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7454B - 一种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Google Patents
一种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Download PDFInfo
- Publication number
- CN110247454B CN110247454B CN201910561272.1A CN201910561272A CN110247454B CN 110247454 B CN110247454 B CN 110247454B CN 201910561272 A CN201910561272 A CN 201910561272A CN 110247454 B CN110247454 B CN 110247454B
- Authority
- CN
- China
- Prior art keywords
- interface
- state
- external
- equipment
- electronic device
- Prior art date
-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 Active
Links
- 238000003672 processing method Methods 0.000 title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26
- 238000007599 discharging Methods 0.000 claims abstract description 72
- 238000000034 method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32
- 238000012545 processing Method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20
- 230000004044 response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9
- 230000008569 process Effects 0.000 claims description 17
- 230000009471 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7
- 238000010586 dia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5
- 238000004891 commun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0000006870 fun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7726 management method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4
- 238000004590 computer program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2423 maintenance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2
- 230000011664 signaling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2
- 238000011982 device technology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3993 interac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986 modification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4048 modification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0750 progressive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0000001502 supplementing effect Effects 0.000 description 1
- 238000012546 transfer Methods 0.000 description 1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68—Battery or charger load switching, e.g. concurrent charging and load supply
-
- H—ELECTRICITY
- H02—GENERATION; CONVERSION OR DISTRIBUTION OF ELECTRIC POWER
- H02J—CIRCUIT ARRANGEMENTS OR SYSTEMS FOR SUPPLYING OR DISTRIBUTING ELECTRIC POWER; SYSTEMS FOR STORING ELECTRIC ENERGY
- H02J7/00—Circuit arrangements for charging or depolarising batteries or for supplying loads from batteries
- H02J7/007—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 H02J7/0071—Regulation of charging or discharging current or voltage with a programmable schedule
-
- H02J7/0077—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Power Engineering (AREA)
- Charge And Discharge Circuits For Batteries Or The Like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电子设备包括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状态,第一状态下,接口仅处于能够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第二状态下,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若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接口保持和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响应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接口处于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使得若外部设备需要电子设备供电,控制接口的模式处于放电模式,电子设备为外部设备供电;若外部设备需要为电子设备供电,保持接口处于充电模式,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实现了充放电的管理的目的。
Description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电子设备技术领域,更具体的说,是涉及一种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设备,例如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台式机具有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例如Type C接口;目前的Type C接口可以作为充放电接口,即电子设备可以为外部设备充电,外部设备也可以为电子设备充电,这样,充放电的管理就成为需要解决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有鉴于此,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第一方面,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接口处于仅能够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所述电量充放模式包括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
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
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第二方面,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接口处于仅能够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所述电量充放模式包括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
处理装置,用于:
获取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
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经由上述的技术方案可知,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包括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接口仅处于能够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在第二状态下,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若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接口保持和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响应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接口处于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从而使得若外部设备需要电子设备为其供电,控制接口的模式处于放电模式,电子设备就可以为外部设备供电;若需要外部设备为电子设备供电,保持接口处于充电模式,从而可以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实现了充放电的管理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申请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流程图;
图2为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下的几种情况流程图;
图3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
图4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接口、EC以及PD的硬件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EC和PD实现处理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的信令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
电子设备,例如PC(personal computer,个人计算机)、笔记本、台式机具有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电子设备通过接口与外部设备相连后,电子设备的接口可以处于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此时,外部设备处于接收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或者,电子设备的接口可以处于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此时,外部设备处于向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
电子设备在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后,电子设备的接口仅能处于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即接口被强制处于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二状态为高功耗的工作状态,例如,S0(工作状态)状态;本申请实施例中提及的第一状态为低功耗状态,例如,S3(待机)状态或S4(睡眠)状态或S5(关机)状态中任一种状态。
目前,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电子设备仍保持接口处于充电模式,不会变更接口所处的模式。可以理解的是,接口仍保持处于充电模式,该充电模式并不一定与外部设备所能处的模式相匹配,例如,若外部设备仅能处于接收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由于在从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后,接口被强制处于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在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接口仍保持处于充电模式,使得接口不能给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由于外部设备仅能处于接收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所以外部设备也不能给电子设备提供电能,接口和外部设备的所处的模式不相匹配,因此,充放电的管理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可选的,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需要用户人为插拔外部设备,即将外部设备从接口中拔出,再次插接在接口中。这种方式操作繁琐,影响用户体验。
为解决上述问题且不需要用户人为插拔外部设备,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处理方法。参见图1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流程图,该方法具体可以包括:
步骤S100、获取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一状态下,该接口被强制处于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即电子设备仅能够作为被充电的设备,而不可以为外部设备供电。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第二状态下,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这里的“能够”是指在第二状态下,需要满足一定的条件,例如,用户人为插拔外部设备,接口才能处于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若不满足一定条件,接口可能仍保持在充电模式,接口保持在充电模式下,不一定与外部设备处的模式相匹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于第一状态的电子设备的功耗低于处于第二状态的电子设备的功耗。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状态可以为S3(待机)状态或S4(睡眠)状态或S5(关机)状态中任一种状态。第二状态可以为S0(工作)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基于EC(Embedded Controller,嵌入式处理器)、PD(Power Delivering Controller,电量传输处理器)、CPU(Central ProcessingUnit,中央处理器)的状态,确定电子设备所处的状态。
例如,在S0(工作)状态下,EC、PD、CPU均处于工作状态;在S3(待机)状态或S4(睡眠)状态或S5(关机)状态中任一状态下,EC、PD处于工作状态,CPU处于非工作状态。
在由S3(待机)状态或S4(睡眠)状态或S5(关机)状态切换至S0(工作)状态时,EC可以唤醒CPU,即EC可以使得CPU从非工作模式切换至工作模式。基于此,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由EC监测上述状态切换信息。
步骤S110、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接口可以是TypeC接口或USB接口等。本申请实施例并不对接口的类型进行限定。
下面对“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进行说明。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但不限于以下两种“接口保持和外部设备连接”的形式。
第一种:接口与外部设备保持物理连接,但间断性的保持电连接。
上述“间断性的保持电连接”是指,在接口与外部设备保持物理连接的情况下,接口与外部设备在某个时刻断开电连接,再重新建立电连接。
第二种:接口与外部设备保持物理连接,且一直保持电连接。
上述电量充放模式包括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
下面对“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进行说明。
第一种:外部设备仅能够处于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那么接口处于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即为保持接口处于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
第二种:外部设备仅能够处于接收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那么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即为控制接口切换至为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放电模式。
第三种:外部设备即能处于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又能处于接收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
控制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即为外部设备与接口进行协商,以确定外部设备处于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中的一种。若外部设备处于充电模式,则接口处于放电模式;若外部设备处于放电模式,则接口处于充电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外部设备可以是诸如台式机、移动终端(例如智能手机)、ipad等设备,也可以是诸如适配器等设备。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处理方法,电子设备包括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接口仅处于能够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在第二状态下,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若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在接口保持和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响应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接口处于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从而使得若外部设备需要电子设备为其供电,控制接口的模式处于放电模式,电子设备就可以为外部设备供电;若需要外部设备为电子设备供电,保持接口处于充电模式,从而可以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实现了在不需要用户自己插拔外部设备的情况下,实现接口切换至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的目的,也实现了充放电的管理的目的。
下面结合“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两种实现形式,对上述步骤S110,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的过程进行说明。
在第一种“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实现形式下,即接口与外部设备保持物理连接,但间断性的保持电连接。步骤S110至少可以包括:
A1、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控制接口断开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然后重新建立与该外部设备的电连接,是用于模拟用户人为插拔外部设备的动作。
可以理解的是,用户在人为插拔外部设备的过程中,首先外部设备与接口断开电连接,然后外部设备与接口再重新建立电连接。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模拟用户插拔外部设备”的动作并非真正的拔下再插上外部设备,而是“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的过程中,接口始终与外部设备物理连接。
A2、响应于所述接口与所述外部设备的所述电连接,与所述外部设备协商与所述外部设备相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检测到电子设备的接口断开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然后再重新建立与该外部设备的电连接,那么可以与外部设备协商与该外部设备相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协商过程可以包括以下几种情况。
第一种:若外部设备仅能处于接收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那么协商结果为:电子设备的接口处于向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
第二种:若外部设备仅能处于向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那么协商结果为:电子设备的接口切换至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
第三种:若外部设备即能处于向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又能处于接收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则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的协商过程如下:
若电子设备想要保持处于充电模式,可以通过接口向外部设备发送表征接口保持处于充电模式的第一指令;若电子设备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表征外部设备同意处于放电模式的第一应答信息,那么外部设备处于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接口保持处于充电模式。若电子设备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表征外部设备不同意处于放电模式的第二应答信息,那么,接口切换至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外部设备切换至充电模式。
若电子设备想要切换至放电模式,可以通过接口向外部设备发送表征接口要切换至放电模式的第二指令;若电子设备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表征外部设备同意处于充电模式的第三应答信息,那么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相应的外部设备切换至充电模式;若电子设备接收到外部设备发送的表征外部设备不同意处于充电模式的第四应答信息,那么接口保持充电模式,相应的外部设备切换至放电模式。
上述对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进行协商的过程,是以电子设备为主导的,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以外部设备为主导,协商过程与上述过程类似,这里不再赘述。
A3、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所述电量充放模式。
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可以通过控制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即模拟用户插拔外部设备的动作,从而实现了在不需要用户自己插拔外部设备的情况下,接口切换至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的目的。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A1,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的过程具体可以包括:
B1、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至少表征所述外部设备能够处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以及能够处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外部设备与电子设备的接口初次连接后,电子设备可以通过接口中相应引脚获得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
以接口为Type C接口为例,在外部设备与电子设备的接口初次连接后,可以通过Type C接口的CC2/CC1引脚获得设备信息。
外部设备能够处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表征外部设备具有消耗电子设备的电量的功能;外部设备能够处于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表征外部设备具有补充电子设备的电量的功能。
B2、若所述设备信息表征所述外部设备至少能够处于充电模式,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
设备信息表征外部设备至少能够处于充电模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外部设备仅能处于充电模式;第二种情况:外部设备即能处于充电模式,又能处于放电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的目的是,模拟用户人为插拔外部设备的动作;即“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是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协商接口与外部设备相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的契机。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设备信息表征外部设备仅能够处于放电模式,即使“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协商的接口与外部设备相匹配的模式仍旧是:接口处于充电模式,外部设备处于放电模式;所以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设备信息表征外部设备仅能够处于放电模式,可以不执行“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这一步骤。
当然,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设备信息表征外部设备仅能够处于放电模式,那么接口仍然可以断开再重新建立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即电子设备可以与外部设备协商,通过协商使得电子设备的接口仍然保持充电模式。
可以理解的是,若电子设备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那么,电子设备的接口会被强制处于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若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电子设备的接口所处的模式可能会发生变更,例如切换为向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也可能不会发生变更,例如仍保持充电模式。
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若将电子设备的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那么会消耗电子设备的电量,使得电子设备可能不能保持在第二状态;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即使电子设备不能保持在第二状态,那么,也可以执行步骤“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在上述步骤S100之后,在上述步骤S110之前,本申请还可以包括:
C1、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若接口处于放电模式,电子设备保持处于第二状态的时间能够大于或等于第二阈值,那么确定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例如,若第二阈值是1分钟,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若电子设备的接口处于放电模式,电子设备保持处于第二状态的时间仅能够维持30秒,例如电子设备仅能为外部设备供电30秒后就重新切换至第一状态,那么确定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综上,可选的,以“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若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处于第二状态”为前提,将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才有意义,否则,不以“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若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处于第二状态”为前提,将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后,电子设备不能保持第二状态,例如,又重新切换至第一状态,接口会被强制切换至充电模式,那么就失去了将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的意义。
C2、若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执行步骤S11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实施例还可以包括C3:若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不执行步骤S11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确定第一参数具体表征哪种信息的方式可以包括多种情况,本申请提供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第一种,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确定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若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较多,例如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那么可能电子设备有足够的电量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电子设备可以保证在维持自身处于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
例如,若第一阈值为20%,若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为95%,即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较多,那么第一参数表征若接口处于放电模式,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第二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阈值可以是百分比形式,也可以是具体数值,例如第一阈值可以是20%,也可以是20千瓦时。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第一阈值是百分比形式,那么该百分比可以是基于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的具体数值与电子设备的电池的最大容量得到的,例如百分比可以是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的具体数值与电子设备的电池的最大容量的比值。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阈值可以基于实际情况确定,本申请实施例对此不进行限定。
第二种,若具有外接电源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确定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若具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那么即使电子设备的接口处于放电模式,那么可能电子设备也能够保持在第二状态,例如,若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大于电子设备为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那么电子设备的接口处于放电模式,电子设备也能够保持在第二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在电子设备由第二状态切换至第一状态后,接口被强制处于充电模式,此时,若外部设备处于放电模式,那么,接口能够接收外部设备为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在未执行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之前,接口仍保持处于充电模式,外部设备仍处于放电模式,此时,外部设备可能即为第二种情况中提及的外接电源,在执行上述步骤S110的过程中,在断开接口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再重新建立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的过程中,在断开接口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后,外部设备无法继续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若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较少,那么断开接口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可能导致电子设备不能维持在第二状态,例如重新切换至第一状态。
基于此,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在具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且,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阈值,且,外部设备处于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可以不执行步骤S110。以避免外部设备即为外接电源,在断开接口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后,会导致电子设备不能维持在第二状态的情况发生。
第三种,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具有外接电源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确定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可以理解的是,若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较多,例如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并且具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那么,无论外接电源是否为外部设备,电子设备自身就具有足够的电量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电子设备可以保证在维持自身处于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
例如,若第一阈值为15%,若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为20%,并且电子设备具有外接电源为其供电,那么第一参数可以表征若接口处于放电模式,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第二状态,即表征电子设备可以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
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阈值可以基于实际情况确定。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上述三种确定第一参数具体表征哪种信息的方式,下面结合上述三种确定第一参数具体表征哪种信息的方式具体进行说明。请参阅图2,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处理方法的另一种实现方式的流程图。
步骤S201: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判断是否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若是,执行步骤S202,若否,执行步骤S203。
步骤S202:判断外部设备是否处于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若是,执行步骤S203,若否,执行步骤S110。
步骤S203:判断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110,若否,不执行步骤S110。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外部设备处于放电模式,且具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外部设备即为外接电源;情况二,外部设备不是外接电源,外部设备和外接电源同时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
若为情况一,需要判断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说明电子设备仅依靠自己的电能即可在保证自身处于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可以执行步骤S110,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执行步骤S110才有意义。否则,在将电子设备的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的过程中,需要断开接口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可能使得电子设备在失去外部设备为自己提供的电能后,不能维持在第二状态,即不执行步骤S110,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执行步骤S110没有意义。
若为情况二(在图2中未示出),可以无需判断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与第一阈值的关系,因为,即使电子设备无法依靠自己的电能在保持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还能依靠外接电源的电能使得自己在保持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可以执行步骤S110,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执行步骤S110才有意义。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为情况二,还可以判断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是否大于或等于电子设备需要为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若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大于或等于电子设备需要为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那么,说明,电子设备可以在保持自身处于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可以执行步骤S110,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执行步骤S110才有意义。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具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且与电子设备连接的外部设备处于充电模式,说明外接电源一定不是外部设备,所以在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情况下,电子设备可以维持自身处于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可以执行步骤S110,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执行步骤S110才有意义。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没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且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由于电子设备本身具有的剩余电量较多,电子设备仅依靠自身的电能就可以使得自己在维持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可以执行步骤S110,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执行步骤S110才有意义。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没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且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阈值,由于电子设备本身具有的剩余电量较少,电子设备仅依靠自身的电能无法在维持第二状态的情况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不执行步骤S110,因为在这样的前提下,执行步骤S110没有意义。
在第二种“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实现形式下,即接口与外部设备保持物理连接,且一直保持电连接。步骤S110至少可以包括:
D1、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所述设备信息至少表征所述外部设备能够处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以及能够处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本步骤的具体实现过程可以如下:
D11、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
本步骤与上述步骤B1对应,详细可参照前述介绍,这里不再赘述。
D12、若所述设备信息表征所述外部设备至少能够处于充电模式,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设备信息表征外部设备至少能够处于充电模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
第一种情况:外部设备仅能处于充电模式;第二种情况:外部设备即能处于充电模式,又能处于放电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设备信息表征外部设备仅能够处于放电模式,即使执行“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接口与外部设备相匹配的模式中,接口仍旧是处于充电模式;所以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设备信息表征外部设备仅能够处于放电模式,可以不执行“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这一步骤。
当然,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设备信息表征外部设备仅能够处于放电模式,那么仍旧可以执行“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只是最终结果仍然是接口处于充电模式,外部设备处于放电模式。
D2、控制所述接口切换至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所述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在确定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后,直接控制接口切换至该电量充放模式,即接口不必断开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再重新建立与外部设备的电连接,而是强制接口进行模式的切换。
基于上述处理方法,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设备,该电子设备具有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该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接口处于仅能够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所述电量充放模式包括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
可选的,图3示出了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框图,参照图3,电子设备的硬件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处理装置31,至少一个接口32和通信总线33。
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处理装置31、接口32、通信总线33的数量为至少一个,且处理装置31、接口32通过通信总线33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处理装置31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嵌入式处理器EC以及电量传输处理器PD中至少一个。
接口32可以用于电子设备与外部设备连接,以使得电子设备至少可以通过接口32与外部设备进行数据交互。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接口可以包括多个引脚,例如至少包括:第一引脚、第二引脚,其中第一引脚用于接收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或者,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第二引脚可以与处理装置31电连接,使得处理装置31通过接口与外部设备进行协商,以使得接口处于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接口为Type C接口,那么第一引脚可以是VBUS引脚,第二引脚为CC2/CC1引脚。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处理装置31可以用于:
获取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
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可选的,所述处理装置31的细化功能和扩展功能可参照上文处理方法的描述。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上述处理装置31可以包括第一处理器、第二处理器以及第三处理器中至少一个,那么基于处理装置31的具体实现方式可以是以下四种情况中任一种。
第一种情况,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二处理器,其中,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二处理器与接口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可以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状态切换信息,将所述切换信息传输至第二处理器;第二处理器可以用于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参数,若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第一处理器将所述状态切换信息发送至第二处理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还可以用于:获取第一参数,若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第一处理器不执行将所述状态切换信息发送至第二处理器的操作。
以第一处理器为EC,第二处理器为PD为例,可以参见图4所示。若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EC可以获得表征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并可以将该状态切换信息发送至PD;PD接收EC发送的状态切换信息后,在接口保持和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可以基于该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接口处于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更加理解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第一种情况,下面以第一处理器为EC、第二处理器为PD为例,对上述处理装置31的具体实现方式进行说明。
如图5所示,为本申请实施例提供的基于EC和PD实现处理方法的一种实现方式的信令图。
步骤S501:EC 51检测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状态可以为S3(待机)状态或S4(睡眠)状态或S5(关机)状态中任一种状态。第二状态可以为S0(工作)状态。那么,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则是由S3(待机)状态或S4(睡眠)状态或S5(关机)状态中任一种状态切换至S0(工作)状态。
步骤S502:判断是否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若是,执行步骤S504,若否,执行步骤S503。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是EC或CPU执行步骤S502,图5中以EC执行步骤S502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说明若电子设备的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电子设备可能仍旧会保持在第二状态,因此执行步骤S504。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没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说明,若电子设备的接口切换至放电模式,电子设备可能不会保持在第二状态,例如,重新切换至第一状态,因此需要进一步判断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PD 52可以获取外部设备所处的当前模式,并发送至EC 51。EC51若检测到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且,外部设备所处的当前模式为放电模式,则不会执行步骤S504,或者,执行步骤S503。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外部设备处于放电模式,且具有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存在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外部设备即为外接电源;情况二,外部设备不是外接电源,外部设备和外接电源同时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为情况一,说明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第二状态,可能正是因为外部设备为自己提供电能,所以不执行步骤S504。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为情况一,需要判断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即执行步骤S503),若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说明电子设备仅依靠自己的电能即可在保证自身处于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可以执行步骤S504。
若为情况二,可以无需判断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与第一阈值的关系,因为,即使电子设备无法依靠自己的电能在保持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还能依靠外接电源的电能使得自己在保持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即可以执行步骤S504。
步骤S503:判断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是否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若是,执行步骤S504,若否,不执行任何操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可以是EC或CPU执行步骤S503,图5中以EC执行步骤S503为例进行说明。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无论有无外接电源为电子设备提供电能,若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说明电子设备仅依靠自己的电能即可在保证自身处于第二状态的前提下,为外部设备提供电能,因此可以执行步骤S504。
步骤S504:EC 51将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发送至PD。
步骤S505:PD 52接收到状态切换信息后,基于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外部设备是否能够至少处于充电模式,若是,执行步骤S506,若否,不执行任何操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外部设备能够至少处于充电模式,包括以下两种情况:情况一,外部设备仅能处于充电模式;情况二:外部设备即能处于充电模式,又能处于放电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外部设备仅能处于放电模式,即使PD重新协商接口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协商的最终结果,仍旧是接口处于充电模式,外部设备处于放电模式,所以若外部设备仅能处于放电模式,可以不执行任何操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外部设备仅能处于放电模式,那么也可以执行步骤S506,只是重新协商的结果与当前结果一样而已。
步骤S506:PD 52检测接口当前是否处于充电模式,若是,执行步骤S507,若否,不执行任何操作。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若接口不处于充电模式,那么应该处于放电模式,由于在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若PD不重新协商接口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那么,接口应该处于充电模式,所以,若接口已经处于放电模式,说明PD已经重新协商接口与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因此,无需执行任何操作。
可以理解的是,在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后,接口一般仍保持处于充电模式,因此步骤S506可以为一个可选的步骤,即步骤S505中若是可以直接执行步骤S507。
步骤S507:PD 52与接口协商接口与外部设备53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第二种情况,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可以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状态切换信息,生成第一控制指令,该第一控制指令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该第一控制指令可以用于控制电子设备执行步骤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电子设备可以利用第二处理器执行步骤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为EC,第二处理器为PD。
第三种情况,处理装置包括第二处理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可以获得表征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第二处理器还可以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自身可以检测到状态切换信息;在另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可以从第一处理器获得状态切换信息。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二处理器为PD,第一处理器为EC。
第四种情况,处理装置包括第三处理器。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与第二处理器连接,第一处理器与第三处理器连接,第二处理器与第三处理器连接,第二处理器与接口连接。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可以唤醒第三处理器,使得第三处理器从非工作状态切换至工作状态。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可以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状态切换信息,将该状态切换信息发送至第三处理器,即第三处理器可以获得表征电子设备由第一状态切换至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第三处理器可以在检测到第一处理器发送的状态切换信息后,生成第二控制指令并发送至第二处理器,该第二控制指令携带有状态切换信息,该第二控制指令可以用于控制第二处理器执行步骤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在一可选实施例中,第一处理器为EC,第二处理器为PD,第三处理器为CPU。
本申请实施例还提供一种可读存储介质,其上存储有计算机程序,所述计算机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如上述处理方法。
需要说明的是,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对于装置或系统类实施例而言,由于其与方法实施例基本相似,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
还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一个……”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
结合本文中所公开的实施例描述的方法或算法的步骤可以直接用硬件、处理器执行的软件模块,或者二者的结合来实施。软件模块可以置于随机存储器(RAM)、内存、只读存储器(ROM)、电可编程ROM、电可擦除可编程ROM、寄存器、硬盘、可移动磁盘、CD-ROM、或技术领域内所公知的任意其它形式的存储介质中。
对所公开的实施例的上述说明,使本领域专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或使用本申请。对这些实施例的多种修改对本领域的专业技术人员来说将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定义的一般原理可以在不脱离本申请的精神或范围的情况下,在其它实施例中实现。因此,本申请将不会被限制于本文所示的这些实施例,而是要符合与本文所公开的原理和新颖特点相一致的最宽的范围。
Claims (9)
1.一种处理方法,应用于电子设备,所述电子设备包括用于连接外部设备的接口,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接口处于仅能够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所述电量充放模式包括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其中,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低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所述第一状态为待机状态、睡眠状态和关机状态中任一种状态,第二状态为工作状态;
所述处理方法包括:
获取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
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所述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包括:
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
响应于所述接口与所述外部设备的所述电连接,与所述外部设备协商与所述外部设备相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所述电量充放模式。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方法,所述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包括:
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所述设备信息至少表征所述外部设备能够处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以及能够处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若所述设备信息表征所述外部设备至少能够处于充电模式,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1至2任一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
获取第一参数,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是否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若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执行步骤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以下任一种: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确定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若具有外接电源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确定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若所述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大于或等于第一阈值,且具有外接电源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确定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处理方法,包括以下至少一种:
在具有外接电源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且,所述电子设备的剩余电量小于第一阈值的情况下,还包括:若所述外部设备处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不执行步骤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所述处理方法还包括:若所述第一参数表征若所述接口处于为与其相连的外部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所述电子设备不能够保持在所述第二状态,不执行步骤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处理方法,所述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切换至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包括:
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所述设备信息至少表征所述外部设备能够处于接收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以及能够处于为所述电子设备提供电能的放电模式中的至少一种;
控制所述接口切换至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所述电量充放模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处理方法,所述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包括:
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获取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
若所述设备信息表征所述外部设备至少能够处于充电模式,基于所述外部设备的设备信息,确定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8.一种电子设备,包括:
接口,用于连接外部设备;
所述电子设备具有至少两种状态,在第一状态下,所述接口处于仅能够接收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提供的电能的充电模式;在第二状态下,所述接口能够处于与其连接的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所述电量充放模式包括充电模式或放电模式,其中,处于所述第一状态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低于处于所述第二状态的所述电子设备的功耗,所述第一状态为待机状态、睡眠状态和关机状态中任一种状态,第二状态为工作状态;
处理装置,用于:
获取表征所述电子设备由所述第一状态切换至所述第二状态的状态切换信息;
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包括: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断开再重新建立与所述外部设备的电连接;响应于所述接口与所述外部设备的所述电连接,与所述外部设备协商与所述外部设备相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所述电量充放模式。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电子设备,所述处理装置包括:第一处理器以及第二处理器,其中:
所述第一处理器,用于若检测到所述状态切换信息,将所述状态切换信息传输至所述第二处理器;
所述第二处理器,用于在所述接口保持和所述外部设备连接的情况下,响应所述状态切换信息,控制所述接口处于与所述外部设备匹配的电量充放模式。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61272.1A CN110247454B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Title |
---|---|---|---|
CN201910561272.1A CN110247454B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47454A CN110247454A (zh) | 2019-09-17 |
CN110247454B true CN110247454B (zh) | 2021-10-22 |
Family
ID=67889532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 Title | Priority Date | Filing Date |
---|---|---|---|
CN201910561272.1A Active CN110247454B (zh) | 2019-06-26 | 2019-06-26 | 一种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 Link |
---|---|
CN (1) | CN110247454B (zh) |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63301U (zh) * | 2016-12-29 | 2017-07-28 | 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超低功耗的type_c接口协议芯片 |
CN107480084A (zh) * | 2017-07-26 | 2017-12-15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Type‑C移动终端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207612082U (zh) * | 2017-11-02 | 2018-07-13 |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ype-c接口实现多种快充协议电路 |
Family Cites Families (11)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101267053B (zh) * | 2007-03-13 | 2012-10-03 | 联想移动通信科技有限公司 | 一种实现便携式设备之间电量互充的充电装置 |
EP1990887A1 (en) * | 2007-05-07 | 2008-11-12 | STMicroelectronics S.r.l. | A power management unit for battery-operated devices |
CN103545564B (zh) * | 2012-07-16 | 2015-12-09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充电电池单元及其缺陷检测方法 |
CN103682491B (zh) * | 2012-09-13 | 2016-04-27 |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间的充电方法、充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CN103683350B (zh) * | 2012-09-13 | 2016-09-07 | 华平信息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电子设备间的充电方法、充电电路以及电子设备 |
US10324877B2 (en) * | 2014-12-24 | 2019-06-18 | Texas Instruments Incorporated | Circuit and method for interfacing universal serial bus |
US10503683B2 (en) * | 2015-11-20 | 2019-12-10 | Parade Technologies, Ltd. | Service redirect over USB Type-C |
CN105912084A (zh) * | 2016-03-31 | 2016-08-31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信息处理方法及电子设备 |
KR102675073B1 (ko) * | 2016-07-12 | 2024-06-14 | 삼성전자주식회사 | Usb 인터페이스를 지원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usb 인터페이스 제어 방법 |
CN107147185B (zh) * | 2017-06-23 | 2021-01-15 | 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 一种智能设备之间的充电控制方法及装置 |
US11451067B2 (en) * | 2017-12-19 | 2022-09-20 | Intel Corporation | Method, apparatus and system to enhance a device policy manager to manage devices based on battery condition |
-
2019
- 2019-06-26 CN CN201910561272.1A patent/CN110247454B/zh active Active
Patent Citations (3)
Publication number | Priority date | Publication date | Assignee | Title |
---|---|---|---|---|
CN206363301U (zh) * | 2016-12-29 | 2017-07-28 | 珠海市一微半导体有限公司 | 超低功耗的type_c接口协议芯片 |
CN107480084A (zh) * | 2017-07-26 | 2017-12-15 | 深圳天珑无线科技有限公司 | Type‑C移动终端充电和数据传输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
CN207612082U (zh) * | 2017-11-02 | 2018-07-13 | 芯海科技(深圳)股份有限公司 | 一种基于type-c接口实现多种快充协议电路 |
Non-Patent Citations (2)
Title |
---|
ISO/IEC/IEEE International Standard - Systems and software engineering -- Vocabulary;ISO/IEC/IEEE 24765:2017(E);《IEEE》;20101231;全文 * |
Signal integrity for USB 3.1 Gen 2 front end challenging loss budget;Mahmoud A;《2015 IEEE 24th Electrical Performance of Electronic Packaging and Systems (EPEPS)》;20151028;全文 *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 Publication date |
---|---|
CN110247454A (zh) | 2019-09-17 |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 Publication Date | Title |
---|---|---|
EP2214077B1 (en) | Method and device for charging of mobile devices | |
TWI497272B (zh) | Usb集線器和usb集線器的電力供應方法 | |
JP5134037B2 (ja) | 待機電力の低減が可能な情報機器および電力の制御方法 | |
US7489974B2 (en) | Information processing apparatus and method for controlling power supply of the apparatus | |
JP6643994B2 (ja) | Usb接続により電子デバイスを充電する方法及び装置 | |
TWI539290B (zh) | 電源狀態控制信號 | |
US20130154551A1 (en) | Charging port | |
US11262828B2 (en) |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communicating power state information from an external energy storage device (EESD) to an information handling system | |
TW200419334A (en) | System and method for preserving state data of a personal computer in a standby state in the event of an AC power failure | |
CN112540304B (zh) | 电池电量管理方法、电子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 | |
CN101853970A (zh) | 一种通过通用串行总线接口充电的方法和装置 | |
CN105068959A (zh) | 一种终端以及具有数据交换功能的终端的充电方法和装置 | |
JP5986143B2 (ja) | 機能拡張装置の消費電力を管理する方法、携帯式電子機器および機能拡張装置 | |
JP2004070785A (ja) | シリアルバス接続機器ならびにドライバソフトウェア | |
CN202995613U (zh) | 死机复位装置 | |
CN110247454B (zh) | 一种处理方法以及电子设备 | |
EP3477426B1 (en) | Computer system, client device and display device | |
US10459503B2 (en) | Electronic system, terminal device, and function expansion device | |
CN107346905B (zh) | 供电方法及装置 | |
CN103049063A (zh) | 死机复位装置 | |
JP2014030358A (ja) | 電気電子機器に電力を供給する電池ユニットおよび電力の供給方法 | |
TWI766972B (zh) | 抽取式行動電源站之管理方法及系統 | |
CN105515076B (zh) | 调整参数的方法及装置 | |
CN111201522A (zh) | 通用串行总线设备和通用串行总线设备的省电方法 | |
WO2017166265A1 (en) | Reducing idle-time energy consumption in universal serial bus power delivery circuitry of power adapters |
Legal Events
Date | Code | Title | Descrip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PB01 | Public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SE01 |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 ||
GR01 | Patent grant | ||
GR01 | Patent gran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