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40277A -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 Google Patents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40277A
CN110240277A CN201810188454.4A CN201810188454A CN110240277A CN 110240277 A CN110240277 A CN 110240277A CN 201810188454 A CN201810188454 A CN 201810188454A CN 110240277 A CN110240277 A CN 11024027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water
growth belt
depth
zanjon
growth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10188454.4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琚泽文
卿杰
张俊
赵荣
周扣林
张贺涛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Original Assignee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filed Critical Shanghai Investigation Design and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SIDRI
Priority to CN201810188454.4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4027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4027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4027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3/00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3/3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 C02F3/322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characterised by the animals or plants used, e.g. algae use of algae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103/00Nature of the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to be treated
    • C02F2103/007Contaminated open waterways, rivers, lakes or ponds
    • CCHEMISTRY; METALLURGY
    • C02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SEWAGE, OR SLUDGE
    • C02F2203/00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 C02F2203/006Apparatus and plants for the biological treatment of water, waste water or sewage details of construction, e.g. specially adapted seals, modules, connections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生态修复单元,每个生态修复单元包括用于种植浅水沉水植物种的第一种植带、用于种植深水沉水植物种的第二种植带及深沟,第一种植带的水深小于第二种植带的水深,第二种植带的水深小于深沟的水深,第一种植带与第二种植带间设置第一放坡,第二种植带与深沟间设置第二放坡。本发明利用不同沉水植物的适宜水深和生境需求,按水深梯度塑造水下地形结构,避免因生境均质化造成的先锋种或少数竞争性强的植物大面积扩增蔓延,以实现同一水域中多种沉水植物共同生长,丰富水体生物多样性。

Description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态环境工程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背景技术
沉水植物是水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沉水植物丰富的湖泊水体表现为水质清澈、溶解氧高、藻类密度低、生物多样性高等特点。大量研究表明,沉水植物具有吸收水体氮、磷营养元素,增加水体溶解氧,抑制湖泊沉积物再悬浮和抑制浮游生物生长等作用,且可以为鱼类等水生动物提供饵料和栖息场所,对于提高水生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稳定性、控制水体富营养化具有重要的生态价值。因此,沉水植物广泛应用于富营养化水体治理和湖泊、河道的生态修复以及水质净化人工湿地生态系统的构建。
沉水植物的生长对水体透明度和水深条件要求较高,不同品种沉水植物的适宜生长水深不尽相同。目前,湖泊富营养化治理和水体生态修复更多的关注水质条件和沉水植物自身物种配置,而忽视了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水下地形生境营造,以致出现因生境均质化造成的先锋种或少数竞争性强的沉水植物大面积扩增蔓延,造成湖泊水体水生植物物种单一、生物多样性下降等问题;此外,单一物种沉水植物连片生长,进入衰亡期后大面积植物残体堆积覆盖水面,降低水体透光性,抑制水下光合作用和鱼类呼吸,对水体生态系统健康稳定造成不利影响,同时加大了沉水植物收割工作难度和管理成本。
发明内容
本发明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以克服现有技术的上述缺陷。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生态修复单元,每个所述生态修复单元包括用于种植浅水沉水植物种的第一种植带、用于种植深水沉水植物种的第二种植带及深沟,所述第一种植带的水深小于所述第二种植带的水深,所述第二种植带的水深小于所述深沟的水深,所述第一种植带与所述第二种植带间设置第一放坡,所述第二种植带与所述深沟间设置第二放坡。
优选地,所述第一种植带的水深为0.5~0.8m,所述第二种植带的水深为1.2~1.5m,所述深沟的水深大于2.5m。
优选地,所述浅水沉水植物种包括苦草、轮叶黑藻或大茨藻;所述深水沉水植物种包括狐尾藻、篦齿眼子菜或竹叶眼子菜。
优选地,所述第一放坡或所述第二放坡的坡度为1:2~1:3。
优选地,所述第一种植带呈圆形,所述第二种植带和所述深沟均呈环形,所述第一种植带位于所述第二种植带的环形圈内,所述第二种植带位于所述深沟的环形圈内。
优选地,第一种植带、第二种植带和深沟均呈长条状,且交替间隔布置。
如上所述,本发明涉及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利用不同沉水植物的适宜水深和生境需求,按水深梯度塑造水下地形结构,避免因生境均质化造成的先锋种或少数竞争性强的植物大面积扩增蔓延,以实现同一水域中多种沉水植物共同生长,丰富水体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塑造水深较深的不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深沟对沉水植物种植带进行间隔,避免因衰亡期大面积植物残体堆积覆盖水面抑制水下光合作用和鱼类呼吸,在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稳定的同时,降低沉水植物管理维护成本。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的地形断面示意图。
图3为图2地形断面沉水植物配置示意图。
图4为本发明另一实施例的平面布置示意图。
元件标号说明
1 第一种植带
11 浅水沉水植物种
12 第一放坡
2 第二种植带
21 深水沉水植物种
22 第二放坡
3 深沟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发明的其他优点及功效。
须知,本说明书所附图式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发明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发明所揭示的技术内容能涵盖的范围内。同时,本说明书中所引用的如“上”、“下”、“左”、“右”、“中间”等的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发明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发明可实施的范畴。
如图1至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包括至少一个生态修复单元,每个所述生态修复单元包括第一种植带1、第二种植带2及深沟3,所述第一种植带1的水深小于所述第二种植带2的水深,所述第二种植带2的水深小于所述深沟3的水深,所述第一种植带1与所述第二种植带2间设置第一放坡12,所述第二种植带2与所述深沟3间设置第二放坡22。其中第一种植带1用于种植适宜浅水生长、对水体透明度要求较高的浅水沉水植物种11,所述浅水沉水植物种11包括苦草、轮叶黑藻或大茨藻等;第二种植带2用于种植对水体透明度要求相对较低的适宜较大水深的深水沉水植物种21,所述深水沉水植物种21包括狐尾藻、篦齿眼子菜或竹叶眼子菜等;所述深沟水深大于2.5m,一般景观水体中绝大部分沉水植物在该水深条件下无法正常生长,形成天然间隔,在水体表面形成“天窗”区,满足水下光合作用光照需求,促进下层水体和大气之间物质能量交换,同时满足管理维护船只通行需求。
优选地,所述第一种植带1的水深为0.5~0.8m,,苦草、金鱼藻、轮叶黑藻和大茨藻等在一般水体中适宜生长水深在1m以下,一级浅滩0.5~0.8m水深为此类适宜浅水生长的沉水植物提供适宜的水深条件,避免其他沉水植物竞争抢占生态位,同时为浅水生长的底栖动物提供适宜生境;所述第二种植带2的水深为1.2~1.5m,此深度水深条件下先锋种狐尾藻、眼子菜科的一些沉水植物,以及入侵种水盾草均能够快速繁殖扩增。
优选地,所述第一放坡12或所述第二放坡22的坡度根据土壤地质条件一般控制在1:2~1:3。第一放坡12或所述第二放坡22属于水深渐变区,多种沉水植物生态位在此重叠,激烈的种间竞争和边缘效应使该区域群落结构复杂多样。本发明水下沉水植物种植地形在不减少水体库容的同时,大大增加了水深渐变区面积,增加水体生态系统的多样性和稳定性。沉水植物配置过程中,第一放坡12或所述第二放坡22可不种植沉水植物,为沉水植物自然蔓延生长提供空间,促进水体生态修复次生群落演替的快速进行。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可有多种平面组合布置形式,同时不降低水体库容,即生态修复单元设置两个或者多个。以下提供两种优选实施例,第一种优选实施例:如图1至图3所示,第一种植带1、第二种植带2和深沟3均呈长条状,且交替间隔布置;第二种优选实施例:所述第一种植带1呈圆形,所述第二种植带2和所述深沟3均呈环形,所述第一种植带1位于所述第二种植带2的环形圈内,所述第二种植带2位于所述深沟3的环形圈内。
本发明提供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利用生态位理论和沉水植物对水深条件的生境需求,按水深梯度塑造水下地形,避免因生境均质化造成的先锋种或少数竞争性强的植物大面积扩增蔓延,以实现同一水域中多种沉水植物共同生长,丰富水体生物多样性;同时通过塑造水深较深的不适宜沉水植物生长的深沟对沉水植物种植带进行间隔,避免因衰亡期大面积植物残体堆积覆盖水面抑制水下光合作用和鱼类呼吸,在维持水体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和健康稳定的同时,降低沉水植物管理维护成本,具有较强的实用性和推广价值。
综上所述,本发明有效克服了现有技术中的种种缺点而具高度产业利用价值。
上述实施例仅例示性说明本发明的原理及其功效,而非用于限制本发明。任何熟悉此技术的人士皆可在不违背本发明的精神及范畴下,对上述实施例进行修饰或改变。因此,举凡所属技术领域中具有通常知识者在未脱离本发明所揭示的精神与技术思想下所完成的一切等效修饰或改变,仍应由本发明的权利要求所涵盖。

Claims (6)

1.一种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至少一个生态修复单元,每个所述生态修复单元包括用于种植浅水沉水植物种(11)的第一种植带(1)、用于种植深水沉水植物种(21)的第二种植带(2)及深沟(3),所述第一种植带(1)的水深小于所述第二种植带(2)的水深,所述第二种植带(2)的水深小于所述深沟(3)的水深,所述第一种植带(1)与所述第二种植带(2)间设置第一放坡(12),所述第二种植带(2)与所述深沟(3)间设置第二放坡(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带(1)的水深为0.5~0.8m,所述第二种植带(2)的水深为1.2~1.5m,所述深沟(3)的水深大于2.5m。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浅水沉水植物种(11)包括苦草、轮叶黑藻或大茨藻;所述深水沉水植物种(21)包括狐尾藻、篦齿眼子菜或竹叶眼子菜。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放坡(12)或所述第二放坡(22)的坡度为1:2~1:3。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种植带(1)呈圆形,所述第二种植带(2)和所述深沟(3)均呈环形,所述第一种植带(1)位于所述第二种植带(2)的环形圈内,所述第二种植带(2)位于所述深沟(3)的环形圈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其特征在于:第一种植带(1)、第二种植带(2)和深沟(3)均呈长条状,且交替间隔布置。
CN201810188454.4A 2018-03-07 2018-03-07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Pending CN11024027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8454.4A CN110240277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810188454.4A CN110240277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40277A true CN110240277A (zh) 2019-09-17

Family

ID=67882118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10188454.4A Pending CN110240277A (zh) 2018-03-07 2018-03-07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40277A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77934U (zh) * 2010-08-12 2011-03-30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102491523A (zh) * 2011-11-25 2012-06-13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复合材料
CN103043800A (zh) * 2012-12-28 2013-04-17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复合型表流湿地系统
CN103951067A (zh) * 2014-04-23 2014-07-30 广东中大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以多种沉水植物组合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处理农村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04787887A (zh) * 2015-04-03 2015-07-22 暨南大学 用于河涌或水塘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自然平流式生态系统及工法
CN206395932U (zh) * 2016-11-30 2017-08-11 郑州大学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水体原位生物生态修复集成系统
CN208200521U (zh) * 2018-03-07 2018-12-07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201777934U (zh) * 2010-08-12 2011-03-30 上海海洋大学 一种连续可调式沉水植物种植网床
CN102491523A (zh) * 2011-11-25 2012-06-13 北京师范大学 一种修复水体重金属污染的生态复合材料
CN103043800A (zh) * 2012-12-28 2013-04-17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 复合型表流湿地系统
CN103951067A (zh) * 2014-04-23 2014-07-30 广东中大环保科技投资有限公司 一种使用以多种沉水植物组合为基础的生态系统处理农村污水的系统及方法
CN104787887A (zh) * 2015-04-03 2015-07-22 暨南大学 用于河涌或水塘的硝化反硝化脱氮自然平流式生态系统及工法
CN206395932U (zh) * 2016-11-30 2017-08-11 郑州大学 一种用于城市河道水体原位生物生态修复集成系统
CN208200521U (zh) * 2018-03-07 2018-12-07 上海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1743886B (zh) 红树植物水面种植方法
CN203999152U (zh) 一种由水生动植物立体配置的水体净化系统
CN103814857B (zh) 一种鱼蟹养殖池及其养殖方法
CN104285868A (zh) 一种凡纳滨对虾鱼虾混养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6259102A (zh) 一种南美白对虾高产养殖系统及其培育方法
CN101381164B (zh) 基于池塘的网箱式生物浮筏种植青饲料和净化水质方法
CN106942226A (zh) 促进虾、蟹塘中水草和有益藻类生长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KR102037627B1 (ko) 성게 육상 축양을 위한 양식수조, 이를 이용한 성게 육상 양식 방법
CN100445220C (zh) 鲢鱼、鳙鱼和刚毛藻联合控藻方法
CN105123594A (zh) 一种大鲵生态循环池及其养殖大鲵的方法
CN208200521U (zh)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CN102219307A (zh) 以渔控草的可移动式网箱处理氮磷污染水体的方法
CN209135151U (zh) 一种仿生态集约化循环水养殖明暗嵌合温室系统
CN110240277A (zh) 用于水体生态修复的水下地形结构
CN104003523A (zh) 一种基于生态网箱的水质净化方法
CN105123578B (zh) 一种海参和金乌贼池塘混养方法
CN103430871A (zh) 一种科学精确化四鳃鲈鱼人工培育方法
CN100463869C (zh) 鳙鱼、草鱼、刚毛藻和透明溞多生物协同控藻方法
Langdon et al. An environmentally-sustainable, integrated, co-culture system for dulse and abalone production
CN105236579A (zh) 控制湖泊沉积物-水界面营养盐平衡的方法
WO2018124963A1 (en) Device and system for trophic cultivation of organisms in water
CN100497198C (zh) 草鱼、刚毛藻和透明溞多生物协同控藻方法
CN103626299B (zh) 细鳞鲴、三角帆蚌、铜锈环棱螺、菖蒲协同控制铜绿微囊藻及水质净化方法
CN113371951A (zh) 一种基于水生植物与微生物耦合模式下的池塘养殖水体原位生态净化系统
CN113455428A (zh) 一种马夫鱼的人工育苗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