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N110214431A -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 Google Patents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Download PDF

Info

Publication number
CN110214431A
CN110214431A CN201880008679.5A CN201880008679A CN110214431A CN 110214431 A CN110214431 A CN 110214431A CN 201880008679 A CN201880008679 A CN 201880008679A CN 110214431 A CN110214431 A CN 110214431A
Authority
CN
China
Prior art keywords
resource
data communication
relatively short
terminal
short delay
Prior art date
Legal status (The legal status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status listed.)
Granted
Application number
CN201880008679.5A
Other languages
English (en)
Other versions
CN110214431B (zh
Inventor
李承旻
梁锡喆
Current Assignee (The listed assignees may be inaccurate.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or warranty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list.)
LG Electronics Inc
Original Assignee
LG Electronics Inc
Priority date (The priority date is an assumption and is not a legal conclusion. Google has not performed a legal analysis and makes no representation as to the accuracy of the date listed.)
Filing date
Publication date
Application filed by LG Electronics Inc filed Critical LG Electronics Inc
Publication of CN110214431A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4431A/zh
Application granted granted Critical
Publication of CN110214431B publication Critical patent/CN110214431B/zh
Active legal-status Critical Current
Anticipated expiration legal-status Critical

Links

Classification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4Wireless resource allocation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44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allocation of payloa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12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 H04L1/16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by using return channel in which the return channel carries supervisory signals, e.g. repetition request signals
    • H04L1/1607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 H04L1/1664Details of the supervisory signal the supervisory signal being transmitted together with payload signals; piggybacking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3Allocation of signaling, i.e. of overhead other than pilot signa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3Arrangements for allocating sub-channels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58Allocation criteria
    • H04L5/0064Rate requirement of the data, e.g. scalable bandwidth, data priority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91Signaling for the administration of the divided path
    • H04L5/0092Indication of how the channel is divid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14Two-way operation using the same type of signal, i.e. duplex
    • H04L5/1438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 H04L5/1446Negotiation of transmission parameters prior to communication of transmission speed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36/00Hand-off or reselection arrangements
    • H04W36/0005Control or signalling for completing the hand-off
    • H04W36/0083Determination of parameters used for hand-off, e.g. generation or modification of neighbour cell list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2/00Local resource management
    • H04W72/02Selection of wireless resources by user or terminal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WWIRELESS COMMUNICATION NETWORKS
    • H04W76/00Connection management
    • H04W76/20Manipulation of established connections
    • H04W76/27Transitions between radio resource control [RRC] state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1/00Arrangements for detecting or preventing errors in the information received
    • H04L1/0001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 H04L1/0009Systems modifying transmission characteristics according to link quality, e.g. power backoff by adapting the channel coding
    • H04L1/0013Rate matching, e.g. puncturing or repetition of code symbols
    • HELECTRICITY
    • H04ELECTRIC COMMUNICATION TECHNIQUE
    • H04LTRANSMISSION OF DIGITAL INFORMATION, e.g. TELEGRAPHIC COMMUNICATION
    • H04L5/00Arrangements affording multiple use of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1Arrangements for dividing the transmission path
    • H04L5/0003Two-dimensional division
    • H04L5/0005Time-frequency
    • H04L5/0007Time-frequency the frequencies being orthogonal, e.g. OFDM(A), DMT

Landscapes

  • Engineering & Computer Science (AREA)
  • Signal Processing (AREA)
  • Computer Networks & Wireless Communication (AREA)
  • Quality & Reliability (AREA)
  • Mobile Radio Communication Systems (AREA)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由终端执行的数据通信执行方法,该方法包括: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配置的资源;在该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其中该资源是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

Description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无线通信,并且更具体地,涉及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由终端执行的数据通信的方法、提供使用该方法的设备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背景技术
在国际电信联盟无线电通信部门(ITU-R)中,国际移动通信(IMT)高级的标准化工作,自从第三代之后的下一代移动通信系统正在进行中。IMT高级旨在在静止和低速移动状态中以1Gbps的数据速率并且在高速移动状态中以100Mps的数据速率支持基于互联网协议(IP)的多媒体服务。
例如,第三代合作伙伴项目(3GPP)是满足IMT高级的要求的系统标准,并且正在准备基于正交频分多址(OFDMA)/单载波高级LTE(LTE-A)改善长期演进(LTE)的高级LTE(LTE-A)。LTE-A是IMT-A的强的候选之一。
数据通信包括具有诸如URLLC(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的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以及诸如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的具有相对长(与URLLC相比)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
这里,在eMBB的情况下,因为其对应于具有相对长的延迟要求(和/或相对低的可靠性要求)的数据通信,尽管经由动态DCI(下行链路控制信息)使用许可动态地执行数据通信,(与动态地与URLLC通信相比)存在相对较小的问题空间。
然而,在对应于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和/或相对高的可靠性要求)的数据通信的URLLC的情况下,为了动态地执行数据通信,在分配UL许可时可能出现开销和时间线问题,并尝试上行链路。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通过用于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和/或相对高的可靠性要求)的数据通信的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执行通信的方法以及用于使用该方法的终端的配置。
发明内容
本发明是要提供一种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由终端执行的数据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设备。
在一个方面中,提供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该方法可以包括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配置的资源和;在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并且其中该资源是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
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是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并且与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相比具有相对长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可以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
资源可以是第一类型的资源或第二类型的资源之一,第一类型的资源可以是始终应用穿孔的资源,第二类型的资源是可以取决于是否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而应用穿孔的资源。
在第二类型的资源中,如果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则可以穿孔第二类型的资源,并且如果不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则可以不穿孔所述第二类型的资源穿孔。
如果在特定持续时间期间信道状态不好于预定阈值,则终端可以使用第一类型资源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
如果在特定持续时间期间信道状态好于预定阈值,则终端可以使用第一类型资源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
相对于第二类型的资源,第一类型的资源的大小可以相对较小。
第一类型的资源可以具有用于第一类型的资源的分离的参考信号(RS)。
终端可以从网络接收指示资源的通信方向的信息。
终端可以从网络接收资源有效的持续时间。
终端可以将与资源有关的辅助信息发送到网络。
辅助信息可以包括指示终端将在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多长时间的信息。
辅助信息可以包括关于资源的参数是否适合于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信息。
辅助信息可以包括资源的发布信息或资源的改变请求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另一方面,提供一种终端。终端可以包括:射频(RF)单元,该射频(RF)单元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处理器,该处理器可操作地耦合到RF单元;并且其中,处理器被配置成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配置的资源,并且在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并且其中资源是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
根据本发明,解决开销和时间线问题,以便于使用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和/或相对高的可靠性要求)的数据通信。
附图说明
图1示出应用本发明的无线通信系统。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
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
图4示意性地示出基于抢占的eMBB和URLLC传输和抢占指示信息的复用的示例。
图5示意性地示出没有上行链路许可的上行链路传输重复的示例。
图6示意性地示出EMBB结构的示例。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图8是根据所提出的方法#1的用于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9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中RG_TYPE#A的资源和RG_TYPE#B的资源位于EMBB区域中的示例的图。
图10是图示其中RG_TYPE#A的资源位于EMBB(调度)资源区域之外的示例的示意图。
图11是示意性地图示其中用于EMBB的参考信号由RG_TYPE#B的资源使用的示例的示例。
图12是根据所提出的方法#1的用于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3是根据所提出的方法#1的用于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4是根据所提出的方法#1地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图15是根据提出的方法#2的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6是图示根据提出的方法#4的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图17是图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示出本发明被应用到的无线通信系统。无线通信系统也可以称为演进的UMTS陆地无线电接入网络(E-UTRAN)或者长期演进(LTE)/LTE-A系统。
E-UTRAN包括至少一个基站(BS)20,其给用户设备(UE)10提供控制平面和用户平面。UE 10可以是固定或者移动的,并且可以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移动站(MS)、用户终端(UT)、订户站(SS)、移动终端(MT)、无线设备等等。BS 20通常是固定站,其与UE 10通信,并且可以称为另一个术语,诸如演进的节点B(eNB)、基站收发器系统(BTS)、接入点等等。
BS 20借助于X2接口相互连接。BS 20还借助于S1接口被连接到演进的分组核心(EPC)30,更具体地,经由S1-MME连接到移动管理实体(MME),以及经由S1-U连接到服务网关(S-GW)。
EPC 30包括MME、S-GW和分组数据网络网关(P-GW)。MME具有UE的接入信息或者UE的能力信息,并且这样的信息通常用于UE的移动管理。S-GW是具有E-UTRAN作为端点的网关。P-GW是具有PDN作为端点的网关。
可以基于在通信系统中公知的开放系统互连(OSI)模型的较低的三个层,在UE和网络之间的无线电接口协议的层被划分为第一层(L1)、第二层(L2)和第三层(L3)。在它们之中,属于第一层的物理(PHY)层通过使用物理信道提供信息传送服务,并且属于第三层的无线电资源控制(RRC)层用来在UE和网络之间控制无线电资源。为此,RRC层在UE和BS之间交换RRC消息。
图2是示出用于用户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图3是示出用于控制平面的无线协议架构的图。用户平面是用于用户数据传输的协议栈。控制平面是用于控制信号传输的协议栈。
参考图2和3,PHY层经由物理信道向上层提供信息传送服务。PHY层经由传送信道被连接到媒体接入控制(MAC)层,其是PHY层的上层。数据经由传送信道在MAC层和PHY层之间传送。根据经由无线电接口如何传输数据以及传输何种特性数据来分类传送信道。
通过物理信道,数据在不同的PHY层即发射器和接收器的PHY层之间移动。物理信道可以根据正交频分复用(OFDM)方案被调制,并且使用时间和频率作为无线电资源。
MAC层的功能包括在逻辑信道和输送信道之间的映射和对通过属于逻辑信道的MAC服务数据单元(SDU)的输送信道上的物理信道提供的输送块的复用/解复用。MAC层通过逻辑信道将服务提供给无线电链路控制(RLC)层。
RLC层的功能包括RLC SDU的级联、分割、以及重组。为了确保通过无线电承载(RB)要求的各种类型的服务的质量(QoS),RLC层提供三种类型的操作模式:透明模式(TM)、非应答模式(UM)、以及应答模式(AM)。AM RLC通过自动重复请求(ARQ)提供错误校正。
仅在控制平面中定义RRC层。RRC层与无线电承载的配置、重新配置、以及发布有关,并且负责用于逻辑信道、输送信道、以及物理信道的控制。RB意指由第一层(PHY层)和第二层(MAC层、RLC层、以及PDCP层)提供的逻辑路径以便于在UE和网络之间传送数据。
在用户平面上的分组数据会聚协议(PDCP)的功能包括用户数据的传送和报头压缩、以及加密。控制平面上的PDCP层的功能包括控制平面数据的传送和加密/完整性保护。
何种RB被配置意指定义无线协议层和信道的特性以便于提供特定服务并且配置每个详细参数和操作方法的过程。RB能够被划分成信令RB(SRB)和数据RB(DRB)的两种类型。SRB被用作通道,通过其在控制平面上发送RRC消息,并且DRB被用作通道,通过其在用户平面上发送用户数据。
如果在UE的RRC层和E-UTRAN的RRC层之间建立RRC连接,则UE处于RRC连接的状态中。如果不是,则UE处于RRC空闲状态中。
通过其将数据从网络发送到UE的下行链路输送信道包括通过其发送系统信息的广播信道(BCH)和通过其发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消息的下行链路共享信道(SCH)。用于下行链路多播或者广播服务的业务或者控制消息可以通过下行链路SCH被发送,或者可以通过附加的下行链路多播信道(MCH)被发送。同时,通过其将数据从UE发送到网络的上行链路输送信道包括通过其发送初始控制消息的随机接入信道(RACH)和通过其发送用户业务或者控制消息的上行链路共享信道(SCH)。
放置在输送信道上方并且映射到输送信道的逻辑信道包括广播控制信道(BCCH)、寻呼控制信道(PCCH)、公共控制信道(CCCH)、多播控制信道(MCCH)、以及多播业务信道(MTCH)。
物理信道包括时域中的数个OFDM符号和频域中的数个子载波。一个子帧包括时域中的多个OFDM符号。RB是资源分配单元,并且包括多个OFDM符号和多个子载波。此外,每个子帧可以使用用于物理下行链路控制信道(PDCCH)即L1/L2控制信道的相应子帧的特定OFDM符号(例如,第一OFDM符号)的特定子载波。传输时间间隔(TTI)是用于子帧传输的单位时间。
<V2X(车辆到X)通信>
如上所述,通常,D2D操作在相邻设备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方面可具有各种优点。例如,D2D终端具有高数据速率和低延迟,并且能够进行数据通信。另外,D2D操作能够将业务分散到基站,并且如果执行D2D操作的终端充当转发器,则还能够扩展基站的覆盖范围。与车辆相关的通信,包括通过上述D2D通信的扩展在车辆之间的信号发送/接收,特别称为V2X(车辆到X)通信。
这里,例如,在V2X(车辆到X)的情况下,术语“X”用于表示行人(车辆与由个人携带的设备(例如,行人、骑自行车者、驾驶员或乘客携带的手持式终端)之间的通信)(V2P)、车辆(车辆间的通信)(V2V)、基础设施/网络(车辆与路侧单元(RSU)/网络(例如,RSU是在eNB或固定终端中执行的运输基础设施实体(例如,传输速度通知的实体))之间的通信)(V2I/N)等。另外,为了便于解释所提出的方法,例如,由行人(或人)持有的设备(与V2P通信相关)被称为“P终端”,安装在车辆中的设备(与V2X通信有关)也被称为“V终端”。例如,在本发明中,术语“实体”可以被解释为P终端和/或V终端和/或RSU(/网络/基础设施)。
V2X终端可以在预定义(或用信号发送)的资源池上执行消息(或信道)传输。这里,资源池可以指的是终端在其上执行V2X操作(或者能够执行V2X操作)的先前定义的资源。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可以根据时间-频率来定义资源池。
同时,在V2X中,模式3对应于基站的调度模式,并且模式4对应于终端自主调度模式。这里,根据模式4的终端可以用于基于感测确定传输资源,并且然后确定通过所确定的传输资源执行V2X通信。
<5G(第5代)>
为了满足4G(第4代)通信系统商业化之后对无线数据业务的不断增长的需求,正在努力开发改进的5G(第5代)或5G前通信系统。为此,5G通信系统或5G前通信系统被称为超越4G网络通信系统或后LTE(长期演进)系统。为了实现高数据速率,正在考虑在非常高频(mmWave)频带(例如,60千兆赫(60GHz)频带)中实现5G通信系统。在5G通信系统中,正在讨论波束成形、大规模MIMO、全维MIMO(FD-MIMO)、阵列天线、模拟波束成形和大规模天线技术,以便于减轻无线电波在高频带中的路径损耗并且增加无线电波的传播距离。此外,为了改善系统网络,5G系统已经开发演进小型小区、高级小型小区、云无线电接入网(云RAN)、超密集网络、设备到设备(D2D)通信、无线回程、移动网络、协作通信、协调多点(CoMP)、干扰消除等。此外,5G系统已经开发混合频移键控和正交幅度调制(FQAM)、滑动窗口叠加编码(SWSC)等,作为高级编码调制(ACM)方案和滤波器组多载波(FBMC)、非正交多址(NOMA)、稀疏码多址(SCMA)等作为高级连接技术。
同时,因特网已经演变成物联网(IoT)网络,其中信息在诸如人类生成和消费信息的以人为中心的连接网络中的对象的分布式组件之间交换。通过与云服务器连接将IoT技术与大数据处理技术相结合的IoE(万物网)技术也在不断涌现。为了实现IoT,需要诸如传感技术、有线/无线通信、网络基础设施、服务接口技术和安全技术的技术元素,并且近年来,传感器网络、机器对机器(M2M)和机器类型通信(MTC)。在IoT环境中,能够提供智能IT(互联网技术)服务,其收集和分析从连接对象生成的数据,以在人类生活中创造新的价值。通过现有信息技术的融合,IoT能够被应用于智能家居、智能建筑、智能城市、智能汽车或联网汽车、智能电网、医疗保健、智能家电和先进医疗服务等领域。
因此,已经进行各种尝试以将5G通信系统应用于IoT网络。例如,传感器网络、对象通信和MTC上的技术通过诸如波束成形、MIMO和阵列天线的技术来实现。云无线接入网作为上述大数据处理技术的应用是5G技术与IoT技术融合的示例。
第五代(5G)移动通信被预期最初将于2020年左右商业化,最近由于全球范围内对工业和学术界各种候选技术的技术活动而增长势头正在增强。5G移动通信的候选元件是大型天线技术,范围从传统蜂窝频带到高频,以提供波束成形增益并支持增加的容量、新波形(例如,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RAT))以灵活地适应具有不同的要求的各种服务/应用、支持大规模连接的新的多址方案等。自2020年以来,国际电信联盟(ITU)将使用场景归类成三大类: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大规模机器类型通信(MTC)以及超可靠和低延迟(URLL)通信。此外,ITC已经指定目标要求,诸如每秒20千兆位(Gb/s)的最大数据速率、每秒100兆位(Mb/s)的用户体验数据速率、三倍频谱效率改进以及高达500公里/小时(km/h)、1毫秒(ms)延迟、106个设备/km2的连接密度、网络能效提高100x、以及10Mb/s/m2的区域业务容量。虽然并非所有要求都需要同时满足,但5G网络设计需要一种解决方案,以根据用例提供支持满足上述某些要求的各种应用的灵活性。
<URLLC(超可靠性低延迟通信)和eMBB(增强型移动宽带)>
URLLC代表超可靠性低延迟通信,并且与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通信相比,其旨在针对下行链路的较低的块错误率、缩短传输单元和更快的上行链路反馈。另外,URLLC和eMBB通信相关的传输特征如下。
eMBB传输
-相对中等到高的业务大小
-各种到达率范围
-相对长的传输持续时间(例如,1ms))
URLLC传输
-相对低的业务大小
-相对低的到达率
-极低的延迟要求(例如,0.5、1ms)
-相对较短的传输持续时间(例如,2个OFDM符号)
-紧急服务/消息
图4示意性地图示基于抢占的eMBB和URLLC传输和抢占指示信息的复用的示例。
版本15NR中的URLLC支持关于抢占过程和抢占指示的配置和传输方法,以便于支持下行链路中的eMBB和URLLC之间的有效复用。
更具体地,假设URLL1的业务量在版本15NR中间歇地发生。在这种情况下,URLLC传输可以在eMBB的传输期间发生。
获取已经被发送或调度并用于另一信号传输的另一信号的一些资源的操作可以被描述为先发制人的过程,并且这允许间歇地发生的URLLC传输在没有延迟的情况下通过一些eMBB传输资源执行。
为了改进其中一些信息由于另一信号而丢失或改变的信号的检测和解码性能,有必要指示终端识别丢失和改变的部分,使得相应的部分能够在解码中被排除。
在版本15NR中,支持通过能够由多个终端接收的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来发送抢占指示。抢占指示单元可以是包括丢失/改变区域、符号组或资源块和符号的组合组的代码块组。
图5示意性地示出没有上行链路许可的上行链路传输重复的示例。
在版本15NR(新无线电接入技术)中,URLLC在没有基站的指示的情况下支持上行链路中的终端的上行链路传输。存在用于在上层配置中操作的模式和用于在上层中配置一些信息之后向下行链路控制信息指示不具有上行链路许可的上行链路传输激活的模式。
多个终端共享相同的资源,并且彼此的上行链路传输可能彼此冲突。因此,在版本15NR中,独立参考信号信息/时频资源被配置成即使在冲突情况下也对上行链路传输终端进行分类。
为了防止由冲突中的重传引起的延迟,其支持重复传输。在重复资源之间解码所需的信息在传输时段内固定/配置,并且在传输时段内以重复传输顺序固定/配置,使得基站能够仅通过迭代传输的一部分执行解码。
在一些实施例中,“子帧”和“时隙”可以互换使用。在本发明的一些实施例中,术语“子帧”指的是传输时间间隔(TTI),其可以包括“时隙”的聚合。
在下文中,将描述本发明。
如上所述,数据通信包括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诸如URLLC(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和具有相对低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诸如增强的移动宽带(eMBB)(与URLLC相比较)。
这里,在eMBB的情况下,因为其对应于具有相对长的延迟要求(和/或相对低的可靠性要求)的数据通信,尽管经由动态下行链路控制信息(DCI)使用许可来执行动态数据通信,(与URLLC动态通信相比)存在问题的空间相对较小。
然而,在对应于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和/或相对高的可靠性要求)的数据通信的URLLC的情况下,为了动态地执行数据通信,在分配UL许可和尝试上行链路时可能出现开销和时间线问题。
因此,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通过用于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和/或相对高的可靠性要求)的数据通信的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来使用该方法来执行终端的通信和配置的方法。
例如,下面的提议提出一种通过(半静态地)(预先)配置(/用信号发送)的资源有效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和/或高“可靠性”的要求)的数据(/服务)通信(例如,URLLC、V2X)(LLTC_SVC)的方法。
这里,作为示例,为了便于解释,半静态地配置(或用信号发送)(用于LLTC_SVC)的(周期性)资源被称为“UR_SPSRSC”。
这里,例如,(与LLTC_SVC相比)具有相对长的“延迟”要求(和/或低“可靠性”要求)的数据(/服务)通信(例如,EMBB)(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被命名为“HLTC_SVC”。
这里,例如,为HLTC_SVC(动态地)配置(/用信号发送)的资源(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被命名为“EM_DYNRSC”。
这里,例如,“重叠”(在本发明中)的措辞可以被解释为与(A)其中实际的“(频率)资源(的全部或部分)”重叠,和/或(B)其中“(频率)资源”不重叠并且配置相同符号(或时隙)上的两个信道(/信号)的传输等等相同的情况。
在描述本发明的特定实施例之前,为了便于解释,将示意性地解释是具有相对长的“延迟”要求的数据(/服务)通信之一的EMBB的结构。
图6示意性地示出EMBB结构的示例。
参考图6,EMBB 620可以以时隙为单位来定义。在这种情况下,参考信号(RS)610可以放置在EMBB 620的前端处。在该附图中,尽管RS位于EMBB的前端以便于解释,但是根据本发明的EMBB结构中的RS不一定必须位于EMBB的前端处。另外,在根据本发明的EMBB结构中,RS可以另外位于EMBB的中间端、后端等处(与位于前端的RS分开)。
图6中所图示的EMBB服务的结构仅是各种EMBB结构的示例,并不对应于典型的信道结构。也就是说,EMBB的结构不限于图6中描述的描述。
虽然没有单独示出URLLC信道结构,但是与EMBB信道结构的情况相比,URLLC的信道结构可以具有构成时隙(SLOT)的相对少量的符号,并且因此这是要支持相对较短的延迟。
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通过(半静态地)(预先)配置(/用信号发送)的资源有效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和/或高“可靠性”要求)的数据(服务)通信(例如,URLLC,V2X)(LLTC_SVC)的方法的实施例。
图7是图示根据本发明的实施例的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流程图。
参考图7,基站可以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配置(/用信号发送)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例如,(UL)UR_SPSRSC)(S710)。
这里,如果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用于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则终端减少对于解码与数据发送/接收调度有关的DCI(从基站接收)所需的(处理)时间,并且因此能够有效地支持通信。
此后,终端能够在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S720)。
例如,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可以是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并且具有相对长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可以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
例如,资源是第一类型资源和第二类型资源之一,第一类型资源可以是始终应用穿孔(或速率匹配)的资源,并且第二类型资源可以是取决于是否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而应用穿孔(或速率匹配)的资源。
在这种情况下,例如,在第二类型资源中,如果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则第二类型资源被穿孔(或速率匹配),并且如果具有短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没有被执行,则第二类型资源可能不被穿孔(或速率匹配)。
例如,与第二类型资源相比,第一类型资源可以具有相对小的大小。例如,为了减轻由于始终应用的穿孔(或速率匹配)而导致的性能下降,在类型1的情况下,能够分配与类型2相比大小相对较小的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
例如,在第二类型的情况下,可以不在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上另外(或独立地)配置参考信号(RS)。另外,在第一类型的情况下,可以在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上配置分离的参考信号。
例如,终端可以从网络接收指示资源的通信方向的信息。
例如,终端可以从网络接收资源有效的持续时间。
例如,终端可以将与资源有关的辅助信息发送到网络。
这里,辅助信息可以包括指示在特定时间段内终端是否将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辅助信息可以包括关于资源的参数是否适合于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信息。在这种情况下,辅助信息可以包括资源的发布信息或资源的改变请求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下面将描述用于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具体示例。
在下文中,将描述其中终端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将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划分为两种类型并执行无线通信的方法。例如,可以取决于将具有短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保护到特定级别/优先级来对两种类型的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例如,第一类型的资源和第二类型的资源)进行分类。
[提出的方法#1]例如,可以针对每个预先配置的(用信号发送的)频率资源(区域)指定(/信号通知)(UL)UR_SPSRSC,并且可以在每个(UL)UR_SPSRS上应用以下(一些)规则。
(示例#1-1)例如,预先配置的(UL)UR_SPSRSC可以被归类成始终应用针对(UL)UR_SPSRSC的穿孔(或速率匹配)(不管其实际的LLTC_SVC传输(和/或使用(UL)UR_SPSRSC))和/或(B)实际的LLTC_SVC传输(和/或UL UR_SPSRSC使用)的资源类型(RG_TYPE#A);或取决于是否发送其实际的LLTC_SVC(和/或是否使用(UL)UR_SPSRSC)来不同地应用穿孔(或速率匹配)的资源类型(RG_TYPE#B)。
这里,例如,在RG_TYPE#B的情况下,即使实际执行LLTC_SVC传输(和/或使用ULUR_SPSRSC),能够应用针对(对应的)(UL)UR_SPSRSC的穿孔(或速率匹配)。
这里,例如,RG_TYPE#A允许仅执行LLTC_SVC传输(没有HLTC_SVC传输)(UL)UR_SPSRSC(在相同(时隙)时间(和/或重叠频率资源)上)的终端以使用(对应)(UL)UR_SPSRSC(以有限的方式),和/或RG_TYPE#B允许同时执行HLTC_SVC传输和LLTC_SVC传输的终端(在相同(时隙)时间(和/或重叠的频率资源)上)的终端以使用(对应)(UL)UR_SPSRSC(以有限的方式)。
这里,例如,能够使用RG_TYPE#A在终端之间配置(/用信号发送)不同的RS资源(例如,(在ZADOFF-CHU序列的情况下)循环移位(和/或根索引)、(天线)端口等),使得能够执行有效的多路复用。这里,例如,(对应)RS资源分配(/信令)可以经由(UL)UR_SPSRSC激活DCI(或更高层信令(例如,RRC))来执行。
(示例#1-2)例如,当应用(示例#1-1)时,可以不同地配置(/用信号发送)RG_TYPE#A和RG_TYPE#B之间的(UL)UR_SPSRSC大小。
这里,如上所述,因为RG_TYPE#A和/或RG_TYPE#B是能够执行穿孔的资源,所以它们可以直接影响EMBB的性能。特别是,因为RG_TYPE#A被无条件地穿孔,如果RG_TYPE#A的大小大于RG_TYPE#B,则存在EMBB的损失相对增加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这里,例如,在RG_TYPE#A的情况下(为了减轻由于总是应用的穿孔(或速率匹配)导致的性能下降),能够分配(/用信号发送)(与RG_TYPE#B相比)具有相对小的大小的(UL)UR_SPSRSC。
(示例#1-3)例如,在RG_TYPE#B的情况下,可以不在(UL)UR_SPSRSC上另外(或独立地)配置RS。
这里,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可以对在相同(时隙)时间点(和/或重叠频率资源)上发送的HLTC_SVC相关(UL)EM_DYNRSC RS执行LLTC_SVC解码信道估计。
这里,例如,如果在(UL)EM_DYNRSC中包括的(UL)UR_SPSRSC中执行LLTC_SVC传输,则相应规则的应用可以被解释为(UL)UR_SPSRSC上的RS(传输)是可选的。
这里,例如,如果在(RG_TYPE#B)(UL)UR_SPSRSC上执行LLTC_SVC传输,则能够应用预先配置(/用信号发送)的独立加扰,其与基于种子值(例如,RNTI,(小区)ID)的(UL)EM_DYNRSC上的HLTC_SVC传输的情况不同(例如,允许基站促进对于终端的LLTC_SVC传输的盲检测)。
这里,对于(相反)示例,在RG_TYPE#B的情况下,可以在(UL)UR_SPSRSC上另外(或独立地)配置RS。
作为另一示例,(另一方面)在RG_TYPE#A的情况下(特别地,当在没有HLTC_SVC传输的情况下执行LLTC_SVC传输时(在相同的时隙时间点(和/或重叠的频率资源)上),能够另外(或独立地)配置UR_SPSRSC上的RS。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参考附图描述所提出的方法#1的实施例。
图8是根据所提出的方法#1的用于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参考图8,终端能够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S810)。资源的类型可以是第一类型或第二类型。
例如,第一类型可以意指应始终应用(UL)UR_SPSRSC的穿孔(或速率匹配)的资源类型(RG_TYPE#A)(或类型A)(不管其实际的LLTC_SVC传输)(和/或使用UL UR_SPSRSC)。此外,第二类型可以意指资源类型(RG_TYPE#B)(或类型B),取决于是否发送实际的LLTC_SVC传输(和/或(UL)UR_SPSRSC是否被使用),用于(UL)UR_SPSRSC的穿孔(或速率匹配)被不同地应用的,在上面的示例#1-1中描述。
此后,终端能够基于资源类型在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S820)。
在下文中,为了方便提出的方法#1,将参考附图描述RG_TYPE#A和RG_TYPE#B位于EMBB时隙中的示例。
图9是示意性地图示其中RG_TYPE#A的资源和RG_TYPE#B的资源位于EMBB区域中的示例的图。
参考图9,RG_TYPE#A的资源和RG_TYPE#B的资源能够被位于EMBB资源区域上。这里,RG_TYPE#A的资源可以意指第一类型的资源,并且RG_TYPE#B的资源可以意指第二类型的资源。
这里,第一类型的资源(即,RG_TYPE#A)的级别/优先级比第二类型的资源(即,RG_TYPE#B)相对较高,并且其可以对应于用于保护执行URLLC操作的终端的操作的资源。
如上所述,尽管在第一类型的资源上配置EMBB操作的执行,但是终端总是对第一类型的资源进行穿孔(或速率匹配)。
因此,如果另一终端在第一类型资源上执行URLLC的通信,则能够保护操作,并且能够稳定地支持相对较短的“延迟”(和/或高“可靠性”的要求)的数据(/服务)通信(例如,URLLC,V2X)(LLTC_SVC)。
这里,如上所述,仅当执行实际URLLC操作时,第二类型的资源(即,RG_TYPE#B)可以是被穿孔(或速率匹配)的资源。也就是说,如果不执行实际的URLLC操作,则不在资源上执行穿孔(或速率匹配),并且能够覆盖EMBB数据。
因此,因为第二类型的资源能够受到许可检测错误(与EMBB数据调度有关)的影响,所以对URLLC的保护能够相对小于第一类型资源的保护。然而,因为能够自适应地发送URLLC的数据或者能够在第二类型资源上自适应地发送用于EMBB的数据,所以无线电资源的利用效率能够比第一类型资源的利用效率更高。
在先前描述的图9中,其中RG_TYPE#A(或第一类型的资源)的资源和RG_TYPE#B的资源(或第二类型的资源)位于EMBB(调度)上的配置。但是,RG_TYPE#A(或RG_TYPE#B的资源)的资源不一定必须位于EMBB(调度)资源区域上(即,RG_TYPE#A的资源可能在(调度的)EMBB的资源区域之外)。这将在下面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图10是图示其中RG_TYPE#A的资源位于EMBB(调度)资源区域之外的示例的示意图。
参考图10,RG_TYPE#A的资源可以位于EMBB的(调度)资源区域之外,如附图中所示。这里,RG_TYPE#A的资源可以意指第一类型的资源,并且RG_TYPE#B的资源可以意指第二类型的资源。
这样,因为第一类型的资源(即,RG_TYPE#A)能够被位于EMBB的(调度)资源区域之外,所以可以存在用于第一类型资源的分离的参考信号(RS)。
如图10中所示,可以针对第一类型的资源单独配置用于第一类型的资源的参考信号。此外,如示例#1-3中所述,也能够单独配置第二类型资源的参考信号。
然而,在第二类型的资源的情况下,不必配置单独的参考信号,并且能够使用在EMBB中使用的参考信号对第二类型的资源进行信道估计。这将在下面参考附图进行描述。
图11是示意性地示出其中用于EMBB的参考信号由RG_TYPE#B的资源使用的示例的示例。
根据图11,例如,如示例#1-3中所述,LLTC_SVC解码信道估计可以通过在相同(时隙)时间点(和/或重叠频率资源)上发送的HLTC_SVC相关(UL)EM_DYNRSC RS来实现。此细节与上述细节相同,因此将省略其详细描述。
如上所述,终端能够使用RG_TYPE#A的资源和/或RG_TYPE#B的资源来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例如,URLLC)。在下文中,为了便于解释,RG_TYPE#A可以被称为第一类型,并且RG_TYPE#B可以被称为第二类型。
在下文中,分别描述其中配置第一类型资源的实施例、其中配置第二类型资源的实施例、以及其中配置第一类型资源和第二类型资源两者的实施例。
图12是根据所提出的方法#1的用于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参考图12,终端可以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半静态地配置的第一类型资源(S1210)。
此后,终端可以对第一类型资源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S1220)。
如上所述,例如,如果终端使用第一类型资源执行数据通信,则能够以相对高的级别/优先级保护URLLC。这里,第一类型资源的具体细节和终端对第一类型资源执行无线通信的具体细节如上所述。
图13是根据所提出的方法#1的用于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参考图13,终端能够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半静态地配置的第二类型资源(S1310)。
此后,终端可以对第二类型资源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S1320)。
以这种方式,如果终端使用第二类型资源执行数据通信,则仅当实际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时才穿孔第二类型资源,并且在其他情况下,能够执行在第二资源上的具有相对长的延迟的数据通信(例如,EMBB),使得能够增加无线电资源利用效率。这里,第二类型资源的具体细节和在第二类型资源上终端执行无线通信的具体细节如上所述。
图12主要图示配置第一类型资源的情况,并且图13主要图示配置第二类型资源的情况。然而,这并不一定意指终端应仅使用第一类型资源,或者终端应仅使用第二类型资源。也就是说,终端可以使用第一类型资源和第二类型资源两者来执行数据通信。在下文中,将参考附图描述使用第一类型的资源和第二类型的资源执行数据通信的示例。
图14是根据所提出的方法#1的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另一示例的流程图。
参考图14,可以为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半静态地配置第一类型的资源和第二类型的资源(S1410)。
此后,终端可以对第一类型资源和/或第二类型资源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S1420)。这里,第一类型资源和第二类型资源的具体描述以及其中终端使用第一类型资源和/或第二类型资源执行无线通信的具体示例如上所述。
在下文中,除了上述描述之外,将描述用于更有效地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附加配置。
[提议方法#2]例如,(预先)配置(/用信号发送)UR_SPSRSC,并且可以经由附加信令(例如,DCI)指配(对应)UR_SPSRSC的(实际)使用(/通信方向)(例如,DL/UL UR_SPSRSC)。
这里,例如,当应用对应规则时,(A)DL UR_SPSRSC和UL UR_SPSRSC以“交错”的形式(在时间轴上)配置(例如,以(LLTC_SVC相关)HAR_FEEDBACK发送/接收的形式),和/或(B)UR_SPSRSC的(实际)使用(/通信方向)可以取决于DL/UL LLTC_SVC负载(比率)(由基站)动态地改变。作为另一示例,DL UR_SPSRSC和UL UR_SPSRSC可以以“交错”的形式(在时间轴上)(预先)配置(/用信号发送)。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参考附图描述所提出的方法#2的实施例。
图15是根据提出的方法#2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参考图15,终端能够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S1510)。这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详细描述和资源的描述如上所述。
终端可以从网络接收指示资源使用的信息(S1520)。
在新的无线电接入技术(NR)中,上行链路和下行链路能够在一个时隙中被全部配置。也就是说,在NR中,能够可变地改变时隙结构,并且因此终端另外接收指定UR_SPSRSC的(实际)使用(/通信方向)(例如,DL/UL UR_SPSRSC)的信息,从而能够执行可变上行链路和/或下行链路通信。
此后,终端可以基于所接收的信息在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S1530)。因为终端在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具体示例如上所述,所以省略冗余描述。
[提议的方法#3]例如,基站可以通过预定义的(物理层/上层)信令在(预先)配置(/用信号发送)的“持续时间(/窗口)”期间通知终端UR_SPSRSC是否有效。
这里,例如,当应用相应规则时,终端仅在有效UR_SPSRSC上执行LLTC_SVC发送/接收操作(/过程)(例如,LLTC_SVC接收相关控制信道盲检测)。
[提议的方法#4]例如,终端可以向基站报告下面与(先前(或当前)配置(或用信号发送)的(UL)UR_SPSRSC相关联的(某些)“辅助信息”。
这里,例如,当多个(UL)UR_SPSRSC被配置(/用信号发送)到(终端)时,可以为每个UL UR_SPSRSC生成/报告“辅助信息”。
这里,例如,从特定终端(最后)接收“辅助信息”的基站确定/执行关于相应的(特定)终端和/或(UL)UR_SPSRSC发布等的“UR_SPSRSC重新配置(/重新激活)(例如,时段、子帧偏移、RB编号、MCS)”。
这里,例如,(对应的)“辅助信息”可以被配置成经由(先前(或当前)配置(/用信号发送)的(UL)UR_SPSRSC(或具有相应的用途的(先前)独立地(或另外)配置(/用信号发送)的资源被发送。
(示例#4-1)作为示例,关于终端将对先前(或当前)配置(或用信号发送)的(UL)UR_SPSRSC执行LLTC_SVC传输操作多长时间的信息。
也就是说,终端能够发送关于在资源上执行多少URLLC数据上行链路传输的信息。如果通过终端发送的信息通知网络终端不再执行上行链路传输,则网络可以将资源配置给另一终端。可替选地,终端可以将资源用于EMBB目的。
(示例#4-2)例如,适合于通过终端的(当前)LLTC_SVC传输的被先前(或者当前)配置(或者用信号发送)的关于诸如(UL)UR_SPSRSC相关时段/子帧偏移/RB计数/MCS的参数的信息(和/或适合于终端的(当前)LLTC_SVC传输和/或终端的((当前)LLTC_SVC传输相关的(估计的)分组大小的关于诸如(UL)UR_SPSRSC相关(估计的)时段/子帧偏移/RB编号/MCS的参数的信息)。
也就是说,终端能够发送适配信息,如示例#4-2中所示。如果通过终端发送的信息向网络通知网络配置的资源未对准,则网络能够重新配置资源。
(示例#4-3)例如,改变(UL)UR_SPSRSC(配置)信息和/或(特定)(UL)UR_SPSRSC(相关)的请求和/或(UL)UR_SPSRSC相关发布请求和/或者对终端无效(不再)的(UL)UR_SPSRSC(配置)
在下文中,为了便于理解,将参考附图描述所提出的方法#4的实施例。
图16是图示根据提出的方法#4的支持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方法的示例的流程图。
参考图16,终端可以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S1610)。
可以在资源上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S1620)。这里,因为资源的细节如上所述,为了便于解释,省略对冗余描述的描述。
此后,终端能够将与资源有关的辅助信息发送到网络(S1630)。这里,因为终端发送的辅助信息如所提出的方法#4中所述,为了便于解释,省略对冗余描述的描述。
在另一示例中,基站可以在频率(/时间)域上向特定终端(预先)配置(/用信号发送)与LLTC_SVC相关的多个(半静态)(周期性)上行链路资源(例如,(UL)UR_SPSRSC),并且可以(通过预定义的(物理层/上层)信令)通知任何资源对终端是否有效。
例如,基站配置可以在频率(/时间)域上通过DCI(预先)配置(/用信号发送)与LLTC_SVC相关的多个(半静态)(周期性)上行链路资源(例如,UL UR_SPSRSC),并且可以(通过RRC信令)通知任何资源是否对该终端有效。
这里,为了便于解释(对于所提出的方案),假设基站在两个符号上向特定终端配置(或用信号发送)(与LLTC_SVC相关的)多个(上行链路)频率资源到特定终端的情况。
这里,例如,在这种情况下,假设终端在有效资源上仅在用于LLTC_SVC相关SR传输的第一符号上使用(上行链路)频率资源(其从基站另外配置(/用信号发送)),并且使用(上行链路)频率资源在用于LLTC_SVC相关DATA传输的第一/第二符号上被使用。
这里,例如,(A)如果终端应同时执行LLTC_SVC相关的SR传输和HLTC_SVC相关的DATA传输,则其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一符号上对(LLTC_SVC相关)(上行链路)执行LLTC_SVC相关的SR传输并且执行HLTC_SVC相关的数据传输并在第二符号上对(LLTC_SVC相关)(上行链路)频率资源执行LLTC_SVC相关的SR传输,和/或(B)如果终端仅执行LLTC_SVC相关数据传输(在有效资源上)(例如,不(同时)执行HLTC_SVC相关的DATA传输,则其可以被配置成在第一/第二符号上在(LLTC_SVC相关)(上行链路)频率资源上重复发送LLTC_SVC相关的SR。
作为另一示例,在LLTC_SVC相关的下行链路(半静态)(周期性)通信的情况下,仅在(由终端的)ACK的情况下,终端可以被配置成(根据预先配置的HARQ时间线)执行PUCCH(符号)传输。
这里,例如,当应用对应规则时,当基站不执行与LLTC_SVC相关的下行链路传输时,为了上行链路目的可以使用包括(关联的)PUCCH(符号)的资源以进行改变。
例如,终端可以仅在ACK的情况下执行PUCCH传输,并且可以在NACK的情况下不执行PUCCH传输。这里,在NACK的情况下,因为终端不执行上述PUCCH传输,所以网络能够使用应当执行上述PUCCH传输的资源作为下行链路的资源。因此,根据本实施例,因为能够灵活地使用无线电资源,所以能够增加无线电资源的使用效率。
在另一示例中,当UL UR_SPSRSC和UL EM_DYNRSC是“FDM”(在相同时隙上)时,可以配置(/用信号发送)用于UL UR_SPSRSC上的LLTC_SVC相关传输的“保证功率”和(和/或UR_SPSRSC上的传输与UL EM_DYNRSC上的传输之间的(传输)功率比值)。这里,例如,取决于是否发送(实际)UL UR_SPSRSC上的LLTC_SVC传输是否应用该保证功率(和/或(传输)功率比值)可以变化。这里,例如,当DL UR_SPSRSC和DL EM_DYNRSC是“FDM”(在相同的时隙上)时,可以独立地配置(/用信号发送)(在DL UR_SPSRSC和DL EM_DYNRSC之间)在其上(A)发送该RS的符号上的数据(传输)功率比和/或(B)在其上(B)通过预先配置的(用信号发送的)RS功率等发送RS的符号上的数据传输(功率)比。这里,例如,当应用上述规则时,可以不同地配置(/用信号发送)用于(UL/DL)UR_SPSRSC上的传输和(UL/DL)EM_DYNRSC上的传输的MCS。
显然的是,上述提出的方法的示例也能够作为本发明的实现方法之一被包括,并且因此能够被认为是一种提出的方法。另外,上面提出的方案可以独立地实现,但是可以通过一些提出的方案的组合(或合并)来实现。例如,应用本发明的提出的方案的系统的范围可以扩展到除了3GPP LTE系统之外的其他系统。例如,即使当通过动态分配的资源执行LLTC_SVC时和/或当通过(半静态地)配置(/用信号发送)(周期性)资源执行HLTC_SVC时,也能够扩展所提出的本发明的方案。
图17是图示实现本发明的实施例的终端的框图。
参考图17,终端1100包括处理器1110、存储器1120和RF单元(射频单元)1130。
根据一个实施例,处理器1110可以实现本发明描述的功能/操作/方法。例如,处理器1110可以被配置成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配置的资源,并且以资源执行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在这种情况下,资源可以是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
RF单元1130被耦合到处理器1110以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可以包括专用集成电路(ASIC)、其他芯片集、逻辑电路和/或数据处理器。存储器可以包括只读存储器(ROM)、随机存取存储器(RAM)、闪存、存储卡、存储介质和/或其他存储设备。RF单元可以包括用于处理无线电信号的基带电路。当以软件实现上述实施例时,可以使用执行上述功能的模块(处理或功能)来实现上述方案。模块可以存储在存储器中并由处理器执行。存储器可以被内部或外部布置到处理器,并使用各种众所周知的手段连接到处理器。
此外,上述术语的定义能够参考并包括3GPP、TS 36系列和TS 38系列标准规范的术语。

Claims (15)

1.一种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
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配置的资源;和
在所述资源上执行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所述数据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资源是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所述数据通信是超可靠和低延迟通信(URLLC),并且
其中,与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所述数据通信相比具有相对长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是增强型移动宽带(EMBB)。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资源是第一类型的资源或第二类型的资源之一,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资源是始终应用穿孔的资源,
其中,所述第二类型的资源是取决于是否执行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而应用穿孔的资源。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其中,在所述第二类型的资源中,
如果执行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所述数据通信,则穿孔所述第二类型的资源,并且
如果不执行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所述数据通信,则不穿孔所述第二类型的资源。
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如果在特定持续时间期间所述信道状态不好于预定阈值,则所述终端使用所述第一类型资源执行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
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如果在特定持续时间期间所述信道状态好于预定阈值,则所述终端使用所述第一类型资源执行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
7.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相对于所述第二类型的资源,所述第一类型的资源的大小相对较小。
8.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第一类型的资源具有用于所述第一类型的资源的分离的参考信号(RS)。
9.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终端从网络接收指示所述资源的通信方向的信息。
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终端从所述网络接收所述资源有效的持续时间。
11.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终端将与所述资源有关的辅助信息发送到所述网络。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指示所述终端将对所述资源执行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所述数据通信多长时间的信息。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关于所述资源的参数是否适合于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的信息。
14.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方法,
其中,所述辅助信息包括所述资源的发布信息或所述资源的改变请求信息中的至少一个。
15.一种终端,包括:
射频(RF)单元,所述射频(RF)单元被配置成发送和接收无线电信号;
处理器,所述处理器可操作地耦合到所述RF单元;并且其中,所述处理器被配置成:
确定针对具有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数据通信配置的资源;并且
在所述资源上执行具有所述相对短的延迟要求的所述数据通信,并且
其中,所述资源是半静态地配置的资源。
CN201880008679.5A 2017-01-26 2018-01-26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Active CN110214431B (zh)

Applications Claiming Priority (3)

App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Title
US201762450569P 2017-01-26 2017-01-26
US62/450,569 2017-01-26
PCT/KR2018/001194 WO2018139904A1 (ko) 2017-01-26 2018-01-26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 통신 수행 방법 및 상기 방법을 이용하는 단말

Publications (2)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CN110214431A true CN110214431A (zh) 2019-09-06
CN110214431B CN110214431B (zh) 2022-01-11

Family

ID=62978651

Family Applications (1)

Application Number Title Priority Date Filing Date
CN201880008679.5A Active CN110214431B (zh) 2017-01-26 2018-01-26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ountry Status (6)

Country Link
US (1) US10993209B2 (zh)
EP (1) EP3565168B1 (zh)
JP (1) JP6918124B2 (zh)
KR (1) KR20190103162A (zh)
CN (1) CN110214431B (zh)
WO (1) WO2018139904A1 (zh)

Families Citing this family (5)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8449599B2 (en) 2009-12-04 2013-05-28 Edwards Lifesciences Corporation Prosthetic valve for replacing mitral valve
WO2019024089A1 (en) * 2017-08-04 2019-02-07 Lenovo (Beijing) Limited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WITHOUT AUTHORIZATION
ES2966393T3 (es) * 2017-09-22 2024-04-22 Nokia Technologies Oy Habilitación de transmisión de enlace ascendente durante la subtrama de enlace descendente basada en el acceso a transmisión de datos en una red inalámbrica
EP3815442B1 (en) * 2018-06-28 2023-10-18 Sony Group Corporation Ultra reliable and low latency communications multi-level pre-emption indication
CN114204969B (zh) * 2021-11-25 2022-09-27 哈尔滨工业大学(深圳) 用于去蜂窝大规模mimo系统的数据删失和融合方法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218A (zh) * 2012-12-12 2014-06-1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传输中的资源调度方法
CN104853441A (zh) * 2014-02-17 2015-08-1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调度重配方法和系统
US20160219596A1 (en) * 2013-02-26 2016-07-2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6060947A (zh) * 2016-07-12 2016-10-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US20160338094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Blackberry Limited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
CN106211332A (zh) * 2015-05-05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CN106332285A (zh) * 2015-06-29 2017-01-1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半静态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Family Cites Families (8)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US9485774B2 (en) * 2014-02-28 2016-11-01 Telefonaktiebolaget Lm Ericsson (Publ) Efficient transmission of stand-alone aperiodic CSI reporting for LTE carrier aggregation
US10104683B2 (en) * 2015-02-06 2018-10-16 Qualcomm Incorporated Parallel low latency awareness
KR102508870B1 (ko) * 2016-07-11 2023-03-10 삼성전자 주식회사 이종 서비스 간 공존을 위한 송수신 방법 및 장치
EP3282623A1 (en) * 2016-08-12 2018-02-14 Panasonic Intellectual Property Corporation of America Dynamic resource allocation among different ofdm numerology schemes
CN108023665A (zh) * 2016-11-03 2018-05-11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一种数据传输方法及装置、电子设备
US11284416B2 (en) * 2016-12-22 2022-03-22 Qualcomm Incorporated Adaptive ultra-reliable low-latency communications (URLLC) semi-persistent scheduling
JP2020031260A (ja) * 2016-12-28 2020-02-27 シャープ株式会社 基地局装置、端末装置およびその通信方法
EP3527018A4 (en) * 2016-12-30 2020-07-22 Motorola Mobility LLC SELECTION OF A COMMUNICATION CONFIGURATION

Patent Citations (7)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Publication number Priority date Publication date Assignee Title
CN103874218A (zh) * 2012-12-12 2014-06-18 普天信息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传输中的资源调度方法
US20160219596A1 (en) * 2013-02-26 2016-07-28 Cisco Technology, Inc. Method and system for dynamic allocation of resources in a cellular network
CN104853441A (zh) * 2014-02-17 2015-08-19 普天信息技术有限公司 一种半静态调度重配方法和系统
CN106211332A (zh) * 2015-05-05 2016-12-07 中兴通讯股份有限公司 资源分配的方法和装置
US20160338094A1 (en) * 2015-05-14 2016-11-17 Blackberry Limited Allocating resources for a device-to-device transmission
CN106332285A (zh) * 2015-06-29 2017-01-11 成都鼎桥通信技术有限公司 半静态资源分配方法及基站
CN106060947A (zh) * 2016-07-12 2016-10-26 惠州Tcl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一种无线移动通信中的资源分配方法及系统

Non-Patent Citations (3)

* Cited by examiner, † Cited by third party
Title
LG ELECTRONICS: ""On multiplexing between eMBB and URLLC"", 《3GPP》 *
LUSHENG WANG, FUXING WANG: ""Highly Dynamic or Semi-Static: Resource Allocation for High-Speed Mobile Terminals In 4G"", 《2013 INTERNATIONAL WORKSHOP ON HIGH MOBILITY WIRELESS COMMUNICATIONS》 *
高继珂: ""LTE系统上行半静态调度资源碰撞问题的改进"", 《通信与网络》 *

Also Published As

Publication number Publication date
US10993209B2 (en) 2021-04-27
EP3565168A4 (en) 2020-01-15
WO2018139904A1 (ko) 2018-08-02
JP2020507272A (ja) 2020-03-05
EP3565168B1 (en) 2023-07-19
EP3565168A1 (en) 2019-11-06
US20200008179A1 (en) 2020-01-02
CN110214431B (zh) 2022-01-11
JP6918124B2 (ja) 2021-08-11
KR20190103162A (ko) 2019-09-04

Similar Documents

Publication Publication Date Title
KR102654309B1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제어 채널 전송 방법 및 장치
KR102338507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10140408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副链路发送的方法及其装置
KR102609731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서로 다른 상향 제어 정보를 전송하기 위한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33071A (zh) 在新无线电网络中监视、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先占指示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KR20190008629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정보를 전송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8633072A (zh) 监视、发送和接收下行链路先占指示信息的方法及其装置
CN110214431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执行数据通信的方法和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CN110612693B (zh) 用于在无线通信系统中传输下行链路控制信道的方法和装置
WO2017196067A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의 데이터 수신 방법 및 이를 위한 장치
CN105830362B (zh) 用于机器类型通信的无线通信的方法和装置
CN110447188A (zh) 无线通信系统中解码利用发射分集方法发射v2x信号的方法以及使用该方法的终端
KR20190037486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US20230087223A1 (en) Method and device for repetitive transmission of uplink control information for network cooperative communication
CN104205707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送上行链路控制信息的方法和装置
CN103404063A (zh) 在无线通信系统中发射接收确认的方法和装置
KR20190086152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데이터채널 및 제어채널을 송수신하는 방법 및 장치
CN103546259B (zh) 传输信号的发送、接收方法及终端、基站
KR102642633B1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링크 자원 설정 방법 및 장치
CN110268648B (zh) 无线蜂窝通信系统中执行随机接入的方法和设备
KR20180122796A (ko) 무선 셀룰라 통신 시스템에서 상향 제어 채널의 자원 지시 방법 및 장치
KR20180125365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하향링크 제어채널에 대한 자원영역 설정 및 모니터링 방법 및 장치
US20220124757A1 (en) Method and apparatus for transmitting uplink channel in wireless communication system
KR20180105555A (ko) 네트워크 협력통신을 위한 하향링크 컨트롤 정보 설정 방법
KR20190040740A (ko) 무선 통신 시스템에서 대역폭부분 운용 방법 및 장치

Legal Events

Date Code Title Description
PB01 Publication
PB01 Public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SE01 Entry into force of request for substantive examination
GR01 Patent grant
GR01 Patent grant