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4221B - 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的改进 - Google Patents

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的改进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4221B
CN110234221B CN201880009087.5A CN201880009087A CN110234221B CN 110234221 B CN110234221 B CN 110234221B CN 201880009087 A CN201880009087 A CN 201880009087A CN 110234221 B CN110234221 B CN 110234221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ickle
knot
angular range
twine
knott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9087.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34221A (zh
Inventor
K·内耶特
G·F·阿尔瓦雷斯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Keisnew Netherlands Industrial Harbin Machiner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CNH China Management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CNH China Management Co Ltd filed Critical CNH China Management Co Ltd
Publication of CN11023422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22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3422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422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5/00Baling presses for straw, hay or the like
    • A01F15/08Details
    • A01F15/14Tying devices specially adapted for baling presses
    • A01F15/145Twine knotters
    • AHUMAN NECESSITIES
    • A01AGRICULTURE; FORESTRY; ANIMAL HUSBANDRY; HUNTING; TRAPPING; FISHING
    • A01FPROCESSING OF HARVESTED PRODUCE; HAY OR STRAW PRESSES; DEVICES FOR STORING AGRICULTURAL OR HORTICULTURAL PRODUCE
    • A01F15/00Baling presses for straw, hay or the like
    • A01F15/04Plunger presses

Landscapes

  • Life Sciences & Earth Sciences (AREA)
  • Environmental Sciences (AREA)
  • Basic Packing Technique (AREA)
  • Binders And Loading Units For Sheaves (AREA)
  • Braiding, Manufacturing Of Bobbin-Net Or Lace, And Manufacturing Of Nets By Knotting (AREA)

Abstract

一种打捆机的用于执行打结器循环的打结器系统,打结器循环包括至少第一结形成循环和第二结形成循环。打结器系统包括:针(11);折转臂(31);钩镰组件,包括钩镰(100),钩镰具有下唇部(102)和相对于下唇部可枢转地安装的上唇部(101);驱动装置,使钩镰执行至少第一完整旋转和第二完整旋转。钩镰组件配置为在第一和第二完整旋转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下唇部(102)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定位成远离下唇部。第一角度范围位于0°和160°之间的范围内,第二角度范围位于160°和360°之间的范围内。

Description

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的改进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一种打结器系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用于在单个打结器循环期间形成两个相继的结,所述打结器循环包括至少第一结形成循环和第二结形成循环。
背景技术
矩形捆包能够通过一系列平行延伸的捆绳环保持其形状,所述捆绳环围绕捆包纵向设置。已知的打捆机通常使用自动打结器,通过该打结器在每个环上打两个结以捆绑捆包。用于打捆机的这种打结器系统的示例在申请人名下的US2006/0012176中公开,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US2006/0012176中公开的打结器系统具有的优点是,在一个操作循环期间可以形成两个相继的结,而不形成捆绳尾料。
类似改进的打结器系统在申请人名下的专利申请中公开,其公开号为WO2015/014616和WO2014/060245,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包含于此。
已经注意到,在打结器循环的第一结和第二结的形成期间,捆绳并不总是正确地搭置(drape)在钩镰上,导致第一结和/或第二结的质量降低。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目的是进一步改进US2006/0012176和WO2014/060245的打结器系统,更具体地,是为了改进第一结和/或第二结的形成。
根据第一方面,提供了一种用于执行打捆机的打结器循环的打结器系统。打结器循环包括至少第一结形成循环和第二结形成循环。打结器系统包括针、折转(tucker)臂、钩镰组件和驱动装置。针配置为用于递送针捆绳。折转臂配置为用于递送折转捆绳。钩镰组件包括钩镰,所述钩镰具有下唇部和相对于下唇部可枢转地安装的上唇部。钩镰围绕旋转轴线可旋转地安装,所述旋转轴线优选为倾斜的旋转轴线。驱动装置适于使钩镰在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围绕其旋转轴线执行至少第一完整旋转,并且在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围绕其旋转轴线执行第二完整旋转。钩镰组件配置为在第一完整旋转和第二完整旋转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定位或移动成远离下唇部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定位或移动成远离下唇部,其中,第一角度范围位于0°和160°之间的范围内,第二角度范围位于160°和360°之间的范围内,其中,0°对应于钩镰组件的开始位置。
通过在第一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定位或移动成远离下唇部,即通过在捆绳已经搭置在钩镰上之后打开钩镰,这些捆绳可以在下唇部和上唇部之间的枢转部位方向上在钩镰上向后移动,从而确保捆绳适当地定位在钩镰上。在第二角度范围内,打开的钩镰允许执行打结,其中,如现有技术方案中,捆绳定位在下唇部和上唇部之间。可以在第一结形成循环和第二结形成循环中都进行钩镰在第一角度范围内的打开。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钩镰组件配置为在第一角度范围内第一次使上唇部移动远离下唇部并返回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第二次使上唇部移动远离下唇部。这样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可以在第一角度范围期间短暂地打开钩镰然后再次关闭,以便在结形成循环期间不妨碍其它部件(例如摆臂,参见进一步内容)的移动。
在另一个示例性实施例中,钩镰组件配置为在第一角度范围内使上唇部移动远离下唇部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使上唇部移动返回到下唇部。换句话说,在这样的实施例中,钩镰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打开并保持打开直到第一角度范围的结束。在这样的实施例中,可以例如使得钩镰在第一角度范围内稍微打开,然后在第二角度范围内打开更多。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第一角度范围位于0°和130°之间的范围内,优选地0°和90°之间的范围内。通过在旋转开始时执行钩镰的第一次打开,可以就在(right at)开始时正确地定位捆绳。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所述钩镰组件包括凸轮表面,并且所述钩镰设置有与所述凸轮表面接触的凸轮从动件。凸轮表面可以设置有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第一凸轮和第二凸轮配置为用于在所述第一完整旋转期间和在所述第二完整旋转期间分别在第一角度范围和第二角度范围内推动上唇部远离下唇部。在另一个实施例中,凸轮表面可以设置有单个凸轮,单个凸轮使得钩镰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打开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保持打开。具有凸轮表面和凸轮从动件的实施例具有以下优点:钩镰的打开受到很好地控制和可预测。然而,也可以使钩镰的上唇部具有合适的形状和重量,使得钩镰在第一角度范围期间自动打开。更具体地,上唇部可以设置有在下唇部的方向上突出的钩状端部。钩状端部具有内表面,内表面与上唇部的伸长部分的下表面形成钝角α。通过增加角度,钩镰可以更容易地被股绳打开。当使用这样的实施例时,必须在上唇部的形状,特别是钩状端部的形状和股绳中的张力之间找到适当的折衷。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钩镰组件配置为在第一完整旋转的第一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定位成远离下唇部,并且在第一完整旋转的第二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定位成远离下唇部,并且,在第二完整旋转的第一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定位成远离下唇部,并且在第二完整旋转的第二角度范围内将上唇部定位成远离下唇部。换句话说,优选的是在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和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都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打开钩镰。当使用凸轮表面和具有凸轮从动件的上唇部时,显然,希望在第一结形成循环和第二结形成循环中使用相同的凸轮表面,使得在第一结形成循环和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钩镰的打开/关闭循环是相同的。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打结器系统还包括捆绳接收器和摆臂。捆绳接收器可以配置为用于保持针捆绳和折转捆绳。摆臂可以适于在钩镰和捆绳接收器之间切割捆绳。然后,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一次将摆臂从休止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并返回,并且在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二次将摆臂从休止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并返回。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凸轮轨道和凸轮从动件,所述凸轮从动件与摆臂连接,并且所述凸轮轨道设置在所述盘中或设置在安装成用于与所述盘同步旋转的构件中,并且适于分别在第一结形成循环和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一次和第二次移动摆臂。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打结器系统还包括捆绳指状件。捆绳指状件可以配置为用于引导至少针捆绳,所述捆绳指状件可移动地安装在钩镰和摆臂下方。然后,驱动装置可以进一步配置为在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至少第一次移动捆绳指状件并且在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二次移动捆绳指状件。
优选地,摆臂配置为用于分别在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和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从钩镰扫除形成的结。
优选地,捆绳接收器适于在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使捆绳滑动,使得在形成第二结时避免切割针和折转捆绳。通过在钩镰的第二完整旋转期间允许捆绳滑动,避免了切割捆绳。
在示例性实施例中,驱动装置包括小齿轮和沿着盘的圆周设置的至少第一齿轮延伸部和第二齿轮延伸部,所述小齿轮适于与所述第一齿轮延伸部和第二齿轮延伸部配合,用于当所述盘旋转以用于分别形成第一结和第二结时使钩镰分别执行第一完整旋转和第二完整旋转。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驱动装置可以适于使钩镰在打结器循环期间执行第三完整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三旋转的至少第一部分期间将摆臂保持在延伸位置。更优选地,定位装置适于在第三旋转的至少所述第一部分期间使上唇部移动远离下唇部,使得在钩镰的第三完整旋转的第一部分期间可以从钩镰移除第二结。为此,驱动装置可以包括在盘上的第三齿轮延伸部。然后,小齿轮可以适于与第一齿轮延伸部、第二齿轮延伸部和第三齿轮延伸部配合,用于当盘旋转时使钩镰分别执行第一完整旋转、第二完整旋转和第三完整旋转。
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捆绳接收器包括捆绳盘和捆绳保持器。捆绳保持器适于将捆绳夹靠在捆绳盘上。打结器系统还可以包括第二驱动装置,其适于在第一转动期间旋转捆绳盘同时夹紧捆绳以用于形成第一结,以及适于在第二转动期间旋转捆绳盘同时让捆绳滑动以用于形成第二结。根据示例性实施例,捆绳盘设置有至少第一凹口和第二凹口,用于接收捆绳。捆绳通常在第一转动期间处于第一凹口中并且在第二转动期间处于第二凹口中。但是需要注意,在第二转动开始期间,捆绳的端部仍可能位于第一凹口中。然而,在形成第二结期间,端部将首先滑出第一凹口,然后滑出第二凹口。根据一个可能的实施例,第二凹口的形状设计成使得在形成第二结期间允许捆绳从第二凹口滑出。根据另一个可能的实施例,捆绳接收器设置有偏压装置,用于通过捆绳保持器设定用于夹紧动作的偏压。然后,偏置装置可以适于在第一转动期间设置第一偏压,以及在第二转动期间设置第二偏压。选择第一偏压使得捆绳被牢固地夹紧,而选择第二偏压使得捆绳从捆绳接收器滑出。
根据优选实施例,摆臂设置有切割器和移除装置。切割器适于在从休止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的同时在钩镰和捆绳接收器之间切割捆绳,并且移除装置适于在从休止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的同时从钩镰扫除捆绳。通常,移除装置具有与钩镰形状互补的形状,以便于移除捆绳。
根据本发明的另一方面,提供一种打捆机,包括多个根据上述任一实施例的打结器系统。
附图说明
当考虑到本发明的示例性非限制性实施例的以下详细公开内容,特别是当结合附图时,本发明的优点将是显而易见的,其中:
图1是具有双打结器捆扎机构的打捆机的局部侧视图;
图1A是针端部的详细视图;
图2是没有形成捆绳尾料的完整和部分双结环的示意图;
图3A-3D是从不同角度观察的本发明的双打结器系统的示例性实施例的分解透视图;
图4A、4C和4D是根据实施例的钩镰组件在钩镰的不同角度位置的透视图;
图4B是图4A的钩镰组件的凸轮表面的示意性仰视图;
图5是钩镰的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6A至图6O是示出双打结操作的相继步骤的局部示意图;
图7A是捆绳接收器的第一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
图7B是捆绳接收器的第二示例性实施例的透视图;和
图8是根据示例性实施例的钩镰的改进的上唇部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在下面的描述和已经阐述的某些段落中,将根据“捆绳”和在这种捆绳中形成的“结”来描述本发明的原理。然而,应该认识到,这些原理延伸到钢丝和钢丝的扭绞连结以及捆绳和结。
本发明中使用的许多紧固和连接处理以及其它装置和部件是在本发明所描述的领域中众所周知的和使用的,而且它们确切性质或类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和使用本发明不是必需的,因此将不对它们进行详细讨论。此外,本文中对术语“左”或“右”的任何引用仅仅是为了方便而使用,并且是通过站在面向其正常行进方向的机器后部来确定的。
图1中所示的打捆机1具有由接地轮3支撑的矩形捆包壳体2。捆包壳体2限定了捆包腔室,其中,材料通过弯曲的管道4被推入。柱塞5在捆包壳体内往复运动,以沿箭头6的方向间歇地将来自管道4的新填料向后装入腔室中。当捆包达到预定尺寸时,触发器7被杆8拉动。该杆8与齿式离合器9啮合,离合器9又连接到捆扎机构10和一组针11。可以理解的是,捆扎机构包括一组单独的打结器10,这些打结器横向设置在捆包腔室的顶部上。每个打结器10具有关联针11,用于辅助在完成的捆包周围形成单独的环。当捆包需要捆扎时,齿式离合器9通过驱动链12将打结器10和它们的针11连接到驱动动力源以启动捆扎操作。由于独立的打结器10都以相同的方式操作,因此本发明仅针对一个这样的打结器10来描述就足够了。
针11通过枢轴13可摆动地安装在捆包壳体2上,并且通过连杆14跨捆包腔室来回摆动,所述连杆由离合器9激活。针11具有如图1所示的完全位于捆包壳体2下方的“初始”或休止位置,以及例如如图6C所示的完全跨捆包壳体2延伸的“完全扳动(full-throw)”位置。如图1A所示,针11的末端20具有孔眼21,所述孔眼由分叉末端20的相对的分叉22和23连同一对纵向间隔开的横向延伸的辊24和25限定在其中。
参考图2,在环62的左侧是处于正在形成的处理中的部分环62a。右边已经完成的捆包由环62缠绕,所述环由顶部和底部的捆绳64、66形成,它们在捆包的两个顶角处打结,参见结68和70。正在形成的在捆包周围的部分环62a包括顶部捆绳64a(也称为折转捆绳)和底部捆绳66a(也称为针捆绳)。顶部捆绳64a从捆绳供应源72发出,而底部捆绳66a从完全独立的第二捆绳供应源74发出。在为了说明而选择的序列中的特定时刻,存在结68a(这是已经执行的打结器循环的第二结,其中,结70形成为第一结,结68a形成为第二结),并且捆包接近其中针42准备好摆动到操作中的长度,并将捆绳64a和66a呈现给打结器40以开始打结器循环,在打结器循环中形成两个相继的结。在完成的捆包中,环62由两股捆绑材料构成,即,沿着捆包的顶侧的一股捆绳64和沿着捆包的底侧及其两个相对的竖向端部的第二股捆绳66。捆绳64和66的股一起形成连续环62。它们一起完全限制了(circumscribe)捆包。结70(这是打结器循环的第一结)通常是传统的结。捆包的结68、68a(这是打结器循环的第二结)可以是传统的结或所谓的环形结(loop-knot)。在环形结中,结68、68a的捆绳64、64a和66、66a的端部从保持位置释放,因此它们可以被拉回,如将进一步描述的那样,以在结的顶部形成小环。结68、68a本身保持捆绳64、64a和66、66a的与结68、68a结合的端部。
打结器在许多方面类似于申请人名下的US2006/0012176、WO2015/014616和WO2014/060245中公开的打结器,并且这些文献的公开内容通过引用结合在此。
考虑到这个简短的解释,现在将描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细节。图3A-D示出了根据本发明的打结器10的第一实施例。为方便起见,相同的附图标记已用于在不同实施例中指代类似元件。
图3A-D的打结器10包括大致圆形的元件,也称为打结器盘501,其在离合器9接合时固定到驱动轴502以用于与驱动轴一起旋转一整圈。轴502通常由附接到捆包壳体2的顶部的向前倾斜的框架15(参见图1)支撑,并且框架15还支撑用于响应于打结器盘501的旋转而形成结的打结器部件。
打结器部件包括:旋转钩镰100,由框架15支撑以用于围绕倾斜轴线106旋转(参见图5);捆绳盘201,在钩镰100的后方并与其相邻,用于将顶部和底部捆绳64a和66a保持在适当位置以用于在钩镰的旋转期间由钩镰100接合;以及摆臂400,通过螺栓420可枢转地附接到框架15。顶部和底部捆绳64a和66a通过保持器或捆绳保持器202保持在旋转的捆绳盘201中的凹口211、212中,参见图3D。当松开或拧紧螺栓时,通过改变板簧220的张力,可以手动调节该保持器202对捆绳盘201的张力。
钩镰组件在图4A、4C和4D中详细示出,并且包括钩镰100和凸轮表面110。钩镰100在图5中详细示出并且包括下唇部102和上唇部101,所述上唇部围绕枢转部位与下唇部102连接。在捆扎循环期间,钩镰100在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围绕其旋转轴线106执行至少第一完整旋转,并且在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围绕其旋转轴线106执行第二完整旋转。当钩镰100围绕其轴线106旋转时,连接到上唇部101的凸轮从动件103与具有第一凸轮111和第二凸轮112的凸轮表面110接合。当在第一凸轮111(图4D)上或在第二凸轮112上旋转时,凸轮从动件103将推动上唇部101远离下唇部102。如下面将详细解释的,在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一凸轮111将引起钩镰100的第一次打开(即上唇部101移动远离下唇部102),以确保捆绳64a和66a在钩镰100上的良好定位,参见图6E,并且第二凸轮112将引起钩镰100的第二次打开,使得捆绳64a和66a能够在钩镰100旋转的同时进入两个唇部101和102之间。换言之,钩镰组件配置为在第一完整旋转的第一角度范围121中将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下唇部102并且在第一完整旋转的第二角度范围122中将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下唇部102。类似地,如下面将详细解释的,在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一凸轮111将引起钩镰100的第一次打开,以确保捆绳64b和66b在钩镰100上的良好定位,参见图6K,并且第二凸轮112将引起钩镰100的第二次打开,使得捆绳64b和66b能够进入两个唇部101和102之间,参见图6M。换言之,钩镰组件配置为在第二完整旋转的第一角度范围121中将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下唇部102并且在第二完整旋转的第二角度范围122中将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下唇部102。由于具有第一和第二凸轮111、112的相同凸轮表面用于钩镰100的第一和第二完整旋转,所以第一和第二角度范围121、122对于第一和第二完整旋转也是相同的。第一角度范围121位于0°和160°之间的范围内,第二角度范围122位于160°和360°之间的范围内。优选地,第一角度范围位于0°和130°之间的范围内,更优选地位于0°和90°之间的范围内。
第一和第二角度范围在图4B中示意性地示出。附图标记B表示凸轮从动件103的开始位置,箭头R表示钩镰100的旋转方向。在开始位置B,凸轮从动件103可以定位在第二凸轮112和第一凸轮111之间(图4C)。替代地,在开始位置B,凸轮从动件103可以定位在第一凸轮111的开始处,即,在其中钩镰100打开的位置(图4D)。当第一旋转开始时,当凸轮从动件103经过第一凸轮111时,在第一旋转的第一角度范围121中第一次打开钩镰100。接下来,当凸轮从动件离开第一凸轮111时,钩镰再次关闭。当凸轮从动件103进入第二角度范围122时,当其到达第二凸轮112的第一端时,钩镰100第二次打开。第二完整旋转遵循相同的顺序。
在所示实施例中,设置有两个凸轮111、112,使得在第一角度范围内上唇部101第一次移动远离下唇部102并返回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第二次移动远离下唇部102并返回。然而,在其它实施例中,可以设置从第一角度范围121延伸到第二角度范围122的一个长凸轮,使得钩镰100保持打开,并且在两个范围之间不完全闭合。换言之,钩镰组件配置为在第一角度范围内使上唇部101移动远离下唇部102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使上唇部101移动返回到下唇部102。例如,凸轮可以适于使得在第一角度范围内,钩镰100仅稍微打开而在第二角度范围内完全打开。
从枢转部位测量的下唇部102的长度l优选地大于35mm,以确保捆绳可以适当地放置在钩镰100上并且不会从钩镰100滑落。上唇部101在其自由端设置有向下突出端部104,并且下唇部102设置有用于接收所述突出端部的端部凹部105。以这种方式,上唇部101可以抵靠下唇部102放置或非常靠近下唇部102,从而确保在钩镰100上形成的结的改进性剥离。
通过在打结器盘501上的齿轮延伸部504和齿轮部分605与它们各自的在钩镰100和捆绳盘201上的齿轮503和604的可操作的相互啮合来实现在钩镰100和捆绳盘201上的部分上的前述的移动。
如图3C中最佳示出的,摆臂400具有臂部401和下端部402,并且布置为用于使下端部402在钩镰100下方在向后位置和向前位置之间移动。下端部402包括:连接到臂部401的跟部410;前部411;和侧部412。侧部412在钩镰100和捆绳盘201之间延伸,并且在跟部410的一端与前部411的相对端之间形成连接。侧部412设置有刀片403,用于在从向后位置移动到向前位置的同时在钩镰和捆绳接收器之间切割捆绳。在跟部410和前部412之间形成开口区域413。开口区域413的尺寸和形状设计成用于可由捆绳递送系统(针11和折转臂,参见进一步内容)通过,使得可以通过所述开口区域413将捆绳递送在钩镰100上。换言之,摆臂400的下端部402的形状设计成使得在背离捆绳盘201的一侧具有开口,所述开口在摆臂400的打结器位置中位于钩镰100的下方。前部411设置有剥离部件404,所述剥离部件具有上表面,所述上表面具有与钩镰100的下表面的形状互补的形状,也参见图6A和6B,使得,在将摆臂从向后位置移动到向前位置的同时,可以从钩镰100剥离形成的结。换言之,刀片403将响应于臂400的摆动运动而切断捆绳64a和66a,所述摆动运动也用于使剥离部件404与形成在钩镰100上的结相接合,以用于从钩镰100剥离这种结。此外,前部411具有在跟部410的方向上定向的弯曲引导部件405。弯曲引导部件405的形状、尺寸和布置设计成在剥离形成的结期间引导捆绳朝向侧部412,并且更具体地朝向由前部411和侧部412形成的内角。跟部411具有在前部410的方向上定向的弯曲引导部件406。弯曲引导部件406布置为用于在递送期间和打结期间引导捆绳跨过钩镰。正如在现有技术方案中那样,可以设置另外的引导指状件(未示出)以在打结之前/期间/之后引导捆绳。这种捆绳指状件可以配置为用于引导至少针捆绳,其中,所述捆绳指状件可移动地安装在钩镰100和摆臂400下方。然后,用于捆绳指状件的驱动装置可以配置为在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至少第一次移动捆绳指状件并且在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二次移动捆绳指状件。然而,考虑到引导部件405和406,不需要附加的引导指状件。
为了将驱动力传递到钩镰100,打结器盘501设置有小齿轮503,所述小齿轮设置成用于与打结器盘501上的第一和第二周向间隔开的齿轮延伸部504、505啮合。小齿轮503适于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延伸部504、505配合,用于在打结器盘501旋转以用于分别形成第一和第二结时使钩镰100分别执行第一和第二完整旋转。
类似地,驱动动力通过捆绳盘小齿轮602、蜗轮蜗杆传动装置603和锥齿轮604传递到捆绳盘201的盘,所述锥齿轮就位成用于与在打结器盘501上的一对周向间隔开的齿轮部分605、606顺序啮合。
通过臂400的超过枢轴螺栓420的上端处的凸轮从动件430获得臂400围绕枢轴螺栓420摆动的动力,所述枢轴螺栓设置在打结器盘501上的凸轮轨道440内。轨道440中的一对周向间隔开的凸轮肩部442和444定位成顺序地接合从动件430以操作从动件。凸轮从动件430与摆臂400连接。凸轮轨道440可以设置在盘501中或设置在与盘501同步旋转的构件中,并且适于在第一和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分别第一次和第二次移动摆臂400。
轴30平行于轴502延伸到与钩镰100基本上前后对准的部位,参见图2。在该位置处,轴30固定地承载向后延伸的折转臂31。折转臂31在其最后端承载有辊子33,股绳64a围绕该辊子被夹带。一定长度的股绳64a也围绕设置在折转臂31上方的松弛臂34向上成环。股绳64a可以进一步夹紧在张紧单元的一对相对板(未示出)之间。
在图2中,针11仍处于其初始位置。在捆包成形操作的这一时间点上,捆包已经达到其所需的长度,并且是时候完成围绕捆包的环并在环中形成第二结。值得注意的是,在该具体情况下,股绳64a沿着捆包的顶部直接在摆臂400下方伸展,但是,至少为了所有有效目的,与打结器10不接触。摆臂400向后移动,并且针11朝向打结器10向上摆动。针携带着股绳66a,而股绳由源74提供。注意,因为股绳66a穿过针11的孔眼21,所以在针11的捆绳源侧上一定长度的该股绳也向上朝向打结器10传送,这种额外长度在下文中表示为66b。当针11接近打结器10时,折转臂31也向上移动,参见图6A和6B。折转臂31沿逆时针方向向上摆动,以提供股绳64a中所需的松弛以适应针的移动。针11的末端,更具体地,辊25,如图6C所示捕获(snare)股绳64a,并且将捆绳64a和66a一起提供给打结器10。
在捆绳64a和66a跨过钩镰100被递送到捆绳盘201的同时,摆臂400处于引导捆绳的位置,以确保捆绳64a和66a都在跨过钩镰100的适当位置,参见图6D。接下来,如图6E所示,打开钩镰以确保捆绳64a、66a适当地定位在钩镰100上方,位于上唇部101的靠近与下唇部102的枢转部位的端部处。此外,跟部411的引导部件406可以帮助确保捆绳64a、66a适当地放置成跨过钩镰100的上唇部101。
在提供捆绳64a和66a时,针11将捆绳搭置成跨过钩镰100(可选地利用引导部件406的帮助),并因此进入捆绳盘201的等待凹口211,随之,当钩镰100开始旋转时,捆绳盘中的协动盘的旋转与按压捆绳保持器202一起用于牢固地抓住捆绳64a、66a并且防止捆绳脱离,参见图6D、6E、6F和6G。此时,摆臂400稍微向后移动(箭头B),使前部410移动远离钩镰100,以便为钩镰的旋转提供额外的空间。
通常,捆绳盘201旋转四分之一圈并将捆绳64a和66a一起牢固地夹紧在第一凹口211中。此时针11可以向下移动。在针11的向下行进期间,针的后侧上的两个捆绳被放置在捆绳盘的下一个凹口212中以用于第二结,参见图6F和6G。当针11下移时,钩镰100继续旋转以形成第一结。在钩镰100的该进一步旋转期间,钩镰100再次打开,参见图6G,使得来自第一凹口211的捆绳可以定位在上唇部101和下唇部102之间。摆臂400向前摆动(图6H中的箭头F)以利用刀片403切割捆绳盘下方的捆绳,并利用剥离部件404的帮助从捆绳100扫除结。
通过在打结器盘501上的齿轮延伸部504和齿轮部分605与它们各自的在钩镰100和捆绳盘201上的齿轮503和604的可操作的相互啮合来实现在钩镰100和捆绳盘201上的部分上的前述的移动。这种驱动相互啮合持续,直到在钩镰100上已形成结,此时针11已开始退出。此时,打结器盘501的凸轮肩部442与臂400的辊子430接合,以使辊子的底部摆动,并且因此使刀403穿过捆绳的在钩镰100和捆绳盘201之间的部分,从而切断捆绳。在切割时,捆绳64a和66a从唇部101和102之间的位置朝向捆绳盘201延伸,参见图6H。为了完成结的形成,剥离部件404与捆绳64a和66a接合,所述捆绳以扭绞的方式围绕捆绳100被保持。这样,位于上唇部101顶部的股绳部分被拉动越过位于上唇部101和下唇部102之间的股绳部分,从而形成第一结。如上所述,由于捆绳64a和66a的自由端非常短,它们在结的最终形成期间被完全拉动穿过结,从而产生所谓的传统结70a。除了完成结之外,臂400的进一步运动还将完成的结从钩镰100完全剥离并使完成的环下降在捆包上,如图6I所示。
当打结器10使结下降时,来自源74的针捆绳的股绳66b以及来自源72的折转捆绳的股绳64b仍然保持在第二凹口212中并且还可能保持在捆绳盘201的第一凹口211中。因此,当针11继续退出时,股绳66b跨过捆包腔室2向下搭置,从而由于捆绳在上唇部101上的压力而向下推动上唇部101,同时折转臂31下降到其正常位置。在达到图6J所示的状态时,股绳64b和66b处于用于启动第二结形成循环的位置。在第二旋转的第一角度范围内,如图6K所示,钩镰短暂地打开,以确保以与上面针对第一结形成循环所描述的相似的方式将股绳64a和66b很好地定位在钩镰100上。摆臂400,特别是引导部件406,可以帮助将捆绳64b和66b适当地定位成跨过钩镰100上并与钩镰接合。接下来,钩镰100和捆绳盘201由它们各自的在打结器盘501上的第二齿轮延伸部505和齿轮部分606进行操作,参见图6L、6M和6N,其中,在第二旋转的第二角度范围内第二次打开钩镰100,同时其凸轮从动件103经过第二凸轮112。
因此,形成了第二结,随之,臂400再一次致动,但这次是由第二凸轮肩部444致动的。优选地,从盘201的旋转方向看,捆绳盘201具有定位在第二凹口212之后的突出脊部213,使得,当在第二结的形成期间盘进一步旋转时,捆绳保持器202移动远离捆绳盘201。因为股绳64b和66b的自由端比在第一结形成期间获得的自由端显著更长,所以在完成结后,股绳64b和66b的自由端不再完全地从结中拉出,形成了所谓的环形结68b,如图6N和图2中最佳所示。图6O示出了在移除结之后下端部处于向前位置的摆臂400。在该位置,钩镰100的凸轮从动件103位于第一凸轮111上,并且钩镰处于打开状态。
图7A示出了可能的捆绳接收器200的第一示例,包括捆绳盘201和捆绳保持器202。捆绳盘201包括固定在轴223上的第一盘221和第二盘222。捆绳保持器包括第一压板231和第二压板232,第二压板用于插入第一和第二盘221、222之间。第一压板用于与第一盘221的外侧可操作地接触。第一盘221在其内侧和/或外侧设置有突出脊部213。在图7A的实施例中,脊部在第一盘221的两侧延伸,而在图7B的实施例中,脊部仅在盘221的外侧延伸。在图7A的变型中,第一盘221设置有开口224,并且脊部213由部件213形成,所述部件通过开口224固定在第二盘222上。本领域技术人员将理解,其它形状也是可以的,并且可以在捆绳盘中设置更多或更少的凹口。然而,如图7A的实施例中那样,为捆绳盘设置沿着圆周以大约90度的角度间隔开的仅两个凹口211、212是有利的,这是因为当打结器处于非活动状态时,这将允许凹口位于捆绳盘201的下部。这将避免污垢在打结器的非操作状态下在凹口中积聚。
根据一个替代变型,可以使用适于在钩镰100的第二旋转结束时减小由板簧220施加的压力的设定装置来调节该压力。根据另一种可能性,在形成第二结期间,可以抵抗板簧220的力推离捆绳保持器202。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可以使用任何合适的机械或液压传递来实现这样的压力调节/捆绳保持器推离。而且,代替设置弹簧装置220,可以设置用于偏压捆绳保持器202的不同致动器。最后,技术人员理解,凹口211、212的形状的适应性改变和突出脊部213的使用可以组合起来。
如图3A-3D所示,可以设置辅助齿轮部分606',其提供捆绳盘201的延长操作,使得捆绳盘在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旋转大约270度。这种延长的旋转与突出脊部213的组合将导致捆绳64b和66b不再保持在捆绳盘201和捆绳保持器202之间,导致在形成第二结期间捆绳的进一步滑动。实际上,即使刀片403非常锋利,它也将不能切割捆绳,这是因为鉴于捆绳盘201的连续旋转和捆绳保持器202在捆绳上的低压力,捆绳盘201释放捆绳而不是保持捆绳,同时臂400继续移动并从钩镰100剥离几乎完成的结,从而将捆绳拉出捆绳盘201。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辅助齿轮部分606不是必需的,并且当板簧220对捆绳保持器202的张力充分减小时可以达到类似的效果。
这个第二结是用于下一个捆包的新绳环的开始。这种绳环处于接收新材料的位置,新材料由柱塞填充到捆包腔室中,并且随着捆绳64b和66b的额外长度同时从其源72和74拉出,绳环也会变大。最后,当捆包达到其所需尺寸时,序列返回到其起始点,随之通过针11的操作闭合绳环以完成围绕捆包的环并形成另一个结。
在又一个实施例中,凸轮表面可以仅具有第二凸轮112,如现有技术方案中那样,并且可以修改钩镰100本身以使得钩镰在上述限定的第一角度范围内打开。例如,如图8所示,钩镰的上唇部101可以制成在向下突出端部104的下侧处更重。可以选择这种附加材料,使得上唇部101在第一角度范围内打开。更具体地,上唇部101可以设置有在下唇部的方向上突出的钩状端部104。钩状端部104具有内表面104’,该内表面与上唇部101的伸长部分的下表面101’形成钝角α。通过增加α角度,钩镰可以更容易地被股绳打开。当使用这样的实施例时,必须在上唇部101的形状,特别是钩状端部104的形状和股绳中的张力之间找到适当的折衷。
虽然上面结合具体实施例阐述了本发明的原理,但是应该理解,该描述仅仅是作为示例而不是作为对保护范围的限制,保护范围应由所附权利要求确定。

Claims (14)

1.一种用于执行打捆机的打结器循环的打结器系统,所述打结器循环包括至少第一结形成循环和第二结形成循环,所述打结器系统包括:
针(11),配置为用于递送针捆绳;
折转臂(31),配置为用于递送折转捆绳;
钩镰组件,包括钩镰(100),所述钩镰具有下唇部(102)和相对于下唇部(102)可枢转地安装的上唇部(101),所述钩镰(100)围绕旋转轴线(106)可旋转地安装;
驱动装置,适于使所述钩镰(100)在所述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围绕其旋转轴线(106)执行至少第一完整旋转,并且在所述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围绕其旋转轴线(106)执行第二完整旋转,
其特征在于,所述钩镰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完整旋转和所述第二完整旋转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角度范围内使所述上唇部(101)移动远离所述下唇部(102)并且在第二角度范围内使所述上唇部(101)移动远离所述下唇部(102),其中,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位于0°和160°之间的范围内,所述第二角度范围位于160°和360°之间的范围内,其中,所述钩镰组件包括凸轮表面(110),并且其中,所述钩镰(100)设置有与所述凸轮表面(110)接触的凸轮从动件,其中,所述凸轮表面(110)设置有第一和第二凸轮(111、112),所述第一和第二凸轮配置为用于在所述第一完整旋转期间和在所述第二完整旋转期间分别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和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推动所述上唇部(101)远离所述下唇部(10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所述钩镰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内第一次使所述上唇部(101)移动远离所述下唇部(102)并返回并且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第二次使所述上唇部(101)移动远离所述下唇部(102)。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所述钩镰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内使所述上唇部(101)移动远离所述下唇部(102)并且在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使所述上唇部(101)移动返回到所述下唇部(102)。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位于0°和130°之间的范围内。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所述第一角度范围位于0°和90°之间的范围内。
6.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所述钩镰组件配置为在所述第一完整旋转的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内将所述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所述下唇部(102)并且在所述第一完整旋转的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将所述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所述下唇部(102),并且,在所述第二完整旋转的所述第一角度范围内将所述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所述下唇部(102)并且在所述第二完整旋转的所述第二角度范围内将所述上唇部(101)定位成远离所述下唇部(102)。
7.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结器系统,还包括:
捆绳接收器(200),配置为用于保持针捆绳和折转捆绳;
摆臂(400),适于在所述钩镰(100)和所述捆绳接收器(200)之间切割捆绳;
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一次将所述摆臂(400)从休止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并返回,并且在所述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二次将所述摆臂从休止位置移动到延伸位置并返回。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结器系统,还包括:
捆绳指状件,配置为用于引导至少所述针捆绳,所述捆绳指状件可移动地安装在所述钩镰(100)和所述摆臂(400)下方,
所述驱动装置进一步配置为在所述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至少第一次移动所述捆绳指状件,并且在所述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二次移动所述捆绳指状件。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所述摆臂(400)配置为用于分别在所述第一结形成循环期间和所述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从所述钩镰(100)扫除形成的结。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所述捆绳接收器(200)适于在所述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使所述针捆绳和所述折转捆绳滑动,使得在形成第二结时避免切割所述针(11)和折转捆绳。
11.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驱动装置包括小齿轮(503)和沿盘的圆周设置的至少第一和第二齿轮延伸部(504、505),所述小齿轮(503)适于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延伸部(504、505)配合,用于当所述盘旋转以用于分别形成第一结和第二结时使所述钩镰(100)分别执行第一完整旋转和第二完整旋转。
12.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驱动装置包括小齿轮(503)和沿盘的圆周设置的至少第一和第二齿轮延伸部(504、505),所述小齿轮(503)适于与所述第一和第二齿轮延伸部(504、505)配合,用于当所述盘旋转以用于分别形成第一结和第二结时使所述钩镰(100)分别执行第一完整旋转和第二完整旋转。
13.根据权利要求12所述的打结器系统,其中,所述驱动装置包括凸轮轨道(440)和凸轮从动件(430),所述驱动装置的所述凸轮从动件(430)与所述摆臂(400)连接,并且所述凸轮轨道(440)设置在所述盘中或设置在安装成用于与所述盘同步旋转的构件中,并且适于分别在所述第一结形成循环和所述第二结形成循环期间第一次和第二次移动所述摆臂(400)。
14.一种打捆机,包括多个根据权利要求1-13中任一项所述的打结器系统。
CN201880009087.5A 2017-05-02 2018-04-27 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的改进 Active CN11023422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BE2017/5307A BE1024810B1 (nl) 2017-05-02 2017-05-02 Verbeteringen in een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BE2017/5307 2017-05-02
PCT/EP2018/060938 WO2018202588A1 (en) 2017-05-02 2018-04-27 Improvements in a knotter system for a bal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4221A CN110234221A (zh) 2019-09-13
CN110234221B true CN110234221B (zh) 2022-07-05

Family

ID=5950600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9087.5A Active CN110234221B (zh) 2017-05-02 2018-04-27 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的改进

Country Status (5)

Country Link
US (1) US11229164B2 (zh)
EP (1) EP3618605B1 (zh)
CN (1) CN110234221B (zh)
BE (1) BE1024810B1 (zh)
WO (1) WO2018202588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4)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BE1026246B1 (nl) 2018-05-03 2019-12-02 Cnh Ind Belgium Nv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AU2020416648A1 (en) * 2019-12-30 2022-06-30 Agco Corporation Square baler needle lockout device
GB202011846D0 (en) 2020-07-30 2020-09-16 Kuhn Geldrop Bv Binding system and method
WO2022058808A1 (en) * 2020-09-18 2022-03-24 Agco Corporation Billhook for baler knotter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874A (zh) * 2011-01-06 2011-07-20 江苏大学 仿人双指打结器
CN203691996U (zh) * 2013-08-16 2014-07-09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弹性夹绳d型打结器
CN104602509A (zh) * 2012-06-14 2015-05-06 腊斯佩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捆绳打结器
CN205142950U (zh) * 2014-12-05 2016-04-13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D型打结器
CN205510981U (zh) * 2015-12-07 2016-08-31 江苏大学 一种双齿盘驱动打结器

Family Cites Families (6)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3400959A (en) * 1966-10-26 1968-09-10 Int Harvester Co Tying mechanism
DE20316967U1 (de) * 2003-11-03 2005-03-17 Rasspe Systemtechnik Gmbh & Co Garnknoter für Ballenpressen
GB0407858D0 (en) 2004-04-07 2004-05-12 Cnh Belgium Nv Double knotting system for an agricultural baler
US7752959B1 (en) * 2009-06-08 2010-07-13 Deere & Company Knotter frame serving as lubrication manifold
BE1021116B1 (nl) 2012-10-16 2016-01-18 Cnh Industrial Belgium Nv Knopersysteem voor een balenpers
BE1021102B1 (nl) * 2013-07-31 2016-01-12 Cnh Industrial Belgium Nv Knopersysteem met een verbeterde twijndraadopnermer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2124874A (zh) * 2011-01-06 2011-07-20 江苏大学 仿人双指打结器
CN104602509A (zh) * 2012-06-14 2015-05-06 腊斯佩系统技术有限公司 捆绳打结器
CN203691996U (zh) * 2013-08-16 2014-07-09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弹性夹绳d型打结器
CN205142950U (zh) * 2014-12-05 2016-04-13 北京航星机器制造有限公司 D型打结器
CN205510981U (zh) * 2015-12-07 2016-08-31 江苏大学 一种双齿盘驱动打结器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20200084972A1 (en) 2020-03-19
US11229164B2 (en) 2022-01-25
CN110234221A (zh) 2019-09-13
WO2018202588A1 (en) 2018-11-08
BE1024810B1 (nl) 2018-07-03
BR112019022992A2 (pt) 2020-05-19
EP3618605A1 (en) 2020-03-11
EP3618605B1 (en) 2023-11-29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EP3027005B1 (en) Knotter system having an improved twine receiver
CN110248537B (zh) 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
CN110234221B (zh) 用于打捆机的打结器系统的改进
US7296828B2 (en) Double knotting system for an agricultural baler
US9883633B2 (en) Knotter system for a baler
EP2108247B1 (en) Knotter for a baler
US9226453B2 (en) Loop knotter system for a baler
US10945379B2 (en) Knotter system for a baler
GB1600417A (en) Knotters
EP3563666B1 (en) Knotter system for a baler
US3468575A (en) Knotter and jaw
GB2051889A (en) Knotters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

Effective date of registration: 20230606

Address after: 150060 No. 78, Songhua Road, core area of Hanan industrial new town, Harbin, Heilongjiang

Patentee after: Keisnew Netherlands Industrial (Harbin) Machinery Co.,Ltd.

Address before: 200131 10th floor, No.2 Maji Road, Waigaoqiao Free Trade Zone, Pudong New Area, Shanghai

Patentee before: Cnh (CHINA) Management Co.,Ltd.

TR01 Transfer of patent righ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