HARQ组合指示符是1,则终端认为不执行先前传输间隔的传输块和当前传输间隔的传输块的组合。应当注意,在该示例中,HARQ组合指示符的值可以互换应用。HARQ组合指示符可以是如上述示例中的一比特信息,并且也可以是包括更多比特的信息。仅一比特信息就足以指示是否要执行HARQ组合。相应的HARQ组合指示符可以总是包括在通过跨整个系统频带的控制区域发送的DCI中,或者可以仅包括在可以在其中发送第二服务类型的频带中发送的DCI中。此外,只有能够支持第二服务类型的基站才能发送包括相应的HARQ组合指示符的DCI。
上述HARQ组合指示符可以在DCI中具有被单独添加一比特的信息。作为另一示例,由于HARQ组合指示符对应于如果NDI指示的信息指示重发时所应用的操作,所以可以根据NDI指示的值不同地解释DCI构成元素,而无需为HARQ组合指示符添加单独的比特。也就是说,如果NDI指示重发,构成LTE的DCI的各种元素中的一些,诸如HARQ进程号、MCS或RB分配、和RV,可以被用作HARQ组合指示符。当NDI指示重发时,MCS能够进行从如下表5中给出的IMCS值的29-31中选择一个的操作。下面给出的表5(PDSCH的调制和TBS索引表)基于文件3GPPTS 36.213-d20中包括的表7.1.7.1-1。
TBS大小遵循在先前发送中确定的TBS大小,并且只有调制阶数可以改变。当NDI指示重发时,在通过在LTE中使用总共五个比特而提供的32种情况当中,可以仅使用三个值作为MCS值。因此,在后LTE 5G(NR)、下一代移动通信中,如果NDI指示重发,则构成MCS的总比特数当中的一个比特可以用作HARQ组合指示符。在LTE的情况下,例如,如果NDI指示重发,而总共五个比特被用于MCS,则构成MCS的总共五个比特当中的一个比特可以被用作指示HARQ组合指示符的比特,并且剩余的四个比特可以被用于指示在重发情况下新配置的MCS。如果在重发情况下,TBS遵循先前的发送值,并且如果单独改变调制阶数,则仅需要相应系统中能够支持的调制阶数的总数。如果在LTE中单独支持总共三个调制阶数,则除了为HARQ组合指示符排除的一个比特之外,剩余的四个比特可以充分地单独支持重发DCI。
[表5]
上述示例的示意表如下。也就是说,在下表6中,NDI在(A)中示出了初始发送,而(B)示出了重发情况。当NDI指示重发时,初始发送中使用的Y比特的MCS(具体地,指示调制和TBS索引表信息的区域)被分成Z比特的HARQ组合指示符和新配置的Z’比特的MCS。需要注意的是,Y=Z+Z’。在LTE中,X=1,Y=5。此外,尽管在本公开中Z=1被认为是HARQ组合指示符的比特数,但是也可以考虑其他值。下表中表示的MCS可被充分用作构成不同DCI的信息。
[表6]
作为另一示例,也可以利用分配给MCS、HARQ进程和RB分配的信息当中的一比特配置作为HARQ组合指示符。也就是说,可以为MCS配置总共五个比特,并使用总共32种情况,并且如果不是全部32种情况而是仅使用其中的一些情况,则未使用的情况可以用于HARQ组合指示符。也就是说,可以解释为,如果配置为11010的比特配置没有被用作MCS信息,则相应的信息指示HARQ组合指示符。上述示例以同样的方式充分适用于不同DCI信息的另一构成元素。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用于最小化第二服务类型的服务对支持第一服务类型的终端的影响的方法。上述码块都可以被解释为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单元。上述HARQ组合指示符也可以用作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HARQ指示符或组合指示符的术语。此外,HARQ组合指示符可以被添加到位于下行链路控制区域中的DCI的特定格式或所有格式中,并被相应地利用。HARQ组合指示符可以以这样一种方式退出,即一个比特被添加到现有的DCI字段,或者可以被配置为将该比特添加到构成现有DCI的元素当中的MCS、HARQ进程和RB分配中。例如,构成MCS的一些比特可以用作HARQ组合指示符。包括HARQ组合指示符的DCI可以存在于终端支持的整个频带中,或者仅存在于频带的一部分中。替代地,基站可以通过高层信令,诸如MAC CE、SIB或RRC,向所有终端或向每个终端提供包括HARQ组合指示符的DCI配置。代替作为显式比特信息被包括在DCI中,HARQ组合指示符可以以MAC CE、SIB或RRC的形式被半静态地传送到一组终端或每个终端。因此,如果半静态地接收到HARQ组合指示符,则重发传输块可以以这样的方式操作,即在预定间隔期间总是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
此外,可以隐式支持HARQ组合指示符。也就是说,如果特定值由构成特定MCS、特定HARQ进程、RB分配或另一DCI字段的元素的组合或单独状态指示,则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例如,如果表示构成MCS的值当中的特定值,或者如果构成MCS的所有比特当中的特定比特表示特定值,则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替代地,根据检测到DCI字段的资源的频率或时间的位置或范围,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替代地,根据在接收到重发DCI之前分配给传输间隔的数据区域资源的频率或时间的位置或范围,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替代地,根据构成传输块的码块的数量,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替代地,根据构成传输块的所有码块的数量以及在先前发送中解码失败(或成功)的码块的索引、顺序或位置,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此外,根据构成传输块的码块总数当中在先前发送中解码成功(或失败)的码块的数量/程度,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此外,根据HARQ定时值,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HARQ定时可以被定义为下行链路资源分配和下行链路数据发送之间的时间、下行链路数据发送结果报告和下行链路数据重发之间的时间、或者下行链路数据发送和发送结果报告之间的时间。此外,根据配置的HARQ进程号,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此外,根据终端类型,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终端类型的示例包括支持第一服务类型和第二服务类型两者的终端以及仅支持其一部分的终端。此外,根据终端已经向基站报告的信道估计值,诸如信道状态信息(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CSI)、预编码矩阵指示符(Precoding MatrixIndicator,PMI)或参考信号接收功率(Reference Signal Received Power,RSRP),终端可以将其解释为执行或不执行HARQ组合的操作。
图3f是示出根据第(3-1)实施例的由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的框图。
图3f示出了当存在于控制区域中的DCI中存在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或HARQ组合指示符)时的终端操作。终端在检查数据区域之前首先检查控制区域,然后检查(3f00)包括在控制区域的DCI中的HARQ组合指示符。如果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指示“是(YES)”(例如,一比特值为0),则这意味着指示第二服务类型的发生,并且终端假设没有执行HARQ组合来操作。因此,在当前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传输块中包括的码块被单独解码(3f04)。相反,如果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指示“否(NO)”(例如,一比特值为1),则这意味着指示第二服务类型不发生,并且终端假设执行了HARQ组合来操作(3f02)。因此,在当前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码块与在先前发送中接收到的码块进行HARQ组合,然后被解码(3f02)。以上“是”或“否”的示例具有0或1的一比特值,当0或1的值被交换时,解释仍然有效。应当注意,“是”或“否”的示例也可以由终端隐式确定。上述码块都可以被解释为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单元。
图3g是示出根据第(3-2)实施例的由终端接收数据的方法的框图。
图3g示出了当存在于控制区域中的DCI中存在NDI和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或HARQ组合指示符)时的终端操作(3g00)。终端检查(3g02)控制区域中的NDI,并且,如果检查的结果确认是初始发送,则终端立即解码相应的码块(3g04)。如果检查(3g02)NDI的结果确认是重发,则终端检查(3g06)HARQ组合指示符。如果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指示“是”(例如,一比特值为0),则这意味着指示第二服务类型的发生,并且终端假设没有执行HARQ组合来操作。因此,在当前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传输块中包括的码块被单独解码(3g10)。相反,如果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指示“否”(例如,一比特值为1),则这意味着指示第二服务类型不发生,并且终端假设执行了HARQ组合来操作(3g08)。因此,在当前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码块与在先前发送中接收到的码块进行HARQ组合,然后被解码(3g08)。以上“是”或“否”的示例具有0或1的一比特值,当0或1的值被交换时,解释仍然有效。应当注意,“是”或“否”的示例也可以由终端隐式确定。上述码块都可以被解释为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单元。
图3h示出了根据第(3-3)实施例的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3h从码块的视角示出了终端接收第一服务类型的数据的过程。图3h示出了总共存在六个码块的情况。可能发生这样的情况,其中,当解码在第N传输间隔中从码块(CB)1连续进行(3h00)时,码块3的解码失败。这种解码失败的情况可以包括其中相应的码块被信道的影响或被第二服务类型损坏的情况(3h04)。之后的码块4-6可以不被解码(3h02),并且预解码值可以存储在相应终端的缓冲器中。可以应用支持这种操作的情况来降低终端的功耗,该功耗可能取决于终端的解码而额外发生。也就是说,由于在码块3已经被损坏时解码相应传输块的结果是失败,所以通过执行与稍后重发的码块的HARQ组合并且然后关于每个码块执行解码,增加了成功解码的概率,并且在码块3之后相应地不执行解码。也就是说,与码块3之后的所有码块4-6相关联的预解码值被存储在缓冲器中,并且在与码块1和2相关联的成功解码之后的值被存储在缓冲器中。在参考HARQ组合指示符确认是否对在第(N+1)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码块3-6和在第N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码块3-6进行HARQ组合(3h08)之后,终端执行(3h06)。也就是说,如果HARQ组合指示符指示HARQ组合,则码块3-6连续经历HARQ组合,然后解码。相反,如果HARQ组合指示符指示没有HARQ组合,则在码块3-6当中,只有在第(N+1)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码块3-6被解码。此外,还应用了从缓冲器擦除在先前第N传输间隔中接收到的码块3-6的预解码值的操作。上述码块可以全部解释为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单元。实施例中呈现的情况,即一个传输块包括六个码块的情况,即使当码块的数量是除了六之外的任何自然数值时,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操作来应用。
图3ia和图3ib是示出根据第(3-3)实施例的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的框图。
终端初始地将第K码块值配置为n(3i00)。在初始发送期间,n的值为1。然后,终端检查(3i02)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或HARQ组合指示符)。如果检查指示符的结果指示“是”(也就是说,发生了第二服务类型并且没有执行HARQ组合),则终端在当前传输间隔中仅解码(3i06)第K码块。相反,如果检查指示符的结果指示“否”(也就是说,没有发生第二服务类型并且执行了HARQ组合),则终端对当前传输间隔中的第K码块和在先前传输间隔中解码失败的第K码块进行HARQ组合,然后执行解码(3i04)。终端然后检查执行解码的结果(3i08)。如果在执行每个解码之后解码结果是成功的,则检查(3i14)相应的第K码块是否是构成传输块的所有码块中的最后一个码块。如果K指示最后一个码块,则终端通知(3i18)基站,根据相应的预配置的ACK/NACK报告定时从基站发送的传输块成功。如果第K码块不是最后一个码块,则终端关于第(K+1)码块执行与关于第K码块已经执行的相同的处理(3i12)。如果第K码块的解码失败,则终端在终端的缓冲器中存储(3i10)第K码块之后尚未尝试解码的所有码块的预解码值,并且将n的值更新(3i16)到K。这意味着,在接下来进行重发的情况下,终端尝试从相应的更新后的第n码块解码。终端然后通知基站相应传输块的解码已经失败(3i20)。上述码块都可以被解释为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单元。
图3j示出了根据第(3-4)实施例的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
图3j示出了一种情况,其中终端在第N传输间隔中接收包括总共六个码块的传输块,并且连续解码各个码块。与第三实施例不同,无论每个码块的解码是失败还是成功,终端都全部进行解码(3j00)。第(3-4)实施例示出了码块3和5的解码失败的结果。相应解码失败的原因可能是信道改变的影响,或者是因为第二服务类型的传输块已经占据了为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配置的数据区域的一部分。终端向基站报告部分失败的码块解码已经导致相应传输块的解码失败,并且基站稍后在第(N+1)传输间隔中再次向终端发送相应传输块。终端省略了解码已经成功的码块的额外解码,并再次尝试仅解码未成功解码的码块(3j02和3j04)。根据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或HARQ组合指示符),确定(3j06和3j08)是组合和解码第N传输块和第(N+1)传输块中的第三码块和第五码块,还是仅解码在第(N+1)传输块中接收到的第三码块和第五码块。终端根据由指示符确定的操作执行解码,并将相应的解码结果报告给基站。上述码块可以全部解释为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单元。实施例中呈现的情况,即一个传输块包括六个码块的情况,即使当码块的数量是除了六之外的任何自然数值时,也可以通过相同的操作来应用。
图3ka和图3kb是示出根据第(3-4)实施例的终端接收数据的过程的框图。
终端初始地配置K=1(3k00)。也就是说,操作从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码块当中的第一码块开始。确定第K码块的解码在先前的传输间隔中是否成功(3k02)。在成功的情况下,终端检查(3k08)第K码块是否是最后一个码块。在最后一个码块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有码块的解码是否成功(3k10)。如果所有码块的解码已经成功,终端通知基站相应传输块的解码已经成功(3k16)。如果所有码块的解码没有成功,终端通知基站相应传输块的解码已经失败(3k18)。如果第K码块不是最后一个码块,则终端关于第(K+1)码块执行(3k04)与关于第K码块执行的方法相同的操作。如果第K码块的解码在先前传输间隔中已经失败,则终端检查(3k06)第二服务类型发生指示符(或HARQ组合指示符)。如果作为检查的结果确认第二服务类型已经发生(或者还没有指示HARQ组合),则终端在当前传输间隔中仅解码第K码块(3k14)。如果没有发生第二服务类型(或者如果已经指示了HARQ组合),则对在先前传输间隔中解码失败的第K码块和当前传输间隔中的第K码块进行HARQ组合,然后解码(3k12)。在执行各自的解码处理之后,终端检查成功的第K解码的结果(3k22)。如果解码已经成功,则终端检查相应的码块是否是最后一个码块(3k26)。在最后一个码块的情况下,终端确定所有码块的解码是否已经成功(3k28)。如果所有码块的解码成功,则终端确定相应传输块的解码已经成功,并将其报告给基站(3k30)。如果一些码块的解码失败,则终端确定相应传输块的解码已经失败,并将其报告给基站(3k32)。如果第K码块不是最后一个码块,则关于之后的第(K+1)码块再次执行关于第K码块执行的过程(3k20)。同时,如果第K码块的解码失败,则终端将相应码块的预解码值存储(3k24)在缓冲器中。终端然后检查第K码块是否是最后一个码块(3k26)。上述码块都可以被解释为构成第一服务类型的传输块的单元。
图3l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终端的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3l,本公开的终端可以包括终端接收单元3l00、终端发送单元3l04和终端处理单元3l02。在实施例中,终端接收单元3l00和终端发送单元3l04可以统称为发送/接收单元。发送/接收单元可以向基站发送/从基站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发送/接收单元可以包括对发送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和放大的RF发送器、对接收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对其频率进行下变频的RF接收器等。此外,发送/接收单元可以通过无线信道接收信号,将其输出到终端处理单元3l02,并且通过无线信道发送从终端处理单元3l02输出的信号。终端处理单元3l02可以控制一系列处理,使得终端可以根据上述实施例操作。例如,终端接收单元3l00可以从基站接收包括第二信号发送定时信息的信号,并且终端处理单元3l02可以控制该信号,以便解释第二信号发送定时。终端发送单元3l04然后可以在第二定时发送第二信号。
图3m是示出根据实施例的基站的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3m,实施例中的基站可以包括基站接收单元3m01、基站发送单元3m05和基站处理单元3m03中的至少一个。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基站接收单元3m01和基站发送单元3m05可以统称为发送/接收单元。发送/接收单元可以向终端发送/从终端接收信号。该信号可以包括控制信息和数据。为此,发送/接收单元可以包括对发送信号的频率进行上变频和放大的RF发送器、对接收信号进行低噪声放大并对其频率进行下变频的RF接收器等。此外,发送/接收单元可以通过无线信道接收信号,将其输出到基站处理单元3m03,并且通过无线信道发送从终端处理单元3m03输出的信号。基站处理单元3m03可以控制一系列处理,使得基站可以根据本公开的上述实施例进行操作。例如,基站处理单元3m03可以确定第二信号发送定时,并且可以执行控制以生成要传送到终端的第二信号发送定时信息。基站发送单元3m05然后可以将定时信息传送到终端,并且基站接收单元3m01可以在该定时接收第二信号。此外,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基站处理单元3m03可以执行控制,以便生成包括第二信号发送定时信息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在这种情况下,DCI可以指示其对应于第二信号发送定时信息。
同时,已经呈现了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以容易地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也就是说,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基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可以实现不同的修改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如果需要,可以组合使用上述各个实施例。例如,本公开的实施例的部分可以被组合来操作基站和终端。此外,尽管已经基于NR系统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但是基于诸如FDD或TDD LTE系统的其他系统中的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可以实施其他变型实施例。
尽管在本说明书和附图中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它们是在一般意义上使用的,以便容易地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不旨在限制本公开的范围。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显而易见的是,可以执行基于除了本文公开的实施例之外的本公开的精神的其他修改的实施例。
同时,已经呈现了说明书和附图中公开的本公开的实施例,以容易地解释本公开的技术内容并帮助理解本公开,并且不限制本公开的范围。也就是说,对于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基于本公开的技术精神可以实现不同的修改是显而易见的。此外,如果需要,可以组合使用上述各个实施例。例如,基站和终端可以基于本公开的第一实施例的一部分和第二实施例的一部分的组合来操作。此外,尽管已经基于LTE/LTE-A系统描述了上述实施例,但是基于诸如5G和NR系统的其他系统中的实施例的技术思想,可以实施其他变型实施例。
Claims (15)
1.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从基站接收与传输块相关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至少一个码块被包括在传输块中,并且新数据指示符、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进程号信息被包括在DCI中;和
基于包括在DCI中的新数据指示符、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和HARQ进程号信息从基站接收至少一个码块,
其中,在新数据指示符与重发相关联并且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的值为1的情况下,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可与较早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组合,并且
其中,在新数据指示符与重发相关联并且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的值为0的情况下,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不可与较早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组合。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码块是在用于所述传输块的全部码块中识别的。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特定频率,配置了将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包括在DCI中。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被应用于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的全部。
5.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执行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向终端发送与传输块相关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至少一个码块被包括在传输块中,并且新数据指示符、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进程号信息被包括在DCI中;和
基于包括在DCI中的新数据指示符、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和HARQ进程号信息向终端发送至少一个码块,
其中,在新数据指示符与重发相关联并且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的值为1的情况下,所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可与较早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组合,并且
其中,在新数据指示符与重发相关联并且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的值为0的情况下,所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不可与较早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组合。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码块是在用于所述传输块的全部码块中识别的。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针对特定频率,配置了将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包括在DCI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中,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被应用于所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的全部。
9.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终端,所述终端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
从基站接收与传输块相关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至少一个码块被包括在传输块中,并且新数据指示符、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进程号信息被包括在DCI中;和
基于包括在DCI中的新数据指示符、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和HARQ进程号信息从基站接收至少一个码块,
其中,在新数据指示符与重发相关联并且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的值为1的情况下,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可与较早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组合,并且
其中,在新数据指示符与重发相关联并且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的值为0的情况下,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不可与较早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组合。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码块是在用于所述传输块的全部码块中识别的。
11.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针对特定频率,配置了将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包括在DCI中。
12.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终端,其中,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被应用于接收到的至少一个码块的全部。
13.一种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所述基站包括:
收发器,被配置为发送和接收信号;和
控制器,被配置为:
向终端发送与传输块相关联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其中至少一个码块被包括在传输块中,并且新数据指示符、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和混合自动重复请求HARQ进程号信息被包括在DCI中;和
基于包括在DCI中的新数据指示符、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和HARQ进程号信息向终端发送至少一个码块,
其中,在新数据指示符与重发相关联并且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的值为1的情况下,所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可与较早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组合,并且
其中,在新数据指示符与重发相关联并且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的值为0的情况下,所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不可与较早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组合。
14.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所述至少一个码块是在用于所述传输块的全部码块中识别的。
15.根据权利要求13所述的基站,其中,针对特定频率,配置了将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包括在DCI中,以及
其中,用于组合的一比特信息被应用于所发送的至少一个码块的全部。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2310450897.7A CN116546641A (zh) | 2017-02-07 | 2018-01-25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KR1020170016830A KR20180091527A (ko) | 2017-02-07 | 2017-02-07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KR10-2017-0016830 | 2017-02-07 | ||
PCT/KR2018/001134 WO2018147579A1 (ko) | 2017-02-07 | 2018-01-25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제어 및 데이터 정보 전송방법 및 장치 |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50897.7A Division CN116546641A (zh) | 2017-02-07 | 2018-01-25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68786A CN110268786A (zh) | 2019-09-20 |
CN110268786B true CN110268786B (zh) | 2023-05-12 |
Family
ID=63108366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50897.7A Pending CN116546641A (zh) | 2017-02-07 | 2018-01-25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N201880010513.7A Active CN110268786B (zh) | 2017-02-07 | 2018-01-25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2310450897.7A Pending CN116546641A (zh) | 2017-02-07 | 2018-01-25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 Link |
---|---|
US (3) | US11240790B2 (zh) |
EP (1) | EP3531779A4 (zh) |
KR (1) | KR20180091527A (zh) |
CN (2) | CN116546641A (zh) |
WO (1) | WO2018147579A1 (zh) |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KR20180107686A (ko) | 2017-03-22 | 2018-10-02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
JP6655738B2 (ja) | 2017-03-24 | 2020-02-26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信号を送受信する方法及びそのための装置 |
US10958407B2 (en) * | 2017-06-09 | 2021-03-23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Frequency division duplexing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with mini-slots |
KR102366007B1 (ko) | 2017-07-14 | 2022-02-22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 채널 수신 시간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
US10848276B2 (en) * | 2017-12-21 | 2020-11-24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arrier aggregation for downlink throughput enhancement in shortened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 operation |
US11705982B2 (en) | 2018-01-23 | 2023-07-18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Methods and apparatus for adjusting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tructure |
EP3664348A4 (en) | 2018-02-14 | 2021-03-31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A SIGNAL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2314036A (zh) * | 2018-06-28 | 2021-02-02 |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一种资源调度的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WO2020045943A1 (ko) * | 2018-08-30 | 2020-03-05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폴라 코딩에 기초한 채널 코딩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
US11172503B2 (en) * | 2018-09-19 | 2021-11-09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SPS for signaling with non-integer periodicities |
US12022481B2 (en) | 2018-09-21 | 2024-06-25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wireless signa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CN111200477A (zh) * | 2018-11-19 | 2020-05-26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传输数据帧的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US10911919B2 (en) * | 2018-12-24 | 2021-02-02 | Industrial Technology Research Institute | Wireless access method, wireless receiving method for a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a base station therefor with a low-latency mechanism |
CN111436097B (zh) * | 2019-01-11 | 2022-03-04 |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 一种资源分配的方法、装置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
US20220264476A1 (en) * | 2019-08-22 | 2022-08-18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by which terminal performs sidelink commun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for supporting sidelink, and apparatus therefor |
JP7375184B2 (ja) * | 2019-10-15 | 2023-11-07 | エルジー エレクトロニクス インコーポレイティド | 無線通信システムにおいて無線信号送受信方法及び装置 |
WO2021127966A1 (en) * | 2019-12-24 | 2021-07-01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Ue-assisted group response for two-step random access procedure |
CN113839755B (zh) * | 2020-06-23 | 2023-04-18 |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 控制信令获取方法、发送方法、装置、终端和网络侧设备 |
CN112365697A (zh) * | 2020-11-12 | 2021-02-12 | 吕梁学院 | 一种使用机器人收集黄土高原苔藓结皮层以下土壤的方法及系统 |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68712A (ja) * | 1997-08-27 | 1999-03-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通信装置 |
CN1323123A (zh) * | 2000-05-17 | 2001-11-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用于分组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方法 |
CN101242247A (zh) * | 2007-12-27 | 2008-08-13 | 上海交通大学 | 可分解码率兼容低密度校验码的混合自动重传系统 |
CN101478808A (zh) * | 2009-01-21 | 2009-07-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及检测方法 |
KR20090089505A (ko) * | 2008-02-19 | 2009-08-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안테나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
CN101695009A (zh) * | 2009-10-15 | 2010-04-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系统及方法 |
CN101867953A (zh) * | 2010-06-13 | 2010-10-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载波聚合场景下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3067137A (zh) * | 2013-01-16 | 2013-04-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播重传方法 |
CN105187181A (zh) * | 2010-02-11 | 2015-12-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解调参考信号天线端口的方法 |
Family Cites Families (25)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US8325650B2 (en) | 2006-11-01 | 2012-12-04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 for reducing delay in a communication system employing HARQ |
JP5255537B2 (ja) * | 2009-08-18 | 2013-08-07 | 株式会社エヌ・ティ・ティ・ドコモ | 無線通信制御方法、無線基地局装置及び移動端末装置 |
EP2369776B1 (en) | 2010-02-11 | 2018-08-15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for indicating a DM-RS antenna port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JP2011223127A (ja) * | 2010-04-06 | 2011-11-04 | Sharp Corp | 移動局装置、無線通信方法および集積回路 |
WO2012122170A1 (en) * | 2011-03-07 | 2012-09-13 |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ding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multi-radio access technology operation |
EP2509373A1 (en) * | 2011-04-01 | 2012-10-10 | Panasonic Corporation | Efficient extended power headroom reporting for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
CN103166747B (zh) | 2011-12-14 | 2017-12-29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harq合并的方法及装置 |
US20140044206A1 (en) * | 2012-08-13 | 2014-02-13 |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 Methods of mapping retransmissions responsive to bundled nack messages and related devices |
WO2014111045A1 (zh) * | 2013-01-18 | 2014-07-24 | 联发科技(新加坡)私人有限公司 | 决定上下行链路重配置期间确认信令时序和调度时序的方法及用户设备 |
WO2016072814A1 (en) * | 2014-11-07 | 2016-05-12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group message to user equipment (ue) |
US9680578B2 (en) * | 2014-12-30 | 2017-06-13 | Mediatek Inc. | Soft packet combining for superposition coding |
US9992004B2 (en) * | 2015-02-03 | 2018-06-05 | Qualcomm Incorporated | Code block cluster level HARQ |
WO2016163690A1 (ko) | 2015-04-09 | 2016-10-13 |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 비면허 주파수 대역을 사용하는 통신 시스템에서 harq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이를 적용한 장치 |
US11218882B2 (en) | 2015-04-09 | 2022-01-04 |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 LBT technique for frequency reuse in communication system using unlicensed band |
US10462769B2 (en) | 2015-07-02 | 2019-10-29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uplink data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for same |
CN118432763A (zh) * | 2015-09-24 | 2024-08-02 | 交互数字专利控股公司 | 用于无线系统中的增强复用的系统 |
US10420134B2 (en) * | 2016-02-02 | 2019-09-17 | Cisco Technology, Inc. | System and method to facilitate subframe scheduling in a split medium access control radio access network environment |
CN107734678B (zh) * | 2016-08-12 | 2023-05-23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传输方法、装置和系统 |
WO2018071104A1 (en) * | 2016-10-10 | 2018-04-19 | Intel IP Corporation | User equipment (ue), evolved node-b (enb) and methods for dynamic hybrid automatic repeat request (harq) |
EP3471485A4 (en) * | 2016-11-01 | 2020-02-26 | LG Electronics Inc. -1- |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DOWN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OF DYNAMIC VARIABLE SIZE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DEVICE THEREFOR |
EP3550918B1 (en) | 2017-01-07 | 2024-06-12 | LG Electronics Inc. | Method for terminal transmitting uplink control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ing same |
US10389487B2 (en) * | 2017-01-17 | 2019-08-20 |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 Adaptive downlink control channel structure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
EP3577805A1 (en) * | 2017-02-06 | 2019-12-11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Detection of punctured resources |
US11121821B2 (en) * | 2017-02-06 | 2021-09-14 |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 Enhancements for retransmission due to conflicting transmissions for different services |
KR20210134334A (ko) * | 2019-03-29 | 2021-11-09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 전송 블록 스케줄링을 위한 신호의 송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
-
2017
- 2017-02-07 KR KR1020170016830A patent/KR20180091527A/ko active Search and Examination
-
2018
- 2018-01-25 WO PCT/KR2018/001134 patent/WO2018147579A1/ko unknown
- 2018-01-25 US US16/467,809 patent/US11240790B2/en active Active
- 2018-01-25 CN CN202310450897.7A patent/CN116546641A/zh active Pending
- 2018-01-25 CN CN201880010513.7A patent/CN110268786B/zh active Active
- 2018-01-25 EP EP18751353.6A patent/EP3531779A4/en active Pending
-
2021
- 2021-10-08 US US17/497,180 patent/US11924849B2/en active Active
-
2024
- 2024-02-29 US US18/591,206 patent/US20240205935A1/en active Pending
Patent Citations (9)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JPH1168712A (ja) * | 1997-08-27 | 1999-03-09 | Mitsubishi Electric Corp | 通信装置 |
CN1323123A (zh) * | 2000-05-17 | 2001-11-21 | 松下电器产业株式会社 | 用于分组数据传输的混合自动重发请求方法 |
CN101242247A (zh) * | 2007-12-27 | 2008-08-13 | 上海交通大学 | 可分解码率兼容低密度校验码的混合自动重传系统 |
KR20090089505A (ko) * | 2008-02-19 | 2009-08-24 |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 다중안테나를 이용한 데이터 전송방법 |
CN101478808A (zh) * | 2009-01-21 | 2009-07-08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下行控制信息的发送及检测方法 |
CN101695009A (zh) * | 2009-10-15 | 2010-04-14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发送下行控制信息格式的系统及方法 |
CN105187181A (zh) * | 2010-02-11 | 2015-12-23 | 三星电子株式会社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指示解调参考信号天线端口的方法 |
CN101867953A (zh) * | 2010-06-13 | 2010-10-20 |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 载波聚合场景下下行控制信息的检测方法和用户设备 |
CN103067137A (zh) * | 2013-01-16 | 2013-04-24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基于网络编码的多播重传方法 |
Non-Patent Citations (4)
Title |
---|
"Considerations on Dynamic Resource Sharing for eMBB/URLLC in DL";SONY;《3GPP TSG RAN WG1 NR Ad-Hoc Meeting R1-1700677》;20170120;第4-6页 * |
"eMBB and URLLC multiplexing in DL";Samsung;《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7 R1-1612540》;20161104;全文 * |
"Multiplexing of eMBB and URLLC";ZTE, ZTE Microelectronics;《3GPP TSG RAN WG1 Meeting #86 R1-166408》;20160826;第1-10页 * |
"Punctured Scheduling for Low Latency Transmissions";Nokia, Alcatel-Lucent Shanghai Bell;《3GPP TSG-RAN WG1 #86 R1-167308》;20160826;第1-4页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US20240205935A1 (en) | 2024-06-20 |
US11924849B2 (en) | 2024-03-05 |
US20220039074A1 (en) | 2022-02-03 |
WO2018147579A1 (ko) | 2018-08-16 |
US11240790B2 (en) | 2022-02-01 |
CN116546641A (zh) | 2023-08-04 |
CN110268786A (zh) | 2019-09-20 |
US20200068537A1 (en) | 2020-02-27 |
EP3531779A1 (en) | 2019-08-28 |
EP3531779A4 (en) | 2019-11-20 |
KR20180091527A (ko) | 2018-08-16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CN110268786B (zh)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发送控制和数据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CN110583081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设备 | |
US10298362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artial retransmiss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0827541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or receiving data and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08476521B (zh) |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或接收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设备 | |
CN109952735B (zh)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延迟减少的自适应重传方法和设备 | |
CN110383924B (zh) |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的控制和数据信息资源映射方法和装置 | |
US11039430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setting control and data channel transmission tim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3541869B (zh) | 通信系统中的终端、基站及其执行的方法 | |
EP3462657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and receiving data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200145141A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control information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647553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dual connectivity for UE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20190281610A1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mmunication i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 |
CN111108715B (zh) | 在通信系统中发送和接收无线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 |
US11805525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determining of transmission resources for uplink channels of use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224020B2 (en) |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method and device in wireless cellular communication system | |
US11399346B2 (en) |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uplink transmission power by terminal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
KR20190129676A (ko) |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을 위한 단말의 상향 전송 전력 제어 방법 및 장치 | |
US11818081B2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by terminal, for dual connectivity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