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25783B - 具有一体式能量吸收器的背带 - Google Patents

具有一体式能量吸收器的背带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25783B
CN110225783B CN201780084520.7A CN201780084520A CN110225783B CN 110225783 B CN110225783 B CN 110225783B CN 201780084520 A CN201780084520 A CN 201780084520A CN 110225783 B CN110225783 B CN 110225783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shoulder strap
webbing
harness
strap
shoulder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780084520.7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25783A (zh
Inventor
M·F·雅克布
B·T·塞佩
M·奎格利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MSA Technology LLC
Original Assignee
MSA Technology LL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MSA Technology LLC filed Critical MSA Technology LLC
Publication of CN110225783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783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25783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25783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Images

Classificatio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06Harnes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2B35/0025Details and accessorie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4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incorporating energy absorbing mean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06Harnes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2B35/0018Full body harnesses covering at least shoulders and thighs
    • AHUMAN NECESSITIES
    • A62LIFE-SAVING; FIRE-FIGHTING
    • A62BDEVICES, APPARATUS OR METHODS FOR LIFE-SAVING
    • A62B35/00Safety belts or body harnesses; Similar equipment for limiting displacement of the human body, especially in case of sudden changes of motion
    • A62B35/0006Harnesses; Accessories therefor
    • A62B35/0025Details and accessories
    • A62B35/0037Attachments for lifelines and lanyards

Landscapes

  •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General Health & Medical Sciences (AREA)
  • Business, Economics &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Management (AREA)
  • Emergency Lowering Means (AREA)

Abstract

一种可由使用者可移除地穿戴的降落保护背带,具有至少两条腿带、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肩带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成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能量吸收元件可以是环绕可撕开的织带材料的管状织带材料,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具有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所述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被构造为能够当肩带所经受的力超过预定阈值时彼此撕开。

Description

具有一体式能量吸收器的背带
相关申请的交叉引用
本申请要求于2016年12月12日提交的题为“Harness with Integrated EnergyAbsorber”的美国发明申请No.15/376,223的优先权,其公开内容通过引用整体并入本文。
技术领域
本发明整体上涉及一种降落保护背带,具体地,涉及一种具有一体式能量吸收器的降落保护背带。
背景技术
如现有技术所已知的,存在各种安全装置和布置,其能够由使用者穿戴或附接至使用者,以确保某些情况下穿戴者的安全。这样的机构以多种形式存在,包括但不限于背带和安全带。全身背带广泛地用于在危险情况中升降个体并且用作个体降落制停系统的主要部件。这些背带也能用于作业定位、旅游限制、爬梯、救援搜索、和疏散。虽然这些背带主要用在工业设置中,并且特别是用在从高处坠落的可能性和危险性众多且显著的建筑工业中,全身背带能够用在各种其他应用中,其中,无论是预料的还是意外的,必须确保身体的总的悬吊和支承。
虽然全身背带结构有许多变型,所有都典型地包括结合在一起以围绕使用者的身体适配的多条细长带。在一些实施方式或方面中,全身背带可以具有典型地定位在使用者背部的中央部分的附接点(D形环),和围绕使用者的身体的预定部分引导的多条带,以此方式在坠落事件中保持或悬吊使用者。
全身背带当用在个体降落制停系统中时必须总是使用能量吸收元件。在一些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能量吸收元件可以是自回缩绳索 (SRL),并且在其他实施方式或方面中可以包括绳索或绳抓斗。SRL 在一端处附接至锚固点,在其另一端处附接至直接连接于使用者的线。SRL被构造为能够在使用者一旦开始降落时激活,以足够快地制停降落来防止使用者受伤。典型地,SRL具有壳体,壳体具有可转动的鼓轮,鼓轮具有围绕鼓轮缠绕的线和用于控制鼓轮旋转的制动机构。当有意施加特定水平的拉力时,鼓轮能够在第一方向上旋转,以从壳体解绕(或“松出”)线。当拉力减小或释放时,鼓轮能够反向缓慢地旋转,由此导致线回缩或重新缠绕到鼓轮上。制动机构被构造用于当线过于快速地解绕时减缓并停止鼓轮的转动。例如,当转速超过预定速度时,制动机构可以被激活以制动鼓轮的转动。以超过正常松出的速度的突然线松出是使用者经历了需要停止或制停的坠落的指示。一旦这种无意的意外坠落发生,SRL的壳体中的制动机构被构造为能够接合并停止使用者坠落过远。
许多坠落发生在作业表面的边缘之上,导致SRL的线在边缘之上弯折。在这种情况中,线不相对于边缘运动,由此在边缘处在线中的单个点处施加了降落的全部的力。如果能量吸收元件不定位在使用者和边缘之间,则存在使用者将面对由使用者的身体的突然减速导致的危险的大的力的风险,因为使用者的重量由背带和将使用者附接至锚固点的线支承。一些全身背带具有永久地附接至使用者背部上的D 形环的能量吸收元件。但是,这种设计通常庞大且会干扰使用者的活动性。这也增加了使用者必须一直承载的附加重量。
相应地,本领域中需要一种解决与已知背带相关联的某些缺陷和缺点的改进的背带。例如,需要一种具有与背带相关联的改进的能量吸收元件的改进的背带。本领域中还需要一种在各种作业环境中都能够由使用者容易且高效地穿戴而不影响使用者的活动能力且不增加必须由使用者承载的附加重量的改进的背带。还需要一种在工地具有增强的安全规范并且在坠落事件中对使用者有更有效且安全的支承的改进的背带。
发明内容
整体上,提供一种具有一体式能量吸收元件的改进的降落保护背带。优选地,提供一种具有能量吸收元件、诸如可撕开的织带材料的改进的背带。优选地,提供一种在各种作业环境中都能够由使用者容易且高效地穿戴而不影响使用者的活动能力且不增加必须由使用者承载的附加重量的改进的背带。优选地,提供一种不仅在工地处增强安全规范,而且在坠落事件中为个体坠落保护系统提供增强的有效性,进而提高使用者的安全性的改进的背带。
在一些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提供一种可穿戴的背带,其具有多条带,可选地包括第一腿带和第二腿带,每条腿带具有可移除地附接至彼此且被构造为能够当彼此分离时自由浮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背带还可以可选地包括腰带,腰带具有可移除地附接至彼此且被构造为能够当彼此分离时自由浮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背带包括肩带,肩带具有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之一或二者可以具有与其成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能量吸收元件可以具有包住可撕开的织带材料的管状织带,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具有至少两个粘结的(例如,承载的)织带部件,所述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被构造为能够当肩带所承受的力超过预定阈值时彼此撕开。相应地,能量吸收元件可以一体形成在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上或者与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至少一部分成一体。
在其他优选的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能量吸收元件可以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基本上中间位置处从管状织带暴露。能量吸收元件可以通过管状织带中的开口从管状织带暴露。开口可以是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形成的狭缝。能量吸收元件的至少一部分可以被构造为能够在撕开时通过管状织带的开口露出。管状织带可以由织造管状材料制成。管状织带可以由具有彼此连接的相对的侧端以限定管状形状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制成。
在其他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可以通过多根粘合线或粘合剂粘结。多根粘合线可以被构造为能够当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所经受的力超过预定阈值时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纵向方向上相继撕开。多根粘合线可以延伸穿过至少两个织带部件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多根粘合线可以以沿着织带部件的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延伸的一行、或两行或更多行布置。行可以在织带部件的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上基本上彼此平行或彼此至少相交一次。多根粘合线可以以沿着织带部件的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彼此分隔开的两个或更多个线组布置。两个或更多个线组可以以一图案布置。多根粘合线的密度可以从肩带的后部向肩带的前部增大,或者反之亦然。预定阈值可以在约310lbs至约2250lbs 的范围内。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可以具有在后部处的起始撕开区域,一对粘结的织带部件在该区域不粘结。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可以具有终止撕开点,其具有被构造为能够防止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分开的加强区域。能量吸收元件可以位于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部处的能量吸收区域。
在其他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至少一个连接件可以布置在多条带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被构造为能够便于多条带中的至少一个的自由浮动端的可移除附接。连接件可以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夹子、扣、匹配布置、附接结构、或其任何组合。每条腿带的第一端可以通过能够调节每条腿带的长度的连接机构可调节地附接至第二端。背带可以具有胸带,胸带具有可移除地附接至彼此且被构造为能够当彼此分离时自由浮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胸带的第一端可以附接至第一肩带,并且胸带的第二端可以附接至第二肩带。背带可以具有连接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部的后吊带。
在其他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可由使用者可移除地穿戴的降落保护背带可以具有多条带,包括可选的第一腿带、可选的第二腿带、和可选的腰带。降落保护背带包括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一个或两者可以具有与其成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能量吸收元件包括包住可撕开的织带材料的管状织带,所述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具有通过多根粘合线粘结在一起的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其被构造为能够当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经受预定力时沿着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的纵向方向相继撕开。能量吸收元件可以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从管状织带暴露。
在其他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可以在后部处具有起始撕开区域,一对粘结的织带组件在该区域不粘结。能量吸收元件可以位于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部处的区域。至少一个连接件可以布置在多条带中的至少一个上并且被构造为能够便于多条带中的至少一个的自由浮动端的可移除附接。连接件可以是以下各项中的至少一种:夹子、扣、匹配布置、可致动结构、或其任何组合。每条腿带的第一端可以通过用以调节每条腿带的长度的连接机构可调节地附接至第二端。背带可以具有胸带,胸带具有可移除地附接至彼此且被构造为能够当彼此分离时自由浮动的第一端和第二端。胸带的第一端可以附接至第一肩带,并且胸带的第二端可以附接至第二肩带。
在其他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背带的至少一条带可以具有肩带,肩带具有管状织带,管状织带包住具有可撕开的织带材料的能量吸收元件,所述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具有通过多根粘合线粘结在一起的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其被构造为能够当肩带经受预定力时沿着肩带的纵向方向相继撕开。能量吸收元件可以在肩带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从管状织带暴露。在一种可移除地附接至使用者身体的背带中,至少一条带可以具有与所述至少一条带成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
进一步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将在以下编号的各项中提出。
项1.一种具有多条带的可穿戴背带,包括:可选的第一腿带、可选的第二腿带、可选的腰带、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与其成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
项2:如项1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是管状织带,管状织带包住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具有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所述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被构造为能够当肩带所经受的力超过预定阈值时彼此撕开。
项3.如项1或2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从管状织带暴露。
项4.如项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通过管状织带中的开口从管状织带暴露。
项5.如项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能够在撕开时通过管状织带的开口露出。
项6.如项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管状织带包括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其具有彼此连接以限定管状形状的相对的侧端。
项7.如项1-6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通过多根粘合线粘结。
项8.如项1-7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多根粘合线被构造为能够当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所经受的力超过预定阈值时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纵向方向上相继撕开。
项9.如项1-8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多根粘合线延伸穿过至少两个织带部件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项10.如项1-9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多根粘合线以沿着织带部件的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延伸的基本上平行或相交的两行或更多行布置。
项11.如项1-10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多根粘合线以沿着织带部件的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彼此间隔开的两个或更多个线组布置。
项12.如项1-11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预定阈值为约310 lbs至约2250lbs。
项13.如项1-12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通过粘合剂粘结在一起。
项14.如项1-13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在后部处具有起始撕开区域,一对粘结的织带部件在该区域不粘结。
项15.如项1-14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具有终止撕开点,终止撕开点具有被构造为能够防止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分开的加强区域。
项16.如项1-15中任一项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位于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部处的区域。
项17.一种能够由使用者可移除地穿戴的降落保护背带,背带具有多条带,包括:可选的第一腿带、可选的第二腿带、可选的腰带、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成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能量吸收元件包括管状织带,管状织带包住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具有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所述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通过多根粘合线粘结在一起,所述多根粘合线被构造为能够当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经受预定力时沿着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的纵向方向相继撕开,并且其中能量吸收元件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从管状织带暴露。
项18.如项17所述的背带,其中,每条腿带的第一端通过用以调节每条腿带的长度的连接机构可调节地附接至第二端。
项19.如项17或项18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位于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部处的区域。
项20.在能够可移除地附接至使用者的身体且具有至少一条带的背带中,包括:能量吸收元件,其与至少一条带成一体。
在参照附图考虑以下说明和所附权利要求时,本发明的这些和其他特点和特征,以及操作方法和结构的相关元件的功能以及部件与制造经济的结合将变得更加清楚,所有这些形成本说明书的一部分,其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示各个附图中相应的部件。但是,清楚地理解的是,附图仅出于图示和描述的目的,并不意为对本发明的限定的定义。
附图说明
图1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背带的前视图;
图2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具有能量吸收元件的肩部背带的细节立体图;
图3A是处于第一构型的能量吸收元件的示意图;
图3B是处于第二构型的能量吸收元件的示意图;
图4A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能量吸收元件的侧横截面图;
图4B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能量吸收元件的俯视图;
图4C是根据本发明的原理的能量吸收元件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出于描述的目的,术语“端”、“上”、“下”、“右”、“左”、“竖直”、“水平”、“顶”、“底”、“横向”、“纵向”及其派生物应涉及如附图中取向的发明。但是,可以理解,本发明可以采用各种替代的变型和步骤顺序,除非有明确的相反指示。还可以理解,附图中图示的和说明书中描述的特定装置和方法是本发明的简单的示例性实施方式。因此,涉及这里公开的实施方式的特定尺寸和其他物理特征不应被考虑为限制性的。
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一个”和“所述”包括复数指示物,除非上下文另外清楚地指示。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使用的,术语“端”是指最远侧部分或者该部分附近或邻近该部分的区域。除非另外指明,术语“附接”、“可附接”、和/或“附接部”的使用包括永久、半永久、可移除、或可调节的附接布置。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一体式”在参照能量吸收元件和背带的任何部分使用时是指能量吸收元件形成为单独的部件或布置,并且能够结合在单独形成的背带的至少一部分中、结合在单独形成的背带的至少一部分上、或与单独形成的背带的至少一部分结合(例如,背带的至少一条带或带的部分),使得两个部件一起构成整体。因此,术语“与其”、“其中”和“其上”可互换地用在本说明书的上下文中。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基本上平行”是指两个物体(如果延伸至理论交叉)、诸如细长物体且包括参考线,之间的相对角度为0°至5°、或0°至3°、或0°至 2°、或0°至1°、或0°至0.5°、或0°至0.25°、或0°至0.1°,包括所述值。
如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这里公开的所有范围或比率可以理解为包含归入在内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或子比率。针对方面或实施方式,陈述的“1至10”的范围或比率应被认为包括在最小值1 和最大值10之间(并且把这两个值包含在内)的任何和所有子范围;即,以最小值1或更大的值开始且以最大值10或更小的值结束的所有子范围或子比率,诸如但不限于1至6.1、3.5至7.8、和5.5至10。
在各种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并且参照图1-3B,本发明涉及一种用在降落保护系统中的背带100。如这里讨论的,背带 100具有至少一个结构性能量吸收元件,所述至少一个结构性能量吸收元件与背带100成一体并且由被构造用于在降落事件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可撕开的织带(webbing)材料制成。在各种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背带100可以与补充的能量吸收元件结合使用,诸如自回缩绳索(SRL)(未示出),以在降落事件过程中提供附加的能量吸收。
继续参照图1,背带100具有被构造为能够在使用者的腹股沟区下方围绕使用者的腿部附接的至少两条腿带102。当附接时,腿带102 环绕或包围使用者的每条腿。每条腿带102具有经由连接件104可移除地附接至第二端102b的第一端102a。在一些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连接件104可以是夹子、扣、匹配布置、可致动结构、或类似物。连接件104允许每条腿带102的第一端102a可移除地附接至第二端102b。以此方式,腿带102的第一端102a和第二端102b 被构造为能够可移除地附接至彼此并且被构造为能够当彼此分离时自由浮动。在一些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至少一个连接件104和/或腿带102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06,所述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06被构造用于调节每条腿带102的长度。以此方式,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06调节第一端102a与第二端102b之间的距离,使得每条腿带102可以被调节以围绕使用者的腿部舒适地适配。每条腿带 102可以由典型地用在背带结构中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形成。
在本发明的各种优选和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腿带102(或真正的,背带100中的任意带)可以是线性材料长度的折叠带,其在第一端102a和/或第二端102b或类似处与至少一个连接件104形成环。例如,如图1中所示,连接件104可以具有不可调节地附接至至少一条腿带102的第一端102a的第一部分104a,而连接件104的第二部分104b通过组成腿带102的材料环可调节地固定在至少一条腿带102的第二端102b处。因此,在这种布置中,在第二端102b处,连接件104的第二部分104b和组成腿带102的材料环限定用于调节腿带102的长度的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06。应当注意,连接机构106 的位置可以是相反的,使得连接件104的第二部分104b设置在腿带 102的第一端102a上。至少一条腿带102可以具有用于在穿戴背带 100时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的垫料(未示出)。
继续参照图1,每条腿带102在腿带102的第一端102a和第二端 102b之间的基本上中间部分102c处连接至腰带110。例如,每条腿带102可以连接至腰带110。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腿带102的基本上中间部分102c可以直接地且不可动地连接至腰带110,诸如直接缝至腰带110。在其他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每条腿带102的基本上中间部分102c可以通过连接带(未示出)连接至腰带110的后端,以允许腿带102的基本上中间部分102c沿着腿带102的前部可滑动地运动。因此,腿带102 的位置可以相对于腰带110调节,以在穿戴背带100的同时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
腰带110被构造为能够环绕使用者的躯干的至少一部分。腰带 110具有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第一端110a附接至肩带126的第一部分,第二端110b附接至肩带126的第二部分。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可以可移除地或不可移除地附接至肩带126。在一些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一端110a和第二端110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经由类似于这里参照腿带102描述的连接件104的连接件可附接至肩带126。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腰带110可以具有能够用于调节腰带110的长度的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06。以此方式,至少一个连接机构106调节第一端110a与第二端110b之间的距离,使得腰带110可被调节以围绕使用者的躯干舒适地适配。一个或多个手柄连接构件、及其他执手和/或连接件120可以设置在腰带110的至少一部分上。腰带110可以具有用于在穿戴背带100的同时增强使用者的舒适度的垫料(未示出)。腰带110可以由典型地用在背带结构中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形成。
继续参照图1,背带100还具有被构造为在使用者的肩部的至少一部分之上延伸的肩带126。肩带126可以具有以X形构型彼此重叠布置的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肩带126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肩垫131,肩垫131具有一个或多个开口,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能够穿过所述一个或多个开口布置为维持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处于X形构型。
具体参照图1,第一肩带126a具有连接至腰带110的第二端110b 的第一端127a。第一肩带126a的第一端127a可以可移除地或不可移除地附接至腰带110的第二端110b。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一肩带126a的第一端127a可以经由类似于这里参照腿带102描述的连接件104的连接件附接至腰带110的第二端 110b。第一肩带126a还具有连接至两条腿带102之一的第二端127b。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一肩带126a的第二端127b靠近腿带102的第二端102b连接至腿带102,诸如通过直接缝至腿带102。第一肩带126a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环128,腰带110 的第一端110a可以穿过至少一个环128。第一肩带126a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典型地用在背带结构中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形成。
继续参照图1,第二肩带126b具有连接至腰带110的第一端110a 的第一端129a。第二肩带126b的第一端129a可以可移除地或不可移除地附接至腰带110的第一端110a。在一些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二肩带126b的第一端129a可以经由类似于这里参照腿带102描述的连接件104的连接件附接至腰带110的第一端110a。第二肩带126b还具有连接至两个腿带102中的另一个的第二端129b。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二肩带126b的第二端129b靠近腿带102的第二端102b连接至腿带102,诸如通过直接缝至腿带102。第二肩带126b可以具有至少一个环128,腰带110的第二端110b可以穿过至少一个环128。第二肩带126b的至少一部分可以由典型地用在背带结构中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形成。
如图1中所示,背带100可以具有后吊带130,后吊带130连接第一肩带126a的第一端127a和第二端127b之间的基本上中间部分与第二肩带126b的第一端129a和第二端129b之间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后吊带130的位置可以沿着每个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 的纵向方向调节,诸如通过沿着第一肩带126a和/或第二肩带126b 滑动后吊带130。
背带100还可以具有胸带132,胸带132具有可移除地连接至第二端132b的第一端132a。胸带132的第一端132a可以靠近第一肩带 126a的第一端127a定位,而胸带132的第二端132b可以靠近第二肩带126b的第一端129a定位。胸带132的第一端132a可经由类似于这里参照腿带102描述的连接件104的连接件可移除地附接至第二端 132b。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连接件104可以是夹子、扣、匹配布置、可致动结构、或类似物。以此方式,胸带132的第一端132a和第二端132b被构造为能够可移除地彼此附接并且被构造为能够在彼此分离时自由浮动。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后吊带130和胸带132中的至少一个可以具有至少一个连接机构,诸如这里参照腿带102描述的连接机构106。连接机构106被构造用于调节后吊带130和/或胸带132的长度。后吊带 130和胸带132可以由典型地用在背带结构中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形成。
参照图2,肩带126具有锚固元件,诸如D形环138,用于将肩带126的至少一部分连接至连接于锚固点的线。在一些优选的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的至少一部分环绕D形环138或以其他方式永久地附接至D形环138。D形环138具有框架140,框架140限定至少一个开口,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可以穿过所述至少一个开口环绕。在一些优选且非限制性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D形环138的框架140具有第一开口142,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延伸穿过第一开口142。D形环还具有第二开口144,第二开口144可以用以将绳索或其他绳或线的夹子 (诸如钩环)固定在背带100和锚固点之间(或将其他物品固定至背带100)。
在一些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肩带126具有与其成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在一种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中的至少一个可以由可撕开的织带材料构成,诸如被包住在管状织带内的能量吸收撕条(teartape)。在另一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并且参照图3A,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由被包住在管状织带147内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 制成。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可以被完全包住在管状织带147内,除了在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在该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的至少一部分可以从管状织带147暴露 (并且露出)。当然,该暴露或露出点或区域可以是沿着第一肩带126a 和第二肩带126b的长度的任何点。
在一些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可以在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7连接至D形环138所处区域中穿过管状织带147中的开口149从管状织带147暴露。如这里描述的,来自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中的每一个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的第一部分可以直接连接至D形环138,而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的第二部分旁路通过D形环138。以此方式,背带100 从外部无异于没有能量吸收元件的传统背带,但背带100将有益的能量吸收元件一体地并入背带100中。
参照图3A-3B,图示了第一肩带126a。为了简化图示省略了第二肩带126b。虽然图3A-3B省略了第二肩带126b的图示,在两个肩带 126a、126b结合管状织带147和/或能量吸收元件的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第二肩带126b的结构和操作与第一肩带126a的结构和操作相同。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中的每个可以具有以X形构型彼此重叠布置的管状织带147。第一肩带126a的管状织带147可以具有与第一肩带126a的第一端127a(图1中所示)对应的第一端。管状织带 147的第一端可以以可移除地或不可移除地附接的方式连接至腰带110的第二端110b。在一些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管状织带147的第一端可以经由这里参照腿带102描述的连接件104的连接件附接至腰带110的第二端110b。管状织带147还具有对应于第一肩带126a(图1中所示)的第二端127b的第二端。管状织带147的第二端可以以可移除地或不可移除地附接的方式连接至两条腿带102 中的一个。管状织带147可以由被织成管状形状的织带材料形成、或由平坦的织带材料形成,其中,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的相对的侧端连接在一起以形成管状织带147的管状形状。
在各种例子中,管状织带147可以具有大约0.5英寸至大约2.0 英寸的内径。在各种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管状织带147的纵向长度可以在大约24英寸至大约90英寸之间。管状织带147中的开口149可以形成在第一肩带126a(和/或第二肩带126b)的第一端127a和第二端127b之间的基本上中间点处。在一些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开口149可以形成在使用者背部的上部处的背带100的后部处。以此方式,开口149允许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暴露,使得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可以连接至D形环138。开口149可以形成为管状织带147中的狭缝,具有在约0.5英寸至约2.0英寸之间的长度。在一种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中,并且在激活能量吸收元件、例如平坦的织带材料146时,能量吸收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能够在撕开时通过管状织带147的开口149露出,由此便于第一织带材料146的完全(如果有必要)分离。另外,可以设想,开口149可以围绕其边缘整体或部分地加强,以确保管状织带147在降落事件过程中不撕裂或撕开。
继续参照图3A-3B,第一肩带126a的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146 具有通过粘合线(binder threads)148织在一起的两个织带部件146a、 146b(其可以是承载的织带部件)。在一些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织带材料146可以具有多个承载的织带部件。织带部件146a、146b每个可以典型地由双层织带材料制成,双层织带材料由高强力聚酯或尼龙丝构成。每个织带部件146a、146b可以具有面层和背层。织带部件 146a、146b可以叠加在彼此之上,使得织带部件146a、146b中的一个的背层定位在织带部件146a、146b中的另一个的面层之上。织带部件146a、146b和粘合线148织在一起以构成单件织带材料,即,第一肩带126a和第二肩带126b。虽然本发明将粘合线148描述为将织带组件146a、146b一体地粘合在一起的部件,也可以单独地或与粘合线148结合地使用诸如钩环紧固件、粘合剂、或其他能量吸收材料的其他适当的粘合方式。
当能量吸收元件被激活时,诸如在降落事件过程中,粘合线148 被构造为能够在经受超过预定力的力时被撕开,由此允许两个织带部件146a、146b彼此撕开,诸如图3B中所示。在一些实施方式或方面中,预定力(负载)可以在大约310lbs至大约2250lbs的范围内。粘合线148被构造为能够通过压裂(或撕开/分离)并允许织带部件 146a、146b彼此分离而在降落事件过程中吸收使用者降落的能量(力)。粘合线148的撕开可以以最小预定力(负载),诸如大约310 lbs激发。只要背带100上的力超过最小预定力,粘合线148的撕开和织带组件146a、146b的后续分开继续,并且在(1)织带部件146a、 146b到达终点;或(2)力减小至最小预定力以下的点时结束。在各种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肩带124可以被构造为能够由于粘合线148以恒力打断而将织带部件146a、146b彼此撕开。打断粘合线148所需的最小预定力(负载)可以通过增大或减小每单位面积粘合线148的密度、增大或减小肩带124的宽度、增大或减小粘合线148沿着肩带 124的纵向长度和/或侧向长度的密度、和/或选择具有特定强度特征的线类型来配置。
如上讨论的,并且在另一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织带部件146a、146b可以通过诸如胶合物的粘合剂粘结在一起,其在达到最小预定力或负载时分开。可以认识,这些粘合剂可以被特别地配制,以满足在最小预定力或负载下的分开需求。
参照图4A,粘合线148可以延伸穿过织带部件146a、146b中的至少一个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例如,粘合线148可以在织带部件 146a、146b中的每个的面层和背层之间延伸。在一些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诸如图4A中所示,粘合线148延伸穿过织带部件146a、146b中的每个的整个厚度。参照图4B,粘合线148可以织成沿着织带部件 146a、146b的纵向长度和/或横向长度延伸的两行或更多行153。在各种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行153可以基本上平行于彼此,或者沿着织带部件146a、146b的纵向长度和/或横向长度彼此至少相交一次。参照图4C,粘合线148可以布置为以在织带部件146a、146b 上的图案布置的多个线组151。在一些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线组151的密度可以沿着织带部件146a、146b的纵向长度和/ 或横向长度为恒定的。以此方式,织带部件146a、146b将由于粘合线148以超过最小预定力的给定力以恒定速率打断而彼此分开。在其他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线组151的密度可以沿着织带部件146a、146b的纵向长度和/或横向长度变化,诸如通过增大或减小线组151的密度。因此,织带部件146a、146b将由于粘合线148 以超过最小预定力的给定力以增大或减小的速率打断而彼此分开。线组151的布置可以被选择为优化在织带部件146a、146b彼此分开过程中打断粘合线148(或粘合剂)所需的撕开力。在各种优选且非限制性实施方式或方面中,粘合线148以正弦曲线方式在织带部件 146a、146b之间连续延伸。粘合线148可以由高强力聚酯纱线、尼龙、或其他适当的材料制成。粘合线148的抗拉强度被期望地选择为小于织带部件146a、146b的抗拉强度,以允许在不撕开织带部件146a、 146b的情况下粘合线148撕开。
参照图3A,第一肩带126a可以具有起始撕开点150,两个织带部件146a、146b在起始撕开点150处不由粘合线148粘结。起始撕开点150可以限定在第一肩带126a的第一端127a与第二端127b之间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在起始撕开点150之后,织带部件146a、146b一体地织在一起。参照图3B,随着使用者在降落事件过程中降落,粘合线148开始在起始撕开点150处断裂(或撕开),并且沿着将织带部件146a、146b与粘合线148系在一起的肩带126的能量吸收区域152的纵向长度继续撕开。粘合线148被构造为能够沿着从起始撕开点150开始的粘结吸收区域152的纵向长度相继撕开。粘合线148 的相继撕开吸收降落的能量,由此使使用者安全地减速并且由于使用者的重量由背带承受而减小传递至使用者身体的振动。另外,织带部件146a、146b的至少一部分通过开口149从管状织带147露出。
继续参照图3B,第一肩带126a可以在能量吸收区域152的端部处具有终止撕开点154。终止撕开点154可以具有加强区域156,诸如通过附加缝合,以防止织带部件146a、146b的进一步撕开。一旦被激活,两个织带组件146a、146b支承使用者的重量,诸如其中织带部件146a、146b中的一个连接至D形环138,并且两个织带部件 146a、146b中的另一个支承使用者的肩部。如果背带上的力减小到撕开粘合线148所必需的最小预定力以下,那么两个织带部件146a、 146b由于粘合线148的打断而撕开可以在终止撕开点154之前结束。
具有与其成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的肩带126,诸如由粘合线148 粘结的两个织带部件146a、146b降低了误用的风险,特别是在使用者可能不正确地将一体的能量吸收元件附接至传统背带的前沿应用中。具有这种肩带126的背带100消除了对结构化备用带的需求,因为撕条保持全伸长(图4C中所示的展开端)结构化织带的静态强度。以此方式,背带100从外部无异于没有能量吸收元件的传统背带,但将有益的能量吸收元件一体地并入背带100中。
虽然已经基于当前被认为是最实际且优选的实施方式出于图示的目的详细地描述了本发明,可以理解这种细节仅仅出于上述目的,并且本发明不限于所公开的实施方式,而是相反意于覆盖落入所附权利要求的精神和范围内的修改和等效布置。例如,可以理解,本发明设想在可能的范围内任何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与任何其他实施方式的一个或多个特征相结合。

Claims (18)

1.一种具有多条带的可穿戴背带,包括:
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包括管状织带;和
能量吸收元件,其与所述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成一体,
其中,能量吸收元件被至少部分地包住在所述管状织带内并且包括可撕开的织带材料,所述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具有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所述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被构造为能够当在降落事件过程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所经受的力超过预定阈值时彼此撕开。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在所述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所述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从所述管状织带暴露。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通过所述管状织带中的开口从所述管状织带暴露。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的至少一部分被构造为能够在撕开时通过所述管状织带的开口露出。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所述管状织带包括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所述基本上平坦的织带材料具有彼此连接以限定管状形状的相对的侧端。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所述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通过多根粘合线粘结。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带,其中,所述多根粘合线被构造为能够当所述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所经受的力超过预定阈值时在所述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纵向方向上相继撕开。
8.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带,其中,所述多根粘合线延伸穿过至少两个织带部件的厚度的至少一部分。
9.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带,其中,所述多根粘合线以沿着织带部件的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延伸的基本上平行或相交的两行或更多行布置。
10.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背带,其中,所述多根粘合线以沿着织带部件的纵向长度或横向长度成一图案且彼此间隔开布置的两个或更多个线组布置。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所述预定阈值在约310lbs至约2250lbs的范围内。
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通过粘合剂粘结在一起。
1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在后部处具有起始撕开区域,一对粘结的织带部件在该区域不粘结。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具有终止撕开点,终止撕开点具有被构造为能够防止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分开的加强区域。
1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位于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部处的能量吸收区域。
16.一种能够由使用者可移除地穿戴的降落保护背带,所述背带具有多条带,包括:
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其包括管状织带,
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具有与其成一体且被至少部分地包住在管状织带内的能量吸收元件,能量吸收元件包括可撕开的织带材料,所述可撕开的织带材料具有通过多根粘合线粘结在一起的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所述多根粘合线被构造为能够当在降落事件过程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经受预定力时沿着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的纵向方向相继撕开,并且
其中,能量吸收元件在所述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第一端和第二端之间在所述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基本上中间部分处从所述管状织带暴露。
17.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带,其中,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在后部处具有起始撕开区域,至少两个粘结的织带部件在该区域不粘结。
18.根据权利要求16所述的背带,其中,能量吸收元件位于在第一肩带和第二肩带中的至少一个的后部处的区域。
CN201780084520.7A 2016-12-12 2017-12-05 具有一体式能量吸收器的背带 Active CN110225783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15/376,233 2016-12-12
US15/376,233 US10799731B2 (en) 2016-12-12 2016-12-12 Harness with integrated energy absorber
PCT/US2017/064684 WO2018111624A1 (en) 2016-12-12 2017-12-05 Harness with integrated energy absorber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25783A CN110225783A (zh) 2019-09-10
CN110225783B true CN110225783B (zh) 2021-08-17

Family

ID=60991526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780084520.7A Active CN110225783B (zh) 2016-12-12 2017-12-05 具有一体式能量吸收器的背带

Country Status (4)

Country Link
US (1) US10799731B2 (zh)
EP (2) EP3782703A1 (zh)
CN (1) CN110225783B (zh)
WO (1) WO201811162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1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0588361B2 (en) * 2016-06-20 2020-03-17 Crystal Ketterhagen Protective garments with adjustable closure systems
FR3059241B1 (fr) * 2016-11-30 2020-01-10 Zedel Harnais d'encordement integral
US10532267B2 (en) * 2017-05-05 2020-01-14 Easton Diamond Sports, Llc Harness with single-pull adjustment for sports chest protector
US11633634B2 (en) * 2018-04-06 2023-04-25 Msa Technology, Llc Cut-resistant leading edge fall arrest system and method
US10874886B2 (en) * 2018-07-26 2020-12-29 Msa Technology, Llc Energy absorber coil for safety harness
US20200114181A1 (en) * 2018-10-12 2020-04-16 Msa Technology, Llc Harness With Adjustable Belt Strap
CN110923895B (zh) * 2019-11-11 2023-12-19 肇庆市鼎湖兴文塑胶五金制品有限公司 一种织带边缘收边的编织方法
US11850452B2 (en) 2019-12-17 2023-12-26 Tethrd LLC Harness with continuous linemans loop
US11179584B2 (en) 2019-12-17 2021-11-23 Tethrd LLC Contoured saddle assembly
US11331233B1 (en) * 2020-01-02 2022-05-17 Taina Rodriguez Patient turning device with removable windows
US11504556B2 (en) 2020-01-07 2022-11-22 Tethrd LLC Bridge rope assembly
EP4121178A4 (en) * 2020-03-19 2023-10-04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FALL PROTECTION HARNESS
GB2601817B (en) * 2020-12-11 2023-02-22 Treemagineers Ltd Harnesses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5802A (en) * 1999-02-02 2000-07-11 Silberberg; Abraham A. Shock absorbing woven webbing
CN102605509A (zh) * 2008-04-15 2012-07-25 美国Ykk公司 冲击吸收织物结构
CN203220697U (zh) * 2013-03-28 2013-10-02 昆山彰茂航汽配件有限公司 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
US8584799B1 (en) * 2011-06-28 2013-11-19 Mark Dennington Fall-arresting safety harness assembly
CN203634684U (zh) * 2013-11-22 2014-06-11 塞卡尔(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缓冲连接装置

Family Cites Families (4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1574672A (en) * 1924-07-03 1926-02-23 Mccarroll-Doull Clara Safety harness for children
BE624601A (zh) 1961-07-07
US3444957A (en) * 1967-12-13 1969-05-20 Rose Mfg Co Shock absorber for safety belt
US4518026A (en) 1980-07-14 1985-05-21 Garland Manufacturing Co. Energy efficient garage door construction and the like
CA1197824A (en) 1983-05-06 1985-12-10 Institut De Recherche En Sante Et En Securite Du Travail Du Quebec Safety vest
DE8511916U1 (de) 1985-04-22 1985-05-30 Gebr. Wahlefeld GmbH & Co KG, 4150 Krefeld Auffanggurt
US5113981A (en) * 1989-10-19 1992-05-19 Lantz Michael D Safety line shock absorber
US5167263A (en) * 1991-10-16 1992-12-01 Kelen Steven I Industrial high strength webbing
US5287943A (en) 1992-01-03 1994-02-22 Michael Bell Dual connection lanyard for use in safety system
US5279386A (en) * 1993-02-25 1994-01-18 Cearley Richard R Rescue harness
US6006860A (en) * 1993-11-10 1999-12-28 Bell; Michael Safety harness or belt with fiber means to indicate shock loading
US6299040B1 (en) * 1999-07-02 2001-10-09 Buckingham Manufacturing Co., Inc. Tear-away retaining lanyard
FR2796297B1 (fr) 1999-07-16 2001-10-26 Zedel Harnais d'encordement a longe d'accrochage deportee
CA2357885C (en) 2001-09-28 2006-11-28 Safety Direct Ltd. Safety harness with front d ring
US7909137B2 (en) 2002-06-20 2011-03-22 Trophyline, Llc Support harness
CA2455701C (en) 2003-01-24 2013-07-02 Her Majesty The Queen In Right Of Canada, As Represented By The Minister Of National Defence The use of cross-protection to identify novel vaccine candidates for infectious agents
ITPG20030037A1 (it) * 2003-07-03 2003-10-01 Lanzi Srl Intreccio tessile di fibra rigida e fibra elastica costituente trovato elestico originante una o piu' asole rigide.
US20050189169A1 (en) * 2004-03-01 2005-09-01 Hajime Tanaka Shock absorbing lanyards
US7237650B2 (en) * 2004-05-19 2007-07-03 D B Industries, Inc. Tension device for use with a self-retracting lifeline
US20060102423A1 (en) * 2004-07-12 2006-05-18 Lang Tracy H Safety harnesses
US20060048723A1 (en) * 2004-09-07 2006-03-09 Rohlf Bradley A Shock absorbing safety harness
US20070023231A1 (en) 2005-07-26 2007-02-01 Gorman Patrick J Lightweight safety harness
CA2619758C (en) * 2005-08-16 2012-05-08 Ykk Corporation Of America Energy absorbing webbings
GB0525386D0 (en) 2005-12-13 2006-01-18 Dawson Brian Safety harness
US20070209868A1 (en) * 2006-03-07 2007-09-13 D B Industries, Inc. Safety harness with an integrated lanyard
WO2007134746A1 (de) 2006-05-24 2007-11-29 Mammut Sports Group Ag Fallbremse
EP2724752B1 (en) 2006-12-11 2017-03-29 Checkmate Limited Fall arrest harness
US8459518B2 (en) * 2007-09-02 2013-06-11 Steven Demsky Backpacks configured to utilize safety harnesses
CA2801743C (en) 2007-09-14 2015-07-21 Nouvelle Hauteur Inc. Emergency descent control device
DE202008007870U1 (de) * 2008-06-12 2008-08-28 Skylotec Gmbh Verbindungsmittel für eine Absturzsicherung
US8651235B2 (en) * 2008-12-26 2014-02-18 Norman E. Wood Controlled descent system with an increased recovery range
US8959664B2 (en) * 2009-02-09 2015-02-24 D B Industries, Llc Harness webbing protection system
US8356691B2 (en) * 2009-08-18 2013-01-22 Sturges Manufacturing Co., Inc. Energy absorber for personal fall arrestor
US9557138B2 (en) * 2010-02-04 2017-01-31 Savvy Sniper Single to two point tactical sling
FR2969500B1 (fr) * 2010-12-22 2013-01-25 Zedel Longe de securite et son procede de fabrication
DE102011003579A1 (de) 2011-02-03 2012-08-09 Aloys Wobben Auffanggurt
FR2975304B1 (fr) * 2011-05-19 2013-04-26 Zedel Harnais d'antichute et de maintien en suspension a confort ameliore
US20130105246A1 (en) * 2011-10-28 2013-05-02 D B Industries, Inc. Energy absorber
US9027707B2 (en) 2012-01-10 2015-05-12 Honeywell International Inc. Convertible safety harness
US20130292219A1 (en) * 2012-05-04 2013-11-07 D B Industries, Inc. Energy absorber
US9707421B2 (en) * 2013-02-08 2017-07-18 D B Industries, Llc Energy absorber cover
US9233585B1 (en) * 2013-10-08 2016-01-12 Tommy B. Haynes Towing tie assembly
DE102013017680A1 (de) * 2013-10-27 2015-04-30 Renate Meckel Fallsicherungssystem
US9410766B1 (en) * 2014-03-05 2016-08-09 Jason M. Falla Sling
FR3036037B1 (fr) 2015-05-13 2017-05-26 Zedel Harnais d'encordement perfectionne

Patent Citations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6085802A (en) * 1999-02-02 2000-07-11 Silberberg; Abraham A. Shock absorbing woven webbing
CN102605509A (zh) * 2008-04-15 2012-07-25 美国Ykk公司 冲击吸收织物结构
US8584799B1 (en) * 2011-06-28 2013-11-19 Mark Dennington Fall-arresting safety harness assembly
CN203220697U (zh) * 2013-03-28 2013-10-02 昆山彰茂航汽配件有限公司 新型y型织带缓冲器
CN203634684U (zh) * 2013-11-22 2014-06-11 塞卡尔(北京)工业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一体式缓冲连接装置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EP3551296B1 (en) 2020-09-30
CN110225783A (zh) 2019-09-10
WO2018111624A1 (en) 2018-06-21
EP3551296A1 (en) 2019-10-16
US20180161607A1 (en) 2018-06-14
EP3782703A1 (en) 2021-02-24
US10799731B2 (en) 2020-10-13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10225783B (zh) 具有一体式能量吸收器的背带
EP3551297B1 (en) Harness with structural tear tape
US10596397B2 (en) Harness configurations for a suspension device
US8584799B1 (en) Fall-arresting safety harness assembly
US8701826B2 (en) Shock absorbing lanyard
EP2844354B1 (en) Energy absorber
CN112823041B (zh) 具有可调节式腰带的保护带
US10821310B2 (en) Harness with pivoting hip connection
US20060011415A1 (en) Devices, systems and methods for emergency descent from a height
US20130105246A1 (en) Energy absorber
US10874886B2 (en) Energy absorber coil for safety harness
JP2004141480A (ja) ハーネス型安全帯
JP6466550B2 (ja) 雪下ろし用シットハーネス
JP2020195518A (ja) ランヤード
WO2016094437A1 (en) Firefighter multifunction ladder and escape belt
JP2009172704A (ja) 胴当てベルト
KR20150003686U (ko) 고소작업용 안전벨트
WO2002047764A1 (en) Shock absorber
KR20180000411U (ko) 고소작업용 안전벨트
JP5102472B2 (ja) 安全ベスト
JPH0810317Y2 (ja) 緩衝帯を設けた墜落防止用安全帯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