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5867B -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 Google Patents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5867B
CN110235867B CN201910655342.XA CN201910655342A CN110235867B CN 110235867 B CN110235867 B CN 110235867B CN 201910655342 A CN201910655342 A CN 201910655342A CN 110235867 B CN110235867 B CN 110235867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earthworms
breeding
ridge
earthworm
planting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655342.X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5867A (zh
Inventor
曹云娥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Ningxia University
Original Assignee
Ningxia University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Ningxia University filed Critical Ningxia University
Priority to CN201910655342.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586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586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5867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5867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5867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KANIMAL HUSBANDRY; AVICULTURE; APICULTURE; PISCICULTURE; FISHING; 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0Rearing or breeding animals, not otherwise provided for; New or modified breeds of animals
    • A01K67/033Rearing or breeding invertebrates; New breeds of invertebrates
    • A01K67/0332Earthworm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Zoology (AREA)
  • Animal Husbandry (AREA)
  • Biodiversity & Conservation Biology (AREA)
  • Cultivation Of Plant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为:将棚室内的土地分为m条垄;第n茬时,按照第一条垄种植果蔬,相邻第二条垄铺设饵料养殖蚯蚓,第二条垄不靠近第一条垄的一侧设置走道,按照果蔬种植垄、蚯蚓养殖垄、走道的顺序,重复排列;第n+1茬时,将上一茬种植果蔬的位置作为走道,在上一茬养殖蚯蚓的位置种植果蔬,在上一茬的走道上铺设饵料养殖蚯蚓;其中,n为≥1的自然数,m为≥3的自然数;本发明方法简单,操作方便,采用的器材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产品效益高,得到的蚯蚓颜色红润,状态好,种植的蔬菜能够减少肥料的使用,回收蚯蚓时蚯蚓的品相好,实现蚯蚓与果蔬种植的双丰收,适合推广和应用。

Description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养殖与种植领域制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本发明涉及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背景技术
蚯蚓是一种营腐生生活动物,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以腐败的有机物为食。现有的蚯蚓养殖手段一般采用蚯蚓养殖箱进行养殖,采用该方法养殖得到的蚯蚓一般活性低,由于蚯蚓的母代一般不喜与子代同区生活,而养殖箱的场地有限容易导致蚯蚓养殖年投入与产出比例不高,效益不好;
传统养殖蚯蚓的手段不能充分利用蚯蚓粪的优势且场地有限经济效益不高,种植果蔬也容易产生很多尾菜等有机垃圾,处理起来很麻烦,因此需要一种能够将两者劣势和优势进行互补结合的方法。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一个目的是解决至少上述问题,并提供至少后面将说明的优点。
本发明还有一个目的是提供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生产效益高,得到的蚯蚓颜色红润,状态好,种植的蔬菜能够少用,甚至不用肥料,回收蚯蚓时蚯蚓的品相好,实现蚯蚓与果蔬种植的双丰收,适合推广和应用。
为了实现根据本发明的这些目的和其它优点,提供了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棚室内的土地分为m条垄;
第n茬时,按照第一条垄种植果蔬,相邻第二条垄铺设饵料养殖蚯蚓,第二条垄不靠近第一条垄的一侧设置走道,按照果蔬种植垄、蚯蚓养殖垄、走道的顺序,重复排列;
第n+1茬时,将上一茬种植果蔬的位置作为走道,在上一茬养殖蚯蚓的位置种植果蔬,在上一茬的走道上铺设饵料养殖蚯蚓;
其中,n为≥1的自然数,m为≥3的自然数。
优选的是,所述垄的宽度范围为80~100cm,走道的宽度为80cm。
优选的是,所述土地为露地盐碱地、荒地时,第1茬时,用基质袋或栽培槽做果蔬种植垄,其中基质袋内的基质为含有蚯蚓粪的土壤。
优选的是,所述蚯蚓养殖垄上设有蚯蚓养殖组件,其包括:
防逃逸板,其为长方形,所述蚯蚓养殖垄内埋设有两相对倾斜的防逃逸板,两防逃逸板将蚯蚓养殖垄内隔出竖直截面轮廓为倒梯形的养殖槽,所述养殖槽内填充有半腐熟状态的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料,所述防逃逸板的长度与蚯蚓养殖垄的长度相对应,所述防逃逸板埋设后的竖直高度大于25cm;
活动板,其竖直设置在养殖槽内且与两防逃逸板均垂直,两防逃逸板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多对卡槽,每对卡槽的槽口相对设置,多个活动板分别可拆卸的插设于多对卡槽间,每一活动板与所述梯形空间截面轮廓相匹配,以将两防逃逸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养殖区和多个收集区;其中,养殖区的长度为60cm,收集区的长度为15-25cm,所述养殖区与所述收集区交替设置;
多组筛网,每组筛网由两等大的筛网单元组成,所述筛网的组数与所述养殖区的个数相对应,每组筛网中的两筛网单元沿养殖槽长度方向相互间隔的竖直埋设在一养殖区内,以将所述养殖区分隔成两侧的子代养殖区和中间的母代养殖区每一筛网单元的网孔孔径在0.3-0.5cm之间。
优选的是,所述活动板为实心板或孔径为0.3-0.5cm的筛网板或孔径为0.5-1cm的筛网板中的一种。
优选的是,每筛网中两筛网单元相对的两侧面中心处均设有水平的灯带。
优选的是,两防逃逸板相对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滴灌保湿水管。
优选的是,所述防逃逸板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波浪纹。
本发明至少包括以下有益效果:
第一、采用果蔬种植与蚯蚓养殖轮作的方式进行蚯蚓养殖,一方面能够增大蚯蚓的养殖面积,提高蚯蚓排泄物的利用率,另一方面又能活化土壤提高土壤的有机质含量,采用该活化后的土壤种植果蔬,能够使果蔬在种植过程中不使用或者少使用化学肥料,得到的果蔬化学试剂残留量少,更健康环保;此外,果蔬种植过程中产生的残枝和侧枝可以供给蚯蚓作为肥料,实现果蔬种植和蚯蚓养殖的两者互补;
第二、通过采用蚯蚓养殖组件一方面能够将蚯蚓母代和子代进行一定的隔离,一定程度上避免种群竞争,保证蚯蚓的产量和质量;
第三、通过设置收集区,在需要收集蚯蚓的时期在收集区内放置蚯蚓引诱剂,在种植区设置灯带,利用引诱法和蚯蚓的避光性对蚯蚓进行驱赶,防止大范围翻筛泥土,减少收集蚯蚓的工作量。
本发明的其它优点、目标和特征将部分通过下面的说明体现,部分还将通过对本发明的研究和实践而为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理解。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发明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中田垄种植示意图;
图2为本发明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蚯蚓养殖垄中蚯蚓养殖组件的俯视图;
图3为本发明其中一种技术方案所述蚯蚓养殖垄的截面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下述实施例中,果蔬为低矮灌木或藤蔓植物,以一年生植物的品种最佳,包括但是不限于以下品种:辣椒、茄子、西红柿、大白菜等十字花科的植物、萝卜、胡萝卜;西瓜、甘蔗、草莓、葡萄;
茬是指在同一块地上,农作物种植或生长的次数;
如图1-3所示,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如下述实施例所示:
<实施例1>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棚室内的土地分为6条垄,每一条垄的宽度范围为100cm;
第1茬时,按照第一条垄种植果蔬,相邻第二条垄铺设饵料养殖蚯蚓,第二条垄不靠近第一条垄的一侧设置走道5,按照果蔬种植垄1、蚯蚓养殖垄、走道5的顺序,重复排列,直至6条垄全部安排完毕,所述走道5的宽度为80cm;
以种植西红柿为例,西红柿种植在果蔬种植垄1上,西红柿的植株间距为20cm,然后再对蚯蚓养殖垄进行处理,在蚯蚓养殖垄上沿长度方向挖多个养殖坑,坑深度约为35-40cm,每个养殖坑之间夹设有收集坑,将半腐熟状态的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料等蚯蚓养殖用的腐质肥料在养殖坑内铺设一层,层厚约5cm,第一次养殖时还需在腐质肥料上方撒一层蚯蚓粪便,以防蚯蚓不适应环境死亡,然后在蚯蚓粪便上方投放蚓种,投放量为0.3-0.8kg/m2,在蚓种上方填埋泥土并定期喷水,保证蚯蚓养殖垄的湿度在70%以上,所述蚯蚓养殖垄的两侧还设有宽0.3m的排水沟;
第2茬时,将上一茬种植果蔬的位置作为走道5,在上一茬养殖蚯蚓的位置种植果蔬,在上一茬的走道5上铺设饵料养殖蚯蚓,进行轮作;
后续的茬的种植方法为继续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轮作种植。
<实施例2>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土地为露地盐碱地、荒地,先将棚室内的土地分为6条垄,每一条垄的宽度范围为80cm;
第1茬时,用基质袋或栽培槽做果蔬种植垄1基质袋内的基质为含有蚯蚓粪的土壤,按照第一条果蔬种植垄1,相邻第二条垄铺设饵料养殖蚯蚓,第三条垄设置为走道5的方式,按照果蔬种植垄1、蚯蚓养殖垄、走道5的顺序,重复排列,其中所述基质袋是埋设在果蔬种植垄1内以保证果蔬种植前期的充足营养,走道5的宽度为80cm;
以种植西瓜为例,西瓜种植在果蔬种植垄1上,西瓜的植株间距为65cm,然后再对蚯蚓养殖垄进行处理,在蚯蚓养殖垄上沿长度方向挖多个养殖坑,坑深度约为35-40cm,每个养殖坑之间夹设有收集坑,将半腐熟状态的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料等蚯蚓养殖用的腐质肥料在养殖坑内铺设一层,层厚约5cm,第一次养殖时还需在腐质肥料上方撒一层蚯蚓粪便,以防蚯蚓不适应环境死亡,然后在蚯蚓粪便上方投放蚓种,投放量为0.3-0.8kg/m2,在蚓种上方填埋泥土并定期喷水,保证蚯蚓养殖垄的湿度在70%以上,所述蚯蚓养殖垄的两侧还设有宽0.3m的排水沟;
第2茬时,将第1茬种西瓜的位置作为走道5,在第1茬养殖蚯蚓的位置种植果蔬,在上一茬的走道5上铺设饵料养殖蚯蚓;
后续的茬的种植方法为继续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轮作种植。
<实施例3>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棚室内的土地分为8条垄,每一条垄的宽度范围为80cm;
第1茬时,按照第一条垄种植果蔬,相邻第二条垄铺设饵料养殖蚯蚓,第二条垄不靠近第一条垄的一侧设置走道5,按照果蔬种植垄1、蚯蚓养殖垄、走道5的顺序,重复排列;所述走道5的宽度为80cm;
以种辣椒为例,辣椒种植在果蔬种植垄1上,辣椒的植株间距为20cm,然后再对蚯蚓养殖垄进行处理,在蚯蚓养殖垄上设蚯蚓养殖组件,蚯蚓养殖组件包括:
防逃逸板6,其为长方形,斜插在蚯蚓养殖垄内,两防逃逸板6将蚯蚓养殖垄内隔出竖直截面轮廓为倒梯形的养殖槽,使得养殖槽的深度至少为35cm,保证有适宜的空间供蚯蚓活动,所述养殖槽内的最底层铺设有半腐熟状态的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蚯蚓养殖肥料,所述防逃逸板6的长度与蚯蚓养殖垄的长度相对应,所述防逃逸板6埋设后的竖直高度大于25cm;
活动板9,其竖直设置在养殖槽内且与两防逃逸板6均垂直,两防逃逸板6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多对卡槽8,每对卡槽8的槽口相对设置,多个活动板9分别可拆卸的插设于多对卡槽8间,每一活动板9与所述梯形空间截面轮廓相匹配,以将两防逃逸板6之间的梯形空间分隔为多个养殖区和多个收集区4;其中,养殖区的长度为60cm,收集区4的长度为15-25cm,所述养殖区与所述收集区4交替设置,然后再所述养殖区内填充蚯蚓肥料,主要为牲畜粪便、腐烂菜叶瓜果等当该养殖垄为第一次养殖蚯蚓时,还需要在蚯蚓养殖肥料的上部铺设一层蚯蚓粪便,防止蚯蚓不适应新环境,在铺设好的养殖区内插多组筛网;
多组筛网,每组筛网由两等大的筛网单元7组成,每组筛网的宽度至少为35cm,所述筛网单元7类似现有技术中纱窗的结构,包括框体和网面,以保证能够有效的对养殖区内的蚯蚓进行隔离,所述筛网的组数与所述养殖区的个数相对应,每组筛网中的两筛网单元7沿养殖槽长度方向相互间隔的竖直埋设在一养殖区内,以将所述养殖区分隔成两侧的子代养殖区3和中间的母代养殖区2,每一筛网单元7的网孔孔径在0.3-0.5cm之间,两筛网单元7间的间隔为46cm,插设好筛网后,在母代养殖区2内投放蚓种,然后覆盖泥土,并定期喷水,保证蚯蚓养殖垄的湿度在70%以上,所述蚯蚓养殖垄的两侧还设有宽0.3m的排水沟;
其中,所述活动板9为实心板或孔径为0.3-0.5cm的筛网板或孔径为0.5-1cm的筛网板中的一种,在养殖蚯蚓的前30天活动板9用实心板,以保证蚓种不会跑到收集区4,影响后续的收集工作,养殖蚯蚓的第31天-第65天活动板9用孔径为0.3-0.5cm的筛网板,使幼年蚯蚓能够有充足的地方活动,而母代蚯蚓限制在母代养殖区2内,养殖蚯蚓的第66天-第90天活动板9用孔径为0.5-1cm的筛网板,90天结束后,可以进行蚯蚓的收集工作,在收集区4的表面投放腐熟的豆渣,按照250g/m2的投放密度,在收集区4的土壤内10-20cm处埋设新鲜的腐熟料,以达到引诱蚯蚓的目的,每隔3天挖收集区4的表层泥土收集一次蚯蚓,每次的收集量可达到80-90%,连续收集三次即可基本上收集完全蚯蚓;
第2茬时,将上一茬种植果蔬的位置作为走道5,在上一茬养殖蚯蚓的位置种植果蔬,在上一茬的走道5上铺设饵料挖养殖坑养殖蚯蚓;
后续的茬的种植方法为继续按照上述方法进行轮作种植。
<实施例4>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将棚室内的土地分为m条垄;
第n茬时,按照第一条垄种植果蔬,相邻第二条垄铺设饵料养殖蚯蚓,第二条垄不靠近第一条垄的一侧设置走道5,按照果蔬种植垄1、蚯蚓养殖垄、走道5的顺序,重复排列;
第n+1茬时,将上一茬种植果蔬的位置作为走道5,在上一茬养殖蚯蚓的位置种植果蔬,在上一茬的走道5上铺设饵料养殖蚯蚓;
蚯蚓养殖垄上设有蚯蚓养殖组件,其包括:
防逃逸板6,其为长方形,斜插在蚯蚓养殖垄内,两防逃逸板6将蚯蚓养殖垄内隔出竖直截面轮廓为倒梯形的养殖槽,使得养殖槽的深度至少为35cm,保证有适宜的空间供蚯蚓活动,所述养殖槽内的最底层铺设有半腐熟状态的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蚯蚓养殖肥料,所述防逃逸板6的长度与蚯蚓养殖垄的长度相对应,所述防逃逸板6埋设后的竖直高度大于25cm;
活动板9,其竖直设置在养殖槽内且与两防逃逸板6均垂直,两防逃逸板6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多对卡槽8,每对卡槽8的槽口相对设置,多个活动板9分别可拆卸的插设于多对卡槽8间,每一活动板9与所述梯形空间截面轮廓相匹配,以将两防逃逸板6之间的梯形空间分隔为多个养殖区和多个收集区4;其中,养殖区的长度为60cm,收集区4的长度为15-25cm,所述养殖区与所述收集区4交替设置,然后再所述养殖区内填充蚯蚓肥料,主要为牲畜粪便、腐烂菜叶瓜果等当该养殖垄为第一次养殖蚯蚓时,还需要在蚯蚓养殖肥料的上部铺设一层蚯蚓粪便,防止蚯蚓不适应新环境,在铺设好的养殖区内插多组筛网;
多组筛网,每组筛网由两等大的筛网单元7组成,每组筛网的宽度至少为35cm,以保证能够有效的对养殖区内的蚯蚓进行隔离,所述筛网的组数与所述养殖区的个数相对应,每组筛网中的两筛网单元7沿养殖槽长度方向相互间隔的竖直埋设在一养殖区内,以将所述养殖区分隔成两侧的子代养殖区3和中间的母代养殖区2,每一筛网单元7的网孔孔径在0.3-0.5cm之间,两筛网单元7间的间隔为46cm,插设好筛网后,在母代养殖区2内投放蚓种,然后覆盖泥土,并定期喷水,保证蚯蚓养殖垄的湿度在70%以上,所述蚯蚓养殖垄的两侧还设有宽0.3m的排水沟;
其中,所述活动板9为实心板或孔径为0.3-0.5cm的筛网板或孔径为0.5-1cm的筛网板中的一种,在养殖蚯蚓的前30天活动板9用实心板,以保证蚓种不会跑到收集区4,影响后续的收集工作,养殖蚯蚓的第31天-第65天活动板9用孔径为0.3-0.5cm的筛网板,使幼年蚯蚓能够有充足的地方活动,而母代蚯蚓限制在母代养殖区2内,养殖蚯蚓的第66天-第90天活动板9用孔径为0.5-1cm的筛网板,90天结束后,可以进行蚯蚓的收集工作,在收集区4的表面投放腐熟的豆渣,按照250g/m2的投放密度,在收集区4的土壤内10-20cm处埋设新鲜的腐熟料,以达到引诱蚯蚓的目的,同时在每组筛网中两筛网单元7相对的两侧面中心处均设有水平的灯带10,以驱使蚯蚓向收集区4移动,每隔3天挖收集区4的表层泥土收集一次蚯蚓,每次的收集量可达到80-90%,连续收集三次即可基本上收集完全蚯蚓;
第2茬时,将上一茬种植果蔬的位置作为走道5,在上一茬养殖蚯蚓的位置种植果蔬,在上一茬的走道5上铺设饵料挖养殖坑养殖蚯蚓;
其中,在两防逃逸板6相对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滴灌保湿水管,以保证土壤具有一定湿润度,提高蚯蚓的活性,在所述防逃逸板6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波浪纹,使在进行滴灌时水流接触的土壤横向面积更大,防止滴灌的水向地下渗入过快。
<对比例1>
采用蚯蚓盒进行养殖,采用现有专利CN104026077B的蚯蚓养殖方法进行操作;
实验例
一、通过对一年,一茬的种植效果进行估算:
投入包括:
通过统计土地流转租金、塑料大棚的租金、蚯蚓的肥料和蚓种、种植果蔬的肥料、种植果蔬的种子、滴管设备、电费、原料费用、管理人员工资;
产出包括:
自繁蚓种、收获的果蔬、成熟的蚯蚓;
综上养殖蚯蚓的总的年投入产出比率,得到表1;
表1、蚯蚓年投入与产出比率
组别 年投入与产出比率
实施例1 1:3.8
实施例2 1:3.6
实施例3 1:3.7
实施例4 1:3.9
对比例1 1:3.2
综上,可以看出实施例1~4的总年投入和产出比在1:3.5以上,最优能达1:3.9,这样的效益在农业生产中是可观的。
二、蚯蚓对土壤质量的改善
通过对养殖蚯蚓前后,露地和盐碱地区的土壤进行性质及有机质含量检测得到表2;
表2
Figure BDA0002136702120000081
Figure BDA0002136702120000091
通过上述数据可以看出,养殖蚯蚓后,盐碱地区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得到明显提高,土壤的总孔隙度变大,毛细管孔隙率增大,说明土壤的保水防渗能力得到大大加强,因此也实现了对土壤土质的改善。
尽管本发明的实施方案已公开如上,但其并不仅仅限于说明书和实施方式中所列运用,它完全可以被适用于各种适合本发明的领域,对于熟悉本领域的人员而言,可容易地实现另外的修改,因此在不背离权利要求及等同范围所限定的一般概念下,本发明并不限于特定的细节和这里示出与描述的实施例。

Claims (5)

1.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将棚室内的土地分为m条垄;
第n茬时,按照第一条垄种植果蔬,相邻第二条垄铺设饵料养殖蚯蚓,第二条垄不靠近第一条垄的一侧设置走道,按照果蔬种植垄、蚯蚓养殖垄、走道的顺序,重复排列;
第n+1茬时,将上一茬种植果蔬的位置作为走道,在上一茬养殖蚯蚓的位置种植果蔬,在上一茬的走道上铺设饵料养殖蚯蚓;
其中,n为≥1的自然数,m为≥3的自然数;
所述蚯蚓养殖垄上设有蚯蚓养殖组件,其包括:
防逃逸板,其为长方形,所述蚯蚓养殖垄内埋设有两相对倾斜的防逃逸板,两防逃逸板将蚯蚓养殖垄内隔出竖直截面轮廓为倒梯形的养殖槽,所述养殖槽内填充有半腐熟状态的畜禽粪便和秸秆等有机物料,所述防逃逸板的长度与蚯蚓养殖垄的长度相对应,所述防逃逸板埋设后的竖直高度大于25cm;
活动板,其竖直设置在养殖槽内且与两防逃逸板均垂直,两防逃逸板相对的两侧壁上设有多对卡槽,每对卡槽的槽口相对设置,多个活动板分别可拆卸的插设于多对卡槽间,每一活动板与所述梯形空间截面轮廓相匹配,以将两防逃逸板之间的空间分隔为多个养殖区和多个收集区;其中,养殖区的长度为60cm,收集区的长度为15-25cm,所述养殖区与所述收集区交替设置;
多组筛网,每组筛网由两等大的筛网单元组成,所述筛网的组数与所述养殖区的个数相对应,每组筛网中的两筛网单元沿养殖槽长度方向相互间隔的竖直埋设在一养殖区内,以将所述养殖区分隔成两侧的子代养殖区和中间的母代养殖区每一筛网单元的网孔孔径在0.3-0.5cm之间;
所述活动板为实心板或孔径为0.3-0.5cm的筛网板或孔径为0.5-1cm的筛网板中的一种;
所述防逃逸板相对的侧壁上设置有间隔均匀的波浪纹。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垄的宽度范围为70-80cm,走道的宽度为80cm。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土地为露地盐碱地、荒地时,第1茬时,用基质袋或栽培槽做果蔬种植垄,其中基质袋内的基质为蚯蚓粪。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每筛网中两筛网单元相对的两侧面中心处均设有水平的灯带。
5.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其特征在于,两防逃逸板相对的侧壁上部设置有滴灌保湿水管。
CN201910655342.XA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Active CN110235867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5342.XA CN110235867B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655342.XA CN110235867B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5867A CN110235867A (zh) 2019-09-17
CN110235867B true CN110235867B (zh) 2021-11-23

Family

ID=6789294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655342.XA Active CN110235867B (zh) 2019-07-19 2019-07-19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5867B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1357590A (zh) * 2020-03-10 2020-07-03 湖南农业大学 一种稻田水稻三免栽培方法
CN111296366B (zh) * 2020-03-30 2021-12-14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露天环境中蚯蚓工厂化的养殖方法
CN111296367B (zh) * 2020-03-30 2021-12-14 上海市农业科学院 一种设施大棚中蚯蚓工厂化的养殖方法
CN111642466B (zh) * 2020-06-08 2021-09-28 黑龙江农研现代农业有限公司 花卉种植用蚯蚓土规模化自动生产设施
CN111869626A (zh) * 2020-07-14 2020-11-03 宁夏大学 用于克服土壤盐渍化和连坐障碍的蔬菜蚯蚓培育生态系统
CN112262819B (zh) * 2020-09-24 2022-05-20 宁夏大学 蚯蚓园艺作物立体种养结构
CN113973705B (zh) * 2021-08-05 2022-09-09 宁夏大学 新型无土栽培自身免疫生态系统构建方法
CN115380788A (zh) * 2022-08-23 2022-11-25 广东省科学院生态环境与土壤研究所 一种芋头-广地龙种养结合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26A (zh) * 1997-04-14 1997-12-24 陈启发 一种食用蚯蚓的养殖方法及其所用装置
CN1353929A (zh) * 2000-11-17 2002-06-19 叶军 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
CN101536638A (zh) * 2008-03-17 2009-09-23 王文东 一种种植与养殖的轮作方法
CN107027714A (zh) * 2017-04-27 2017-08-11 周会香 一种食用蚯蚓室内养殖方法
CN107325986A (zh) * 2017-07-15 2017-11-07 宁夏万辉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降解稻草秸秆的复合菌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206760492U (zh) * 2016-05-17 2017-12-19 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蚯蚓的立体生态种养系统
CN108450077A (zh) * 2018-03-29 2018-08-28 法月萍 一种大棚内有机果蔬种植与蚯蚓养殖方法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168226A (zh) * 1997-04-14 1997-12-24 陈启发 一种食用蚯蚓的养殖方法及其所用装置
CN1353929A (zh) * 2000-11-17 2002-06-19 叶军 无污染无冬眠生态环保立体快速养蝎及繁育方法
CN101536638A (zh) * 2008-03-17 2009-09-23 王文东 一种种植与养殖的轮作方法
CN206760492U (zh) * 2016-05-17 2017-12-19 太仓市农业技术推广中心 一种蚯蚓的立体生态种养系统
CN107027714A (zh) * 2017-04-27 2017-08-11 周会香 一种食用蚯蚓室内养殖方法
CN107325986A (zh) * 2017-07-15 2017-11-07 宁夏万辉生物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新型降解稻草秸秆的复合菌系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
CN108450077A (zh) * 2018-03-29 2018-08-28 法月萍 一种大棚内有机果蔬种植与蚯蚓养殖方法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5867A (zh) 2019-09-17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5867B (zh) 一种蚯蚓立体生态种养方法
CN100581344C (zh) 一种云南高原花魔芋优良品种的配套高效栽培方法
CN109548600B (zh) 一种稻鳅蛙生态一体化种养方法
CN111345268B (zh) 一种大田饲养白星花金龟幼虫的方法及幼虫和虫粪的应用
CN108476955B (zh) 盐碱地利用双孢菇渣种植夏季草莓的设施及方法
CN103988706A (zh) 灯盏花种植与田间管理方法
KR20210109957A (ko) 틸라피아 및 참게의 복합 논 생태 양식 시스템
CN106342619A (zh) 一种稻田混养鲤鱼的生态养殖方法
CN108782467B (zh) 一种广地龙种苗繁育的方法
CN111296367B (zh) 一种设施大棚中蚯蚓工厂化的养殖方法
CN107396801A (zh) 一种野地瓜的扦插种植方法
CN109220644A (zh) 一种有机稻米种植方法
CN109907004B (zh) 一种基于食用菌基质的蛴螬野外养殖方法
CN108651180B (zh) 一种促进新造竹林快速成林的生态栽培技术
CN110612933A (zh) 一种稻田小龙虾秋放冬养春捕的方法
CN113039989A (zh) 丘陵山区富硒果园改土控草的智能生态化种植方法
CN113273414A (zh) 山区丘陵低碳温泉小镇生态产业化模式构建方法
CN1478381A (zh) 蔬菜、瓜果有机无土栽培技术
CN110800575A (zh) 一种稻田龙虾生态循环养殖方法
CN112262819B (zh) 蚯蚓园艺作物立体种养结构
CN112715438B (zh) 一种基于双季稻的稻虾轮作方法
CN112703983B (zh) 一种基于一季中稻的稻虾轮作方法
CN105900685B (zh) 一种猪苓蕨苔混栽方法
RU2699314C2 (ru) Способ получения бактериального препарата &#34;вермипоник-2&#34;
CN115039603A (zh) 一种光伏魔芋大棚及其种植技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