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51925A -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51925A
CN110251925A CN201910447324.2A CN201910447324A CN110251925A CN 110251925 A CN110251925 A CN 110251925A CN 201910447324 A CN201910447324 A CN 201910447324A CN 110251925 A CN110251925 A CN 110251925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measured data
survey
surveys
personnel
test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447324.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51925B (zh
Inventor
夏茂
顾磊
徐成城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Anhui kangsu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夏茂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夏茂 filed Critical 夏茂
Priority to CN201910447324.2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51925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51925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1925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51925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51925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the abdomen, the spinal column or the torso muscles related to shoulders (e.g. chest muscles)
    • A63B23/0205Abdomen
    • A63B23/0211Abdomen moving torso with immobilized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04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lower limb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3/00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 A63B23/035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Exercising apparatus specially adapted for particular parts of the body for limbs, i.e. upper or lower limbs, e.g. simultaneously for upper limbs or related muscles, e.g. chest, upper back or shoulder muscles
    • A63B23/1209Involving a bending of elbow and shoulder joints simultaneously
    • A63B23/1236Push-ups in horizontal position, i.e. eccentric move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6/00Exercising apparatus not covered by groups A63B1/00 - A63B25/00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71/00Games or sports accessories not covered in groups A63B1/00 - A63B69/00
    • A63B71/06Indicating or scoring devices for games or players, or for other sports activit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17Counting, e.g. counting periodical movements, revolutions or cycles, or including further data processing to determine distances or speed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50Force related parameters
    • A63B2220/56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80Special sensors, transducers or devices therefor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80Special sensors, transducers or devices therefor
    • A63B2220/805Optical or opto-electronic sens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0/00Measuring of physical parameters relating to sporting activity
    • A63B2220/80Special sensors, transducers or devices therefor
    • A63B2220/806Video camera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25/00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 A63B2225/15Miscellaneous features of sport apparatus, devices or equipment with identification means that can be read by electronic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30/00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3B2230/01User's weigh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3SPORTS; GAMES; AMUSEMENTS
    • A63BAPPARATUS FOR PHYSICAL TRAINING, GYMNASTICS, SWIMMING, CLIMBING, OR FENCING; BALL GAMES; TRAINING EQUIPMENT
    • A63B2230/00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 A63B2230/40Measuring physiological parameters of the user respiratory characteristic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Orthopedic Medicine & Surgery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hysical Education & Sports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Neur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Medical Treatment And Welfare Office Work (AREA)
  • Management, Administration, Business Operations System, And Electronic Commerce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包括主机、测试设备、管理平台,该三者相互配合完成体质检测,所述体质检测的工作方法,包括体测前的准备阶段I、现场体测阶段II、体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本发明能够识别测试时动作是否规范以及是否本人测试以判断测试人员是否存在作弊行为的问题,能够自动控制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以使体测人员达到更好的测试状态,以及加强了对体测数据的管理和统计以方便通过标准的量化对个人或整体进行体测考核,有助于进行更高效、科学、合理、准确的体质检测以及体测结果的考核评定。

Description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体质检测领域,尤其是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人民对健康认识的提高,以及国际形势的变化,国家对整体国民体质的增强已经提升到战略性的高度;同时,越来越多的单位为了更好的了解掌握员工的身体素质,提出健康运动建议,建设企业运动文化,也开始对员工进行定期的体质检测。因此,在这个大背景下,迫切需要一个更高效、科学、合理、完整、准确的体质检测系统以及体测考核标准,通过标准的量化进行整体的体测考核。
目前,市场上的体质检测系统存在以下问题:第一,体测设备无法检测到体测人员动作是否规范,成绩水分较大;第二,仅通过人工识别体测人员是否存在作弊行为,当测试现场人流量大,有人直接换卡体测时,则很难识别出来;第三,测试现场人流量大,仅通过人工管理无法对不同体测项目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进行有效的控制;第四,信息化程度不强,不方便进行个人或整体的体测考核评定,同时信息传递时效性较低。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发明提供一种体质检测系统,能够识别测试时动作是否规范以及是否本人测试以判断测试人员是否存在作弊行为的问题,能够自动控制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以使体测人员达到更好的测试状态,以及加强了对体测数据的管理和统计以方便通过标准的量化对个人或整体进行体测考核,有助于进行更高效、科学、合理、准确的体质检测以及体测结果的考核评定。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包括: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所述系统包括:
主机、测试设备、管理平台;
所述主机包括IC卡扫描盒和扫码枪,均用于登陆体测人员的账号并读取账号信息,所述账号信息即为账号内所存储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语音信息、体测状态、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信息、以往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信息;所述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信息包括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测试的体测数据即当前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以及对应的体测时间;所述以往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信息包括以往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测试的体测数据即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以及对应的体测时间;所述主机用于将体测人员的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写入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述主机包括时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体测人员进行不同体测项目时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所述主机还包括数据分析单元,且所述数据分析单元设有异常等级判定表,用于对体测人员的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进行异常分析,以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
所述测试设备包括:身高体重测试仪、选择反应时测试仪、纵跳测试板、坐位体前屈测试仪、仰卧起坐测试仪、俯卧撑测试仪、握力测试仪、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肺活量测试仪、台阶测试仪;所述测试设备用于进行其对应的各项体测并得到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所述测试设备将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主机;且所述测试设备均具备检测动作是否规范的功能;
所述管理平台用于在体测人员的账号中录入或修改该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及体测状态;所述基本信息用于表示该体测人员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邮箱账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员工号、单位名称、所属部门;所述体测状态用于表示该体测人员是否参与本次体质检测,包括参与和不参与的状态;所述管理平台还包括数据统计处理单元,所述数据统计处理单元用于统计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数据,且所述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设有考核标准,用于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进行考核评定。
所述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体测前的准备阶段I、现场体测阶段II、体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其中,
所述体测前的准备阶段I包括:通过管理平台对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及体测状态进行录入或修改;对所述测试设备和所述主机分别进行预设和调试;
所述现场体测阶段II包括:测试设备分别对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进行采集,测试设备对现场测试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进行判断,主机对不同体测项目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进行控制,主机对是否为本人测试进行分析判断;
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包括:管理平台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管理平台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进行考核评定。
所述现场体测阶段II的具体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体测人员在签到处进行签到,采集该体测人员的语音信息并将该语音信息储存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体测人员领取并佩戴带有识别标志的一次性手环;
若在测试过程中手环损坏,则体测人员需要到签到处重新进行签到、采集语音信息、领取并佩戴带有识别标志的一次性手环,并对该体测人员进行拍照存档发送至管理平台;
S2,体测人员在进行每项体测前,均需通过该一次性手环上的识别标志在主机上登陆各自的账号,并进行身份认证以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若认证成功,则判定为本人测试,进入下一步骤;若认证失败,则判定为非本人测试,主机上的显示屏显示认证失败;其中,若认证失败的次数超过所设定的次数时,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若认证失败的次数未超过所设定的次数时,则继续进行身份认证;
S3,主机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体测数据及其对应时间,主机上的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若满足,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
S4,主机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存储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主机判断该体测人员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中是否存在两条数据记录,以判断该体测人员是否有重复两次的进行该项体测,若是,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且体测人员不能再重新进行该项体测;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S5,体测人员在测试设备上进行该项体测,所述测试设备具备检测动作是否规范的功能;在测试过程中,
若测试设备触发警报,则表示动作不规范,测试设备不记录该不规范动作的数据,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且主机接收到测试设备所发送的警报提示时,主机上的扩音喇叭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否则,表示该动作规范,测试设备记录该规范动作的数据;
若主机接收到的警报提示的总数量大于n时,n≥1,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测试设备将当前所记录的有效数据作为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并将该本次体测数据上传至主机中;
若主机接收到的警报提示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n时,则不会中断该项体测,且在体测人员完成该项体测的测试后,测试设备将测试完成后所记录的数据作为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将该本次体测数据上传至主机中;
若该项体测被中断时或测试完成时,测试设备始终没有所记录的数据,则主机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记为0;
S6,主机读取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的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主机将该体测人员关于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并根据异常等级判定表,判断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
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中设有: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0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1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2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
所述异常分析是指:计算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并根据所述异常等级判定对该差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判断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或1或2;
S7,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则主机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记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并记录对应的体测时间,结束该项体测;
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不为0,即异常等级Y为1或2,则启动主机上的摄像头,拍摄体测人员的当前测试画面,并对该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对应的体测时间、以及当前测试画面进行存档发送至管理平台;其中,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1,主机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记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并记录对应的体测时间,结束该项体测;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2,则直接判定为非本人测试,主机不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并立即中断该项体测,且体测人员不能再重新进行该项体测。
步骤S2中,所述身份认证的具体方式如下所示:主机上的扩音喇叭随机提出一个语音问题,所述语音问题与该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相关;体测人员对该语音问题进行语音回答,主机上的语音采集器采集该体测人员的语音回答,主机根据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存储的基本信息和语音信息,判断该语音回答是否正确,以及判断该语音回答的音色与语音信息的音色是否一致,若该语音回答正确且音色一致,则判定为本人测试;否则,判定为非本人测试。
步骤S2中,由于允许体测人员重复一次的进行该项体测,故所述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测试的体测数据最多包括两个数据记录,分别为本次体测数据和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若体测人员没有重复一次的进行该项体测时,即该体侧人员第一次进行该项体测时,则该体测人员仅有本次体测数据,没有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即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为0;若体测人员有重复一次的进行该项体测时,即该体侧人员第二次进行该项体测时,则该体测人员不仅有本次体测数据,还有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
步骤S6中,所述历史体测数据包括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和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
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中分别设有:各项体测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分别为0或1或2时,所对应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以及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分别γ2分别为0或1或2时,所对应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
所述异常分析的具体方式为:分别计算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以及该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并根据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分别对该两个差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判断出该项体测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为0或1或2,以及判断出该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为0或1或2;
其中,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为0时,或本次体测数据不与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进行比较时,则直接将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记为0;若该体测人员没有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或本次体测数据不与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进行比较时,则直接将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记为0;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以及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异常等级γ1均为0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和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中的最大取值为1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1;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和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中的最大取值为2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2。
对于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的要求如下所示:
握力测试与俯卧撑测试的时间间隔要求大于10分钟;
纵跳、闭眼单脚站立、台阶测试中的任意两项测试的时间间隔均要求大于5分钟;
选择反应时测试要求设置在俯卧撑和台阶测试项目之前;
肺活量测试要求在纵跳、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之后,在台阶测试项目之前;
要求体测人员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体测项目,若超过一个小时,则将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所有项目的体测数据均清0,并需要重新进行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
所述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俯卧撑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俯卧撑测试,则进入步骤S32;
若是俯卧撑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握力测试和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且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计算当前时间与握力测试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并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0分钟,若时间间隔大于10分钟,则进行步骤S37;若时间间隔不大于10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2,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台阶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台阶测试,则进入步骤S33;
若是台阶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肺活量测试、选择反应时测试、纵跳测试、以及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
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且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3,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肺活量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肺活量测试,则进入步骤S34;
若是肺活量测试,则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仰卧起坐测试和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
若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进入步骤S37。
S34,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握力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握力测试,则进入步骤S35;
若是握力测试,则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若所记录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计算当前时间与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并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0分钟,若时间间隔大于10分钟,则进入步骤S37;若时间间隔不大于10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5,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纵跳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纵跳测试,则进入步骤S36;
若是纵跳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和台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6,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闭眼单脚站立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则进入步骤S37;
若是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纵跳测试和台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7,时间控制单元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以及其对应的体测时间,并找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中最早的体测时间,计算当前时间与该最早的体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小时,若是,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上显示未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体测项目,需要重新进行测试;若否,则进行步骤S38;
S38,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即该项体测的体测时间为满足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即进行步骤S4。
在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中,管理平台上显示各项体测中异常等级不为0的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对应的体测时间、测试画面;管理平台直接向异常等级为2的体测人员发送作弊消息,通知其处理结果。
在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中对于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的考核评定的具体方式如下所示:
所述管理平台的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读取体测人员即个人的账号中所存储的关于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分别计算出各个体测人员的国标分,并根据考核标准判定体测人员的体测结果;其中,若某个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存储的某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不止一个,则选择其中最优的一个去计算该体测人员的国标分,并判定该体测人员的体测结果;
所述管理平台的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读取整个单位的所有体测人员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结果,统计出该单位关于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参与率、优良率、不及格率、作弊总人数、个人单项排名,并根据考核标准判定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
本发明的优点在于:
(1)本发明通过主机、测试设备、管理平台三者的相互配合搭建出一个完整全面的体质检测系统,通过该系统既能完成测试前的准备工作,又能进行测试过程中的体测数据采集,还能完成体测后的数据处理与体测考核,同时通过该实现了单位管理员、测试现场、体测人员三者之间的实时联动。
(2)本发明所采用的测试设备具备自动识别测试时动作是否规范的功能,解决了由于体测人员动作不规范而导致体测数据不真实、有水分的问题,提高了体测数据的真实性,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系统更加高效。
(3)本发明利用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和语音信息进行身份认证,能够更加准确的识别是否为本人测试。
(4)本发明利用带识别标志的一次手环登陆体测人员的账号,有效的防止体测人员出现类似换卡作弊的行为。
(5)本发明通过对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控制,使体测人员达到更好的测试状态,从而提高了体测数据的准确度,同时降低了工作人员的工作量,使系统更加高效。
(6)对于不同的体测项目,体测数据一年内出现的正常偏差是有大有小的,以及各个测试设备也会存在一定的误差,仅将本次体测数据分别与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异常等级,是容易出现误判情况的。因此,本发明允许体测人员重复一次的进行测试,并通过将本次体测数据分别与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和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计算异常等级,从而能更加科学、准确的分析判断出是否为本人测试。
(7)本发明对于计算出的异常等级较大的体测人员的测试画面进行拍摄,并发送至管理平台,方便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查看该测试画面,以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提高了本发明系统的准确度。
(8)本发明对个人及整个单位的体测数据进行统计,并设定了考核标准,以方便通过标准的量化对个人或单位的体测结果进行考核评定。
(9)本发明的主机与测试设备之间可采用2.4G无线传输的方式或USB数据线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且主机可以采用电源线、USB数据线、锂电池进行供电,提高了本发明系统的稳定性。
附图说明
图1为体质检测系统的整体架构示意图。
图2为体质检测系统的主机示意图。
图3为体质检测系统的身高体重测试仪示意图。
图4为体质检测系统的选择反应时测试面板示意图。
图5为体质检测系统的纵跳测试板示意图。
图6为体质检测系统的坐位体前测试仪屈示意图。
图7为体质检测系统的仰卧起测试仪坐示意图。
图8为体质检测系统的俯卧撑测试仪示意图。
图9为体质检测系统的整体工作流程图。
图10为体质检测的方法流程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由图1所示,本发明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包括:主机1、测试设备2、管理平台3。其中,
所述主机1用于登陆体测人员的账号并读取账号信息,所述账号信息即为账号内所存储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语音信息、体测状态、各项体测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即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所述主机1用于控制体测人员进行不同体测项目时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所述主机1用于对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进行异常分析以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所述主机1还用于将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写入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述本次体测数据表示体测人员完成当前正在进行的测试后所得到的体测数据。
所述考核周期可以按季度划分,也可以按年划分。
具体的,由图2所示,所述主机1包括:微型计算机11、输入键盘12、IC卡扫描盒13、扫码枪14、扩音喇叭15、摄像头16、语音采集器17、USB外设接口18、电源接口19、锂电池110、收纳盒111。
所述微型计算机11带有高分辨率可触摸的显示屏1101,所述显示屏1101用于显示体测人员的账号信息、以及警报提示信息。所述微型计算机11内置有时间控制单元和数据分析单元;所述时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体测人员进行不同体测项目时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所述数据分析单元用于判断体测人员是否重复进行某项体测,还用于对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进行异常以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
所述IC卡扫描盒13和所述扫码枪14均用于登陆体测人员的账号,体测人员通过IC卡或二维码登陆各自的账号。
所述扩音喇叭15用于播报警报提示,例如动作不规范;所述扩音喇叭15还用于播报语音问题以进行身份验证。
所述语音采集器16用于采集体测人员的语音回答。
所述摄像头17采用伸缩摄像头,用于拍摄体测人员的测试画面。
所述USB外设接口18包括多个接口,用于分别连接各个测试设备2,以从各个测试设备2中分别获取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由于一台主机1可通过所述USB外设接口18同时连接多个测试设备2,因此,多个体测人员可通过一台主机1分别在多个测试设备2上进行同时或不同时的测试;所述USB外设接口18还可用于转接电源,为所述主机1进行供电。
所述电源接口19用于连接电源,为所述主机1进行供电。
所述主机1还内置有锂电池110,当通过所述电源接口19进行供电时,锂电池110通过电源接口19的供电进行自动充电;当无法通过所述电源接口19进行供电时,锂电池110自动为主机进行供电。
所述收纳盒111用于收纳电源线和数据线。
所述主机1的外部由铝合金箱包装,使用时支起显示屏1101即可使用,使用完毕,放平显示屏即可关上箱子,最大程度提高了主机1的便携性。
所述主机1与所述测试设备2之间采用2.4G无线传输的方式或USB数据线传输的方式进行数据传输。
所述测试设备2用于进行各项体测,所述体测项目包括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纵跳、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俯卧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台阶测试;所述测试设备2包括:身高体重测试仪201、选择反应时测试面板202、纵跳测试板203、坐位体前屈测试仪204、仰卧起坐测试仪205、俯卧撑测试仪206、握力测试仪207、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208、肺活量测试仪209、台阶测试仪210;各个测试设备2分别用于进行其对应的各项体测并得到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且各个测试设备2均具备检测动作是否规范的功能。
具体的,由图3所示,所述身高体重测试仪201为一体机,用于同时测量体测人员的身高和体重。所述身高体重测试仪201包括身高测量尺杆2011和底座2012;所述底座2012上设有体重传感器2013,用于测量体重;所述底座2012上还设有站立区,体测人员站立在站立区上进行测量;所述站立区上设有感应贴片2014,所述感应贴片2014可采用压力感应贴片,用于检测体测人员是否存在踮脚行为即动作是否规范,若存在踮脚行为,则触发警报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主机1通过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身高体重测试仪201不记录该不规范动作的数据,体测人员重新进行测试;所述身高测量尺杆2011上设有位置传感器2015,用于检测体测人员是否存在曲腿行为即动作是否规范,若存在曲腿行为,则触发警报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主机1通过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身高体重测试仪201不记录该不规范动作的数据,体测人员重新进行测试;若测试过程中,既不存在踮脚行为又不存在曲腿行为时,则表示动作规范,身高体重测试仪201记录该规范动作的数据并将其作为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机1。
由图4所示,所述选择反应时测试面板202用于测量体测人员的进行选择反应时的反应速度,所述选择反应时测试面板202包括启动按钮2021和五个亮灯点位2022;所述启动按钮2021上设有一圈触摸感应器2023,所述触摸感应器2023用于检测体测人员在测试时是否为非前手掌按住该启动按钮2021,若是非前手掌按住该启动按钮2021,则表示动作不规范,触发警报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主机1通过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选择反应时测试面板202不记录该不规范动作的数据,体测人员重新进行测试;若是前手掌按住该启动按钮2021,则表示动作规范,选择反应时测试面板202记录该规范动作的数据并将其作为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机1。
由图5所示,所述纵跳测试板203用于测量体测人员的纵跳高度,所述纵跳测试板203上设有一层贴片传感器2031;所述贴片传感器2031用于检测体测人员在测试时是否达到脚掌2/3以上的面积落在该纵跳测试板203上,若未达到脚掌2/3以上的面积落在该纵跳测试板203上,则表示动作不规范,触发警报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主机1通过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纵跳测试板203不记录该不规范动作的数据,体测人员重新进行测试;若达到脚掌2/3以上的面积落在该纵跳测试板203上,则表示动作规范,纵跳测试板203记录该规范动作的数据并将其作为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机1。
由图6所示,所述坐位体前屈测试仪204用于测量体测人员的坐位体前屈数据,包括脚挡板2041、标尺杆2042、推板2043、红外传感器2044;
所述标尺杆2042末端设有复位弹簧2045,所述复位弹簧2045的一端连接推板2043,另一端连接标尺杆2042的末端,体测人员进行测试时,从标尺杆2042的末端开始将推板2043向前推,复位弹簧2045随着推板2043的移动而被拉开,当体测人员突然发力或借助惯性将推板2043推移至某一位置时,复位弹簧2045会使推板2043自动复位,则推板2043不会在标尺杆2042上的某一位置停留超过3秒的时间,此时坐位体前屈测试仪204无法测出有效数据,从而无法记录当前数据;只有当体测人员推动推板2043并使其在标尺杆2042上的某一位置停留时间超过3秒时,坐位体前屈测试仪204才会将测出有效数据即表示该位置的数据;
体测人员进行测试时,所述红外传感器2044放置于与体测人员的膝盖处对齐的位置,且所述红外传感器2044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红外传感器2044用于检测体测人员在测试时膝盖是否弯曲即动作是否规范,若测试时红外传感器2044检测到被遮挡信号,则表示膝盖弯曲即动作不规范,触发警报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主机1通过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坐位体前屈测试仪204不记录该不规范动作的数据,体测人员重新进行测试;若测试时红外传感器2044未检测到被遮挡信号,则表示膝盖未弯曲即动作规范,坐位体前屈测试仪204记录该规范动作的有效数据并将其作为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机1;
所述推板2043还设有一个LED显示屏2046,用于显示推板所在的位置数据。
由图7所示,所述仰卧起坐测试仪205用于测量用于测量体测人员的一分钟仰卧起坐数据;所述仰卧起坐测试仪205包括:第一红外传感器2051、第二红外传感器2052、仰卧起坐测试垫2053;
所述仰卧起坐测试垫2053上设有T形杆2054,且仰卧起坐测试垫2053上还设有脚面固定位2055,所述脚面固定位2055上设有承重片,使体测人员无需借助外力辅助也能固定脚部不抬起;体测人员进行测试时,双脚分别穿过T形杆2054的两下侧,并将脚放置于脚面固定位2055上;
体测人员进行测试时,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51放置于与体测人员坐起时的头部对齐的位置,且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1的高度可调节;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2放置于与体测人员仰卧时的头部对齐的位置,且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2的高度可调节;通过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51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2的相互配合进行计数,若第一红外传感器205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2052依次且连续的检测到一个被遮挡信号时,则计数为1;还通过所述第一红外传感器2051和所述第二红外传感器2052的相互配合以检测体测人员在测试时动作是否规范,若第一红外传感器2051和第二红外传感器2052没有依次且连续的检测到一个被遮挡信号时,则表示动作不规范,触发警报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主机1通过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仰卧起坐测试仪205不对该不规范动作进行计数,体测人员继续进行测试;
直到测试时间结束,仰卧起坐测试仪205将测试时间结束时的计数作为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机1;
所述仰卧起坐测试仪205还设有一个LED显示屏2056,用于显示当前计数。
由图8所示,所述俯卧撑测试仪206包括腰部计数传感器2061、俯卧撑测试垫2062;所述俯卧撑测试垫2062还设有胸部近距离传感器2063、防滑垫2064;
所述腰部计数传感器2061采用红外传感器,体测人员进行测试时,所述腰部计数传感器2061放置于与体测人员撑起时的腰部对齐的位置,且所述腰部计数传感器2061的高度可调节;所述腰部计数传感器2061用于进行计数,若所述腰部计数传感器2061连续的感应到两个被遮挡信号时,则计数为1;
所述胸部近距离传感器2063用于测量体测人员进行测试时的胸部与俯卧撑测试垫2062之间的距离,且所述胸部近距离传感器2063设定有标准值;若体测人员进行测试时,胸部与俯卧撑测试垫2062之间的距离未达到该标准,则表示为动作不规范,触发警报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主机1通过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俯卧撑测试仪206不对该不规范动作进行计数,体测人员继续进行测试;
若所述胸部近距离传感器2063感应到体测人员停顿时间超过所设定的时间时,则中断该项体测,俯卧撑测试仪206将当前的计数作为该体测人员的关于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机1;否则,直到测试时间结束,俯卧撑测试仪206将测试时间结束时的计数作为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发送给所述主机1;
所述俯卧撑测试仪206还设有一个LED显示屏2065,用于显示当前计数。
所述握力测试仪207、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208、肺活量测试仪209、台阶测试仪210均可参见于现有技术。
所述管理平台3用于录入或修改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所述基本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邮箱账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员工号、公司名称、所属部门,等其他用于表征体测人员身份的信息;所述管理平台3还用于调整体测人员的体测状态即该体测人员是否参与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所述管理平台3将体测人员人员的基本信息及其体测状态分别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述管理平台3用于查询体测人员的体测数据;所述管理平台3在体测的前三天向所有参与体测的体测人员的邮箱发送体测公告以及注意事项;所述管理平台3还用于具有上下级关系的单位之间的体测管理,若同时进行体测的单位之间具有上下级关系,通过上级单位的管理平台3既能对本单位的体测进行管理及查询,还能对下级单位的体测进行管理及查询;通过下级单位的管理平台3不能对上级单位的体测进行管理及查询,且下级单位只具备向上级单位提交不考核申请和不参与体测申请的资格,最终由上级单位进行审批,且提交的申请的同时需上传相关证明资料;所述管理平台3还包括数据统计处理单元,所述数据统计处理单元用于统计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数据,所述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设定有考核标准,用于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进行考核评定。
由图9所示,一种体测系统的工作流程,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体测前的准备阶段I、现场体测阶段II、体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其中,
所述体测前的准备阶段I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所示:
管理员通过所述管理平台3录入或修改所有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以及调整体测人员的体测状态,并将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及其体测状态分别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对于没有账号的体测人员,管理员需要先通过所述管理平台3为其注册一个账号;对各个测试设备2和主机1进行标准预设与调试。
所述现场体测阶段II包括:体测人员在各个测试设备2上分别进行各项体测,测试设备2对现场测试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进行判断,测试设备2对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进行采集并发送至主机1,主机1对不同体测项目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的控制,主机1对是否为本人测试进行判断。
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包括:管理平台3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管理平台3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进行考核评定,且将所述体测结果等级划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
由图10所示,所述现场体测阶段II的具体工作方式,包括以下步骤:
S1,体测人员在签到处进行签到并采集语音信息,工作人员通过管理平台将该语音信息储存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体测人员领取并佩戴带有识别标志即二维码的一次性手环,该一次性手环用于在主机上登陆账号;
若在测试过程中手环损坏,则体测人员需要到签到处重新进行签到、采集语音信息、领取印有二维码的一次性手环,并且对该体测人员进行拍照存档发送至所述管理平台3。
S2,体测人员在进行各项体测前,均需通过该一次性手环上的二维码在主机1上登陆各自的账号,并进行身份认证以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若认证成功,则判定为本人测试,进入下一步骤;若认证失败,则判定为非本人测试,主机1上的显示屏1101显示认证失败;其中,若认证失败的次数超过所设定的次数时,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若认证失败的次数未超过所设定的次数时,则继续进行身份认证;本实施例中,所设定的次数为1次。
所述身份认证的具体方式如下所示:主机1上的扩音喇叭15随机提出一个语音问题,所述语音问题与该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相关;体测人员对该语音问题进行语音回答,主机1上的语音采集器17采集该体测人员的语音回答,主机1根据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存储的基本信息和语音信息,判断该语音回答是否正确,以及判断该语音回答的音色与语音信息的音色是否一致,若该语音回答正确且音色一致,则判定为本人测试;否则,判定为非本人测试。
S3,主机1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存储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及其对应时间,主机1上的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若满足,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该项体测。
S4,本发明中,对于每项体测仅允许重复一次的进行测试,主机1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存储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主机1判断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是否存在两条数据记录,以判断该体测人员是否有重复两次的进行该项体测,若是,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且体测人员不能再重新进行该项体测;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S5,体测人员分别在测试设备2上进行该项体测,在测试过程中,
若测试设备2触发警报,则表示动作不规范,测试设备2不记录该不规范动作的数据,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且主机1接收到测试设备2所发送的警报提示时,则主机1上的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否则,表示该动作规范,测试设备2记录该规范动作的数据;
若主机1接收到的警报提示的总数量大于n时,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测试设备2将当前所记录的有效数据作为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并将该本次体测数据上传至主机1中;n≥1,本实施例中,n=3;
若主机1接收到的警报提示的总数量小于等于n时,则不会中断该项体测,且在该项体测的测试完成后,测试设备2将测试完成后所记录的数据作为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将该本次体测数据上传至主机1中;
若该项体测被中断或测试结束时,测试设备2没有所记录的数据,则主机1将该体测人员的关于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记为0。
S6,主机1读取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的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主机1将该体测人员关于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并根据异常等级判定表,判断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
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中设有: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0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1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2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
所述异常分析是指:计算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并根据所述异常等级判定对该差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判断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或1或2;
S7,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则主机1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记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并记录对应的体测时间,结束该项体测;
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不为0,即异常等级Y为1或2,则启动主机1上的摄像头16,拍摄体测人员的当前测试画面,并对该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对应的体测时间、以及当前测试画面进行存档发送至管理平台3;其中,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1,主机1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记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并记录对应的体测时间,结束该项体测;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2,则直接判定为非本人测试,主机1不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并立即中断该项体测,且体测人员不能再重新进行该项体测。
步骤S3中,对于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的要求如下所示:
由于握力测试和俯卧撑测试均涉及上肢肌肉力量测试,因此,为避免连续测试造成肌肉疲劳影响测试成绩,握力测试与俯卧撑测试的时间间隔要求大于10分钟;
由于纵跳、闭眼单脚站立、台阶测试均涉及下肢肌肉力量测试,因此,为避免连续测试造成肌肉疲劳影响测试成绩,纵跳、闭眼单脚站立、台阶测试中的任意两项测试的时间间隔均要求大于5分钟;
由于选择反应时测试涉及体测人员的反应速度,因此,选择反应时测试要求设置在俯卧撑和台阶测试项目之前,避免体测人员因活动量大体能下降造成反应速度偏低;
由于进行一定活动量后胸腔打开有利于测试肺活量,但运动量过大造成身体缺氧后再进行肺活量测试易造成身体短时间供氧不足,因此,肺活量测试要求在纵跳、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之后,在台阶测试项目之前;
且要求体测人员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体测项目,若超过时间,则将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均清0,并需要重新进行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
步骤S3中,所述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项目的体测时间是否满足上述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俯卧撑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俯卧撑测试,则进入步骤S32;
若是俯卧撑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握力测试和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且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计算当前时间与握力测试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并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0分钟,若时间间隔大于10分钟,则进行步骤S37;若时间间隔不大于10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2,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台阶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台阶测试,则进入步骤S33;
若是台阶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肺活量测试、选择反应时测试、纵跳测试、以及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
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且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3,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肺活量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肺活量测试,则进入步骤S34;
若是肺活量测试,则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仰卧起坐测试和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
若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进入步骤S37。
S34,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握力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握力测试,则进入步骤S35;
若是握力测试,则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若所记录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计算当前时间与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并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0分钟,若时间间隔大于10分钟,则进入步骤S37;若时间间隔不大于10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5,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纵跳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纵跳测试,则进入步骤S36;
若是纵跳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和台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6,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闭眼单脚站立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则进入步骤S37;
若是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纵跳测试和台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7,时间控制单元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以及其对应的体测时间,并找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中最早的体测时间,计算当前时间与该最早的体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小时,若是,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未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体测项目,需要重新进行测试;若否,则进行步骤S38;
S38,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即该项体测的体测时间为满足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即进行步骤S4。
步骤S4中,由于本发明是允许体测人员重复一次的进行某项测试,因此,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测试的体测数据最多包括两个数据记录,分别为本次体测数据和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若体测人员没有重复一次的进行该项体测时,即该体侧人员第一次进行该项体测时,则该体测人员仅有本次体测数据,没有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即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为0;若体测人员有重复一次的进行该项体测时,即该体侧人员第二次进行该项体测时,则该体测人员不仅有本次体测数据,还有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
步骤S6中,所述历史体测数据包括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和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
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中分别设有:各项体测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分别为0或1或2时,所对应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以及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分别γ2分别为0或1或2时,所对应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
所述异常分析的具体方式为:分别计算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以及该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并根据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分别对该两个差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判断出该项体测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为0或1或2,以及判断出该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为0或1或2;
其中,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为0时,或本次体测数据不与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进行比较时,则直接将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记为0;若该体测人员没有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或本次体测数据不与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进行比较时,则直接将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记为0;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以及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异常等级γ1均为0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和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中的最大取值为1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1;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和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中的最大取值为2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为2。
本实施例中,所提Y供的异常等级判定表设有身高、体重、肺活量、握力、纵跳、选择反应时、闭眼单脚站立、俯卧撑、仰卧起坐、坐位体前屈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本实施例中,在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判定中,由于仅身高、体重、肺活量的数据在一年内不会产生巨大变化,因此仅将身高体重测试以及肺活量测试的本次体测数据与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其余体测项目的本次体测数据均不与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进行对比,且若本次体测数据不与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进行比较,则直接将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记为0。具体如下表1所示:
表1
所述现场体质检测阶段II能够自动识别测试时动作是否规范以及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有效的防止体测人员的作弊行为,有助于进行更高效、准确的体质检测及体测监督。
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包括:管理平台3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管理平台3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进行考核评定,且将所述体测结果等级划分为优、良、及格和不及格。
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的具体工作方式如下所示:
管理平台3上显示有各项体测中异常等级不为0的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对应的体测时间、测试画面,管理员通过管理平台3判断异常等级为1的体测人员是否为本人测试,若判断为非本人测试,则将该异常等级为1的体测人员的该项检测的本次体测数据清零,并通过邮件、短信等方式向该体测人员发送作弊消息,通知其处理结果;且直接向异常等级为2的体测人员发送作弊消息,通知其处理结果。
所述管理平台3的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读取体测人员即个人的账号中所存储的关于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分别计算出各个体测人员的国标分,并根据考核标准判定体测人员的体测结果;其中,若所存储的某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有两条,则选择最优的一条去计算国标分;所述管理平台3将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结果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以及将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结果、以及根据本次体测结果生成的体质检测方案均上传至微信公众号中,体测人员可通过微信公众号查询。
所述管理平台3的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读取整个单位的所有体测人员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结果,统计出该单位关于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参与率、优良率、不及格率、作弊总人数、个人单项排名,并根据考核标准判定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所述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也划分为优秀、良好、及格、不及格四个等级。
本实施例中,个人体测结果的考核标准还结合了该体测人员关于五项身体体质即心肺、肌肉、MI过轻、MI过重、平衡反应指标是否偏弱的情况,以更加准确的判定出该体测人员的体测结果。所述考核标准如下表2所示,且表2中的考核参数均可根据各体测人员或各单位的自身情况进行调节:
以上仅为本发明创造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以限制本发明创造,凡在本发明创造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创造的保护范围之内。

Claims (9)

1.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包括:主机(1)、测试设备(2)、管理平台(3);
所述主机(1)包括IC卡扫描盒(13)和扫码枪(14),均用于登陆体测人员的账号并读取账号信息,所述账号信息即为账号内所存储的信息,包括基本信息、语音信息、体测状态、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信息、以往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信息;所述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信息包括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测试的体测数据即当前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以及对应的体测时间;所述以往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信息包括以往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测试的体测数据即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以及对应的体测时间;所述主机(1)用于将体测人员的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写入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述主机(1)包括时间控制单元,用于控制体测人员进行不同体测项目时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所述主机(1)还包括数据分析单元,且所述数据分析单元设有异常等级判定表,用于对体测人员的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进行异常分析,以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
所述测试设备(2)包括:身高体重测试仪(201)、选择反应时测试仪(202)、纵跳测试板(203)、坐位体前屈测试仪(204)、仰卧起坐测试仪(205)、俯卧撑测试仪(206)、握力测试仪(207)、闭眼单脚站立测试仪(208)、肺活量测试仪(209)、台阶测试仪(210);所述测试设备(2)用于进行其对应的各项体测并得到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所述测试设备(2)将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发送至主机(1);且所述测试设备(2)均具备检测动作是否规范的功能;
所述管理平台(3)用于在体测人员的账号中录入或修改该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及体测状态;所述基本信息用于表示该体测人员的身份信息,包括姓名、出生日期、邮箱账号、身份证号、手机号、员工号、单位名称、所属部门;所述体测状态用于表示该体测人员是否参与本次体质检测,包括参与和不参与的状态;所述管理平台(3)还包括数据统计处理单元,所述数据统计处理单元用于统计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数据,且所述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设有考核标准,用于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进行考核评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系统的工作方法,包括以下三个阶段:体测前的准备阶段I、现场体测阶段II、体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其中,
所述体测前的准备阶段I包括:通过管理平台(3)对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及体测状态进行录入或修改;对所述测试设备(2)和所述主机(1)分别进行预设和调试;
所述现场体测阶段II包括:测试设备(2)分别对各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进行采集,测试设备(2)对现场测试过程中的动作是否规范进行判断,主机(1)对不同体测项目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进行控制,主机(1)对是否为本人测试进行分析判断;
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包括:管理平台(3)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数据进行管理和统计,管理平台(3)对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进行考核评定。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所述现场体测阶段II的具体工作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1,体测人员在签到处进行签到,采集该体测人员的语音信息并将该语音信息储存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体测人员领取并佩戴带有识别标志的一次性手环;
若在测试过程中手环损坏,则体测人员需要到签到处重新进行签到、采集语音信息、领取并佩戴带有识别标志的一次性手环,并对该体测人员进行拍照存档发送至管理平台(3);
S2,体测人员在进行每项体测前,均需通过该一次性手环上的识别标志在主机(1)上登陆各自的账号,并进行身份认证以判断是否为本人测试,若认证成功,则判定为本人测试,进入下一步骤;若认证失败,则判定为非本人测试,主机(1)上的显示屏(1101)显示认证失败;其中,若认证失败的次数超过所设定的次数时,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若认证失败的次数未超过所设定的次数时,则继续进行身份认证;
S3,主机(1)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体测数据及其对应时间,主机(1)上的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若满足,则进入下一步骤,否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
S4,主机(1)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存储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主机(1)判断该体测人员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中是否存在两条数据记录,以判断该体测人员是否有重复两次的进行该项体测,若是,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且体测人员不能再重新进行该项体测;否则,进入下一步骤;
S5,体测人员在测试设备(2)上进行该项体测,所述测试设备(2)具备检测动作是否规范的功能;在测试过程中,
若测试设备(2)触发警报,则表示动作不规范,测试设备(2)不记录该不规范动作的数据,并发送警报提示给主机(1),且主机(1)接收到测试设备(2)所发送的警报提示时,主机(1)上的扩音喇叭(15)进行语音播报提示动作不规范;否则,表示该动作规范,测试设备(2)记录该规范动作的数据;
若主机(1)接收到的警报提示的总数量大于n时,n≥1,则立即中断该项体测,测试设备(2)将当前所记录的有效数据作为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并将该本次体测数据上传至主机(1)中;
若主机(1)接收到的警报提示的总数量小于或等于n时,则不会中断该项体测,且在体测人员完成该项体测的测试后,测试设备(2)将测试完成后所记录的数据作为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将该本次体测数据上传至主机(1)中;
若该项体测被中断时或测试完成时,测试设备(2)始终没有所记录的数据,则主机(1)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记为0;
S6,主机(1)读取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的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主机(1)将该体测人员关于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进行异常分析,并根据异常等级判定表,判断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
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中设有: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0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1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各项体测的异常等级为2时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
所述异常分析是指:计算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并根据所述异常等级判定对该差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判断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或1或2;
S7,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则主机(1)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记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并记录对应的体测时间,结束该项体测;
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不为0,即异常等级Y为1或2,则启动主机(1)上的摄像头(16),拍摄体测人员的当前测试画面,并对该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对应的体测时间、以及当前测试画面进行存档发送至管理平台(3);其中,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1,主机(1)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记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该项体测的体测数据,并记录对应的体测时间,结束该项体测;若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2,则直接判定为非本人测试,主机(1)不将该体测人员的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存储至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并立即中断该项体测,且体测人员不能再重新进行该项体测。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所述身份认证的具体方式如下所示:主机(1)上的扩音喇叭(15)随机提出一个语音问题,所述语音问题与该体测人员的基本信息相关;体测人员对该语音问题进行语音回答,主机(1)上的语音采集器(17)采集该体测人员的语音回答,主机(1)根据该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存储的基本信息和语音信息,判断该语音回答是否正确,以及判断该语音回答的音色与语音信息的音色是否一致,若该语音回答正确且音色一致,则判定为本人测试;否则,判定为非本人测试。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步骤S2中,由于允许体测人员重复一次的进行该项体测,故所述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各项测试的体测数据最多包括两个数据记录,分别为本次体测数据和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若体测人员没有重复一次的进行该项体测时,即该体侧人员第一次进行该项体测时,则该体测人员仅有本次体测数据,没有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即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为0;若体测人员有重复一次的进行该项体测时,即该体侧人员第二次进行该项体测时,则该体测人员不仅有本次体测数据,还有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
步骤S6中,所述历史体测数据包括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和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
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中分别设有:各项体测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分别为0或1或2时,所对应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以及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分别γ2分别为0或1或2时,所对应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的判定阈值;
所述异常分析的具体方式为:分别计算该项体测的历史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以及该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差值,并根据所述异常等级判定表分别对该两个差值的大小进行判断,判断出该项体测的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为0或1或2,以及判断出该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为0或1或2;
其中,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为0时,或本次体测数据不与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进行比较时,则直接将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记为0;若该体测人员没有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或本次体测数据不与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进行比较时,则直接将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记为0;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以及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异常等级γ1均为0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0;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和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中的最大取值为1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1;
若当前考核周期的第一次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2和以往考核周期的体测数据与本次体测数据之间的异常等级γ1中的最大取值为2时,则该项体测的本次体测数据的异常等级Y为2。
6.根据权利要求1或3所述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对于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的要求如下所示:
握力测试与俯卧撑测试的时间间隔要求大于10分钟;
纵跳、闭眼单脚站立、台阶测试中的任意两项测试的时间间隔均要求大于5分钟;
选择反应时测试要求设置在俯卧撑和台阶测试项目之前;
肺活量测试要求在纵跳、一分钟仰卧起坐项目之后,在台阶测试项目之前;
要求体测人员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体测项目,若超过一个小时,则将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所有项目的体测数据均清0,并需要重新进行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所述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是否满足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S31,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俯卧撑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俯卧撑测试,则进入步骤S32;
若是俯卧撑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握力测试和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且所记录的握力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计算当前时间与握力测试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并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0分钟,若时间间隔大于10分钟,则进行步骤S37;若时间间隔不大于10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2,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台阶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台阶测试,则进入步骤S33;
若是台阶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肺活量测试、选择反应时测试、纵跳测试、以及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
若所记录的选择反应时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且所记录的肺活量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3,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肺活量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肺活量测试,则进入步骤S34;
若是肺活量测试,则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仰卧起坐测试和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
若所记录的仰卧起坐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判断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为0,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测试顺序错误;若所记录的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也不为0,则进入步骤S37。
S34,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握力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握力测试,则进入步骤S35;
若是握力测试,则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若所记录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计算当前时间与俯卧撑测试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并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0分钟,若时间间隔大于10分钟,则进入步骤S37;若时间间隔不大于10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5,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纵跳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纵跳测试,则进入步骤S36;
若是纵跳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和台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闭眼单脚站立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6,时间控制单元判断体测人员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是否为闭眼单脚站立测试;若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不是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则进入步骤S37;
若是闭眼单脚站立测试,则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关于本次体质检测的纵跳测试和台阶测试的体测数据及对应的体测时间;
判断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是否均为0,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均为0,则进入步骤S37;
若所记录的台阶测试与纵跳测试的体测数据不是均为0,即该两项体测中存在一个或两个体测项目的体测数据不为0,则分别计算当前时间与体测数据不为0体测项目的体测时间的时间间隔,若时间间隔均大于5分钟,则进入步骤S37;否则,即至少存在一个体测项目的时间间隔不大于5分钟,则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间隔时间未达到;
S37,时间控制单元分别读取体测人员的账号内所记录的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以及其对应的体测时间,并找出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中最早的体测时间,计算当前时间与该最早的体测时间之间的时间间隔,判断该时间间隔是否大于1小时,若是,立即中断当前登陆的体测项目,显示屏(1101)上显示未在一个小时内完成所有的体测项目,需要重新进行测试;若否,则进行步骤S38;
S38,时间控制单元判断当前时间即该项体测的体测时间为满足不同体测项目之间的测试顺序及时间间隔,即进行步骤S4。
8.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中,管理平台(3)上显示各项体测中异常等级不为0的体测人员的本次体测数据、对应的体测时间、测试画面;管理平台(3)直接向异常等级为2的体测人员发送作弊消息,通知其处理结果。
9.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体质检测后的数据统计处理阶段III中对于个人或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的考核评定的具体方式如下所示:
所述管理平台(3)的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读取体测人员即个人的账号中所存储的关于各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根据《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分别计算出各个体测人员的国标分,并根据考核标准判定体测人员的体测结果;其中,若某个体测人员的账号中所存储的某项体测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数据不止一个,则选择其中最优的一个去计算该体测人员的国标分,并判定该体测人员的体测结果;
所述管理平台(3)的数据统计处理单元读取整个单位的所有体测人员的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体测结果,统计出该单位关于当前考核周期的体质检测的参与率、优良率、不及格率、作弊总人数、个人单项排名,并根据考核标准判定整个单位的体测结果。
CN201910447324.2A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ctive CN110251925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7324.2A CN11025192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447324.2A CN11025192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1925A true CN110251925A (zh) 2019-09-20
CN110251925B CN110251925B (zh) 2020-09-25

Family

ID=6791554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447324.2A Active CN110251925B (zh) 2019-05-27 2019-05-27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51925B (zh)

Cited B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8577A (zh) * 2020-04-23 2020-08-07 杭州赛鲁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体测方法及其智能体测系统
CN112245891A (zh) * 2020-09-10 2021-01-22 杭州瑞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多功能智能体测测试仪
CN112245890A (zh) * 2020-09-10 2021-01-22 杭州瑞佳科技有限公司 户外多功能智能体测测试仪
CN113244594A (zh) * 2021-04-19 2021-08-13 山东舜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系统
CN113750439A (zh) * 2021-10-22 2021-12-07 哈尔滨体育学院 一种武术弹跳训练辅助装置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9602A (zh) * 2011-11-10 2013-05-15 深圳泰山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学识别的体质检测方法与系统
TW201545097A (zh) * 2014-05-28 2015-12-01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體能測驗防弊方法、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CN107220590A (zh) * 2017-04-24 2017-09-29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防作弊网络调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93700A (zh) * 2017-12-11 2018-05-04 北京绿茵天地场馆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智能健身馆
CN109273088A (zh) * 2018-09-17 2019-01-25 侯尧珍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智能体检系统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099602A (zh) * 2011-11-10 2013-05-15 深圳泰山在线科技有限公司 基于光学识别的体质检测方法与系统
TW201545097A (zh) * 2014-05-28 2015-12-01 Univ Southern Taiwan Sci & Tec 體能測驗防弊方法、系統及電腦程式產品
CN107220590A (zh) * 2017-04-24 2017-09-29 广东数相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基于活体检测的防作弊网络调研方法、装置及系统
CN107993700A (zh) * 2017-12-11 2018-05-04 北京绿茵天地场馆经营管理有限公司 智能健身馆
CN109273088A (zh) * 2018-09-17 2019-01-25 侯尧珍 一种基于物联网和云计算的快速智能体检系统

Cited By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508577A (zh) * 2020-04-23 2020-08-07 杭州赛鲁班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体测方法及其智能体测系统
CN112245891A (zh) * 2020-09-10 2021-01-22 杭州瑞佳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户外多功能智能体测测试仪
CN112245890A (zh) * 2020-09-10 2021-01-22 杭州瑞佳科技有限公司 户外多功能智能体测测试仪
CN113244594A (zh) * 2021-04-19 2021-08-13 山东舜知信息科技有限公司 一种大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系统
CN113750439A (zh) * 2021-10-22 2021-12-07 哈尔滨体育学院 一种武术弹跳训练辅助装置
CN113750439B (zh) * 2021-10-22 2022-06-03 哈尔滨体育学院 一种武术弹跳训练辅助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51925B (zh) 2020-09-25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51925A (zh) 一种体质检测系统及其工作方法
US6336136B1 (en) Internet weight reduction system
CN108090688A (zh) 智能健身管理系统
CN104688233A (zh) 体质测试机
CN105784087A (zh) 一种网络体质测量装置及其测量方法
CN113244594A (zh) 一种大学生体质测试智能化系统
CN108294835A (zh) 一种物联网智能体检数据采集系统
CN110251927A (zh) 一种体质检测的防作弊方法
CN111508577A (zh) 一种智能体测方法及其智能体测系统
CN110251926A (zh) 一种体质检测方法
CN110123259A (zh) 体测系统及方法
CN109394246A (zh) 一种神经心理认知评估系统
CN211798714U (zh) 智能化仰卧起坐测试仪
CN108523898A (zh) 一种老年人体质测试椅
KR101929501B1 (ko) 다기능 일체형 체지방 측정기, 이와 통신하는 단말 장치 및 이를 포함하는 체형 관리 시스템
CN109464795A (zh) 一种智能体能考核系统
CN106693345A (zh) 俯卧撑标准计数管理系统
JP2010086220A (ja) 健康管理システム、測定端末及びサーバ
CN206881068U (zh) 一种智能仰卧起坐和俯卧撑计数系统
CN205041363U (zh) 一种视力监测统计装置
CN106390418B (zh) 一种超声波引体向上测试的实现方法
CN213488855U (zh) 一种拉力握力起坐测量仪
CN107423572A (zh) 一种体质监测设备
CN109419512A (zh) 一种体能测试方法与装置
CN106362384A (zh) 引体向上测试仪及其控制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00904

Address after: Room 202, building 3, new century business center, No. 16, Hehuan Road, hi tech Zone,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after: Anhui kangsui Health Technology Co., Ltd

Address before: 230088 Block A, Huabang World Trade Center, 190 Qianshan Road, Hefei City, Anhui Province

Applicant before: Xia Mao

TA01 Transfer of patent application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