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9228A -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9228A
CN110259228A CN201910380495.8A CN201910380495A CN110259228A CN 110259228 A CN110259228 A CN 110259228A CN 201910380495 A CN201910380495 A CN 201910380495A CN 110259228 A CN110259228 A CN 110259228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parking stall
storage
track
girder
girders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380495.8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陈松涛
武祥辉
乔明松
郝新帅
王国放
任建峰
王洪宾
李连河
王红伟
郝庆余
祝卫学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Zhongyuan Lift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Zhongyuan Lift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Zhongyuan Lift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Zhongyuan Lifting Machinery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380495.8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9228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9228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9228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0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 E04H6/1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 E04H6/18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 E04H6/22Garages for many vehicles with mechanical means for shifting or lifting vehicles with means for transport in vertical direction only or independently in vertical and horizontal directions characterised by use of movable platforms for horizontal transport, i.e. cars being permanently parked on palett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FIXED CONSTRUCTIONS
    • E04BUILDING
    • E04HBUILDINGS OR LIKE STRUCTURES FOR PARTICULAR PURPOSES; SWIMMING OR SPLASH BATHS OR POOLS; MASTS; FENCING; TENTS OR CANOPIES, IN GENERAL
    • E04H6/00Buildings for parking cars, rolling-stock, aircraft, vessels or like vehicles, e.g. garages
    • E04H6/42Devices or arrangements peculiar to garages, not covered elsewhere, e.g. securing devices, safety devices, monitoring and operating schemes; centering devices
    • E04H6/422Automatically operated car-park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Architecture (AREA)
  • Civil Engineering (AREA)
  • Structural Engineering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Warehouses Or Storage Device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包括车辆段双层固定轨道和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包括对称设置在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左右两侧的两个双层轨道组,每个双层轨道组均包括由多组平行设置的轨道梁组成的上层轨道组和下层轨道组;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包括存储车系统、水平轨道系统、基础底座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本发明能够在车辆段内完成空铁车辆在空中的车辆存储、充电及调度,实现空铁车辆的智能化立体存储。

Description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空铁机车车辆装备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背景技术
空铁是我国目前新兴的一种轨道交通模式,与现有的地铁和有轨电车不同,空铁的轨道通过桥架架设在空中,车厢悬挂在空中轨道上并进行移动,为一种新兴的悬挂式空中单轨交通系统。
2015年,中唐空铁集团率先提出以新能源为牵引动力,与高铁、地铁、轻轨等传统轨道交通制式相比,新能源空铁改变以往的高压电网获取牵引动力的模式,面向中国的交通现状与国情,凸显出其独特适应性和诸多优势。
2016年9月30日,目前世界上第一列新能源空铁在成都市双流区举行挂线仪式。
2017年7月20日,由中车青岛四方股份公司研制的国内速度等级最高的悬挂式单轨列车已在该公司下线,列车设计时速80公里,最高运行时速为70公里,运行速度媲美地铁,是国内速度等级最高的空轨列车。
2017年11月21日,我国第一列新能源空铁在成都市双流区试运行。
空铁车辆在完成单程输送进入车辆段后,需要完成车辆出站调度、车辆电池更换调度、车辆换相调度、车辆入站存储和车辆进站检修工作,车辆出站调度是指将停储在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按顺序依次驶入发车站,车辆电池更换调度是指将驶入车辆段后需要更换电池的空铁客车按顺序依次驶入指定车位进行电池更换,然后驶入发车站;车辆换相调度,是指空铁客车从驶入站驶入车辆段,然后按顺序依次驶入发车站;车辆入站存储,是指依次将驶入站驶入车辆段的空铁客车,存储至指定的存储车位;车辆进站检修,是指将驶入车辆段后需要进行检修的空铁客车按顺序依次驶入指定检修车位进行检修,然后存储至指定的存储车位。
在新能源空铁试运行过程中,由于空铁的轨道架设在空中,与现有地铁、高铁和轻轨的车辆段检修场所不同,急需一种能够在空中完成空铁车辆存储、充电及更替的新型存储系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能够在车辆段内完成空铁车辆在空中的车辆存储、充电及调度,实现空铁车辆的智能化立体存储。
本发明采用下述技术方案: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包括车辆段双层固定轨道和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
所述的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包括对称设置在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左右两侧的两个双层轨道组,每个双层轨道组均包括由多组平行设置的轨道梁组成的上层轨道组和下层轨道组;
所述的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包括存储车系统、水平轨道系统、基础底座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存储车系统,包含门架系统、十字铰接系统、台车、起升系统和提升导向系统;
门架系统,包含前后平行对称设置的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每组单侧门架子系统均包含一个门架主梁,门架主梁下部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门架支腿;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中的门架主梁通过左右两端设置的门架端梁固定连接;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中的门架支腿下部通过左右两端设置的门架下横梁固定连接;每个门架支腿的下端均设置有对应的十字铰接系统;
十字铰接系统,用于消除门架与台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扭力,十字铰接系统的上端与门架支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每个十字铰接系统的下端均与对应的台车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台车,包含台车车架和设置在台车车架内部的行走系统,台车车架由台车主梁和台车端梁组成,台车端梁左右两端的下部均设置有台车从动车轮,行走系统包括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台车主动车轮转动,台车主动车轮和台车从动车轮均设置在对应的水平轨道系统上;
起升系统,包括设置在门架主梁上的若干组起升子系统,每组起升子系统均包括卷筒组、联轴器、起升电机和起升减速机,卷筒组通过联轴器、起升减速机与起升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卷筒组包括设置在轴承座上的卷筒,卷筒通过缠绕的钢丝绳连接有动滑轮组,动滑轮组通过轨道梁连接装置与移动轨道梁连接;
提升导向系统,包括设置在每个门架支腿内侧的导轨,前后相对的两个门架支腿内侧的导轨上均上下滚动设置有导向轮,两侧的导向轮分别通过导向支臂与移动轨道梁的前后两侧连接;水平轨道系统,包含沿台车行进方向设置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组水平轨道子系统,每组水平轨道子系统均包含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台车轨道和右台车轨道,台车主动车轮和台车从动车轮均设置在对应的台车轨道上;每个水平轨道系统下方均设置有基础底座系统,左台车轨道和右台车轨道的下端分别与基础底座系统中的支撑底座的上端对应连接;
基础底座系统,包含设置于台车行进方向上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组支撑底座,多组支撑底座预埋设置于水平轨道系统下方的地面中;
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行走系统和起升系统中的电气设备。
所述的右台车轨道包括轨道横梁,轨道横梁的上端面设置有轨道横梁盖板,轨道横梁盖板的上端面通过压轨器设置有方钢轨道,轨道横梁盖板的左端向左侧延伸形成水平突出部,水平突出部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设置有齿条,齿条前后两端的上部均设置有定位槽,相邻两组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齿条的定位槽中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上端面分别与相邻两组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水平突出部的下表面固定。
所述的台车端梁设置在台车主梁的上端且台车端梁的两端位于台车主梁的外侧,台车端梁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端下部均通过从动车轮轴承座与从动车轮转轴设置有台车从动车轮,台车从动车轮与方钢轨道相匹配;台车主梁上端后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限位轮,水平限位轮通过水平限位轮转轴设置在台车主梁内部的水平限位轮轴承座内,且水平限位轮的外端突出于台车主梁表面;水平限位轮的外端与轨道横梁的内表面接触;台车端梁的前端和/后端端部还设置有缓冲器。
所述的行走驱动电机采用双轴输出式三合一减速电机,三合一减速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通过对应的轴接手连接行走驱动传动轴的一端,行走驱动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齿轮突出于台车主梁表面且与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齿条啮合,行走驱动传动轴通过行走驱动轴承座设置在台车主梁内部的前端。
所述的十字铰接系统包含固定连接的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均包含上铰接座、铰接轴和下铰接座;第一铰接座的上铰接座与门架支腿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的下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的上铰接座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座的的下铰接座与台车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的铰接轴与第二铰接座的铰接轴为十字交叉且轴线成90°垂直交叉。
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左右对称且横置的两组H型钢,两组H型钢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上盖板和底板,上盖板和底板之间的中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横向筋板,上盖板和底板之间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纵向筋板,支撑底座与地面基础通过预埋螺栓调平固定后进行二次浇筑,基础底座系统与水平轨道系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所述的门架系统中门架主梁上还设置有栏杆,门架支腿外侧设置有楼梯;门架下横梁采用U形门架下横梁;U形门架下横梁的上端开口且分别与对应的门架支腿的下端连接。
所述的起升系统包括两组起升子系统,每组起升子系统均包含一个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和两个卷筒组,每组起升子系统中的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的一端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和鼓形联轴器连接第一卷筒组,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的另一端输出轴通过起升制动器、起升减速机、传动轴和鼓形联轴器连接第二卷筒组;两组起升子系统中两个相邻的卷筒组的转动轴通过传动轴和鼓形联轴器连接;两组起升子系统中的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轴、卷筒组的转动轴、起升制动器、起升减速机和鼓形联轴器均同轴设置;每个卷筒组中卷筒的钢丝绳均通过定滑轮组与动滑轮组连接。
所述的门架支腿内侧通过上下均匀设置的多个连接底座与导轨梁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底座与导轨梁之间还设置有调整垫,导轨梁的另一侧通过压轨器与导轨连接,移动轨道梁的前后两侧均上下设置有两组平行的导向支臂,每组导向支臂端部设置的导向轮均与导轨匹配。
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实现存储调度方法,包括车辆出站调度方法、车辆电池更换调度方法、车辆换向调度方法和车辆入站存储方法;
其中,水平轨道系统上运行有两套存储车系统,且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包括对称设置在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左右两侧的左侧双层轨道组和右侧双层轨道组,每个双层轨道组均包括由多组平行设置的轨道梁组成的上层轨道组和下层轨道组;其中,左侧双层轨道组的上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1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左侧双层轨道组的下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右侧双层轨道组的上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右侧双层轨道组的下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层轨道组中,1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分别与对应的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水平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下层轨道组中,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分别与对应的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水平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车辆出站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1: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2: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A3: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4: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5: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A6: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7: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A8: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9: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10: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移动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同时,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A11: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1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13: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同时,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A14: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移动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A15:按照上述步骤,将两套存储车系统中将要发车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通过19号存储车位行进至发车站;
所述的车辆电池更换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B1:需更换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电池更换;
B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B3: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更换过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B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B5: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B6: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更换过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B7:返回步骤B1,需更换电池的另一辆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电池更换;
所述的车辆换向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C1: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C2:需换向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通过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C3: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C4: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C5: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需换向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所述的车辆入站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D1: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D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3: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D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5: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3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D6: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7: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3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D8:返回步骤D4,将新入站的待存储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存储至对应的存储车位上;
所述的车辆进站检修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E1: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3: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5: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检修;随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检修完毕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重新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6: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7: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8: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检修;随后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检修完毕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重新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重新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9: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10:返回步骤E4,将新入站的待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检修后存储至对应的存储车位上。
本发明能够在车辆段内完成空铁车辆在空中的车辆存储、充电及调度,实现空铁车辆的智能化立体存储。本发明中,特殊的水平轨道系统、基础底座系统和台车结构的设计,相互匹配,从台车轨道底面基础设计、台车轨道结构设计、四个台车分布设计、台车四个从动车轮分布设计、两个台车主动车轮分布设计、台车主动车轮与台车轨道的齿轮齿条啮合方式设计以及水平限位轮设计,既充分考虑到承压能力和压力分布因素,又兼顾了水平向精准行进的要求。起升系统中,四组卷筒组通过鼓形联轴器、传动轴、轴承座联成一个整体,通过在低速运转侧形成机械同步实现起升机构的机械同步,再通过提升导向系统中的导向轮限制存储车系统行走时移动轨道梁的摆动量,从而确保了竖直向上的精准行进,最终确保移动轨道梁与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中各个的固定轨道梁精确对位。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中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右视图;
图3为本发明中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的上层位置分布图;
图4为本发明中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的上层位置分布图;
图5为本发明中基础底座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图3的俯视图;
图7为本发明中水平轨道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本发明中水平轨道系统中右台车轨道的右台车轨道;
图9为本发明中台车车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10为本发明中台车车架的侧视结构示意图;
图11为本发明中十字铰接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2为图11的右视图;
图13为本发明中门架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4为图13的右视图;
图15为本发明中起升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16为图15中A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7为图15中B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8为图15中C部分的放大示意图;
图19为本发明中卷筒组的结构示意图;
图20为本发明中行走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图21为本发明中提升导向系统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作以详细的描述:
如图1至图21所示,本发明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包括车辆段双层固定轨道和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
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用于提供空铁客车存储、维修、充电及调度空间,由多组轨道梁组成,每个轨道梁均能够为空铁客车提供行走轨道。本发明中,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包括对称设置在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左右两侧的两个双层轨道组,每个双层轨道组均包括由多组平行设置的轨道梁组成的上层轨道组和下层轨道组;
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用于实现空铁客车在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以实现空铁客车在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中任意两个轨道梁之间的转移。本发明中,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包括存储车系统、水平轨道系统2、基础底座系统1和电气控制系统;
存储车系统,用于实现空铁客车在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存储车系统包含门架系统5、十字铰接系统4、台车3、起升系统6和提升导向系统8;
门架系统5,用于为空铁客车在前后方向和竖直方向上的运动提供金属结构支撑。门架系统5包含前后平行对称设置的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每组单侧门架子系统均包含一个门架主梁5-1,门架主梁5-1下部的左右两端各竖直设置有一个门架支腿5-3,以保证施工车辆能够从支腿中间顺利通过,并保证后续起提升导向系统8中的导轨梁8-5及导轨8-1的竖直设置。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中的门架主梁5-1通过左右两端设置的门架端梁5-5固定连接;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中的门架支腿5-3下部通过左右两端设置的门架下横梁5-6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门架下横梁5-6采用U形门架下横梁5-6;U形门架下横梁5-6的上端开口且分别与对应的门架支腿5-3的下端连接。U形门架下横梁5-6的设置,能够有效保证门架支腿5-3的刚度,在门架系统5承载空铁客车时,提供稳定有效地支撑,防止门架支腿5-3的变形,同时还能够保证本发明中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与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中两侧的双层轨道组的精准对轨,杜绝安全隐患。门架系统5中门架主梁5-1上还设置有栏杆5-2,以保证维护人员在安装维护时的安全性,门架支腿5-3外侧设置有楼梯,便于维护人员进行安装维护。本实施例中,门架系统5可采用钢板Q235B制成,具有强度大,刚性好的特点。
由于在门架系统5与台车3运行时,轨道水平微小的高低差将产生的一定的扭力,为消除上述扭力,每个门架支腿5-3的下端均设置有对应的十字铰接系统4。十字铰接系统4的作用与球形轴承相同,但承重能力更强并便于维护。十字铰接系统4的上端与门架支腿5-3的下端固定连接,每个十字铰接系统4的下端均与对应的台车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本实施例中,十字铰接系统4包含固定连接的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均包含上铰接座、铰接轴和下铰接座;第一铰接座的上铰接座4-1与门架支腿5-3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的下铰接座4-3与第二铰接座的上铰接座4-4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座的的下铰接座4-6与台车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的铰接轴4-2与第二铰接座的铰接轴4-4为十字交叉且轴线成90°垂直交叉。十字铰接系统4能够实现本发明中平行于轨道方向与垂直于轨道方向上的活动调节的功能要求。
台车3,用于为门架系统5和空铁客车在前后方向上的运动提供驱动力。台车3包含台车车架和设置在台车车架内部的行走系统7。台车车架由台车主梁3-3和台车端梁3-1组成,用于与门架系统5连接并提供支撑,由钢板焊接而成。台车端梁3-1左右两端的下部均设置有台车从动车轮3-2,行走系统7包括行走驱动电机7-3,行走驱动电机7-3的输出轴驱动台车主动车轮7-5转动,台车主动车轮7-5和台车从动车轮3-2均设置在对应的水平轨道系统2上,驱动台车3及门架系统5沿水平轨道系统2前后行进。由于台车3是整个门架系统5和空铁客车的承压构件,因此本发明中每个门架支腿5-3的下端均通过十字铰接系统4固定有一个台车3,起到分压作用。
起升系统6,用于实现空铁客车在竖直方向上的运动。起升系统6包括设置在门架主梁5-1上的若干组起升子系统,每组起升子系统均包括卷筒组6-1、联轴器6-2、起升电机6-4和起升减速机6-6,卷筒组6-1通过联轴器6-2、起升减速机6-6与起升电机6-4的输出轴连接,卷筒组6-1包括设置在轴承座上的卷筒,卷筒通过缠绕的钢丝绳6-7连接有动滑轮组6-8,动滑轮组6-8通过轨道梁连接装置与移动轨道梁6-10连接。起升电机6-4通过起升减速机6-6、联轴器6-2驱动卷筒转动,卷筒通过钢丝绳6-7上设置的动滑轮组6-8实现移动轨道梁6-10的上升或下降。
提升导向系统8,用于确保移动轨道梁6-10在上升或下降过程中均沿竖直方向运动。提升导向系统8包括设置在每个门架支腿5-3内侧的导轨8-1,前后相对的两个门架支腿5-3内侧的导轨8-1上均上下滚动设置有导向轮8-3,两侧的导向轮8-3分别通过导向支臂8-4与移动轨道梁6-10的前后两侧连接,起到机械防摇装置的作用。
水平轨道系统2,为台车3及门架系统5在前后方向上的移动提供行进轨道,起到限位作用。水平轨道系统2包含沿台车3行进方向设置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组水平轨道子系统,每组水平轨道子系统均包含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台车轨道和右台车轨道,台车主动车轮7-5和台车从动车轮3-2均设置在对应的台车轨道上;每个水平轨道系统2下方均设置有基础底座系统1,左台车轨道和右台车轨道的下端分别与基础底座系统1中的支撑底座的上端对应连接;
基础底座系统1,用于保证水平轨道系统2的平整。基础底座系统1包含设置于台车3行进方向上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组支撑底座,多组支撑底座预埋设置于水平轨道系统2下方的地面中。本实施例中,支撑底座包括左右对称且横置的两组H型钢1-1,两组横置的H型钢1-1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焊接设置有上盖板1-5和底板1-3,上盖板1-5和底板1-3之间的中部沿左右方向焊接设置有横向筋板1-2,上盖板1-5和底板1-3之间的中部沿前后方向焊接设置有纵向筋板1-4,支撑底座与地面基础通过预埋螺栓调平固定后进行二次浇筑,基础底座系统1与水平轨道系统2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本发明中,两组横置的H型钢1-1位于水平轨道子系统中左台车轨道和右台车轨道的正下方,能够提供有效的支撑;两组横置的H型钢1-1之间还增设有上盖板1-5、横向筋板1-2、纵向筋板1-4和底板1-3,进一步增强了基础底座系统1的刚度、支撑稳定性和平整性,极大地减小了车辆段基础下沉对本发明中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与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进行精准对轨的影响。
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行走系统7和起升系统6中的各个电气设备,结合现有技术,高效完成空铁车辆在空中的车辆存储、充电及调度功能。
由于本发明中需要确保空铁客车存储及调度的安全性能,要求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与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在进行对接时一定要实现精准对轨。因此,本发明对下述结构进行了进一步的优化设计,以提高移动时的稳定性、对轨时的精度及整体安全性。
本发明中,右台车轨道包括轨道横梁2-3,轨道横梁2-3的上端面设置有轨道横梁盖板2-7,轨道横梁盖板2-7的上端面通过压轨器2-5设置有方钢轨道2-1,轨道横梁盖板2-7的左端向左侧延伸形成水平突出部,水平突出部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通过螺栓2-4设置有齿条2-2,齿条2-2前后两端的上部均设置有定位槽,相邻两组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齿条2-2的定位槽中设置有定位块2-6,定位块2-6的上端面分别与相邻两组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水平突出部的下表面固定。
与左、右台车轨道结构对应匹配的,台车端梁3-1设置在台车主梁3-3的上端且台车端梁3-1的两端位于台车主梁3-3的外侧,台车端梁3-1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端下部均通过从动车轮轴承座与从动车轮转轴设置有台车从动车轮3-2,台车从动车轮3-2与方钢轨道2-1相匹配;台车主梁3-3上端后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限位轮3-5,水平限位轮3-5通过水平限位轮转轴设置在台车主梁3-3内部的水平限位轮轴承座内,且水平限位轮3-5的外端突出于台车主梁3-3表面;水平限位轮3-5的外端与轨道横梁2-3的内表面接触;行走驱动电机7-3采用双轴输出式三合一减速电机,三合一减速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通过对应的轴接手7-4连接行走驱动传动轴7-1的一端,行走驱动传动轴7-1的另一端连接有台车主动车轮7-5,台车主动车轮7-5采用齿轮,齿轮突出于台车主梁3-3表面且与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齿条2-2啮合,行走驱动传动轴7-1通过行走驱动轴承座7-2设置在台车主梁3-3内部的前端。齿轮的外侧设置还有压盖7-6。
由于台车3是整个门架系统5和空铁客车的承压构件,因此本发明中除了在每个门架支腿5-3的下端均通过十字铰接系统4设置一个台车3,通过四角设置的四台台车3起到分压作用以外,还在每个台车3下部均设置有四个台车从动车轮3-2,分别对应沿左、右台车轨道上的方钢轨道2-1行进,既能够保证行进路线的准确性,又能够实现更大程度上的轮压分散,提高本发明的稳定性。
为了确保精准对轨,本发明中采用四路精密重装轨道的精密传动方式实现台车3行走,通过齿轮齿条2-2啮合的方式为台车3提供驱动力并实现台车3的精细化行走。三合一减速电机的两个转动轴运转后通过轴接手7-4和连接行走驱动传动轴7-1驱动齿轮在齿条2-2上转动,从而带动台车3运行。压盖7-6能够确保齿轮与齿条2-2的啮合精度作用,确保台车3行进的稳定与可控。左右两侧均设置水平限位轮3-5,有效防止台车3横向侧移,进一步在水平向上确保精准对轨。台车端梁3-1的前端和/或后端端部还设置有缓冲器3-4。
上述设计充分实现了本发明中水平向移动的精准度,单实现精准对轨同时还需要垂直向上移动的精准度。因此,本发明中还特殊设计了起升系统6和提升导向系统8。
本发明中,起升系统6包括两组起升子系统,每组起升子系统均包含一个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6-4和两个卷筒组6-1,每组起升子系统中的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6-4的一端输出轴通过传动轴6-3和鼓形联轴器6-2连接第一卷筒组6-1,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6-4的另一端输出轴通过起升制动器6-5、起升减速机6-6、传动轴6-3和鼓形联轴器6-2连接第二卷筒组6-1;两组起升子系统中两个相邻的卷筒组6-1的转动轴通过传动轴6-3和鼓形联轴器6-2连接;两组起升子系统中的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6-4的输出轴、传动轴6-3、卷筒组6-1的转动轴、起升制动器6-5、起升减速机6-6和鼓形联轴器6-2均同轴设置;每个卷筒组6-1中卷筒的钢丝绳6-7均通过定滑轮组6-9与动滑轮组6-8连接。
本发明采用两个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6-4带动4个卷筒组6-1,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6-4驱动起升减速机6-6,起升减速机6-6通过鼓形联轴器6-2、传动轴6-3带动卷筒转动,卷筒转动缠绕钢丝绳6-7,钢丝绳6-7通过定滑轮组6-9带动滑轮组6-8升降。起升制动器6-5能够起到制动作用。四组卷筒组6-1通过鼓形联轴器6-2、传动轴6-3、轴承座联成一个整体,通过在低速运转侧形成机械同步实现起升机构的机械同步,保证移动轨道梁6-10与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中各个的固定轨道梁精确对位。
提升导向系统8中,门架支腿5-3内侧通过上下均匀设置的多个连接底座8-6与导轨梁8-5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底座8-6与导轨梁8-5之间还设置有调整垫8-7,导轨梁8-5的另一侧通过压轨器8-2与导轨8-1连接,移动轨道梁6-10的前后两侧均上下设置有两组平行的导向支臂8-4,每组导向支臂8-4端部设置的导向轮8-3均与导轨梁8-5匹配。提升导向系统8中,每侧2个导向轮8-3能够限制移动轨道梁6-10摇摆,从而有效控制存储车行走时移动轨道梁6-10的摆动量小于±2mm。调整垫8-7能够调整导轨8-1与导向轮8-3之间间隙。
本发明中,特殊的水平轨道系统2、基础底座系统1和台车3结构的设计,相互匹配,从台车轨道底面基础设计、台车轨道结构设计、四个台车3分布设计、台车3四个从动车轮分布设计、两个台车主动车轮7-5分布设计、台车主动车轮7-5与台车轨道的齿轮齿条2-2啮合方式设计以及水平限位轮设计,即充分考虑到承压能力和压力分布因素,又兼顾了水平向精准行进的要求。起升系统6中,四组卷筒组6-1通过鼓形联轴器6-2、传动轴6-3、轴承座联成一个整体,通过在低速运转侧形成机械同步实现起升机构的机械同步,再通过提升导向系统8中的导向轮8-3限制存储车系统行走时移动轨道梁6-10的摆动量,从而确保了竖直向上的精准行进,最终确保移动轨道梁6-10与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中各个的固定轨道梁精确对位。
本发明所述的利用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实现的存储调度方法,包括车辆出站调度方法、车辆电池更换调度方法、车辆换向调度方法、车辆入站存储方法及车辆进站检修方法;
为便于表述,本发明中,水平轨道系统2上前后运行有两套存储车系统,且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包括对称设置在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左右两侧的左侧双层轨道组和右侧双层轨道组,每个双层轨道组均包括由多组平行设置的轨道梁组成的上层轨道组和下层轨道组;其中,左侧双层轨道组的上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1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左侧双层轨道组的下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右侧双层轨道组的上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右侧双层轨道组的下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层轨道组中,1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分别与对应的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水平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下层轨道组中,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分别与对应的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水平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车辆出站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1: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轨道梁锁紧可采用现有电控轨道梁锁紧装置,现有地铁铁轨中广泛使用有电控轨道梁锁紧装置。本发明中,电控轨道梁锁紧装置可采用直线电机驱动的定位销,存储车位轨道梁的端面上设置有对应的销孔,直线电机驱动定位销进入对应的销孔内即可实现轨道梁锁紧。
A2: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A3: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4: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5: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A6: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7: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A8: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9: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10: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移动轨道梁6-10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同时,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A11: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1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13: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同时,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A14: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移动轨道梁6-10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A15:按照上述步骤,将两套存储车系统中将要发车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通过19号存储车位行进至发车站;
所述的车辆电池更换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B1:需更换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电池更换;
B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B3: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更换过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B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B5: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B6: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更换过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B7:返回步骤B1,需更换电池的另一辆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电池更换;
所述的车辆换向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C1: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C2:需换向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通过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C3: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C4: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C5: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需换向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所述的车辆入站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D1: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D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3: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D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5: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3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D6: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7: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3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D8:返回步骤D4,将新入站的待存储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存储至对应的存储车位上;
所述的车辆进站检修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E1: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3: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5: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检修;随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检修完毕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重新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6: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7: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8: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检修;随后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检修完毕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重新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B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重新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9:第二存储车系统B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A中的移动轨道梁6-10上;
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10:返回步骤E4,将新入站的待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检修后存储至对应的存储车位上。

Claims (10)

1.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段双层固定轨道和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
所述的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包括对称设置在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左右两侧的两个双层轨道组,每个双层轨道组均包括由多组平行设置的轨道梁组成的上层轨道组和下层轨道组;
所述的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包括存储车系统、水平轨道系统、基础底座系统和电气控制系统;
存储车系统,包含门架系统、十字铰接系统、台车、起升系统和提升导向系统;
门架系统,包含前后平行对称设置的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每组单侧门架子系统均包含一个门架主梁,门架主梁下部的左右两端各设置有一个门架支腿;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中的门架主梁通过左右两端设置的门架端梁固定连接;两组单侧门架子系统中的门架支腿下部通过左右两端设置的门架下横梁固定连接;每个门架支腿的下端均设置有对应的十字铰接系统;
十字铰接系统,用于消除门架与台车在运行过程中产生的扭力,十字铰接系统的上端与门架支腿的下端固定连接,每个十字铰接系统的下端均与对应的台车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
台车,包含台车车架和设置在台车车架内部的行走系统,台车车架由台车主梁和台车端梁组成,台车端梁左右两端的下部均设置有台车从动车轮,行走系统包括行走驱动电机,行走驱动电机的输出轴驱动台车主动车轮转动,台车主动车轮和台车从动车轮均设置在对应的水平轨道系统上;
起升系统,包括设置在门架主梁上的若干组起升子系统,每组起升子系统均包括卷筒组、联轴器、起升电机和起升减速机,卷筒组通过联轴器、起升减速机与起升电机的输出轴连接,卷筒组包括设置在轴承座上的卷筒,卷筒通过缠绕的钢丝绳连接有动滑轮组,动滑轮组通过轨道梁连接装置与移动轨道梁连接;
提升导向系统,包括设置在每个门架支腿内侧的导轨,前后相对的两个门架支腿内侧的导轨上均上下滚动设置有导向轮,两侧的导向轮分别通过导向支臂与移动轨道梁的前后两侧连接;
水平轨道系统,包含沿台车行进方向设置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组水平轨道子系统,每组水平轨道子系统均包含结构相同且左右对称设置的左台车轨道和右台车轨道,台车主动车轮和台车从动车轮均设置在对应的台车轨道上;每个水平轨道系统下方均设置有基础底座系统,左台车轨道和右台车轨道的下端分别与基础底座系统中的支撑底座的上端对应连接;
基础底座系统,包含设置于台车行进方向上且首尾依次连接的多组支撑底座,多组支撑底座预埋设置于水平轨道系统下方的地面中;
所述的电气控制系统,用于控制行走系统和起升系统中的电气设备。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右台车轨道包括轨道横梁,轨道横梁的上端面设置有轨道横梁盖板,轨道横梁盖板的上端面通过压轨器设置有方钢轨道,轨道横梁盖板的左端向左侧延伸形成水平突出部,水平突出部的下表面沿前后方向设置有齿条,齿条前后两端的上部均设置有定位槽,相邻两组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齿条的定位槽中设置有定位块,定位块的上端面分别与相邻两组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水平突出部的下表面固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台车端梁设置在台车主梁的上端且台车端梁的两端位于台车主梁的外侧,台车端梁前部和后部的左右两端下部均通过从动车轮轴承座与从动车轮转轴设置有台车从动车轮,台车从动车轮与方钢轨道相匹配;台车主梁上端后部的左右两侧均设置有水平限位轮,水平限位轮通过水平限位轮转轴设置在台车主梁内部的水平限位轮轴承座内,且水平限位轮的外端突出于台车主梁表面;水平限位轮的外端与轨道横梁的内表面接触;台车端梁的前端和/后端端部还设置有缓冲器。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行走驱动电机采用双轴输出式三合一减速电机,三合一减速电机的两个输出轴均通过对应的轴接手连接行走驱动传动轴的一端,行走驱动传动轴的另一端连接有齿轮,齿轮突出于台车主梁表面且与水平轨道子系统中的齿条啮合,齿轮的外侧设置有压盖,行走驱动传动轴通过行走驱动轴承座设置在台车主梁内部的前端。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十字铰接系统包含固定连接的的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第一铰接座和第二铰接座均包含上铰接座、铰接轴和下铰接座;第一铰接座的上铰接座与门架支腿的下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的下铰接座与第二铰接座的上铰接座固定连接,第二铰接座的的下铰接座与台车车架的上端固定连接,第一铰接座的铰接轴与第二铰接座的铰接轴为十字交叉且轴线成90°垂直交叉。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支撑底座包括左右对称且横置的两组H型钢,两组H型钢的上端面和下端面分别设置有上盖板和底板,上盖板和底板之间的中部沿左右方向设置有横向筋板,上盖板和底板之间的中部沿前后方向设置有纵向筋板,支撑底座与地面基础通过预埋螺栓调平固定后进行二次浇筑,基础底座系统与水平轨道系统通过螺栓固定连接。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架系统中门架主梁上还设置有栏杆,门架支腿外侧设置有楼梯;门架下横梁采用U形门架下横梁;U形门架下横梁的上端开口且分别与对应的门架支腿的下端连接。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起升系统包括两组起升子系统,每组起升子系统均包含一个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和两个卷筒组,每组起升子系统中的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的一端输出轴通过传动轴和鼓形联轴器连接第一卷筒组,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的另一端输出轴通过起升制动器、起升减速机、传动轴和鼓形联轴器连接第二卷筒组;两组起升子系统中两个相邻的卷筒组的转动轴通过传动轴和鼓形联轴器连接;两组起升子系统中的双轴输出式起升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轴、卷筒组的转动轴、起升制动器、起升减速机和鼓形联轴器均同轴设置;每个卷筒组中卷筒的钢丝绳均通过定滑轮组与动滑轮组连接。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门架支腿内侧通过上下均匀设置的多个连接底座与导轨梁的一侧固定连接,连接底座与导轨梁之间还设置有调整垫,导轨梁的另一侧通过压轨器与导轨连接,移动轨道梁的前后两侧均上下设置有两组平行的导向支臂,每组导向支臂端部设置的导向轮均与导轨匹配。
10.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实现存储调度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出站调度方法、车辆电池更换调度方法、车辆换向调度方法和车辆入站存储方法;
其中,水平轨道系统上运行有两套存储车系统,且车辆段双侧固定轨道包括对称设置在空铁客车存储移动系统左右两侧的左侧双层轨道组和右侧双层轨道组,每个双层轨道组均包括由多组平行设置的轨道梁组成的上层轨道组和下层轨道组;其中,左侧双层轨道组的上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1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左侧双层轨道组的下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右侧双层轨道组的上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右侧双层轨道组的下层轨道组从后至前依次为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层轨道组中,1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5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6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分别与对应的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1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和1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水平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直线上;下层轨道组中,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分别与对应的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水平高度相同且位于同一直线上;
所述的车辆出站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A1: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2: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A3: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4: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5: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A6: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7: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A9: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10: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11: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移动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同时,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A12: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A13: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A14: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同时,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A15: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移动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A16:按照上述步骤,将两套存储车系统中将要发车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通过19号存储车位行进至发车站;
所述的车辆电池更换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B1:需更换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电池更换;
B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B3: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连接的更换过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B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B5: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B6: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更换过电池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B7:返回步骤B1,需更换电池的另一辆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电池更换;
所述的车辆换向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C1: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C2:需换向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通过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C3: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
C4: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1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C5: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需换向的空铁客车轿厢通过19号存储车位轨道梁出站行进至发车站;
所述的车辆入站调度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D1: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D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3: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D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5: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新入站待存储至1号存储车位的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3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D6: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D7: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新入站待存储至2号存储车位的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存储至3号存储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D8:返回步骤D4,将新入站的待存储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存储至对应的存储车位上;
所述的车辆进站检修方法,依次包括如下步骤:
E1: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2: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3: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4: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5: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检修;随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检修完毕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重新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1号车位轨道梁与7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3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6: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1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7: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8: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并进行检修;随后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的空铁客车轿厢检修完毕后,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重新移动至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检修2号车位轨道梁与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解除锁紧;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二存储车系统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4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同时,电气控制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重新移动至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之间,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提升系统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对齐;电气控制系统通过电控锁紧装置控制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的两端分别和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与20号存储车位轨道梁的轨道梁锁紧;
E9:第二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的已完成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移动至2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新入站待进入检修1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移动至第一存储车系统中的移动轨道梁上;
同时,新入站待进入检修2号车位的空铁客车轿厢从驶入站驶入18号存储车位轨道梁上;
E10:返回步骤E4,将新入站的待检修的空铁客车轿厢依次检修后存储至对应的存储车位上。
CN201910380495.8A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Pending CN110259228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0495.8A CN110259228A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380495.8A CN110259228A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9228A true CN110259228A (zh) 2019-09-20

Family

ID=6791437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380495.8A Pending CN110259228A (zh) 2019-05-08 2019-05-08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9228A (zh)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2461A (zh) * 2020-08-28 2020-12-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存储系统及存储方法

Cited By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2112461A (zh) * 2020-08-28 2020-12-22 中车青岛四方机车车辆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轨道交通车辆的存储系统及存储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200981976Y (zh) 铁路客运专线混凝土箱形桥梁桥梁检查车
CN107214685A (zh) 悬挂式机器人轨道行走装置
CN106088718A (zh) 一种双通道垂直循环式立体车库
CN105909024A (zh) 一种门架式钢丝绳牵引升降旋转机构
CN210174827U (zh) 基于不同换电车型的电动小客车的自适应车辆通行装置
CN110259228A (zh)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及存储调度方法
CN112081439B (zh) 具有伸缩式自动平层装置的横移台车存取车辆的方法
CN113968250A (zh) 一种铁水联运齿轨牵引车、作业系统及方法
CN107965186B (zh) 一种梳齿式立体停车设备
CN109339533A (zh) 一种升降横移式立体停车装置
CN111733637A (zh) 超导型磁浮嵌入式轨道交通线路及列车系统
CN110485776A (zh) 一种多排升降穿梭式停车系统及其方法
CN112081438B (zh) 具有伸缩式自动平层装置的垂直升降类机械停车设备用横移台车
CN2418156Y (zh) 双导梁架桥机
CN202023156U (zh) 一种对称节段提升架桥机
CN101100842A (zh) 磁悬浮轨道梁运梁车
CN210768042U (zh)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立体存储系统
CN201183935Y (zh) 一种桥面系遮板安装车
CN207260678U (zh) 一种半地半轨式立体车库横移机构
CN209942318U (zh) 空铁立体调库系统
CN209758877U (zh)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存储车起升系统
CN110043087B (zh) 空铁立体调库系统
CN112726399A (zh) 一种自适应轨道安装误差的桥梁检查车装置及方法
CN111648173A (zh) 一种轨排铺设机
CN209873467U (zh) 一种空铁智能车辆段存储车台车支撑行进系统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