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7245B -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7245B
CN110267245B CN201910516912.7A CN201910516912A CN110267245B CN 110267245 B CN110267245 B CN 110267245B CN 201910516912 A CN201910516912 A CN 201910516912A CN 110267245 B CN110267245 B CN 110267245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device
controlling
data transmission
state
prese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16912.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7245A (zh
Inventor
刘爱杰
伏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16912.7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724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724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24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724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724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4/00Ser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Facilities therefor
    • H04W4/80Services using short range communication, e.g. near-field communication [NFC], radio-frequency identification [RFID] or low energy communi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8Discontinuous transmission [DTX]; Discontinuous reception [DRX]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4G信号装置、5G信号装置和Wi‑Fi信号装置;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Description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通信领域,并且更具体地,涉及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随着通信技术的逐步发展,5G新无线(New Radio,NR)应运而生。5GNR技术采用更高频率的电磁波,频率越高,能使用的频率资源越丰富,频率资源越丰富,能实现的传输速率就越高,所以5G NR技术的传输速率相比于4G网络更快。
但是,5G NR技术的高频率电磁波也意味着造成更高的路径损耗,因此要达到与4G网络同样的信号强度,需要电子设备具有更高的发射功率,此时会耗费电子设备更多的电量资源及内存资源。
发明内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率耗费。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4G信号装置、5G信号装置和Wi-Fi信号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4G信号装置,用于通过第一基站与核心网连接;
5G信号装置,用于通过第二基站与所述核心网连接;
Wi-Fi信号装置,用于与无线局域网连接;以及
检测器,与所述Wi-Fi信号装置连接,用于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4G信号装置、所述5G信号装置、所述Wi-Fi信号装置和所述检测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根据Wi-Fi信号装置网络连接状态对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的状态进行控制,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
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非独立组网模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
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
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
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六种流程示意图。
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七种流程示意图。
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本申请实施例涉及通信控制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为计算设备诸如膝上型计算机、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监视器、平板电脑、蜂窝电话、媒体播放器、或其他手持式或便携式电子设备、较小的设备(诸如腕表设备、挂式设备、耳机或听筒设备、被嵌入在眼镜中的设备或者佩戴在用户的头部上的其他设备,或其他可佩戴式或微型设备)、电视机、不包含嵌入式计算机的计算机显示器、游戏设备、导航设备、嵌入式系统(诸如其中具有显示器的电子设备被安装在信息亭或汽车中的系统)、实现这些设备中的两个或更多个设备的功能的设备、或其他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可以包括4G信号装置、5G信号装置和Wi-Fi信号装置。
如图1所示,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的应用场景图。电子设备可以通过4G信号装置与4G通信设备连接,以使电子设备可以通过4G长期演进(Long TermEvolution,LTE)网络进行通信。电子设备也可以通过5G信号装置与5G通信设备连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5G新无线(New Radio,NR)网络进行通信。电子设备还可以通过Wi-Fi信号装置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使得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进行通信。
其中,5G新无线(New Radio,NR)网络包括SA(Stand Alone)模式和NSA(Non-StandAlone)模式。SA模式下,5G新无线(New Radio,NR)网络独立组网,独立组网指的是新建5G网络,包括新基站、回程链路以及核心网。NSA模式下,5G新无线(New Radio,NR)网络非独立组网,非独立组网指的是使用现有的4G基础设施,进行5G网络的部署。
如图2所示,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的非独立组网模式的结构示意图。在NSA模式中,5G NR网络和4G LTE网络联合组网,通过双连接的方式接入网络。所谓的双连接,指的是电子设备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同时保持连接,也就是说电子设备可以同时通过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向核心网传输数据。其中,第一基站可以为4G基站,第二基站可以为5G基站。核心网可以为4G核心网,也可以为5G核心网。需要说明的是,图2仅仅是示例性的,其他非独立组网模式的网络结构也可以适用于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
在控制平面,基于NSA模式的电子设备,控制平面指令只通过第一基站向核心网传输,第二基站只承载用户平面数据。这就意味着在NSA模式下,电子设备如果要使用5G NR网络进行通信,则必须同时与第一基站和第二基站连接,即电子设备必须同时启动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
电子设备通过5G信号装置连接5G NR网络,利用5G NR网络进行通信的过程中,5G信号装置需要采用更高的频段诸如3.5GHz至4.5GHz以及更高阶的调制方式诸如256-QAM调制方式,来获得更高的传输速率。但是,更高的频段也意味着更高的路径损耗,而高阶的调制方式也意味着需要更高的峰均比,即更高的线性度与更低的PA(Power Amplifier,功率放大器)效率,因此想要达到同样的信号强度,需要电子设备发射更高的功率,此时会耗费电子设备更多的功率,缩短电子设备的电量使用时长,严重降低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可以降低电子设备在NSA模式下的功率耗费。需要说明的是,本申请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并不限于在NAS模式下应用,其也可以在SA模式或其他的5G组网模式使用。
如图3所示,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一种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301,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比如,电子设备可以检测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其中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其中,连接状态指的是Wi-Fi信号装置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无线局域网络进行通信,诸如上网、语音通话等;断开状态指的是Wi-Fi信号装置没有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可以是电子设备当前未搜索到无线通信设备的信号导致Wi-Fi信号装置没有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也可以是电子设备中的Wi-Fi开关未开启,Wi-Fi信号装置无法工作,导致Wi-Fi信号装置没有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还可以是无线通信设备故障,虽然Wi-Fi信号装置与无线通信设备连接,但却无法通过无线局域网进行通信,诸如无法上网。以上举例不应理解为Wi-Fi信号装置的断开状态的穷举,因此以上举例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实施例的限定。
电子设备可以检测当前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并判断确定Wi-Fi信号装置是否处于连接状态。诸如,电子设备可以判断Wi-Fi开关是否开启,电子设备也可以检测当前网络连通性,判断当前网络是否可以访问。
302,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例如,电子设备在获取Wi-Fi信号装置网络连接状态的检测结果后,如果检测结果为当前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其中,休眠状态指的是5G信号装置处于不工作的状态,使得5G信号装置对电子设备的电量消耗减少,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节省电量,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若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电子设备还可以对4G信号装置进行控制,诸如控制电子设备中的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用户可以通过4G信号装置进行通信,诸如可以进行通话业务、短信业务等。
303,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
例如,电子设备在获取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检测结果后,如果检测结果为当前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电子设备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5G信号装置的状态。诸如可以在有大数据传输指令的时候,控制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响应该大数据传输指令,进行数据传输。由于5G信号装置的传输速率更快,在电子设备没有接入无线局域网的情况下,采用5G信号装置进行数据传输,可以提高数据传输的速率,提升用户体验。
上述实施例中的电子设备还可以监视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并将监视的结果反馈给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在接收到监视结果后可以自动重复执行301至303,使电子设备可以更智能地实现上述实施例的通信控制方法。
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通过检测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在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时,休眠5G信号装置,只使用4G信号装置,以解决在电子设备接入无线局域网时,5G信号装置依然运行导致的功耗浪费现象,延长电子设备的电量使用时间,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如图4所示,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二种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401,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402,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401和402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301和302,在此不再赘述。
403,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接收第一数据传输指令,所述数据传输指令携带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
例如,电子设备在获取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检测结果后,如果检测结果为当前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检测当前是否有第一数据传输指令。该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可以是传输文本数据、音频数据或视频数据等。比如,用户登录即时通讯软件并利用即时通讯软件传输文件;再比如,用户登录视频软件诸如腾讯视频、优酷观看电视剧或电影,此时电子设备可以通过基站给核心网发出数据传输请求,核心网将该数据传输请求转发给对应的服务器,服务器接收到数据传输请求后通过核心网给电子设备发送第一数据传输指令,该第一数据传输指令携带有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电子设备可以接收该第一数据传输指令,以获取待传输的数据,诸如电影数据资源、电视剧数据资源等。
其中,待传输的数据的属性可以包括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即数据包大小诸如150MHz、1.5GHz等。当然,待传输数据的属性并不限于此,诸如待传输数据的属性也可以包括待传输数据的数据类型,诸如文本数据、音频数据、图像数据、视频数据等;待传输数据的属性还可以包括隐私等级等。
404,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电子设备在获取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后,对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进行判断,确定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当判断结果为是时,执行步骤40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执行步骤406。其中,第一预设值可以为5G、10G、20G、40G、50G等。需要说明的是,以上第一预设值的数值仅为示例性的,第一预设值可以根据需求进行设置。
405,若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
当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大于第一预设值时,电子设备控制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进行数据传输以获取待传输数据。也就是说,当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比较大时,则启动5G信号装置,利用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通过5G NR网络进行通信,并通过5G NR网络响应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利用5G NR网络的高传输速率传输待传输数据。
比如,当用户需要下载一部全高清电影时,由于全高清电影的数据量通常比较大,有的全高清电影甚至可以达到40G,此时电子设备可以控制5G信号装置启动,通过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的相互配合接入5G NR网络,利用5G NR网络进行全高清电影的下载。由于5G NR网络的传输速率较快,比如5G NR网络的传输速率可达10Gbps,这意味着电子设备可以在不到一秒时间内即可完成一部全高清电影的下载,可以大大提升用户体验。
406,若所述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当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时,电子设备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进行数据传输以获取待传输数据。也就是说,当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比较小时,电子设备控制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利用4G信号装置接入4G LTE网络,并通过4G LTE网络响应数据传输指令,利用4G LTE网络传输待传输数据。
本申请实施例通过对待传输数据的数据大小进行判断,当待传输数据比较大的时候,启动5G信号装置,利用5G NR网络传输数据;当待传输数据比较小的时候,休眠5G信号装置,利用4G LTE网络传输数据,使电子设备可以在满足预设条件的时候再启动5G信号装置,不满足预设条件的时候休眠5G信号装置,使5G信号装置无需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减小电子设备的功耗。
上述实施例中的预设条件也可以为数据类型,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数据类型确定是否启动5G信号装置。比如,当待传输数据为视频数据的时候,启动5G信号装置;当待传输数据为文本数据的时候,休眠5G信号装置。当然也可以同时对数据量和数据类型进行判断,诸如当待传输数据为文本数据的时候,确定该文本数据的数据量,再根据该数据量的大小确定是否启动5G信号装置,可以提高判断的准确性。
如图5所示,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三种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501,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502,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501和502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301和302,在此不再赘述。
503,获取所述4G信号装置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的传输速率。
上述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在确定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进行数据传输。虽然4G LTE网络的传输速率也比较快,但在一些信号比较差的地方,4G LTE网络的传输速率很低,甚至可能没有4G LTE网络,只能通过3G网络或2G网络进行数据传输,这将会大大增加数据传输时间,而且在网络信号差的时候,电子设备需要一直搜索信号,此时也会增加电子设备的功耗。
本申请实施例在4G信号装置进行数据传输的过程中,获取当前4G信号装置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的传输速率,了解当前4G LTE网络的数据传输情况。
504,判断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
电子设备对当前4G信号装置的传输速率进行判断,确定该传输速率是否低于第二预设值,诸如是否低于2.5Mbit/s。当传输速率小于第二预设值时,执行步骤505。
505,若所述传输速率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
当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小于第二预设值时,电子设备唤醒5G信号装置,控制5G信号装置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利用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通过5G NR网络进行通信,并通过5G NR网络响应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利用5G NR网络的高传输速率传输待传输数据,可以缩短传输时间,降低功耗。电子设备在通过5G NR网络进行数据传输时,可以继续传输4G LTE网络未传输成功的部分数据,也可以重新传输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对应的所有数据。
506,若所述传输速率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值时,则维持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如图6所示,图6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四种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601,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602,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601和602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301和302,在此不再赘述。
603,获取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
例如,电子设备可以在下载高清电影的同时,进行文本数据传输,进行图像数据传输,或者下载音频数据等。此时,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尚未处理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诸如,电子设备可以获取尚未处理的来自服务器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诸如当前有3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正在处理,有8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未处理,比如处于等待状态,则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据为8个。
需要说明的是,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可以是当前尚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也可以是预设时长内的尚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还可以是后台尚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
604,判断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
当电子设备确定出尚未处理的来自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后,可以触发电子设备获取第三预设值,并判断当前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得到判断结果。当判断结果为是时,则执行步骤605;当判断结果为否时,则执行步骤606。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三预设值为用于判断当前电子设备的网络模式处理能力是否不足的一个数值。也就是说,当电子设备当前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数量大于第三预设值时,可以认为电子设备当前所连接的网络,如4G LTE网络,无法满足数据传输指令的处理要求,导致响应数据传输指令的速度较慢,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堆积。而当电子设备当前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时,可以认为电子设备当前所连接的网络可以满足数据传输指令的处理要求。
比如,电子设备可以根据数据传输指令接收时间的先后顺序来对服务器的数据传输指令进行响应。例如,电子设备先接收到A应用程序的第一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之后才接收到A应用程序的第二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那么电子设备会先对第一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进行响应。对于较晚接收到、尚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电子设备会将其加入到等待队列。由于电子设备所连接的网络处理数据传输智指令的能力有限,当电子设备中有大量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未得到响应时,会使电子设备中的信号装置一直处于工作状态,加快电子设备的功率耗费。
基于此,上述第三预设值可以是略小于电子设备未处理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最大堆积量的一个数值。诸如,当电子设备未处理数据传输指令的最大堆积量为10条,当超过10条时,传输时间长,功率耗费速度快,那么第三预设值可以设定为8条或9条。
605,若所述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数量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
当电子设备判断出当前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数量大于第三预设值,则可以认为此时电子设备所连接的网络无法满足多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处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触发电子设备唤醒5G信号装置,控制5G信号装置和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利用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通过5G NR网络进行通信,并通过5G NR网络响应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利用5G NR网络的高传输速率传输待传输数据,快速处理堆积的数据传输指令。比如,电子设备共收到11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其中,电子设备的4G信号装置已经对其中3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做出响应,正在传输3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所对应的数据,那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为8个,该数量已经超过第三预设值,电子设备则控制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通过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相互配合接入5G NR网络,利用5G NR网络传输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所对应的数据。
需要说明的是,当利用5G NR网络传输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所对应的数据时,5G信号装置可以只响应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对未处理的第二传输指令的数据进行传输,诸如上述的8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对应的数据;5G信号装置也可以响应所有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对所有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对应的数据进行传呼,诸如上述的11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对应的数据。
606,若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当电子设备判断出当前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数量小于或等于第三预设值时,则可以认为此时电子设备所连接的网络可以满足数据传输指令的处理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触发电子设备控制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利用4G信号装置通过4G LTE网络进行通信,并通过4G LTE网络响应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
可以理解的是,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判断出其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数量大于第三预设值时,那么控制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通过这种方式可以快速处理完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避免电子设备因未处理的数据传输指令堆积过多,电子设备的信号装置一直处于响应数据传输指令而加快电子设备的功率耗费。因此,本申请实施例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率耗费,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如图7所示,图7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五种流程示意图。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701,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702,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701和702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301和302,在此不再赘述。
703,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接收应用程序启动指令,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携带有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
电子设备在获取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检测结果后,如果检测结果为当前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检测是否有应用程序指令。用户可以点击或触控某一应用程序,诸如用户可以触控A应用程序,A应用程序可以进入游戏云平台、或者可以进入车联网云平台。用户点击或触控A应用程序时,会触发应用程序启动指令,该应用程序启动指令携带有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信息,电子设备可以根据应用信息启动对应的应用程序,诸如启动A应用程序,也可以根据应用信息同时启动某几个应用程序,诸如同时启动A应用程序和B应用程序。
其中,应用信息可以包括待启动应用程序的程序名、安装位置、应用标识等,该应用标识可以是应用程序安装在系统中的程序包名,该应用标识也可以是代表着该应用程序身份的其他标识。
704,将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进行匹配。
其中,预设标识可以是预先设置的一个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也可以是多个应用程序的多个应用标识。诸如,预设标识可以是用于设置在需要传输速率较快的应用程序,诸如可以为游戏云平台、车联网云平台等。游戏云平台可以免除游戏下载、安装、打补丁、更新包等形式,可以使服务器和用户直接进行连接,实现无需等待、即点即玩的目标。
用户可以预先在电子设备中设置需要高速率传输的应用程序,诸如可以创建一个预设标识列表,将预先设置的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都登记在该列表中。
电子设备可以将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列表中的预设标识进行比较,确定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是否相同,或者说多个预设标识中是否存在与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相同的应用标识。当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相同或多个预设标识中存在与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相同的应用标识时,则匹配成功,否则匹配失败。
705,若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成功,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
当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成功时,电子设备控制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启动待启动的应用程序,并为启动后的应用程序提供通信服务。也就是说,当待启动的应用程序为预设应用程序时,则启动5G信号装置,利用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通过5G NR网络进行通信,并通过5G NR网络响应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利用5G NR网络为启动的应用程序提供数据通信服务。比如,当用户启动游戏云平台时,触发电子设备启动5G信号装置,并通过5G NR网络为该游戏云平台提供数据通信服务。由于游戏云平台的实现需要电子设备有足够的带宽和高速率的网络通信,而5G NR网络可以满足高速率的数据传输要求,提高用户使用游戏云平台进行游戏的体验感。
706,若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失败,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当匹配失败时,说明待启动的应用程序不是预先设置的应用程序,则触发电子设备控制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控制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响应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并为该应用程序提供数据通信服务。可以理解的是,当待启动的应用程序不是预先设置的应用程序时,则休眠5G信号装置,利用4G信号装置通过4G LTE网络进行通信,并通过4GLTE网络响应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利用4G LTE网络启动待启动的应用程序启动,并利用4GLTE网络为启动的应用程序提供数据通信服务。
如图8所示,图8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六种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801,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801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301,在此不再赘述。
802,接收第三数据传输指令,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携带待传输数据的属性,所述属性包括隐私等级。
电子设备在获取Wi-Fi信号装置网络连接状态的检测结果后,如果检测结果为当前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检测当前是否有第三数据传输指令被触发。当检测到有第三数据传输指令被触发时,接收该第三数据传输指令。该数据传输指令携带有待传输数据的属性,电子设备可以接收该第三数据传输指令,以获取待传输的数据,诸如即时通信的通信内容、私密照片等。
其中,待传输的数据的属性可以包括隐私等级。其中,隐私等级可以包括多个等级,诸如隐私等级可以包括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第一等级的数据指的是隐私级别较低的一些数据信息,比如用户的日常生活照片,一般联系人的电话等。第二等级的数据指的是隐私级别相对较高的一些数据信息,诸如用户的私密照片、聊天记录或通话记录等。第三等级的数据指的是隐私级别最高的一些数据信息,诸如证件号码、账号及密码、敏感度较高的一些私密照片等。需要说明的是,第一等级、第二等级和第三等级仅仅是示例性的,隐私等级还可以包括第四等级、第五等级等,本申请实施例不对隐私等级的等级数量做具体限定,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定。
803,判断所述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等级。
电子设备在获取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后,对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进行判断,确定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与预设等级之间的关系。预设等级可以包括多个等级,诸如预设等级可以包括第一预设等级和第二预设等级,第一预设等级低于第二预设等级。其中,第一预设等级高于第一等级且低于第二等级,第二预设等级高于第二等级且低于第三等级。
电子设备在获取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后,触发电子设备获取第一预设等级,并将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与第一预设等级进行比较,确定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等级。当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小于第一预设等级时,执行步骤804;当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等级时,执行步骤805。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等级,比如第一预设等级和第二预设等级是用于判断当前电子设备的网络模式的安全性是否足够传输对应隐私等级的数据。也就是说,当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小于第一预设等级时,可以认为当前所要传输的数据对应的隐私级别较低,普通的网络模式,诸如无线局域网模式,即可满足传输要求。由于公共的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较低,可以用来传输隐私级别较低的数据。当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等级时,可以认为此时所要传输的数据对应的隐私级别较高,如果继续使用无线局域网进行数据传输,可能会存在信息泄露。
804,若所述隐私等级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当电子设备判断出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小于第一预设等级,则可以认为此时Wi-Fi信号装置所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可以满足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触发电子设备控制Wi-Fi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利用Wi-Fi信号装置通过无线局域网响应第三数据传输指令,完成待传输数据的传输。
805,若所述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等级,判断所述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二预设等级。
当电子设备判断出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等级,则可以认为此时电子设备所连接的无线局域网的安全性无法满足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要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触发电子设备获取第二预设等级,并将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与该第二预设等级进行比较,确定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二预设等级。可以理解的是,该步骤用于确定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是否为大于第一预设等级且小于第二预设等级的情况。
806,若所述隐私等级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当电子设备判断出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等级时,可以触发电子设备控制Wi-Fi信号装置断开与无线局域网的连接,并控制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利用4G信号装置连接到4G LTE网络,利用4G LTE网络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并传输待传输数据。由于相对于无线局域网络,4GLTE网络的安全性较高,可以利用该网络进行隐私级别较高的数据的传输,提高数据传输的安全性。
807,若所述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当电子设备判断出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等级时,则可以认为当前所要传输的数据为最高隐私级别的数据,需要进一步提高电子设备的数据传输安全性。基于这种情况下,可以触发电子设备唤醒5G信号装置,控制5G信号装置和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利用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通过5G NR网络进行通信,并通过5G NR网络响应数据传输指令,进行高隐私级别的数据的传输。由于5G NR网络与4G LTE网络相比,5G NR网络的数据保护有了很大的改进,使得5G NR网络更安全、更可靠。因此采用5G NR网络传输隐私级别最高的数据,可以提升高隐私级别数据的传输安全性和可靠性。
808,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808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303,在此不再赘述。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实施例中的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和第三数据传输指令可以同时对应同一个待传输数据,比如,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第三数据传输指令可以同时对应电影资源的下载。当然,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和第三数据传输指令也可以分别对应不同的待传输数据,比如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可以对应电影资源的下载,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可以对应电视剧资源的下载,第三数据传输指令可以对应私密照片的下载。也可以是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和第三数据传输指令的其中两个对应同一个传输数据,另外一个对应其他的传输数据。
如图9所示,图9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的第七种流程示意图。其中,所述通信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901,搜索网络。
电子设备开机后,在预设频段扫描所有的载频信道,如果搜索到一个或多个公共陆地移动网络(Public Land Mobile Network,PLMN),并将所有找到的满足质量门限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报送给网络附属存储(Network Attached Storage,NSA)装置,网络附属存储装置选定所要接入的公共陆地移动网络,并进行小区选择。电子设备可以利用预先存储的小区列表信息来进行小区的选择,以获取目标小区。在确定好目标小区后,在公共陆地移动网络中搜索出目标小区。
902,注册网络。
电子设备搜索出目标小区后,进行小区驻扎。小区驻扎成功后进行随机接入过程,随机接入过程包括随机接入前导发送、随机接入响应接收、第3条信令发送、竞争解决等过程。通过随机接入过程,RRC(Radio Resource Control,无线资源控制)完成了一次从空闲状态到连接状态转换,并最终为MM(Mobile Management,移动性管理)层传递NAS信令,以发起业务请求(Service request)至移动管理节点(Mobility Management Entity,MME),成功建立RRC连接。RRC连接建立后,电子设备可以发起附着请求(Attach request)进行网络注册,服务器对附着请求进行响应,完成电子设备在网络的注册,完成核心网对电子设备默认承载的建立。
903,建立所述4G信号装置与核心网的连接,以及建立所述5G信号装置与核心网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LTE双连接技术与核心网建立连接。在LTE双连接技术中,电子设备同时与两个基站连接,分别称为主基站(Master eNB,MeNB)和辅基站(Secondary eNB,SeNB)。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利用4G信号装置通过第一基站接入核心网,组建4G LTE网络;还可以利用5G信号装置通过第二基站接入核心网,组建5G NR网络。其中,第一基站为4G基站,作为接入核心网的主节点;第二基站为5G基站,作为接入核心网的辅节点。需要说明的是,5G基站也可以作为接入核心网的主节点,4G基站可以作为接入核心网的辅节点。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可以通过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建立如图2所示的非独立组网模式的网络架构。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可以在同一个实施例中同时使用多种预设条件对5G信号装置的状态进行控制。
本申请实施例根据Wi-Fi信号装置网络连接状态对4G信号装置和5G信号装置的状态进行控制,以在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时,休眠5G信号装置,避免5G信号装置一直处于工作状态,耗费电子设备的电量,可以降低电子设备的功耗,提高电子设备的续航能力。
904,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905,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906,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
其中,904、905和906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中的301,302和303,在此不再赘述。
如图10所示,图10为本申请实施例的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该电子设备10可以包括4G信号装置1001、5G信号装置1002、Wi-Fi信号装置1003、检测器1004、处理器1005。其中:
4G信号装置1001,用于通过第一基站与核心网连接。
5G信号装置1002,用于通过第二基站与核心网连接。
Wi-Fi信号装置1003,用于与无线局域网连接,诸如Wi-Fi信号装置1003可以通过无线通信设备,比如无线路由器,连接到无线局域网。
检测器1004,与Wi-Fi信号装置1003连接,用于检测Wi-Fi信号装置1003的网络连接状态。其中,网络连接状态可以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可以参考上述实施例的内容。处理器1005,分别与4G信号装置1001、5G信号装置1002、Wi-Fi信号装置1003和检测器1004连接。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电子设备中的处理器1005会按照如下的指令,将一个或一个以上的通信控制程序的进程对应的可执行代码加载到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来运行,从而执行:
获取检测器1004的检测结果,检测结果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若Wi-Fi信号装置1003处于连接状态时,则控制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5G信号装置1002处于休眠状态。
若Wi-Fi信号装置1003处于断开状态时,则控制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5G信号装置1002的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电子设备的结构并不限于此,诸如电子设备还可以包括存储器、电池、控制电路等。
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05还可以执行:
接收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第一数据传输指令携带待传输数据的属性,属性包括数据量;
判断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
若数据量大于第一预设值,则控制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5G信号装置1002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第一数据传输指令;
若数据量小于或等于第一预设值,则控制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5G信号装置1002处于休眠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05还可以执行:
获取4G信号装置1001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的传输速率;
判断传输速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传输速率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控制5G信号装置1002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第一数据传输指令。
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05还可以执行:
接收多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
判断预设时长内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
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则确定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
判断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
若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1002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指令;
若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1002处于休眠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05还可以执行:
接收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应用程序启动指令携带有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
将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进行匹配;
若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成功,则控制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5G信号装置1002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应用程序启动指令;
若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失败,则控制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并控制5G信号装置1002处于休眠状态。
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05还可以执行:
接收第三数据传输指令,第三数据传输指令携带待传输数据的属性,属性包括隐私等级;
判断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等级;
若隐私等级小于第一预设等级,则控制Wi-Fi信号装置1003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若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一预设等级,判断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二预设等级;
若隐私等级小于第二预设等级,则控制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若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第二预设等级,则控制4G信号装置1001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5G信号装置1002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上述实施例中的处理器1005还可以执行:
搜索网络;
注册网络;
建立4G信号装置1001与核心网的连接,以及建立5G信号装置1002与所述核心网的连接。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计算机可读的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当其存储的计算机程序在计算机上执行时,使得计算机执行如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中的步骤。
需要说明的是,对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控制方法而言,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本申请实施例通信控制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控制相关的硬件来完成,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如存储在存储器中,并被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在执行过程中可包括如模型训练方法/数据授权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的存储介质可为磁碟、光盘、只读存储器(ROM,Read Only Memory)、随机存取记忆体(RAM,Random Access Memory)等。
对本申请实施例的4G信号装置1001、5G信号装置1002、Wi-Fi信号装置1003、检测器1004、处理器1005等模块而言,其各功能模块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芯片中,也可以是各个模块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模块集成在一个模块中。上述集成的模块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集成的模块如果以软件功能模块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也可以存储在一个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存储介质譬如为只读存储器,磁盘或光盘等。
以上对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进行了详细介绍。本文中应用了具体个例对本申请的原理及实施方式进行了阐述,以上实施例的说明只是用于帮助理解本申请。同时,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依据本申请的思想,在具体实施方式及应用范围上均会有改变之处,综上所述,本说明书内容不应理解为对本申请的限制。

Claims (9)

1.一种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4G信号装置、5G信号装置和Wi-Fi信号装置;所述方法包括:
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包括:接收第一数据传输指令,所述数据传输指令携带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若所述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或者,获取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判断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若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若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或者,接收应用程序启动指令,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携带有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将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进行匹配;若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成功,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若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失败,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
获取所述4G信号装置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的传输速率;
判断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传输速率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若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之后,还包括:
接收第三数据传输指令,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携带待传输数据包括隐私等级;
判断所述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等级;
若所述隐私等级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若所述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等级,判断所述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二预设等级;
若所述隐私等级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若所述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4.根据权利要求1至3任一项所述的通信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之前,还包括:
搜索网络;
注册网络;
建立所述4G信号装置与核心网的连接,以及建立所述5G信号装置与所述核心网的连接。
5.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4G信号装置,用于通过第一基站与核心网连接;
5G信号装置,用于通过第二基站与所述核心网连接;
Wi-Fi信号装置,用于与无线局域网连接;以及
检测器,与所述Wi-Fi信号装置连接,用于检测所述Wi-Fi信号装置的网络连接状态;
处理器,分别与所述4G信号装置、所述5G信号装置、所述Wi-Fi信号装置和所述检测器连接;
所述处理器用于获取所述检测器的检测结果,所述检测结果包括连接状态和断开状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Wi-Fi信号装置处于连接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所述处理器还用于若所述检测结果为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断开状态,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根据预设条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的状态,包括:接收第一数据传输指令,所述数据传输指令携带待传输数据的数据量;判断所述数据量是否大于第一预设值;若所述数据量大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若所述数据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或者,获取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判断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是否大于第三预设值;若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大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若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小于或等于所述第三预设值,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或者,接收应用程序启动指令,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携带有待启动应用程序的应用标识;将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进行匹配;若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成功,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若所述应用标识与预设标识匹配失败,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应用程序启动指令,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处于休眠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获取所述4G信号装置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的传输速率;
判断所述传输速率是否小于第二预设值;
若所述传输速率小于第二预设值,则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从休眠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一数据传输指令。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获取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的步骤之前,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多个第二数据传输指令;
判断预设时长内的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是否超过预设数量;
若所述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超过所述预设数量,则确定未处理的第二数据传输指令的数量。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接收第三数据传输指令,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携带待传输数据的隐私等级;
判断所述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一预设等级;
若所述隐私等级小于所述第一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Wi-Fi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若所述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一预设等级,判断所述隐私等级是否小于第二预设等级;
若所述隐私等级小于所述第二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若所述隐私等级大于或等于所述第二预设等级,则控制所述4G信号装置处于工作状态,并控制所述5G信号装置从休眠状态切换到工作状态以用于响应所述第三数据传输指令。
9.根据权利要求5至8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处理器还用于:
搜索网络;
注册网络;
建立所述4G信号装置与核心网的连接,以及建立所述5G信号装置与所述核心网的连接。
CN201910516912.7A 2019-06-14 2019-06-14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ctive CN11026724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912.7A CN110267245B (zh) 2019-06-14 2019-06-14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16912.7A CN110267245B (zh) 2019-06-14 2019-06-14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245A CN110267245A (zh) 2019-09-20
CN110267245B true CN110267245B (zh) 2022-03-25

Family

ID=6791852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16912.7A Active CN110267245B (zh) 2019-06-14 2019-06-14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7245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669805B (zh) 2019-03-09 2021-12-14 荣耀终端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637942A (zh) * 2019-09-24 2021-04-09 深圳市万普拉斯科技有限公司 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通信终端
CN111093235B (zh) * 2019-11-05 2021-06-18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2788785B (zh) * 2019-11-07 2023-04-07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方法及终端、计算机存储介质
CN112788787A (zh) * 2019-11-07 2021-05-11 Oppo(重庆)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网络连接的控制方法、终端及存储介质
CN112825597B (zh) * 2019-11-20 2023-04-18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终端设备和无线通信的方法
CN110913442B (zh) * 2019-12-06 2022-05-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网络切换方法、装置、电子设备及存储介质
CN111225424A (zh) * 2019-12-27 2020-06-02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业务数据的传输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终端设备
CN111031590B (zh) * 2020-01-10 2022-07-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小区搜索方法及终端、存储介质
WO2021208107A1 (en) * 2020-04-18 2021-10-21 Qualcomm Incorporated An optimization method to recover ps service quickly
CN111445337A (zh) * 2020-05-21 2020-07-24 北京光宇之勋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5g移动终端的与区块链相关联的账户信息的传输方法及系统
CN111818624B (zh) * 2020-08-03 2023-03-17 中国联合网络通信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功耗降低方法、装置、终端及电子设备
CN111970754B (zh) * 2020-08-18 2021-11-0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239A (zh) * 2011-07-05 2011-11-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多模终端
CN102695257A (zh) * 2012-06-19 2012-09-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终端功耗优化方法
WO2013151621A1 (en) * 2012-04-06 2013-10-10 Mindspeed Technologies, Inc.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ireless wide band networks utilizing local wireless connections
CN103415062A (zh) * 2013-07-17 2013-11-27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装置、无线路由器和网络连接方法
CN104053216A (zh) * 2013-03-11 2014-09-17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以及多模通信终端
CN104853421A (zh) * 2015-06-04 2015-08-19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多接入异构网络下行节能传输方法
CN104869619A (zh) * 2015-04-28 2015-08-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单卡双待的lte终端网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517069A (zh) * 2015-12-04 2016-04-20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08382136A (zh) * 2018-01-08 2018-08-10 深圳市金证卡尔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TPMS和4G转WiFi的车联网系统
CN108449784A (zh) * 2018-03-14 2018-08-24 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开关行动网络的省电方法
CN109041188A (zh) * 2018-09-28 2018-12-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CN109714064A (zh) * 2018-12-27 2019-05-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发射通路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CN110383877A (zh) * 2017-03-10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策略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Family Cites Families (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35882A1 (en) * 2013-05-10 2014-11-13 Electronics & Telecommunications Research Institute Method for configuring dual connectivity
US10985878B2 (en) * 2017-10-09 2021-04-20 Qualcomm Incorporated Transport block size, soft channel bit buffer size, and rate matching for short transmission time intervals

Patent Citations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256239A (zh) * 2011-07-05 2011-11-23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一种多模终端的数据处理方法及多模终端
WO2013151621A1 (en) * 2012-04-06 2013-10-10 Mindspeed Technologies, Inc. Improving the efficiency of wireless wide band networks utilizing local wireless connections
CN102695257A (zh) * 2012-06-19 2012-09-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终端和终端功耗优化方法
CN104053216A (zh) * 2013-03-11 2014-09-17 马维尔国际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通信方法、设备以及多模通信终端
CN103415062A (zh) * 2013-07-17 2013-11-27 北京创毅讯联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网络连接装置、无线路由器和网络连接方法
CN104869619A (zh) * 2015-04-28 2015-08-26 宇龙计算机通信科技(深圳)有限公司 单卡双待的lte终端网络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4853421A (zh) * 2015-06-04 2015-08-19 陕西师范大学 一种多接入异构网络下行节能传输方法
CN105517069A (zh) * 2015-12-04 2016-04-20 魅族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一种通信模式切换方法以及移动终端
CN110383877A (zh) * 2017-03-10 2019-10-25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网络策略优化的系统和方法
CN108382136A (zh) * 2018-01-08 2018-08-10 深圳市金证卡尔电子有限公司 基于TPMS和4G转WiFi的车联网系统
CN108449784A (zh) * 2018-03-14 2018-08-24 深圳市海派通讯科技有限公司 智能开关行动网络的省电方法
CN109041188A (zh) * 2018-09-28 2018-12-18 京信通信系统(中国)有限公司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CN109714064A (zh) * 2018-12-27 2019-05-03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射频发射通路控制方法及用户终端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7245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7245B (zh)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3498123B (zh) 一种网络接入系统、方法及终端
US10993149B2 (en) Operating a terminal device in a cellular mobile communication network
US20230144480A1 (en) Method for configuring sidelink relay architecture and terminal
WO2022174777A1 (zh) 状态的切换方法及装置、信标信号的发送及装置
WO2020155053A1 (zh) 一种网络异常的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40049327A1 (en) Communication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US20210176684A1 (en) Terminal camping method, inform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1479302B (zh) 一种数据业务切换方法及通信装置
WO2022083743A1 (zh) 无线通信方法、装置、中继设备、远端设备和基站
US20230164642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direction from lte to nr after eps fallback
US20230328789A1 (en) Busy indication transmission method and apparatus
US20230232268A1 (en) Measurement method, measurement apparatus, terminal, and network device
CN112333795A (zh) 网络接入方法及装置
WO2022206612A1 (zh) 通信路径的切换方法、装置及终端
CN114143842B (zh) 小区接入方法、装置
WO2022068741A1 (zh) 连接建立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US11503574B2 (en) Information interaction method and terminal
TW202201995A (zh) 無線通信的裝置和方法
CN108781407A (zh) 无线资源控制连接建立
CN114390635B (zh) 中继链路的复用方法、装置、中继设备、通信设备和介质
CN113676891B (zh) 一种网络接入方法及终端
WO2022222792A1 (zh) 业务处理方法、相关设备及可读存储介质
WO2024082924A1 (zh) 一种带宽部分处理方法及装置
US20240155464A1 (en) Information acquisition method, information sending method, related device, and readable storage medium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