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09041188A -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 Google Patents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09041188A
CN109041188A CN201811142509.4A CN201811142509A CN109041188A CN 109041188 A CN109041188 A CN 109041188A CN 201811142509 A CN201811142509 A CN 201811142509A CN 109041188 A CN109041188 A CN 10904118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gnal
processor
wake
wireless terminal
mould group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1142509.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09041188B (zh
Inventor
王茂斌
蓝振潘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Comba Network Systems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China Ltd, Comba Telecom Systems Guangzhou Co Ltd,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filed Critical Comba Telecom Technology Guangzhou Ltd
Priority to CN201811142509.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09041188B/zh
Publication of CN10904118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188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09041188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09041188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1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managed by the network, e.g. network or access point is master and terminal is slave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52/00Power management, e.g. TPC [Transmission Power Control], power saving or power classes
    • H04W52/02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 H04W52/020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 H04W52/0225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 H04W52/0229Power saving arrangements in terminal devices using monitoring of external events, e.g. the presence of a signal where the received signal is a wanted signal
    • YGENERAL TAGGING OF NEW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S; GENERAL TAGGING OF CROSS-SECTIONAL TECHNOLOGIES SPANNING OVER SEVERAL SECTIONS OF THE IPC; TECHNICAL SUBJECTS COVERED BY FORMER USPC CROSS-REFERENCE ART COLLECTIONS [XRACs] AND DIGESTS
    • Y02TECHNOLOGIES OR APPLICATIONS FOR MITIGATION OR ADAPTATION AGAINST CLIMATE CHANGE
    • Y02DCLIMATE CHANGE MITIGATION TECHNOLOGIES IN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ICT], I.E. INFORMATION AND COMMUNICATION TECHNOLOGIES AIMING AT THE REDUCTION OF THEIR OWN ENERGY USE
    • Y02D30/0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Y02D30/70Reducing energy consumption in communication networks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其中,无线终端包括用于提供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以及用于接入互联网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的数量为零时生成第一休眠信号,并将第一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将第二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无线终端可统筹管理信号收发单元的休眠逻辑,使整个休眠调度流程更加有序,更大程度上实现无线终端的节省电能,具有更佳的节电效果。

Description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无线通信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背景技术
无线终端产品可通过接入链路接入核心网,同时,通过发射链路为下位机终端设备提供网络覆盖,实现终端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无线终端的供电方式有直接电源供电和电池供电两种,其中,对于电池供电的终端设备,如何保持更长的待机和工作时间成为一个重要的研究方向。
无线终端与手机终端不同,在实现过程中,发明人发现传统技术中至少存在如下问题:在无线终端中,信号收发单元的电能损耗大。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无线终端的信号收发模块电能损耗大的问题,提供一种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包括处理器,用于提供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以及用于接入互联网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
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的数量为零时生成第一休眠信号,并将第一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
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将第二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接收到用户接入请求时,生成第一唤醒信号,并将第一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基于第一唤醒信号对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一唤醒动作。
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唤醒指令时,生成第二唤醒信号,并将第二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基于第二唤醒信号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二唤醒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为Wi-Fi(WIreless-Fidelity,无线保真)模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为LTE(Long Term Evolution,长期演进)模组。
休眠动作包括关闭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以及控制LTE模组进入short DRX(Discontinuous Reception,非连续接收)状态。
第二唤醒动作包括开启发送通道;第一唤醒动作包括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LTE模组在处于short DRX状态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生成深度休眠信号,并将深度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在接收到深度休眠信号时,控制LTE模组进入long DRX模式,并关闭主CPU(Central Processing Unit,中央处理器)时钟。
Wi-Fi模组在将第一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且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主CPU时钟。
LTE模组在将第二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且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主CPU时钟。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用于唤醒无线终端的开关元件;开关元件连接处理器。
开关元件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下触发时,生成第三唤醒信号,并将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第一预设条件为发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且LTE模组处于short DRX状态;或者,第一预设条件为发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且LTE模组处于long DRX状态。
开关元件在将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且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主CPU时钟。
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发送通道,并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连接开关元件、Wi-Fi模组以及LTE模组的定时器。
开关元件在将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时,启动定时器。
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定时器的工作时间内,停止将第一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在工作时间内,停止将第二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
开关元件在工作时间内触发时,关闭定时器。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连接处理器的外部设备。
处理器在执行休眠动作时,关闭外部设备。
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第二唤醒信号或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外部设备。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根据基站发送的MAC(Multiple AccessChannel,多址接入信道)PDU(Protocol Data Unit,协议数据单元)生成第二休眠信号;MACPDU为基站在待传输数据为空时生成;待传输数据为目的地址为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的数据。
另一方面,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和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节电装置,包括:
无线终端休眠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和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的无线终端节电方法。
上述技术方案中的一个技术方案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
无线终端包括用于提供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以及用于接入互联网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处理器分别连接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的数量为零时生成第一休眠信号,并将第一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将第二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无线终端可统筹管理信号收发单元的休眠逻辑,使整个休眠调度流程更加有序,更大程度上实现无线终端的节省电能,具有更佳的节电效果。
附图说明
通过阅读参照以下附图所作的对非限制性实施例所作的详细描述,本申请的其它特征、目的和优点将会变得更明显: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应用环境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第一示意性结构图;
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第二示意性结构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双向休眠和唤醒的流程示意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休眠子模块联合工作流程图;
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唤醒子模块联合工作流程图;
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Wi-Fi唤醒子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LTE唤醒子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第三示意性结构图;
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控件模块工作流程图;
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处理器结构示意图;
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第四示意性结构图;
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节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
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节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便于理解本申请,下面将参照相关附图对本申请进行更全面的描述。附图中给出了本申请的首选实施例。但是,本申请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文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申请的公开内容更加透彻全面。
需要说明的是,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并与之结合为一体,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申请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申请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申请。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无线终端100,例如CPE(Customer Premise Equipment,客户终端设备)、mifi(Mobile Wi-Fi,移动路由器)以及车载无线终端等LTE链路终端产品,可为下位机终端设备200(例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等)提供以太网或Wi-Fi覆盖,同时,通过LTE链路,可接入核心网300,实现下位机终端用户对网络的访问。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无线终端,可应用于如图1所示的应用环境中,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应用环境图。与手机终端不同的是,该无线终端100的主要电能消耗几种在提供以太网或Wi-Fi覆盖的信号收发单元以及接入核心网300的信号收发单元;因此,电量的控制就与如何协调控制这两个信号收发单元的休眠与唤醒状态密切相关。
为了更加有效地控制无线终端的上下行两侧信号收发单元的休眠和唤醒流程,通过一种联动方式使无线终端无缝工作于这两种状态下,实现电能损耗的更优化控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如图2所示,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第一示意性结构图,包括处理器110,用于提供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以及用于接入互联网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130;处理器110分别连接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130。
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在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的数量为零时生成第一休眠信号,并将第一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10。
第二信号收发单元130将第二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110。
处理器110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130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具体而言,无线终端包括处理器110、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以及第二信号收发单元130;处理器110分别连接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以及第二信号收发单元130。在接入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的用户数量为零时,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生成并发送第一休眠信号给处理器110。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生成并发送第二休眠信号给处理器110。处理器110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可裁决系统进入休眠模式,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130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以使第一信号收发单元120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130进入休眠状态,实现无线终端的节省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收发单元用于提供无线接入点,下位机终端设备可通过无线接入点连接该无线终端。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可监控在线用户列表,当在线用户列表为空且无请求接入的用户时,可判断接入无线接入点的用户的数量为零,此时,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可生成第一休眠信号。
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用于接入互联网,实现连接无线终端的下位机终端设备的网络访问。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可根据与互联网的交互状态生成第二休眠信号。
处理器需要裁决两个休眠信号,如果只有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或者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的单个休眠信号触发,则不能休眠整个系统,只能单独休眠对应的信号收发单元;仅当两个信号收发单元均向处理器发送休眠信号时,处理器裁定系统可进入休眠,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进行休眠。
本申请实施例可统筹管理信号收发单元的休眠逻辑,使整个休眠调度流程更加有序,更大程度上实现无线终端的节省电能,具有更佳的节电效果。并且,采用是否有用户接入的方式作为判定条件,在判定上更加准确,避免因短时间的无流量导致休眠的误触发,提高用户感知和友好度。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接收到用户接入请求时,生成第一唤醒信号,并将第一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基于第一唤醒信号对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一唤醒动作。
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唤醒指令时,生成第二唤醒信号,并将第二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基于第二唤醒信号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二唤醒动作。
具体而言,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收到下位机终端设备发送的用户接入请求时,生成并发送第一唤醒信号给处理器,以使处理器中断休眠;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时,对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一唤醒动作,以唤醒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实现下位机终端设备接入无线终端和/或接入互联网。其中,第一唤醒动作可包括控制第二信号收发单元进入工作模式等。
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收到基站发送的唤醒指令时,生成并发送第二唤醒信号给处理器,以使处理器中断休眠;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二唤醒信号时,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二唤醒动作,以唤醒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实现互联网向无线终端和/或下位机设备终端传输相应的数据。其中,第二唤醒动作可包括控制第一信号收发单元进入工作模式,打开发送通道等。
需要说明的是,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接收到用户接入请求时,可从休眠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并唤醒处理器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
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在接收到唤醒指令时,可从休眠模式切换到工作模式并唤醒处理器和第一信号收发单元。
本申请实施例统筹管理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的休眠和唤醒逻辑,使整个休眠、唤醒调度流程更加有序。同时,采用联动式的控制方式,通过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与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的联动控制,互为唤醒源,从而保证无线终端对数据转发的流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图3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第二示意性结构图,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为Wi-Fi模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为LTE模组。休眠动作包括关闭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以及控制LTE模组进入short DRX状态。第二唤醒动作包括开启发送通道;第一唤醒动作包括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具体而言,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可为Wi-Fi模组;Wi-Fi模组提供Wi-Fi网络覆盖,可供下位机终端设备接入。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可为LTE模组;LTE模组可通过LTE链路连接核心网以及互联网,实现连接无线终端的下位机终端设备的网络访问。
处理器对Wi-Fi模组执行休眠动作时,可关闭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处理器对LTE模组执行休眠动作时,可控制LTE模组进入short DRX状态。处理器对Wi-Fi模组执行第二唤醒动作时,可开启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处理器对LTE模组执行第一唤醒动作时,可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无线终端可包括休眠子模块和唤醒子模块,如图4所示,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双向休眠和唤醒的流程示意图。其中,休眠子模块的触发源包括设于Wi-Fi模组中的Wi-Fi休眠子模块,以及设于LTE模组中的LTE休眠子模块。唤醒子模块触发源包括设于Wi-Fi模组中的Wi-Fi唤醒子模块,以及设于LTE模组中的LTE唤醒子模块。休眠子模块的休眠请求需要发送给处理器进行裁决;处理器根据裁决情况决定是否进入休眠;唤醒子模块在进入休眠状态之后开始工作。
本申请实施例统筹管理Wi-Fi侧与LTE侧的休眠和唤醒逻辑,使整个无线终端的休眠和唤醒的调度流程更加有序。采用联动式的控制方式,通过Wi-Fi侧与LTE侧的联动控制,互为唤醒源,从而保证无线终端对数据转发的流畅。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休眠子模块联合工作流程图,Wi-Fi休眠子模块监控当前Wi-Fi模组是否有用户在线,即,监控当前的在线用户列表。该在线用户列表由Wi-Fi模组维护,每当有新接入用户通过Wi-Fi接入协议接入无线终端时,该列表记录该用户信息;每当用户离线或超时掉线时,该列表清除对应的用户信息。当Wi-Fi休眠子模块监控到当前在线用户列表为空时,Wi-Fi休眠子模块向处理器发送可休眠信号,即,第一休眠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处理器需要裁决Wi-Fi和LTE两个模组的休眠信号,如果只有Wi-Fi休眠子模块或者LTE休眠子模块触发可休眠信号,则不能休眠整个系统,只能单独休眠对应的模组;仅当两个模组的休眠子模块均发送可休眠信号,此时,处理器裁定无线终端的系统可进入休眠,处理器首先进入浅休眠模式,该模式下处理器关闭外设,关闭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将LTE模组切换到short DRX状态下。在此模式下,系统降低电能消耗,但处理器仍在运转,随时可通过软件中断来唤醒外设、Wi-Fi模组及LTE模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LTE模组在处于short DRX状态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生成深度休眠信号,并将深度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
处理器在接收到深度休眠信号时,控制LTE模组进入long DRX模式,并关闭主CPU时钟。
Wi-Fi模组在将第一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且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主CPU时钟。
LTE模组在将第二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且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主CPU时钟。
具体而言,处于short DRX状态的LTE模组在预设时间内未被唤醒时,可生成并发送深度休眠信号给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深度休眠信号,控制LTE模组进入long DRX模式,并且关闭主CPU时钟。在此模式下,处理器停止工作,只保留中断唤醒通道,无线终端的电能消耗将至最低。
在处理器关闭主CPU时钟的情况下,Wi-Fi模组或LTE模组在发送唤醒信号时,需开启主CPU时钟,恢复处理器工作并以使处理器处理唤醒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预设时间可根据无线终端的实际情况进行设置。
开启主CPU时钟的动作可通过硬件电路来触发,以使处理器恢复工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进入浅休眠后,如果系统在若干时间内未被唤醒,系统进一步进入深度休眠,此时关断主CPU时钟,同时LTE模组切换到long DRX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图6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唤醒子模块联合工作流程图,唤醒子模块向处理器发送的、用于中断休眠的唤醒信号可分为硬中断和软中断两种,两种中断同时发送。当系统在浅休眠的模式下,处理器本身未休眠,可接收到并及时处理软中断,在软中断程序中完成对系统其他设备的唤醒;当系统工作在深度休眠的模式下,处理器本身不工作,无法接收软中断,因此,先由硬中断触发芯片硬件电路,硬件电路收到硬中断后会恢复主CPU时钟的信号供给,此时处理器恢复工作;处理器恢复工作后可以正常接收并处理软中断,并在软中断程序中完成对系统其他设备的唤醒。
在一个实施例中,系统被唤醒后,电能消耗恢复正常水平,系统退出节电模式,可正常收发和转发数据。同时,系统唤醒后,如果Wi-Fi模组或LTE模组未有数据,将根据各自的休眠程序单独进入各自的休眠状态,但整个系统将不会进入休眠,直到处理器裁决到系统重新符合进入休眠的条件之后,才会进入下一个休眠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7所示,图7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Wi-Fi唤醒子模块工作流程图,Wi-Fi模组在休眠过程中,定期发送Beacon帧广播自己的SSID(Service SetIdentifier,服务集标识),当用户向Wi-Fi模组发起连接请求时,Wi-Fi唤醒子模块捕获该请求,并向处理器发送唤醒信号。在浅休眠模式下,处理器收到唤醒信号,唤醒外设和LTE模组;在深度休眠模式下,触发硬件电路首先恢复主CPU的时钟信号,处理器恢复工作,并处理唤醒信号,唤醒外设和LTE模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8所示,图8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LTE唤醒子模块工作流程图,LTE模组在休眠过程中,定期醒过来监听基站的寻呼命令。LTE唤醒子模块捕获来自基站的唤醒命令,同时向处理器发送中断。浅休眠模式下,处理器处理中断后唤醒外设和Wi-Fi模组;在深度休眠模式下,触发硬件电路首先恢复主CPU时钟的信号,处理器恢复工作,并处理中断信号,唤醒外设和Wi-Fi模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9所示,图9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第三示意性结构图,还包括用于唤醒无线终端的开关元件;开关元件连接处理器。
开关元件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下触发时,生成第三唤醒信号,并将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第一预设条件为发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且LTE模组处于short DRX状态;或者,第一预设条件为发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且LTE模组处于long DRX状态。
开关元件在将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且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主CPU时钟。
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发送通道,并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具体而言,无线终端可设置连接处理器的开关元件;开关元件用于唤醒无线终端。在发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且LTE模组处于long DRX状态时,开关元件激活,可触发生成第三唤醒信号,并将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处理器接收到第三唤醒信号,开启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并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需要说明的是,开关元件可为按钮、触屏按键等触发件,在此不做限制。
本申请实施例引入控件方式(例如开关元件),支持对休眠流程的锁定和对唤醒流程的强制触发,使无线终端可以具备更灵活的休眠和唤醒策略。
在一个实施例中,唤醒子模块还可包括设于无线终端上的、与开关元件对应的控件模块。如图10所示,图10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控件模块工作流程图,控件模块在系统进入休眠模式时生效,主要但不限于通过硬件按键来触发。控件模块触发时,向处理器发送用于中断休眠的唤醒信号。浅休眠模式下,处理器处理中断后唤醒外设、LTE模组和Wi-Fi模组;在深度休眠模式下,中断触发硬件电路首先恢复主CPU时钟的信号,处理器恢复工作,并处理中断信号,唤醒外设、LTE模组和Wi-Fi模组。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1所示,图11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处理器结构示意图,无线终端的处理器包括CPU,连接CPU的主时钟、辅时钟、外设、GPIO(General PurposeInput Output,通用输入/输出)中断源、硬件中断源、唤醒源模块。其中,主时钟为CPU提供时钟信号,并驱动外设工作;辅时钟为Wi-Fi模组、LTE模组等提供时钟信号。进入浅休眠时,CPU休眠外设,但本身仍在运行,可以通过GPIO中断被唤醒,当有GPIO中断被触发,CPU进入中断处理程序,并唤醒外设。当深度休眠时,主时钟停摆,CPU不工作,唤醒子模块由辅时钟提供时钟信号继续工作。主时钟存在两个唤醒源,一个连接到Wi-Fi唤醒子模块的中断管脚,另一个通过一个或开关分别连接控件中断信号、USB(Universal Serial Bus,通用串行总线)中断信号和LTE唤醒中断信号。其中一个信号触发唤醒时,唤醒源通过硬件逻辑唤醒主时钟,主时钟恢复工作并为CPU提供时钟信号,CPU开始工作,CPU检测到GPIO中断并触发中断处理,唤醒外设,系统恢复到正常工作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分别连接开关元件、Wi-Fi模组以及LTE模组的定时器。
开关元件在将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时,启动定时器。
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定时器的工作时间内,停止将第一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在工作时间内,停止将第二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
开关元件在工作时间内触发时,关闭定时器。
具体而言,开关元件连接定时器,并在将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处理器时,启动定时器。在定时器启动计时期间,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以及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均停止将休眠信号发送给处理器。
需要说明的是,定时器可为设置在单片机中的模块或功能电路,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控件模块还会触发一个定时器,并在定时器工作期间,锁定休眠子模块。此时,休眠子模块在定时器的工作期间内不会运转,保证系统在该时间周期内不会重新进入休眠。通过再次触发控件模块,可关闭该定时器,或者等到定时器计时完成之后自动关闭。定时器关闭后,休眠子模块恢复工作,并根据前面所述的流程提供并触发下一次休眠。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2所示,图12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的第四示意性结构图,还包括连接处理器的外部设备。
处理器在执行休眠动作时,关闭外部设备。
处理器在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第二唤醒信号或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外部设备。
具体而言,无线终端还包括连接处理器的外部设备;处理器在执行休眠时关闭外部设备,在执行唤醒时,开启外部设备。
需要说明的是,外部设备可包括触控屏等,在此不做限制。
在一个实施例中,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根据基站发送的MAC PDU生成第二休眠信号;MAC PDU为基站在待传输数据为空时生成;待传输数据为目的地址为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的数据。
具体而言,基站连接无线终端,进行数据收发。基站针对该无线终端的待传输数据为空时,生成相应的MAC PDU并发送给该无线终端;第二信号收发单元,例如LTE模组,接收该MAC PDU,生成第二休眠信号。
需要说明的是,基站侧可指示无线终端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是否进入休眠模式。
在一个实施例中,LTE休眠子模块监控LTE模组的工作状态,LTE模组根据LTE协议要求在Connection态和Idle态之间运行;当基站侧没有数据传输时,基站将下发MAC PDU告知LTE模组可进入DRX状态。此时LTE休眠子模块捕获该信号并向处理器发送可休眠信号。
在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可划分得到Wi-Fi休眠/唤醒模块、LTE休眠/唤醒模块和控件模块。Wi-Fi休眠子模块可完成Wi-Fi侧的休眠或唤醒条件匹配,并实现Wi-Fi侧休眠或者唤醒LTE侧的动作;LTE休眠/唤醒模块可完成LTE侧的休眠或唤醒条件匹配,并实现LTE侧休眠或者唤醒Wi-Fi侧的动作;控件模块完成通过控件触发同时唤醒Wi-Fi侧和LTE侧的动作。Wi-Fi休眠/唤醒模块可包括Wi-Fi休眠子模块、Wi-Fi唤醒子模块和Wi-Fi唤醒中断模块。LTE休眠/唤醒模块可包括LTE休眠子模块、LTE唤醒子模块和LTE唤醒中断模块。
Wi-Fi休眠子模块根据是否有Wi-Fi终端接入或在线来判断是否可以触发休眠;LTE休眠子模块根据LTE基站调度指令来判断是否可以进入休眠。两个休眠模块各产生一个休眠信号,并送达处理器的休眠执行模块。处理器的休眠执行模块根据两个信号的关系,执行休眠。休眠可分为两个等级,浅层休眠关闭Wi-Fi侧的发送通道,LTE侧进入short DRX模式;深度休眠时,LTE侧进入long DRX模式,同时关闭主CPU的时钟。
休眠时,Wi-Fi唤醒子模块维持Wi-Fi信标的定时发送,即定时开启Wi-Fi发送通道并送出Beacon信标,同时监控Wi-Fi终端接入情况,根据Wi-Fi终端的接入信号,可触发Wi-Fi唤醒中断模块。Wi-Fi唤醒中断模块通过中断的方式触发硬件电路逻辑,将主CPU时钟打开,同时将LTE侧从休眠中唤醒。LTE唤醒子模块根据LTE模块的休眠模式,定期接受基站指令并根据指令触发LTE唤醒中断模块,LTE唤醒中断模块通过中断的方式触发硬件电路逻辑将主CPU时钟打开,同时将Wi-Fi侧从休眠中唤醒。控件模块可通过控件触发,在休眠模式下通过中断的方式触发硬件电路逻辑将主CPU时钟打开,同时唤醒Wi-Fi侧和LTE侧,并锁定一段时间,锁定时间超时后,才能重新根据各休眠子模块的信号进入休眠。
本申请实施例可统筹管理信号收发单元的休眠逻辑,使整个休眠调度流程更加有序,更大程度上实现无线终端的节省电能,具有更佳的节电效果。通过在空闲时刻关闭所有发射通道的方式来节省电能,属于时间分集上的省电策略,能够更大程度上的节省电能,具有更佳的节电效果。同时,采用中断触发式的唤醒机制,信号收发单元间可相互协作唤醒,实时性更佳;并且,休眠决策由无线终端自行判断执行,判定的依据更多、更详尽,因此具有更佳的适用性、灵活性和执行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如图13所示,图13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节电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包括:
步骤S110,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和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步骤S120,基于第一唤醒信号对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一唤醒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步骤S130,基于第二唤醒信号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二唤醒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休眠动作包括关闭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以及控制LTE模组进入short DRX状态。第二唤醒动作包括开启发送通道;第一唤醒动作包括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在接收到深度休眠信号时,控制LTE模组进入longDRX模式,并关闭主CPU时钟。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在接收到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发送通道,并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步骤:在执行休眠动作时,关闭外部设备。
在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第二唤醒信号或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外部设备。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4-8、10以及1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4-8、10以及1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无线终端节电装置,如图14所示,图14为一个实施例中无线终端节电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包括:
无线终端休眠模块210,用于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和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一唤醒模块,用于基于第一唤醒信号对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一唤醒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二唤醒模块,用于基于第二唤醒信号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二唤醒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休眠动作包括关闭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以及控制LTE模组进入short DRX状态。第二唤醒动作包括开启发送通道;第一唤醒动作包括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深度休眠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深度休眠信号时,控制LTE模组进入long DRX模式,并关闭主CPU时钟。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第三唤醒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发送通道,并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还包括:关闭外设模块,用于在执行休眠动作时,关闭外部设备。
开启外设模块,用于在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第二唤醒信号或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外部设备。
关于无线终端节电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无线终端节电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无线终端节电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和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第一唤醒信号对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一唤醒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基于第二唤醒信号对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二唤醒动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休眠动作包括关闭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以及控制LTE模组进入short DRX状态。第二唤醒动作包括开启发送通道;第一唤醒动作包括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接收到深度休眠信号时,控制LTE模组进入long DRX模式,并关闭主CPU时钟。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接收到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发送通道,并控制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在执行休眠动作时,关闭外部设备。
在接收到第一唤醒信号、第二唤醒信号或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外部设备。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所述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所述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本申请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1)

1.一种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包括处理器,用于提供无线接入点的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以及用于接入互联网的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所述处理器分别连接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接入所述无线接入点的用户的数量为零时生成第一休眠信号,并将所述第一休眠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将第二休眠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休眠信号和所述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和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接收到用户接入请求时,生成第一唤醒信号,并将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对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一唤醒动作;
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在接收到基站发送的唤醒指令时,生成第二唤醒信号,并将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基于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对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执行第二唤醒动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为Wi-Fi模组;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为LTE模组;
所述休眠动作包括关闭所述Wi-Fi模组的发送通道,以及控制所述LTE模组进入shortDRX状态;
所述第二唤醒动作包括开启所述发送通道;所述第一唤醒动作包括控制所述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
所述LTE模组在处于所述short DRX状态的时间超过预设时间时,生成深度休眠信号,并将所述深度休眠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深度休眠信号时,控制所述LTE模组进入long DRX模式,并关闭主CPU时钟;
所述Wi-Fi模组在将所述第一唤醒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且所述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所述主CPU时钟;
所述LTE模组在将所述第二唤醒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且所述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所述主CPU时钟。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用于唤醒无线终端的开关元件;所述开关元件连接所述处理器;
所述开关元件在满足第一预设条件下触发时,生成第三唤醒信号,并将所述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发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LTE模组处于short DRX状态;或者,所述第一预设条件为所述发送通道处于关闭状态,且所述LTE模组处于long DRX状态;
所述开关元件在将所述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且所述主CPU时钟处于关闭状态时,开启所述主CPU时钟;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所述发送通道,并控制所述LTE模组进入连续接收状态。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分别连接开关元件、所述Wi-Fi模组以及所述LTE模组的定时器;
所述开关元件在将所述第三唤醒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时,启动所述定时器;
所述第一信号收发单元在所述定时器的工作时间内,停止将所述第一休眠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在所述工作时间内,停止将第二休眠信号发送给所述处理器;
所述开关元件在所述工作时间内触发时,关闭所述定时器。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连接所述处理器的外部设备;
所述处理器在执行所述休眠动作时,关闭外部设备;
所述处理器在接收到所述第一唤醒信号、所述第二唤醒信号或所述第三唤醒信号时,开启所述外部设备。
8.根据权利要求1至6任意一项所述的无线终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根据基站发送的MAC PDU生成所述第二休眠信号;所述MAC PDU为所述基站在待传输数据为空时生成;所述待传输数据为目的地址为所述第二信号收发单元的数据。
9.一种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在接收到第一休眠信号和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和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10.一种无线终端节电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无线终端休眠模块,用于在接收到所述第一休眠信号和所述第二休眠信号时,分别对所述第一信号收发模块和所述第二信号收发模块执行相应的休眠动作。
11.一种计算机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该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无线终端节电方法。
CN201811142509.4A 2018-09-28 2018-09-28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Active CN109041188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2509.4A CN109041188B (zh) 2018-09-28 2018-09-28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1142509.4A CN109041188B (zh) 2018-09-28 2018-09-28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188A true CN109041188A (zh) 2018-12-18
CN109041188B CN109041188B (zh) 2021-05-28

Family

ID=6461482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1142509.4A Active CN109041188B (zh) 2018-09-28 2018-09-28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09041188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7245A (zh) * 2019-06-14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77903A (zh) * 2019-10-28 2020-0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设备的休眠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系统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1405530A (zh) * 2020-03-20 2020-07-10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一种毫米波场景下基于波束测量的非连续接收节能方法
CN114375595A (zh) * 2019-11-08 2022-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WO2022236634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客户前置装置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07601A1 (en) * 2013-04-16 2014-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ing enhancements with low latency 802.11
CN104994239A (zh) * 2015-08-14 2015-10-21 江苏轩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lte网络实现mifi上网功能的无线电话机
CN108200638A (zh) * 2018-01-26 2018-06-22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唤醒收发机的路由器节能方法、控制系统及系统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20140307601A1 (en) * 2013-04-16 2014-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ower saving enhancements with low latency 802.11
CN104994239A (zh) * 2015-08-14 2015-10-21 江苏轩博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lte网络实现mifi上网功能的无线电话机
CN108200638A (zh) * 2018-01-26 2018-06-22 上海康斐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唤醒收发机的路由器节能方法、控制系统及系统

Cited B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267245A (zh) * 2019-06-14 2019-09-20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267245B (zh) * 2019-06-14 2022-03-25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通信控制方法及电子设备
CN110677903A (zh) * 2019-10-28 2020-01-10 华为终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设备的休眠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系统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WO2021082577A1 (zh) * 2019-10-28 2021-05-06 华为技术有限公司 无线接入设备的休眠控制方法、装置、介质和系统以及无线接入设备
CN114375595A (zh) * 2019-11-08 2022-04-19 Oppo广东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无线通信方法、终端设备和网络设备
CN111405530A (zh) * 2020-03-20 2020-07-10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一种毫米波场景下基于波束测量的非连续接收节能方法
CN111405530B (zh) * 2020-03-20 2022-05-03 集美大学诚毅学院 一种毫米波场景下基于波束测量的非连续接收节能方法
WO2022236634A1 (zh) * 2021-05-10 2022-11-17 株式会社Ntt都科摩 客户前置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09041188B (zh) 2021-05-28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869077B (zh) 基于ZigBee协议的无线传感网络的数据采集传输方法
CN109041188A (zh) 无线终端、无线终端节电方法和装置
CN1960365B (zh) 低功率模块及使用者工作站
CN102065526B (zh) 一种无线收发设备的省电工作方法
CN101802750B (zh) 用于降低片上系统的功耗的设备和方法
US9069601B2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controlling task execution
CN102196539A (zh) 一种物联网终端、网络侧设备和系统
CN106059835B (zh) 一种低能耗计算机集群节点的高可靠性控制方法
WO2018157689A1 (zh) 一种实现蓝牙安全设备低功耗待机的方法及蓝牙安全设备
WO2010037330A1 (zh) 降低射频sim卡在待机模式下功耗的方法
CN106412845B (zh) 无线保真Wi-Fi设备的休眠方法及装置
CN102572119B (zh) 一种移动终端及其省电方法
CN109803224B (zh) 低功耗定位方法及系统、定位终端、服务平台以及控制终端
CN101013340A (zh) 一种降低无线网卡功耗的方法
CN110568919B (zh) 一种降低芯片功耗的装置
CN101425917A (zh) 一种用于无线传感器网络的休眠调度方法
CN102111421A (zh) 一种即时通信客户端及其与服务器端通信方法
CN103857021A (zh) 控制蓝牙装置的方法、蓝牙装置和电子装置
CN107493595A (zh) 一种低功耗安全认证装置及控制方法
CN110572869A (zh) 一种基于ble和霍尔开关的设备唤醒方法及装置
CN102984791A (zh) 一种无线传感器节点的节能方法
CN106598193B (zh) 一种功耗控制方法及装置
CN105357747B (zh) 一种降低无线接入点能耗的方法及装置
CN204695040U (zh) 智能马桶的电能控制系统
CN108495024A (zh) 一种远程无线高清网络摄像机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110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Applicant after: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10,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zhou, Guangdong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China)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System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Jingxin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Guangzhou) Co., Ltd.

Applicant before: TIANJIN COMBA TELECOM SYSTEMS CO., LTD.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

Address after: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after: Jingxin Network System Co.,Ltd.

Address before: 510663 Shenzhou Road, Guangzhou Science City, Guangzhou economic and Technological Development Zone, Guangdong, 10

Patentee before: Comba Telecom System (China) Ltd.

CP01 Change in the name or title of a patent holde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