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6859B -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 Google Patents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6859B
CN110266859B CN201910591748.6A CN201910591748A CN110266859B CN 110266859 B CN110266859 B CN 110266859B CN 201910591748 A CN201910591748 A CN 201910591748A CN 110266859 B CN110266859 B CN 110266859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ight
receiver
layer
electronic device
emitting lay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91748.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6859A (zh
Inventor
马俊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Original Assignee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filed Critical Guangdong Oppo Mobile Telecommunications Corp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91748.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6859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6859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859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6859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6859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202Portable telephone sets, e.g. cordless phones, mobile phones or bar type handsets
    • H04M1/026Details of the structure or mounting of specific componen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MTELEPHONIC COMMUNICATION
    • H04M1/00Substation equipment, e.g. for use by subscribers
    • H04M1/02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sets
    • H04M1/03Constructional features of telephone transmitters or receivers, e.g. telephone hand-set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Arrangement Of Elements, Cooling, Sealing, Or The Like Of Lighting Devices (AREA)
  • Telephone Set Structur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盖板、受话器及发光层,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盖板设有受话孔,所述受话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受话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受话器发出的声音经所述受话孔传出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发光层设于所述受话孔的孔壁,所述发光层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受话孔射出所述电子设备。本申请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较高。本申请还提供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Description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电子设备技术的日趋发展,越来越多的电子设备的内部设置有光源。此时,当点亮电子设备内部的光源时,电子设备具有炫酷的发光效果,从而使得越来越多的用户越来越喜欢使用该电子设备。然而,在电子设备的内部设置光源,往往会占用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进而降低了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发明内容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空间利用率较高的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盖板、受话器及发光层。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盖板设有受话孔。所述受话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受话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受话器发出的声音经所述受话孔传出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发光层设于所述受话孔的孔壁。所述发光层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受话孔射出所述电子设备。
另一方面,本申请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中,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盖板、受话器、发光层、驱动源及处理器,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盖板设有受话孔,所述受话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受话器、所述驱动源及所述处理器均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受话器发出的声音经所述受话孔传出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发光层设于所述受话孔的孔壁,所述驱动源电连接于所述发光层,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源;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接收点亮信号;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点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发光层发射光线,以使光线经所述受话孔射出所述电子设备
通过在所述盖板设置所述受话孔,且所述受话孔中设置所述发光层,从而所述受话孔既能够使所述受话器发出的声音传出所述电子设备,又能够使所述发光层发射的光线射出所述电子设备。因此,本申请的所述受话孔具有“一物两用”功能。
此外,通过将所述发光层设置于所述受话孔的孔壁,使得所述发光层能够有效地利用所述受话孔的内部空间,也即避免所述发光层占用所述电子设备的内部空间,进而提高所述电子设备的空间利用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提供的第一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3是图1提供的第二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4是图1提供的第三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5是图1提供的第四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6是图1提供的第五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7是图1提供的第六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8是图1提供的第七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9是图1提供的第八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0是图1提供的第九种电子设备沿A-A线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图11是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的流程图。
图12是图11所示的控制方法的一种电子设备的局部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以下的实施方式可以相互结合。
请参阅图1,图1为电子设备100的第一视角示意图。电子设备100可以为电话、电视、平板电脑、手机、照相机、个人计算机、笔记本电脑、车载设备、可穿戴设备等具有指纹模组的智能设备。以电子设备100为手机为例,为了便于描述,以电子设备100处于第一视角为参照进行定义,电子设备100的宽度方向定义为X向,电子设备100的长度方向定义为Y向,电子设备100的厚度方向定义为Z向。
请参阅图2,并结合图1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盖板20、受话器62及发光层30。盖板20盖设于壳体10,以形成收容空间11。可以理解的是,壳体10大致为具有一开口的容纳结构。当盖板20盖设于壳体10时,盖板20与壳体10形成大致密闭的收容空间11。收容空间11能够用于容纳电子设备100的器件。例如,摄像头、显示屏、主板或者电池。
此外,盖板20设有受话孔21。受话孔21与收容空间11连通。受话器62设于收容空间11。受话器62发出的声音经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
此外,发光层30设于受话孔21的孔壁。可选的,发光层30通过涂布方式形成与受话孔21的孔壁。发光层30发射的光线经受话孔21射出电子设备10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盖板20设置受话孔21,且受话孔21中设置有发光层30,从而受话孔21既能够使受话器62发出的声音传出电子设备100,又能够使发光层30发射的光线射出电子设备100。因此,本申请的受话孔21具有“一物两用”功能。
此外,通过将发光层30设置于受话孔21的孔壁,使得发光层30能够有效地利用受话孔21的内部空间,也即避免发光层30占用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进而提高了电子设备100的空间利用率。因此,本实施例的电子设备100的空间利用率较高。
此外,通过在受话孔21的孔壁设置发光层30,且发光层30发射的光线能够经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0时,用户能够看到电子设备100炫酷的发光效果,进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用户体验性。
可选的,发光层30可以发射同一颜色的光线,也可以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线。例如,发光层30可以单独发射红光。发光层30也可以同时发射蓝光和绿光。此外,发光层30可以持续发光,也可以交替闪烁发光。
此外,发光层30可以根据不同的场景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线。例如,当用户需要照明时,发光层30可以发射白光。当用户在播放音乐时,发光层30能够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线。
请参阅图3,盖板20设有防尘网23。防尘网12部分伸入受话孔21内,部分设于盖板20朝向受话器62的表面。防尘网12用于防止外界的灰尘进入收容空间11内,从而避免影响受话器62的发音质量。
请参阅图4,电子设备100包括驱动源40。驱动源40设于收容空间11。驱动源40用于驱动发光层30发射光线。驱动源40可以为如下实施例中的电源41,也可以为如下实施例中的光源42。此外,驱动源40也可以为自然光源,例如太阳光,生物光源。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收容空间11内设置驱动源40,以当用户需要点亮发光层30时,用户可以随时利用驱动源40来驱动发光层30发光,从而既可以满足用户的即时需求,又可以方便用户控制发光层30的发光情况。
请参阅图5,发光层30的材质为电致发光材料。例如,发光层30的材质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香豆素或者晕苯。驱动源40为电源41。电源41用于对发光层30施加电压,以使发光层30发射光线。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需要点亮发光层30时,用户可以随时开启电源41,以利用电源41来驱动发光层30发射光线,从而既可以满足用户即时需求,又可以方便用户控制发光层30的发光情况。
此外,当发光层30的材质为电致发光材料时,发光层30能够在电源41提供的电压下快速响应,也即快速地发射光线,从而较大程度地满足用户的使用需求。
请再次参阅图5,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第一导电层51及第二导电层52。第一导电层51设于发光层30与受话孔21的孔壁之间。第二导电层52设于发光层30背离第一导电层51的表面。第一导电层51电连接于电源41的第一电极411。第二导电层52电连接于电源41的第二电极412。可选的,第一电极411为电源41的正极。第二电极412为电源41的负极。此时,第一导电层51的材质可以为氧化铟锡(IndiumTinOxides,ITO),也即第一导电层51具有较佳的导电性能。第二导电层52的材质可以采用低功函数的金属或碱土金属的合金材料。例如,镁、铝或者银。此外,第一导电层51可以通过但不仅限于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一电极411。第二导电层52可以通过但不仅限于通过导线连接于第二电极412。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发光层30与受话孔21的孔壁之间设置第一导电层51,发光层30背离第一导电层51的表面设置第二导电层52,以使第一导电层51与发光层30的接触面积较大化,第二导电层52与发光层30的接触面积较大化,从而使得发光层30的发光强度较高,发光效率也较高。
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源41的第一电极411也可以直接通过导线连接于发光层30的一端,电源41的第二电极412也可以直接通过导线连接于发光层30的另一端。
此外,第一导电层51也可以设置在发光层30远离收容空间11的表面上。第二导电层52设置在发光层30靠近收容空间11的表面上。具体的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设置。
此外,第二导电层52也可以为透明的导电材料或者具有导电性的导光材料。此时,发光层30发射的光线尽可能地经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也即避免发光层30发射的光线被第二导电层52吸收,从而显著地提高发光层30的发光效果。
请参阅图6,发光层30朝向收容空间11的表面设有反射层31,且反射层31覆盖第一导电层51朝向收容空间11的表面以及第二导电层52朝向收容空间11的表面。反射层31为绝缘材料。
可以理解的是,当发光层30发射光线时,反射层31能够将部分向收容空间11传播的光线进行反射,从而使得该部分光线能够经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进而提高发光层30的传出电子设备100的光强度。此时,受话孔21的传出的光线的亮度更强,电子设备100的发光效果更佳,用户体验性更佳。
此外,通过设置反射层31覆盖第一导电层51朝向收容空间11的表面以及第二导电层52朝向收容空间11的表面,从而避免部分光线因穿过第一导电层51或者第二导电层52而进入收容空间11,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发光层30的射出电子设备100的光强度。
此外,通过设置反射层31为绝缘材料,从而避免第一导电层51与第二导电层52通过反射层31相互导通,影响发光层30的发光。
可选的,反射层31的材质包括发泡剂材料。例如,碳酸氢钠。此时,发泡剂能够吸收电子设备100内部的热量从而产生气泡。该气泡可以反射部分向收容空间11传播的光线。
请再次参阅图6,反射层31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接孔311及第二导接孔312。第一导接孔311及第二导接孔312的形状不仅限于附图7中所给的圆柱形。第一导接孔311正对于第一导电层51。第二导接孔312正对于第二导电层52。第一导接孔311设有第一导电件313。第一导电件313的一端连接于第一导电层51,另一端连接于第一电极411。第二导接孔312设有第二导电件314。第二导电件314的一端连接于第二导电层52,另一端连接于第二电极412。可选的,第一导电件313的材质与第一导电层51的材质相同。例如,第一导电件313的材质为ITO。第二导电件314的材质与第二导电层52的材质相同。例如,镁、铝或者银。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绝缘材质的反射层31上间隔设置第一导接孔311及第二导接孔312,并在第一导接孔311设置第一导电件313以及在第二导接孔312内设置第二导电件314,从而利用第一导电件313将电源41的第一电极411连接于第一导电层51,第二导电件314将电源41的第二电极412连接于第二导电层52,从而方便工作人员将电源41电连接于第一导电层51与第二导电层52,也即简化电源41与第一导电层51与第二导电层52的连接工艺。
此外,相较于通过导线将第一导电层51连接于第一电极411,以及第二导电层52连接于第二电极412,本实施例通过第一导电件313将第一电极411连接于第一导电层51以及第二导电件314将电源41的第二电极412连接于第二导电层52,从而既可以避免在导线连接于第一导电层51与第二导电层52的过程中,导线刮伤或者损坏第一导电层51与第二导电层52。
此外,通过在第一导接孔311设置第一导电件313以及在第二导接孔312内设置第二导电件314,从而使得工作人员能够通过增大第一导电件313与第一电极411的连接面积,以及第二导电件314与第二电极412的连接面积,来提高第一电极411与第一导电层51的连接稳定性,以及第二电极412与第二导电层52的连接稳定性,进而保证电源41与第一导电层51及第二导电层52的连接稳定性。
结合上述的任意一项实施方式,请参阅图7及图8,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柔性电路板61。柔性电路板61设于收容空间11。柔性电路板61、受话器62及电源41具有多种设置方式,具体请参考如下。
实施方式一,请再次参阅图7,柔性电路板6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611和第二面612。第二面612朝向盖板20。受话器62安装于柔性电路板61的第一面611,且受话器62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61。可以理解是,当柔性电路板61电连接于电子设备100的处理器时,受话器62的电信号能够传输至处理器,或者受话器62能够接收处理器的电信号。受话器62发出的声音越过或经过柔性电路板61传至受话孔21。电源41设置于第一面611,且电源41通过柔性电路板61电连接于发光层3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收容空间11设置受话器62与柔性电路板61,且受话器62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61,从而使得受话器62能够通过柔性电路板61接收电信号,并依据电信号发出声音,该声音能够越过或经过柔性电路板61传至受话孔21,并经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
此外,通过将电源41安装于柔性电路板61上,从而使得电源41能够有效地利用用于电连接受话器62的柔性电路板61上的空余空间,进而显著地提高柔性电路板61的空间利用率。
此外,利用柔性电路板61将电源41与发光层30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得电源41可以设置于第一面611的任一位置,进而提高电源41的安装位置的灵活性。
此外,通过将电源41设置于柔性电路板61的第二面612,受话器62设于柔性电路板61的第一面611,以使电源41、柔性电路板61和受话器62依次沿着电子设备100的Z向堆叠,从而节省了电子设备100在X方向的尺寸。
进一步的,电源41在第一面611的投影与受话器62在第一面611的投影至少部分重叠。此时,电源41与受话器62在电子设备100的X方向上的排布面积进一步地减少,从而节省了电子设备100在X方向的尺寸。
可选的,请再次参阅图7,柔性电路板61设有通音孔613。通音孔613与受话孔21及受话器62的出音孔621相导通。此时,受话器62发出的声音经过出音孔621、通音孔613及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
可选的,请再次参阅图7,电子设备100包括密封件614。密封件614设置在盖板20与柔性电路板61之间。密封件614可以避免受话器62发出的声音从盖板20与柔性电路板61之间的缝隙中泄露出去,从而显著地提高受话器62的出音质量。例如,密封件614可以为但不仅限于为泡棉。
可选的,当反射层31上设置有第一导电件313以及第二导电件314时,柔性电路板61可以设置第一引脚(图未示)及第二引脚(图未示)。此时,第一引脚的一端电连接于电源41的第一电极411,另一端电连接于第一导电件313。第二引脚的一端电连接于电源41的第二电极412,另一端电连接于第二导电件314。
实施方式二,与实施方式一大部分相同的技术内容不再赘述,请参阅图8,柔性电路板61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部分614及第二部分615。第一部分614位于盖板20与第二部分615之间。受话器62设于第一部分614及第二部分615之间,且受话器62电连接于第二部分615。受话器62发出的声音越过或经过第一部分614传至受话孔21。电源41设于第一部分614远离第二部分615的表面,且电源41通过第一部分614电连接于发光层3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在收容空间11设置柔性电路板61,且受话器62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61的第二部分615,从而使得受话器62能够通过柔性电路板61接收电信号,并依据电信号发出声音,该声音能够越过或经过柔性电路板61传至受话孔21,并经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此外,通过设置弯折连接于第一部分614的第二部分615,能够方便受话器62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61。
此外,通过将电源41安装于第一部分614远离第二部分615的表面上,一方面电源41能够有效地利用柔性电路板61上的空余空间,从而提高柔性电路板61的空间利用率,另一方面可以避免电源41因占用大量的电子设备100的内部空间而造成内部空间的浪费。
此外,利用第一部分614将电源41与发光层30进行电连接,从而使得电源41可以设置于第一部分614远离第二部分615的表面的任一位置,进而提高电源41的安装位置的灵活性。
此外,通过将电源41设置于设于第一部分614远离第二部分615的表面,受话器62设于第一部分614及第二部分615之间,以使电源41、柔性电路板61和受话器62依次沿着电子设备100的Z向堆叠,从而节省了电子设备100在X方向的尺寸。
请参阅图9,发光层30的材质为光致发光材料。驱动源40为光源42。光源42用于发射光线并照射于发光层30,以使发光层30发光。
可以理解的是,当用户需要点亮发光层30时,用户可以随时开启光源42,以利用光源42来驱动发光层30发射光线,从而既可以满足用户即时需求,又可以方便用户控制发光层30的发光情况。
此外,当发光层30的材质为光致发光材料时,通过发射单一颜色光线的光源42照射发光层30时,发光层30发射的光线的颜色与光源42发射的光线的颜色不同。
可选的,请再次参阅图9,电子设备100包括柔性电路板61。柔性电路板61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611和第二面612。第二面612朝向盖板20。受话器62安装于柔性电路板61的第一面611,且受话器62电连接于柔性电路板61。受话器62发出的声音能够越过或者经过柔性电路板61传至受话孔21。光源42安装于第二面612。光源42可以贴装于柔性电路板61上。具体的,光源42可以通过表面贴装技术贴装于柔性电路板61上。
进一步的,请再次参阅图9,盖板20朝向收容空间11的表面设有导光件22。导光件22包括第一导光部221及连接第一导光部221的第二导光部222。第一导光部221的出光面223贴合于发光层30朝向收容空间11的表面。第二导光部222的入光面224正对于光源42。
可以理解的是,因为发光层30是设置于受话孔21的孔壁,所以发光层30为环状结构。此时,第一导光部221的出光面223贴合于发光层30朝向收容空间11的表面时,第一导光部221也呈环状结构。当光源42发射光线时,光线经第二导光部222的入光面224进入第二导光部222,并经第一导光部221进入发光层30。因为第一导光部221的出光面223与发光层30的接触面积较大,使得大部分的光线均能够进入发光层30,从而使得光源42的光线利用率较高。
请参阅图10,结合上述的任意一项实施方式,电子设备100包括环境光传感器70及处理器80。环境光传感器70及处理器80均设于收容空间11。处理器80电连接于驱动源40与环境光传感器70。环境光传感器70用于检测电子设备100所在环境的环境光强度,且在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光强度时向处理器80发送点亮信号。处理器80用于依据点亮信号控制驱动源40驱动发光层30发射光线。可以理解的是,预设光强度可以预先存储在处理器80上。
可以理解的是,当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光强度时,电子设备100的发光层30发射光线。此时,用户能够看到电子设备100发光的效果,从而使得用户能够感受到电子设备100的炫酷效果。此外,当用户经电子设备100放置于某一个位置时,用户可以通过光线快速锁定电子设备100的位置,从而快速找到电子设备100。
可以理解的是,发光层30不仅在于环境光强度低于预设光强度的条件下发光,发光层30还可以在以下场景发光,例如,电子设备100接收到来电、短信、新消息、或电子设备100的闹钟进行提醒等场景下都可以触发发光层30发光。此时,当电子设备100发射光线时,用户能够快速地注意到电子设备100的提醒。
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发光层30的材质为自发光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当发光层30为自发光材料时,发光层30能够自由发光。此时,当发光层30发射的光线经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时,用户能够看到电子设备100炫酷的发光效果,进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用户体验性。
进一步的,发光层30的材质为蓄光型自发光材料。可以理解的是,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有光照的环境下时,发光层30可以吸收部分光能,并将光能进行存储。当电子设备100处于无光照的环境下时,发光层30能够自发光,从而使得用户在无光照条件下既能够体验电子设备100的炫酷的发光效果,又能够方便用户快速锁定电子设备100的位置。
请参阅图11,图11是本实施例提供的一种电子设备100的控制方法。控制方法可以应用于电子设备100。该电子设备100包括但不限于上述任意一种实施方式提供的电子设备100。如图12所示,电子设备100包括壳体10、盖板20、受话器62、发光层30、驱动源40及处理器80。盖板20盖设于壳体10,以形成收容空间11。盖板20设有受话孔21。受话孔21与收容空间11连通。受话器62、驱动源40及处理器80均设于收容空间11内。受话器62发出的声音经受话孔21传出电子设备100。发光层30设于受话孔21的孔壁。驱动源40电连接于发光层30。处理器80电连接于驱动源40。
控制方法包括:
操作100处理器80接收点亮信号;可选的,电子设备100还包括显示屏。显示屏为触控屏。当用户点击显示屏上的应用软件时,用户可以操控应用软件的使用。例如,当用户点击显示屏上的光源按钮时,显示屏向处理器80发送点亮信号。
操作200处理器80根据点亮信号控制驱动源40驱动发光层30发射光线,以使光线经受话孔21射出电子设备100。
在本实施例中,通过处理器80根据点亮信号控制驱动源40驱动发光层30发射光线,以使光线经受话孔21射出电子设备100,从而使得用户在使用电子设备100时,用户能够看到电子设备100炫酷的发光效果,进而提高电子设备100的用户体验性。
在其他实施例中,当用户再次点击光源按钮时,显示屏向处理器80发送熄灭信号,以使处理器80根据熄灭信号控制驱动源40停止驱动发光层30发射光线。
请结合附图10,电子设备100还包括环境光传感器70。环境光传感器70设于收容空间11。环境光传感器70电连接处理器80。
在处理器80接收点亮信号之前,控制方法还包括:
处理器80控制环境光传感器70检测环境光强度,以及当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光强度时发射点亮信号。
具体的,当环境光传感器70所检测的环境光强度小于预设光强度(例如黑夜)时,处理器80控制发光层30发射光线,以使用户处于光线弱或黑暗环境下,电子设备100能够发射光亮,提示电子设备100的位置,以便于快速锁定电子设备100的位置,从而快速找到电子设备100,还能够电子设备100的受话孔21的位置,从而快速判断出电子设备100的顶部与底部。
可选的,电子设备100还包括延时电路(图未示)。延时电路设于收容空间11。延时电路电连接于处理器80。
控制方法还包括:
处理器80向时序电路发送第一时间信号,以使时序电路控制处于发光状态的发光层30在经过第一时间后熄灭。
可以理解的是,通过时序电路控制处于发光状态的发光层30在经过第一时间后熄灭,从而避免发光层30因持续发光而浪费电子设备100的电能,也即降低电子设备100的能耗。
可选的,通过处理器80向延时电路发送不同的时间信号,以使发光层30出现闪烁的效果。
可选的,发光层30可以发射红光、绿光、蓝光等等。发光层30也可以发射不同颜色的光线。
在其他的应用场景下,例如当处理器80接收到来电、短信、新消息、或电子设备100的闹钟进行提醒等的触发信号时,也可以触发处理器80发射发光信号,以控制发光层30发射光线。
以上所述是本申请的部分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视为本申请的保护范围。

Claims (14)

1.一种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壳体;
盖板,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盖板设有受话孔,所述受话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
受话器,所述受话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受话器发出的声音经所述受话孔传出所述电子设备;及
发光层,所述发光层设于所述受话孔的孔壁,所述发光层发射的光线经所述受话孔射出所述电子设备;
第一导电层,设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受话孔的孔壁之间;
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
反射层,设于所述发光层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所述反射层为绝缘材料,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经所述反射层电连接驱动源。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驱动源设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驱动源用于驱动所述发光层发射光线。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材质为电致发光材料,所述驱动源为电源,所述电源用于对所述发光层施加电压,以使所述发光层发射光线。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导电层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的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电层电连接于所述电源的第二电极。
5.如权利要求4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反射层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导接孔及第二导接孔,所述第一导接孔正对于所述第一导电层,所述第二导接孔正对于所述第二导电层,所述第一导接孔设有第一导电件,所述第一导电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导电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极,所述第二导接孔设有第二导电件,所述第二导电件的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导电层,另一端连接于所述第二电极。
6.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设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相背设置的第一面和第二面,所述第二面朝向所述盖板,所述受话器安装于所述柔性电路板的第一面,且所述受话器电连接于所述柔性电路板,所述受话器发出的声音越过或经过所述柔性电路板传至所述受话孔,所述第二面安装有所述电源,且所述电源通过所述柔性电路板电连接于所述发光层。
7.如权利要求6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柔性电路板设有通音孔,所述通音孔与所述受话孔及所述受话器的出音孔相导通。
8.如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柔性电路板,所述柔性电路板包括弯折连接的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所述第一部分位于所述盖板与所述第二部分之间,所述受话器设于所述第一部分及第二部分之间,所述受话器电连接于所述第二部分,所述受话器发出的声音越过或经过所述第一部分传至所述受话孔,所述电源设于所述第一部分远离所述第二部分的表面,且所述电源通过所述第一部分电连接于所述发光层。
9.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材质为光致发光材料,所述驱动源为光源,所述光源用于发射光线并照射于所述发光层,以使所述发光层发光。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盖板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设有导光件,所述导光件包括第一导光部及连接所述第一导光部的第二导光部,所述第一导光部的出光面贴合于所述发光层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所述第二导光部的入光面正对于所述光源。
11.如权利要求2至5、9或10中任一项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环境光传感器及处理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及所述处理器均设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源与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电子设备所在环境的环境光强度,且在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光强度时向所述处理器发送点亮信号,所述处理器用于依据所述点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发光层发射光线。
1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电子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层的材质为自发光材料。
13.一种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包括壳体、盖板、受话器、发光层、第一导电层、第二导电层、反射层、驱动源及处理器,所述盖板盖设于所述壳体,以形成收容空间,所述盖板设有受话孔,所述受话孔与所述收容空间连通,所述受话器、所述驱动源及所述处理器均设于所述收容空间内,所述受话器发出的声音经所述受话孔传出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发光层设于所述受话孔的孔壁,所述第一导电层设于所述发光层与所述受话孔的孔壁之间;所述第二导电层设于所述发光层背离所述第一导电层的表面;所述反射层设于所述发光层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所述反射层覆盖所述第一导电层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以及所述第二导电层朝向所述收容空间的表面,所述反射层为绝缘材料,所述第一导电层和所述第二导电层经所述反射层电连接驱动源;所述驱动源电连接于所述发光层,所述处理器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源;
所述控制方法包括:
所述处理器接收点亮信号;
所述处理器根据所述点亮信号控制所述驱动源驱动所述发光层发射光线,以使光线经所述受话孔射出所述电子设备。
14.如权利要求13所述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子设备还包括环境光传感器,所述环境光传感器设于所述收容空间,所述环境光传感器电连接所述处理器;
在所述处理器接收点亮信号之前,所述控制方法还包括:
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环境光传感器检测环境光强度;
当环境光强度小于或等于预设光强度时,所述处理器控制所述环境光传感器发送点亮信号。
CN201910591748.6A 2019-06-30 2019-06-30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ctive CN110266859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1748.6A CN110266859B (zh) 2019-06-30 2019-06-30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91748.6A CN110266859B (zh) 2019-06-30 2019-06-30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859A CN110266859A (zh) 2019-09-20
CN110266859B true CN110266859B (zh) 2021-03-09

Family

ID=6792394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91748.6A Active CN110266859B (zh) 2019-06-30 2019-06-30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6859B (zh)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1651A (zh) * 2016-11-30 2017-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口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147757A (zh) * 2017-04-27 2017-09-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控制方法
CN108966062A (zh) * 2017-05-18 2018-12-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326161B (zh) * 2013-05-27 2016-08-31 小米科技有限责任公司 一种usb接口组件及其制作方法
KR20170111827A (ko) * 2016-03-29 2017-10-12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디스플레이 및 카메라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CN107302152A (zh) * 2017-06-12 2017-10-27 捷开通讯(深圳)有限公司 电子设备的壳体及其制备方法、电子设备
CN207638828U (zh) * 2017-09-08 2018-07-20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听筒结构及移动终端
CN108322873A (zh) * 2018-02-28 2018-07-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声光传导组件及移动终端

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711651A (zh) * 2016-11-30 2017-05-24 维沃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usb接口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147757A (zh) * 2017-04-27 2017-09-08 努比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终端和控制方法
CN108966062A (zh) * 2017-05-18 2018-12-07 佳能株式会社 电子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6859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752241B (zh) 一种显示面板及显示装置
CN1119692C (zh) 背景光装置
CN106295606B (zh) 一种指纹识别组件、指纹识别模组及移动终端
CN107968910B (zh) 电子装置
CN109257465B (zh) 壳体组件以及电子设备
WO2018028354A1 (zh) 指纹按键、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JP2004265758A (ja) El素子
US20070076137A1 (en) Portable electronic device with power saving function
WO2018028355A1 (zh) 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03574405A (zh) 具有密排的发光二极管封装的显示器背光
WO2018028356A1 (zh) 指纹按键、发光提示结构及终端设备
CN110312018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110266859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的控制方法
CN204598501U (zh) 电子设备及输入输出模组
CN108183990B (zh) 电子装置
CN110322809B (zh) 电子设备
CN110848597B (zh) 灯光组件、终端设备及工作状态控制方法
CN110300502B (zh) 电子设备及电子设备控制方法
CN210201912U (zh) 一种无线反向充电手机壳
JP2002055628A (ja) 携帯用小型電子装置
JP2000137218A (ja) Lcdバックライト構造
CN216146533U (zh) 发光结构、壳体组件和电子设备
KR101772078B1 (ko) 이동 단말기
JP2008103106A (ja) キー照光装置、これを用いた端末機器、及び電子機器
JP2005252871A (ja) 携帯電話機用発光装置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