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4383B - 患者接口连接器 - Google Patents

患者接口连接器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4383B
CN110234383B CN201880007889.2A CN201880007889A CN110234383B CN 110234383 B CN110234383 B CN 110234383B CN 201880007889 A CN201880007889 A CN 201880007889A CN 110234383 B CN110234383 B CN 1102343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connector
patient interface
oxygen delivery
connection
mask assembl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7889.2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4383A (zh
Inventor
理查德·弗朗西斯·鲍舍尔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Intersurgical AG
Original Assignee
Intersurgical AG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Intersurgical AG filed Critical Intersurgical AG
Priority to CN202211236285.X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5671477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43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3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43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3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16Joints or connecto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6Respiratory or anaesthetic masks
    • A61M16/0605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 A61M16/0616Means for improving the adaptation of the mask to the patient with face sealing means comprising a flap or membrane projecting inwards, such that sealing increases with increasing inhalation gas pressure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16/00Devices for influencing the respiratory system of patients by gas treatment, e.g. mouth-to-mouth respiration; Tracheal tubes
    • A61M16/08Bellows; Connecting tubes ; Water traps; Patient circuits
    • A61M16/0875Connecting tub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39/00Tubes, 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valves, access sites or the like, specially adapted for medical use
    • A61M39/10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 A61M39/12Tube connectors; Tube couplings for joining a flexible tube to a rigid attachment
    • AHUMAN NECESSITIES
    • A61MEDICAL OR VETERINARY SCIENCE; HYGIENE
    • A61MDEVICES FOR INTRODUCING MEDIA INTO, OR ONTO, THE BODY; DEVICES FOR TRANSDUCING BODY MEDIA OR FOR TAKING MEDIA FROM THE BODY; DEVICES FOR PRODUCING OR ENDING SLEEP OR STUPOR
    • A61M2202/00Special media to be introduced, removed or treated
    • A61M2202/02Gases
    • A61M2202/0208Oxygen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Heart & Thoracic Surgery (AREA)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Animal Behavior & Ethology (AREA)
  • Anesthesiology (AREA)
  • Biomedical Technology (AREA)
  • Pulmonology (AREA)
  • Hematology (AREA)
  • Veterinary Medicine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Public Health (AREA)
  • Emergency Medicine (AREA)
  • Infusion, Injection, And Reservoir Apparatuses (AREA)
  • Measuring And Recording Apparatus For Diagnosis (AREA)
  • Communication Control (AREA)
  • Ultra Sonic Daignosis Equipment (AREA)

Abstract

一种患者接口组件,包括患者接口、用于将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连接器、以及以不可释放方式与连接器结合的导管。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并且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形成结构,患者接口和连接器可连接使得:在连接构造中,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能以卡扣配合彼此接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

Description

患者接口连接器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用于将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患者接口连接器。
背景技术
氧气输送面罩用于向患者供氧,助益于患者的正常呼吸功能。一般,氧气被供应至由氧气输送面罩和患者的面部限定的呼吸封围部,患者从该呼吸封围部吸入氧气,有时也从呼吸封围部的外部吸入外界气体。常规的氧气输送面罩通常具有用于氧气的入口,以及吸入和呼出出口,外界气体和呼出气体可以通过该吸入和呼出出口。
为了将氧气供应与面罩的入口连接,通常是使用连接器,连接器经由摩擦配合连接与氧气输送面罩的入口连接。虽然这可以在氧气输送面罩与氧气供应之间提供充分的连接,但这种连接可能导致将其他形式的医疗管例如饲管错接到氧气输送面罩,并且在正常使用期间可能存在连接松动、氧气供应可能断开的风险。
发明内容
现提出一种患者接口、患者接口连接器、患者接口组件以及套件,其克服或基本缓解了与现有技术相关联的前述和/或其他缺点。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患者接口组件,包括患者接口、用于将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连接器、以及以不可释放方式与连接器结合的导管,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并且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形成结构,患者接口与连接器可连接,使得在连接构造中,第一连接形成结构与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卡扣(snap,卡合、扣合)配合彼此接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方面,提供了套件,包括患者接口、用于将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单独连接器、以及以不可释放方式与连接器结合的导管,其中,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并且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其中,患者接口与连接器可连接,使得在连接构造中,第一连接形成结构与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卡扣配合彼此接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
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具有抵接表面的肩部,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至少部分可以弹性地变形,以允许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连接构造中以卡扣配合接合抵接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和第二方面的患者接口组件和套件是有利的,主要是因为患者接口和连接器可以卡扣配合连接,这可以提供相比于现有技术更简单、成本更低的稳固连接,即,不可释放连接。连接布置还可以实现简单且低成本的可转动连接器。此外,在连接构造中,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配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相比于现有技术中使用的连接,这可以降低连接不稳固的风险。特别地,卡扣配合连接的‘卡扣’可以让用户知道连接是稳固的。
不可释放是指施加在正常使用组件期间经受的力是无法使连接松解的,并且不存在使连接形成结构彼此脱离的机构,因此在不使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断裂或破裂的情况下或者在没有沿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向患者接口和/或连接器施加超过预定阈值力的力的情况下无法释放连接。
连接的不可释放的程度可以是无法在不对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中至少之一造成结构损坏的情况下使连接松解。可替代地,连接可以仅在施加超过预定阈值力的力时释放,例如在沿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施加超过预定阈值力的力时,该接合的轴线可以是也可以不是导管的纵轴线,例如远离患者接口。连接可以仅在沿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施加下述大小的力时可释放:所述大小超过正常使用期间所经受的力的大小的至少100%、至少200%、至少300%、至少400%、至少500%、至少600%、至少700%或至少800%。正常使用期间所经受的力通常为10N或更少。因此,预定阈值力可以为至少20N、至少30N、至少40N、至少50N、至少60N、至少70N、至少80N或至少90N。
在施加超过预定阈值的力时,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至少暂时变形,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脱离并实现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的释放,而不会对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造成结构损坏例如使其断裂或破裂。一旦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被释放,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在没有施加力的情况下返回到未变形构造。
这可以提供稳固连接,同时在不对连接器和/或插口形成结构造成损坏的情况下也可释放。因此,这种连接可以比已知的不可释放连接更安全,在已知的不可释放连接中,施加力可能会对部件造成损坏和/或断裂,这可能对患者产生窒息危险。此外,在不对连接器和/或插口形成结构造成损坏的情况下的可释放连接可以允许在需要时再连接部件。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方面,提供了一种患者接口组件,包括患者接口、用于将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连接器、以及以不可释放方式与连接器结合的导管,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彼此接合,以在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提供连接,其中,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沿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向患者接口和/或连接器施加超过预定阈值力的力时可至少暂时变形,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脱离,并实现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的释放,而不会对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造成结构损坏。
根据本发明的第四方面,提供了一种套件,包括患者接口、用于将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单独连接器、以及以不可释放方式与连接器结合的导管,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彼此接合,以在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提供连接,其中,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沿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向患者接口和/或连接器施加超过预定阈值力的力时可至少暂时变形,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脱离,并实现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的释放,而不会对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造成结构损坏。
一旦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被释放,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在没有施加力的情况下返回到未变形构造。
预定阈值可以比在正常使用期间所经受的力大至少100%、至少200%、至少300%、至少400%、至少500%、至少600%、至少700%或至少800%。在正常使用期间所经受的力通常为10N或更少。因此,预定阈值可以为至少20N、至少30N、至少40N、至少50N、至少60N、至少70N、至少80N或至少90N。
根据本发明的第三和第四方面的患者接口组件和套件是有利的,主要是因为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沿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施加超过预定阈值力的力时可变形,从而使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脱离,并实现患者接口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的释放,而不会对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造成结构损坏。特别地,本发明的这些方面可以比已知的不可释放连接更安全,在已知的不可释放连接中,施加力可能会对部件造成损坏和/或断裂,这可能对患者产生窒息危险。此外,在不对连接器和/或插口形成结构造成损坏的情况下的可释放连接可以允许在需要时再连接部件。
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以卡扣配合接合。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具有抵接表面的肩部,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至少部分可以弹性地变形,以允许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连接构造中以卡扣配合接合抵接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五方面,提供了一种包括封装件和根据本发明的第二或第四方面的套件的封装套件,其中,套件容纳在封装件内,其中患者接口和连接器处于未连接构造。
套件可以完全容纳在封装件内,并可以例如密封在封装件内。封装件可以包括操作手册,例如包含用于使用套件的说明的手册。
根据本发明的第六方面,提供了一种患者接口,该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以用于与连接器的对应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配合,其中,患者接口和连接器可连接,使得在连接构造中,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配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并且其中,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包括肩部,肩部具有用于在连接构造中以卡扣配合接合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抵接表面。
根据本发明的第七方面,提供了一种患者接口连接器,该患者接口连接器包括连接形成结构,以用于与患者接口的对应连接形成结构配合,其中,患者接口与连接器可连接,使得在连接构造中,对应连接形成结构配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并且其中,连接器的至少部分可弹性变形,以允许连接器的连接形成结构在连接构造中以卡扣配合接合患者接口的连接形成结构的抵接表面。
连接器可以在其一端结合导管。导管可以与连接器粘合,例如通过胶粘粘合、溶剂粘合、超声或热焊接等。导管可以与连接器一体形成。导管和连接器可以由单种材料形成,例如使得导管和连接器形成单个统一主体。导管和连接器可以形成作为单射注塑成型工艺的一部分。导管和连接器可以由两种或多种单独的材料形成。连接器可以包覆模制在导管上,例如作为多射、插入模制、或共同模制注塑成型工艺的一部分。
根据本发明的第八方面,提供了一种患者接口组件,包括患者接口、用于将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连接器、以及作为注塑成型工艺的一部分与连接器一体形成的导管,其中,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其中,患者接口和连接器可连接,使得在连接构造中,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配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
根据本发明的该方面的患者接口组件可以是有利的,主要是因为导管与连接器一体形成,作为注塑成型工艺的一部分。特别地,这可以无须在连接器和导管之间形成胶粘粘合,这可以减少制造过程中所需的步骤数量,和/或可以在连接器和导管之间提供更稳固的连接。此外,如果在使用期间由于用力过度,造成连接器的任何部分破裂,那么连接器的相关部分可以保持与导管附接,从而减少连接器的破裂部件形成窒息危险的风险。
根据本发明的第九方面,提供了一种套件,包括患者接口、用于将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单独连接器、以及作为注塑成型工艺的一部分与连接器一体形成的导管,其中,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其中,患者接口和连接器可连接,使得在连接构造中,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配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
导管可以与连接器的内部流体连通。导管可以是相对柔性的,而连接器可以是相对刚性的。导管可以包括聚氯乙烯(PVC),例如相对柔性的PVC。导管的肖氏A硬度可以比患者接口和/或连接器的肖氏A硬度低。导管可以包括大致恒定的内直径,例如大致恒定的圆形截面区。导管可以包括非恒定的内直径,并可以例如具有从导管的一端到另一端减小的直径。导管的内直径可以沿其长度渐缩。导管可以包括具有沿其内直径纵向延伸的肋条的导管,例如使得导管的截面包括大致星形的内直径。导管可以包括具有所谓的星腔的导管。导管可以具有在3mm至10mm的范围内的内直径。导管可以具有至多6mm的内直径。导管的长度可以为至少25cm、至少50cm、至少100cm、至少200cm或至少400cm。
导管可以包括氧气输送导管,例如在使用中向患者接口供应氧气的导管。
患者接口可以包括氧气输送接口,例如,在使用中向患者提供氧气输送的接口。患者接口可以包括氧气输送面罩,氧气输送面罩可以例如包括面罩壳体。患者接口可以包括全面罩或鼻罩。患者接口可以包括密封构件,该密封构件可以包括单壁膜。
面罩壳体可以适于限定内腔。面罩壳体可以大体为圆顶状的,以限定内腔。面罩壳体可以包括大致凹形的内表面。面罩壳体可以包括大致凸形的外表面。
面罩壳体的至少部分可以弹性地变形。面罩壳体靠近面罩壳体与连接器之间的连接点的区域可以弹性地变形。面罩壳体靠近面罩壳体中的凹部或槽的至少部分可以弹性地变形。面罩壳体可以包括聚丙烯。
面罩壳体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孔口(aperture,孔、孔隙、隙缝),以用于允许气体在面罩壳体的内部与面罩壳体的外部之间流通。该至少一个孔口可以包括吸入和/或呼出孔口。该至少一个孔口可以与面罩壳体的氧气入口间隔开。
患者接口可以包括从患者接口向外延伸的插口。插口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
插口可以限定患者接口的入口,例如氧气入口。插口可以大致为柱形形式,并可以包括中空内部。插口可以大致为管状形式,并可以例如在任一端敞开。插口可以包括大致恒定的内直径,例如大致恒定的圆形截面区。插口可以包括非恒定的内直径,并可以例如具有从导管的一端到另一端减小的直径。插口的内直径可以沿其长度渐缩。插口可以包括具有沿其内直径纵向延伸的肋条的导管,例如使得导管的截面包括大致星形的内直径。插口可以包括具有所谓的星腔的导管。插口可以具有在3mm至15mm的范围内的内直径。插口可以具有至多9mm的内直径。插口可以包括在5mm至25mm的范围内的长度,例如约15mm的长度。
插口可以包括阴插口,例如具有用于接收适合的阳凸部的中空内部的插口。可替代地,插口可以包括阳插口,例如采用阳凸部的形式,用于插入阴插口的对应中空内部。
插口从患者接口向外延伸,并可以例如沿使用中用户的正中矢状平面或与其正交的方向延伸。患者接口可以包括鼻架。例如,患者接口可以在患者接口的鼻部区域中向外突出较大的程度,使得形成鼻架。患者接口可以限定鼻架。例如,鼻架可以由患者接口的面罩壳体的壁限定。患者接口的面罩壳体可以包括单个统一部件。插口可以从鼻架向外延伸,并可以从鼻架大致正交地延伸。插口可以与患者接口一体形成,例如作为相同的注塑成型工艺的一部分。插口可以与鼻架一体形成。
患者接口可以包括从鼻架例如正交地延伸的中间连接器,插口可以例如从中间连接器正交地延伸。中间连接器对于患者接口可以是单独的部件。中间连接器可以与患者接口不可释放地连接。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插口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连接器可以包括限定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扩大头部,扩大头部可弹性地变形,以允许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连接构造中以卡扣配合接合抵接表面。
连接器可以具有大致柱形的总体形式,并可以包括中空内部。连接器可以大致为管状形式,并可以例如在任一端敞开。连接器可以包括阳插口,例如采用阳凸部的形式,用于插入阴插口的对应中空内部。可替代地,连接器可以包括阴插口,例如具有用于接收适合的阳凸部的中空内部的插口。连接器可以包括与插口的内直径大致对应的外直径。
连接器可以成形为向导管提供压缩力,例如以使连接器相对于导管保持在位。连接器可以包括内截面形状,该内截面形状在连接器与导管连接时使导管变形。连接器可以包括多边内截面形状,并可以例如包括具有弯曲边缘例如凸形弯曲边缘的多边内截面形状。连接器可以包括大致恒定的内直径,连接器的内部可以例如包括大致恒定的截面区和/或大致恒定的内截面形状。连接器的内部可以包括多个不同的截面区,不同形状的截面区之间有过渡。连接器的内部可以包括具有圆形截面区的区域,以及具有多边截面区的区域,其间有过渡区域。连接器可以包括与导管的外直径大致对应的内直径。连接器可以包括在3mm至10mm范围内的外和/或内直径。多边截面区可以大致为勒洛三角形的形状。
插口可以包括阴插口,连接器可以包括阳连接器,例如阳插口,使得当患者接口与连接器连接时,连接器被接收在插口内。
这种构造可以是有益的,因为在注塑成型时其可以更容易例如在阴插口上形成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并在阳连接器上形成第二连接形成结构,从而降低制造成本。
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插口的表面例如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可以包括患者接口的表面例如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在使用中彼此接触的对应抵接表面。对应的抵接表面在连接构造中可以大致正交于导管的纵轴线。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抵接表面可以包括插口的表面例如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和/或可以包括患者接口的表面例如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肩部形成结构,肩部形成结构可以位于插口和/或患者接口的内部。例如,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从插口和/或患者的表面例如内表面向外或者朝向插口的内部和/或患者接口的内部延伸的凸部。
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连接器的表面,例如外表面。第二连接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连接器的下述表面,该表面在使用中与插口的对应表面例如插口的内表面接触。
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肩部形成结构以用于接合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对应肩部形成结构。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部,该至少一个凸部从连接器和/或导管例如向外延伸,例如使得在该至少一个凸部与连接器和/或导管之间形成肩部形成结构。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部,该至少一个凸部从由连接器的主体延伸的至少一个臂例如向外延伸,例如使得在该至少一个凸部与该臂之间形成肩部。该至少一个凸部在使用中可以延伸入插口的内部和/或患者接口的内部。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包括抵接表面以用于接合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对应抵接表面。
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从该至少一个臂径向向外延伸。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围绕连接器的主体至少部分地环向延伸。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位于连接器的一端,在使用中该端远离连接器与导管连接的一端。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位于在使用中连接器首先插入患者接口的一端。
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多个凸部,多个凸部从由连接器的主体延伸的多个臂向外延伸。每个凸部均可以从单个臂延伸。多个凸部可以围绕连接器的周界例如圆周等距间隔。多个凸部在性质上可以是一致的。例如,多个凸部中的每个凸部均可以具有大致相同的总体形式。多个凸部可以以规则形式设置。
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与连接器一体形成,例如作为单注射成型工艺的一部分。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直径相对于连接器的主体增加的区域。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扩大头部。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直径可以大于插口的内直径。例如,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多个凸部之间的最大距离可以大于插口的内直径。连接器的主体的直径可以大致与插口的内直径相同,例如使得在使用中连接器的主体的外表面大致接触插口的内表面。
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包括大致三角形的截面,例如沿连接器的中心纵轴线取的截面。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包括成角度的前缘,当在连接器的正交的纵轴线和沿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横轴线之间测量角度时,该成角度的前缘可以例如相对于连接器的主体成锐角。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包括成角度的后缘,当在连接器的正交的纵轴线和沿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横轴线之间测量角度时,该成角度的后缘可以例如相对于连接器的主体成钝角。这可以允许在施加的力超过正常使用期间所经受的力时使不可释放连接断裂。后缘可以成90°至120°范围内的角度。后缘所成的角度可以为至多91°、至多92°、至多93°、至多94°、至多95°或至多100°。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在连接器的一端,例如在使用中连接器首先插入插口的一端,限定保持倒钩。
连接器的至少部分可以弹性变形,例如使得连接器的至少部分响应于施加的压力变形,但在施加的压力移除时大致恢复其初始形状。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和/或该至少一个凸部和/或该至少一个臂可以弹性变形。
连接器可以包括至少一个槽(slot,隙缝、狭槽),该至少一个槽使得连接器的至少部分能相对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弹性变形。该至少一个槽可以使得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能相对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弹性变形。该至少一个槽可以沿连接器例如沿连接器的主体纵向延伸。该至少一个槽可以平行于该至少一个臂延伸。
在将连接器插入插口时,该至少一个槽可以使得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能相对于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弹性变形。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形状和/或尺寸可以设置为使得,在试图将连接器从插口移除时,至少在正常操作期间施加的压力下,第二连接形成结构不会弹性变形。在试图将连接器从插口移除时,在施加的力大于正常操作条件下通常经受的力的情况下,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弹性变形。在施加的力比预定阈值力大时,第二连接器可以弹性变形。预定阈值力可以比在正常使用期间经受的力大至少100%、至少200%、至少300%、至少400%、至少500%、至少600%、至少700%或至少800%。因此,预定阈值可以为至少20N、至少30N、至少40N、至少50N、至少60N、至少70N、至少80N或至少90N。
连接器可以包括多个槽,每个槽均沿连接器纵向延伸。该多个槽在性质上可以是大致一致的,例如使得该多个槽中的每个槽均具有大致相同的总体形式。该多个槽可以围绕连接器的圆周均匀设置,例如以规则形式设置。该多个槽中的每个槽均位于凸部附近和/或可以位于相邻凸部中间。该多个槽中的每个槽均可以沿臂延伸。
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用于接收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至少部分的凹部。例如,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形成在患者接口的外表面中的槽。这种构造可以是有益的,因为这可以降低患者接口的制造过程的复杂性。例如,这种构造可以免去在模制患者接口的工具中移动芯的需要。工具可以是所谓的“极简单”工具,并可以指在工具中可以包括更多的腔来制作患者接口。这可以减少模制患者接口的周期时间,并可以允许每周期注射次数更多。
凹部可以构造成沿相对于导管的纵轴线成斜角或与其大致正交的方向接收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连接器在凹部中的插入部的轴线可以相对于导管的纵轴线成斜角或与其大致正交。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插入部的轴线可以相对于导管的纵轴线成斜角或与其大致正交。
凹部可以沿当患者接口与连接器成连接构造时相对于导管的纵轴线成角度的方向延伸。凹部可以沿当患者接口与连接器成连接构造时相对于导管的纵轴线成斜角或与其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凹部可以沿下述方向延伸,该方向要求将第二连接形成结构沿与导管的纵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插入凹部。凹部可以沿患者接口的鼻架的方向延伸。凹部可以例如延伸入鼻架,使得鼻架的至少部分限定用于在连接构造中接收连接器的至少部分的鼻架孔口。鼻架孔口的宽度例如直径可以比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凹部的对应宽度小。
凹部可以由患者接口的至少一个内壁和/或患者接口的鼻架壁限定。患者接口的至少一个内壁在连接构造中可以防止连接器沿与导管的纵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从凹部移除。患者接口的鼻架壁在连接构造中可以防止连接器沿与导管的纵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从凹部移除。
在本发明的优选实施方式中,凹部可以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连接器可以包括限定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扩大头部,并且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至少部分可以弹性变形,以允许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连接构造中以卡扣配合接合抵接表面。
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肩部可以位于患者接口的内部,并可以例如形成在至少部分地限定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凹部的壁上。肩部可以包括环形肩部。基本上环形肩部的周界整体在连接构造中可以接合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对应部分。
患者接口的至少部分可以弹性变形,以允许将连接器插入凹部,并可以在连接器一旦完全插入凹部时就弹性变形成其初始形状。在连接构造中肩部可以防止连接器沿与导管的纵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从凹部移除。
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在使用中彼此接触的多对对应抵接表面。第一对对应抵接表面在连接构造中可以与导管的纵轴线大致正交,而第二对对应抵接表面在连接构造中可以与导管的纵轴线大致平行。因此,当处于连接构造时,第一和第二形成结构可以沿不止一个方向抵抗断开。
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连接器的表面,例如外表面。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连接器的一表面,该表面在使用中与患者接口的对应表面例如患者接口的内表面接触。
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肩部形成结构以用于接合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对应肩部形成结构。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凸部,该至少一个凸部从连接器和/或导管例如向外延伸,例如使得在该至少一个凸部与连接器和/或导管之间形成肩部形成结构。该至少一个凸部在使用中可以延伸入患者接口的凹部的内部和/或患者接口的内部。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包括抵接表面以用于接合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对应抵接表面。
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从连接器的主体向外径向延伸。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围绕连接器的主体至少部分地环向延伸。该至少一个凸部在使用中可以从连接器的一端例如连接器在使用中远离连接器与导管连接的端部的一端上翻(upstand,直立)。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沿与连接器的纵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从连接器的主体延伸。
该至少一个凸部在使用中可以位于连接器的一端,该端远离连接器与导管连接的一端。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位于在使用中连接器首先插入患者接口的一端。
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多个凸部,多个凸部从连接器的主体向外延伸。每个凸部可以沿大致正交的方向延伸。第一凸部可以从连接器的主体大致径向向外地延伸,而第二凸部可以从连接器的一端在沿连接器的纵轴线的方向上上翻。
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与连接器一体形成,例如作为单注射成型工艺的一部分。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直径相对于连接器的主体增加的区域。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包括扩大头部。连接器的主体的直径可以大致与患者接口的凹部的内直径相同,例如使得在使用中连接器的主体的外表面大致接触患者接口中的凹部的内表面。
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包括大致三角形的截面,例如沿连接器的中心纵轴线取的截面。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包括成角度的前缘,当在连接器的正交的纵轴线和沿与连接器的插入方向正交的方向的横轴线之间测量角度时,该成角度的前缘可以例如相对于连接器的主体成锐角。该至少一个凸部可以在连接器的一端例如在使用中连接器首先插入患者接口中的凹部的一端限定保持倒钩。
在使用中,连接器可以与患者接口转动连接,例如使得连接器在使用中相对于患者接口可转动,反之亦然。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使用中可以被转动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抵接表面可以在其间实现相对转动移动。连接器在使用中可以围绕连接器的纵轴线例如连接器的中心纵轴线转动。
患者接口和连接器在使用中可以通过卡扣配合连接来连接。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使用中可以通过卡扣配合连接。例如,在将连接器插入插口时,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变形,并且第二连接形成结构一旦经过插口的内直径就可以恢复其初始形状,使得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接合。
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构造成在试图将连接器从患者接口移除时抵抗弹性变形,使得连接器无法从患者接口移除,或者反之亦然,除非施加的移除力大于在正常操作条件下经受的力,例如除非移除力大于预定阈值力。预定阈值力可以比在正常使用期间所经受的力大至少100%、至少200%、至少300%、至少400%、至少500%、至少600%、至少700%或至少800%。因此,预定阈值可以为至少20N、至少30N、至少40N、至少50N、至少60N、至少70N、至少80N或至少90N。可替代地,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构造成在试图将连接器从患者接口移除时抵抗弹性变形,使得无法在不对连接器和/或患者接口造成结构破坏的情况下将连接器从患者接口移除。第一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接合,并可以设置成在连接构造中相对于试图将连接器从患者接口移除的方向大致正交,使得无法在不对患者接口和/或连接器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将连接器从患者接口移除或反之亦然。第一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连接构造中相对于连接器的主体可以形成锐角和/或直角,在连接器的主体与沿连接器的插入方向的连接器的插入轴线之间测量该角度。
插口可以包括单壁构造,例如使得由单个臂限定插口。插口可以与患者接口一体形成,例如作为单注塑成形工艺的一部分。
插口和/或患者接口和/或连接器可以包括在使用中防止连接器过度插入患者接口的止动形成结构。在使用中,止动形成结构可以阻止连接器沿连接器的纵向轴线相对于患者接口移动。插口和/或患者接口可以包括第一止动形成结构,连接器可以包括第二止动形成结构,使得第一和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在使用中配合,以防止连接器过度插入患者接口。第一和/或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可以与其相应部件一体形成,例如作为单注射成型工艺的一部分。
第一和/或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对应抵接表面,对应抵接表面可以例如在使用中彼此接合。第一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插口的内和/或外表面,例如位于插口的一端的表面。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连接器的内和/或外表面。对应的抵接表面在连接构造中可以大致正交于导管的纵轴线。
第一和/或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对应凸部和/或凹部,例如对应环形凸部和/或凹部。第一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形成在插口的内表面上的环形凹部,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形成在连接器的外表面上的环形凸部。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在使用中可以大致装配在第一止动形成结构内。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可以位于连接器的相反端。第一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插口的端部表面,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包括形成在连接器的外表面上的环形凸部。在使用中,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可以大致抵接插口的整个端部表面。
患者接口可以包括刚性患者接口,例如柔性度相对低、在正常处理条件下保持形状的患者接口。患者接口的肖氏A硬度可以比导管的肖氏A硬度大。患者接口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例如使用注塑成型工艺。患者接口可以包括聚丙烯。
连接器可以包括刚性连接器,例如柔性度相对低、在正常处理条件下保持形状的连接器。连接器的肖氏A硬度可以比导管的肖氏A硬度大。连接器可以由塑料材料形成,例如使用注塑成型工艺。连接器可以包括聚氯乙烯(PVC),例如刚性PVC。
附图说明
现在将参照附图描述本发明的实践实施方式,附图中: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患者接口组件的立体图;
图2是图1的患者接口组件的连接接口的放大截面图;
图3是图1和图2中使用的连接器的立体图;
图4是用于本发明的患者接口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第一替代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5是用于本发明的患者接口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第二替代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6是用于本发明的患者接口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第三替代实施方式的立体图;
图7是用于本发明的患者接口组件的第一实施方式的连接器的第四替代实施方式的截面图;
图8是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患者接口组件的放大立体图;
图9是图8的患者接口组件的连接接口的第一放大截面图;以及
图10是图8的患者接口组件的连接接口的第一放大截面图。
图1和图2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一实施方式的患者接口组件,总体上用10标示。
具体实施方式
患者接口组件10包括氧气输送面罩12、连接器14和氧气导管16。
氧气输送面罩12包括由聚丙烯形成的刚性面罩主体18。面罩主体18大致为凹形形式,并限定内腔。面罩主体18的鼻部区域20从面部主体18的其余部分向前延伸,从而限定架22。阴插口24悬挂于(depend from,从…下悬)架22。
阴插口24的总体形式大致为柱形,并具有中空内部。阴插口24的内直径大致与连接器14的主体的外直径相同。阴插口24的第一端限定内环形肩部26,而阴插口24的第二端限定内环形凹部28。
图2和图3更具体地示出了连接器14。连接器14具有大致柱形的总体形式,并且为中空的。连接器14在性质上大致是刚性的,并由聚氯乙烯(PVC)形成。连接器14的第一端包括第一凸部30和第二凸部32,以及多个槽34。第一凸部30和第二凸部32与连接器14的主体一体形成并从连接器的主体径向向外延伸。第一凸部30和第二凸部32因此形成直径相对于连接器14的主体增加的区域。多个槽34中的每个槽位于对应凸部30、32附近,并沿连接器14纵向延伸。
连接器14的第二端部具有环形凸部36。环形凸部36与连接器14一体形成,并且形状和大小设置成在使用中接合阴插口24的对应内环形凹部28。连接器14还包括用于防止导管16过度插入连接器14的内抵接肩部38。
在使用中,导管16使用粘结胶与连接器14的内部粘合,使得限定穿过导管14的内部的流动路径。连接器14插入阴插口24。槽34允许连接器14具有第一凸部30和第二凸部32的区域在连接器14通过阴插口24期间变形。一旦第一凸部30和第二凸部32通过阴插口24的内部并进入面罩主体18的内部,第一凸部30和第二凸部32就弹性变形,使得连接器14复原成其初始预变形形状。换言之,连接器14以卡扣配合连接与氧气输送面罩12连接。
现在第一凸部30和第二凸部32与阴插口24的内环形肩部26接触,而连接器14的环形凸部36与阴插口24的内环形凹部28接触。现在第一凸部30和第二凸部32与内环形肩部26之间的接合以及环形凸部36与内环形凹部28之间的接合阻止(inhibit,阻碍、抑制)连接器14沿连接器14的纵轴线的移动。因此,无法在不对连接器14或氧气输送面罩12造成损坏的情况下将连接器14从氧气输送面罩12移除。该连接的性质仍然使得连接器14能围绕其中心轴线转动,这阻止导管16中形成任何扭结或应变。
图4示出了连接器14的第一可替代实施方式。图4所示的连接器14的实施方式大致与图2和图3所示的连接器14的实施方式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环形凸部36从连接器14的主体向外延伸的程度大得多,使得在使用中环形凸部抵接插口24的端部表面。这防止过度插入插口24,并且插口24内无需内环形肩部26。
图5示出了连接器14的第二替代实施方式。图5的连接器大致与图4的连接器相同,不同之处仅在于连接器14直接包覆模制在导管16上。
图6示出了连接器40的第三替代实施方式。如图5的实施方式,连接器40直接包覆模制在导管16上。连接器40包括围绕导管16在周向上间隔开的第一凸部42、第二凸部44和第三凸部46。凸部42、44、46具有与之前讨论的连接器14的凸部30、32类似的形式,并以类似的方式运行,以相对于氧气输送面罩12保持连接器40。
图7示出了连接器48的第四替代实施方式,连接器附接至氧气输送面罩12。连接器48与导管16一体形成,作为单注塑成型工艺的一部分,并采用环形凸部的形式,该环形凸部围绕导管16的一端延伸,形成扩大头部。连接器48以与之前讨论的连接器14、40的其他实施方式类似的方式运行。在使用中,连接器48抵接氧气输送面罩12的内壁50,防止导管16过度插入面罩12。
图8至图10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第二实施方式的患者接口组件,总体上用100标示。
患者接口组件100包括氧气输送面罩102、连接器104和氧气导管106。
氧气输送面罩102包括由聚丙烯形成的刚性面罩主体108。面罩主体108大体上为凹形形式,并限定内腔。面罩主体108的鼻部区域从面罩主体108的其余部分向前延伸,从而限定架110。在面罩主体108中略高于架110形成槽112,同时在架110本身中形成孔口114。槽112的直径比孔口114的直径大。孔口114的直径大致对应于导管104的主体的直径。槽112形成在面罩主体108的内壁113与架110之间。内壁113限定凹部115,该凹部在连接构造中接收导管104的第二凸部118。
图9和图10更具体地示出了连接器104。连接器104具有大致柱形的总体形式,并且为中空的。连接器104在性质上大体是刚性的,并由聚氯乙烯(PVC)形成。连接器104的第一端部包括第一凸部116和第二凸部118。第一凸部116和第二凸部118与连接器一体形成。连接器104还包括用于防止导管106过度插入连接器104的内抵接肩部120。
第一凸部116围绕连接器104的主体的一端环向延伸,使得第一凸部116在连接器104的一端形成其扩大头部。第一凸部116的直径与槽112的直径大致相同。第二凸部118从连接器104的同一端部上翻(upstand,直立),并大致成环形形式。第二凸部118限定孔口122,孔口的形状和尺寸设置成对应于导管106的内直径。第二凸部118的外表面的形状设置成限定成角度的上部分以及线性的下部分,如图10所示。第二凸部118能弹性变形。
在使用中,导管106使用粘结胶与连接器104的内部粘合,使得限定穿过导管104的内部的流动路径。连接器104经由第一凸部116插入槽112。当第二凸部118的成角度的上外表面首先结合面罩主体108时,面罩主体108在槽112的区域弹性变形,以允许连接器104连续插入槽112。在进一步插入连接器104时,第二凸部118接合内壁113中的凹部115,并且面罩主体108恢复其初始形状,使得连接器104以卡扣配合结合面罩主体108。特别地,第二凸部118的外表面的线性的下部分接合内壁113。连接器104的主体被接收在孔口114内。
在连接构造中,第二凸部118的外表面的线性的下部分接合内壁113,以防止连接器104沿与导管106的纵轴线正交的方向从面罩主体108移除。第二凸部116接合架110,以防止连接器104沿与导管106的纵轴线平行的方向从面罩主体108移除。

Claims (32)

1.一种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包括患者接口、用于将所述患者接口与导管连接的连接器、以及以不可释放方式与所述连接器结合的导管,所述患者接口包括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并且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连接形成结构,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包括至少一个凸部,所述患者接口与所述连接器能连接使得:在连接构造中,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与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能以卡扣配合彼此接合,以提供不可释放连接,在所述不可释放连接中所述至少一个凸部从所述连接器延伸到所述患者接口的内部,并且,不存在使连接形成结构彼此脱离的机构。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连接不可释放的程度为:无法在不对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中至少之一造成结构损坏的情况下使所述连接松解。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连接仅在沿所述患者接口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施加超过预定阈值力的力时能释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连接仅在沿所述患者接口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施加具有下述大小的力时能释放:超过正常使用期间所经受的力的大小的至少100%、至少200%、至少300%、至少400%、至少500%、至少600%、至少700%或至少800%。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连接仅在沿所述患者接口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接合的轴线施加具有下述大小的力时能释放:至少20N、至少30N、至少40N、至少50N、至少60N、至少70N、至少80N或至少90N。
6.根据权利要求3至5中任一项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被施加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力时能至少暂时地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脱离并实现所述患者接口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所述连接的释放,而不会对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造成结构损坏。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在被施加超过所述预定阈值的力时能至少暂时地变形,从而使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脱离并实现所述患者接口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所述连接的释放,而不会断裂或破裂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一旦所述患者接口与所述连接器之间的所述连接已被释放,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或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能在没有施加力的情况下返回到未变形构造。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氧气输送面罩包括至少一个孔口,以用于允许气体在面罩壳体的内部与所述面罩壳体的外部之间流通。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孔口与所述氧气输送面罩的氧气入口间隔开。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包括凹部,以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包括形成在所述患者接口的外表面中的槽,用于接收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的至少一部分。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凹部沿下述方向延伸:所述方向要求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沿与所述导管的纵轴线大致正交的方向插入所述凹部中。
14.根据权利要求11至13中任一项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凹部由所述患者接口的至少一个内壁和所述患者接口的鼻架壁限定。
15.根据权利要求14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患者接口的所述至少一个内壁防止在所述连接构造中所述连接器沿与所述导管的纵轴线正交的方向从所述凹部移除,并且其中,所述患者接口的所述鼻架壁防止在所述连接构造中所述连接器沿与所述导管的纵轴线大致平行的方向从所述凹部移除。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包括在使用中彼此接触的对应抵接表面。
1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包括所述患者接口的内表面的至少一部分。
1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包括所述连接器的外表面。
1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包括肩部,以用于接合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的对应肩部。
2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包括直径相对于所述连接器的主体增加的区域。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围绕所述连接器的所述主体至少部分地环向延伸。
2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连接器包括至少一个槽,所述至少一个槽使得所述连接器的至少一部分能相对于所述连接器的其余部分弹性地变形。
23.根据权利要求22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至少一个槽使得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能相对于所述连接器的所述其余部分弹性地变形。
2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在使用中,所述连接器能相对于所述患者接口转动。
2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在使用中,所述第一连接形成结构和第二连接形成结构转动连接。
2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患者接口和/或连接器包括止动形成结构,以用于在使用中防止所述连接器过度插入所述患者接口。
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患者接口和/或连接器包括止动形成结构,以用于在使用中阻止所述连接器沿所述连接器的纵轴线相对于所述患者接口移动。
2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患者接口包括第一止动形成结构,并且所述连接器包括第二止动形成结构,使得所述第一止动形成结构和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在使用中配合,以防止所述连接器过度插入所述患者接口。
29.根据权利要求28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止动形成结构和/或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包括对应的凸部和/或凹部。
30.根据权利要求29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一止动形成结构和/或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包括环形的凸部和/或凹部。
31.根据权利要求28至30中任一项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第二止动形成结构和所述第二连接形成结构位于所述连接器的相反端。
3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氧气输送面罩组件,其中,所述患者接口和/或所述连接器具有比所述导管大的刚度和/或硬度。
CN201880007889.2A 2017-01-20 2018-01-18 患者接口连接器 Active CN110234383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2211236285.XA CN115671477B (zh) 2017-01-20 2018-01-18 患者接口组件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GB1701042.2 2017-01-20
GB1701042.2A GB2558933B (en) 2017-01-20 2017-01-20 Patient interface connector
PCT/EP2018/051241 WO2018134321A1 (en) 2017-01-20 2018-01-18 Patient interface connector

Related Child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6285.XA Division CN115671477B (zh) 2017-01-20 2018-01-18 患者接口组件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383A CN110234383A (zh) 2019-09-13
CN110234383B true CN110234383B (zh) 2022-10-28

Family

ID=58463124

Family Applications (2)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7889.2A Active CN110234383B (zh) 2017-01-20 2018-01-18 患者接口连接器
CN202211236285.XA Active CN115671477B (zh) 2017-01-20 2018-01-18 患者接口组件

Family Applications After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2211236285.XA Active CN115671477B (zh) 2017-01-20 2018-01-18 患者接口组件

Country Status (8)

Country Link
US (1) US20190388641A1 (zh)
EP (2) EP3954422B1 (zh)
JP (2) JP2020505138A (zh)
CN (2) CN110234383B (zh)
AU (2) AU2018209202B2 (zh)
CA (1) CA3050174A1 (zh)
GB (2) GB2558933B (zh)
WO (1) WO2018134321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EP3720533B1 (en) * 2017-12-05 2023-08-23 Maquet Critical Care AB Piercing assembly and breathing conduit kit
EP3843823A4 (en) * 2018-08-30 2022-06-0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HUMIDIFICATION SET
US20210213228A1 (en) * 2019-12-12 2021-07-15 Koninklijke Philips N.V. Mask to tubing adaptor for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and patient interface device including same
US11633530B2 (en) * 2021-08-03 2023-04-25 Dcstar Inc Suction device for sucking obstruction in respiratory tract and use method therefo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4893B2 (en) * 1999-02-09 2007-02-13 Resmed Limited Mask with anti-asphyxia valve
JP2012528608A (ja) * 2009-06-02 2012-11-15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 邪魔にならない鼻マスク
CN102921086A (zh) * 2005-07-19 2013-02-13 瑞思迈研究与开发德国有限公司 呼吸面罩以及用于制造呼吸面罩的方法
WO2015110605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Intersurgical Ag Respiratoy mask with corrugated gas inlet
CN105722544A (zh) * 2013-11-11 2016-06-2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患者界面面罩的卡入式弯管

Family Cites Families (22)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5937851A (en) * 1997-02-27 1999-08-17 Respironics, Inc. Swivel device utilizing bearing clearance to allow carbon dioxide laden exhaust
US6892729B2 (en) * 2001-11-20 2005-05-17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Patient interfaces
CN2635116Y (zh) * 2003-06-25 2004-08-25 王常有 无创氧气面罩
NZ586208A (en) * 2004-04-09 2012-01-12 Resmed Ltd A nasal assembly with a vent where at least one end of the vent has a moulding seam positioned out of the main air stream of the vent
WO2008055307A1 (en) * 2006-11-08 2008-05-15 Resmed Ltd Humidifier for respiratory apparatus
AU2008322316B2 (en) * 2007-11-14 2014-03-20 Philips Rs North America Llc Face mask
CN101543656B (zh) * 2008-03-24 2011-08-24 新广业股份有限公司 方便拆组的呼吸面罩
US8464715B2 (en) * 2008-04-16 2013-06-18 Stephen Donald Flynn, SR. Multipurpose therapeutic face mask
WO2010135785A1 (en) * 2009-05-29 2010-12-02 Resmed Ltd Nasal mask system
JP5271174B2 (ja) * 2009-06-29 2013-08-21 日本コヴィディエン株式会社 瘻孔カテーテルと流体供給用チューブとの接続構造
US10265492B2 (en) * 2010-04-30 2019-04-23 Resmed Limited Respiratory mask
EP2465564B1 (en) * 2010-12-14 2017-02-08 Air Liquide Medical Systems Facial mask for treating sleep disorders with locking means for blocking the rotatable gas connector
CA3219881A1 (en) * 2011-04-15 2012-10-1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imited Interface comprising a rolling nasal bridge portion
AU2012283744B2 (en) * 2011-07-08 2015-07-02 Resmed Limited Swivel elbow and connector assembly for patient interface systems
EP2797654B1 (en) * 2011-12-27 2017-07-19 Koninklijke Philips N.V. Endotracheal tube elbow connector
US8851074B2 (en) * 2012-01-20 2014-10-07 Apex Medical Corp. Breathing mask
EP3978055B1 (en) * 2012-05-18 2023-12-13 ResMed Pty Ltd Nasal mask system
EP2953538B1 (en) * 2013-02-11 2018-10-17 Monitor Mask Inc. Oxygen face mask and component system
NZ631020A (en) * 2013-05-14 2017-06-30 Resmed Ltd Oro-nasal patient interface
EP3033131B1 (en) * 2013-08-12 2020-05-06 Koninklijke Philips N.V. Fluid coupling member including valve member
WO2015033263A1 (en) * 2013-09-03 2015-03-12 Koninklijke Philips N.V. Releasable elbow connector
SG11201604700WA (en) * 2013-12-11 2016-07-28 Fisher & Paykel Healthcare Ltd Respiratory interfac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7174893B2 (en) * 1999-02-09 2007-02-13 Resmed Limited Mask with anti-asphyxia valve
CN102921086A (zh) * 2005-07-19 2013-02-13 瑞思迈研究与开发德国有限公司 呼吸面罩以及用于制造呼吸面罩的方法
JP2012528608A (ja) * 2009-06-02 2012-11-15 レスメド・リミテッド 邪魔にならない鼻マスク
CN105722544A (zh) * 2013-11-11 2016-06-29 皇家飞利浦有限公司 用于患者界面面罩的卡入式弯管
WO2015110605A1 (en) * 2014-01-24 2015-07-30 Intersurgical Ag Respiratoy mask with corrugated gas inlet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JP2022065038A (ja) 2022-04-26
JP2020505138A (ja) 2020-02-20
WO2018134321A1 (en) 2018-07-26
GB2598527B (en) 2022-08-31
CN110234383A (zh) 2019-09-13
CN115671477A (zh) 2023-02-03
AU2018209202A1 (en) 2019-08-01
US20190388641A1 (en) 2019-12-26
GB2598527A (en) 2022-03-02
CN115671477B (zh) 2023-11-28
JP7214902B2 (ja) 2023-01-30
GB2558933A (en) 2018-07-25
EP3954422B1 (en) 2024-05-15
AU2018209202B2 (en) 2023-02-09
EP3570920A1 (en) 2019-11-27
CA3050174A1 (en) 2018-07-26
AU2023200255B2 (en) 2023-05-04
AU2023200255A1 (en) 2023-02-16
GB201701042D0 (en) 2017-03-08
EP3570920B1 (en) 2022-03-23
GB2558933B (en) 2022-03-02
EP3954422A1 (en) 2022-02-16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34383B (zh) 患者接口连接器
AU2021215105B2 (en) Connectors for conduits
EP2736584B1 (en) Coupling for medical fluids
EP3233176B1 (en) System, apparatus and method employed with enteral systems
JP2007236567A (ja) 回転コネクタ
EP2065629B1 (en) Rotary connector
JP2010029652A (ja) 識別口先端アダプタ
US20120103341A1 (en) Tracheal tube with connector insert
US8701666B2 (en) Adapter for connecting particularly a respiratory implement to a tube
JP5423206B2 (ja) オスコネクタ及び経腸栄養投与セット並びに経腸栄養延長チューブ
US20230141119A1 (en) Tracheostomy tubes and their manufacture
US20130184688A1 (en) Medical Connector
JP5821701B2 (ja) 誤接続防止機能を有する流路接続装置、栄養剤容器及び送液回路
CN213589303U (zh) 连接管组件
US20240181191A1 (en) Tracheostomy tubes and their assembly
JP7455148B2 (ja) 医療用チューブ接続用のストレインリリーフアダプタ
WO2022200752A1 (en) Tracheostomy tubes and their assembly
EP2616136A1 (en) Medical connector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