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9706B -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 Google Patents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9706B
CN110219706B CN201910540808.1A CN201910540808A CN110219706B CN 110219706 B CN110219706 B CN 110219706B CN 201910540808 A CN201910540808 A CN 201910540808A CN 110219706 B CN110219706 B CN 110219706B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level
output
trigger
module
steam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Active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910540808.1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9706A (zh
Inventor
邢智炜
刘磊
尤默
李卫华
骆意
尚勇
高爱国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Original Assignee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North China Electric Power Research Institute Co Ltd filed Critical State Grid Corp of China SGCC
Priority to CN201910540808.1A priority Critical patent/CN110219706B/zh
Publication of CN110219706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9706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9706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9706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FMECHANICAL ENGINEERING; LIGHTING; HEATING; WEAPONS; BLASTING
    • F01MACHINES OR ENGINES IN GENERAL; ENGINE PLANTS IN GENERAL; STEAM ENGINES
    • F01DNON-POSITIVE DISPLACEMENT MACHINES OR ENGINES, e.g. STEAM TURBINES
    • F01D17/00Regulating or controlling by varying flow
    • F01D17/10Final actuators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Mechanical Engineering (AREA)
  • General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Control Of Turbines (AREA)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第一触发模块、第二触发模块以及信号翻转模块,通过联锁开逻辑电路的设置,使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依次交替输出脉冲信号,进而分别控制阀门开启和阀门中停,进而仅仅通过开始触发信号即可实现一键操作,RB触发后,通过缓慢联开辅汽至小机供汽电动门,既可以保障小机汽源,也可以保障冷段管道有足够的预暖时间不发生撞管,解决了目前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组RB触发后存在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可能需要人为干预的环节,提高了RB实验的成功率。

Description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汽轮机组控制技术领域,更具体的,涉及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背景技术
辅机故障减负荷(Runback,RB)是,当机组发生部分主要辅机故障跳闸,使机组最大理论出力低于当前实际负荷时,机组协调控制系统将机组负荷快速降到所有辅机实际所能达到的响应出力,并能控制机组参数在允许范围内保持机组继续运行。RB触发后通过快速减煤减水来降低机组负荷,煤水比是直流炉机组控制的核心,煤、水的减少对负荷、汽温、汽压均存在着影响。
现有及新建机组中,给水泵的配置常采用电动给水泵+汽动给水泵的配置方案,电动给水泵常采用一台配置在单元机组或两台机组共用一台,作为机组冲车及启动初期使用。当机组转入干态运行带高负荷后,电泵逐渐退出,采用汽动给水泵为锅炉上水。
给水泵汽轮机的供汽汽源通常有辅助蒸汽来、汽机四段抽汽来,其中辅汽温度压力均较低,而四抽蒸汽温度、压力较高,蒸汽做功能力较强。给水泵汽轮机的冲车阶段以及机组低负荷阶段汽机抽汽量不足,通常利用辅汽为小机供汽,当机组带高负荷之后,常采用四抽为小机供汽。给水泵汽轮机的汽源配置示意图如图1所示。
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是电厂主流的汽轮机机型,其阀门系统是由两个高压主汽门、两个高调门、两个中主门、两个中调门以及一个补汽阀组成。汽轮机采用单流+全周进汽+补汽阀调节的配汽方式,并且不配置调节级。这样的配汽方式可以大幅度降低端部损失,提高机组的效率,同时有利于汽隙振动源的消除。
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来说,在汽轮机投入限压模式(负荷控制)或初压模式(压力控制)后,控制系统接收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侧送来的负荷设定或压力设定指令,通过DEH内部逻辑运算形成的综合阀位指令同时分配给高调门和中调门,对机组负荷或机前压力进行控制。当综合阀位从满位向下关闭时,先关闭高调门,在开度较低时才对中调门进行关闭。而中调门的关闭则会造成中压缸进汽量减小,对给水泵汽轮机的四抽汽源造成影响。机组触发RB后,汽机调门的开度会逐渐降低来降低负荷和压力。
现有逻辑在RB触发后,对给水流量的控制一般不考虑给水泵汽源供汽问题,RB触发后汽机调门逐渐关闭控制机前主汽压力,并造成主汽流量和机组负荷逐渐降低。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组来说,RB触发后,综合阀位逐渐降低会先作用在高调门上使其逐渐关闭,当高调门关至一定开度之后再逐渐关闭中调门,而中调门的关闭则会影响到四抽汽源供汽。
此外,对于新建的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组第一次进行RB试验,有可能存在RB参数设置不合理导致调门过分关闭影响小机汽源的情况。运行人员在发现小机出力不足时,一般会将四抽调门由自动状态切为手动状态,人工干预。但是对于运行机组来说,由于RB触发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动作时间非常短,因此靠运行人员在RB发生后作出反应,并手动正确调整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容易发生操作错误,导致机组运行参数更加混乱甚至存在跳机风险。并且辅汽至小机进汽管路一般配置电动门,在机组带高负荷期间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如果RB期间给水泵汽机汽源不稳定,可以开启辅汽至小机进汽电动门补充汽源,需要考虑暖管问题不能开启过快,但又要满足汽源要求。但基于成本及工艺考虑,辅汽至小机进汽管路上一般配置电动门,只有开、关功能,没有按指令调整功能。此时,如果由运行人员手动调整辅汽汽源,则存在较大困难。增加了运行的危险点。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响应于关闭触发信号输出第一电平,响应于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模块,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耦接,并可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
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其中,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一脉冲按照设定速度逐渐开启;
信号翻转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耦接,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相互翻转;
第二输出模块,响应于信号翻转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脉冲;所述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二脉冲暂停开启;
其中,阀门全开时,一感应器产生第一电平,阀门未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中的一个输出的第一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模块包括:
第一触发单元,输入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一电平,输入关闭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
信号翻转单元,耦接在所述第一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上,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翻转。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模块包括:
或门电路单元,耦接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响应于任意一个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否则输出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单元,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和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
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平和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电平,进而复位所述第一输出模块。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电平为低电平。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5s,所述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为3s。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
第一触发电路,所述第一触发电路包括两个输入端、输出端以及与该输出端互锁的非输出端,
其中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另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关闭触发信号,所述输出端耦接所述信号翻转单元。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
第一触发电路,其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输入端输入开始触发信号时输出端第一电平,输入端输入关闭触发信号时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
第一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可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其中另一个输入端可接入关闭触发信号,当所述其中一个输入端接入开始触发信号时,输出第一电平,当所述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入关闭触发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并且当两个输入端均接入信号时,仅输出第二电平。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
第二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输出端以及与所述输出端互锁的非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接收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其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
第二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接收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其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电路为RS基本触发电路,并且其设置为复位优先,其置位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复位接入关闭触发信号。
在某些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电路为RS基本触发电路,并且其设置为复位优先,其置位接入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复位接入所述或门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
本申请第二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装置,包括如上所述的控制电路。
本申请第三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如上所述的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响应于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一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输出第一电平,进而使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其中,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一脉冲按照设定速度逐渐开启;
第二输出模块响应于信号翻转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脉冲;所述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二脉冲暂停开启;所述信号翻转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耦接,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相互翻转;
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一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进而使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直至第二触发模块接收感应器输出的第一电平,或者第一触发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
其中,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阀门是否全开,阀门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一电平,阀门未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二电平。
本申请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申请提供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通过设置第一触发模块、第二触发模块以及信号翻转模块,通过联锁开逻辑电路的设置,使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依次交替输出脉冲信号,进而分别控制阀门开启和阀门中停,进而仅仅通过开始触发信号即可实现一键操作,RB触发后,通过缓慢联开辅汽至小机供汽电动门,既可以保障小机汽源,也可以保障冷段管道有足够的预暖时间不发生撞管,解决了目前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组RB触发后存在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可能需要人为干预的环节,提高了RB实验的成功率。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现有技术中的给水泵汽轮机汽源配置示意图。
图2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模块示意图。
图3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的具体结构示意图。
图4示出了本申请实施例中一种基于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流程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发明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对于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的汽轮机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igital ElectricHydraulic Control System,DEH)来说,在汽轮机投入限压模式(负荷控制)或初压模式(压力控制)后,控制系统接收分布式控制系统(Distributed Control System,DCS)侧送来的负荷设定或压力设定指令,通过DEH内部逻辑运算形成的综合阀位指令同时分配给高调门和中调门,对机组负荷或机前压力进行控制。当综合阀位从满位向下关闭时,先关闭高调门,在开度较低时才对中调门进行关闭。而中调门的关闭则会造成中压缸进汽量减小,对给水泵汽轮机的四抽汽源造成影响。机组触发RB后,汽机调门的开度会逐渐降低来降低负荷和压力。
现有技术中存在如下缺点:
1、对于运行机组来说,由于RB触发的不可预知性,以及动作时间非常短,因此靠运行人员在RB发生后作出反应,并手动正确调整是非常困难的,并且容易发生操作错误,导致机组运行参数更加混乱甚至存在跳机风险。
2、辅汽至小机进汽管路一般配置电动门,在机组带高负荷期间一般处于关闭状态,如果RB期间给水泵汽机汽源不稳定,可以开启辅汽至小机进汽电动门补充汽源,需要考虑暖管问题不能开启过快,但又要满足汽源要求。但基于成本及工艺考虑,辅汽至小机进汽管路上一般配置电动门,只有开、关功能,没有按指令调整功能。此时,如果由运行人员手动调整辅汽汽源,则存在较大困难。增加了运行的危险点。
基于此,本申请进行了相关改进,具体如下所述。
图2示出了本申请第一方面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用于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之后,包括:第一触发模块,响应于关闭触发信号输出第一电平,响应于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第二触发模块,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耦接,并可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其中,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一脉冲按照设定速度逐渐开启;信号翻转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耦接,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相互翻转;第二输出模块,响应于信号翻转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脉冲;所述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二脉冲暂停开启;其中,阀门全开时,一感应器产生第一电平,阀门未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二电平;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中的一个输出的第一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电平;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
本方面提供的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通过设置第一触发模块、第二触发模块以及信号翻转模块,通过联锁开逻辑电路的设置,使得第一输出模块和第二输出模块依次交替输出脉冲信号,进而分别控制阀门开启和阀门中停,进而仅仅通过开始触发信号即可实现一键操作,RB触发后,通过缓慢联开辅汽至小机供汽电动门,既可以保障小机汽源,也可以保障冷段管道有足够的预暖时间不发生撞管,解决了目前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组RB触发后存在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可能需要人为干预的环节,提高了RB实验的成功率。
电路中高低电平作为响应信号,可以根据需要任意设置,例如一模块元件可以是通过高电平导通,那么该模块元件也可以通过电路设置(例如信号翻转、元件替换)使得该模块元件通过低电平导通,这些是公知的技术。
基于此,本申请实施例中的第一电平可以是高电平,对应的第二电平为低电平,或者第一电平为低电平,第二电平则为高电平,下面仅针对第一电平为高电平,第二电平为低电平进行实施例的详细描述,可以理解,本领域技术人员藉此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第一电平为低电平,第二电平为高电平的构思。
图3示出了图2中的一个具体实例。下面部分实施例是结合图3对图2进行的展开说明。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模块包括:第一触发单元,输入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一电平,输入关闭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信号翻转单元,耦接在所述第一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上,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翻转。
由于低电平往往是零电平,即不输出时的默认输出低电平,而开始触发信号往往是高电平(由于初始状态是不输入,因此初始状态为零电平),关闭触发信号往往是断开电源(即切换到低电平)。
因此设置信号翻转单元即可以实现第一触发模块响应于关闭触发信号(低电平)输出第一电平(高电平),响应于开始触发信号(高电平)输出第二电平(低电平)。
第一触发模块和第二触发模块具体可以藉由触发器实现,例如RS基本触发器,JK触发器等,也可以藉由触发器实现,还可以藉由较为复杂的触发电路实现,本申请对此不做限制,下面选择性地示出上述第一触发单元的一种或多种方式。
关闭信号和开始信号可以通过控制板上的按钮触发,按钮相当于一瞬态开关,按动按钮后接通电源,输入高电平的开始触发信号,关闭触发信号即为关闭开关,当然,开始触发信号仅仅为一瞬态的高电平,当按键不受力时回弹至初始状态,电流信号截断。相当于S位输入0。
信号翻转单元可以是电平翻转器,输入0则输出1,输入1则输出0。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第一触发电路,其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输入端输入开始触发信号时输出端第一电平,输入端输入关闭触发信号时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
该实施例中,由于开始触发信号和关闭触发信号均为瞬态电平信号,并且一般情况下开始触发信号和关闭触发信号无法同时输入,因此该实施例通过设置一个输入端,该输入端首次输入即为开始触发信号,再次输出即为关闭触发信号,或者通过时序控制开始触发信号和关闭触发信号的交替。
相比于一个输入端需要时序控制,设置两个输入端即可以避免上述问题,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第一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可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其中另一个输入端可接入关闭触发信号,当所述其中一个输入端接入开始触发信号时,输出第一电平,当所述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入关闭触发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并且当两个输入端均接入信号时,仅输出第二电平。
两个输入端一个可以输入开始触发信号,另一个可以输入关闭触发信号,这样不需要设置时序控制进行触发信号类型的识别,但是可能存在误触。
上述触发电路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对应设计出逻辑电路,本申请对每个电路的具体结构不做赘述,可以理解,这是本领域所公知的,并且不需要付出创造性劳动即可实现。
又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第一触发电路,所述第一触发电路包括两个输入端、输出端以及与该输出端互锁的非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另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关闭触发信号,所述输出端耦接所述信号翻转单元。
该实施例中,作为一种最为简单的结构,第一触发电路可以是一个RS基本触发电路,RS基本触发电路可以设置优先级,如图3所示,其为复位(R位)优先,即复位的优先级高于置位(S位)的优先级,即当R和S均输入1(高电平),输出0;R输入0,S输入1,当S输入0,R输入1时输出0。其置位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复位接入关闭触发信号。
RS基本触发电路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复位优先或者置位优先,非输出端可以用于与输出端互锁,在没有输入时,锁存电平状态。
第二触发模块是为了给第一输出模块提供间歇性的驱动信号,第一输出模块一般可以为脉冲发生器,当其持续接收一高电平信号时,也仅仅能够发出一次脉冲,第二触发模块即是为了使得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形成具有时间间隙的多段电平信号,进而脉冲发生器可以每隔一段时间发射一个脉冲。
所述第二触发模块包括:或门电路单元,耦接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响应于任意一个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否则输出第二电平;第二触发单元,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和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平和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电平,进而复位所述第一输出模块。
或门电路的逻辑为,当其接入的三条线路中的其中一个输出0,则输出0,当其接入的三条线路中的所有线路输出均为1,则输出1。
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第二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接收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其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后,其持续输出第一电平,第二触发单元的接入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的一输入端始终接入1。其另一个输入端可以根据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即1和0,进行电路的输出控制,当两个输入端输入1和0时,输出高电平(即输出1),当两个输入端输入1和1时,输出低电平(即输出0),这些可以通过本领域技术人员进行常规的逻辑电路设置实现,本申请不做赘述。
另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第二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输出端以及与所述输出端互锁的非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接收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其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优选的,第二触发电路可以是RS基本触发电路,如图2所示,其为复位(R位)优先,即复位的优先级高于置位(S位)的优先级,即当R和S均输入1(高电平),输出0;R输入0,S输入1,当S输入0,R输入1时输出0。其置位接入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复位接入所述或门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
RS基本触发电路结构更加简单,并且可以通过设置复位优先或者置位优先,避免两个输入端均输入1时输出不确定的电平。
为了更加贴合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组进行RB触发的实际情况,一般阀门的全行程时间在2min左右,因此,在一具体实施例中,第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5s,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为3s,即每次发出一第一脉冲,其可以维持5s的高电平,每次发出一第二脉冲,其可以维持3s的高电平。因此逻辑的设计中,RB触发后阀门经过联锁开和中停最终至全开的时间在3min30s左右,在2min30s左右会到达70%左右的开度,考虑到阀门的流量特性,70%的开度基本可以保证汽源的供应。
下面继续结合图3对上述实施例中的控制电路的使用过程进行详细说明。
工作人员通过控制面板keyboard上的开启按钮触发高电平1输入给第一个RS触发器的S位,R位没有输入(对应0电平,即相当于输入一低电平),第一RS触发电路输出高电平,即S=1,R=0,RS基本触发器输出1,经过第一个信号翻转器,输出0至或门电路,由于此时阀门非全开,感应器无输出,相当于感应器输出0,第二输出模块未输出第二脉冲,相当于输出0,三个低电平经过或门电路单元后输出低电平,改变第二个RS触发器的R位(初始状态为1,输入0后改变为0),第二个RS触发器的S为由于接入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触发后一直输出1),由于第二个RS触发器的S位为1,R位为0,输出1,第一输出模块(脉冲发生器)接收到1后触发5s脉冲,由于脉冲必然是高电平,5s脉冲期间内,第二个信号翻转器将高电平转换为低电平,第二输出模块(脉冲发生器)无法产生脉冲,第一个脉冲发生器直接连接连锁开指令,进而触发阀门以一个设定的速度逐渐开启5s,与此同时,第一个RS触发器由于不再接收开始触发信号和关闭触发信号(开始触发信号仅仅是短暂的第一电平,关闭触发信号尚未接收到),第一个RS触发器的非输出端(非Q)和输出端(Q)由于互锁,仍然输出上一次输出的电平1,经过第一个信号翻转器翻转为0输出给或门电路,感应器输出0,第二个脉冲发生器在5s内输出0,因此或门电路输出0,第二个RS触发器形成S位为1,R位为0,持续输出高电平,第一个脉冲发生器在持续地接收高电平时,也仅仅能够产生一次脉冲。
当第一个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结束(恢复到初始低电平状态),第二个信号翻转器将0翻转为1,进而第二个脉冲发生器产生3s脉冲,并在3s内输出1给或门电路,或门电路因此输出1,第二个RS触发器的R位为1,设置R位优先,第二个RS触发器输出0,第一脉冲发生器接收0,仍然不产生脉冲。
当第二个脉冲发生器产生的脉冲结束,第二个脉冲发生器发出0,此时阀门尚未全开,感应器发出0,第一个信号翻转器发出0(原理同上,第一个RS触发器的输入信号仍然没有改变,Q与非Q互锁,输出1),经过或门电路输出0,第二个RS触发器的R位由1变成0,输出1给第一个脉冲发生器,进而第一个脉冲发生器接收的电流由0变成1,重新产生5s脉冲。
重复上述循环,直至阀门全开时,感应器产生1,或门电路输出1,第二个RS触发器的R位由0变成1,R位优先,输出0,结束。
或者当接收到关闭触发指令,第一个触发器的R位变成1,S位为0,输出0,第一个信号翻转器输出1,或门电路输出1,第二个RS触发器的R位由0变成1,R位优先,输出0,结束。
这样,通过联锁开逻辑和中停逻辑来实现,在RB触发后,电动门开5s中停3s,直到门全开。由于阀门的全行程时间在2min左右,因此逻辑的设计中,RB触发后阀门经过联锁开和中停最终至全开的时间在3min30s左右,在2min30s左右会到达70%左右的开度,考虑到阀门的流量特性,70%的开度基本可以保证汽源的供应。因此,对辅汽至小机电动门逻辑上的修改,可以实现保障小机进汽汽源的效果。
可以知晓,本场景具有如下优点:
1、RB触发后,通过逻辑实现缓慢联锁开辅汽至小机进汽电动门,开启时间和中停时间的设计既保证了小机汽源的供应,又保障了管路有充足的管路预暖时间,防止冲击撞管。
2、RB触发后联锁开辅汽至小机进汽电动门的逻辑设计,通过电动门的联锁开和中停逻辑实现,并未在管路上增加调门,节约了改造成本。
3、通过设计盘前冗余按钮以及DCS确认操作,两套回路的设计既考虑了运行人员操作的方便性,也可以有效地防止误操作。
4、逻辑自动联锁开辅汽电动门,可以替代运行人员手动干预调整辅汽门进汽,减轻运行人员的工作量,也更加可靠。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另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控制装置,包括壳体以及设置于所述壳体内部的上述实施例不同的控制电路。
可以理解,本控制装置RB触发后,通过缓慢联开辅汽至小机供汽电动门,既可以保障小机汽源,也可以保障冷段管道有足够的预暖时间不发生撞管,解决了目前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组RB触发后存在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可能需要人为干预的环节,提高了RB实验的成功率。
基于相同的发明构思,本申请又一方面实施例提供一种利用上述控制电路对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进行控制的方法,如图4所示,具体包括:
S1:第一触发模块响应于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
S2: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一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输出第一电平,进而使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其中,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一脉冲按照设定速度逐渐开启;
S3:第二输出模块响应于信号翻转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脉冲;所述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二脉冲暂停开启;所述信号翻转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耦接,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相互翻转;
S4: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一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进而使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直至第二触发模块接收感应器输出的第一电平,或者第一触发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
其中,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阀门是否全开,阀门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一电平,阀门未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二电平。
可以理解,本方法RB触发后,通过缓慢联开辅汽至小机供汽电动门,既可以保障小机汽源,也可以保障冷段管道有足够的预暖时间不发生撞管,解决了目前超超临界机组汽轮机组RB触发后存在的问题;同时降低了可能需要人为干预的环节,提高了RB实验的成功率。
本说明书中的各个实施例均采用递进的方式描述,各个实施例之间相同相似的部分互相参见即可,每个实施例重点说明的都是与其他实施例的不同之处。尤其,对于系统实施例而言,由于其基本相似于方法实施例,所以描述的比较简单,相关之处参见方法实施例的部分说明即可。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参考术语“一个实施例”、“一些实施例”、“示例”、“具体示例”、或“一些示例”等的描述意指结合该实施例或示例描述的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包含于本说明书实施例的至少一个实施例或示例中。在本说明书中,对上述术语的示意性表述不必须针对的是相同的实施例或示例。此外,在不相互矛盾的情况下,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将本说明书中描述的不同实施例或示例以及不同实施例或示例的特征进行结合和组合。以上所述仅为本说明书实施例的实施例而已,并不用于限制本说明书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本说明书实施例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精神和原理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说明书实施例的权利要求围之内。

Claims (12)

1.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响应于关闭触发信号输出第一电平,响应于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模块,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耦接,并可输出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
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其中,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一脉冲按照设定速度逐渐开启;
信号翻转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耦接,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相互翻转;
第二输出模块,响应于信号翻转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脉冲;所述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二脉冲暂停开启;
其中,阀门全开时,一感应器产生第一电平,阀门未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中的一个输出的第一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
其中,所述第一触发模块包括:
第一触发单元,输入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一电平,输入关闭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其中,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第一触发电路;
信号翻转单元,耦接在所述第一触发电路的输出端上,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翻转;
其中,所述第二触发模块包括:
或门电路单元,耦接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所述感应器,响应于任意一个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否则输出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单元,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和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
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二电平和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电平,进而复位所述第一输出模块。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电平为高电平,所述第二电平为低电平。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脉冲的脉冲宽度为5s,所述第二脉冲的脉冲宽度为3s。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
第一触发电路,所述第一触发电路包括两个输入端、输出端以及与该输出端互锁的非输出端,
其中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另一个输入端用于接入关闭触发信号,所述输出端耦接所述信号翻转单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
第一触发电路,其包括一个输入端和一个输出端,输入端输入开始触发信号时输出端第一电平,输入端输入关闭触发信号时输出端输出第二电平。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单元包括:
第一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可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其中另一个输入端可接入关闭触发信号,当所述其中一个输入端接入开始触发信号时,输出第一电平,当所述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入关闭触发信号时,输出第二电平,并且当两个输入端均接入信号时,仅输出第二电平。
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
第二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输出端以及与所述输出端互锁的非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接收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其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单元包括:
第二触发电路,其包括两个输入端以及一个输出端,其中一个输入端接收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其中另一个输入端接收所述或门电路单元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其输出端耦接所述第一输出模块的输入端。
9.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触发电路为RS基本触发电路,并且其设置为复位优先,其置位接入开始触发信号,复位接入关闭触发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触发电路为RS基本触发电路,并且其设置为复位优先,其置位接入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复位接入所述或门电路输出的第一电平或第二电平。
11.一种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如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控制电路。
12.一种利用权利要求1至10任一项所述的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的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
第一触发模块响应于开始触发信号输出第二电平;
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一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输出第一电平,进而使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其中,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一脉冲按照设定速度逐渐开启;
第二输出模块响应于信号翻转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二脉冲;所述给水泵汽源供汽的阀门响应于所述第二脉冲暂停开启;所述信号翻转模块与所述第一输出模块耦接,用于第一电平和第二电平的相互翻转;
第二触发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一触发模块、所述第二输出模块以及一感应器输出的第二电平,以及汽轮机组的辅机故障减负荷触发的第一电平,输出第一电平,进而使所述第一输出模块响应于所述第二触发模块输出的所述第一电平输出第一脉冲,直至第二触发模块接收感应器输出的第一电平,或者第一触发模块输出的第一电平;
其中,所述感应器用于感应阀门是否全开,阀门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一电平,阀门未全开时,所述感应器产生第二电平。
CN201910540808.1A 2019-06-21 2019-06-21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Active CN110219706B (zh)

Priorit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0808.1A CN110219706B (zh) 2019-06-21 2019-06-21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1)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CN201910540808.1A CN110219706B (zh) 2019-06-21 2019-06-21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9706A CN110219706A (zh) 2019-09-10
CN110219706B true CN110219706B (zh) 2024-03-08

Family

ID=6781436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910540808.1A Active CN110219706B (zh) 2019-06-21 2019-06-21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Country Status (1)

Country Link
CN (1) CN110219706B (zh)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02035A1 (de) * 1970-01-17 1971-07-22 Blumenberg Edzard Elektronische Schaltung zur Realisierung von logischen Flussdiagrammen
DE2323358C2 (de) * 1973-05-09 1984-12-20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Prüfeinrichtung für ein Antiblockierregelsystem
JP2008303719A (ja) * 2007-06-05 2008-12-18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弁の開閉時間の自動測定装置
CN104863646A (zh) * 2015-05-29 2015-08-26 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机组给水泵汽机保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057897A (zh) * 2018-06-04 2018-12-21 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 用于火电机组fcb时的汽源切换方法
CN109239571A (zh) * 2017-07-10 2019-01-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器输入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210141160U (zh) * 2019-06-21 2020-03-1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DE2002035A1 (de) * 1970-01-17 1971-07-22 Blumenberg Edzard Elektronische Schaltung zur Realisierung von logischen Flussdiagrammen
DE2323358C2 (de) * 1973-05-09 1984-12-20 Robert Bosch Gmbh, 7000 Stuttgart Prüfeinrichtung für ein Antiblockierregelsystem
JP2008303719A (ja) * 2007-06-05 2008-12-18 Chugoku Electric Power Co Inc:The 弁の開閉時間の自動測定装置
CN104863646A (zh) * 2015-05-29 2015-08-26 马鞍山当涂发电有限公司 一种超临界机组给水泵汽机保护系统及其使用方法
CN109239571A (zh) * 2017-07-10 2019-01-18 比亚迪股份有限公司 列车控制器输入电路的故障检测方法及装置
CN109057897A (zh) * 2018-06-04 2018-12-21 广东红海湾发电有限公司 用于火电机组fcb时的汽源切换方法
CN210141160U (zh) * 2019-06-21 2020-03-13 华北电力科学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

Non-Patent Citations (1)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660MW机组给水泵小汽轮机汽源配置问题分析及处理措施;王光艳;马岩;胡磊;张跃辉;;黑龙江电力(06);546-553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9706A (zh) 2019-09-10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CN102393688B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一键启停控制系统
CN111637443B (zh) 超临界直流锅炉给水一键全程自动控制方法
CN104235819A (zh) 火电机组汽动引风机与电动引风机并列运行控制方法
CN202230373U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一键启停控制系统
CN206972325U (zh) 一种小汽轮机汽源自动切换和调节系统
CN110219706B (zh)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及方法
CN210141160U (zh) 汽轮机组的给水泵汽源供汽控制电路、装置
CN113669717A (zh) 一种给水自动控制的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CN102042092B (zh) 一种涡轮增压系统压气机风量切换控制的喘振保护方法
JP6071421B2 (ja) コンバインドサイクルプラント、及びその停止方法、及びその制御装置
CN110826230A (zh) 一种核电厂凝泵运行工艺仿真方法
CN100473805C (zh) 发电机组小旁路系统及其控制方法
CN211975088U (zh) 一种抽凝汽轮发电机组倒暖冷态开机系统
EP2175105B1 (en) A controlling method of a generator set provided with a bypass system
JP2020002895A (ja) 複合発電設備及びその運用方法
US8813506B2 (en) Method for quickly connecting a steam generator
CN114810251A (zh) 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的分工况顺控启动控制系统及方法
CN109297074B (zh) 背压式汽动引风机小汽机排汽供热系统的控制方法及系统
CN101737794B (zh) 一种性能加热器控制优化方法
JP5832080B2 (ja) 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装置、発電システム、及び発電システムの制御方法
CN214840727U (zh) 高排至冷再调门开环控制的燃气–蒸汽联合循环机组
CN112855289B (zh) 一种汽轮机旁路自动控制方法
CN113685800A (zh) 基于速率自适应的汽动给水泵自动并泵控制系统
CN110821587A (zh) 一种切缸方法、装置及设备
CN106321173B (zh) 切除低压加热器汽侧阀门参与机组一次调频加负荷的方法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