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32297A - 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 Google Patents

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32297A
CN110232297A CN201910537170.6A CN201910537170A CN110232297A CN 110232297 A CN110232297 A CN 110232297A CN 201910537170 A CN201910537170 A CN 201910537170A CN 110232297 A CN110232297 A CN 110232297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dimensional code
identification module
field
light intensity
distance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Pending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37170.6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Inventor
张耀光
刘德田
田琳琳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henzhen Yinyun Technology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henzhen Yi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henzhen Yinyun Technology Co Ltd filed Critical Shenzhen Yinyun Technology Co Ltd
Priority to CN201910537170.6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32297A/zh
Publication of CN110232297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32297A/zh
Pending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Links

Classifications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3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the reader and the record carrier being capable of selectively switching between reader and record carrier appearance, e.g. in near field communication [NFC] devices where the NFC device may function as an RFID reader or as an RFID tag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0009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 G06K7/10297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sensing by radiation using wavelengths larger than 0.1 mm, e.g. radio-waves or microwaves arrangements for handling protocols designed for non-contact record carriers such as RFIDs NFCs, e.g. ISO/IEC 14443 and 18092
    • GPHYSICS
    • G06COMPUTING; CALCULATING OR COUNTING
    • G06KGRAPHICAL DATA READING; PRESENTATION OF DATA; RECORD CARRIERS; HANDLING RECORD CARRIERS
    • G06K7/0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 G06K7/10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 G06K7/14Methods or arrangements for sensing record carriers, e.g. for reading patterns by electromagnetic radiation, e.g. optical sensing; by corpuscular radiation using light without selection of wavelength, e.g. sensing reflected white light
    • G06K7/1404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 G06K7/1408Methods for optical code recognition the method being specifically adapted for the type of code
    • G06K7/14172D bar codes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7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with central registration
    • GPHYSICS
    • G07CHECKING-DEVICES
    • G07CTIME OR ATTENDANCE REGISTERS; REGISTERING OR INDICATING THE WORKING OF MACHINES; GENERATING RANDOM NUMBERS; VOTING OR LOTTERY APPARATUS; ARRANGEMENTS, SYSTEMS OR APPARATUS FOR CHECKING NOT PROVIDED FOR ELSEWHERE
    • G07C9/0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 G07C9/20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 G07C9/28Individual registration on entry or exit involving the use of a pass the pass enabling tracking or indicating presence

Landscapes

  •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Physics & Mathematics (AREA)
  • Toxicology (AREA)
  • 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Computer Vision & Pattern Recognition (AREA)
  • Electromagnetism (AREA)
  • Theoretical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Computer Security & Cryptography (AREA)
  • Telephone Function (AREA)

Abstract

一种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该设备包括: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以获取二维码信息;近场识别模块,用于与目标物近场通信以获取近场信息;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的距离;处理器,用于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获取所述近场信息。上述的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在检测目标物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才启动近场识别模块,以防止在较远距离时即启动近场识别模块而干扰二维码的扫描过程,从而使得二维码识别模块的二维码读头和近场识别模块的刷卡读头可以设置在较近的距离范围内,实现设备小型化的目的。

Description

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信息获取领域,尤其是一种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背景技术
本部分的陈述仅仅是提供了与本发明公开相关的背景技术信息,不必然构成在先技术。
目前市面上的这类同时支持刷卡和二维码功能的产品(如各地支持手机二维码支付的公交车读码器),都是采用分离设计方案:即二维码读头与刷卡读头分开,至少距离上确保NFC信号不会激活手机上的NFC功能(在5cm以上),这会导致整机外形很大,很笨重。在产品安装布局上有很大缺陷,中间需拉线来链接两设备,使产品可靠性得不到保证;在产品造型、功能使用上也无法满足大多数应用场景。
然而,如果将二维码读头和刷卡读头集成在一起,在正常使用情况下,因有大量手机支持NFC功能,在扫二维码功能时容易把NFC支付界面唤醒,导致手机屏幕的二维码界面跳转至支付界面,故导致二维码界面被NFC支付界面遮挡,无法扫码。
发明内容
鉴于以上内容,有必要提供一种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以改善获取二维码信息或近场信息时产生的干扰问题。
一种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包括:
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以获取二维码信息;
近场识别模块,用于与目标物近场通信以获取近场信息;
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的距离;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预设值时,控制所述近场识别模块处于关闭状态以及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以及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通过所述近场识别模块获取所述近场信息。
优选地,还包括:
光强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的光强;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通过所述光强传感器检测环境光强,在所述光强小于光强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通过所述近场识别模块获取所述近场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光强大于光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并通过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获取二维码信息。
优选地,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感应器。
优选地,所述距离预设值为1~5cm中的任一值。
优选地,还包括门禁接口,所述门禁接口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获得的近场信息或者二维码信息通过所述门禁接口开启或者关闭门禁锁。
优选地,还包括支付模块,所述支付模块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获得的近场信息或者二维码信息控制所述支付模块进行支付。
一种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目标物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启动近场识别模块以通过所述近场识别模块获取近场信息。
优选地,在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还包括:
通过光强传感器检测环境光强;
在所述光强小于光强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通过所述近场识别模块获取所述近场信息,以及在所述光强大于所述光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及控制二维码识别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以通过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获取二维码信息。
优选地,在检测目标物至设备的距离之前,还包括:
初始化步骤,包括开启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以及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
相较于现有技术,上述的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在检测目标物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才启动近场识别模块,以防止在较远距离时即启动近场识别模块而导致智能终端的界面跳转而干扰二维码的扫描过程,从而使得二维码识别模块的二维码读头和近场识别模块的刷卡读头可以设置在较近的距离范围内,实现设备小型化的目的。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是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的功能示意图。
图3是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信息获取方法在一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
图4是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信息获取方法在另一实施方式中的流程图。
主要元件符号说明
如下具体实施方式将结合上述附图进一步说明本发明。
具体实施方式
为了能够更清楚地理解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的实施方式及实施方式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所描述的实施方式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方式,而不是全部的实施方式。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方式,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发明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发明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方式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发明。
在本发明的各实施例中,为了便于描述而非限制本发明,本发明专利申请说明书以及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连接"并非限定于物理的或者机械的连接,而是可以包括电性的连接,不管是直接的还是间接的。"上"、"下"、"下方"、"左"、"右"等仅用于表示相对位置关系,当被描述对象的绝对位置改变后,则该相对位置关系也相应地改变。
图1是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的功能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该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10包括二维码识别模块13、近场识别模块18、距离传感器12、光强传感器14和处理器11。处理器11通过距离传感器12和光强传感器14分别对目标物的距离、环境的光强进行检测,控制近场识别模块18适时开启,从而可以防止近场识别模块18干扰二维码识别模块13获取信息。在下述的实施方式中,目标物是指具有二维码信息或者近场信息的物体,例如具有NFC(近场通信)功能的智能终端、卡类等。作为示例性的,如图1所述,卡类20和智能终端30均可以具有近场通信模块32,该近场通信模块32包含有近场信息以进行身份验证识别或者进行移动支付等。此外,该智能终端30的屏幕在亮屏状态下还可以显示二维码31,该二维码31中包含二维码信息以进行身份验证识别或者进行移动支付等。
二维码识别模块13用于扫描二维码31以获取二维码信息,包括二维码读头131以摄取二维码31的图像。二维码识别模块13通过分析该二维码图像以获取二维码信息。本实施方式中,该设备10包括一壳体15,所述二维码读头131和二维码识别模块13设置在该壳体15内。
近场识别模块18用于与目标物通过近场通信(NFC)以获取近场信息。近场通信又称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短距离的高频无线通信技术,允许设备之间或者设备和卡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交换数据。本实施方式中,近场识别模块18包括一刷卡读头181,该刷卡读头181设于壳体15内,用于与卡或者设备10进行近场通信。
距离传感器12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的距离。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距离传感器12可以是红外距离感应器。红外测距传感器是一种利用红外线为介质的测量系统,包括红外信号发射与接收二极管,利用红外信号发射管发射出一束红外光,在照射到物体后反射到接收二极管后接收信号,然后计算发射与接收的时间差后得出该物体的距离。本实施方式中,该距离传感器12被配置于近场识别模块18的刷卡读头181的附近,即位于近场识别的区域。
光强传感器14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的光照强度(即光强)。光强传感器14包括光敏元件,可感知周围环境的光线情况。本实施方式中,光强传感器14可以被配置于壳体15的端部位置。
处理器11包含但不限于中央处理器(CentralProcessingUnit,CPU)、微控制单元(Micro Controller Unit,MCU)等用于解释计算机指令以及处理计算机软件中的数据的装置。处理器11分别与二维码识别模块13、近场识别模块18、距离传感器12和光强传感器14电连接,用于在所述距离传感器12检测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18以获取所述近场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距离预设值可以是1~5cm范围内的任一值,例如1cm、2cm、3cm、4cm或5cm,优选为2cm。
上述的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10可以应用于多种领域中,处理器11可以根据近场信息或者二维码信息发出对应的指令。作为示例性的,该设备10可以应用于门禁领域。在门禁应用中,该设备10还可以包括一门禁接口17,所述门禁接口17连接于所述处理器11。在一些实施方式中,门禁接口17可以是门禁锁的电路接口,处理器11可以通过该门禁接口17直接控制门禁锁的开启或者关闭。在另外一些实施方式中,门禁接口17也可以是通信接口,例如RS485或者其他通信接口,处理器11发出的指令经该门禁接口17传输上层的门禁控制器,由上层的门禁控制器控制门禁锁的开启或者关闭。总之,所述处理器11可以根据获得的近场信息或者二维码信息通过所述门禁接口17传输至门禁控制器或是直接控制门禁锁的开启与关闭。
此外,该设备10也可以应用支付领域。在支付领域中,该设备10还可以包括支付模块16,所述支付模块16连接于所述处理器11,所述处理器11根据获得的近场信息或者二维码信息控制所述支付模块16进行支付。
图3是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信息获取方法在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3详细描述上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10的工作流程。
如图3所示,该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方法包括步骤S301~S303。
步骤S301:初始化步骤。在本步骤中,可以通过软件程序或者硬件开关的设定,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18以及开启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13,使得二维码识别模块13处于开启状态并且近场识别模块18处于关闭状态。
步骤S302:通过距离传感器12检测目标物的距离。本步骤中,在目标物(卡类20或者手机等智能终端30)靠近装置10的过程中,当该目标物进入到距离传感器12的检测范围内时,距离传感器12实时获取该目标物的距离。
步骤S303:在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启动近场识别模块18以通过近场识别模块18获取所述近场信息。本步骤中,该距离预设值为1cm~5cm中的任一值,例如1cm、2cm、3cm、4cm或5cm,优选为2cm。由于近场通信需要目标物与近场识别模块18处于较近的范围内,该距离范围一般小于2cm。因此,目标物在2cm以外的区域时,近场识别模块18处于关闭状态下,从而不会干扰到二维码识别模块13的扫描过程,即不会在二维码识别模块13获取二维码信息的过程感应到近场识别模块18导致界面跳转而干扰二维码识别过程。
图4是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信息获取方法在另一实施方式的流程图。下面结合图4详细描述上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10的工作流程。
如图4所示,该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方法包括步骤S401~S403。其中,步骤S401与上述的步骤S301,步骤S402与上述的步骤S302相同,此处不再赘述。
步骤S403:在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通过光强传感器14检测光强后,进入步骤S405或者步骤S406。本步骤中,该光强传感器14检测的是环境的光照强度。
步骤S404:在所述光强小于光强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18获取所述近场信息。在一些实施方式中,本领域技术人员根据环境光强等因素对光强预设值设置成合适的大小,使得光强传感器14可以区分手机等智能终端30在屏幕发光状态时的光强和非发光体(例如卡类20)的状态。这样,当目标物为卡类20或者息屏状态下的智能终端30(例如手机)时,光强传感器14检测到此时的环境的光强小于光强预设值,需要通过近场通信(NFC)获取目标物的近场信息。此时,开启近场识别模块18以获取目标物的近场信息。
步骤S405:在所述光强大于光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18并通过二维码识别模块13获取二维码信息。本步骤中,当目标物为智能终端30,在屏幕开启状态时,该光强传感器14检测环境光强大于所述的光强预设值,判断该目标物为智能终端30,需要使用二维码识别模块13识别目标物的二维码31。此时,关闭该近场识别模块18并通过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13获取二维码信息,从而可以避免近场识别模块18被触发而导致智能终端30的界面跳转到近场通信的界面,影响二维码31的识别。
步骤S406:根据该二维码信息或者近场信息进行动作。例如,在门禁领域,处理器11根据该二维码信息或者近场信息经所述门禁接口17传输至门禁控制器或是直接控制门禁锁的开启或关闭,即如果该二维码信息或者近场信息通过验证,则开启门禁,否则保持关闭。此外,上述方法也可以应用于支付领域,支付模块16根据获得的近场信息或者二维码信息控制所述支付模块16进行支付。
以上是对本实施方式所提供的方法进行的详细描述。根据不同的需求,所示流程图中方块的执行顺序可以改变,某些方块可以省略。
上述的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10和方法在检测到目标物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才启动近场识别模块18,以防止在较远距离时即启动近场识别模块18而干扰二维码31的扫描过程,从而使得二维码识别模块13的二维码读头131和近场识别模块18的刷卡读头181可以设置在较近的距离范围内,实现设备10小型化的目的,发明人经测试发现,该二维码读头131和刷卡读头181之间的间距可以实现小于1cm,有效降低了设备10的体积。
在上述所提供的几个具体实施方式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系统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涵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此外,显然“包括”一词不排除其他单元或步骤,单数不排除复数。系统权利要求中陈述的多个单元或装置也可以由同一个单元或装置通过软件或者硬件来实现。第一,第二等词语用来表示名称,而并不表示任何特定的顺序。
以上实施方式仅用以说明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以上较佳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发明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等同替换都不应脱离本发明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Claims (10)

1.一种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
二维码识别模块,用于扫描二维码以获取二维码信息;
近场识别模块,用于与目标物近场通信以获取近场信息;
距离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的距离;
处理器,用于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大于所述距离预设值时,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及控制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以及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通过所述近场识别模块获取所述近场信息。
2.如权利要求1所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光强传感器,用于检测所述目标物的光强;
所述处理器在所述距离传感器检测的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通过所述光强传感器检测环境光强,在所述光强小于光强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通过所述近场识别模块获取所述近场信息。
3.如权利要求2所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光强大于光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并通过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获取二维码信息。
4.如权利要求1所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传感器为红外距离感应器。
5.权利要求4所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距离预设值为1~5cm中的任一值。
6.权利要求2所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门禁接口,所述门禁接口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获得的近场信息或者二维码信息通过所述门禁接口开启或者关闭门禁锁。
7.权利要求2所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支付模块,所述支付模块连接于所述处理器,所述处理器根据获得的近场信息或者二维码信息控制所述支付模块进行支付。
8.一种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步骤:
通过距离传感器检测目标物的距离;
在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启动近场识别模块以通过所述近场识别模块获取近场信息。
9.如权利要求8所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距离小于距离预设值时,还包括:
通过光强传感器检测环境光强;
在所述光强小于光强预设值时,启动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通过所述近场识别模块获取所述近场信息,以及在所述光强大于所述光强预设值时,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以及控制二维码识别模块处于开启状态以通过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获取二维码信息。
10.如权利要求9所述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检测目标物至设备的距离之前,还包括:
初始化步骤,包括开启所述二维码识别模块以及关闭所述近场识别模块。
CN201910537170.6A 2019-06-20 2019-06-20 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Pending CN110232297A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7170.6A CN110232297A (zh) 2019-06-20 2019-06-20 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37170.6A CN110232297A (zh) 2019-06-20 2019-06-20 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Publications (1)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32297A true CN110232297A (zh) 2019-09-13

Family

ID=67856354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37170.6A Pending CN110232297A (zh) 2019-06-20 2019-06-20 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32297A (zh)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492A (zh) * 2016-08-05 2016-11-23 陈嘉慧 智能支付手环
CN207182397U (zh) * 2017-09-14 2018-04-03 呼伦贝尔市瑞通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支付终端
CN107909740A (zh) * 2017-11-10 2018-04-13 吴晓 一种智能共享储物柜、图书共享借阅、归还方法及系统
CN108133161A (zh) * 2017-12-25 2018-06-08 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读取数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9426746A (zh) * 2018-08-03 2019-03-0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扫码枪装置以及非接受理和扫码读取的切换控制方法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6136492A (zh) * 2016-08-05 2016-11-23 陈嘉慧 智能支付手环
CN207182397U (zh) * 2017-09-14 2018-04-03 呼伦贝尔市瑞通网络信息咨询服务有限公司 一种智能支付终端
CN107909740A (zh) * 2017-11-10 2018-04-13 吴晓 一种智能共享储物柜、图书共享借阅、归还方法及系统
CN108133161A (zh) * 2017-12-25 2018-06-08 横琴国际知识产权交易中心有限公司 一种移动终端读取数据信息的方法及系统
CN109426746A (zh) * 2018-08-03 2019-03-05 中国银联股份有限公司 扫码枪装置以及非接受理和扫码读取的切换控制方法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5913246B (zh) 能够进行磁场通信的手持电子设备及使用其支付方法
KR102442098B1 (ko) 벤디드 디스플레이를 포함하는 전자 장치 및 그것을 통한 이미지 표시 방법
US9720450B2 (en) Foldable electronic device
CN107105073B (zh) 电子装置、辅助设备及使用该辅助设备的信息显示方法
CN111543041B (zh) 一种模拟卡的选择方法及移动设备
CN112395894B (zh) 基于nfc的通信方法及装置
EP2949050B1 (en) Indication of nfc location
US20160313439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sensing fingerprints
CN107665426A (zh) 使用生物特征认证进行支付的方法和电子设备
CN105610471B (zh) 无线数据输入和输出方法和设备
CN110088764B (zh) 用于虹膜识别功能的操作方法及支持该方法的电子设备
KR20150125472A (ko) 음성 명령 제공 방법 및 장치
CN107689871A (zh) 带身份核验的物联网移动终端及人证合一核验方法
CN107527021A (zh) 生物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7527020A (zh) 生物识别方法及相关产品
CN101441536A (zh) 装置识别方法和设备、装置信息提供方法和设备
CN108366161A (zh) 辐射杂散的测试方法及装置、电子装置及可读存储介质
CN107402787A (zh) 虹膜识别模式开启方法及相关产品
KR102236203B1 (ko) 서비스를 제공하는 방법 및 그 전자 장치
CN210721710U (zh) 一种图书馆无感借还系统
CN110232297A (zh) 兼容近场通信和二维码的设备和方法
CN106022408A (zh) 一种医疗冷柜及医疗冷柜样品识别方法及系统
CN105825202A (zh) 一种多指纹混合登记的预警处理方法及移动终端
CN210627307U (zh) 一种基于二维码的门禁控制系统
CN110287861A (zh) 指纹识别方法、装置、存储介质及电子设备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

App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20190913

RJ01 Rejection of invention patent application after public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