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60633B - 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 Google Patents

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60633B
CN110260633B CN201910505653.8A CN201910505653A CN110260633B CN 110260633 B CN110260633 B CN 110260633B CN 201910505653 A CN201910505653 A CN 201910505653A CN 110260633 B CN110260633 B CN 11026063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temperature
low
drying
preset
drying syste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05653.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60633A (zh
Inventor
何建发
王晓红
陆飞荣
张鸿宙
郑神安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Original Assignee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filed Critical Gree Electric Appliances Inc of Zhuhai
Priority to CN201910505653.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60633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6063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063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6063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6063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49/00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 F25B49/02Arrangement or mounting of control or safety devices for compression type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5REFRIGERATION OR COOLING;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MANUFACTURE OR STORAGE OF ICE; LIQUEFACTION SOLIDIFICATION OF GASES
    • F25BREFRIGERAT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COMBINED HEATING AND REFRIGERATION SYSTEMS; HEAT PUMP SYSTEMS
    • F25B7/00Compression machines, plants or systems, with cascade operation, i.e. with two or more circuits, the heat from the condenser of one circuit being absorbed by the evaporator of the next circuit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01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 F26B21/002Drying-air generating units, e.g. movable, independent of drying enclosure heating the drying air indirectly, i.e. using a heat exchanger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26DRYING
    • F26B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BY REMOVING LIQUID THEREFROM
    • F26B21/00Arrangements or duct systems, e.g. in combination with pallet boxes, for supplying and controlling air or gases for drying solid materials or objects
    • F26B21/06Controlling, e.g. regulating, parameters of gas supply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hermal Sciences (AREA)
  • Drying Of Solid Material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控制装置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其中,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通过不同烘干阶段切换运行模式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来维持烘干房内的温度,控温性能高。

Description

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热泵烘干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热泵烘干在工农业领域使用广泛,使用区域遍布全国。
复叠式系统具有扩大循环工作温差的特点,我国地域辽阔,温度跨度大,因此复叠式系统能适应不同地区的温度状况,在烘干系统中应用广泛。烘干系统中稳定的烤房温度有利于提高成品的品质,保证产品优良的色相、香气,提高经济效益,而烘干工艺中烘干房内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对于烘干成品的质量有深刻影响,传统的复叠式烘干系统在实际使用中,在物料的维温阶段无法稳定维持烤房温度,控温性能差。
发明内容
基于此,有必要针对传统的复叠式系统控制性能差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控温性能好的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冷凝-蒸发器组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冷凝器和单向导通器件,控制装置连接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低温侧压缩机组连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连接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连接单向导通器件,单向导通器件连接低温侧压缩机组,第二控制阀连接冷凝-蒸发器组件,冷凝-蒸发器组件还连接低温侧压缩机组和高温侧压缩机组;
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
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方法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
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
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其中,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包括升温阶段和维温阶段,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包括:
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
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包括:
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包括:
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包括:
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一控制阀开启,控制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关闭。
在其中一个实施例中,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包括:
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高温侧压缩机组开启,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
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
运行阶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
元器件启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其中,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
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
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
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其中,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
上述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控制装置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其中,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通过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综合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通过不同烘干阶段切换运行模式来维持烘干房内的温度,控温性能高。
附图说明
图1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叠式烘干系统结构示意图;
图2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3为另一个实施例中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流程图;
图4为一个实施例中不同模式切换时各主要零部件动作状态图;
图5为一个实施例中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装置结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申请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申请,并不用于限定本申请。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1所示,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包括控制装置、低温侧压缩机组110、高温侧压缩机组120、冷凝-蒸发器组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冷凝器和单向导通器件,控制装置连接低温侧压缩机组110、高温侧压缩机组120、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低温侧压缩机组110连接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第一控制阀连接第一冷凝器,第一冷凝器连接单向导通器件,单向导通器件连接低温侧压缩机组110,第二控制阀连接冷凝-蒸发器组件,冷凝-蒸发器组件还连接低温侧压缩机组110和高温侧压缩机组120;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低温侧压缩机组110、高温侧压缩机组120、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
具体地,本实施例中的复叠式烘干系统采用两种不同冷媒的系统复叠而成,即低温侧压缩机组和高温侧压缩机组复叠,一种是高温冷媒,即蒸发温度较高,一种是低温冷媒,蒸发温度较低,新增低温循环侧冷凝器即第一冷凝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单向导通器件,单向导通器件用于控制冷媒从冷凝-蒸发器组件流至低温侧压缩机组而不流至第一冷凝器,通过控制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控制具体是哪部分元器件参与烘干动作,在本实施例中,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具体为电磁阀,单向导通器件具体为单向阀,可以理解,也可为其他具有同样功能的其他器件,控制装置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电磁阀和第二电磁阀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通过不同烘干阶段切换运行模式来维持烤房温度,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为0-2摄氏度,可以理解,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可以根据实际需求进行设置。
在一个实施例中,低温侧压缩机组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一电子膨胀阀,低压侧压缩机连接控制装置,低温侧压缩机的一端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低温侧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气液分离器还连接第一四通阀的第二端,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一蒸发器,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第一控制阀,第一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接单向导通器件和冷凝-蒸发器组件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第一蒸发器。
在一个实施例中,高温侧压缩机组包括高温侧压缩机、第二四通阀、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二电子膨胀阀,高温侧压缩机连接控制装置,高温侧压缩机的一端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高温侧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气液分离器还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第二冷凝器,第二冷凝器连接第二电子膨胀阀,第二电子膨胀阀通过冷凝-蒸发器组件连接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
具体地,高低温侧压缩机组主要由蒸发器(外机)、压缩机、冷凝器(内机)和电子膨胀阀四部分组成,低温侧压缩机组的第一蒸发器对应于图1中的蒸发器1,低温侧压缩机对应于图1中的压缩机1,第一冷凝器对应于图1中的冷凝器1,第一电子膨胀阀对应于图1中的EXV1,高温侧压缩机组的高温侧压缩机对应于图1中的压缩机2,第二冷凝器对应于图1中的冷凝器2,第二电子膨胀阀对应于图1中的EXV2,共用冷凝-蒸发器组件,其中冷凝-蒸发器组件由叠加设置的冷凝器和蒸发器组成,第一冷凝器、第二冷凝器和冷凝-蒸发器组件设置于烘干房内,第一蒸发器设置于烘干房外,通过让工质不断完成蒸发(吸取室外环境中的热量)→压缩→冷凝(在室内烘干房中放出热量)→节流→再蒸发的热力循环过程,从而将外部低温环境里的热量转移到烘干房中,冷媒在压缩机的作用下在系统内循环流动。它在压缩机内完成气态的升压升温过程,它进入内机释放出高温热量加热烘干房内空气,同时自己被冷却并转化为液态,当它运行到外机后,通过节流降压,液态迅速吸热蒸发再次转化为气态,同时温度可下降,这时吸热器周边的空气就会源源不断地将热量传递给冷媒。热泵烘干机组加热效率远大于其他加热设备的效率,采用热泵烘干机组作为烘干装置可以节省能源,同时还降低CO2等污染物的排放量,实现节能减排环保的效果。
上述复叠式烘干系统,通过新增低温循环侧冷凝器、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和单向导通器件,综合室外环境温度、烘干房温度、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及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综合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实现不同烘干阶段不同模式的切换,增强了烘干系统适应不同烘干阶段的能力,可稳定维持烤房温度,有效提高机组的节能效果。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2所示,提供了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该控制方法基于以上复叠式烘干系统实现,以该方法应用于处理器为例进行说明,包括以下步骤:
步骤S110: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具体地,通过感温包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并发送至处理器,感温包可以是外部的感温包,也可以是复叠式烘干系统中设置的感温包。
步骤S120: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具体地,烘干工艺由多个过程阶段组成,在本实施例中,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包括升温阶段和维温阶段,升温阶段的升温速率的快慢和维温阶段的维温性能的好坏对烘干品质有较大影响,通过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
步骤S130: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其中,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具体地,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后,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综合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通过不同烘干阶段不同模式的切换,提高控温性能,稳定维持烘干房温度。
上述复叠式烘干系统控制方法,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综合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通过不同烘干阶段切换运行模式来维持烘干房温度,控温性能高。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3所示,步骤S120包括步骤S122和步骤S124。
步骤S122: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
具体地,在本实施例中,预设的温差阈值为2,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2时,说明烘干房的温度与目标温度相差较大,定义为升温阶段,升温阶段往往出现在烘干初期,此时需要尽快将烘干房温度升至目标温度。
步骤S124: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
具体地,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2时,定义为维温阶段,维温阶段烤房热量需求小。
在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30包括: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30包括: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具体地,当检测到T0≤T1且T目标-T>2时,或当检测到T0>T1且T目标-T>2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和高温侧压缩机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第二控制阀开启,即当烘干系统处于升温阶段时,可以不考虑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之间的关系,此时同时控制两个压缩机开启,保证温度快速达到目标值,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30包括: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控制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一控制阀关闭。
具体地,当检测到T0≤T1且∣T目标-T∣≤2时,此时属于维温阶段,烤房内不需要大的热量供应,因此只控制运行一个压缩机系统,由于此时室外环境温度较低,宜采用适用低环境温度的冷媒循环,即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一控制阀开启,控制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关闭,冷媒由低温侧压缩机流经第一冷凝器到第一电子膨胀阀再到第一蒸发器,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提高控温性能,且有效提高机组的节能效果。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步骤S130包括: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高温侧压缩机组开启,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
具体地,当检测到T0>T1且∣T目标-T∣≤2时,此时属于维温阶段,烤房内不需要大的热量供应,因此只控制运行一个压缩机系统,由于此时室外环境温度较高,宜采用适用较高环境温度的冷媒循环,即控制高温侧压缩机组开启,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提高控温性能,且有效提高机组的节能效果。
在一个详细的实施例中,模式切换时各主要零部件动作状态如图4所示,符号说明:环境温度T0,烘干房温度T,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T目标,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T1。阶段(1)当检测到T0≤T1且T目标-T>2时,开启压缩机1和压缩机2,关闭电磁阀1(对应第一控制阀),开电磁阀2(对应第一控制阀);阶段(2)当检测到T0≤T1且∣T目标-T∣≤2时,开启压缩机1,关闭压缩机2,关闭电磁阀2;开启电磁阀1;阶段(3)当检测到T0>T1且T目标-T>2时,开启压缩机1和压缩机2,关闭电磁阀1,开电磁阀2;阶段(4)当检测到T0>T1且∣T目标-T∣≤2时,关闭压缩机1,开启压缩机2,关闭电磁阀1、关闭电磁阀2。
上述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综合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通过不同烘干阶段切换运行模式来维持烤房温度,控温性能高,且有效提高机组的节能环保效果。
应该理解的是,虽然图2-3的流程图中的各个步骤按照箭头的指示依次显示,但是这些步骤并不是必然按照箭头指示的顺序依次执行。除非本文中有明确的说明,这些步骤的执行并没有严格的顺序限制,这些步骤可以以其它的顺序执行。而且,图2-3中的至少一部分步骤可以包括多个子步骤或者多个阶段,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并不必然是在同一时刻执行完成,而是可以在不同的时刻执行,这些子步骤或者阶段的执行顺序也不必然是依次进行,而是可以与其它步骤或者其它步骤的子步骤或者阶段的至少一部分轮流或者交替地执行。
在一个实施例中,如图5所示,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装置,装置包括温度获取模块210、运行阶段确定模块220和元器件启停控制模块230,温度获取模块210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运行阶段确定模块220用于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元器件启停控制模块230用于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其中,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运行阶段确定模块包括升温阶段确定单元和维温阶段确定单元,升温阶段确定单元用于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维温阶段确定单元用于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元器件启停控制模块包括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元器件启停控制模块包括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元器件启停控制模块包括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一控制阀开启,控制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关闭。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元器件启停控制模块包括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高温侧压缩机组开启,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关闭。
上述复叠式烘干系统控制装置,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结合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综合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通过不同烘干阶段切换运行模式来维持烤房温度,控温性能高。
关于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装置的具体限定可以参见上文中对于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的限定,在此不再赘述。上述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装置中的各个模块可全部或部分通过软件、硬件及其组合来实现。上述各模块可以硬件形式内嵌于或独立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处理器中,也可以以软件形式存储于计算机设备中的存储器中,以便于处理器调用执行以上各个模块对应的操作。
在一个实施例中,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以下步骤: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根据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根据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以使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其中,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在一个实施例中,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还实现以下步骤: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方法中的全部或部分流程,是可以通过计算机程序来指令相关的硬件来完成,的计算机程序可存储于一非易失性计算机可读取存储介质中,该计算机程序在执行时,可包括如上述各方法的实施例的流程。其中,本申请所提供的各实施例中所使用的对存储器、存储、数据库或其它介质的任何引用,均可包括非易失性和/或易失性存储器。非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只读存储器(ROM)、可编程ROM(PROM)、电可编程ROM(EP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EEPROM)或闪存。易失性存储器可包括随机存取存储器(RAM)或者外部高速缓冲存储器。作为说明而非局限,RAM以多种形式可得,诸如静态RAM(SRAM)、动态RAM(DRAM)、同步DRAM(SDRAM)、双数据率SDRAM(DDRSDRAM)、增强型SDRAM(ESDRAM)、同步链路(Synchlink)DRAM(SLDRAM)、存储器总线(Rambus)直接RAM(RDRAM)、直接存储器总线动态RAM(DRDRAM)、以及存储器总线动态RAM(RDRAM)等。
以上实施例的各技术特征可以进行任意的组合,为使描述简洁,未对上述实施例中的各个技术特征所有可能的组合都进行描述,然而,只要这些技术特征的组合不存在矛盾,都应当认为是本说明书记载的范围。
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申请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申请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申请的保护范围。因此,本申请专利的保护范围应以所附权利要求为准。

Claims (10)

1.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控制装置、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冷凝-蒸发器组件、第一控制阀、第二控制阀、第一冷凝器和单向导通器件,所述控制装置连接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组、所述高温侧压缩机组、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组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所述第一控制阀连接所述第一冷凝器,所述第一冷凝器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器件,所述单向导通器件连接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组,所述第二控制阀连接所述冷凝-蒸发器组件,所述冷凝-蒸发器组件还连接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组和所述高温侧压缩机组;
所述控制装置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根据所述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根据所述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所述烘干系统的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的启停以使所述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其中,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组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第一四通阀、第一气液分离器、第一蒸发器和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低压侧压缩机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一气液分离器还连接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二端,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所述第一四通阀的第四端连接所述第一控制阀,所述第一电子膨胀阀的一端连接所述单向导通器件和所述冷凝-蒸发器组件的公共端,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一蒸发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高温侧压缩机组包括高温侧压缩机、第二四通阀、第二气液分离器、第二冷凝器和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高温侧压缩机连接所述控制装置,所述高温侧压缩机的一端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一端,所述高温侧压缩机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所述第二气液分离器还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二端,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三端连接所述第二冷凝器,所述第二冷凝器连接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二电子膨胀阀通过所述冷凝-蒸发器组件连接所述第二四通阀的第四端。
4.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
根据所述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
根据所述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所述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以使所述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其中,所述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包括升温阶段和维温阶段,所述根据所述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包括:
当所述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所述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的绝对值小于或等于预设的温差阈值时,所述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包括步骤:
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2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
7.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所述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包括:
当所述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小于或等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组和所述第一控制阀开启,控制所述高温侧压缩机组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
8.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根据所述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所述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包括:
当所述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维温阶段,且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所述高温侧压缩机组开启,控制所述低温侧压缩机组、所述第一控制阀和所述第二控制阀关闭。
9.一种复叠式烘干系统的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
温度获取模块,用于获取室外环境温度和烘干房的温度;
运行阶段确定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烘干房的温度和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确定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
元器件启停控制模块,用于根据所述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所述室外环境温度和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控制所述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的启停,以使所述烘干房的温度与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的差值维持在预设的温差阈值范围内,其中,所述烘干系统的各元器件包括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第一控制阀和第二控制阀;当预设的烘干房目标温度与烘干房的温度的差值大于预设的温度阈值时,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当烘干系统的运行阶段为升温阶段,且室外环境温度大于预设的低温循环适用最高蒸发温度时,控制低温侧压缩机组、高温侧压缩机组和第二控制阀开启,第一控制阀关闭。
10.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其特征在于,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权利要求4至8中任一项所述的方法。
CN201910505653.8A 2019-06-12 2019-06-12 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ctive CN11026063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5653.8A CN110260633B (zh) 2019-06-12 2019-06-12 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05653.8A CN110260633B (zh) 2019-06-12 2019-06-12 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0633A CN110260633A (zh) 2019-09-20
CN110260633B true CN110260633B (zh) 2020-08-11

Family

ID=67917767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05653.8A Active CN110260633B (zh) 2019-06-12 2019-06-12 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60633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0849135A (zh) * 2019-11-26 2020-02-28 东莞市天元节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空气能喷气增焓超低温复叠烘干机
CN112611174B (zh) * 2020-11-30 2022-10-11 扬州大学 一种多能互补干燥控制系统
CN115711527A (zh) * 2022-11-11 2023-02-24 郑州龙兴物联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热泵控制器的烘烤系统

Family Cites Familie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940156B (zh) * 2014-05-04 2017-01-18 江苏苏净集团有限公司 一种复叠热泵干燥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05505475U (zh) * 2016-03-31 2016-08-24 郑州欧纳尔冷暖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复叠热泵系统
JP6692083B2 (ja) * 2016-10-04 2020-05-13 パナソニックIpマネジメント株式会社 二元ヒートポンプ装置
CN108662811A (zh) * 2018-03-16 2018-10-16 广州德能热源设备有限公司 空气源复叠式热泵装置
CN109737625B (zh) * 2019-03-04 2023-07-25 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热泵系统、控制方法和热泵干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60633A (zh) 2019-09-2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60633B (zh) 复叠式烘干系统及其控制方法、装置和存储介质
CN109945401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CN102032649B (zh) 空调系统的除霜控制方法
CA2989495C (en) Flash tank pressure control for transcritical system with ejector(s)
US10704817B2 (en) Capacity staging system for multiple compressors
CN109945389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装置及空调器
EP3417218A1 (en) Compressor capacity modulation system for multiple compressors
CN112283873B (zh) 一种空调控制方法、空调及存储介质
JPWO2017195275A1 (ja) ヒートポンプシステム
CN110618084A (zh) 测试室和方法
CN110953757A (zh) 喷液增焓热泵机组及其控制方法
CN213089944U (zh) 一种恒温制冷装置
KR20050072299A (ko) 냉난방 공기조화시스템
CN113571294A (zh) 干式变压器降温的控制方法、系统及计算机设备
CN109556240B (zh) 空调系统的控制方法、装置、机房空调系统和计算机设备
KR102341769B1 (ko) 온도차 기반 압축기 제어 방식의 히트펌프 시스템 및 이의 제어방법
JP2006017377A (ja) ヒートポンプ給湯機
CN110044132B (zh) 一种丙烯满液式制冷系统的控制方法
CN108548282B (zh) 空调器的控制方法及装置、计算机设备和空调器
CN113154566A (zh) 氟泵空调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和系统
CN106196373B (zh) 一种精确供液式热管一体机空调系统
Kvalsvik et al. Integrated CO2 refrigeration and AC unit for hot climates
US20140284024A1 (en) Method for controlling refrigerator
CN110701841A (zh) 一种变频空气源热泵的控制方法
CN112944600B (zh) 空调器运行控制方法、系统、空调器和存储介质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