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8742B -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8742B
CN110268742B CN201880010275.XA CN201880010275A CN110268742B CN 110268742 B CN110268742 B CN 110268742B CN 201880010275 A CN201880010275 A CN 201880010275A CN 110268742 B CN110268742 B CN 110268742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rminal
base station
logical channel
handover
messag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10275.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8742A (zh
Inventor
张宰赫
金成勋
金相范
金东建
陈胜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filed Critical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Priority to CN20221005343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4513809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42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42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8742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8742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49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according to timing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6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specific QoS parameters for wireless networks, e.g. QoS class identifier [QCI] or guaranteed bit rate [GBR]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16Central resource management; Negotiation of resources or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e.g. negotiating bandwidth or QoS [Quality of Service]
    • H04W28/26Resource reserv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78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using buffer status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27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for a plurality of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s, e.g. multi-call or multi-bearer end-to-end data connec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11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 H04W36/0033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 H04W36/0038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for data sessions of end-to-end connection with transfer of context information of security context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58Transmission of hand-off measurement information, e.g. measurement repor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26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agreed or negotiated communication parameter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24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 H04W36/30Reselection being triggered by specific parameters by measured or perceived connection quality data
    • H04W36/305Handover due to radio link failur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15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for collaboration of different radio technologi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12Wireless traffic scheduling
    • H04W72/1263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 H04W72/1268Mapping of traffic onto schedule, e.g. scheduled allocation or multiplexing of flows of uplink data flow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50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 H04W72/5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 H04W72/566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 H04W72/569Allocation or scheduling criteria for wireless resources based on priority criteria of the information or information source or recipient of the traffic inform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12/00Security arrangements; Authentication; Protecting privacy or anonymity
    • H04W12/04Key management, e.g. using generic bootstrapping architecture [GBA]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28/00Network traffic management; Network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28/02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 H04W28/0215Traffic management, e.g. flow control or congestion control based on user or device properties, e.g. MTC-capable devic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55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 H04W36/0064Transmission or use of information for re-establishing the radio link of control information between different access poi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04W36/00837Determination of triggering parameters for hand-off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04W72/04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based on the type of the allocated resource
    • H04W72/0453Resources in frequency domain, e.g. a carrier in FDMA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用于利用物联网(IoT)技术来融合第五代(5G)通信系统以支持超出第四代(4G)系统的更高数据速率的通信方法和系统。本公开可以应用于基于5G通信技术和IoT相关技术的智能服务,诸如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联网汽车,医疗保健,数字教育,智能零售,安全性和安全服务。本公开涉及一种用于快速且有效地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数据的方法。

Description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公开的各种实施例涉及一种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数据并发送数据的方法。
背景技术
为了满足自4G通信系统部署以来已经增加的对无线数据业务的需求,已经努力开发改进的5G或预5G通信系统。因此,5G或前5G通信系统也称为“超4G网络”或“后LTE系统”。5G通信系统被认为是在更高频率(mmWave)频带(例如60GHz频带)中实施的,以便实现更高的数据速率。为了减少无线电波的传播损耗并增加传输距离,波束成形、大规模多输入多输出(multiple-input multiple-output,MIMO)、全维MIMO(Full Dimensional 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大规模天线技术在5G通信系统中被讨论。此外,在5G通信系统中,基于先进的小型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dio Access Network,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ordinated Multi-Point,CoMP)、接收端干扰消除等,正在进行针对系统网络改进的研发。在5G系统中,已经开发了混合FSK和QAM调制(Hybrid FSK and QAM Modulation,FQAM)以及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liding window superposition coding,SWSC)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dvanced codingmodulation,ACM),以及滤波器组多载波(filter bank multi carrier,FBMC)、非正交多址(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NOMA)、和稀疏代码多址(sparse code multipleaccess,SCMA)作为高级访问技术。
作为人类生成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的互联网,现在正在向物联网(Internet of Things,IoT)演进,在物联网中,诸如物体的分布式实体在没有人为干预的情况下交换和处理信息。已经出现作为IoT技术通过与云服务器的连接和大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的万物互联网(Internet of Everything,IoE)。作为技术要素,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和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已经被IoT实施所需要,最近已经研究了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通信、机器类型通信(Machine TypeCommunication,MTC)等。这样的IoT环境可以提供智能互联网技术服务,其通过收集和分析在连接的事物之间生成的数据来为人类生活创造新的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IT)与各种工业应用之间的融合和结合,IoT可应用于包括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先进医疗服务的多种领域。
与此一致,已经进行了各种尝试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诸如传感器网络、机器类型通信(MTC)、和机器到机器(M2M)通信的技术可以通过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来实施。云无线电接入网络(RAN)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也可以被认为是5G技术和IoT技术之间的融合的示例。
近来,根据长期演进(LTE)和高级LTE的研发,已经尝试了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有效地执行通信的各种方法。
发明内容
技术问题
本公开涉及切换中用于数据加密的安全密钥被改变的情况。在通过应用多连接方法在切换中改变源小区中使用的安全密钥和目标小区中使用的安全密钥的情况下,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方法,用于解决当可以基于任何安全密钥确认用户数据是否被加密时可以解密用户数据的问题。
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基于终端的切换时处理切换相关定时器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基于终端的切换时建立切换相关条件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基于终端的切换时无损失地处理数据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提供用于在当前LTE系统中将终端的数据分配给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逻辑信道优先级排序(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LCP)方法。LCP方法可包括两个步骤。这种LCP方法增加了终端的复杂性,并且特别地,复杂性可能导致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或者支持高速高容量数据传输的5h中的终端的严重电池消耗和处理负担。另外,需要一种用于更高效地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方法来提供各种服务并且满足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各种服务质量(QoS)。因此,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将适合于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数据的方法。
本公开涉及随机接入。由于当前LTE系统中的随机接入包括四个步骤,因此由于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消息交换会发生延迟时间。提出了一种方法,用于解决LTE系统由于随机接入而在特定情形下难以满足需要低延迟时间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要求的问题。
本公开的目的不限于上述目的。也就是说,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明显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目的。
解决方案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一种由终端执行的方法包括:基于每个逻辑信道的第一持续时间和上行链路资源的第二持续时间,识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基于预定的优先级顺序将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给所识别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以及在上行链路资源上发送数据,该数据基于上行链路资源的分配从该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生成。
根据本公开的一方面,终端包括:收发器;以及控制器,其与收发器耦合并且被配置为控制以:基于每个逻辑信道的第一持续时间和上行链路资源的第二持续时间识别用于上行链路传输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基于预定的优先级顺序将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给所识别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以及在上行链路资源上发送数据,该数据基于上行链路资源的分配从该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生成。
发明的有益效果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通过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提出与目标小区的基于多连接的切换程序,当终端执行切换操作时,本公开可以在没有时间干扰的情况下发送/接收数据。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本公开可以通过允许终端根据从基站接收的条件来执行切换以减少切换失败概率。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本公开可以通过允许终端根据从基站接收的条件执行切换并执行预定操作来减少丢失分组的数量。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本公开提出了一种快速且高效地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终端的数据,从而减少支持高速高容量和各种数据服务并满足各种服务质量(QoS)要求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终端的处理负荷和电池消耗的方法。
另外,根据本公开的另一实施例,本公开可以通过允许终端和基站根据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情形使用2步随机接入来减少延迟时间。
可以通过本公开的实施例实现的效果不限于上述目的。也就是说,本公开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从以下描述中明显地理解未提及的其他效果。
附图说明
为了更完整地理解本公开及其优点,现在参考结合附图的以下描述,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部分:
图1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1c是示意性地示出现有LTE系统的多连接操作的图。
图1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1ea是用于说明为了说明本公开而参考的LTE系统的切换程序的图。
图1eb是用于说明为了说明本公开而参考的LTE系统中发送/接收数据时的分组加密方法的图。
图1fa至1fd是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根据本公开第1-1实施例的在不同基站之间使用多连接和RLC分离承载的切换操作和协议结构的图。
图1ga和1g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1-1实施例的使用多连接和RLC分离承载的切换程序的图。
图1ha、1hb和1hc各自是当应用本公开第1-1实施例时用于下行链路发送/接收的源基站、目标基站、和终端的操作的示例图。
图1ia、1ib、和1ic各自是当应用本公开第1-1实施例时用于上行链路发送/接收的终端、目标基站、和源基站的操作的示例图。
图1ja和1j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1-2实施例的使用提出的多连接和RLC分离承载来执行类型2切换程序的操作的图。
图1ka、1kb、和1kc各自是示出当应用本公开第1-2实施例时用于下行链路发送/接收的源基站、目标基站、和终端的操作的图。
图1la、1lb、和1lc各自是示出当应用本公开第1-2实施例时用于上行链路发送/接收的终端、目标基站、和源基站的操作的图。
图1m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1n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2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2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2ca和2c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消息流的示例的图。
图2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图2e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图2f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图2g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图3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3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3ca和3c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消息流的示例的图。
图3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图3e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图3f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图4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4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4ca和4c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消息流的示例的图。
图4da和4d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图4e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图4f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图4g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图5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5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5c是示出在本公开第五实施例中提出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5d是示出在本公开第五实施例中提出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5e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终端执行与网络的RRC连接建立之后,为终端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以发送数据,再次将分配的传输资源分配给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上行链路的过程的图。
图5f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分配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的概念的图。
图5g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图。
图5h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5i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图。
图6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6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图6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6d是用于说明现有LTE系统中的4步随机接入程序的图。
图6e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图。
图6f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选择2步RACH和4步RACH的整体操作的图。
图6g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用于确定2步RACH和4步RACH操作的终端的内部操作的图。
图6h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6i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7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使用的帧结构的示例的图。
图7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连接状态转换的图。
图7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信号传输的图。
图7e是用于说明在现有LTE系统中配置小区测量设置信息的方法的图。
图7f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的图。
图7g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用于配置小区测量设置信息的方法的图。
图7h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用于管理小区测量设置信息的方法的图。
图7i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图。
图7j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图。
图7k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图7l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配置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实施例。当确定对与本公开相关的已知功能或配置的详细描述可能使本公开的主旨模糊时,将省略其详细描述。此外,考虑到本公开中的功能来定义以下术语,并且可以通过用户和操作者的意图或实践以不同方式来说明这些术语。因此,其定义应基于整个说明书中的内容来说明。
从以下参考附图对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公开的各种优点和特征以及实现该优点和特征的方法将变得显而易见。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本文公开的实施例,而是将以各种形式实施。实施例使本公开的公开内容完整并且被提供以使得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容易地理解本公开的范围。因此,本公开将由所附权利要求的范围限定。贯穿说明书中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相同的元件。
为了便于说明,例示了在下面的描述中使用的标识接入节点的术语、指示网络实体的术语、指示消息的术语、指示网络实体之间的接口的术语、指示各种类型的标识信息的术语等等。因此,本公开不限于下面要描述的术语,并且可以使用指示具有等同技术含义的对象的其他术语。
根据在本公开的权利要求或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可以以硬件、软件、或硬件和软件的组合来实施。
当在软件中实施方法时,可以提供存储至少一个程序(软件模块)的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的至少一个程序被配置为由电子设备内的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至少一个程序包括允许电子设备执行根据本公开的权利要求或说明书中描述的实施例的方法的指令。
程序(软件模块,软件)可以存储在随机存取存储器、包括闪存的非易失性存储器、只读存储器(ROM)、电可擦除可编程只读存储器(EEPROM)、磁盘存储设备、光盘ROM(CD-ROM)、数字通用光盘(DVD)或其他类型的光学存储设备、以及磁带盒中。或者,程序可以存储在由存储器中的一些或全部的组合而配置的存储器中。此外,每个配置存储器也可以被包括多个。
此外,程序可以存储在可以通过诸如互联网、内联网、局域网(LAN)、宽LAN(WLAN)、和存储区域网络(storage area network,SAN)的通信网络或以其组合配置的通信网络访问的可附接存储设备中。存储设备可以通过外部端口访问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此外,通信网络上的单独存储设备还可以访问执行本公开的实施例的设备。
此后,为了便于说明,本公开使用在第三代合作伙伴计划长期演进(3GPP LTE)中定义的术语和名称。然而,本公开不限于所述术语和名称,而是甚至可以相同地应用于根据其他标准的系统。特别地,本公开可以应用于3GPP新无线电(NR:5G移动通信标准)。
<第一实施例>
图1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1a,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基站1a-05、1a-10、1a-15、和1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1a-25,服务网关(S-GW)1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1a-35通过基站1a-05、1a-10、1a-15、和1a-20以及S-GW 1a-30接入外部网络。
基站1a-05、1a-10、1a-15、和1a-20是蜂窝网络的接入节点,并提供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的无线接入。也就是说,为了服务用户的业务,基站1a-05、1a-10、1a-15、和1a-20收集终端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信道状态等的状态信息以执行调度,从而支持终端与核心网(core network,CN)之间的连接。MME 1a-25是用于对终端执行各种控制功能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并且S-GW 1a-30是用于提供数据承载的装置。此外,MME 1a-25和S-GW 1a-30还可以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执行认证、承载管理等,并且可以处理要从基站1a-05、1a-10、1a-15、和1a-20接收的分组以及要发送到基站1a-05、1a-10、1a-15、和1a-20的分组。
图1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1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被配置为将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1b-05和1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1b-10和1b-35、以及媒体访问控制(MAC)1b-15和1b-30分别包括在终端和eNB中。PDCP 1b-05和1b-40负责诸如IP报头压缩/解压缩的操作。PDCP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报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报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的传递功能(用户数据传递)
-按顺序传送功能(在RLC AM的PDCP重建程序中按顺序传送上层PDU)
-重新排序功能(用于DC中的分离承载(仅支持RLC AM):用于传输的PDCP PDU路由和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在RLC AM的PDCP重建程序中重复检测低层SDU)
-重传功能(在切换时重传PDCP SDU,以及对于DC中的分离承载,在RLC AM的PDCP数据恢复程序中重传PDCP PDU)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功能(上行链路中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无线电链路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LC)1b-10和1b-35将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重新配置为适当的大小以执行ARQ操作等。RLC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数据传递功能(上层PDU的传递)
-ARQ功能(通过ARQ进行纠错(仅用于AM数据传递))
-级联、分段、重组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仅用于AM数据传递))
-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仅用于AM数据传递))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仅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RLC重建功能(RLC重建)
MAC 1b-15和1b-30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若干RLC层设备,并执行将RLC PDU复用为MAC PDU和从MAC PDU解复用RLC PDU的操作。MAC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解复用功能(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复用到在传输信道上传送到物理层的传输块(TB)或从在传输信道上从物理层传送的传输块(TB)解复用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进行纠错)
-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终端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在UE之间进行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功能(填充)
物理层1b-20和1b-25执行以下操作:信道编码和调制上层数据,使上层数据成为OFDM符号并将OFDM符号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和信道解码并将解调和信道解码的OFDM符号发送到上层。
虽然在本图中未示出,但是在终端和基站的PDCP层的每个上部都存在无线电资源控制(以下称为RRC)层,并且RRC层可以接收和发送用于无线电资源控制的连接和测量相关控制消息。
图1c是示意性地示出现有LTE系统的多连接操作的图。
参考图1c,当基站1 1c-05发送/接收中心频率为f1的载波并且基站2(1c-15)发送/接收中心频率为f2的载波时,如果终端1c-01将前向中心频率为f1的载波和前向中心频率为f2的载波组合,则一个终端可以从两个或更多个基站进行发送/接收。LTE系统支持以上操作,并且被称为双连接(在下文中,称为DC)。
在下文中,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终端通过任何前向载波接收数据或者通过任何上行链路载波反向载波从终端发送数据与通过从与定义载波特性的中心频率和频带相对应的小区提供的控制信道和数据信道发送和接收数据具有相同的含义。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由同一基站控制的一组服务小区被定义为小区(CG)。小区组再分为主小区组(mastercell group,MCG)和辅助小区组(secondary cell group,SCG)。MCG表示由控制主小区(PC)小区的基站(主eNB(MeNB))控制的一组服务小区,且SCG表示由除控制PCell的基站之外的基站,即仅控制辅小区(SCell)的辅基站(辅eNB(SeNB))控制的一组服务小区。当配置相应的服务小区时,基站通知终端特定服务小区是属于MCG还是SCG。
PCell和SCell是指示在终端中配置的服务小区的类型的术语。PCell和SCell之间存在一些差异。例如,PCell总是处于激活状态,但是SCell根据基站的命令重复激活和去激活状态。基于PCell控制终端的移动性,并且SCell可以被理解为用于数据发送/接收的附加服务小区。本公开的实施例中的PCell和SCell表示在LTE标准36.331或36.321中定义的PCell和SCell。
再次参考图1c,如果基站1 1c-05是MeNB并且基站2 1c-15是SeNB,则具有中心频率f1的服务小区1c-10是属于MCG的服务小区,并且具有中心频率f2的服务小区1c-20是属于SCG的服务小区。另外,实际上不可能通过PCell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发送SCG SCell的HARQ反馈和CSI。HARQ反馈应当在HARQ往返时间(RTT)内(通常为8ms)传送,因为MeNB和SeNB之间的传输延迟可能比HARQ RTT长。由于以上问题,在属于SCG的SCell之一中,即,主SCell(PScell)中配置PUCCH传输资源,并且通过PUCCH发送用于SCG SCell的HARQ反馈和CSI。
图1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1d,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被配置为包括下一代基站(新无线电节点B,下文中称为NR gNB或NR基站)1d-10和新无线电核心网(NR CN)1d-05。用户终端(新无线用户设备,下文中称为NR UE或终端)1d-15通过NR gNB 1d-10和NR CN 1d-05访问外部网络。
在图1d中,NR gNB 1d-10对应于现有LTE系统的演进节点B(eNB)。NR gNB 1d-10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NR UE 1d-10,并且可以提供优于现有节点B的服务。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通过共享信道提供所有用户业务,所以需要一种用于收集UE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的状态信息以执行调度的装置。这里,NR gNB起到所述装置的作用。一个NR gNB 1d-10通常包括用于控制多个小区并监督控制和信令的中央单元(central unit,CU),以及负责发送/接收信号的分布式单元(distributed unit,DU)。为了实现与现有LTE相比的高速数据传输,NR gNB可以具有现有的最大带宽或更大带宽,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另外并入波束成形技术中。此外,用于根据终端的信道状态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在下文中,称为AMC)方案被应用。NR CN 1d-05可以执行诸如移动性支持、承载配置、QoS设置等的功能。NR CN是负责对终端进行各种控制功能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另外,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与现有LTE系统互相作用,并且NR CN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MME 1d-25。MME连接到作为现有基站的eNB 1d-30。
图1ea是用于说明为了说明本公开而参考的LTE系统的切换程序中用于更新安全密钥的方法的图。
处于空闲模式的终端与当前停留(驻留)小区(或基站)执行连接建立(1e-11),以进入终端可以与基站进行数据通信的连接模式状态。这可以通过向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从基站接收RRCConnectionSetup消息,以及再向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SetupComplete消息来执行。此后,虽然在本图中未示出,但是相应终端从核心网装置(更具体地,移动性管理实体(MME))接收要由相应基站使用的基站安全密钥(KeNB)。KeNB源自作为终端和MME之间的安全密钥的KASME。根据KeNB中终端支持的加密算法,基站生成用于加密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控制消息的安全密钥(K_RRC_enc),用于完整性检查的安全密钥(K_RRC_int),以及用于加密用户数据的安全密钥(K_UP_enc)(1e-13)。另外,基站通过SecurityModeCommand消息1e-15向终端通知使用了什么加密算法,使得终端也生成密钥(K_RRC_enc)(K_RRC_int)(K_UP_enc)并通过使用生成的K_RRC_int识别SecurityModeCommand的完整性(1e-17)。如果这些通过了完整性检查,则终端生成SecurityModeComplete消息并将其发送到基站(1e-19)。此后,终端和基站在控制消息发送/接收期间使用(K_RRC_enc)(K_RRC_int)彼此通信,并且在正常数据发送/接收期间使用(K_UP_enc)执行分组加密/解密(1e-20)(1e-21)。
解密方法的示例使用图1eb中所示的方法执行解密,其在3GPP标准文档TS 33.401中描述。
例如,通过在分组加密方法中使用预定算法(图1Eb中的EEA),在正常数据的情况下,相应的算法使用K_UP_enc值作为KEY并输入COUNT、BEARER、DIRECTION、LENGTH值作为相应算法的输入值。COUNT值是PDCP层的序列号(Sequence Number,SN)和超帧号的组合值,BEARER值是5比特长度承载的标识符,DIRECTION根据上行链路(0)和下行链路(1)来确定,且LENGTH值是指分组长度。这样生成的KEYSTREAM BLOCK和PLAINTEXT BLOCK通过异或(XOR)运算被改变来进行加密,甚至接收端生成相同的KEYSTREAM BLOCK,并对解密后的分组执行XOR运算,从而执行解密。
此后,当终端移动到例如目标基站1e-03的附近时,将相邻基站的信号报告给当前基站,并基于所述信号确定到目标基站的切换,基站基于KeNB发送要由目标基站使用的KeNB*(1e-23)。此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HandoverRequest消息,用于请求终端的切换。此时,生成的KeNB*被通知给目标基站(1e-25)。当接受切换请求时,目标基站向源基站发送切换请求确认消息以确认HandoverRequest(1e-27),使得源基站命令终端执行到目标基站的切换(1e-29)。
已经接收到切换命令的终端执行MAC初始化、PDCP重建、和RLC重建,基于KeNB生成KeNB*以使用从KeNB*生成的(K_RRC_enc)(K_RRC_int)(K_UP_enc)(1e-31)、(1e-33)和(1e-35)。也就是说,为了执行与目标基站的通信,终端执行对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以执行上行链路同步(1e-41)并使用由KeNB*生成的(K_RRC_intc)(K_RRC_int)(K_UP_enc)执行后续通信(1e-42)(1e-43)。
在如上所述的现有LTE中的切换的情况下,在执行到目标小区的随机接入程序时发生时间中断,并且在没有用于消除该时间中断的情况下的零移动性中断时间是NR中的要求。在本公开中,将现有LTE中的切换分类为类型1切换,并与所提出的方法(类型2切换)进行比较。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执行切换的目标PCell是在终端中配置的服务小区,当服务小区之间的切换执行时,该切换被定义为类型2切换。类型2切换可以被定义为服务小区之间的PCell改变。对于类型2切换,应满足以下条件。
1.除PCell之外的至少一个服务小区应该执行PUCCH连接建立。这是因为需要用于发送HARQ反馈、调度请求、和CSI的上行链路控制信道。
2.在执行类型2切换之前,应该重新配置除SRB0之外的所有资源块(SRB1,SRB2,DRB)的分离承载。
通常,类型2切换包括以下四个步骤。
1.阶段0:将终端连接到PCell的步骤
2.阶段1(准备步骤):配置附加PUCCH服务小区的步骤
3.阶段2(执行步骤):执行类型2切换并将目标基站的服务小区改变为PCell的步骤。这里,服务小区最初不是PCell,而应该是其中配置了PUCCH的小区。
4.阶段3(安排步骤)释放先前的PCell
作为用于类型2切换的方法,存在使用DC和RLC分离承载的切换,使用DC和MAC分离承载的切换,以及基于增强CA(eCA)的切换。在下文中,在本说明书中,将详细描述使用DC和RLC分离承载的切换程序。
图1fa至图1fd是用于示意性地说明根据本公开第1-1实施例的在不同基站之间使用多连接和RLC分离承载的切换操作和协议结构的图。
阶段0是终端连接到NR系统中的gNB 1以执行基本数据发送/接收的步骤(1f-05)。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假设gNB 1包括一个PCell和SCell。在该步骤中,gNB 1配置仅向MeNB的服务小区发送/接收数据的(主小区组)MCG承载,每个PDCP设备连接到一个RLC装置并且MAC和RLC装置通过逻辑信道彼此相互连接(1f-10)。终端根据与gNB 1的承载配置来配置PDCP、RLC、MAC等,并且通过PCell(小区1)接收控制信号和数据。另外,HARQ反馈、调度请求、和CSI通过PUCCH发送到PCcell(小区1),并且通过SCell(小区2)发送/接收数据。SCell根据基站的命令重复激活状态和去激活状态(1f-15)。
如果gNB 1满足特定条件并且确定需要多个连接用于切换,则在阶段1中建立多个连接(1f-20)。此后,gNB 1另外向gNB 2请求SeNB,向gNB 2请求PDCP建立和分离承载配置,并且根据承载建立来配置PDCP、RLC、和MAC。也就是说,与作为附加PUCCH服务小区的包括PSCell(小区3)和SCell(小区4)的gNB 2的多连接被执行,并且在现有MCG承载中被重建为分离承载(1f-25和1f-30)。这意味着gNB1的PDCP装置被分离并连接到作为gNB1和gNB2的两个RLC装置。当执行多连接时,终端维持现有PDCP重新排序操作以及用于SRB和DRB的gNB 1的RLC和MAC建立,在gNB 2中建立附加RLC,并重置新MAC(1f-35)。
如果gNB 1从终端的测量报告值接收到与切换相对应的事件,例如,如果来自gNB2的信号强度比来自gNB 1的信号强度更好达一阈值或更大,则在阶段2步骤执行改变PCell和PSCell的角色的操作(1f-40)。该步骤被重新配置为分离承载中的分离承载,并且意味着S1-U从gNB 1切换到gNB2并且PDCP被重新调整(1f-45和1f-50)。因此,gNB 1中的PDCP被释放并且PCell和PSCell的角色被改变。终端与阶段1中的操作没有很大不同,取消功率余量报告(PHR),并根据PCell和PSCell(1f-55)的改变调整PHR的PH位置。
如果gNB 2从终端的测量报告值接收与gNB 1的多连接释放相关联的事件,例如,如果来自gNB 1的信号强度减小到设定的阈值或更小,则在阶段3步骤中执行释放多连接(1f-60)的操作。在该步骤中,将分离承载重新配置为MCG承载,并且根据SCG释放请求释放gNB 1中的承载配置(1f-65和1f-70)。类似地,甚至终端也释放RLC和MAC,并在新建立的gNB2中执行数据发送/接收(1f-75)。
图1ga和图1gb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1-1实施例的使用多连接和RLC分离承载的切换程序的图。将通过每个阶段的信号流来详细描述使用不同基站之间的多连接和RLC分离承载的切换程序。
首先,假设在终端1g-01连接到源基站1g-02的状态下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和数据并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和数据的步骤(阶段0)(1g-10)。在该步骤中,可以接收通过包括在源基站中的PCell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号,以及根据基站的命令通过SCell发送/接收辅助数据。
因此,通过K_RRC_int(0)对源小区的控制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并且通过K_RRC_enc(0)执行解密(1g-10)。完整性保护意味着在发送端插入由密钥K_RRC_int(0)生成的附加的单独的码,以识别相应的消息是否被调制,并通过允许接收端基于K_RRC_int(0)解密相应的码来识别是否改变相应的码。另外,基于K_UP_enc(0)对一般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以执行通信(1g-15)。
此后,终端根据基站的配置测量相邻小区,并且如果满足设置条件,则终端将对源基站和相邻基站的测量结果报告给相应的源基站,使得它确定源基站执行上述类型2HO并基于KeNB生成KeNB*(1g-20)。因此,源基站通过X2信令请求目标基站添加SeNB用于多连接(1g-25)。请求消息包括生成的KeNB*,为每个添加的SCell保留的PDCP建立(在现有LTE中SeNB的附加请求中没有PDCP建立),以及用于执行切换的分离承载配置信息。接收请求消息的目标基站执行PDCP建立,为分离承载创建RLC和MAC,并从接收的KeNB*生成K_RRC_enc(1)、K_RRC_int(1)、K_UP_enc(1)安全密钥(1g-30)。目标基站通过X2信令向源基站发送SeNB附加响应消息(1g-35)。可以重传包括所接收的SeNB附加请求消息的内容的响应消息。如果接收到SeNB附加响应消息,则源基站向终端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1g-40)。该消息可以包括目标基站的SCG配置信息,SRB和DRB的分离承载配置信息,以及RRC分集配置信息。在上述步骤中,已经接收到RRC分集配置信息的终端将PDCP SDU发送到PCcell和PSCell的RLC,直到RRC分集设置被去激活为止。当SRB被重建为分离承载中的MCG承载或者在RRC消息(例如,切换命令消息)中被明确指示时,可以将上行链路RRC分集去激活。终端根据接收到的RRC消息为SeNB创建S-MAC和S-RLC,并重建MSG承载作为SRB和DRB的分离承载(1g-45)。另外,终端通过导出KeNB*来生成K_RRC_enc(1)、K_RRC_int(1)、和K_UP_enc(1)安全密钥(1g-45)。此后,终端执行与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程序(1g-50),并且向/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执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发送/接收(1g-55到1g-70)。然而,此时会生成新的K_RRC_enc(1)、K_RRC_int(1)和K_UP_enc(1)安全密钥,但在这种状态下仍使用K_RRC_enc(0)、K_RRC_int(0)和K_UP_enc安全密钥执行通信。如上所述,终端可以通过阶段1步骤(1g-15到1g-70)同时连接到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来发送/接收数据,并且在该过程期间不发生时间中断。
在阶段1步骤之后,可以根据设定条件从终端接收附加测量值(1g-75)。源基站根据测量结果值确定到目标基站的切换(阶段2步骤)(1g-80)。为了确定切换,终端可以包括针对来自源基站的信号强度减小并且来自目标基站的信号强度增加的情况的事件,并且事件可以在LTE中重用或者可以添加新事件。源基站在通过X2信令向目标基站发送类型2切换请求的同时使用旧密钥(即,K_RRC_enc(0),K_RRC_int(0),K_UP_enc(0)安全密钥)确定向/从每个DRB发送/接收分组中的哪个分组,使得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包括关于是否使用旧密钥发送具有任何PDCP序列号(PDCP SN)的分组的每个承载的“结束标记”信息的类型2切换请求(1g-85),并且目标基站激活PDCP并且连接到相应的RLC(1g-90)。此后,目标基站通过X2信令向源基站发送类型2切换响应(1g-95),并且源基站根据结束标记中描述的值,通过X2信令将接收到的PDCP SDU发送到目标基站(1g-100)。更具体地,对于小于或等于发送的结束标记中描述的PDCP SN值的值,源基站仍然确定诸如COUNT值等的变量值以将K_UP_enc(0)应用于DRB并应用K_RRC_enc(0)和K_RCC_int(0)安全密钥,从而执行传输。然而,如在(1-100)中那样,将具有超过在传送的结束标记中描述的PDCP SN值的值的分组发送到目标基站。同时,目标基站可以基于类型2HO REQ中包括的每个承载的结束标记信息来识别要由目标基站使用的每个承载(即,SRB和DRB)的PDCP SN和COUNT值(1g-85)。另外,通过将从KeNB*导出的K_UP_enc(1)安全密钥应用于DRB并将从KeNB*导出的K_RRC_enc(1)和K_RRC_int(1)安全密钥应用于SRB,如果从终端接收到切换完成消息,则发送从源基站接收的分组1g-100。
另外,源基站通过RRC消息(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向终端发送类型2切换命令(1g-105)。在这种情况下,包括通知使用旧密钥发送到每个SRB和DRB的分组是什么分组的“结束标记”的RRC消息被通知给下行链路,并且该RRC消息明确地或隐含地包括指示改变包括在源基站中的PCell和包括目标基站中的PSCell的角色的配置。终端执行到目标基站的PSCell的类型2切换(1g-110),根据接收的“结束标记”信息,将旧密钥应用于对于“结束标记”先前值的分组,并且对于接下来的值的分组被切换成从KeNB*导出的新密钥(即,K_RRC_enc(1),K_RRC_int(1),K_UP_enc(1)安全密钥)。也就是说,终端维护两组安全密钥,并根据对于每个承载的接收的结束标记的PDCP序列号(PDCP SN)信息和接收的分组的PDCP SN值来确定应用哪个密钥。
另外,终端在接收到RRC消息后,向源基站的PSCell和目标基站的PCell发送类型2切换完成RRC消息(1g-115)。此时,包括对于用于上行链路的每个SRB和DRB的“结束标记”信息的类型2切换完成RRC消息被发送。终端可以在通过执行类型2切换来在维持现有的层1发送/接收的同时执行连续发送,并且根据要发送到下行链路和上行链路的结束标记信息确定要应用的安全密钥,从而执行数据发送/接收(1g-120到1g-135)。终端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阶段2步骤(1g-75到1g-135)来改变源基站的PCell和目标基站的PSCell之间的角色,并且即使在安全密钥改变的情况下也通过同时连接到两个基站来发送/接收数据,并且在该过程期间不会发生时间中断。
如果在阶段2步骤之后终端的测量值包括指示释放源基站的事件(1g-140),则目标基站确定源基站的多连接释放(阶段3步骤)(1g-145)。如果终端确定来自源基站的信号强度小于特定阈值并且不适合于执行通信,则可以执行多连接释放确定。为此目的,在LTE中,可以重用事件或者可以添加新事件。目标基站通过X2信令向源基站指示SCG释放(1g-150),并通过RRC消息向终端通知SCG释放(1g-155)。此后,终端和目标基站根据上述新密钥保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发送/接收(1g-160)(1g-165)。
图1ha和图1hb各自是当应用本公开第1-1实施例时用于下行链路发送/接收的源基站、目标基站、和终端的操作的示例图。为了便于说明,在操作中,将主要描述图1g的阶段2中的操作。
首先,源基站的操作如下。源基站通过相应终端的测量报告确定类型2HO(1h-03),并基于相应终端的每个无线承载(RB)的先前安全密钥确定分组的SN,从而生成用于下行链路的结束标记分组(1h-04)。此后,源基站向目标基站发送类型2HO请求消息,并且类型2HO请求消息包括用于下行链路的结束标记分组(1h-05)。此后,源基站基于所确定的先前安全密钥连续地生成分组的PDCP PDU(即,对于具有小于结束标记中指示的SN的SN的分组)(1h-07)。也就是说,为了加密相应的PDCP SDU,生成相应的基于SN的COUNT和上述输入值,将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应用于数据无线承载(DRB)以执行加密,并且从KeNB导出的K_RRC_enc和K_RRC_int是用于执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信令无线承载。源基站将分组发送到终端或执行到目标基站的转发(1h-09)。此后,如果每个无线承载的分组的SN达到结束标记中指示的值,则源基站将后续PDCP分组发送到目标基站(1h-11)。
同时,源基站的操作如下。如果目标基站从源基站接收PDCP PDU(即,加密分组),则目标基站直接将PDCP PDU原样发送到终端(1h-53)。接下来,如果从源基站接收到类型2HO请求消息,则基于对应的类型2HO请求中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确定要应用新安全密钥的第一PDCP SDU的PDCP SN和COUNT值(1h-55)。此后,处理DRB和SRB的PDCP SDU(1h-57)。更具体地,从DRB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确定COUNT值,并且使用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安全密钥来执行加密。此外,基于SRB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确定SRB的COUNT值,并且使用从KeNB*导出的K_RRC_enc和K_RRC_int安全密钥来执行加密。
同时,终端的操作如下。终端从基站接收类型2HO命令(1h-73)。类型2HO命令包括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使得终端确定应用哪个安全密钥来处理分组(1h-75)。更具体地,终端针对接收的SRB分组将K_RRC_enc(0)和K_RRC_int(0)应用于具有小于接收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PDU,并将K_RRC_enc(1)和K_RRC_int(1)应用于具有大于接收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PDU。另外,终端针对接收的DRB分组将K_RRC_enc(0)应用于具有小于接收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PDU,并将K_RRC_enc(1)应用于具有大于接收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PDU。
图1ia、图1ib和图1ic各自是当应用本公开第1-1实施例时用于上行链路发送/接收的源基站、目标基站和终端的操作的示例图。为了便于说明,在操作中,将主要描述图1g的阶段2中的操作。
首先,终端的操作如下。终端从基站接收类型2HO命令(1h-03)。类型2HO命令包括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使得终端确定应用哪个安全密钥来处理分组。另外,发送类型2HO完成消息作为对类型2HO命令的响应消息,并且确定哪个安全密钥被应用于上行链路PDCPPDU的哪个分组,并且将所确定的安全密钥发送到基站(1i-05)。也就是说,发送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因此,终端确定将哪个安全密钥应用于上行链路分组以处理分组(1i-07)。更具体地,终端针对要发送的SRB分组将K_RRC_enc(0)和K_RRC_int(0)应用于具有小于所发送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SDU,并将K_RRC_enc(1)和K_RRC_int(1)应用于具有大于所发送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SDU。另外,终端针对要发送的DRB分组将K_RRC_enc(0)应用于具有小于所发送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SDU,并将K_RRC_enc(1)应用于具有大于所发送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SDU。此时,对于具有小于所发送的下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值的PDCP SDU,该分组仅被发送到源基站。由于目标基站不具有能够解密该分组的基于KeNB的安全密钥,因此目标基站要防止所谓的乒乓效应:将分组发送回源基站、解密所发送的分组、以及再次收到该分组。
同时,目标基站的操作如下。目标基站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分组(1i-53),并确定该分组是DRB分组还是SRB分组(1i-55)。在DRB的情况下,将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安全密钥用于大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分组,以使用PDCP SDU处理PDCP PDU,并且丢弃具有小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SN的分组(1i-57)。在SRB的情况下,将接收的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和K_RRC_int安全密钥用于大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分组,以使用PDCP SDU处理PDCP PDU,并且将SN小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分组发送到源基站(1i-59)。
同时,源基站的操作如下。源基站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分组(1i-73),并确定该分组是DRB分组还是SRB分组(1i-75)。在DRB的情况下,将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安全密钥用于小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分组,以使用PDCP SDU处理PDCP PDU,并且将具有大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SN的分组发送到目标基站(1i-77)。在SRB的情况下,将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和K_RRC_int安全密钥用于小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分组,以使用PDCP SDU处理PDCP PDU,并且将具有大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SN的分组发送到目标基站(1i-79)。
图1ja和图1j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1-2实施例的使用提出的多连接和RLC分离承载来执行类型2切换程序的操作的图。参考图1j,将通过每个阶段的信号流来详细描述使用不同基站之间的多个连接和RLC分离承载的切换程序。
首先,假设在终端连接到源基站1j-02的状态下接收下行链路控制信号和数据并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号和数据的步骤(阶段0)。在该步骤中,可以接收能够通过包括在源基站中的PCell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号,通过上行链路发送控制信号,以及根据基站的命令通过SCell发送/接收辅助数据。
因此,通过K_RRC_int(0)对源小区的控制消息进行完整性保护,并且通过K_RRC_enc(0)执行解密(1g-10)。完整性保护意味着在发送端插入由密钥K_RRC_int(0)生成的附加的单独的码,以识别相应的消息是否被调制,并通过允许接收端基于K_RRC_int(0)解密相应的码来识别是否改变相应的码。另外,基于K_UP_enc(0)对一般数据进行加密/解密以执行通信(1g-15)。
此后,终端根据基站的配置测量相邻小区,并且如果满足设置条件,则终端将对源基站和相邻基站的测量结果报告给相应的源基站,使得它确定源基站执行上述类型2HO并基于KeNB生成KeNB*(1j-20)。因此,源基站通过X2信令请求目标基站添加SeNB用于多连接(1j-25)。请求消息包括生成的KeNB*,为每个添加的SCell保留的PDCP建立(在现有LTE中SeNB的附加请求中没有PDCP建立),以及用于执行切换的分离承载配置信息。接收请求消息的目标基站执行PDCP建立,为分离承载创建RLC和MAC,并从接收的KeNB*生成K_RRC_enc(1)、K_RRC_int(1)、K_UP_enc(1)安全密钥(1j-30)并通过X2信令向源基站发送SeNB附加响应消息(1j-35)。可以重传包括所接收的SeNB附加请求消息的内容的响应消息。当接收到SeNB附加响应消息时,源基站向终端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1j-40)。该消息可以包括目标基站的SCG配置信息,SRB和DRB的分离承载配置信息,以及RRC分集配置信息。在上述步骤中,已经接收到RRC分集配置信息的终端将PDCP SDU发送到PCcell和PSCell的RLC,直到RRC分集设置被去激活为止。当SRB被重建为分离承载中的MCG承载或者在RRC消息(例如,切换命令消息)中被明确指示时,可以将上行链路RRC分集去激活。终端根据接收到的RRC消息为SeNB创建S-MAC和S-RLC,并重建MSG承载作为SRB和DRB的分离承载(1j-45)。另外,终端通过导出KeNB*来生成K_RRC_enc(1)、K_RRC_int(1)、和K_UP_enc(1)安全密钥(1j-45)。此后,终端执行与目标基站的随机接入程序(1j-50),并且向/从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执行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发送/接收(1j-55到1j-70)。然而,此时会生成新的K_RRC_enc(1)、K_RRC_int(1)和K_UP_enc(1)安全密钥,但在这种状态下仍使用K_RRC_enc(0)、K_RRC_int(0)和K_UP_enc安全密钥执行通信。如上所述,终端可以通过阶段1步骤(1j-15到1j-70)同时连接到源基站和目标基站来发送/接收数据,并且在该过程期间不会发生时间中断。
在阶段1步骤之后,可以根据设置条件从终端接收附加测量值(1j-75)。源基站根据测量结果值确定到目标基站的切换(阶段2步骤)(1j-80)。切换确定可以包括针对来自源基站的信号强度减小并且来自目标基站的信号强度增加的情况的事件,并且可以在LTE中重用事件或者可以添加新事件。源基站包括关于在通过X2信令向目标基站发送类型2切换请求(1j-85)的同时发送到每个承载的分组号的信息SN STATUS,并且目标基站激活PDCP并且连接到RCL(1j-90)。此后,目标基站通过X2信令向源基站发送类型2切换响应(1j-95),且源基站通过X2信令将接收到的PDCP SDU发送到目标基站(1j-100)。另外,源基站通过RRC消息(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向终端发送类型2切换命令(1j-105)。此时,RRC消息明确地或隐含地包括指令改变包括在源基站中的PCell和包括目标基站中的PSCell的角色的配置。终端执行到目标基站的PSCell的类型2切换(1j-110)。
同时,在该实施例中,提出发送到SRB和DRB的所有分组的PDCP层包括例如密钥指示符(KI)信息。因此,接收分组的接收端(即,基站或终端)可以基于任何安全措施来识别分组是否经历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源基站当前使用的KI值可以是基站基于RRC消息设置的值。因此,接收端可以使用所接收的KI字段来确定是使用基于KeNB的安全密钥还是基于KeNB*的安全密钥。
另外,终端在接收到RRC消息后,向源基站的PSCell和目标基站的PCell发送类型2切换完成RRC消息(1j-115)。通过执行类型2切换,终端可以在维持现有的层1发送/接收的同时执行连续发送,并且接收端根据包括在所有分组中的K1信息确定要应用的安全密钥,从而执行数据发送/接收(1j-120到1j-135)。终端可以根据如上所述的阶段2步骤(1j-75到1j-135)来改变源基站的PCell和目标基站的PSCell之间的角色,并且即使在安全密钥被改变的情形下也通过同时连接到两个基站来发送/接收数据,并且在该过程期间不会发生时间中断。
如果在阶段2步骤之后终端的测量值包括指示释放源基站的事件(1j-140),则目标基站确定源基站的多连接释放(阶段3步骤)(1j-145)。如果终端确定来自源基站的信号强度小于特定阈值并且不适合于执行通信,则可以执行测量值。为此目的,在LTE中,可以重用事件或者可以添加新事件。目标基站通过X2信令向源基站指示SCG释放(1j-150),并通过RRC消息向终端通知SCG释放(1j-155)。此后,终端和目标基站根据上述新密钥维持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发送/接收(1j-160)(1j-165)。
图1ka、图1kb和图1kc各自是示出当应用本公开第1-2实施例时用于下行链路发送/接收的源基站、目标基站、和终端的操作的图。为了便于说明,在操作中,将主要描述图1J的阶段2中的操作。
首先,源基站的操作如下。源基站通过相应终端的测量报告确定类型2HO(1k-03),并基于相应终端的每个无线承载(RB)的先前安全密钥确定分组的SN和COUNT值(1k-04)。此后,源基站将类型2HO请求消息发送到目标基站(1k-05)。此后,源基站基于所确定的先前安全密钥连续地生成分组的PDCP PDU(1k-07)。也就是说,为了加密相应的PDCP SDU,生成相应的基于SN的COUNT和上述输入值,将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应用于数据无线承载(DRB)以执行加密,并且从KeNB导出的K_RRC_enc和K_RRC_int是用于执行加密和完整性保护的信令无线承载。另外,KI信息被添加到每个分组以指示它是否基于任何密钥进行加密。分组被发送到终端或转发到目标基站(1k-09)。此后,如果每个无线承载的分组的SN达到确定的值,则源基站将后续的PDCP分组发送到目标基站(1k-11)。
同时,源基站的操作如下。如果目标基站从源基站接收PDCP PDU(即,加密分组),则目标基站直接将PDCP PDU按原样发送到终端(1k-53)。此后,当从源基站接收到类型2HO请求消息时,基于所接收的SN状态值确定要应用新安全密钥的第一PDCP SDU的PDCP SN和COUNT值(1k-55)。此后,处理DRB和SRB的PDCP SDU(1k-57)。更具体地,从DRB的SN STATUS确定COUNT值,并且使用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安全密钥来执行加密。此外,SRB的COUNT值是基于SRB的SN STATUS确定的,并且使用从KeNB*导出的K_RRC_enc和K_RRC_int安全密钥来执行加密。
同时,终端的操作如下。终端从基站接收类型2HO命令。如上所述,KI信息包括在所有分组中,因此终端通过确定是否应用任何安全密钥来处理分组(1k-73)。更具体地,对于所接收的SRB分组,终端将K_RRC_enc(0)和K_RRC_int(0)应用于其中指示基于旧安全密钥来解密KI字段的PDCP PDU,并将K_RRC_enc(1)和K_RRC_int(1)应用于其中指示基于新的安全密钥来解密KI字段的PDCP PDU。在1比特的情况下,KI字段可以切换为0或1,并且在2比特或更多的情况下可以通过单调增加(即,00,01或01 10或10 11或11 00)等来表示。另外,对于所接收的DRB分组,终端将K_RRC_enc(0)应用于其中指示基于旧安全密钥来解密KI字段的PDCP PDU,并将K_RRC_enc(1)应用于其中指示基于新的安全密钥来解密KI字段的PDCPPDU。
图1i是示出当应用本公开第1-2实施例时用于上行链路发送/接收的终端、目标基站和源基站的操作的示例的图。为了便于说明,在操作中,将主要描述图1j的阶段2中的操作。
首先,终端的操作如下。当从基站接收到类型2HO命令时,终端通知对于所有后续上行链路SRB分组,基于新密钥对K1字段进行解密,并应用从KeNB*安全密钥导出的K_RRC_enc(1)和K_RRC_int(1),并且通知对于所有上行链路DRB分组,基于新密钥对KI字段进行解密,并应用从KeNB*安全密钥导出的K_UP_enc(1)(1I-03)。
同时,目标基站的操作如下。目标基站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分组(1l-53),并确定该分组是DRB分组还是SRB分组(1l-55)。在DRB的情况下,如果从分组的KI字段确定该分组是基于新安全密钥生成的分组,则使用从Ke NB*导出的K_UP_enc安全密钥将PDCP PDU处理为PDCP SDU,并且丢弃具有小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SN的分组(1l-57)。在SRB的情况下,如果从分组的KI字段确定该分组是基于新安全密钥生成的分组,则使用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和K_RRC_int安全密钥将PDCP PDU处理为PDCP SDU,并且将具有小于从终端接收的上行链路结束标记信息的SN的分组发送到源基站(1l-59)。
同时,源基站的操作如下。源基站从终端接收上行链路分组(1l-73),并确定该分组是DRB分组还是SRB分组(11-75)。在DRB的情况下,如果从分组的KI字段确定该分组是基于旧安全密钥的分组,则使用从KeNB*导出的K_UP_enc安全密钥将PDCP PDU处理为PDCPSDU,并且将从分组的KI字段被确定为基于的新安全密钥生成的分组的分组发送到目标基站(11-77)。在SRB的情况下,如果从分组的KI字段确定该分组是基于新安全密钥的分组,则使用从KeNB导出的K_RRC_enc和K_RRC_int安全密钥将PDCP PDU处理为PDCP SDU,并且将从分组的KI字段被确定为基于新安全密钥生成的分组的分组发送到目标基站(11-79)。
图1m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1m,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1m-10、基带处理器1m-20、存储器1m-30和控制器1m-40中的至少一个。
RF处理器1m-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1m-10将从基带处理器1m-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1m-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图1M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1m-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1m-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1m-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另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并且可以在执行MIMO操作时接收多个层。
基带处理器1m-2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m-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complex symbols)。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m-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1m-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m-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m-20将从RF处理器1m-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恢复接收的比特串。
基带处理器1m-20和RF处理器1m-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1m-20和RF处理器1m-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1m-20和RF处理器1m-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1m-20和RF处理器1m-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处理不同频带中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包括无线LAN(例如:IEEE802.11),蜂窝网络(例如:LTE)等。此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NRHz,NRhz)频带,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1m-30存储用于终端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1m-30可以存储与使用无线电接入技术执行无线通信的接入节点相关联的信息。此外,存储器1m-30根据控制器1m-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1m-4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m-40通过基带处理器1m-20和RF处理器1m-1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1m-40在存储器1m-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1m-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1m-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1m-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ommunication processor,CP)和控制上层(诸如应用程序)的应用处理器(application processor,AP)。
图1n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一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如图1n中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1n-10,基带处理器1n-20,回程通信单元1n-30,存储器1n-40和控制器1n-50。
RF处理器1n-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1n-10将从基带处理器1n-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1n-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图1N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第一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1n-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1n-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1n-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个或多个层来执行向下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1n-20根据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n-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n-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1n-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n-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IFFT操作和CP插入以构造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1n-20将从RF处理器1n-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成OFDM符号单元,通过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解调和解码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基带处理器1n-20和RF处理器1n-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1n-20和RF处理器1n-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通信单元或无线电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1n-3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回程通信单元4i-30将从主基站发送到其他节点(例如,辅助基站,核心网等)的比特串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其他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串。
存储器1n-40存储用于主基站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1n-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终端的承载、从接入的终端报告的测量结果等的信息。此外,存储器1n-40可以存储作为关于是否向终端提供到终端的多连接或者停止多连接的确定标准的信息。此外,存储器1n-40根据控制器1n-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1n-50控制主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1n-50通过基带处理器1n-20和RF处理器1n-10或回程通信单元1n-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1n-50在存储器3n-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3n-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1n-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第二实施例>
与下面将描述的切换相关的第二至第四实施例可以单独或组合地应用于无线电通信系统。
图2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2a,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基站2a-05、2a-10、2a-15、和2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2a-20,服务网关(S-GW)2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2a-35通过基站2a-05、2a-10、2a-15、和2a-20以及S-GW 2a-30接入外部网络。
基站2a-05、2a-10、2a-15和2a-20是蜂窝网络的接入节点,并提供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的无线接入。也就是说,为了服务用户的业务,基站2a-05、2a-10、2a-15和2a-20收集终端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信道状态等的状态信息以执行调度,从而支持终端与核心网(CN)之间的连接。MME 2a-25是用于为终端执行各种控制功能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并且S-GW 2a-30是用于提供数据承载的装置。此外,MME2a-25和S-GW 2a-30还可以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执行认证、承载管理等,并且可以处理要从基站2a-05、2a-10、2a-15和2a-20接收的分组以及要发送到基站2a-05、2a-10、2a-15和2a-20的分组。
图2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下面定义的NR可以与本图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部分地不同,但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公开将进行描述。
参考图2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包括分别在终端和ENB中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2b-05和2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2b-10和2b-35,以及媒体访问控制(MMC)2b-15和2b-30。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2b-05和2b-40执行诸如IP报头的压缩/恢复的操作,并且无线电链路控制(以下称为RLC)2b-10和2b-35以合适的大小重新配置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MAC 2b-15和2b-30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若干RLC层装置,并执行将RLC PDU复用为MAC PDU和从MAC PDU解复用RLC PDU的操作。物理层2b-20和2b-25执行以下操作:信道编码和调制上层数据、使上层数据成为OFDM符号并将它们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和信道解码并将解调和信道解码的OFDM符号发送到上层。此外,物理层使用HARQ(混合ARQ)进行附加纠错,并且接收端以1比特发送是否接收从发送端发送的分组。这被称为HARQ ACK/NACK信息。可以通过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信道发送关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下行链路HARQ ACK/NACK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信道发送关于下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HARQ ACK/NACK信息。
虽然在本图中未示出,但是每个无线电资源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RC)层存在于终端和基站的PDCP层的上部,并且RRC层可以接收和发送用于无线电资源控制的接入和测量相关的控制消息。例如,可以使用RRC层消息指令终端执行测量,并且终端可以使用RRC层消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
图2ca和图2c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消息流的示例的图。
在图2ca和图2cb中,处于空闲模式(RRC_IDLE)的终端2c-01由于要发送数据的生成等而执行对基站2c-03的接入(2c-11)。在空闲模式中,可能不发送数据,因为终端为了省电等而没有连接到网络,并且需要转换到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来发送数据。如果终端对基站2c-03的接入程序成功,则终端将其状态改变为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处于连接模式的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数据2c-13和从基站接收数据2c-13。
此后,基站在终端中设置终端周围的小区测量(2c-15)。测量设置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关于要测量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报告配置可以包括诸如周期性地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接收功率强度)或者在测量结果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的设置。
-事件A1(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2(当服务小区比阈值差时)
-事件A3(当相邻小区优于从主小区(PCell)的偏移时)
-事件A4(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5(当主服务小区(PCell)低于阈值1并且相邻小区优于阈值2时)
-事件A6(当相邻小区优于从辅小区(SCell)的偏移时)
在本公开中,当使用上述事件中的事件A3时,可以使用比在一般切换中使用的偏移值更小的偏移值。这允许终端更早地执行向基站的报告,从而防止与当前基站2c-03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当使用事件中的事件A5时,出于相同的原因,作为阈值1,可以使用比用于正常切换的值更大的值,并且作为阈值2,可以使用比用于正常切换的值更小的值。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来发送测量设置。此后,终端发送对于配置指示的确认消息(2c-17),并且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已经接收到测量设置的终端根据接收的设置执行测量,以确定它是否满足基站设置的报告配置(2c-19)。如果满足报告配置(即,例如,当设置A3或A5时,如果满足相应的配置),则终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2c-21)。因此,基站确定是否执行“条件切换”(2c-23)。下面将详细描述条件切换。如果确定执行条件切换,则当前基站向每个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准备根据测量结果中包括的小区的信息切换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2c-25)(2c-27)。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要切换的终端的详细信息和关于终端在相应基站中使用的加密密钥的信息。因此,从每个基站接收切换确认消息(2c-29)(2c-31)。切换确认消息可以包括终端在相应小区中使用的标识符、随机接入资源信息等。
因此,源基站2c-03将条件切换命令发送到终端2c-01(2c-33)。条件切换命令不命令终端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允许终端确定满足包括在消息中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时间。条件切换命令可以通过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条件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性控制信息(mobility control information,MCI),即,多个MCI-1和一个MCI-2。MCI-1可以包括关于每个基站的相应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等)(即,图中的(2c-05)(2c-07))和相应目标小区的安全密钥信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将针对每个目标小区要发送的信息统称为MCI-1信息,但是在实际发送时可以分开地发送到不同的信令组。另外,MCI-2是普遍应用于所有发送的目标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T304定时器和上述切换条件等。T304定时器是被设置为在执行切换之后确定切换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完成的定时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描述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
已经接收到条件切换命令的终端确定是否满足根据接收到的命令的切换条件(2c-35)。如果满足预定条件,则开始驱动如上所述的T304定时器。也就是说,在接收到切换命令之后T304不立即启动,而是当满足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条件时,T304定时器才开始被驱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存在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其可以如下更详细地描述。
-A3事件:目标>源+偏移2持续预定的时间段,或
-A5事件:源<阈值1且目标>阈值2持续预定的时间段
此后,当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小区时,选择相应的小区作为用于执行切换小区的目标小区,并且如果存在多个小区,则根据预定方法选择用于执行切换的目标小区。作为预定方法,可以使用移动到满足条件的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中最强信号强度或最佳信号质量的方法,或者可以使用根据切换命令内的MCI-1内的基站所指示的顺序在满足条件的小区中移动第一指示小区的方法。此后,对于所选择的小区,终端根据MCI-1内指示的安全信息导出要在目标小区中使用的加密密钥。
另外,终端对所选择的小区和下行链路信号执行同步,以执行随机接入,以与相应小区执行上行链路同步和上行链路发送功率(2c-37),并将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到相应小区(2c-39)。可以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并且当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开始时,驱动的T304停止。
已经接收到切换完成消息的基站向先前源小区2c-03发送释放相应终端的所有信息和资源(或上下文)的命令(2c-41),并且接收该命令的源小区向到切换命令中包括的目标小区2c-05以外的候选目标小区发送释放相应终端的上下文的命令(2c-43)。已经接收的每个基站取消/释放相应终端的上下文(2c-45)(2c-47)。
虽然在该图中没有描述,但是如果在驱动的T304定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成功完成切换,则终端生成并存储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RLF报告)。当终端成功连接到基站时,如果网络被通知终端存储RLF报告信息并请求RLF报告信息,则所存储的信息被报告给网络(基站)。作为网络请求的消息,可以使用RRC层的UEInformationRequest消息,并且作为向网络报告的消息,UE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可以用作向网络报告的消息。另一方面,RLF报告可以包括最近的主小区(PCell,即源小区)的测量结果,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基站接收的切换条件信息等。
图2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在图2d中,假设终端处于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并且终端可以在连接状态中向基站发送数据和从基站接收数据(2d-01)。
此后,终端从基站接收小区测量(2d-03)。测量设置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关于要测量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报告配置可以包括诸如周期性地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接收功率强度)以及当测量结果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的设置。
-事件A1(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2(当服务小区比阈值差时)
-事件A3(当相邻小区优于从主小区(PCell)的偏移时)
-事件A4(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5(当主服务小区(PCell)低于阈值1并且相邻小区优于阈值2时)
-事件A6(当相邻小区优于从辅小区(SCell)的偏移时)
如上面参考图2c所述,在测量条件下,可以使用相对于正常切换中使用的阈值/偏移值更减轻的值,这使得终端更早地执行向基站的报告,从而防止与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此后,终端发送对配置指示的确认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此后,已经接收到测量设置的终端根据接收的设置执行测量,以确定它是否满足由基站设置的报告配置(2d-05)。因此,如果满足报告配置(即,例如,当设置A3或A5时,如果满足相应的配置)(2d-05),则终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2d-11)。此后,终端从基站接收条件切换命令(2d-13)。条件切换命令并不命令终端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允许终端确定满足包括在消息中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时间。可以通过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条件切换命令,并且条件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性控制信息(MCI),即,多个MCI-1和一个MCI-2。MCI-1可以包括关于每个基站的相应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等)和关于相应目标小区中的安全密钥信息的信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针对每个目标小区要发送的信息被统称为MCI-1信息,但是在实际发送时可以分开发送到不同的信令组。另外,MCI-2是普遍应用于所有发送的目标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T304定时器和上述切换条件等。T304定时器是被设置为在执行切换之后确定切换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完成的定时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描述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
已经接收到条件切换命令的终端根据接收的命令执行测量(2d-15),并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2d-17)。如果满足预定条件,则开始驱动如上所述的T304定时器(2d-19)。也就是说,T304并不是在接收到切换命令之后立即开始,而是当满足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条件时,T304定时器才开始被驱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存在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其可以如下更详细地描述。
-A3事件:目标>源+偏移2持续预定的时间段,或
-A5事件:源<阈值1和目标>阈值2持续预定的时间段
此后,当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小区时,选择相应小区作为用于执行切换小区的目标小区,并且如果存在多个小区,则根据预定方法选择用于执行切换的目标小区。作为预定方法,可以使用移动到满足条件的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中最强信号强度或最佳信号质量的方法,或者可以使用根据切换命令内的MCI-1内的基站所指示的顺序在满足条件的小区中移动第一指示小区的方法。此后,对于所选择的小区,终端根据MCI-1内指示的安全信息导出要在目标小区中使用的加密密钥。
另外,终端对所选择的小区和下行链路信号执行同步,以执行随机接入,以与相应的小区执行上行链路同步和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将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到相应小区(2d-21)。可以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并且当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开始时,驱动的T304停止。此后,终端可以执行与目标小区的数据发送/接收(2d-23)。
如果在驱动的T304定时器到期之前未成功完成切换,则终端生成并存储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RLF-报告)(2d-25)。当终端稍后通过使用小区选择操作成功连接到所选小区时,如果网络被通知终端存储RLF报告信息并请求RLF报告信息,则所存储的信息被报告给网络(基站)。作为网络请求的消息,可以使用RRC层的UEInformationRequest消息,并且作为向网络报告的消息,UE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可以用作向网络报告的消息。另一方面,RLF报告可以包括最近的主小区(PCell,即源小区)的测量结果、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基站接收的切换条件信息等。
图2e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在图2e中,假设一个终端处于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并且在连接状态中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数据和从基站接收数据(2e-01)。
此后,基站在终端中设置终端周围的小区测量(2e-03)。测量设置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关于要测量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报告配置可以包括诸如周期性地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接收功率强度)以及当测量结果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的设置。
-事件A1(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2(当服务小区比阈值差时)
-事件A3(当相邻小区优于从主小区(PCell)的偏移时)
-事件A4(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5(当主服务小区(PCell)低于阈值1并且相邻小区优于阈值2时)
-事件A6(当相邻小区优于从辅小区(SCell)的偏移时)
如上面参考图2C所述,在测量条件下,可以使用相对于在正常切换中使用的阈值/偏移值更减轻的值,这使得终端更早地执行向基站的报告,从而防止与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此后,基站从终端接收对配置指示的确认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此后,基站从终端接收关于测量结果的报告,并确定是否执行“条件切换”(2e-05)。如果确定执行条件切换,则当前基站向每个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准备根据测量结果中包括的小区的信息切换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并从每个基站接收切换确认消息(2e-07)。
因此,基站将条件切换命令发送到终端(2e-09)。条件切换命令并不命令终端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允许终端确定满足包括在消息中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时间。条件切换命令可以通过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并且条件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性控制信息(MCI),即,多个MCI-1和一个MCI-2。MCI-1可以包括关于每个基站的相应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等)和关于相应目标小区中的安全密钥信息的信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针对每个目标小区要发送的信息被统称为MCI-1信息,但是在实际发送时可以分开地发送到不同的信令组。另外,MCI-2是普遍应用于所有发送的目标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T304定时器和上述切换条件等。T304定时器是被设置为在执行切换之后确定切换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完成的定时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描述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
此后,当终端成功完成切换时,基站接收从相应的基站释放终端的所有信息和资源(或上下文)的命令(2e-11),并且如果在切换命令中存在其他基站(2e-13),则向相应的基站发送释放相应终端的上下文(2e-15)以及删除/释放相应终端的上下文(2e-17)的命令。
图2f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参考图2f,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2f-10,基带处理器2f-20,存储器2f-30和控制器2f-40。
RF处理器2f-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2f-10将从基带处理器2f-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2f-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图2F仅示出一个天线,但是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2f-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2f-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2f-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
基带处理器2f-2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f-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f-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2f-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f-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以构造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f-20将从RF处理器2f-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
基带处理器2f-20和RF处理器2f-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2f-20和RF处理器2f-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2f-20和RF处理器2f-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处理不同频带中的信号。此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5GHz,5GHz)频带,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2f-30存储用于终端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
控制器2f-4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f-40通过基带处理器2f-20和RF处理器2f-1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1f-40在存储器2f-40中记录数据和从存储器2f-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2f-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2f-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上层(诸如应用程序)的应用处理器(AP)。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2f-40包括多链路处理器2f-42,其执行要以多链路模式操作的处理。例如,控制器2f-40可以控制终端执行图2F所示的终端的操作中所示的程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从基站接收命令测量的消息。接收消息的控制器根据由基站设置的测量事件和条件以及切换命令来执行测量,并执行切换。
图2g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二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如图2g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2g-10,基带处理器2g-20,回程通信单元2g-30,存储器2g-40和控制器2g-50。
RF处理器2g-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2g-10将从基带处理器2g-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基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2g-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图2G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2g-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2g-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2g-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
基带处理器2g-20根据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g-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g-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2g-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g-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IFFT操作和CP插入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2g-20将从RF处理器2g-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基带处理器2g-20和RF处理器2g-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2g-20和RF处理器2g-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通信单元或无线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2g-3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回程通信单元2g-30将从基站向其他节点(例如其他接入节点(基站),核心网等)发送的比特串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其他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串。
存储器2g-40存储用于基站的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诸如配置信息的数据。具体地,存储器2g-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终端的承载、从接入的终端报告的测量结果等的信息。此外,存储器2g-40可以存储作为关于是否向终端提供多连接或者停止到终端的多连接的确定标准的信息。此外,存储器2g-40根据控制器2g-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2g-50控制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2g-50通过基带处理器2g-20和RF处理器5I-10或回程通信单元2g-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2g-50在存储器2g-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2g-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2g-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2g-50允许终端确定测量设置指示和条件切换命令发送,并命令终端将其执行。
<第三实施例>
图3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3a,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基站3a-05、3a-10、3a-15、和3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3a-20,服务网关(S-GW)3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3a-35通过基站3a-05、3a-10、3a-15和3a-20以及S-GW 3a-30接入外部网络。
基站3a-05、3a-10、3a-15和3a-20是蜂窝网络的接入节点,并提供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的无线接入。也就是说,为了服务用户的业务,基站3a-05、3a-10、3a-15和3a-20收集终端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信道状态等的状态信息以执行调度,从而支持终端与核心网(CN)之间的连接。MME 3a-25是用于为终端执行各种控制功能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并且S-GW 3a-30是用于提供数据承载的装置。此外,MME3a-25和S-GW 3a-30还可以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执行认证、承载管理等,并且可以处理要从基站3a-05、3a-10、3a-15和3a-20接收的分组,以及要发送到基站3a-05、3a-10、3a-15和3a-20的分组。
图3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下面定义的NR可以与本图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部分地不同,但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公开将进行描述。
参考图3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包括分别在终端和ENB中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3b-05和3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3b-10和3b-35,以及媒体访问控制(MAC)3b-15和3b-30。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3b-05和3b-40执行诸如IP报头的压缩/恢复的操作,并且无线电链路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LC)3b-10和3b-35以合适的大小重新配置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MAC 3b-15和3b-30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若干RLC层设备,并且执行将RLC PDU复用为MAC PDU和从MAC PDU解复用RLC PDU的操作。物理层3b-20和3b-25执行信道编码和调制上层数据、使上层数据成为OFDM符号并将OFDM符号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和信道解码并将解调和信道解码的OFDM符号发送到上层的操作。此外,物理层使用HARQ(混合ARQ)进行附加纠错,并且接收端以1比特发送是否接收到从发送端发送的分组。这被称为HARQ ACK/NACK信息。可以通过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信道发送关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下行链路HARQ ACK/NACK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信道发送关于下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HARQ ACK/NACK信息。
虽然在本图中未示出,但是每个无线电资源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RC)层存在于终端和基站的PDCP层的上部,并且RRC层可以接收和发送用于无线电资源控制的接入和测量相关的控制消息。例如,可以使用RRC层消息指令终端执行测量,并且终端可以使用RRC层消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控制消息通过信令无线承载(SRB)发送/接收,并且可以根据消息的类型和终端的状态被细分为SRB0、SRB1和SRB2。
图3ca和图3c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消息流的示例的图。
在图3ca和图3cb中,处于空闲模式(RRC_IDLE)的终端3c-01由于要发送的数据的生成等而执行对基站3c-03的接入(3c-11)。在空闲模式中,可能不发送数据,因为终端为了省电等而没有连接到网络,并且需要转换到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来发送数据。如果终端对基站3c-03的接入程序成功,则终端将其状态改变为RRC_CONNECTED状态,并且处于连接模式的终端可以向基站发送数据和从基站接收数据(3c-13)。
此后,基站在终端中设置终端周围的小区测量(3c-15)。测量设置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关于要测量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报告配置可以包括诸如周期性地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接收功率强度)以及当测量结果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的设置。
-事件A1(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2(当服务小区比阈值差时)
-事件A3(当相邻小区优于从主小区(PCell)的偏移时)
-事件A4(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5(当主服务小区(PCell)低于阈值1并且相邻小区优于阈值2时)
-事件A6(当相邻小区优于从辅小区(SCell)的偏移时)
在本公开中,当使用上述事件中的事件A3时,可以使用比在一般切换中使用的偏移值更小的偏移值。这允许终端更早地执行向基站的报告,从而防止与当前基站3c-03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当使用事件中的事件A5时,出于相同的原因,作为阈值1,可以使用比用于正常切换的值更大的值,并且作为阈值2,可以使用比用于正常切换的值更小的值。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来发送测量设置。此后,终端发送对配置指示的确认消息(3c-17),并且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已经接收到测量设置的终端根据接收的设置执行测量,以确定它是否满足基站设置的报告配置(3c-19)。如果满足报告配置(即,例如,当设置A3或A5时,如果满足相应的配置),则终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3c-21)。因此,基站确定是否执行“条件切换”(3c-23)。下面将详细描述条件切换。如果确定执行条件切换,则当前基站向每个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准备根据测量结果中包括的小区的信息切换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3c-25)(3c-27)。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要切换的终端的详细信息和关于终端在相应基站中使用的加密密钥的信息。因此,从每个基站接收切换确认消息(3c-29)(3c-31)。切换确认消息可以包括终端在相应小区中使用的标识符、随机接入资源信息等。
因此,源基站3c-03将条件切换命令发送到终端3c-01(3c-33)。条件切换命令并不命令终端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允许终端确定满足包括在消息中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时间。条件切换命令可以通过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且条件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性控制信息(MCI),即,多个MCI-1和一个MCI-2。MCI-1可以包括关于每个基站(即,图中的(3c-05)(3c-07))的相应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等)和相应目标小区中的安全密钥信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针对每个目标小区要发送的信息被统称为MCI-1信息,但是在实际发送时可以分开地发送到不同的信令组。另外,MCI-2是普遍应用于所有发送的目标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T304定时器和上述切换条件等。T304定时器是被设置为在执行切换之后确定切换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完成的定时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描述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另外,在本公开中,切换条件可以包括SuperviseTimer(S-Timer)。终端在接收到条件切换命令后立即驱动S-Timer。如果终端由于在S-Timer到期之前不满足切换条件而未能执行切换,则终端生成条件切换结果(ConditionalHandOverResult)消息并将其发送到源基站。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以下描述是用于切换条件设置的信令示例格式。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401
因此,已经接收到条件切换命令的终端开始/驱动S-Timer(3c-34)。此后,终端根据接收的命令执行测量并确定其是否满足切换条件。作为切换条件,可以存在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其可以如下更详细地描述。
-A3事件:识别是否存在满足如下条件的目标小区:Mn(相邻小区的测量值)>Ms(服务小区的测量值)+a3-包括在MCI-1中的目标小区中的偏移条件。如果是,则TimeToTrigger定时器(T-timer)开始被驱动(3c-36),做出关于在T-timer被驱动时是否持续满足条件的确定,或者
-A5事件:识别是否存在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的目标小区:Ms(服务小区的测量值)<Threshold1(阈值1)和Mn(相邻小区的测量值)>Threshold2(阈值2)条件。如果是,则TimeToTrigger定时器(T-timer)开始被驱动(3c-36),做出关于在T-timer被驱动时是否持续满足条件的确定。
如果终端满足设置的A3或A5事件,即满足条件直到T-timer到期,则终端停止S-timer并开始切换到目标小区。如果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多个小区,则根据预定方法选择要切换的目标小区。作为预定方法,可以使用移动到满足条件的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中最强信号强度或最佳信号质量的方法,或者可以使用根据切换命令内的MCI-1内的基站所指示的顺序在满足条件的小区中移动第一指示小区的方法。
如果直到S-timer到期都不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小区(或者在驱动S-timer时没有生成所述事件)(3c-51),则终端生成ConditionalHandOverResult消息并将其发送到源基站3c-03(3c-53)。通过信令无线承载中的SRB1发送ConditionalHandOverResult控制消息,并且该控制消息可以包括源基站的主小区(PCell)的测量结果,切换命令消息中包括的相邻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在目标频率(即,由MCI-1指示的频率)下具有比切换命令消息中包括的目标小区更好的信道状态的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等等。
此后,对于所选择的小区,终端根据MCI-1内指示的安全信息导出要在目标小区中使用的加密密钥。
另外,终端对所选择的小区和下行链路信号执行同步,以执行随机接入,以执行与相应小区的上行同步和上行链路传输功率(3c-37),并将切换完成消息发送给相应小区(图3c-39)。可以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并且当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开始时,驱动的T304停止。
接收切换完成消息的基站向先前源小区3c-03发送释放相应终端的所有信息和资源(或上下文)的命令(3c-41),并且接收该命令的源小区向切换命令中包括的目标小区3c-05以外的候选目标小区发送释放相应终端的上下文的命令(3c-43)。已经接收的每个基站取消/释放相应终端的上下文(3c-45)(3c-47)。
虽然在该图中没有描述,但是如果在驱动的T304定时器到期之前没有成功完成切换,则终端生成并存储无线电链路故障报告(RLF报告)。当终端成功连接到基站时,如果网络被通知终端存储RLF报告信息并请求RLF报告信息,则所存储的信息被报告给网络(基站)。作为网络请求的消息,可以使用RRC层的UEInformationRequest消息,并且作为向网络报告的消息,UEInformationResponse消息可以用作向网络报告的消息。另一方面,RLF报告可以包括最近的主小区(PCell,即源小区)的测量结果,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基站接收的切换条件信息等。
图3d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在图3d中,假设终端处于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并且终端在连接状态中可以向基站发送数据和从基站接收数据(3d-01)。
此后,终端从基站接收小区测量(3d-03)。测量设置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关于要测量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报告配置可以包括诸如周期性地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接收功率强度)以及当测量条件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的设置。
-事件A1(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2(当服务小区比阈值差时)
-事件A3(当相邻小区优于从主小区(PCell)的偏移时)
-事件A4(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5(当主服务小区(PCell)低于阈值1并且相邻小区优于阈值2时)
-事件A6(当相邻小区优于从辅小区(SCell)的偏移时)
如上面参考图3C所述,在测量条件下,可以使用相对于在正常切换中使用的阈值/偏移值更减轻的值,这使得终端更早地执行向基站的报告,从而防止与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此后,终端发送对配置指示的确认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此后,已经接收到测量设置的终端根据接收的设置执行测量,以确定它是否满足由基站设置的报告配置(3d-05)。如果满足报告配置(即,例如,当设置A3或A5时,如果满足相应的配置),则终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3d-11)。此后,终端从基站接收条件切换命令(3d-13)。条件切换命令并不命令终端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允许终端确定满足包括在消息中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时间。条件切换命令可以通过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并且条件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性控制信息(MCI),即,多个MCI-1和一个MCI-2。MCI-1可以包括关于每个基站的相应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等)和关于相应目标小区中的安全密钥信息的信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针对每个目标小区发送的信息被统称为MCI-1信息,但是在实际发送时可以分开地发送到不同的信令组。另外,MCI-2是普遍应用于所有发送的目标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T304定时器和上述切换条件等。
T304定时器是被设置为在执行切换之后确定切换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完成的定时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描述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另外,在本公开中,切换条件可以包括SuperviseTimer(S-Timer)。终端在接收到条件切换命令后立即驱动S-Timer。如果终端由于在S-Timer到期之前不满足切换条件而未能执行切换,则终端生成条件切换结果(ConditionalHandOverResult)消息并将其发送到源基站。这将在后面详细描述。以下描述是用于切换条件设置的信令示例格式。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431
因此,已经接收到条件切换命令的终端开始/驱动S-Timer(3d-15)。此后,终端根据接收的命令执行测量并确定其是否满足切换条件。作为切换条件,可以存在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其可以如下更详细地描述。
-A3事件:识别是否存在满足如下条件的目标小区:Mn(相邻小区的测量值)>Ms(服务小区的测量值)+a3-包括在MCI-1中的目标小区中的偏移条件。如果是,则TimeToTrigger定时器(T-timer)开始被驱动,做出关于在T-timer被驱动时是否持续满足条件的确定,或者
-A5事件:识别是否存在同时满足如下两个条件的目标小区:Ms(服务小区的测量值)<Threshold1(阈值1)且Mn(相邻小区的测量值)>Threshold2(阈值2)条件。如果是,则TimeToTrigger定时器(T-timer)开始被驱动,做出关于在T-timer被驱动时是否持续满足条件的确定。
如上所述,如果终端在驱动的S-Timer到期之前满足设置的A3或A5事件,即终端满足条件直到T-Timer到期(3d-17),则终端停止S-Timer并且开始切换到相应的目标小区(3d-19)。如果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多个小区,则根据预定方法选择要切换的目标小区。作为预定方法,可以使用移动到满足条件的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中最强信号强度或最佳信号质量的方法,或者可以使用根据切换命令内的MCI-1内的基站所指示的顺序在满足条件的小区中移动第一指示小区的方法。此后,终端执行到所选小区的切换并执行与相应小区的通信(3d-21)。
同时,如果直到S定时器到期都不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小区(或者在驱动S-Timer时没有生成所述事件),则终端生成ConditionalHandOverResult消息并将其发送到源基站(3d-53)。通过信令无线承载中的SRB1发送ConditionalHandOverResult控制消息,并且该控制消息可以包括源基站的主小区(PCell)的测量结果,切换命令消息中包括的相邻目标小区的测量结果,在目标频率(即,由MCI-1指示的频率)下具有比切换命令消息中包括的目标小区更好的信道状态的相邻小区的测量结果,等等。此后,终端连续地与源小区通信(3d-25)。
图3e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参考图3e,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3e-10,基带处理器3e-20,存储器3e-30和控制器3e-40。
RF处理器3e-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3e-10将从基带处理器3e-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换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3e-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图3E仅示出一个天线,但是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3e-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3e-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3e-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
基带处理器3e-2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e-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e-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3e-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e-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以构造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e-20将从RF处理器3e-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
基带处理器3e-20和RF处理器3e-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3e-20和RF处理器3e-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3e-20和RF处理器3e-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处理不同频带中的信号。此外,不同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5GHz,5GHz)频带、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3e-30存储用于终端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
控制器3e-4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3e-40通过基带处理器3e-20和RF处理器3e-1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3e-40在存储器3e-40中记录数据和从存储器3e-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3e-4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3e-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上层(诸如应用程序)的应用处理器(AP)。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3e-40包括多链路处理器3e-42,其执行要在多链路模式下操作的处理。例如,控制器3f-40可以控制终端执行图3e中所示的终端的操作中所示的程序。
图3f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如图3f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3f-10,基带处理器3f-20,回程通信单元3f-30,存储器3f-40和控制器3f-50。
RF处理器3f-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3f-10将从基带处理器3f-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3f-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图15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3f-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3f-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3f-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
基带处理器3f-20根据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f-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f-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3f-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f-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IFFT操作和CP插入以构造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3f-20将从RF处理器3f-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来恢复接收比特串。基带处理器3f-20和RF处理器3f-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3f-20和RF处理器3f-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3f-3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回程通信单元3f-30将从基站发送到其他接入节点(基站)、核心网等的比特串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其他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串。
存储器3f-40存储用于主基站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设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单元3f-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终端的承载的信息,从接入的终端报告的测量结果等。此外,存储单元3f-40可以存储作为关于是否向终端提供多连接或者停止到终端的多连接的确定标准的信息。此外,存储单元3f-40根据控制器3f-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3f-50控制基站的一般操作。例如,控制器3f-50通过基带处理器3f-20和RF处理器3f-10或回程通信单元3f-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3f-50在存储器3f-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3f-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3f-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根据本公开第三实施例,终端从基站接收命令测量的消息。接收到该消息的控制器根据由基站设置的测量事件和条件以及切换命令来执行测量,并执行切换。
<第四实施例>
图4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4a,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基站4a-05、4a-10、4a-15和4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4a-20,服务网关(S-GW)4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4a-35通过基站4a-05、4a-10、4a-15和4a-20以及S-GW 4a-30接入外部网络。
基站4a-05、4a-10、4a-15和4a-20是蜂窝网络的接入节点,并提供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的无线接入。也就是说,为了服务用户的业务,基站4a-05、4a-10、4a-15和4a-20收集终端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信道状态等的状态信息以执行调度,从而支持终端与核心网(CN)之间的连接。MME 4a-25是用于为终端执行各种控制功能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并且S-GW 4a-30是用于提供数据承载的装置。此外,MME4a-25和S-GW 4a-30还可以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执行认证、承载管理等,并且可以处理要从基站4a-05、4a-10、4a-15和4a-20接收的分组,以及要发送到基站4a-05、4a-10、4a-15和4a-20的分组。
图4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下面定义的NR可以与本图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部分地不同,但是为了便于说明本公开将进行描述。
参考图4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包括分别在终端和ENB中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4b-05和4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4b-10和4b-35,以及媒体访问控制(MMC)4b-15和4b-30。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4b-05和4b-40执行诸如IP报头的压缩/恢复的操作,并且无线电链路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LC)4b-10和4b-35以合适的大小重新配置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MAC 4b-15和4b-30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若干RLC层设备,并执行在MACPDU中复用RLC PDU和从MAC PDU解复用RLC PDU的操作。物理层4b-20和4b-25执行信道编码和调制上层数据的操作,使上层数据成为OFDM符号并将OFDM符号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和信道解码并将解调和信道解码的OFDM符号发送到上层。此外,物理层使用HARQ(混合ARQ)进行附加纠错,并且接收端以1比特发送是否接收到从发送端发送的分组。这被称为HARQ ACK/NACK信息。可以通过物理混合ARQ指示符信道(PHICH)物理信道发送关于上行链路传输的下行链路HARQ ACK/NACK信息,并且可以通过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或物理上行链路共享信道(PUSCH)物理信道发送关于下行链路传输的上行链路HARQ ACK/NACK信息。
虽然在本图中未示出,但是每个无线电资源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RC)层存在于终端和基站的PDCP层的上部,并且RRC层可以接收和发送用于无线电资源控制的接入和测量相关控制消息。例如,可以使用RRC层消息指令终端执行测量,并且终端可以使用RRC层消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
图4ca和图4c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消息流的示例的图。
在图4ca和图4cb中,处于空闲模式(RRC_IDLE)的终端4c-01由于要发送数据的生成等而执行对基站4c-03的接入(4c-11)。在空闲模式中,可能不发送数据,因为终端为了省电等而没有连接到网络,并且需要转换到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来发送数据。如果终端对基站4c-03的接入程序成功,则终端将其状态改变为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状态,然后基站在终端中配置数据无线承载(DRB)以进行数据传输/接收(4c-12)并发送对该配置的确认消息(4c-13),使得处于连接模式的终端可以执行与基站的数据发送/接收(4c-14)。为了配置DRB,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作为确认消息。此外,DRB配置可以包括用于每个承载的PDCP和RLC层的配置信息。例如,RLC层的操作模式,更具体地,确认模式(AM)、非确认模式(UM)等由DRB配置指示,并且RLC-AM承载可以包括statusReportRequired信息且rlc-UM承载可以包括StatusReportRequiredforUEHO信息。
此后,基站在终端中设置终端周围的小区测量(4c-15)。测量设置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关于要测量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报告配置可以包括诸如周期性地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接收功率强度)并且当测量结果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的设置。
-事件A1(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2(当服务小区比阈值差时)
-事件A3(当相邻小区优于从主小区(PCell)的偏移时)
-事件A4(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5(当主服务小区(PCell)低于阈值1并且相邻小区优于阈值2时)
-事件A6(当相邻小区优于从辅小区(SCell)的偏移时)
在本公开中,当使用上述事件中的事件A3时,可以使用比在一般切换中使用的偏移值更小的偏移值。这允许终端更早地执行到基站的报告,从而防止与当前基站4c-03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当使用事件中的事件A5时,出于相同的原因,作为阈值1,可以使用比用于正常切换的值更大的值,并且作为阈值2,可以使用比用于正常切换的值更小的值。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来发送测量设置。此后,终端发送对配置指示的确认消息(4c-17),并且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已经接收到测量设置的终端根据接收的设置执行测量,以确定它是否满足基站设置的报告配置(4c-19)。如果满足报告配置(即,例如,当设置A3或A5时,如果满足相应的配置),则终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4c-21)。因此,基站确定是否执行“条件切换”(4c-23)。下面将详细描述条件切换。如果确定执行条件切换,则当前基站向每个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准备根据测量结果中包括的小区的信息切换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4c-25)(4c-27)。切换请求消息可以包括要切换的终端的详细信息和关于终端在相应基站中使用的加密密钥的信息。因此,从每个基站接收切换确认消息(4c-29)(4c-31)。切换确认消息可以包括终端在相应小区中使用的标识符、随机接入资源信息等。
因此,源基站4c-03将条件切换命令发送到终端4c-01(4c-33)。条件切换命令并不命令终端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允许终端确定满足包括在消息中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时间。条件切换命令可以通过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并且条件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性控制信息(MCI),即,多个MCI-1和一个MCI-2。MCI-1可以包括关于每个基站(即,图中的(4c-05)(4c-07))的相应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等)和相应目标小区中的安全密钥信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针对每个目标小区发送的信息被统称为MCI-1信息,但是在实际发送时可以分开地发送到不同的信令组。另外,MCI-2是普遍应用于所有发送的目标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T304定时器和上述切换条件等。T304定时器是被设置为在执行切换之后确定切换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完成的定时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描述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
另外,即使在发送切换命令之后,已发送切换命令的基站也连续发送从核心网4c-09接收的相应终端的数据4c-51(4c-53),并复制发送到终端的PDCP SDU并将其发送到目标基站(4c-55)(4c-57)。
同时,已经接收到条件切换命令的终端确定是否满足根据所接收的命令的切换条件(4c-35)。如果满足预定条件,则开始驱动如上所述的T304定时器。也就是说,在接收到切换命令之后T304并不立即启动,而是当满足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条件时,T304定时器才开始被驱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存在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其可以如下更详细地描述。
-A3事件:目标>源+偏移2持续预定的时间段,或
-A5事件:源<阈值1且目标>阈值2持续预定的时间段
此后,当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小区时,选择相应的小区作为用于执行切换小区的目标小区,并且如果存在多个小区,则根据预定方法选择用于执行切换的目标小区。作为预定方法,可以使用移动到满足条件的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中最强信号强度或最佳信号质量的方法,或者可以使用根据切换命令内的MCI-1内的基站所指示的顺序在满足条件的小区中移动第一指示小区的方法。
当如上所述满足切换条件时,停止向/从源小区4c-03的数据发送/接收,并且进行到所选择的目标小区的移动。另外,对于所选择的小区,终端根据MCI-1内指示的安全信息导出要在目标小区中使用的加密密钥。
另外,终端对所选择的小区和下行链路信号执行同步,以执行随机接入,以与相应小区执行上行链路同步和上行链路发送功率(4c-37),并将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到相应小区(4c-39)。可以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并且当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开始时,驱动的T304停止。
如果在目标小区中成功完成切换(例如,当HO完成消息的传输开始时或者当如果目标使用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则随机接入成功时,终端可以触发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forHO的RLC-AM承载的PDCP状态报告-AM,并将其发送到基站,并且可以触发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forUEHO的RLC-UM承载的PDCP状态报告-AM,并将其发送到基站(4c-41)。PDCP状态报告-AM包括第一个丢失的PDCP序列号(FMS)和BITMAT(在以位图形式发送FMS值之后成功接收或未成功接收的分组,例如,1表示接收成功和0表示接收失败),PDCP状态报告-UM仅包括FMS。根据PDCP状态报告-AM和PDCP状态报告-UM信息,基站确定终端已接收哪些分组,并确定终端发送了接收数据4c-55中的哪一个并将其发送到终端(图4c-43)。此外,基站还为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的RLC-AM承载触发PDCP状态报告-AM,并将其发送到终端,并触发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ForEHO的RLC-UM承载的PDCP状态报告-UM,并将其发送到终端(4c-45)。因此,终端删除被通知基站已经从缓冲器成功接收的PDCP SDU,从而防止不必要的传输。此后,终端可以执行与目标基站的数据发送/接收(4c-47)。
图4da和图4d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在图4da和图4db中,假设终端处于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4d-01)。此后,基站在终端中配置数据无线承载(DRB)以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并针对其发送确认消息(4c-02),以便终端可以执行到/从基站的数据发送/接收。为了配置DRB,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作为确认消息。此外,DRB配置可以包括用于每个承载的PDCP和RLC层的配置信息。例如,RLC层的操作模式,更具体地,确认模式(AM)、非确认模式(UM)等由DRB配置指示,并且RLC-AM承载可以包括statusReportRequired信息并且rlc-UM承载可以包括StatusReportRequiredforUEHO信息。
此后,终端从基站接收小区测量(4d-03)。测量设置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关于要测量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报告配置可以包括诸如周期性地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接收功率强度)或者在测量结果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的设置。
-事件A1(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2(当服务小区比阈值差时)
-事件A3(当相邻小区优于从主小区(PCell)的偏移时)
-事件A4(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5(当主服务小区(PCell)低于阈值1并且相邻小区优于阈值2时)
-事件A6(当相邻小区优于从辅小区(SCell)的偏移时)
如上面参考图4c所述,在测量条件下,可以使用相对于在正常切换中使用的阈值/偏移值更减轻的值,这使得终端更早地执行向基站的报告,从而防止与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此后,终端发送对配置指示的确认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此后,已经接收到测量设置的终端根据接收的设置执行测量,以确定它是否满足由基站设置的报告配置(4d-05)。因此,如果满足报告配置(即,例如,当设置A3或A5时,如果满足相应的配置)(4d-07),则终端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4d-11)。此后,终端从基站接收条件切换命令(4d-13)。条件切换命令并不命令终端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允许终端确定满足包括在消息中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时间。条件切换命令可以通过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并且条件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性控制信息(MCI),即,多个MCI-1和一个MCI-2。MCI-1可以包括关于每个基站的相应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等)和关于相应目标小区中的安全密钥信息的信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针对每个目标小区要发送的信息被统称为MCI-1信息,但是在实际发送时可以分开地发送到不同的信令组。另外,MCI-2是普遍应用于所有发送的目标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T304定时器和上述切换条件等。T304定时器是被设置为在执行切换之后确定切换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完成的定时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描述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
已经接收到条件切换命令的终端根据接收到的命令执行测量(4d-15),并确定是否满足切换条件(4d-17)。如果满足预定条件,则开始驱动如上所述的T304定时器(4d-19)。也就是说,在接收到切换命令之后T304并不立即开始,而是当满足切换命令中包括的条件时,T304定时器才开始被驱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存在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其可以如下更详细地描述。
-A3事件:目标>源+偏移2持续预定的时间段,或
-A5事件:源<阈值1且目标>阈值2持续预定的时间段
此后,当存在满足上述条件的一个小区时,选择相应的小区作为用于执行切换小区的目标小区,并且如果存在多个小区,则根据预定方法选择用于执行切换的目标小区。作为预定方法,可以使用移动到满足条件的多个小区的测量结果中最强信号强度或最佳信号质量的方法,或者可以使用根据切换命令内的MCI-1内的基站所指示的顺序在满足条件的小区中移动第一指示小区的方法。此后,对于所选择的小区,终端根据MCI-1内指示的安全信息导出要在目标小区中使用的加密密钥。
另外,终端对所选择的小区和下行链路信号执行同步以执行随机接入,以与相应小区执行上行链路同步和上行链路发送功率,并且将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到相应小区(4d-21)。可以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切换完成消息,并且当切换完成消息发送开始时,驱动的T304停止。
当在目标小区中成功完成切换时(例如,当HO完成消息的传输开始时或者当如果目标使用专用随机接入资源则随机接入成功时,终端触发用于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forHO的RLC-AM承载的PDCP状态报告-AM,并将其发送到基站,以及为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forUEHO的RLC-UM承载发送PDCP状态报告-AM,并将其发送到基站(4d-23)。PDCP状态报告-AM包括第一个丢失的PDCP序列号(FMS)和BITMAT(在以位图形式发送FMS值之后成功接收或未成功接收的分组,例如,1指示接收成功,0指示接收失败),且PDCP状态报告-UM仅包括FMS。此外,接收对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的RLC-AM承载的PDCP状态报告-AM,和对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ForEHO的RLC-UM承载的PDCP状态报告-UM,以便终端删除被通知基站成功从缓冲器接收到其的PDCP SDU,从而防止不必要的传输(4d-25)。此后,终端可以执行与目标基站的数据发送/接收(4d-27)。
图4e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序列的示例的图。
在图4e中,假设一个终端处于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此后,基站在终端中配置数据无线承载(DRB)以进行数据发送/接收,并接收针对其的确认消息,以便终端可以执行到/从基站的数据发送/接收(4c-02)。为了配置DRB,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作为确认消息。此外,DRB配置可以包括用于每个承载的PDCP和RLC层的配置信息。例如,RLC层的操作模式,更具体地,确认模式(AM)、非确认模式(UM)等由DRB配置指示,并且RLC-AM承载可以包括statusReportRequired信息并且rlc-UM承载可以包括StatusReportRequiredforUEHO信息。
此后,基站在终端中设置终端周围的小区测量(4e-03)。测量设置可以包括测量对象、报告配置等。测量对象可以包括关于要测量哪个频率的信息,并且报告配置可以包括诸如周期性地向基站报告测量结果(例如,接收功率强度)、以及当测量结果满足以下条件时将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的设置。
-事件A1(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2(当服务小区比阈值差时)
-事件A3(当相邻小区优于从主小区(PCell)的偏移时)
-事件A4(当服务小区优于阈值时)
-事件A5(当主服务小区(PCell)低于阈值1并且相邻小区优于阈值2时)
-事件A6(当相邻小区优于从辅小区(SCell)的偏移时)
如上面参考图4C所述,在测量条件下,可以使用相对于在正常切换中使用的阈值/偏移值更减轻的值,这使得终端更早地执行向基站的报告,从而防止与基站的无线电链路故障(RLF)。此后,基站从终端接收对配置指示的确认消息,并且可以使用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
此后,基站从终端接收关于测量结果的报告,并确定是否执行“条件切换”(4e-05)。如果确定执行条件切换,则当前基站向每个基站发送切换请求消息,以准备根据测量结果中包括的小区的信息切换到终端的一个或多个相邻小区,并从每个基站接收切换确认消息(4e-07)。
因此,基站将条件切换命令发送到终端(4e-09)。条件切换命令并不命令终端立即执行切换,而是允许终端确定满足包括在消息中的切换条件的切换时间。条件切换命令可以通过RRC层的RR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发送,且条件切换命令消息可以包括两种类型的移动性控制信息(MCI),即,多个MCI-1和一个MCI-2。MCI-1可以包括关于每个基站的相应目标小区的信息(例如,物理小区标识符等)和关于相应目标小区中的安全密钥信息的信息。在本公开中,为了便于说明,针对每个目标小区要发送的信息被统称为MCI-1信息,但是在实际发送时可以分开地发送到不同的信令组。另外,MCI-2是普遍应用于所有发送的目标小区的信息,并且可以包括例如T304定时器和上述切换条件等。T304定时器是被设置为在执行切换之后确定切换是否在预定时间内成功完成的定时器。作为切换条件,可以描述如上所述的A3事件、A5事件等。
同时,即使在发送切换命令(即,保持数据发送)之后,基站也继续发送从核心网接收的相应终端的数据(PDCP SDU),并且复制发送到终端的PDCP SDU并发送复制的PDCP SDU到目标基站(4e-11)。
此后,目标基站(此时,基站已改变,但为了方便使用相同的流程图)从终端接收切换完成消息(4e-13),从终端接收PDCP状态报告,从而发送下行链路数据(4e-15)。PDCP状态报告包括如上所述的PDCP状态报告-AM和PDCP状态报告-AM,以及PDCP状态报告-AM包括第一个丢失的PDCP序列号和BITMAP(在以位图形式发送FMS值之后成功接收或未成功接收的分组,例如,1指示接收成功,0指示接收失败),并且PDCP状态报告-UM仅包括FMS。另外,基站还将PDCP状态报告-AM发送到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的RLC-AM承载,并且将PDCP状态报告-UM发送到其中配置了statusReportRequiredForEHO的RLC-UM承载,使得终端防止不必要的传输(4e-17)。此后,终端可以执行与目标基站的数据发送/接收(4d-19)。
图4f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参考图4f,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4f-10,基带处理器4f-20,存储器4f-30和控制器4f-40。
RF处理器4f-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4f-10将从基带处理器4f-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换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4f-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图4F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4f-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4f-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4f-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
基带处理器4f-2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4f-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4f-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4f-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4f-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以构造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4f-20将从RF处理器4f-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恢复接收的比特串。
基带处理器4f-20和RF处理器4f-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4f-20和RF处理器4f-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4f-20和RF处理器4f-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处理不同频带中的信号。此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5GHz,5GHz)频带、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4f-30存储用于终端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
控制器4f-4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4f-40通过基带处理器4f-20和RF处理器4f-1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4f-40在存储器4f-40中记录数据和从存储器4f-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4f-4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4f-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上层(诸如应用程序)的应用处理器(AP)。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4f-40包括多链路处理器4f-42,其执行要在多链路模式下操作的处理。例如,控制器4f-40可以控制终端执行图4F所示的终端的操作中所示的程序。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终端从基站接收命令测量的消息。接收消息的控制器根据由基站设置的测量事件和条件以及切换命令来执行测量,并执行切换。另外,在发送切换完成消息之后,发送PDCP状态报告,并且由基站识别或识别接收并成功发送/接收的分组。
图4g是示出了图示根据本公开第四实施例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的示例的图。
如图4g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4g-10,基带处理器4g-20,回程通信单元4g-30,存储器4g-40和控制器4g-50。
RF处理器4g-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4g-10将从基带处理器4g-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基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4g-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图4G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第一接入节点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基站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4g-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4g-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
基带处理器4g-20根据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4g-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数据时,基带处理器4g-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4g-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4g-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IFFT操作和CP插入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数据时,基带处理器4g-20将从RF处理器4g-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来恢复接收比特串。基带处理器4g-20和RF处理器4g-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4g-20和RF处理器4g-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通信单元或无线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4g-3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回程通信单元4g-30将从基站发送到其他节点(例如,基站)、核心网等的比特串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其他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串。
存储器4g-40存储用于基站操作的基本程序、应用程序、诸如配置信息的数据。具体地,存储器4g-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终端的承载的信息,从接入的终端报告的测量结果等。此外,存储器4g-40可以存储作为关于是否向终端提供多连接或者停止到终端的多连接的确定标准的信息。此外,存储器4g-40根据控制器4g-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4g-50控制基站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4g-50通过基带处理器4g-20和RF处理器4g-10或回程通信单元4g-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4g-50在存储器4g-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4g-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4g-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根据本公开的实施例,控制器4g-50允许终端确定测量设置指示和条件切换命令传输,并命令终端对其进行执行。与在切换期间通过回程通信单元4g-30发送到下行链路的分组相同的分组被发送到候选目标基站。另外,在从终端接收到切换完成消息之后,发送PDCP状态报告,并且由基站识别或识别接收并成功发送/接收的分组。
<第五实施例>
图5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如图5a所示,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被配置为包括下一代基站(演进节点B,在下文中称为ENB,节点B或基站)5a-05、5a-10、5a-15和5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5a-25,和服务网关(S-GW)5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5a-35通过ENB 5a-05至5a-20和S-GW 5a-30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5A中,ENB 5a-05至5a-20对应于UMTS系统的现有节点B。ENB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UE 5a-35并且执行比现有节点B更复杂的角色。在LTE系统中,除了通过因特网协议提供诸如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的实时服务之外,还通过共享信道提供所有的用户业务,因此需要用于收集和调度终端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的状态信息的装置。这里,ENB 5a-05至5a-20负责收集和调度。一个ENB通常控制多个小区。例如,为了实施100Mbps的传输速率,LTE系统使用例如20MHz带宽的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应用根据终端的信道状态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在下文中,称为AMC)方案。S-GW 5a-30是用于提供数据承载并根据MME5a-25的控制生成或移除数据承载的装置。MME是为终端执行移动性管理功能和各种控制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
图5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5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被配置为包括分别在终端和ENB中的分别为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5b-05和5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5b-10和5b-35,以及媒体访问控制(MAC)5b-15和5b-30。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5b-05和5b-40负责诸如IP报头压缩/解压缩的操作。PDCP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报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报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的传递功能(用户数据的传递)
-按顺序传送功能(在RLC AM的PDCP重建过程中按顺序传送上层PDU)
-重新排序功能(用于DC中的分离承载(仅支持RLC AM):用于传输的PDCP PDU路由和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在RLC AM的PDCP重建程序中重复检测低层SDU)
-重传功能(在切换时重传PDCP SDU,以及对于DC中的分离承载,在RLC AM的PDCP数据恢复程序中重传PDCP PDU)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功能(上行链路中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无线电链路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LC)5b-10和5b-35将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重新配置为适当的大小,以执行ARQ操作等。RLC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数据传递功能(上层PDU的传递)
-ARQ功能(通过ARQ进行纠错(仅适用于AM数据传递))
-级联、分段、重组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仅用于AM数据传递))
-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仅适用于AM数据传递))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RLC重建功能(RLC重建)
MAC 5b-15和5b-30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若干RLC层设备,并执行将RLC PDU复用为MAC PDU并从MAC PDU解复用RLC PDU的操作。MAC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解复用功能(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复用到在传输信道上传送到物理层的传输块(TB),或从在传输信道上从物理层传送的传输块(TB)解复用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进行纠错)
-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终端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在UE之间进行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功能(填充)
物理层5b-20和5b-25执行信道编码和调制上层数据的操作,使上层数据成为OFDM符号并将OFDM符号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和信道解码并将解调和信道解码的OFDM符号发送到上层。
图5c是示出在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中提出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5c,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以下称为NR或5G)的无线电接入网被配置为包括下一代基站(新无线电节点B,下文中称为NR gNB或NR基站)5c-10和新无线电核心网(NRCN)5c-05。用户终端(新无线电用户设备,以下称为NR UE或UE)5c-15通过NR gNB 5c-10和NR CN 5c-05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5C中,NR gNB 5c-10对应于现有LTE系统的演进节点B(eNB)。NR gNB经由无线电信道连接到NR UE 5c-15,并且可以提供优于现有节点B的服务。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通过共享信道提供所有的用户业务,因此需要用于收集UE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的状态信息以执行调度的装置。NR NB 5c-10可以用作所述设备。一个NR gNB通常控制多个小区。为了实现与当前LTE相比的高速数据传输,NR gNB可以具有现有的最大带宽或更大带宽,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另外结合到可能被应用的波束成形技术中。此外,应用根据终端的信道状态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在下文中,称为AMC)方案。NR CN 5c-05可以执行诸如移动性支持、承载设置、QoS设置等的功能。NR CN是用于为终端执行移动性管理功能和各种控制功能的设备,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另外,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与现有的LTE系统互通,并且NR CN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MME 5c-25。MME连接到作为现有基站的eNB 5c-30。
图5d是示出在本公开的第五实施例中提出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5d,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协议被配置为在终端和NR基站中包括NRPDCP 5d-05和5d-40,NR RLC 5d-10和5d-35,以及NR MAC5d-15和5d-30。NR PDCP 5d-05和5d-40的主要功能可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报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报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的传递功能(用户数据的传递)
-按顺序传送功能(上层PDU的按顺序传送)
-重新排序功能(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下层SDU的重复检测)
-重传功能(PDCP SDU的重传)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功能(上行链路中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在这种情况下,NR PDCP装置的重新排序功能是指基于PDCP序列号(SN)在较低层中按顺序对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以重新排序的顺序将数据传递到上层的功能,通过重新排序记录丢失的PDCP PDU的功能,向发送侧报告丢失的PDCP PDU的状态的功能,以及请求重传丢失的PDCP PDU的功能。
NR RLC 5d-10和5d-35的主要功能可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数据传递功能(上层PDU的传递)
-按顺序传递功能(上层PDU的按顺序传递)
-无序传递功能(上层PDU的无序传递)
-ARQ功能(通过HARQ进行纠错)
-级联、分段、重组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
-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
-错误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
-RLC重建功能(RLC重建)
在以上描述中,NR RLC装置的顺序传递功能是指将从低层接收的RLC SDU按顺序传递到上层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重组和传递被分成多个RLC SDU并被接收的原始一个RLCSDU的功能,基于RLC序列号(SN)或PDCP序列号(SN)重新排列接收到的RLC PDU的功能,通过重新排序记录丢失的RLC PDU的功能,向发送侧报告丢失的RLC PDU的状态的功能,请求重传丢失的RLC PDU的功能,当存在丢失的RLC SDU时仅将丢失的RLC SDU之前的SLC SDU按顺序传递到上层的功能,即使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如果预定的定时器到期,也将所有在定时器启动之前接收到的RLC SDU传递到上层的功能,或者即使存在丢失的RLC SDU,但如果预定的定时器到期,也传递直到现在为止接收到的所有RLC SDU的功能。NR RLC层可以不包括级联功能,并且可以在NR MAC层中执行功能,或者可以由NR MAC层的复用功能代替。
在这种情况下,NR RLC装置的无序传递功能指的是不管顺序如何都将从下层接收的RLC SDU直接传递到上层的功能,并且可以包括重组和传递被分成几个RLC SDU并被接收的原始的一个RLC SDU的功能,以及存储和重新排序所接收的RLC PDU的RLC SN或PDCP SP以记录丢失的RLC PDU的功能。
NR MAC 5d-15和5d-30可以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若干NR RLC层装置,并且NR MAC的主要功能可以包括以下功能中的一些。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和解复用功能(MAC SDU的复用/解复用)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进行纠错)
-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终端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在UE之间进行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功能(填充)
NR PHY层5d-20和5d-25可以执行以下操作:信道编码和调制上层数据,使上层数据成为OFDM符号并将OFDM符号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解调和信道解码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的OFDM符号并将解调和信道解码的OFDM符号发送到上层。
图5e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在终端执行与网络的RRC连接建立之后,终端被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以发送数据,再次将分配的传输资源分配给数据,并将数据发送到上行链路的过程的图。
在图5e中,如果生成了要发送的数据,则当前没有建立连接的终端5e-01(以下称为空闲模式UE或空闲状态终端)执行与LTE基站或者NR基站5e-02的RRC连接建立程序。终端通过随机接入程序与基站建立上行链路传输同步,并向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Request消息(5e-05)。该消息可以包括建立连接的原因和终端的标识符。
基站发送RRCConnectionSetup消息以允许终端设置RRC连接(5e-10)。该消息可以包括RRC连接配置信息,每层的配置信息等。换句话说,它可以包括关于PHY或NR PHY装置、MAC或NR MAC装置、RLC或NR RLC装置、PDCP或NR PDCP装置的配置信息,以及指令为层装置所支持的功能(图5B或5D中描述的每层的功能)中的特定功能进行设置的信息。另外,该消息可以包括当配置数据无线承载(DRB)时要为每个逻辑信道配置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每个逻辑信道的以下信息。
LogicalChannelConfig: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
优先级(当TTI长度固定为1时使用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PriorityForFirstTTI:第一TTI长度(第一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PriorityForSecondTTI:第二TTI长度(第二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PriorityForThirdTTI:第三TTI长度(第三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MaximumTTI:此逻辑信道最低限度应该支持的最大TTI
PrioritisedBitRate: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buketSizeDuration:相应逻辑信道的最大桶大小。
TTIforPBR:将PBR应用于相应的逻辑信道的TTI
在本公开的下一代通信系统中,持续时间(例如,传输时间间隔(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并且可以具有预定数量的类型。如果TTI可以具有三种长度,则网络可以为每个TTI长度类型分配优先级。例如,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等指示对应逻辑信道的每个TTI长度的优先级。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设置为具有第一长度的TTI,则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被定义为PriorityForFirstTTI。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设置为具有第二长度的TTI,则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被定义为PriorityForSecondTTI。
MaximumTTI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将相应逻辑信道包括在将会在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中被分配到资源的候选组中。也就是说,MaximumTTI是每个逻辑信道中要保护的最大TTI。例如,当一个逻辑信道的最大TTI被设置为0.5ms时,仅当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小于0.5ms时,才可以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传输资源。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X ms,则终端可以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仅分配给具有大于或等于X ms的MaximumTTI的逻辑信道。因此,终端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中可以仅考虑具有大于或等于X ms的MaximumTTI的逻辑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PrioritisedBitRate(PBR)可以每TTI或者每预定周期以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被添加到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Bj。令牌是由终端为每个逻辑信道维护的值,并且可以表示每个逻辑信道可以作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发送的最小传输量。即使PBR被连续添加到令牌,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值也不会超过buketSizeDuration(BSD)。BSD表示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的最大值。
TTIforPBR可以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应用PBR的TTI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TTIforPBR,则PBR可以被应用于逻辑信道。也就是说,根据优先级反映逻辑信道的令牌,并且可以分配与数据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
建立RRC连接的终端将RRCConnetionSetupComplete消息发送到基站(5e-15)。
基站向终端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以配置数据无线承载(DRB)(5e-20)。该消息可以包括每层的配置信息等。换句话说,它可以包括关于PHY或NR PHY装置、MAC或NR MAC装置、RLC或NR RLC装置、PDCP或NR PDCP装置的配置信息,以及指示为层装置所支持的功能(图5B或图5D中描述的每层的功能)中的特定功能进行设置的信息。另外,该消息可以包括当配置数据无线承载(DRB)时要为每个逻辑信道配置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如下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息。
LogicalChannelConfig: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
优先级(当TTI长度固定为1时使用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PriorityForFirstTTI:第一TTI长度(第一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PriorityForSecondTTI:第二TTI长度(第二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级
PriorityForThirdTTI:第三TTI长度(第三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MaximumTTI:相应逻辑信道最低限度应该支持的最大TTI
PrioritisedBitRate: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buketSizeDuration:buketSizeDuration:相应逻辑信道的最大桶大小。
TTIforPBR:将PBR应用于相应的逻辑信道的TTI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下一代通信系统中,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并且可以具有预定数量的类型。如果TTI可以具有三种长度,则网络可以为每个TTI长度类型分配优先级。例如,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等指示相应逻辑信道的每个TTI长度的优先级。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设置为具有第一长度的TTI,则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被定义为PriorityForFirstTTI。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设置为具有第二长度的TTI,则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被定义为PriorityForSecondTTI。
MaximumTTI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将相应逻辑信道包括在在将会在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中被分配到资源的候选组中。也就是说,MaximumTTI是每个逻辑信道中要保护的最大TTI。例如,当一个逻辑信道的最大TTI被设置为0.5ms时,仅当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小于0.5ms时,才可以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传输资源。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X ms,则终端仅可以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具有大于或等于X ms的maximumTTI的逻辑信道。因此,终端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中可以仅考虑具有大于或等于X ms的MaximumTTI的逻辑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PrioritisedBitRate(PBR)可以每TTI或者每预定周期以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被添加到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Bj。令牌是终端为每个逻辑信道维护的值,并且可以表示每个逻辑信道可以作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发送的最小传输量。即使PBR被连续添加到令牌,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值也不会超过buketSizeDuration(BSD)。BSD表示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的最大值。
TTIforPBR可以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应用PBR的TTI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TTIforPBR,则PBR可以被应用于逻辑信道。也就是说,根据优先级反映逻辑信道的令牌,并且可以分配与数据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可以将TTIforPBR设置为对于所有逻辑信道相同的值,或者可以将TTIforPBR设置为不同的值。消息包括要通过用户数据来处理的DRB的配置信息和用于调度请求(SR)的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的资源分配信息。
终端通过应用该信息来配置DRB,配置每层的功能,并将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到基站(5e-25)。完成与基站的DRB配置的终端可以生成要发送到上行链路的数据。终端首先使用物理上行链路控制信道(PUCCH)将调度请求(SR)发送到基站,以请求缓冲器状态报告(BSR)传输所需的资源(5e-30)。根据信道条件SR传输可能失败,并且如果即使在尝试预定数量的传输之后也未分配所需资源,则终端执行随机接入过程。同时,即使在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中未分配PUCCH,终端也执行随机接入处理。在步骤5e-30中,成功接收SR的基站向终端调度用于发送缓冲器状态报告(BSR)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5e-35)。BSR用于通知基站有多少终端具有传输数据。
终端使用分配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发送BSR(5e-40)。如果即使在发送BSR之后分配的无线电资源仍然存在,则可以一起发送数据。基站分配用于发送上行链路数据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5e-45)。终端可以知道要通过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发送的MACPDU的大小。终端考虑到在步骤5e-10或5e-20中接收的LogicalChannelConfig中包括的优先级、PBR、BSD、最大TTI、TTIforPBR等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以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到每个逻辑信道并生成要发送到上行链路的MAC PDU。也就是说,当在终端中配置多个逻辑信道时,终端考虑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和存储在逻辑信道中的数据量,并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以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RLC PDU的大小,并根据确定的大小生成MAC PDU。逻辑信道指的是被配置为处理特定服务的数据的PDCP层或用于处理PDCP层和RLC层的装置或用于处理RLC层的装置,并且为每个逻辑信道提供传输缓冲器。生成的MACPDU通过从基站分配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发送到基站(5e-55)。
这里,MAC PDU指的是其中上层的RLC PDU(MAC SDU)在负责复用的MAC层中被复用的数据单元,如图5D所示,且RLC PDU是由负责复用的层的上层提供的数据单元。
如果需要,基站可以在发送和接收数据的同时再次向终端发送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5e-60),并再次配置终端的每层的配置信息。换句话说,它可以包括关于PHY或NR PHY装置、MAC或NR MAC装置、RLC或NR RLC装置、PDCP或NRPDCP装置的配置信息,以及指示为层装置所支持的功能(图5B或图5D中描述的每层的功能)中的特定功能进行设置的信息。另外,消息可以包括当配置数据无线承载(DRB)时要为每个逻辑信道配置的配置信息。配置信息可以包括如下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信息。
LogicalChannelConfig: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
优先级(当TTI长度固定为1时使用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PriorityForFirstTTI:第一TTI长度(第一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PriorityForSecondTTI:第二TTI长度(第二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PriorityForThirdTTI:第三TTI长度(第三类型TTI)时要应用的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MaximumTTI:相应逻辑信道最低限度应该支持的最大TTI
PrioritisedBitRate: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比特率
buketSizeDuration:相应逻辑信道的最大桶大小。
TTIforPBR:将PBR应用于相应的逻辑信道的TTI
如上所述,在本公开的下一代通信系统中,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并且可以具有预定数量的类型。如果TTI可以具有三种长度,则网络可以为每个TTI长度类型分配优先级。例如,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等指示对应逻辑信道的每个TTI长度时的优先级。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设置为具有第一长度的TTI,则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被定义为PriorityForFirstTTI。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设置为具有第二长度的TTI,则相应逻辑信道的优先级被定义为PriorityForSecondTTI。
MaximumTTI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将相应逻辑信道包括在将会在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中被分配到资源的候选组中。也就是说,MaximumTTI是每个逻辑信道中要保护的最大TTI。例如,当一个逻辑信道的最大TTI被设置为0.5ms时,仅当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小于0.5ms时,才可以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传输资源。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X ms,则终端仅可以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具有大于或等于X ms的maximumTTI的逻辑信道。因此,终端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中可以仅考虑具有大于或等于X ms的MaximumTTI的逻辑信道。
在这种情况下,PrioritisedBitRate(PBR)可以每TTI或者每预定周期以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的比特率被添加到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Bj。令牌是终端为每个逻辑信道维护的值,并且可以表示每个逻辑信道可以作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发送的最小传输量。即使PBR被连续添加到令牌,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值也不会超过buketSizeDuration(BSD)。BSD表示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的最大值。
TTIforPBR可以是指示针对每个逻辑信道应用PBR的TTI的信息。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TTIforPBR,则PBR可以被应用于逻辑信道。也就是说,根据优先级反映逻辑信道的令牌,并且可以分配与数据相对应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
在根据消息完成对每层的装置的设置时,终端将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Complete消息发送到基站(5e-65)。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因此终端应该能够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的TTI。当基站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信息,或者基站可以使用PDCCH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或者,基站不单独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且终端也可以认为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相同。
图5f是图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分配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过程的概念的图。
图5f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在下一代通信系统中用于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RLC PDU的大小以配置MAC PDU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图。如果有四种不同类型的数据要从终端发送到上行链路,如图5f所示,则可以配置逻辑信道1 5f-01、逻辑信道2 5f-02、逻辑信道3 5f-03、和逻辑信道4 5f-04。可以为每个逻辑信道提供每个传输缓冲器5f-21、5f-22、5f-23、和5f-24,并且存在处理来自上层的数据并将RLC SDU存储在缓冲器中的处理单元5f-11、5f-12、5f-13、和5f-14。存在处理装置5f-31、5f-32、5f-33、和5f-34,其对每个逻辑信道执行预处理以将RLC PDU发送到MAC层,并且存在MAC装置5f-41、5f-42、5f-43、和5f-44,其预先生成与其对应的MAC SDU和MAC子报头。然后,终端可以为根据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确定的每个逻辑信道选择与传输资源的大小相对应的预生成的MAC SDU,并且如果需要(当MAC SDU和随后选择的MAC子报头的大小大于在填满预先生成的MAC SDU之后剩余的传输资源的大小时),可以对MAC SDU进行分段并选择与传输资源大小相对应的段。可以通过RLC层的请求来执行分段,或者可以在MAC层直接执行分段。仅当剩余传输资源的大小大于预定的X字节时,可以执行分段,并且当剩余传输资源的大小小于预定的X字节时,可以添加填充。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一示例如下。
终端可以通过图5E所示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连接重配置消息5e-20和5e-60获得关于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PBR、和BSD的配置信息(PBR和BSD可以被指定为RRC消息的PrioritisedBitRate和buketSizeDuration变量)。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变得越高。终端可以使用该信息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第一示例。第一示例在逻辑上包括一种令牌桶模型。每个逻辑信道具有令牌值Bj并且具有包括令牌的桶(j是表示每个逻辑信道的索引)。逻辑信道1、逻辑信道2、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各自具有令牌B1、B2、B3、和B4,并且每个令牌被包括在桶1、桶2、桶3、桶4中。令牌指示当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每个逻辑信道可以占用的资源的大小,并且每传输时间间隔(TTI)添加PBRxTTI个令牌。然而,即使令牌值每TTI增加PBRxTTI,它也不会超过BSD,BSD为每个桶的最大大小。因此,如果桶的令牌值达到或超过BSD值,则不会每TTI添加PBRxTTI值,并保持BSD值。
第一示例的程序分两步进行,具有如上所述的配置信息和规则。在第一步骤中,终端考虑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令牌值,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每个逻辑信道。换句话说,在第一步骤中,每个逻辑信道可以根据优先级仅按令牌值占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在该步骤中,逻辑信道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占用的资源大小减去它们的当前令牌值。
在第一步骤中,如果在所有逻辑信道都按令牌值占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之后还存在剩余资源,则第二步骤继续。在该第二步骤中,逻辑信道根据优先级占用剩余的剩余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在该步骤中,根据优先级执行资源分配程序,直到每个逻辑信道的缓冲器被清空或者所有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使用。在第二步中,不从令牌中减去每个逻辑信道占用的资源。
为了通过更具体的伪代码来表示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的第一示例,定义了以下变量。可以给出以下伪代码作为示例的样本,并且具有相同含义的各种变化。
1.假设终端的逻辑信道总数是K。
2.接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终端计算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并将其大小表示为称为UplinkGrant的变量。
3逻辑信道根据优先级排列并被映射到LC_j个变量(j=1,2,...,j具有自然数的值,值越低,优先级变得越高。例如,优先级为LC_1>LC_2>LC_3>LC_4)。
4.映射到每个LC_j的逻辑信道的每个令牌的值由Bj表示,每个缓冲器中剩余的数据大小由Buffer_j表示,并且每个缓冲器的最大大小由BSDj表示。另外,分配给每个逻辑信道的资源由LC_grant_j表示。
使用变量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的第一示例的伪代码如下。
表1-令牌更新程序的一个示例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711
表2-第一示例的两个步骤当中的第一步骤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的一个示例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721
表3-第一示例的两个步骤当中的第二步骤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的一个示例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722
第一示例的程序是适合于TTI长度固定为1的情况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方案。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TTI的长度不是固定的,并且可以进行各种设置。例如,可以设置具有非常短的长度的TTI以支持超可靠低延迟通信(URLLC)服务。因此,由于可以动态地改变TTI的长度,所以有必要考虑相同的情况来执行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因此终端应该能够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的TTI。当基站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可以将该信息包括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或者基站可以使用PDCCH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或者,基站不单独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且终端可以认为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相同。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二示例如下。
终端可以通过图5E中所示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5e-20和5e-60获得关于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PBR(PrioritisedBitRate)、BSD(buketSizeDuration)、TTIforPBR的配置信息(PBR和BSD可以被指定为RRC消息的PrioritisedBitRate和buketSizeDuration变量)。例如,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可以越高。终端可以使用该信息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示例。
与第一示例一样,第二示例也是逻辑上由一种令牌桶模型形成。每个逻辑信道具有令牌值Bj并且具有包括令牌的桶(j是表示每个逻辑信道的索引)。逻辑信道1、逻辑信道2、逻辑信道3、和逻辑信道4各自具有令牌B1、B2、B3、和B4,并且每个令牌被包括在桶1、桶2、桶3、桶4中。令牌指示当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每个逻辑信道可以占用的资源的大小,并且每传输时间间隔(TTI)添加PBRxTTI个令牌。如果必要,更新程序可以每预定间隔被执行,并且可以在每次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被更新。(仅在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执行更新,或者由TTI表示接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时间与先前接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差,并且可以在PBR乘以该TTI的时间处执行更新。)然而,即使令牌值按PBRxTTI增加,它也不会超过BSD,BSD为每个桶的最大大小。因此,如果桶的令牌值达到或超过BSD值,则保持BSD值。
第二示例的程序在一个步骤中进行,具有如上所述的配置信息和规则。终端考虑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和令牌值,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每个逻辑信道。详细地描述,首先,通过检查具有正令牌值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根据优先级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在以上描述中,当分配上行链路资源时,不通过令牌值分配资源,而是根据优先级通过每个逻辑信道的可发送数据量来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根据优先级对具有正数的令牌值的逻辑信道执行该过程,并且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有剩余,则还根据优先级对具有负令牌值的逻辑信道执行相同的过程。在该过程中,从每个逻辑信道的令牌值中减去分配给每个逻辑信道的上行链路资源的大小。通过执行这样的减法过程,可以在每次具有更高优先级的逻辑信道接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防止传输资源被独占。也就是说,如果令牌值为负,则即使优先级高,也可以分配比具有正令牌值的逻辑信道更低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
也就是说,第一示例根据优先级在第一步骤中仅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仅分配给具有正令牌值的逻辑信道,并且在第二步骤中再次按照可传输的数据量而不管令牌值,根据优先级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所有逻辑信道。令牌值被减去在第一步骤中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然而,第二示例包括一个步骤,并且根据优先级按照具有正令牌值的逻辑信道的可传输的数据量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然后根据优先级按照可传输的数据量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具有负令牌值的逻辑信道。令牌值被减去分配的传输资源的大小。
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的第二示例的伪代码如下。令牌更新程序可以使用如上表1中所示的伪代码作为示例。
表4-第二示例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的一个示例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751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因此终端应该能够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的TTI。当基站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信息,或者基站可以使用PDCCH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或者,基站不单独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终端可以认为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相同。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三示例如下。
首先,终端可以通过图5E中所示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5e-20和5e-60获得关于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MaximumTTI、PBR(PrioritisedBitRate)、BSD(buketSizeDuration)、TTIforPBR的配置信息(PBR和BSD可以被指定为RRC消息的PrioritisedBitRate和buketSizeDuration变量)。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变得越高。终端可以使用该信息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第三示例。
第三示例也由与第一示例相同的令牌桶模型形成。也就是说,可以执行如上表1中所示的令牌更新程序,并且可以如上面的表2和表3中那样执行两个步骤的程序来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第三示例的不同之处在于首先选择逻辑信道,并且对所选择的逻辑信道执行第一示例。也就是说,第一示例将第一步骤应用于所有逻辑信道中具有正令牌值的逻辑信道,并再次将第二步骤应用于所有逻辑信道。然而,第三示例将第一步骤应用于所选逻辑信道中具有正令牌值的逻辑信道,并再次将第二步骤应用于所选逻辑信道。
当在第三示例中选择逻辑信道时,可以应用通过图5E中所示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ConnectionReconfiguration消息5e-20和5e-60接收的maximumTTI值。MaximumTTI可以用于确定是否将相应逻辑信道包括在将会在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中被分配到资源的候选组中。也就是说,MaximumTTI是每个逻辑信道中要保护的最大TTI。例如,当一个逻辑信道的最大TTI被设置为0.5ms时,仅当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小于0.5ms时,才可以为该逻辑信道分配传输资源。也就是说,如果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被设置为X ms,则终端仅可以将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具有大于或等于X ms的maximumTTI的逻辑信道。因此,终端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中可以仅考虑具有大于或等于X ms的MaximumTTI的逻辑信道。
在第三示例中,终端首先将逻辑信道的MaximumTTI值与当前接收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进行比较,并选择MaximumTTI值大于当前接收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的逻辑信道。第一示例适用于所选的逻辑信道。也就是说,第三示例将如上表2所示的第一步骤应用于所选逻辑信道中具有正令牌值的逻辑信道,并再次将如上表3所示的第二步骤应用于所选择的逻辑信道。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因此终端应该能够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的TTI。当基站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信息,或者基站可以使用PDCCH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或者,基站不单独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终端可以认为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相同。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四示例如下。
首先,终端可以通过图5E中所示的RRCConfigurationMessage 5e-10或RRC连接重配置消息5e-20和5e-60获得关于每个逻辑信道的每个TTI的优先级(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PrioritisedBitRate(PBR)、和buketSizeDuration(BSD)的配置信息(PBR和BSD可以被指定为RRC消息的PrioritisedBitRate和buketSizeDuration变量)。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变得越高。终端可以使用该信息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第四示例。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因此终端应该能够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的TTI。当基站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信息,或者基站可以使用PDCCH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或者,基站不单独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终端可以认为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相同。
第四示例根据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设置的TTI长度不同地反映各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也就是说,通过接收到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ConnectioneConfiguration消息5e-20和5e-60接收每个逻辑信道的每个TTI的优先级(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等),并且如果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设置的TTI长度对应于第一长度,则每个逻辑信道可以应用PriorityForFirstTTI作为优先级,并且如果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设置的TTI长度对应于承诺的第二长度,则每个逻辑信道可以应用PriorityForSecondTTI作为优先级。如上所述,根据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设置的TTI长度来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且通过将第一示例应用为根据所确定的优先级的相同方法来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过程是第四示例。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五示例如下。
首先,终端可以通过图5E中所示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5e-20和5e-60获得关于每个逻辑信道的每个TTI的优先级(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MaximumTTI、PrioritisedBitRate(PBR)和buketSizeDuration(BSD)的配置信息(PBR和BSD可以被指定为RRC消息的PrioritisedBitRate和buketSizeDuration变量)。例如,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可能越高。终端可以使用该信息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第五示例。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因此终端应该能够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的TTI。当基站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信息,或者基站可以使用PDCCH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此外,基站不单独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并且终端可以认为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是相同的。
第五实施例根据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设置的TTI长度不同地反映各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也就是说,通过接收的RRC配置消息5e-10和RRCConnectioneConfiguration消息5e-20和5e-60接收每个逻辑信道的每个TTI的优先级(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等),并且如果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设置的TTI长度对应于第一长度,则每个逻辑信道可以应用PriorityForFirstTTI作为优先级,并且如果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设置的TTI长度对应于承诺的第二长度,则每个逻辑信道可以应用PriorityForSecondTTI作为优先级。如上所述,根据在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设置的TTI长度来确定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并且通过将第三示例应用为根据所确定的优先级的相同方法来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是第五示例。也就是说,当使用MaximumTTI值选择逻辑信道并且将第一示例应用于所选择的逻辑信道时,应用根据UL传输资源的TTI的每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六示例如下。
首先,终端可以通过图5E中所示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5e-20和5e-60获取关于每个逻辑信道的每个TTI的优先级(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MaximumTTI、PrioritisedBitRate(PBR)、和buketSizeDuration(BSD)、TTIforPBR的配置信息(PBR和BSD可以被指定为RRC消息的prioritisedBitRate和buketSizeDuration变量)。例如,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可能越高。终端可以使用该信息来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第六实施例。
第六示例应用用于将TTIforPBR值应用于每个逻辑信道的方法,其中TTIforPBR值可以被设置为预定的TTI长度。如果在逻辑信道中设置的TTIforPBR值被设置为与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相同的值,则当根据优先级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逻辑信道可以仅按照令牌值分配资源。如果在逻辑信道中设置的TTIforPBR值被设置为与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不同的值,则当根据优先级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可以按照可传输的数据量为逻辑信道分配资源。第六示例可以应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示例。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七示例如下。
首先,终端可以通过图5E中所示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5e-20和5e-60获取关于每个逻辑信道的每个TTI的优先级(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MaximumTTI、PrioritisedBitRate(PBR)、和buketSizeDuration(BSD)、TTIforPBR的配置信息(PBR和BSD可以被指定为RRC消息的prioritisedBitRate和buketSizeDuration变量)。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变得越高。终端可以使用该信息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第七示例。
第七示例是用于将TTIforPBR应用于所有逻辑信道的方法,其中TTIforPBR值被设置为预定的TTI长度,并且所有逻辑信道可以具有相同的值。如果将设置的TTIforPBR值设置为与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相同的值,则可以通过应用第一示例来执行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如果在逻辑信道中设置的TTIforPBR值被设置为与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不同的值,则可以通过应用第二示例来执行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第七示例可以应用于第一,第二,第三,第四和第五示例。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八示例如下。
首先,终端可以通过图5E中所示的RRC配置消息5e-10或RRC连接重新配置消息5e-20和5e-60获取关于每个逻辑信道的每个TTI的优先级(PriorityForFirstTTI,PriorityForSecondTTI,PriorityForThirdTTI)、MaximumTTI、PrioritisedBitRate(PBR)、和buketSizeDuration(BSD)、TTIforPBR的配置信息(PBR和BSD可以被指定为RRC消息的prioritisedBitRate和buketSizeDuration变量)。优先级值越低,优先级变得越高。终端可以使用该信息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的第八示例。
在本公开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TTI可以具有各种长度,因此终端应该能够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的TTI。当基站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信息,或者基站可以使用PDCCH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或者,基站不单独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终端可以认为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相同。
在第八示例中,TTI长度的类型可以具有预定数量的分支,例如,三个分支。诸如TTI 1(短TTI)、TTI 2(中TTI)、和TTI 3(长TTI)的三个TTI可以被设置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的长度。当上行链路传输资源被设置为每个TTI时,第八示例的程序如下。
当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被设置为TTI 1时,对所有无线承载(RB)和所有MAC控制元素(MAC CE)执行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可以按URLLC DRB>BSR/PHR>SRB>非URLLC DRB的顺序确定优先级。此外,可以根据优先级执行表3中所示的程序。或者,可以根据优先级执行如表4所示的第二示例。当TTI长度被设置为TTI 1时,首先发送URLLC数据,并且为了防止首先发送非URLLC数据,排除如第一示例的第一步骤中那样首先分配令牌值。
当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被设置为TTI 2时,对所有无线承载(RB)和所有MAC控制元素(MAC CE)执行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可以按照CCCH SDU>BSR/PHR>SRB>非URLLC DRB>URLLC DRB的顺序确定优先级。此外,可以根据优先级执行表3中所示的程序。或者,可以根据优先级执行如表4所示的第二示例。当TTI长度被设置为TTI 2时,URLLC数据的优先级被分配得更低。
当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被设置为TTI 3时,对除URLLC数据之外的所有无线承载(RB)和所有MAC控制元素(MAC CE)执行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程序。可以按照CCCH SDU>BSR/PHR>SRB>非URLLC DRB的顺序确定优先级。此外,可以根据优先级执行第一示例中描述的程序。当TTI长度被设置为TTI 3时,不发送URLLC数据。
本公开的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第九示例如下。
如果通过上行链路传输资源(UL许可)分配第一传输资源,接收到指示短TTI的DCI,或者接收到第一传输资源,则根据第一优先级组合执行上表3中所示的程序或者可以执行如下表4中所示的第二示例。
如果通过上行链路传输资源(UL许可)分配第二传输资源,接收到指示长TTI的DCI,或者接收到第二传输资源,则根据第二优先级组合执行诸如第一示例的程序。
在以上描述中,第一优先级组合具有一结构,所述结构拥有具有最高优先级的第一DRB集(由RRC指定的DRB,处理URLLC业务的DRB集)、具有第二高优先级的BSR/PHR、具有第三高优先级的SRB,具有最低优先级的其余DRB。
第二优先级组合是一结构,该结构拥有具有最高优先级的BSR/PHR、具有第二高优先级的SRB、以及除第一DRB之外的具有最低优先级的DRB。在第二优先级组合中不考虑第一DRB集。
图5g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图。
在图5g中,如果发生连接到网络的预定原因,则终端5g-01可以建立RRC连接。通过图5E中描述的程序建立RRC连接,接收每个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且终端可以在每个逻辑信道上反映配置信息(5g-05)。如果终端以预定的原因需要发送数据,如参考图5E所述,则它可以进行调度请求,为BSR分配传输资源,发送BSR,并接收上行传输资源(上行链路许可)(5g-10和5g-15)。当终端接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识别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5g-20)。当基站分配上行链路传输资源时,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可以包括上行链路传输资源中的信息,或者基站可以使用PDCCH的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或者,基站不单独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终端可以认为指示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下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相同。
终端执行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程序以将接收的上行链路传输资源分配给各个逻辑信道。终端通过反映上行链路传输资源的TTI长度和在每个逻辑信道中设置的配置信息,执行第一、第二、第三、第四、第五、第六、第七和第八示例中的合适的程序(5g-25)。
图5h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图。
参考图5H,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5h-10,基带处理器4h-20,存储器5h-30和控制器4h-40。
RF处理器5h-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5h-10将从基带处理器5h-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5h-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图1M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5h-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5h-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5h-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另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并且可以在执行MIMO操作时接收多个层。RF处理器5h-10可以通过在控制器的控制下适当地配置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来执行接收波束扫描,或者调整接收波束的方向和波束宽度,使得接收波束与发送波束谐振。
基带处理器5h-2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5h-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5h-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5h-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5h-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以构造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5h-20将从RF处理器5h-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来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恢复接收的比特串。
基带处理器5h-20和RF处理器5h-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5h-20和RF处理器5h-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5h-20和RF处理器5h-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5h-20和RF处理器5h-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处理不同频带中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接入技术可以包括LTE网络,NR网络等。此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5hHz,5hHz)频带,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5h-30存储用于终端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此外,存储器5h-30根据控制器5h-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5h-4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5h-40通过基带处理器5h-20和RF处理器5h-1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5h-40在存储器5h-40中记录数据和从存储器5h-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5h-4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5h-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上层(诸如应用程序)的应用处理器(AP)。
图5i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五实施例的无线通信系统中的基站的内部结构的图。
如图5i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5i-10,基带处理器5i-20,回程通信单元5i-30,存储器5i-40和控制器5i-50。
RF处理器5i-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5i-10将从基带处理器5i-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5i-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图5I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5i-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5i-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5i-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个或多个层来执行向下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5i-20根据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5i-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5i-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5i-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5i-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IFFT操作和CP插入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数据时,基带处理器5i-20将从RF处理器5i-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来恢复接收比特串。基带处理器5i-20和RF处理器5i-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5i-20和RF处理器5i-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
通信单元5i-3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
存储器5i-40存储用于基站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设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5i-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终端的承载、从接入的终端报告的测量结果等的信息。此外,存储器5i-40可以存储作为是关于是否向终端提供多连接或者停止到终端的多连接的确定标准的信息。此外,存储器5i-40根据控制器5i-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5i-50控制基站的一般操作。例如,控制器5i-50通过基带处理器5i-20和RF处理器5i-10或回程通信单元5i-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5i-50在存储器5i-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5i-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5i-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第六实施例>
图6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6a,无线通信系统被配置为包括多个基站6a-05、6a-10、6a-15、和6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6a-25,服务网关(S-GW)6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6a-35通过基站6a-05、6a-10、6a-15和6a-20以及S-GW 6a-30接入外部网络。
基站6a-05、6a-10、6a-15和6a-20是蜂窝网络的接入节点,并提供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的无线接入。也就是说,为了服务用户的业务,基站6a-05、6a-10、6a-15和6a-20收集终端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信道状态等的状态信息以执行调度,从而支持终端与核心网(CN)之间的连接。MME 6a-25是用于为终端执行各种控制功能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并且S-GW 6a-30是用于提供数据承载的装置。此外,MME6a-25和S-GW 6a-30还可以对连接到网络的终端执行认证、承载管理等,并且可以处理要从基站6a-05、6a-10、6a-15、和6a-20接收的分组以及要发送到基站6a-05、6a-10、6a-15、和6a-20的分组。
图6b是示出现有LTE系统中的无线电协议结构的图。
参考图6b,LTE系统的无线电协议被配置为在终端和eNB中分别包括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6b-05和6b-40,无线电链路控制(RLC)6b-10和6b-35,以及媒体访问控制(MAC)6b-15和6b-30。PDCP 6b-05和6b-40负责诸如IP报头压缩/解压缩的操作。PDCP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报头压缩和解压缩功能(报头压缩和解压缩:仅ROHC)
-用户数据的传递功能(用户数据传递)
-按顺序传送功能(在RLC AM的PDCP重建程序中按顺序传送上层PDU)
-重新排序功能(用于DC中的分离承载(仅支持RLC AM):用于传输的PDCP PDU路由和用于接收的PDCP PDU重新排序)
-重复检测功能(在RLC AM的PDCP重建程序中重复检测低层SDU)
-重传功能(在切换时重传PDCP SDU,以及对于DC中的分离承载,在RLC AM的PDCP数据恢复程序中重传PDCP PDU)
-加密和解密功能(加密和解密)
-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功能(上行链路中基于定时器的SDU丢弃)
无线电链路控制(在下文中,称为RLC)6b-10和6b-35将PDCP分组数据单元(PDU)重新配置为适当的大小以执行ARQ操作等。RLC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数据传递功能(上层PDU的传递)
-ARQ功能(通过ARQ进行纠错(仅适用于AM数据传递))
-级联,分段,重组功能(RLC SDU的级联,分段和重组(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重新分段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分段(仅用于AM数据传递))
-重新排序功能(RLC数据PDU的重新排序(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重复检测功能(重复检测(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无措检测功能(协议错误检测(仅适用于AM数据传递))
-RLC SDU丢弃功能(RLC SDU丢弃(仅适用于UM和AM数据传递))
-RLC重建功能(RLC重建)
MAC 6b-15和6b-30连接到在一个终端中配置的若干RLC层装置,并执行将RLC PDU复用为MAC PDU并从MAC PDU解复用RLC PDU的操作。MAC的主要功能总结如下。
-映射功能(逻辑信道和传输信道之间的映射)
-复用/解复用功能(将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复用到在传输信道上传送到物理层的传输块(TB)或从在传输信道上从物理层传送的传输块(TB)解复用属于一个或不同逻辑信道的MAC SDU)
-调度信息报告功能(调度信息报告)
-HARQ功能(通过HARQ进行纠错)
-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一个UE的逻辑信道之间的优先级处理)
-终端之间的优先级处理功能(通过动态调度在UE之间进行优先级处理)
-MBMS服务识别功能(MBMS服务识别)
-传输格式选择功能(传输格式选择)
-填充功能(填充)
物理层6b-20和6b-25执行信道编码和调制更高层数据的操作,使更高层数据成为OFDM符号并将它们发送到无线电信道,或者对通过无线电信道接收的OFDM符号进行解调和信道解码并将解调和信道解码的OFDM符号发送到更高层。
虽然在本图中未示出,但是在终端和基站的PDCP层的每个上部都存在无线电资源控制(以下称为RRC)层,并且RRC层可以接收和发送用于无线电资源控制的连接和测量相关控制消息。
图6c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结构的图。
参考图6c,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被配置为包括下一代基站(新无线电节点B,下文中称为NR gNB或NR基站)6c-10和新无线电核心网(NR CN)6c-05。用户终端(新的无线用户设备,以下称为NR UE或UE)6c-15通过NR gNB 6c-10和NR CN 6c-05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6c中,NR gNB 6c-10对应于现有LTE系统的演进节点B(eNB)。NR gNB 6c-10经由无线电信道连接到NR UE 6c-15,并且可以提供优于现有节点B的服务。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由于通过共享信道提供所有用户业务,所以需要一种用于收集UE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的状态信息以执行调度的装置。NR gNB 6c-10可以用作该装置。一个NR gNB 6c-10通常包括用于控制多个小区并监督控制和信令的中央单元(CU),以及用于负责发送/接收信号的分布式单元(DU)。为了实现与现有LTE相比的高速数据传输,NR gNB可以具有现有的最大带宽或更大带宽,并且可以通过使用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作为OFDM)作为无线电接入技术被另外并入波束成形技术中。此外,应用根据终端的信道状态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在下文中,称为AMC)方案。NRCN6c-05可以执行诸如移动性支持、承载建立、QoS设置等的功能。NR CN是负责对于终端的各种控制功能以及移动性管理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另外,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可以与现有的LTE系统互通,并且NR CN通过网络接口连接到MME 6c-25。MME连接到作为现有基站的eNB 6c-30。
图6d是用于说明现有LTE系统中的4步随机接入程序的图。
当调整上行链路同步或将数据发送到网络时执行随机接入。更具体地,它可以在从待机模式切换到连接模式、执行RRC重建、执行切换以及开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数据时执行。当终端6d-01从基站6d-03接收专用前导码时,终端6d-01应用前导码并将相应的前导码发送到msg 1。否则,终端选择两个前导码组中的一组并选择属于所选择的组的前导码。这些组被称为组A和组B。如果信道质量状态优于某个阈值并且msg3的大小大于某一阈值,则选择属于组A的前导码,否则,选择属于组B的前导码。如果在第n子帧中发送前导码(6d-05),则从第(n+3)子帧开始RAR窗口,并且监视RAR是否在窗口时间间隔内发送(6d-10)。RAR的调度信息由PDCCH的RA-RNTI指示。使用用于发送前导码的时间和在频率轴上的无线电资源位置来导出RA-RNTI。RAR包括定时提前(TA)命令,UL许可和临时C-RNTI。如果在RAR窗口中成功接收到RAR,则使用RAR中包括的UL许可来发送msg3(6d-15)。取决于随机接入的目的,Msg3包括其他信息。下表是msg3中包含的信息的示例。
表5-msg3中包括的信息示例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881
如果在第n子帧中接收到RAR,则在第(n+6)子帧中发送Msg3。HARQ是从Msg3应用的。在Msg3传输之后,终端驱动特定定时器并监视竞争解决(Contention Resolution,CR)消息,直到定时器到期(6d-20)。CR消息包括MAC CE,其由具有6字节长度的“UE竞争解决标识”组成或者包括根据随机接入目的在msg3中接收的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重建消息等。
图6e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的第六实施例的2步随机接入过程的图。
在现有的4步随机接入(以下称为RACH级联)中,随机接入过程分4步进行,因此在某种程度上,需要由于终端和基站之间的消息交换导致的延迟时间。如图6D所示,在终端发送msg1并接收msg4之前,需要至少13个子帧,即13m。如果特定情况或服务需要低延迟,则可以使用2步随机接入来减少随机接入中的延迟。
2步随机接入是用于在相同子帧或连续子帧中(即,在至少相同的传输时间间隔(TTI)中)发送与作为终端6e-01和6e-21的4步随机接入中的前导码传输的msg1和msg3相对应的消息的方法(6e-05和6e-25)。可以定义物理层中的PRACH或新物理信道以同时传输msg1和msg3。为此,这是一种用于确保性能的方法,以使得发送到基站6e-03和6e-23的msg1和msg3的时间/频率资源对于每个前导码是不同的。如果发生冲突,由于msg1和msg3都丢失,所以与4步随机接入相比,丢失的数据更多。
当基站6e-03和6e-23从终端6e-01和6e-21接收对应于msg1和msg3的消息时,它们发送包括msg2和msg4的消息(6e-10和6e-30)。上述消息也可以在相同子帧或连续子帧中(即,至少相同的TTI)发送。这里,msg2的随机接入响应和msg4的竞争解决(CR)消息可以包括或修改要发送到现有LTE中的4步随机接入的内容。也就是说,由于它已经接收到msg3,因此不需要发送用于msg3传输的UL许可。也就是说,该消息可以包括定时提前(TA)命令和CR信息。CR消息包括MAC CE,其由具有6字节长度的“UE竞争解决标识”组成,或者包括根据随机接入目的在msg3中接收的RRC连接建立消息、RRC连接重建消息等。
如果在没有冲突的情况下执行如上所述的2步随机接入,则与4步随机接入相比,获得了相当大的延迟时间增益。例如,即使应用比LTE中更多的处理时间,也可以在四个子帧中进行处理。由于与4步随机接入相比,2步随机接入具有明显的优点和缺点,因此需要在不发生冲突的条件下执行操作的程序。
图6f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选择2步RACH和4步RACH的整体操作的图。
基站6f-03通过系统信息(SI)将用于2步RACH和4步RACH的信息发送到终端6f-01。可以将用于4步RACH的信息传递到最小SI作为基本信息(6f-05),并且可以将用于2步RACH的信息传递到其他SI作为附加信息(6f-10)。也就是说,如果在相应的小区中没有提供2步RACH信息,则在相应的小区中不支持2步RACH。这是根据信息的种类来划分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的系统信息并将其发送的情况。相反,可以通过一次系统信息传输同时发送用于2步RACH和4步RACH的信息。另外,4步RACH信息是指从LTE中的系统信息块2(SIB2)发送的用于随机接入的信息(PRACH资源,RAR窗口信息,竞争解决信息等),并且2步RACH信息包括用于2步RACH操作的概率信息,msg3大小信息,msg3的初始发送功率信息,包括msg3的MCS配置信息的发送参数信息等。
此后,当基于从基站6f-03接收的系统信息生成需要随机接入的事件时,终端6f-01考虑到RACH原因、无线电条件、要发送的数据量、以及负载控制信息选择随机接入方法(6f-15)。选择2步RACH的考虑因素和相应的条件的描述列于下表6中。
表6-对两步RACH的考虑因素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901
终端6f-01反映上述考虑因素以执行与基站6f-03的2步随机接入或4步随机接入(6f-20)。
图6g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用于确定2步RACH和4步RACH操作的终端的内部操作的图。
终端驻留在服务小区上(6g-05)并接收系统信息(6g-10)。此后,终端可以执行与基站的RRC连接或者保持RRC IDLE状态。如果终端生成事件以执行与基站的随机接入(当从待机模式切换到连接模式、执行RRC重建、执行切换、以及开始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数据时)(6g-15),终端识别随机接入的原因(6g-20)。如果随机接入的原因是类型2,则终端执行4步随机接入(6g-40)。另一方面,如果随机接入的原因是类型1,则终端识别使用2步随机接入的附加条件。这里,如果没有针对对应于类型2的原因要发送的msg3(例如,如果在切换中发送msg1和msg2,则确定完成随机接入)。在这种情况下,由于没有msg3,因此2步随机接入不适合使用。也就是说,类型1可以是排除在类型2中选择的情况的情况。
当随机接入的原因是类型1时,终端识别无线电链路的状态以确定是否选择2步随机接入(6g-25)。在上述步骤中,由于终端基于从基站接收的msg3大小信息(已经在RACH原因中识别)确定通过2步随机接入可以进行更大的msg3传输,因此仅在无线电条件高于某个参考时才确定使用2步随机接入。为此目的,可以仅在功率余量(PH)高于某个参考时才确定使用两步随机接入。也就是说,如果PH高于msg3的初始发送功率,则终端可以识别用于使用2步随机接入的附加条件,并且当PH低于msg3的初始发送功率时执行4步随机接入(6g-40)。
此后,通过将用于负载控制的随机生成的0和1之间的随机值与从基站接收的2步RACH使用可能性信息(Prob_2-RACH,0~1之间的值)进行比较,如果随机值更大,则终端执行2步随机接入(6g-35),如果随机值小于接收概率信息,则终端执行4步随机接入(6g-40)。
在进行操作时可以考虑对于2步随机接入选择的所有考虑因素6g-20、6g-25、和6g-30,或者这些考虑因素中的一些可以被排除。
图6h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参考图6h中,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6h-10,基带处理器6h-20,存储器6h-30和控制器6h-40。
RF处理器6h-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6h-10将从基带处理器6h-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6h-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图6H仅示出一个天线,但是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6h-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6h-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6h-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另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并且可以在执行MIMO操作时接收多个层。
基带处理器6h-2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6h-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数据时,基带处理器6h-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6h-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6h-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以构造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6h-20将从RF处理器6h-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恢复接收的比特串。
基带处理器6h-20和RF处理器6h-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6h-20和RF处理器6h-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6h-20和RF处理器6h-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6h-20和RF处理器6h-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处理不同频带中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包括无线LAN(例如:IEEE802.11),蜂窝网络(例如:LTE)等。此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NRHz,NRhz)频带,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6h-30存储用于终端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6h-30可以存储与使用无线电接入技术执行无线通信的接入节点相关联的信息。此外,存储器6h-30根据控制器6h-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6h-4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6h-40通过基带处理器6h-20和RF处理器6h-1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6h-40在存储器6h-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6h-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6h-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6h-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上层(诸如应用程序)的应用处理器(AP)。
图6i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的NR基站的内部结构的框图。
如图6I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6i-10,基带处理器6i-20,回程通信单元6i-30,存储器6i-40和控制器6i-50。
RF处理器6i-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6i-10将从基带处理器6i-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6i-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图6I仅示出了一个天线,但是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6i-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6i-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6i-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个或多个层来执行向下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6i-20根据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6i-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6i-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6i-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6i-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IFFT操作和CP插入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数据时,基带处理器6i-20将从RF处理器6i-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恢复接收比特串。基带处理器6i-20和RF处理器6i-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6i-20和RF处理器6i-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6i-3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回程通信单元6i-30将从基站发送到其他节点(例如,辅助基站,核心网等)的比特串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其他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串。
存储器6i-40存储用于基站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设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6i-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终端的承载、从接入的终端报告的测量结果等的信息。此外,存储器6i-40可以存储作为关于是否向终端提供多连接或者停止到终端的多连接的确定标准的信息。此外,存储器6i-40根据控制器6i-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6i-50控制基站的一般操作。例如,控制器6i-50通过基带处理器6i-20和RF处理器6i-10或回程通信单元6i-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6i-50在存储器6i-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6i-4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6i-5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一种用于终端选择2步RACH和4步RACH的方法
考虑RACH原因,无线电条件,要发送的数据量,负载控制信息
根据本公开第六实施例,终端可以考虑RACH原因、无线电条件、要发送的数据量、和负载控制信息中的至少一个来选择2步RACH或4步RACH。考虑RACH原因、无线电条件、和负载控制信息选择2步RACH或4步RACH的操作的示例如下。
i)负载控制信息
如果2步RACH的成功可能性高,则2步RACH总是高于4步RACH。
然而,当发生冲突时,由于2步RACH引起的丢失(前导码和msg3两者都丢失)大于由于4步RACH引起的丢失(仅前导码丢失)。
基站应该能够调整2步RACH负载和4步RACH负载。
通过系统信息广播2步RACH使用概率信息。
ii)无线电条件
如果通过2步RACH可以进行更大的msg3传输,则在无线电条件高于某个参考时使用2-RACH(或者仅在功率余量高于某个参考时使用2-RACH)
iii)RACH原因
一些原因不适合使用2步RACH(特别是当没有msg3要发送时)
基于PDCCH命令的RACH总是使用4步RACH。
或者,如果在PDCCH命令中明确指示2-RACH,则为2-RACH,或者否则为4-RACH。
<第七实施例>
图7a是示出现有LTE系统的结构的图。
如图7a中所示,LTE系统的无线电接入网络被配置为包括下一代基站(演进节点B,在下文中称为,ENB,节点B,或基站)7a-05、7a-10、7a-15、和7a-20,移动性管理实体(MME)7a-25,以及服务网关(S-GW)7a-30。用户设备(以下称为UE或终端)7a-35通过ENB 7a-05至7a-20和S-GW 7a-30接入外部网络。
在图7a中,ENB 7a-05到7a-20对应于UMTS系统的现有节点B。ENB通过无线电信道连接到UE 7a-35,并且执行比现有节点B更复杂的角色。在LTE系统中,除了通过因特网协议的诸如因特网协议语音(VoIP)的实时服务之外,通过共享信道提供所有的用户业务,因此需要用于收集和调度终端的诸如缓冲器状态、可用传输功率状态、和信道状态的状态信息的装置。这里,ENB 7a-05至7a-20负责收集和调度。一个ENB通常控制多个小区。例如,为了实施100Mbps的传输速率,LTE系统使用例如20MHz带宽的正交频分复用(以下称为OFDM)作为无线接入技术。此外,应用根据终端的信道状态确定调制方案和信道编码率的自适应调制和编码(在下文中,称为AMC)方案。S-GW 7a-30是用于提供数据承载并根据MME 7a-25的控制生成或移除数据承载的装置。MME是用于为终端执行移动性管理功能和各种控制功能的装置,并且连接到多个基站。
甚至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也可以具有与现有LTE系统类似的结构。
图7b是示出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中使用的帧结构的示例的图。
NR系统可以考虑以高频率操作以确保用于高传输速度的宽频带宽的场景以及由于以高频进行信号传输的困难而生成波束用于传输数据的场景。
因此,可以考虑当基站或发送/接收点(TRP)7b-01与小区中的终端7b-71、7b-73、7b-75、7b-77、和7b-79通信时,使用不同波束执行通信的场景。即,在图7B中,假设允许终端1 7b-71使用波束#1 7b-51执行通信,终端2 7b-73使用波束#5 7b-55执行通信,以及终端37b-75、4 7b-77、和5 7b-79使用波束#7 7b-57执行通信的场景。
为了测量终端使用哪个波束与TRP通信,开销子帧(osf)7b-03适时存在。在osf中,基站发送符号逐符号(或在多个符号上)使用不同的波束发送参考信号。还可以导出用于从参考信号中识别每个波束的波束索引值。在图7B中,假设由基站发送的波束包括从#1 7b-51到#12 7b-62的12个波束,并且在osf中,在正被每符号(7b-31到7b-42)扫描的同时发送不同的波束。也就是说,每个波束由每个符号发送(例如,波束#1 7b-51的发送),因此终端可以测量来自在osf内发送的哪个波束的哪个信号最强。
在图7b中,假设每25个子帧重复相应的osf,并且剩余的24个子帧是在其中发送和接收一般数据的数据子帧(dsf)7b-05的场景。
假设以下场景:允许终端3 7b-75、4 7b-77、和5 7b-79根据基站的调度共用使用波束#7执行通信(7b-11),终端7b-71使用波束#1执行通信,终端2 7b-73使用波束35执行通信(7b-15)的场景被假设。
图7b主要示出了基站的发送波束#1 7b-51至#12 7b-62,但是可以另外考虑用于接收基站的发送波束的终端的接收波束(例如,终端1 7b-71的(7b-81)(7b-83)(7b-85)和(7b-87))。在图7B中,终端1具有四个波束7b-81、7b-83、7b-85和7b-87,并且可以执行波束扫描以确定哪个波束具有最佳接收性能。此时,如果不可以同时使用多个波束,则可以对每个osf使用一个接收波束,因此接收与接收波束的数量一样多的osf,使得可以找到基站的发送波束和终端的接收波束。
当查看其中配置有多个波束的帧结构时,需要花费很长时间来测量相同TRP的波束和相邻TRP或小区的波束。因此,在启动基于小区测量结果执行的操作时可能发生延迟。
图7c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无线电连接状态转换的图。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存在三种无线电连接状态(RRC状态)。连接模式(RRC_CONNECTED,7c-05)是终端可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无线电连接状态。待机模式(RRC_IDLE,7c-30)是其中终端监视是否寻呼被发送到终端自身的无线电连接状态。上述两种模式是应用于现有LTE系统的无线电连接状态,其详细描述与现有LTE系统的详细描述相同。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定义了新的RRC_INACTIVE无线电连接状态7c-15。在无线电连接状态中,UE上下文被维持在基站和终端中,并且支持基于RAN的寻呼。下面列出了新无线电连接状态的功能。
-小区重选移动性;
-已经为UE建立了CN-NR RAN连接(C/U两个平面);
-UE AS上下文存储在至少一个gNB和UE中;
-寻呼由NR RAN发起;
-基于RAN的通知区域由NR RAN管理;
-NR RAN知道UE所属的基于RAN的通知区域;
新的INACTIVE无线电连接状态可以是特定程序,因此可以转换到连接模式或待机模式。根据连接激活,模式从INACTIVE模式切换到连接模式,并使用连接失活(inactive)程序(7c-10)从连接模式切换到INACTIVE模式。连接激活/失活程序在终端和基站之间发送/接收至少一个RRC消息,并且至少包括步骤。另外,根据具体程序,可以将INACTIVE MODE切换到待机模式(7c-20)。上述特定程序可以考虑各种方法,诸如特定消息交换或基于定时器或基于事件。连接模式和待机模式之间的切换遵循现有的LTE技术。也就是说,通过连接建立或释放程序执行连接模式和待机模式之间的切换(7c-25)。
图7d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的同步信号传输的图。
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基站发送专用同步信号,用于终端和基站之间的同步。与现有LTE技术的不同之处在于同步信号也可以用作用于小区测量的参考信号。通过由一个或多个同步信号组成的SS突发来发送同步信号,并且以特定周期7d-10周期性地发送SS突发7d-05。在该图中,SS突发被连接,但是属于SS突发的同步信号可以配置有特定的时间间隔。
图7e是用于说明在现有LTE系统中配置小区测量设置信息的方法的图。
在现有的LTE系统中,可以在连接模式下在终端中设置小区测量。在这种情况下,使用measId 7e-05、measObjectId 7e-10、和reportConfigId 7e-15形成配置信息。measId链接到一个measObjectId和一个reportConfigId。以下示出允许基站在特定终端中设置多个measId的信息。可以确定每个measId链接到一个measObjecId和reportConfigId。在3GPP标准文档TS36.331中描述了以下信息。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971
measObjectId指示要测量的频率信息,reportConfigId指示与测量报告有关的信息。measObjecId对应于measObjectEUTRA、measObjectUTRA、measObjectGERAN、和measObjectCDMA2000IE(信息元素)之一。例如,与LTE频率相关的measObjectEUTRA IE具有以下配置信息。measObjectEUTRA IE包括中心频率信息(carrierFreq IE),最大测量频率带宽(allowdMeasBandwidth)等。在3GPP标准文档TS36.331中描述了以下信息。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981
reportConfigId对应于reportConfigEUTRA和reportConfigInterRAT之一,并且与LTE相关的reportConfigEUTRA IE具有以下配置信息。在3GPP标准文档TS36.331中描述了以下信息。
Figure BDA0002156045410000991
配置信息包括根据LTE版本的附加定义的IE作为一个示例,并且在本公开中省略其描述。基站可以向终端提供一个或多个measObjecId和reportConfigId。
如果满足ReportConfigId中指示的报告条件,则终端将测量的信息报告给基站。在这种情况下,measId与测量信息一起被包括在内。由于measId链接到一个measObjectId和一个reportConfigId,因此基站可以仅通过报告的measId基于任何频率的任何参考来容易地理解所收集的测量信息。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在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中,小区测量在新定义的INACTIVE状态下被执行,并且当切换连接模式时,其被报告给基站并且基于小区测量的操作可以无延迟地执行。如上所述,在基于波束的操作中,与LTE系统相比,小区测量需要更长的时间,这可能导致基于小区测量信息执行的操作(诸如载波聚合(CA))的延迟现象。因此,在本公开中,终端被设置为测量在INACTIVE状态中指定的频率,并且当切换连接模式时,报告测量的频率。报告的小区测量信息将用于快速确定和设置需要小区测量信息的操作,诸如CA.
图7f是用于描述根据本公开的第七实施例的信令流程图的图。
当终端从基站7f-10切换到INACTIVE状态到INACTIVE状态时,连接模式终端7f-05接收与要在该状态中执行的小区测量有关的配置信息(7f-15)。配置信息通过特定RRC消息发送,并且可以包括在连接失活程序中使用的特定RRC消息中。稍后将详细描述配置信息的具体配置。配置信息包括一个有效性定时器。基站通过连接失活程序将终端从连接模式切换到INACTIVE模式(7f-20)。连接失活程序使用一个或多个RRC消息,并包括一个或多个步骤。基站通过连接失活程序将终端从连接模式切换到INACTIVE模式(7f-25)。终端测量并存储服务和相邻TRP或小区的波束达特定时间间隔(7f-30)。通过测量上述同步信号的强度来执行测量。终端为measObject指示的每个频率确定至少一个最佳波束,测量最佳波束,并存储由预定方法处理的结果。存储的信息由终端保留,直到有效性定时器到期,但在到期后被删除。或者,可以保留先前的测量结果,直到收集到新的有效测量结果。基站通过连接激活程序将终端从INACTIVE模式切换到连接模式(7f-35)。连接失活程序使用一个或多个RRC消息,并包括一个或多个步骤。基站可以在连接激活程序中使用特定RRC消息来请求终端报告在INACTIVE模式下收集的小区测量信息。终端在连接激活程序中确定是否存在来自基站的请求(7f-40)。终端将收集的小区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7f-45)。此时,报告包括至少一个measId和小区测量结果。
图7g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用于配置小区测量设置信息的方法的图。
在本公开的实施例中,一个measId(7g-05)与多个measObjectId 7g-10、7g-20、和7g-25链接。在INACTIVE模式中,将在应用相同的reportConfigId时测量多个频率(7g-15)。因此,像现有LTE系统那样为每个频率分配measId仅导致信令开销。因此,如果一个measId链接多个measObjectId和一个reportConfigId,则可以减少不必要的信令开销。
图7h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用于管理小区测量设置信息的方法的图。
终端针对由measObjectId指示的频率测量服务/相邻TRP或者小区的波束达特定测量时间间隔(7h-05)。针对每个频率测量至少一个最佳波束,并根据预定方法处理该波束以得出最终测量结果。预定方法可以是多个波束的信号强度平均值、加权平均值、求和等,并且处理方法可以应用于或不应用于诸如L1和L3的每个层。如果完成测量结果的收集,则存储结果,并且操作一个有效性定时器(7h-10)。存储的结果被保留,直到定时器到期,并在到期时删除该结果。由于周期性地重复测量时间周期,因此生成新的测量结果。因此,如果生成新的测量结果,则即使定时器未到期,也可以删除先前的结果。或者,可以保持先前的结果而不删除直到生成新的测量结果。有效性定时器是从基站预定义或设置的。
图7i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图。
在步骤7i-05中,连接模式终端从基站接收与小区测量有关的配置信息。在步骤7i-10中,终端从基站接收连接失活程序。在步骤7i-15中,终端从连接模式切换到INACTIVE模式。在步骤7i-20中,终端在measObjsctId指示的频率上执行小区测量。在步骤7i-25中,记录小区测量结果,同时驱动一个有效性定时器。在步骤7i-30中,如果有效性定时器到期或者导出新的小区测量结果,则删除先前记录的结果。在步骤7i-35中,从基站设置连接激活程序。在步骤7i-40中,终端从INACTIVE模式切换到连接模式。在步骤7i-45中,终端确定是否存在来自基站的对小区测量信息的报告请求,并将最近存储的测量结果报告给基站。
图7j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基站的操作的图。
在步骤7j-05中,基站形成与要由处于INACTIVE状态的特定终端执行的小区测量有关的配置信息,如参考图7G所述。在步骤7j-10中,基站启动连接失活程序以将处于连接模式状态的终端切换到INACTIVE状态。在步骤7j-15中,基站启动连接失活程序,以将处于连接模式状态的终端切换到连接模式。在步骤7j-20中,基站请求终端报告收集的小区测量结果。在步骤7j-25中,基站报告来自终端的小区测量结果。
图7k示出了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终端的内部结构。
参考图7K,终端包括射频(RF)处理器7k-10,基带处理器7k-20,存储器7k-30和控制器7k-40。
RF处理器7k-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和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7k-10将从基带处理器7k-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RF频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7k-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数模转换器(DAC),模数转换器(ADC)等。图7K仅示出一个天线,但终端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7k-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7k-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7k-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另外,RF处理器可以执行MIMO并且可以在执行MIMO操作时接收多个层。
基带处理器7k-20根据系统的物理层标准在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执行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7k-20通过对发送的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数据时,基带处理器7k-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7k-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7k-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快速傅里叶逆变换(IFFT)操作和循环前缀(CP)插入以构造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7k-20将从RF处理器7k-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快速傅里叶变换(FFT)操作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恢复接收的比特串。
基带处理器7k-20和RF处理器7k-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7k-20和RF处理器7k-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或通信单元。此外,基带处理器7k-20和RF处理器7k-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多个通信模块以支持多种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此外,基带处理器7k-20和RF处理器7k-10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包括不同的通信模块,以处理不同频带中的信号。例如,不同的无线电接入技术可以包括无线LAN(例如:IEEE802.11),蜂窝网络(例如:LTE)等。此外,不同的频带可以包括超高频(SHF)(例如:2.5GHz,5GHz)频带,毫米波(例如:60GHz)频带。
存储器7k-30存储用于终端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配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7k-30可以存储与使用无线电接入技术执行无线通信的接入节点相关联的信息。此外,存储器7k-30根据控制器7k-4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7k-40控制终端的整体操作。例如,控制器7k-40通过基带处理器7k-20和RF处理器7k-10发送和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7k-40在存储器7k-5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7k-50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7k-4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例如,控制器7k-40可以包括执行通信控制的通信处理器(CP)和控制更高层(诸如应用程序)的应用处理器(AP)。
图7l是用于说明根据本公开第七实施例的终端的操作的图。
如图7l所示,基站被配置为包括RF处理器7l-10,基带处理器7l-20,回程通信单元7l-30,存储器7l-40和控制器71-50。
RF处理器7-10用于通过无线电信道发送/接收信号,诸如信号的频带转换和放大。也就是说,RF处理器7l-10将从基带处理器71-20提供的基带信号上变频为RF频带信号,然后通过天线发送基带信号,并将通过天线接收的RF频带信号下变频为基带信号。例如,RF处理器7-10可以包括发送滤波器,接收滤波器,放大器,混频器,振荡器,DAC,ADC等。图7I仅示出一个天线,但是基站可以包括多个天线。此外,RF处理器7-10可以包括多个RF链。此外,RF处理器7-10可以执行波束成形。对于波束成形,RF处理器7-10可以调整通过多个天线或天线元件发送和接收的每个信号的相位和大小。RF处理器可以通过发送一个或多个层来执行向下MIMO操作。
基带处理器7l-20根据第一无线电接入技术的物理层标准执行基带信号和比特串之间的转换功能。例如,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7l-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710-20通过解调和解码从RF处理器7l-10提供的基带信号来恢复接收的比特串。例如,根据OFDM方案,当发送数据时,基带处理器7l-20通过对发送比特串进行编码和调制来生成复符号,将复符号映射到子载波,然后执行IFFT操作和CP插入以配置OFDM符号。此外,当接收到数据时,基带处理器7l-20将从RF处理器7l-10提供的基带信号划分为OFDM符号单元,并通过FFT运算恢复映射到子载波的信号,然后通过调制和解码来恢复接收比特串。基带处理器71-20和RF处理器71-10如上所述地发送和接收信号。因此,基带处理器71-20和RF处理器7-10可以被称为发送器,接收器,收发器,通信单元或无线通信单元。
回程通信单元7l-30提供用于执行与网络内其他节点的通信的接口。也就是说,回程通信单元7I-30将从主基站发送到其他节点(例如,辅助基站,核心网等)的比特串转换为物理信号并将从其他节点接收的物理信号转换为比特串。
存储器7l-40存储用于主基站的操作的数据,诸如基本程序、应用程序、和设置信息。具体地,存储器7l-40可以存储关于分配给接入的终端的承载、从接入的终端报告的测量结果等的信息。此外,存储器7l-40可以存储作为关于是否向终端提供多连接或者停止到终端的多连接的确定标准的信息。此外,存储器7l-40根据控制器7l-50的请求提供存储的数据。
控制器7l-50控制主基站的一般操作。例如,控制器71-50通过基带处理器7l-20和RF处理器7l-10或回程通信单元7l-30发送/接收信号。此外,控制器71-50在存储器7-40中记录数据并从存储器7-40中读取数据。为此目的,控制器710-50可包括至少一个处理器。
在本公开的详细实施例中,根据如上所述的详细实施例,包括在本公开中的组件以单数或复数表示。然而,单数或复数的表述被选择来满足为便于说明而提出的情况,并且本公开不限于单个组件或多个组件,并且即使组件以复数表示,组件也可以以单数形式配置,或者即使组件以单数表示,该组件也可以被配置为复数。
尽管出于说明性目的公开了本公开的示例性实施例,但是在不脱离所附权利要求中公开的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进行各种修改、添加和替换。因此,本公开的范围不应被解释为限制于所描述的实施例,而是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尽管已经用各种实施例描述了本公开,但是可以向本领域技术人员建议各种改变和修改。本公开旨在包含落入所附权利要求范围内的这些改变和修改。

Claims (6)

1.一种由终端执行的方法,包括:
接收用于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或用于建立无线承载的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且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的优先级信息和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所允许的最大持续时间;
接收用于分配上行链路资源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多个持续时间当中的上行链路资源所允许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识别满足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允许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上行链路资源所允许的持续时间的条件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基于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给所识别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其中,基于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上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UL-CCCH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高于缓冲器状态报告BSR或功率余量报告PHR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以及
在上行链路资源上发送数据,所述数据是基于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生成的。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识别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包括:
确定每个逻辑信道所允许的每个最大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上行链路资源所允许的持续时间;以及
在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上行链路资源所允许的持续时间的情况下,选择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中,BSR或PHR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高于非UL-CCCH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
4.一种终端,包括:
收发器;和
控制器,其与收发器耦合并且被配置为:
经由收发器接收用于建立无线资源控制RRC连接或用于建立无线承载的RRC消息,所述RRC消息包括用于配置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的配置信息,并且所述配置信息包括关于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的优先级信息和一个或多个逻辑信道中的每一个所允许的最大持续时间;
经由收发器接收用于分配上行链路资源的消息,所述消息包括指示多个持续时间当中的上行链路资源所允许的持续时间的信息;
识别满足至少一个逻辑信道所允许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上行链路资源所允许的持续时间的条件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
基于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将上行链路资源分配给所识别的至少一个逻辑信道,其中,基于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上行链路公共控制信道UL-CCCH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高于缓冲器状态报告BSR或功率余量报告PHR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以及
经由收发器在所述上行链路资源上发送数据,所述数据是基于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生成的。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中,所述控制器被配置为:
确定每个逻辑信道所允许的每个最大持续时间是否大于或等于上行链路资源所允许的持续时间;以及
在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的最大持续时间大于或等于上行链路资源所允许的持续时间的情况下,选择所述至少一个逻辑信道用于上行链路传输。
6.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终端,其中,BSR或PHR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高于非UL-CCCH的逻辑信道的优先级顺序。
CN201880010275.XA 2017-02-03 2018-02-01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10268742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0053433.8A CN114513809A (zh) 2017-02-03 2018-02-01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KR1020170015783A KR20180090658A (ko) 2017-02-03 2017-02-03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다중 연결을 사용한 핸드오버 시 보안 키를 처리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017-0015783 2017-02-03
PCT/KR2018/001403 WO2018143703A1 (en) 2017-02-03 2018-02-01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data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3433.8A Division CN114513809A (zh) 2017-02-03 2018-02-01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8742A CN110268742A (zh) 2019-09-20
CN110268742B true CN110268742B (zh) 2022-02-01

Family

ID=61167891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3433.8A Pending CN114513809A (zh) 2017-02-03 2018-02-01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N201880010275.XA Active CN110268742B (zh) 2017-02-03 2018-02-01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Family Applications Before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0053433.8A Pending CN114513809A (zh) 2017-02-03 2018-02-01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3) US10455456B2 (zh)
EP (2) EP3996422A1 (zh)
KR (1) KR20180090658A (zh)
CN (2) CN114513809A (zh)
WO (1) WO2018143703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9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S2935733T3 (es) * 2017-02-03 2023-03-09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Procedimientos y aparatos para utilizar intervalos de tiempo de transmisión cortos en una red de comunicaciones inalámbricas
US10531388B2 (en) * 2017-02-06 2020-01-07 Qualcomm Incorporated Data transmission in inactive state
KR20180093454A (ko) 2017-02-13 2018-08-2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기지국 종류에 따른 핸드오버 수행 방법 및 장치
CN110463267B (zh) 2017-03-23 2022-07-01 摩托罗拉移动有限责任公司 丢弃与条件切换相对应的数据的装置以及方法
WO2018179067A1 (ja) * 2017-03-27 2018-10-04 日本電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基地局、無線リソース割当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可読媒体
EP4236466A3 (en) * 2017-04-05 2024-01-24 QUALCOMM Incorporated User equipment autonomous serving cell selection in new radio
EP4013122A1 (en) 2017-05-04 2022-06-15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Beam-based measurement configuration
EP3620028B1 (en) * 2017-05-05 2023-12-27 Apple Inc. Unifying split bearers in lte interworking
JP7043746B2 (ja) * 2017-06-15 2022-03-30 ソニーグループ株式会社 通信装置、通信方法及びコンピュータプログラム
US10855420B2 (en) 2017-06-16 2020-12-01 Ofinno, Llc Distributed unit configuration update
US10512006B2 (en) * 2017-08-11 2019-12-17 Htc Corporation Device and method of handling a bearer change in dual connectivity
US11678246B2 (en) 2017-08-11 2023-06-13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ontention free random access failure
US10757615B2 (en) 2017-09-13 2020-08-2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Radio link failure information for PDCP duplication
US10687248B2 (en) * 2017-09-25 2020-06-16 Ofinno, Llc Packet duplication activation and deactivation
EP3701763B1 (en) * 2017-10-24 2022-08-1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Technique for listening after talk
US11153060B2 (en) 2017-12-29 2021-10-1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Selection of grant and CSI
EP3509343B1 (en) 2018-01-04 2022-03-09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Methods and systems for sp-csi information reporting
EP3512265B1 (en) 2018-01-10 2022-05-1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control for channel state information
US10772008B2 (en) 2018-01-11 2020-09-08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Cell configuration for packet duplication
US10798732B2 (en) 2018-02-02 2020-10-06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traffic information
US10757618B2 (en) * 2018-02-07 2020-08-2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CA3034009A1 (en) 2018-02-15 2019-08-15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using wireless device information
US11115892B2 (en) * 2018-02-15 2021-09-07 Ofinno, Llc Beam failure information for radio configuration
CN110324839B (zh) * 2018-03-30 2022-05-1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重配置方法、网络设备及终端
CA3045804A1 (en) 2018-05-10 2019-11-10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acket duplication control
CN110650493B (zh) * 2018-06-26 2023-11-17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测量方法和测量装置
KR102497601B1 (ko) 2018-07-02 2023-02-08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 방법 및 장치
US11438812B2 (en) * 2018-07-10 2022-09-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erforming a combination of handover techniques
EP3827632A1 (en) * 2018-07-24 2021-06-02 Koninklijke KPN N.V. Reliable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 over shared resources
CN110839258B (zh) * 2018-08-17 2021-09-21 展讯通信(上海)有限公司 条件切换方法及装置
CN110839267B (zh) * 2018-08-17 2022-01-28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服务节点更新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侧设备
KR102186413B1 (ko) * 2018-08-28 2020-12-03 애플 인크. 셀룰러 통신들에 대한 이동성 향상들
EP4277414A3 (en) * 2018-09-10 2024-01-03 Lenovo (Singapore) Pte. Ltd. A medium access control protocol data unit in a message 3 buffer
EP3854163A4 (en) * 2018-09-18 2022-06-22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DEVICE FOR ADAPTIVE PRIORITY CONTROL BETWEEN CONTROL INFORMATION AND USER DATA
EP3854143A4 (en) * 2018-09-20 2022-06-15 Apple Inc. CONDITIONAL INTERCELLULAR HANDOVER IN WIRELESS NETWORKS
US11469866B2 (en) * 2018-09-26 2022-10-11 Google Llc Non-orthogonal multiple access configuration in split base station architectures
US10856239B2 (en) 2018-09-27 2020-12-01 Comcast Cable Communications, Llc Power control for retransmissions
EP3821644A4 (en) 2018-09-27 2021-11-10 Apple Inc. PDCP AND ROHC HANDLING FOR MULTICONNECTIVITY HANDOVER
WO2020061931A1 (zh) 2018-09-27 2020-04-0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切换上报的方法、终端设备及网络设备
EP3847863A4 (en) * 2018-09-28 2021-11-2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11510236B2 (en) * 2018-10-04 2022-11-22 Asustek Computer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of requesting resource for sidelink retransmission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BR112021006758A8 (pt) * 2018-10-10 2021-08-03 Huawei Tech Co Ltd método e dispositivo de comunicação
KR102597605B1 (ko) * 2018-10-18 2023-11-0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채널 정보에 기반하여 변조방식 및 복조방식을 설정하는 무선 통신장치 및 이의 동작방법
JP7290661B2 (ja) * 2018-10-30 2023-06-13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及びユーザ装置
US20210360495A1 (en) * 2018-11-01 2021-11-18 Apple Inc. Conditional Handovers and Cell Re-Selections Along Known Routes
HUE059340T2 (hu) * 2018-11-01 2022-11-28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obilitási eljárás
CN113016211A (zh) * 2018-11-27 2021-06-22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0141074A1 (en) * 2018-12-31 2020-07-09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Handover of unacknowledged mode bearer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N111405503B (zh) * 2019-01-02 2021-04-27 上海朗帛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被用于无线通信的节点中的方法和装置
CN113303014A (zh) * 2019-01-14 2021-08-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无线状态下的移动性实施
CN111278153B (zh) * 2019-01-25 2022-07-01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随机接入方法及装置、通信设备
WO2020157994A1 (ja) * 2019-01-29 2020-08-06 ソフトバンク株式会社 端末装置、基地局装置、及び無線通信方法
EP3918870A4 (en) * 2019-01-30 2022-09-28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APPARATUS
CN113056935A (zh) * 2019-01-31 2021-06-2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用于切换网络设备的方法和终端设备
WO2020155094A1 (en) * 2019-02-01 2020-08-06 Qualcomm Incorporated Techniques for communicating mobility information
KR20200099420A (ko) * 2019-02-14 2020-08-24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조건부 핸드오버의 자원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US11224082B2 (en) * 2019-02-14 2022-01-11 Mediatek Inc. Methods and apparatus to improve MR-DC SN addition procedure
WO2020167209A1 (en) * 2019-02-14 2020-08-20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A user equipment and methods therein for performing handover
US11877333B2 (en) 2019-02-14 2024-01-16 Lg Electronics Inc. Fast cell setup for dual connectivity
CN111565426B (zh) * 2019-02-14 2024-01-1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信息传输的方法及装置
CN113439457A (zh) 2019-02-14 2021-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连接状态下的移动性增强
EP3913832A4 (en) 2019-03-22 2022-01-12 Huawei Technologies Co., Ltd. COMMUNICATION METHOD, EQUIPMENT, DEVICE, SYSTEM AND STORAGE MEDIUM
WO2020196124A1 (ja) * 2019-03-25 2020-10-01 京セラ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
US11071026B2 (en) * 2019-03-28 2021-07-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Source cell connection handling during make-before-break handover
US11064337B2 (en) 2019-03-28 2021-07-13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Beam as a service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10880836B2 (en) 2019-03-28 2020-12-29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Beam provisioning for sensory data collection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s
US11297554B2 (en) 2019-03-28 2022-04-05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Candidate beam selection and control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US20220183071A1 (en) * 2019-03-29 2022-06-09 Beijing Xiaomi Mobile Software Co., Ltd. Random access method and device, and computer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EP3959924A4 (en) * 2019-04-26 2023-02-15 Lenovo (Beijing) Limited USER EQUIPMENT, BASE STATION AND CONDITIONAL TRANSFER METHOD
CN111866937B (zh) * 2019-04-26 2023-07-21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上报及接收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4041304A (zh) * 2019-07-05 2022-02-11 日本电气株式会社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设备和计算机可读介质
US11108672B2 (en) * 2019-07-15 2021-08-3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ing and verifying layer 2 sustained downlink maximum data rate decoding performance
US11240696B2 (en) 2019-07-15 2022-02-01 Qualcomm Incorporated Measuring and verifying layer 2 sustained downlink maximum data rate decoding performance
KR20210009730A (ko) 2019-07-17 2021-01-27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스플릿 베어러를 이용하여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전자 장치의 동작 방법
WO2021015557A1 (en) * 2019-07-25 2021-01-2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preventing data transmission to a source network after receiving an uplink grant from a target network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220272590A1 (en) * 2019-07-30 2022-08-25 Softbank Corp. Terminal, base station, and radio communication method
US11026095B2 (en) 2019-07-31 2021-06-01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Real-time network provisioning for distributed virtual zones of collaborative mobile devices for 5G or other next generation network
CN112399626A (zh) 2019-08-13 2021-02-23 苹果公司 2步随机接入中的下行链路无线电资源控制消息传输
EP3780870A1 (en) 2019-08-13 2021-02-17 Apple Inc. Downlink radio resource control message transmission in 2-step random access
GB2604833A (en) * 2019-08-16 2022-09-14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Improvements in and relating to conditional handover in a telecommunications network
TWI747353B (zh) * 2019-08-20 2021-11-21 財團法人資訊工業策進會 具有優先傳輸考量之基地台及使用者裝置
WO2021062690A1 (zh) * 2019-09-30 2021-04-08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以太帧包头压缩处理方法、装置、用户终端、基站和介质
WO2021066307A1 (en) * 2019-10-03 2021-04-08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applying target network configuration by user equipment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EP4039020A4 (en) * 2019-10-03 2023-11-08 Sharp Kabushiki Kaisha CONDITIONAL PRIMARY-SECONDARY CELL ADD/CHANGE CONFIGURATIONS
CN112752299B (zh) * 2019-10-29 2021-12-14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重新映射以进行侧链路通信的方法和用户设备
KR20220103034A (ko) * 2019-11-20 2022-07-21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인접 Configured Grant 자원을 사용한 재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CN113015246A (zh) * 2019-12-20 2021-06-22 中国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研究院 信息传输方法、装置、相关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3141668A (zh) * 2020-01-17 2021-07-20 华硕电脑股份有限公司 基于随机接入信道的小数据传送过程的方法和设备
US11832296B2 (en) * 2020-02-21 2023-11-28 Qualcomm Incorporated Contention resolution in new radio non-terrestrial networks
EP4104509A4 (en) * 2020-03-13 2023-04-12 ZTE Corporation METHODS AND DEVICES FOR UPDATING DATA TRANSMISSION DURING INTER-DONOR MIGRATION
CN113766587A (zh) * 2021-09-02 2021-12-07 恒安嘉新(北京)科技股份公司 切换类型的确定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WO2023092283A1 (zh) * 2021-11-23 2023-06-01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条件性主辅小区添加的优化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5515180B (zh) * 2022-08-29 2023-09-15 翱捷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更新am模式的nr rlc接收窗口的方法及装置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408A (zh) * 2010-06-01 2011-12-0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3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503505A (en) 1994-04-13 1996-04-02 Fleetwood Systems, Inc. Air conveyor with floating covers
ATE403311T1 (de) * 2004-12-30 2008-08-15 Research In Motion Ltd Verfahren und vorrichtung zur auswahl einer transportformatkombination
CN101242643B (zh) * 2007-02-09 2012-04-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双传输模式切换方法和通用接入网控制器
KR101370909B1 (ko) * 2007-10-01 2014-03-19 엘지전자 주식회사 핸드오버시 신속한 상향 데이터 전송방법
CN101494884B (zh) * 2008-01-21 2012-10-10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切换异常处理方法
CA2713854C (en) * 2008-02-04 2014-06-10 Sharp Kabushiki Kaish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base station device, mobile station device, and mobile communication method
GB2461159B (en) * 2008-06-18 2012-01-04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transmitting Mac PDUs
US9557889B2 (en) * 2009-01-28 2017-01-31 Headwater Partners I Llc Service plan design, user interfaces, application programming interfaces, and device management
EP2244515A1 (en) * 2009-04-23 2010-10-27 Panasonic Corporation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generating multiple uplink transport blocks
EP2244517A1 (en) * 2009-04-24 2010-10-27 HTC Corporation Method for allocating uplink resources to logical channels in a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and related communication device
US20110038335A1 (en) * 2009-08-14 2011-02-17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multiplexing data
US8638815B2 (en) * 2010-01-08 2014-01-28 Blackberry Limite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for uplink carrier aggregation
EP2705690A4 (en) * 2011-05-02 2015-05-27 Ericsson Telefon Ab L M METHOD FOR A RADIO NETWORK NODE FOR CONTROLLING THE TRANSFER DECISION OF A USER DEVICE
WO2012176010A2 (en) * 2011-06-21 2012-12-27 Nokia Corporation . Methods, apparatuses and computer program products for providing an optimized handover preparation and execution operation
CN105357773B (zh) * 2011-07-15 2020-06-02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宽带通信方法,装置和系统
EP2740293B1 (en) * 2011-08-04 2016-01-20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Improved handover robustness in cellular radio communications
WO2013024574A1 (ja) * 2011-08-12 2013-02-21 パナソニック株式会社 ハンドオーバ制御方法、無線通信端末及び無線通信装置
US8761787B2 (en) * 2011-10-04 2014-06-24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Methods, systems and apparatus to facilitate ranked network priority
US20130107783A1 (en) * 2011-10-26 2013-05-02 At&T Intellectual Property I, L.P Intelligent Hot Spot and Tethering
EP2848032A2 (en) * 2012-05-09 2015-03-18 Interdigital Patent Holdings, Inc. Flexible network sharing
CN103517408A (zh) * 2012-06-30 2014-01-1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获取终端的位置信息的方法、装置及终端
EP2879435B1 (en) * 2012-07-24 2020-05-20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Handover method and apparatus thereof
WO2014019739A1 (en) * 2012-08-03 2014-02-06 Telefonaktiebolaget L M Ericsson (Publ) Method and arrangement for supporting mobility procedures
US9736744B2 (en) * 2012-08-03 2017-08-15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indication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US9268605B2 (en) * 2012-09-12 2016-02-23 Salesforce.Com, Inc. Mechanism for facilitating sliding window resource tracking in message queues for fair management of resources for application servers in an on-demand services environment
CN104066113A (zh) * 2013-03-21 2014-09-24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发送功率余量报告的方法及装置
WO2014163287A1 (en) * 2013-04-02 2014-10-09 Lg Electronics Inc. Method for reporting buffer status and communication device thereof
EP2833669B1 (en) * 2013-07-31 2022-06-22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Handoff procedure in a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US20150038148A1 (en) * 2013-08-01 2015-02-05 Electronics And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handover based on cooperation between base stations
US9924419B2 (en) * 2014-03-21 2018-03-20 Samsung Electronics Co., Ltd.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waiting time for determination of radio link failure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CA2955944A1 (en) * 2014-07-24 2016-01-28 Clint Smith Broadband orthogonal resource grouping
CN104202779B (zh) * 2014-09-05 2018-01-02 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七研究所 通信系统中的小区切换方法及系统
EP3051736B1 (en) * 2015-01-30 2020-04-29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Prioritization in the logical channel prioritization procedure for sidelink logical channels in ProSe direct communications
EP3282760B1 (en) * 2015-04-10 2020-06-03 Kyocera Corporatio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handover procedure and base station

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71408A (zh) * 2010-06-01 2011-12-07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lte系统的上行资源分配方法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Modelling of MAC with multiple numerologies,R2-1700408;Ericsson;《3GPP TSG-RAN WG2 NR Ad Hoc》;20170119;第1章,第2.1章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30388864A1 (en) 2023-11-30
WO2018143703A1 (en) 2018-08-09
CN114513809A (zh) 2022-05-17
US10455456B2 (en) 2019-10-22
EP3358901A1 (en) 2018-08-08
CN110268742A (zh) 2019-09-20
EP3996422A1 (en) 2022-05-11
US20180227805A1 (en) 2018-08-09
EP3358901B1 (en) 2022-01-05
US20200053600A1 (en) 2020-02-13
US11729672B2 (en) 2023-08-15
KR20180090658A (ko) 2018-08-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8742B (zh) 用于在移动通信系统中发送数据的方法和装置
KR102442247B1 (ko) 차세대 이동통신에서 대기 모드 동작을 효과적으로 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507171B1 (ko) 제1 무선접속기술과 제2 무선접속기술을 통해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단말이 측정 결과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1373789B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通信方法和装置
KR102324214B1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이중 접속의 데이터 처리를 가속화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800336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改进的通信的方法和设备
KR102262269B1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rlc 상태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27208B1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셀 재선택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77138B1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빠르게 주파수 측정 결과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20145921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lte-무선랜 병합 시 버퍼 상태를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102637660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13148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임베디드 rrc 연결 재개 절차를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118724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단말 능력 보고 방법 및 장치
CN113826413A (zh) 测量无线通信系统中的频率的方法和装置
JP2022544447A (ja) 非認識応答モード(um)データ無線ベアラ(drb)のためのロスレス送信
US11974185B2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handover without suspension of data transmission and reception in next generation mobile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20008705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통신을 수행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69207A (ko) 이동통신 시스템에서 랜덤 엑세스 응답 메시지를 통해 사용자 데이터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114994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송수신 중단이 없는 핸드오버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096052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비연결 단말이 빠르게 주파수 측정을 수행하고 보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KR20200127816A (ko) 차세대 이동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연결 재개 절차시 빠른 셀 활성화를 지원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